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扶贫工作的历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扶贫工作的历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扶贫工作的历程

第1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关键词 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效果评价;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康 亮(1987—),男,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我国扶贫开发历程、模式的嬗变及创新研究”(编号11GL30)的阶段性成果。

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突出成绩。中国农村扶贫模式也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与发展日臻成熟,各种扶贫模式得到了理论系统化的提升与实践的客观检验。移民搬迁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扶贫运作模式在整个扶贫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移民搬迁扶贫是指对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群众,采取一定的扶持激励政策帮助其搬迁到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生产和生活,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达到逐步脱贫致富的目的。

作为一种政府主导性的扶贫模式,移民搬迁一直贯穿在各个扶贫阶段,并不断有新的突破。1994年4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在其扶贫开发的基本途径中总纲性地明确指出了“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在随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这些政策为各省市地区开展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后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思路继续深化扩展,进入2001年贫新阶段扶以后,移民搬迁指导思想不断提升,具体措施也不断细化创新,在集中安置区、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等方面越发注重实效与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江西省委、省政府为进一步贯穿落实国务院的扶贫开发的指导精神,顺应广大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在2003年作出实施移民搬迁扶贫工程的重大决策,逐步开始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实施搬迁扶贫试点,自2004年开始,在全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铺开,进而扩大到41个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县开展,至今已有40多万贫困群众告别了大山、走出了库区、规避了灾害,迈上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康庄大道。

一、移民搬迁扶贫模式的实施现状

移民搬迁扶贫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移民搬迁扶贫以其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本最低、办法最好、见效最快、成效最稳固的显著特点,成为影响广泛的民心工程。移民搬迁扶贫模式依托于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也是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改革方式。从目前的扶贫情况来看,国家在政策、财力、人力上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以解决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困难贫困户建平房安置,对赤贫户和富裕户制定不同标准的建房补助。各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逐级对移民地区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有效整合了政府支农投资,促进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扶贫工作具体操作过程中,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坚持自愿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全方位的对移民搬迁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充分的后续扶持。

从《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规划(2008—2012年)》可以了解到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自2003年在修水、万安、遂川三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先行试点, 2004年至2007年在江西省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面铺开。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截至2007年年末,江西省共完成移民搬迁20.23万人,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275万元,省、市、县三级财政配套资金20530万元。这表明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开展几年以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从另一方面来说,移民搬迁扶贫背景环境也愈发的严峻,在江西省内41个比照县中,至今还有37.56万人生活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和距公路5公里以上的深山区、水库库区。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落后的生产条件致使这里的群众长期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多年的扶贫工作实践证明,就地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难度大、成本高、操作难、效果差。实施异地搬迁式的移民扶贫工程是解决这部分群众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最好方式,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充分享有社会各类公共资源,才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和谐。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扶贫开发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但江西省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庞大,扶贫开发任务仍旧十分艰巨,为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有必要对扶贫开发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分析扶贫开发主要模式——移民搬迁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扶贫工作的创新思路。

二、移民搬迁扶贫模式的效果评价

在全国范围内,包括江西在内的一些省市在移民扶贫工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贵州、陕西、四川等地区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仅帮助众多生活困难群众脱离贫困,也丰富充实了移民搬迁的扶贫思路模式,积累了可供参考的丰富经验。自“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十五”期间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5年底的2365万人。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我国整体贫困状况大为缓解。

(一)近来江西省年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1.主要成效

(1)贫困群众生生产生活条件、生存条件都得到明显改善。这些变化集中体现在“五便利、一保障”上,即出门行路便利了,子女上学便利了,有病求医便利了,获得信息便利了,寻找就业门路便利了,碰到灾害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了。民贫困的另一深层次矛盾就是因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生态平衡失调,最终加剧环境恶化,移民搬迁政策使那些生存在恶劣环境下的贫困人群到环境发展良好的地区重新生活,在地域上为其脱贫提供了一层保障。

(2)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施搬迁扶贫的地区,移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通过采取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移民外出务工或发展生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变化,就业机会大大增加,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收人水平明显提高。

(3)迁出地生态环境保护有了明显变化。通过移民搬迁,大大减少了深山区乱砍滥伐林木、乱开滥垦山地等活动,减少了木材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了垃圾的排放,减少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加快了植被等自然资源的恢复,保护了江河源头,改善了生态环境?鸦通过对迁出地的林权进行有偿流转、集中统一经营、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激发了移民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扶贫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明显降低。移民户搬迁前居住极为分散,山高路远,政府扶贫和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实施移民后,集中安置点基本实现社区化服务和管理,制定了小区各项事业发展规划,移民后续扶持和普及医疗、教育都有了依托和着力点。

(5)新农村建设得到明显促进。很多已经建成的移民集中安置小区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正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稳步迈进。

2.主要经验

(1)阳光操作,群众参与,是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根本。移民搬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尊重群众意愿,充分保障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这样群众满意度才高,工作进展才顺利。

(2)部门支持,形成合力,是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关键。移民搬迁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大力倾斜、合力帮扶。

(3)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是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坚持整体搬迁原则,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安置方式,适应广大移民户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4)健全制度,严格管理,是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主要保障。建立并严格执行移民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是保障移民搬迁稳步推进的重要环节。加强审计和社会监督,赢得广大移民群众的信任,才能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5)严密组织,加强领导,是抓好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的保证。从省到市县乡都成立领导挂帅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相关部门在领导小组的协调下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确保移民搬迁扶贫各项工作健康有序。

(二)近来江西省年移民搬迁扶贫工作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还面临着新问题、新困难。

1.贫困农户搬迁意愿不高。在搬迁的群众队伍中,有经济头脑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户搬迁意愿大,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这部分人占搬迁农户的90%。但没有经济基础的贫困农户由于建不起房而无法搬、不愿搬。调查发现农户户均投资约13万,而规划搬出点60%的农户因搬迁成本大、搬迁后生活无保障等因素还未搬出,导致目前实施移民的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富人”,而没有经济基础的“穷人”对搬迁的积极性不高。

2.搬迁安置补助标准低。一是农户补助与建房所需费用差距大。按照2040平方/人的要求,每户需要建设面积100平方米,目前农户房屋建筑费用平均在850元/平方米,即每户农户于房屋建设费用8.5万元,而补偿农户房屋建筑资金只有1.872万元。二是土地补偿费用无来源。如100户的集中安置小区,征地费用需120万元,现行政策没有对这项费用进行补助,基层政府操作困难。三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不足。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按最基本的水、电、路和娱乐小广场计算,100户400人的集中居住小区需要164万元,按现行政策易地移民资金补偿124.8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仍需自筹39.2万元。

3.资产闲置与资金紧缺矛盾突出。按现行政策和建设成本核算,农户搬迁后自建房屋仍需自筹6.6万元,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4539元,而扶贫户的收入在2300元以内,自建房屋费用对农户是极大的经济负担,大多数靠举债建设。同时,搬迁对象搬迁后,其拥有的资产如宅基地、耕地、林地等部分因地质地貌限制,不适合流转进行集中经营,而宅基地复垦及“三权”抵押贷款政策只覆盖到少部分农户,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户搬迁后其拥有资产都未能盘活而闲置荒废。

三、针对移民搬迁扶贫的建议对策

十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政府以其高度的政治和制度承诺,针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并实施了以农村贫困人口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果,更好的保障了人民权益,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实践证明,移民搬迁最根本的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作为扶贫模式创新的核心理念。易地扶贫搬迁是推进扶贫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性工程,其推进实施需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创新完善政策、建立长效的扶持机制。针对具体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提高政策补助标准并推行分类补助制度。按照现行3个政策的补助标准,农户搬迁建房要自筹资金6万元左右,导致许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搬不起?穴筹不到建房资金不敢搬?穴举债建房后生活无保障?雪。建议:一是提高政策补助标准,为确保搬迁后对搬迁户的生活无影响,按农户自筹30%建房费用测算补助标准为宜?鸦二是按贫困口径进行分类补助,对贫困户的补助要高于一般农户,对绝对贫困户可以实行建房全额补助。

二是建立易地移民建设用地优先供给制度。现行移民政策无建设用地指标保障,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又难以广泛推广,因移民搬迁安置区建设用地指标无法落实而不能实施扶贫移民项目。建议建立易地移民建设用地与农户宅基地复垦对接制度,按照占补平衡原则,宅基地复垦指标优先安排易地移民建设用地指标,确保移民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设立易地移民用地补偿补助金。现行各项移民政策未对移民的建设用地进行资金安排,移民搬迁安置区土地补偿金无固定来源,极大阻碍了移民政策实施。建议设立易地移民用地补偿补助金予以配套。

四是设立易地移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产业发展是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关键,但现行移民政策只对搬迁进行补助,对后续产业发展没有扶持,农户搬迁的后顾之忧大。建议设立易地移民技能培训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用于对搬迁安置区的贫困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和产业发展支持,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参考文献

1付桂生.“十五”扶贫开发的经验、问题及”十一五”扶贫开发的对策_以江西省为例.时代视点J2006,(10).

2刘坚.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就与挑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穴2001-2010年?雪中期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

3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4陈勇.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全面小康进程J.新重庆,2013,?穴2?雪.

第2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扶贫开发统揽工作大局,紧扣农民增收、环境改善两大目标,突出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三个重点,完善领导责任、工作方式、资金管理、社会帮扶四大机制,实行山、水、林、田、路、电综合治理,整村推进,综合开发,一次规划,分年实施。

二、茅坪村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简要说明

2002至2004年茅坪村共整合各类帮扶资金30.315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12.415万元,扶贫专项资金15.8万元,县物价局帮扶资金2.1万元。农民自筹资金84.538万元,加固水库、修建水渠1000米,保护基本农田180亩;一建三改沼气池135口,农户卫生条件逐年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新建水窖58口,解决87户群众饮水难问题;新修公路15.3公里,解决126户487人行路难问题,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种草养羊示范户22户,发展山羊850余只,带动全村以林畜、蔬菜、黄姜、打工为支柱的四大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主要作法

㈠合力攻坚抓扶贫,强化领导

我们茅坪村基础弱,开发晚,投入少。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彻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战略,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感到,抓好扶贫开发,就是抓住了一次加快发展的机遇,机不可失,必须倍加珍惜,全力以赴,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使其取得最大的效益。一是在工作打法上,坚持五个“结合”。就是坚持发展村级经济与扶贫开发、扶贫与扶智、考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解决当前实际困难与谋求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整体规划,分批实施整村推进。二是在工作部署上,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把扶贫开发与经济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举全村之力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并分项目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三是在领导体制上,明确职能。镇抓调控,统筹规划;村为主体,具体实施;部门搞配合,拾遗补缺。四是在推进机制上,落实责任。对扶贫任务和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扶贫开发责任状,一级抓一级,限期达标。对落实不力的,追究责任。三年来,由于我们把扶贫工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倾尽所能,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不但促进了问题的尽快解决,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㈡围绕项目抓扶贫,务求实效

项目建设是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脱贫解困的关键环节。我们在项目建设上,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在村情调查、项目选择和实施等环节上,既考虑全村长远发展,又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把项目的选择权、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受益权交给群众。因村因户制宜,区别对待,重点向贫困户倾斜,坚持覆盖大多数,不搞平均分配,真正使贫困群众得到实惠,自觉参与扶贫规划的实施。三年来,茅坪村群众自发投义务工1.3万个,自筹资金84.538万元。二是整合扶贫资金,集中投入。整村推进任务落到哪,整合资金就跟到哪,主要力量就投到哪。我们遵循扶贫开发“一盘棋”的思想,每年召开项目工作会议,按照扶贫开发的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下一年度的项目,与对口帮扶单位县物价局积极对接,提前争取项目和资金,确保整村推进的顺利进行。在整村推进过程中,坚持“用途不改,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实行重点投入,全方位推进,彻底改善重点村的面貌。三年来,共整合各类资金114.853万元,使茅坪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结合退耕还林和农民庭院经济建设、荒山绿化和植树造林共兴建高效经济林1082亩,其中板栗300亩、药材600亩、茶叶182亩,实现人平1亩高效经济林;粮油生产总量250吨,人均占有量达到230公斤;组织农业技术培训350人次,实现户平1个科技明白人;全村通有线电视135户,占49.6%,安装电话130部,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达80%;全村7-12岁适龄儿童76名全部入学,无辍学现象,巩固率100%;村级卫生室1个,从业医生1名,达到初级卫生保健水平;输出劳力245人,实现劳力收入近100万元,成为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这些变化使贫困农民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资金封闭运行,跟踪审计。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调度,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了公示制和报账制,张榜公布资金的分配、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群众监督。镇经管部门全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㈢跳出扶贫抓扶贫,标本兼治

一是解放思想强素质,实施科教扶贫。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我们在农村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活动,14名帮扶帮扶干部、农村党员深入茅坪村44户贫困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地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组织贫困农民在村人口学校静心学习,并请本镇、本村的致富能手、种田大户、外出务工人员以身示范,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动力。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方面,我们先后组织培训了黄姜套种、蔬菜种植、板栗、核桃等林果栽培、山羊养殖、“一建三改”等技术培训350余人次。

二是强化班子固堡垒,实施党建扶贫。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整个村的脱贫工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力争把村干、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让他们先富起来再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富裕,村级班子由弱到强,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㈣社会参与抓扶贫,合力推进

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坚持的一条重要做法。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主动汇报,经常交流,让他们了解帮扶对象的贫困状况,赢得理解、同情和信任,并为他们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便利,使他们一心一意为我们请资金、拉项目、引人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口帮扶单位县物价局三后共帮扶各项资金、物资达2.1万元,为茅坪村架设“小康桥”1座,为40户贫困户送温暖、献爱心,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二是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镇主要领导包联茅坪村,镇直单位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驻村帮户,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制,年中检查,年末考核。镇直各部门研究本单位工作,都把扶贫统筹考虑,结合行业特点,围绕整村推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了合力扶贫的新局面。扶贫办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联络;财政所负责资金调度和监管,保证资金效益和安全;土地、司法、劳保等具体业务部门负责协调配合,项目施工;司法所送法下乡,普及法律知识,强化治安综合整治;中学先后选派3名骨干教师,到茅坪村支教,把农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纳入小学课堂,并对贫困学生减免学习费用;卫生院开展乡村医疗合作,驻村义诊76人次,在镇医院开设扶贫病床,解决贫困户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

㈤长效机制抓扶贫,巩固提高

第3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形成可持续发展规模

一年一度的慈善助学活动持续升温,除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外,企业成为“助学主力军”,继续发挥着助学活动的主要作用。据厦门市慈善总会统计,市级募集的助学款中,有80%来自企业,尤其是建发房产集团、海翼集团、源昌集团等知名企业鼎力支持;三福集团、勤奋公司、筑信公司、川宇公司、百镒公司、金日集团、旭初公司等继续参与;市侨联、广东商会、弘信云创业公司、欢唱公司等新星慈善企业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助学力量。

现如今慈善文化和社会热情参与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从原来的“参与助学”转变为“带动助学”,像建发、源昌、海翼等大企业都把慈善事业当成企业文化来经营,不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杆,也给厦门的学子送去福音。

培养学生感恩与自信

项目开展以来,逐渐形成了助学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受助学子更懂感恩,更有自信。许多往届受资助的困难学子主动地向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反馈自己在大学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情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来自思明区就读于厦门理工学院大二的王平梅同学在源昌助学仪式上发言。通过助学,她不但获得校级奖学金、校级优秀团干部、征文大赛一等奖等成绩,还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多种公益活动,乐于助人,还加入学校志愿者协会,多次到福利院看望老人,打扫卫生;定期到小学举行志愿服务和讲座。像王同学这样的学生在近年来还有许多,在慈善会的办公室,每年的夏季,都会有不少学生主动来加入志愿者,参与助学的全过程,协助工作人员完成助学的各种工作,体现了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精神鼓励与物资支持相结合

对于困难学生来说,经济困难只是暂时性的。扶贫的同时也要扶志,从长远的角度帮扶,厦门慈善助学在这一方面更加注重和加强。近年来,助学发放形式有所改变,主要举办小型发放座谈会,让捐赠企业、爱心人士和受助学子座谈互动。参与捐赠助学的很多企业家及爱心人士,以亲身的经历鼓励同学们,捐助者和受助者能得以轻松沟通、欢乐畅谈,许多学生受益匪浅。在厦门广东商会专场助学仪式上,多位同学谈到自己在家境贫寒下努力学习,坚强不屈并取得优异成绩而热泪盈眶时,在场的多位爱心企业家感同身受,触景生情,追忆自己成长的艰辛历程。来自厦门巴斯德酒业的洪少峰和佳迅装饰的余永平两位企业家当场追加助学金,与黄丽容、梁自然、骆婷婷同学等结成对子,资助他们三人四年大学的学费,并寄语鼓励学生们努力拼搏,创造未来。

组织实施严密,公开透明

慈善助学是一个捐与助两方面工作结合较为紧密的活动,主办方、捐助者、学生都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厦门市慈善总会和各区慈善会在做好自身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厦门日报》做了大量的宣传报导工作,如新闻采写、学生个案报道,爱心捐赠者信息收集和反馈,典型爱心个例等。此外,厦门市慈善总会和各区慈善会每年总结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提前开展工作,有序安排、逐一落实、严密组织,前前后后召开数十场助学工作讨论会和助学金发放会,让每个企业及参与的爱心人士的助学款及时地发放到每位贫困学生手中。捐助的企业和爱心人士,被助的学生,都很满意,社会反响积极良好。

第4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一、结合纪念建军90周年,大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

今年是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各地各部队要围绕迎接党的召开,庆祝建军90周年,组织开展“赞颂辉煌、喜迎历史盛会、军民同心筑梦”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宣传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铭记历史、居安思危。认清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深刻道理,自觉关心国防、支持军队、尊重军人。各地各部队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拥文化广场、部队军史馆、荣誉室及各类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军营一日”生活、国防专题讲座、军地联谊活动、双拥书画摄影展等活动,深入进行爱国拥军光荣传统教育,不断增强广大军民的国防观念和拥军意识。

二、服务强军目标,支持驻xx部队发展改革

各地各部门要发扬优良传统,聚焦部队建设改革,紧跟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进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凝聚各方力量,扎实做好拥军服务保障工作。要结合节日期间军地走访、座谈、联谊等活动,主动了解驻地部队建设改革中需要地方支持的需求,研究制定帮助解决的措施办法,合力推进政策制度调整、后勤保障社会化、停止有偿服务等跨军地改革任务,助推改革强军战略顺利实施。支持部队遂行训练演习、战备执勤、抢险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搞好训演场地、交通运输、安全警戒、粮油水电供应和群众损失赔偿等各项保障工作。按照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求,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文化拥军等活动,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和提高。以“双拥在基层”活动为载体,动员和组织社会各届,深入基层部队看望慰问官兵,鼓励官兵不辱使命、建功军营。进一步筑牢双拥工作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广泛开展拥政爱民活动

驻地部队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多办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好事。深入推进部队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行动,组织实施革命老区“八一”助学扶贫工程,配合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尤其要深入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扎扎实实办一批好事实事,充分展示我军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当前,我市进入主汛期,各部队要把支持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为一项紧迫任务,密切关注雨情汛情,迅速投入救灾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大力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参与交通道路整修、环境卫生整治等社会公益劳动,开展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就地就近帮助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和空巢老人等困难群体做实事、办好事、送温暖。

四、坚持问题导向,务实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各县(区、市)要着眼维护军民切身利益,加大拥军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力度,推动双拥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为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排忧解难。要深入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命名表彰大会精神,下大力解决部队官兵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扎实做好军队改革期间退役军人安置、家属随军随调、子女转学入学、征兵优惠优待等方面的特殊措施和倾斜政策,帮助广大官兵解除后顾之忧。各县(区、市)要组织召开军地协调会,集中解决军地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金的落实情况进行检点,确保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全面足额落实兑现,对确有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主动关爱家境困难的退役军人和烈军属,积极提供就业扶持、物质资助、精神抚慰、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获得感;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慰问活动,重点走访慰问驻地部队官兵、老复员军人、伤病残军人、烈军属、生活困难的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帮助他们解决医疗、住房、生活等实际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节日期间,各地各部队要本着务实、俭朴的原则开展各项双拥活动,简化形式,注重内容和实效,确保各项活动既隆重热烈又务实节俭。

xx市双拥办 xx市民政局

第5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关键词:扶贫;整村推进;少数民族;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77-05

1 研究背景

1.1 研究意义

《中国民族报》2008年10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绝对贫困与低收入人口合计数量占全国贫困总人口(4 319.5万人)的比重为52.2%,表明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分布在民族地区,因此可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是民族地区。整村推进是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政策的三大重点内容之一。它将扶贫目标定位到村级,力图整合各部门发展资金,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产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村级组织建设方面推动贫困村全面发展。从2000年国家整村推进政策实施至今已经10余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大大加快。近年,通过对民族地区“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进行的实证调查和理论总结,分析以往整村推进政策在制度设计与实施效果中的经验和不足,对下一阶段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四川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地处横断山脉高二半山,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山地的单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比较能代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情况。本研究之所以将着眼点落到村一级,原因在于整村推进扶贫是以村为单位开展的。以村一级为着眼点的研究最能体现整村推进政策的实施效果。而将四川省喜德县H村定为调查点,主要考虑到H村为纯彝族人口聚居村,地处海拔2 000 m以上的高二半山区,与凉山的大部分彝族村庄有着相似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从凉山整体扶贫和喜德县扶贫工作的现状来看,H村的扶贫发展历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说明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是本次调要的信息收集方法之一。调查组利用等距抽样的办法,从H村3个村民小组140户家庭中抽出100户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此外,本次调查还通过一对一的访谈,以座谈的方式对村民、村干部以及州县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访问。而且本研究还通过政府部门和网络获得了与扶贫和整村推进项目相关的政府文件、工作报告、专著和学术论文等。这些文献资料为本报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1.3 调查点背景

四川凉山地区是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农民群众的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凉山州17个县市中就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喜德县是其中之一。喜德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流域上游,距离州府西昌60 km。喜德县境内地形以高二半山为主,海拔最低处1 580 m,最高处4 500 m。全县下辖7个镇、17个乡,共有170个村民委员会、602个村民小组。截至2008年底,喜德全县总人口19.8万人,其中彝族占89.5%,而农业人口占91.7%。可见,喜德县是一个以彝族人口为主的山区农业县。

H村距离喜德县城13 km,位于海拔2 200 m以上的高二半山。全村有农户140户,人口600余人,全为彝族。该村共有耕地115 hm2,森林156 hm2。经济林木20 567株,以花椒、核桃和白杨为主。2010年该村有四大牲畜共1 514头。据政府统计,H村2010年人均收入为2 000元。H村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主要种植土豆、玉米、黄豆等作物,兼饲养鸡、猪、牛、马等。

2 整村推进扶贫的实施状况

四川凉山州整村推进扶贫的推进方式主要有:①针对基础较好地区,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扶贫策略;②针对基础较差的老贫困县,采取以住房改造、新村建设为主的策略,主要进行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③以适宜当地的大型项目带动,实行村与村之间的区域整体推进。2001年以来,凉山州各级政府针对该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的现实,一直将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扶贫工程来实施。该工程从凉山州1.5万个贫困村中选出1 187个作为重点扶贫村,从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发展、生态、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组织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扶贫。喜德县H村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扶贫村。

2001~2009年,喜德县共投入各种扶贫资金约1.1亿元,实施新村建设69个;易地移民搬迁1 241户5 432人;新建村级小学10所、村级医务室1个;改、扩建17所中心完小和9个乡镇卫生院;在全县22个乡镇、116个村实施“三房”改造5 847户;在全县近100个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铺设和维修水管线路1 200多km,解决了6万余人、10万余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在全县107个村实施“通村、入户”公路建设,新建、维修人行便(吊)桥38座,解决了5万余人的出行难问题。喜德县产业化扶贫从2004年开始启动,到2009年为止共投入资金877万元。产业化扶贫以发展马铃薯栽培加工、乌骨阉鸡养殖加工、花椒种植加工等为主要扶持项目,被称为“一薯一鸡一花椒”。

在众多获得扶贫支持开发项目的贫困村中,H村获得的扶贫项目主要有:新村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沼气建设、社会扶贫。各项目内容如下。

2.1 新村建设项目

H村在2004年获得过6万元扶贫资金,修建了从镇上到村里的通村公路。2007年获得新村建设扶贫项目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三房改造43户;人畜饮水铺设引水管10 km,建蓄水池5口,50 m3;通村道路建设1.85 km。

2.2 产业扶贫

2.2.1 马铃薯种植 喜德县从2004年开始实施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开发扶贫,但尚未形成规模。到2009年,喜德县共建成全国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0.93万hm2,引进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家,实现年马铃薯加工、销售11万t。随着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项目也开始在H村推广脱毒马铃薯新品种。2009年喜德县投入扶贫资金150万元在H村等26个村成片种植马铃薯1 000 hm2。其中H村种植69 hm2,投入约10万元。

2.2.2 乌骨阉鸡养殖 喜德县乌骨阉鸡产业化项目从2007年开始启动,2009年共出栏乌骨阉鸡40.25万只,形成了一定的绿色、特色产业规模。H村的乌骨阉鸡养殖项目也是在2009年引进的。当年H村乌骨阉鸡项目投入约4.5万元。养鸡户30户,每户获得100只鸡苗和1 000元修建鸡舍补助。鸡苗投入3万元。

2.2.3 花椒种植 喜德县花椒产业扶贫项目开展较早。2002年该县农业局为H村免费提供了7 000余株花椒苗,每户获得约50株花椒苗。

2.3 沼气建设项目

政府投入了约1.4万元在H村给10户家庭建设了沼气池和配套设施,其中2009年有3户、2010年有7户。

2.4 社会扶贫项目

200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阳光操场”项目在喜德县投入资金32万元。其中在H村小学进行了“阳光操场”建设,投入资金约4万元。

3 整村推进扶贫实施效果

H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实际上主要在两个方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H村的新村建设扶贫项目是该村投入最大的项目。该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项目的实施使H村交通、饮水、住房等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和改善。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村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在问卷调查中,对“你对本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总体效果评价”这个调查项目,4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好”,46%选择了“一般”,9%选择了“较差”和“不好说”,总的来说村民对扶贫项目总体效果的评价还不错,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效果“好”,但问题也同样存在。

3.1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调查问卷中村民对整村推进中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建设的满意度调查的回答情况如下。

表1中,如将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都视为满意的话,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是让村民最为满意的,满意度高达96%;对民居改善的满意比例为45%,不到一半;对道路建设的满意度最低,只有27%的人表示满意。

3.1.1 人畜饮水工程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是将自来水管道直接牵引到村里每个农户的院子里或家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取水、用水,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村民对人畜饮水工程较为满意,普遍反映供水充足“比较满意”。但据调查了解,还有十几户村民因住地偏僻,用水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3.1.2 村村通道路 村内的道路建成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2、3组村民的交通运输问题,村民出行更加方便了。但由于预算有限,道路质量一般。其中1组到2组的道路可以通车,而2组到3组的道路由于山高坡陡,雨季常发生塌方,致使道路多处堵塞,不能使用。

3.1.3 三房改造 H村有8、9个家支(凉山彝族人以姓氏为单位划分不同的群体,称为家支)。由于家支内部相互扶持,人口多的家支在村干部选举中占有优势,导致村里某些家支间关系较为紧张。为了协调紧张关系,以利于开展工作,村干部在处理问题时特别谨小慎微,尽量均衡各家支间的利益,从而避免各家支间引起纷争。于是,43户的三房改造项目也因此变成了全村每户利益均沾的平均分配,严重影响了三房改造的质量和效果。此外,由于缺乏配套资金,到目前为止,村里仍有4户住危房的家庭居住条件未得到改善。

3.2 产业发展

在对产业发展项目满意度的调查中(表2),只有32%的村民表示“满意”,有5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或“不清楚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是什么”。

1)马铃薯项目。马铃薯曾经是当地山区人畜的主要食物,种植历史悠久,推广起来较容易。和传统品种相比,新的脱毒马铃薯抗病能力强,淀粉含量高,每公顷产量可达30 000 kg。但其食用口味不佳,主要用于出售。新品种马铃薯的推广加快了H村马铃薯商品化的进程。2009年H村产出马铃薯约200 t,2010年虽然政府取消了种植补贴,但马铃薯产业依然维持了2009年的种植规模。随着喜德县马铃薯产业规模的成型,村民开始从其中受益。马铃薯已经成为村民重要的农业收入来源之一。H村的马铃薯产业化扶贫是比较成功的。

2)乌骨阉鸡项目。2009年H村30户乌骨阉鸡养殖户共获得了约15万元的收入。平均每户约5 000元。但到2010年8月时,调查组发现很多家庭的鸡圈都闲置了。据村民反映,乌骨阉鸡肉不好吃,卖不上太好的价钱。由于养殖投入的时间长,需要的精力多,而销售价格并不理想,故人们养殖的积极性在降低。由于销售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加之2010年政府补贴取消,当年乌骨阉鸡养殖规模便大幅度缩小了。

3)花椒项目。花椒的种植不需投入太多劳动力,收益时间也较长。而且当地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宜花椒的生长。2002年后,农户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10年全村花椒已经发展到15 000余株。这些花椒每年能为全村带来约45万元收入,平均每户约3 210元。花椒种植规模的扩大为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3.3 沼气建设

属于生态扶贫项目的沼气建设在H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得到大力推广。目前全村只有10户修建了沼气池。沼气池修建主要是村干部带头,据反映所建沼气池沼气比较足,做饭使用足够。

3.4 社会扶贫项目

2009年建成的“阳光操场”,不仅为学校解决了体育运动场地,还成为了村民集体活动的主要场地,在学校教学和村民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政府引进外来扶贫资金,计划与壹基金会合资为H村建完小。但由于土地占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学校建设项目迟迟未落实。村民对孩子能否顺利就近上学表示担忧。

4 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H村扶贫项目的考察,结合凉山州和喜德县的扶贫现状,笔者认为整村推进扶贫尚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

4.1 扶贫起点低,基础差,发展缓慢。

当《凉山州2001~2010年扶贫开发纲要》实施接近尾声时,全州已经确定的1 188个贫困村中还有90个尚未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占7.6%。有700余个村因资金不足,扶贫工作没达到整村推进的效果,需“补课”,占58.9%。截至2009年5月1日,喜德县全县仍有4 034户贫困农牧民居住在低矮、阴暗、潮湿的木板房、茅草房、塑料地膜房(以下称“三房”)中;有63个村未通公路,村民出行困难;有84个村228个村民小组7.38万人尚未用上安全的饮用水;有14个村无村小学;有65个村的教育设施简陋;有157个村医疗设施简陋,设备缺乏。

从H村的基础设施来看,村内道路还处于半瘫痪状态;旱地缺水严重,灌溉系统的建设还未被纳入规划;还有4户人居住于“三房”中;学校校舍条件还没得到改善;没有村卫生室、村民活动室;大部分农户的厕所、畜圈等还有待修缮;从镇里到村口的通村道路还是土路。产业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未有效提升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4.2 资金投入偏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

从喜德县扶贫整体来看,资金主要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县从2001~2009年扶贫投入的1亿多元资金中,只有877万元投入到了产业发展中,仅占8.77%。而H村的新农村建设的50万元资金也是全部被投入到饮水工程、道路和房屋改造等硬件建设中。产业化扶贫项目仅获得资金投入约25万元。其他如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能力提升、文化发展等更具有可持续性的内容被忽略。

4.3 没有实现资源整合,缺乏以村为单位的整体和长期项目规划

H村的情况反映出村级扶贫资金的使用还处于分散状态。各个项目是相关单位分别实施的,没有统筹规划,也没有将资金捆绑使用。州县领导也在座谈会中指出,扶贫资金整合困难。整村推进本身是需要农、林、牧、文教、卫生、文化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但除扶贫办以外的其他部门对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机制的认识严重不足。缺乏综合协调机制,投入的资金没有实现统筹捆绑使用。整村推进扶贫成了扶贫办一家“唱独角戏”。

扶贫项目实施应该规划先行。尤其是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更需要一个可行性强的项目规划。然而,作为喜德县扶贫开发重点村的H村却没有一个针对本村的具体、翔实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案。由于没有实现资源整合,整体和长期的项目规划无法实现。

4.4 村民参与度不高

问卷统计显示,对于“本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有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这个问题,有62%被采访者回答“没有”。对于“在整村推进的项目实施中,你自己参与了什么工作”这个问题,44%被访者回答“没有参与”。这意味着有将近一半人没有参与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监督和任何其他工作。村民对新村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知晓率也很低。H村新村扶贫工程款项开支情况在村口立牌公示了,但对于“村里项目资金公示了吗”这个问题,只有36%受调查者回答“公示了”;17%的回答“没有”;47%的回答“不知道”。并且由于大部分年长的村民不认识汉字,汉文公示牌形同虚设。

由于村民代表一般由具有一定能力和权威的人担任,传统的彝族妇女没有这样的机会出任村民代表,如H村村民代表全为男性。该村新村建设规划是以男性为主导制定的,妇女几乎没有参与。对于“本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有没有征求你的意见”这个问题,参与问卷调查的31名女性中有21名回答“没有”,占到被访女性的68%。

4.5 当地民族传统和文化被忽视

喜德县是彝语北部方言标准音所在地,也是彝族“母语文化之乡”、“漆器之乡”,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但喜德县扶贫规划项目中根本看不到民族文化的踪影。此外,H村是个纯彝族村,彝族传统文化在该村受到了重视和实践。但整村推进扶贫中并没有将彝族传统文化因素和地方知识对扶贫工作的影响考虑在内,也没有将发展传统文化纳入到规划中。H村家支力量对“三房”改造效果的影响就是证明,形同虚设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公示牌同样也说明了该问题。面对被日益边缘化的民族文化,许多村民对本民族的未来发展流露出悲观的态度。村民对本地经济的发展也缺乏信心,很多人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

4.6 村民沦为发展的客体,而非主体

同大多数村一样,H村的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扶贫资金的使用基本上由上级政府统筹安排;产业发展服从于全县整体规划,村民没有选择的余地。由政府主导的好处是利于产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利于扶贫工作开展的。如政府扶持一减弱,H村乌骨阉鸡项目便“缩水”,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村民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同时,政府对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没有进行培训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 启示与建议

5.1 多渠道引进扶贫资金,实行资金整合捆绑使用

为了统筹各方面资源,凉山州委和州政府于2010年开始实行“1+9联席会议”的统筹模式:1个扶贫办主导协调,加农业、林业、畜牧、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禁防毒、社保等9个相关部门配合。相关部门有固定的联席会议联络员。联席会议每2个月开一次会议。州一级统筹由联席会议负责,县级统筹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1+9”模式的核心是:各级扶贫办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其他相关部门向上衔接计划,适当调整工作投入比例,各项目向贫困村倾斜。该模式使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成为可能。如果这个模式能贯彻落实,将大大强化扶贫办的协调作用,使资金统筹捆绑得以实现。

此外,资金方面的不足还可以通过积极引进社会扶贫资金弥补。针对贫困户缺乏配套资金能力的情况,还可以继续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创新更加适合贫困人群的信贷方式,使真正贫困的人群能够持续地得到信贷资金的扶持,获得发展的机会。

5.2 加强智力投入,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软硬件建设并举

首先,重视对村民的能力建设和赋权。要实现村民主导式发展,首先就需要协助村民进行能力建设,实现赋权。理论上来说,这项工作应该在扶贫项目开展之前进行,或者至少应该同步进行。村民能力建设可以通过参与式培训、学习等方式实现。村民赋权则可以通过农民合作组织、自管组织、专业协会等形式实现。村民能力建设和赋权应该被纳入乡村扶贫发展项目之中,并附带一系列实用工具,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村民自管组织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村民对扶贫项目的参与度。

其次,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这不仅包括让政府工作人员掌握扶贫的基本理念、策略和实施工具,还包括转变他们的过时观念和认识。后者其实更为重要。

再次,让社会各界更多具有不同学术背景和专长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扶贫发展中来,比如民族学者、人类学者和NGO专业人士等,还有地方少数民族精英。如果不同学术背景的人能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投入到扶贫开发项目中来,扶贫工作将会有更好的成效。每个扶贫重点县可以配备一个扶贫方面的专家小组,对该地扶贫工作进行专门的指导。

5.3 激发民族文化的内在活力,重建村民的自信心

整村推进的扶贫政策本身是包含文化方面的扶贫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文化方面的扶贫被简化为国民教育和科技的扶贫,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扶持十分欠缺。今后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应该有针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专项资金。从教育扶贫方面来说,应该把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纳入正规国民教育体系。比如学校应当开设民族语言文字课程、民族文化课。农村则可以成立民族文化学习小组,年轻人向老人学习传统歌谣、史诗、经书、手工艺等。村里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比如民歌比赛、手工艺品制作竞赛等。这样的活动既能达到宣传民族文化的目的,还能丰富乡村居民生活,有利于社会和谐。扶贫项目的开展如果能结合类似的文化活动,既能扩大村民的参与度,还能通过多管齐下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产业开发项目还可以在传统文化中发掘出具有开发潜力的技艺,如刺绣等手工艺,使传统文化成为能为村民带来效益的发展动力。

5.4 完善项目实施机制

确立一套从基线调查、需求评估、项目督导到效果评估的完整的项目实施系统和相应工具。其具体内容因项目内容差异可以有不同。基线调查和需求评估是开展项目的前提,但这项工作常常被忽视。地方乡镇干部自认对当地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通常凭已有的经验开展工作。其实应该将基线调查和需求评估纳入扶贫规划内容,制定一套科学的基线调查和需求评估工具,使该项工作更加具体。从凉山州和喜德县的扶贫规划看,与扶贫相关的各项工作目标都以数字的形式来体现。这种重量不重质的目标任务即使超额完成,也不能完整体现出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际效果。应该在项目实施一开始就不间断地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调整。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标准也应该多样化,而不应只看经济收入数据。

5.5 重视妇女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应该规定和提倡妇女在村民代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都应该将妇女的利益和立场考虑在内。乡村扶贫工作队伍应该配备一定数量的女性工作人员,从而能考虑和照顾到女性村民的意愿。在必要的情况下,扶贫工作的开展应该分性别进行。乡村妇女赋权和能力建设必须得到重视,妇女能力的提升应该放在村民能力建设工作的首位。妇女可以通过组织自己的管理委员会或协会实现对乡村发展的参与。

总的来看,H村乃至喜德县和整个凉山地区的开发发展起步较晚,乡村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政府偏重基础设施建设是可以理解的。扶贫资金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扶贫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效果。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扶贫工作起步晚并非完全是坏事,至少还可以吸收借鉴自己和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进行及时地自我反思,从而及时地调整扶贫策略和机制,以使扶贫资金用到实处,使扶贫攻坚战能有较好的“战果”,让农民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 《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 帅传敏.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效率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徐 进.整村推进扶贫思路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第6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一、具体工作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工作规划。为全面了解掌握挂钩村的基本情况,局领导专题与驻村指导员一起和村干部一同深入农户、田间地块,以走访当地知明人事、老同志、老党员、致富能人和座谈等形式调查了解当地气候、人文状况、群众的发展愿望、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通过调查,找出了贫困原因主要是地理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交通信息闭塞,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占有量少,经济结构单一,劳动者素质低下,贫困人口的依赖性、惰性严重,缺乏自觉改变落后面貌、摆脱贫困的主动性,缺乏科学种植技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作物有少量种植,行不成规模等。针对该村现况,局领导多次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制定提出了工作措施,努力提高群众的内在素质,激发脱贫致富的信心,着力从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结对帮扶等方面帮助农民增收,力争年底实现人均纯收入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100元以上。

(二)抓好组织建设,增强堡垒作用。为充分发挥好村“两委”班子在工作中牵头作用,积极与村“两委”班子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掌握班子状况、工作思路等情况,并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分析研究工作措施,适时组织班子成员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他们鼓舞土气,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和干劲,为深入推进挂钩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努力培养新型农民。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落后思想观念,利用召开党员、社长和群众会议等,组织学习党在农村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艰苦创业”讨论活动,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门路,宣讲新观念、新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并请本乡本村的致富能手、种田大户、外出务工致富人员以身示范,介绍致富经验和创业历程,使贫困户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自立意识和脱贫信心,激活了他们的内在动力。同时,组织群众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广大群众遵纪守法,做团结邻里的新型农民。

(四)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员的生产技能,由经贸局帮助解决培训经费,村级组织开展培训,请农科站技术干部到村、社开展技术培训,到地块进行示范指导,从而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种植技能。

(五)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民增收。针对水田村具有适宜土壤的优势,在结构结调整上着力于引导群众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在养殖业上主要发展生猪和家禽,积极帮助群众引进优良品种,热情提供科学饲养、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提高商品市场意识,使畜牧业在短期内得到壮大发展。在种植业上,重点引导群众发展柑橘、花生、方竹、板粟等优势产业,组织部分农民代表到外地进行观摩、为群众联系种苗等,现已建成柑橘、花生、方竹、板粟、核桃各200亩。

(六)积极协助村级做好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针对该村劳务输出信息不畅、富余劳力输出难的情况,我们积极协助村两委采取信函、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省市内和省市外厂家、中介机构、引资进驻本地开发商及个体老板联系,收集可靠务工信息,及时提供给他们,并帮助他们推介、参考可靠去处。全村今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100余人,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外出务工人员320人,将新增打工经济40万元左右。村支部还组成了务工领导组,负责对务工协调、组织、培训等,由村支部出面与引资进驻本地开发商及个体老板联系务工事宜,并签订合同,目前已组织300余人上工,每人每天可挣到30—40元,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富余劳动力转移。

(七)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局领导积极协调落实有关资金问题,一方面积极同村两委班子一起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另一方面动员单位职工捐资捐物和多方筹措的办法,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予以解决,使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从而进一步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凝聚了民心,为挂钩扶贫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一是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贫困农户。06年春节之际,动员职工捐资1400元、捐赠衣物60余件,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全局职工冒着风霜雪雨,背着大米和捐赠衣物,进村入户看望慰问五保老人、贫困群众、重灾民等,让他们过上快乐春节,并及早对来年生产作谋划,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二是积极帮助村两委改善办公条件。针对该村办公条件简陋的问题,局里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部分办公经费,并为水田村购买安装了一部电话,解决了通讯问题。三是积极协调部门帮助解决群众迫切关心的村中心校的修建和修建碗杉公路缺口资金的问题。通过协调努力,总投资20万元的村中心校的修建已于3月破土动工,预计在今年9月即可竣工。: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改善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不断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文明村组建设,我们积极谋划,与村“两委”研究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方案》,重点从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着手,充分利用相关会议组织群众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在全村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和“一学三争”等活动,引导群众规范粪堆、柴草堆,教育群众养成尊老爱幼、团结邻里、文明守法的公民,督促村民清理垃圾,防蚊灭蝇,搞好住宅周围环境卫生。

(九)切实加强管理,积极支持驻村指导员的工作。为使派出驻村指导员安心工作,我局对派出的驻村指导员从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支持,想方设法帮助其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协助所挂乡村做好指导员的管理工作,使派出的指导员能自觉遵守纪律,能积极深入工作中,吃得苦,住得下,真正发挥了指导员的作用。

二、存在困难及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在半年的挂村工作中,忠实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心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帮助村“两委”班子制订规划,帮助群众脱贫奔小康,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通过扎实工作,全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了坚实基础。但也还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是由于该村地处偏壁,经济结构单一,资源匮乏,贫困面大,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群众思想、科技、文化落后,交通信息闭塞,土地贫瘠,投入高产出率低,因灾返贫突出,扶贫工作效益不明显。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发展后劲不足,制约发展因素大。

四是群众性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后,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

五是由于经贸局是一个负债单位,在新农村建设挂钩工作中的一些短小发展项目上都无资金帮助解决,一定程度上给工作带来了困难。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针对存在不足,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更加深入群众,切实将挂钩村工作做细、做扎实,从智力、信息、资金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确保收到实效。

一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因地制宜进行产业调整,着力在种、养业上做文章,帮助群众找市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使每个劳动力均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

三是继续为该村做好劳务输出信息收集、提供工作,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推介提供可靠信息,把劳务输出工作做大做强。

四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第7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2016年5月24日-26日,全国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培训在合肥举行。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刘喜堂司长出席开班式并讲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超英致辞。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和新疆建设兵团业务负责人等共120余人参加培训。

刘司长全面回顾了全国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系统阐述了信息化建设和社会救助工作的关系,明确指出了“十三五”时期社会救助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方向和重点任务,并就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次培训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先进省市经验介绍、系统介绍及业务讲解,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可操作性。在会上,我省作了题为《基础先行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低保信息化建设》的交流发言。

5月25日,刘司长一行赴我省六安市调研社会救助工作。在六安市裕安区,刘司长听取了市、区社会救助相关情况介绍,考察了城南镇行政服务中心,与社会救助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运行情况,并实地查验低保信息系统运行和低保档案管理情况。考察中,刘司长充分肯定我省和六安市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成绩,并从做好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加强慈善资源与社会救助对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创新社会救助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希望和要求。

培训前,厅党组书记叶露中亲切会见了刘司长一行。会见中,刘司长对我省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与了高度肯定,认为我省社会救助工作基础扎实、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人民群众的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很高,获得感很强;特别是低保工作绩效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叶书记指出,民政部特别是社会救助司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倾心关注、大力支持安徽社会救助事业改革发展,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我省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全力以赴抓好社会救助任务的落实,全面推进低保信息化建设,更好地推动我省社会救助事业创新发展。

(来源:新华网)

第8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关键词:小额贷款;业务;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178-01

一、我国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历程

我国小额贷款业务自开展以来经历了从国际捐助、政府补贴支持、农信社推广到商业化运作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了初期的小额贷款扶贫试点实践,吸纳了其他国家成功经验中的个别技术和组织环节。从90年代初开始,在部分贫困地区也先后开展了小规模的小额信贷实验,主要着眼于尝试解决我国信贷资金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这是小额贷款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资金来源方面,主要依靠国际捐助。

1996-2000年开始了政府主导型的第二阶段,政府从资金、人力和组织方面积极推动,借助小额信贷推动农村扶贫和帮助下岗职工。但在扶贫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信贷资金操作的矛盾日益显现,政府小额贷款扶贫项目始终存在体制和宏观政策方面的困境。

从2000年起,进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制度化建设第三阶段,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中国农村有着最为完善的网络,是农村最为重要的转账服务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农信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逐步介入和快速扩张小额信贷实验,并以可能成为主力军得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舞台。

2005年起,国家按照先试点,摸索经验,制定规则,再视情况,在符合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开的操作思路,初步确定在四川、贵州、陕西、山西和内蒙古五个省各选一个县,按照“只贷不存”的基本原则,在继续做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现有小额信贷工作的同时,探索建立自负盈亏、商业上可持续发展的小额贷款组织。至此,拉开了我国商业性小额贷款试点阶段。

二、我国小额贷款组织现状及存在问题

小额贷款业务从进入我国到目前已发展了20多年,其宗旨和基本目标就是为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服务,减少贫困,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吸取国外经验,实行小额贷款,其获得成绩是显著的。就农村信用社而言,截止2009年末,发放贷款4832亿元,1.2亿农户受惠,覆盖面占到全部农户的42.1%;还有一部分农户联保贷款,约有2700万户享受到391.5亿元的贷款,这些贷款分发到农户手里,极大的帮助农民的生产、和低收入者的创业等问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失业者就业等问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以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金融机构单一,农信社处于垄断地位,市场运营效率低下。而多样化小额信贷组织的进入改变了这一局面,小额信贷以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手段,受到了农村农户的广泛接受,促成了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多样化,同时随着不同形式金融组织数量的增多,贷款总额的上升,相互竞争也愈演愈烈,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的竞争局面迫使各小额贷款组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促使国家健全了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因此,小额贷款业务在中国的开展对我国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完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小额贷款特殊的服务群体加大了不良贷款形成风险。办理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一般是下岗职工和农民,他们缺少可以抵押的财产,而他们将自地和房子这些法律上作为保障他们最基本生存权和农业发展权利的东西作为抵押,申请贷款,本身就造成了抵押权人对物品的抵押权无法实现,形成不良贷款,给小额贷款组织造成损失。

第二,小额信贷缺少最终偿还的保障机制。小额信贷的借款者一般是创业者,且多为资金匮乏者,如果创业成功,他愿意归还贷款,可是如果创业失败,资金损失,贷款者的利益就难以保障。

第三,小额信贷运作成本高。小额信贷属于零售贷款,一个信贷员最多营销一二百笔贷款,但是金额却仅仅是几百万,这和批发贷款的规模效应是无法比的,相对的成本也高。同样是一个亿的贷款,我们如果贷款给一个大企业,只需要一个客户经理就可以办理,而办理小额贷款可能要几千笔业务量,光客户经理就需要十几个。所以小额贷款成本高对其业务经营产生制约。

第四,整个社会的诚信体制缺失。小额贷款绝大部分依靠的是信用担保,但是很多贷款户将小额贷款看作是“唐僧肉”,赈灾,扶贫款,逃税,骗取等恶意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的客户贷款记录不能及时纳入中国银行征信系统,造成客户信誉信息不完善,而这种机制的不健全和信息的不完善,又给个别人可乘之机,让他们钻了空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本国特点的问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额贷款公司经营金融业务却享受不到金融机构的相关待遇,经营成本偏高。小额贷款公司现在定性为一般工商企业,而非金融机构,享受不到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运营中的优惠待遇,在税收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的营业税目前按5.6%征收,而农信社的营业税收按3%的税率征收,所以运营成本高于一般机构,造成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第二,监管主体不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向农村及小企业提供资金的特殊的商事主体,有必要对其经营进行严格监管,以防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政府应借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体制,确立一个真正的监管主体,否则,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注入渠道单一,后续资金不足。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注入仅可以通过入股与向银行融资的两种方式,但因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中仅可以只贷不存,相比较于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来充实资金的方式,其资金注入渠道相对单一,而且小额贷款公司正因为其贷款操作较为简便,较之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更有市场,这就必然使其贷款余额在短期内就容易达到有关规定所允许的上限。如此一来,如何尽最大可能发挥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功能就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9篇:扶贫工作的历程范文

尊敬的彭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在2008新年刚刚到来之际,我们戴村镇小迎来了第一批远道而来的尊贵的客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萧山区戴村镇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向前来视察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一如既往重视关心、支持我校红十字工作的有关单位、团体和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向各位领导汇报我校开展红十字工作的一些收获与思考。

1989年10月,我们以学校的名义,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成为萧山区第一家农村小学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单位。从此,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石和有效载体。十九年来,我们主要从“爱自己”、“爱他人”和“爱大自然”三个层面不断充实和丰富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内涵,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努力实践和体现红十字精神,积极构建和营造博爱校园文化,使之融入学生一生的成长记忆。

我们认为,生命是“博爱”的基础,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爱惜的人,很难想像会有博爱的情怀。因此,学校把指导学生“关爱自己、学会生存”放在办学目标的首位。在中医骨伤科医生指导下,全体教师会员人人都掌握救护技能,努力培养学生会员的生存意识,努力提高学生会员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对学生会员进行全员培训,一二年级的学生会员能熟练地进行指压止血技能的操作,三四年级的学生会员能熟练掌握包扎技能,五六年级的学生会员能熟练地进行骨折固定技能的操作。在杭州市和萧山区的各级各类救护技能比赛中,我校师生会员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爱自己是我们引导学生会员体验和实践红十字精神的起始,只有真正做到“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才是博爱的根本。为此,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教育活动,有“博爱,从爱自己的家人开始”的孝敬教育、“同在蓝天下”的手拉手活动和“爱心无限、真情无价”的扶贫济困解难活动等。我校学生多年来在家中争做孝敬好儿女,在社会上争心好少年。近三年来,我校师生会员累计爱心捐款69356.20元,教师会员全部参加了义务献血,近20人已献血3次以上,充分体现了我校师生会员的博爱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我们又进一步将“博爱”文化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紧密相融,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拓展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境教育活动之中,组织学生会员组建团队,开展母亲河--永兴河流域的地质地貌、古树名木、人文环境及污染状况的实地调查,不仅完成了12个研究课题,获得萧山区级及以上20多个奖项,也为我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生态镇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师生会员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怀,帮助学生获得了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了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十九年的发展历程,在全校师生心中积淀了深厚的红十字情怀,形成了浓郁的博爱校园文化。校园内,物化的博爱气息处处闪现,博爱苑内,红十字创始人亨利·杜南微笑凝望;校园围墙上,爱心壁画一幅接着一幅,救护技能图解在默默地传授本领;红十字长廊中,红十字知识熏陶着一批又一批的会员;操场浮雕上,生动地记载了同学们学习培训实践的点点滴滴。所有的一切,形成了浓厚的“博爱”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以熏陶、浸润。在学校每年的“博爱月”中,组织开展红十字主题辩论赛、红十字爱心天使评比、红十字故事比赛和红十字征文等等活动,让师生会员在活动中体检感受和成长。博爱、人道、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进一步弘扬。“博爱”,正成为我校全体师生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外化的行动指南。

十九年的风雨历炼,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从萧山区红十字模范学校到到杭州市红十字示范学校,从浙江省红十字先进集体到浙江省红十字示范校,继而又成为全国红十字模范校,这都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一次次大大小小的现场会、一个个省内外的考察团使戴村镇小的博爱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一位位专家领导也为我们留下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和鞭策。

我们将以此次汇报会为契机,进一步秉承我校八十年校园文化底蕴,整合时代校园特色,以不负“全国红十字模范校”之盛誉,把我校打造成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特色学校、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