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大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习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面对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现状,认识并了解新的学生,尽快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1、充分认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实施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性。
2、认真学习、钻研新课程理论,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高一年级组各位语文同仁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笔记本电脑在备课、教学、辅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5、课外认真学习有关语文教学的杂志,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广泛吸收,不断充电,以期高屋建瓴地实施教学。
总之,不能做经验型语文教师,而要做科研型语文教师。
七、教辅用书及参考资料:
作文考查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了很大比重的分值。学生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语文科目的总成绩,更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职责监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写作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明确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再从语文教学工作的基层出发,建立合理的语文教学模式,树立作文教学全局的工作观念;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让学生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对待写作。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出了一些基本建议,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积累写作素材
文章的精华在于素材的选取。文章一旦离开了素材,就如鱼儿离开了水,失去了意义。所以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锻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语文写作中,时与事就是文章不可或缺的素材。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写作素材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丰富多彩。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明确指出:“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所以说,写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期的积累。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选取好的写作素材,为文章增添色彩。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美化我们的心灵,充实我们的头脑,写出好的作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贴近生活,开阔眼界,为自己的写作拓展思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设阅读课程的学习,从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前辈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从中受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精读细读,要学会思考,同时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即在学习生活中,要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让学生自由选取写作内容,自由发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情感是文章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文章缺少了情感就失去了文章的价值。对语文课本中蕴含的那些优秀的文章,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作者赋予其中的感悟:有的是对锦绣山河的赞美;有的是对未来的展望;有的是对残酷现实生活的无奈等。
情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阅读是心灵的交流。只有在写作时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才能领会作者的意思。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要注重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要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做到有感而发,将写作与心的交流联系起来,将自己的情感用文字去描述,去诉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要注重情感体验。
三、注重学习积累,丰富写作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章是产品,语言是产品的包装,精彩的内容必须要有精美的包装。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组织,要善于采用修辞方式来装饰文章语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课程中要生动形象地分析文章内容,找出文章修辞方式,仔细讲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组织语言在文章中的关键作用。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写作功底。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效仿古人学者,善于引用名言名句,联系古人的壮志豪情,为自己的写作增添情感意境。如在励志文章的书写时,我们可以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坚持真理。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成语知识的积累,要善于将成语、谚语引入写作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文章高度、深度。
四、强化创新,培养学生写作情感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真正要学写诗.必须要在诗外下功夫,即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来提高自身的水平。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写作。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写作时我们要做到三个新:即立意要新,取材要新,结构要新。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事物,怀着感恩的心去感悟世间万物,收集写作素材,培养写作情感,积累写作语言,从而书写出优美的文章。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教师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每一个单元的对话以及课文阅读是以这一单元的话题为中心的,而每一个话题都反映的是中国和外国的不同文化。这样的话题不仅说明了交际功能项目,而且让我们了解到了知识文化。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掘运用现行的英语教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课堂用语的积极性,注重跨文化的交流,所以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
1. 词汇
词汇在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是最主要的工具,代表着很多文化内容,词汇中的典故、成语、谚语等等都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深切的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在含义,同时比较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何区别,最后归纳、总结。
2. 对话
在高中教材中,对话的教授体现的是交际功能项目。因为要在某一个指定的语言情境中与人交流,所以不仅要有基础的英语知识,而且要了解一些必要的文化知识。要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使其更加地得体,防止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产生误解,教师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语言形式和语用以及文化结合起来。在对话教学中不断地练习与人交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要真正地把握交际能力,不能只是在浅层的交流中,而是要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在交际方面的技巧,比如交际时的风格、交际时的情境等等方面。要想使这一目标得到实现,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真实的情境,指导学生运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交际实际技巧进行演练。有些文化信息的处理不仅需要所学知识,还需要实践基础,这样可以使信息交流更加有意义,同时也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相信在这样的训练之下,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会有所促进作用。
3. 课文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阅读课文涉及的方面都非常地广泛,大部分都是涉及到了外国的文化,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文时,最好将这些课文有关的文化更加深入地讲解,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阔。在这种信息交流的方法下,同学们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而且对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课堂之外我会发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章让同学参考,帮助学生巩固。我经常使用多媒体来帮助文化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印象,同时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
二、 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要遵循的原则
语言是我们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与学生的交际能力相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在实现高中生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实用性原则
我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必须与日常交际的内容相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教师不能只把课本上的文化知识讲解一下,还应该创造一些交流情境和氛围,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进入到某个情境中,在其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知识。特别是和中国文化不一样的交际方法和行为,这些都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最终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熟练地把握。
2. 循序渐进原则
学生的用语能力是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现在的教材就是依照这一发展规律采用螺旋式循环往复的方法写的。所以教师要依照教材的内容,使不同的语境由简到难、由深到浅,然后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接受更加深层次的文化,从而掌握外国语言文化,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一名言,对于教师把握课堂质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必要途径,而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和前提。英语课堂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正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师生间相互交往的活动。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运用课堂提问。
一、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课堂提问是指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对学生做什么及如何做的指示,是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引导学生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是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它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情感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再者,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启迪他们思维的有效手段。课堂提问还能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即兴发言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分别从中获得对各自有益的反馈信息,以作为进一步调整教与学活动的重要参考。
二、英语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审时度势,注意适时性。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可以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课堂提问要全面衡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就是说,善于提问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提问一些信息型或记忆型的问题;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提一些理解型问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分散在课文里、蕴含在课文内容中的知识加以综述;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性质的问题,如让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辨明真伪,找出原因,并作创造性回答。这样,就能使所有的学生受到启发,才能使所有的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英语。
(三)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提问的目的是教师以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并用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思维,进而使学生流利自如地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有广泛性。教师应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教师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而对知识难点提问时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这样就能照顾到全体学生。
(四)适当肯定,注意激励性。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英语学生每次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更应该大加鼓励;对回答困难者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片面乃至错误者,也要给予补充,具体指出其错误所在。切忌冷嘲热讽、恶语伤人,决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手段,挫伤英语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表现,选用不同等级的真实的评价用语,使教师的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真实交流的一部分。如:“Really excellent!”“Excellent.”“Perfect.”“Wonderful.”“Very good.”“Good.”“Well done.”“Need improvement.”“Not too bad.”等。学生答不出或出错时,教师可以说“It doesn’t matter.Think it over.”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总之,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所以,人们把英语课堂提问称为英语教学中的催化剂。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遵循基本原则,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我国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十分高,高职院校中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英语专业教学方面还应该进行文化导入,以便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英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并更好地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所以,英语学习中的文化导入教学法既能够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又能够让学生在跨文化语言学习中获得文化内涵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导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属于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表达能够体现出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学习英语,就要掌握其文化内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其学习目标是能够很好地应用英语,这需要学生对英语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如果不懂英语文化,即便是能够说出流利的英语,也难免会出现“中国式英语”或在表达方面受到影响。①学生学习英语,便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与我国文化的不同,这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根据英语的实用特点进行教学,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自觉地借助英语文化深入学习英语。
2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高职英语教学中针对文化的导入内容可以分为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对话规范用语以及交际语言文化背景等。
2.1在词语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词语是英语的主要构成因素,词语包含两种意义,一种是表面意义,意为词语字面的意思,另一种是内涵意义,是指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的意思。这就是语言与文化的一种关系。通常来讲,每当遇到英语中的内涵词汇,教师都需要进行文化导入,例如“rain cats and dogs”字面意思很是不通顺,但在英语中就可以解释为“倾盆大雨”。这正是英语文化的一种体现,西方国家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了大量的此类语言表达方式,这是英语中的成语,与我国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浓缩。②
2.2在语篇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汉文化中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篇章结构上的差异,这与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有关,中国文化注重感官思维,西方文化注重线性思维,也就是说中国人说话爱兜圈子,外国人直截了当。③从语篇表达上讲,英语篇章的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线性特点,以演绎式为主。多数的语篇开头都是主题句,然后使用不同论点来论证主题句,最后再总结。而汉语的篇章有所不同,开篇由浅入深,最后归纳。
3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与策略
3.1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3.1.1循序渐进进行文化导入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虽然文化导入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在进行文化导入时,还需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以理解为主。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文化导入,可以由浅入深、由简到难,根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本知识的引导下,逐渐扩展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④在低年级中导入文化内涵,需要根据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进行文化导入,可以通过对话、谈话的方式吸引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语法和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导入法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利用单词的介绍,讲解与日常生活有关或常用的单词,比如“sorry”的用法,“sorry”和“Excuse me”的区别,“hello”、”good morning”、“good evening”等常用词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常接触此类词语,对此类词语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导入文化时学生不会感觉到陌生。第二,当学生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短片、英文歌曲等扩大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在英语短片或英文歌曲中,学生能够了解到英语的用法及为什么这样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3.1.2延伸相关文化进行文化导入
文化导入的目标并不是教育学生学习英语文化,而是利用文化导入,让学生尽快掌握英语。延伸相关文化进行文化导入是指可以利用课本内容,通过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文化内涵的延伸。⑤但前提是教师要先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化内涵的延伸。例如讲授“manner”一课时,在讲明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情境,一位同学在路上遇到老师,先用中文以什么方式打招呼?怎么称呼老师?后用英文同样演示一遍,从中教师可以渗透英文中对教师的称呼多数不叫“Teacher”,而是称之为“sir”,这是英语国家的称呼习惯。在延伸相关文化进行文化导入时,需要注意延伸的内容要根据教材知识点而定,不能在还没有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的时候便进行文化导入,否则会产生反向效果。
3.1.3对比中英语言进行文化导入
虽然我国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人是中国学者,但其中会包含十分丰富的英语文化内涵知识,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时,可以通过将课文内容与中国文化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加深对英语的理解。例如,在讲授“hot dog”一词时,如果按照词义解释应该是“热狗”,在我国是对动物“狗”的称呼,在英语国家中,这是一种食物。另外,讲授中国与英语国家的不同之处,例如,中国人称“死亡”、“牺牲”等,英语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不会直接说“die”,而是会委婉地说“to be with god ”。由此可以导入,英语国家人对表达不好的事情时十分委婉,多与宗教、上帝有关,我国则不同。再例如,在讲解“party”一课时,主人欢迎朋友来家里做客,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文化导入,讲解西方文化的风俗习惯。⑥英语国家的人认为在聚会时早到十分不礼貌,这样会影响主人的准备。而在我国,聚会通常早到十分钟会显得比较尊重对方,特别是对于长者或者地位较高者更应该这样。对比中英两国文化的不同,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能够让学生找到立足点,在学习中也不会十分吃力,还会对丰富的外国文化产生兴趣。 3.2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策略
3.2.1兴趣导入法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学生的课间或课余时间,培养学生阅读英文短文,例如英文的《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用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在阅读中主动挖掘文化内 涵,并与同学共同分享。教师在课余时间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为学生组织举办英语活动,例如英语小品、英语演讲、英语知识竞赛等,在活动中逐渐导入英语文化,加深学生的印象。
3.2.2文化讲课法
邀请外教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为学生营造英语使用环境,在讲座中要为学生讲解英语与汉语的不同之处,再让学生自行观察和找出汉语和英语表达的不同之处,由外教老师进行外国文化的传播,让学生亲身感受外国文化,增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3.2.3教具演示法
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地点还是在课堂中,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时间,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文化的导入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可以使用不同教具为学生演示英语文化,例如讲到“park”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视频,视频中展示各国公园,并配以简单描述的词语讲解有特点的公园,其建成时间、社会背景、历史价值等 。例如“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在展示视频或图片的同时,教师应该多为学生讲解公园在西方国家的价值、意义,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待公园景观建设的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丰富的画面领略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在更直观的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改变教学理念,引入多元智慧理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探索语文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营造活泼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深入对新课标的学习。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新理念的学习;注重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4、作好新教材的教学总结与反思工作。
5、扎扎实实地做到教学五认真。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尝试多种评价方式。
7、积极参与课题申报、研究、结题工作。
三、具体工作
1、学习新课程,树立新理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本学期继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精神,积极实施,研究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努力上好符合课改精神的课。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求老师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超越教材,创造课堂情境,灵活把握当时的课堂资源,教出兴趣,教出美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案例,在语文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中通过思维碰撞,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走进大家的头脑。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继续坚持开展研、备、讲、评一体的集体备课活动。要求教师结合课题,上好教研课,渗透其精神,推进教学改革。评议时也要围绕课题进行,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对于教学方法改革,要突出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正确的学习策略,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大力提倡课堂的民主化,大力提倡将学生的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继续改革备课,提倡个性化备课
在制定规划、教学目标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设定;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重点、难点及其对策,强化支撑点。
4、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开放学习促发展。
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微观结构,而是活跃在课程因素组合的中观课程结构中。以活动组织课程,重整合、重过程、重运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发挥教师与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规定主题、自选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评比,力求全面、全体、全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英语语法 问题 优化 教学策略
语法教学一直是困扰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语法知识单调而枯燥,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兴趣。但语法是框架,是支柱,没有它就无法建立起语言的大厦。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和发展语言能力。
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法格式化,偏重讲解。语法格式化即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常常将固定的用法、分类和规则,放在固定的范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一旦脱离这种环境,师生就会产生不适之感,或错误地认为那是不正确的。另外,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了语法就等于学好了英语,具体表现为偏重语法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背诵一条条语法规则。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疲于应付晦涩难懂的语法概念,其结果是遏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他们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导致了英语教学的低效。
2.过分淡化语法教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过分“淡化”语法教学。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设置各种任务和活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训练机会,学生会在完成任务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也有人认为只要交际的双方能沟通,语法运用的对错是无关紧要的,甚至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实施新课标就是淡化语法教学。还有些教师对英语语法知识掌握不透,对语法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研究不深,从而使有效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淡化到无”。
3.语法与词法的孤立教学。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语法教学与词法教学割裂开来,语法是单纯的语法,讲授规则、应用等,而词法要在另一个时间内学习。学生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法,还要在学习词汇上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法可说是躯干,词汇可说是枝叶。语法和词汇密不可分,每个词汇中都有语法问题,语法体现在整个词汇之中。人为的割裂在很大程度上了提高英语学习的难度,也增加了学习负担。
二、有效实施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1.突出重点,注重精讲。实际教学中,一节课要解决什么语法问题,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举例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讲的越细越好,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列举适当的例子。即要精讲,教给学生的语法形式应尽量简单明了,例如在讲状语从句时,什么是状语从句、它的位置、由那些关系词引导以及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关系词等,这些都不用讲了,因为教材上都有。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讲清楚。比如如何选择关系词,告诉学生要先看先行词这一要点,以及关系词在从句中所做的句子成分,还要讲清从句在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等。
2.创设真实情景,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和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虚拟语气时,首先教师口头造了一个句子:If I were a bird,I would fly in the sky.(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就在天空中飞翔。)此时学生好生奇怪:主语是I,be动词却用were,通常情况下是用ars或was。于是大家疑惑一阵就纷纷发言了:老师,怎么用were,是不是弄错了。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教师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交际功能,去创设运用这个语法项目的情景,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活动结合起来,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训练结合起来。
3.将语法教学融入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中。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应该融入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技能训练活动过程中,以避免语法课堂活动单一。通过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设计不同的活动旨在训练、培养学生多种语言技能,将一项或多项语法知识融入这些活动中去,加深学生对语法项目的理解,并为学生提供语法项目的实践机会,从而巩固其对该语法项目的理解与掌握。当前,通过引导学生做阅读进而发现、总结语法项目的教学方法比较普遍,也有一些较好的其他方法的尝试,譬如将语法教学与听力、听写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听写呈现出相应的语法知识,从而更好地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进行。
[关键词]:化学 课堂提问 提问情境 技巧方法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提问情境
化学教学中,课堂提问作用显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合老师提问问题的。在不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不但不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让同学们更加好学,反而会引起同学们对化学课堂的反感。因此老师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课堂提问情境,把握住合适的提问时机。比如在学习新的课程前,可以提问一些关于引出新课程的问题,引起同学们对新课程的兴趣。在教授《苯》这一节课时,先问一下同学们对这种苯的了解,举出几个比较常见的苯的例子。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是甲苯。在日常生活中,甲苯利用率比较高,比较“出名”。然后,再把握时机,提出其他的几种苯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老师在备课、制作课件,制定课堂计划时也应主动创设合适的契机,向学生提问问题。比如搜寻一些比较执行的事件(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起巨大轰动的“水变油”骗局),然后向同学们提问这些事件的成因。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随机应变,适时地抓住时机,充分利用,生成问题向同学们提问。有时候,由于设备问题,老师提前设计准备的课件,却无法正常播放。或者,由于显示不清,分析原子结构图严重失真。这时,老师就可以临时更改教学计划,让同学们根据描述自己想象原子的排列形状,组合结构。
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见缝插针,利用设备切换等时间来提问学生问题。好的问题能引发同学思考的问题,是很好的教学中的渡过手段。合适的提问情境应该是自然的、捕捉痕迹的,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可以的提问,比如检查化学方程式等不能算是真正的课堂提问,完全无法激发同学们的思考。
二、合理设计课堂问题
课堂提问有利于化学教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值得提问的。问题的选择是提问有效与否的关键。如何才能提出合理的有趣的问题,是很多老师为之费神的问题。在我看老,老师设计课堂问题时,应满足有趣、发散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一些死板的、固定答案的、死记硬背的问题是分本无法引发同学们的思考的,如化学公式、反应结果,化学剂的物理性质,这种只要记住就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只会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死胡同,以为学习化学,只要记忆即可。其实并不如此,化学是一门理科性质很强的学科,基础性的问题固然需要记忆,而理解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才是学习化学的不二法门。
高中化学讲授以基础为主,因此老师在提问、选择问题的过程中,应结合高中化学的特点,提出问题。立足高中学生化学学习的情况,以书本为出发点,努力精心设计出难易适中的问题。选择课本中的重点,在启发意义比较强的内容处设置问题。对于知识点的选择,则可选择比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来提问。深入浅出,努力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学生能接受的形式讲解透彻。争取提纲挈领带动学生深入、积极地思考。
问题设计时,难易程度最难把握。过难,学生回答不上来,容易打击学生自信。过易,又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因此,在难易程度上,我提倡应循序渐进,审计问题难易结合,由浅入深。难的问题,由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回答,引发起更深入的思考。简单的问题,由底子较差的同学回答,提高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这样难易结合,由点到面由简入难,才能提高整体的化学教学水平。
三、优化选择课堂提问技巧与方法
为了引发学生们的思考,老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应适时加以诱导。高中化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比较强的理科学科,理解最重要。因此,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启发式的以诱导学生思考为主要目的的提问。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散想象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本传授的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比如,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准确的回答问题,当同学们的答案存在偏差时,或者学生思维未跟上老师节奏,未能及时反应时,老师可以将问题简化之后,用更加浅显的方式复述一遍。如果学生还是回答不出来,那么老师则应考虑提问更加简单的问题,或者给学生以线索启发他。另外,当学生回答错误时,老师还应善于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错误问题,并且找到这些问题所反映的知识盲点,及时查缺补漏。
此外,老师提问不能局限与一个方面,而应注意问题的多样化, 在提问过程中,增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和互动。这是很多老师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思考的空间狭小,只能被动接收提问,被动回答,缺乏主动性,导致提问的效果变差。老师的提问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思路,扩展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对学生的各科的学习都是一大帮助。老师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提问,提问问题有比较强的针对性,这样不仅有利于与学生互动,而且也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平衡。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维方向,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
老师提问还应注意提问的情趣化,是课堂提问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而不再是学生的负担。改变以往学生害怕被提问,问题总是答不出而老师充满挫败感的尴尬局面。如果可以,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一起提出假设,一起设计验证试验并且验证结论。这不失为一个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课堂提问的相关技巧和策略是需要化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使用研究相关策略,创设有效合理的化学课堂提问情境,设计比较合理的课堂提问的问题,运用课堂提问的相关技巧和方法,发挥提问对课堂效率的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丹.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策略[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1(12).
[2]汪晓霞.浅谈提问技巧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0(9).
[3]韦彬.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2010(11).
关键词:高中;班级文化;德育教育;道德素质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高中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水平。
1.建立班委会,共同设计班级板报,张贴光荣榜,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班集体除了由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之外,还需要选举和组成一个优秀的班委会,这个班委会的作用就是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那么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班级的板报、光荣榜之类的,教师和班委会共同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班级的板报和光荣榜,板报设计的内容来源于学生收集的好人、好事、英雄人物或故事等,进行宣传。另外,引导学生把班级学习优秀、乐于助人、好人好事都以光荣榜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方面给予优秀学生以荣誉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1]。通过每期的板报和光荣榜的设计更换内容,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时刻要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教学技术,有计划的进行视频传播德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我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宣传德育教育知识,在每周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的为学生在网络信息中查找有利于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视频,如,在课余时间或者利用自习课时给学生播放关于社会献爱心活动视频等关于德育教学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习惯,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发展和进步的接班人,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2]。
3.共同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固定场所,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设计和创造积极的班集体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班级黑板或多媒体的附近贴大条幅,上面写上:学习使人进步等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话语,再如在班级墙角的垃圾桶旁边贴一张告示: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和水平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良好的习惯,而且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4.教师以身作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德育教学中以教师为榜样,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学生引以为榜样。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写字、穿衣,同样的教师的言行,学生也会习惯性的学习和模仿,积极地教师行为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3]。例如,教师在班级里看到地上有一张废纸,那么这时教师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动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样的行为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会觉得任何人都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水平,不因地位高低、贫贱等而改变,因此学生在生活中就会像教师一样,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素质,养成维护环境卫生等良好的习惯,从而逐渐的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
小结:
综上所述,高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建设班级文化时,注意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教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但是在促进德育教学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我国德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学生整体的德育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