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产业发展规划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规划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发展规划书

第1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葫芦岛市周边400km范围内分布着14个大中城市,2100万市民的巨大市场为蔬菜销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市场优势。依靠大连、丹东等出口基地,以及黑龙江边贸开发国际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近年来,在政府政策的推动引导下,葫芦岛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近三年,全市设施小区建设呈现跨越式发展,设施蔬菜产值每亩可达3万元以上,平均纯收入2万元左右,广大农民在设施蔬菜种植中受益很大,发展设施蔬菜的积极性高涨。到2010年,全市设施蔬菜面积78万亩(52万公顷),蔬菜产量达到280万吨。

1 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1.1 发展思路

以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实施无公害和绿色产品的安全生产发展战略,加强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发展储藏、加工和包装业,千方百计提高设施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由规模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2 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以户为单位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小区,每个小区占地50亩(3.3公顷),农民自己投资建设,政府给予政策性补贴,全市适宜发展设施蔬菜区基本实现户均一栋温室。到2015年,全市温室大棚达40万栋,设施蔬菜面积达100万亩(6.7万公顷),产量达360万吨。全市形成以棚菜产业链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集群,产值实现100亿元。基本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 重点项目

2.1 设施蔬菜产业育苗中心建设项目

现阶段,全市蔬菜生产集中度较高,特别是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小区比较多,每个小区种植的蔬菜品种基本相同,其种植的品种在全市蔬菜内部结构调整中起主导作用,菜苗市场需求量很大,可以瞄准生产急需,实行统一育苗、供苗,有效地解决农民分散育苗中存在的成本高、质量差、缓苗期长、病毒感染严重等问题,确保蔬菜生产的优质、高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莱农收入,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2.2 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扩建项目(设施蔬菜种苗繁育园扩建项目)

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园扩建后,能够满足全市新品种示范、试验、繁育整体功能的需求,园内基础设施能达到科技示范、展示、交流、观光的要求,成为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示范园。

2.3 设施蔬菜科研园扩建项目

设施蔬菜科研园建设,围绕全市发展设施蔬菜及中、高档无公害蔬菜为中心,通过新技术引进、示范、成果转化,使蔬菜种苗供应、科研、技术服务关联环节融为一体,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2.4 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节水灌溉建设项目

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田间蓄水土壤耕作、覆盖保墒、平衡施肥、土壤检测、技术培训、用水管理、微滴灌节水工程等多种节水优质高产措施,建设蔬菜高效综合节水示范工程,提高项目区蔬菜种植抗干旱能力,提高蔬菜的品质和质量,节约农业灌溉用水,提高农户收入,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经测算,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大棚蔬菜平均增产10%~20%,节水40%~50%。

2.5 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园创建项目

通过实施蔬菜产业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通过统一供苗、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采集等技术环节,进一步提升蔬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实现节本增效10%以上,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

2.6 市场体系建设项目

围绕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建成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年交易额2~5亿元的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年交易额5千万元~1亿元的区域性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20个以上。全市实现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量200万吨,交易额50亿元。

3 保障措施

3.1 建立完善现代农业投入保障机制

(1)增加财政收入。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入,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确保土地出让金受益优先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本设施建设,预算内固定资金投资要继续向重大农业项目倾斜,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用于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耕地开发和土地整合的规定,建立健全对大型生产、加工及其流通基地的支持政策,完善健康绿色生态基地补贴政策。在增加财政收八的同时,要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相互衔接、提高使用效益的原则,整合农业资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化进程。

(2)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积极申报上级项目,把规划中的项目纳入国家、省项目储备库,并积极争取国家、省备案,同时编写一批项目建议书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立专人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管理、申报工作,政府应划拨出一定项目前期工作费用,多方协调,多方融资,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向葫芦岛市倾斜。

(3)加强金融服务。落实县城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贷的政策 新增农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水平,增量不低于前年。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适当延长农民生产性贷款的时限,合理确定还贷时间。积极鼓励引导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发展农业现代化项目。

(4)引导社会资金投人。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走“一资带三资”的道路,积极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设施农业,探索建立政策引导机制,采用贷款贴息、投资补助、以奖代补、税收减免、费用补贴等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建设。

(5)加强基础实施投入。把设施农业用水、用电纳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滴灌技术,努力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

3.2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1)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围绕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实施设施蔬菜高产高效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在品种培育、生物技术、高产栽培、循环生态农业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支持优良品种引进、选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动种苗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

(2)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的 要求,建立职能明确、体制理顺、设置合理、布局优化、运转协调的多元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任新品种研发与新技术推广工作。

(3)加快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民培训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是启动“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扩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信息化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等培训的规模,是促进新型农民由体能向技能转变的主要途径。

3.3 提高设施农业组织化程度

(1)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是优化设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飞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强农村流转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流转管理的合同制和备案制,完善流转登记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完善农村土地转价自然增长机制,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促进土地向设施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2)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引导扶持农民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引导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专业合作社经营组织服务功能由单项服务逐步向多环节、多领域、多层次等综合发展。生产环节服务上,要由单环节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发展。

(3)积极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要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的规模,落实国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税收减免等扶持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要鼓励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之间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委托生产、保护价收购、八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建立稳定的蔬菜产品功效关系和更密切的利益连接机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业管理程度。着力培养一批市场开拓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农业大型龙头企业促进蔬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打造知名品牌。

3.4 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葫芦岛市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农委、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葫芦岛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把现代农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市、县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任务明确、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2)加强规划引导。市各有关涉农部门,要根据本规划纲要和本部门的职责任务,制定各自的专项规划,研究出台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措施,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积极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六个县(市)区要按照本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制相应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制定具体的落实规划的行动方案,组织重大现代农业项目的建设,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

第2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蔬菜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由供不应求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1.生产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全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上市基本均衡。供应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入

[1]国家统计局根据数据质量抽查,对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进行重新测算。201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分别为2.85亿亩、6.51亿吨。国家统计局反映,这些数据是逐级上报的全面统计,由于无法做到逐户调查,一般只能通过基层估计上报,大多倾向于多报,现有统计产量可能有18%左右虚报。因此,国家统计局将目前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修订为2.3亿亩、5亿吨。均占有量由170 kg左右增加到370kg左右,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4大类150多个品种,逐步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布局逐步优化。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在农业部编制的《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指导下,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六大优势区域,呈现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有效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为保障全国蔬菜均衡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3.质量显著提高。自2001年“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近三年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比2000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蔬菜质量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在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同时,商品质量也明显提高,净菜整理、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数量逐年增加,商品化处理率由“十五”末的25%提高到40%,提升了15个百分点。

4.加工业快速发展。我国蔬菜加工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明显,促进了出口贸易。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10000多家,年产量4500万吨,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吨,加工率达到14.9%。另据统计,2010年,我国番茄酱产量15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脱水食用菌5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均居世界第一位。

5.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蔬菜品种、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转化,显著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选育各类蔬菜优良品种3000多个,主要蔬菜良种更新5~6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设施蔬菜达到5000多万亩,特别是目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在室外零下20℃严寒条件下不用加温生产黄瓜、番茄等喜温蔬菜,其节能效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快速发展,年产商品苗达800多亿株以上。此外,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也取得明显进步。

6.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自1984年山东寿光建立全国第一家蔬菜批发市场以来,蔬菜市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经营蔬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0余家,农贸市场2万余家,覆盖全国城乡的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引导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70%蔬菜经批发市场销售,在零售环节经农贸市场销售的占80%,在大中城市经超市销售的占15%,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重要意义

蔬菜产业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逐步发展成为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保供、增收、促就业的地位日益突出。

1.满足食物需求。蔬菜是人类的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提供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鲜食为主、需求量大的传统饮食习惯,决定了蔬菜在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蔬菜生产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增加农民收入。蔬菜商品率高,比较效益高,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9%,总产值1.2万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3%。另据农业部测算,2010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3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4%。

3.促进城乡居民就业。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了数量众多的城乡劳动力。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与蔬菜种植相关的劳动力1亿多人,与蔬菜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相关的劳动力8000多万人。

4.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蔬菜比较优势逐步显现,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在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出口蔬菜836.37万吨,比2000年增长1.61倍:出口额96.9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7倍:贸易顺差94.14亿美元,居农产品之首,比2000年增长3.69倍,而同期农产品贸易逆差达231亿美元。

存在问题

蔬菜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高投入、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大等特点。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蔬菜价格波动加剧。一是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涨幅呈加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至2010各年,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10.7%、15.4%、18.7%,2010年鲜菜价格上涨幅度是居民消费品平均价格上涨幅度3.3%的近6倍,一些大城市的涨幅更高。二是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年际间蔬菜价格波动加大。如2008年受南方早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2月上旬全国25种主要蔬莱平均批发价同比上涨95.3%。三是受信息不对称影响,时常发生不同区域同一种蔬菜价格“贵贱两重天”的情况。四是受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品种间蔬菜价格差距拉大。受大城市近郊蔬菜生产萎缩的影响,一旦出现运输困难等突况,难以及时保障蔬菜供应,容易引发市场和价格大幅波动,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同时显现。再加上,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政策调控,在生产、流通、安全、信息监测等方面资金投入不够;在蔬菜保险、税收、补贴、支持性价格、批发市场用地等方面政策不完善、不配套:支持政策不均衡、不稳定。特别是,还有不少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对蔬菜产销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出现了自给率大幅下降,加剧了蔬菜市场价格的波动。

2.质量安全隐患仍然突出。我国蔬菜质量总体是安全的、食用是放心的,但

局部地区、个别品种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2010年豇豆、韭菜农残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曾一度引发消费恐慌,给当地蔬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杀虫灯、防虫网、粘虫色板、膜下滴灌等生态栽培技术控制农残效果明显,但普及率较低;蔬菜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但标准化生产推进力度不大,生产采标率低,农药使用不够科学,容易引起农残超标:监管手段弱,监测与追溯体系不健全,产地环境、农药、化肥、地膜等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等关键环节监管不足,蔬菜生产经营规模小、环节多、产业链长也加大了监管难度,致使部分农残超标蔬菜流入市场。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蔬菜基础设施脆弱,严重影响生产和流通发展,极易造成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近些年,大量菜地由城郊向农区转移,农区新建菜地水利设施建设跟不上,排灌设施不足,致使露地蔬菜单产不稳:温室、大棚设施建设标准低、不规范,抗灾能力弱,容易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008年、2009年分别损毁60万亩、88万亩,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在蔬菜的生产、流通环节存在采后处理不及时,田头预冷、冷链设施不健全,贮运设施设备落后、运距拉长等问题,难以适应蔬菜新鲜易腐的特点:产销信息体系不完善,农民种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造成部分蔬菜结构性、区域性、季节性过剩,损耗量大幅增加,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根据有关部门测算,果蔬流通腐损率高达20%一30%,每年损失1000多亿元。农产品市场结构和布局不完善,市场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水平低,批发市场设施简陋,分级、包装以及结算、信息系统等设施设备配套完善比例低:县乡农贸市场以街为市、以路为集的特征仍然明显,城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数量不足、摊位费高,早、晚市在一些城市受到限制,造成一些居民买菜难、买菜贵。

4.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不强。由于投入少、研究资源分散、力量薄弱等原因,蔬菜品种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育种基础研究薄弱,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及育种方法、技术等基础研究不够,育种目标与生产需求对接不够紧密,在商品品质、复合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的育种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难以适应设施栽培、加工出口、长途贩运蔬菜快速发展的需要,育种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研单位与企业衔接合作不够密切,制约了成果的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进口蔬菜种子8000多吨,销售额占全国蔬菜种子销售总额的25%,尤其是春夏大白菜、白萝卜及设施栽培的红果番茄、茄子、彩色甜椒、青花菜、水果型黄瓜等种子主要依赖进口,影响蔬菜产业安全。与此同时,良种良法不配套,栽培技术创新不够、储备不足,基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人才短缺、手段落后、经费不足,技术进村入户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烟粉虱、根结线虫、番茄黄花曲叶病毒、十字花科根肿病等蔬菜病虫害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重:过量施用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加上连作引起的土壤盐渍化、酸化不断加重,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劳动成本大幅上涨,轻筒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也亟待加强。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转变蔬菜产业发展方式,着力完善城市郊区与优势产区基地布局,着力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努力构建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基本原则

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国家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下,以地方为主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菜篮子”稳定发展和保障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既要保证蔬菜生产,又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既要稳定发展城郊蔬菜生产,又要加大优势区域蔬菜基地建设力度:既要防止市场供应短缺,又要防止生产过剩:既要使菜价总体保持合理水平,维护消费者尤其是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利益,又要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坚持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并重。注重生产要素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基地,稳定提高产量,确保质量。进一步建立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菜篮子”长期稳定发展。

4.坚持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既重视生产能力提高,又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

发展目标

未来十年我国人口数量仍处在上升期,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商品菜需求量将呈现刚性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为370Kg。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增人口近1亿人,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0 Kg,蔬菜加工品增加1000万吨,届时我国蔬菜总需求量为58950万吨,比2010年增加8950万吨。满足消费总需求和新增需求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解决。

1.保障市场供给。通过稳面积、增单产、调结构、降损耗,实现数量充足、品种多样、供应均衡,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单产水平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15年达到2300 kg/亩,2020年达到2500 kg/亩以上,蔬菜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2.合理调整结构。在保障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高淡季供应能力。在品种结构上,根据需求适当增加叶菜类蔬菜;在区域结构上,逐步形成合理的运输半径:在上市季节上,提高淡季蔬菜供应能力。

3.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产品符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01 5年蔬菜商品化处理率提高到50%,2020年提高到60%。

4.完善流通体系。蔬菜批发市场、菜市场、社区菜店等市场网店逐步健全,功能进一步完善,产销关系更加紧密,逐步形成立足蔬菜主产区和主销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流转顺畅、竞争有序、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现代蔬菜流通体系。

5.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1000元,2020年达到1300元。

生产区域布局

按照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和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统筹生产布局。

大城市生产布局

合理布局大城市蔬菜生产基地,稳定提高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全国36个大城市(包括直辖市、计划

单列市、省会城市等),按照提高蔬菜特别是叶类菜自给率(自产蔬菜占本市常住人口蔬菜消费总量的比例)的要求,规划确定常年菜地最低保有量。确因辖区内耕地资源制约等原因无法达到常年菜地最低保有量的,在城市周边地区建立紧密型外埠生产基地补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并实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发挥区位、技术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设施栽培,主要生产不耐贮运的叶类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力求全年均衡上市。其它大中城市,也要根据当地实际,合理安排蔬菜生产,稳步提高自给能力。

优势区域生产布局

1.六大优势区域。综合考虑地理气候、区位优势等因素,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六个优势区域,重点建设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规划期内,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和防范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重点县(市、区)的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贵州南部以及四川攀西地区,共有9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暖,有“天然温室”之称,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0℃,可进行喜温果菜露地生产。

――发展目标。9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到201 5年蔬菜总产量2500万吨,外销量1 500万吨;2020年总产量2600万吨,外销量1600万吨。

――目标市场。“三北”、长江流域及港澳地区冬春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豇豆、莱豆、丝瓜、苦瓜、西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华南地区集中在12月~翌年3月上市,西南热区集中在1~4月上市。

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区域。包括9个省(市),分布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和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共有149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和,1月份平均气温≥4℃,可进行喜凉蔬菜露地栽培,是我国最大的冬春喜凉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149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201 5年蔬菜总产量5400万吨,外销量27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5600万吨,外销量2800万吨。

――目标市场。 “三北”、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冬春淡季市场。

一一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结球甘蓝、花椰莱、莴笋、芹菜、芥菜、大白菜、萝卜、普通白莱、芥蓝、蒜苗等喜凉蔬菜,集中在11月一翌年4月上市。

黄土高原夏秋蔬粟优努区域。包括7个省(区),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及河北北部地区,共有5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800 m以上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5℃,无需遮阳降温设施可生产多种蔬菜。

――发展目标。54个重点县(市、区),201 5年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外销量12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2100万吨,外销量1300万吨。

――目标市场。华北、长江下游、华南及港澳地区的夏秋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洋葱、萝卜、胡萝卜、花椰莱、大白菜、芹菜、莴笋、结球甘蓝、生莱等喜凉蔬莱,以及茄果类、豆类、瓜类、西甜瓜等喜温瓜菜,集中在7~9月上市。

云贵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域。包括5个省(市),分布在云南、贵州和鄂西、湘西、渝东南与渝东北地区,共有38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高度800,2200 m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夏季凉爽,有“南方天然凉棚”之称,7月平均气温≤25 cc,无需遮阳降温设施可生产多种蔬菜。

――发展目标。38个重点县(市、区),201 5年蔬菜总产量1000万吨,外销量6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1100万吨,外销量650万吨。

――目标市场。华南、长江下游、华北及港澳地区夏秋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结球甘蓝、萝卜、大白菜、芹莱、胡萝卜、花椰莱、青花菜、生菜等喜凉蔬菜以及辣椒、番茄、莱豆、西甜瓜等喜温瓜菜,集中在7~9月上市。

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优势区域。包括4省(区),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和新疆建设兵团,共有41个蔬莱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纬度较高,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25℃,无需遮阳降温设施可生产多种蔬菜。

发展目标。41个重点县(市、区),201 5年蔬菜总产量1800万吨,外销量10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1900万吨,外销量1100万吨。

――目标市场。京津、长江中下游夏秋淡季市场o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番茄、辣椒、黄瓜、菜豆、大白菜、洋葱等蔬菜,集中在6―10月上市。

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区域。包括8个省(市),分布在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及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地区,共有204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光热资源相对丰富,距大城市近,适宜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发展目标。204个重点县(市、区),201 5年蔬菜总产量1 5300万吨,外销量10700万吨;2020年蔬菜总产量1 6300万吨以上,外销量11600万一上。

目标市场。除当地市场外,主要销往长江流域和北部沿边地区的冬春淡季市场。

――主要产品与上市期。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莱豆、西葫芦、西甜瓜、结球甘蓝、芹菜、芦笋、韭菜、食用菌等,日光温室蔬菜集中在10月~翌年6月上市:塑料大棚喜温果莱集中在4―6月和9~11月上市,塑料棚喜凉蔬菜集中在1―3月上市。

21世纪以来,我国食用菌、西甜瓜生产发展迅速,消费量越来越大,在上述蔬菜优势区已经涵盖,各地应一并规划发展。

2,蔬菜产业重点县选择标准。本规划重点依托全国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进行建设。选县原则和标准如下:

选县原则。为发挥比较优势、均衡全国蔬菜供应,以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农业部门联合上报的2009年分县(市、区)蔬菜生产数据为基础,按照地域优势明显、生产规模大且在冬春(1 2、1、2月)、夏秋(7-9月)淡季蔬菜外销量较大、统一筹兼顾特殊地区的原则,对蔬菜产业重点县进行筛选。

选县标准。按照蔬菜生产面积、外销量和人均占有量由大‘到小排序,筛选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考虑到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品种、复种指数、单产水平、调出量差异较大,采用不同标准分类筛选。

露地蔬菜产业重点县。以解决全国冬春、夏秋两个淡季蔬菜供应为核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23个省(区、市)及江苏中南部、安徽南部、河北北部冬春季或夏秋季露地蔬

菜生产优势明显的区域筛选重点县。

筛选条件为 播种面积≥10万亩、外销量≥10万吨、人均占有量/>350 kg,选定368个县。

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县。以解决冬春淡季蔬菜供应为主,在全国范围内筛选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县。筛选条件为:目光温室与大中棚面积≥3万亩、外销量≥15万吨、人均占有量≥350 Kq,选定204个县。

――特殊地区蔬菜产业重点县。考虑到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既要突出重点,也要适当兼顾各地区蔬菜消费需求,增加以下8个县(市):自治区的白朗县、日喀则市、堆龙德庆县 :

[2]江苏中南部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泰州、镇江;安徽南部包括芜湖、安庆、巢湖、宣城:河北北部包括,张家口、承德。青海省的大通县、乐都县:上海市的崇明县、青浦区、金山区。

根据上述原则和标准,31个省(区、市)共有580个县(市、区)入选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其中,36个大城市市辖区26个,粮食大县285个,其他县(市、区)269个(详见附表2)。

生产发展重点

发展蔬菜生产是保障市场稳定供应的基础。在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关键环节,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健全生产信息监测体系,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蔬菜生产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蔬菜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

进一步加大蔬菜品种选育力度,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有机结合,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改进育种方法,培育一批优质、抗病、高产、抗逆性强的蔬菜优良品种,以提升国内优势品种,替代部分进口品种。重点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耐低温弱光、抗病、优质的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西甜瓜等专用品种,适宜春、夏、秋等不同季节露地栽培的白菜、萝卜、结球甘蓝、菠菜等系列品种,适合出口、加工的番茄、胡萝卜、洋葱等专用品种,适应不同市场和饮食文化需求的芥菜、莲藕、食用菌等特色蔬菜品种。支持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紧密结合,推进育繁推一体化。

按照良种良法相配套的原则,加快栽培技术集成创新步伐,推出一批安全优质、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实用栽培技术,重点研究连作障碍治理技术,制定适合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方式的技术模式,在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掌握根结线虫、粉虱、韭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集成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研究轻简栽培技术,开发土地耕整、精量播种、水肥一体、设施环境调控等设施设备,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全方位增强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

2020年前,在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场建设,改善设施条件,规范操作技术,推动蔬菜育苗向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主要建设育苗日光温室(北方)、钢架大棚(南方),配套遮阳降温、防寒保温、通风换气、水肥一体、育苗床架、基质装盘、播种、催芽等设施设备,重点推广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等蔬菜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提高蔬菜育苗安全性和标准化水平。

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适当规划新建一批高标准高起点的生产基地,保障市场稳定供应。加强以水利设施和温室、大棚为重点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机耕道、电网配套,增加低毒、低残留、高效及生物农药施用比例,增施有机肥,逐步建成能排能灌、土壤肥沃、通行便利、抗灾能力较强的高产稳产蔬菜生产基地,切实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露地蔬菜产业重点县要加强高标;隹的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生产条件。主要完善灌排设施,灌排渠沟网络分设,泵房和田间贮水池齐全,根据条件和可能,推进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同时,建设路面硬化的田间主干道和支道,配备生产用电设施,配套农资、农机具库房及田头贮肥(沼液)池或堆肥场。

设施蔬菜产业重点县要通过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北方)、钢架大棚(南方),提高蔬菜持续均衡生产能力。灌溉系统尽可能采用管道输水和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配备田间贮水池和排灌泵房,完善排水系统,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完善田间道路、供电及其它设施。

在搞好莱地灌排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水源及配套渠道等工程建设,提高灌排保障能力。在灌溉设施配套较差的地区,加强小微型灌溉工程或配套设施建设,配备小型抗旱应急机具,提高抗旱保收能力;在水资源紧缺地区,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和雨洪集蓄利用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源保障能力,在降雨较多较集中的蔬菜生产区域,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提高抗洪排涝能力。加大田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把田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作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主要内容之一,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切实提高蔬菜商品质量、减少损耗。在外销量较大的产地和大中城市郊区,按菜地面积和商品化处理需求,配置相应的预冷设施、整理分级车间、冷藏库,以及清洗、分级、包装等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扩大销售半径,增强市场调剂能力。

健全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加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服务手段,增加工作经费,提高人员素质,切实提升新成果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在全国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县,增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配建一定面积的培训服务用房,配置必要的培训、田问小气候观测、品质速测等设施设备和交通工具,配备蔬菜栽培、植保、土肥等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建设县域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基地,开展引进试验、示范展示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一批蔬菜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配备施药机械和交通工具,推进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

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体系

在全国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建立由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重点县、省级数据处理中心、部级数据处理中心组成的蔬菜生产信息监测体系,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增强政府调控的主动性和前瞻性以及生产主体的应对能力。重点建设网络信息平台,配置网络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开发生产信息监测软件;开展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对全国大宗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上市期和产地价格信息进行采集、分析、预测和,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生产和预警信息,合理错开播种期和收获期,防止盲目生产,避免集中大量上市或脱销断档,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市场平稳运行。

开发利用沼渣沼液

按照“政府扶持、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原则,沼气和沼渣、沼液利用工程建设向蔬菜优势区域倾斜,促进人畜粪便、菜地废弃物转化利用,实现畜、沼、菜有机结合和循环发展。通过沼渣、沼液的合理使用,改良菜地土壤,减轻病虫危害,提高蔬菜产品品质和产量。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全国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化生产主体,重点建设集约化育苗、统防统治、商品化处理等设施,开展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方面的服务,逐步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产品销售、质量监管难的问题,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流通发展重点

现代蔬菜流通体系是有效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要提高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含社区菜市场)公益性的认识,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应重点支持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冷链物流、信息监测体系设施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产销衔接,保障蔬菜流通顺畅,大幅度降低蔬菜腐损率。【更多内容参见原文】

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

蔬菜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要标本兼治,在抓好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强化执法监管。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和高效低毒农药,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构建质量安全控制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检验检测、质量追溯、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处置体系,大力发展安全优质品牌产品,进一步提高蔬莱质量安全水平,保障蔬菜消费安全。

推进标准化生产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建设为抓手,在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大规模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示范带动蔬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和效益提高。完善和健全标准体系,加快标;隹制修订和推广应用,重点制定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限量安全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完善产地环境、投八品、生产过程及产品分等分级、包装贮运等标准,尤其要尽快制定先进、实用、操作性强的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并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引导和规范农民生产行为,实现科学安全用药。大力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大面积采用防虫网、粘虫色板、杀虫灯、性诱剂、膜下滴灌等物理、生物防控病虫害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增加有机肥旌用量。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鼓励开展高效低毒农药使用补贴,加快高毒农药替代步伐。尽快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健全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五项制度,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引导产品分等分级、包装标识,鼓励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积极倡导良好农业生产方式,加大产品推介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安全优质蔬菜市场占有率。[更多内容参见原文]

资金筹措与管理

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构建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发展蔬菜产业,确保规划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规划所需资金坚持“三结合、三为主”的原则,即政府和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主体投入为主:中央和地方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地方为主;现有投资渠道与新设专项相结合,以现有渠道为主。【更多内容参见原文]

保障措施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投入和调控力度,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发展、加强产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抑制市场波动。[更多内容参见原文]

附件

按行政区划重点县布局

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各地区主要时节调出品种等因素,将全国蔬菜产区划分为华南区、长江区、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和黄淮海与环渤海区六大区,重点建设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市、区),提高全国蔬菜均衡供应能力。其中,华南区、长江区是保障元旦、春节期间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西南区、西北区、东北区是保障夏季和中秋、国庆期间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黄淮海与环渤海区是均衡全国全年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

1华南区。该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4省(区)共74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暖,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宜喜温果菜露地生产。外销品种主要是豆类、瓜类、茄果类,外销时间主要是1 2月~翌年3月,主要销往“三北”、长江流域及港澳地区。

2长江区。该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9省(市)共188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冬春季节气候温和,适宜喜凉蔬菜露地栽培。外销品种主要是甘蓝类、白菜类、根茎类,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翌年4月,主要销往“三北”、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

3.西南区。该区包括云南、贵州2省共47个重点县(市、区)。云南北部、贵州北部地区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高度800~2200 m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夏季凉爽。外销品种主要是根菜类、绿叶菜类、白菜类、茄果类,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主要销往华南、长江下游、华北地区。另外,云南南部、贵州西南部等地区冬春气候温暖,适宜发展豆类、茄果类、瓜类蔬菜生产。

4.西北区。该区包括宁夏、甘肃、山西、陕西、新疆、青海、等7省(区)共57个重点县(市、区)。本区域适宜蔬菜生产的多为海拔800m以上的高原、平坝和丘陵山区,夏季凉爽,适宜露地种植甘蓝类、绿叶菜类、根菜类、茄果类、豆类、瓜类等多种品种,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主要销往华北、长江下游、华南及港澳地区。其中,、青海2省主要用于保障本地供应,满足外来游客消费需要。

第3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关键词] 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与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它又是建立在对产业的正确分析与评价基础之上的。对产业发展的评价,主要是考察产业的竞争力大小。而产业竞争力是由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本文将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两个决定性因素,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给予分析和评价。

一、比较优势及动态发展趋势

产业的比较优势归结为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而区域内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则表现为区域产业相对发展的增长、扩张或衰退、收缩。它们可分别采用产业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来衡量。

在产业结构的研究中,产业区位熵被用来分析区域优势产业的状况。它是区域内某产业和全国对应产业的同一经济指标值占各自经济总量比重的比值。产业区位熵值可反映区域内产业在全国经济中所处的相对地位。

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里,区域产业相对全国同一产业发展的集聚或衰退,产业的集聚反映了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上升,反之,则说明区域产业的衰退。这一指标以某产业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为基准,采用区域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与其比值,来判定区域内产业的动态表现。

二、产业竞争优势及动态趋势

产业的竞争优势则与产业技术水平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波特认为,企业可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小体现在产业内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入和产业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等方面。这种对竞争优势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反映了产业的“科技区位熵”。而制度创新能力则要求微观的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和宏观的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们用产业科技区位熵来衡量产业竞争优势的现状。科技区位熵值体现了区域内产业目前具备的技术创新实力,从而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小。对科技区位熵的测度,石庆焱主张考虑以下影响因素:(1)反映产业内研究与开发活动资金投入力度的R&D占产品销售的比重;(2)反映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强弱的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3)反映产业创新市场接受程度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我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相同的权重,则某产业的科技区位熵等于上述三个比值分别除以我国同一产业对应因素比重的的简均。

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发展趋势则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里,区域产业相对全国该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或衰减。我们定义: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平均增长速度与我国该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为产业科技集聚指数。这一指标可用来判别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及区域产业科技区位熵在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中的动态表现。同时,还可以采用计算不同年份同一地区各产业的科技区位熵,通过前后时期的纵向比较,来判别该地区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自有基础上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下文的分析采用了这种计算方法。

关于制度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企业组织制度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的要求。从外部体制创新的表现来看,一是重庆市的产业发展,适逢直辖和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圈的建设机遇,它所提供的制度创新平台,为创造性地开辟适宜的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二是市政府对市场服务功能的准确定位和对市场服务与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这种制度创新的外部条件和创新能力的实际发挥保证了重庆市产业发展所需的良好大环境,也给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重庆市制造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竞争力强弱的衡量指标,我们针对重庆市的制造业进行了相关计算,得出重庆市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区位熵、产业集聚指数和科技区位熵值,并总结出各行业科技区位熵的变化趋势(计算及结果略)。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如下:

重庆市目前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较少,仅有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四个。从产业科技区位熵值看,重庆市制造业在这方面的表现较好,在有可比数据的21个行业中,具备科技创新优势的行业11个。这得益于政府和企业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由重庆市政府发起组织的“千百高新人才”的引进。但遗憾的是,在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市的科技创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除极少数外,大部分行业在2003年~2005年的发展均超过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尤以化学纤维制造业为胜,其次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重庆率先在“官产研”合作的基础上组建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走在了这一行业的前面。只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呈现出负增长。但在由产业创新能力体现的竞争优势方面,形势却不容乐观。在有可比数据的20个行业中,采用本地区2004年和2005年前后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只有9个行业呈现增长,其中,塑料制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增长幅度最快。

四、重庆市制造业发展规划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规划,我们有如下建议:

1.在重庆市的制造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对于这些行业,应加大投入力度,注重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维持并促进其优势的增长,使其能够获得更大发展。

2.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发展基础。但部分行业表现出因科技投入不足带来的创新能力偏低或下降。对这些行业,政府应给予大力扶持,以帮助行业建立起区域优势。政策性的助推将有利于它们在重庆市未来优势产业的形成中脱颖而出。

3.基础稍差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基础较弱的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这些行业发展势头却不错。对这些行业,可考虑通过政策规划,充分利用区域吸引力和行业集聚力,加强产业集群的构建;同时,在产业内部,加深产业内的分工协作,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效率的提升,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以促进产业新的增长。

4.其余7个行业在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劣势。对于其中对重庆市未来发展具备战略意义的行业,出于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考虑,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尽快发展壮大;其他一些不具备战略意义的行业在产业规划中可分别采取三种方式区别对待:(1)通过政策引导,将目标导向行业创新型项目。利用本地区的后发优势,低成本地引进和学习示范性先发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通过自主性创新活动,获得行业在短时间内的追赶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取得行业发展的突破;(2)让其在市场经济中自由搏击,接受竞争的考验,实行优胜劣汰,而将政府资源集中于扶持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3)引导其合理的退出。

总之,只有在正确分析和认识的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才能够引领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浪潮中获得最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4

[2]曾国平:市场经济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

第4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关键词]绍兴 文化产业 文化生产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并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作了重要部署。这对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绍兴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审视当前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不断推动“文化名市”向“文化强市”迈进,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绍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文化、贸易和全球化》的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产、销售内容的产业。从本质上讲,它们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不可触摸的,一般通过著作权来保护,并且以商品或者服务的形态出现。”据此,文化产业可理解为从事以生产和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有投入有产出的经营性行业,涉及文艺、图书、出版、音像、旅游、广电等诸多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因而被视为21世纪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

二、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绍兴的文化产业已经有了雏形,并与GDP增长相当的速度向前迈进,业已形成了以文化服务业为主体,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销售业为重要内容的包含教育、信息咨询、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艺术、媒体传播以及文体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和文化用品销售的产业群。

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占GDP比重有所上升。市区电影实现票房总收入1867万元,比2008年增长35%,观众达68万人次。市文广系统继续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实现全覆盖,全年共为农村放映电影25599场。市新华书店完成销售额6897万元,同比增长10%。孑民演艺广场演出360余场。浙江泽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绍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城”,其中工艺品、礼品市场书画板块和袍江书画村已正式营业。

尽管如此,与周边杭州、苏州等城市相比,绍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究其原因,其发展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化产业化的意识相对薄弱。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绍兴和全国一样基本上“采用政府办文化的体制,靠财政支持或社会福利来运作,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事业而非产业”。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已相继制订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而绍兴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意识还不够强烈;居民去图书馆学习和查资料以及去博物馆增长知识的习惯还不够普及。

2、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相对短缺。文化产业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借助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再提升,从而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这就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员,而当前真正在市场上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绝大多数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绍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的人员只占30%-40%,远不能满足高层次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规划需求。

3、文化产业产品开发有待加强。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绍兴的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目前绍兴虽已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文化品牌,如兰亭书法节、西施故里、咸亨酒店等,但在绍兴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文化中,还有许多可供挖掘的素材和文化品牌,有些虽已开发转化,更多的却还在沉睡中。绍兴现有的文化资源中少有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处于一定的劣势。

三、绍兴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鉴于此,要使绍兴文化产业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实现《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把文化产业早日培育成为绍兴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的目标,我们必须正视绍兴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和战略选择,以实现绍兴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加快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构建独具绍兴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与《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匹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形成一套适应时代潮流的规范性政策保障体系,明晰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休闲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它提高到提升城市品位、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

第5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区第十七次党代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落实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实行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下乡活动,为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年来,在区科技局、林业局的正确安排和组织指导下,在xx镇xx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按照区科技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着力提高区域农民增收为主线,精心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为重点。紧紧围绕xx村核桃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本村农民具有核桃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规模优势,加强科管,提高经济效益,培育企业+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建设xx区核桃产业发展的专业示范村。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区xx镇xx村位于xx区西北商洛路x公里大荆与李庙之间的一条山沟内。本村辖x个村民小组,全村x户,人口x人,x名劳力,有耕地x亩,人均x亩。全村总面积x亩,有桃、杏、李梅经济林x亩,核桃新建园x亩。全村是一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浅山川原区。先后筹集资金x万元,修筑通村公路x公里。从2010年开始栽植良种核桃建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核桃良种园面积x亩,占全村总面积的x%,已有x亩进入挂果期。全村副业各项人均收入x元,把核桃资源作为经济增长又一新的亮点纳入议事日程。今后还需在补植、科管、防虫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实现xx村宏伟目标。

一、主要工作

1、制定全年工作计划,以良种核桃建园为己任,确保示范村核桃发展。今年3月份,帮助xx村制定全村发展规划,制定核桃科管工作年历。精心抓好产业布局,规范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召开村组干部会议2次,群众会1次,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广泛宣传核桃生产的良好机遇,核桃市场行情看好,价格稳定,政府种苗扶持,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2、以提效增收为目标,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建园、科管、防虫培训班x期,培训农民技术员x人次,发放技术资料x份,科技图书x本。使群众从思想上彻底转变到产业经营上来。

3、以核桃科管为重点,确保核桃基地建设。全年共补植良种核桃x亩x株。修枝、定干、除萌、施肥、防虫共x亩1x株。全村为每户购买核桃专用肥1袋,每袋村上再补助x元,共计x袋。

4、组建农民核桃技术服务协会1个,认真落实核桃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确保核桃经营、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

三、一年来核桃科管工作体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就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讲解科管技术,群众对核桃栽植建园有了充分认识,愿意在栽植建园上投资,在xx村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核桃产业带动水杂果产业生产,形成一个多种经营的产业链,带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农业,增加农副产品收入,将会很好的促进该村林业事业发展,为周边村起到模范作用。

四、工作存在的问题

xx村核桃产业从近几年才开始,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小,大部分还未进入挂果期,单位面积效益比较低,全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经营的大多是上年纪缺少技术的劳动力。加之资金短缺,要达到全面科学经营管理还有一定差距。一些群众受小农意识的束缚,还未从农耕经营模式上转变过来,形成村上干部心热群众冷的现象。要从“粮农”转到“林农”上来的一个大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1、理清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宣传做好群众思想转变工作,加强技术培训,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技术协会服务,向核桃产业大村奋斗。

2、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根据省政府“以建设绿色基地为重点,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区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千亩核桃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在各级部门争取资金、种苗、农药、化肥等物资和技术的支持。

第6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1.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幸福村牢牢把握生产发展这个重点,结合村实际,采取扩大种植规模、壮大加工业、提高组织化程度的办法,大力发展水稻产业。引进了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引导现有水稻加工企业,更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幸福村水稻种植面积700公顷,年产量1400万斤,产值1820万元。全村农业机械保有量近350台(套),水稻从插秧到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实行“加工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运作模式,全村有3个水稻专业合作社,拥有会员200多人,辐射周边10多个村,2000余户农民,带动当地稻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5户投资200万元以上的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3万吨左右,年创产值5200万元,能够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50人,注册了“君实”、“吉利”、“芳醇”有机大米品牌,产品销往河北、北京、大连、上海、内蒙古等地。水稻产业已成为幸福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2.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幸福村抓住一切机遇,借助外力,发挥内力,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投资150万元建设占地960平方米集办公、卫生室、农家书屋和餐饮洗浴于一体的村委会办公楼;投资95万元建设占地51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和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内设文化室、图书室、乒乓球室和台球室;建设1个标准化老年门球场,安装体育器材8套,照明灯8盏,休闲亭一座,花坛4个;实现合作医疗保费村里全投入;投资10万元栽植风景树4500棵;投资100万元硬化巷路4.5公里,人行路1.6公里,硬化排水边沟3.5公里。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改造泥草房189户。加强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垃圾和柴草垛实行定点管理,每屯设立1处垃圾填埋点,并配备1名专职卫生保洁员。在村务管理中,严格按照“三资”管理要求,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增强村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3.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幸福村立足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集中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幸福村实施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周一学习日制度,加强政治学习和农村基本政策法规学习,在提高村干部政策理论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服务能力。在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方针政策讲一讲、致富经验传一传、愁事难事帮一帮、贫困家庭扶一扶、邻里纠纷劝一劝,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多年来,幸福村党支部一直是全市乃至全省的先进典型。依托大幸福跨村联建党总支,加强了与总支内各村的产业发展联系,制定了水稻产业发展规划,共同提高了水稻产业种植、加工水平。依托大文化建设组建秧歌队、腰鼓队和小剧团等群众娱乐团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演广场舞、二人转和小快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第7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关键词:编制 林地经济 发展规划

1 编制规划的原则

1.1 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 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 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 规划编制的内容

2.1 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 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 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 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 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 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 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 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 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 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 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 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 坡位:中、下腹。

2.3.4 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 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 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 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2.4.3 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森林猪、野兔,圈养、放养均可,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产值高、效益好,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也可在林间养殖鹿、狍子、狐狸、貂等特种动物,效益更高。也可以选择野生动物林下驯养繁育如野猪家养等。

2.4.4 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利用春秋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山野菜以及蒜苗、菠菜、圆葱等蔬菜,销售容易,效益良好。

2.4.5 林莓模式。在郁闭或基本郁闭的林下种植草莓,采用草莓的分植苗或组培苗在林间覆膜种植,惊蛰后顺行搭建小弓棚,四月下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投入较小,技术简易,是城市近郊区发展的好模式。

2.4.6 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人参、细辛、天麻等,技术简单、收益可观。

2.4.7 林草模式。在适宜郁闭度的林地内发展,可选种类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年收三茬,可出售鲜、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也可在林下种植园林绿化的草坪,收入较高。

2.4.8 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营造模式。可选择适合林地或沿海农田林网营造落叶松、杨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4.9 发展果材兼用林模式。如培育红松、山核桃果材林。

2.4.10 培育食用菌原料林摸式,可选择封育天然阔叶林进行抚育改造等,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

2.4.11 山地苗圃模式。可选择山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山地(包括河滩地、堤坝、果园等林地),采取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培育方式培育绿化苗木,解决绿化市场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紧缺问题。

2.4.12 林蛙围养模式。山林小区围养林蛙是养殖林蛙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利用天然生长阔叶林混生灌木丛、杂草及地面覆盖枯枝落叶的山坡,附近又有可靠水源等自然条件,围成适度面积的小区,以天然植物为主要遮阴设备,形成半封闭式的养蛙方式。

2.5 林地经济规划设计

2.5.1 林地踏查。根据已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结合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适合发展林地经济项目的条件,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2.5.2 外业调查。要认真细致调查,要实测小班的面积,并逐小班记载下列因子。a、林地类型;b、地形、地势、坡向、坡位、坡度;c、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d、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幼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e、病、虫、鼠害情况。

2.5.3 详细统计本村林改情况、家庭承包造林地现状、经营水平,本村林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大户生产销售情况。

第8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为进一步推进湖北省激光产业的快速发展,近日,“湖北绿色光电―激光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汉召开。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张震龙、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徐菊明,武汉市委常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贾耀斌,武汉市科协副主席张太玲、光大银行武汉分行行长袁敢、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雷忠文、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会长朱晓及武汉激光企业家代表130余人参加会议,雷忠文主持开幕式,朱晓主持研讨会。

会议中心议题为推进激光领域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加强激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推进东湖开发区激光产业园建设,并对制定湖北省激光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议和意见。

开幕式上,张震龙、徐菊明、贾耀斌、袁敢、朱晓等先后发表讲话,对激光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与会专家、企业家认真分析激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加快整个激光产业的发展速度,为湖北激光产业实现新一轮和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家共同见证了光大银行武汉分行与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业协会、光大银行东湖支行与武汉团结激光、武汉锐科光钎激光、武汉凌云光电、武汉华俄激光、武汉三工光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会上,朱晓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大力推进湖北激光产业发展的倡议。与会领导、专家、企业家紧紧围挠“激光产业园的建设内容及‘十二・五’规划”和“实现激光产业跨越式发展,早日实现千亿元产值”两大主题分别作了题为:“湖北・国家绿色光电国际科技合作创新示范园规划方案”、“激光产业园选址”、“激光产业链延伸”、“高端激光设备激光产业”、“激光医疗产业发展”、“军民结合型激光产业发展”、“太阳能行业的激光产业发展”、“激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支撑激光行业发展的‘蓝领’人才培养”、“法国激光之路对武汉激光产业园的需求”和“助力中小企业,成就无限未来――光大银行激光产业融资产品介绍”、“金运激光融资经验”、“产业与资本战略合作设想”等的报告。日本AMADA的代表也在会议报告了该公司有关技术研发和成果。

与会50余家企业分别就支撑1 000亿产值的发展规划和“十二・五”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需求,对激光产业园区、政策与投资环境等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激光行业协会将会同有关单位编制《激光产业园建设方案(草案)》、完善和补充《湖北省激光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有关内容。

第9篇:产业发展规划书范文

1.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业是首都北京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推动和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新的增长点,全国文化中心地位更加稳固。

1.2创意农业潜在优势明显创意农业是生产者在田间“生产”文化,让广大消费者“消费”文化,创意农业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提升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功能,是首都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条新途径,是首都城乡和谐发展、富裕郊区农民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北京郊区以创意为理念,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积极开发创意农业产品,取得了积极成果,彰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1.3会展农业走向国际舞台北京的会展农业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规模逐步扩大,场馆建设逐渐专业化,成为郊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十一五”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会展农业发展的区域布局进行科学谋划,编制了切实可行的会展农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具体的扶持和引导实施意见,引导全市会展农业步入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提升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角度看,会展农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4葡萄酒庄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主要葡萄酒企业等都到北京考察和建立基地,设计档次高,显示了北京酒庄葡萄酒产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如延庆县规划延庆松山酒庄葡萄酒产业带,长城葡萄酒文化城也在设计之中;密云县策划101葡萄酒产业带,平谷区研讨和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旅游中葡萄酒产业的定位和建设,北京葡萄酒企业也加大了葡萄酒的市场营销和文化推广活动,对北京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北京发展葡萄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

2.1葡萄产业发展需要统一规划基于具体的地理特点,北京各区县及乡镇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发展当地葡萄产业。在北京市农业系统,计划“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2666.7hm²酿酒葡萄(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寒优质(不埋土、含糖量高酒用葡萄)及酒庄发展规划。各区县如房山区制定高端葡萄酒产业发展若干意见(试行)、延庆县制定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密云县及通州区、大兴区相关乡镇也制定了葡萄产业发展规划。从北京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角度来看,在市级层面缺乏葡萄产业发展统一规划,特别是缺乏全市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

2.2葡萄产业延伸链条仍需提高以葡萄为原料的企业是葡萄产业发展链条的重要环节,这一链条仍需提高。就葡萄酒行业来看,北京本地品牌相对薄弱,如葡萄酒酿造企业在延庆县发展存在一定的政策。另外,在葡萄产业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能真正集休闲、观光、采摘功能于一体的葡萄园不多,其旅游功能尚未被完全开发。

2.3葡萄市场销售方式较为传统我国没有形成良好的葡萄酒文化氛围,葡萄酒旅游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区域葡萄酒产业的宣传,原产地命名工作尚未开展,如延庆地区生产的葡萄缺乏过硬的品牌。虽然部分葡萄品牌的品质良好,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组织营销不到位、包装档次较低等原因,其在销售上还未取得明显优势,经济效益尚未体现出来。

2.4葡萄酒产业缺乏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葡萄酒产业是一个涉及一、二、三产业的综合产业,产业链长,涉及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多。目前,葡萄酒产业科技支持不足,我国以及北京在该领域的科技投入微乎其微,科技的投入主要来自于企业。而葡萄酒产业是一个高科技的产业,葡萄酒产业是一个直面三农的产业,对北京郊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制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

3北京葡萄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和措施

依托北京市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和本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做大做强“葡萄产业”为手段,注重葡萄产业的文化表达,融合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功能,发展创意葡萄产业、休闲葡萄农业,为使北京葡萄产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形成强势、优势产业。另外,还要支持以葡萄酒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葡萄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向和措施如下。

3.1推动北京葡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葡萄园文化景观展示了在人类与自然环境长达数世纪之久的互动下,把当地资源做了最有效地运用,进而生产高价值酒品的杰出例证。葡萄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特色文化产业,是新时期的朝阳产业,使文化发挥出巨大的效益。丰富葡萄产业的内容,增强葡萄产业的吸引力,展现地方文化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把“葡萄文化”为主题的会展农业作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共同建立葡萄产业专业管理机构,研究和制定葡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葡萄产业尽快成为北京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促进郊区经济的发展。

3.2创建良好的北京葡萄文化创意氛围葡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在发展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生态、生产和市场相融合,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经管得以和谐统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一项产业的发展必需有一定的文化支撑,全面创建以葡萄种植观光园区为基础、以葡萄酒酒庄特色为核心、以相关酒文化产品(音乐、书画、纪念品等)为辅助的全方位的葡萄酒文化。北京地区在葡萄产业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成绩。举办葡萄节作为葡萄营销的一种有效途径,突出“葡萄为媒”这个平台,让葡萄回归本色,让葡萄唱主角。通过葡萄节,去品尝飘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倾听葡萄园里动人的情歌,感受葡萄架下风情歌舞。发展鲜食葡萄产业则要提升葡萄生产园区的品质,为其注入文化内涵,生产鲜食葡萄的种植园也应拓展其采摘、观光等旅游功能。

3.3加大葡萄酒庄文化市场培育葡萄酒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生产葡萄酒的地方,更是一位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者,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理念,一种信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一种独有的酒庄文化。葡萄酒庄旅游是国际上的高端旅游产品,葡萄酒庄通过种植园经济让葡萄种植园与文化产业、工业、旅游产业挂钩,汇聚四大产业的利润,将单纯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资产,在欣赏葡萄园美景、品尝葡萄美酒的同时让游客感受葡萄酒的文化内涵;加大葡萄酒庄文化市场培育,广泛挖掘社会力量参与葡萄酒文化创建,促进葡萄产业园区能真正集休闲、观光、采摘功能于一体,使这一高端旅游休闲产业走向国际化,促进房山区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