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老年旅游市场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旅游市场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旅游市场现状

第1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摘 要]农民旅游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尚未充分挖掘的市场,在国内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开发占中国人口3/4左右的农民旅游市场,

>> 浅析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 我国农民旅游市场潜在性分析及开发战略 对我国奖励旅游市场开发的探析 浅谈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 对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探讨 现阶段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 我国婚庆旅游产品开发初探 我国中部地区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从市场经济角度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模式 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 我国自助旅游的市场前景及开发对策 论我国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市场开发 对我国夏令营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研究 探讨我国女性旅游市场潜力及开发 浅谈开发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策略 浅析散客旅游市场下我国旅行社产品的开发策略 论我国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 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 我国银发旅游市场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 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农民旅游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尚未充分挖掘的市场,在国内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开发占中国人口3/4左右的农民旅游市场,不论对刺激国内消费,还是对发展中的旅游业,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本文通过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对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开发建议。[关键词]农民旅游市场;开发[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4)04―0023―05

第2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一、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

在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的行情来看,老年人旅游的人数已经总人数的两成,相较于以往的境内游,现在的老年人对于境外游同样热衷,就2015年的数据来讲,老年人境外游的人数增长了两倍以上,远高于境内游的增长比例,而且老年人因为没有假期的限制,这就使他们成为节后旅游的主力军。从地域上来看的话,东南部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是现在老年旅游市场的主要群体。目前的旅游市场的发展速度情况还处于较为初级阶段,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我国老年人的远程旅游比例还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通过进行数据计算可以得知,如果将这部分市场充分开发的话,这部分的产值将会达到上千亿,所以对于国内老年旅游市场还需要充分挖掘。而目前老年人出行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往往会通过旅行公司来进行出行。而且老年人也已经成为旅行社的重要客户来源,旅行社对于老年旅游的重视也在逐渐提升,现在的大部分旅行社都有相关的银发出行活动,不少的旅游公司已经就相关市场进行了规范。

二、老年旅游特点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老年旅游人数占全部人数的比例也逐渐提升,而且我国因为人口基数较大,所以老年人的总数也较多,比例也在不断提升,根据相关数据计算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在2040年将会达到4亿,这样大的数字就充分说明了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而且因为老年人往往都已经退休,不再被工作所困扰,而且子女也都已经不需要操心,这样的放松就会使老年人内心出现空虚感,急需要对以往的时光进行弥补,旅游产品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现阶段的老年人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往往都还具有收入能力,虽然照比以前会有所降低,但是通过多年的积累还是有着一定的消费能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变化,子女回报父母的方式也从以前的金钱回报变为其他形式,旅游就是其中应用较多的一种。

三、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现阶段我国的老年旅游市场还没有完全开发,在为老年人服务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就对相应问题进行简单列举。目前,可供老年人选择的产品种类不多,旅游公司在面对老年旅游方面经验也并不能满足现在的行业需求,相关项目的消费金额设置没有考虑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在相关景点的建设中没有根据老年人情况进行特殊建设。因为这些问题就会对老年人出行的安全造成危害,也导致一部分老年人选择自己出行,而并非通过旅游公司出行,这样就使得一部分的客户资源流失。而且现代旅游的模式和观念都源自于西方,现代在我国对于相关观点接受较好的群体年龄比较小。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旅游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是浪费金钱和时间的表现,只有年轻人会这样做,宁肯将自己的钱存在银行将来留给下一代也不愿意进行消费,更不用说是旅游。这也使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进步速度减慢。在愿意进行旅游消费的老年人群体中,因为处于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的考虑,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组团旅游,但目前我国的旅游公司资质参差不齐。有一些就是看到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想从中分一杯羹,完全没有相关行业的验,在服务中抗风险能力小,服务质量差。还有一些旅游公司认为老年人的消费水平差,而且在过程中出现危险的几率高,所以不愿推出相应的产品。还有一些公司用一般的产品代替旅游产品,但是在过程中没有为老年人提供的特殊服务,导致老年人在旅游中有着诸多不便。

四、老年旅游市场开发举措

通过上述对于老年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扩大老年旅游市场的第一要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出发,分析老年人的心理,通过研究设计出符合老年人特点的产品。并且通过对旅游市场的整治,保证可以给老年人提供高水平的旅游体验。在日常的宣传过程中,将正确的旅游观念普及给老年人,引导老年人有正确的旅游消费观。

因为年纪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老年人在选择相关旅游产品的同时,会非常注重安全问题,包括在旅行过程中的出行安全,和突况的解决能力等。还有在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原因在过程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下降,所以对于可以节省自身精力的产品有所偏向,例如一些全包性的产品就是现阶段老年人的选购热点。所以根据老年人实际需要进行相关产品的制定可以充分的解决老年人在选择产品时的疑虑,保证老年人的正确选择。

第3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 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特点 精心培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业获得巨大的发展,其中老年旅游市场也受到关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老年人的需求相差甚远。我国老年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要认真研究其特点,大力开发,精心培育。

一、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各行各业纷纷关注“银发市场”,旅游业也开始关注老年旅游市场。无锡康辉是在全国旅游界率先推出“夕阳红”老年旅游市场概念的旅行社之一。1997年无锡康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从时间、价格、项目等方面设计出“ 千位老人游三峡 ” 游线,这一线路三年共组织12890位中老年人参加,客源来自全国21个省、市,还有部分来自境外。当时,这一举措得到了央视《夕阳红》栏目的关注。较早开发老年旅游市场的还有上海、山东等地。2004年上海600多家旅行社中,已有100多家开辟了老年线路,有20多家旅行社特地专设了"老年部",还有五六家旅行社专门从事老年旅游。据全国老龄委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

开发老年旅游市场的实践证明,它具有如下四个意义:一是满足老年人的旅游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是亲情带动性,可拉动家庭旅游市场。当家庭中老年人决定外出旅游时,家中的其他成员考虑到照顾老年人身体等因素,很多会选择随同出游。 三是提高食宿设施利用率。老年人由于行动较慢,户外活动时间较短,每天游览景点也就相对较少,在游览地停留的时间就相对较长,从而提高旅游目的地食宿设施利用率。四是有效均衡旅游淡旺季。相对于一般旅游者的“假日性”而言,老年旅游呈现出“非假日性”的特点。根据对济南市老年人选择外出旅游时间的调查分析,74%的老年人选择了避开黄金周、大周末、寒暑假等客流量高峰的其他时间出游。老年旅游者已经成为消除旅游淡季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开发老年旅游市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只是刚刚起步,潜在的巨大老年旅游市场尚待开发。

二、银发旅游大有可为

据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纲要》中的数据:截至200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全国人口的10.2%,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与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公布了一份题为《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3.97亿人,届时,中国将全面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口,奠定了庞大的老年旅游市场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收入的提高,老年人正在逐步抛弃“重积蓄、轻消费”、“重子女、轻自己”的传统观念,花钱买健康、花钱买潇洒,趁有生之年看看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世界遗产,参加各种旅游活动,已成为大多数老年人的向往和追求。老年人不仅热衷于国内旅游,而且出境游的老年游客也大有人在。

老年游客出游总量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老年人总量,一个是出游率(指一定时期老年出游人次数与老年人总量之比)。二者关系如以下公式:老年游客出游总量=老年人总量×出游率。我国老年人总量很大,而现在出游率不高,大概在5%左右,经济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出游率已达到60%以上,所以,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国内客源潜力是非常大的。如果老年人总量按1.3亿人、出游率按20%计算,则老年游客出游总量可达2600万人次,出游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出游总量就可增加130万人次。据山东省老龄办和省统计局的一项调查,目前山东农村有2.1%、城市有18.5%的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需求,即全省每年有近百万老年人可能旅游成行。

此外,来中国旅游的国际老年客人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国入境的外国旅游者中,老年人只占5.9%,即使像日本、美国来华的老年游客比例也只有10.33%和10.09% 。这些国家老年游客占旅游者总人数的比例一般在50%左右,这说明国际老年客源还有增加许多倍的潜力。

精心培育老年旅游市场意义重大,未来的老年旅游市场将是整个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旅行社认为老年旅游市场是“鸡肋”,价格低、利润低、品种少、风险多、要求多,开发积极性不高。这种认识将会遗误商机。

三、老年旅游市场的特点

理解消费者是制定营销战略的关键要素。要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老年旅游市场的特点。一般来说,老年旅游市场与中青年旅游市场比较,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性强

老年人已经失去了青年人所具有的对旅游活动中探险成分的好奇,因此,出发前会通过各种媒介,对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作尽可能详尽的了解.并力求提前安排。老年人注重历史文化,一般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比较容易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同时,老年人具有浓郁的怀旧情结,在旅游中也喜欢追根求源,探访旧友。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是对老年游客吸引力最大的旅游产品。

2.出游时间灵活

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已经退休,出行时间相对自由。通常来说,为了避开“黄金周”交通拥堵、价格昂贵、供应紧张的局面,初春和深秋成为老年人出游的两个高峰期。

3.安全第一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疾病等原因,在旅游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老年人旅游首选参加老年旅行团。为了老年人的安全,老年旅行团应有健全的医疗安全保障体系,这是老年旅行团完成旅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老年旅行团不同于一般旅行团的一个显著特点。

4.个性化服务

老年游客中许多人行要慢,吃要软,大小便频繁,入睡困难等等,这些特殊问题就需要个性化服务加以照顾。

四、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老年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旅游企业应抓紧机遇,大力开拓。要深入进行市场调查,根据实际情况,精心策划,精心培育老年旅游市场。

1.旅游产品策略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凭借资源、设施向旅游市场提供的服务的总和。它包括旅游者在食、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由单项的旅游资源、设施和服务所组成的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我们要用“情”字贯穿始终,处处为老人着想,根据老年人的旅游特点量身定做旅游产品。

在旅游项目上,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安排,尤其在产品的方便性、安全性、保健性方面突出特色。主要包括:自然风光游,传统文化游,老年自然生态游,医疗健身游,老年娱乐游,亲情游,寻根游,以及适应老年人兴趣与爱好的知识型旅游等。

旅游线路要“短而精”,行程路线要短,旅游景点要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要挑选体力消耗少的项目,还应关注旅行目的地的气候、海拔等条件。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导游员,提供热情、周到、细致、人性化的服务。

老年旅行团要有健全的医疗保健体系。旅游过程中应配备随团医护人员,携带一些必备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及时与旅游途中和目的地的医院挂钩,提醒老年人携带常用药,并及时服药。

老年游客在其旅游消费支出中,购物所占比例很少,应尽量减少购物时间。

2.旅游价格策略

旅游价格是针对某旅游产品收取的货币数量。旅游产品的价格表现为两种形式:旅游单价与旅游包价。对于老年旅游者,一般应以传统包价旅游为主。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的调整,比如:根据旅游淡旺季的不同实行浮动价格;根据旅游目的地的不同分别定价;根据额外服务适当加价。

老年旅游产品成本与中青年旅游产品成本比较,有高的因素,如随团医生的费用,特别照顾费用等;但也有低的因素,如淡旺季差价,老年门票优惠,游览景点减少等。应如实核算,运用满意定价法合理定价。

3.旅游营销渠道策略

旅游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所有权从旅游生产企业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组织或个人。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旅行社应采取多种方式与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学校、社区等单位的老干部管理处、老年活动中心保持密切的联系, 随时了解老年人旅游需求变化, 以便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或创新,利用适宜的时机推销其产品。旅行社可以成立“老年市场部”,研究老年市场动态,为老年旅行者提供旅游信息,以及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应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建立健全老年市场预订系统。

4.旅游促销策略

旅游促销就是旅游营销者将有关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信息,通过各种宣传、吸引和说服的方式,传递给旅游产品的潜在购买者,促使其了解、信赖并购买自己的旅游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要吸引老年人参加旅游,除独特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外,促销策略必不可少。一个有针对性的老年旅游市场促销策略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旅游线路的内容介绍要详尽、要能触发其出门旅游的欲望。(2)针对老年旅游者制作的广告,应该注重介绍性、提示性和劝说性,尽量避免炫耀性、夸张性和竞争性。(3)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推出“家庭旅游特餐”等产品,引导子女与父母同游。

参考文献:

第4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旅游;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1-0124-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1.016

2009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发展旅游业对拉动内需、改变投资消费结构及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功能。由于我国不断加速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的压力,对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我国转型期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城镇老年人拥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同时充裕的闲暇时间也为老年人出行旅游创造了上班族难以企及的时间条件,因此,拉动老年人出行旅游能够极大的促进消费,带动内需增长。为了科学制定拉动老年人旅游的政策措施,从宏观层面探讨影响老年人旅游的影响因素是本研究的重点。

1 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老年人旅游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早,而且研究较为深入,主要从老年人的旅游动机、旅游障碍、及旅游偏好等数个方面深化分析研究。旅游动机方面,Muller认为老年人对外界有强烈的兴趣,在他们身体良好的情况下,愿意出去旅游[1]。Pearce认为大多数老年人出游的动机是感受自然[2]。旅游障碍方面,McGuire提出了影响老年人旅游的五个影响因素,分别是:外部资源因素、时间的因素、支持性因素、身体健康的因素、社会因素[3]。Zimmer和Aliza等认为身体健康与收入是老年人旅游的主要障碍[4]。在旅游偏好方面, 老年人消费群体由于生理和心理上不同于其他消费群体,他们在选择旅游产品是表现出自身的旅游偏好,即那些安全性高、运动强度小的旅游产品或服务会更受到老年人的偏好 [6]。此外,Chao[7]和 Foy[8]等人通过对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的旅游态度进行深入调查,表明老年人消费群体更偏好于参与温和的户外旅游活动,由于他们认为消耗体力的旅游活动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针对运动强度较大的旅游活动,老年人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国内的老年人旅游偏好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不断加速,引起各界对老年人消费市场的日益关注,而且随着中国老年人消费心理和消费模式的快速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户外旅游大军,所以学术界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广泛研究、探讨,主要针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的现状、旅游产品的开发、营销策略的研究以及老年人旅游行为的区域研究等。在旅游市场方面,裴泽生[9]最先根据老年人消费群体的自身特性对老年人旅游市场进行研究,他从客源地的特殊视角,分析了老年人旅游市场具有多大规模的开发潜能以及其未来可行性的概率 [10]。徐栖玲、陈宏巨从营销策略的角度分析,认为旅行社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策略[11]。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对老年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老年人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前景、存在哪些发展障碍、如何制定“适老宜老”的差异化营销策略等各个方面[12]。国内一些学者在如何开发老年人旅游产品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张维梅、黄垂研究认为旅游产品的健康性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性[13]。姜立英从老年人旅游市场细分的角度,提出了针对老年人消费的独特性,应该推出更为差别化、专业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式[14]。周丽洁从老年旅游市场需求开发的角度,认为现在的老年人旅游产品开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发。吴鸣岐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认为要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对旅游市场的需求,旅行社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开发特色鲜明、且内涵丰富的旅游产品或服务方式,逐渐改变老年人的消费需求[15]。还有学者通过对某一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对地^内的老年人出游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本地区老年人的消费特性,描述其出游习惯和特点,并给出相关建议、对策[16]。

针对中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日益广阔的前景,关于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其他相关学术研究也不断的涌现。Ma以人口老龄化为基础,提出了老年人旅游业的发展对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产生一定的现实作用[17]。乌龙从老年人养生的研究视角,认为旅游是老年人养生的健康方式。刘飞燕认为政府对老年人旅游市场的引导和支持政策市场条件的创造与完善。梁滔滔认为除了年龄、健康状况、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和闲暇时间等影响老年人旅游的个人因素之外,社会环境、文化、家庭群体等社会因素也会影响老年人的旅游需求[18]。

综上所述,通过对国内学者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与国外关于老年人旅游问题的研究相比较,国内学者主要是从宏观分析的角度对相关理论进行描述,缺乏实证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老年人旅游偏好的研究以及影响其偏好的因素分析极为匮乏,所以有必要通过深入的实证研究,得出能够更好的为开发老年人旅游市场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且更具有实效性的结论。

2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2.1 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模型GM(1,1)是Grey Model微分方程模型的简称,前面的1表示1阶,后面的1表示1个变量,具有模糊的结构关系,能够运用不完备的数据解释系统内部连续变化的整体过程,并对未来2到3个未来的数据进行精确度较高的定量预测,进而科学的定量预测未来的状态。灰色模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已有的系统内部信息,将没有规律的原始数据进行累加,然后将累加之后的数据汇总,建立一阶线性微分动态时间序列模型。因为数据之间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是无法从散落的数据直接得到的,所以需要利用这种模型对已有的不完全的信息(灰色信息)进行处理组合,从而提高数据的白化度,使得信息之间的内部关系可以通过模型展现出来。灰色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通过对灰色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之间存在的潜在规律,然后利用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用离散的数据建立起近似连续的动态微分方程[19]。

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选取的因素对老年人旅游占比及旅游消费影响程度。灰色关联分析是基于行为因子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以分析和确定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这种方法对原始数据的样本量大小、样本是否服从典型的概率分布及样本间有无规律没有严格要求,且不会打乱样本间的联系和规律,同时计算方法简便。

若某因素的关联度值R越接近1.则表明该因素对参考因素的影响程度越大,将综合关联度按大小排列皆可以看出各个影响因子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大小。

2.2 变量选择及数据整理

本研究将以京津冀区域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本研究中65岁以上老年人旅游占比及人均年度旅游消费支出的潜在影响因素具有众多构面,我们将这些潜在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已有研究缩减为少数构面的指标,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3年)中选取选取65岁以上人口比、城镇人口比重、老年抚养比、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以及地区最终消费支出作为比较指标;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6―2013年)中选取选取65岁以上旅游人数比很65岁以上人口旅游消费支出作为参考指标,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将原始数据中心标准化后,根据灰色关联模型, 先计算灰关联系数, 得到参照指标与比较指标关联度矩阵(见表1和表2)。

从表1可以看出,关联度最大值为0.976 2,最小值为0.659 8,关联度大部分处于中等强度以上。65岁以上人口比与65岁以上旅游人数比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第二强的是老年抚养比,这两个变量说明65岁以上人口越多,将会从总量上对有出游意向的人数做出贡献。城镇人口比重与参考指标的关联性处于第三强度,但与前两个指标的强度差距不大,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和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也与参考指标的关联性较大,这三个指标表明城镇人口数量与受教育情况也是影响65岁以上旅游人数的重要因素。

65岁以上旅游人均消费支出与比较指标的关联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关联度最大值为0.957 6,最小值为0.613 9,关联度大部分处于中等强度以上。与表1的结果类似,65岁以上人口比与65岁以上旅游人均消费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第二强的是老年抚养比,城镇人口比重与参考指标的关联性处于第三强度,表明城镇人口数量也是影响65岁以上旅游人均消费的重要因素。与表1不同的是,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地区最终消费支出与参考指标的关联度反而更大,说明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情况会影响旅游人均消费。

2.3 结论

现如今,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我国65以上的老年人在退休后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约70%以上的老年人具有较为强烈的潜在出游意向。结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得出的结论,老年抚养比、城镇人口数量、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与地区最终消费支出等影响因素,均对65岁以上老年人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国家和地区应当提高养老保险水平,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完善旅游业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旅游市场安全以及制定差异化价格战略和加大宣传等措施,提高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地区最终消费支出,使具有消费能力的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进入旅游市场,探索老年人旅游消费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3 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平均寿命增加,数量增多,老年人选择出游的比例越来越高。研究老年人旅游市场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对国家经济增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 。由于老年人年龄、体能等原因,且老年人旅游市场不完善、出游障碍多,存在养老旅游产品的设计与供给无法满足一般老年人的需求;养老旅游的相关设施、专业机构和人才缺乏,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各地养老旅游资源利用率不足,相关资源有待整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从老年人群体自身、旅游企业以及政府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3.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养老旅游服务保障体系

养老旅游属于养老服务业,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的个人问题,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社会性问题。政府部门应出台政策措施,将促进养老旅游业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完善社会养老福利保障对于建设养老旅游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当前,老年人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退休金发放不平衡,医疗占老年人支出过高,极大压抑了老年人的旅游消费意愿,阻碍了老年人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应尽快完善福利保障体系,在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外,能够拥有更多的物质条件满足其精神需求,从而激发其旅游消费的欲望。

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其在社会养老方面的主导作用,制定和完善养老旅游有关服务标准,建立统一的养老旅游市场规范。强化行业监管,对从事养老旅游的企业或组织进行评级审查,规范老年人旅游行业的运作,引导养老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为老年人旅游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各地政府部门应当推动养老资源整合,为异地养老旅游创造积极条件,如异地养老机构互惠、异地房产养老以及异地旅游养老的医疗等资源的共享等,如推动老年证实现跨区域、扩行业、跨部门联网,老年人可凭证享受更高比例的飞机、高铁等交通票价折扣。在其它城市旅游时,凭证可免费或优惠乘坐公共交通设备,宾馆住宿、旅游景点门票和旅游产品以及设施也给予老年人一定的折扣,降低老年人旅游障碍和成本,刺激老年人旅游消费欲望;积极推广养老旅游,引导养老旅游成为养老的新型风尚和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旅游的信息系统,整合政府各相关部门有关老年人的信息数据,促使相关机构对老年人的养老旅游需求进行识别与开发,另一方面建立丰富的养老旅游信息数据库,为老年人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旅游方式提供l件。

3.2 加强养老旅游相关研究和产品开发,提高服务专业化水平

养老旅游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质较强的行业,离不开旅行社、养老机构、交通单位等专业组织的协作与努力。首先,专业机构应当将养老旅游作为组织的一个发展战略,将开发老年人养老旅游需求和养老旅游产品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应当加强对老年人养老旅游需求的识别与开发。不仅应当关注老年人基本的生理需求,还应主动去识别老年人对高层次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根据企业和老年人对需求信息认知程度不同,针对隐性需求进行了分类开发;还应建立健全养老旅游服务的相关制度,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使老年人的需求能够较好的得到满足;最后,由于养老旅游是一个涉及养老、医疗、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活动,相关行业之间还应当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为繁荣养老旅游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民族、性别、消费水平不同,老年人市场存在一定差异,根据这些条件的不同,老年人的旅游热情以及路线选择可能就会存在差别,因此旅游企业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市场细分[21],实施差异化战略。以性别为例,女性的平均寿命比较长,因此女性的老年人口相对来说较多,以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较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因此要对男女性老年人市场进行细分。总的来说,市场的细分程度直接决定了旅游路线的制定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旅行服务机构应针对老年人旅游的偏好,开发观光、疗养、生态休闲、文体活动、“隔代亲子”、“避暑避寒”等老年人旅游产品。针对老年人对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旅游服务质量的特殊需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兴趣和特点、安全性和舒适度等,开发适合的旅游产品。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和地区最终消费支出能够直接反应当地的生活质量,从表2可知,这两个指标会对旅游人均消费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由于收入水平、职业或文化程度的不同,老年人的消费水平也会存在差异。鉴于此,旅游企业应该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那些消费能力低的老年人,适当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推出性r比较高的产品,或者定期举办“周年庆”、节假日促销等活动,吸引这些消费群,做到薄利多销;而对于那些消费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则可以推出一些新体验,或者为他们提供高品位的产品,使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充分享受旅游的舒适性,提高他们的满意度[22]。

3.3 激发养老旅游隐形需求,引导新型养老观念

行为态度、内部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是对养老旅游行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改变老年人对养老旅游行为态度、行为意愿以及感知行为控制能力,激发老年人自身及老年群体养老旅游的主观愿望,引导老年人子女、家人支持老年人进行养老旅游,是激发养老旅游市场隐形需求,推动相关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养老旅游隐性需求是老年人对身心健康和生活更高追求的需求,根据信息认知的不同,隐性需求类型不同,开发模式也不同。老年人自己具有养老旅游的计划、会把养老旅游推荐给同事朋友等一系列的主观意向,老年人如果具有强烈的养老旅游主观意向,会促使其采取养老旅游行动。养老旅游内部主观规范主要表现为老年人家人、同事和朋友对其养老旅游行为评价的一致性,是否支持鼓励其进行养老旅游,内部主观规范表现更为显著的原因是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风俗的国家,老人在考虑养老旅游时会比较注重家人尤其是子女的意见。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均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受教育适龄阶段恰逢我国经济和教育普及程度较低时期,在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获取旅游资讯的能力较弱。因此,要使老年人能及时、迅速地获取旅游信息,旅游企业要充分利用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为老年人展现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及旅游文化,做到言辞恳切,以“情”动人。在节假日时还可以做一些公益广告或开展公益活动,使老年人充分了解并认识,从而更多的接触旅游企业及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LFRED S B. Marketing segmentation by personal values and salient product attributes [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81,21(1):29-35.

[2]SWARBROOK J. 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M].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1999:37.

[3]SHOEMAKER S. Segmentation of the senior pleasure travel market [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9, 27(3):14-21.

[4]HAWES D K. Travelrelated lifestyle profiles of older peop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eh,1988,27(2):22-32.

[5]MULLER T. Baby boomer,lifestyle segments and the imminence of eight trends[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business, 1996, 18(2):1-24.

[6]TEAFF J D. Leisure sciences with the elderly [M].London: PITMAN,1985:23.

[7]ROMSA G, BLENMAN M. Visitors pattern of elderly Germa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9,16(2):178-188.

[8]BLAZEY M A.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rticipants and nonparticipants in a senior travel program[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eh,1987,26(1):7-12.

[9]PEARCE P L, UKIL L. Developing the travel career approach to tourist motivation[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5(3):226-237.

[10]MEGULRE F A.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of leisure constraints in advanced adulthood[J].Leisure sciences, 1984(6):313-326.

[11]AIKEN L R. Aging and later life: growing old in modern society[M]. Springfield, Il:C C Thomas Publisher,2001:241.

[12]JAVALGI R G, THOMAS E G, RAO S R. 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US pleasure travel marketplace: an analysis of senior and nonsenior travelers [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eh,1992,31(2):14-19.

[13]ZIMMER Z, BRAYLEY R E, SEARLE M S. Whether to go and where to go: identification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seniors decision to travel[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33(3):3-10.

[14]HORNEMAN L, CARTER R W,WEI S, et al. Profiling the senior traveler: an Australian perspectiv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2, 41(1),23-37.

[15]FLEISEHER A, PIZAM A. Tourism constraints among Israeli senior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l): 106-123.

[16]HAWES D K. Travel related lifestyle profiles of older wome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8,27(2):22-32.

[17]KIM S S, PRIDEAUX B. Marketing implications arising from comparativ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ourism motivations and other travelrelated characteristics of visitors to Korea[J].Tourism management, 2005,26(3):347-357.

[18]KEMPERMAN A D A M, BORGERS A W J, TIMMERMANS H J P. Tourist shopping behavior in a historic downtown area[J].Tourism management,2008(3):1-11.

[19]聚龙.灰信息下决策过程的有效性[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5,4(3):1-5. [DENG Julong. Validity of decision process with grey information[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methodology application,1995,4(3):1-5.]

[20]魏来, 章杰宽. 老年人旅游动机及其旅游景点选择偏好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6(18):22-25. [WEI Lai, ZHANG Jiekuan. The tourist motiv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preference research of the elderly [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0, 6(18): 22-25.]

第5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旅游;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037-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趋严重,老龄化社会将成为所有国家的归宿。我国不仅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世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便成了党和国家政府以及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以老年人为主要客户群的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是极具潜力的产业,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然而,如何发展老年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老年旅游者不同年轻的旅游者,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有着一些特殊性,如身体、思想以及生活习惯等。因此,在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时必须认真对老年旅游者的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在经营思想上和经营方针上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老年人旅游市场营销的策略。

第一,老年旅游市场的细化,有利于目标市场的选择。为了让旅游企业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必须采取将老年旅游市场细化,准确把握目标市场的特点,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首先,对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较好的老年人,如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退休医生、退休教师、效益较好的企业单位退休职工以及其他比较富裕的老人,他们有闲暇的时间希望有合适的旅游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的,可以开发比较豪华舒适的旅游产品;其次,对一些经济收入一般的,也有休闲旅游愿望的老年人可以开发经济型的旅游产品。另外,旅游企业还可以根据老年人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以及各自特殊性和各自需求的不同来细分老年旅游市场,从而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来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优质满意的服务。

第二,旅游开发企业提高竞争力。市场开发中的核心问题的关键是开发适销对路的老年旅游产品,提供优质特殊的服务产品和服务。由于老年旅游者自身的状况、精力等因素,运动负荷小于年轻人,旅游企业应考虑设计人性化旅游产品,在路线安排上不要太多,景点要有连贯性并且特色要鲜明;在饮食安排上要尽量安排些热的、较软的、清淡的、营养可口的食物;住宿上要尽量安排噪声小,安静的地方;在交通上要尽量做到安全舒适,并有医护人员陪同。

首先,旅游企业根据市场调研、分析,依据老年人的不同生理、心理、行为特征,设计出适宜于他们的旅游线路,让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既能饱眼福,又能饱口福,还能让身体得到休息、精神得到放松。其次,旅游企业要时刻考虑老年游客的身体承受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安排一些时间比较充裕的旅游行程,并可以选择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文化游、休闲保健游等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

第三,旅游企业以低价格策略为主流,来吸引更多的老年旅游者。在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中价格的决策是重要因素。老年人普遍具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并且购买很理智,一般都非常节俭,非常注重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喜欢一次性购买成套的旅游产品,即交通、餐饮、住宿、游览地活动安排等各项活动的组合,不喜欢分散购买。因此,旅游市场应以传统的包价旅游为主。另外,老年人不喜欢单独旅游,喜欢团体组织一起旅游,旅行社可以根据团体或者散客人数的不同采取数量折扣策略;老年人一般出游比较喜欢在淡季,避免了旺季人多交通拥挤,旅游企业可以根据淡季与旺季的不同制定季节折扣策略。还可以根据各种节日来制定促销策略以及依据不同的旅游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旅游企业可与地方政府或者企业成立的各种老年机构挂钩,组织老年人出游,使老年人得到足够的实惠。

第四,要强化对老年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我们对于旅游市场的宣传重点需要放置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城镇。经济发达地区的老年人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度较高,其消费理念也较欠发达地区的老年人更为新颖。只要能够将广告的力度把握好,同时辅之以灵活多变的销售,市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得到开发。

首先,老年旅游者对于传统的宣传办法有较大的信任感。依照有关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发现有高达八成的老年旅游者是从亲朋好友这一渠道来获取相关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制作那些介绍性、劝说性较强的宣传广告,让老年人那颗童心能够被唤醒,只要他们在实际的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应有的享受就必定会去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推荐;这样的口碑宣传往往能够起到极佳的广告效果。我们对于老年旅游市场推销也需要处理好与当地老年人组织的关系,如果能够取得老年人组织的帮助对于我们的宣传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其次,我们的旅游企业需要依照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符合其旅游特点的旅游线路与项目,对于旅游合同以及所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均需要进行量身定做,切不可依照以往的模式生搬硬套,要与老年人各方面的情况相互吻合。对于合同的文字安排以及排版等都要照顾到老年人老花眼的细节,只有将这些细节处理好才能够激发起他们的消费欲望。

第五,构建起多条的推广渠道并给予售后服务足够的重视。首先是强化与老年人组织的联系,对于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知晓,尤其是老年人对于旅游产品方面所提出的各种意见与建议一定要虚心接受,通过老年人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基础来创新我们的旅游产品与旅游服务,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要;其次是构建起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预约服务,可以通过在办公室预订、网上预订以及电话、短信预订等方式来提供预约服务。最后,要给予售后服务足够的重视。我们需要构建起专门为老年人研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多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协调,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于老年人在旅游之后的感受要形成文字进行表述,增加客户对于本企业的认可度,经过老年旅游者的认可和他们的口碑宣传能够扩大客源数量,提升本企业的规模效应。此外,通过老年旅游者的信息反馈让旅游企业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旅游产品,推动本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的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目前尚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其市场空间巨大,有着良好的利润成长空间。这些对于旅游企业而言无疑是有着强大的诱惑力,这不但是企业能否快速成长的捷径同时也是我们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旅游企业要对于这个市场的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快速的开发来谋求今后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第6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老年旅游;可行性;营销对策

一、发展老年旅游市场的可行性

旅游市场的容量,取决于具有出游愿望和出游机会的现实与潜在游客的总人数及其购买力的大小。换言之,旅游市场是有人群、购买力、出游愿望和出游机会四大要素构成。老年旅游市场也不例外。

从消费人群来看,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容量。据预测,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3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5.6%,2050年更将增至4.1亿,所占比重高达27.5%,这也就意味着每4个人中将有一位老年人。随着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的较大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死亡率降低,寿命不断延长。在这些日益增加的老年人中,其中的一部分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

近年来,全国老年旅游在旅游市场上异军突起,并呈持续升温态势。尤其在春秋两季,除开黄金周,就是老年人的出游旺季。去年十一黄金周过后,上海多家旅行社联手推出的“千名老人走进张家界”、“千名老人走进山东”的“中华不老城”活动,分别有来自各地的两三千名老年游客参加;即使在旅游市场规模较小的丹东,在“海南―桂林12日游”、“张家界―云南昆明、丽江―黄果数瀑布14日游”等专列旅游中,老年游客会占到旅游人数的40%以上,甚至达到60%。

出游愿望,也可称为购买意向,是指消费者对获得旅游产品的欲望和要求。它是购买力得以实现的内在条件。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悄然变化,以往勤俭持家传统意识浓厚的老年人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有了丰富生活、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不再满足散步遛弯、下棋养花等传统的休闲活动,而是更渴望能有一些融知识、娱乐、健康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休闲活动。而旅游活动不仅能够让人领略异地的自然风光,体味风俗民情,还能够开阔胸襟,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增添对生活的情趣。因此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了旅游。

二、老年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1.老年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从形式上看,老年旅游应以团队为好。通过旅游团队,老年游客之间比较容易沟通,互相理解,有利于排遣老年人的孤独感,便于导游服务人员的工作。

从内容上看,老年旅游产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观光游:我国名胜古迹繁多,秀丽山川无数,风俗民情迥异。通过组织老年游客观光游,既可以开阔老人的视野,又利于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当然观光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专题进行,如“山游”、“水游”、“都市游”、“庙游”、“风情游”等等。

怀旧游:老年人一般都有浓厚的怀旧心理。通过组织老年人到他们曾经生活过、工作过、甚至战斗过的地方旧地重游,,可以唤起对过去美好、难忘生活的回忆。

疗养游:健康长寿是每一个老年人所关心的问题。通过组织老年人到一些温泉疗养地、原始生态区,通过组织老年人品尝药膳、书法绘画、垂钓等活动,使每位老人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又可以满足其情趣需求。

学习游: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很多老年人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没有了工作上的压力,但是仍然有着很强的求知欲。通过组织“工业游”、“农业游”、“科普游”等活动,以此增进老年人的知识,提高其文化修养。

2.老年旅游产品定价策略

老年旅游产品的定价受老年人消费特点的影响。目前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物美价廉是我国老年人基本的价格取向,旅游企业对产品定价应从老年人心理特点出发,选择大众化接待设施以此降低旅游产品成本,同时也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某些优惠措施,如长线都避开黄金周和寒暑假,短线避开双休日。这样既避开了旅游高峰,又能获得景区、酒店的淡季优惠价等。另外,针对不同老年人的不同消费能力推出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既有一日游两日游的低价优质线路,又有高价高质的豪华路线。使老年人的出游愿望变成现实。

3.老年旅游产品促销策略

在宣传促销上,旅游企业并未将老年旅游作为专门的市场加以考虑和安排。因此,在进行老年旅游产品促销时,要在大范围内进行宣传,同时有针对性地,特别是集中在主要客源地进行重点宣传。

由于视听广告对老年人影响较大,所以,在开发老年旅游市场时,可以重点利用一些专门老年人创办的报刊杂志、新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另外,老年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比较容易接受的推荐,因此旅游企业应加强与当地的一些老年俱乐部或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接触和联系。

4.老年旅游的安全防范与保障

与其他年龄段的旅游者比较,老年游客对旅游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加强老年旅游安全的防范与保障,满足老年游客对安全的严格要求,能够促进老年旅游市场的发展。

在旅游活动中,某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可能导致老年游客生病或发生安全事故。如天气的微小变化,对其他年龄段的游客影响不大,却容易让老年游客感冒,甚至旧病复发。另一方面,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健忘,导致老年游客经常会出现丢失财物或自己走失的现象发生。因此要满足老年游客个性化的安全需求,让他们感到安心、满意,必须加强老年旅游的安全防范与保障。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出游前,旅游企业应加强老年游客的安全意识。如让老年游客随身携带自己的病历卡,同时备有必须的急救药品,以便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旅游地的救援医生能迅速了解老年游客的身体状况,提高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

游览过程中,老年旅游团应配随团医护人员,提供24小时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各种老年疾病的常用药和急救药,并及时与旅游途中和目的地的医院挂钩,保持密切的联系。

加强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安全意识。老年游客的特点对导游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在老年心理、老年保健等方面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尊重老年游客的行为习惯,更好地与老年游客沟通。特别是能够意识到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完善老年旅游服务设施。对交通工具及旅游设施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求舒适、方便、安全的心理,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便利,让老年人在旅游全过程中具有安全感和温馨感。

旅游过程中,为老年游客安排客房时尤其要注意安全系统的完善,如地面打涩蜡,铺防滑地砖;卫生间要设有一定的扶手;客房朝向避免临街;等等。

安排老年人用餐时,尽量安排香、脆、软和含糖少、营养高、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可以为老年游客提供具有滋补保健功能的老年保健套餐。

老年人参与旅游活动,不仅标志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体现着整个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注,旅游活动将成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捷径。我们应采取有利措施,大力发展老年旅游市场,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1]闵伸.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经济师,2003,(6):.71-72.

[2]刘晓丽.朝阳产业中的夕阳板块[J].太原大学学报,2004,(1):37-40.

第7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异地养老;旅游养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6日

老龄化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国际通用的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我国已于1999年迈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呈现出力不从心的迹象。养老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备受老年人关注。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以异地养老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长期移民为目的的旅行、暂居和游览活动的总称。它融休闲、观光、疗养等多种旅游形式于一身,使老人在游玩中度过老年生活。

一、养老旅游现状

国外养老旅游发展较早。挪威的卑尔根、奥斯陆、贝鲁姆等市已经先后在西班牙南部开设了大型养老公寓,那里低廉的地产价格,充足的阳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近几年来,养老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2011年在消费金额上达到了5,658亿元,旅游已经成为老年人常态化的休闲生活方式。海南、北海、大连、青岛等地,都成了养老旅游者的天堂,丹东凭借旅游资源优势每年也接待大量老人前来避暑、疗养。

二、影响养老旅游的需求因素分析

(一)购买能力。大多数城市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是养老金收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月人均养老金为1,700元左右。老年人由于生活节俭,到退休后往往拥有存款,对养老旅游有一定购买能力。同时,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无暇照看老人,会在经济上给老人以支撑,支持父母消费。

(二)闲暇时间。在退休后,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中心发生质的变化,从工作时的以单位为中心参加社会劳动转移到以家庭为中心参与家务劳动,而由于现代化电器的使用使家务劳动时间大大缩短,闲暇时间变得充裕。

(三)健康状况。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医学的发展,一方面延长老年人自然寿命;另一方面提高了老年人的身体质量,这使得老年旅游成为可能。

(四)精神需要。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老年人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希望通过旅游来重新认识自己,交友、抒情,化解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保持身体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三、丹东养老旅游的优势分析

(一)气候条件的优势。丹东依山、傍水,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于半大陆半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大部分时间适宜老人养老居住。

(二)旅游资源丰富。丹东旅游资源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有24处。丹东的旅游资源和其他地方比较,种类更齐全,自然旅游资源有鸭绿江、凤凰山、五龙山、五龙背温泉、青山沟;社会旅游资源有民族村、边陲风情;历史文化资源有古长城遗址、断桥遗址、抗美援朝纪念馆。

(三)温泉的优势。丹东地热资源丰富,占辽宁省总量的1/3。2012年丹东市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现有地热天然露点17处,温泉日流量5,300吨。温泉水质含有18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杀菌作用,能有效治疗老年人易患的关节炎、高血压、气管炎等多种慢性疾病。

(四)丹东物产丰富。丹东水果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蓝莓、艳红桃、甜瓜、大杏梅等特色水果远近闻名。丹东黄蚬子、梭子蟹,柞蚕蛹、板栗等,是百姓日常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丹东前阳大米,历来以贡米,享誉海内外。

四、丹东养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宏观调控力度较弱。通过笔者调查发现来丹老年旅游者自费入住宾馆饭店的很少,采用租房或入住农家院式所占比重较大,这与老年人节俭的消费方式有关。现在大多温泉疗养地的经营模式是小规模农家院式服务模式。此种模式虽然能够暂时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但市场价格混乱,服务缺乏规范,安全隐患十分严重。由于温泉属于公共资源,分散经营容易造成业主间恶性竞争、资源浪费,不能保证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各家业主多自己经营,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聘用人员多为家庭成员或周边闲散人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难于管理。因此,政府应宏观调控,在税收、金融上予以支持,引导民营资本利用地域优势建成大规模温泉浴场和老年人温泉专区,利用规模降低成本,对服务人员实行上岗证制度,做到规范经营、统一管理、营造城市品牌。

(二)市场缺乏明确定位,旅游产品缺乏针对性。丹东市目前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定位模糊,没有真正意义上把老年人旅游独立出来,形成以温泉康体保健旅游为核心的养老旅游。

根据实地访谈和调查资料,笔者认为目前来丹旅游老年人主要有两种类型:疗养型养老旅游和观光型养老旅游,其中疗养型旅游占绝大多数。疗养型养老的旅游者一般年龄偏大,大多是对健康比较关注的老年人或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哮喘、风湿、关节炎、腰腿痛等。他们常年遭受疼痛折磨,旅游最主要的目的是疗养和保健,一般停留时间较长,消费金额相对较大,对当地医疗康复能力要求较高。丹东温泉资源丰富,空气质量良好,对治疗和缓解老年人慢性疾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当地应针对疗养型养老旅游形成以温泉康体旅游为中心的产业,同时衍生健康产业链,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三)旅游目的地设施、服务不完善。丹东众多疗养地虽然建有高、中、低档旅馆、疗养院可供游客选择,但目标市场人群是全体消费者,没有针对老年人进行设计,实现市场细分。居住场所过多的考虑成本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安全因素。养老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应该以保证老年人安全、方便老年人生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前提。政府需要设置行业门槛,出台相应的老年人居住场所标准,场所应充分考虑老龄人腿脚不便、视力不好等特点,采用无障碍设计。规范电话、紧急求助铃、座式马桶等设施的配置,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使老人可在此得到舒适安全的享受。

同时,由于旅游养老相对时间较长,老人除在当地进行温泉疗养外,业余生活太少,太枯燥。当地政府应积极设计配套业余活动,如根据老年人兴趣爱好成立的合唱队、舞蹈队、戏曲班,开展门球、乒乓球等各类比赛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生活。

面对匮乏的专业服务人员,可采用与地方高校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人才。按企业要求对毕业生进行与老年人养老服务相关的培训,这些培训不仅包括合理膳食、保健,还包括老年心理学。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在照顾老人日常起居,应对突发事件等更专业。

(四)养老旅游服务中介建设。老年旅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管理上不很规范,部分旅行社存在缺失诚信、甚至违规操作。严重扰乱老年旅游市场的正规运行,从而影响当地行业信誉。政府应搭建旅游信息平台从而能给公众提供比较客观信息内容包括价格、服务等级、获得评价等,以促进相关企业抓服务质量提升,促进城市旅游品牌树立。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刚.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4.

第8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一)人口结构变化给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机遇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了乡村旅游与周边近郊旅游的持续发展在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城市人口的低生育率,为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年农民进入城市流动打工提供了绝好的机遇,由此也大大加速了我的城市化速度。现在城市的独生子女政策贯彻时间越长,城市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越强,村庄的“空壳化”程度也会越严重。也正因为如此,城市生存的空间进一步紧缩,竞争压力加大,城市人口渴望通过旅游的方式逃离目前的生活,但由于假期的有限,限制了人们出行的距离,因此城郊游成为近年来的新宠,得到大众旅游者的普遍欢迎。而周边近郊的农村则就顺势成为开发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及集聚地。近年来农家乐市场的迅猛扩大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2.人口性别比例的变化导致的婚姻挤压现象催生了旅游的另一大功能———相亲旅游由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持续上升所导致的婚姻挤压现象逐渐显化。男性剩余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婚姻市场的竞争过程中,贫穷的男人、农村边远山区的男性、残疾的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男性等,会出现较大淘汰出局的概率,增加他们沦为独身的几率。这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和谐。这一现象给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相对于旅游业而言,则开辟了另一个广大的旅游市场,即单身男女,单身的男男女女可以借助旅游的机会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通过相亲旅游的形式获得一份美满的因缘。3.老龄化现象凸显一定程度上填充了以前银发旅游市场的空白近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卫生医疗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人的寿命在提高,另一方面,很多育龄夫妇观念的改进,丁克家庭日益增多,婴儿的出生率降低,由此造成了目前我国人口结构的倒金字塔现象日益明显。正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多,特别是对于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来说,在没有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出外游玩成为其消磨时间、排遣孤独最佳的选择。4.“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凸显,家庭旅游市场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导所谓的“四二一”结构是指两个独生子女家庭(四个长辈)、两个独生子女、一个小孩这种家庭构成。由于该家庭模式日趋明显,专门针对该类家庭的潜在的家庭旅游市场有待开拓,这不同于以前的三口之家模式,由于涉及到更多的感情纽带及核心关系的变化,专门针对四二一家庭结构的旅游产品有待开发与完善。

    (二)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挑战1.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破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过多集中于城市,人口密度加大,为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政府将眼光投放到离城市靠近的郊区及农村地区,房地产商的渗入,商业气氛日显浓厚,乡村原有的特色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特别是乡村原有的民风民俗,这类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正在日益消逝。2.贫富差距的拉大及性别比例的失调等社会的不和谐因素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众所周知,旅游行业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行业,社会经济环境的任何变动都会对旅游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而目前由于贫富差价拉大、及性别比率的失调,这些因素都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由此会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3.老龄化现象及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凸显,给旅游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针对银发市场,还是专门针对四二一家庭的家庭旅游市场,由于其旅游群体的特殊性,这里的特殊性一方面是旅游者本身条件的特殊,例如老年旅游者体力差,另一方面是指旅游小团体之间关系的特殊性,例如四二一家庭中的老年人、年轻人、儿童都有,而每个年龄层次的旅游需求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吸引这类小团体加入到我们旅游的行列值得探讨。

    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推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放缓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中村的建设,通过旅游扶贫政策缓解农民涌向城市近年来,旅游以及极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旅游行业极大的关联带动性,一方面能解决农村人口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农村自主展开的农家乐,能给农民创造可观的经济收入,有力缓解了农村靠天吃饭的困境。但由于,农村开发旅游缺乏科学的规划,及专业人士的指导,对于旅游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以及旅游经营的不规范,使旅游业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为实现城市化进程速度的放缓,实现农村城市的和谐发展,并须由政府主导,通过科学规划及合理引导,对每家独立经营的农家乐经营商进行岗前培训,并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促进农村旅游扶贫政策的顺利落实。

    (二)发挥旅游的社会功能,尽力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就我国整体来说,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加之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调,增进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这些都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为促进旅游的良性发展,旅游行业可利用社会上的这类不和谐因素,开发潜在的旅游市场。例如,对于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更多单身男女都希望自己不是剩下的那批,因此,尽力扩大其交际圈,结识更多的异性,是剩男剩女的迫切心愿,因此,专门针对这类人开展的相亲旅游顺应而生。目前很多大型的姻缘会都是在旅游当中进行的,这不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而对于贫富差距较大这一现象,可在上文提到的响应政府的旅游扶贫政策上下功夫,培养我们潜在的接班人,对他们进行吃苦教育,深入贫困地区生活实践,一方面锻炼其吃苦能力,另一方面,为贫困地区创收。

    (三)专门针对银发市场及四二一家庭市场的特点,进行重点开发,力图填充两大巨大旅游市场空白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旅游需求也大不相同,因此,放眼目前的旅游市场,适合老年人游玩的旅游区并不多,适合全家消费的旅游产品也有待完善,针对老年旅游区,应考虑其体力特点结合其希望通过外出排遣孤独的旅游需求,设计适合老年人出游的线路,由于老年群体在我国的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而目前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的旅游区基本没有,因此,可以看出银发旅游市场将会在后期的旅游市场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而新型家庭结构的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由于该结构就是一个小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谁是核心,谁是决策者,谁是影响者,都对其选择的旅游产品产生重大影响。除此之外,成员之间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针对该类旅游群体的旅游产品必须体验亲子性和敬老的特点,而要将二者融合,并非易事。

第9篇:老年旅游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服务;银发产业;银发旅游;旅居;商业运作。

一、银发产业中旅游业和养老业的概况

人类在跨入21世纪同时也迈入了一个长寿、老龄化时代。2009年民政部的《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报告说,中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2025-2040年老年人口将从2.84亿增长到4亿多。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中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呈迅速增长趋势,且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低龄老年人口。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将迅速增长,银发产业这一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新型产业,也将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前景广阔的老年旅游市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998年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旅游者年龄结构看,超过51岁的人口比例占全部来华旅游者的22.3%,仅次于商务旅游活动为主的中年组的46.5%。最近一次世界老人年旅游大会的资料显示,美国人口中约有1/5的人年龄超过55岁,他们当中的47%有过远程出游的经历。可见,老年人已构成旅游人口中颇具规模的一支队伍。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老年用品市场的年消费能力高达6000亿元,到2012年,这一数据将突破20000亿元大关。在走俏的老年市场五类商品中,旅游位居首位,展露出巨大的商机,“银发旅游”概念应运而生。可见,开创老年旅游市场,为老年人旅游提供专门的服务,是旅游企业谋求发展的良好机遇。

第二,空缺巨大的养老市场。老年问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反映老年人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对老年人的物质保证,像社会福利、医疗服务等问题;另一部分是由于老年人口规模过大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对生产、消费、储蓄等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社会生活变化。2008年各种老年服务的市场需求供需比,如表1所示:

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家庭规模逐步缩小、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四二一”家庭结构愈发普及,家庭养老、育幼的压力不断增大,诸如此类的现实情况势必对传统家庭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冲击。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社会需求巨大;二是设施严重缺乏。随着时间推移,矛盾将日益凸显。总之,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现状是宣传力度不够,观念引导不到位,供需关系矛盾突出,政策法规不健全,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管理水平跟不上,专业工作人员欠缺。

第三,总结。面对中国日益严峻的社会养老形势,一方面,政府正逐步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另一方面,政府发挥指导监督作用,开始制定引导老龄产业发展的政策,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等特殊政策,大力扶植老龄产业,积极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和政府众多的优惠政策,旅游企业抓住了机遇就抓住了未来。但中国目前真正以老年旅游者为主要业务对象的专业旅行社很少,大多数旅行社都是兼营老年旅游。各个旅行社中老年旅游的业务量占业务总量的比例都很小。加之旅行社鱼龙混杂,造成老年旅游满意度低,很多老年游客往往是乘兴而游败兴而归。此外,由于中国老年产业起步较晚,很多行业或领域的老年服务项目和基础产业发展滞后于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80%的老龄市场没有得到商业开发,导致银发旅游市场供需矛盾日趋激化。

二、市场调查分析

在官方资料指导下,笔者对北京的老人进行了预调查与前期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被访者男女比例是37∶63。行业分布较为广泛,包括政府工作人员、退休教师、大学教授、商品贸易从业者及工人等。在整个调研中,各个要素比例分布较合理,与目前北京地区老年人的收入情况基本相符,所以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09年北京老年人收入情况,如图1所示:

第一,旅居市场分析。身体状况:在被访的老年人中,认为自己日常生活不需要他人照顾的达95%以上。旅居意愿:被访者中56%的人有旅游和在外居住的愿望,且23%的人表示如果有专业的公司为其服务,他们会非常乐意选择旅居。可接受价格:在选择养老院价格水平时,被调查者意愿较为统一,90%以上的人选择每月1000元-2000元。

小结:被访者身体状况良好,对外出旅游有强烈愿望,并表达出对专业旅居服务的需求。目前多数老年人较为倾向在养老院等专业的养老机构中居住。

第二,旅居地和旅居方式。地区选择:被访问者对旅游地和居住地的需求分为风景类、人文类、娱乐类和乡村类等,并且对两种地区的需求有所不同。

受访者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己愿意住在离子女比较近的地方,见面较为方便,同时大部分老人倾向于城市生活,只有不到10%的老年人表示自己愿意到乡村生活。但在访谈中,不少老人表示,如果可以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他们可以到乡村颐养天年。

由于目前样本量有限,而且基于专业因素的限制,笔者不能精确估计实际市场情况。但从初步反馈可知,目前北京地区老年人旅居市场需求很强,老年人旅游和居住市场广阔,亟需专业的旅居服务机构,老年人旅居公司前景无限。

因此,科学合理的发展老年旅居服务业这一举措,将会有效满足中国老龄人口实际消费服务的需求。本文将从中国现阶段国情出发,在面对老龄化这个社会实际的基础上,着重解决老龄市场供求矛盾、补充老龄社会服务功能不足和空白、拉动老龄人口旅游可养老和养老可旅游等问题。

三、鹤居旅居庄园项目总体设计思想

在上述背景下,笔者本着积极服务老人和社会的初衷,考虑到既要作为社会福利机构,又要具有商业运作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并在充足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和资源整合技术,成立“鹤居”旅居庄园,由老年旅游专家负责老年旅游中从设计开发、宣传营销到执行的全过程。

在深入了解分析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特征、对市场进行细致研究后,本文设想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服务产品,并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做好跟踪随访与及时改进,使老年旅游者体会到旅游的乐趣,同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全方位和人性化的老年服务,让老年人在旅游中养老、在养老中旅游,真正为老年人创造出“游得起的祖国大好河山!住得起的绿色、健康、安享、和谐的养老家园”。

(一)SWOT分析

1、优势。养老行业是新星行业,且盈利能力高、风险系数相对较低,如果经营管理得当,该行业不会像其他行业一样易夭折。在其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情况下,更易带动多方消费,并使庄园的入住率大幅提高。

2、劣势。目前市场上旅游公司较多,一些较大的旅游公司已经开始提供类似的老年旅居服务,中国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种养老机构和物业公司提供养老服务,而且大型养老机构的硬件设施比较完善,导致老年旅居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该行业前期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大,投入资金多,投资回收期较长。

3、机遇。中国社会现在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选择的目标市场包括这一批老年客户以及潜在的属于市场未开发资源中的未来老年群体。同时,银发旅游行业在原有的养老机构和旅游公司的服务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创新,会引起客户的注意,并具有更多的市场机会。该服务行业属新兴市场,经营风险相对较小。

4、威胁。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市场机会,便会导致市场份额的缺失,同时也会面临政府机构与其他企业的排挤与竞争。

(二)目标市场

1、市场定位。为老年人提供旅游与居住养老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

2、重点关注对象。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类人群热爱旅游观光,需要养老设施和服务。本文提出的银发旅游业务会随老人年龄的增加不断提供更贴心和周全的服务,该行业与其受众是不可分割的长期合作关系。

3、选择原因:银发旅游市场的市场潜力巨大;“候鸟老人”易被温暖的气候、宜居的环境所吸引;老人需要配套的设施和服务以舒适的安享晚年。社会上缺乏专业的服务机构,银发旅游市场的供给缺口较大。

(三)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具体如图2所示。

1、旅居业务。以旅游观光为主,为老年客户定制旅游专线,打造最舒适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充分享受旅居地的舒适环境,同时体验庄园人性化老年服务。

(1)短期旅居。短期旅游居住服务,以旅游服务为重点,根据老人的喜好提供经典路线游或自助服务游。

(2)中长期旅居。中长期旅游居住服务,以居住服务为重点,在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安排旅游服务,调节老人的日常生活。

(3)陪游服务。老年客户可选择单独或结伴出游,该业务提供具备专业知识的陪游,他们在照顾出游老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为老人解说导游。

2、养老业务。银发旅居业务的核心服务,分为本地养老、异地养老和疗养度假。业务以客户为导向,量身定制生活疗养服务,为老年客户营造温馨如家的环境,使老年人在庄园安度晚年,疗养身心。人性化的优质服务、科学营养的饮食搭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是鹤居旅居的特点。

3、温馨关怀业务。业务设计中独特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老年个体的生理、心理、兴趣、性格、自身经历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对其老年生活作出长期整体规划,以提供终身服务。相关人员做到悉心关怀陪伴老人、提供各种免费医疗咨询及疾病疗养、送上生日和节日的独特问候、精心规划安排老人的学习和生活、指导老人掌握必备技能,令老年客户在庄园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鉴于市场上各具特色的服务行业和激烈的竞争,笔者构想的旅居和养老服务必须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老年生活规划服务;老年大学;老年医院;老年再就业中心;老年咨询中心。

四、项目营销计划

(一)营销渠道

社区:社区公益活动推销,集体报名,通过电话预约(后期采用社区及城市);养老院:公益体验及宣讲会;网络预订:成立网站,网上营销。

(二)营销方式

根据两次市场调查,大体上把目标客户――老人群体按地域分为两部分:一是北京老人;二是安阳及其附近城市的老人。针对两个群体,用不同的业务策略去赢得客户。

1、北京老人市场。项目前期以北京老人为主,实行旅居业务策略和温馨关怀业务策略。

(1)旅居业务策略。根据公司提供的业务,公司自行组织旅游活动,并与安阳当地旅游景点合作实行旅游与居住生活服务相结合的旅居模式。对刚起步旅居服务小公司来说,如何吸引老年客户是最关键的问题,有以下三种方式可以考虑:一是传统式――笔者仿照各大旅行社的营销策略,宣传并接受报名,与客户直接建立联系,并提供更加完善的针对老年人的专业化服务。二是中途式――项目拟与各大旅行社合作,签订合同,凭借公司在旅居地的硬件设施,向老年客户提供旅居点温馨的住宿环境、专业的医护、科学营养的饮食,让他们体验旅居式的专业化服务。三是捆绑式――项目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将与有合作意愿的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凭借各自旅游产品的结合吸引客户,如将不同的旅游产品捆绑销售,“开封三天游”与“安阳一天体验游”,结合为“开封安阳四日游”,既可增加客户的旅游乐趣,又会提高合作双方产品的多样性,从而吸引客户、增加收益。

(2)温馨关怀业务策略。此业务主要针对安阳和北京有旅游、养老意愿的老年客户。为了吸引这部分客户,项目拟采用会员制。首先让这部分老年客户成为会员,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服务,建立温馨关怀的良好企业形象,同时宣传鹤居旅居中旅居这一主营业务。如建立“鹤居庄园”社区服务点,使服务点成为老人客户的聚集点,在城市各社区形成网络,以点带面,使鹤居旅居项目可以朝着更广阔的市场发展。

2、安阳或附近城市老人市场。养老业务和温馨关怀策略主要针对安阳当地的老人,为客户提供中等水平的服务,并在各社区实行温馨业务策略。相关具体内容参考北京地区并依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广告策略

在服从团队整体宣传策略的前提下,本项目坚持宣传时间持续化、传播媒介多样化的原则。项目与目标市场所在地媒体合作。如在北京选择北京电视台,在《新京报》上投放广告,辅之以社区宣讲会、分发宣传手册、为老年活动提供赞助等方式。同时设计广告并借助宣传,赠送具有鹤居旅居庄园特色的纪念品等。在开业6个月市场初步形成后,推出产品形象广告和招商广告,开展促销活动。

五、项目实施进程安排

第一,准备期(6个月)。第1-4月:在安阳市建立第一个旅居点,全方位打造“鹤居旅居庄园”。起始的旅居点选定安阳市民政局下的养老院进行承包装修,笔者经调查,选定“安阳市龙安区养老中心”,此养老院地处郊区,周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附近设有医院,并与各大旅游景点距离较近,方便出行。在北京开展该项目,进行旅居点的改装修、人员招聘等,开始筹划经营,理顺各环节,获取相关手续。市场渗透计划:制作宣传名片、单页宣传画及外观包装;在各平面媒体和电视投放广告;向目标社区分派宣传员。第5-6月:通过加大广告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司的知名度,宣传产品及旅居理念,开拓渠道,协调分工合作关系。第7个月:以安阳为试点,开始筹备“鹤居庄园”第一点。

第二,起步期(第1-2年)。在1-2年内,以安阳市为第一旅居点,以北京,安阳为主市场,从各社区做起,从小点切入,建立企业品牌形象。

第1年:一是在北京注册并建立项目办事处:第一年为起步时期,资金实力有限,拟租用某写字楼的部分空间。二是营销队伍的建设:引入骨干员工,招聘新员工,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在工作中培养一支现代化营销队伍;培养业务员以适应市场的迅速拓展需要,做到一专多能。三是市场开拓:在北京市、安阳市内针对目标客户进行广告宣传:开展“鹤居5天免费体验”活动,免费体验旅居点的服务,吸引老人客源,树立品牌形象;与安阳市北京市老年协会合作,举办免费体检活动,开展上门疗养等公益活动。

第2年:经过一年市场开拓,客源基本稳定,旅居点入住率较为理想;鹤居旅居在安阳市、北京市均具备一定知名度。一是继续举办公益宣讲活动,宣传鹤居旅居的优质服务,树立鹤居公益形象,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二是做好市场调查,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及市场方向。

第三,第一发展期(第3-6年)。在具备一定运营资金,固定客户关系和相当工作经验以后,项目步入发展期。一是开拓新的旅居点――将先后在云南、山东等地设立旅居点,形成真正的“鹤居连锁庄园”,为进一步做到全国旅居打下基础。二是开发新的服务与旅游产品,完善服务标准,增加客户满意度。

第四,第二发展期(第6-10年)。项目将面向全国,先后在海南、四川建立新的旅居点,进一步完善全国旅居点建设工作。在人员充足且50%以上具备标准要求素质的情况下,企业各组织部门趋于完善,并创立鹤居旅居庄园专属刊物,打造“鹤居旅居”企业文化。

第五,稳定发展期(第11-15年)。已形成规模,知名度较大,继续开发新旅居点,建立全国连锁网络。各旅居点自我巩固、互相联络。此时期宜与各地养老院建立合作关系,与会员制度相对应。鹤居客户可凭会员身份,走遍全国养老院。这一时期为了抵御其他类似性质的老年公司的激烈竞争,拟筹集资金、集中优势人才,着手研究发展方向,开发新项目。

第六,全盛期(第16-20年)。本时期主要任务有:研究新的发展方向和将宣传由县市扩展到乡镇村。目前农村总人口是74544万,其中老年人口10055万。随着中国的发展,城镇乡村居民收入都会大幅增加,老龄化问题将更严重,而城市市场也趋于饱和。因此,20年后乡村市场极可能成为银发旅游的主要市场,可成立乡村老人生活研究所、中国农村老人现状调查组等。

参考文献:

1、卫敏丽.民政部: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N].新京报,2009-05-25.

2、前景诱人的老年旅游市场[DB/OL].豆丁网,2009-03-11.

3、丁媛,赵磊.上海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北方经济,2009(6).

4、时应峰.关于中国银发旅游消费市场的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4).

5、张定业,韩磊,杜杨.1000亿老年旅游市场找不着“北”[N].舜网-济南时报,2006-09-01.

6、中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研究报告[DB/OL].豆丁网,2010-04-1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