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财经类人才;机制创新;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46-02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自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西《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等多个配套产业政策的实施,及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我区将优先重点发展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形成“14+4”产业集群,其中一半以上产业及其基地布局在北部湾经济区。目前,广西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人才人事制度改革的“试验区”“先行区”。通过设立“试验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在政策、网络、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建立海外人才集散地和集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一体的信息集散港,是广西人才聚焦的最大亮点。地方高校是地方适用人才的“培养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作为广西区内唯一一所经济管理类专业较为齐全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广西财经学院始终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素质财经类人才。

二、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财经类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脱节。学校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缺乏对直接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的功能认识,没有真正树立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思想意识,形成一套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的管理体制;学校管理脱节,未能及时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更新调整教学内容和科研项目,致使优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与当前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尤其在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与思维方式等方面出现脱节问题,大多数学校内部未能建立负责与地方政府、新兴产业相关的企业交流与合作的专门机构。

2.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不够紧密。从目前区内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部分院校间专业设置同质化,不同院校开设相同的专业,部分资源重复建设且利用率低,专业特色不明显;部分院校与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对接不够紧密,只有少部分专业与电子信息、生物海洋、能源以及物流等新兴产业对接。同时,课程开设、人才培养方案等也没有能随着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3.人才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仍不够健全。财经类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互动性意识不够,忽视了政府部门、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横向联系,尚未形成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人才服务的考核、管理机制尚未健全,没有从机构管理上设置相应的对口部门来统一领导、管理和组织人才的服务工作,没有从教师和部门的业务考核、管理机制上来大力推动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工作,确保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形成长效机制。

4.财经类师生创新研究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财经类院校直接针对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创新研究意识比较缺乏,对于激发师生参与创新研究的奖励机制尚未完善。且部分教师主动参与新兴产业企业实践、科技研究与技术开发意愿不强,导致学校不能依据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及时对教学与科研进行调整,让科研成果快速投入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1.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应用型财经类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重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产业导向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系统、准确地掌握财经基本知识和技能,通晓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构建应因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系统化的财经类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形成整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以“对接产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合作企业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原则,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财经人才的需求态势及其专业建设的优劣态势,创置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与行业人才变化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研究新兴专业设置问题,强化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建设,优先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发展边缘交叉学科。

3.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立足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财经类岗位第一线技能和能力的实际需求,整合和改革教学内容,将新兴产业生产领域中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与新方法融到教学中,改进案例教学、开展项目教学及岗位教学等教学形式,扩大多媒体教学的范围、引入模拟情景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掌握企业、行业所需财经知识与技能的精髓及其应用,促进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4.强化实践教学,探索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兴产业的相关企业共商、共建综合性教学实习基地、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等,强化创新性实验室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兴产业发展服务提供保障,积极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出学以致用的财经类人才。

5.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根据服务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打造一支创新型强实践的师资团队,组建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业务领域、企业挂职、兼职或实习,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工作之路,打造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学术+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探究财经类人才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1.健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内容模式、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以及思维方式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全面融通,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施项目化教学;更新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组建负责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工作专门机构,提高学校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的组织程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用人机制及考核体系,构建有利于促进学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2.完善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完善财经类院校教育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长效的互动机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靠政府的主导。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机组合、双赢互利、稳定持久的联合创新平台,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的优势资源直接投入到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的直接生产与服务中去,将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企业走进校园,创新性实施“订单”式、“学工交替”式教育,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大力推动财经类院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合作机制的升级和完善。

3.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理念,建构专业设置与新兴产业发展的对接机制。充分了解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对专业设置的调研与论证,适时增设与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构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对于财会管理、税务管理等有优势的老专业,可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拓展专业方向。

4.建立促进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财经类院校应从四个方面直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1)加强创新思维、财经技能操作与管理服务,不断满足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2)认真研究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财政金融、国际贸易、城市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课题,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提供研究成果与科学依据;(3)组织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教师和学生骨干走出校门,开展决策、管理、技术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咨询,为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信息咨询服务;(4)及时了解北部湾经济区新兴产业所及所难,以科研骨干作用解决其紧迫需求。

五、结论

从总体上讲,对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探究和构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新模式,涉及以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课程设置体系,强化新兴产业专业建设、整合财经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打造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的师资团队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财经类人才服务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问题,是解决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主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2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收储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 要】随着包头稀土高新区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推进发展第三产业,营造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实施“退二进三”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条有效途径,“退二进三”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阐述以“退二进三”方式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对于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退二进三”;土地利用结构;第三产业

0 引言

日前,中央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说明在新的形势下第三产业的作用已日渐突出,是新的经济形势下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推进发展第三产业,营造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随着包头稀土高新区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高新区应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把第三产业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大经济总量的重要抓手。

近年,高新区主城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愈为突出,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业产生的各类负面因素侵蚀城市空气、水源、绿化质量—可谓城市“顽疾”,同时对于工业企业自身而言,因高新区的节能减排标准大大提高,对工业企业排放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主城区工业企业面临着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的巨大压力,发展空间严重不足。而“退二进三”政策不失为一道除病良药:城区面貌得到实实在在的改观,居民生活品质得到切切实实的提高,一个绿色、安全、和谐的城区即将展现。“退二进三”符合城市服务型产业发展需要,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改善了城区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最终实现“政府得形象,企业得发展,居民得环境”的三赢目标!

本文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阐述了以“退二进三”方式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对于高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1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方向

包头稀土高新区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随着包头稀土高新区经济总量进一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三产业总量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第三产业拉动社会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从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金融、保险、租赁和商服,以及综合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很缓慢;并且现代服务业基数很小,比重偏低,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层次发展不平衡。

对于产业基础为资源开发、重工业结构特征明显的地区,以知识密集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生产业,将成为当前高新区亟待发展又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实现制造业由粗放、低附加值形态向集约、先进性、高附加值形态转型和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因而发展生产业是必然趋势。

2 第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机遇

近年来,高新区第三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处于历史最快和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就总体而言,高新区的第三产业还是不够发达。其经济总量、发展层次和活跃程度等方面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总量、规模仍然较小;产业层次偏低,结构优化程度比较低;缺乏第三产业的统一规划;人才缺乏。

目前是呼包鄂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沿黄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联动、互动发展趋势逐渐增强。高新区作为呼包鄂城市群、沿黄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之一,将积极融入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主动承接呼包鄂三市辐射。《内蒙古沿黄沿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高新区在“三位一体化”中的人才培养、技术输出、生产业方面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必将使高新区集聚更多的战略资源和发展要素,为高新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 “退二进三”改变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用地发展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城市面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更好的落实包头市“退二进三”政策,将主城区打造成为集居住、商业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科研设计、星级酒店、现代服务、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新城区、将黄河大街逐步打造成包头市建筑景观一流、绿化环境一流、通行状况一流的标志性大街。

高新区“退二进三”区域内共有企事业单位约170家,这些企事业单位为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单一的用地功能已经无法支撑城市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总体规划通过用地功能的置换,地块的合理整合,完善城市功能,为下一步城市的开发建设增加了可操作性。

“退二进三”土地结构调整将原有的工业用地按照一轴、一带、七区的设计改变为适于第三产业用地的商业、居住类产业用地。一轴:沿黄河大街两侧设计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科研设计、星级酒店、现代办公、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时展轴;一带:串联设计区域内各功能片区,形成一条龙形休闲步行绿带,联系两头的城市公园和南郊苗圃,为城市提供开发空间;七区:设计区域结合现状大致整合为七个功能片区(商务金融区、企业总部区、科研办公区、区级行政办公区、配套商业区、居住片区、社区文体服务片区),布置不同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区域品位。商务金融区——位于黄河大街两侧,由商务办公、酒店式公寓、星级宾馆、大型商业等多种功能构成。企业总部区——以金融、证券、高档商务办公等知名企业总部构成的金融商务带,它们处于黄河大街南侧的显要位置,将成为体现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群。居住片区——通过分析原有住宅片区的位置分布,居住片区主要沿黄河大街以北,劳动路两侧布置。

稀土高新区黄河大街“退二进三”整体改造工程,打造商务商业高度发达的精致城区。借以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打造包头高端商贸中心、总部结算中心、金融中心和西部知名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 结束语

通过“退二进三”一轴一带七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提高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益,盘活和利用了存量闲置土地,改变低效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以“腾笼换鸟”的方式优化二产、三产布局,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共同促进二三产业发展。

高新区要以总部经济园区、金融商务园区为配套,发挥制造业基础好、专业市场发达的优势,以稀土产业应用园区、希望循环经济园区、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现代物流园区等现代服务业园区为承载点;以产品研发、工业设计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工业服务,大力发展服务输出;推动工业品牌向服务名牌延伸,建设一个立足高新区、服务包头市、辐射呼包鄂的工业生产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江帆,蓝文研,朱胜勇.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概念与趋势分析[J].经济学家,2014,01.

第3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书记宫承和,代表主办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及通信产业报社,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

宫承和在欢迎辞中说,当前,中国通信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适宜环境。在技术方面,自主TD技术借奥运之势愈演愈烈,WCDMA、CDMA、WiMAX、GSM产品制造和服务正在做强做大;市场方面国内实力企业在国际市场攻城拔寨,运营商也逐步展开国际化战略,中国正在步入通信一流阵营。但是,国际通信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以技术为主导的通信产业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向以演进、融合,应用和转型为主的综合实力整体发展模式转变。

宫承和指出,基于这些原因,“2008中国通信技术年会”以“演进、融合与技术选择”为主题,聚焦技术发展的产业政策、技术融合的演进策略、网络转型的技术与挑战等关键问题,着力探讨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方略与成长动力。同时,大会联合多家业内知名咨询公司共同2008通信产业技术趋势报告。营造理性务实的交流平台,为当前通信技术的发展出谋划策、共享智慧。

第4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育机制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192-02

一 引言

近年来广东省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瓶颈问题,特别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等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必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带动全省经济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已成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广东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表现突出的有下面几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规模较小,科技成果亟待转化

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模较小,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全省的比例仅为0.4%;科技投入不足,2009年全省科研和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4%,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仍以技术引进为主,具有国内外领先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终端、成套产品不多。

(二)高端人才亟待引进和培养

广东省拥有各级各类高等院校47所、在校大学生30多万人,但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足,中高端人才短缺。广东省的人才不足已经严重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链亟待延伸

广东省电子生产企业多年来一直处于显示产业链的低端,基本靠赚取组装加工费维持生产经营,产业核心技术、产品定价权完全掌握在跨国公司之手。

(四)融资渠道亟待拓宽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前期投人大、回报时间长的特点,产业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合理的盈利模式,资本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不少成长型企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均因资金短缺而受阻。

(五)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推动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税费政策、扶持措施、科技投人等方面,由于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存在政策资源重复浪费和相对分散缺失并存的现象,致使产业领域内缺乏合作,企业优势集成度不高。

三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广东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六点建议:

(一)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导

广东省可以借鉴国内部分省市的做法,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全面负责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统筹、宏观决策,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对接与合作

广东省可以充分利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及川渝经济合作等契机,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与合作,利用区域合作的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出击,力争吸引国内外大资金、大公司在广东省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

(三)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实施科技供需对接专项计划。围绕规划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政府研发投入,直接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快产业化进程;二是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企业成立技术标准联盟,建立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参与产品标准、行业规范的制定。三是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孵化器建设力度。

(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激励政策

一是完善财税扶持政策。包括直接的财政投人和减少税赋两种措施;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三是鼓励民间资本进人;四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五)制定人才激励措施

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广泛吸引和充分集聚人才,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引导、鼓励人才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

(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手段,提高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强化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角色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合理布局,提供政策支持,协调重大事宜,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洪涛等.2008.基于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4):118-123.

[2] 陈向东,严宏,刘茔.2002.集成创新和模块创新:创新活动的战略性互补.中国软科学,(12):52-56.

[3] 高怀,金向荣,茅益明.2007.产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分析.高科技产业技术与创新管理,28(2):92-96.

[4] 中国科技部.2010.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广东省发改委.2010.“十二五”加快我省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及对策研究报告.

第5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 日本首都圈的建设及其对京津冀都市圈建设的启示 京津冀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研究 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的重构 京津冀 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京津冀都市圈金融服务业集聚度的度量与评价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 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节点发展研究 京津冀都市圈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 京津冀都市圈生态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后危机时代”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DEA方法的京津冀都市圈生态效率评价 河北在“京津冀”都市圈的窘境及对策分析 浅析秦皇岛市在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 “特区”第二波中的京津冀都市圈 邢台市在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发展新思路 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河北省大学生择业观念研究 京津冀都市圈理念下保定市农产品供应基地发展战略研究 京津冀区域生态文明圈构建研究 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的互动研究 保定市体育产业在京津冀体育圈中的产业定位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中国经济网.北京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415].http://.

[5]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24224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EB/OL].[20150415].http:///tjgb/.

[7]李培园,王建辉.“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中廊坊市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23(4):58.

[8]北京统计信息网.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统计报告[EB/OL].[20150415].http://.

[9]旭光.北京体育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完成为体育产业开良方[EB/OL].[20150415].http://.cn.

第6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报告研究方法

本报告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复旦大学CC-CMM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收集的业界大量的市场和运营管理数据,并联合《客户世界》杂志历年“标杆案例研究”栏目的研究报告。

(一)调研方式

依据国际通行的产业及相关行业研究方法和统计学调研理论,通过对行业专家、厂商及渠道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获得相应数据。为达到相应研究目的,根据报告内容需要,本次研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定性研究主要通过座谈会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主要采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与抽样调查等方法。在自主调研为主的基础上,本报告也参考了部分公开信息的权威渠道,包括:

政府数据与信息

相关的经济数据

行业公开信息

企业年报、季报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二) 调研地区

本报告调研地区为中国大陆(不包含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将中国市场划分为六大区域,如下所示: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三) 样本说明

于 2011 年 11 月20 日 至2012月3月 15 日期间,调研访谈共计256人,回收问卷2,198份。排除无效问卷,并根据调研对象的职位和所在行业进行配比,最终确认有效问卷共计1,554份。调研对象主要集中于占市场主要地位的呼叫中心运营机构、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及外包运营商的相关负责人,超过八成的被访者为企业营销业务决策人或有部分决策权者,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从事呼叫中心或相关业务至少3年以上

2.年龄在35-85岁之间

3.非敏感人群(存在商业或学术利益冲突者)

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章 2011年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宏观格局

对2011年中国整个呼叫中心产业宏观格局做了调研和分析,主要介绍了中国呼叫中心的发展历程,分析呼叫中心市场的座席规模、投资规模、应用分布、核心竞争力等,并总结了目前中国呼叫中心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第二章 呼叫中心在各行业的发展

总结了2011年呼叫中心在各行业的发展,重点介绍了通信行业、金融行业、电子商务行业、政府热线、家电行业的呼叫中心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2011年中国呼叫中心技术及设备发展

介绍了2011年中国呼叫中心技术及设备发展,对呼叫中心主流技术、产品和设备厂商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调研和分析。

第四章 2011年中国呼叫中心运营成本分析

分析了2011年中国呼叫中心运营成本,包括成本分布、人力成本、技术成本等三个方面,并对成本优化的措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第五章 2011年呼叫中心运营及指标体系

统计和分析了2011年呼叫中心运营及指标体系,如服务水平、平均通话时长、弃呼率、客户满意度等指标。

第六章 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对中国呼叫中心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今后呼叫中心产业整体发展情况、技术发展趋势、外包呼叫中心的发展趋势、呼叫中心中CRM的应用等。

第七章 标杆案例分析

对呼叫中心标杆案例进行了一定分析,包括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江苏移动客服中心、联想客服中心等。

部分调研成果

基本信息

报告的总计字数约90,000字,图表数量约60个。定价:RMB6,000元。

研究及撰写团队:

总策划:赵溪(客户世界机构创办人、CC-CMM国际标准认证机构主席、中国呼叫中心产业能力建设管理规范工作组副组长);

总顾问:刘钢(复旦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 CC-CMM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呼叫中心产业能力建设管理规范工作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欣(CC-CMM国际标准认证机构副主席);

总撰稿:葛舜卿、石云;

文献研究:郭静、胡捷伦、王超、严晶、叶开、赵嵘、姚青、常亮、张莉、王建、施悦;

第7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强创佳”奔小康和“四化”发展目标,分析研究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及各重点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战略重点及对科技的需求,提出总体及各领域今后5—15年科技发展的思路、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战略研究的目标

通过战略研究,力争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在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上有所突破。提出未来5-15年我市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

二是在重大科技发展任务上有所突破。根据*市长远发展和近期需求,提出我市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等,力争能凝练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发展任务和项目。

三是在科技环境、科技政策上有所突破。根据科技发展需要,提出科技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以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

战略研究的内容包含12个专题。

1、*市中长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客观评价我市科技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结合实际,研究如何通过科技体制创新提高我市持续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四化”发展理念对科技的总体需求,确定未来5-15年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基本任务、重点布局和战略途径。

2、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在客观分析世界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我市农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对科技的需求,明确我市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提出加速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确定我市基础应用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加强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分析世界性产业与技术转移的趋势和我市现有条件与优势,提出应对策略、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大专项;提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确定优先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系统成套技术和重大科技专项。

4、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分析我市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科技人才和教育的需求,明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的类型及数量,比较我市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任务及政策措施。

5、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我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我市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战略重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技术引进、二次开发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应对世界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加速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研究分析几年内有望成为10个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

6、军民融合科技发展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发展现状,研究我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和推进机制,明确军工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密切融合的切入点,确定军工技术民品化和民用技术军品化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提出加快军民融合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及对策建议。

7、旅游、商贸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旅游、商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商贸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提出依靠科技手段提升和树立我市旅游品牌,加快商贸业发展的重大专项,研究加速旅游、商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城市公共管理科技问题研究。

为打造“国际化、市场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新*,提升政府管理城市的综合水平,在分析我市城市安全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的现状与趋势基础上,提出相关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对策与思路。

9、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

研究分析基于电子化、网络化的商务、教育、文化娱乐、金融、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提炼出影响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科技问题,筛选出重大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项目,并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与思路。

10、基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循环经济科技问题研究。

分析我市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现状及主要问题,根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研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科技的总体需求,明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重大科技任务,并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城市垃圾的科学处置中需要科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11、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我市科技资源现状,根据我市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明确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提出为科技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措施。

12、科学普及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

根据我市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分析科普工作现状,研究提出未来我市科普工作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研究创新文化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我市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三、组织设置与工作方式

战略研究工作由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协作,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确保战略研究全过程的开放。要动员我市有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眼光的优秀专家参与,调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体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战略研究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一)组织设置

*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规划研究总体战略组共同负责战略研究的组织实施。

总体战略组主要负责规划研究的顶层设计,包括制定规划总体架构,确定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及研究内容,对各战略研究专题组进行指导等,同时负责总体战略研究报告的起草工作。

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联络组、文件组。联络组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工作,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各专题组的协调,办公室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总体战略组及专家顾问组之间的沟通协调,负责战略课题研讨会、论证会的召开及资料准备和整理等。文件组主要负责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方案的起草及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工作方式

战略规划研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专题组长,市级相关部门参与协作,其负责同志作为专题组副组长。专题组长根据规划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全面负责本专题的研究工作。在组长和规划办公室签订战略研究计划任务书后,专题研究的具体部署,研究人员的组织、资料收集和调研、研究报告的撰写等由专题组负责组织完成。

四、对战略研究工作的要求

规划的战略研究是规划制定的核心和基础,直接服务于“十一五”规划和“规划纲要”的编制。

(一)战略研究的方法

----在对我市科技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充分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做好技术预测,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全局做出前瞻性安排。

----对我市科技发展经验进行总结,注意广泛调研,听取意见,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分析入手,找准科技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口,逐渐深入,不断总结和凝练,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关键技术、重大项目与课题等。

----对典型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并与其他省市有关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客观评价我市科技发展的地位与差距。

----加强研究的开放性,提倡大跨度、多视角考虑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利用多种多样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吸收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发扬民主、鼓励争鸣,使各种观点相互交锋,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注意加强专题之间的交流,对于领域比较宽的专题,尤其是要注意系统研究和交叉融合。

----注重专题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综合,使专题研究工作做到宏观有序,并根据专题研究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专题研究方案和专题任务分解方案,精心组织,深入研究。同时,在专题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允许专题之间的合理交叉,但要加强专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调沟通,以减少专题间不必要的重复,保持整个专题研究的完整性。

----专题研究应特别强调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性的思维,力争为制定出一个有新意的规划奠定坚定基础。

(二)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根据规划制定的总体要求,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发展趋势分析:系统分析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的背景,以及本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现状分析:在系统研究我市实情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本研究领域我市发展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与国内省市相对比提出我市的主要差距、阶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必要的统计数据要求详实,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合理。

3、发展思路研究:根据形势和现状,研究本领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发展途径等,提出未来15年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未来5年的阶段目标。4个战略研究专题要重点提出未来15年发展目标,同时提出未来5年阶段目标;8个问题研究专题以提出未来5年目标为主,同时展望未来15年发展目标。

4、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研究:根据目标和需求,研究本领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总体布局与部署,提出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重点、以及重大项目等。

5、政策措施研究:研究为实施上述目标和任务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包括政策、保障、条件、环境等建议。

(三)专题研究报告形式

各专题研究任务完成后,须提交专题研究报告,主要包括:

1、专题主要研究成果与总报告摘要;

2、专题研究总报告;

第8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运用于军事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之一。稀土新材料在现代高新技术及现代军事技术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美、日等国就将其列为21世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军事技术的“战略元素”。本文就我国稀土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就如何发展我国稀土产业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1 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稀土资源总量巨大、元素齐全,稀土品味和矿点分布合理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资源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为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现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地。这些矿床、矿点和矿化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形成北、南、西、东的分布格局,并且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1.2 我国稀土产量过高,稀土企业缺乏管理,稀土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稀土价格比较高,我国很多地方争相建立稀土企业,多数稀土企业无证开采、越界开采、过量开采、稀土分离冶炼低水平重复建设、乱采滥挖和放弃贫矿开采富矿等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我国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很大的稀土资源流失。2009年,我国稀土产量12.48万吨,供应了全球95%以上的需求。而同期世界上其他稀土产国却与我国产量相差巨大,例如俄罗斯稀土产量为2470吨、美国1700吨、印度50吨①。

    1.3 我国稀土出口缺乏监管

    2005年我国产稀土矿产品产量为11.9万吨,同比增长21%,已占世界总产量的96%以上②,于此同时,我国稀土产品有2/3出口国外,占世界市场90%以上的销售份额。外国企业改变直接进口我国稀土产品的方式,近年来大规模在我国投资设厂,仅包头市已有外国稀土企业10多家,其中不少企业收购稀土原料或初级产品后,稍做加工便运往国外,这种投资实质是新形式变相掠夺我国稀土原料。

    2 贱卖已经成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目前,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上49个国家和地区,且一直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出口规模的扩大并未换取更大的利益,稀土近年来却呈现出贱卖的趋势,造成稀土价格低廉还有如下几点原因:

    2.1 地方政府为了短期利益导致滥采现象严重

    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稀土价格比较高,我国很多地方争相启动稀土开采,多数属于无证开采、越界开采、过量开采、稀土分离冶炼低水平重复建设、乱采滥挖和放弃贫矿开采富矿等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我国稀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很大的稀土资源流失。造成稀土开采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地方政府缺乏监管,很多地方政府只注重短期的税收、就业等指标,而忽略了稀土滥采所可能引发的危害。

    2.2低价竞争现象严重

    据统计,我国从事稀土矿产开采、分离的生产企业有169家。行业集中度不高,大大小小的厂家争相开矿加工,违规开采、压价销售,造成稀土国际定价权缺失。据广东海关的数据,2010年1季度广东省私营企业稀土出口量虽有大幅增长,但出口平均价格仅为每吨1690美元,远低于国有企业同期每吨8022美元的售价④,暴露出严重的低价竞销现象。

    2.3 走私现象严重,稀土价格受到冲击

    2007年,我国全年稀土配额合计为59994吨,2008年合计为47448.7吨,2009年重新增至50145.1吨,而2010年开始,国家加大了稀土配额管控,数量减少至30258吨,2011年降低至30142吨⑤。出口配额的下降,使得国内无序的稀土开采行业失去了销售渠道,于是只能依靠走私来完成稀土的销售,虽然稀土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一直是海关重点稽查的对象,但是依然有相当数量的稀土通过走私途径销售,价格极为低廉,严重冲击了国际稀土价格水平。

    3 解决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的稀土产业发展状况,为促进我国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整合监 管部门,加强稀土开采到流通各环节管理 目前,主要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等五部门共同管理稀土行业,此外,商务部管理稀土出口,而国资委对稀土央企进行管理,呈现出管理部门诸多,却很难进行整合的局面,因此,必须指定由一个级别较高的部门牵头,联合其他行业部门多方位进行管理。 3.2 整合

    稀土企业资源,做大做强稀土产业

    稀土行业存在着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竞争力提高,所以要积极协调各地区认真清理当前限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的各种规定,加快稀土等重点行业的重组进程。只有通过稀土行业的并购重组,促使产业结构集中,消除企业之间低水平的过度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逐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才有利于提高稀土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

    3.3 建立国家储备制度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矿产资源,经济全球化又加剧了世界各国对矿产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具有战略价值的稀土资源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加强对稀土资源的储备,保护和调节资源价格、抵御外界风险势在必行。

    3.4 严格出口配额限制,加大海关稽查力度

    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符合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的稀土企业到商务主管部门发证机构申领出口配额许可证,海关凭出口许可证办理通关手续。充分利用关税杠杆,提高稀土原矿产品的出口关税,以改变目前稀土矿产品低价出口,稀土成品高价进口的局面,提高稀土产品的出口门槛。同时,加大海关稽查力度,遏制稀土走私泛滥的局面。

    注释:

    ①汪华春 稀土:引领全球新材料发展之路[J]中国金属通报,2010年第10期

    ②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2009-2010年中国稀土行业研究报告[R],2010年11月

    ③邹俊义 国家物资储备促进稀土产业发展研究[J]稀土信息,2007年第5期

第9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根据《关于报送20__年法治建设工作半年总结的通知》(宁治办〔20__〕13号)的要求,现将我局20__年上半年普法、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主要工作简要报告如下。

一、20__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第一,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和宣传、培训工作。20__年上半年,开展“五五”普法讲座21场42课时,听众1130人次。编辑、印制、免费发放了20__年全市文化行政机关法制学习读本《文化市场常用法律法规汇编(20__年版)》、《文化工作常用法律法规汇编(20__年版)》。举办了一期全市文化行政执法单位负责人法制培训班。主要是采取以会代训、以案说法、法制专题讲座、开展了全市文化行政执法案卷讲评、对优秀行政执法案卷观摩学习。举办了两期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业务骨干培训班,从理论讲解、模拟操作、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培训。同时,以音像法制宣传日、知识产权宣传日、国际博物馆日为重要的宣传服务平台,广泛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普法宣传活动。对出国、出境承担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15批次、约130人次进行了法制教育。

第二,稳步推进文化法制建设。一是召开了20__年度全市文化行政机关法制工作会议,部署了本年度全市文化系统法制工作。二是以金陵图书馆为试点,开展了局属各单位法治__建设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三是全面推进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确定了江宁区文化局、建邺区文化局、溧水县文化局为20__年全市文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全面推进全市文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从20__年1月1日起,全市文化行政机关已经全面实行了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制度。四是对行政和民事案件应诉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对金石网吧案(一审)和(二审)、雄鹰网吧案(一审)等两件三次行政诉讼案,张绮媛人事争议案(一审)和张国宪自诉案(一审)等两件民事诉讼案,作出了积极的响应。(1)__市栖霞区华盛发网络服务中心合伙人之一金石诉我局行政许可纠纷案,一审法院(20__)玄行初字第4号《行政判决书》判决:本机关胜诉。原告上诉市中级法院,经二审法院20__年6月7日(20__)宁行终字第80号《行政裁定书》裁定,准予上诉人撤诉。(2)在雄鹰网吧案一审诉讼期间,因宁文市网罚字20__年度第16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存在文字性错误,为维护行政法律文书的严肃性,本机关宁文市网罚撤字〔20__〕第1号决定,撤销了宁文市网罚字20__年度第16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经一审法院20__年5月31日(20__)玄行初字第17号《行政裁定书》裁定,准予原告撤诉。该案经重走程序后,本机关完成了对该网吧的行政处罚。该案是__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在本市市域范围内发生的最严重的一起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案,其性质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3)指导市民俗博物馆做好了该馆解除与张绮媛同志人事关系争议案,经市人事局仲裁,市民俗博物馆胜诉。张绮媛同志向白下区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正在等待一审法院开庭审理。(4)张国宪自诉案(一审)民事诉讼案,自诉人撤诉。五是加强了对本机关涉法文书的形式审查。对溧水县永阳镇本色娱乐中心违法演出案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形式审查,提出了书面审查意见。指导玄武区文化局完成了__米乐星娱乐有限公司申请开办娱乐经营场所(ktv)行政许可听证工作。六是受省文化厅的委托,参加了文化部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办公系统第二轮专家评审会,并依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的要求,向其提供了我局行政处罚听证和行政许可听证各类 法律文书和规范文本(电子文本),以及我局文化市场行政处罚典型案例规范文本(电子文本)。

第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工作。全市文化行政机关以巩固和扩大__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为目标,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领域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治理和规范了市场秩序。一是开展了取缔无证电子游艺室集中执法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129人次,执法车辆217台次,依法清理、取缔非法电子游艺室经营点697家次,收缴并销毁涉赌电子游戏机4126台,收缴具有赌博功能的电路主板379块。制定并上报市政府的《关于制定__市游艺娱乐经营场所20__-20__年总量与布局规划方案》已获审核同意,待上报省文化厅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联合市、区公安消防部门,对全市文化公共聚集场所开展了易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市区(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1760余人次,巡查各类场所45270家次,及时排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760余处,整改较大安全隐患13家。三是继续加强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的文化市场稽查工作。今年上半年,配合工商部门共取缔“黑网吧”174家,巡查网吧9296家次,查处网吧96家,其中查处接纳未成年人网吧7家;依法取缔未经批准的营业性演出3场;取缔无证音像制品销售摊点47处,查获销售窝点47处,收缴非法音像制品221600张。四是组织了李长春同志考察__文化场所的选点、改造和迎查工作。五是认真组织行政执法事项上网办理。上半年共受理网吧行政许可变更事项141件,办结__件,完成行政处罚案件28件。

第四,继续推进权力阳光运行建设。一是督察所有行政执法事项无条件上网运行,杜绝双轨运行现象。截止到6月底,上网办理169件。二是加强对所有办件流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审查,针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办理结果外网查询等功能需求,不断加工完善。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网上操作流程全程监控、监督。五是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好便民服务。

第五,进一步开展了政策研究工作。一是认真组织编制《__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__—2015)》、《__市文化设施布局总体规划》、《__历史文化保护规划》、《__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工作;《__市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宁委办发〔20__〕18号,20__年4月23日),已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施行。二是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政办发〔20__〕66号)的要求,完成了《__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评估报告》的课题研究和课题报告的撰写、报送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了全市文化系统文化理论创新工作,《__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若干政策研究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__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一等奖,《20__年__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荣获省文化厅20__年度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三等奖。四是对江宁区锡剧团、浦口区扬剧团进行调研,形成了《__市区县国有专业艺术院团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初步完成了《__历史文化名城法制保护对策研究报告》。五是受文化部市场司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的委托,组织我市参加了“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上征文活动,截至6月30日,报送和发表征文43篇。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中国文化市场三十年”网站开设了“__征文专栏”。这些征文从多角度、多视野反映了__市文化市场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六是完成了对《20__年__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的修改,该报告被收入《中国创意产业报告(20__)》一书,已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完成了对《20__年__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报告》的修改,并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文化蓝皮书—公共服务》一书,该书20__年8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第六,努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参加研究了组织__文化产业考察团到台湾考察、招商工作;与__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共同研究了__文化产业考察团创意产业协会分团组团工作;修改、审核、报送了协会起草的《__文化产业考察团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分团方案(草案)》。根据栖霞区委宣传部的请求,协助、配合栖霞区政府组织20__首届中国“龙潭杯”金箔金线应用创意设计大赛活动。向__钟山创意产业园管理委员会(__钟山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dtz载德梁行房地产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介绍了我市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应栖霞区政府的邀请,实地考察了__钟山创意产业园,并就该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对__垠坤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宣告西祠街区网络实体店经营失败,园区转型为青年创业园,提出了意见。

二、20__年下半年的主要任务

第一,认真组织实施《__市游艺娱乐经营场所20__-20__年总量与布局规划方案》和“网吧发展 计划”。继续保持取缔无证游艺娱乐经营场所和“黑网吧”的高压态势,在反复查处、坚决取缔中建立较好的市场经营秩序。突出抓好全市网吧监管系统建设,按照全国一个标准,全省一个软件的原则,将安装和反卸载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实行区域责任制,做好文化聚集场所易燃装修材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检查全市文化行政机关对《20__年__市文化(文物)系统普法、依法行政和法制建设工作要点》和《20__年__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学法安排》的执行情况。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制定的涉法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加强对本机关和各区县文化局文化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听证、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工作和规范性文件登记备案审查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报备工作。

第三,继续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以江宁区文化局、建邺区文化局、溧水县文化局行政执法案卷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为重点,20__年10-11月开展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行政执法处室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工作。

第四,进一步做好对各区县文化局和机关各处室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涉法问题的研究和答复,特别是对其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涉法问题进行调研,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