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景区景点旅游市场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开发旅游地;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4-0023-06
1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规划掀起了新一轮热潮,县域旅游规划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许多市县都把旅游业作为本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试图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改善经济状况的一大举措。在新开发旅游地的规划中一些特有问题很值得关注,如客源市场分析方法的独特性。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客源市场分析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开发投资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是旅游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旅游规划中客源市场分析的依据是历史统计资料以及景点的抽样调查报告,但是很多新开发旅游地统计资料空白,根本无从查起,一些小景点也大多处于原始状态,无法进行实地市场调查。单纯的定性分析缺乏可信度,所以在这些地区进行客源市场分析就要另辟蹊径。目前的研究很少关注在缺乏历史资料的情况下,旅游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如何进行。本文以洛川旅游规划中的市场分析为例,运用潜在客源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研究新开发旅游地的市场定位和预测。
2 研究区域概况
洛川位于陕北南部,是以苹果种植为主的农业县,没有规模大、效益好的支柱工业,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洛川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全国8个主类31个亚类的旅游资源中,洛川县拥有7个主类14个亚类,分别占87.5%和45.2%,其中,洛川会议纪念馆、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洛川苹果、蹩鼓、农民画、泥塑、毛麻绣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一定的客源市场。近年来,洛川县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试图从中寻找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开始编制洛川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3 洛川旅游市场分析
3.1现实旅游市场分析
为获取洛川现实旅游市场方面的信息,规划组于2006年7月20日-30日在洛川会议纪念馆、民俗博物馆以及重要的旅游饭店发放游客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93.3%。经过统计分析,获得了洛川现实旅游市场的主要特征(见表1)。洛川旅游业受开发时间短、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和旅游形象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客源市场规模小。目前洛川每年可接待旅游者15万人次左右,主要来源于陕西及其周边省区。陕北和关中的游客占洛川现实客源市场的56.3%,陕南和周边各省的游客占23.2%,全国其他省的游客占20.5%,外省游客多是商务和公务之便的顺访者。旅游者单人次消费不高,据调查,每人每天在洛川的消费不足100元。从游客对洛川旅游产品的偏好来看,红色旅游产品和民俗旅游产品受旅游者的欢迎。
3.2潜在旅游市场分析
3.2.1潜在市场的空间分布和等级
旅游市场的空间定位,即确定市场合理的空间范围,从“市场是一个场的角度”看,即确定旅游地吸引力的有效区域。根据距离衰减法则,来自距旅游目的地500公里范围内的游客大约占游客总量的80%。因此,以陕西的10个城市和陕西省周边的重要城市银川、太原、郑州、洛阳、庆阳、平凉、临汾、晋城8市为代表,研究潜在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和等级特征。
根据旅游市场学的一般原理和国内外文献,选取10个影响居民出游力的因子来分析潜在市场的出游力。居民潜在出游力主要由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状况等决定。经济要素是影响居民出游力最基本的因素,选取X1-人均GDP、X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4-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等反映经济因素。交通方面,由于洛川和周边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公路交通,选择X5-公路客运量(万人次)和X6-每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公里)反映交通差异。以X7-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量(部)和X8-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量(户)和来衡量信息通达程度和外向性。另外,X9-非农人口(万人)和X10-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地区出游力。考虑到国家实行统一的节假日制度,各地区差异不大,因此忽略此项。除X5和X9是总量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是相对指标或人均指标,可以更加客观地探讨这18个城市居民出游力差异。
通过对以上指标和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划分洛川潜在客源市场的等级。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降维,即抽取少于原来指标个数的互不相关的共同因子来代替原来的指标,达到既不丢失信息又可以降维的作用。共同因子反映了同类指标的特征,综合解释能力较强。另外,各指标的权重由它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决定,因此权数的确定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以上述18个城市为样本,以10个指标为变量设计原始数据矩阵,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KMO=0.760>0.6,适合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从变量相关矩阵中提取因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1.2%,也就是说,用这两个因子可以代替原来的10个变量,提取F1和F2作为评价18个城市出游力的公共因子。
F1作为第一主因子,贡献率为43.596%,从表3可以看出,在X1、X2、X3、X4、X7、X8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而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富裕程度和外向程度。F2作为第二主因子,贡献率为38.276%,在X5、X6、X9、X10上的因子载荷值较大,这些指标反映了人口和人口流动状况。由表4,公因子的线性组合是:
F1=0.252ZX1+0.309ZX2+0.094ZX3+0.122ZX4
-0.184ZX5-0.100ZX6+0.273ZX7
+0.220ZX8+0.022ZX9-0.121ZX10
由表5可知,在距离洛川500公里的大中城市中,西安、郑州、太原、银川、洛阳的出游力较强,晋城、咸阳、临汾、宝鸡、延安、渭南的出游力一般,铜川、汉中、榆林、平凉、庆阳、商洛、安康的出游力较弱。
3.2.2潜在客源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由于地区经济和个人收入的差异以及旅游者偏好的不同,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市场分析过程中有必要从多方面对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研究。规划组于2006年8月1日-12日在西安、渭南、宝鸡、榆林、延安、银川、庆阳、洛阳、太原9个城市发放了8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59份,有效率为94.9%。问卷发放的范围涉及陕西省内外,包括了不同出游力的城市。问卷的内容主要有洛川在客源地的知名度、潜在市场居民到洛川旅 游的意愿、动机、产品偏好和障碍因素等。经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洛川在客源地的知名度和映象
洛川在省外市场的知名度为52.52%。对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映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潜在旅游者的消费,本项调查采用5项名称量表测定潜在市场的居民对洛川的映象。结果显示,人们对洛川的原生映象存在着地域差异。在陕西周边省,提到洛川,人们第一映象最多的是洛川会议,占57.2%,其次是洛川苹果,占25.6%。而在陕西省内,人们第一映象最多的是洛川苹果,占62.3%,其次是洛川会议,占34.8%。其他选项如黄土地貌、黄土民俗等只占很小的比例。
(2)潜在市场居民了解洛川的方式
潜在市场居民了解洛川的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书籍报刊、路过和亲朋介绍,分别占24.7%、20.3%、19.4%和17.3%。网络这种现代媒体在洛川旅游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旅行社也很少将洛川纳入旅游线路,分别占5.8%和1.8%。居民了解洛川的途径存在着地域差异,外省居民知道洛川大多通过书籍阅读,陕北地区居民了解洛川主要是因为路过或者去过,关中地区居民了解洛川的各种途径所占比例较均衡(如图2)。
(3)潜在市场居民到洛川旅游的意愿和动机
陕北和关中地区因为距洛川较近、交通方便,到洛川旅游的意愿强烈,分别占42.1%和44.8%,而洛川对外省居民的旅游吸引力有限,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22.1%。陕北、关中和外省的潜在旅游者去洛川旅游的主要动机存在差异。陕北潜在游客去洛川的主要动机是参观革命圣地、利用路过和做生意之便;关中和外省潜在游客去洛川的主要动机是参观革命圣地、欣赏黄土奇观和体验民俗风情(如图3)。
(4)潜在旅游者对洛川旅游产品的偏好
调查结果显示,参观革命圣地、体验民俗风情、欣赏黄土奇观、参与苹果专项旅游是潜在旅游者所喜爱的洛川旅游项目,这与旅游动机是一致的。不同客源地和不同职业的潜在旅游者对洛川旅游产品的偏好存在差异。参观革命圣地受到各个潜在市场旅游者的普遍认同,对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的偏好则不一致。外省潜在旅游者希望到洛川能够体验民俗风情、欣赏黄土奇观,陕北潜在旅游者偏好度假和苹果专项旅游,关中地区的潜在旅游者对陕北民俗和苹果专项旅游较感兴趣(如图4)。通过对潜在旅游者的职业与旅游偏好的交叉分析发现,工人对苹果专项旅游和参观革命圣地比较感兴趣,公司职员和学生喜欢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农民喜欢苹果专项旅游和度假类型的旅游产品,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和离退休人员则偏好革命圣地、民俗风情类旅游产品(见表6)。
(5)洛川旅游市场的竞争状况
目前洛川的旅游吸引力远不及陕北其他旅游景点,潜在市场居民去过延安革命旧址、黄帝陵、壶口瀑布等陕北景区的分别占42.7%、41.4%和31.2%,而去过洛川会议旧址和黄土国家地质公园的仅占9.7%和5.3%。但61.6%的人表示,即使陕北有这么多著名旅游景点,他们仍有可能去洛川旅游,说明洛川的旅游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开拓空间。
(6)限制潜在旅游者到洛川旅游的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不了解洛川是妨碍潜在旅游者进行旅游决策的首要因素,占47.3%;交通不便是阻碍游客到洛川旅游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占35%;缺乏特色旅游项目是阻碍潜在市场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占28.5%。其他阻碍因素如“对洛川的景点不感兴趣”和“去过的地方不想再去”仅占很小的比例。
3.3 洛川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通过对洛川现实旅游市场的调查以及潜在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等级和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分析,可以对洛川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定位。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延安、榆林等地居民到洛川旅游的意愿较强,占43%,且到洛川的交通非常方便,应定为核心客源市场。太原、郑州、银川、洛阳、晋城、临汾出游能力较强或者一般,居民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22%,故将其定位为拓展市场;陕南的汉中、商洛、安康因为与洛川距离相对近、旅游资源差异大,也应定为拓展旅游市场。平凉、庆阳等地出游能力弱,且洛川旅游资源与其相似性强,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很有限,因此不作为市场拓展的重点。全国其他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可作为机会市场。洛川旅游市场应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职员和学生为主,重点开发民俗风情、革命圣地、黄土奇观和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
4 洛川旅游者数量预测
游客数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通条件的改善、新景点的开放、促销手段的加强等直接因素以及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间接因素,直接因素的影响易被预测。从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阻碍潜在旅游者到洛川旅游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不便、对旅游信息不了解和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如果认为到洛川的游客数量变化是这3个因素的函数,未来随着这3个条件的改善,游客量就会不断增加。“目前阻碍潜在旅游者去洛川旅游的障碍因素”统计结果显示,在3个主要阻碍因素中,有的被调查者只受阻于其中1个或2个因素的缺位,也有的受阻于3个因素的缺位,对这3个主要障碍因素的各类选择比例如表7所示。
对某一类障碍因素,通过不断改善,其障碍影响会逐渐消失,客源市场中那些把它看作是妨碍其去洛川旅游唯一阻力因素的潜在游客,未来可能会变成现实游客;那些把它看作是妨碍其去洛川旅游两个主要阻力因素之一的潜在游客,其中的1/2可能会变成现实游客;把它看作是妨碍其去洛川旅游3个主要阻力因素之一的潜在游客,其中的1/3未来可能会变成现实游客。因此,如果某一类障碍因素得到完全改善后,年游客量的预测值为:
其中y为游客数量预测值,p为核心市场的潜在旅游者规模,a为核心市场旅游者的成行系数;q为拓展市场潜在旅游者的规模,b 为拓展市场旅游者的成行系数,wi为各类选择比例,v为核心市场和拓展市场占全部市场的份额。洛川的核心市场共有城镇居民802.66万人,调查结果显示,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43%,即p为345.14万人;拓展市场有城镇居民1107.58万人,愿意到洛川旅游的占22%,即q为243.67万人。利用专家打分法,测得核心市场潜在旅游者的成行系数a为0.3,拓展市场潜在旅游者的成行系数b为0.1。根据距离衰减法则,v的值为0.8。
依据该公式,可估算出在不同的障碍因素得到改善后的游客数量。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仅提高洛川旅游产品的质量,丰富旅游活动,消除“缺乏特色旅游项目”这个障碍因素,则洛川旅游者的数量估计值为84.3万人。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通过大力实施宣传营销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不了解洛川旅游信息”这个障碍因素消失后,洛川游客数量的估计值为56.6万人。当其他因素不变,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瓶颈消失后,洛川旅游者数量的预测值为25.9万人。
根据对调查问卷的统计进行比例折算,可估算3个主要障碍因素消除后的游客数量。潜在旅游市场有84%的被调查者关注这3个障碍因素,消除后的游客数量估计值为:(345.14×0.84×0.3+243.67×0.84×0.1)/0.8=134万。
【关键词】汉中;客源市场;调查分析;开拓策略;对策研究
一、客源市场及其对旅游业的作用
旅游客源市场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中存在的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购买者。它是狭义的旅游市场范畴。形成旅游客源市场必须具备旅游者、旅游购买力、旅游购买欲望和旅游购买权利等四个要素。旅游者数量是旅游客源市场规模的表现。对某一旅游接待地来说,旅游者数量越大,所需旅游产品数量越大,反之亦然。同时由人们收入水平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决定的旅游者购买力,也是旅游客源市场中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具备这一条件,旅游市场只是一种潜在市场。旅游产品购买欲望也是形成现实旅游消费者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旅游购买权利因素对国际旅游者的影响较大,如旅游目的国和客源国之间的政策限制、外交关系等的协调都会影响旅游购买,有时可成为主导因素。客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客源充足,就会促进旅游地的建设,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限制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对旅游地客源市场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客源市场的具体情况,对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提出对策,巩固和扩大客源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汉中客源市场分析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我曾在汉台区、勉县等地的主要景点对游客做过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问卷500份,收回500份,回收率百分之百。现就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1.旅游客源地分析。汉中的客源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客源市场规模很小。国内客源市场又以本省为主,占62%,其中,由于西汉高速的开通,西安关中方向来的游客占到94%,这是交通的改善为汉中旅游带来的最显著变化,这以后都将改变汉中客源市场的布局,以前,在客源调查中汉中本地游客占多数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其次为四川省、湖北省、河南省、山东省等省市。
2.性别、年龄结构。在本次调查中,男性居多占到了71%,女性占29%,性别比相差较大。在年龄结构中,大多集中在有工资来源且身体较好的中青年,老年和14岁以下年幼者所占比例小。其中65岁及以上者占2%;45~64岁占23%;25~44岁占53%;15~24岁占20%;14岁及以下者占2%。
3.职业结构。由于最近商务旅游、会议旅游的兴起,在本次调查中,公务员占24%;企事业管理人员占11%;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占9%;服务销售人员占7%;工人占13%;军人占9%;农民占2%;离退休人员占3%;学生占11%;其它占11%。
4.旅游者行为分析。(1)旅游目的。在本次旅游目的的调查中,欣赏西汉高速沿路风光的达到了42%;欣赏陕南自然风光的占25%;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占30%;其它占3%。当然,由于本次调查时间上比较特殊,刚好赶上西汉高速开通,这次陕北、关中方向来的游客很大一部分都是为看西汉高速而来,所以本次调查时间限制了数据的真实性,但从历史资料可以看出,汉中旅游资源以两汉三国文化和自然风光最吸引人。(2)消费比例。游客在汉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饮和景区游览上,这与汉中的实际情况相符:没有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游客来汉中旅游基本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一阶段。其中,住宿占40%;餐饮占20%;景区游览占20%;娱乐占10%;购物占5%;其它占5%。(3)旅游方式。到达汉中的旅游方式,自驾游和亲友结伴占多数。自驾游的兴起比较突出,这也是以后汉中乃至全国旅游的重要特征。在调查中,单位组织占4%;家庭或亲朋结伴占34%;旅行社组织占14%;个人旅行占10%;自驾游占38%。(4)了解选择到汉中的途径。现在信息技术异常发达,了解汉中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其中,电视占32%;报纸占10%;互联网占14%;经朋友推荐占25%;其它占19%。在我们国内,电视依然占据主流,但互联网发展迅猛,汉中在做好电视宣传的同时,还应该做好网络宣传,网络对旅游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
5.旅游者消费心里分析。(1)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在此次调查中,总的来看,游客满意度较高的是导游服务、餐饮、旅馆饭店;评价最低的是娱乐条件,其次是购物条件,对交通和环境条件的评价也不高。在景区景点内,最不满意的有以下几点:停车占29%;景区建设占20%;讲解和文化内涵挖掘占16%;购物占21%;休闲娱乐占14%。在宾馆方面,游客最不满意的有:环境条件占30%;硬件设施占40%;服务态度占24%;其它占6%。(2)旅游者旅游倾向。旅游倾向比例居前四位的分别是:山水风光、文物古迹、生态环境、民俗风情;所占比例依次为:36%、28%、12%和10%。这四个方面是汉中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针对陕北、关中游客来说,山水风光、生态环境和民俗风情吸引力最大,所以汉中应该在这方面的景点上重点建设;在文物古迹方面,毕竟和西安这样的六朝古都相比,汉中还略显渺小,不过也尤其独特之处,重点是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在旅游促销上,也应该重点突出以上特征,以投其所好。(3)游客最喜爱的汉中景点。跟据本次调查,对游客对汉中市旅游景点的喜爱程度有一定了解,最后结果如下,在游客最喜爱的汉中景点项目中,排在前十位的是以下景点:南湖、古汉台、张良庙、武侯墓、武侯祠、拜将坛、红寺湖、石门古栈道、天台山、长青自然保护区。
三、客源市场分析
1.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较少,国内游客为主,国外游客极少。通过以上的调查汇总,我们不难看出,本次黄金周来汉中旅游的基本上为国内游客,国外游客极少。当然十一为中国的节假日,本次调查的时间限制了数据的准确性。实际上,我们不用调查也知道,来汉中旅游的国外客人是很少的,平时就看得出来。在国内游客中,陕西本省的又占了绝大部分,省外较少。
2.男性较多,女性较少,中青年为主,老年儿童较少。来汉中旅游的多数为男性,女性相对较少。由于生理、性格、职业的差别,男性出游的愿望和实际出游的机会较女性要更大一些,比较合乎常理,但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些适合女性的旅游产品,仍然可以进一步开拓女性市场。
3.以观光旅游、两汉三国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为主。从旅游者旅游倾向来看,大多数游客来汉中的目的,一是欣赏“西北小江南”优美的自然风光,二是感受汉中浓郁的两汉三国文化。另外,汉中在地域上更接近四川、重庆,在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民俗风情上也更接近川、渝,而有别于关中、陕北。所以在这方面对关中、陕北方向来的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4.游客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较低。由于汉中游客主要来源于陕西本省,从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来看,还处于欠发达状态,尽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负担还是很重,用于旅游这方面的开支比较小,再加上旅游本来就是一项“奢侈”的活动,所以旅客即使来到汉中消费水平也还是很低的。从游客在汉中的消费结构来看,住宿、餐饮、景区所占的消费比例占到了80%,娱乐、购物所占比例不足20%。而在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中,前四个都是属于弹性较小的部分。
5.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游客满意程度低。从汉中各个景点的实际考察来看,景区内旅游设施普遍较差。从游客的反映来看,对景点建设,景区设施满意程度低。许多游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在景区景点内,停车场的建设问题很大,许多景点没有一个像样的停车场,随着自驾车旅游者愈来愈多,游客的满意程度愈来愈低。在旅游服务方面,游客的满意程度也不高。
四、客源市场开拓策略
1.在旅游资源上分清主次,发展特色资源。汉中旅游资源的特色到底是什么?近年来汉中市有关部门通过认真分析本市旅游资源的状况,逐步趋向于把“汉”(历史文化资源)、“绿”(自然生态资源)、“水”(水利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三大特色,并重点加以突出。国内有地理学家曾指出,汉中地区秦巴山区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稀有动植物才能够生存下去。若能以自然景观作为主体,人文景观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事实上不容易做到这一点,对人文景观则把重点放在资源保护上。
2.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研究不同的营销策略。(1)从年龄细分入手。由于年龄的不同,其旅游偏好、出游动机、出游力等均存在差异。如年青人喜爱娱乐、探险、体育类旅游区,中年人偏爱观光度假类旅游区,老年人倾向纪念、文化类旅游区。因此,从年龄细分入手开展营销活动,可以“投其所好”,以对口产品打开市场。(2)从性别细分入手。由于生理因素和社会条件的影响,男性和女性在个性特点和旅游爱好上也有所不同。男性较女性而言更富有异向型心理特质,体魄也较女性强健,受传统约束较小,旅游愿望更强。而女性多原意选择观赏型的旅游地和项目,注意旅游的情境和感受,对旅游地整体环境很敏感。针对这一差异进行促销活动,有利于旅游产品的销售知名度的提高。(3)从职业细分入手。据调查资料显示,不同职业者在旅游行为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商人、医生、律师等职业的游客,经济基础好,受教育程度较高,喜爱人文景观型产品,且在消费中追求档次高,花费大,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要求也高。因此,从职业细分入手开展选择性专门化营销活动,既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职业旅游者的需要,又可抬升自身品位,提高自身素质。
3.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服务质量。“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同样适合于旅游。要想发展旅游业,交通是首要条件。尤其是对汉中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可进入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的兴旺发达。由于汉殊的地理位置,北由秦岭将汉中和富庶的关中断开,南由巴山将汉中与肥沃的川蜀隔绝。所以多年来交通无疑是制约汉中旅游业乃至整个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单就旅游业来说,一个西汉高速的开通,对汉中旅游的影响就可谓立竿见影。另外景区内旅游交通、旅游设施建设同样重要。总之,在现代社会,旅游业的竞争不仅仅在于资源的优势,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的优劣同样可以决定当地旅游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汉中市旅游网[EB/OL].www
.2005-12-25
[2]冯明放.关于汉中旅游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19(4):72~75
[3]李天元主编.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一、引言
绍兴会稽山度假区经多年开发推出许多旅游产品,但主要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旅游者观念变迁,现有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浙江省及邻近的江苏省省级度假区众多,与会稽山度假区争夺着游客。更大区域范围看,长三角地区旅游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竞争日益激烈。会稽山度假区面临的竞争态势严峻,对原有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优化提升旅游产品结构已迫在眉睫。本文试图运用昂谱(RMP)分析方法,即分别对Resource(资源)和Market(市场)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Product(产品)分析,并最终提出以产品为中心的开发框架,为会稽山度假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提出设想。
二、会稽山度假区基础分析
(一)资源分析(Resource Analysis)
1、会稽山度假区资源概况
会稽山旅游度假区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是以历史文化、地方风情为特色,融自然山水风光于一体的城郊型度假区。从文化启承关系来看,会稽山适宜的区位和优美的山水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禹文化、古越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僧人、道士、名人志士来此,进而发展起宗教文化和名人文化。大禹文化、古越文化、宗教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又为其自然旅游资源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2、会稽山度假区资源评价
首先,会稽山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开展旅游度假活动。其次,会稽山旅游资源地域结构合理。自然资源遍布全区,有形的文化资源相对集中分布于山河之中,名人、名士文化则笼罩着整个度假区,给旅游者处处以抵达心灵深处的精神享受。第三,资源文化内涵深厚。区内分布着不同的文化,从中华民族文化开始之祖大禹文化到宗教文化、名士文化、山水文化,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
3、产品与资源的契合性分析
将旅游资源开发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必须深入挖掘资源价值。会稽山度假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虽好,但只有地方意义或区域意义;而历史文化意义则是全国性和世界性的,最有价值之处正在于此。因此,本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突出文化特色。
(二)市场分析(Market Analysis)
1、市场总体特征分析
度假区目标市场客源以浙江本省及邻近地区为主,旅游者多为学生、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中青年群体。在旅游行为特征上,以本地市民的家庭游、本土游、结伴游为主,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较低。旅游者的交通方式以公共交通、自驾车为主,目的指向以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增长见识为主。从旅游者的期望来看,他们对山水自然类旅游资源的期望值不断上升,对大禹治水的历史普遍了解,对其他中国神话传说普遍感兴趣,这为度假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
2、产品与市场的契合性分析
目前会稽山度假区以文化旅游产品为主,文化旅游产品是需求弹性变化很大的产品,开发难度高、发展阻力大,要将它推向市场需要很大努力,而且见效较慢。解决的办法是将文化产品转变为观光产品与体验产品,使旅游者有内容可看、有项目可参加。市场分析中发现中国神话传说题材对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将此类题材转变为观光产品、休闲产品、体验产品。
三、会稽山度假区旅游产品开发设计(Product Analysis)
(一)产品主题提炼
会稽山度假区目前主要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文化遗存有儒家、佛教、道教及大禹文化等。佛教文化从已有资源的质量和发展的可行性而言不能作为文化本底;道教文化无论就其体量还是其在道教文化体系中的地位,都无法承担作为度假区本质文化的重任;儒家文化的开发存在相近区域内的同位竞争。相对而言,大禹文化最具开发价值和开发优势,这体现了会稽山度假区的核心资源价值;其次,对山水自然类旅游资源的期望、对中国神话的兴趣代表了客源市场的普遍的深层需求,这体现出会稽山度假区的旅游市场诉求。所以,文化游乐将是会稽山度假区开发的理想状态。
因此,确定度假区的主题为:“神奇山水,神话国度”。“神奇山水”这一形象定位首先强调了区内神奇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神话国度”则是以一个创新性的视角挖掘了大禹文化背后蕴含的“中国神话”元素,同时又包容了区内的佛教、道教等文化元素。在国内并没有以“中国神话”为主题建设的景区,因此,此定位抢占了定位的先机。从产品营销的角度看,该定位为今后的产品营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卖点。
(二)产品类型组合
度假区旅游产品系统的层次脉络,即是以神话文化游乐体验、生态度假旅游产品为核心,融文化观光旅游产品、山水休闲旅游产品、科普教育旅游产品、运动娱乐旅游产品、宗教祭祖旅游产品等多种产品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旅游产品层次(图1)。
文化观光、神话游乐、生态度假类旅游产品最符合景区开发目标,文化资源质量也为上乘,神话游乐感兴趣游客也是最多,市场发育潜力大,所以其开发决策为扩大开发规模、继续提高资源质量;当地的宗教寺院处于宗教活动中,与景区开发目标也较为吻合,但据实地考察分析,市场发育程度却是到了峰值,应继续维持规模,维持质量。虽然会稽山自古以来就以山水风光秀丽著称,但目前山水风光因大量现代建筑及设施设备的影响秀美不在。山水资源弥足珍贵,而且符合现代人接触自然的旅游需求,市场潜力大,因此应不断优化提高资源质量,使山水休闲旅游产品保持一定的规模。现有的科普教育、运动娱乐产品质量较低,可以适当压缩规模,作为度假区的补充性旅游产品。
四、结论
众多的旅游目的地都将景区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引擎,希望发挥景区的核心带动作用。而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塑造旅游景区大众脸谱的重大机制是“replace”与“copy+paste”,或是作为景区灵魂的文脉在景区的开发中蒸发,或是旅游市场的需求在景区开发中被置于边缘。会稽山度假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必须深入研究了自身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产品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建设成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景区。
参考文献:
[1]约翰·斯沃布鲁克,著,龙江智,李淼,译.景点开发与管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范保宁.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景区定位研究[J].商业研究,2001,(1):162-164.
关键词:国内旅游近程市场远程市场产品开发
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江西省旅游部门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开发旅游主导产品和旅游精品,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突出鲜明的江西特色,提高其品位。通过“重点驱动,热点带动,新品促动、整体联动”,建立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促进江西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江西旅游市场分析
距离的远近对于人们的旅游行为有两方面的影响:激励效果。人们都渴望探索和了解一些未知的事物,距离遥远可以激励人们旅游行为的产生,尤其在以观光为目的的旅游中作用最大,这是消费者对稀缺资源的偏好;阻止效果。旅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消费行为,距离越远,要付出的金钱、时间、体力、生活舒适与方便,甚至是情感等代价就越大。
(一)近程市场分析
江西省国内旅游近程市场是指本省和周边的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及长江下游沿岸和沪宁——浙赣沿线的大、中城市。广东珠江三角洲、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和福建福州及闽南三角地带的大、中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旅游支付能力强且出游意识浓和出游率高的地区;其中沪宁杭旅游资源与江西差异性较大,而广东、浙江、福建则有与本区交通联系较便捷的优势。湖南、湖北及安徽与江西比邻,有地理优势。
(二)远程市场分析
江西省国内旅游远程市场主要是指北方沿海(河北、苏北、山东、辽中南地区)、长江以北京九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及长江上游四川和重庆3个地区。前两个地区经济条件较优越,资源差异性大,但受交通直达性和距离制约;四川和重庆由长江航运较方便,但本身旅游资源条件较好,而且铁路交通受限,距离较远。京九铁路的开通至今,北京、天津、山东游客比重上升较快,旅游经济条件优越,有发展为核心市场的趋势。
目前江西总体上是以近程市场为主要旅游客源地,近程市场比例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在长假期间远程游客的比重总体有所上升。以2000年暑期来江西旅游的游客客源地分析来看近、远程市场游客比例,见表1,图1。
(三)旅游消费者特区分析
无论近程市场还是远程市场,中青年的主要需求是观光旅游产品。这一年龄层次在商务、公务、修学旅游及度假旅游市场中也占一定比例,其中35—45岁游客尤为重视家庭式自助旅游。结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分析,这一年龄层次人口比重还高于理想人口比例,有利于这个层面旅游市场的开发。这一年龄层次人口以管理人员、高校学生、党政公务员、专业文教人员、销售人员、公司职员居多,文化程度为大专和本科为主。企事业管理人员、公务员有较多公务旅行的机会,是会议、商务类旅游地的主要客源市场。
由于多数老年人比较喜欢选择距居住地路程近一点的旅游目的地,所以针对近程市场这一年龄段的游客,应开发宗教文化、养生健身与生态旅游,以拓展中老年游客市场。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决定老年人对服务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旅行社不能在满足大众的共性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对老年人个性需求的满足,而是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开发产品,尤其在产品的方便性、安全性、保健性方面突出特色。经研究表明,老年旅游者与其他旅游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其旅游动机以“回归自然、怀旧、疗养”为主;其喜欢的旅游形式为:山野风光、乡村风光、森林游憩、旧地重游、亲情游、寻根游、温泉浴、日光浴等;由于年龄较大,他们更倾向于参加团队游,并希望有一名有耐心、脾气温和且能干的导游,同时,旅游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周内为好)、目的地不宜过远;老年旅游产品应以安全、方便、可靠为主要特征。据此分析,旅行社应努力设计符合老年人以上需求的旅游产品。
近程市场的青少年(学生)市场具有潜在市场的意义,对未来的旅游发展与重游率都至关重要。江西教育、生态、科考旅游资源丰富,是红色文化、军事文化、自然科学与观光相结合的教育考察等的重要市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青少年游客平时要上学,所以旅游时间基本上都选择在寒暑假,尤其是暑假,是青少年旅游的高峰期。
江西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近程市场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是目前江西的主要旅游产品,这种产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国内旅游的主导产品,应不断增加和丰富产品的内容,融知识性、文化性和参与性于一体,以满足旅游者新的需求。要加强高品位、高文化含量的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增加产品附加值,将具有代表性的资源进行优势互补组合,形成江西旅游精品。
2.将度假型旅游产品作为目前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要以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为目标,针对细分度假休闲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建设旅游精品;重视休闲度假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积极开展文化休闲活动,提升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度假氛围。
3.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如:龙虎山景区从道家文化出发,选择最有旅游市场吸引力的养生文化作为度假区的主题,培育养生环境,发展养生娱乐,提供养生餐饮,进行养生教育,形成特色旅游产品。与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组合,开发滑水、登山、自行车、龙舟竞赛等体育健身旅游,可以与有关体育组织联系,成为该项目的活动基地;与龙虎山养生文化相结合,开展运动养生游;与赣饮食文化结合,推出食疗(药膳)旅游产品;与中医疗养相结合,推出针灸、推拿按摩等旅游产品。
4.开发短途消闲旅游产品。随着双休日的实施,在我国城市兴起了周末旅游,由于时间因素,旅游路程不可太长,应根据当地及周边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短途消闲产品,此种旅游有广大的市场潜力。大力开发双休日休闲旅游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快城市近郊自然景点的建设,包括森林、低山、村野、河湖等,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开发一批新颖、奇特、刺激,富有挑战性,个人参与性强的项目;改善吃、住、行条件,建设休养、疗养场所;着重提高重返率,采用低价政策;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质量,规范秩序。
5.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和一些主题旅游项目,如“瑞金红色旅游文化节”、“陶瓷文化旅游”、“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等,都受到国内近程旅游者的青睐。开发主题旅游产品项目中的自然生态旅游要选择生物种类繁多、植被丰富,颇富自然野趣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进行开发,目前比较适宜的地方在庐山、武功山和鄱阳湖等地区。科普修学旅游要结合我省的大、中、小学以及中专技校,进行交流和联欢,选择相关的文化型、科普型的景点(如靖安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井冈山、庐山等),围绕学习、科技、环保、爱国主义等为主题,突出科技、文化含量和科技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性。
6.依托中心城市,整合全省旅游资源,构建以城市旅游(商务与文化观光)、湖山休闲度假和特色专项旅游为主的三大旅游产品体系。重视与周边旅游省份(如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等)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
(二)远程市场产品
1.提高现有观光旅游产品的档次,加速观光旅游产品的更新。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文化观光型旅游仍是旅赣游客的主体,这是江西省的优势所在,但是不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要对老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完善和优化。要尽快更新传统产品,对传统线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在观光产品中开发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内容,并有一定参与性活动;不断推出新的有吸引力的新线路。要不断开发新景点、新活动;不断改进已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线路的综合条件。尽快对确有吸引力但综合接待能力尚不完善的线路进行再完善;积极开发度假、娱乐、主体旅游等对回头客有吸引力的项目;改善公共交通和咨询服务,引导散客观光;优化观光型产品的地域组合,提高江西全省观光旅游的整体效益。
2.着重推出九大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山水风光游、体验探险游、商务会展游、休闲度假游(养生休闲游)、科普修学游、节庆游、宗教文化游、自然生态游。
3.实施旅游精品工程,重点开发十大旅游区,应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创造返璞归真的旅游氛围,并可开展一些生态型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以丰富生态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的内容,创造旅游品牌。
4.积极开拓主题旅游产品。江西省旅游产品大多属于单一型观光旅游产品,市场风险大,市场层面狭窄。因此必须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建立复合式、多重式产品结构。开发主题旅游产品是改变江西旅游产品总体结构,扩大来赣客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后应在会议、奖励、健身疗养、生态旅游等方面下工夫。注重江西开放形象的营造,创造江西的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美好形象;借助区位优势,争取一些专业性、区域性的会议会展来江西举办或开辟分会场;积极建设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和旅游商务服务中心,完善和提高商务服务接待设施,培养专业的翻译导游人员;组合产品,提供满足商务客人需求的旅游项目;重视江西商贸流通市场和旅游商品市场的培育,促进商贸服务和商务旅游的发展;举办大型旅游节事活动和商贸洽谈会;大力开展娱乐休闲旅游和购物旅游活动,加强城市娱乐休闲设施建设,建设城市商业游憩区,通过有效措施丰富游客的夜生活。
5.迅速推出散客产品,加速形成旅赣散客市场。近几年来,旅赣客人中散客增长已超过团队占据主导地位,散客增多是大势所趋。江西省旅游业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大力发展散客业务并逐步实现产品标准化,办公自动化,销售网络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散客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开封;旅游市场;供需平衡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开封发展旅游经济的意义
(一)开封旅游经济的背景分析
旅游经济是实质上是以旅游为目的,以经济为基础,以服务为主的综合性经济活动。开封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位,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那么,从“凹陷”到“隆起”,究竟该有多长的距离需要丈量?把开封强烈作为中原城市群课题组的主要参与者的耿明斋认为,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流动促进一个地方的发展,经济活动的核心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河南省提出“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的最本质目的是“促进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内实现无障碍的流动和配置”。“一个城市的支撑有两种力,一个是经济力,一个是文化力。”在开封这样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发展旅游经济与郑州这样一个大都市共同致力于中原经济崛起,对于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开封发展旅游经济的意义
1.资源合理配置,增加财政收入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使两地资源共享,产业形成互补。在两座城市间,各种生产和生活要素低成本自由流动,对两个城市的发展都是利大于弊。在一体化过程中,起初的碰撞也许不可避免,经过市场机制的优化选择,最终将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个新都会形成过程中,带给社会投资人的,将是无限商机。开封目前只是河南地接旅游的东部端点城市,在河南整体地接旅游经济中的区位劣势比较显著。于是,开封应通过发展经济,着眼于使自身成为河南地接旅游的中心城市,力争形成以开封为圆心,以开封-洛阳一线为半径的旅游经济圈,使之成为旅游流指向的中心城市。当然,这是开封旅游的长期目标,通过提高收入的方法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促进郑汴一体化进程
对郑州和开封来说,郑汴一体化带来的结果会是“双赢”。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古城开封也不会消失在郑州的现代丛林里,新旧两个省会,很可能最终将变成一个“大都会”各具特色的两部分。市场经济是以城市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河南非常需要一个以郑州为中心的特大型城市做龙头,有效聚集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同时防止生产要素的流出。
3.历史文化与旅游市场的良性互动
根据城市形象竞争定位原理,在全国范围内城市特色弱化、千城一面现象突出的情况下,开封应突出北宋文化特色,打造宋都古城,从而树立有别于郑州、洛阳和西安的独特的旅游形象。挖掘宋文化魅力、打造宋文化特色,是开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城下城”作为开封的特色资源,被誉为一大奇迹。开封独特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为开封提供精致的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对旅游市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为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提供经济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旅游市场的供需现状,试图寻找一条文化繁荣经济,经济弘扬文化的良性循环之路。
二、开封旅游经济的供需现状
(一)旅游市场的需求现状
1.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旅游需求产生的主观条件。目前郑州正处在加快发展阶段,对各种生产要素处于吸纳期,正在开发中的郑东新区急于招商引资,在城市的西部,管辖内的荥阳、新郑也亟待郑州来带动,郑州人民对于开封这样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的向往,产生了巨大的旅游需求动机。
2.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产生旅游需求的首要条件。中原城市群建设是一个大的战略思路,第一步就是郑汴一体化。郑州与开封,中间只隔着一个中牟县,距离最近,而且是地势十分平坦的平原,两个城市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的开发更为两座城市的联姻创造了条件。长期看,郑汴一体化无疑会产生1+1>2的经济效应,给郑州和开封经济带来的是双赢,是更大的聚集和辐射力。
3.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旅游产品是异地消费的产品,具有地域固定性,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消费必须以一段历时较长的连续性闲暇时间为前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劳动生存率不断提高,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相对减少,用于休息、锻炼、享受的时间则相对较多,近年来,由于我国推行“五一”、“十一”黄金周节假制,再加上传统春节长假的刺激,旅游出游人数大幅度攀升。
(二)开封旅游市场的供给现状
1.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在现状明显。虽然景点问题并不是影响开封旅游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但从长远看,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开封旅游景点的发展也将对开封旅游业整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开封目前旅行社弱小的现状明显。开封“一日游”模式问题长期普遍存在。旅游管理部门应考虑在部门联动的基础上,给予开封旅行社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开封的旅行社有能力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招徕第一手的旅游团,取得了团队的操作权,才能控制团队的停留点。旅游业是个点子行业,需要不断地开拓创新。
三、开封旅游市场供需平衡的目标及对策
(一)开发新产品,丰富旅游市场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是一项重要措施,重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旅游产品多样化。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是获得稳定市场、减少季节波动的关键。另一方面,要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即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首先产品的文化性要突出。要适应旅游业从自然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的趋势。其次重在展示差异。各城池必须展示各朝代独具特色的建筑,器物,饮食等,以求给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美好经历。然后产品种类必须丰富。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在此基础上力求涉及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建筑到服装,从饮食到娱乐,应有尽有,力求展示全面的古代社会。最后要有丰富的参与性项目,要满足目前社会游客渴望体验参与的需求心理,要让游客切实进入到古代生活的角色当中。
(二)强化旅游产业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首先树立大旅游、可持续发展观念,真正统一指挥与协调各旅游相关部门,开封市旅游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一个定位口号征集活动,从而收到一箭两雕的效果。其次要合理组合以上这些因素,加上必要的资金投入,就能在国内外游客中重塑开封良好的旅游形象;最后要树立大旅游观念,即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尽快打破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等局面,积极探索符合政策法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适应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旅游景区(点)管理体制,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制定有效的旅游宣传手段
一是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促销。宣传促销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旅游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开封旅游以什么样的形象推介出去,对开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努力培育几个大的旅游企业,使之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并通过这些旅游企业的牵线搭桥,把开封丰富的旅游资源展现给游客,实现双赢的良好局面。
(四)提高服务水平,构建诚信体系
历史性机遇的到来,给开封景区(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待服务水平要有新的提高,硬件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内涵要在凸现北宋文化特色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市场开拓要借助郑开大道的“桥梁”加大力度着重创新,内部管理要不断强化,使景区(点)的整体水平登上新台阶。积极开展旅游景区创旅游饭店创星活动,不断提高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大力推行和实施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切实推进旅游行业诚信建设,建立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构建旅游诚信体系。
四、结语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开封旅游市场的供需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可能性的建议,以期为开封旅游经济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总之,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和第三产业中的旅游经济有越来越大的关系,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旅游经济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在开封发展旅游经济,对于促进开封旅游业乃至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全良.旅游经济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2]罗名义.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经济学(十七版)[M].北京: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旅游局上半年宣传促销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市场开发科工作在省局有关部门和局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国家、省旅游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年中国百姓生活游活动这一主题,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上半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具体数字待7月10日前报送)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万人次,比增%;旅游总收入亿元,比增%,其中旅游直接创汇万美元,比增%。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上半年紧紧抓住*旅游资源推介会、5.15第七届*国际旅游投资洽谈会暨*年海峡(*)旅游产品交易会、*国内旅游交易会等契机,开展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宣传促销和招商引资活动。4月23日至25日,由*市人民政府和*市农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旅游资源推介会,在*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我市旅游企业在*农业展览馆共设展位47个,其中*展位特装设计及各参展单位资源展示,获得了各位来宾和*市民的好评。为期三天的旅游资源推介活动,35家参展单位在47个展位上共散发画册、折页、VCD风光片、书签、旅游线路报价表等各类宣传品4.96万份,与15家*市旅行社签定组接团合同31份,组团数93个,组团人数2422人次,组团金额186.1万元;与26家*市旅行社达成意向组团数108个,意向人数1.39万人次,意向金额552万元。接待来访和旅行商及市民28080万人次。部分参展单位还在展销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促销活动。如*艺术团每天在展馆进行多场茶艺表演。*、*等部分景区(点)还采取景点门票奖券(门票免费一日游)抽奖和旅游知识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吸引观众,活跃展台气氛,刺激*市民到*旅游。
5月14日至16日,由*市人民政府和*省旅游协会主办,*市旅游局承办的*旅游产品交易会,在*酒店隆重举行。这次活动,共邀请海内外旅行商87名,其中:境外旅行商65名,主要来自台湾、金门、马祖、香港、澳门等地;境内旅行商22名,主要来自上海、江苏、河南、AA、安徽、山东、广东及本省。活动期间,在*酒店共设立42个展馆,参展单位主要来自新加坡、台湾、金门、广州、汕头及*10个县(市、区)旅游企业和旅游商品生产厂家。42个展馆共展出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473种,其中境外19种。现场销售额5.36万元。签订旅游组接团合同5份,组接团人数达17000人次,组接团金额1450万元人民币,其中*3家国际社分别与台湾、金门、香港旅行商签订组接团合同3份,组接团人数1*人次,组接团金额150万美元;为期3天的活动,在42个展馆共接待海内外来宾及*市民4500人次,散发画册、折页、DVD风光片、旅游线路报价等各种宣传品5万余份。这场活动受到了与会来宾和广大市民的好评。这次旅游产品交易会,是历届规模最大、活动内容最多、展示*旅游风采最为强烈的一次。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省旅游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邀请的境外旅行商人数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二是第一次在投洽会期间布置旅游产品展馆,且规模一次性就达到40多个,并有海峡两岸50多家参展单位,携带近500种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工艺品参加展销;三是活动期间接待来宾及市民近5千人次,散发各种宣传品是历届投洽会的总和;四是第一次举办了*座谈会,为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繁荣*的旅游事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五是首次由我局独自在旅游产品交易会开幕式和欢迎晚宴上承办了二场文艺演出。
6月5日至6月6日,由国家旅游局、AA省人民政府主办,AA省旅游局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在*市和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根据国家、省旅游局统一布署,我市组成由市旅游局局长为团长的一行260多人(含非正式代表,我市参团人数位居全省前列)的*团,赴*参加了这届规模浩大的旅游盛会。为期二天的旅交会,我市分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旅交会期间,参展的115家旅行社、星级酒店、景区(点)、旅游商品厂家、旅游汽车公司、机场、火车站等旅游单位,在8个展台(其中*市6个、*区1个、*市1个)上共散发旅游风光片、旅游画册、折页、导游图、书签、年历卡、景区简介、招商计划书、茶叶等各种宣传资料和旅游纪念品37000多份。签订旅游组接团意向协议团队620多个(其中自驾车团60多个,180多驾次;会议团3个,1000多人次;旅游专列1个,700多人次),人数3万多人次,意向组接团金额750多万元。接待旅游业内人士、旅行团、*市民8万多人次。今年我市旅游展台除设计新颖、内容充实、突出生态旅游特色外,还注重在实物展示上下功夫。由*叉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环保电瓶车,一在展台上亮相,就吸引来了许多客户。展销期间共签订购买合同8份,金额达40多万元。旅交会期间,我们还积极与省内的兄弟地市和AA、上海、江苏等周边省份的旅游局、旅行商、投资商进行沟通,向他们推介*的特色旅游资源和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广泛吸引海内外宾客、旅行商、投资商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组织部分县(市、区)旅游管理部门、景区(点)负责人考察了AA省的一些3A、4A级旅游区,着重了解景区(点)建设情况和管理经验。*市还充分借助旅交会这一活动平台,在会展前后以大篷车的形式,赴千岛湖、湖州、嘉兴、温州等地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并与当地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开展交流座谈,学习他们在景区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按照特色旅游线路,组织拍摄富有*风情的《中国*》DVD电视风光推介片。编制反映*主要景区(点)的《*旅游个性化邮册》等旅游宣传资料。
三、抓好旅游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目前正在与北京连五洲集团洽谈*景区整体经营权转让事宜。
(一)县域经济与县域旅游经济
县域旅游是旅游从大城市向县域深化的产物,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动向,是在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内,为游客提供旅游体验的各种社会与经济活动的集合,是较小尺度、特定的区域旅游,是区域旅游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种层次分级形式。县域旅游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的优势,发挥旅游业的比较优势,以旅游带动或配合联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开放的、功能完备的特色区域经济。旅游业作为一种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产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增加县域居民收入、改善县域人居环境和促进县域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用突出,旅游业也因其高贡献率在县域地方政府成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旅游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二)民族县域旅游经济
民族县域是指少数民族自治,并与周围地区在民族构成上有较大差别的行政区域。广义的民族县域经济是指民族自治县经济及少数民族聚居县(民族自治区或自治州内少数民族人数占所在县域总人口数的30%以上的县域)经济。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则是以民族县域为区域范围的旅游经济系统。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而言,目前最亟待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同时也决定着我国整体县域经济的进步程度。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抑制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这就促使民族县域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单元。由于大部分民族县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创造了较佳的条件。因此,基于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先天不足的情况,旅游业常常被民族县域作为“活县”、“兴县”的重要手段。自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旅游业逐步成长为民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民族县域旅游经济已被各方广泛关注。
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域旅游发展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肃南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整个区域横跨河西五市,由三块不连片的地域构成,同甘肃、青海两省15个市县区接壤,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集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族风情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优势较明显。该县旅游业起步于1992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年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将“旅游活县”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培育。该县依托祁连山风光、石窟艺术、丹霞地貌、民族风情四大优势旅游资源,加大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产业融合,精心打造县域旅游精品。“十一五”期间,全县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接待国外游客2.1万人次,国内游客221.67万人次,与“十五”期间相比,旅游综合收入与旅游人次分别增长了6.6%与7.3%。“十二五”期间该县将以建设旅游文化特色县为目标,继续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和扶持。
三、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域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旅游市场营销是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加速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擎。虽然肃南县域旅游经济不论是在管理水平、旅游市场拓展,还是在项目建设、产业规模上,都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目前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旅游市场营销层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肃南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旅游营销整体水平依然较低
肃南县近年来已认识到旅游市场营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以往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方式从不同程度营销四大县域旅游精品,尝试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在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对肃南县域旅游业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虽然该水平较以往有较大进步,但客源市场依然培育不足,与丝绸之路、兰州及全国旅游大市场的旅游市场联动不够,在外界缺少知名度,与已形成的旅游产品品质应发挥的效应相比,仍处于较低营销水平。且与邻近区县市营销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整个张掖市乃至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市场份额中所占比重较低。
(二)县域旅游市场细分、定位欠佳
任何一个旅游地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细分市场的规模与发展潜力。就肃南县而言,部分景区(点)资源品位相对较高,但多处于祁连山腹地,交通不便、“旅长游短”,加之受到配套设施与经营管理水平的制约,肃南县旅游营销缺乏对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需求的认真研究,不能很好地从旅游市场需求中细分出各级旅游目标市场,对旅游市场的准确定位欠缺,因此较难把握对旅游市场采取适销对路的营销,难以取得卓有成效的营销效益。
(三)旅游促销手段与力度有限
目前,肃南县已强化了新闻媒体宣传,已在《张掖日报》、酒泉和嘉峪关电视台等媒体定期刊登、播放旅游宣传信息,并更新制作了《魅力肃南•裕固花乡》旅游专题宣传片,修编了《肃南旅游景区导游词》,形成一定的媒体造势。同时,整合资金扩大广告宣传力度,印制发放了旅游宣传画册、折页,并在兰州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等公共场所设置了大型广告宣传牌。同时借助“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会平台推介肃南旅游。但是,肃南县网络促销工作比较滞后,虽然设有旅游门户网,但管理水平不高,网站内容相对单一,虽然将旅游六要素融入在内,但未能及时更新与管理,且无电子商店、旅游网络互动等新兴系统;虽然举办或承办了一些节事活动,但活动规模较小,组织水平有待大幅提升,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的促销力度。
(四)旅游产品结构层次较低,功能要素不配套
目前,相比其他地区而言,肃南县旅游资源仍然处在初级开发阶段,县域旅游正在转型升级。精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地将肃南独有的山川、河流、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与民族特色、历史遗存等人文景观有机整合。产品间缺乏紧密联系,难以形成合力。如对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境内主要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挖掘不深,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较少等。同时,各大旅游生产要素配套不足,尚未形成高效能的产业结构与高延伸度的产业链,未能延伸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与相配套的旅游功能,致使人均消费低,对推动农牧区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益效果不明显。综合而言,旅游产品、产业结构有较大的优化提升空间。
(五)缺乏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理念
由于肃南县旅游开发时间较短,旅游发展不成熟,且受到交通、信息等资源的限制,对旅游市场营销的认识不能与时俱进,甚至出现短视行为,旅游市场营销理念仍停留在传统营销理念上,对随经济社会环境变化而催生的现念理解不透彻,不能贯穿于实际营销之中。例如旅游生态营销理念、绿色营销理念、旅游服务营销理念、旅游关系营销理念、旅游知识营销理念等。因此,目前肃南县在县域旅游市场营销中思维不开阔、手段不灵活,不能很好地适应商品经济与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
四、民族县域旅游视野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市场营销对策
针对肃南县域旅游市场营销现状,笔者认为应以民族县域旅游经济为突破口,结合该县县域旅游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县域旅游视野下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以期促进该县县域旅游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县域旅游特色品牌
旅游产品是旅游营销的基础,其设计与开发关系到营销的成败。合力整合并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拓展旅游产品,打造品牌旅游产品是肃南县域旅游营销中的重要环节。基于肃南县域旅市场分析及旅游产品现状,该县应积极探索特色化、精品化的产品开发之路,实施多元化、有重点的开发战略。培育和形成一批有特色、互补性强、高质量的民族县域旅游精品,以精品带动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最终打造“山水肃南•裕固家园”这一县域旅游品牌,凸显县域生态地位,宣传中国裕固族,借助品牌效应,提升县域旅游形象。具体而言,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丝绸之路文化、裕固文化、祁连玉文化等三大文化主题,融合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朝觐、科考、探险等旅游形式于一体,包装一批独具肃南民族特色与县域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积极筹划节、会、赛、展、演等特色旅游活动,打造一系列精品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并整合提升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祁连玉文化产业园、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文殊寺风景区等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景区。二要借助祁连雪山、沙漠、丹霞地貌奇观、绿洲草原等能够代表地域景观特色及具有垄断性的自然资源,整合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科考旅游、红色旅游等特种旅游形态,融入并突出体验性,设计开发具有肃南县域特色的集生态、民俗风情、体育、探险于一体的体验旅游项目,如积极探索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开展漂流、沙漠探密、祁连主峰探险、峡谷攀岩、自行车越野、野外骑马骑牛、山地滑雪、滑草、滑翔等活动,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复合体验旅游转型升级,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二)做精市场细分,准确市场定位
旅游市场特别是细分市场是旅游业的生命力,开展肃南县域旅游市场细分调查、做好目标市场选择、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在旅游市场营销中颇具重要性。就肃南县域旅游发展现状而言,目前其国内游的一级客源市场为兰州、嘉峪关、金昌、玉门、张掖、武威、酒泉等省内周边城市,主要为河西走廊所在县市;二级客源市场为省内其他地区及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周边省份、西部地区;三级客源市场为省外其他城市与地区,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入境游的一级客源市场为香港、澳门、台湾、匈牙利;二级客源市场为日本、韩国、欧美国家;三级客源市场为东南亚国家。肃南县应综合考虑县域旅游自身实力及整个河西走廊的市场定位,重点巩固与发展一级市场,积极开发与保持二级市场,逐步拓展三级市场。应突出祁连山美景、裕固风情与石窟艺术三位一体的独特资源优势,以马蹄寺、金塔寺、文殊寺的石窟绝品,肃南独有的裕固风情大力拓展日、韩、美文化旅游市场;将匈牙利、中亚作为突破口以带动欧洲旅游市场;依托壮美的祁连山风光、草原美景、丹霞地貌激活兰州、金昌、武威、嘉峪关、玉门、酒泉、张掖等周边区域的度假避暑和冬季市场;省际过境市场则可作为主要目标市场的补充。此外,还需认真分析山水观光、休闲度假、科考探险、宗教朝觐、生态宜居等专项市场需求,同时加大对份额不断扩大的自驾游市场的关注度。
(三)加强宣传促销,促进旅游形象对外传播
就目前旅游营销态势而言,宣传、促销依然是让大众了解旅游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目前肃南县域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旅游资源受众面狭窄、客源市场不足,强有力的宣传促销不可或缺,但需要在传统促销方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采用电视、电台、报纸、宣教资料、广告牌等传统方式开展促销外,肃南县亟需拓展并强化如下促销方式:一是节事促销。一方面,要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兰洽会、深圳文博会、西安旅交会、甘肃省旅游纪念品展销会等大型节会活动,借助大平台推介肃南县域旅游;另一方面,要办好中国裕固族民族风情节暨国际祁连玉文化旅游博览会、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各类宗教文化节会以及各乡镇旅游文化艺术节等各类节会,以节事活动促进旅游宣传推介。二是网络促销。要借助网络平台,完善肃南旅游门户网,并与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对接,推进资源共享与效益优化。三是人员促销。每一位肃南本地居民以及到过肃南的旅游者均是肃南县域旅游最生动的促销者,要高度重视口碑营销。总之,要按照“面向全国、重在周边”的思路,整合新闻宣传、广告投放、展览推介、节事活动、电子商务等宣传促销手段,联合县域旅游各行业、各部门,强化集约营销力度,建立并形成有重点、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销机制,扩大市场覆盖面。
(四)构建县域旅游营销信息平台,全方位服务于受众
旅游营销信息平台是建立旅游业各组成要素联系的桥梁,是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形象宣传和产品促销有效的现代化手段。肃南县要在智慧旅游大背景下,构建一体化的市场营销系统,以互联网为平台、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宣传、咨询服务、交易等营销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咨询系统、网上预订服务系统、电子货币交易系统、可视图文系统、救援系统、网上广告宣传、旅游电子商店、网上旅游推介会、网上招商、旅游微博(博客)互动系统等。要尽快统一营销系统,以科技的力量提升县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全国性的旅游信息化营销网络,形成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肃南县域旅游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五)综合运用各类营销理念,顺应转型需求
在转型时期的旅游市场营销过程中,肃南县要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旅游营销理念及方式。要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案例,综合考虑旅游主体、客体、中介体特点,从营销1.0、2.0层次向更高层次升级,引入新的各级营销理念。诸如,引入旅游关系营销,县域旅游企业要强调尽力满足旅游者需求,并与之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跟踪策略,建立完善及时的市场反馈机制,提高旅游者忠诚度;引入旅游体验营销,通过塑造感官及思维、情感体验,吸引旅游者注意力,引起其共鸣与思维认同,为旅游者创造全面的体验,为旅游产品找到新的附加值与生存空间;引入旅游生态营销,旅游企业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努力创建县域旅游绿色品牌,树立绿色形象,实施绿色服务等,同时积极引导员工创造绿色企业与社会。
(六)加强区域联合,发挥联动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攀升,一个庞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的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日渐形成,大学生旅游市场正逐步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因此在充分调研大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的可操作性,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而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1.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他们的日常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性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消费能力不高,因此,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而他们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周末、法定假日、寒暑假,大约有170天假期,约占全年的47%。其实大学生的时间不仅于此,有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大学四年时间可以读完3.3个本科,可见大学生闲暇时间较多。
3.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起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出游,都选用AA制,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4.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产品、新消费和新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中的旅游群体,旅游决策易受同学或朋友等相关群体影响。再加上旅游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大学生旅游常常没有充分的前期准备,情绪易波动,从众心理显著;同时,由于市场集中,群体间联系广泛,旅游信息传递迅速。他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尚不稳定,消费需求具有较大弹性和可诱导性;他们感性消费、个性消费、群体消费、社交娱乐倾向明显,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关的产品推销。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
1.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
自1999年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在政府要求之下,全国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这几年的招生人数以每年高达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年底,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己经达到1508.6万人。根据教育规划,高等教育到2007年将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到2010年达到20%。庞大的大学生消费市场已逐渐成为旅游企业必争的重要阵地。
2.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强烈
虽然大学生已经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摆脱出来了,进入了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生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教室、食堂和宿舍的三点一线。枯燥的生活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使得他们有着强烈的出游愿望,渴望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使他们的身心彻底放松,消除忧愁与烦恼。并且自古中国就有教育旅游、认知旅游的存在,以及“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古训,使得当代大学生一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书包走出校园去体验行天下的感觉。
3.旅游设施的日趋完善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基本能满足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中青年旅馆、大学生旅游网等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始崭露头角,并得到市场的肯定,如第一家青年旅馆于1998年在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建立以后,相继在北京、上海、大连等各大城市开设了100多家分馆,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网络体系。这都为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景点门票价格相对较高,部分大学生有跟旅行社旅游的愿望,但一般的旅行社都以团体报价,灵活性较差。
三、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战略
1.确定营销的层次,来提高品牌影响力
大学生对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提供商知之甚少,由此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其对品牌的依赖性。因为在他们看来,品牌意味着品味、安全系数高,服务产品、服务态度好这样的既定价值性判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越先成功打造自己的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品牌,谁就能越早形成自己的竞争比较优势。
2.注重产品价格比
产品提供商,必须在充分估计到此种条件下,设定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收费标准,杜绝定价过程中虚高虚低等商业欺诈行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销售状态下,同一产品可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因此产品提供商,必须根据时节的不同,及时的调整价格。这样有利于盘活闲散资源,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客源,创造更多的利润。
3.采取灵活多样的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在校园的广播台、电视台对在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有着较为强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比一般的校外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因此产品提供商通过给其提供赞助的方式,发挥这个平台的作用,会起到较为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镇.我国大学生旅游空间行为特征分析[J].利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6).
[关键词] 河北省红色旅游 观念创新
作为历史的见证,作为穿越历史时空的“红色旅游”,在河北这块热土上,理应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火热的斗争,离不开当时一代志士仁人超前的革命胆识;红色旅游,同样离不开当代人观念的不断创新。红色旅游只有不断地进行观念创新,才能获得稳定持续发展。制约我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关键因素是观念问题。在发展我省红色旅游中,应坚持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的思想,进一步摆脱思维定式、突破深层意识、实施观念创新,促进我省红色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在全省旅游业的大盘中,进一步突出“红色旅游”,使“红色旅游”成为我省旅游业的支柱
我省旅游业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从无到有,自小到大,短短20年内取得了蓬勃发展:资源开发步伐不断加快,接待设施日臻完善,市场占有份额逐年扩大,创汇创收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九五”以来,我省旅游业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国际旅游创汇年均递增25.35%,国内旅游创收年均递增28.5%,2000年创汇创收分别达到1.3亿美元和201.6亿元人民币,两项收入总和相当于全省GDP的4.23%。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省经济的发展速度,充分显示出了“朝阳产业”的勃勃生机。
旅游业在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还会产生多方面积极作用。一是对内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大批游客的往来,必然会带动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动,成为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旅游,每年有40万左右的海外客人和2500多万省外客人光临河北,了解河北。同时,出境游和出省游也使木省人民了解了外部世界。旅游业还积极为全省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促成了一批外资项目,旅游业木身也成为河北省利用外资较多的部门之一。”九五”以来全省旅游项目建设共引进外资1.31亿美元,吸引社会资金30多亿元。二是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人员,还能间接增加5个就业机会。据统计,2000年全省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人数已近百万,仅承德市区就有近5万市民从事旅游业,秦皇岛则高达16.6万人,大大缓解了政府的就业压力。三是对此老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我省贫困地区大多集申在太行山、燕山和坝上地区,这些地区往往具有完好的自然生态,秀美的地貌景观,独特的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20年来,全省己有千余个村庄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由于旅游业市场大、风险小、见效快,我省很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投资旅游业,不少企业由此扭亏为盈,增强了活力。五是对相关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需要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配套。旅游业的发展势必拉动交通、通讯、建筑业的发展,促进商贸、娱乐、餐饮、住宿业的繁荣。同时,发展旅游业也为文物保护修缮提供了较多的财力支持。六是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我省每年均有上百个旅游项目投入开发建设,有很旺的投资需求。此外,由于旅游是多层次、重复性的最终消费行为,市场巨大。
作为红色旅游,还有一项重要意义,就是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促进扶贫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多数红色旅游景点位于贫困地区,如涉县、赞皇、阜平、唐县、平山、灵寿、沫源、易县等革命老区。如何消除这些地区的贫困,加快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步伐,始终是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上述贫穷地区不仅拥有山岳、峡谷、洞穴、河湖、森林、草原等高品位的自然资源,而且拥有南北响堂石窟、西柏坡、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等丰富的人文资源。同时,这些地区又多位于京津陆路交通辐射范围内,而京津又是人口在千万人左右的特大城市,再加上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承德、张家口等众多中等以上城市的存在,客观上为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源保证。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当地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意义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我省旅游业观念的创新,首先是把“红色旅游”作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支柱,进一步提高对“红色旅游”的认识和支持力度,做足做好我省的红色旅游,使其在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在红色旅游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发展我省红色旅游,一定要树立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改革但穿衣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旅游增长模式,处理好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建设“绿色旅游企业”,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环境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旅游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旅游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有着内在的和更高的要求。那种先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再以牺牲发展为代价保护环境的做法决不能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中出现,尤其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更应如此。河北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是: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推广绿色经营,建设绿色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贯穿旅游发展全过程,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搞好规划,加强管理;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具备生态旅游的观念,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引导和培养一批新型旅游者,使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环保工作。旅游者素质的提高和环保概念的加强,对经营者和管理者也会形成一种压力,由此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形成管理行为、经营行为和消费行为的各项标准。在旅游景区的管理上,应努力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改变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态,使旅游业在促进环境优化方面的功能得以更大的发挥,推动河北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三、重视人才培养,提高红色旅游质量
世界旅游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才的竞争。加入WTO后,已人才缺乏的我国旅游业面临更为严峻的人才竞争局面。河北省旅游业应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大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河北省旅游业应将人才看作最重要的财富,以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共建河北省旅游业美好明天的宽广胸怀,构建引进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和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造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能使旅游业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知识潜能。旅游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知识人才的竞争,要广泛吸收优秀知识人才,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性化和人格化的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旅游企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改变河北省旅游业的人才现状与河北旅游业发展极不相适应的状况。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依靠旅游企业的凝聚力、文化氛围和个人发展环境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坚持市场创新,促进红色旅游跨越式发展
旅游市场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开辟新的旅游市场,旅游市场创新需要加强旅游市场研究。河北省旅游业要进行超前的旅游市场信息管理,及时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深入了解游客需求,加大旅游市场调研和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的力度,做好旅游市场细分。旅游企业要加强对各项旅游产品的市场潜力分析,保证旅游产品持久的旅游市场竞争力。沿着正确的旅游市场创新途径,采用恰当的旅游市场创新手段。河北省旅游业要树立国际大旅游市场的营销观念,合理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旅游市场环境,并尽快适应它要站在大旅游市场的格局下,确定河北省旅游业市场创新的思路。河北省旅游业要以旅游市场为调节方式,以价值为联系方式,以互动为行为方式,以旅游产品的品牌、质量、服务和旅游企业形象为重点,制定整合性和系统性的营销策略,形成从营销旅游产品到营销城市形象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大营销”格局。
河北省红色旅游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行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节庆的建设,使河北省旅游业跨进全国先进行列。要争取形成一批国家级精品景区推向市场,要考虑与精品景区的建设联动,形成一批主题突出、优势独特、能够形成国际影响的节庆活动,培育成精品节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