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早期教育;重要性;发展原则;早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20-02收稿日期:2016-04-19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幼儿阶段接受启蒙教育乃是教育的基础,幼儿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幼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尽量多地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促进其智能发展,早期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活不断地升级变迁,近现代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问题。目前,对幼儿早期教育进行系统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早期教育 广义的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点是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狭义的早期教育,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这里以广义的早期教育为例加以论述。
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早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早期教育可以使幼儿的脑力思维、语言、动作得到很好的发展。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大脑更好地发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幼儿坚持按照早期教育计划接受教育,会使得其智商大大高于同龄的孩子。经过科学验证,早期教育可以让儿童更加聪明。在同一个班级里,对孩子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比起没有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某方面的成绩更好。4岁的孩子的智商大概是成人的一半,有的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十,因此,在4岁左右对幼儿智力进行开发最为重要。
2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潜能
人的很多重要习惯都是在6岁以前培养起来的。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充分激发孩子的潜能,是十分重要的。潜能开发的时间与年龄成反比。潜能在幼儿早期如果获得很好的开发,就可以比较充分地被开发出来。潜能开发的时间越晚,开发的效果就越不好。若是超过了10岁,无论怎么开发,都不能够完全地将潜能开发出来。孩子的潜能开发就是要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时期,对事物有着兴趣和积极性时进行,这样潜能开发的效果就会更好。[1]所以,要想开发儿童潜能,就必须在幼儿早期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3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婴幼儿时期,婴幼儿与成人之间会建立起一种依恋行为。这种早期的依恋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后来的人格,以及与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婴幼儿时期安全的依恋行为让其更容易接近别人,不依赖别人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和别人亲密接触,不利于交朋友。因此,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还需要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温暖,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
三、早期教育的原则早期教育一定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在幼儿早期教育工作中,应力求直观、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动静配合,多采用讲故事、听音乐、唱歌、手工劳作来进行,采用和幼儿生活接近的教材。除了掌握早期教育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启发思维,发展智力
人类的思维在婴儿期开始形成,具有具体形象性。在早期教育中,我们应发展幼儿的思维动作,满足他们既陌生又新鲜的心情。爱问、爱动、爱想是幼儿的典型特点,在进行启发教育时不可以不加理睬,更不可粗暴地扼杀掉幼儿的这些特点,要对幼儿的思维进行启发。[2]为了促使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好用比较法进行学习,使孩子感知同类事物的各式各样的属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新鲜事物。
2树立榜样,坚持正面教育
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应尽量用“榜样”来教育孩子。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最善于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习惯性格等都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影
响。例如,有的幼儿存在打人、骂人等不文明行为,大多数是由于父母的不文明言行所造成的。所以说,父母要以身作则,不断地为幼儿提供可以学习的榜样;同时,注意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3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的老师,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在幼儿早期,家长和早期教育的工作者们,需要用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对幼儿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幼儿主动、活泼地学习。
4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独特活动方式,也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好手段。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具体地学习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时常常用语言和动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仅促进其身体的健康发育,还能促进情感和意志的发展。[3]家长或者早期教育的工作者指导幼儿做一些游戏,使幼儿逐步获得与游戏相关联的知识,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德等。
四、早期教育的内容1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处在发育成长的初期,健康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而言,健康的身体是幼儿其他方面良好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家长和早期教育工作者要经常组织幼儿参加一些体育游戏等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例如,通过游戏发展大动作:走、跑、跳、平衡等技能。结合一年四季的不同气温,选择合适活动量的游戏,使孩子们的身体棒棒的,同时辅以健康知识的学习。
2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能力
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口语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因此,早期教育对幼儿智力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注意丰富幼儿的口头语言,以它为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有关实验证明,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未曾学会口语,今后的学习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很难学会相关知识。印度曾发现的“狼孩”,说明了错过最佳关键期的口语学习,后期无论如何弥补,都无济于事。因此,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说话,努力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感与良好品德
早期教育还要注重孩子美好情感与良好品德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述故事、情景剧、故事表演等方式,向幼儿传达美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使幼儿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逐步形成美好的情感。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提高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幼儿情操。
参考文献:
[1]金祖涌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2,(3).
总书记指出,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群体,他们最需要呵护,最需要关爱。对孤残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是如何把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保护孤残儿童的合法权益,使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 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
作为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的监护人,有义务对孤残儿童的一些行为进行教育和帮助。在孩子玩的方面,福利院的主要责任不是限制和管教,而应该是服务和帮助。“玩是儿童的权利”,在玩中不要训斥孩子,不能用功与利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玩。
早期教育是特指人类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是指为0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一定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早期教育对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及智力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成效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对福利院内儿童广泛开展早期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孩子成年后对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尤其是0~2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瑞吉欧”学前教育模式和针对脑瘫儿童开展的“康教结合”教育模式更适合于福利院内儿童的早期教育。
1. 传统“幼儿园”教育模式
狭义的幼儿早期教育就是指幼儿园教育。目前的幼儿园教育主要以3~6岁儿童对象,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教师鼓励孩子学习艺术、科学、语言、社会发展及健康教育五大领域的内容。很多福利院参照社会幼儿教育机构的做法,结合自身福利院和儿童的特点,开展各个年龄段的特教班和学前班教育活动。
2. 0~2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从出生到两周岁,孩子的大脑迅猛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脑体积的大小上,更体现在脑的构成和功能上。在这一时期主要里程碑是发展孩子与一个或多个人之间的依恋关系,一种孩子与看护人之间的情感链。很多福利院根据自身条件对两周岁以内的婴幼儿开展了如“泳疗”、“亲子园”、“早教园”等早期教育活动,使孩子与看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从而使孩子单位身体、认知、情感等获得良好的发育。特别是爱德基金会为0~2周岁婴幼儿设计的“爱德祖母育婴项目”,非常适合福利机构两周岁内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该项目通过培训并聘请当地的退休或下岗职工充当特殊的“祖母”。她们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在儿童福利院负责照料3~5名孩子,通过抱、亲、逗、抚、游戏等方式,与婴幼儿亲密接触,开启孩子幼小心灵的智慧之窗,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家庭式氛围,使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3. “瑞吉欧”早期教育模式
“瑞吉欧”(瑞吉欧•爱米拉)起名于一个意大利北部城市。在意大利,瑞吉欧项目以家庭为中心,为幼童和学龄前儿童提供服务,并将重点放在残疾儿童和有社会需求的儿童身上。这种方式不是正式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因为它没有确定的方法,没有教师资格标准,也没有鉴定程序。教育者是用深思反省的方式将他们的经验传授给他人。这种教育模式的部分原理非常适合福利机构的的早期教育工作,如“尊重孩子”、“注重表达”、“注重情感发展”、“孩子和教师应为伙伴”、“跟随孩子的兴趣上课”、“注重良好的环境刺激”、“追踪孩子进步的创新方法”等。爱德基金会开展的“小姐妹学前教育项目”就是引进“瑞吉欧”教育理念,针对2~6岁福利机构孩子设计的学前教育项目。通过聘请培训当地的年轻教师,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调整教学内容,其课程融合了西方“瑞吉欧”教学法和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精华,给予教师充分的自由。每个孩子的智能、情感及社会潜力都会得到精心培育,并通过长期启发、个体关注、积极学习及体育游戏等加以引导,并把整个过程详细记录,参加项目的孩子都拥有一份个人记录和《纪念册》。
二、 “引导式教育”模式
引导式教育是将幼儿教育与康复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针对脑瘫儿童设计。引导式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使神经系统受损的儿童能过正常生活是它的最终目标。这一过程使孩子获得能力和方法来面对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引导员最首要的角色就是一个教育者,她义不容辞地利用教育的原理帮助儿童达到他们的目标。“活动的意思是孩子想去运动”,引导式教育的广泛性可以包括孩子(运动上、功能上、社会性的、情感的、认知的)所需的全部内容。
三、 “寓教于乐、康教结合”更适合于残疾儿童
随着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数量及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脑瘫儿童的比例越来越大,给儿童福利机构的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脑瘫康复专家们认为:对脑瘫儿童早期干预尤为重要。为了让有运动障碍的儿童在肢体康复的同时得到智力开发,应该将早教工作融入到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徐州市社会福利院在早教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将0至2周岁的脑瘫婴幼儿的康复工作与爱德基金会“爱德祖母育婴项目”相结合。康复专家给祖母们讲授康复理论并指导她们在与孩子的玩耍中开展工作。在祖母活动室内,经常可以听到祖母们唱着自编的康复儿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康复训练。同时,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又运用了早期教育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孩子们的智力、情感等得到很好的发展。实践证明,参加项目的脑瘫孩子在进入项目后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变化让祖母们倍感欣慰。一些祖母在她们为儿童书写的成长报告中写到“我刚接他的时候目光是那样的呆滞,才几天的时间,他就开始用眼睛寻找我的身影”、“才一周多时间,我的孩子从一点不能坐,到现在可以坐几秒钟了,太令我惊讶了!”从祖母们的话语中,可以看到将康复融入到早期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又比如:将2周岁至学龄前脑瘫儿童的康复与早期教育结合开展的引导式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引导员的带领下,在保育员的帮助下,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完成康复任务,使肢体得到训练,使智力得到开发。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可以学到正常学龄前儿童应该学到的知识,同时又进行了康复训练。 随着福利机构的残疾儿童比例不断增加,早期教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模式将成为儿童福利机构早期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 在儿童福利机构普及推广早期教育的意义
儿童是明天的太阳、祖国的未来,随着社会对早教工作的重视、很多地方兴起了早教的热潮。婴儿操、婴儿游泳活动、婴幼儿游戏、亲子活动等在各个“亲子园”或“幼儿园”广泛开展。福利机构的孩子和所有家庭中的孩子一样,他(她)们有接受良好的照顾和早期教育的权利。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福利机构对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重视以及福利机构条件的改善,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正在得到普及和推广。
一方面,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推广,必定会提升福利机构的服务功能和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机构功能,是当前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任务。福利机构不仅要把孤残儿童养育好,而且要为孤残儿童提供全面的照顾。在给予孩子们良好的生活照料的同时,应该让他们有规律地参加早期教育活动(包括康复活动),福利机构应尽量让所有适龄的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另一方面,福利机构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推广,是国家民政部“蓝天计划”完善福利机构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孤残儿童最大福利的必要措施。儿童福利机构应抓住民政部实施“蓝天计划”的发展契机,不断完善福利机构硬件设施建设,为儿童早期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我园社区内早期教育的发展,我园将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核心,依托家庭、社区,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本辖区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
二、主要目标
1、加强家长对0—3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2、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增强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托班年龄段的入园率。
三、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了解我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需求,为开展早教工作奠定基础。
2、成立幼儿园早教小组和早教志愿者服务队,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培训,选派一批青年教师外出接受早教培训,或早教园本培训,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
3、开展家长咨询、亲子讲座等科学育儿指导活动,定期向家长发放0--3岁婴幼儿的科学喂养、育儿指导、教育策略等内容的宣传
材料,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4、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5、进行亲子园活动室的建设:添置户内、户外铺软地垫、婴幼儿使用内外中小型体育游戏器械及玩具、0--3岁的书籍、光盘、磁带等。 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双休日亲子教育活动,为宝宝提供活动与交往的机会,开发其潜能,为家长提供家教指导。
6、开设幼儿园亲子阅览室,制做0—3岁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目标及教学内容展示板供家长阅读,以便家长更深入的了解早教的活动内容及教育宗旨。
四、各月重点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实施方案
2、成立0-3岁儿童早期教育试验研究工作小组。
四月份:
1、对适龄婴幼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
2、开展幼儿园社区0-3岁儿童早期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 五月份:
1、开展0-3岁儿童早期家教指导讲座。
2、结合幼儿园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小班早操展示、班级教学活动。
3、深入幼儿家庭进行早教宣传和接受家长咨询。
六月份:
1、开办“亲子乐园” 开展亲子教育活动。
2、对本阶段早教工作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收集。
3、对本学期早教工作进行小结。
幼儿园早教工作计划【2】
一、现状分析:
自幼儿园早教中心成立以来,我园积极开展社区0——3岁婴幼儿教育的指导与服务工作,为幼儿园周边地区的早期教育质量的提升不断努力。在前期早教工作的开展中,我们定期对周边地区的0——3岁婴幼儿家庭组织亲子活动、向家长宣传、传授科学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暑假期间,我园三位教师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早教师资培训,聆听了香港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桑吕敏妮老师的讲课,学习了有关《0-3岁生理心理发展与亲子游戏设计的关系》、《0—3岁亲子游戏设计原则及方法》《亲子课程的设计》等内容,这对于我园早教师资团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工作目标:
1、将周边社区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继续纳入本学期的工作中,从宣传入手,扩大早教服务范围,使更多的0—3岁婴幼儿家庭受益。
2、利用周五上午的时间定期开展0—3岁婴幼儿早教活动。
3、深入家庭,指导家长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育儿,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三、具体任务及措施:
1、定期开展不同月龄的婴幼儿早教活动,帮助婴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2、知道参与亲子活动的家长,在活动中理解、领会早教老师的教育方法,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养育孩子,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定期召开家长研讨会,家长、教师共同研讨科学的育儿策略。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商讨、制定早教工作计划。
负责人:张翠芝
2、走访幼儿园周边各村队、社区,发放早期教育宣传资料,统计0——3岁婴幼儿名单,建立0——3岁婴幼儿联系手册。
负责人:全体教师
九月份:
1、教研活动:24个月——30个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组织人:张翠芝
2、亲子活动——时间:第二、三、四周的周五上午。
指导教师:王 婷
组织教师:刘培培 霍靖冉
十月份:
1、亲子活动——时间:第一、二、三周的周五上午。
指导教师:张娜娜
组织教师:刘培培 霍靖冉
2、家园早期教育研讨会:研讨内容——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组织教师:张娜娜
十一月份:
1、教研活动:30——36个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组织人:张翠芝
2、亲子活动——时间:每周的的周五上午。
指导教师:王 婷
组织教师:刘培培 霍靖冉
十二月份:
1、亲子活动——时间:第一、二、三周的周五上午。
指导教师:张娜娜
【关 键 词】社会文化 公益事业 早期教育 幼儿图书馆
中国有句古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人的教育情同此理。人是环境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现代科学证明,一个人早期所受的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其一生。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的人才,几十年后他们将成为推进中国立乞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骨干和中坚。笔者认为,我们应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并要在总结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专门设立幼儿图书馆。现作如下阐述。
一、幼儿图书馆确为优化早期教育和发展公共服务事业而专设
按现行的公共图书馆建制,尚未有专门设立幼儿图书馆的要求,而各地也都根据条件许可建立少年儿童图书馆、室(部),这无疑是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怀重视,也说明已注意到了“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文化理念。但在经济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这方面已开始出现了不满足、不到位,且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本时期提出专设幼儿图书馆,让幼儿早期享受大社会教育,并以此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显得十分必要。
(一)实现幼儿智力、性格、体魄的更好培育。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幼儿早期教育也渐渐被人们提上了议事日程。一些研究成果证明:婴幼儿在4岁前会表现出大约50%的学习能力和20%的个性能力,在8岁以前又会发展出另外30%的学习能力。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一科学研究,在公共图书馆领域专门设立一个幼儿图书馆开展幼儿早期教育,让它成为公共图书馆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教育机构,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提高我国幼儿的素质,那么图书馆事业将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近年,许多国家在幼儿早期教育事业中,各显其能,积极创新。比如:在我国,有上海市计生委宣教中心、美国全球知识交换中心(GKE)以及上海乐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制作,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套专门针对0-3岁幼儿早期教育的节目,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婴幼儿的智力、体力、社会定位能力,从而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在国际上,新西兰已于1993年启动了3岁前婴儿发展与教育的国家计划――“尊卢凯特计划”。新西兰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指出:“教育必须从人的出生开始”。目前,新西兰已有82%的3至4岁的儿童加入了早期儿童教育计划。美国也已提出教育要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创办“0―3岁”培训班,以1991年密苏星州教育部创办的“父母作为教师”(PAT)的项目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已将他们的项目推广至今美47个州,培训了8000名“父母辅导者”。这些工作人员主要是每月对每一个家庭进行一小时的家访。
(二)促使公共图书馆的构架、手段、内涵的更加完善。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儿童聪明还是愚笨,主要决定于出生后最初几年所受的教育,人的智慧是教育的产物,每个儿童在良好的早期教育下,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塑造,有可能成为超常的“天才”。早期教育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这项教育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经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精神文明和社会教育机构的公共图书馆更应首当其冲担负起这个使命,为中国未来的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天地――幼儿图书馆,并籍此发挥出其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优势,成为中国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阵地。
第一,建立幼儿图书馆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就更高了。近期,文化部专门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意见,而各地已有的亲子园、幼儿园和少年儿童图书馆等相关机构对幼儿的教育功能虽有它们的共同性,但没有针对性,无法替代幼儿图书馆对幼儿的全方位的服务和教育功能,因此,建立专门的幼儿图书馆是大势所趋,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迫切需要。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对此,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而幼儿图书馆就是这个“基础”的发展地,故应面向未来,不断改革和创新。
第二,建立幼儿图书馆是出于幼儿自身发展和家庭教育的需要。幼儿时期的孩子,具有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善于模仿、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好学、好问,个性初具雏形,规则意识开始形成,但是非观念比较模糊的特点。他们无法辨明是非,不能区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完全受冲动左右,此时他们最需要父母、老师及整个社会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具有教育属性的公共图书馆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挑起这副重担,建立专门的幼儿图书馆,为0―6岁的幼儿的健康成长,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系统地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服务。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欲望越来越强,长辈和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人往往在这方面无从着手或无处可去、无规可循,幼儿图书馆则可为他们创造一个社会教育的硕大环境,并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质的服务为开展早期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幼儿图书馆开展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
许多理论和实践研究报告均显示,良好的早期教育能培养高智力儿童,却并不一定能保证儿童未来一生事业成功,也无法据以高IQ预测儿童能否攀升事业或企业领域的顶峰,因而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往往忽略了科学对儿童人格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儿童教育的潮流,逐渐由强调儿童本身的智力与潜能开发倾向儿童教育和人才培养这一重点,逐渐由儿童本身移向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机构和人身上。早期教育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重视幼儿能力培养。幼儿时期是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此时的他们智力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应及时把握,采取正确的引导方法,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逐渐丰富感性知识。知识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推动力才具有价值,因此,教育工作者不应该把精力放在毫无意义的知识罗列上,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相关方面要素而科学设置的。
(二)促进幼儿积极思维。早期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思维方法。要多让幼儿接触实际,观察事物,并加以集中、分类、比较,鼓励幼儿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这是奠定思考方法基础的手段。今天的幼儿教育不可能给予幼儿解决未来社会问题的答案,但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使幼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要引导幼儿思考,发现并鼓励他们的新想法,在创造性方法的运用中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三)适应幼儿群体情况。这是幼儿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幼儿能否适应学前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以后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许多国家特别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对幼儿的影响,然后根据幼儿不同的经历、素质、独创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自然会提高每个幼儿对教育的适应性。幼儿图书馆完全可以自身优势让幼儿从学前教育向义务教育阶段顺利过渡。
三、幼儿图书馆应有自己独特的构筑模式
幼儿图书馆应选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地方,建筑物可设计各种城堡、动物或植物的形状,并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以吸引幼儿的目光,比如里面有草地、有小山、有水沙、有大型玩具等等的动画场景。还有,可根据幼儿的特点,设计低矮的书架,各式各样卡通动物的桌椅,用最鲜艳的色彩以及各种鲜花来装扮馆舍,并利用图书馆的纸质文献、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学具资源、训练软件、幻灯片等开展幼教服务。
(一)基本科室的设置。科室载体设置范围很广,并可适当而有效的变换。比如:A、游戏园: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项目之一,也是他们的需要,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团结、合作、友爱、分享、互助等积极的社会情感,进而培养幼儿的自尊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从玩中学到知识。在游戏园里,管理员可带领孩子们进行角色游戏、交通安全游戏、规则游戏等。B、玩具村:喜欢玩具是幼儿的天性,通过玩具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周围的世界、增进感性认识、活跃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对幼儿进行美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性格。幼儿图书馆可购置大量颜色鲜艳,造型优美,形象生动有趣的玩具,如:拼图、积木、彩泥、遥控玩具、卡通玩偶、沙滩玩具、体育活动玩具等等。C、故事屋:在故事屋里可以通过图书、音视频资料带给幼儿的仙女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这对开发幼儿智力,发展语言水平、激发阅读兴趣、懂得人生哲理有很大的好处。D、动漫城:动画片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在动漫城里每天放映国内外优秀动画片,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动漫城里随时观看每天放映的动画片,并可将自己扮演成其中的角色进行互动。E、童话世界:童话是每个幼儿向往的“世界”,他们喜欢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通过视频感受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小红帽、大拇哥游记、狼和七只小山羊等等经典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可以进行模仿表演、现场体验等等。
(二)培训中心的建立。根据本时期情况来看,可建立:A、幼教培训中心:幼儿教育工作者可在幼儿图书馆开设的教师培训中心,接受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幼教培训,从中不断得到幼教的新信息、新知识,从而进一步做好幼教工作。B、父母教育培训中心:父母的教育应与孩子的教育相结合,孩子、教师、家长的成长应该是同步的。家长可在幼儿图书馆的培训中心学到相关的育儿知识和非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C、孕妇培训中心:在幼儿图书馆的孕妇培训中心,未来的妈妈们能系统地学习到相关的胎教知识、保健知识、育儿知识等。D、幼托中心:幼儿图书馆的幼托可为0-1岁的婴儿开设按摩班,为3-5岁的幼儿开设寄托班及节假日的幼儿寄托班等,以尽可能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E、国学中心:进行国学启蒙和潜能教育,在这里,幼儿可从学礼仪、诵国韵、拜孔子、穿汉服之中,培养知书达礼、优雅智慧,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比魅力。
(三)多样活动的开展。幼儿图书馆的活动可以自办,也可以与电视台、幼儿园及相关的幼教等社会机构联办,进一步拓宽活动策划思路,诸如举办:“欢乐农家行”――让现代的孩子到农村去感受田园生活,在玩泥巴、捉鱼虾中寻找无限的生活乐趣;“快乐玩、玩、玩”――可以家庭为单位游戏,智力问答等一体的综合类竞技活动;“幸福今天”――可组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幼儿和他们的父母一起,共同度过这个有意义的一天,等等。
总之,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幼儿的能力,开发其智力,也会给未来更高的教育打下基础,这是对幼儿终身受益的大事。幼儿图书馆在幼儿早期教育中应有它的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幼儿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全新的事业,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幼儿图书馆会在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领域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林晴.谈少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与幼儿早期智力开发[A].福建省迎接21世纪的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2]周炜.以人为本与图书馆员角色及服务理念[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4).
摘 要
所谓早期教育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一些国家出现提前开始学习读、写、算,提前开始正式教育的探讨和实验。但另有人主张早期教育应重在发展智力。还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向前延伸到出生以前的母亲怀孕期的胎教。家庭教育对早期教育有重大影响,本文就早期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做出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 早教原则
一、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的开端。目前大家对早教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学龄前教育就是早期教育也就是0~6岁,然而目前我们各大院校的早期教育系所规定的是0~3岁才是属于早教范畴,大家比较认可的归纳为对0~3岁的孩子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或者小童教育,4~6岁孩子教育为大童教育。
目前我国除了一些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有官方的早期教育机构外,其他都为商业早教机构,根据迪杰特2011年度上半年的数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有早期教育机构12450家,其中外资投资占比17.8%。目前全国早教市场最活跃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根据数据,这四个城市2011年上半年度早教中心同比新增33.6%,达到5112家。新增英语类早教中心达到48.6%,启蒙类新增23.5%,思维类新增21.8%,其他运动类、益智类、音乐类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了幼儿教育。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早教的意义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二、什么是幼儿早期教育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5岁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即使是理想的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三、为什么要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
早教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四、早教的基本原则
(一)兴趣原则
我们不可能期望二三岁的宝宝用意志和努力来学习,但只要引起孩子兴趣,他们也可以长时间地专注于一项活动。只要父母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就能创造很多教孩子学习识字和阅读的情境。
我的孩子从小就喜欢看天气预报。一到天气预报时就全神贯注跟着电视里的播音员念词。我突然想到何不趁这个机会让他也认识一下各个城市的名称呢,于是在预报员说“北京”时,我就指着荧屏上“北京”两个字念一遍,于是他知道了他每天读的城市与荧屏上出现的汉字的关系。
孩子还是个车迷,带他逛街,看到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就手舞足蹈,嘴里念叨着:“三轮车、摩托车、小汽车、大卡车、拖拉机……”从认识数字时起,他的一大爱好就是读车前车后的牌照,这种兴趣帮助他很小时就能流利地读阿拉伯数字。
我们也很重视他的这一爱好,我先生买的一本“小小车迷”成了儿子长久喜爱的读物。他不但认识上面的各种车辆,而且连车名都认识,即使手写在纸上他也能流利地读出来,像“重型运输车”“搅拌车”“工程维修车”“英国摩根概念车”“日本丰田考斯特中型客车”等等。走在街上,儿子常常连喷在车体上的字也会念一遍。
但是,对于故事书,那就得看他那天是否有兴趣了。我给儿子买了些诸如《渔夫和他的妻子》《宝宝睡前故事》之类的书,他几乎从来不看,但我先生给他买的一些图画简单,字又不多的书如《小熊胖嘟嘟》、《狼来了》等,他都非常喜欢看。有时居然能自己趴在沙发看上40分钟。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求助:“爸爸念念”或“妈妈念念”。
(二)生活化原则
不要听到“阅读”就想到书,其实,生活中,现成的“教材”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而且孩子对他们非常感兴趣。让孩子阅读各种生活用品上的文字不但能培养他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帮助他拓展生活空间。“你吃的是什么啊?”和儿子一起读一读包装盒上的字,等他会读了我才让他吃,通过这种锻炼,儿子很早就会读“旺旺雪饼”“南瓜饼”“阿尔卑斯棒棒糖”“大白兔奶糖”“福满多方便面”了。
在时间充裕的时候,我会带孩子到超市去,让他坐在手推车上,从货架上随手取下商品让他读一读。现在,儿子在超市已经很“老练”,他指着商标大声念:“洗发露”“花露水”“钙片”……
家里买了洗衣机后,包装箱放在客厅里让儿子玩了很多天。先是读上面的字,然后把大盒子当房子玩。
(三)教育性原则
二三岁的宝宝正是观察、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但他们对行为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教他们识字阅读也要注意教育性原则。
笔者带孩子在街上散步时,每次看到垃圾箱或垃圾车儿子都很感兴趣:“这是什么?”其实他每次都是明知故问。我则每次都和他在垃圾箱边站一会,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读一遍,然后问他:“垃圾箱是干什么用的?”儿子吃了饼干、雪糕或喝了饮料后,我都会提醒他把包装盒拿着一直走到垃圾箱附近才扔进去。扔之前,我会让他把盒上的商品名称再念一遍,然后说:“咱们把空的‘汇源果汁’的盒子扔进去吧。”
如果孩子偶尔随手将不用的东西扔在路上,我会捡起来拿着,走到垃圾箱旁时再交给他投进去。现在,他基本上养成了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
孩子喝牛奶等保质期短的饮料时,我会问他:“过期了吗?”然后找出写有保质期的一行字,让他读一遍,之后我会告诉他已经生产几天了。现在,每次带儿子到超市买食品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过期了吗?”这样的好处是,现在我买的东西都不会过期!通过这种锻炼,我相信“保质期”的概念已经在儿子幼小的脑子里扎了根,并形成了习惯。
草坪、花园边的告示牌,是既方便又有教育意义的阅读材料。每次带他路过草坪前的告示牌前,我们都停下了脚步,现在他已经认识和明白“保护”这两个字及这两个字代表的意思了,然后我教他读下一行“仅是多走一步”。等他学会以后,我就给他解释是什么意思。在我撰写本文的时候,儿子在我身旁玩积木。我用钢笔把这几个字写出来让他读。结果他立刻很流利地读出来了。
(四)孩子的格调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
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大脑的发育,包括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家庭环境,日常经历和身体锻炼。过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大脑的发育是由遗传决定的,拥有什么样的基因就发育成什么样的大脑,发育的过程遵循一个既定的程序。但现在越来越多人相信,早期经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大脑和特定回路的形成。
外界环境通过感官来刺激我们的大脑——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婴儿第一次闻到妈妈皮肤传来的味道(嗅觉),父亲浑厚的声音(听觉),房间里色彩明亮的一件玩具的颜色(视觉),或者温暖大手的轻柔抚摸(触觉),这些感受都会传入大脑,共同塑造大脑回路的形成。
若把孩子的大脑想象为一栋房子。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已经拥有成年时80%的脑体积的大脑,就已经完成了它80%的造房子工程——庞大的地基,添砖加瓦,屋顶房梁。下一步就是内部装修。买电线,装开关,连接各个房间电路,确保房子的正常运行。只不过大脑的回路要复杂的多得多。我们仿若置身于神经细胞形成的巨大星系之中,但这些细胞之间的连接还并没有建立。此时的大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回路的连接正确建立,让它们最大效率的运行,并不断完善它们。
人类的大脑拥有超过千亿的神经细胞。这个数字可能很难想象,它是整个银河系恒星数目的10倍,或者地球上所有人口的20倍。神经细胞会分出很多枝杈(树突),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连接,传递化学信号。这些化学信号决定了这个细胞是否活跃或沉寂。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脑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第一年未时,脑重接近成人脑重的60%,到第二年未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三岁时,脑重已接近成人的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宝宝在出生后2~3年内,良好的刺激对脑力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生理和生化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所以宝宝学习的黄金时期是3岁以前,最好从新生儿期开始教育。
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因为在人的这一行为可塑期,学习进步快,人的智力发展,年龄愈大愈慢。
所以要发挥人的大脑的最大潜能,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
四、关于早教的误解
早期教育由成人对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一)误解之一
教育对象的误解。早期教育不只是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父母与养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心理素质,很容易将早教导向更大的误区。
(二)误解之二
教育目的的误解。我们在调研中发现,70.5%的家长以为早教就是提前学习英语、识字与数学。结果,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厌倦上学。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的厌学情绪呈低龄化,厌学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学的调查表明,小学一小年级的厌学率两年内上升了7个百分点。厌学者大都过早接受知识教育,而且往往采取灌输式的方法。早期教育是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长的教育,开发智力是应该的,但学知识还不是它的目标。
(三)误解之三
教育内容的误解。目的的失足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偏失。有些家长让孩子很早就学写识,读英语,学画画,学钢琴。但你看看周围那些过早学习十八般武艺的孩子,长大了有几个学有所成了?反而不少孩子一看到钢琴就想离开。过于紧张的幼儿早期教育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会阻碍孩子其他技能的发展。虽然还不能确切知道各种知识信息是怎样进入儿童大脑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当儿童心情不愉快时,记忆的大门是不可能打开的。父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用提示卡片来教孩子,假如孩子感到焦急不安,那么这一小时里他就什么也没有学到。
(四)误解之四
教育方式的误解。中国人长期习惯了灌输式教育,80后父母们自己是被灌过来的,也无形中接受了这些模式,虽然他们反对灌输,但又做不到不灌输。对话,互动,这才是早教的本质。但我们接触的博士父母也习惯于对孩子进行灌输。并不说不能灌,而是不能都灌。
五、错误早期教育
对早期教育的无知,让中国的孩子们深受其害,他们没有了幸福的童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错误的早期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在人格、情感、心志、精神层面缺乏感受力,对美、对爱、对善,缺乏热爱。这才是教育的最大失足。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在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制止,觉得掰着手指头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开发。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正确做法:数数时不妨让他们数数手指、衣扣、玩具等等,让他们从具体的东西开始。
2.过分溺爱。
有时候,父母的精心呵护反而会“伤”了宝宝。
正确做法:家长应该放开手,让宝宝自己收拾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让宝宝自己爬起来,这样才能使宝宝更快乐,更有成就感。采取正确科学的早教方法,家长就能让孩子更快更好的成长,避免走一些弯路。
3.早教等同于学习。
目前,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视同于早期学科教育,孩子1岁以内学认字,3岁以内学外语。会识字、会背诗只是简单的记忆模仿,并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0至3岁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情感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早教的重点是把握好语言、智能、体能、感官等七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和规律,采取鼓励性学习,创造快乐环境,开发其本身已有的潜能。开发体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娱乐课;帮助记忆、提高语言能力的音乐课;提高想象力和体能的艺术课比单纯的学习和机械记忆更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
六、早教注意事项
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德智体全面发展,所以在早教中心报了很多课程。
爸爸妈妈们以为学习越多的课程,越能让宝宝全面发展。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宝宝喜欢课程内容,上课的时候就会特别积极和老师互动,进步也不小。如果早教课程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但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还会造成宝宝的大脑疲劳,不如悉心选择一两门宝宝喜欢的更有效。
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爸爸妈妈们应该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宝宝一直在接受早期教育而没有任何进步的话,不要去怀疑孩子是否天分不够,可能是作为家长的自己,没有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能做到以上一点,并选择一家专业可靠的早教机构,那宝宝一定回馈一些惊喜给你。
孩子在家里和父母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通过谈话,做游戏,做运动等方式来实现和父母的良好沟通,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这样对于孩子以后注意力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非常重要。早教机构提供了孩子们和家长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能学到一些促进亲子互动的知识,是否去参加学习还需要是家长根据自己的需要权衡。
如果准备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课程的内容、上课的形式还有教学环境等。一个好的教育机构不是只培养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宝宝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重要,重点要选择不会限制孩子想象力的早教机构。根据专家的分析宝宝的成长离不开运动,所以早教机构的活动场地的空间和卫生环境,设施的安全程度,都是要达到一定标准的。我的宝宝在美吉姆上课,他们有音乐、艺术和欢动3个课程,上课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在宝宝玩的过程中又会加入纪律性原则,让宝宝自然而然地形成纪律感;我觉得对宝宝的学习兴趣跟潜能的培养特别有帮助。而且美吉姆的教具都是从美国进口并且有专人维护的,所以孩子在那边上课家长也放心。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
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七、早期教育效率最高的年龄段
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食物的关键年龄,进干食物整个月后,就能伸手抓东西,过了这个关键年龄,婴儿就可能拒绝咀嚼从口中吐出食物。出生后9个月至1岁是分辨多少、大小的开始。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年龄,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年龄。
2岁半~3岁半是教孩子做到有规矩的关键年龄,应使之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年龄。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时期。
5岁左右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年龄,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时期。
之所以要在这儿对早期教育词条作补充,是因为大家看到了,下面主要还是在讲知识教育。作为一家有责任、有良知的早期教育机构,必须坚持一种理想主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早期教育的健康发展。
初生婴儿认识周围世界,和外界取得联系是通过感知觉来实现的,因此对婴儿的教育应着手于发展感知觉方面的训练。所谓感知觉,是指人类通过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觉器官,对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等各种特性的认识。父母应该及时给予婴儿适当的刺激,锻炼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大脑等有关部分,促进婴儿智力的发展。
父母应给婴儿布置一个“小天堂”。为了使婴儿的视觉提早发展,可为他布置一个舒适的、色彩鲜艳的环境。如在婴儿睡床的周围,可为他挂一些红、绿、黄等色彩鲜艳的玩具或实物,放些鲜花或塑料花等;婴儿的衣服、被子等用品,最好也用不同颜色制成。当婴儿醒来时,通过观察可刺激他的视觉,促使其功能的成熟。
可让婴儿多听悦耳的音乐。婴儿一般都喜欢音乐,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给婴儿快乐的刺激和满 足。经研究表明,多听音乐的婴儿与一般发育的同龄儿童相比,眼神和表情要机灵得多,动作和语言也要早熟一些。但给孩子听音乐时要注意音量不要太大,同时音乐的声源不宜离孩子的耳朵太近,以免损害小儿的听力。
让婴儿动手动脚。婴儿动作的发展,反应了神经系统的健全和发展程度,因此婴儿要加强动作训练,多活动手脚。5~6个月后的婴儿可以自己玩玩具和实物了,一般多挑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婴儿玩耍,品种要经常调换,以提高他的兴趣。此外,还应适当地让婴儿在床上练习翻、滚、 爬、蹬、踢等。动作的发展增加了孩子对外界接触和观察的范围,可提高他们对外界认识的能力。
让婴儿多接触大自然。1岁以内的婴儿应经常到大自然中,如抱他们去公园或田野,看看绿色的世界,看看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接受自然美的熏陶;可带他们去动物园看各种动物,或看家禽、小鸟等,提高婴儿观察的兴趣,发展其好奇心;经常可抱婴儿去看看商店中陈列的各种商品、画片、模特儿等,在观察的同时,对孩子进行亲切的解说。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视觉、感觉和听觉,丰富婴儿感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良好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另外,经常在大自然中出现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的沐浴和活动四肢,使婴儿的身体健康成长。
让婴儿多与成人交往。为了发展婴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大人应该多跟婴儿接触,经常与孩子“说话”“提问”,引逗他们发声和发笑;训练他们叫“爸、妈”等单音词,教他们做些简单的动作;给他们讲解动画片的内容等。成人,经常与婴儿交往,不仅使他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 发展,同时能使他获得一种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不仅孩子身心感到舒适、愉快和满足,而且婴儿的智力能也得到发展。
八、如何选择早教产品
早教产品对于婴幼儿来说,生活就是游戏,婴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成长,而玩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锻炼肌肉,促进动作的发展,启迪孩子的心智;孩子在游戏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自由与规则,过程与结果,在满足玩的乐趣的同时,丰富了自己人格的内涵。但玩具有多种类型和功能,玩具的类型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同,对一个没有上学的孩子,玩具就是他们的教课书。孩子通过玩具去认识世界。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家长要合理地选择玩具,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简单、最普通、最便宜的,如七巧板、积木、皮球、布娃、长毛熊、白纸、蜡笔等。依照玩具能产生的教育效果,可分类为:教育益智类玩具这是多数家长愿意选购的玩具,如套迭用的套碗、套塔、套环,可以由小到大,帮助学习到序的概念。拼图玩具,拼插玩具,镶嵌玩具,可以培养图像思维和进一步的创造构思部分与整体概念。配对游戏、接龙玩具等既能练手,又能练习动脑。
1.动作类玩具。
这是几代人都离不开的玩具,如拖拉车、小木椅、自行车、不倒翁,它能锻炼婴幼儿的肌肉,增强感觉运动协调能力。
2.语言类玩具。
成套的立体图象、儿歌、木偶童谣、画书,可以培养宝宝视、听、说、写等能力。
3.建筑类玩具。
如积木,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既可以建房子,也可以摆成一串长长的火车,还可以搭成动物医院。总之玩具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地使游戏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
4.模仿游戏类玩具。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个学龄前儿童都喜欢模仿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不同人物,模仿不同的角色做游戏。因此,锅碗瓢匙;城市、街道、汽车、房子;娃娃与医院,玩具商店等,通过模仿,巩固和扩大见闻,了解家庭生活、社会的规则。
5.科学类玩具。
第三代早教玩具采用的是国际最新光学图像识别技术和先进的数码语音技术开发而成的,更加智能,能充分调动眼,耳,手,脑等感官系统。最具代表的第三代早教玩具是点读笔和儿童学习电脑。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刺激大脑的开发,不仅让孩子学到综合学科的知识,为孩子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孩子的智力和素质。
6.交互式早教产品。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国内外权威教育机构研究证明,在幼儿早教中采用交互式情景课件,运用互动式教育模式,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可以取得很好的启蒙益智效果。
交互式早教产品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融合情景和互动为一体,充分启发孩子思考能力,主动解决问题,有利于儿童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
九、关于音乐早教须注意的问题
音乐本身即是一项才能的教育,它并不属于专业者,而是一种人人触手可及的学识与涵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课题研究组人员对0~6岁儿童因材施教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初期的成果——
1.音乐可以提升注意力。
婴幼儿的注意力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转移,一般来说10分钟左右就会产生疲劳。然而极具亲和力的音乐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得到持续增长。
“音乐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课题组在实验阶段,让一组5岁左右的孩子每天听一首经典儿童古典音乐,如《小狗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时钟店》等,一个月后,再经实验测试表明,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广度比未经训练的孩子提高了4倍。
2.音乐提升语言能力。
音乐本身是一种语言,让孩子把听到的讲出来是最好的语言能力训练。
匈牙利音乐教育学家柯达依倡导过这样一种教学法:先是让孩子聆听莫扎特、贝多芬或巴赫的古典名曲,孩子们可坐可卧,闭上眼睛,保持一种轻松状态,老师跟着节奏、随着音调的变化在一旁给他们讲解,直到乐曲终了。然后,让孩子们自己跟着音乐讲解一遍。如此下来,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提升暂不用说,意外的是,经过一个月的训练,语言能力比同等水平的孩子提高了许多。
3.音乐提升记忆力。
没有谁天生记忆就好,都是经过后天的训练逐渐加速和延长记忆的持续时间,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音乐正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最佳教材。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请一些刚生过孩子的母亲给婴儿听古典音乐中的精品,循环反复,不断放给婴儿听,不断给他们讲解。直到婴儿5个月的时候,又进一步实验,把一些他们从没听过的曲子夹在已经听熟的曲子中放给他们听,当听到那些从没听过的乐曲时,婴儿脸上带着惊讶和不安的神情,而听到那些熟悉的曲子时,他们则露出会心的微笑。这个结果说明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记住乐曲了。
4.音乐提升想象力。
音乐是培养一个人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一个年仅8岁的小姑娘立志当一名文学家,她在语言学习和写作上下了很多工夫,但成绩偏偏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经过著名音乐家的指点,开始练习钢琴。奇迹发生了!她的作文开始突飞猛进,她说:“音乐让我有了灵感,我有写不完的想法。我再也不相信自己没有写作天赋了。”其实,小姑娘的变化是很自然的,因为她在接受音乐训练的过程中,大脑得到了强烈而有效的刺激,从而培养了想象力和艺术的直觉。
5.音乐的不当选择和使用。
父母教孩子欣赏音乐时,常会犯以下错误:
(1)选择的音乐不当。
父母随意拿出音乐带就放给孩子听,不管他爱听不爱听、能不能理解。
(2)不注意孩子的情绪。
父母在放音乐给孩子听时,不注意他的情绪。 如孩子正在兴奋地玩耍时,让他听摇篮曲。
(3)教孩子欣赏音乐的方法不恰当。
只用语言将音乐的内容描述给孩子听,忽视让他自己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缺乏经常性.
父母有空闲、情绪好时就教孩子欣赏音乐,忙或者情绪不好时就中断。
十、早教目的性探究
教二三岁的宝宝进行早期阅读,不能期望他和成人一样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成人阅读是为了学习或消遣;而教宝宝阅读,只要能培养起他的阅读兴趣,目的就达到了。孩子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产生出更多“深入”学习的动力。
1.与识字大卡结缘。
在儿子差二个月二岁时,我给他买了一套60多个字的识字大卡。这是一套单张的、纸料很厚的卡片。卡片的正面是一幅大彩图,右上角或左下角的田字格里写了一个与图有关的字,背面是这个字的毛笔正楷写法。一开始,儿子显然把这些卡片当成了玩具。他饶有兴趣地认识卡片上的动物或物品。一个月后,有一天我无意中双手拿起一张卡片把背面的毛笔字面向儿子,然后摇来摇去嘴里说:“嘀答答,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他大笑起来,当然,他不认识。我把卡片翻过来让他看到图画,并指了指图画旁的小字,念了两遍,再翻过来让他看毛笔大字,再念两遍,然后我又问“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就能正确地念出来,我很夸张地表扬了他,还亲了一下他的额头,然后大声说:“哎呀,你真聪明!”之后,我又找了另外三个笔划比较简单的字,用同样的方法教会了他。
到下一次玩这个游戏时,我先找出了第一次念过的四个字,问他:“嘀答答,这个念什么?”儿子居然记得了其中的三个。我又把另外几个比较简单的字混入其中,继续跟儿子玩这个游戏。儿子渐渐地有了成就感,因为他居然能读出一些“奇怪”的字,当然,作为鼓励,表扬是不可少的。
2.美妙的睡前游戏(早教案例)。
后来我们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玩一会“读字”游戏。差不多 一个月后,他已经认识了六十多个字了。就算我把字写到其他的纸上,他也能认出。
识字的过程中也免不了出现笑话。在认识了“胖”字后,每次玩游戏时,儿子都要先把“胖”字找出来扔到床下,嘴里嘟囔着“不要胖”。我很莫明,为什么他不喜欢这个字,可能因为这张卡片上画的是一个露着肚皮的又丑又胖的男人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如今,诸如儿歌三百首之类的儿童读物,他也能很流利地朗读了,表明他已经完成了基本的阅读。
3.方法得当,掌握原则是成功的关键。
从教儿子早期阅读的一年多来的经验看来,早期学习阅读,只要方法得当,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宝宝最好的学习范本就是你。跟宝宝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开心的笑——每天的亲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学习。但有的时候,你是不是很难想到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新方法。
十一、50种有趣、科学的亲子招术
1.眼神的交流。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 你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眼神凝视她。要知道,婴儿早期就能认清别人的脸,每次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都在加深对你的记忆。
2.呀呀儿语。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张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脸,但不妨给他一点机会,让他也能和你交谈。很快,他就会捕捉到与你交流的节奏,不时地插入几句自己的“言语”。
3.母乳喂养。尽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宝宝。妈妈在哺乳的同时,给宝宝哼唱儿歌,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温柔地抚摸他的头发,这样可以增进你们的亲子关系。
4.吐舌头。有实验表明,出生2天的新生儿就能模仿大人简单的面部表情。
5.照镜子。让宝宝对着镜子看自己。起初,他会觉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会非常愿意冲着“他”摆手和微笑。
6.呵痒痒。笑声是培养幽默感的第一步。你可以和宝宝玩一些小游戏,比如“呵痒痒”等,有助于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7.感觉差异。把两幅较为相似的画放在距离宝宝8~12寸的地方,比如,其中一幅画中有棵树,而另一幅中没有,宝宝一定会两眼骨碌碌地转,去寻找其中的不同。这对宝宝今后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8.共同分享。带宝宝外出散步的时候,不时地跟他说你所看到的东西——“看,那是一只小狗!”“好大的一棵树啊!”“宝贝,有没有听到铃声了吗?”……最大限度地赋予宝宝扩充词汇的机会吧。
9.一起傻。小家伙非常喜欢和你一起发出傻呼呼的声音——“噢咯”“嗯哼”等,偶尔还会发出高八度的怪叫声。
10.共同歌唱。尽量多学一些歌曲,不妨自己改编歌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给宝宝唱歌,还可以让宝宝听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研究表明,在音乐的熏陶下,有助于孩子数学的学习。
11.换尿布时间到。利用这一时间让宝宝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一边说,一边做,让宝宝的小脑袋瓜与你的言行同步。
12.爬“圈”。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围着你爬。这是最省钱的“运动场”了,而且很有趣,它可以帮助宝宝提高协调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购物时光。留点空闲,去超市逛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物品,不同的颜色,会使宝宝欢欣鼓舞。
14.提前预告。睡觉关灯之前大声地宣布:“睡觉喽!妈妈要关灯了。”让宝宝慢慢地领悟因果关系。
15.没事逗着乐。轻轻地对着宝宝的脸、胳膊或小肚肚吹气,逗宝宝“咯咯”笑。
16.揉纸巾。如果宝宝喜欢从盒子里抽取纸巾,就随他去吧!看着他把纸巾揉成一团,再看着他将其展开,花几分钱就能有一个可以训练宝宝感官能力的好玩物,何乐而不为呢?你也可以把小玩具藏在纸巾下面让他找,不过,当宝宝找到的时候,一定要大加赞赏哦!
17.小小读书郎。给8个月大的宝宝读故事,两三遍之后,他就能够意识到文字的排列顺序了。给宝宝读书,对他的学习语言真的很有帮助哦!
18.躲猫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能让宝宝笑声不断。他会认识到消失的东西还会回来。
19.触觉体验。用不同质地的布料(丝绸、丝绒、羊毛、亚麻布等)轻轻地抚摸宝宝的面颊、双脚或小肚肚,让他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20.感受宁静。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和宝宝静静地坐在地板上——没有音乐,没有亮光,也没有游戏。在宁静中感受周遭的世界。
21.家庭影集。将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照片制作成影集,经常翻翻,有助于宝宝增进记忆。当姥姥来电话时,不妨让宝宝一边听电话,一边看着照片上姥姥慈祥的面容。
22.与食物亲密接触。为宝宝准备一些小零食——青豆、面包片或苹果片,训练他的抓捏功夫,探索手眼协调能力。
23.丢丢捡捡。看着小家伙把东西从桌子上一样又一样地扔到地上,虽然你的头都快气炸了,可你还得坚持不懈地去捡哦,因为你的宝宝正在探索“地球引力”的奥秘呢。如果方便,你还可以给他几个乒乓球,并在他的桌子下放一个篮子,让他瞄准,发射!
24.试试运气。挑选几个空盒子,把一个小玩具放在其中一个盒子里,不断地掉换盒子的位置,让宝宝猜猜玩具在哪里?
25.越过障碍。把沙发垫、枕头或靠枕放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爬过去,绕过去,看看谁更快。切记要让宝宝多赢几次,这样他才会更有积极性哦。
26.“走走看看”。在房间里布置一些玩具,让宝宝以不同的速度爬行,并可以不时地在一个有趣的地方停下来看一看,玩一玩。
27.接受挑战。宝宝长大了,他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想象力向你挑战,那就得看你是否能做得跟他一样好了。譬如发出奇怪的声音、向后爬或是啃玩具。
28.做鬼脸。鼓起你的腮帮子,当宝宝摸你的脸颊,你就吐气;当他拉你的耳朵,你就吐舌头;当他摸你的鼻子,你就邹眉耸鼻……不时地变换方式,让宝宝有一种新鲜感。
29.触摸物品。抱着宝宝在房间里到处逛逛,用他的小手触摸窗户、电话机、冰箱及电视机摁纽等,一边摸一边告诉宝宝它们的名字。
30.编故事。挑选一些宝宝最喜欢的故事,把其中的主人公换成他的名字,他会觉得更有趣。
31.自制动物书。去动物园的时候,给动物拍照,结集成一本相册。时常拿出来和宝宝一起欣赏,让他找一找大象、海狮和老虎,你也可以在一旁为动物配音。
32.让宝宝自己做主。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在两者之间自由选择,例如让他自己挑选吃饭的小碗。这样他会感到非常自豪,因为他的决定受到了你们的重视。
33.回忆“过去”。和宝宝一起观看家庭录像带,回顾他第一次洗澡、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叫妈妈,一边看一边讲述,这不仅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能提升其语言能力。
34.点点数数。数一数楼梯的台阶,数一数宝宝的手指,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养成一种大声数数的习惯,很快的,宝宝就会加入其中和你一起数数了。
35.看图回答问题。找一本宝宝熟悉的图画书,指出其中的细节,从抽象到具体向宝宝提问,如“小兔子爱吃萝卜吗?”(抽象)或者“小兔子在吃什么呀?”(具体)
36.关掉电视。宝宝需要和你亲密交流,这是电视节目无法给予的。
37.寻找“小汪狗”。不时地把书本合上,考验一下小家伙的记忆力,看看他是否还记得书中的小汪狗在哪里。
38.转起来吧,宝贝。抱着宝宝像芭蕾舞演员一样旋转起来。
39.匹配游戏。挑选宝宝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特写照片,一式两份。将照片正面朝上摆放在地板上,帮助宝宝找出两张一样的。
40.雨中游戏。在小水坑里踩踩,在湿草地上坐坐。虽然有点脏,但非常有趣,宝宝会在快乐中感觉干与湿的区别。
41.捕捉昆虫。和宝宝一起在书籍或杂志中认识昆虫(瓢虫、蟋蟀及蝴蝶),然后到大自然中去捕捉。
42.培养幽默感。指着爸爸的照片叫“妈妈”,然后告诉宝宝弄错了,大家一起为“错误”而开怀大笑,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宝宝的幽默感。
43.穿衣游戏。让宝宝穿上爸爸的旧衬衫,看看他的反应,相信他的创造力一定会让你感到吃惊。
44.感知容量。准备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在洗澡的时候,让宝宝把水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有的时候会溢出来,有的时候却装不满,那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哪个杯子大,哪一个杯子小吧。
45.认知颜色。选定一种颜色,带着宝宝一起寻找家中所有相同颜色的物品。
46.干家务。当小家伙蹒跚学步时,他就会帮你扔垃圾啦!不信?你就试试吧。
47.图书馆一游。千万不要错过了讲故事、看书的好机会哦。
48.认识ABC。每周一个英文字母。例如,在冰箱上贴A字母磁贴,吃A字形的饼干,把水果切成A字形,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出A字母等。
49.老玩具新玩法。把一些旧玩具翻出来,你会惊奇地发现宝宝有了一些新的玩耍方式。
50.情感交融。临睡前抱着宝宝,问他这一天里什么让他最高兴,什么让他最伤心?帮助他回忆今天,感知过去,及时了解他的情感。父母应坚持这一职责,直到孩子跨入大学校门。
十二、早教注意事项
数千年来人们也总把教育与“传道、授业、解惑”连在一起,认为教育就是上课,是大人讲、孩子听的说教和灌输。不少家庭陷入了早期教育的误区:
例如重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活动,轻视同龄人的游戏、自由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融合;重智力开发,轻视性格培养;重知识传授,轻心理发育;单纯把希望寄托在幼儿园和学校,忽视家庭早教的重要性;只顾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广泛兴趣的培养;一味的“血缘爱”“溺爱”“赏识”而毫不懂得“教育爱”和“双向爱”,还有人误以为早期教育是小学课程的下放和提前……这样就把早期教育的“经”念歪了。
1.5岁以下儿童不宜学钢琴。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钢琴越早越好。但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幼儿最好不要安排正式学习钢琴。
因为此时的孩子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过早练习钢琴或练习时间过长、用力过猛,都会影响这些部位的发育,严重的还可能使骨骺受损。而骨骺会直接关系到骨骼的生长,手指骨关节骨骺受损以后,可能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严重者握拳都会困难。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注意力不能十分集中,在练琴时会不自觉地扭曲身体,可能会造成脊柱侧弯、双肩高低不平衡、胸部左右不对称的情况。
2.着装影响孩子一生。
着装是一种综合艺术,线条、色彩、结构等对儿童的行为、心理有很大影响。着装也可以说是成人对儿童早期审美教育的一种物化行为,这种教育和引导从儿童的视觉渴望那一刻开始,伴随孩子一生。
3岁~5岁的孩子,对色彩的认识逐渐成熟,这是培养儿童对色彩感受、形状认知变化、衣物贴身感受的时期。所以父母有针对性地进行着装教育非常必要。不得体,也不美观的着装,对孩子审美观的形成不利。
专家们认为,着装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服装设计师有很大的责任,服装设计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服装,引导其对美的欣赏和接受,可以弥补父母审美的不足。国外学生着装多样,有便装、节日装、运动装等,孩子在不同的环境着不同的服装,能不断加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
3.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保持高度“敏感”。
没有人能够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才是伴随孩子一步步成长的最亲近的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其实都包含着许多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有些敏感期可能通过“不良现象”表现出来,有些敏感期则容易被当作正常行为而被忽视,需要家长掌握一定的规律和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发现。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保持敏感。
4.与孩子年龄特点相符的育儿方法。
当我们对孩子的成长保持高度“敏感”后,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不同年龄的孩子,在出现相同的问题时,所需要采取的方法也要有所区别,以布奇乐乐园中解决“叛逆”问题为例,如果是1~3岁的孩子,转移注意力、冷处理或正话反说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是3岁以上的孩子,我们可能就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正面的学习榜样,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亲自尝一尝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因此,家长需要掌握各种与孩子年龄特点相符合的育儿方法。
有人说,孩子的早期教育没做好,他这辈子就完了。这种说法太绝对化了。人的成长和成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成长和成功就是这些不同的阶段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北大的副校长陈章良7岁以前―个字都不认识,可他29岁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长跑时如果起跑慢了那么一两步,两三步都是没有关系的,关键是中途要有实力,有冲劲,最后那一两百米能够很好地冲刺。你开始落后了,最后你也有可能得第一。人的成长并非只有50米,100米,这正如跑马拉松,你开始慢一点不要紧,在漫长的跑道上你还有很多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
早期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能跟学校教育比。幼儿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不能把教育过早地正规化。幼儿园教育,孩子从小班到中班,从中班到大班,是无需号试的。孩子到了某―个年龄,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相应的班,这是―个自然发展的进程。应该按照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给他相应的能够接受得了的知识。超越了它,肯定是要受到制裁。人为地强化,不是自然而然地掌握的知识,不是水到渠成地学来的知识,是不扎实的,也是会有许多漏洞的。
对孩子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这样做表面上看来是慢了―些,实际上是扎扎实实的。任意加快,任意提高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孟子说,“其欲速,其退也速。”
目前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学龄前的儿童,除了上幼儿园之外,还要上各种的学习班和特长班。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没有了快乐的童年。这种做去真是太过分了。我们不能把学龄前儿童的时间安排的和上学的孩子一样,更不能让他们过得如此沉重,更不能给他们太多的刺激。过多的刺激对孩子是不利的。最好的早期教育是让孩子获得快乐。孩子在这个阶段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不要让孩子过早地背上生活的十字架。我们要让孩子充分地享受他们的快乐童年。
将早教进行到底
“有趣味的学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玩,这不是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而是充实了孩子的精神生活,使他玩的更有意义。”
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1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100度的潜在能力。
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教育开始的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的就越少。
那么,怎样才能杜绝孩子潜在能力的递减呢?当然是尽早教育。国内外的婴幼儿发育研究机构的多年研究表明,0-3岁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且刚出生的婴儿脑发育比15岁的孩子快1000倍。许多成功的范例也说明:教育必须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等到7岁再去学校接受教育,已错过教育的黄金年龄。
现代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人脑开始积极工作的时间越早,延续的时间越长,脑细胞老化的越慢。
若我们在早期应当开始教育的时候错失良机,不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孩子的潜在能力白白减退之后,才把他“扭送”到学校,让水平不一的教师强制性的向他乌七八糟乱灌一通,这种教育才有害于孩子的身心。
这里要明确一点:能力好比知识之鱼赖以存活的水,科学的早教更注重的是培养婴幼儿的想象力、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思维力等各项能力,而不会只注重“学知识”。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我们把它理解为是由于脑部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进而直接造成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迟缓,并由此表现出的自信心严重缺乏,自制力、自控自我表现能力极差,沟通能力、社会水平能力低下的疾病。然而该病虽然已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却仍未能阐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那么,如何有效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康复成为了我们当前最值得深思的课题。
二、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目的及原则
广义上,康复是指医学诊断治疗后作用于很体技能、心理调适等康复性活动,属于医学诊断治疗。但我们所指的康复则是指更好的联系教育对其身体机能、神经系统的发展、心里年龄低化等因神经系统广性发育障碍所致缺陷的系列的改善。
教育与康复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包含着康复,康复又紧系着教育,只有将教育与康复紧密的结合才能更好的达到康复目的。
不少家长有这样的误区,看重康复中心治疗而忽略学校教育。现有的康复治疗中心大都是通过制式的感知觉统合训练不断地强化孩子在此方面的缺陷。单一的康复训练既不值得提倡的,也根本不能满足于孤独症儿童的全面性康复。
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他们社会性差的状况。使他们能够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的一般原则
(一)早期教育原则
孤独症的早期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个阶段性的教育。早期教育是教育康复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最容易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进而发展相应的智力和能力,错过了彼岸不容易获得这种发展。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早期教育的关键期,治疗年龄越早,改善程度越明显,在早教过程中以下几方面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1、确保孩子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
2、结合日常生活利用声音、玩具、触摸等刺激其感知的培养。
3、抓住孩子的求知欲,重视鼓励其正确行为,忽视其错误行为。
4、循序渐进,小步循环。不急躁,不消极。
5、因材施教,根据幼儿各时期的特点进行。
6、着重于智力开发和知识教育的结合。
(二)爱的教育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世界是需要我们关心、爱护的。对于孤独症群体的关爱不仅要依靠家庭、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首先,我们要明白关爱并不等同于溺爱。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对于爱的拿捏度却不好掌握。很多孤独症家长都存在着放纵孩子的心理。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怜悯,找各种理由为孩子开脱错误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得不到更好的改善,反而愈演愈烈。不久前刚刚遇到一对患有孤独症的兄妹,这对兄妹均有肥胖的特征。据了解得知这种肥胖的原因多半源于父母的纵容。家长总认为孩子患有这种疾病本身已经非常可怜,所以便尽量满足孩子对吃的欲望。久而久之不但造成孩子肥胖的体质,还使这对兄妹眼中只看得到实物,经常乱串教室,抢食他人实物。显然对孩子一再迁就爱并不能是他们更好的成长。
其次,关爱孤独症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发展一样,都主要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大方面。生理方面包括身体发展、言语发展和行为发展;心理发展则主要包括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的关注旺旺更着重于语言、行为和认知发展,而往往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家校教育中需要注意纠正的。
(三)不断强化原则
孤独症儿童通常习惯停留在他熟悉的环境或事件中。他不会按照正常的生活模式进行。例如:提前准备好课堂所需用品、上课前去厕所、午饭时间去吃饭。他们需要有人长期的、适时的去提醒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个正确的,与之生存和发展相关的概念。而这种相关概念的建立不是骤然而成的,它需要通过家长与教师长时间的强化来形成。
四、均衡发展原则
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正常儿童发展的轨迹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孤独症儿童的均衡发展。孤独症儿童的智能发展于动机、个性等非智力方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所以要从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来进行教育康复。
五、提醒原则
提醒原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讲即使他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也需要一个提醒或是比我们常人反应要长的多的时间。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提醒是长期的、终身性的。这样的提醒具有预见性、警示性和提示性的特点。
六、个别化教育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中的作用
个别化教育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以满足学生自身所需。用句最直白的话来解释就是更好的因材施教。
首先,孤独症儿童的个别化教育的确立要本着科学务实的教育康复指导思想,确立终极目标、突出他们沟通技能的培养、强化孤独症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
其次,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康复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孤独症儿童的整体特征,对孩子进行专业的鉴定,提出科学的教育康复建议,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整理综合性的评估意见。
个别化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的针对性很强,同时要求着教育者一句个别教育计划长期性的创造开展教育康复工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近日,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探索发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模式和经验,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选择部分地(市)先行开展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
此次试点工作内容以发展公益性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为目标,重点在早期教育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总结经验。
试点以地(市)为单位申报,经地(市)人民政府同意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原则上每个省(区、市)不超过两个。申报试点的地(市)应当在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有一定工作基础,对开展试点工作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当地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在85%以上。教育和卫生部门有较好的沟通和合作基础。(来源:教育部网站)
岁-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
教育部研究制定的《3岁-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南》旨在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岁~4岁、4岁~5岁、5岁~6岁3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指南》强调,应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指南》还指出,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来源:《人民日报》)
教教育部启动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
5月19日,教育部在京举行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指出,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去年“六一”前夕,总书记到湖北十堰市柳林幼儿园考察,亲笔题词:“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题词要求,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加强科学保教,确保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教育部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教育理念,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各地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宣传月的各项活动组织好、实施好。一是强化主题,突出科学保教。二是创新形式,注重宣传实效。三是常抓不懈,建立长效机制。
回望过去,我园对社区0~3岁散居婴幼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各项早教活动。通过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对0~3婴幼儿家长进行义务早教指导。在我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也得到了家长的满意与好评。但我们在对社区散居婴幼儿的排摸、调查及访谈中了解到,居住在本地段的0-3婴幼儿家长很多由于教育文化水平及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限制,在观念上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缺乏一定的认识。
为了让更多的0~3岁的儿童家长懂得如何从零岁开始教育他们的孩子,在本学期中我们将扩大早教的辐射面,更好更多地挖掘现有学前教育设施的潜力,面向家庭与社会散居儿童,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早期教育指导,让家长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婴幼儿的成长创造条件,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同时0~3岁早教活动也成为了我们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将积极探索0~3岁早期教育模式,开展0~3岁早期教育的研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幼儿园早期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力求不断提高本社区家长的早期教育水平,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人生的最佳开端。
现制订本学年我园0~3岁婴幼儿工作计划。
二、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为儿童、家长服务的方向,主动有效地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活动,进一步争取政府、社区及广大家长的支持,依托社区、走近社区,充分挖掘开发社区资源,发挥幼儿园教育优势功能,将两者资源有效整合,为所在社区0~3岁婴幼儿家长(领养人)提供科学、规范、形式多样的家教指导形式服务。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服务与指导功能,切实提高家长(领养人)科学养育能力,开启潜能,使宝宝健康活泼的成长,使0~3岁散居婴幼儿受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三、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早教工作的知识经验,培养教师早教工作的能力。引导家长逐步树立早教意识,提升家庭科学育儿的水平。
1. 通过各渠道的早教宣传,加强家长对0~3早期教育的认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养方式,提高家长的育儿经验。
2.加强早教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教师设计、组织、开展早教指导工作的能力。
3.开展早教活动,注重早教活动开展中各类早教资料的积累。
4. 通过来园亲子活动,及指导老师送教进社区等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使这年龄段的宝宝,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开展,使家长更乐于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5.建立0~3岁早教管理网络、管理制度,抓好早教组的教育活动以及队伍的自培和他培,收集、整理和完善早教活动方案,努力为0~3岁婴幼儿及看护人员提供良好的早教服务,不断拓宽0~3岁家庭教育指导途径和服务方式,以满足婴幼儿家庭的需求。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
(一)运用最新教育理念,提供科学的服务内容
1.用科学理念指导亲子教育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早教推广及服务活动,我园早教指导服务项目:亲子教育、早教咨询、社区活动等。
2.指导家长、服务家长。为家长举办多形式的服务,如知识讲座、经验交流、等。抓好活动过程中的机会,有意识地做好家长工作。
(二)培训一支合格的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1.在幼儿园中成立了早教志愿者服务队,选择对早教感兴趣、肯钻研、勤奉献的教师学习早教,利用班级工作之外的时间从事早教指导与服务。
2.让从事早教服务的老师参加各级各类等各项早教培训,学习先进的早教理念和经验,使我园早教的师资培训更加深入。
3.加强与外界资源的联系。邀请早教中心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儿保所医师等来园讲座,促进早教的推广与深化。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教服务活动,使家长更乐于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1.与社区合作,送教进社区,给予理论指导。
2.增设早教咨询热线,鼓励家长及时地与咨询老师交流,及时解惑。
3.开展早教亲子活动,使家长明确不同的游戏的不同功效,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用。
4.为即将入园的幼儿提供活动场地,为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创设条件。
5.加强与外界资源的联系。充分发挥早教中心指导站及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镇儿保医使等资源优势,促进早教的推广与深化。
6.定期出版0~3岁早教园地报,通过宣传报向全镇的0-3岁的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开展早期教养指导活动。
7.开展0~3岁的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开放日活动,辐射幼儿园资源。
8.利用校园网“现代家庭教育”--早教基地栏目开展早期教养指导活动
五、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与社区计生干部联系,掌握散居婴幼儿现有具体的人数及家长情况,为开展早教工作做好准备。
2.制定早教工作计划,安排好活动项目。
3.对早教指导老师进行分工,划分工作范围。职责落实到人。
4.编辑0~3岁“爱之桥”小报。
5.新增幼儿园校园网站“现代家庭教育”早教基地栏“版块。
6.育婴师的外出培训。
四月份
1.早教例会。
2.组织一次早教亲子活动,同时参观幼儿园园舍,了解幼儿园的作息制度等 。
3.为婴幼儿家长开展有关科学育儿的知识讲座。
4.收集资料,丰富早教中心网页。
5.更新校园网”现代家庭教育“板块--早教基地栏--0~3岁亲子游戏。
6.编辑0~3岁”爱之桥“小报。
五月份
1.早教例会。
2.收集资料,丰富早教中心网页。
3.更新校园网”现代家庭教育“板块--早教基地栏--0~3岁育儿锦囊文章。
4.编辑0~3岁”爱之桥“小报。
5.邀请儿保医师来园为早教组老师进行卫生保健、合理喂养方面的讲座活动。
六月份
1.早教例会。
2.组织一次早教活动。
3.为散居婴幼儿开展有关生长发育的保健讲座。
4.编辑0~3岁”爱之桥“小报。
5.做好总结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幼儿园早教工作方案一、 工作目标:
探讨多种形式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提高社区0-3岁婴幼儿家长、婴幼儿看护人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科学养育子女的实践水平,为0-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 主要任务:
在满足3-6岁幼儿入园的基础上,开始向下延伸至0-3岁,依托社区,以幼儿园为早教指导中心,逐步形成向家庭辐射的早期教育指导网络,即:1、指导家庭科学育儿。2、研究婴幼儿的智力开发。
三、 具体措施: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创建新型的在早期教育管理模式。要成立早教工作领导小组,并以幼儿园为基地,成立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中心,逐步开展早教工作。
(二)整体规划,科学管理,确保早教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定人管理、定教师主讲、定时间、定场地,确保早教工作落到实处。
(三)加强社区宣传,提高社会对婴幼儿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可通过幼儿园的宣传栏、橱窗、园报等途径大力宣传早教的意义和任务,使全社会广泛了解早教的重要性;幼儿园通过家长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教师入户走访,爸爸妈妈沙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通过亲子游戏、一日活动开放等形式,让家长和婴幼儿亲身感受早教的快乐。
(四)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和家长的育儿知识和技能。
1、 加强早教指导教师的培训注重对骨干教师队伍的培训,培训0-3岁婴幼儿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身体发展特点、施教原则,实践培训围绕如何组织活动、如何创设教育环境等。
2、 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孩子的主要环境是家庭,所以优化家庭环境的教育优势,是我们开展早教工作的重要任务,采用家长咨询会、座谈会、早教简报、辨析会、早教书报借阅等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五)成立亲子活动中心尝试着先从开放小班活动室开始,定时向家长开放,并定期对散居在家的儿童进行集中教育活动,形成托幼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幼儿园开办亲子园应注意的问题:确定目标、整合资源、了解家长、幼儿发展的需求点、摸清生源结构、教师培训、环境布置、课程培训、管理模式
(六)早教资源中心的建立建立图书、玩具库,家长可免费借阅,网上开通早教咨询,免费对家长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