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市场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四川、甘肃等地区。这一区域是目前工布江达县的重要客源市场。从调查获取的数据来看,境内的游客占目前工布江达县旅游接待总量的40.6%。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四川、甘肃、陕西等地的普通居民消费能力偏低,但因为路程比较近,所以潜在旅游市场巨大。另外,由于工布江达地区服务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者大多来自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因此,以探亲访友为目的的游客也应该是工布江达县争取的客源市场。
2.以北京为核心的城市群。来自北京地区的游客占工布江达县旅游接待总量的9.23%,仅少于工布江达县对和四川的接待量,这和北京地区的居民旅游意愿强烈不无关系,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北京地区的旅游景点特色与工布江达县明显不同,因此,工布江达县应该是北京地区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是,作为重点市场的北京地区并未给工布江达县带来充足的游客数量及可观的旅游收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道路通达性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工布江达县对这一区域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北京地区的游客对该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缺乏了解,难以作出旅游决策。
3.长江三角州和珠江三角洲。这部分地区的游客占工布江达县旅游接待总量的6.17%。这是由于工布江达县的旅游资源与拉萨、林芝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同质性,但知名度和交通条件远不如拉萨和林芝地区,因此大大降低了工布江达县争夺客源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将工布江达县融入的黄金旅游线路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变目前状况。
二、游客特征
1.人口学统计特征。性别比例方面,工布江达县的男性游客占54.55%,女性游客占45.45%,随着娘蒲乡巴嘎山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以及尼洋河专项运动旅游产品的完善,有可能使男女游客的接待量产生更大的差距。年龄结构方面,16~25岁年龄阶段的青年学生占49.2%,26~45岁年龄阶段的中青年管理人员占35.3%。由于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加上工布江达县特殊的高原特征,目前对老年市场的吸引力不大,46岁以上的游客只占13.5%。学历层次方面,工布江达县的旅游者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4.7%,这部分游客注重旅游安全,只要旅游产品能够带来良好的体验,必然会吸引其光顾[3],从而给工布江达县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有中专及高中学历的占41.3%,这部分游客属于中等受教育者,旅游机会偏少,喜欢到近距离、熟悉的地方游玩,也是不容忽视的巨大市场。经济条件方面,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游客占工布江达县游客接待量的76.8%,说明当前工布江达县的游客以中低收入的周边市场为主,因此,近期工布江达县的旅游设施建设应考虑以中档为主,适当控制高端消费设施投入的比例。
2.停留时间。在工布江达县停留一天(不过夜)的游客占55.2%,停留两天的游客占25.6%,停留两天以上的游客占19.2%,也就是说,在工布江达县过夜的游客人数只占旅游接待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主要是由于重点景区之间的距离较远,晚间娱乐活动有限,因此游客缺乏住宿意愿。
3.了解途径。游客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亲友介绍等方式了解工布江达县的旅游资源,由此可见,工布江达县在宣传推广、营销渠道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能力,积极主动地与拉萨、林芝地区的知名旅行社建立广泛长远的合作关系,另外,由于目前游客对工布江达县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亲友介绍,因此提高整个地区的服务水平和环境建设迫在眉睫。
4.旅游消费。工布江达县游客的消费水平主要集中在1000元以下,说明工布江达县的旅游产品开发、线路设计以及旅游纪念品的包装等方面还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后期相关部门要重点解决上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布江达县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三、景区认知度
1.旅游资源。对工布江达县的旅游资源而言,游客熟知的有巴松措、巴河镇、尼洋河、米拉山、太昭古城、阿沛管家庄园和秀巴千年古堡,对仲措、新措、三色湖、巴嘎山、松多温泉、邦杰塘草原等资源的了解相对较少,说明工布江达县的旅游宣传资料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没有及时将新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广泛宣传,这对工布江达县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有消极影响。
2.形象设计。游客对工布江达县的旅游形象紧紧围绕着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对历史文化、高原探险以及其他形象设计的认可度较低,说明游客到工布江达县旅游的目的仅仅局限于对地区山水的向往和对藏民生活方式的好奇,对历史上的汉藏交往以及藏教文化了解较少,因此,工布江达县应在旅游宣传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势必增强工布江达县的旅游综合实力,为本地区带来大批游客。
3.旅游商品。游客愿意在工布江达县购买的旅游商品主要包括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和奇石。其中土特产品包括冬虫夏草、藏红花、灵芝、红景天、松茸、青冈菌等;手工艺品包括工布藏刀、工布服装、首饰、转经筒、餐饮器皿等[3]。工布江达县目前的旅游商品开发和销售还处于初级阶段,游客在景区虽然能够见到各种类型的旅游商品,但是这些旅游商品的制造和包装都比较粗糙,难以获取合理利润。工布江达县应根据游客的购物需要,开发不同档次的旅游商品,尤其对具有送礼和收藏需求的游客所感兴趣的旅游商品要进行深度开发。
四、旅游设施和服务评价
游客在工布江达县的旅游过程中,普遍感到满意的是景观和生态环境,它们分别占37%和28%,说明工布江达县的景观建设和生态保护已日趋完善,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娱乐设施、交通条件方面,工布江达县还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夜晚娱乐活动匮乏、交通系统运营能力有限等现状客观上制约了工布江达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应在下一步工作中给予足够重视。
五、结论与建议
1.合理定位客源市场。近期,工布江达县应把、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作为一级市场,将休闲度假、宗教朝拜作为重点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二级市场,将高原观光、民俗风情、商务会议、宗教文化作为主打产品。中远期,工布江达县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总体格局与近期市场相比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各级市场所占份额将会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远程地区的游客接待量总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另外,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海外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强,工布江达县的旅游知名度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港澳台及外国游客数量会大大增加。
2.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工布江达县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可采用“一核一带四片区”,即将工布江达县城作为客源集散地进行规划,并以此为中心进行产品建设,发挥其核心辐射的作用;以尼洋河—川藏公路作为条状发展带,构建以巴松措为中心的山水观光旅游、以太昭古城为中心的人文观光旅游、以米拉山口为中心的高原风光旅游、以娘蒲为中心的高原探险旅游共四大旅游片区。通过旅游发展带和旅游板块的建设,形成以县城为旅游服务核心、以尼洋河—川藏公路休闲观光带为辐射轴、涵盖全县的旅游发展模式。
3.全面整合旅游形象。工布江达县的旅游形象设计,一方面要依据主体资源的地理文脉,另一方面要明确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目前游客及当地居民比较认可的形象定位有“雪山绿海秀水,古城古堡古道”、“多彩工布,多情尼洋”、“雪域高原的生态博物院”、“世界屋脊的原生态家园”等,相关管理部门应与规划设计单位在深入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将现有的旅游形象进行全面整合,提炼出能够高度概括工布江达县资源特色的旅游形象。
关键词:旅游温点地区;女性市场;旅游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064-02
一、旅游温点地区与女性目标市场营销
旅游温点地区是相对于旅游热点地区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来访的旅游者人次相对较少,旅游经济效益较低,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不大的地区。在旅游温点地区,由于多方面原因,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都不明显。旅游温点地区需要重新整合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特别是目标市场的重新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女性经济”的出现,旅游消费已成为女性生活中最重要的支出项目之一,女性旅游者开始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关注的市场。而且随着传统的旅游热点地区对到访的游客限入或分流,短线旅游将取代长线旅游成为旅游主流,这些都使旅游温点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加强旅游温点地区女性目标市场发展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
二、潮汕地区女性目标市场旅游营销现状分析
潮汕地区地处广东省最东端,号称“省尾国脚”,行政区域包括三个地级市:汕头市、潮州市和揭阳市。潮汕地区旅游资源丰度高,覆盖面广。改革开放以来,潮汕地区旅游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旅游收入占GDP比重不大,这与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极不相称, 潮汕地区属于典型的旅游温点地区。本文试从产品、促销、价格、渠道等方面分析潮汕地区女性目标市场旅游营销现状。
(一)旅游产品
第一,缺乏女性旅游产品开发意识。潮汕地区的景点及旅行社大都把所有的游客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营销和服务均无特色,也没有针对性。经营者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女性消费时代的到来究竟会给整个旅游市场带来什么变化,缺乏对市场的洞察力,缺乏女性旅游产品开发意识。第二,缺乏女性旅游产品品牌。潮汕地区主要以独特文化作为地区旅游发展的主打品牌,至于专门针对女性旅游者开发的旅游产品品牌却很少,女性旅游者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潮汕地区旅游企业的足够重视,尚没有形成独特的有品牌号召力的及地方特色的女性精品旅游产品。第三,缺乏科学合理旅游产品组合。单项的旅游产品需要科学合理的组合才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要,然而,潮汕地区还没有能够针对庞大的女性旅游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产品组合开发与营销,如东山湖温泉旅游度假村就没有与周边的旅游景点以女性文化等主题,进行产品组合与合并营销,从而未实现利益发展的最大化。
(二)旅游产品价格方面
旅游产品的价格是影响旅游者外出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多数的女性旅游者由于受到中国女性传统的“勤俭”、“内敛”等性格的影响,往往比男性旅游者更加关注价格的经济性问题。潮汕地区旅游景点没有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更没有采取专门针对女性的价格策略,而是与男性一视同仁。例如,东山湖温泉等女性向往的旅游景点没有对女性进行专门的价格营销。
(三)旅游促销方面
一方面,缺乏专门女性目标市场促销理念。女性旅游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需要了解其产品偏好与行为特征。但是,在潮汕地区旅游企业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独特群体的需求,缺乏专门女性目标市场促销理念。另一方面,缺乏女性目标促销具体手段。如在女性经常关注的杂志、网站都没有很好地进行广告方面的推广,即使网站内有相关的信息,但疏于管理,更新速度慢,女性旅游者找不到想要的资料。而且,制作的网站也不够吸引力,图片不清晰,文字语言缺乏鼓动性,没有有效地引起女性游客的关注。
(四)销售渠道方面
第一,女性目标市场销售渠道建设的滞后。潮汕地区旅游企业缺乏对女性旅游市场开发营销的必要性的认识,欠缺开拓和提升市场的方式与方法,没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将其产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合理的价格地有效地送到目标顾客手中,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第二,网络销售渠道运用的滞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及人才的缺乏,导致潮汕地区网站质量不高,没有专门针对女性开辟专栏,也没有与相关专业女性网站实现链接,更新周期长,网络营销管理不到位,网络销售渠道运用的滞后。第三,女性组织等渠道运用的滞后。女性组织(妇联),它们各自都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目前潮汕地区旅游企业极少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来组织、宣传、促销旅游企业的产品。
三、潮汕地区女性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一)产品策略
1.全方位开发女性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女性的多样需要
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提高旅游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女性旅游者的需求多种多样,尽管都是女性,但由于需求的不同造成最终选择的主题产品也不相一致。潮汕地区应该立足自身旅游资源,针对女性旅游者的爱好,着重在康体娱乐、购物、美容、休闲游憩等方面进行开发,补充完善潮汕地区的旅游产品结构,满足不同女性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例如,东山湖女性温泉养生旅游产品与女性佛教文化朝圣之旅等产品的开发等。
2.关注女性体验情感,开发潮汕地区精品女性旅游产品
确定明确的主题,是体验式旅游的第一步,一个好的主题,能够使旅游者产生共鸣,使旅游者更好地进入设计好的旅游情景中获得愉悦。在潮汕地区若能整合出一条拥有花灯街、茶街、木雕街等拥有潮文化的旅游文化带的话,会大大增加女性旅游者到潮汕地区的旅游倾向,这不仅增加了旅游点,也增加了旅游文化内涵,同时,也迎合了女性旅游者喜好购物的特点。而且进一步挖掘潮汕地区温泉、朝圣等女性旅游产品的内涵,开发特品与精品,关注女性体验情感。
3.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潮汕地区女性旅游品牌
在消费者消费追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情况下,品牌的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品牌是一项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打造潮汕地区女性旅游品牌,要求对女性旅游市场进行深度的研究及开发,使企业成为广大女性游客心理诉求的回应者及理想缔造的协助者,洞察女性心理,扮演与女性心理形成沟通互动的角色,想女性游客之将想,为女性游客之将为,才能把企业做大做精,形成一定的品牌号召力,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
4.注重女性旅游产品的旅游安全和服务
女性对旅游的安全保障要求更高。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开发时,要重视安全保障,包括安全的线路,交通设施,住宿条件等;而且,女性旅客对于实际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包括各个微小细节的关注远远胜于男性,需求充分重视与完善对女性游客的服务。
(二)价格策略
女性特有的敏感心理和强烈的攀比心理,使女性对产品的价格认识更加丰富。大多数的女性认为,产品的价格可以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生活情操等。潮汕地区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具有较高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这就注定了潮汕地区旅游产品不能使用单一的定价策略,而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满足女性消费者的需求。如对于潮汕地区发展成熟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的设计者和旅游产品的生产者要抓住女性重视价格实惠、消费方便的心理,制定女性旅游者容易接受的低价策略,传统女性是该策略的重点目标市场。
(三)促销策略
1.现场促销
作为典型的冲动型群体,女性消费者的购物有20%属于感性购物,购物现场的环境和促销售货员的讲解劝说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有时甚至能够改变她们之前已经做好的决定,使其转为购买促销的产品。因此,潮汕地区在参加或举行旅游交易会时,主办者应该抓住这一时机把潮汕地区有鲜明特色的旅游产品介绍给女性旅游者,尤其要关注具有旅游欲望的女性,把潜在购买者变为现实购买者。
2.情感促销
情感促销就是企业将促销手段人性化,情感化,激发起女性的情感共鸣,从而影响女性旅游者的态度,达到购买的目的。如潮汕地区在对香港等地的潮汕地区籍华侨进行旅游推销,可以运用潮汕话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尤其是在情感服务质量方面,应该投入更多的情感,用真心的服务来赢得旅游者的认同和赞誉。
3.设计吸引女性的广告
旅游企业的营销人员应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把女性对自我形象的诉求反映到广告上,利用刺激性的诱因,折扣优惠诱导女性旅游者消费,并附有有形证据,如果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片来打动女性旅游者。如潮汕地区女性具有勤劳、朴素等良好形象,利用潮汕地区女性做旅游形象推广,会在众多女性心目中产生共鸣,可产生较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4.适时进行免费促销
免费促销具有极强的谋略性,对于酷爱廉价实惠商品女性消费者,免费促销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如在“三八”妇女节时,可以免费为各地妇女劳模等提供免费旅游,以此推销潮汕地区女性旅游。
(四)销售渠道策略
1.开设潮汕女性旅游专题网站
开设女性旅游网站为女性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让女性在旅游前就可以了解到潮汕地区的气候、景点、风味小吃等情况。如还可以专门开设潮汕地区小吃网,通过网络宣传,吸引爱尝美食的女性旅游者。
2、建设女性旅游营销渠道系统
营销渠道是市场营销的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的兴衰成败。潮汕地区旅游企业要想在渠道竞争中保持优势就必须另辟奚径,必须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在渠道系统方面进行创新,建立垂直营销系统和水平营销渠道系统。如可在潮汕地区成立女性旅游俱乐部,为女性旅游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把最新的旅游信息传达给女性旅游者,实现企业与旅游者的信息互动。
参考文献:
[1]郑向敏,范向丽.论“女性经济”时代的女性旅游市场开发[J].旅游科学,2007,(6):65-71.
[2]郑昌江.女性旅游消费动因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2,(10):143-144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品牌营销
[abstract]Along with Olympic Games' arrival and tourism vigorous development, tourist market marketing development faced with a bigger opportunity. Therefore, our country tourist market marketing must adapt the time development, sets up the new marketing idea, the implementation network marketing, the green marketing, the brand marketing strategy, causes the tourist market marketing trend to be more scientific, the health development path, thus leads the tourism to develop fast.
[key word]Tourist market marketing; Network marketing; Green marketing; Brand marketing
一、旅游市场营销含义
市场营销是指一个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产品开发、定价、宣传推广到将产品从生产者送达消费者,再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回企业的整体企业活动。企业的经营导向经历了生产观念导向、产品观念导向、推销观念导向、营销观念导向、社会营销观念导向五个阶段渐次递进的演变过程。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出发点是旅游市场需要,研究的目的是获取效益。可见,旅游市场营销是获得效益的重要环节,对发展旅游事业起到重大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国民出境旅游又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薪假期的延长使人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这些都为我国国民创造更多出游的条件和机会。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人们外出旅游次数的增加,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变得理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然而,在此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下,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营销中盲目进行削价竞争,营销策略科技含量不高,不注重售后服务、不能形成良好客户关系,以及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国的旅游业要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必须灵活运用目的地整合营销(IMC)理念,改变营销的思考重心,由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转向4CS(顾客、成本、方便、沟通),建立一种由外向内的营销策划模式,做好市场营销。尤其在奥运的到来为我国旅游业和旅游市场营销到来了更大的机遇,至此良机时,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科学、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三、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加快发展旅游网络营销
1.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旅游业也积极改变陈旧观念,挤身于网络营销的大潮之中。旅游业网络营销是利用电子网络这一载体的营销活动,是利用互联网,对旅游市场进行更有效的细分和目标定位,对分销、渠道、产品的定价、服务、产品理念进行更为有效的规划和实施,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旅游业发展网络营销具有产品和网络两大优势:一是旅游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具有生产消费同步、远距离异地消费、消费者无法对产品预先感知等特性,成为最宜于网上查询、浏览、购买的产品类型之一;二是网络拥有丰富信息源和传递速递快、覆盖面广、自主性强、反应及时、营运方式更合理等优势,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营销、销售成本,节约顾客精力、时间、资金成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力发展网络营销是旅游市场营销模式的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申奥成功后,奥运带来的巨大市场为旅游网络营销带来一个难得的机遇。
2.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存在着信息源真实性和更新速度、网络安全等诸多问题,致使旅游网络营销还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成为制约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瓶颈。在此转变时期,只有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二)加强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们都开始追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我国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最后,开展绿色认证。从1993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iso14000),极大地推动旅游业绿色营销的发展。比如我国浙江省、山东省开展的创建“绿色饭店”活动以及武夷山景区实施的iso14000认证,为旅游业的绿色营销注入了新的内容。
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三)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的品牌需求,创造品牌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
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依据我国旅游文化,策划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张广瑞,等译.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关键词]旅游市场;失灵;原因
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干预市场的基础是存在市场失灵。旅游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同样面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进行管制。但怎样的旅游产业管制是社会需要的管制?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回答旅游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旅游经济运行的方式使旅游产业市场失灵具有了哪些特殊性?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干预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适度。
一、旅游活动的特点加剧了交易信息的非对称性
旅游活动具有无形性、异地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以及所有权的不可转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带来了如下问题:
1、引起旅游企业的败德行为。对旅游者来讲,旅游产品专业性较强,是一种经验型产品,他们在使用、消费旅游产品以前,很难获得有关旅游产品质量的直接信息,明确旅游企业的具体生产行为,旅游企业和工作人员相对于旅游者就具有信息优势。同时,因旅游者购买的大多只是旅游景点、设施等物的使用权,兼之体验产品的质量很难标准化,因此旅游者对产品质量提出争议时,在不能证明对方明显违约的情况下难以得到补偿,由此而刺激了旅游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旅游企业可以凭借信息优势损害旅游者的利益,如改变行程、降低交通或住宿档次、诱导或者强制购物等。在现实中,旅游经营者传递虚假信息、“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败德行为大量出现,极大地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利益,败坏了行业的声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增加了旅游者的交易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来源于3个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如前所述,旅游活动专业性强,存在较高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阻碍了市场的形成,抑制了旅游者通过市场满足其需要的努力,传统旅行社存在的价值,即在于降低交易费用、获得规模效应,进而减少旅游活动的成本。但如若旅行社的机会主义行为猖獗,旅游者与之订立契约的风险将会急剧增加。当交易费用足够高时,人们甚至会抛弃市场转而寻求一体化——也即自给自足。自助旅游的迅速升温,除了得益于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进步,以及自助旅游自由随性的优点以外,规避当前旅游市场的高额交易费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给旅行社的传统业务带来了挑战。
3.产生逆向选择。旅游产品的上述特点,除造成旅游者搜集信息困难外,还使得旅游企业向消费者传递真实信息也很困难,尤其是在我国当前旅游市场败德行为普遍存在,且契约法的完备性和执行性都欠完善的局面下。人们都奉行“便宜无好货”的信条,但如果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产品是“好货”的成本过高时,追求短期利益或者实力不足的企业就只会向市场提供次品,最终使旅游市场陷入低端竞争的泥潭。
二、旅游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旅游供给具有滞后性和刚性,旅游需求具有易波动性。一方面,旅游活动季节性明显,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在淡季和旺季差异极大,并且旅游需求较易受到不确定事件的影响,因此旅游需求波动较大;另一方面,旅游供给具有滞后性和刚性的特点。所谓的滞后性,是指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旅游设施的建造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从而导致旅游供给滞后于旅游需求的变化。而旅游供给的刚性是指旅游资产的专用性较强,投入的沉没效应明显,比如旅游景区和度假饭店,它们的用途比较单一,投产以后较难改变产品品种和压缩生产能力。因此旅游企业难以根据波动的需求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类型,结果造成在旅游旺季时人满为患、无法接待,而淡季时大量设施闲置,员工无所事事的局面。
2.旅游产品具有产地消费性。有形产品可以根据需求的分布特点,通过产品的流动使供求趋于均衡。旅游产业是需求流动型的群族经济,是由旅游者向产品做空间移动。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工业品的运输成本已经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但人员的运输费用则因舒适性、安全性的高标准和人生时间的机会成本而无法显著降低,因此由产品到人的经济距离远小于人到产品的经济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市场的流通性低于其他产业。流通性越低,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也越弱。同时,在一次旅游活动的刚性(基本)支出中,交通费用所占比重较大,景点门票等游览费用在旅游者事前预算中重要性相对较低,因而旅游景点之间的价格竞争收效不大,质量也就成为了决定目的地旅游产品需求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旅游产品属于经验型产品,旅游者往往依靠该景点的知名度来判断其质量水平,其结果就是知名景点的需求水平高,一般景点的需求水平低。旅游产品的上述特点,造成了旅游供求在地域上的非均衡状态,也给知名景点带来了垄断地位。
三、知名景点在产业中具有垄断地位
撇开交通等旅游关联产业不谈,在狭义的旅游产业中,知名旅游景点在行业中具有垄断地位。这是由于:
1.知名旅游景点具有稀缺性。控制稀缺的资源是垄断的原因之一。知名景点在特定范围内具有稀缺性,一些名胜古迹如故宫等更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在典型的旅游动机下,知名景点给旅游者的效用水平要远高于普通景点,普通景点的替代效应不大。在一定地域内,某个著名的景点往往遮蔽了其他的景点,使经营这些景点的企业具备了垄断的条件。
2.景点的经营具有规模效应。解决应对稀缺资源的控制而形成的垄断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授予更多企业经营该资源的权利。旅游景点的开发经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由两家以上的企业经营同一景点无疑会造成重复投资及如何分享权利等问题。因此,由一家企业经营更有效率,也即景区经营具有自然垄断的特征。在现实中,边界清晰的旅游资源多为独家许可经营,而一些因特殊原因被分割经营的景区(如骊山和华清池)也一直受到消费者的诟病。实际上,骊山与华清池之间并不是经营同一资源相互竞争的关系,二者仍是对各自所属的旅游资源的独家许可,是对产品线的不同环节实施垄断。一些边界不清晰的旅游资源,如长江三峡,其绵延192公里,分属重庆湖北两省市,多年来两地竞争的结果是无序和低效率。
3.景点的生产规模受到容量的限制。当需求规模扩大时,可能会使多家企业达到有效规模,或者会使垄断企业出现规模不经济,此时就应允许多家企业经营这种业务。特定旅游景点在空间、生态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容量限制都迫使其需求量不能任意扩大。如果景点内游客数量超过一定水平而使环境效应和体验效果下降(即生产的边际成本激增)时,引入竞争反而会恶化这一局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旅游景点对特定空间的占用排除了多家企业同时经营的可能,除非能对该景点进行完全复制,当然,这种复制既面临技术和投资的挑战,也因资源所依存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性而欠缺吸引力。
4.景点经营权的周期难以缩短。对特定空间的依赖可以通过分时经营的方式引入竞争,亦即多家企业在不同的时间段经营同一业务,消费者可以选择理想企业的经营时段来接受服务。当竞争带来的高效足以抵消分时经营造成的成本增加时,分时经营(在景区经营,则是缩短经营权的许可周期)是可行的。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决定了外来游客的选择权很小,他们往往是随到随游。同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维护投入具有持续性,且沉没效应明显,短暂的经营权周期即使企业因盈利水平下降而不愿意进行过多的基础设施投入。也使投入残值的计算和转让困难重重。因此,旅游景点难以实行频繁的特许权竞拍,现实中对企业的特许权周期也一般较长。
基于上述分析,旅游景点的垄断经营具有合理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仍会是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的主要模式。但是,知名景点的垄断地位也确实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近几年来,全国各大景点综合价格(包括门票、索道及其他景点内收费项目)不断上涨,其涨幅远远高于同期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虽然景点经营者以限制人流、提高资源维护费作为涨价的理由,但其实质上是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表现。
四、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的外部性
1.旅游产业有较强关联性。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环节,需有多个企业、多个地区参与到生产过程当中,才能满足一个旅游者的全部需要。这就意味着经营的成果无法由荡:企业独享,企业在市场开发等环节的投入具有正外部性,极易造成“搭便车”行为。
2.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带来了文化干涉。“旅游流”不仅是金钱、人员的流动,还是文化的流动。跨越空间而来的旅游者带来了异国异地的文化,引起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这种交流,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文化冲突和文化干涉的现象,给旅游目的地文化造成消极影响。比如旅游地居民因生产方式改变而出现过度“商业化”倾向、外来游客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给目的地社会的震荡等。
3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中存在负外部性。旅游地人类活动的增加必然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坏,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这些损害来自于如下方面:景区游览接待设施的建造、游客的生活污染物、满足游客需要的生产活动、一些游客的不文明举止等。控制产量、注意建设规划和加以治理可以将这些危害限制在不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平上。但是,控制产量意味着收入的减少,严格的规划与治理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对于追求经济利润的市场主体而言是非理性的,因此在旅游资源利用中采取企业经营模式的我国,旅游业的负外部性问题十分突出。政府将公共旅游资源一定时期内开发、利用、收益的权利授予旅游企业,由其来从事具体的经营和日常管理,旅游企业没有完全的产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权是暂时的,因而其经营侧重于短期目标。而代表国家对这些公共财产负责的政府,又因信息不对称、缺乏激励等原因,不能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旅游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财产,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的问题,结果导致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只追求短期利益,对资源进行破坏性的、掠夺性的开发和使用,造成公共财产的过度损耗。
五、公共旅游资源使用中存在的利益争夺
我国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具有公共性,截至2005年1月,我国2万个旅游景区中,90%以上属于公共景区,由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而一些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民族文化)甚至无法明确产权的边界和产权人。对公共资源的利用,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旅游企业通过政府主管部门授权,将不属于个别人所有的公共资源独占,作为自己营利的凭借,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引起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
1.企业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前述旅游企业经营的负外部性分析中,已经论及企业营利目标与资源维护目标之间的矛盾,企业缺乏自发提供资源维护这一公共产品的动机。同时,企业的盈利目标还和社会公众期待的旅游权相矛盾。占有经营公共资源的产业很多,如煤矿开采、渔业捕捞等,这些行业的产品属于私人物品,并且生产过程的技术性较强,只有通过专门的生产活动才能使消费这些产品成为可能,因而消费者可以接受企业的加价。景点的收费由门票和个别服务费两部分构成。个别服务(如接待、娱乐设施和索道等)的专业性较强,且具有排他性,对这块收费争议不大。门票收费主要是针对旅游者的进入、游览活动,游览活动在一定容量范围内具有非排他性,作为游览活动基础的景区维护和公共道路又具有公共品的特点。因此,社会公众期望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公共景区,对公共景区的高额门票存在较大抵触。并且不少景区甚至还将部分个别服务的投资成本也纳入到景区的门票中,形成重复收费。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旅游圈;市场空间;基础设施
[作者简介]汪丽珍(1983―),女,硕士,上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导游业务、旅游文化;周晓雷(1974―),男,硕士,上饶师范学院旅游讲师。(江西上饶 334109)
一、自驾车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相关概念界定
自驾车旅游,也叫自驾游。国内外对于自驾车旅游概念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普瑞迪克斯(Prideaux)等人将自驾车旅游定义为“人们乘私家车或租赁车以原住地出发至目的地,旨在进行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旅游行为”。[1]奥尔森(Olsen)则考虑了时间的因素,认为自驾车旅游是“人们乘自己的或者租用、借用的交通工具,离家外出至少一晚以上,旨在度假或访问亲友的活动”。[2]国内学者赖斌等人认为:“自驾游实际上是旅游者以自驾形式开展旅游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3]
笔者认为,自驾车旅游是指旅游者以自行驾驶非营利通工具为形式,以观光、休闲度假、挑战极限等为目的的旅游活动过程。首先,驾车者也是旅游者,并非纯粹的驾车;其次,所选的交通工具包括私家车、租赁车、借用车,出游时间可小于一天或者大于一天,这取决于旅游者本身;最后,出游的目的不单单是度假或访友,还应包括挑战极限,体验自然乐趣,追求新的鲜为人知的旅游地等目的。
(二)自驾车旅游市场现状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作为自驾车旅游基础载体――私人载客小汽车拥有量以年均30%左右增长[4],汽车产业的发展为自驾车旅游提供了内部动力。同时,日益完善的公路建设,也为自驾车旅游市场提供了必要条件。
据调查显示,自驾车旅游者自身的受教程度较高,多以企事业管理员或服务推销人员、公务员、文教科技人员和学生为主,也就是中青年占绝大多数。自驾车旅游者的特征还表现在:自驾车旅游平均驾车旅程为372公里;旅途停留2-4天的旅游者比例最大;旅游者住宿随意性大。[5]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是自驾游的主要目的。
自驾车旅游以其自由与个性化的特点满足了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其组织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的主体主要有:旅行社,通过代办理业务进入自驾车旅游市场;汽车经销商和汽车俱乐部组建自驾车旅游车友会等,组织购车人进行自驾车旅游;自驾车旅游者本身组织的个人、家庭自驾游等;国内一些成熟的旅游景区,在景区内设置自驾车旅游基地,并且打造配套设施等。
(三)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1.大众的参与意识增强,逐渐有普遍性趋势
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自驾车旅游的舒适性特点,自驾车旅游成为全家游的最好形式之一,因此自驾游的参与者一方面因数量的不断增长向全民性逐步扩大;另一方面从结构上也具有了全民参与的人群特征。
2.市场预测与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自驾车旅游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一方面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使得城市出现大量有脱离工业环境需求的人;另一方面是由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休假制度改革推动的,这种推动影响是强大而持续的。
3.由传统旅游到新兴旅游的转变
自驾车旅游,由最初的传统观光型旅游逐步发展到形式多样的旅游。
(1)观光度假型,其旅游目的主要在于体验驾乘汽车旅游观光的乐趣。
(2)休闲度假型,其目的是休闲娱乐、陶冶情操,对旅游景点不图数量的多少而只求质量。
(3)挑战极限型,目的是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珍惜生命,显示生命的力量,挑战生命的极限,以显示自身的力量,充满体验战胜自然的乐趣。
(4)随心所欲型,这类旅游者对大众化的旅游地感到厌倦,希望发现新的鲜为人知的、从未尝试过的旅游地。
4.市场主体日益细分化
除个人的自驾游需求外,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成为自驾游的发起者。不仅汽车4S店每年有自驾出游的团队任务指标,公益组织、社团机构、企业、旅游景区,甚至政府部门都开始纷纷发起组织自驾游活动。不同主体发起,专业机构承办,正逐渐成为主题团队出游的组织形式。
5.旅游圈发展逐渐丰满,呈放射状辐射全世界
我国行政区划布局和人口特点,决定了我国的自驾游主体市场在一定时期内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旅游圈。在人们自驾游经验丰富的情况下,自驾游的行程逐步拉长,以中心城市为出发点的自驾游线路向外辐射,形成一系列连接各个旅游目的地的自驾游线路。从现有的旅游线路来看,从几天、十几天的休闲和探索之旅,到行程几十天的洲际跨越的万里行程正在逐步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自驾车旅游线路与产品。可以预期,在未来的自驾游发展中,将出现旅游圈日渐丰满、放射线射向全世界的格局。
6.旅游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发展迅速
在自驾车旅游市场和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旅游产品供应者不断增加;在网络、设施设备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旅游配套设备不断被创新;伴随着自驾游出行遇到的各种问题,车辆求助、保险服务、基于自驾车的餐饮、住宿设施、自驾游领队等服务逐步完善,自驾车旅游市场快速发展。
二、自驾车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自驾车旅游者缺乏安全意识
自驾车旅游的关键在于自驾自行。但是自驾车旅游者对自身安全问题考虑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对旅游目的地的概况、出行期间的天气、前往目的地的线路等细节问题不了解;出行前对车辆的检查、保养不到位;缺乏长途驾驶的经验,以及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方法等缺乏认识。例如,高速上频发倒车、逆行、酒驾、占用应急车道等违规违法行为,乃至酿成伤亡悲剧。
(二)政府管理法规及政策不到位
由于自驾车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政府对此缺乏认识和重视,缺乏有效的对口管理机构和组织,同时也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管理办法、法律法规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自驾车旅游市场无序发展的现象。例如,2012年、2013年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期间,免收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造成由于预测与管理的不到位,致使大量的交通拥堵与交通伤亡事故。
(三)旅行社操作模式及服务项目缺乏
相较于常规的旅游而言,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发对于旅行社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没有成熟的操作模式作参考;产品线路设计成本高;旅游信息系统和保障系统缺乏;专业的自驾车旅游服务人员缺乏;旅行社的服务项目,仅限于住宿和门票预订或安排导游讲解服务等业务。
(四)景区设施设备不完善
旅游目的地景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管理等功能薄弱。景区的停车场有限,而且收费标准不一。景区的路标、指向牌等设施不明或不完善,救援人员系统和人员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如2013年10月3日浙江临安的浙西大峡谷景区迎来旅游高峰,由于高速免费,自驾车出游成为“主力军”,自驾车辆停满了整个停车场,同时公路边也成了游客的“临时”车位,排成十几公里的长龙,严重影响交通的顺畅。
(五)交通工具问题
作为自驾游的主要交通工具,也即是汽车,在出行期间也存在许多商务问题。自驾游者出游时去到较为偏远地区,当汽车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地找到解决机构寻求帮助。例如自驾车长途旅行时,在高速上车辆出现故障;在山区路上,汽车没有油或者轮胎坏了等等,诸如以上问题若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将造成旅游者出游的不便的巨大的困扰。
(六)其他问题
1.汽车消费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汽车进入家庭的阶段性。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迅速,而在中西部或广大的中小城市地区,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缓慢,甚至还未发展起来。
2.生态环境破坏
在自驾车旅游的过程中,旅游活动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出行时,汽车也会排出大量尾气;景区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会扩大或者修整设施,从而破坏树木、植被等,使得旅游地承受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植被破坏等风险。
三、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对策分析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自驾车旅游管理体系
首先,针对自驾车旅游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其次,自驾车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在出、入境自驾游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驾照互认、车辆过境、人员出入镜、保障系统的衔接等,都需要各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
(二)加强自驾车旅游者的安全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旅游行政部门可以对自驾车旅游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旅游者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并且提高旅游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事件处理的能力。另外,还应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环保意识。
(三)统一规划旅游景区,科学合理地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目的地应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和规划旅游资源,体现自驾车旅游的游览与服务供给特点的同时,促进生态良性发展。并且,政府应对景区开发进行监督保护,禁止肆意开发、破坏森林植被等行为。
(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我国自驾车旅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基础设施主要是加快公路建设,还包括健全的公路网络、通讯设施、补给设施、交通标示及景区公路建设等方面。完善的配套设施主要是做好汽车宿营地(可借鉴国外房车营地和自驾车营地等建设运行的模式)、汽车旅馆(美国于上世纪40年代形成了全国汽车旅馆体系亦可借鉴)以及停车场的建设,配备汽车检测、加油、简单维修等设施,建立健全自驾车信息服务平台(如机动车和驾驶人服务平台,亦可借鉴国外关于自驾车维修等服务体系),还应包括救援队伍建设,为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排除障碍。
(五)加强和创新自驾车旅游产品设计
抓好自驾游产品设计,是吸引更多的自驾车旅游者的关键。一是开发专业化和个性化、人性化的自驾车旅游线路产品。旅游线路要将尽可能多的景点,特别是一些特色鲜明的景点连接起来,并不断地推出新的景点、旅游服务项目。二是旅游线路尽量与现有的国道、高速公路保持一致。
旅行社针对自驾游的增长,可以在假期推出订房订门票等服务,进而延伸到全年度单项服务。自驾车旅游产品创新,应当从自驾车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出发,还应当加入当地特色饮食、风俗等因素;积极开发团队自驾游,如亲子游、新手游、蜜月游等。
(六)加大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自驾车旅游市场庞大,不仅要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市场规模,还要利用多种媒介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促销工作。通过杂志(如《旅游天地》、《华夏地理》、《时尚旅游》、《中国城市旅游》等)、电视台等电视和旅游平面媒体的整合宣传,依靠大众媒介的力量达到宣传效果。首先,是市场对旅游企业的观念宣传;其次,是旅游企业对消费者的宣传和促销;最后,对区域内及全国重点城市的促销,从而逐步将自驾车旅游线路转变成精品线路,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自驾车旅游者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群体,虽然自驾车旅游市场开发才刚刚起步,但是已有很大的成就。相信通过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多方努力,这个新兴的旅游市场一定能够蓬勃发展,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大支柱。
[参考文献]
[1]Prideaux B,Wei S,Ruys H.The senior drive market in Australia [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1,7(3):209-219.
[2]Olsen M.Keeping track of the self drive market[A].In:Carson D,Walleri,Scotin.Drive Tourism:up the Wall and around the Bend[C].Melboume:Common Ground Publishing,2002.11-24.
[3]赖斌,杜通平,黄萍.从旅行社的角度看自驾车游产品化[J].企业经济,2006,(3).
[4]李方芳.国内自驾游现状及发展研究[A].现代商贸工业,2010,(24).
[5]赵鹏,李亮,刘磊.旅行社与汽车俱乐部经营自驾车旅游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8,(1).
[6]李晓轩.自驾游游成新趋势[J].中国经贸,2008,(9).
[7]徐心一,田晓霞.论我国自驾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旅游管理研究,2011,(4).
[8]彭援军.自驾车旅游管理的几点建议[N].中国旅游报,2013-01-11.
2015年春季的旅游市场不太平静。在线旅游公司(OTA)和传统旅行社、酒店的矛盾正在集中爆发。
4月23日,17家旅行社联合声称停止向途牛供应2015年7月15日及以后出发的旅游产品,抵制途牛旅游低价扰乱市场的行为。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期间,国内第一家全品牌的连锁酒店管理集团华住突然宣布全面断开与去哪儿、艺龙、携程的合作。随后湖南省旅游饭店协会又携200家酒店宣布对去哪儿“断供”,如今“断供”阵营酒店数量已经扩大至超过300家。
OTA与传统旅行社、酒店的矛盾由来已久。而引发矛盾的原因几乎也如出一辙:OTA的“不合理低价”对传统旅行社与酒店市场份额的抢食。
价格战下的博弈
2014年在线旅游市场风起云涌,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大举进军在线旅游,途牛在纳斯达克上市,万达高调投资旅游业,携程投资华远,商家频繁推出“0元签证”、“1元门票”等营销活动,通过白热化的价格竞争,占领市场。
易观国际报告数据显示,携程、去哪儿、阿里去啊,活力天汇(航班管家、高铁管家)四家厂商包揽了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市场总份额的77.1%。其中,携程以424.8亿元交易额(占比37.3%)继续稳坐第一,去哪儿324(25.1%)亿元紧随其后,阿里旅行・去啊(9.6%)排名第三,活力天汇63.1亿元(5.2%)排名第四。
为了抢占用户和市场份额,他们也不惜亏损。财报显示,2014年去哪儿网亏损18.5亿元,艺龙亏损2.7亿元,途牛亏损4.6亿元,仅有携程盈利2.4亿元。
在线旅游企业的攻势咄咄逼人。随之而来的价格战更是触动了线下旅行社和酒店敏感的神经。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表示,OTA与线下旅行社、酒店的矛盾升级,背后是市场份额之争,传统旅行社既是比较大的零售商,同时又是批发商,线上线下的采购都有助于扩大企业自身实力与市场份额,所以他们也愿意把产品批发给线上企业。而OTA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采取低于批发价的方式倾销,这样做虽然扩大了传统旅行社批发的市场份额,但对线下零售份额是很大的冲击,等于左手打了右手。
“国家旅游局正在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的活动,对价格战,联合封杀的行为,都是不支持的。”
在刘思敏看来,价格战是市场经济正常的也是最有效的一个手段。旅游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对直观的低价非常偏好,所以价格战在中国更有效。但很难有一家企业通过价格战就能把对方弄垮。各家资本势均力敌,短期内分不出胜负,但不可能长期烧钱下去,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
竞争背后的繁荣
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从上次报告中的第45位升至第17位。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艾瑞咨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已达2772.9亿元,较2013年增长27.1%,并将在未来4年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在2018年将达到6500亿元。
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EnfoDesk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在线旅游移动端市场近年来高速发展,移动端发展达到一定成熟水平后,将为旅游O2O市场高速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目前各在线旅游厂商已经开始进行线下布局,实施O2O战略,预计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将完成从移动端向O2O的转型。
易观国际分析,2015年中国移动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PC端,达到64%,成为在线旅游行业的转折年,预计2017年移动端占比达到76%。
“这是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旅游业特别旅行社行业和互联网有天生的亲和力与联合度。旅行社行业必然要被互联网震撼和重组。”刘思敏表示,从这种激烈的竞争一方面看到了互联网对传统旅行社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巨头和各路资本看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前景。
线上线下趋于融合
就在线上线下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携程与去哪儿合并的传闻又开始在市场流传。
尽管携程、去哪儿官方均表现出一贯的态度,“不予置评”,但有了“滴滴和快递合并”“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等前车之鉴,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去携合并”也并非空穴来风。
事实上,早在去年就出现过同样的传闻,携程、去哪儿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并达成1∶2换股合并协议,去哪儿退市,整体并入携程。不过,这个传闻最终并没有坐实。“去年我就说过这是一个逗号,不是一个句号。”刘思敏表示,去哪儿和携程的模式完全不同,现在在互相借鉴和学习。携程开始做平台,去哪儿做自己的直营店。
目前,携程的市值约88亿美元,去哪儿的市值约54亿美元。一旦两家达成合并,形成一家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无疑会对整个在线旅游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思敏认为,如今的OTA都在慢慢趋同,走平台+直营的模式。线下旅行社就是全国性的网络化、品牌化、连锁化,有些可以做小而美,有的做地接社,有的加入大集团,可以做平台化,而且现在很多地面旅行社都有自己的线上销售平台。
“总体来说,线上线下肯定是会走向融合,在线旅游最大的优势在于销售和资源调配,但还需要地面服务。而传统旅行社的地面网络是他的优势,也可以做平台化。这是双向的互动,是走向融合的。”刘思敏说。
[关键词] 农民旅游中部地区市场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业旅游和农村旅游都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主要是以城市的视角看待农业和农村,而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的旅游问题一直被忽略。农村居民不仅是各种农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也可以和城镇居民一样成为旅游产品的需求者和消费者。魏小安指出:农民旅游是“三农”旅游中的最高层次,旅游能否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是衡量是否达到全面小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虽然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对农民旅游做了一定研究,指出中国最富潜力的旅游市场将掌握在农民手中,但与总量庞大的乡村旅游研究相比,仍显得较为单薄。而从现实发展来看,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6.43亿人次,旅游消费351.67亿元,出游率达68.7%。相对于这样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为农民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消费市场却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农民旅游需求。因此,有专家称“农民旅游是乡村旅游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从全国来看,农民旅游存在着东部发展、中部起步、西部蓄势的区域分化。东部2亿多农民已经成为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部的农民旅游正处在起步阶段。中部地区集中了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据了很大比例,随着中部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将凸现出来,中部农民旅游的全面开展之时也必将是中部地区全面崛起之日。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对中部地区的农民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正在启动的中部地区农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建议,并对即将启动的西部地区农民旅游有所启发。
二、中部地区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基础条件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部地区在经济收入、闲暇时间、旅游意识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基础条件:
1.国家政策机遇。“三农政策”对中部地区农民旅游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促使了更多的农民外出打工,目前中部地区的外出务工人数在东、中、西三大地区中数量最多增幅也最大,他们的收入必然会有一部分流入旅游消费,同时也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的信息联系。另一方面,“三农政策”给以农业生产为生的农民提供了更大的扶持力度,2004年中央为确保农民增收出台了“两免”、“三补贴”等优惠政策,使得中部粮食主产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025元、税收负担人均下降47.5%。
“中部崛起”战略更是为中部各省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此举必将激发中部各省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改善都将为农民旅游提供便利。
2.经济收入的增长。在社会福利制度还不健全的今天,具有很强消费性的旅游活动在各环节都要求旅游者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广大中部农村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民的人均纯收入逐年提升, 6省平均值已从1989年的500元上涨到2004年的2693元。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人均GDP达到300美元~400美元,就会产生国内近距离旅游的动机。中部各省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都已超过300美元,可见已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具备了近距离旅游的经济能力。
3.闲暇时间弹性的增大。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农村居民出游时间的弹性越来越大。中部地区农民可分为从事农业生产和从事非农业生产两种,除了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中部农村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当地乡镇企业就业,这些非农业农村人口也有周末、公休假等假期;而从事农业的人口除了农忙时节外随时都可以出游,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推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都使得农民出游在时间上有了更多保证。
4.旅游意识的增强。随着中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民自身也产生了游山玩水的欲望,旅游在广大中部农村地区已成燎原之势。过去5年,山西省农民旅游消费支出持续增长,2005年出游率达38.33%,人均出游花费1260.71元,年均递增29%;2004年湖南农民对旅游认知状况的调查表明:有57.7%的农民曾经出游过,有78.0%的农民想(还想)出去旅游;而在河南的一些乡村,已经出现了农民自发组织的“草根旅行社”。
三、中部地区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制约因素
虽然目前中部地区的农民旅游已经启动,出游人数不断增长,但应看到还有约60%的农民没有参与到旅游中来,已经参与旅游的这部分农民在旅游消费上也还存在很多问题。中部地区农民旅游的长足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
2003 年中部各省农民出游情况表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4》整理而成)
1.经济水平较低。中部地区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却只有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偏低。虽然近几年中部农民的收入日益增多,但与城镇居民相比还不到其三分之一,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旅游消费支出处于较低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中部地区农民过夜游和一日游平均出游率虽然均高于全国农民旅游的平均水平,但其人均花费均低于全国农民旅游的平均水平,与东部省份相比差距更大;经济收入的低下也是造成一日游出游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表1显示:中部六省农民一日游出游率均高于过夜游出游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的一日游与过夜游出游率的比例更是高达5∶1。
2.文化程度较低。中部地区深处内陆,信息较为闭塞,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其农村地区文化水平与东部相比也较为低下,虽然近年来中部农民的消费观念、维权意识等得到了很大转变和提高,但文化程度低仍是其正常旅游消费的一大障碍,严重制约了旅游消费层次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表现为:中部农民旅游者有相当部分是走亲访友或到大型集贸市场购物,纯外出观光游览的比例不高,度假等专项旅游产品更是少人问津;旅游花费主要集中于交通费和景点门票,购物、娱乐等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过少。
3.旅游信息不通畅、服务不健全。由于目前中部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引起众多旅游企业和经营者的足够重视,农民旅游的宣传和组织力度不够。有许多农民想外出旅游,却不知该怎样去、去什么地方旅游,他们绝大多数靠亲友介绍和自由出游。2001年河南农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农民旅游者散客比例高达99.3%。由于旅游宣传、服务跟不上,中部农民旅游整体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
4.社会保障压力。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保障体系普遍不健全,中部地区人多地少、贫困人口密度大,社会保障压力尤为突出。农民对未来生活缺少必要的安全感,对剩余收入的积累要求就大于消费要求。另外,子女上学、盖房嫁娶等客观现实问题的费用需求又是不确定的。因此,他们宁愿把剩余的钱存到银行以求保险,而不愿花在旅游上。
四、中部地区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的建议
开发中部地区农民旅游市场,关键在于怎样为农民旅游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氛围。除了切实做好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已经形成共识的基础性工作之外,从市场角度来看还应从以下三方面给予重视:
1.提高认识,倡导农民出游。(1)政府要认识到农民旅游的重大意义,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农民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开发、鼓励乡村自己成立旅行社,对这些以农民为旅游服务对象的旅游企业给予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同时也要对其加强规范管理,从目前情况看,以农民旅游为主的低端旅游市场问题近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揭开农民旅游发端的“草根旅行社”是目前较好的替代品,应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促使其健康发展。
(2)旅游企业也要充分认识到开发农民旅游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只有将近30%,若达到50%的目标,将有20%的农村进入城镇化。如果占领了这20%的即将城镇化的农村旅游市场,那么当这20%的农村城镇化后,旅行社在城市市场的占有率就提高了20%;农民旅游正好在城里人出游的淡季,旅游线路的安排、饭店宾馆的接待能力也都会有保障;再者,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中部省份近期的工作重点,对旅游企业来说,借助政府力量进入农民旅游市场是利用社会资源的一条捷径。
2.提供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刺激农民出游。只有选择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开发市场。根据中部农民旅游者对出游活动安排较为谨慎、以探亲访友、观光游览、一日游为主等特点,在农民旅游产品的设计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传统的“观光型”旅游是十分适合农民旅游市场的产品,以风景名胜区、大城市为出游目的地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同时目前中部农民旅游目的又有多元化的特点,观光只是一个方面,他们更希望在观光的过程中发现各类商业机会。如湖南农民中,以增长知识为目的的“学习”动机已成为时下农民旅游的新动向。
可根据农民对现代大都市的向往开展“都市风情游”;为满足农民朋友寻求致富门路的需求开展“观光+观摩”、“观光+科技”等旅游形式。另外,根据以往调查,老年旅游者的人数和旅游花费在农民旅游市场中都占有较大比例,应针对老年游客开发“首都观光”、“健身疗养”等产品。还可根据当地情况开展针对农村党员的“红色旅游”、学生的“高校游”等。
(2)价格:总体而言,农民收入较城镇居民偏低,加上长期的传统文化影响,对产品价格较敏感。这就要求旅游产品开发应以低价位为主,增设大众化的旅游设施。如景点对农民旅游团队游客采取打折优惠;宾馆饭店开设接待农民旅游平价房、钟点房;旅行社对农民旅游实行淡季打折、礼品赠送等,以“薄利多销”和“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的理念来经营农民旅游。
(3)线路安排:在线路设计上,最好能集农民朋友所喜爱的观光、学习、考察等旅游类型于一体,例如,针对农村市场设计的江阴―华西村―张家港―无锡―南京旅游线路,以全国百强县市为骨架、南名城为点缀,迎合了农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颇受欢迎。
3.加大农民旅游服务力度,方便农民旅游。(1)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构建农民旅游产品销售网络。中介组织的作用在于发掘农民的潜在旅游需求、引导农民的旅游消费、为农民的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目前中部农村基本没有旅游业务机构,旅行社在农村旅游市场的销售还是一片空白,对此,旅行社既可采取在农村设立专门门市部和收客点的办法,还可利用各地的邮政代办点、村委会等一些成熟网络来方便农民外出报名。
一、市场占有率
2011年湘西电业局市场占有率为49.72%,2010年市场占率为56.74%,同比下降7.02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湘西电业局自2010年5月份取消优惠电价的消息后,各锰锌企业迅速做出反映,纷纷停产表示反对,而非湘西电业局供电区域的锰锌企业仍保持着正常生产的局面。5、6月份市场占有率有了明显下降,6月份我局当月市场占有率仅为49.39%,以后一直在低位徘徊。市场分析见“湘西市场变化情况”。2010年目录电度电价执行情况如下,贵州10KV、35KV、110KV电炉铁合金电价较省网分别低出0.1713元/千瓦时、0.1623元/千瓦时、0.1493元/千瓦时,广西10KV、35KV、110KV电炉铁合金大工业电价较湘西电业局分别低出0.109元/千瓦时、0.105元/千瓦时、0.102元/千瓦时,重庆电炉铁合金电价较湘西局分别低出0.113元/千瓦时、0.109元/千瓦时、0.096元/千瓦时。湘西市场变化情况泸溪地区:明天电力公司与湖南省怀化市电力公司于2010年7月中旬签订购电合同,电价0.47元/千瓦时(220KV)的购电协议。明天公司对所属用户执行销售电价:10KV用户电价为0.56元/千瓦时,35KV用户电价为0.55元/千瓦时,明天公司对所属用户执行电价按一部制电价执行,未收取基本电费,销售电价为公司自行议定,无任何政府批文。花垣地区:现花垣县供电公司对锰锌企业仍执行优惠电价,其主要价格标准为州价价[2008]100号文,10KV电价为0.519元/千瓦时,35KV为0.495元/千瓦时,110KV为0.472元/千瓦时。2011年花垣地区从贵州、重庆购进电量182677万千瓦时,同比增加56317万千瓦时,增长幅度为44.57%。这主要是湘西电业局转过去的用户基本又投入生产及重组后量产的恢复。保靖地区:双溶滩电站位于湘西自治州保靖县复兴镇境内,产权属保靖县水电局,电站利用水能发电,机组2台,单机4000千瓦,总装机容量8000千瓦,年发电量3000万千瓦时左右,供保靖大妥乡及保靖、花垣边界一些选矿企业用电,电站与花垣县湘黔公司并网,电站上网电价0.35元/千瓦时,下网电价0.45元/千瓦时。其采取低价营销,逐个接触客户的策略,提出“只要转入接电,电价不是问题”,即使面临全国性优惠电价检查的高压态势,承诺也可采用其它方式补偿用户,确保电价不高于0.55元/千瓦时(低于省网现行电价0.15元/千瓦时,自行制定电价,无任何政策依据)。2011年联合花垣湘黔电力公司从贵州引进电量24596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0086万千瓦时,增长445.37%。原因同花垣地区的分析。
二、售电量
2011年湘西电业局完成售电量252831万千瓦时,同比减少50871万千瓦时,下降16.75%,完成年度目标计划33.2亿千瓦时的76.15%,未能完成年度计划。分月情况如图1所示(单位:万千瓦时,%)。从图1中看出2011年湘西电业局售电量变化不大,最大最小相差28.92%。而2010年变化大,极差是57.84%。2011年售电量完成情况见表1。大工业用电完成12695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2712万千瓦时,下降38.85%。导致售电量降低了23.74%,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湘西电业局自2010年5月份传出取消优惠电价的消息后,各锰锌企业迅速做出反映,纷纷停产表示反对,而非湘西电业局供电区的锰锌企业用电价格维持不变,仍保持着正常生产的局面。致使湘西电业局6月售电量较4月份下降1.514亿千瓦时,其中锰锌企业用电下降1.078亿千瓦时,以后基本在低水平徘徊。是湘西电业局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趸售用电完成47498万千瓦时,同比增加12600万千瓦时,增长36.11%,促使售电量增长4.12%。趸售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今年的干旱造成地方小水电发电量大幅下降。根据生产统计分析系统情况可以看出发电量只105270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1.18%。照明用电为5233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了8087万千瓦时,增长18.28%。照明用电主要增长是它下面的三个内容都有较大增长,居民生活用电为2990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54%,商业用电为1362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非居民照明用电为8804万千瓦时,增长16.18%。
三、问题与措施
(一)主要问题
1.增供扩销方面充分认识到现湘西电业局电力销售市场面临的艰难形势,目前湘西电力市场以锰锌矿产品加工用电市场为主,现锰锌价格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一直运行在低位,工业用电缺少其他行业支撑。湘西自治州高能耗企业用电量占61.44%,工业用电市场脆弱,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影响大,高能耗用电市场不稳定。二是取消优惠电价给我局锰锌矿产品加工用电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今年因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要求各地取消对高能耗企业的电价优惠政策,湘西电业局取消电价优惠政策后,锰锌企业成本急增,和周边地区相比较,丧失竞争能力,出现大面积停产情况;三是市场无序竞争加剧。全州还有1个县的电力体制没有理顺,供电营业行为不规范,竞争无序,目前省网供电的高能耗用电价格高于周边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重庆市黔江地区。花垣供电公司220千伏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大大增强了他的供电可靠性,市场形式不容乐观。现由于湘西电业局取消电价优惠政策,而周边省市小水电资源丰富,泸溪、花垣、保靖地区引入周边廉价电力,以低价销售作为主要竞争手段,争夺现湘西电业局供电市场;四是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切实做到为用户所想,为用户所急。
2.电源问题湘西自治州电源主要来源国家电网、地方小水电、重庆市乌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的贵州省和湖南省怀化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供电质量稳定可靠,是湘西自治州主要供电电源;地方小水电绝大部分是径流式电站,无调节能力,季节性供电负荷变化大;重庆市乌江电力公司供电花垣县,由于花垣县供电公司的220千伏变电站(装机容量2*18万千瓦)在2008年的投运以来,运行基本稳定,南方电网通过贵州省的铜仁地区向花垣县供电,以致于湘西电业局的市场受到严重挤压,市场的稳定遭受严峻挑战,湘西电业局在花垣县的市场占有率在逐年下降;原怀化市电力公司向泸溪县明天电力公司送电。而周边地区的电价远低于省网电价,所以他们具有充分的竞争力,湘西电业局虽具有优质的电能质量,电力的稳定可靠,完善的电网结构,还是处于尴尬地步,失去最具诱惑力电价影响。
(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措施和有关建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坚强电网为依托,以增加售电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构建适应市场竞争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电力销售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1.完善市场工作体系湘西电业局针对增供扩销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积极宣传省网电价政策,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建立健全本单位工作机制,将市场调查、市场分析的工作明确到人。对电力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要将主要客户和锰锌电力销售市场的研究与分析在每月分析报表中体现;要加强对锰锌市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对锰锌用电市场负荷出现大幅波动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
2.加快业扩报装进度,强化优质服务管理对业扩报装客户严把速度关、质量关,为我局售电量增长不断增添生力军。现由于州政府对锰锌行业进行强力整合,基本思路为抓大放小,培育几家大而强的企业,这将使负荷进一步集中,企业对电源点的可靠性的要求也将提高,湘西电业局一定要积极介入。
[论文摘要]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国家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晨
二要确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我市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乡土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要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大,最为直接的就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比如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开发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