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校本课程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校本课程管理与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涵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
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
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
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基于以上分析,为建立适应我国学校的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做如下的尝试:第一,构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决策系统。主要指体育部教学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决定体育的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第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系统。为了使课程建设和发展得更好,应以广大教师为主体,结合本校的资源状况,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第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系统。实施主体主要由管理办公室或教研室组成。其中,办公室贯彻学校的政策,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协调。而教研室则根据整体安排,确保完成体育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第四,信息的收集系统。组织一支认真负责的信息小组,专门负责收集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相关信息。信息收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客观信息,及时反馈到管理办公室,以便作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作出正确的评价。除此之外,课程管理要有必需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为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5).
[2] 辜伟节.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和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3] 靳玉乐主编.现代课程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 陈慧琼,罗宏文.校本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思考与实践.湖北教育2005(1).
[6] 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
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学校特意为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有十几门校本课程供我们选择,当时,我选择了文学社。
在我加入文学社之前,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积极参与各项征文活动。早在上个学期,我就想加入校文学社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至今为止,我的文章已经在校刊《尖尖角》上发表了三篇,还得过不少征文奖。
在文学社学习的这段日子令我终生难忘。文学社有两位授课老师——伊新华老师和武瑞杰老师。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懂得了如何正确运用各种写作手法……
可是,时光如梭,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们在文学社的学习生涯已经结束了,毕竟,我们在这里学习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文学社的两位老师教给了我很多在写作方面的知识,还让我们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读了许多的美文诗篇,纵然离开,还真有点舍不得……
一、结合教材特色,贴近心理增兴趣
我校英语教学采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译林版)为指定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译林版英语教材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的主线进行编写,以学生在各个年能阶段“能做某事”作为能力划分的标准,可以说,实例活泼,情境生动,贴近生活,符合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与需求。笔者认为,在以“儿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的校本教学应紧扣教材本身,实现英语课堂的外延内化,为学生提供夯实所学知识的第二课堂,以此站在学生的角度,倾听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同程度与吸收能力,用学生们熟悉的英语教材,打开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另一扇大门,激发他们个性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儿童个性英语学习”校本课程的开设与落实扫清障碍,提供可能。
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Unit 3 My day》这单元后,笔者考虑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时间为节点,根据一天当中早、中、晚各个时间段的活动安排展开教学,教学脉络清晰。因此,在校本课程教学活动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与教材话题特点,引导学生们以“My weekend”为主题,展开小组探究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们以英语学习小组为单位,以report的探究形式展开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对小组成员的周末活动情况进行探究,并形成报告,说明本小组周末活动特点,成员的周末活动情况进行探究,并形成报告,说明本小组周末活动特点,成员的周末活动情况进行探究,并形成报告,说明本小组周末活动特点,设计出最理想的周末安排表。在这个校本探究活动中,笔者以学生们刚刚完成的单元学习为背景,以学生们的自主实践、合作探究为
二、搭线少先队活动,增进合作融个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波好动,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渴望在教师及同伴群体中表现自己,期待得到关注与肯定,有着较强的好胜心与不适度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无论是语言还是观点,都显得过于自我。因此,在儿童个性化英语学习的校本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以集体性、小组性的少先队社团活动为背景,开展如英语配乐朗诵、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合唱比赛等少先队活动,营造争学奋进的“红领巾”学习氛围,在丰富多彩的英语集体活动中,激发学生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语言创造的潜能,引领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个性化英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小学三四年级的英语校本课程活动中,笔者考虑到三、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弱,兴趣广泛但自觉性与自制力较弱,处于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十分关注学生英语书写能力的培养与英语书写的规范。由此,笔者利用校本课程活动平台,结合少先队活动,开展了以三、四年级为活动对象的英语书法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书写指定英语文本。在作品的评选过程中,我们遵循既坚持英文书写规范,又尊重学生独特体验与个性创造的评选原则,在一、二、三等奖的基础上,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具潜力奖”等荣誉称号,并将优秀作品张贴至校园宣传栏,以此规范学生们的英文书写,鼓励学生们的个性创造,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英文书写习惯。
三、善用主题节日,丰富特色促发展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有意识地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西方文化知识与社会风俗习惯,积极地拓展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英语学习。
在六年级的校本英语课程中,笔者在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期间,开展了以感恩节为主题的活动周,在本周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背景材料,包括它的起源、寓意以及西方人们庆祝这个节日的主要途径等。随后,笔者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生们一同走进这个节日,了解更多有关感恩节的背景知识、感人故事以及学习有关感恩的英文歌曲,如seasons in the sun。最后,笔者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动手设计一张英文贺卡,写上简单的英文祝福(PPT呈现范例),送给自己最想感恩的那个人。在动手实践环节,学生们集思广益,创意无限,不少学生甚至把卡片设计成立体式,十分精美。在这个校本课程的主题节日活动中,笔者依托节日积极地拓展学生们的文化视野,有意识地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帮助学生们形成乐于分享、学会感恩的情感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英语 后续课程 口语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部署的重大举措。当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发展形成了广泛共识。其中,大学英语教学转型也需要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2010 年之前学界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及课程性质的讨论多数还停留在“构想”和“思考”的层面,鲜有对已经建立的课程体系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验证的报告。而且,不少“构想”和“思考”也缺乏理论的支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呈现出进一步深化的趋势,目前大部分以开设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的自身需求,在地方应用技术型院校全面建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势在必行。后续课程建设的开设,既要满足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与应用脱节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实际英语交流中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来,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给学生创造较大的选择空间,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
二、口语类课程设置
近年来,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重应试、轻实践、少应用等层面上。从大学英语四六级增设口语考试环节可以看出,口语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的重中之重,就是口语课的设置情况。为了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教学质量,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
1.分级教学。在口语类课程体系中,应根据不同学生口语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在开课前对选课学生进行语音水平测试及口语表达能力测试。未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同学需修一学期的英语语音课。通过语音水平测试的学生可参加口语水平测试。根据口语水平测试结果可将学生分为三个级别教学。初级班修基础口语,中级班修公共演讲课,高级班修英语辩论课。第二学年每个学期均开设此四个层级课程,学生修完一学期课程后,仍可参加入学前测试,以进入下一层级的语言表达课程。
2.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
(1)英语语音课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音素发音,能够运用语音基础知识进行朗读,语调自然,语言流畅,为实现成功交际打下基础。Z音教学应注重实践练习,也不忽视理论教学,应全面介绍英语语音知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方法不只局限在跟读-模仿训练,应采取交际教学法及任务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大的激发学生语音训练的积极性。课堂上进行配音及话剧表演,让学生自主感知英语语音的魅力,通过强化训练感悟到语音语调的变化带来的交际效果;课后除完成规定练习外,还可利用英语趣配音等软件继续训练语音并进行师生及生生互动。教材可选用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主编的《英语语音》教程,内容具体充实,课后练习题丰富。
(2)基础口语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已有语言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做到语流顺畅,语调自然,表达恰当。教材可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基础口语教程》,此教材话题丰富有趣,围绕大学生生活经历,且课堂活动丰富,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主动性。课堂应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教师担当指导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通过完成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任务,提高沟通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公共演讲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演讲及修辞手段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演讲技巧,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教材可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公共演讲教程》,此教材专为大学英语选修课设计,语言平实易懂,课后练习丰富,可操作性高,适合大学英语后继课程的要求及需要。课堂因学生人数多,且以口语表达类活动为主,如何科学合理的组织课堂成为此课开展的关键。在此建议教师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当一个学生在前演讲,注意对其他学生布置参与任务,如让学生扮演不同身份的观众,在演讲结束时提与身份相关的问题。并注意记录课堂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争取做到全员参与,人人有上台演讲的机会。
(4)英语辩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熟练运用辩论技巧,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在公众场合的听说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因选课学生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与母语辩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因此掌握思辨方式,敢于表达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可选用热点时事或历届辩论大赛的赛题作为训练题目。教师应全程参与指导及辩论,以带动学生参与到辩论中。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1)口语类课程特性决定测试形式应灵活多样,而非终结性测试一种。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测试可采取形成性、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英语语音的测试为例,讲完48个音素后可进行阶段性测试;讲完连读、不完全爆破、单词重音、句子重音等语流音变策略后再进行一次阶段性测试;最后讲完语调及综合训练后再进行终结性测试。阶段性测试的成绩应占总成绩的60%。通过考试不是最终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测试形式目的是以考促练,让学生获得阶段性收获,更能促进学习积极性。
(2)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考促学。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应不少于40%,成绩构成应形式多样。以英语基础口语课为例。形成性评价可包括出勤、话剧表演、配音作品展示、课堂活动参与度等若干项。形成性评价内容应在开课初公布于学生,目的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课堂活动中,明确本学期任务,对要完成的任务能提前准备,以更好的达到口语训练的效果。
(3)终结性测试应有完备、科学的评价标准,参加测评的教师应有统一标准。口语类课程采取口头表达形式进行测试。由于教师未经过专业的口语测试评价培训,对口试评价标准不一。再加之口语类测试本身存在主观评判的弊端,使得学生之间评价结果相差颇大。比如英语辩论的评价,应有完善而科学的评价标准,在测试之前教师首先应对考点及评分标准进行深入商榷,达到统一评价标准后方可进行测试。建议口语类课程的终结性测试评价结果应先采取等级制,每科测试应至少由两名教师参与,如两名教师的最终成绩等级相差多于一级,应进行二次测试。两位教师最终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后,c平时成绩及阶段性测试成绩按百分比换算,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三、结论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是一个系统性性的课题,现有以综合英语及视听说英语课程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滞后、技能提高指向性模糊和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等弊端。因此,应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英语课程组合+英语技能组合”的自主性“学习超市”,把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首位。
后续课程体系设置由四大模块组成,即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和学术英语模块。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后续课程从第二学年开设。从学生角度,第二学年从语言基础模块、应试英语模块、语言文化模块的后续课程中选二门。第三、第四学年,重点要求学生选修学术英语模块课程,同时开放全部四个模块为选修,为必修课阶段没有选到前三个模块所需课程的学生提供二次选择的机会。
语言基础模块中口语类课程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要避免将教学任务不加指导地委任于外教,而应从分级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和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三个角度入手。以英语语音、英语基础口语、公共演讲及英语辩论的课程形式,以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做到以考促学,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咏梅,张小川.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35-137.
【基金项目】大庆师范学院教育教学基金项目“地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研究”(编号:JY1411)。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等代数;近世代数;线性代数;教学体会
一、引言
大学代数课程主要包括数学专业的《高等代数》、《近世代数》课程及公共课《线性代数》.这三门课程都具有高度的抽象化和形式化的特征,是被学生公认为比较难学又极其重要而基础的专业课程.从大学代数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出发,对其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使得学生从“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逐渐转变,这便是我们对代数课程进行相关探索和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何结合地方院校自身的特点,让学生更容易、更有效率地学好这几门专业课程,并让学生尽量利用所学的代数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从而培养他们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便是我们进行相关探索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已有不少文献探讨了《高等代数》《近世代数》或《线性代数》课程的一些教学实施与体会,如可参看文献[1-4]等.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在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及《线性代数》这三门大学代数课程的教学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给出一些教学体会.
二、大学代数课程教学的几点尝试与实践
(一)始终不渝地把握四个教学原则
1.体现大学代数学的典型思想方法的原则
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代数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代数课的教学目的之一.代数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思想方法包括:公理化演绎的思想(如:向量空间、欧式空间等各类代数系统),分类的思想(如:矩阵的相似、合同、等价等等各种等价关系),相互关联的思想(如:同态、同构等各种形式的映射),矩阵的方法,初等变换的方法,抽象推理的方法等等.了解这些思想方法的具体含义和在代数中的具体应用对代数课程教学是十分有益的.文献\[1,4\]也结合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体会,详细地探究了严格的逻辑推理方法,公理化方法,结构化方法,矩阵表示方法和等价分类方法等在教学中有效实施.
2.体现与时俱进的原则
参考国内外最新的教材内容,结合我们的教研、科研,把课程的前沿知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常讲常新.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代数学家的一些故事、代数学界最近的研究现状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带入到课堂,介绍给学生,以此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3.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原则
适当安排一些探索性内容,扩展性内容,构建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代数学的基础.将现代化手段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将全面铺开;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看,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各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使用投影仪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化解数学的抽象和难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
惠州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师范专业,而高师数学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中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努力在《高等代数》与《近世代数》课程的教学之中渗透教育学和数学课程教学论的思想,注重研究代数学课程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指导,充分体现数学文化和数学美,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未来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和改革的需要.
(二)不断尝试各种教学理念和方法
1.采用“本原教学法”进行教学
高度的抽象化和形式化是代数学的基本特征,《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及《线性代数》这三门大学代数课程是被学生公认为比较难学的数学课程.所谓“本原教学法”,就是教学中要返璞归真,从源头讲起,讲清楚问题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先讲明道理,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归纳定义或结论,再讲推理,然后再抽象化和形式化.
例如,在引入同构概念之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判定方法.ABC与三角形A′B′C′的全等实际上是建立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和边的一一对应.点的对应可以看成两个集合S和T的元素的一一对应,即AA′,边可以看成两个点所作用的结果,从而S和T的边的对应可以是看成保持它们两个点的运算结果.这样一来,两个代数系统的同构其实就是这两个代数系统间可以建立一个一一映射,并且该映射保持这两个代数系统的所有运算.
再例如在引入向量的线性相关的概念时,我们先从“平面向量的共线”及“空间向量的共面”入手,介绍一些具体的、学生熟悉的例子,最后归纳出线性相关的一般定义.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效果明显.
2.采用“研究性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自身开展科研的同时,我们经常将所授课程的前沿知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研究实践经验、思维创新方法、学科前沿动态介绍给学生,并适时适度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研究.例如我们在《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给学生探究:矩阵表示方法的综合体现、等价分类方法的渗透与应用、同构思想的应用、分析学思想在代数学中应用等等.此外,我们也偶尔可以不从定义出发而从问题出发来组织和展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即从重要的问题出发,根据需要引入概念,并总结出定理,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
3.利用类比法进行各代数系统相关内容的教学
类比法是数学发现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在科学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指出:甚至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工具是归纳和类比,这也足以看出类比方法的重要性.
类比是通过两类不同对象A,B间的某些属性的相似,从而从A具有某种其他属性便猜想B也有这种属性.
本科阶段主要接触的代数系统有向量空间、欧式空间、群、环和域等.由于这些代数系统之间具有一些属性的相似,即都是一些带有运算的集合,这即表明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尝试在这些代数课程的学习或教学中去运用.
例如,我们在讲授《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时,可以利用类比法来讲解向量空间与欧式空间、矩阵与线性变换的定义与性质、联系与区别等等.
又例如,我们在讲授《近世代数》时,可利用类比法来讲解群环域等代数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概念,讲解代数系统的同态基本定理,讲解一些特殊环(整环、除环与域)之间关系,讲解一些特殊整环(唯一分解环、主理想环、欧氏环等)的关系等等.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教学效果明显,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如何发现新问题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4.课堂精讲、返讲与自学相结合
我们在代数系列课程的教学中,努力做到课堂精讲、返讲与自学相结合.课堂上,讲重点,讲知识的背景与形成过程,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对难点、重点内容进行返讲,使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理论,从怕学到爱学;自学是指有些教材内容则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出思考题,课后下班辅导及答疑.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做法是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不同层次的试卷库,建立自测卷,同时,统一考试标准及要求,保证其公正、公平.
5.以科技创新活动为突破口,激励学生研究性学习
(1)开发第二课堂
通过讲座,介绍代数发展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的思想方法,代数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应用前景,提高学习代数学的兴趣.指导学生去发现实践中的数学问题,指导学生使用Matlab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研究性问题,让他们课外去找资料解决,并用规范论文的格式打印出来.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让所有学生学会如何撰写数学专业论文,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让一部分写得比较好的学生的论文拿去发表,从而达到一举双得的效果.
此外,我们也提倡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实践》、《数学教育学报》、《大学数学》、《高等数学研究》、《数学通报》、《中学数学研究》等一些专业涉及知识不深的期刊中找适合自己的文章阅读、报告和探讨.
(2)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提高学生协同创新能力
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全国和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对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推动大学数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通过“一年两赛”模式参加国内和国际数学建模学科竞赛,努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倡“以赛促教,以教育赛”,并将建模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数学建模竞赛为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指导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并研究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暑寒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各项课题,鼓励学生踊跃向国内外专业期刊投稿,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写作能力.
(4)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提高学生以及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教师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倡导教师将学生纳入自身的科研工作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阶段,指导学生完成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
本文就《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及《线性代数》这三门大学代数课程的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及实践等方面,给出了一些教学思考与体会.旨在强调探索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今后需不断地对大学代数课程课堂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进行有效改革,使得学生既感兴趣地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又掌握了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好为他们将来更好地从事数学方面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维民.关于代数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J].数学教育学报,1999,8(1):94-96.
[2]兰艳,沈艨.高等代数抽象性及其教学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3(1):11-12.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金融类课程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开设的课程,主要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及其管理、金融监管等诸多领域,对学生金融现象的分析能力和金融产品的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 金融类课程对培养学生宏观经济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多被作为专业基础课,或者是大三、大四学生的专业方向课程。
目前,大多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配合金融类课程教学的展开,一般在学期末开设为期1-2周的以股票、外汇、期货模拟交易和银行、保险业务为主的实训环节,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但随着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需求的提升,这种传统、单一的实践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急需建立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定位明确的实践教学理念。目前各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对专业应用能力做出了详细描述,并且安排了与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相关的实践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践环节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并非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实训环节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现有教学实践环节由于环境、技术、师资等因素的限制,仅能对学生未来就业环境进行简单模仿,与其实际工作环境和氛围有着较大差距。单纯依靠课内实训和集中实训环节的实践教学理念难以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金融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基本围绕证券、银行、保险等核心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业务展开,使用的教学工具多为各软件开发商开发的实验室教学软件。该类型软件,除证券类软件可以实现实盘模拟交易外,其他多停留在环境模拟或业务模拟阶段,对于形成金融实践能力的作用有限。
3.实践平台建设滞后。由于金融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分散和集中实习都受到限制,金融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多在校内完成。基础条件较好的院校能在校内设置全面模拟金融企业环境的高仿真金融实验室,而其他院校的实践平台则多以机房为主,学生缺乏对金融企业和金融产品的直观认识,实习基地的实践平台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货。
4.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缺乏。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各高校的金融类课程实践指导教师多为专业任课教师兼任,在实践指导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且受到专业知识领域和自身实践能力的限制,难以全面把握实践环节具体操作,对实践教学体系整体建设也缺少系统的思路。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措施
1.构建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理念。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类课程教学应立足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入手,将金融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应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统一目标,使金融实践能力培养与其他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金融学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的专业,要突出金融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活动的,通过金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对金融理论的认识并培养其对社会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基础认知能力和初步分析能力。开设金融方向专业的金融类课程教学,应突出金融学科体系建设,谋划建立金融学课程群,积极建设并完善符合金融类课程特色的实践教学项目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课内实训、综合实训、学科竞赛、校外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理念。
2.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拓展学生金融实践能力。第一,继续强化对现有金融实验软件的应用。以现有证券模拟交易,银行和保险业务软件为基础,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对课内实训和综合实训进行重新设计,使之穿插于课程教学活动中,将实践教学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对金融类课程学习的直观感受。第二,完善金融专业实验室建设。金融实验室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供课程教学使用综合实验室,应配备投影仪、学生和教师用计算机;另一种是金融仿真实验室,主要是以现有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布置为蓝本,设置模拟岗位,供学生体验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第三,大力发展并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锻炼实践能力。应从金融课程的特点入手,设计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以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培养锻炼其实践能力。第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拓展实习基地范围,突破原有证券、银行、保险三种金融行业的限制,将担保、典当、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微金融企业纳入实习基地范围,增强学生对金融行业的认识;实习基地建设不能流于形式,应不断深化与实习单位的合作,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3.打造新型金融实践教学平台。第一,实践教学研究平台。该平台由专业课程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研究,实践指导,校企合作项目研究等。第二,学生社团。该平台由学生组织管理,以兴趣为基础,由学生自愿参加。主要负责金融实践活动的宣传,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等工作。第三,校外实践智囊团。该平台由企业专家组成,主要工作是结合各自本职工作,从金融企业经营活动出发,为实践教学提供建议,共同构建新型金融实践教学平台。
4.培养高素质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第一,聘用专任实践指导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统一管理和学生实践指导工作。第二,组织专业教师去金融机构实习、调研,拓展专业教师对金融行业的认知,保证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与金融行业实际工作接轨。第三,以组建校外实践智囊团为契机,聘请校外实践导师参加并指导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李琼(1975-),女,湖南邵东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经济、旅游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1;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6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55-03
一、前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及旅游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始,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并开设了旅游英语课程,从而开始了对旅游英语的教学和研究。本科旅游院系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忽略应用课程的问题。宋鸿立认为旅游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成熟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和改进,提出了保持旅游英语应用性课程和旅游英语学术性课程的平衡的观点。[1]黄庭月在对河南省 30 多所高校和旅游学校的旅游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旅游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在教学中应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时分配上要向实践和实习课倾斜,在考试方式上要灵活多样。[2]王晓宇认为本科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旅游英语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手段缺乏创新,考核方法陈旧,提出了选择注重旅游基础知识和实用性的教材、采取项目化教学方法等改革措施。[3]于萍提出旅游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方面的缺陷,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 “旅游+英语”无缝衔接的目标体系、职业能力导向的运行体系、软硬件双向发展的保障体系[4]。
二、旅游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英语》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门用途英语,不但理论性强,还兼具实践性、专业性、综合性,内容既涉及旅游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如旅游业、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饭店、旅游交通等,又涉及社会文化知识,如历史、地理、宗教、饮食等。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在2003-2006级旅游管理专业(专科层次)已经开设了三届《旅游英语》课程,两届全院性公选课,并在2007-2010级开设了四届本科《旅游英语》教学。旅游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验的积累还在初级阶段,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理念教学,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现象。从已经进行的教学和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目标与旅游行业要求不相匹配;
2. 教学内容以旅游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没有突出旅游英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3.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教师主讲为主,缺少教学交互性;
4. 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条件落后,难以满足导游英语、饭店英语的实践教学开展;
5. 教学资源不丰富,缺少必要的旅游英语方面教学音像参考资料(如国内著名旅游景区、景点音像资料)和关于旅游方面的书籍;现在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通用的版本,具有普遍性,而具体性、针对性和地方性相对不足;缺乏模拟导游课程的教学课件;缺乏包括行业标准、专业英语、试题库、自测系统、专业视频、案例集、实训手册等在内的,与课程教学、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6.教学考核方式单一,只采用了笔试和口试两种形式。
三、旅游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针对旅游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这一现状,从2009年开始该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从调整课程培养目标出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说是将创新教学模式、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方式,以期真正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1. 调整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涉外性,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应当具有突出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在旅游职业范围内使用英语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素质、岗位素质、基本素质)和旅游英语应用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听说读写译能力)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线,帮助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英文导游证书、星级饭店职业英语等级证书)。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专业和课程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上进行适度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在课时分配上,旅游英语课程原本开设两个学期,分别是第五学期72课时、第六学期54课时,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周的《英语导游技能训练》专题实训周,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掌握英语导游技能和通过英语导游资格证考试。其次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成立了导游之家、英语导游俱乐部;在校外通过与娄底市旅游局、娄底市旅行社联盟合作,在巩固已签订协议的娄底市中青旅、娄底市华天国旅、故居管理处、娄底市九龙华天大酒店、娄底市清泉大酒店、娄底市东方明珠大酒店等十多家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又积极联系外地大中小型旅行社和涉外酒店,目前业已与韶山市春秋旅行社、长沙华雅国际大酒店,北京泰和顺餐饮公司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构建了由模拟仿真教学、见习实践教学、顶岗实践教学等三大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三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模拟情境为载体、以旅游专业实训室为支撑、校内外实训基地补充结合的方式,将实训教学内容分别穿插在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星级酒店、餐饮企业、旅游景区等校外基地。通过课内外实训(实习)并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实践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实践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英语实践教学内容既要有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有职业导向性,其广度和深度要适中。我们将实践教学内容按就业岗位群分成了导游英语、酒店英语和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3个模块,分别开发了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
4.丰富教学资源建设
旅游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因此其教材不同于普通的基础英语教材,必须与旅游环境相结合,突出地方性特色。在教材选用和讲义编写过程中,考虑岗位技能要求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因此,我们结合湖南省的实际,编写了以英语导游技能训练为核心内容的《旅游英语》校编讲义;购买了丰富的教学音像参考资料(如北京、张家界等著名旅游景点景区音像资料)和书籍;制作了大量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课件;建设了与课程教学、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
5.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运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5]。第一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如课文涉及有关旅游接待部门时,我们会提前让学生对酒店的分类、酒店接待业的岗位设置、职责要求和接待业设施进行了解,并对不同类型酒店的岗位设置、职责要求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由于学生们了解的信息各有侧重,通过课堂上相互交流,学生们会对该话题的了解更加深入,知识的建构也更加完善。第二是提倡学生多途径搜集学习资料。围绕教学内容,提倡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光盘及各种社会资源,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加深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建构新的知识结构。这一学习方式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第三是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课堂模拟表演。在课堂上,我们运用多媒体和直观道具,根据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设法创设各种工作情境,让学生沉浸在各种模拟旅行社或者模拟酒店的场景中进行表演练习。如地接导游的接团服务、沿途导游服务、景区讲解员进行现场导游和讲解服务、酒店前台接待客房预订、楼层服务员的叫早和开夜床服务等不同的情境。学生们通过交流和相互配合,自行编写台词和分角色扮演。由于模拟情境能较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6.考核方式多样化
平时成绩方面,针对不同的任务形式,要求学生提交不同形式的作业,如录音、录像等音视频作业和图片、幻灯片、文本等文本作业。在考试考核方面,为了避免应试教育考试,突出对旅游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我们运用了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运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等考核方式,进行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练习、实习实训报告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考试模式的探索。
四、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对旅游英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和实践,我们认为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得到较大提高。如英语导游技能专题训练的开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了相关业务流程,锻炼了相关技能,提高了英语导游资格证的通过率;各种实践资源媒体的开发和灵活的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如录像、图片、幻灯片等,将学生的这些作业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展示出来,可以给其他的学生有益的借鉴。
通过近3年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我们从调整课程培养目标出发,创新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旅游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有所增强,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实践教学偏重于导游英语方面,对酒店英语的口语应用训练仍然不够;写作训练模块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训练力度不够;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在做景点解说时,解说词抄袭较多,缺少原创。针对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开发适合酒店模拟情景的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旅游应用文写作资料,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旅游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鸿立.高校旅游专业英语的应用性和学术性的平衡[J].中国成人教育,2007,(05)
[2] 黄庭月.河南省旅游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展望[J]. 商场现代化,2007,(04).
[3] 王晓宇.探析本科旅游英语教学改革[J].辽宁经济,2009,(08).
一、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误把学校课程等同于校本课程。这类学校的所谓“校本课程”呈现“高大全”格局,什么都包揽其中,一些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一些学科的培优辅差、一些学科知识体系内的兴趣小组活动等等,统统都算是“校本课程”,并把国家课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美其名为“基础性课程”。这种状态是学校校本课程结构大多如下:
这就是典型的“误把学校课程等同于校本课程”的情态,因为它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都纳入校本课程范畴。这本身就存在逻辑问题。
(二)误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等同于校本课程。这类学校的所谓“校本课程”呈现杂乱松散格局,没有主线,没有体系,更没有特色,所有的校本课程几乎都是国家课程的衍生物。这些学校发挥了老师的特长,开设了一些培养学生特长活动,但基本上只是一个活动而已,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其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指国家课程规定的要达到的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用学校的具体载体来实施。这与广义的“校本课程”基本相似,但它绝对不是等同于校本课程,尤其是不能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
(三)误把学生选修读本等同于校本课程。这类学校教师数量庞大,大家积极性也很高,选编了很多读本。但是,仔细深究下去,不仅没有一本能反映地方文化资源的读物,而且没有一样是按照“课程的格式”来设置的,仅仅是读本而已。
(四)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不知所以。这类学校以农村中小学居多,老师们对“校本课程”的认知依旧还停留在初始的认识层面。究竟校本课程是个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开发,几乎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思考与实践。
二、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是相对独立的课程。作为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地方教育特色,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除了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之外,我认为还应包括“特色性”。
(一)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它特别强调课程有利于学生深入社区、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去建构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与情感、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这也是校本课程独特之处所在。校本课程也不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国家课程的衍生物,它之所以成为学校本身自己的课程,就是因为它具有本地域属性。这个属性注定了它具有地域特色,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特定的校本课程只适用于特定的社区中小学。如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的《鳌鱼文化》特色课程,只适用于沙涌小学。因为,在广州市只此一处有“鳌鱼舞”这一民间艺术,而且是广东省“非遗项目”,沙涌村又是一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据此而开发出来的系列校本课程地域性非常鲜明。
(二)校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需要什么课程来支撑我们的办学特色?这是每一个办学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校本课程是针对自己的办学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如果不从办学特色需要这一层去理解的话,那么任何一个老师实施的一个主题活动都应该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校本”的真真意义。
三、掌握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几个技术问题
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路径日臻成熟,很多问题有配套要求,如课程标准、实施意见、评价意见等。但如何开发校本课程依旧存在技术性问题,让许多学校和老师都颇感困扰。那么,怎么才能较好应对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问题?我认为还有一些必要的技术技巧需要把握。
(一)要有明确的校本课程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是行动指南,有了整体规划或顶层实际,学校教师才有下一步的方向。要完成这个总体规划,就要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框架分离开来,恢复校本课程的独立性,使之自成体系。校本课程一旦主题确定,它的基本框架应该是这样的:
其中,认知性课程板块、实践性课程板块、创新性课程板块都包含若干子课程,一同构成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这里面只有国家课程目标要素,没有国家课程基础内容。这才是校本课程原本应该有的面目。
(二)要明白校本课程研制与实施的基本流程。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学校颁布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教师根据规划找自己熟悉的项目或话题――教师按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学年初(学期初)教师向学校申报――学校审定、排期、公示――学生选课――组织实施――学生、家长反馈效果――学校确认课程价值――继续完善推广,乃至形成特色课程、品牌课程。
(三)要严格按照“课程格式”来设计与审定校本课程。课程规划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而一门好的子课程也应该包括这些基本要素,这才是比较符合规划要求的规范的要求。规范的东西,一时半会不够完善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坚持严格要求,经过一个周期的训练、修改、完善,校本课程的设计便可以得到较好的规范。
【关键词】学生发展 责任课程
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40-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学校结合本校实际自行实施的校本课程。南宁市仙葫学校根据学生特点,提出了“责任教育”的特色发展主题,架构了“美丽校园我负责”“高效管理我负责”“多彩课程我负责”“有效课堂我负责”“丰富活动我负责”“和谐社校我负责”的学校发展框架,其中构建多彩的课程,形成责任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我校将责任教育深入到课程这一核心领域,立足于每位学生的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责任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一、形成课程共识,构建责任课程体系
随着办学实践的深入推进,我校面临着一个个教育困惑和难题。我校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中小学校,生源结构、学生家庭教育背景差异性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严重欠缺。课堂上,有不少学生昏昏欲睡或是东张西望,但在运动场、艺术活动中,学生们个个生龙活虎、神采飞扬。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产生这样强烈的反差?我校努力寻找问题的根源,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我们的课堂缺什么”的主题研讨,进行了课堂教学“问诊”,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但课堂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单从课堂上去发展学生是不够的,我校开始从课程的设置上寻找突破口。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喜欢程度,我校在三至八年级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在“你喜欢现在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吗?”一栏中,学生选择“都喜欢”的占19.64%;选择“大部分喜欢”的占41.42%;选择“少部分喜欢”的占14.95%;选择“都不喜欢”的占2.35%。而在“除学科课程的学习以外,你是否愿意学习其他非学科学习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比如手工制作、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一栏中,学生选择“愿意”的占79.21%。这些统计数字说明,学校仅仅实施国家课程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更加丰富的课程,学校只有构建多彩的课程体系,方能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要。随后,我校先后向全体教师和家长发放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问卷,有76%的家长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且有50%的家长愿意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96%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很有意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支持校本课程开发;9%的教师已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68%的教师表示“有一些想法,愿意参与”。从调查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和家长都有全面的教育观,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绝大多数教师和部分家长愿意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具有较好的课程开发资源。学生的需要,教师、家长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校责任课程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此,我校开始了课程体系的建设工作。
(一)明确责任课程体系的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应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同步。依据学校章程确定的培养目标,我校首先明确了责任课程建设的目标。在总体目标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文明素养,言行规范、诚信做人;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能适应未来社会、有责任感的仙葫少年。在具体目标方面,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二)课程资源整合,形成责任课程体系
根据课程建设目标,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体融合,设置了“学科文化类”“活动实践类”“自主选择类”三个类别的课程,每个类别分基础型、拓展型、人格型、探究型、特长型、集体型六种课型,形成了“三类六型”的责任课程体系,并且明确了每种课型的目标作用,如下表所示。
二、“三化”推进,全面实施责任课程
在责任课程的实施上,我校做到学科文化类课程“校本化”,活动实践类课程“生活化”,自主选择类课程“类别化”,将课程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处处是责任课程,时时有责任课程”。
(一)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是课程的核心。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前提是落实好国家课程。国家课程落实的方式是执行课时计划,不能随意增减学科课时量。在国家必修课程不能减少的前提下,要新增其他类别的课程,势必人为地增加学生的课程负担。这就要求学校要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就是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使国家课程通过我们的开发,更加适合我们这所学校的教师教,更加适合我们这所学校的学生学,特别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加适合具有这样一些资源的学校实施”。一方面,要将部分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整合实施。具体做法是将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与国家课程中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实施,提高课程效益,将地方课程《演讲》与语文学科中的口语交际、表达整合,使国家课程育人目标得到强化,地方课程目标得以更好地落实。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另一方面,就是在某一学科内部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实施效益,最大限度地落实课程目标。比如语文学科可以实施单元教学策略;数学学科就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进行前后衔接或补充等;某些教学内容可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适当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有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实施活动课程生活化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学校实施活动实践类课程,就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责任、强化责任、履行责任。学校要实施卫生清洁包干制,将学校重要区域,功能教室的卫生清洁给班级承包。班级设立各个责任岗位,每天由学生负责管理。学校大队部、团委组建学生志愿者团队走进社区敬老院、五保户家庭,把温暖送给孤寡老人。学校重视节日文化,如教师节时,学生给老师制作节日贺卡;妇女节、母亲节时,学生为母亲做一件贴心的事情,献上一份孝心。学校可开展“责任银行”教育活动,将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求融入活动,通过“责任银行”构建的评价奖励机制,将责任意识、感悟、收获,转变为责任金币记录在自己的银行账户上,以此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明确自己的责任。学校的养成教育、常规礼仪、重要仪式都植根于情境,精选为生活化的内容,儿童过去生活中已经遭遇、今天生活正在经历或者明天可能会遇到的一个个话题,都可以转化为一个个教育情境,让学生从中寻找到生活的感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三)实施选择课程类别化
人的一生会面临着各种选择,从某种角度来说,有选择才有创造,有选择才能更好地尽到责任。我校开设的自主选择类课程,就是为学生搭建自主选择的平台、自我发展的舞台,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校通过发放家长问卷、学生问卷、了解学生的课程需要、挖掘学校课程开发资源,科学规划校本课程,形成了“生活技能类”“身心健康类”“体艺特长类”“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五个类别的课程体系、几十门课供学生选择,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