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专人才培养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2-104-2一、课程体系构建主体的确定
在常规的职业教育模式里,学校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唯一主体;而在“需求导向型”课程体系的建设框架下,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完成的,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决不仅限于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而是一种人才培养“渗透式”的合作,学校应该保证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而企业的参与和课程的制定应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课程体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应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进行符合企业需要的个性化开发,在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的设置与职责分工应进行明确。如表1。
二、 界定“需求导向型”校企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质就是以“量体裁衣”为核心的办学体系,主要根据订单合作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来确定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就业定向性。鉴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广告公司、营销策划公司、电脑设计公司、展览中心、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传媒出版行业、网络营销、印刷等视觉相关的设计企业,主要从事数字化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工作,所以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需求规格的确定应符合企业和学校的双重要求。
因此,在人才需求规格的确定方面,我们采取以下途径来获取订单式合作企业的用人信息,进而确定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需求规格:(1)在网上通过对各大门户招聘网站进行调研,了解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招聘行业需求、岗位要求以及对人才能力的要求;(2)针对设计行业中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营销策划等主要就业岗位与就业单位的主管进行对应岗位的交流,了解岗位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3)与往届优秀毕业生进行“毕业生岗位能力”座谈交流,了解毕业学生在该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对该岗位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归纳总结出人才需求规格的要求。以下为总结出来的平面设计岗位的人才需求规格分析,见表2。
三、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的框架建立,应按订单合作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合理化设置,因此,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相关岗位的调研将课程体系确定为四大模块,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需求导向型特色课程模块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旨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如思想道德素质、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旨在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需求导向型能力的培养做专业性的铺垫;需求导向型特色课程模块旨在根据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的能力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符合岗位能力结构的特色课程,实现学生毕业后向工作岗位的零距离过度;能力拓展课程模块旨在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社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综合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以下是以平面设计方向为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框架,见表3。
四、课程体系的实施与完善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就业发展的第一步,在“需求导向型”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顺利运行有赖于学校与企业在合作中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的运行质量应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跟进和把关,并根据各自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任务分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教学任务设置的重点应是与职业核心能力直接相关的课程的确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实践课程一部分应在合作企业进行,由企业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岗位训练,并在过程中对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实时评价,从而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保证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能与企业工作岗位人才需求规格无缝对接。让实践证明“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最适合社会人才就业需求规格的高等职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得到其他高职院校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丽. 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1,Z1.
[2]王廷臣. 基于“订单”培养模式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J].交通职业教育,2010,(03).
[3]王著名,潘望远.订单式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胜任能力模型构建的比较研究 [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7,(02).[4]付涛,许慧雯.“订单式培养”模式中课程模块与质量监控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5]张智,张美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开发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09-02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包豪斯设计学院创立了“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建立了诸如印刷作坊、陶艺作坊等多个工作坊,其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至今都影响着世界设计教育。这与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职业教育特点需求不谋而合,可以说在艺术类高职院校推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必然性和先天优势。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体系、实训教学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面向艺术设计实践的全面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模式,以课程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艺术设计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双师型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为主导,以虚拟或真实项目为驱动,将企业需求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工作室承接和完成艺术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完成专业技术的综合训练。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本、以专业工作室为依托,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专业设计课程,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有效地促进了艺术类高职教学与就业的自然衔接,真正实现了培养“心灵手巧、德艺双馨”,集理论、实践于一身,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推行形式
当前,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运用,艺术类高职院校有其专业特殊性,结合笔者工作实际,通过对所在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过程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得出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种具体推行形式。
(一)带项目进工作室
艺术设计教学,特别是实用艺术设计教育,尤其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训实践课程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占据很大比重,此时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带项目进工作室,将实训工作室、课程与实践融为一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一个实际或虚拟的项目出发,学生参与并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的全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程序,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学会分析研究对象,发现并解决问题。
工作室的项目课程教学注意“虚实结合、循序渐进”。根据我院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带项目进工作室应遵循从虚拟到实际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特点,从虚拟的项目出发,让学生学习、熟悉基本的流程。在取得了一定艺术设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将企业或社会的真实项目导入课程,实际完成设计任务解读、市场调研、设计方案制作等一整套的项目任务,真正实现将过去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面向企业、面相项目、面向市场需求的综合的开放式教学。
(二)引企业驻工作室
当前适逢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之地处苏南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大小小的文创企业扎根长三角一带,笔者所在学校凭借悠久办学历史和过硬的专业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业内知名企业洽谈合作。本着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和校企双赢的原则,学院邀请与我院专业相契合的且对艺术设计、文化创意有着强烈需求的企业进驻校内实训工作室。如环境艺术专业与东南电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东南空间设计研发中心;服装设计专业与好麦尔服装有限公式合作成立的好麦尔花型设计部;玩具设计专业与万宝宠物玩具合作成立的万宝宠物玩具研发中心等等。这些与专业紧密契合的企业,将企业的设计部、研发部甚至打样制作部延伸或整体设立在学校的实训工作室,在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企业的运营及管理模式运作。校企双方从专业和行业的共同性寻找契合点将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与企业设计实务相结合,让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设计师岗位上实现完成。这种基于行业技术标准,面向企业岗位需求,针对专业培养要求的工作室式人才培养方式既解决了企业用人、产品研发以及创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又锻炼了艺术类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岗位实操能力同时又大大促进了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建工作室入企业
实训工作室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重要场地和空间,它是教师开展教学,学生学习实践的场所,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做出大胆尝试,让实训工作室走出学校,走进企业。例如珠宝首饰设计专业联合苏州渭塘珍珠宝石城将苏州工艺美院・渭塘珍珠创意产业发展中心设在珍珠宝石城内,利用企业资源优势让学院实训空间扎根企业,全面实行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让艺术设计实践深入市场最前沿。由于艺术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它是一门涉及到文化、生活、经济等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当前的流行趋势、市场走向密切相关。艺术类高职院校将实训工作室设立在企业内部,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全面体验企业氛围,接触艺术设计行业前沿信息,这对他们今后设计职业生涯发展大有裨益。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推行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行,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一是,建立学院、系部、工作室负责人三级管理机制,明确职责,既保证有效领导又给予系部和工作室以灵活性。二是,制定完善的工作室进驻准入、开放共享的制度。坚持工作室人驻企业必须与学院专业相契合的原则,引进完善的企业管理机制,把工作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与企业生产项目管理制度相互融合。实训工作室对全院师生开放共享,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训教学和各类实践活动。三是,完善实训工作室软硬件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专人专管,建立运转记录、操作规程、工作方法等规章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实行实训工作室信息网络化管理。四是,完善实训工作室的创收与经费管理,把所有对外为社会服务、企业、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管理规范化范畴,在艺术类高职实训工作室中采用比较宽松的经济管理操作方式,合理分配设计项目所获得的赢利,形成良性多赢的激励机制。
(二)加强实训工作室软、硬件建设。实训工作室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载体,是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实体平台,因此建设适应艺术设计各专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实训工作室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实训工作室硬件建设,健全实训工作室的空间场地与基本设施设备。我院在新校区建设之初就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建成占地面积达38860平方米的实训工作室区,并根据广告、摄影、环艺、服装、陶艺、书画等不同专业特点建有实训工作室66个,按照现代艺术设计和传统工艺美术类别做好实训工作室内部格局整体设计。学院为各实训工作室配备适应专业发展要求的实训设施、设备和器材,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工作室,以企业或社会捐赠等多种形式充实现代化的实训设备资源,同时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发挥企业先进实训设备的资源优势。其次要加强实训工作室的软件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当前跨界融合的多系多年级多班级混合的教学、弹性工时、学时的引入都提出了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我院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国家、省级高职院骨干、示范建设机会,优化实训工作室软件建设,实现了实训工作室网络信息化,重点建设的大师工作室技艺传承摄录系统全部采用数字化记录设备,全程实现高清摄录,数字存储,实时转播。
关键词:高职 物业管理 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模式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的细化与品质提升、现代楼宇高科技设备的增加以及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大量既懂专业,又懂现代物业服务理念的高素质人才。按照《全球CEO调查》定义,人才发展计划是:吸引、留住、发展及晋升表现杰出的人才。计划要解决企业发展定位与人才总量需求;物业项目标准定位与专业人才质量满足;对比先进企业标准,量化人力资源考核;建立和完善薪酬管理办法,通过实行与物业管理行业和当地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通过企业做强做大,为员工成长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职教育面临市场、资金、环境、政策等多重压力,高职教育要发展、要生存,首先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办学模式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其次要借鉴但不能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努力开拓创新,以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特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培养大批符合市场需要的、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实用人才。因此进行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培养物业管理高级复合型人才。
一、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现状
( 一 )物业管理高层次人才紧缺,质量亟待提升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知识经济的特点日益明显,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加剧了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而国外大型物业服务企业进入中国后采取“人才本土化”的策略,降低成本。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整个经济生活日益加速国际化,这些都对高职高专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养人文素养高、心理承受能力强、知识结构立体交叉、能力结构多元复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高断技术应用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职人才。根据2010年至201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预测报告,2010年至2013年新增物业基本上都需要实施物业管理。3年内平均每年增加22万人。如果大专以上学历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按20%的比例配备,则每年需要4-5万人。非住宅物业的人才需求数量预测:按1万m2非住宅物业需要10个物业管理人员计算,则2010年至2013年内需要新增物业管理人员73 万人,3年内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其中大专以上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按30%比例配备,每年需要7-8万人。大专以上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比例将逐年提升,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也将越来越多地存在于物业管理企业中。目前大多数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都是从房地产经营管理、工民建等专业转变过来的。已经有很多学者认识到,中国物业管理理论与物业管理技术的滞后直接与国内缺少物业管理高级人才有关。要培养出既熟悉现代物业管理理念和现代物业管理的实用型物业管理人才,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随着智能物业、绿色物业、环保物业、节能物业的兴起,物业管理人员急需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建筑科技水平的进步。为此,物业管理师、智能化管理师、园艺工程师、物业律师、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人才将日趋受到市场的青睐。
( 二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设置及招生就业情况 为了使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在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各高校也顺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为社会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据统计,我国目前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近300所,每年招生近万人,其中以高职教育为主。全国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多的省份有山东(26所),广东、四川(均为24所),河北、湖北(均为17所)等,而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高校较少的省份有青海(1所),甘肃、天津(均为2所),新疆、云南(均为3所)等,具体情况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及教育资源有着很大的相关性。招收本科层次学生的仅有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沈阳工程学院等少数院校,其余均为高职层次。每年的毕业生补充到物业管理企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但因为物业管理行业本身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并不成熟。而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及自身发展,积极开设物业管理专业,努力扩大招生数量,缓解了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体现在物业管理属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校内的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及工作效果。“我们培养的,是不是企业需要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部门深思。
关键词:高职;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18-03
矿山地质专业是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专业,以培养煤矿地质技术人才为主要导向,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煤炭企业,辐射地质资源勘查及管理等行业部门。为适应我国煤炭生产的高速发展,培养适合煤炭矿山地质技术发展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我院“矿山地质教改”课题组经过大量的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及专家进行了交流研讨,对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构建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依据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托山西省煤炭企业的特点。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矿井地质一线工作为主要就业岗位,兼顾资源勘查、资源管理、矿山环境保护等行业,面向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部(科)、地测科(部)和地质队(组)等的地质员(工)、地质队(组)长、地质技术员、地质技术主管等操作和技术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改革与相应课程设置必须为这个培养目标服务,紧紧抓住“矿井地质一线”和“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突出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
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支持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精神,高职课程体系建设要有利于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使课程体系有完善的结构和合理的系统,以便培养矿山地质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的性质和学生特点 矿山地质是煤炭、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等资源勘查的先行者,是资源赋存条件和安全开发的探路者。高职矿山地质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满足职业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能力、艰苦条件下工作的职业态度等素质。这些特点决定了在课程体系及相应课程的教学安排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为,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技能。课程体系应将相应的学科综合化,整个教学过程以“必需,够用”为标准,通过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灵活的课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随着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完成,依据关于推进煤矿从业人员专业学历提升及“变招工为招生”实施方案,“十二五”末,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要达到10%以上,约1.5万人;现在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748人,差距很大。每座煤矿再引进或培养10名以上大专人员,全省1053座煤矿可增加10,530人。由此可见,煤炭行业急需培养掌握必备的地质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地质勘查、矿山建设和生产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规格及素质的要求,配合煤矿从业专业学历准入和煤矿特有工种专业学历准入工程,达到专业服务产业目标,课程体系必须体现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因此,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要具有鲜明的行业性、职业性和先进性。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高职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需要组织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高职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对煤炭、地矿、冶金、建材等资源勘查生产中遇到的矿井物探、矿区勘察、矿井水防治等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根据矿山地质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我们聘请了11名现场矿山地质技术专家组成专业顾问委员会,对矿山地质技术工作岗位进行了讨论分析,设置了公共学习领域、基本能力学习领域、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拓展能力学习领域和综合能力学习领域五个模块。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为满足地勘行业、煤炭企业地质技术工作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必须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必须从现场工作岗位出发,通过职业调查和岗位能力需求分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培养目标。为此,我院借鉴加拿大CBE职教教学模式,采用职业分析的方法开发了矿山地质专业课程。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聘请了11名现场地质技术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地质技术岗位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见图1)。通过分析确立工作任务20项,在对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归类总结的基础上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10项,真实反映了一个高技能人才从学生—学徒—熟手—能手—大师各级别应该具有的能力要求(见表1)。据此对矿山地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开发出15门专业基础及技能课程,并根据要求编制了5套相应的教学文件,即矿山地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表、矿山地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矿山地质专业岗位能力教学大纲、矿山地质专业岗位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矿山地质专业综合能力教学大纲。
以学习领域课程为主线建立课程体系 矿山地质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理念是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提高职业能力。项目组成员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对矿山地质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各项工作任务所属课程,进而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见表2)。
在开展专业技能项目课程教学中,以工作对象特征、工作情境及达到的效果结合进行。例如,矿山地质专业的岗位技能课程《矿井水防治》选择山西省各矿水害防治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水害情境进行任务分解,在教学中相应设置了1个基础模块、4个技能模块、7个应用模块。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探索“三轮交替一强化”的教学模式 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相应课程体系的关键。我院矿山地质专业采用理论教学、实训教学、校外实习“三轮交替一强化”教学模式,学生全程参与,边学边练,学练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矿山地质专业的岗位技能课程以项目为导向,通过现场操作、仿真模拟和多媒体演示教学实现理实一体教学。我们分别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安排了集中实践课程,在第六学期安排了16周的现场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以实现“三轮交替一强化”的教学模式。
结合职业标准,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 我院矿山地质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主要根据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服务效果来衡量。遵循学院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的原则,矿山地质专业每年对毕业生的就业率、对口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及创业成效等评价。对学生毕业后至少5年内的发展轨迹持续追踪,分析毕业生对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等反馈评价,据此,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修订及课程调整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创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条件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为打造独具特色的高职学院矿山地质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矿山地质技术与管理人才,满足煤炭产业、地勘行业人才的需求,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势在必行。目前,矿山地质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0名,企业兼职教师10名,均具有中、高级职称。但由于该专业新课程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专业课程设置的实用性、连贯性、新颖性并未达到和谐统一的地步,教师教学中仍存在“专业设置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这一突出问题。因此,必须强化师资建设,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学要求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保证我院矿山地质专业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为此,我们继续实行“引、聘、训、挂”的教师团队培养策略。一方面,选派部分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使其成为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教育能手;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坚持专兼结合、校企结合、培养与引进结合、学历提高与专业培训并重的基本原则,力争用2~4年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专兼结合、校企交融、互兼互聘、互惠互利、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紧贴专业、服务教学、服务社会培训的校内实训基地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我院主要通过与企业专家共同设计开发实训项目并归类,整体规划由“普通地质实训室”、“构造及矿井地质实训室”、“工程地质实训室”等3个实训室及拟建的“矿井物探实训室”组成矿山地质校内实训基地。重点新建“矿井物探实训室”,配备先进的物探实训仪器设备,创设实验实训条件,将课堂设在实训室,融教、学、做于一体,学生通过相应的实训项目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在实验实训内涵建设上,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并编制项目化实训指导手册,健全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制定项目化实习实训标准,建立符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一方面,把企业有关地质技术的实践项目带入实训室,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实训室的仪器设备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地质问题。
自主开发专业教材 合理可行的教材是实施新课程体系的基础。根据新建课程体系的要求,当前没有可供我们直接使用的贴近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专业教材,必须自主编写。因此,根据矿山地质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要求,通过教师下企业,掌握一线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积极组织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我们已经组织教师编写了矿井地质、矿井水防治技术、构造地质、煤炭地质勘探技术、矿井地质制图技术等系列讲义,基本满足了目前的教学需要,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对这些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具有高职特点的专业教材系统。
结语
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我院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通过细化了的岗位技能课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马树超.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J].职教论坛,2008(1).
[3]林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54-55.
[4]李建刚.高职综采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113-115.
[5]刘改.关于高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22.
关键词:汽车专业;建设;模式;培养;探索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应按照工学结合、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紧密配合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汽车专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依托专业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汽车专业人才。
一、汽车专业建设目标
汽车专业以服务汽车后市场为宗旨,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坚持行业主导、企业参与,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按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课程,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基地。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汽车专业成为能跟踪汽车产业发展的、适应汽车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汽车专业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建设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聘请省内外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基层技术主管和职业教育课程专家,与汽车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及学术水平较高的汽车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推动机制,从职责上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和组织实施;建立合作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率;建立激励机制,从管理制度上调动师生积极性,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就业机制和评价机制,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长效机制的建设,推进了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深化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校企共同制定汽车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依托汽车市场,寻求与更多的企业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以“一条主线(能力主线)、两元结合(学校、企业两元)、三个平台(学习领域平台、校内实训平台、校外顶岗平台)、四种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素质教育全程贯穿”为特色的具有“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学情境的设计,促进“工学结合”的内涵建设,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对汽车市场人才需求的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类汽车企业专家的建议,针对职业能力中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阶次递进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及教学资源信息库建设;编制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在加强各项教学基本建设的同时,突出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的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和师生交流的平台。
(三)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
充分发挥汽车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组建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来完成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理论教学校本教材及实训实习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重点加强课程网站、网络教学课件、网络仿真实训、实践录像片、网络在线自测题库等建设,同时完善相关的教学文件,进一步规范专业教学。
(四)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建设、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努力打造一支与学院教育、培训规模相当,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1.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师专业技能自主培训,完善教师到企业轮训机制,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提高专业教师队伍“双师”素质。
2.有计划地开展校内及与同类专业的兄弟院校之间的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3.积极参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企业主办的各类师资培训和技能大赛,锻炼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与企业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教师与企业员工技术交流活动,共同提高整体素质。
5.依托国外培训项目,有计划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汽车技术发达和职业教育理念先进的国家进修培训,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应用技术,引领汽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6.有计划地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五)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现有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形成院、系、企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及时反馈信息,逐步完善动态调控机制,构建责、权、利相结合的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制度保障,强化师生自我监控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校内教学质量监控。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量化指标及各种教学监控管理制度,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系级督导小组,以系级督导小组监控为主,院级督导宏观调控,实行教学管理全程化、责权对等制度化、监控信息公开化、动态调控及时化的“四化”运行模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2.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根据企业的管理制度、汽车专业顶岗实习的特点及管理流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专业教学与日常管理,促进顶岗实习的圆满完成和顶岗实习质量监控。
(1)学院、系部、企业相互配合,组织实施顶岗实习计划。
(2)实习带队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与系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实习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负责解答学生实习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汇总信息及时反馈到专业教研室,作为修订培养方案的资料之一。
(3)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企业做好实习生的岗位考核工作,汇总考核成绩并提交。
(4)顶岗实习就业指导小组不定期的深入企业走访,促进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5)实习生毕业前夕,与企业商议考核和毕业答辩事宜,为方便工作,采取返校答辩和企业现场答辩两种方式,并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答辩工作。
(六)实训实习条件建设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市场有需求,办学有条件,质量有保障,就业有出路”的建设指导思想,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要求创建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为抓手,通过改造、扩建或新建方式,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建成能容纳150人左右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与企业生产情景一致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满足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顶岗实习等需要,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建成区域分布合理,可接纳200~30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20家校外实训基地;建成一个校内网络仿真实习实训平台,可以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仿真实习实训,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软件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七)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建设
面向汽车后市场,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在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基础上,扩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增强和拓展汽车检测服务功能,建成青海省汽车检测人员培训中心;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建立汽车技术咨询服务站,构建新型的现代信息与咨询服务平台,面向企业、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利用汽车专业的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开展企业技术合作和研发;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所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做好省内、外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帮扶工作,促进汽车专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三、汽车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汽车专业建设项目工作小组。
2.专业建设项目实施“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专家把关”的原则。
3.实行专业建设项目管理责任制。专业建设项目实行两级责任人责任制和建设过程管理合同制,明确各级项目责任人和管理小组的职责。
4.专业建设项目实施月报、季报信息公布制度,每月末和每季末由各项目组负责将项目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学院,以便对项目进行及时全面的跟踪监测。
5.制定专业建设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专业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必须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统一管理,专人负责。
6.制定专业建设项目仪器设备购置、管理和使用办法。
7.专业建设项目实行严格的绩效考评,建立项目绩效考核和整体绩效考核两级考评制度,根据考核结果施行奖惩。
总之,通过汽车专业的建设,探索出“平行交替,岗群轮训”和“系企合一、项目驱动”的以“一条主线、两元结合、三个平台、四种能力、素质教育全程贯穿”为特色的“工学结合、德能并重”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符合市场需求、企业认可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框架,健全“工学结合”管理制度及质量体系管理系统;使汽车专业教学团队成为一支具备“双师”素质、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以真实工作过程为载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进行顶岗实习的校外基地,进一步满足学生各阶段的实习需要;继续开展社会人员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汽车专业实训指导教师的进修、培训,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Construction Mode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ar Subject in College
ZHAO Jian-ning
摘要:本文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分析高职院校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信息化在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防止各种信息泄密、黑客攻击等行为的信息安全人才的短缺就是严峻的挑战之一。相对于已初步形成的专业信息安全领域以及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速度而言,信息安全人才显得非常匮乏。在这种形势下,在高等职业学院开办“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加快培养以技术应用为主的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1信息安全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包括了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我们认为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对理论研究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来源自于遍布各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型企业中的信息安全相关研究机构。这方面的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学术功底,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能系统深入地掌握密码学、安全协议、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对抗、网络安全等信息安全理论和方法。
第二类是对技术开发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通常来源于提供信息安全产品、信息安全服务的各种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人才要求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熟练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包括良好的规划设计以及软硬件实现能力。
第三类是对管理服务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目前是广大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主要需求。信息安全管理服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信息安全技术能力,能够正确使用、配置、维护常规的信息安全设备,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和法律知识,能正确规划、实施和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
第四类是对教育培训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和各种培训机构。
2培养高职信息安全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只有3500多人,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化进程的需求。同时,在全国高校中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学校也是凤毛麟角,只有武汉大学、信息工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大等少数几所大学。巨大的市场需求,使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人才变得炙手可热。因此,充分利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高职院校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型人才,对构建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体系,尽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信息安全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高职信息安全人才的可行性
当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科研机构(如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有关高校培养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这部分毕业生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理论和信息安全体系结构及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教学、设计和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二是 IT行业通过各种培训和认证(如CISP认证、NCSE认证等)培养的信息安全员和信息安全工程师等。IT行业认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固然较为实用,但他们往往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系统性知识,另一方面小批量、短期的培训往往形不成规模,无法填补信息安全人才的巨大缺口。
在高职院校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信息安全人才,其优势非常明显。一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院校众多,培养人才规模大、数量多、周期短(2~3年),可尽快填补我国目前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缺口。二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贯彻“够用”、“实用”“、能用”“、会用”,培养的人才面向就业岗位群,适应性强,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信息安全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三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灵活,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建有实训基地,培养人才“短、平、快”,就业口径宽,能很快适应技术、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工作。四是高职院校现在“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断增大,实验条件极大改善,大都建立了仪器设备较为齐全的实验室、实验中心、校园网和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等,能够满足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总之,从信息安全人才的整个培养体系来看,可以说高职培养信息安全人才是最“对口”的。
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培养此类人才,有着巨大的潜力,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多层次、多规格、科学合理、较为完善的国家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
4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现状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允许在电子信息大类中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专业代号:590208)。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
4.1培养的信息安全人才量小口窄
目前,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但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却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9所高校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这49所高校绝大多数为综合性大学,培养的人才大多为本科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仅有北京、重庆等地的极个别大专院校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我院在2004年开始招收计算机网络安全专业的高职生,是广西首家招生该专业的学校。在已经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职院校中,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和所培养的人才仍然停留在技术防护的层面,尚不能涵盖信息安全的各个方面。
4.2专业设置不科学
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应该具备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已经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高职院校中,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计划不够科学。这些院校开设专业的模式一般有两种。一种为“量体裁衣型”,即院校经过调研论证,拟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但是本校尚不具备相关软硬条件,于是在制订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计划及授课时,根据本校条件量体裁衣,有什么样的师资,就开设什么样的课,有什么样的实验室,就进行什么样的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信息安全人才存在“发育不良”现象。另一种为“时尚拼凑型”,即院校组织几名专家,照搬本科院校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模式,社会上什么技术最时髦,就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这样的专业设置没有抓住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
4.3教学内容及手段不能适应专业要求
信息安全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认识到信息安全专业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强的特点,授课方式缺乏多样性,课程安排没有体现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仍按照对普通专业学生的要求安排授课,平均分配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时间。没有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实验环节教学非常缺乏,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4教材选取不能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由于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新兴专业,国内普通本科学校2001年才开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更迟,这造成课程体系开发不完整,体现在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上,就是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的精编教材。
5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策略
我们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信息安全教育的管理,不断拓宽信息安全教育的途径,为培养信息安全人才而努力。
5.1根据社会需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我国准备在“十一五”期间,建立并完善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种认证培训为辅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信息安全专业的大专院校应达到80个左右;学历教育年培养人才到达1万人/年,各种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人才达到千人/年。到2020年,力争开办信息安全专业的大专院校达到200个左右,学历教育年培养人才到达3万人/年,各种职业教育和认证培训人才达到1.5万人/年。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暂时不具备条件的院校可以有选择地开设信息安全类课程,开设网络安全基础与防火墙、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加密与PKI技术等选修课,举办信息安全专题讲座,结合培训、认证机制,引进信息安全职业资格认证(如NCSE、CISP、CIW)等多种途径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我国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5.2多方调研,科学设置信息安全专业课程
信息安全科学体系应以信息安全技术为特点,全面贯彻适用性、科学性、超前性、层次性、交叉性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引入专业资格认证体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实行两条线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在大一、大二阶段,普及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完成教学计划内开设的课程,在大三阶段,引入专业认证体系,以某一认证项目作为最后一年的学习内容,获得证书即代表最后一年学习圆满结束。
在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多听取行业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就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进行抽样、分析,根据市场需求改进课程体系、大纲设计,及时引进该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注重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与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同步性,强调专业针对性、应用实践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5.3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
信息安全是“技术+管理”的集合,信息安全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安全实验教学,应相应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沿袭普通高校大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改方案,提高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可以组建网络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组织行业企业资深专业人才开发教学软件模拟信息安全攻防环境,以增强信息安全类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引入研究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演练式、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选用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4科学选用教材
要选用项目驱动式、任务引领型的教材,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所选用教材应该既强调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又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并且对许多新技术和新的发展方向有不同程度的介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计算机安全》《电脑爱好者》《电脑报》等相关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阔视野。
5.5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建设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关键是师资。根据信息安全专业发展方向,一方面,应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与访问学者、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加强与国内外企业、高校的学术交流,建立校内外人才锻炼和培养基地;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鼓励教师到计算机公司、软件企业、信息安全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企业了解业界发展趋势,紧跟信息安全领域主流技术,提高教师的专业视野和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把专家请进来,开设师资培训班,开展多种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管理能力与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何小东,沈利华. 高职院校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的可行性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6,(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环保类职业院校 社会服务
课 题: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BSC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研究(编号:XJK014CZY08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绩效评价研究(编号:14YBA035)。
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高职院校科研评价范式研究(编号:13C997)研究成果。
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校学生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路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湖南省教育厅在《关于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湘教发[2014]144号)中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省中、高职院校中开展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遴选建设一批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试点项目”。
社会服务职能起源于19世纪美国的《莫里尔法案》和随之而来的赠地运动。联邦政府向各州提供联邦土地,要求每个州至少资助一所从事农业和工艺教育的学院。在此期间,获得增地和资助的大学迅速发展。以威斯康星大学为典型代表的高校直接把为社会服务作为目标,明确把社会服务作为其重要职能,“威斯康星思想”在全美国甚至全球迅速传播。自此,社会服务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后成为高等学校的第三大职能。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更加紧密的结合,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开拓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服务,即为了满足区域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为社会提供的培养人才、科技服务、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一、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环保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状况
1.环保类中职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
从职业院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层面来看,以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为例(下文简称环评专业),中职层次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培养目标为:具有对大气、水、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中常见污染因子的检测能力;具有监测方案制定及监测报告编写的能力;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技能与技巧,能编制简单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了解企业环境管理对外业务、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审批与验收)的办事程序与要求。
中职层次的环评专业可考取的技能证书有:省环境监理技术培训合格证书、污水化验分析工证、污水处理工证等。但这些证书都限定为初级,不允许报考较高级别的技能证。
而高职层面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备销售、环保仪器设备维护等工作,面向环保、化工、医药、印染、纺织、油漆、电镀、食品、造纸、水泥等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同时,高职层面的环评专业毕业生可获得水环境监测工、大气环境监测工等环境监测类中高级职业资格证。
麦可思研究的一项职业调查表明,中职层次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培养的中职毕业生就业层次相对较低,很多岗位如省市各级环境检测及分析测试结构、环境评价机构、环境监理机构、交通、电力、冶金、化工、轻工、食品、制药、电子等行业环境管理部门此类专业岗位公开招聘学历要求为大专水平,劳动市场对中职层次的人才需求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中职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与当前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之间结构性的矛盾,使中高职衔接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研究重点。
2.中高职衔接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凸显的问题
(1)中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衔接不力。中职教育由于理论课时较少、实践课程较多,而高职教育同样较为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许多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及综合实践项目课程占的比重都较大。中职院校一般学制三年,第二年就开始顶岗实习,而高职院校的第三年一般同样也设有顶岗实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更要有针对性,针对社会服务所要求的岗位技能设计。
(2)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延续性。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出了要求,前者是技能型人才,后者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同属于技能型人才,这种简单的定位模糊了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层次性。现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重视与企业的对接,强调面向岗位、以工作为导向,没有考虑中职生源与普通高中生源的差异性。
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深层次问题剖析
(1)制度层面。很多高职院校在战略规划中,社会服务尚未列入发展战略目标,没有设立专门的行政职能部门开展高职院校行使社会服务职能的管理工作,影响了社会服务工作的有效有序开展。大部分高职院校把社会服务的相关业务分派给科研与对外合作处、校企合作处、教务处、培训中心、学生处分管,导致职能分散,合作不力,办事效率低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影响到企业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在个案研究中,很多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都体现在科研管理制度中,激励制度、分配制度、评价制度不健全,导致开展社会服务时无章可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效果。
(2.)观念层面。大部分高职院校教职工认为,社会服务工作无关紧要,在学校应以教学为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产业、行业、技术发展的热点和难点进行探讨,无法结合科研、项目化教学要求开展社会服务。
高职教育当前采取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近、进一步提升自身办学能力的有效发展途径。
但是,部分管理层和教师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解偏颇,将其等同于顶岗实习,根据“2+1”教学计划安排学生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就会出现学校盲目与企业合作,导致学校和企业缺乏对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企业更多地把学生当成廉价的生产线员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实际进行创新,而是流于形式。
二、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评价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任何一项评估工作都具有教育意义,它使各个参与者更好地认识其行动,可以宣传革新能力,从深一层看,评估结果还可以激励人们重新考虑选择与经费的优先顺序与协调一致。在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有效地对社会服务进行评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至关重要。
我国对高职院校进行评价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试点。
2004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正式启动了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称为第一轮评估,当时的评估指标体系中并未将社会服务能力评价列入考核范围。
2006年,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方案,教育部制定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在第一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的,在这一指标体系中,加入了社会服务评价元素,但其作为“社会评价”这项一级指标之下的二级指标。
2008年,教育部又了《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自有毕业生起至有三届毕业生前必须参加一次人才培养评估,标志着第二轮高职高专评估工作正式启动,在此次的评估指标体系中,社会服务相关指标列入两类评价指标当中。
其中,社会评价列为九个一级指标之一,从招生情况、就业率、社会捐赠情况、应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与联系人四方面进行评价。在产学合作中,从合作企业、时间、订单培养数技术服务年收入、为企业培训员工数等方面进行统计。
其中,社会捐赠这一指标已经被国内很多主流评估机构纳为评价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指标之一。本文将其划分为社会捐赠资金和企业捐赠设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高职院校社会捐赠的来源。企业捐赠设备值占设备总值的比例与社会捐赠经费收入这两方面,各高职院校的统计值均不足10%,证明在社会捐赠方面高职院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将其纳入评价社会服务能力的指标之一,也是有效评价其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环保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相关的影响群体包括社会层面(学校区域、用人单位等)、学生层面、家政层面、教职工层面及债权人层面等利益群体(见表1)。社会服务能力维度与这些群体层面息息相关,具有联动关系。
表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环保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维度设计表
维度层 指标层 主要观测点 评价标准
环保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 直接服务 传播知识 科普服务 通过规定适当时间开放污水处理设备、实训中心、科普展示等提供环保类科普服务
咨询服务 拥有主动为社会提供环保类咨询的意识和职能,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基点辐射整个区域
专家服务 专家通过多种方式提供服务,包括政府兼职、指导交流,举办讲座等
物质资源
服务 开放教学
资源 适当开放图书馆、展示设备等多种教学资源
社会培训 师资培训 为社区中小学提供环境教育相关教师培训
员工培训 为市州环境监察、管理部门、企业环境从业人员提供员工培训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就业毕业生在合作企业就业比例 统计年度就业毕业生在校企合作企业就业的人数
校校合作 对口支援 与一所以上省内外高职类院校及本科类院校的同类专业建立对口支援服务,开展研究、办学、合作培养等多方面的活动
国际合作 合作办学 与国外研究型大学开展3+2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等活动
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
资金 社会资金、企业设备捐赠教学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学院支持环保类办学建设
企业捐赠
设备 吸引环保类企事业单位捐赠相关仪器设备
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建设的定位及方向研究
职业院校具有明显的产业、行业和区域性特征,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根据院校自身软硬件资源及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战略性规划。
1.制度是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根本保障
制度先行,深化面向社会服务能力的根本宗旨,把服务理念贯彻到各项管理办法中来。健全整合社会服务职能结构,在调整完善各职能部门结构的同时,最好是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或部门,切实提高环保类职业教育工作管理的执行力。
在项目化教学的驱使下,提倡环保类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目标导向机制。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出发,结合环保类专业的服务能力和以区域为主的经济发展需要,系统地对社会服务进行规划,制定包括数月到数年的长短期阶段性目标。将目标、任务和责任明确落实到社会服务项目的负责人和实施团队,激发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的积极性。
2.要拓宽思路,积极为环保类社会服务创造有利条件,提供相关服务
随着《穹顶之下》的热播和环保类常识的普及,环境监测与保护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关注度极高的课题。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搭建环保类技术服务平台,与企业共同组建技术研发中心,了解社会、行业、企业在环保类技术研发上的想法和趋势,结合学校教科研人员的研究优势,带领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研发过程,有针对性地为新产品开发和先进技术推广服务。
在小城镇化建设高度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对破坏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可在强化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环境保护科学文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素质,加强科普宣传,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所作为,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引领与服务作用。
环保类职业院校要积极加强内涵建设,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和定岗实习管理,注重素质教育,培养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最后,环保类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应本着务实合作的原则,建立对流的合作关系,使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目标。同时,扩大社会服务相关服务范围,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环保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可以和中南地区、重视经济发展而对环境保护适当忽视的西部地区建立对口支援服务,委派社会服务管理职能人员和骨干教师交换指导或进行挂职锻炼,可以在保障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中高职教育的和谐发展。
四、小结
本文研究定位于较宏观的层面,微观层面的中高职衔接中社会服务的各项因素考虑较少,如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学生层面关注的问题、家长关注的问题等。同时,研究暂未对中高职衔接中社会服务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在后续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孟子博,孙蕾,罗汝珍等.基于能力本位的环保类岗位从业人员专业核心能力及拓展能力研究[J].职业,2011(2).
[2]陈宝荣.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2(22).
[3]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刘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4.
2005年10月,宝马集团授牌,该校成为宝马集团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校企合作培训基地;
2006年5月,该校正式启动BEST项目(宝马售后英才教育项目),成为全国首家BEST项目培训基地,开启校企合作的全新模式;
2012年2月,BEST项目举办全球会,该项目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起步,成为全球品牌;
2016年4月,宝马集团举办BEST项目与中国职业院校合作十周年庆典,这是宝马集团与中国职业院校合作、也是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合作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
以服务为合作之本
“自2004年德国派来一名培训师开始,我校便与德国宝马集团正式开启了合作之旅,我校派两名教师既当助教又当学徒。一年后,德国培训师回国,我们便开始了独立的教学和培养工作。这期间,师资、场地、设备等困难让我们在最初几年的合作中走得很辛苦,但现在看来也很值得。”姜峻校长说。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与宝马集团的合作一晃十余年,看似顺风顺水,却也曾历尽艰辛,但合作的初衷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和服务学生,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人才支撑,让更多的职校学生实现高端就业。
学校与宝马合作之初,主要面对企业员工的技术提升,开展“宝马技术导入”综合培训,虽然培训效果得到了宝马公司及培训对象的高度认可,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但该项目却没能服务到在校学生,这也成了该校的“心结”。
如何才能让学校与宝马集团的合作真正惠及到在校学生呢?2006年,在宝马集团的支持下,学校开始正式启动“学徒工项目”的试点。
联合培养锻造英才
近年来,国家为解决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积极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而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与宝马集团的合作,在顺应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专属”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
“德国宝马集团将BEST项目全权委托给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而设立在上海的宝马中国学院主要负责管理全国的校企合作项目,所以我们与宝马的合作项目既要在宝马中国学院的统一部署下,又要经过经销商的严格考核。”据姜峻介绍,在选拔BEST项目培养对象时,会根据技术要求和企业需求,将车身修复项目锁定在中专阶段学生,机电类和非技术类项目锁定在大专阶段学生。
对刚进校的学生进行专业基础教育,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通过“宝马文化日”和“BMW之悦”主题活动,推广宣传宝马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感受“梦想与激情”“创新与动感”“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宝马之悦,吸引学生报名BEST项目。
第一学年年底学生参加学校BEST项目选拔,第二学年宝马经销商到学校开展BEST项目招聘会,学生接受经销商的在校表现评估、能力测试和面试,通过面试的学生与经销商签订定向协议,采取双元制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在校学习1个月,然后到经销商那里实习3个月,学生既要完成学校学习内容的考核,还要完成实习报告,最后通过学徒工认证,得到能力评分表,完成整个培训。学生通过宝马经销商的预选考核进入到企业后,能应对各种考核,技术规范,迅速成长为“学院派”员工,同时他们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对企业的忠诚度更高,发展前景更广阔。
与企业共创双赢
“共创、共享、共管”是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与德国宝马集团合作十余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学校和宝马公司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联、课程相通,管理互联、考核相通,路径互联、学习相通,教师互联、教学相通,形成了“三共四联通”的校企合作模式,成为该校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范本。
共创:学校和企业共创宝马培训体系、BEST项目和IBT项目。
根据宝马培训体系的职业发展规划,学生和新员工一样,经历初级的学徒工项目和宝马技术综合导入,晋级中级机电工、高级服务技师再到顶级高级技师。宝马学徒工培养历时三年,按照不同的模式,完成项目学习。学徒工的培养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更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让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有上升的空间,如机电类学徒工在技能方面可以从初级到高级提升,职业发展方向可以从普通技工到机电类技术总监。
共享:学校和企业共享师资、课程和实训基地。
师资是BEST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学校拥有一批自己的项目师资团队,包括机电BEST团队、钣喷团队、运营团队及IT培训师团队等。他们既是宝马项目的培训师,也是汽车专业教师,他们也承担着双重任务,同时服务于企业和学生。BEST项目规定,师资必须每年经过宝马中国培训学院认证上岗,学校每年也会安排相关教师到德国学习考察。现代化实训基地也是校企双方共享的资源,学校宝马项目培训基地有专人负责,宝马集团每年会根据供应商的需要,学校对现有的实训场地和设施进行调整和改造,以便更好的促进新项目的开展。
在课程改革方面,主要的成果包括模块化教学计划、模块化课程设置、教学执行方案制定、教学包研制和教学质量反馈。共同开发汽车售后服务基础、汽车车身维修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变速箱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维修与诊断、汽车保养、汽车整车诊断和汽车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等九个模块课程,共同开发模块教学包。在教材编写方面,仅2012年就整套出版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汽车专业模块课程教材7本,另外4本被评为2014年“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
共管:学校和企业共管实训基地、师资提高和学徒工培养全过程。
学校和宝马公司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管理细则,提升宝马基地教师培训质量,参与培训的教师个人完成宝马中国培训学院的教师技能评估报告,共同制定学徒工管理制度,学徒工培训师资、设备、培训内容和时间均经过培训学院认证考核,由经销商对培训质量进行反馈。学生一旦进入学徒工项目便开始建立完整的个人电子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对个人的自然信息、培训成绩、所在实习经销商信息和合同状态保持跟踪和不断地更新,保证对学徒工状况的掌控。
在学徒工项目实施过程中,经销商、学校和学徒工分别签订定向实习协议和实习协议,学徒工获得毕业证书一周内,经销商和学徒工完成劳动合同协议的签订,学校加强对学徒工实习跟踪直至实习结束,经销商对学徒工按照评价指标完成个人的评价。
2016年是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创建BEST项目品牌的第十年,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的综合能力,建成现代化实训基地,汲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完善了培训体系提升了学校的品牌效益,实现了学校、学生、经销商和宝马企业的共赢,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关键词 临床医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67
AbstractTo improve the three-year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t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aw and medical trends-oriented,form “a special,three prominent,three reinforcement”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l,build compulsory,elective course group,to form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for hospitals,community,grass-roots need “the next was to go,stay and useful”,practical ability,with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higher technology talents.
KeywordsClinical medicineCurriculum Programming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临床医学专业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建设历史,在建国前主要以5年制教育为主,建国后,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的特有国情建立三年制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并持续发展。平凉医专临床医学专业是在原兰州医学院1988年平凉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规划和平凉医专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经过认真探讨,对现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改革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思考实现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医院、社区、基层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指导思想
坚持高职高专教育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教医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积极推进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发展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建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专业学科发展,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医学技术应用性人才。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确立学校医院合作,形成“一专、三突出、三强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与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集医院、社区、基层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医学人才,本着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原则,确立“一专、三突出、三强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为主修临床医学专业;“三突出”为基础理论突出雄厚性、专业理论突出实用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突出综合性;“三强化”为强化临床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医院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体系,建立学生实习就业直通车,实现学校与医院的无缝连接。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理论课程体系。本着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合理兼顾的原则建立综合课程群,既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淡化,也进行学科之间的纵向淡化,适应基础、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广泛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群。必修课分为:“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群”、“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群”。选修课分为:“公共、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和“专业拓展课程群”,各课程群在时间、顺序上相互交叉渗透。
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定位,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本着加强三能力(临床基本医疗操作、计算机、社会适应),加强人文基础知识,淡化学科意识的原则进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建立了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根据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临床医疗专业人才教育和国内需求情况及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理论教学新体系,使必修课总学时变为2121学时;选修课设置可选课学时296学时。
通过课程整合,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病原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由原来的《免疫及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整合而成;《人体结构学》由原来的一门课程变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新增课程:临床基本技能、常用护理技术:使学生对医学技术操作形成初步的职业素质和对专业的基本认识。全科医学:适应现代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加社区卫生保健的知识和能力。急救医学:适应农村社区基层临床医师实际应用的需要。
选修课体系
以拓展知识面,加强前沿、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为出发点,构建与素质培养相适应的选修课体系。适当减少必修课,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我们开设了公共、人文选修课、专业拓展选修课,使这些课程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增加人文学科比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公共音乐 、公共美术、普通话、医德修养等),增加医学相关课程(大学语文、医学文献检索、社区卫生服务、常用护理技术、针灸推拿、全科医学概论、卫生法律法规)等课程选修;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训练,毕业实习前集中训练,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拓展学生选择空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课外举办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AB级辅导班和竞赛活动,增加了知识传授的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实现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交叉渗透,形成了以专业理论、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为主干,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先进检查项目和方法列为自学或开设专题讲座、补充讲义,如“激素在临床的应用和进展”、“心血管疾病常用临床检查项目”、“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医学论文书写规范”等讲座以实现专业教学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解决了教材滞后于知识更新的状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的结合,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临床见习(包括课后临床见习、床边教学)、课间实习、社区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使试点专业的实践教学总周数达52周,约占教学周数106周的49%;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课的开出,增加综合性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的开出率,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充分掌握医疗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和切入点。
按照能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按课程门类进行实践教学为按能力要求进行实践教学,把各门类实践课重组为3个部分,即基础技能实践教学、专业基本技术实践教学和综合应用技能实践教学。
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建设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功能完备、设施条件完善的专业基本技能实验室,综合应用技能实验室。目前已建成外科手术学实训室,诊断学实训室,妇产科实训室,计划建立多媒体检体诊断实训室。
加强院校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教学医院建立教学、临床科研协作,以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
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紧紧围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开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科技卫生三下乡、预防保健、健康宣教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要求的病人越来越多,教学任务加重,教学病人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有院校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的改革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病人(SP)库,建立教学真实病人病例库和建立教学多媒体病例库来增加教学资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医学生临床学习进行分流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减少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子明,陈志勇,高加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趋势.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