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亲子旅游市场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41亿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旅游消费和投资再创新高。今年上半年,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3018亿元,同比增长28%。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15年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将突破4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4万亿元。
游客满意度:“基本满意”
调查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5.45,稳定在“基本满意”水平,同比上升2.61。
不过,从第二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中,也可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行业要素的满意度有待提升,外部发展环境制约着游客体验。
在线旅游“异军突起”
30%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2.6亿元人民币,较2013年增长36.2%。相关机构预测,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维持30%左右增幅的高速增长,2017年在线度假市场交易规模翻番,将达到803.3亿元人民币。
2015~2017 年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测
“90后”成新主力
1~3次
值得注意的是,“90后”用户正逐渐成为旅游新主力,他们也有着不同的旅游消费习惯。数据显示,“90后”群体每年旅游在1~3次,最受他们欢迎的目的地分别是丽江、成都和杭州。
旅游也“玩”主题化
在旅游出行人群结构中,主要以亲子、恋人、朋友为主,其中亲子占比高达50.1%。父母普遍认为暑期出游既能增加亲子感情,也能锻炼孩子的能力。
在目的地选择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线亲子游市场越繁荣,从在线亲子游产品客源地的统计情况来看, 华北、华东、华南为在线亲子游核心客源市场,是我国最大的亲子游客源市场。
最亲子旅游城市TOP10:北京、珠海、苏州、上海、成都、香港、东莞、佛山、合肥、呼和浩特
最亲子旅游省份TOP3:广东、江苏、北京
伴随亲子游市场发展起来的还有众多亲子游产品供应平台。目前可分为三大梯队:
出境游持续火爆
出境游方面,市场持续火爆发展,但目的地变化明显。相关报告显示,2015年暑期出境游五大旅游热门地点分别是:泰国、日本、中国香港、美国、中国台湾。
最受关注目的地国家及地区
十一黄金周前,相关机构通过对海量搜索数据的分析整理,发现黄金周前目的地搜索整体呈现出的特点为:东南亚国家继续“大热”,而西方国家自由行最受青睐的地区仍以海岛为主。此外,出行方式将呈现出长线游(12天以上行程)、深度游的特点。
短线出境游仍以亚洲为主
股市不给力 债基分红130亿惹人爱
美国一药厂成本1美元药片卖750美元
-35%
大众遭遇“车祸”股价暴跌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9月18日表示,由于在所产车内安装非法软件、故意规避美国汽车尾气排放规定,德国大众汽车可能面临最高180亿美元的罚款,同时需要召回近50万辆汽车。之后,德国大众汽车股价两个交易日累计跌幅高达35%,导致其市值蒸发约三分之一,损失直奔300亿欧元,跌幅创历史之最。
130亿元
债基年内分红创新高
股市不给力,债券基金惹人爱。去年债券市场碰上10年一遇大牛市,再加上今年债市继续有好表现,债券基金近两年业绩可观,也成为分红的主力军。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今年以来债券基金分红超过130亿,创历史新高。
600人
山东枣庄养老金神秘“蒸发”
据媒体报道,山东枣庄某市民缴纳的7万元养老金,账户金额“蒸发”,只有1万元。报道一出,很多市民赶紧到养老保险中心去查询自己的养老保险情况,这一查可出现了问题。据统计,目前有600多人的保险金出了问题,养老金神秘“蒸发”近千万元。
750美元
成本仅1美元药片暴利销售
美国图灵药厂把已经面市60多年的一种疟疾特效药的售价,从原先的每粒13.5美元,涨到750美元,涨幅50多倍,而这种药每一颗的生产成本,大概只有1美元。
40亿人
儿童;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38-03
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尤其近几年,中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活动时期,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日益普及。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旅游行业的竞争开始加剧,不断发现和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日益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日益壮大的旅游队伍中,发展的速度快、活力强的少年儿童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因此,充分了解我国儿童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开发现状,结合儿童旅游特点,推出适合儿童的旅游产品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儿童旅游产品的含义
儿童是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物。对于其年龄划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为0~18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为0~18岁,医学界则一般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按照我国国情,儿童旅游产品的主体主要指14周岁以下的儿童,而儿童旅游产品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开发出适合儿童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满足儿童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使这种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社会效益,即可以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能游中有学,游中有获,起到丰富孩子课余生活的效果;二是具有经济效益,企业能够从中获利。只有这样,儿童旅游市场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旅游企业才愿意不断地推出儿童旅游产品,从而推动儿童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儿童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显示,我国0~14岁的人口为28979万人。由此可见,我国儿童旅游市场巨大。自1999年国家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出台以来,中小学生旅游热潮一涌而起。着眼于儿童旅游市场所凸现的巨大市场潜力,许多旅游企业纷纷涉足,推出了一大批为青少年学生量身订做的产品。例如“广之旅”2000年以“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卖点,推出了一批修学旅游产品,如工农兵修学营、生态考察营、科技奇趣营、民俗风情营、井冈山革命老区寻踪游等;北京航天国际旅行社组织了航天科技夏令营,推出了包括中华航天博物馆、航天育种基地、火箭发动基地等在内的数个景点;还有一些旅行社组织了赴境外了解异域历史、强化英语的夏令营,等等。这种具有行政色彩的暑期夏令营到学生旅游的百花齐放,说明少年儿童学生旅游市场已真正启动,正在成为全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1]但从2000年以来,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儿童旅游市场的开发一直处于举足不前的状态,针对儿童开发的旅游产品种类是少之又少。虽然家长也开始改变观念,积极鼓励支持孩子们在旅游中获取知识,孩子们对外出旅游有着热切的愿望,但是每次前往旅行社咨询少儿旅游线路的家长和孩子大多失望而归,儿童产品仍主要由共青团以冬、夏令营的形式开发。作为全世界潜力最大的中国儿童旅游市场,我们的儿童旅游产品仍没有得到深度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然没有突破传统模式,主题单一,孩子兴趣不高
随着儿童旅游市场的兴起,虽然旅行社针对孩子们放暑假的时间推出了不少儿童旅游产品,但这些产品归纳起来只有两类:一类是以“学”为主的各种主题夏令营,主要针对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小学生;另一类是以“游”为主的亲子游产品,主要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而且都是由家长带着出游,行程设计得跟一般成人线路差不多,只是附带了一些儿童游乐项目而已。这种流于形式的儿童旅游,缺少了儿童天生的欢乐因素和梦幻成份,难以赢得孩子们的欢心。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大多数旅行社没有很好地研究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推出的产品大都缺乏个性和深度,因而失去了儿童旅游的“本我”意义。据最近一项社会调查显示,长沙市约有80%的小学生有暑假期间外出旅游的愿望,他们的愿望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充满了童趣,而且也不难实现。孩子们并不像成年人想象的那样一心向往夏令营和游乐场,他们想去的地方包括了田园农庄到手工作坊,他们要看花草虫鱼、看工艺品制作,还要看家畜下仔、看野生动物觅食……
2.面临少儿的导游很少,针对性的服务更少
在上海工作的台商王女士“六一”后的周末要带上小学的儿子、外甥和侄女来长沙旅游,希望游览岳麓山和岳麓书院时找面向少儿的导游,但各旅行社及景区都告诉她“没有这种导游”。目前旅行社导游的讲解,几乎全部面向成年人,主要是对景点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景观形成等方面进行讲解和介绍,而很少面向儿童、语言浅显的语言讲解。看到孩子费解而厌倦的神态,旅行社有必要配备专门面向少儿的导游,让他们去给孩子讲解举世无双的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和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旅游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服务太少。
3.过于注重“学”的因素,片面追求“求知”
现在旅行社推出的各种类型的夏令营,常常过多地注重“学”的因素,不是名校校园参观、成功学子的报告,就是参观科研基地,搞集中式培训,让孩子们感觉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学习。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他们依然不是主体而只是听众,和校园的传统教育毫无二致,没有参与性与互动性。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入挖掘儿童旅游中“学”与“游”的契合点,没有把“学”与“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4.旅行社缺乏开发动力
在进行儿童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时,旅行社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
(1)安全问题。对于儿童旅游来说,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在智力、体力及社会阅历上均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为此,旅行社的付出和风险要比一般团队大得多。一些旅行社介绍,除了带队老师,一般10个孩子就要配1个导游,因此特别怕孩子们不听从导游安排,与团队走散。事实上也是如。据报道,一个儿童在跟团旅游的过程中出了一点小意外,家长以此为由咬住不放,提出不合理的赔偿,双方协商了很长时间才得以解决;另一学生在参团中不听从导游安排,与团队走散,导致旅行社和家长寻至深夜才找到,造成责任纠葛。类似的例子不时出现,这让旅行社颇为头疼。[2]
(2)经济效益问题。组织儿童旅游,旅行社的经济效益相对要低:一是儿童景点门票本身就有优惠,其团队报价要比成人的低。二是儿童是非收入群体,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消费水平不高,不可能从购物方面弥补团费的差价。所以,儿童旅游投入很大,但利润却没有水涨船高。说白点,有点吃力不讨好。
(3)对产品的功能要求多。出门旅游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孩子们学到的应该是科学知识而不是封建迷信,是良好的品德和意志教育而不是懒惰和不良习气。这是旅行社应该重视的问题。旅行社必须对孩子的旅游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而不是相反。
(4)景点对儿童旅游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旅行社设计儿童旅游产品有难度。很多旅行社反映,其实有不少适宜儿童游览的景点,但因为经济效益的原因,许多景点并不想花过多精力为孩子们进行专门考虑和特殊接待,造成旅行社没有办法设计路线。
三、儿童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1.观念更新是关键
当前制约儿童旅游的最大障碍是观念问题。有关方面怕危险、怕麻烦,有的学校认为旅游是不务正业,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旅游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这些观念严重地阻碍了儿童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儿童旅游产品的生产,必须予以摒弃。观念的更新是儿童旅游产品创出精品的源动力。市场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构成的,有了强有力的需求,就会大大地拉动供给,就不怕市场提供的产品创造不出精品来。
2.解决安全问题
安全是儿童旅游产品的首要原则,也是旅行社对儿童旅游产品顾虑最大的地方。不管何种旅游形式,都要首先确保儿童的安全:一是旅游前要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反复申明注意事项,对景区的安全设施要确保万无一失;二是要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最好在旅游前为学生购买旅游保险,让学校和家长都没有后顾之忧;三是在旅游中要按比例为学生配备导游和随行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学生在旅行、参观、住宿、饮食等多个环节上的安全;四是设立区域甚至全国性的儿童绿色旅游通道,成立在组织上、实施上、保险方面能保障儿童团队旅游客源和安全的连锁式专门旅游机构;五是可以考虑成立专门接待儿童的专业性旅游接待公司,由旅游行政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资格认定,确保规范操作。[3]
3.加强产品的针对性,产品主题多元化
儿童旅游根据陪同人员的不同,可以分为学校组织的春秋游、夏冬令营,父母陪伴的亲子游和独自外出的修学游等。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儿童产品,都必须以儿童为主体,把儿童作为这个产品的真正服务对象,不能把只是把平常的成人观光线路简单包装一下,就成为儿童旅游产品。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推出不同主题的真正适合他们的旅游产品。在主题多元化的这个问题上,应在以下方面多下功夫:
(1)旅行社在开发修学类旅游产品之前,有必要深入研究孩子们的课本,然后根据教材和课程内容,开拓思路,开发出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学生喜闻乐见的修学旅游主题。如结合中小学课本,可设计为石油工业游、农家体验游、教学体验游、生物游、地质成因游、书画游、名人故居游、爱国教育游、奥运游等。
(2)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景点,喜欢参与什么样的活动,投其所好,在此基础上推出有个性、有深度的精品儿童旅游线路。如现在孩子口中最多的词是北京、奥运、迪士尼、大海、航空飞机、肯德基、麦当劳等。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并没有生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他们也很关注这个社会和社会正在发生的事。[4]我们可以把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这些信息囊括到旅游产品中,真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到达旅游产品主题的多元化和细分,以适合不同目标市场儿童的旅游需求。
4.定位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实现“游”中有学,“娱”中有学
与其他的旅游产品不同,儿童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不仅要体现“游”,还要力争游客能从“游”中有所“学”、有所“获”。在旅游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意志、团队合作精神、知识技能等,是儿童旅游产品的功能之一。但应注意的是,在产品的设计上,“学”与“游”一定要掌握好恰当的比例,把教育理论镶嵌在旅行中进行,注重文化与娱乐的统一、知识与欣赏的结合、让知识和文化在娱乐和观赏中渗透、巩固、深入。否则,儿童旅游产品又成为了枯燥课堂教育的翻版。所以,在景点内容的安排上,要避免纯人文景观的参观,做到自然、人文、社会资源的合理设计和搭配;要注重儿童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让儿童在旅游中体验美好,感悟人生,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目的。
5.提高产品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旅游企业开发旅游产品的源动力。要提高儿童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旅行社改变观念,着眼于长远利益,创出品牌,创出精品,到时利润自会不请自来;二是要在政府和各方面的支持下,儿童旅游市场尽量形成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形成高质薄利多销的局面;[5]三是充分地利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小孩一般是中心地位的优势,实行“一拖二”的营销方式,在保证儿童旅游产品独特性的前提下,把家长引入到儿童旅游产品中,从而赢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6.加强宣传
开发出了好的旅游产品,旅行景点、旅行社还应该加强宣传。一是不仅要针对儿童,而且要针对家长进行宣传;二是要选择好媒介,除了传统的宣传媒介外,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一个好的电视节目都是最好的宣传,例如《北京天安门》、《登泰山》、《桂林山水甲天下》、《长江三峡》等曾激发了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旅游的愿望就是最好的证明。
7.政府部门积极引导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法规建设,设立相应的旅游安全机构和安全预警系统,完善旅游保险,在各景点建立医疗卫生站和餐饮卫生管理机构,加强儿童旅游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其次,要为开发儿童旅游产品的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对那些致力于儿童旅游产品开发的企业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比如减免税收、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规定交通部门对学生假期旅游实行全面打折优惠;鼓励餐饮、旅馆、景区景点等在儿童住宿、餐饮和门票上收取较低的费用;等等。其次,政府投资修建相关的配套设施,如游乐场、儿童篝火基地,科技展览馆等基础设施,吸引儿童前来旅游。
8.吸收学校参与儿童旅游产品的开发
学校参与儿童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有利于儿童旅游产品安全性的提高,因为我们可以请老师过来给我们的学生担任临时的全陪;二是学校比旅游企业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消费习惯以及个人爱好,可以配合旅行社为儿童开发出量体裁衣的旅游产品;三是学校熟悉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便于实现旅游产品与教材内容的结合,配合旅行社找到“游”和“学”的最佳结合点,开发出具备教育和娱乐双重功能的特色旅游产品来。
[1]曹新向,王伟红.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8).
[2]张建宏.少年儿童旅游产品初探N.中国旅游报,2006-7-10.
[3]文静.青少年旅游市场的思考J.市场透视.
[4]刘莲.闲暇教育与儿童旅游市场开发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8,(01).
[5]2006-12蒙睿.我国青少年旅游网络建构的初步探讨J.旅游学刊,2001,16(1):47-50.
关键词:厦门园林植物园 旅游市场 市场营销SWOT分析 营销策略
厦门园林植物园(以下简称植物园)是鼓浪屿―万石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2001年被列入国家首批“4A”级风景名胜区,是国内颇具影响力和特色的园林植物园。它包括多个专类园区,并有旅游休憩娱乐场所,包括茶室、餐厅、养生会所等,平均每年接待数以百万计的游客。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植物园的投入逐年减少,未来进行经营机制改革是必然的,植物园景区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全面推向市场,实行自负盈亏。而由于过去在旅游发展方面缺乏主动性。景点无新意、设施老化陈旧、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显著,该景区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难以应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植物园面临着较为尴尬的经营困境。植物园利用自身优势,面向市场,强化服务,根据厦门园林植物园所具有的条件,积极拓展旅游市场乃当务之急。
一、厦门市旅游市场背景及植物园SWOT分析
(一)厦门旅游市场背景。
厦门市是我国早期开发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地处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区,与台湾、金门隔海相望,是东南亚的重要海港之一,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基础良好。同时,这里气候宜人,风景如画,也是我国优秀旅游城市。
市场规模:2007年全年厦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57万人次,同比增加8.4%,旅游总收入合计253亿人民币。同比增加9.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0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75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7亿元。
客源地:国内主要客源地是华东、华北地区,粤、赣和省内地区,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海外主要客源国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滞留时间:2天。
季节性:厦门气候宜人且地理位置优越,因而无明显淡季,高峰期集中在周末、清明、五一、国庆、中秋、春节。
旅游动机:度假为主,投资、商务、会议为辅。
旅游方式:散客、公司团队式游客、旅行社组团。
(二)植物园的SWOT分析。
S(强项):优良的环境、宜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科学内涵,5000多种亚热带、热带植物,插花、花卉造型水平国内首屈一指;富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建筑,在华南地区极为罕有:景区内有厦门名景两处,民族英雄郑成功读书处遗址。两座寺庙其素食手艺在闽南地区颇富美誉和特色;依山傍水,怪石嶙峋,有汇集海内外诸多名家摩崖石刻120余幅:景点风光口碑极佳,游客在景区内能够感受到闲适与放松;消费价位平易近人,是市民与周边地区游客周末度假、夏日消暑的上佳之选;处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有数家二星级及以上的饭店;有两块大面积草坪和宽阔平整的湖面,利于开展节庆活动。
W(弱项):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景点缺乏新意,无亮点;营销人员奇缺,宣传力度小:无宣传画册海报,无广告标识,极少参加国内外旅游展览和交易会,因而外地游客不知其特色和所在;餐饮设施、娱乐场所和旅游活动设施不配套:管理人员的市场竞争主动性不高,存在消极等待的现象;与广大旅行社、旅游销售商联络少,致使团队游客日益减少。
O(机会):经营机制正在转变,领导班子已进行更新换代,吸收了一批年轻、有开拓精神的行销人才;原景区内的散存村落正在搬迁,将留下大面积空地,周围植被保护良好,利于兴建野营地和青少年活动基地等设施;2001年厦门市内所有市民公园取消门票、拆除围墙,因而投资商撤出在那些公园举办盈利性活动的计划,对此,植物园正可接手这些活动,如元宵灯会、中秋“博饼”(厦门特有的风俗)等,增加客流量和抬高知名度;市政府重点抓会展旅游和体闲旅游,厦门一年就有20多个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展会,到会人次平均每次有20万之众,而市政府欲打造会展名城,可借此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商务客源,吸引豪华市场。
T(威胁):胡里山炮台旅游区是近几年来异军突起的厦门旅游热点,其有着抗击日舰侵略的历史,世界第一的德国古炮王,以及海上观金门的热门项目。该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特色鲜明,服务系统完备,基础设施齐全,在厦门这个文化历史背景相对薄弱的小城市,占尽了天时地利。近年来已分走植物园大部分外地客源,尤其是旅游团队。另外。厦门周边地区正在兴起的数个森林公园无疑也将成为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
厦门园林植物园与普通的植物园不同,它一开始就依据两条路线发展,一为植物研究,二为旅游风景区。长期以来植物园的科研职能一直被作为重点,致使其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在新经济条件下,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是其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由以上分析可知,厦门园林植物园处于厦门市良好的市场背景下,自身有极大的潜力和实力开展旅游,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急需的是制定一个完备的市场营销计划,对其原有的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制定营销策略,将一个全新的植物园推向旅游市场,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二、厦门园林植物园市场营销工作的具体操作
(一)市场调查、分析。
如前文所述。其销售点(USP)即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科学的内涵、公园的外貌为卖点,既区别于一般植物园又突出本景区的科学内涵。突出特色和亮点是突破口。
(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要考虑三大要素:旅游区目标、目标市场、竞争对手。
厦门园林植物园可以建成一流的休闲观光胜地,变单纯的植物同为植物公园为近期目标,即在保持良好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提供优质服务,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把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经营层面,增加休闲度假设施,使之成为一个老少皆宜的休闲胜地作为长期目标。
目标市场:一级市场:本市及省内周边地区;二级市场:粤、江、浙及全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三级市场:热衷于绿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体验亚热带风情的国内市场;四级市场:节事旅游和商务会议旅游市场。
竞争对手:胡里山炮台旅游区和正在兴起的森林公园及度假村。
由此可见,厦门园林植物园应定位在面向国内中低档旅游消费市场,以优良的环境、特色的活动为吸引点,把它建成为我国最有文化特色的植物园及东南沿海最美的公园,轻松、闲适的休闲胜地。
(三)营销策略。
1,产品/服务策略
要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一个区别于竞争市场的地位和特色,植物园可抓住:平易的价位,有品位、有特色的节事活动,宜人的自然环境,周到而令人舒心的服务。要在尽量保持目前优质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推出特色文化活动,彰显“绿色和休闲”两大主题。面向大众,抢占广阔的中低档消费市场,凸最人情味与亲切感。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推出“夜游”项目,兴建新的度假设施。利用植物园的科研职能和优势。创立青少年活动基地。
2,价格策略
从主体来看,植物园主要吸引大众化市场,因而门票价格要趋于平易,以增加可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增添特色餐饮等服务,来提高经济效益。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仍需推出一些高层次、高价位的项目,以提高旅游档次,吸引豪华市场。同时,景区内的散存村落正在搬迁,将留下大面积空地,由于那里山体起伏,周围环境相对独立,增加新的建筑不会对原有景观造成破坏,因此有条件推出有情趣、格调高雅的度假木屋、园林别墅、娱乐中心等。这部分可定高价,显示其推销的是情趣与优质的服务。
3,销售渠道策略
植物园传统的直销对象主要有两个:一是本市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二是市内及周边城市的大中小学校。主要吸引的是广大市民休闲和青少年活动。这些市场有很大的团队消费能力,同时具有重复消费的特性,给植物园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市场。但目前,这个市场已经显现出它的狭窄性:消费档次不高、范围小、季节性强。为此,可以考虑扩展到整个福建省乃至周边的省份,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地区,还可引导企业的商务、会议、奖励、度假旅游,这是一个高消费、大规模、回头率高的市场,无明显季节性。
同时,不能丢掉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旅游中间商,即旅行社。旅行社的推销能力人所共知,增强与旅行社的联系,与之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可以给植物园带来更多的客源,而且对提高植物园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具有促进作用。
控制了这几个销售渠道,无疑既控制了散客旅游市场又控制了团队旅游市场,旅游区的发展也就有了根本保障。
4,宣传促销策略
首先,策划统一的宣传形象,突出植物园的特色,即绿色与休闲。
无疑,绿色是当今世界的“流行色”,也是人类生活的最佳状态,符合健康与生态旅游的潮流。在旅游形象的策划上要突显人情味与亲切感,给人舒适、悠闲、轻松的感觉,这也是植物园所要达到的目标。
其次,开展促销活动。
(1)节事活动
正如前面提到的,节事活动的作用在旅游营销中不可低估,它能带来大量的客源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可快速提升旅游区的知名度和形象。植物园有两个大面积草坪,周围植被良好,尤其是蔷薇园的草坪,带有一个多功能水上舞台,是现成的最佳活动场所。根据植物园的品位和地域条件,可举办这几项活动:大型花展,这是植物园的最大优势;灯会,前面提到其他市民公园盈利性活动已取消,而这一活动是厦门元宵期间的传统活动,植物园是厦门市内唯一有条件吸引投资商开展大型灯会的地方,同时结合“夜游”工程,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客流;赏月、纳凉,厦门的中秋节是最有民俗气息的节日,“博饼”活动是厦门市独有的民俗活动,深受本市居民的喜爱。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的参加,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一系列活动;另外还有妇女节、重阳节登山活动、儿童节亲子游园活动、西洋情人节情侣活动等,这些活动无疑有利于提升植物园的形象与知名度,同时不会对原有环境有太多破坏。
(2)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是植物园在以往工作上的空白,需要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人。
一、经分析,人造景观存在的问题如下
1.品位低,缺乏生命力。在修建人造景观时建造者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人造景观永远无法跟真正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相比。诸如民俗村、世界乐园、影视城等复制、缩微的历史遗迹或标志性建筑难以达到该景点的品位,缺乏丰厚的内涵,其功能仅限于留影留念。而人造的“自然景观”也无法模拟大自然造物的恢弘奇秀。难以达到旅游触摸历史,增长知识、怡情养性的效果。真正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因其高品位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能吸引旅游者多次游览,而人造景观仅仅能给旅游者带来一时的新鲜感。此外,随着旅游经济迅猛发展,游客们见多识广日趋理性,他们的旅游品位越来越高,向往真山真水、生态旅游,对人造景点不感兴趣,人造景点门庭冷落车马稀、被淘汰出局亦属必然。
2.盲目跟风,走入误区。众所周知,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式服务对当地的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因此各地都把发展旅游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各地地方政府都在喊旅游,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因此人造景观“处处开花”。复制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大观园在华东就一下子冒出了7座,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游乐宫全国竟有近40座,各类民族文化村等主题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目前人造景观投资少则数百万、数千万,多则数亿元人民币,超过亿元人民币的占75%以上;圈地少则几百亩,多则数千亩。就如西安的阿房宫,投资1.3亿,占地780亩;大唐芙蓉园投资13亿,占地1000亩。北京的人造景观平均投资预算在1亿元以上,其中1.5亿元以上的5 个,超过2亿元的4个。这还不包括未上马的二期或三期工程的预算。“锦绣中华”的轰动效应导致了后继者追求经济效益的偏向。如此巨大的投资,未作详细的论证和可行性就匆匆开工建设,其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3.经营方式僵化,缺乏想象力。首先是人造景观规划设计的水平偏低(甚至缺乏规划设计)。由于设计人员对主题的理解肤浅导致了表现方式简单粗糙,不能充分展示主题的文化内涵。许多规划只是将一个个模拟或微缩景点进行排列组合。其次是以静态景观为主,缺少让游客能真正参与进来的体验性项目,难以激发游客的兴趣。尤为不足的是大部分“主题园”中科技的应用几乎为零,技术水准还不及一般的机械式游乐园,其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
二、重塑人造景观的对策
1.二次开发,使其重新焕发生机。首先应适时更新游客失去兴趣的娱乐设施和景观。国内的人造景点普遍表现为开业高峰之后客源逐年下降,迪斯尼乐园则常年保持上升趋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迪斯尼乐园对园内项目实施“三年评估制”,凡是不太受游客欢迎的项目就坚决拆掉,换成新的项目,游客每次重游都能发现景区内有了新内容,因而乐于重游。更新设施和主题,塑造新的形象。在以人造景点为主体的景区,要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体验性项目并随时更新。如民俗园每天表演的各民族舞蹈只能吸引游客一次,如何吸引二次和多次旅游者,形成稳定的客源呢?可按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举行节庆活动,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转山会、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在该节庆活动时组织游客参加该民族的节日游戏。除此以外,还可举行少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节。在组织该类节庆活动时须认真调研,精心设计组织节庆旅游产品,使人造景观重新焕发生命力。
2.明确市场定位,多元化发展。人造景观应是一个地区旅游形象的延伸,是该地旅游景观的补充。如西安、北京,本身就拥有大量高品位的历史遗迹,再建与之相关的大型历史文化园就显画蛇添足。秦皇岛依据自身优势,依托海滨度假为中心修建了海上运动中心、新澳海底世界和野生动物园、集发农业园等多个不同形式的人造景观,吸引了大量东北和俄罗斯游客,在当地逗留时间大大增加。人造景观不应盲目追求规模大,小巧玲珑也可,只要适应旅游者的需要。城市人造景观应将目标市场对准都市休闲旅游人群,可定位为周末休闲。可修建如一体验为主的农业园、花卉园、植物园,以拓展运动为主的水上乐园、拓展训练场等。
3.弥补儿童旅游市场的空白。迪士尼乐园主打的就是儿童旅游这张牌,它的经久不衰足以证明儿童旅游市场的稳定。儿童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我国还未被完全开发,现有的儿童旅游产品仅仅是旅行社推出的“亲子游”,与成人旅游产品并无多大差别。而城市周边的儿童短途旅游、周末旅游还未被开发。很多家长周末只能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园,儿童只有“玩”,没有“游”,没有达到让儿童学习知识的目的。因此在人造景观这一块,可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发农家体验游(种植蔬菜水果、喂养动物)、水族馆、益智游乐园(侧重儿童团队合作、拓展训练与开发智力)、儿童篝火基地、科技游乐园、体育公园等。可充分利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中小孩一般是中心地位的优势,实行“一拖三”的营销方式,在保证儿童旅游产品独特性的前提下,把家长引入到儿童旅游产品中,从而赢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人造景观应是城市原有历史和自然旅游景观的有力补充。要保持人造景观持久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开发者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后再三思而后行。如何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并获得良好的效益,最终达到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目的,才是人造景观永恒不变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北京部分新建人造旅游考察报告.国公网,2008-12-13.
[2]薛晨囡.秦皇岛市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深层开发的建议[J].财经纵横,2008-10-20.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new formats;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typical type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187-03
0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旅游成为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Reisinger[1]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体验文化经历的旅游行为,除了一般的遗产旅游,还包括艺术、信仰、习俗、民族宗教活动、风味小吃的品尝、自然历史的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等内容。Jamieson[2]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手工艺、语言、艺术和音乐、建筑、对旅游目的地的感悟、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技术、宗教、教育等。国内学者指出中国的文化旅游活动具体体现在制度文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四方面[3]。文化旅游是集文化、经济于一体的一种特种旅游形态,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和互动性等特征[4]。文化旅游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21世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当前,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酒嘉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1 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必然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令人瞩目。在传统旅游业发展框架内,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文化如何保护和开发的命题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旅游在现阶段需要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走创新之路成为共识。在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能级迅速提升、市场体系日趋成熟的今天,其演变、创新、延伸、与其它产业间的融合也正在不断加快,也由此衍生出了种类繁多的新型业态。 “十二五”以来,这些新型业态正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发展壮大旅游业,要推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体育旅游、工业观光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把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是“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甘肃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7]:大力推进旅游业与文物、文化、体育、工业、农业、林业、水利、商贸、地质、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文化旅游等新业态,适应现代旅游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趋势,形成全省特色优势旅游新业态集群。依托全省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开放、开发力度,重点打造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建设文化旅游大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市场变革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走创新之路,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成为必然。
2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现状
2.1 文化旅游发展基础 酒泉境内分布着一千余个独具魅力的西部文化胜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古代石窟艺术、古长城、关隘遗址、古建筑艺术、古墓群遗址、古文化遗址以及被誉为本世纪文史资料第五大发现的“悬泉置”遗址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辉煌的历史文化为酒泉留下了丰厚的资源,使其成为古丝绸之路上旅游黄金地段。
嘉峪关市扼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冲,具有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过渡地带的天然优势,承载了厚重的人文内涵,留下了有着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长城、魏晋砖壁画墓及丝绸之路遗迹等文化遗产,是一座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内唯一的长城文化和丝路文化交汇的城市。境内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的嘉峪关关城、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群、西部八达岭之称的悬壁长城、万里长城第一墩、讨赖河大峡谷、长城博物馆、城市博物馆、西部明珠气象塔、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等一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城墓群已入选 “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甘肃省13处备选点。有较为配套完善的体育场馆,是举办国际、国内专项体育赛事的理想城市。
酒嘉两市地缘关系紧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旅游产业互补性较强。两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知名景点紧密相连,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已形成共识。两市规划同绘,产业同布,交通同网,服务同享的一体化发展原则,旨在发挥区位交通和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商贸区域中心城市;依托酒嘉区域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线路,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构建大旅游格局,为全面贯彻落实酒嘉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思路和对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2.2.1 立足规划先导,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酒泉市加快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2013年,重点推进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鸣沙山月牙泉创5A基础设施建设、雷音寺景区、肃州区生态农业观光园、金塔航天文化产业园、玉门赤金峡、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瓜州锁阳城、玄奘取经博物馆、肃北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阿克塞野生动植物园等58个旅游项目,全市创建A级景区总数达到24家。
2.2.2 发挥节会效应,城市影响力逐步提升 2013年,酒泉市圆满完成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大会暨第三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承办任务,积累了大型节会特别是国际性会议的办会经验,有效提升了全市国际化服务接待水平,扩大了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酒泉航天金塔胡杨旅游节、瓜州“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和戈壁音乐节、全国沙滩排球赛(敦煌站)、敦煌(国际)葡萄文化节、玉门赤金峡漂流文化节等节会活动,策划组织了“神十”发射现场观看活动。同时,组织参加在贵阳、西安、兰州等地举办的旅游交易会,大力对外推介宣传酒泉文化旅游,持续提升酒泉文化旅游知名度。
2.2.3 推进产业融合,文化旅游业态加速升级 酒嘉两地充分发挥文化在旅游发展上的灵魂作用,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市场运作方式,加快推进文化演艺进景区、进饭店、进农家园、进剧场工作。同时,结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包装策划文化旅游融合项目。2013年,酒泉市成功举办敦煌沙滩排球赛、瓜州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汽车摩托车拉力赛、赛马节等体育赛事,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有了新突破;加快开发速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玉门油田等红色旅游取得新进展。
2.2.4 推进区域联动发展,文化旅游发展环境优化 酒泉市对①西四县(市)旅游实现了五个同步,即同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步策划包装旅游线路、同步参加对外宣传推介、同步培育航线航班和旅游专列;在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联合开发新业态旅游线路、培育特色节会和文艺演出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西四县(市)旅游合作全面启动,扎实推进。依托敦煌旅游品牌,通过整合旅游宣传、客源互送、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建设大敦煌旅游经济圈,促进敦煌及周边各县旅游业快速发展,为引领全市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组织基础,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2.3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典型类型和特点
2.3.1 节会赛事文化旅游 节会赛事是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最佳载体。近三年来,酒嘉地区加强旅游与节会赛事的融合,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展示地方特色的各类节会赛事文化活动,带动文化旅游,使节会赛事成为集中展示地域历史文化、自然风貌、民族民俗风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平台。各类节会赛事为酒泉市吸引招徕了大量游客,节会推动效应显著,对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旅游知名度以及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沙浴节实现旅游收入210万元,赤金峡漂流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实现旅游收入1496万元。嘉峪关市将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举办10次国际铁人三项赛的城市,借助各类节会平台,该市将各类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全国,展现雄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推进文化强市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2.3.2 多元文化旅游新业态融合发展 表现为节会旅游业态与农业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
春节“黄金周”,酒嘉地区旅游客流多以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民俗娱乐、观光游览为主要旅游目的,春节庙会、观灯猜谜、文艺汇演、体育竞赛、社火巡演等民俗文化活动,极大丰富带动了假日旅游市场。2014年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以祭祀、休闲、乡村、中短途、自驾游、家庭游等一日游为主,仅嘉峪关市实现旅游收入1412.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8%。“五一”假期,休闲农庄、农家园、采摘园等周边游火爆,自驾车、休闲娱乐、短程途步、篝火晚会等项目受游客青睐。“2014红色之旅――千人走进航天城”大型主题活动开创了旅游团队一次性进入航天城人数之最,对加强企业合作、开拓旅游市场、创新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金塔县围绕航天科技游、胡杨森林游、水域风光游、大漠探险游、乡村生态游、光电工业游六大主题游,以金塔、航天、鸳鸯、汉简、胡杨等文化为特色,研发了金塔玉鸳鸯、金塔保健黑醋、金塔胡杨纪念品、金瓜御酒等一批突出金塔文化主题的文化旅游附加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扩大了酒泉旅游的知名度,同时带动了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2014年端午节巧遇六一儿童节,敦煌市、阿克塞县等县市区分别举办龙舟大赛、赛马、吃粽子等活动,吸引招徕游客;各大旅行社大力推出多条亲子旅游线路,举办和谐家庭亲子活动;农村一日体验游以观赏、采摘、体验、品尝为主的农事活动吸引大批游客,驾车举家体验农耕文化。“双节”期间,全市旅游市场凸显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特点,酒泉市接待游客达到32.6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75%,实现旅游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254.42%。
2.3.3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特点 首先表现在旅游各行业内部的发展和整合,然后扩展到旅游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继而开始旅游业与现代服务行业的紧密关联,同时出于发展战略考虑,与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等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动。文化旅游业态的良性发展是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集中表现,是以“行业构成多元化、行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素质一流、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显著”三大特征为标志,需要遵循“创新业态发展思路、优化业态发展结构、提升业态发展素质、打造业态发展品牌、突出业态发展特色、营造业态发展环境和提高业态竞争力”的战略方针才能达到。
3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培育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明显,但仍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景区景点比较分散,无法形成集群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可利用性差,无法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严重制约了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
3.2 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投入不均衡 总体来看,酒嘉地区文化旅游行业规模化、集团化、网路化经营程度较低,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投入不均衡,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力差异性大,产业链较短,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滞后,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手段,文化旅游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不完全适应,文化旅游业缺乏一线实用性人才等,导致文化旅游行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强,严重影响并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相比酒泉市,嘉峪关市在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投入上,采取多措并举,在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更大的优势。2013年,嘉峪关市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15%,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2.9亿元,同比增长37.5%,文化旅游产业对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附属带动作用凸显。
3.3 跨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欠缺 酒嘉地区理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历史、资源、区位等优势,积极加强与丝路沿线城市间的合作,探索共同开发旅游景点,策划精品线路,完善交通体系,加强与丝绸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开展丝路沿线各国旅游人才培养与交流,实现市场互动。加强区域文化旅游合作,开展丝绸之路跨区域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品味,积极推动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带建设。
3.4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不健全 从典型文化旅游类型分析可以看出,还存在文化旅游发展观念落后,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协调合作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在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对敦煌文化、丝路文化、边塞文化、航天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创意开发,把优质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规划、项目建设、节庆会展、宣传促销以及旅游产品开发之中,创新开发具有地方文化旅游特色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等方面,酒嘉两地缺乏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的形成。
酒嘉两地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进行区域联动,培育旅游新业态,共同做大文化旅游市场,实现两地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需要针对上述问题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研学旅游教学模式学生学科融合
1研学旅游定义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InquiryBasedLearning(HIBL)。研学旅游即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在师生共同组成的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过程。
2研学旅游、游学和夏令营简析
“游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在国内可溯源于孔子。“游学”(JourneyEducation)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习,是在学习之中潜移默化的体验人生,在体验当中学习。“游学”这两个字既符合当下正流行的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也反映了这种夏令营的特质。从学术角度,研学旅游与游学区别很大,前者侧重于实践研究深度,后者侧重于学的方式是“游”;从旅游产品开发角度,二者都是旅游与教育结合的产物,是近两年较流行的旅游产品;从本质上讲,二者都是夏令营。在国外,夏令营已是成熟产业,且相当有地位。美国在2012年就已有约1.2万个夏令营,每年有逾1000万美国中小学生,100万成年人参加营地活动;日本人将修学旅游视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修学旅游在帮助日本人学会集体协作并促进身心健康同时提高了整体国民素质,且日本全国中小学生修学旅游实施比在90%以上;欧洲不仅夏令营形式多样,还有严格的营地管理条例,甚至有强制注册系统。在国内,夏令营最早多由学校、教委等教育部门赞助,一般针对特定的群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夏令营才开始发展,以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夏令营旅游活动一直占据夏令营旅游市场的主流位置。夏令营活动期主要为寒暑假,信息获取主要源于教育机构、媒体、拓展机构、熟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政府层面,教育部于2012年启动中小学研学旅游工作研究项目,在安徽、江苏等8省开展试点工作,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实验区,2016年底还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意见》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3研学旅游国内外经济发展现状
3.1国外经济发展现状
在海外市场方面,本世纪初,青旅等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开始从事海外游学业务,出国游学对孩子未来国外留学颇有益处,被认为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文化体验投资。目前,我国的海外游学活动多以学校名义组织,由各城市国际交流活动教育机构承办,目的地以美、英、澳等英语国家为主,参加人员年龄介于12~19岁间,教学内容以语言学习和参观游览相结合,时间约三周,人均团费约29000元。
3.2国内经济发展现状
与海外游学相比,国内游学、研学人均团费仅4200元,性价比更高;在增长率方面,国内游学增长达120%,远超海外游学50%;在初次接触游学平均年龄方面,国内游学为8.8岁,比海外游学早3.3年;在家庭收入方面,国内游学家庭一般年均15~30万元,低于国际游学家庭七成以上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水平。
4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可行性与发展策略
4.1市场分析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人均出游近3.7次,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人人都出游且当前主题游产品备受追捧的背景下,学生参与的研学市场也将大有可为。
4.1.1市场极具前景
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已由2014年(6.61万亿元)占比10.39%,逐步上升至2018年(9.94万亿元)占比11.04%,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旅游产品的丰富,以学生为主要目标客户的亲子类、游学和研学类产品亦在其中。腾讯文旅团队和TalkingData联合出品的《智慧旅游助力美好生活——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移动旅游用户中亲子游用户占比26.1%,即每四个移动旅游用户就有一个学生旅游产品用户。从数据上,我国现有幼儿园-12年级人数约1.8亿,若每年参加研学、游学、夏令营人数比例为5%、时间3天、每天消费1000元,花费将达270亿元。据估计,未来3~5年内研学旅游市场总体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4.1.2教育费用承担意愿强烈
中国家长对子女寄予厚望,家长愿意为子女受到更优质教育承受更高成本,近年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使家长具备了相应的能力,而研学旅游具有教育属性。
4.1.3孩子需要与外界接触
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多数中国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城镇化的居住方式使家庭间相对隔绝,家长生活压力大致使家庭内部交流减少,学习压力使孩子专注于学业,孩子普遍缺少接触外界特别是玩伴的机会,家长有意愿创造这种机会。从宏观经济看,旅游业增长与经济增长走势几近一致。
4.1.4寻求更优教育方式
教育问题是每个中国家庭的痛点。虽然国内一直在进行教育体制改革,但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焦虑一直都在升级,尽管一直在探索,但很难找到好的解决办法。有条件的家庭正在寻求更好、更丰富的方式作为体制教育的补充,研学旅游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4.2定位重点
研学旅游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在原有教育、旅游产品和业态上深度挖掘,广泛联合,形成灵活的、可分层的产品组合,其产品定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2.1目标客户
以一线城市为主,本地居民为辅,不局限于学生。根据笔者2017年4月份对携程网数据统计,上海、北京、杭州是国内研学旅游出发频率最高的城市,且总体上南方城市作为出发地的较多;同时,研学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多为一线城市的咨询公司,数量从高到低依次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苏州等,通过研学旅游产品供给和需求地点的一致性可以推断出游学客户群体主要在一线城市。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依靠大交通费用优势,二三线城市居民也将成本地优质且源源不断的研学旅游客户源。
4.2.2产品设计
(1)以特色入手,明确主题。在上一条论述中提及的研学旅游产品供给机构产品数量在三个及以下的占82.86%,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研学旅游产品设计的难度。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游学主题有:电影取景地、沙生植被、荒野求生、宗教仪式、动手烹饪、戈壁课堂、科学探秘等,这些产品均从特色入手,值得借鉴。(2)提升参与度。游客越来越追求体验度、参与度,在产品设计上,可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提升,激起游客的兴奋点,让游客在满意度提升同时主动宣传产品。(3)避开景区客流主线。游学产品客人最看重的就是安全,对游学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学生儿童来讲,在客流量大的地方本就是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避开景区客流主线或高峰期,保证研学游客安全和课程质量。(4)整合资源。现代科技为智慧旅游和资源整合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为研学旅游资源整合提供了基础。同时,资源的整合不仅可以实现项目的多元化,更有利于拉大产品价格差距,按客户群细分市场,为价格歧视创造空间。
4.3营销方案
在传统营销方式的基础上,要注重与校方合作,侧重网媒宣传。研学旅游项目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学生儿童,在产品过硬的前提下与校方合作可以提升产品的客户信赖度,而科技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了传播端和客户端,要将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相结合,使营销目标精准直达客户。
4.4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我国学生研学旅游在经济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为研学旅游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旅游市场体系缺乏规范性、研学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不完善、旅游安全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使研学旅游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对有学生参与的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必须要重视研学旅游发展中面临的这些问题,研究旅游营销策略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4.4.1争取政府支持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主体,可针对学生研学旅游给予理念与政策上的支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旅游规范、行业标准等,来加快研学旅游的实施,并对开展研学旅游的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教育部门还应当培养研学旅游专业管理人才,来促进与带动研学旅游的健康发展。
4.4.2转变观念
运用网络、媒体等各种传播媒介,对研学旅游的益处进行宣传,使家长与学生认识到研学旅游作用与意义,转变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4.4.3发挥学校及教师的作用
学生研学旅游作为待开发产品,也可借助于学校或教师的影响力,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合理开设研学旅游知识讲座,合理安排研学旅游时间,发挥学校及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需求及时进行关注。在我国目前经济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学生教育更倾向于素质教育,所以在学生研学旅游上,着重培养旅游人才,为学生设计更完善、更丰富的研学旅游项目,平衡游学比例,设计好教师与研学旅游学生比例,合理安排研学旅游时间,通过研学旅游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与历史知识,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加快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意义
上海和丽水,两座城市,两种风格,各放异彩,丽水旅游接轨上海是优势互补,潜力广阔。
(一)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必要性
上海,经济繁荣、人口密集,是带动21世纪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高收入水平、新生活理念、快生活节奏,加上久居大都市对绿色、自然的渴望,使得三千万上海人普遍养成了喜好外出旅游休闲、放松身心的习惯,居民出游率居全国第一。同时,上海又是极具诱惑力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无数的游客。承接和分流数量如此庞大的上海本地游客以及到沪的全世界游客对推动丽水旅游发展的作用可想而知。此外,从交通上看,上海是我国通往国内外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以航空为例,目前,上海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560架次左右,航线覆盖73个国际(地区)城市、62个国内城市,上海虹桥机场以国内航线为主,日均起降航班也在540架次左右。丽水旅游要提高全国化和国际化水平,必须主动接轨上海,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二)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可行性
丽水,生态旅游资源丰厚、优势突出,有“中国生态第一市”、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丽水重视旅游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2009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上海等许多大都市,生态环境相对欠佳,市民更加渴望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无污染的食品,因此普遍向往生态较好的地方,而纯净自然、绿意盎然、自然风光秀美的丽水正有这方面的优势,这为我们旅游接轨上海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契机。此外,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名气渐响的“中国摄影之乡”、“丽水三宝”文化、畲族风情,保存良好的老镇老街、古村落,这些都对上海人构成了巨大的诱惑。
(三)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现实性
近年来,丽水着力改善旅游环境,景区建设如火如荼,下辖九县(市、区)全部实现通高速。两年后,上海到丽水,高铁2.5小时,空中交通也为期不远。我市将开拓上海市场作为旅游工作重点来抓,成效日益明显,双方在经济、旅游、人才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我市制定颁发了《丽水市鼓励上海旅行社给丽水市4A级旅游景区送团的奖励办法》,并每年都在上海举办大型旅游推介会,有效提升了上海旅行社参与丽水旅游市场开拓的积极性。上海铁旅的旅游专列、上海青旅的旅游直通车已先后开通,上海市民来丽旅游更加方便。而我市在中央和东方电视台的广告和大量上海游客良好亲身感受的口口相传,也让丽水旅游在上海民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明显提升,可以说,“丽水旅游”已逐渐被上海人认可和接纳。
二、丽水旅游接轨上海存在的问题
当前,与我市加快接轨上海,建设长三角地区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旅游产品问题
从旅游产品来看,尚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重量级休闲旅游新产品;从旅游品牌来看,我市具有市场竞争力、特色明显的响亮旅游品牌还不多。随着对生态建设的普遍重视,上海周边主打绿色生态牌的区域越来越多,与我市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而它们往往占有先天性的地理之便。我市在认真研究上海旅游市场需求特点,将独特的生态、文化优势与旅游结合形成竞争优势明显的旅游产品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功能与结构问题
从旅游功能来看,目前我市还没有建成功能齐全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市场环境、咨询服务网络、自驾车服务体系、旅游停车场等系统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从产业消费结构看,旅游六要素中“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都还较弱,高等级酒店建设滞后,购物、特色美食、消费、演艺等要素不充分,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能体现丽水资源禀赋特色的旅游区,旅游逗留时间短,人均消费低,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三)知名度和影响力问题
从总体来说,我市城市形象虽有影响但还不够鲜明,尤其是在境内客源市场的知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境外客源市场则几乎没有知名度。通过多年努力,丽水旅游在上海知名度有所提升,但还远远不够响亮,同时,在长三角邻省其他地区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远远不够。
(四)客观因素制约问题
交通方面,丽水相距上海50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尚未直通高铁、动车和飞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在游客出行的欲望;另外,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上海这个庞大的客源市场,营销手段丰富多彩,竞争激烈,我市接轨力度和财力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
三、加快丽水旅游接轨上海的建议
目前,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快速发展、规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下一步,我市应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使丽水旅游更好、更快地接轨上海,抓紧做大做强。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1、上海及长三角的经济龙头地位明确,确保了旅游市场的潜力巨大,人口的高度集聚标志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区域个体的普遍高收入也确保了较强的消费能力,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前沿,各类经济文化活动对整个长三角有全面的引领作用。
2、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互补性、联动性极强的朝阳产业,地域间资源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是产业发展的必需条件。
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需求不断扩大,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更大范围的突破区域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现实意义越来越重要。紧紧依托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抢占新一轮旅游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是我市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
(二)要努力提升丽水旅游特色和服务水平,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1、突出丽水特色,加快重点景区建设和养生经济发展,形成一批有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旅游景区景点和产品。充分发挥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四大主题,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大力推进高等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改变“有资源,没产品”和景点“小、散、远”的尴尬,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的品牌景区,为树立“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品牌奠定扎实基础。将文化体验、生态养生、运动休闲、避暑度假作为旅游业发展重点,加快千峡湖旅游度假区、缙云黄帝温泉谷旅游综合体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建议重点强化对养生(养老)经济的研究,加快推进休闲旅游景区、养生(养老)基地和养生乡村“三大平台”建设,努力打造“食养”、“药养”、“水养”、“体养”、“文养”五个特色品牌,形成丽水“养生福地”的鲜明特色,迎合都市人重健康重养生的时代需求。
2、加快无障碍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通景公路建设,提高等级,实现互联互通;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城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景区游客中心设立自驾游服务点,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救援服务;加快旅游景区以及其他旅游设施的建设,抓好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高等级酒店和特色购物、特色饮食设施建设;大力培养、发展高素质的专业导游队伍,增强旅游企业创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规范管理,全力为游客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3、做好游线设计。发挥本区域的客源、资源、地缘优势,科学组合各县市区旅游资源。开发自驾游、双休游、亲子游、修学游、乡村游、度假游、休养游等旅游精品线路,争取成为长三角旅游产品体系中最具吸引力的“热线”。
4、建设统一的旅游资讯平台。建设受欢迎的旅游电台、旅游频道,建立有效的引导和预警机制,及时区域交通信息、各重点景区客情及服务信息;开展丽水生态旅游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评选活动,加大对优质产品优良景区的扶持,制定丽水生态专项服务标准,促进旅游品质提升。
(三)要切实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不断深耕上海这一重要的客源市场
1、抓好宣传广告。要编印好丽水宣传画册和生态旅游服务指引、自驾导游手册,拍摄主题风光片,并建立稳定长效的宣传推广渠道。要在上海人流集中的车站、码头、地铁、机场、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校、社区、政府办事中心、重要景点、旅行社等地长久持续地摆放精美的丽水旅游宣传资料供免费取阅。精心选择和编辑制作,加大在上海新闻媒体和机场、地铁、楼宇、商业中心及城市周边交通要道旁巨幅广告、电子广告投放,努力提升丽水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大旅游合作和推介力度。继续每年在上海举办旅游推介会,努力深化与上海各大旅行社的联系和合作,争取进入各大旅行社的重点推荐线路。鼓励我市旅游企业深入上海基层,与上海各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工会等机构加强联络,争取成为其召开各种会议以及员工疗养度假的目的地。进驻各社区,直接面对居民开展宣传,千方百计组织和吸引游客。积极邀请各国驻沪领事机构外交官考察访问,提升丽水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3、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平台。切实借助旅游博客、旅游qq群、微信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特别要充分利用丽水“摄影之乡”的优势,通过图片、影像以及在线交流等方式,努力使更多的人了解丽水;充分发挥商会、同乡会作用,通过丽水干部群众和丽水籍老乡宣传丽水旅游,强化人际传播。
(四)扎实做好借力发展工作
吸引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优质资源,是丽水旅游接轨上海,加快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1、引人才。要切实做好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引进工作,建立一整套科学的选人、用人、留人机制,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当前尤其迫切需要重视优秀影视作品对宣传区域旅游品牌的重要作用,抓紧引人才,借外脑,立足丽水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自然风光,拍摄出一部类似于《刘三姐》《阿诗玛》这样产生持久、巨大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快速提升丽水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重视与上海的知名文化机构和文化名人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2、引资金。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沛,企业家群体目光敏锐、观念超前,丽水藉企业家也多。我市应予特别重视关注,要有针对性地推出好项目,接受好项目,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推动项目落地。
3、引管理。上海人见多识广,对服务品质要求特别高,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尽快提升丽水旅游服务质量。坚持服务品质精细化,和上海旅游院校、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加强联系和合作,学习和引进先进旅游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的旅游服务标准,培育更多从事旅游服务的高素质人才。
当很多人“随大流”式地选择同样的旅游目的地和服务,人潮汹涌就难以避免了。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2015年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规模都会有10%的增长,将分别达到39.5亿人次、1.2亿人次。在出游人数整体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人们的旅途不“个性”一些,人潮或许会更加汹涌。那有没有美妙的新常态可以经历呢?有,那就是通过在线定制旅游开启个性化的深度体验之旅。
定制旅游注入互联网动力
所谓定制旅游,就是根据旅客的特定需求和喜好,从目的地、线路、用餐、住宿、用车、购物、观光、娱乐和导游等方面为旅客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与服务,这让旅客的旅途不再显得“千人一面”。
定制旅游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在国外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在国内则刚刚开始。长期以来,定制旅游的需求确认和产品策划主要还是在线下进行,旅客和旅行社多通过面谈或电话的方式沟通需求。线下模式大大增加了旅客与旅行社的沟通成本。旅客需要花时间去旅行社柜台表达自己的需求,旅行社方面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成本,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后续还需要提供资深策划师为旅客定制个性化的旅程。线下模式在效率上的局限大大限制了定制旅游的规模化发展。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低成本、高效率地整合资源,它让定制旅游在未来实现规模化成为可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移动通信、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让分散的、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有了现实的可能。应当说个性旅游的需求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是在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作业的时代,如果要满足普遍意义上的个性需求,就旅游者的消费预算和旅行社的生产成本而言都是非理性的。”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旅游行业的逐步融合与渗透,在线旅游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根据速腾研究院的研究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预估为800亿元,同比增长37.5%。
升级版自助游
过去提到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跟团游,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助游、自由行等更“自主”的旅游方式。自己做主的旅游使人们能更深入地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深度体验旅途,而不是跟着“大部队”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
在线旅游的主要目标客户更为年轻化,他们对根据自身个性化需求而设计的旅游产品有着更为旺盛的需求。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自助游在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市场交易规模中的占比为55.1%,比2013年的54.7%多出0.4%。跟团游的占比则从2013年的45.3%下降到了2014年的44.9%。
自助游虽然实现了“我的旅途我做主”,但它相比定制旅游还有一些缺点。选择自助游,旅客虽然可以免于跟团“随大流”地观看那些“被看烂了”的景点,避免快节奏的劳累奔波,但也可能会错失旅途中的亮点。旅客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如果不去人所共知的景点,那必然会面临去哪儿的问题。由于旅客对所在区域的风土人情缺乏了解,虽然在旅途上可以“任性”,但很容易体验不到值得体验的旅途亮点。旅客可以提前上网查各种攻略,不过这种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种成本,而且查到的攻略还不一定好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专业的定制旅游服务商根据旅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让游客在实现“我的旅途我做主”的同时,还能不错失旅途亮点,可以说是对自助游的创新升级,在跟团游和自助游之间寻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
选择定制旅游的旅客一般都是为了追求更优质的旅途体验,而他们对体验的优劣也更为敏感。虽然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不断降低定制旅游的成本,但目前定制旅游的费用仍不便宜,所以中高收入群体是国内定制旅游服务的主要客户群体。例如,2014年成立的定制旅游平台游心旅行就明确宣称,其目标客户是白领及以上群体,多家银行的VIP客户、投资界人士都是游心旅行的现有或潜在客户。随着在线定制旅游在国内逐步发展成熟及相关成本的降低,在线定制旅游在中低收入人群中的普及率也将不断提升。
高端人群对定制旅游存在巨大需求。根据兴业银行和胡润研究院联合的《2014中国高净值人群心灵投资白皮书》,健康、旅游和教育是中国高净值人群心灵投资的前三大领域,旅游位居第二。高端定制、主题游、深度游则是高净值人群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向。超过两成的高净值人群需要私人定制的高端旅游服务,最富有人群中的六成需要定制旅游。高端人群对定制旅游在价格上不敏感,但对体验敏感,这就对定制旅游服务商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产品丰富度提出了巨大考验,毕竟资源整合的链条过长就很容易导致精力分散。
实现在线定制旅游的几种途径
个性化定制旅游主题。选择契合自身需求、爱好的特色主题是旅客深度体验定制旅游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定制旅游市场已经开发了一批个性化的旅游主题,比如禅文化、亲子、高尔夫、极地游、直升机摄影、热带雨林、避世静修和医疗之旅等,这些主题的共同之处是让游客深度体验自己最感兴趣、最关注的场景。海外旅游公司甚至开发了更个性、更有特色的个性化主题供旅客选择。2014年,芬兰豪华旅游公司Luxury Action推出体验好莱坞大片的主题旅游服务。游客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自编脚本,到达旅游目的地后参演该片,可为游客提供汽车追逐、打斗场面等电影场景,甚至是电影《霍比特人》中的玄幻场景,电影的拍摄和剪辑都由专业团队来完成。
实现组团上的定制化与个性化。组团与个性化的定制旅游并不矛盾,关键是能找到爱好、需求与自己一致的人同游。太美旅行总裁郭明曾针对高端定制人群做过旅行需求分析,发现同普通游客相比,高端定制人群更看重“圈子”,他们认为“和谁去”比“去哪儿”更重要。这就为定制旅游服务商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实现组团上的定制化与个性化,让趣味相投的人同游,在满足他们旅游需求的同时,也满足社交需求。此外,旅游服务提供商还需要为每个“小团队”安排专业的旅行顾问。
把所有旅游要素打散,让旅客自由组合。一场旅途中围绕吃、住、行、玩、购等环节的差异有着大量的旅游元素。定制旅游服务提供商可以把这些元素打散,让旅客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模块化的拼接与组合。旅客可以增加、删除或改变相关旅游元素。如果旅客特别热衷品尝本地的特色美食,那么就可以增加美食方面的旅行元素,而弱化住宿等其他领域。如果说传统的大众旅游好比是购买现成的品牌电脑,那么定制旅游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购买各种电脑配件,自己组装电脑。如果用户更强调视觉享受,那就买高配置的显示器和显卡,而可以降低对其他元素的要求。
利用大数据分析,自动为旅客定制旅游产品与服务。长久以来,为旅客提供定制旅游策划的人力成本是制约定制旅游规模化的一大因素。如果所有定制旅游策划都由定制旅游服务商自己的专业人员来完成,那么业务量的不断攀升,也会带来人员成本的不断攀升。然而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定制旅游服务商开始尝试由数据分析来为旅客提供快速的定制旅游策划。以妙计旅行为例,旅客在线输入目的地城市后,系统会在几秒钟内提供规划好的行程。妙计旅行的系统能够从价钱、时间、体验三个维度去衡量和确定目的地周边因素,如住宿、交通、景点顺序等,它还可以随时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迅速做出调整。
由当地人提供定制旅游策划。定制旅游还可以运用“共享经济”的理念,让在旅游目的地长期生活的当地人为旅客提供策划咨询。当地人对该区域在吃、住、玩等方面的体检和了解更深更全面,在了解旅客的需求后,往往能给出更合适的定制旅游策划。目前国内在这领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初创企业,比如懒人游、Tagalong、客赞、鲜旅客、哈达旅行、收留我、丸子地球、智游啦和鲜旅客等。以懒人游为例,它搭建了一个对接旅客和当地人的网络平台,由长期生活在本地的人提供旅途规划咨询,不提供地陪服务。旅客与规划师自行沟通,规划师根据行程天数收费,懒人游不抽取任何提成或服务费。
在线定制旅游典型案例
蚂蜂窝。面向“自由行”的旅途定制已成为旅游社交网站蚂蜂窝的重点发力方向。多年来,广大用户在蚂蜂窝网站上了海量关于旅游攻略、旅途评价等方面的原创优质内容。蚂蜂窝运用技术手段对所积累的内容资源进行语义分析,精准掌握酒店、餐厅、景点等分类数据,为旅客的旅途策划提供指导,然后与合作供应商提供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围绕“自由行”,蚂蜂窝可以向用户提供全球6万多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攻略、旅游问答、旅游点评等参考信息,并基于大数据分析向用户提供交通、住宿、当地游等自由行产品和服务。用户原创内容、旅游大数据和自由行交易平台已经成为蚂蜂窝的三大核心竞争力。
旅游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大众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它有效满足了人们缓解压力、探新猎奇等精神需求,对于优化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庞大的游客队伍中,儿童作为特殊群体无论在旅游供给层面还是在旅游权利主张以及旅游素养培育层面,一直未获得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最终使其沦为成人社会的“附属品”,抑制了儿童旅游应有价值的发挥。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中国儿童发展指标图集(2014)》,2013年中国0-17岁儿童人口2.74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20%,占世界儿童总人数的14%,儿童人口位居世界第二。面对庞大的儿童群体,开展积极健康的儿童旅游活动,合理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对我国儿童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国民整体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儿童权利公约》(1989)所言:“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本文所指儿童即0-18岁的未成年人。
一、儿童旅游的价值
(一)提升认知水平
儿童旅游有利于深化个体认知,与学校传统教育形成互补。即使不具教育性质的旅游,也能带给孩子有益于课堂学习的经验。儿童在外出旅游中感知和操作物质世界,学到比课本知识更广博的第一手经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旅游帮助儿童获得知识体验、巩固技能技巧、推进思维发展、优化认知结构,并促进良好学习动机和态度的形成,从而主动地实现智育目的。
(二)增进社会交往
儿童旅游能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有利于儿童掌握更多的交往技能,消除长期封闭式教育形成的“自我中心观”。旅游中儿童通过区分社会角色,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他人。作为团体游客中的一员,儿童学会通过分享、协商、谦让和互助的形式相互交流与合作,从而改善社会适应水平,发展交际能力。作为亲子旅游中的一员,让孩子分担出游任务,落实具体出游事务,有利于孩子从小增强责任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体谅家人,减少任。
(三)促进身心健康
通过户外旅游活动,能帮助儿童协调肌肉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更为重要的是旅游给儿童带来的轻松、愉悦的积极情绪情感体验给儿童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儿童在旅游活动中能消除紧张、缓解焦虑、锻炼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特征,最终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健康发展。
(四)培育审美能力
儿童的审美能力培育可以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知识灌输型的审美教育存在诸多不足,而参加旅游使儿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为儿童提供丰富生动的体验环境。一旦特定的外在形式落在视野之内,儿童便会通过审美知觉自然地选择和筛选,与特定的内心情感模式联系起来,引起某种特定的感受,对美的敏感性也由此产生。
(五)优化道德情操
教化对于德育的意义在于将“已有”的道德要求灌输给儿童,但儿童最终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将取决于其在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对道德的体验和认知。通过旅游活动,儿童在生动逼真的现实情境中,了解国情、民情和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有利于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并接受道德教育。这种通过主动体验实现的道德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儿童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二、制约儿童旅游价值实现的因素
(一)儿童旅游权利主张难以落实
尽管《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十条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并且1980年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也予以强调“旅游应是人人享有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受竞争文化和“成人中心”教育观的影响,儿童不仅要肩负艰巨的校内学习任务,而且校外的生活也被繁重的作业以及“兴趣班”、“补习班”等填塞。旅游活动开展所需要具备的重要客观条件――闲暇时间缺乏有效保障。加之儿童尚未形成独立的经济能力,导致旅游活动开展的另一必备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缺失,儿童能否出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能否提供经济支持。受到以上两大客观条件的制约,儿童虽有强烈的旅游动机却难以顺利付诸行动。
(二)儿童旅游素养培育机制缺失
国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对我国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提升造成不良影响,简单依靠各类宣传标语和制度性措施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儿童阶段开始,注重培育旅游素养,是休闲社会全面提升国民素养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环节。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儿童旅游素养培育机制和环境,儿童出游需具备的旅游文化知识、旅游文明出游习惯、环境保护理念等基本旅游素养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旅游中频繁出现的“走马观花”、“乱涂乱刻”“随地扔垃圾”等现象出现也就不足为怪 。儿童旅游素养缺失导致儿童旅游内涵不足,通过旅游优化儿童道德情操和培育审美能力等价值难以实现。
(三)儿童旅游产品服务供给不足
儿童旅游主体构成特殊,旅游开发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都需要顺应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相应调整。从供给层面上看,目前我国大部分旅游企业对儿童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专业性要求重视不足,影响其旅游价值真正实现。市场上许多所谓的“儿童旅游产品”或“亲子旅游产品”仅仅把传统线路稍加改动,更有甚者只是将产品名称改头换面,旅游活动内容却没有实质性变化,市场亟需符合儿童心智特点和成长需求的专业化旅游产品。其次,儿童旅游服务严重缺失,很多旅游企业并未重视儿童旅游的专业化服务,表现为诸如儿童游览讲解和旅游安全指导等关键服务环节与成人出游并无二致。
(四)儿童旅游功利性导向明显
近年来,儿童旅游逐渐受到追捧,但其背后隐含的功利性导向阻碍了其应有价值的实现。
1、表现为求炫耀心理。一些家长及儿童不考虑自己的消费需要,而去追求流行时尚,去模仿别人的消费方式,甚至与邻居、同事和朋友进行攀比,因为自己在旅游消费生活上的不输于人、高于人而获得心理的畸形满足。超越家庭消费能力和儿童实际需求的旅游活动由此产生,某些儿童旅游直接以炫耀、攀比为目的,儿童旅游的内在价值则被严重忽略。
2、表现为求实效心理。家长以儿童的学业提升绩效作为外出旅游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如国际游学项目中被过度夸大的外语学习成效,受此影响,国际游学项目设计注重知名目的地和景点的机械组合,活动过程中儿童的国际视野、文化浸润、团队合作等关键元素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挖掘。此类功利性导向使得儿童旅游的价值观扭曲,儿童旅游的应有价值无从实现。
三、构建多方参与的儿童旅游价值实现路径
(一)政府部门层面
政府部门在儿童旅游价值实现中应发挥政策导向和顶层设计的作用。
1、政府部门通过出台建设性的儿童旅游政策,推动儿童旅游权利的有效实现。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一些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相关的支持性政策。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
2、与国家层面政策相配合,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如教育主管部门、旅游行政部门要层层推进和落实。各级政府部门在儿童旅游的时间保障、经费支持、协调沟通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儿童旅游从宏观倡导落实到具体行动。如一些省份推出的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即为儿童旅游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学校层面
长期以来,学校在儿童旅游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事实上,国家政策层面出台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政策最终需要通过学校加以具体落实。学校作为儿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可以在旅游活动组织和旅游知识传播两方面有所作为。
1、发挥学校的旅游知识传播平台功能。中小学提倡开发旅游校本课程,根据学业段的差异和所在地域的资源特点,在各个阶段推出乡镇、地市、省域以及国家等不同尺度地域范围的旅游类校本课程,传授旅游知识技能、培育文明旅游习惯,构建有利于儿童旅游素养实现的旅游知识体系,开发课程体系资源包,使旅游类校本课程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2、发挥学校的集体旅游组织功能。学校通过组织春游、秋游以及多种形式的集体旅游活动使儿童旅游真正付诸于行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可以在前期旅游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年龄层次儿童的特点选择出游的距离、出游的方式和出游目的地,在有组织的集体旅游活动中提升其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坚毅果敢等优秀品质,并在宽松开放的环境下实现游学相长和积极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旅游企业层面
旅游企业针对儿童实际需要,提供专业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1、旅游企业开发的儿童旅游产品要注重体现专业性。围绕旅游中所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全方位打造儿童旅游产品的特色。如餐饮企业充分考虑儿童营养与健康需求,推出儿童特色餐饮产品;自然和文化遗产区、博物馆、艺术馆、旅游景区等场所定期实行免费开放日,以减小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出游经费负担;旅行社组织并设计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等等。
2、提供切合儿童需要的专业化服务。儿童出游相较于成人而言,对服务的要求更高。旅游中既需要生活层面和安全保障方面的服务,又需要旅游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指导服务,甚至还需要心理层面的辅导。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只有将旅游服务作为核心竞争优势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因此,旅游企业在开展儿童业务时,需要凸显自身的服务优势,提供专业化的儿童旅游服务。
(四)家庭层面
除了物质层面需要家庭给予相应的支持,对儿童极有意义的是家庭所给予的行动层面支持。
1、儿童开展旅游活动时,家长需充分尊重儿童自身的意愿,诸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方式等,并且努力帮助其实现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权。儿童参与权是儿童拥有的天赋权利,教育者和父母应尽可能地让儿童实现最大程度的参与,并根据儿童的年龄与成熟程度尽量准确地判断儿童应该怎么参与,参与到哪个层次。对于儿童旅游活动而言,家长要设法让儿童参与旅游事务的策划与实施,并与家长共同做出决定。让儿童在具体旅游全程的参与中不断地学会思考并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发展身心与个性。
2、在亲子共同参与的家庭旅游活动中,家长要以自身积极、健康、文明的旅游活动发挥旅游示范作用,以乐观的旅游情绪感染孩子、以朴实的旅游方式引导孩子、以文明的旅游行为影响孩子。在旅游活动中实现家长及孩子的共同成长,促进国民旅游素养培育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