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

第1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

英语课外活动实践是教育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助推器,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在英语课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特点,为学生创设英Z学习的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英语课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的意义

1.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环境熏陶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重要作用,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校园文化是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土壤,它对学校教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将校园文化与课程建设统一于学校教育中,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渗透校园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英语课外活动实践组织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成立“办校报”“校本剧表演”等兴趣组,通过讨论决定各兴趣小组的具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2.高中英语课外活动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课外活动不等同于娱乐活动,依托于听说读写的基本手段,在不断变化的课外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加强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学校依托教育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的“英语风采大赛”的课外活动,给英语学习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现他们青春活力及展示英语水平的舞台,这种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学风,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3.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高中英语新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措施。英语新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要抓住课内和课外两个环节,英语的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堂四十五分钟,而是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精神,让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心态接受听说读写用全面全方位的英语锻炼和学习。高中英语课程的实施与开展离不开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校园文化,否则课程的开设只能是纸上谈兵。高中英语课外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格,而这正是校园文化的精髓。

二、高中英语课外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施

1.组织活动,充实内容。近年来,在应试教育仍占主流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开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教育的必修课程,英语课程开展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业绩,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课外活动实践的开展弥补了这一缺口,它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要求根据学生自己的发展水平和学习兴趣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英语课外活动实践开展的形式上,学生可以唱英语歌、猜谜语、即兴表演、英语晚会才艺汇演等,也可以有计划的组织开展与英语有关的地区考察和社会实践,为学生英语学习营造语言氛围,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

2.培养兴趣,丰富形式。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称,物质文化是学校的硬件建设,而精神文化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英语课外活动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它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在形式上比课堂教学更丰富,灵活性强,涉及面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兴趣是学生的内驱力,引发学生浓厚的情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英语课外活动实践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学习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创设环境,营造氛围。旅游英语是当前高中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在英语语言国家,深入认识了解外国语言文化,在学校插班上课,快速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体验外国中学丰富特色的课外活动。也可入住当地寄宿家庭,参观国外一流名牌大学,亲身体验世界名校的学术氛围。对学生来说,这是除课堂教学外的一种独特的课外模式的教学,寓教于乐,更适合于英语爱好者。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操作技能,也促进了各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湘洪,林耀.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社团建设[J].热带生物学报,1998,(1):61-63.

[2]唐光辉.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4):130-131.

第2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 初高中 文言文教学 衔接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华的文明古国,其诸多优秀文化是通过文言文记载和传承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中学阶段教授学生文言文,初高中语文考试大纲明确了文言文在中、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及学习所要达到的能力层次:这都充分说明了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2年以来,每接手新一届学生时,最头痛的就是文言文教学。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开始接触并学习文言文,但一进高中学生似乎把初中所学的文言文知识全部忘光了。比如讲到粤教版必修一《诗经・卫风・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时,学生依据注释,知道“将”是“动词,请、愿”的意思;但一问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将”是什么意思时,大家则一脸茫然。实际上,后一句的出处《木兰诗》是初中的必学篇章。一方面,初中所学知识是高中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高中所学知识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问题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知识脱节”的现象呢?

事实上,不论是国家课程标准还是广东考试大纲,都明确了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初中生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1]。《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明确规定“9.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10.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11.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12.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2]。前者明确了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与基本方法,后者明确了初中文言文考试的基本范围与基本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浅易”二字如何界定,我们发现中考考查的文言文篇目主要来自课内。就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言文考查而言,文言文必考课内篇目,选考课外篇目(2014年除外)。

这种情况势必会误导教师、学生在复习时猜题押宝,即文言文复习时,老师会在全面复习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依照近几年中考考查的课内文言文篇目,筛选出几篇所谓重要的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把文章的译文死记硬背下来。如此这般,学生只会成为纯粹的考试机器,而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文言文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就只能是空谈。文言文学习的应试化加剧,必然使得学生文言文的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欠缺。

与此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3]。初中文言文教学实际上违背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这势必对学生高中阶段的深入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样看来初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存在严重的脱节和断层。要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搭建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桥梁,即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衔接。

结合从教经验,研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的教材[4],比较2013年至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笔者在做“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工作中作了探讨:

首先,初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树立明确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意识。其一,建立“大语文”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语文”观虽然很早就已经提出来,但实际上一般的老师没有真正实践,我们要明确“大语文”教育就是全方位、多角度、终身的、大众的、普及教育,而不是以选拔少数人为主的精英教育。这就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参,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强记翻译。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及时归纳总结,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其二,初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在教学实践中探讨衔接的具体办法。初中教师应该熟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高中语文教师亦然,并有意识将初中教学与之衔接;初高中教师要熟知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比如初、高中语文教师要熟悉高、初中的语文教材;初、高中语文教师要常常互相交流,到高、初中听课,更直观地了解彼此的教学方法等。

第二,要对中考的文言文考试方式进行改革,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检测学生在7至9年级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比较2013年与2014年的“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卷”,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将以前的选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移至必考的范围。这应该是出题者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角度做的重要改革尝试。很希望这样的探讨、尝试一直继续下去。

第三,在整个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过程中,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文言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的培养很重要,反复诵读是培养良好语感最有效的途径。

可是在初高中的文言文课堂中教学,教师为了抓紧时间讲解各个知识点,学生为了记录繁多的笔记,鲜有朗朗书声。早读时间的朗读,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考试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上,更有甚者,很多教师、学生直接将文言文背诵转化为默写,文言文的朗读少之又少。

事实上,在文言文朗读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体会到文章中的意境美、音韵美,更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间传达出的真挚情谊。比如学习王羲之《兰亭集序》时,“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和作者一样沐浴着暮春的暖阳,随他一道享受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心旷神怡,不由乐在其中。文章中对偶句产生的音韵美,离开了朗读,也无法体会。

因此,初、高中教师要明确,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把一些东西读通,读得很顺畅,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周振甫先生在《怎样学习古文》中讲到自己曾“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5]。如何达到“立体”的效果呢?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创设美的、贴切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大量熟读、背诵经典文言文,学会尽情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文义,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筛选出课文的相关信息,最后让他们真正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

当然从“大语文”观出发,诵读的训练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上,学生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从小诵读国学经典。笔者从2014年开始与其他家长结伴组织了“传统文化亲子读书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国学经典,到目前为止已经读了《弟子规》、《三字经》、《孝经》、《论语》、《大学》等,正在读《笠翁对韵》。当然孩子们对读的书几乎完全不懂,孩子们不问,我们就不讲解,我们相信读了若干年之后,他们一定会“豁然开朗”。笔者听说惠州市部分小学早读也会安排学生读国学经典,真是让人欣喜,希望更多的小学、更多的老师能认识到诵读文言文的重要性。

第四,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继续完善初中语法知识的教学。语法知识的缺失往往是造成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困难的最直接的原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随文学习语法知识”,每册语文教材后附录了现代汉语基本的语法知识。但是因为语法不在考试的范围之内,加上语法知识比较枯燥,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这样初中的语法知识教学就形同虚设。一般的高一新生分不清词性,不会划分句子的成分,教师讲解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他们只能如听天书。另外,从“大语文”观考虑,初中也应该强化语法知识的教学。

第五,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重视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因为高考的文言文选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就认为在课内文言文上不值得下大工夫。但事实上高考的知识点还是课内向课外迁移,也就是说,学好课内文言文,注重课内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就能解决课外文言文所涉及的考点。落实好课内基础知识是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其一,首先要系统复习初中学过的语法知识。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6]发现,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人们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学得的知识在1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减少。进入高中,学生有必要系统复习初中学过的语法知识。当然这个复习不是单有语法的理论知识,还应适当配有初中学过的语言环境;语法知识的巩固要贯穿在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继续复习、加强对语法知识的运用。

其二,不断强化学生的归纳意识,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在初中积累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习粤教版必修二的《兰亭集序》中三处“修”时,学生应该结合文中的例句,将他归纳总结在笔记本上:1.修禊事也(修禊,一种消除不洁的祭礼);2.茂林修竹(修,长、高);3.况修短随化(修,长)。但到这还没总结完整,还要回忆初中所学:4.乃重修岳阳楼(修,修建、修造)。这之后学生可以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学习“修”的其他义项:5.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修,修饰)……如果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坚持如此积累,就定能将文言知识活学活用,课内课外自如迁移,文言文理解能力自然增强,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通过以上方法,高中文言文教学一定能更加有序、有效地开展。

虽然认识到了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断层现象,也做了探讨,可实际上笔者苦于无初中教学经验,以上看法肯定有不成熟和错漏的地方,请专家和一线教师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上下册[Z].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周振甫.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五[Z].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第3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延展性阅读荆轲刺秦大义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7-0006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依然不容乐观。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重,语文课外阅读时间少,是一时间难以改变的客观现实。而阅读功效无法短时突显,则是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的主观因素。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开展更多有效的课外阅读,是一线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二、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探究

一般的课外阅读自由度很大,目的性也不明确,学生在课业紧时间少的情况下往往就自动减少甚至放弃课外阅读。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探究,是想以课内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课外阅读的补充深化课堂内容的理解。“延展”一词,就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意思。

三、一次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实践步骤

1.在课堂学习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课外延展性阅读的兴趣。

2.围绕课堂产生的问题定出延展性阅读的主题,教师介绍相关的阅读书目,给予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半月或一个月为宜)。

3.明确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具体要求。

4.学生完成阅读,形成文字并上交,教师评阅,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分组制作PPT在班上交流展示。

5.班级阅读大使将展示的阅读成果收集保存到班级阅读成长档案,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填写进阅读情况反馈表。

四、高中语文延展性阅读模式的具体实践过程(以《荆轲刺秦王》的延展性阅读为例)

1.问题的提出

在《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我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荆轲刺秦,使之成为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在后世,有人盛赞他为侠义英雄,有人嘲骂他为愚勇之士。在你心目中,荆轲应为何种人物?”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荆轲是侠义之士的学生,提出荆轲刺秦王是报燕主、报知己、报国仇、抗暴秦、为苍生,他的精神核心是“义”;而认为荆轲是愚勇之士的学生,则从秦王的角度,肯定他收拾混乱结束分裂统一天下之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更大的“义”。讨论到这里,我发现学生对“义”的内涵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大义”与“小义”之辨还说不清所以然,就因势利导,指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义者,包括道义、正义、理义、公义等道德原则。“义”乃一切道德之根基。而对“义”的理解角度不同,持定的立场也会不同,立身处世的行为表现更会迥然相异。

2.确定主题,布置延展性阅读任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荆轲刺秦王的意义和影响,由此引申到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的内涵,我布置了课外延展性阅读任务,主题为“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推荐了相关书目《孟子》《荀子》《史记》《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水浒传》《名家解读〈水浒传〉》等,要求学生在一个月之内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准许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收集资料,最后写成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3.及时评阅,分组交流展示

一个月之后,学生上交读后感,我及时进行了评阅,并将其中的优秀习作按角度分类,角度同类的学生同组,制作PPT,在阅读课上展示本组的阅读成果。以下是展示的部分内容:

(1)《我看荆轲之“义”》(16班陈至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荆轲刺秦也有盲目愚蠢之处。从东周平王迁都,诸侯争霸,到秦灭赵,华夏大地上的战火已经燃烧了五百多年。然而商鞅变法成功,秦国日渐强大,中华大一统已成不可逆转之势。虽然秦军残暴,统一的过程充满血腥,荆轲刺秦也是想救民于水火之中,但从长远来看,从历史的发展潮流来看,荆轲刺秦只是治标不治本。即使刺秦真的成功,华夏大地则会真的分裂,随着历史的发展,必定会有另一个秦国出现。只有中华大地真正统一,顺应历史潮流,天下苍生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日子。从这个角度看,荆轲刺秦阻碍了历史的良性发展,是盲目而愚蠢的。

(2)《我看关羽之“义”》(16班杨晨宇):“义”有很多种,但简而言之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小义”,一类是“大义”。两者之间并无明确界限。个人恩怨在国家面前便成了“小义”,国破之仇在天下苍生面前也成了“小义”。想那关云长被人赞为“义绝”,在我看来,他却是把“小义”凌驾于“大义”之上。华容道时,为报曹操之恩,关羽不顾自身性命放走了曹操,倘若当时他杀了曹操,天下是否能少几年动乱,多几年和平?而对比张艺谋电影《英雄》中的那个刺客,在最后放弃了刺秦王,为天下“大义”而放弃了国恨。这,才是真义!虽然我们不能对诸如关羽等人苛责,毕竟每个人对义的理解都不同,但能把“大义”置于“小义”“小我”之上的人,无疑有着更崇高的品质,更广阔的胸怀!

(3)《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17班梁今浒):“义”从字面上理解,即正当合宜的举动、公正合理的事物,具体来说,知恩图报、为民除害、扶贫济困等都属于“义”。它将“正当”“正义”的道德要求和实际行动结合在一起,将道德准则提取到现实中来。正直的人以“义”作为他们的处世之道,高尚的人不惜牺牲生命来践行“义”进而追求道德。“义”既是对道德的奉行,也是对道德的捍卫,正是它维持了传统道德秩序。

《我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16班黄加红):我认为,“义”是生活中、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如果说社会中的人是一粒粒的沙子,“义”是作为黏合剂的水泥,没有“义”,这盘沙子就永远不会团结在一起。“义”亦是人们做人处世必须始终高举的一面大旗,即使逆风行走,亦须保持正义前行。在古人的心目中,具备仁义的人是高尚的人。“义”是一位君子绝对不能违背的常理,哪怕是面临取生还是取义这一艰难的抉择,仁人志士们也会选择坚守“大义”,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生命还不是最重要的,还有“义”这样的最高准则在。与其苟且地活,不如为“义”而轰轰烈烈地死!

4.收集整理阅读情况

最后由班级阅读大使将小组的展示成果收存到班级阅读成长档案,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填写进阅读情况反馈表。

五、总结

这次延展性阅读活动,是由课内学习产生的问题来指引课外阅读的方向。出于答疑解惑的需要,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而在阅读中寻求答案的过程,又反过来促进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问题引领式的延展性阅读的好处之一。另外,由课内向课外延展阅读,便于教师发挥更确切的引领作用,阅读的主题更集中了,探寻的问题也是学生所共同关注的,那么在读后交流分享的环节,阅读成果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分享领受,有利于刺激学生产生持续主动的课外阅读的热情,这其中所产生的正面效能,就不可估量了。

【专家点评――李薇】文言文阅读在考试中的赋分比较高,相对应的,失分也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文字距离今天较久远,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没有高考的指挥棒,估计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2. 学生缺乏必要的文言文学习策略,他们很难找到科学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要么学习方法不正确,要么学习效率比较低下,要么迁移能力差,能听懂课,但做不好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3.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不少教师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串讲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很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又直接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比较功利,都想用最少的投入和付出,获得最好的成绩,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第4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二、工作要求

(一)课程安排

高中语文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高中语文课程至少开设两年半,高一年级每周4学时。

(二)教学内容

1. 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应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注意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7)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能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8)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9)在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运用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来分析和理解作品。

(10)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1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2)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13)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14)每学年课外阅读不少于50万字。

2、表达与交流

(1)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3)表达能够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6)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7)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每学期课内作文不少于7-8篇,课外练笔不少于3000字;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10)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11)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三、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 阅读与鉴赏

(1)教学中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精神,依据文本内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恰当设计教学目标,并以此引领和实施教学。

(2)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能够熟练驾驭教材。

(4)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观点,并能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5)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6)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表达与交流

根据读写结合的原则,借助典范文本,引导学生掌握实用类、论述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并用于指导写作实践。

(1)重视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自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表达需要搜集素材,为表达与交流提供信息支撑。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想象和表达,鼓励学生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4)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指导学生修改习作,针对学生写作中暴露的不足,可采取学生独立修改、相互修改等方式,使学生逐渐提高修改能力。

(6)重视指导学生在交际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

(二)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山东省高中语文课程评价主要使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模块学分认定和学业水平考试等方式。 (1) 高一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1.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保证,具体操作可参考下表: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

       内容项目

评   价   指   标

 

 

教学观念

1.体现“课标”精神,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科学合理,体现“三维”要求。

 

  2.教学目标有层次性,便于落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把握教材准确。

 

  2.注重双基落实。

 

  3.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处理得当。

 

  4.紧扣文本,合理预设,适当拓展。

 

5.注重学生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1.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2.恰当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恰当地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管理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气氛融洽,具有较好的课堂教学机制。

 

教学技能

  1.教学语言得体,板书规范。

 

  2.专业知识扎实。

 

3.恰当、熟练地运用教学资源。

 

教学效果

1.双基落实好。

 

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学习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经验等。

 

3.学生兴趣浓厚,学习信心增强,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4.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收获。

 

2.过程性评价

实行过程性评价,要注意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目标,即“三维”目标,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分别进行评价。

(1)学生课堂活动评价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是语文课程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课堂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旨在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行为,调控学习状态,改进参与活动的方式、方法,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与水平。学生课堂活动评价可从课堂准备、发言情况、合作意识、注意力、思维质量和课堂纪律等方面进行。

(2)课外语文学习评价

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课外阅读、课外练笔、兴趣小组活动和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外语文学习,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朗读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即席发言、参观访问、旅游采风、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作品欣赏会,举行或参加作文比赛、改编排练课本剧、编辑文学刊物,等等。

课外语文学习情况评价可从学生课外学习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完成课外作业的态度、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方式、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语文活动等方面进行。

3.模块学分认定

模块学分认定由学校组织实施。

高中语文每个模块学习时间约为36学时,修完一个模块达到规定要求即可获得2学分。模块学分认定属于学业成绩测试,由三部分组成:档案袋评价占20%,单元测试占30%,模块考试占50%。

四、具体实施

(一)教材问题

1、以讲读教材为主;

2、“自读文本”确实要让学生自读、自学、自练。当然有些自读文本,也可以变成讲读。

3、可以进行增、删。

4、反对光教文言文,不学现代文。

(二)语文基本要求

1、语文积累、错题本

2、优秀语段抄写本(每周2段,背诵1段)

3、部分学生建立背诵抄写练字本(人人过关)

4、语文练笔本(周记、随笔)

(三)学案问题

1、课课有学案

(主要是教材的主观题。文言文强调实词与虚词句式;现代文按高考形式)

2、快餐与学案

(在市《学案》的基础上添加、改造、挖掘、延伸)

3、学案分课前、课中、课后学案。可以是一份学案,早发下去,供学生思考。

4、讲读学案要详细,自读3-5题即可。

5、每份学案都要有语音、字形、病句、语用、鉴赏、作文审题或写语段等教材之外的内容。要渗透高考内容。

6、学案要备课组统一讨论,整体印刷。学案一定要检查,批改。

(四)加强网络教研

1、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要给“济宁育才教科研网”上传资源,每周2个教学资源,或者是教案、学案,或者是教材见解、作文设计等。

2、养成日日看“济宁育才教科研网”的习惯。

3、现在高中语文已经很多教案、学案、作文案例,以及高考资源、国学诵读资源等。

(2) 高一语文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 >>查看更多

高一年级组工作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北京版三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品德教研工作计划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第5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分析

1.什么是“梳理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二个理念就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中“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三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2.“梳理探究”的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梳理探究”部分具体包含的内容是:第一册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第二册包括“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三册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第四册包括“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进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第五册包括“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其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文字应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这七个专题侧重于梳理,其他八个专题更倾向于文化探究。这十五个专题都很注重知识的传递性,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专题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新知识、新概念。

3.“梳理探究”的设计

其源于《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目标中的几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如:第一,积累。整合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例如教材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古代文化常识”等侧重于积累、梳理、整合,同时在整合中能够训练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第二,应用。拓展是“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例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等都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发现。创新就是“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4.“梳理探究”分析

刚开始分析“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梳理探究”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写照,比如“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等,以为大体上就是汉字、对联、词语(成语)、修辞等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文字与必备常识。仔细研究一下,其实,人文性的“语文味”是很浓厚的。“梳理探究”不完全是人们想象中的“综合实践”或是“课外活动”课程,它是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相并列的。“梳理探究”中的专题牵涉到语文学科的几大方面如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就以小专题“奇妙的对联”来说,分别从对联的常识、对联欣赏、对联作法三个方面去分析。在对联常识和对联作法上介绍了上下联的平仄、字数要求,同时还列举了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实例;在对联欣赏中还运用了写意、锤炼等一些文艺学方面的知识来说明。

5.“梳理探究”考题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高考语文要求考察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都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考试范围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必修一至必修五这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都涉及到“梳理探究”这个大专题的内容。例如必考题“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等类型的题目都与“逻辑和语文学习”这个小专题有关;古代诗文阅读中的理解、翻译、文言句式等题目都与“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专题有关联。而必考题中的大类型“语言文字运用”与选修课本中的一本书的书名相似,其实是与“梳理探究”中的知识一脉相承的。

从课程标准开始分析,到教材、高考考纲、试卷的大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梳理探究”这个专题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突出了语文的实践应用。所以,如何开展、组织“梳理探究”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必修五册“梳理探究”中,每册都包括三个小专题。第一册中的三个小专题主要是语言文化常识,第二册是语言积累应用,第三册是语文学习方法,第四册是语文学习空间拓展,第五册是文言文能力提升。特别是三、四册说明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所以,语文学习要注重趣味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总而言之,在“梳理探究”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吻合了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老师可以大胆尝试,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梳理探究”刍议――以人教版为例[J].语文建设,2013年12期

第6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60

随着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地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成了时代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文学教育开始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承载着高中语文教学丰厚的文化知识,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给我们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更深广的发展空间,也给教师留下了更为广阔的发挥个性教学的空间,那么,在高中语文课改全面深入展开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呢?经过一番研究思考与实践,笔者有了几点体会,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语文课堂上多联系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

语文的学习是不能就文章只讲文章的,而是应注意联系课外的篇章,拓宽学生的视野。所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课本为中心,放眼联系课外知识,在课堂上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让他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笔者为学生介绍了残疾作家史铁生的其他文章和他波折坎坷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了解他通过自己苦苦的思考与奋斗,终于从一个残疾人成长为著名作家,实现了生命的价值这一情况。笔者还为学生介绍了其他一些身残志坚、有所作为的人,如海伦・凯勒、霍金等,这让学生很有感触,心灵也受到了震撼,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笔者还为学生介绍了他们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霍金的《在巨人的肩膊上》等,让学生对这些文章阅读理解领悟,从而引领学生进入文学的殿堂,相信在学生心头撒下的粒粒文学的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

二、为了充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我们还要开设以下几种方式的语文课

1. 经典文章阅读课

学语文离不开阅读,但如果指望学生课外自觉地去阅读,恐怕收效不大。所以,我们应安排专门的阅读课让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可以是读本、名著、名篇,也可以是作文选、散文集、杂志等,这些材料要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好,上阅读课时直接来读。我们教师还要适当地将课外的名篇名著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与学生共同沉浸在美好的情境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图书馆阅读,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阅读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陶情、冶性、增长人的智慧,它对于一个人的终身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这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2. 诗词散文诵读课

诵读也就是朗读,是经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新考纲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是增强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重要途径,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情感丰富亦或饱含哲理的散文、诗歌等,让学生放开声投入地诵读,能帮助学生深入其情境,感受其内在的美蕴,理解其意思。而且让学生大声地诵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及领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我们应专门为学生开设诵读课,让他们足够地重视阅读,也能有充分的时间来诵读。

3. 专题文学知识讲座课

我们都知道:语文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课本上的那几篇文章,它们只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里,一些伟大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砥砺了人们的意志,塑造了人们的思想。所以说,文化又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立足于课本,由所学的文章延伸开去,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专题知识讲座。如讲到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就开一次关于文化名人坡的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作为著名豪放派词人代表的坡的坎坷一生及其可贵的精神、成熟的思想,并给学生印发坡其他的著名词作的资料,让学生阅读积累。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坡其人其词的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这对他们的终身发展都很有好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提高其语文素质

1. 进行课外文学活动

我们要积极鼓励、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并且进行文学的鉴赏。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向他们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书籍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文章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这要求学生要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自主合理地选择阅读材料,充分做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同时,教师也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开展演讲活动、辩论会、作品讨论会等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学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能力。

2. 组织征文比赛

教师可以在学生学过了经典名篇之后,或是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的教学影片或“百家讲坛”等文化节目之后,适时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征文写作活动。如学习了戏剧《雷雨》后,笔者要求学生写出他们的感受。学生写的《我看周朴园》《旧社会女性的悲歌》等文章都对作品挖掘的很深,很有见地。再如,给学生播放了“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之后,我们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来,组织征文比赛,并对征文进行评选,对优秀者进行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这种征文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学生不再怕写作文。当然,教师要想指导学生写出优秀的文章,使学生的文学修养得到提高,自己也应有着相当的文化功底才行,教师自身也应该积极撰写文章,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学素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

3.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这样说,语文学习的工夫很大程度上来自课外,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大的语文观念。这要求我们一定要超越课本、超越课堂,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新课标也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它主要是指社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去感受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具体做法就是鼓励学生自由组织结合起来,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联系社会生活来找题材,让学生写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和一些通讯。比如可以进行周围工厂企业情况的调查、男女生交往问题的调查等社会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得法的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较好的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类的文章,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能力。

4. 开展校园文学创作活动

文学教育需要一个大语文环境,而校园文学创作活动的开展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校园文学社团是校园文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校园文学活动中最具有吸引力、最精彩的部分。它可以营造校园文学氛围、发现和培养校园文学人才。为此,我们学校创办了“雨荷”文学社团,文学刊物定期出版,并印刷成册发给学生,这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还向学校申请设立了广播站,一天早晚两次播出新闻或诵读平时作文中涌现出的学生的优秀文章,这为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第7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教学

一、注重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使之引发思考,同时这也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单调落后的现象,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首先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每首诗歌的教学,先让同学们从聆听名家配音朗诵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吟诵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正如古人所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其次在吟诵诗歌的同时,通过对经典名著的点评,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把同学们带入图书馆,让他们与好书为友,以诗词为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比如说教学进入到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利用多媒体,利用图片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意境,帮助学生领悟浪漫主义理想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借助图书馆,讨论解决“东汉婚俗”、“七夕节”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师说》认为: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问题的人。那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解释疑惑问题?如何当好引导者与合作者?《论语侍坐》给了我们启迪,孔子让每位学生言志,给予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课堂,教师进行作品背景介绍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他们了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中对曹操的认识,畅谈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曹操是真英雄,不是奸雄”。有的学生说“曹操是位出色的诗人,不当丞相,做一个自由诗人多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基础。课堂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使语文课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诗文的赏析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想法,举办一个“诗词知识”竞赛。让学生们进入备战状态,分组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经过一系列的比赛,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鼓舞了学生的士气,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热情。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她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研究、探索这一文化经典中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是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第8篇:高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积累;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积累本是寻常一词,进入语文教学词汇中便有了丰富深远的寓意,它蕴含传统的和时新的理念、方法和价值,理应对语文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理论的召唤未必伴随现状革新的及时跟进。由于积累概念的深广性、模糊性和游移性,语文教学界对它的理解多有分歧,它被运作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中,即进入具体操作层面,就变得飘忽不定,令人把捉不准;何况理论本身的阐述还有待明确和完成。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对积累的阐述并不很清楚,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处,即一方面提倡积累,另一方面又有反积累倾向。笔者特撰此文,既献疑又求教。

一、厘定名目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2000年版初中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以下简称2000年版高中大纲)中,均有“重视积累、感悟、熏陶”等表述,这是“积累”的最早出处,也是对它的最粗略的表述;此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义教课标)颁布,对积累概念作了较多的运用性解说;2002年版新修订的高中大纲对积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又有了新的发展;2003年新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对积累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入,运用得更为广泛,尤其是将“积累·整合”作为“课程目标”的一大项并列说明。总而言之,对于积累可以有如下几种理解。

1.语言积累。将积累认做语言积累,主要指阅读行为,强调它是形成语感的基础,如义教课标提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1](5)有个别地方指写作行为,如高中课标关于写作的教学要求:“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2](9)

2.古诗文积累。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后附有背诵或诵读篇目,其实,附录中还有“常见文言词”和“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按说也应算在积累的范围内;课外阅读可视为泛积累。着眼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但是2000年版高中大纲首次将积累认做背诵古诗文,[3](5)实际上起着误导作用,使许多教师将积累仅仅局限于背诵古诗文;义教课标则有“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1](17)“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1](20)“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1](21)等论述,也强化了这种误导作用。

3.语文积累。指整体性积累,既包括语言积累,也包括古诗文积累,还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积累。这种语文大积累、泛积累的思想在新大纲和课程标准中可以普遍体察得到,如2000年版初中大纲提出:“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4](5)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常常以“积累”来指称整个语文积累,如2002年版高中大纲在开篇“教学目的”中提出“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5](1)义教课标“总目标”中,“有较丰富的积累”[1](4)等论述都属此类用法。另外,新大纲和课程标准中与“感悟、熏陶”并列使用的“积累”也都指这种“语文积累”。

4.文化积累。指与语文相关的古今中外文化知识的基础性积累,体现语文之树要常青必须根深须厚、广延阔伸的特点,这在高中课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直接的表述如“课程的基础理念”中的“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2](2)“选修课程”中的“丰富传统文化积累”,[2](10)选修课“中华文化寻根”中的“积累历史文化知识”[2](35)等。

5.生活积累。指语文以外甚至学习以外的积累,如义教课标3~4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提出“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1](7)又如高中课标阐述“表达与交流”时说:“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2](9)但这种用法较少。

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多次提到“积累、感悟、熏陶”,这是语文教学界长期探索得到的几个核心理念,其中积累处于起始位置,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反映了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编订者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界对它的高度重视。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当前对积累概念的理解越来越趋于宏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舍弃微观,对具有基础性、基本性积累的要求仍遍见于新大纲、课程标准文本中。第二,积累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在新大纲和课程标准中没有真正说清楚,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如2000版初中大纲关于教学评估有如下论述:“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4](5)将语文积累与语文能力、语文水平并列,没有看到它们彼此有交叉重叠的关系。再如,一方面提倡积累,另一方面又有反积累倾向,后者主要表现在淡化知识、削弱基础上。义教课标有意无意地回避“知识积累”,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义教课标实验教科书中的知识一减再减,几近于无:不仅陈述性知识(如文学史、文体知识)没有了,连程序性知识(如概括要点、理清思路、筛选信息)也没有了;不仅“共同知识”(客观的、逻辑的、共享的知识)弱化了,连“个人知识”(主观的、情境的、默会的)也被忽略了。语文知识是语文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础性的,缺乏知识基础的积累势必薄弱,或呈畸形发展。回避知识积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二、把握定义

到底什么是积累,要不要下定义,又怎样下定义,这是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把握积累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积累是一个复杂的、复合的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能概括得了的,即使很费劲地概括了,恐怕也难以周全,所以新大纲、课程标准未曾对积累稍加定义。第二,积累应分出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的层面、层次。上述“语言积累”“古诗文积累”“语文积累”尽管可大致包括积累的几个方面,但过于简略,论述不够清晰,没有触及积累概念的底蕴。第三,积累的宏观层面、层次,应提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都具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素,积累亦莫能外;也只有提升到这一高度,它才能获得深泓的理论源泉。第四,积累的过程和方法应被高度重视,强调有序和渐进、梳理和弥补,随时调整远中近期的目标,确定每个时段的积累重点,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第五,积累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呈现有机联系的状态,它们彼此沟通、贯穿、交叉、包容,相互促进推动,以实现共同的丰富和深化。

有感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意义上的积累有别于成人的专业积累。成人的专业积累或许狭窄一些,主要限于知识和技能的增加、进步;学生的积累则呈现广泛、多层的态势,除学知识长技能外,还要习得许多学语文的方法、习惯,要培植健全的心理品质,奠定文化的精神的底蕴。从这个角度上说,积累可以定义为:积累是一种过程和趋向,是指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思维能力、语文表达能力以及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习惯方法、意志品质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经年累月地递增、进步和提高。从语法学上说,积累可以看做名词,即把积累当做行为的结果;也可以看做动词,即把积累当做行为和过程本身。作为行为本身的积累更为复杂,本文的定义主要着眼于积累的行为和过程。

只谈“定义”似嫌空泛,有必要再推敲这定义的具体内容。积累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三层意义交叉、扩展和深化形成的复合概念,它的具体内容从狭义到广义可以进行如下排列。

A.狭义的

现代白话文字、词、句等认知的积累

文言文字、词、句等认知的积累

篇章句段背诵的积累

文体知识、文章学知识的积累

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史知识的积累

文化常识、文化史知识的积累

语法、修辞知识的积累

写作知识的积累

口语表达知识的积累

……

B.较为广义的

较广义的积累不仅包括狭义的A系统所指内容,还包括:

阅读能力、方法和习惯的积累

写作能力、方法和习惯的积累

……

C.最广义的

知识系统、能力系统、方法系统(智力因素系统)的积累

情感系统、道德系统、价值系统(非智力因素系统)的积累

其中A系统可称为知识系统,包含的范围最小;B系统可称为知能系统,包括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包括范围适中;C系统可称为知情意综合系统,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包含范围最大。从A到B再到C是逐步递增扩大、逐步丰富完备和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

三、认定方向

在改革中,一切事物和规则都被重新加以审视。然而,并不是所有现存的事物和规则都应当被打破、否定,那些具有恒久价值的东西必须被保留继承并发扬光大,也必须以革新的面貌进入当代社会。语文课程改革同样如此。当务之急一方面是宏观把握,整体描述,认清改革的方向、原则、方法和步骤等;另一方面则是实证分析,个案解剖,展示微观实验成果。对于后者本文鞭长莫及,这里仅就前者作一番粗略的描述。

(一)追寻传统语文教学的恒久价值

中国历代教育理论中有关积累的意义的论述甚为可观。孟子曰“不盈科不行”,意思是说流水遇到坎坷时,得蓄满之后才能继续前行;《学记》里说“学不躐等(超越等级)”和“不陵节(亦即不躐等)而施”,与孟子之见一脉相承;《中庸》里的著名论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之”可视为积累,而五者相属成系列,也有不断积累进步的意思,体现一种由学致用的大积累观。在传统语文教学词汇中没有积累一词,但“积学”可替代表述。《文心雕龙》说:“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将“积学”比做“储宝”,是形象化的说法。另外,历代著名学者文人对积学或积累的现象和规律也多有论述,在此不赘述。

顾黄初先生概括传统语文教学总体特点时说:“传统的语文教学,讲究的是义理、考据、辞章。”[6]此论是针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内容而言的,概括得准确而精要。在“义理、考据、辞章”中,积学或积累的特点非常明显,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付出极大的精力甚至毕生的精力打基础,完善学问。古时语文教学将积累性学习视为童子授业的起始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有学问”是童子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文人治学和成就事业的较高境界。“有学问”无非指积学好、积累厚,“有学问”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尊重并被树为楷模。

因此,新大纲、课程标准反复倡导学习的“积累”和“积累”式学习,可以说,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二)确立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目标

尽管我们的语文教学传统中有丰厚的“恒久价值”,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恒久价值”不沦丧、散失,但我们不能否认传统的语文教学及其研究亦有其局限和不足,例如视域狭窄、观念陈旧、方法简单,学生没有主体性、独立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合作性,不讲过程和方法,只讲死记硬背,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脑子里填装了许多虽曰系统却无多少实际用途的东西。因此,现代语文教学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途径之一就是拓展语文积累的“疆域”,力求语文积累在坚实深厚的同时又广泛全面。

在上述三个系统中,A系统是语文教学的古老范式,过去人们习惯说的积累应该指称A系统的建构和发展;B系统的产生更新了积累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教学环境里,A系统向B系统转化是必然趋势;C系统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语文积累的最高境界。由A系统和B系统向C系统转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转化并不是简单的弃旧图新,而是扬弃、兼容、蕴含,也就是说,C系统中兼有A系统和B系统,自成一种“全面”“浑然”的状态。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词汇里,积累具有窄化的倾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力、过程、方法、习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全应以积累的眼光看待,应视做积累范围内的事,具体地说,C系统可作如下理解:

从语文素养内部组成要素来说,既积累语文知识,也积累语文能力,还要积累学习语文的方法、习惯、态度,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态度等;

从科际联系方面说,开拓、延伸语文教学的视野和触须,关注被遗忘的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边缘地带,积累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自觉进行科际联系的习惯、方法、态度;

从培养人的素养方面说,不只是积累特定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等),而且积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即积累全面成长的基石和台阶。

总之,应该突破语文积累仅是语文知识的广博和坚实这一习惯性认识,更新语文积累的观念、视野和方法,这是今天的积累观有别于传统积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所谓积累就是语文素养的全面积累。

(三)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正如积累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话题一样,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话题。其实这二者可以互相融合,并不矛盾。虽然在上面所示的三个系统中看不到创造、创新的字样,但创新、创造作为一种原则、一种驱动力,贯注在积累行为的各个方面,贯注在积累主体的能力、习惯、情感、意志、品质的形成培养之中。从目标来说,积累固然是正确目标,而更大的目标是创新;积累是浅近的目标,创新是更长远的目标。如果光积累不创新,那是死积累、笨积累,于己身无益,于社会无用。从过程来说,创新可以而且应该伴随积累的全程,激活旧积累,开拓新积累,给积累注入新鲜的活力。创新性积累或积累的创新向学习者提出了如下的要求。

学习者具有宽广的视域和对新事物灵敏的反应,用以建立跟进时展的全新的积累模式,尤其注重建立富于创造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学习者有意识地在实践中调动、运用已有的积累,以实践的目标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积累方向,以实践作为检验、证明自己的积累是否正确和厚实的标尺。

学习者在积累过程中体验、探索积累的过程和方法,为获得更多的积累和再积累创造条件,使知识能力的积累和过程方法的改进并驾齐驱,通过过程和方法的改进创新实现积累的规模和速度的递增。

学习者养成严谨务实的良好态度和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养成热爱语文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积累的创新和创新性积累奠定良好的心理条件。

学习者树立明确、正确的知识观,重视知识的个性化积累和运用。在当今强调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时代,学习者在积累实践中要探索并形成个性化积累的方法,体验个性化积累的过程,确定个性化积累的方向,尤其要重视化共同知识为个人知识,立志用个人知识发展、革新共同知识。

甚至可以说,所谓创新性积累或积累的创新,是今天的积累观有别于传统积累观的一个最重要最突出的方面,也是最难实现的一个方面;然而它的实现,意味着拥有广博丰厚的知识基础并激活全部知识、发挥知识最大效用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成功。这正是新时代的召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