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

第1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 聚焦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60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演变历史 图说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问题探讨 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上海创新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与面临的挑战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定位与发展研究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贸易发展初探 上海自贸试验区对贸易便利化与信息化的要求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苏州经济金融的影响分析 浅析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的意义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及其对港航业发展的影响 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通关“简政”助自贸区增效提速[N].科技日报,20141218,(6).

[8]杨群.口岸如何“管得住”又“快起来”[N].解放日报,20140304,(4).

[9]蔡岩红.海关一年推23项自贸区新制度[N].法制日报,20140917,(6).

第2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F75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88-2

0 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积极主动地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成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必然要求。

1 西安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

1.1 西安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

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城市建设自由贸易区,可以凭借地理区位和国家相关政策的优势辐射周边地区关中城市群及“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使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枢纽,对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能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西安会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可以为西安带来高端装备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关中地区的比较优势,也可以与中亚、中欧地区开展贸易,互通有无。西安自由贸易区可以构建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西安作为中国西部重镇,丝路起点城市,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建立西安自由贸易区,将会打通中国东中西部贸易通道,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为丝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战略支撑点,促进内陆开放步伐,发挥对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辐射和集聚效应,促进国际跨区域合作,特别是与中亚五国及中欧地区的有机联系。利于形成合作共赢的新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国际区域合作的成本。

1.3 西安国际内陆港的建设和发展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西安内陆港的建成可以起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作用。实现丝路经济带若干城市群与环渤海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的有机协调发展。设立丝路经济带西安自由贸易区,发挥西安综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优势,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贸易园区范围、辐射关中城市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型产业。

2 西安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分析及功能定位

2.1 西安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分析

西安作为陕西省会,西北地区最大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级旅游城市,区位条件优越。有现代化立体化的现代交通网络,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六大空港之一,西安市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节点。高度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的建成,西安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中部、西南、西部腹地的联系更加便捷,西安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西安区域经济中心地位明显。在内陆型城市中,西安设立陆港型综合保税区,财政、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明显。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地理位置优越, 2015年第一季度,西安GDP总值超过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的经济总和,经济实力强大。西安综合保税区具有较低的集装箱装卸费用,国际中转总量比重逐年提升。西安市所在的陕西省矿产资源丰富,陕北能源基地为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能源支持。西安综合保税区地理位置优越,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比邻,距离西安行政中心、海关两个特殊监管区域距离较近,口岸功能完善,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2.2 西安内陆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

国内正在建设的自贸区各有特色,上海自贸区定位为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贸区更加注重粤港澳合作,带动珠三角经济发展,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服务;天津自贸区面向东北亚市场,为京津冀一体化服务;福建自贸区重点在于突出海峡两岸合作,形成闽台经济一体化。总体来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属于沿海型自贸区,西安要建设的自贸区属于内陆型自贸区,定位应不同于其他已经批准设立的自贸区。西安自由贸易区应该准确定位,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园区,带动陕西关中城市群发展,引领西北五省区及陕成渝西部金三角经济带经济发展,辐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与地区互联互通、协调发展。西安建设的自由贸易园区,应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科研中心、物流中心,将注重功能整合,结合区域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与竞争对手适当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特别是针对中亚五国与东欧国家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合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差异化发展策略。

3 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的实施策略

3.1 贸易、投资领域的制度创新

借鉴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贸区的经验,西安在贸易、投资领域应进行制度创新,制定西安自由贸易区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政策,逐步放开对国内外投资者在西安的投资限制,广泛吸引外资。应对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变为注册制,方便外商投资,降低投资准入门槛,为外商投资提供便利。西安自由贸易区应逐步减少和取消对于外商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股权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准入限制。制定先进区,后报关的相关政策,增加贸易和物流企业的数量和层次。西安自Q区应重点发展丝路经济带核心城市转口贸易、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增值加工等主体业务,大力发展金融、会展、休闲、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体系完整、改革力度大的自由贸易区投资、贸易体系结构。

3.2 以“丝路经济带”为依托,提升西安开放水平

继上海成立自贸区后,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建设相继获批,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应有区域性特色。西安的竞争力体现在西安拥有区位优势,应尽量争取政策支持,获取改革红利。以丝路经济带为依托,西安地处中国版图的中心位置,联通东西、辐射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交通、信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较为完善。西安高校众多,研究实力雄厚,五大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丰富的能源资源、相关产业形成有效的补充,可以做到产业互融。西安口岸平台齐备是西安的一个重大优势。西安市不沿边、不靠海,但有西安国际港务区这个全国最大的内陆港,还拥有两个功能齐全的综合保税区和一个出口加工区,在海关特殊监管和对外开放政策创新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有能力有条件为丝路沿线对外开放提供便捷的口岸物流服务,建设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进一步提升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辐射、带动、服务、支撑作用,使之成为联通欧亚、承东启西的枢纽,进而达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效应,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8个城市群之间,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之间的互融互通、协同发展。”建设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可有效提升西安开放水平。为丝路经济带自贸区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

3.3 转变政府职能条件下的制度创新

建设自由贸易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要建设西安自由贸易区,要专注于政府职能转变。按照自贸区理念,建设自贸区需要按照要求改造政府职能。政府要在市场准入方面进一步放开,贸易要向“境内关外”的目标努力,做好事后监管。要求政府必须是一个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政府在相关领域既要管得少又要管的到位,政府应是效能政府、服务型政府,要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同时,西安市政府应效仿上海等地,加强自身的改革和流程再造,优化对于市场和企业的服务。西安市政府还应在培育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信息共享、综合执法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将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研究和如破。

参 考 文 献

[1] 冯宗宪.国外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的态势及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5,10.

[2]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贸区可行性分析及政策建议[J].西部财会,2016,4.

第3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转型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保税区是在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以发展为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区为目标,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特殊经济区域。因此,也可以理解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自由贸易区的初级形式。

一、自由贸易区理论进入我国

自16世纪开始,就在一些国家陆续出现了包括自由贸易区在内的经济特区。可以说,自由贸易区是国际经济联系的历史产物;在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不久,我国专家学者便开始研究世界上经济特区的有关理论和具体实践,并编撰成书,旨在把世界上的自由贸易区介绍到中国。

郭信昌(1987)等学者阐述了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发展、性质作用等基本理论,对自由贸易区选址、建设规划、立法制定、行政管理、投资促进、优惠措施作了分析。曲云厚(1987)等人在此基础做了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论分析。按照经济特区的特点及功能,把经济特区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科学工业园区四个基本形态,并将其演化进程进行了纵向比较,揭示了其不同的特征、功能及发展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对各个国家同类的经济特区进行了横向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成功或失败之处。对我国保税区的设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保税区的研究

我国保税区正式批准设立后,对保税区研究也逐步丰富起来,包括保税区的定性、功能定位、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产业结构、土地开发、税收与关税、建设资金的融措,等等。

1、保税区的定性。在保税区的定性上,陈章喜(2002)将保税区概括为保税仓库与保税工厂的集合区域是以保税业务为基础的国境内、关境外的特殊经济区域。陈志龙将其定义为不叫出口加工区的出口加工区,处在境内关内,是自由贸易区的一种。李力(2001)认为是保税仓库、保税工厂向自由贸易区演变中的一个过渡概念,是向自由贸易区发展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但不难看出,这些表述都将保税区定性为自由贸易区的特定表现形式。

2、保税区的功能定位。我国保税区设立伊始,其功能覆盖广泛。刘助仁(1995)将其归纳为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仓储,以及金融、服务等十余种功能。林康等(2000)也指出,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口贸易的流量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和发展,而我国的保税区则试图涵盖自由贸易区的全部功能。张凤清(1996)认为,各保税区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功能选择,避免功能趋同;要依据国际性、特殊性、服务性、协调性及务实性原则,应选择最具优势的保税仓储。虽然我国保税区最初定位是仓储、转口和加工贸易,但1998年以来,物流分拨成为主要功能,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郑德雁,2002)。宋黎(2006)也认为将物流分拨作为主要功能进行开发,并由此带动周边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保税区功能的回归,是保税区的政策和设立目的的要求。但从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小”、“少”、“弱”等问题,而提供一揽子综合物流服务是现在和未来的主流方向。因此,应通过引进和发展龙头型保税物流项目,推动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整合,合理化物流产业组织结构,集聚物流产业群,延伸物流产业链。

3、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保税区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制,但也存在着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管理体制必须有助于特定功能的实现。李友华(2006)认为,当我国保税区执行保税仓储和保税加工功能时,“境内关内”是适宜的,但随着该区域所承担的自由贸易功能进一步深化,在管理体制的层次上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境内关内”的管理体制不仅在理论界受到了批评,且在客观上约束了保税区的快速发展,为保税区管理的微观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由于我国的保税区对外被认为是在关境之内,而对内又被认为是在关境之外。这种不明确的定位,使得海关在区内实行监管时不容易把握“度”的问题,也给企业带来了困扰。蒋琴儿(2006)的调查显示,为了解决“境内关内”造成的出口退税难题,很多企业都采用“出口复进口”的办法。这不但使企业的效率降低,也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

同时,在保税区政府管理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罗丙志(2001)将其总结为多元化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问题;管理和运作缺乏具有权威性的法规;有些保税区没有能够实行完全的政企分开;保税区事权分散、效率欠佳、部分公务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有待于建立;全面、系统的投资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张凤清(2003)还提出保税区与非保税区存在政策衔接的协调性差的问题。

这些观点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应组建权威的管理机构,可由八部委共同管理改为一个职能部门兼管的单一型管理体制(高海乡,2002),或由中央政府组建权威保税区的管理机构(郭信昌,2000)。在微观操作上要政企分开,采取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肖苑生,2003)或推行公司化管理体制。在立法上,政府必须抓紧制定和颁布一部保税区的基本法以及打造良好投资环境;大力培养管理人才,提升服务质量(李力,2001)等建议。

三、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

近十年来,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研究成为热点。董维忠(2004)指出,“入世”以来,随着我国总体关税水平的大幅降低,进口许可证及配额制度的松动,保税区的政策功能相对弱化;企业获得保税利益与区外经营差异缩小,保税区的成本优势在弱化;对外资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使中外企业原来只有在保税区方可享受的政策趋于普遍化等等,都影响着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向自由贸易区转变已成为走出“瓶颈”的根本途径。

我国保税区具有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许多特点和功能(陈双喜,2004),但在定性、管理、政策法规、功能、海关管理方面都与自由贸易区有很多差异(散襄军,2002)。要实现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必须解决和国际惯例接轨的问题。陆松等(2004)建立了一个自由贸易区评价模型,用评价指标体系来描述自由贸易区的概念框架,确立保税区转型应该达到的目标。

就转型模式而言,林峰(1999)针对外高桥保税区提出了“区港合作”与“区港合一”的发展模式构想。之后多数学者也认为,我国保税区可以采用与开发区和港口合并的模式(刘恩专,2003)。而这种模式应用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成为保税区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思危(2004)认为,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为:“境内关外,适当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

当然,是否向保税区转型问题上也存在争议。陈雷(2003)认为,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取向在保税区不具有推广价值,其卓有成效的非政府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移植到保税区,其政策架构可为中国保税区提供的政策推动力也不会再有爆炸性的能量。但刘辉群(2005)与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合作进行了一项关于我国保税区发展研究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保税区管理机构人员和区内企业管理人员倾向于将保税区发展成为自由贸易区,以维持和增强他们的利益。

总之,学者们的研究目的只有一个,即为保税区的发展提出更有实效的政策建议,使其能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成思危(2003)指出,做研究,特别是应急研究,必须明确保税区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明确发展目标模式,研究务求实效。相信,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我国关于保税区的研究将不断丰富,保税区的发展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研究所汇编.世界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4.

[2]郭信昌主编.世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概论,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1987.

[3]曲云厚主编.世界经济特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0.

[4]陈章喜.中国“入世”后保税区的功能调整与体制转换,国际贸易问题,2002(4).

[5]陈志龙.保税区的局限性极其转型研究,上海改革,2002(7).

[6]李力.加入WT0后如何打造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01(9).

[7]刘助仁.中国保税区及其发展构想,国际贸易问题,1995(9).

[8]林康,尤崧涛.论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国际贸易问题,2000(3).

[9]张凤清.关于我国保税区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2).

[10]张凤清.论新形势下我国保税区的功能选择,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6).

[11]郑德雁.保税区功能该如何认定位,中国统计,2002(2).

[12]宋黎.保税区现阶段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建议,商场现代化,2006(12).

[13]曹艳文,吴蓉宋,轶唐.我国保税港区发展现状及展望,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8).

[14]李友华.我国保税区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分析,烟台大学学报,2006(1).

[15]蒋琴儿,刘德弟.我国保税区转型模式及其发展前景,商业时代,2006(9).

[16]罗丙志.对我国保税区政府管理的一些思考,国际经贸探索,2001(2).

[17]张凤清.完善我国保税区政策管理模式的若干思考,特区经济,2003(5).

第4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外界过去对于深圳的关注常常由制造业而起,而附着之上的,包括证券、期货、期权、金融衍生产品及其服务在内的“虚拟经济”被认为只是未来的方向。

伦敦金融城2009年9月公布的第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则显示,全球金融中心中香港位居第三,深圳则超越内地其他城市,名列第五。“虚拟经济”在深圳的迅速成长多少让人感到意外。

“虚拟经济”初具规模

深圳市政府金融办的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深圳多数重要产业增速减缓,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却逆势持续增长。2009年1至6月,全年金融业总资产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36.9%。

截至2009年,深圳已有17家证券公司,居全国首位;有16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总规模占全国比重35%,基金资产净值7975.5亿元;包括招商银行、平安保险在内的一批巨型金融企业也开始在深圳涌现。

此外,由于创新能力较强,市场化运作机制较为完善,截至2008年底,深圳的私募股权基金已达300多家,私募证券基金达3800多家,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证券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达到3200亿元和6000亿元,约占全国市场规模的35%和50%。另外,深圳本地还拥有16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00多家担保公司。

同时,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使得深圳“虚拟经济”从起步之初就具备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优势。目前,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外资银行在深圳设立了74家营业性机构和5家代表处。外资银行数量已占深圳银行总数的30%。

深圳市政府金融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深圳的货币市场2009年成交20多万亿元,货币交易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此外,深圳一年的人民币净投放量在1400亿到1500亿元之间,约占全国的40%-50%。“全国有近一半的现金投放在深圳,可见这里‘虚拟经济’的活跃程度。”

共建全球金融中心

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的专家们认为,由于金融业已逐渐成为深圳和香港共同的支柱产业,“深港”合作关系正在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三来一补”合作升级到“虚拟经济”合作层面。因此,在全球金融面临重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应从国家层面支持港深共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将深圳打造成内地的“虚拟经济之都”。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警示,中国要着眼于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低附加值的制造部门逐步向高附加值制造部门和生产服务部门转型。

“然而,中国传统资本市场还有很多不适应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方面,比如融资渠道主要靠政府分配,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还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虚拟经济规模很小,发展模式也比较落后,处于‘补课’阶段。在这方面应该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国世平指出,在具体的操作层面,香港与内地金融体系的接通最好是以“点对点”的方式,在风险可控制的情况下实施,而最合理的一个点就是深圳。

“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打通港深之间金融合作和资本流动的制度,是中国构建世界金融极的最理想路径。”国世平说,“比如,通过建立港深之间的跨境资金流动通道,加快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以两地证券交易所合作为核心,推动两地资本市场融合;利用河套地区开发的重要平台,建设‘港深金融城’”。

“港深自由贸易区”

与共建全球金融中心相匹配,相关专家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建议,香港和深圳可探讨建立一个共管的自由贸易区,使之成为港深一体化的试点,同时成为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政策的综合实验区,进行一系列更加开放的政策性实验和探索。

时至今日,香港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金融海啸的阴影,特别是金融和出口两大关键行业所受冲击严重。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呙中校认为,真正困境远不在此,结构性问题才是香港经济的致命伤。

呙中校说,作为支柱产业而畸形繁荣的房地产业“绑架”香港经济,极大削弱因低税和自由港而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导致香港经济转型困难。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李罗力认为,香港制造业转移后出现产业空心化,导致产业升级受阻和财政困难等危机和隐患。其中,普通劳动力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一水相隔的深圳面临着几乎同样的难题:产业升级艰难,土地、水、能源、环境承载力大幅下降……

区域经济学者金心异说,港深这对“难兄难弟”的出路在于合作,而除了共同打造“全球金融中心”外,还应该探讨建立国家级的自由贸易区。

深圳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谭刚认为,把“港深共建国际都会”具体为创建“创新型自由贸易区”是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政策的深化和进一步具体化,有三个层面的战略意义:一是扩大珠三角内需,带动华南、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二是在环南中国海地区形成商业中心,有利于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南中国海的繁荣稳定;三是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巩固两地的金融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张国良认为,“创新型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可从4个方面定位:金融创新试验区、区域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区域产业链管理基地。

其中,金融创新试验区功能是重中之重。张国良说,港深金融合作是中国构建世界性金融极的现实途径。港深两地制度不同,要进行金融合作不仅受到制度上的限制,而且还事关国家金融改革的整体部署和金融安全,所以有必要通过自由贸易区来先试先行。

“自由贸易区”可进行的金融试验包括:倚仗人员、资金、外汇自由流动的有利条件,使自贸区成为港深“资金自由行”的桥头堡和试验场。在自贸区内,内地居民可方便地投资香港股票、期货和各类基金,香港居民也可通过便捷手续投资内地A股证券和期货交易等。港深两地还可通过自贸区展开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的深入合作,努力拓建国际能源期货交易市场。自贸区可以作为央行及各大银行的南方总部基地,同时吸引香港及海外的银行来设立分行,形成金融聚集的优势,等等。

“创新型自由贸易区”应体现“深圳所有、深港共管”特点。张国良认为,在具体管理方式上,港深应共同设立一个高层协调机制;同时,港深要共同组建半官方性质的自贸区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对自贸区开发和管理进行灵活的统筹负责。

“港深自由贸易区”可实现路径多样。目前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在深圳前、后海区域重新规划建设;二是由深圳原有保税区进行转型。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认为,不管哪种意见,都是可行的途径,“中国是贸易大国,而自由贸易区却很少,很有必要通过设立深港自由贸易区来先行先试”。

突破体制障碍

但如不能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港深共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贸易区”只能停留在天马行空的想象阶段。

张国良呼吁,深圳和国家有关方面,应解放思想,利用香港的优势。“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经验和人才也是国家的财富。而深圳要发展成为国际化城市和创新城市,需要有国际眼光,需要制度创新。为此,深圳应该大胆引进香港成功的国际化管理经验和人才,参与港深合作项目的管理。”

第5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一、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定位分析

(一)天津自贸区与国家经济整体战略布局的关系

根据国家对自由贸易区的规划,上海自贸区仍是我国自由贸易区的主体,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面对的是不同方向。天津自贸区面对主要是东北亚地区,而广东自贸区面对的是港珠澳,福建自贸区面对的则是台湾。本文认为,国家新审批通过的3个自由贸易区布局体现了国家经济整体战略布局。

天津自贸区的成立正是国家经济整体战略布局新的举措之一,是国家对天津经济发展的认可与期盼。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其对我国东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天津自贸区的成立也有助于加快推进国家经济战略整体布局,其与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一道,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天津自贸区的发展优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第二批获批的自贸区的名字中去掉了“试验”二字,这就充分说明了天津自贸区作为我国北方目前为止唯一获批的自贸区,并不主要承担类似于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综合改革功能,而是要其发挥在我国北方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关于天津自贸区采用何种建设模式,目前据公开信息显示有三种初步构想:一是建设单独的东疆自由贸易区;二是东疆保税港区与协同天津港保税区一体化发展;三是包括东疆保税港区、天津港保税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三大区域。不论政府最终采用何种建设方案,东疆保税港区都将占据自贸区的主体地位。

随着天津经济的迅速发展,东疆保税港区在租赁、贸易和航运等产业上已经有了深厚的发展基础,这也是天津自贸区的主要发展优势。由于在自贸区的建设上,招商引资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天津在融资租赁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将是天津自贸区发展建设的优势基础。

(三)天津自贸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关系

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是中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其中,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起着龙头作用,滨海新区近年的经济发展建设也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必将进一步巩固强化其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

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将在环渤海经济圈中发挥几个优势:一是天津港在物流上的优势;二是生产制造工业上的优势;三是多年保税区建设上的优势。随着环渤海经济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天津作为区域经济的主体之一,其自贸区的建设对于加快带动环渤海和北方的经济能够起到很好的融合作用。

二、天津自贸区建设的路径构想

(一)围绕实体经济,适当放开政策限制

目前为止,在整个沿海的大城市之中,只有天津将现代制造业作为城市的主要定位,并且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拥有全国先进的制造业,这是天津最大的优势之一。天津自贸区的建设应依据天津实体经济优势的特点,在政策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放宽。应在天津实体建设的整体布局的基础上,适当放开政策限制,制定调整负面清单,使得天津的实体经济更加充满活力。但自贸区在政策适当放开的同时,应关注当前天津工业经济整体下行的趋势,对存在诸如产能过剩、项目储备不足,产业集中程度不够高、产业链条不够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实体经济工业,还是要在政策上加以适当引导。

(二)创新金融租赁,联通海外金融市场

相比于上海自贸试验区注重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天津自贸区可借助天津在租赁、贸易和航运等实体产业上的发展优势,建设国家级金融和租赁产业园,实现金融与租赁产业聚集,发挥自贸区内的辐射效应,使得金融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

当前天津的各类金融机构总数已突破千家,天津自贸区在建设中应依据天津金融租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由于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金融一体化,而互联网金融具备打破被物理时空和行政区分割的天然优势,能使现有的金融体系结构更具活力,更加服务于实体经济,也能更加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困境,为此,应将互联网金融作为天津自贸区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发展。

(三)打造现代物流,发挥天津港口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功能之一。天津港作为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201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4亿吨。天津自贸区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应借助天津港的优势,打造现代物流,使得天津自贸区发挥海关监管功能,加强进出区域的便利,从而使其在整个物流的链条中,港口、海关、检验检疫环环相扣,高效衔接,提高企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竞争实力。

(四)加强服务行业,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目前天津服务业的比重不足46%,而北京、上海、广州一般均超过50%,甚至接近80%。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工业上,其经济增速也主要依托于工业上的高投资,但随着产能的逐渐过剩,加之现有东疆保税港区在货物贸易上所获得的政策已经非常接近于自贸区的要求了,继续在工业上追加投资的意义已不多,为此需要在服务行业和金融的开放上加以突破。

自贸区的服务业开放,应当充分利用天津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天津加强服务行业建设应当站在战略的高度对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既注重引进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又应当注重能够发展民生的服务行业。但天津自贸区服务贸易的开放是在天津地区整体服务行业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展开的,相比于服务业发达地区有着一定的劣势,这就需要自贸区在建设中进行充分合理的设计,既要解决自贸区服务贸易开放上存在的很多需要单项批报的商业问题;又要切实以自贸区的服务业开放来辐射引导天津其他地区的服务业发展。

三、对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在战略布局上坚持全局化视野

“战略布局”一词原是战略上的专用术语,现在军事领域、外交领域、经济领域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战略布局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围绕特定对象而进行战略实力的调动、分配和投送等。在任何战略的实施中,战略布局的主要作用是塑造战略态势,从而影响战略交流。我国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将天津、广东和福建作为第二批自贸区,体现了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自贸区的数量和方向的宏观调控。天津自贸区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一是在对自身进行清晰定位的基础上,尊重客观实际,注重大局,既要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促进天津自贸区发展,又要以自贸区的发展带动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这是在自贸区外部发展上需要坚持全局化的布局。二是在天津自贸区内部的布局上要坚持全局化视野。自贸区园内各个产业的分布应当依据滨海新区以及天津本地的物流优势、金融优势、现代工业优势等,使得进入园区的企业优质化、数量合理化、协作高效化。

(二)在政府监管上进行创新化探索

随着天津自贸区的成立,如何在建设中有效实施政府监管是需要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上海自贸区的管理模式可为天津提供相关的经验借鉴,但由于定位、优势及地域的不同,在政府的监管模式上,天津自贸区需要进行创新化探索。为此,在天津自贸区的监管策略上应当坚持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可根据自贸区发展目的,将落脚点放在自由贸易上,通过建设综合信息平台,对自贸区内的货物、服务贸易、金融、信息、人口等进行通盘监管,使得各要素形成自由、快速的流动。尽管有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管理模式可以复制,但天津自贸区在监管上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在当前“半市场化”的背景下,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做好开放、市场和政府监管的有效融合。不但要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解决以批代管、监管不力或是过于干涉市场化运行,同时要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信息化等方法手段,做到信息公开、评估科学、管理协同。

(三)在法律支持上尊重国际化惯例

第6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一、应对全球化,中国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置身事外”到“作用其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一方面,对有限世界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对世界统一大市场的追求不仅已成为全球化的目标,而且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另一方面,由于现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资源占有的不平等,使得各国在力图抓住全球化机遇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感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迅猛发展,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加紧行动,构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区依托,以期达到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全球化过程中的好处,又能尽量规避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伤害。因此,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几乎全部参加了亚洲的40多个区域和次区域的合作机制,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中国还率先与东盟达成并积极筹建自由贸易区,第一个以非东盟成员国身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首倡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中亚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的共建自由贸易区协议更是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激活作用: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大国随后都加大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建设自由贸易区的投入力度。鉴于已有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南非、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海湾合作委员会、安第斯共同体等多个国家或集团希望与我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正本着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与上述国家有选择地展开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尽快构筑起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网络。

曾几何时,中国对机制性较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持怀疑、谨慎乃至排斥的态度,对其重要性无从认识并“置身事外”,到现在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和“作用其中”,乃至在许多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表明中国已经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不小的一步。

二、积极投身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浪潮是新世纪中国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1.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之需

从理论上说,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意味着一国对外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它在为成员国提供更高水平市场开放程度的同时,也要求成员国作出相应的让渡。这就要求成员国必须进一步全方位开放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其他成员国实施比WTO贸易自由化承诺更优惠的政策,从而对成员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领域和层次提出了更大、更广和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提升了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级别,而且也进一步拓宽了成员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空间,使之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左右逢源。虽然中国“入世”已有三年,但是伴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针对中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与日俱增,因此,借助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2.树立中国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之需

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据IMF最新公布的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21.1%)和欧盟(19.9%)之后、位列世界第三。作为世界特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亚洲经济中的火车头作用已日益凸显:中国经济凭借其外部性,通过为亚洲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已经为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好处。

目前,中国的进口量占亚洲进口总量的1/5。近年来,中国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在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无疑给世界特别是亚洲带来了重要机遇。中国近年来不仅在对韩国、东盟国家和日本贸易中出现了可观的逆差,而且还成为了美国、日本及韩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成为这些国家出口增长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强劲的进口势头已经将中国推动成为其他经济体“需求拉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本地区各经济体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有力支持作用。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其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使他国能够分享自己的经济增长成果,向世界展示了愿与他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真正负责任的大国风采。

3.提高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能力之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开放度与其经济安全并非呈正相关的变化,往往是一国经济越开放,其经济安全系数却也随之变小。因此,经济安全问题理应引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特别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其能够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为一国构筑起地区经济安全,故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正在实现工业化的中国来说,石油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与世界石油富产国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产油国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周边石油生产国的政府及石油大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彼此间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达到摆脱过分依赖单一的石油供应、降低石油进口的脆弱性、获得比较稳定的海外石油供给保障、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系数之目的。

4.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之需

所谓“走出去”战略,又称国际化经营战略,是指中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它越来越成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提升其竞争力,以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的重要手段。

事实上,近些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办厂,在世界范围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截至2004年5月底,中国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为35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承包工程合同,涉及金额1200多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80多亿美元;签定劳务合作合同额近31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50多亿美元,外派劳务280万人次。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域已从昔日的贸易、航运、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工程承包、农业合作、研究开发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国产设备材料出口、跨国并购、 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等多种形式。

无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可以优化中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环境,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时得到制度保障,从而加快我国 “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步伐,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机率。

5.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需

完成祖国统一,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更是战略性的决策。实践证明,建立由中国内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一国四方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90年代中后期以来,港澳台已经成为大陆的最重要贸易伙伴,内地与港澳台的货物与服务贸易额已经占其对外贸易额的首位;港澳台已经成为内地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对内地经济增长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四地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经贸一体化格局。

由两岸四方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的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四地经济走向更深入的一体化,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建立自由贸易区成为了当务之急。这是现阶段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实现直接“三通”,创造一个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以“一国两制”方式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完成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三、当前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与问题

1. 立足周边、地缘性强。

目前与中国已经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体都在我们的周边,相互之间具有强烈的地缘优势,且香港、澳门和东盟国家在我国出口市场结构中占到了近25%,与它们率先达成并落实自由贸易协定,完全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力模型的要求。然而,鉴于由种种因素,现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步履缓慢,所以我们也需要突破地缘限制,将参与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并列起来,选择理想的贸易伙伴,尽快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博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2. 起步晚,总体水平低。

从目前有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如CEPA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来看,其核心内容都是贸易优惠安排,其实施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一年,且实施内容的涵盖面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内容仅限于“早期收获”产品);与欧盟等历经数十年、一体化水平较高的组织相比,我们的自由贸易区尚属于较为初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步阶段。

3. 起点高,涵盖范围广,难度大。

上述有中国参与的贸易自由化内容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货物贸易,而且也包括了服务贸易。在内地与香港、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也涉及到电子商务、商品检验检疫与质量认证、中医药产业合作等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的鲜见领域。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确立了双方的优先和重点合作领域,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以减税为主的自由贸易区。这种以贸易为先导的宽领域、纵深化、全面推进的一体化模式,加大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难度。

4. 启动速度快,发展势头猛。

无论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是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之间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进展步伐都很快。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言,从2000年双方的可行性研究到2001年确定将用10年的时间建成,再到2002年《框架协议》的签署,2003年10月及2004年1月中国与泰国率先废除了188种果蔬产品的关税、与除菲律宾以外的东盟成员间落实包括600种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内的“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10月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并于2005年1月起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比较猛。同时,为让成员在短时间内享受到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实惠和好处,从而调动其推进自由贸易区进程的积极性,上述一体化大都选取了走阶段性的发展道路,采取“速成式”策略,以获得示范效应。

5. 灵活度高,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考虑到成员国参差不齐的发展水平,故存在着更多的妥协条款和更大的灵活性,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还允许有特别的例外条款。例如,在“早期收获”方案中,菲律宾就以担心对其农业部门产生破坏作用为由没有参加;而在已经达成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里,也将减税产品区分为“常规贸易产品”、“敏感性产品”和“高敏感性产品”等三大类:前者将从2005年7月1日开始被成员国大幅削减进口关税,直至2010年全部取消;中者将从2012年起逐步地被削减关税――当年将降税20%,直到2018年减至0―5%之间;对于后者(主要是大米、糖、植物油、汽车及某些石化产品等)将继续置于关税的保护之下,但到2015年其关税水平最高不能超过目前的50%。

6. 边谈判、边建设的“干中学”方式。

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不长,对国际贸易规则尚处在学习、适应的过程中,对于类似自由贸易区这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应如何建立、建立时应注意什么、运行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情况等操作与技术设置方式方面的问题尚缺乏实践经验,而我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区启动步伐却很快,这就迫使我们要边干边学,努力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带给我们的新规则要求。

7. 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已经成为与我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的前提条件。

截至目前已有新西兰、南非、巴西、东盟10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等36个国家相继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鉴于“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中国减少来自贸易伙伴的不公平待遇、改善其出口商品国际环境的重要意义,故目前有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大都以“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例如,已经启动的中国首个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对象――新西兰就是西方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而对于当前正在磋商中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中方也已经明确表示,应在澳方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后才能正式开始。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占中国进出口总额45%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欧盟、美国和日本尚无一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在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位居前十位的经济体中,绝大多数尚未认可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根据世界区域一体化经济学理论,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我们未来应该积极争取的谈判对象,如何防止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演变成为自由贸易谈判时的障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第7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保税物流 差距 国际经验 展望 建议

国内外关于保税物流的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文献主要从我国保税物流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可借鉴的经验等角度切入研究,主旨大多是为更好更快地建立、发展保税园区(或区域性自由贸易区)以及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对策。

张少峰、李锦飞(2007)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保税物流的特点及保税物流形式的变化,指出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实际运作保税物流所面临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平台与加强信息化建设、借鉴国际经验进行流程再造等有效建议。杨新华(2008)则从微观层面研究个体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采用实证方法来探索保税物流园区的选址、营运模式以及功能表现、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内容。段伟常(2008)以税收政策为切入点,通过比较欧盟和我国现阶段的保税政策,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采用单一税管机制及宽松化监管体制等建议,试图从政策层面来推动我国保税物流的发展。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区域经济紧密合作现状,秦熠群(2006)针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进行了实证研究,赵传君(2010)则探索了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均通过近年来的贸易数据,系统比较了参与各方的外贸政策、产业竞争力状况等,模拟了所建自由贸易区对本国和区域的经济效应。

国外有关自由贸易区物流体系的研究较国内更深入,已将自由贸易区物流纳入到国际物流的研究中,目前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的一体化研究。美国的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等人提出了“全球物流”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国际物流的特点,从当代商业的角度思考物流的运作方法,把对物流的研究放在供应链一体化的框架内,通过将其纳入到一体化的商业战略中来扩充供应链管理的应用领域,从而突出物流在维持全球经济的供应长链中逐步增长的重要性。二是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的多元化研究。自由贸易区物流属于国际物流范畴,涉及到多国之间对接的问题,而国际物流是国际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后者的多元化发展,对自由贸易区物流的多元化研究也日趋深入,此类研究也可见于鲍尔索克斯、克劳斯等美国学者的著作。

我国保税区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制度和政策的比较

(一)国际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随着各国意识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数量不断上升。

世界上现行的自由贸易区具有以下几种类型:转口集散型,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事货物转口及分拨、货物储存、商业性加工等;工贸结合、以贸为主型,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顾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发展中国家较普遍;出口加工型,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保税仓储型,以保税为主,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

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球性。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涉及到全球各个国家,具有鲜明的全球性特点。第二,复杂性。由于涉及到多国之间的贸易,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面临各国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问题,使其复杂性加大。第三,风险性。除不可抗拒的自然风险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均对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产生影响。第四,长期性。相对于国内物流,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复杂的多国背景导致其运输周期的长期性。第五,规范性。因为多国之间在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具备严格的标准性,从而可以在多国之间不产生分歧。第六,技术性。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离不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后者是产业集聚的强大助推器,有助于产生巨大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我国保税区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在制度和政策上的异同

保税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制度设计的根本依据来源于国际自由贸易区理论,但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我国保税区的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

根据我国有关现行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外贸、外汇管理等部门对保税区也实行较区外相对优惠的政策,同时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保税物流园区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具有特殊政策的开放区域,就其内涵而言,可用“政策叠加、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功能集成”这十六字来概括。

由于我国保税区参照自由贸易区理论进行设计,所以在本质上与国际自由贸易区一样,执行“境内关外”的运作方式。但同时,因与西方国家社会体制的差异,我国保税区的保守型政策导向以及本土化发展,又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区别参见表1。

表1反映出,我国保税区虽然从根本上已具备自由贸易区的一般特征和功能,但在总体上还未发展到一定高度,相对于国际自由贸易区而言还处于初始阶段。

(三)我国保税区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存在的差距及问题

我国保税区相对于国际上发达的自由贸易区,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我国保税区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就整体而言,排除一定程度上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保税区在功能方面还远不及国际主要自由贸易区那般丰富和灵活。

2.我国保税区存在多部门管理的弊病。我国的保税区没有明确的宏观管辖机构,海关、工商、税务、外管、商检、边检等多个部门均对保税区有一定的管理权限,从而导致多头并进、矛盾丛生。

3.我国保税区缺乏统一立法。 我国保税区在实际运作中,各部门自行制定政策,缺乏系统性、一致性。各地保税区优惠政策实行属地原则,导致各地保税区优惠政策不一,影响到国际投资及贸易的积极性。由于对保税区的立法监管存在不合理因素,海关权限受多方牵制,导致其在执法过程中无法全面监控,给走私等违法行为以可乘之机。

国际经验指导下我国保税区政策与场所功能的改进

(一)政策导向层面

近年来,我国境外消费和奢侈品消费大幅增加,使国内各地对保税区更加重视。各地政府从经济效益出发纷纷寻求或尝试设立保税区,以拉动地方经济。鉴于此,本文在政策导向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1.主管化。在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境外自由贸易区相关经验,设立宏观政策主管部门,使职权集中,可避免因多部门监管导致的混乱和冲突。同时,确立国内统一的保税区相关法律,统一和细分各地保税区优惠政策,使对保税区物流的监管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

2.集团化。组建强大的集团化国有物流企业,规范物流市场、统一物流程序。该举措也可增加国有物流公司的国际竞争力。集团化的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可担当保税区的开发商、运营商和服务商,提供标准化物流设施和全方位个性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进而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实现多元化供应链管理。

3.信息化。随着国内国际物流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保税区加强物流信息交易也势在必行。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易,对于保税区物流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保税区物流监管体系的建立和运作也离不开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提升。

4.多样化。国内保税区物流宜采用多种运输方式,要求具备准确、大量、高速、舒适等特征,以最快速、最优质、最有竞争力的方式,实现“点对点”运输,建设保税区陆海空交通网络,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国际商务环境。

5.环保化。物流运输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通、意外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在国内要求降低碳排放量的形势下,减少公路运输,发展海运和铁路运输势必成为大趋势;此外,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各种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也应提上日程,保税区物流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6.灵敏化。国际物流的生命线在于便捷和高速,高效的保税区物流可保证对外贸易货物的快捷收付。借助灵活多样的物流方式,在发生突发状况时企业可积极应对,从而提高安全保险系数,降低损失。一方面,建立保税物流的长效应急机制,可以有效抵御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另一方面,保税物流的信息化集成可对物流运输进行及时调度,提高灵敏度。

(二)场所功能层面

在实际运作中,我国的保税物流受区位、地理条件及政策法规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要实现长足发展,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进一步推动区港联动,实现区港一体化,积极发挥中转、配送等功能。这种转型可先以东南沿海一带的保税区为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

第二,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拓展保税区离岸金融等商业服务功能。我国虽然在宏观层面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可是在微观层面,还缺乏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具体操作措施。如能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性的资金蓄水池,有利于获取资金,推动保税物流区域的规模化发展。

结论

借鉴境外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对实现我国保税区物流的健康快速成长,达到乃至超越国际自由贸易区水平有现实意义。保税区的积极转型将会为国内外贸易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平台,有利于提升我国保税区的国际竞争力,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学习国际先进的保税物流管理理念、政策和措施,改善我国保税区物流,也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通,李钊军.基于产业集群的物流中心构建研究[J].综合运输,2003(10)

2.成思危.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改革与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段伟常.我国与欧盟的保税物流相关政策比较分析[J].中国储运,2008(11)

4.卢仁山,赵海峰.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J].北方经贸,2006(3)

5.秦熠群.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和产业影响的实证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6.涂江丽.中国海关泛珠三角各关区进出口企业通关指南暨企业名录[M].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5

7.熊晓亮.保税物流园区的产业簇群化发展[J].综合运输,2008(5)

8.杨新华.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保税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9.张海森.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10.章建新.基于全球产业链的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2006(5)

11.张万里.批判性分析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J].中国商界,2010(6)

12.张少峰,李锦飞.浅谈我国保税物流的发展及创新[J].江苏商论,2007(1)

第8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离岸金融 金融自由化 人民币国际化 对策研究

引言

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金融格局也需要调整。为了顺应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成立。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的重点。服务贸易型离岸金融业务可以先行先试,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可以在区内从事离岸金融业务。这种金融创新形式有望获得巨大发展,形成重要的国际离岸金融市场。

离岸金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趋势,对金融市场的一种创新。离岸金融市场是向非居民投资者提供境外货币借贷与投资、国际贸易转账结算、外汇贵金属买卖、再保险服务、债券交易等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市场。离岸市场与国内市场隔离,隔离程度因采用的离岸市场模式不同而不同。离岸市场金融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不受业务开展国或货币发行国限制,高度自由。离岸金融业务的主要特点是信息比较充分,交易成本低,借贷利率市场化,资金进出自由顺畅。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缩小了各国金融市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内金融资源的低成本高速度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金融国际化、一体化和自由化。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意义

(一)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因果。金融深化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能推动金融发展。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但金融体制改革迟缓,已经成为阻碍经济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有助于促进贸易活动,更能加速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要素的流动。发展国际贸易,需要大量的资金借贷、外汇买卖等交易。通过离岸金融平台,可以利用全供应链贸易融资、离岸船舶融资等多种融资工具,为国际贸易提供融资支持。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是重点。不仅能够推动上海本地经贸发展,而且对于长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自贸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设离岸金融市场,从根本上说是保障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要。

(二)有利于稳步推进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

中国的金融体制需要进行渐进式改革,逐步实现金融自由化,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最终形成利率市场化、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流出入基本无限制的金融体系,使金融发挥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在资本项目控制和外汇管制的前提下,以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作为金融开放实验场地,进行风险可控的实验,将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在岸金融市场,可以稳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减少金融体制改革的失误。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离岸金融产品创新以及国际金融准则的对接都可以在离岸金融市场上进行尝试和探索。发展离岸金融市场,也是中国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的表现。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一个缓冲期,中国银行业可以在缓冲器期内增加国际金融服务经验,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为最终开放金融市场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推动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和优化配置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资本也要由在国内流动转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取得更大的比较优势,赚取更多的比较利润。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金融市场相比,制度约束更少,有助于逐利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低成本高效率配置。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离岸金融市场,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内地提供了一条合法渠道,国际资本可以离岸金融市场为跳板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庞大的国际化发展的企业需要大量资金,迫切要求母国银行能够提供及时、便捷的境外金融服务,包括境外融资、贸易结算、集团财务管理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网络还十分有限,我国商业银行向这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既可以降低这些企业的成本,又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 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受国内经济增长趋缓、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缓慢的制约,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困难不小。中国政局稳定,上海已有全球不少知名跨国银行入驻,自贸区政策优惠。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能使其较快地形成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条件

上海在政治经济条件、地理区位、政府政策等方面具备了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基础条件。在基本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只要妥善处理好各金融主体之间、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之间、信贷和融资之间、内生增长和出口创汇之间、股市运作和实体运营之间的关系,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区位优势就会转化为政策优势和投资优势。具体讲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经济环境稳定

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为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创造了先决条件。我国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先后加入了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的金融组织,与这些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逐渐加强,与国外中央银行和其它金融组织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

(二)上海经济金融实力雄厚

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所需具备的核心条件是强大的经济金融实力。上海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目标,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上海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新加坡和香港,跻身世界中等发达经济体之列。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圈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上海金融市场主体完备,交易规模居于世界前列,集聚效应较强。上海建有证券、期货黄金、产权、外汇等交易所或交易中心,各类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信托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齐全,各种金融商品及衍生品的成交总额和规模连续大幅度增长,位于中国乃至世界前列。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国有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已经开发了全球授信业务、外保内贷业务、离岸出口押汇等多项离岸金融创新产品。

(三)上海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建立有形的离岸金融市场,集中发展离岸业务,有利于扩大业务规模,产生集聚效应,最大限度的防控离岸市场业务向在岸市场蔓延。上海地理位置、时差条件对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十分有利。从国内看,上海处于中国漫长海岸线的中心,世界运量最大河流长江的入海口,是南北经济、内外经济接轨的重要枢纽。上海港是中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港口。从上海在地球上所处位置来看,其处在太平洋西海岸,周围邻近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东京、香港、新加坡等。与世界上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东京等开闭市时间能相互衔接。

(四)各级政府政策推动

上海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央政府的重大决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一致。中央、上海市和浦东区三级政府形成联合推动力,大大加快了自贸区建设的步伐。自贸区建设的核心突破是政策法规和金融创新。中央政府不遗余力地排除政策法规障碍,地方政府也陆续制定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有力推动了离岸金融业务开展和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五)上海金融通讯设施先进且中介体系完备

发达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有发达的通讯技术条件和完备的中介体系。上海金融业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通讯设备和技术,可满足离岸金融市场建设对通讯设施信息传递、数据处理和网络安全等的要求。目前上海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完整的中介机构体系,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储备了大批能办理涉外业务的高级人才,能够满足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对策措施

离岸金融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要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地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政策进行调整平衡,选择适当的离岸金融市场模式,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透明公正的监管体制,严密监控资本的流动,逐步放松管制。

(一)采用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

离岸金融市场模式有一体型、内外分离型和避税型三种模式。一个国家的离岸金融市场应该根据经济市场化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模式。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深化改革阶段,金融市场化还有进一步推进的空间,金融监管能力还不够强,对抗外来资本冲击的干预能力还比较弱。我国金融管制仍然比较严格,金融市场化改革进展缓慢,外汇体制仍然实行结售汇制,资本项目也没有完全开放,汇率形成机制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须持谨慎态度。上海自由贸易区离岸金融市场宜采用内外分离型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建立防火墙,既方便监管当局对离岸业务加以监控,又可在出现国际金融危机时,有效地加以阻挡,减少对国内的冲击。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要循序渐进,风险可控。初期要对准入严格审批,以后逐渐放开。目前中资银行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分行经过批准,可以设立离岸业务部,申请离岸业务执照,开展离岸业务。银行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必须严格分离,为客户开立单独离岸账户,与在岸账户平行使用,相互独立。银行要建立离岸业务合规操作准则。

(二)逐步放松管制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离岸金融市场要考虑金融自由化的速度与次序,适时调整,逐步放松管制,建设成为全业务、多层次的离岸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进程需要与国内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水平、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提高相适应,是渐进过程。管制放松包括:取消对非居民的外汇管制,实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试验区内与境内区外之间的资金流动按“跨境”原则进行管理;利率完全市场化;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在坚持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8%基本要求前提下,银行离岸业务资本充足率要求可适度宽松;对离岸外汇存款和人民币存款,免交准备金,放松对离岸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清偿力的要求。

(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市场初期的吸引力所在。立法机关应抓紧时间制定离岸税收法规,创造依法征税的环境。离岸业务的税种要少于在岸业务,税率要低于在岸业务。

(四)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

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既要扩大规模,鼓励创新,又要加强监管。该市场的发展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加强监管提出较高的要求。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成熟的调控机制,具备强大的市场干预能力。探索建立离岸业务负面清单,逐步建立以全面监测、现场检查和事后调查为主的监管体系。要加强对市场准入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只有获取离岸业务执照的银行才能开展此项业务,其他任何机构不得超范围经营。银行要对离岸业务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强化内部稽查。离岸业务的各项报表要根据规定向监管部门报送,以便监管部门监督执行各项管理规定的情况,掌握离岸业务的发展规模,确保积极稳妥地发展离岸业务。

参考文献:

1.连平.离岸金融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巴曙松,郭云钊.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左连村,王洪良.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4.邬群华.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2.4

第9篇: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定位;发展

本文是浙江外国语学院2014年度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立项项目“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定位与发展研究”(编号:1);指导老师:钱晨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3日

经济是国家命脉,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推向制高点,随之而来则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合作更显重要,自贸区建设问题显现。当前,大力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中国加入WTO后在扩大开放方面迈出的更重要一步。作为国内首个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自由贸易园区,上海自贸区是一块试金石,它的发展将直接影响未来自贸区规划,因此发展与定位成为探究上海自贸区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自贸区建设

(一)背景简述。自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保持迅猛增长的态势,对外贸易和跨国投资快速发展,但拨开现象究其本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内部矛盾加剧,对外贸易纷争显现,为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与各国间的友好关系,新一轮改革迫在眉睫,焦点将聚集在我国自贸区建设上。

历经十来年的发展,我国自贸区建设已取得初步成就,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而其中绝大部分是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签订贸易协定,且相对规则概念陈旧,难以跟上国际经贸规则发展的大潮流,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2013年9月29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开张,成为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东外滩保税区、东外滩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端,加速了国际间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进程。

(二)自贸区一年成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29日举行挂牌仪式,当天首批入驻自贸区的包括25家企业和11家金融机构,经过一年发展,上海自贸区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1、制度创新,提高贸易自由度。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固然发展,但社会矛盾加剧,外向型经济愈演愈烈,区内制度改革有望升级发展模式,提高市场效率。“负面清单”创新了中国境内投资管理模式,将行政重点从审批转移至监管,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检验检疫新制度开启行政许可特殊程序,放宽审批条件,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提升自贸区对外开放程度和贸易便利化水平,诸如医药类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2、金融改革,推动市场国际化。上海金融地位是其主要特色,金融作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其改革备受关注。放开区内人民币管理制度,方便区内货币自由兑换与跨境投资是推进外汇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逐步将人民币带向国际化。除制度创新外,金融服务行业成果显著,87家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和一批金融服务企业入驻区内,同时,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已批准成立。

(三)研究重点

1、以制度创新倒逼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现有政治制度根深蒂固,转变政府职能并非易事。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多方面的助力,其中经济改革就是关键动力。其中,经济改革需要内外双重催化剂,外部靠经贸环境的倒逼,内部通过自贸区倒逼经济制度革新。

2、以金融地位区别其他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成立为天津、厦门等地带来曙光,未来规划中的其他自贸区建设规模都远超上海自贸区。与其他自贸区相比较,上海地位主要体现在金融上,以金融融资等业务彰显竞争优势。

二、上海自贸区预期定位

中国自由港、保税区等建设已有十多年历史,但上海自贸区是首个自由贸易区,此为一种本质上的创新。在缺乏经验却又急需改革的情况下,该大胆举措能否使中国经济实现健康稳步发展,将牵引至当下上海自贸区的定位问题研究。

上海自贸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是单个国家圈定其内某一地区供特殊国际经济交流的区域性经济特区,就如同大国内藏有一小国,充分体现经贸全球化的世界格局。理念差异决定固有思想无法用于新一轮自贸区建设,作为改革的试验田,避免用错误的思想定位上海自贸区。

(一)国内定位:试点改革经验,提升上海金融地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定位着力于中国发展,彰显中国特色。北京,中国之首都,一国之重地,上海自贸区前冠以“中国”二字,对后续建设的自贸区而言,其地位就如同北京之于中国,上海自贸区作为先行者承起标杆作用,以点到面的发展,改革经验尤为宝贵。首先,制度改革是主要内容,我国的经济金融体制对比国际市场经济机制仍有差距,以上海自贸区为试点,大力开展金融融资等业务,以自贸区定位提升上海金融地位,同时,在投资、贸易、金融方面进行经济制度改革倒逼政府职能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其次,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也将超越传统自由贸易园区,改变传统的单一产品贸易流转模式,促进文化类、技术类等新型贸易流通,如民族文化交流,虽然上海地区没有对制造业的容纳力,但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合作和融合是产业布局的关键因素。

(二)国际定位:国际金融中心,将人民币带向国际化。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国内外媒体评论其为前瞻性的工程。上海自贸区的更高定位必然面向国际,短期内帮助上海建成贸易中心、航运中心、跨国公司投资管理和资金运作中心,最终致力于发展成为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2010年,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实力得以体现,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思路开始显现。上海自贸区在金融领域扩大开放意在与国际接轨,择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国家经济软实力。中国国际地位虽已强势不可撼动,但人民币并未在资本市场形成规模,仍然无法与美元、欧元和英镑等货币抗衡,望以上海自贸区扩大金融开放政策为契机,使人民币成为世界性货币。

上海的目标永远都是全世界,它的定位与突破决定本质上的区别。

三、上海自贸区对比科隆自贸区:四角度显两者差异,取经验促良性发展

上海自贸区作为东方新秀,仍需探究已成规模的世界知名自由贸易区,以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为例。科隆自贸区成立于1948年,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大西洋入海口处,初建面积为49公顷,商品贸易以轻纺、服装、工艺、日用品和家电产品为主,年贸易额可达三百多亿美元,为拉美贸易的集散地、转口中心,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拉美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日渐密切,巴拿马是中国在拉美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贸易伙伴,科隆自贸区作为贸易枢纽,值得与上海自贸易进行对比。从四个角度对比上海自贸区与科隆自贸区各自特点:

1、地理位置角度。两者都占据国家最佳优势,港口城市,为物流提供最大便利,但从巴拿马到拉美和加勒比各地区的交通运输网是任何地区都难以与其媲美的,科隆地理优势辐射大地域能更大限度地辅助其发展。

2、贸易角度。上海自贸区商品交易同样以服装等大宗商品为主,与科隆自贸区商品交易种类极大程度相似,其本质上的区别为上海以出口贸易为主,而科隆以过境贸易为主,两者间存在货物流通链。

3、政策角度。前者开放政策力度未及后者,免税收政策是科隆自贸区商业活动最大亮点,金融政策使投资者免于货币升贬值之忧,为保安全,上海自贸区各方面政策相对“严厉”。

4、功能角度。上海部分致力于金融改革,推进中国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的开放,而科隆部分则以服务拉美全地区为主,其主体功能定位为转口贸易。

自金融危机以来,科隆自贸区面临低谷期,经济低迷、商业模式单一、犯罪问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此类传统自贸区的被动格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难以快速复苏,总结其弊端,上海自贸区可规避风险,良性发展。就未来发展而言,上海自贸区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发展潜力,形成规模将远超科隆自贸区。

四、上海自贸区未来发展路径

从计划到实施,上海自贸区建设实属不易,当前滞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敦促了自贸区发展脚步,未来发展路径将以国内经济局势为重,结合国际经验,打造中国经济新模式。

(一)安全环境建设。走私是困扰多数自贸区的重要难题,便利的进出口贸易环境不该为非法牟利铺路,上海自贸区内还需加强法律建设,保障安全,杜绝区内犯罪。现阶段,上海自贸区已吸引全球眼球,为保证绿色健康发展,营造区内安全氛围,需采取规范工作流程,定期检查,加强培养教育等措施。

(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有坚实的基础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大目标。近年内,区内需继续聚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不断完善金融制度,构造便利国际资本借贷、外汇交易等服务的大平台。

(三)国际交流。中国已建自贸区涉及的国家与地区相对落后,均为发展中或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差,故中国贡献力远大于对方,这无法有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上海自贸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且上海经济本就繁荣,借此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合作,建筑沟通桥梁,汲取经验,利于建设,例如与韩国、新加坡等地建交,以减少诸国恐地位撼动之忧。

通过对上海自贸区进行横向与纵向综合分析,符合我国国情的自贸区建设有路可循。外界普遍认为,设立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不亚于当年中国在深圳设立特区,由此可见,上海自贸区地位无可取代,现有定位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但辉煌无法复制,上海自贸区建设对中国经济影响自成一派。

主要参考文献:

[1]夏善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理念和功能定位[J].研究与探讨,2013.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