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校本课程的功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的功能

第1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力拖动 校本课程 开发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换代,企业对用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高技能、良好的社交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社会欢迎。技工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体,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当前,相当多的技工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充分体现这一要求,还存在重理论与知识传授、轻实践与综合能力培养的倾向,制约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发展。一体化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笔者就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开发思路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作为专业技能课,在电子电工类各专业,如电子技术、自动化电气安装与维修等专业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开发该校本课程也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

该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维修电工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电力拖动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并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制定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内容。要从对工作岗位的分析出发,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作领域要求,并转化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校本课程的目标,再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结构与内容及其评价方式。因此,课程的开发就要以电力拖动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中、高级维修电工的相关工作领域及工作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其对知识结构、技能操作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整合为课程的目标,从而构建课程结构,组织课程内容,确定课程评价体系。

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支持和协助。学院领导主要在办学方向、政策、课程开发的条件等方面提供保证,专业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实施者。为保证课程的方向,真正做到“理实融合”“知行合一”,还应该搞好校企合作。如笔者所在学院与上海爱登堡电梯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并根据其岗位需求,定向培养电梯维修工,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建立在教师、学生、图书资料、实验实训设备、校企合作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之上。

二、开发步骤

1.课程目标

紧紧围绕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岗位要求,结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一体化课程的专业概况、职业能力、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的规范性要求,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要在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转换和整合,使其适应岗位需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考虑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据此,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校本课程的目标可确立为:

(1)知识目标: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电气控制线路电路图、接线图、布置图的特点,掌握绘制、识读的原则,了解常用生产机械的主要结构及运动形式,熟悉其工作原理,熟悉变频器基本结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电力电子器件,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能正确使用、识别和检测常用低压电器,会读识和分析电气控制线路、接线图、电路方框图,掌握实现异步电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控制线路、位置往返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方法,掌握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熟悉变频器的选用、安装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掌握变频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具有良好的工作方法、作风和职业精神与素养,具有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的协作意识,具有认真、踏实的学风和创新意识。

2.课程内容

内容的确定是校本课程开发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符合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融合,适应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需求和职业资格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技能水平、认知特点,以及学校、社会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钻研技能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该一体化课程的内容应以符合典型工作任务、行业岗位特征的教学项目的形式出现,并将其拆分为具体的多个任务,进而在任务中揉入知识探究、方法介绍、技能训练、总结评价等环节,使同学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知行合一、态度养成、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良好效果。

该课程拟分安全用电、交流电源、低压电器、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安装、调试与维修方法,以及变频器知识及其日常维护、故障的排除六个项目,内容覆盖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实施要求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一体化课程,是把企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设计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在模拟工作情景中实施、展开。因此,与传统学科式教学相比,对教师、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该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作多种角色,既应该是拥有“双师型”能力的教师,又是生产、学习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教学环境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又是学生实践的场所,教室即实训车间,书桌即工作台 ,讲台即演示台,因此相应场所、设备应具备实训车间的功效。教学方法在一体化课程中至关重要,方法得当才能效果良好、事半功倍,包含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评价等环节的项目教学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切实可行、效果良好的方法。

作为一体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评价体系的确定十分重要。它应该客观地反映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既有对学生学习具有甄别、导向、激励的作用,也要有促进其自我学习、增强与人沟通、培养团队精神等的功效。因此,教学中宜采取分组实施的学习方式,项目任务完成后又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填写考核评价表的方式,作为该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表1 考核评价表

班级 时间 场地

项目:

考核评分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老师评价

知识、技能 熟悉原理(10)

工艺要求(10)

装接线正确(30)

过程、方法 步骤合理(10)

规范操作(10)

情感态度 职业态度(10)

与人沟通(10)

团队协作(10)

总评分

学生(签名): 组别 工位号码 老师(签字):

参考文献:

第2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校本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以往高度集中的课程制度使广大教育工作者鲜有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经验,因此,新课程实施之初,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次调查试图发现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性,探索、总结、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有效的途径。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2013年4月~2013年6月,我们课题组对我省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调查对象是全省部分普通高中。我们向30个学校发出试卷30份,收回24所学校24份有效试卷。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编问卷,从校本课程的开设原因、内容、困难、方式、考核评价、成果和不足等多个角度,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主要分选择题和简答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校本课程的开设情况

从问卷调查汇总情况看,我们所调查的24所学校100%均已开设校本课程, 90%的老师对校本课程有所了解。这说明我们第一轮新课程实验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新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体系的观念已经在我省教师中初步形成。对于新课程开发的原因和依据,有33%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上级的要求,有33%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为了创建学校特色,还有25%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兴趣好需求,认为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这说明对于校本课程的内涵和价值不少学校和老师认识上还存在偏差。

2.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内容

调查结果表明,在各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学科拓展延伸类内容占38%,提高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类内容占29%,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类内容占13%,提高学生未来生活技能和结合本地特色的乡土风采类内容占21%,尤其是乡土类内容较少。这说明多数老师和学校还没有彻底摆脱升学意识的束缚,彰显本校、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到位。

3.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42%老师和学校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专业指导。以往教师的各种培训中,缺乏对教师进行与校本课程相关的理论培训和实践训练,造成很多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开发能力严重欠缺,与新课程实施要求相差甚远。22%的学校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延伸,37%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只是老师的业余任务,没有时间和经费的保证。这是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对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仍然是只看重学校的升学率。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4.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和开设时间

从问卷情况来看, 37%的学校将校本课程正式排入课表,42%的学校定时开设讲座,16%的学校不定时开设讲座,还有少数的学校利用课外让学生自学。一些学校在高一开设,一些学校在高二开设,还有一些学校在高一、高二都开设了校本课程。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和开设时间各不相同,体现了校本课程的自由性、灵活性,便于学校根据本校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但过于灵活,又使其质量难以保证。

四、讨论与建议

1.充分认识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价值

新课程实施一轮过后,许多学校及教师已经尝到了校本课程的 “甜头”。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既是挖掘和展现已有学校文化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改造并提升学校文化彰显学校特色的过程,所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工作头绪多,我们把开发校本课程当成培训教师的过程,利用这一具体事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和途径,这样可以多方兼顾,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2.努力开发出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依照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传统开发校本课程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实践过程,也是探索、形成学校新的办学特色的过程。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学校的人力、信息、物质等资源条件,对学校的资源与优势进行评估,认清学校自身的优势所在,根据学校、社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师生的思想观念独特性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有特色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3.不断探索和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

第3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一是语文校本课程演变为应试教育后续工程。部分学校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没有着眼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功能,而是将其作为应试教育的后续工程,还是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卷面成绩这一方向,校本课程的开发充斥着知识点的强化巩固,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情感教育,导致这样的课程没有能够准确定位和发挥应有作用。二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对各学校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但是部分学校并没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存在着应付了事的思想,或简单地将别的学校校本课程进行改动,或从网络等其他途径生搬硬套一些现成的内容,整个语文校本课程属于拼凑的杂牌军,主题不够鲜明,重点不够突出,功能定位也较为模糊。三是语文校本课程设置背离语文教学的初衷。校本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活动,使之形成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起来,或者缺乏较好的操作性,成为了纸上谈兵,校本课程开发出来之后,广大语文教师在具体运用中无所适从,甚至将其束之高阁。

二、立足实际,创新理念,有效发挥语文校本课程作用的途径

(一)将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育教学整体规划

从学校以及教学研究主管科室的角度出发,应该将校本课程研发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之中。要组织精干力量,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并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开发出质量上乘、针对性较强、具有较大操作性的语文校本课程,使其与语文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开发质量。

(二)紧密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与教材目标开发课程

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首先要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起来,内容的选择、情感的渗透、观念的引导要符合高中生的思想特点,尤其是要针对高中生自尊心强、思想敏感等特点,和当前社会思潮对学生传统人生观念的冲撞等方面实际,融能力、知识与情感教育于一体,更加科学地选择校本课程主题与内容,更加科学地编排。另外还要与语文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更好地对现行教材进行补充,拓展知识与能力训练的范畴,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方面的需求,使其与现行教材的使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

(三)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体现地方文化底蕴和特色

第4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挖掘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83-001

我校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投入实践研究,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而言,经历了从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现就我们开发实践中的认识、体会作一个解读。

一、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

1.校本课程的真正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是开发的前提

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这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我们对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而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的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2.将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校本课程是开发的基点

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以课题研究成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基础。既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又使教师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更快适应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从而实现课题研究的辐射功能。

3.把地方区域性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是开发的首选

地方资源包括:地方科普基地、社区单位、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等资源。近年来,我校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形成了一批德育基地、科普基地。震泽几个大型丝绵被厂成为了我们长期实践的重要科普基地。

4.把校内课程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是开发的重要途径

结合学校特色,充分开发校内优越的教学条件作为课程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如利用校园宣传橱窗,展示学生活动成果,并在实践中编写出了校本教材――《太湖桑》《慈云被》。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我们学校的学科建设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5.把学校的传统优势特色转化为校本课程是开发的长远规划

学校的传统与优势是特色校的象征,是长期办学取得的成果。课程改革启动后,我们挖掘学校多年科技教育成果,这些学校发展的成长资源成为了我们校本课程开发中对学生教育的活资源。

6.把活动课提升为校本课程是开发的进一步延伸

我校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开设不同类别的学科类活动课,从中获得了不少经验。在系列活动中我们开发编订了《故事与启示》《调查与研究》《技法与展示》系列教材,这些活动的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达到了既发展个性又综合发展的目的。活动教材也成为我们今后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向。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方法及途径

1.建立良性的领导管理与运行机制

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校本开发的领导与研究指导。并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经费、设施及图书资料,使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利进行。

2.立足校本,调查研究开发环境,量力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只有在广泛考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学校、家长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展开,才能得到家长、教师、学生普遍的欢迎与支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社区的公共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网络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3.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我们要想使任何一个课程资源都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教师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的确定是发挥课程资源最大功能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通过两个方面加强校本培训。一是请知名专家到我校亲自讲学进行辅导,让教师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由学校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其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的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4.以点带面,逐步辐射,滚动式发展

在研究基础上,我校首先以《桑》《蚕》《被》课程的开发作为开发的起点,并纳入课程表,加强课程管理,做到有安排、有时间保证、有教师指导,并有检查落实。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获得的体验

1.感受了师生的显著变化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我校教师、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也不断在走向内涵发展的道路,提升着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师方面:提高了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完善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了教师的精神世界。

学生方面:促进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提升。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还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学校方面: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2.学校课程显示了成效与活力

几年来,校本课程在我校已经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一门课程,他们已经把校本课作为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渠道。当学生们跑来问老师:这周我们的调查主题是什么?是不是需要准备一些上课材料等等,一切都会让大家意识到,校本课程已经在我校生根发芽,真正地显示了它的成效与活力。

3.教师间合作密切,学科整合更具科学化

我校的课程改革特色是“借助地域特色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为了使每项内容都有活力,我们提出了手拉手活动,从一定意义上使我们的学校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让每一个学科都不再孤单,整合的结果是让学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四、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清醒地看到,任何课程开发策略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无论是校本课程开发还是国家课程开发,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课程问题,它们都各有优势,又都各有局限。

1.学校制度建设虽然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外部诱因与动力,但也容易造成忽略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及教师的意愿与能力的弊端,使校本课程开发仅仅沦为一种变革的口号,难以在学校扎根。

2.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编写教材,理念上仍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第5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论文摘要:对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调查表明,学校将这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及特色创建联系在一起,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但同时这类课程也面临着观念、经费、时间、师资等方面的困难。科技类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旨归,是其他课程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发挥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注意此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处理好此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可采取课程化、制度化、个性化的工作思路来提升此类课程本身的质量。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11-20],

第6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学生主体性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几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二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也就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的课程开发权力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是开发的起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应成为最为重要的一个主体。

一、满足学生的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而当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在重视学校和教师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学生一般很少有直接的机会向学校反映他们对开设的课程的看法,实际上,如果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无法满足或者脱离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他们通常就会以上课不注意听讲、走神、违反课堂纪律等方式来间接表明他们对课程的态度,甚至会发展为厌学、旷课等。只有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评估,开发出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校本课程,才能促进学生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有利于自身就业发展的课程。因此,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尊重学生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

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心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和情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的学习,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都得到充分合理的发展,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如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讨论、辩论、小品表演、社会调查、游戏、操作、模拟、说唱等活动中,让学生普遍参与,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体味书本知识的科学力量与智慧的甘露,改变智力的惰性状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过程中,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三、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课程评价的归宿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和关键。学校要坚持在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将其作为校本课程的归宿。必修课程的目标设计缺乏完整性和实践性,课程间缺乏联系性和整合性,以致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重视不够,造成学生的能力结构严重不平衡。而校本课程的目标设计和评价标准的特点可对必修课程起到平衡、补充、矫正的作用。

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方式要力多元化和动态化,评价内容应侧重于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评价,评价目的要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业成绩测试的方式可以是传统的纸笔测试也可以是社会实践、小论文、心得体会、教材修改建议等。总而言之,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和功能。

四、实现学生参与是体现校本课程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学生的发展只有在他们真正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才能实现。首先,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培养主体意识。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校本课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主动性被严重抑制,主体性严重缺失。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亲身实践的体会与感受,学生才能感到自己已经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真正主人,主体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其次,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才能发展主体能力。如我们在开发编写乡土历史《温馨通渭》和《通渭风云人物》前,利用研究性学习时间事先向学生传授检索图书的方法技巧,介绍图书报刊的内容和特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然后教师将书的编写提纲在节假日前公布,以调查报告、小论文形式,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内容作为假期作业,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返校后上交了一些高质量的稿件,为我们的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

第7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22―01

学校要凸显办学特色、充实文化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强化文化辐射力、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就要牢牢抓住在学校生态中居于核心位置的课程建设环节,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建设。校本课程建设应基于学校办学宗旨和发展愿景进行规划,并按照规划方案开展各项课程开发活动,这是课程实施的前置条件和首要步骤。本文就校本课程的规划谈几点认识。

一、校本课程规划的保障条件

1. 政策保障。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校本课程规划必须置身于国家制定的课程政策框架内,在地方课程政策的指导下开展。

2. 专业保障。课程建设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课程政策的执行者即学校领导团队和教师队伍的课程专业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规划的适当性和专业水准,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规划时必须寻求专业支持。

二、校本课程规划的影响因素

1. 课程意识。主要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意识、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意识和教师的课程意识。

2. 课程能力,特别是教师群体和学校管理者的课程能力。学校管理团队的课程能力直接决定了学校办学能力的强弱和办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课程能力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水平。

三、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

1. 阐明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根据一定程序获得的研究成果,对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予以分析和阐明。

2. 确定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学校愿景和办学特色是校本课程指导思想的核心要素。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沉淀出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较为稳定的倾向性特质”。学校愿景则是“学校对于课程所形成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向往,它既反映了学校对课程发展的认识程度,又能引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对学校课程的规划起着重要作用” 。

3. 拟定校本课程发展目标。学校教育目标是为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而具体呈现的教育意图。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包括一般目标,“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目的,它与整个教育系统的哲学或价值观基础密切相关”。学校教育目标的落实遵循如下线路:学校教育目标―学校课程编制―年度教学计划―各学科、各活动的指导。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应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

4. 确定校本课程结构。必须对拟设置的课程做出详细的规定,教师据此从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因此,课程结构的编定与设置是校本课程规划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规则。

5. 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一是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问题。二是校本课程的规范管理。校本课程一经设立,就应排进学校总的课程规划和课程结构,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在课堂规范、评价等方面接受学校教务处等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等。

三、校本课程规划的方法步骤

1. 成立组织。进行校本课程规划,必须有明确的规划工作责任主体,建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进行课程规划的实施者和领导者。该组织是学校中有关课程建设领域的核心组织和权威机构,承担着学校当中有关课程事物的规划、决策、协调、建议、服务等职责。

2. 现状调查。学校课程领导组织建立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主要包括需求调查和资源调查两部分。需求调查包括学生需求、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学校发展需求、家长期望、社区对学校功能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等内容。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学校硬件资源调查、学校软件资源调查、教师资源现状调查和社区与环境资源调查等4个维度,可根据不同维度进行分解细化,作出详实的分析报告,提出学校课程设置的可能性。

3. 综合评估。在现状调查完成之后,学校课程领导组织需要对形成的调查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弱点因素、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通过调查罗列出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综合评估是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最重要、也是最具专业特征的工作,只有经过科学、严谨的综合评估,才能为校本课程规划指明方向,为课程的设置提出对策与建议。

4. 制订方案。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是学校课程规划工作的主要目的和核心工作,是对校本课程的总体思路的描述。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文本应对课程的实施现状、发展目标、指导思想、组织保障以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进行详细阐述和规划,并在课程的讨论、实施及反思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5. 方案的讨论与调适。校本课程规划方案需经过规定流程后方可颁布实施。课程领导组织对草稿进行讨论修订,形成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初稿,提交校务委员会审议,提交全校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最终形成正式方案。在此流程中,要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以满足各方需要、切合实际情况。

第8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一、积极探索、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首先,明确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学校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就要看是否有鲜明的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学校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想办出什么样的特色,直接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为此,需要明确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我们把我校的办学理念定位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快乐求知,幸福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引领每一个学生成为乐学、善学、不断进取、成长本领的人,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把学习内化为每个学生生命生活的必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我校要求所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而进行,从而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其次,立足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爱好与兴趣、需要与追求,因而也就需要有一种差别性的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并为其设计或提供个性化菜单,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再次,整合学校及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利用我县特殊的人文历史资源、山川自然资源、社会风情资源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选择开发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爱我家乡》,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的责任感;为弥补学生因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而造成的民族文化缺失的实际,我们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览胜》、《经典诵读》课程等。学科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拓展和调节,而且对于重新构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积极探索、研究校本课程实施模式

在全面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学生需求、场地设施等课程要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选课报名的情况,我们把全校学生进行重新编排,形成了七大类型34个校本课程项目教学班,每周星期三下午同时安排所有校本选修课,全校学生全员参与“走班式”教学的模式。

此种运行模式既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也关照到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校本课程由于师资不足、班额有限,以及场地设施等的限制,且与学生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实施效果不尽人意。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及时调整校本课程设置方案,提升了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也使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转贴于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促进校本课程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研发机制和为研发工作保驾护航的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可持续性。

首先,我们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学校校本课程,制定校本课程的总体方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制度,组织教师培训,参与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等,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长效机制。

其次,组织由教师为主体,课程专家指导、家长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各自开发的校本课程的论证、申报、开发与实施工作;提供课程目标、课程菜单、课程介绍、课程纲要等;确定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评价方案;负责课程教学和过程管理;建立本课程的学生档案,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并对本课程进行反思、总结、宣传和推广工作等。

第三,建立了以课程专家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审议小组,制定《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和《校本课程管理评价制度》,审议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分析、教师撰写的《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方案及课程实施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参与课程评优,提出课程改进意见等,确保校本课程健康持续地发展,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第9篇:校本课程的功能范文

(①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南京 210000;②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 210000)

(①Mingfa Binjiang Branch School of Nanjing Langya Road Primary School,Nanjing 210000,China;

②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0,China)

摘要: 近年兴起的“校本”研究源于“教育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等教育理念。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校本理论的研究聚焦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等三个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了大量个案对校本教育的开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为深入的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the "school-based" research is from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round human development", "innovative training", "quality education", "harmonious education"and other educational philosophy. Combing the literature found that scholars research on school-based theor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based training and school-based research, etc. and has formed relatively ri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large number of cases of school-based education it has carried out a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 校本;素质教育;文献综述

Key words: school-based;quality education;literature review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93-03

基金支持: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以班为本优化学校课程的案例研究》(B-b/2013/02/238;2014年南京市50项精品课题。

作者简介:李兆文(1970-),男,江苏南京人,高级教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邵然(199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开始了教育改革的进程,校本研究兴起,尤其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出台三级课程政策后,有关校本方面的研究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校本教育涉及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教研等多方面,有关校本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

1 理论基础

1.1 “教育本质”理念 国外学者关于教育本质的问题一直有所讨论,如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也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尊重人的价值、生命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取向,强调冲破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束缚。而校本研究正是顺着尊重教育本质的大方向开展起来的。

1.2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转型,关键要靠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目前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多集中在高校中,力图通过对高校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点很少放在基础教育上。但基础教育是基石,创新思维的培养需从娃娃抓起,而国外正是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实现其启发式教育为主,以思维能力培养训练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能力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目标。

同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得教师不再单纯只是课标的执行者而是参与者,更有利于教师创新性的发挥、素质教育的落实。

2 校本课程

2.1 校本课程研究现状 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发现2005年以前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还多是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一些阐述,06年开始校本课程开发类的硕士论文多了起来,对校本课程的讨论也变得更加具体和系统,并且实践方面研究不够的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许多文章采取的都是理论加个案研究的模式。但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国内主要集中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校本课程的内涵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上。个案研究中,研究者有对个案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但理论层面的有关校本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的大指导较少,不利于在开展实践前做好准备工作。

2.2 校本课程背景 校本课程开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二位学者在1973年7月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他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为改善学校教育品质所计划、开发的各种活动。国外学者在反思50、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中认为,课程改革亟需具有教学实践经验、了解学生情况的广大一线教师的参与以改变课程专家理论脱离学校实际的情况。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教育管理体制是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也是大一统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不断革新。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此后,原本由中央主导的课程管理权力不断被下放至地方和学校,学校不再单纯是课程的实施者,它也可以作出课程相关的决定、参与课程决策并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何在国家课程标准的统一下,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融合专家课程和教师课程实践等新问题不断得到学者的关注,校本课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3 校本课程的内涵 国外方面:菲吕马克(1973)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从事教学工作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社区人士与学生,为提高学校的教育综合水平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

斯基尔贝克(Skilbeck,1976)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生学习方案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由学校教育人员负责。

奥尔顿(Walton,1978)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对原有教材的改编、选择或者是学校自己新编的教材。

国内方面: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硕士导师徐玉珍教授就曾在2005年发表的《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文中专门对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种解释:校本的课程开发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辨析[1],明确指出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即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

曹绍芳在对校本开发各种概念界定进行研究后发现,研究者们间分歧很大。他总结到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总的来说,可将校本课程定义为:学校依照国家课程标准,结合自身情况,由学生参与、家长支持、社区保障所制定的课程。

2.4 校本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石淑婷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特别强调了其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李金乐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并能够为未开发地区提供借鉴。

另外,也有学者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职能分工,如:廖哲勋详细地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的不同职责。

2.5 校本课程实践层面 校本课程的开发尚未成熟,主要集中在体育、音乐、语文阅读、地理、历史等方面。其实施效果也需要不断得到监控以不断改进。许多校本课程研究的文章都有大篇幅的个案研究。研究者们主要通过访谈、问卷、综合等方法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实践方面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出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其中,鲁海波通过对上海市某中学的个案研究分析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推行难的问题症结所在,提出学生角色由服从者向参与者转变的建议。

杨赫也对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总结,并个案研究了内蒙古两所学校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陈薇在《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桂林市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一文中,对桂林市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访谈法总结出[2]:校本课程开发概念内涵认识不清,对校本课程开发重点的偏移,校本课程开发功利化、形式化;教师课程开发意识、能力欠缺,教学科研、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缺乏专家有效指导、校际间交流与合作,社区、家长支持;评价基础薄弱等桂林十六中在开发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不少其他学校也可起到借鉴注意的作用。

3 校本培训

3.1 校本培训的必要性研究 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综述中可以发现校本课程的成功开发以及正确实施离不开一线教师的参与,而教师的自身意识和能力等,都会对课程产生影响。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的提高,是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基于对教师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学者们开始了校本培训方面的研究。

3.2 校本培训的研究现状 通过知网查阅文献发现,04年以前,校本培训方面主要是一些概念解读以及对国外校本培训的研究,借此求得经验,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于建川(2003)在其硕士论文《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经验及其启示》中认为,应通过研究和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加快研究和实施我国的校本培训,以期实现《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中,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目标[3]。他对国外教师在职培训理论的三种视角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师训四模式,分析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发展历程,从产生到发展,阐述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终身教育思想、人力资本理论、心理学理论基础、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总结了国外教师校本培训在目标体系、协作机构、运行机制方面的经验,认为教师校本培训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

华中师范大学刘红(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主要对英国的校本培训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校本培训在英国能够较早兴起的原因,从校本培训的结构、运行和保障三方面对英国的校本培训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全面剖析,并结合04年以前我国校本培训的研究状况,对之后的研究提出了加强有关校本培训实践理论研究,提出了包括统一对“校本培训”的认识;立足本校,加强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合作;调整教师在职权利,扩大学校自主权;建立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相互补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内的几点建议。

3.3 校本培训研究趋势 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走出对校本课程“块状”、“点状”角度单一的研究模式,多以理论加个案等对校本培训进行纵深化研究。如: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百艳(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就通过档案分析、访谈、案例观察、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所J中学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对其战略目标,现实资源等的分析,结合绩效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构建“基于对话管理”的校本培训模式。

4 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同样是校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成部分,目前它也成为了校本研究的一个新亮点。上个世纪6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兴起,表明了人们对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关注。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曾提出,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成为行动研究发展的重要阶段。

校本研究主要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需要教师的参与,同时研究点为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目的在于改善学校实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的不断反思。

校本教研对于新课改也是极为重要的,国内的校本教研存在教研意识不足、教研能力有限、流于形式等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吕敏霞(2008)在其博士论文《中美校本教研比较研究》中通过对中美在校本教研产生背景、概念与内涵;机构设置和管理;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流程与开展模式;方法与指导策略;评价;进展情况等方面的比较中,提出了明确校长在校本教研中的职责;在传统组织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新组织功能;通过政策支持,以优促薄弱;帮助教师求助网络等建议。[4]

近年来,校本教研主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关联,研究重点在如何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带动整体的新课改。

5 结束语

校本教育在遵循国家教育目标大方向的基础上突出了学校特色,因校制宜,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社区等大集合的校本课程是校本研究中最主要的一块,校本课程强调教师的参与,这就发展了校本培训以及校本教研的相关研究。可以想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今后校本研究的重点。在生本化的趋势下,已经趋于成熟的校本教育研究开始转向班本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

[2]曹绍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石林一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3]杨赫.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研究,以“生态中国教肓行动”内蒙古两所项目学校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