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菠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菠菜栽培技术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菠菜栽培技术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菠菜栽培技术要点

第1篇:菠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35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49

引言

近几年来,在农业蔬菜种植中温室蔬菜栽培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主要采取的种植方式之一,而且朝著规模化方向发展,有些地区建立了区域示范基地,机械化普及水平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促进农业作业效率提高的同时,对栽培技术的科学化及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蔬菜栽培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阐述了几点蔬菜栽培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 蔬菜栽培技术发展的特点分析

从当前农业发展的方向来看,蔬菜栽培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突破的是温室大棚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主要以下2点的突破。

1.1 深入研究

自温湿大棚技术产生与发展以来,有很大一部分蔬菜生产都引入了这项技术,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以及高产,技术研发人员应该加大研发力度,使得蔬菜大棚的栽培过程更加方便简洁,培养出顺应市场需求的作物品种。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水平还比较弱后,应该进一步提高研发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降低引进费用。面对我国蔬菜市场有很大的需求量的背景下,在向群众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技术的可操作性,减少专业技术的限制,便于推行。

1.2 实现大批量生产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生存来到了城市打工,农业生产劳动力越来越少,但是人们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多,所以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逐渐开启大规模生产,首先在一个地方构建生产基地,然后分散开来在各个地区展开生产。这样不仅有效降低了成产成本,而且还丰富了生产的种类,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在整体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达到了最优化管理生产。

2 蔬菜栽种技术要点分析

2.1 蔬菜栽培棚膜选用

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蔬菜主要以大棚生产为主,在大棚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棚膜的选择,要选择无毒无害的棚膜,避免由于长期的光照等造成蔬菜污染。同时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抗损坏程度强的棚膜,避免由于光照及雨雪等对棚膜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目前现在都普遍采用无滴保温防老化膜,还有种是高温保温无滴防老化膜,通过使用棚膜能够有效提高光照强度,保持一定的蔬菜生长温度和湿度,起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2.2 采用科学的通风措施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在外界温度过高时需要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以确保外界温度在蔬菜生长的适宜范围内。在大棚内通常采取2种方式来降温:通风、遮光。在不通风的条件下需要进行遮光降温,能够使大棚内的温度下降5℃左右。而通风不仅可以有效降温,而且可以确保大棚内空气新鲜、流畅,及时排出一些有害气体,调节棚内湿度,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通风口需要注意设置在避风处,通风口位置需要进行不断更换,确保通风量由小到大,要避免出现通风口自然关闭和温度的迅速下降。

2.3 蔬菜品种的选择

蔬菜栽培中要根据当地的季节及气候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如春冬季节光照不强,要选择耐低温及弱光的品种,如白菜、大蒜、菠菜等。同时要选用有机蔬菜行业认证的种子,要确保种子没有进行过基因工程改造和其他物理技术的处理,确保种子的原始性。同时一些杂交品种不断增加,可以考虑选用性能优良的品种进行种植。如在进行番茄品种选择时,可以采用新粉100番茄,这一品种有着更好的抗寒性能和抗病性能,且能够早熟,产量也高,能够获得更好的市场效益。因此在蔬菜栽培中要综合考虑,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品种。

2.4 合理施肥

在现代农业蔬菜栽培过程中,还需要重视肥料的使用,要以有机肥为主,以基肥为辅,在具体实践中要注意基肥不能长期使用。要根据蔬菜的种类和土壤状况进行肥料的选择。施肥中要注意棚内的空气换风,注意调节微量元素,实施平衡施肥策略。对于有机肥料如粪便、草木灰、饼肥、植物沤制肥、需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后在肥料充分发酵后在使用,确保有机肥的病虫害降到最低,而且要注意其使用量,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烧根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减产等。总之,要根据蔬菜品种及土壤需求进行科学施肥,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伤害等。

2.5 光照控制

在冬季及初春季节,阳光照射是一年中最低的,而大棚蔬菜种植需要大量的光照,有其目前棚膜多使用多层覆盖对光照需求更强。在进行棚膜选择中,要选择和使用透光度较高的棚膜,确保棚膜的清洁,出现杂物等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有必要时需要对棚膜进行定期清理,提高其透明度。目前较多使用的是无滴棚膜,这种薄膜在生产中加入了一些表面活性剂,使得水分子与农用膜之间亲和力减弱,使得水滴沿着薄膜渗入土壤。另外可以使用一些反光幕等设施,将其挂在大棚后立柱的上部,一直垂直到地面,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地面增加光照40%左右,棚内温度也可以提高3~4℃,促进蔬菜生长。

2.6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也是蔬菜种植中的一大问题。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对蔬菜种植效益的威胁,通过会选用一定的措施来进行防治,要坚持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通过物理手段,有效控制大棚内温度、湿度,以及及时摘除藤蔓上的病叶等,减少病虫害的影响。在选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选用国家及行业认可的化学药剂,按照科学的配方及使用期限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药剂增加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多向有机蔬菜种植方向发展。

2.7 塑料拱棚的温湿保护措施

塑料拱棚的蔬菜温度有10%是源自地中传热,10%~20%是通过缝隙传热,而剩下的70%~80%源自薄膜投射。在实际的蔬菜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延长光照;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塑料薄膜;庄严薄膜,以免大风将薄膜刮起,温度扩散,若发现薄膜损坏应该及时修补;多层覆盖,比如用大棚覆盖小棚或是双层薄膜也或者是在原来薄膜上添加草帘等。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调节塑料大棚当中的温湿度,在春季的时候由于中午温度会很高这将会影响到蔬菜植物的正常生长,而在夏天雨季的时候蔬菜植物生长就会由于长期光照不足,出现落花的现象,这样很容易导致作物病虫害的产生。因此,在栽培蔬菜的时候应该注意灵活调节光照、温度与水分的关系,比如说假如大棚当中比较干燥,湿度不到位,那么就要确保大棚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以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但是如果大棚的湿度比较大,那么只需要将大棚的温度控制在10℃左右即可。

3 结语

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蔬菜栽培需要根据科学的种植方法和原则进行科学栽培和种植,提高栽培的技术含量,实现科学种植,为人们提供健康、绿色的有机蔬菜,为保障全面健康提供基础和条件。要大力普及及应用科学的种植和栽培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从而有效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连科,韩晶.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

第2篇:菠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 番茄;日光温室;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088-02

番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较多的农作物之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往的番茄栽培逐渐发展至新型日光温室无公害番茄栽培。2008—2011年累计推广面积627.2 hm2,日光温室栽培的番茄平均产量192.120 t/hm2,与普通番茄平均产量153.645 t/hm2相比较,平均产量增加38.475 t/hm2;增加产值92 340元/hm2,扣除增加费用15 000元/hm2,则纯收入77 34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1 品种及地块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好、耐低温、耐旱、易保存的番茄品种,如寒佳丽等。番茄的种植成功与否与土壤的通透性有很大关系,若土壤空气中含氧量≤2%时,番茄植株就会因缺氧而死亡[1]。因此,生产基地应当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无污染、pH值6~7的水稻土或者砂壤土地块上种植,而且要想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番茄就要求番茄种植基地的空气质量、土壤养分、农田灌溉水质以及肥料等符合无公害生产基地的标准。

2 播种育苗

一是配制营养土。取本田土约70%,加农家肥30%,每50 kg营养土中掺拌过磷酸钙0.5 kg、硫酸铜0.25 kg,拌完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发酵。二是种子处理。播前浸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用50~55 ℃温水浸泡20~30 min,再用20~30 ℃水浸泡4~6 h,捞出沥干后播种。三是播种。采用塑料育苗盘育苗法。7月5日左右向育苗盘中加入5~10 cm厚过筛营养土,摊平压实,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将准备好的种子撒播于育苗盘内,播种量为20~25 g/m2。播种后覆盖1 cm厚的过筛营养土,盖上地膜,扣小拱棚,拱棚四周压严[2]。

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将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温度不低于20 ℃。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白天打开小拱棚放风降温,温度保持22~25 ℃,夜间温度13~15 ℃,盘土温度18 ℃。在4片真叶展开前最低气温不要低于10 ℃,展开后最低气温不要低于8 ℃[3]。整个育苗期要严防夜温过高而形成的高脚苗。

苗期水分管理以控水为主,育苗盘营养土不干不浇水。当幼苗缺水时,可在晴天中午前用喷壶浇少量水,浇透即可,严禁浇大水。

4 打垄定植

4.1 整地施肥

在温室内地表扬撒足量的腐熟农家肥120 t/hm2,农家肥的品种以鸡粪加牛马粪或猪粪,按2∶1比例混用为宜;底施化肥最好使用芭田复合肥600~750 t/hm2,有条件的还应当撒施过磷酸钙1 500 kg/hm2+生石灰1 500 kg/hm2。然后旋耕,深度达到25~30 cm。

4.2 打垄

栽培番茄宜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先在每个定植行下下挖沟槽,深度20~25 cm,宽度大于小行距20 cm。同时,将腐生生物菌固体菌种1份与麦麸20份加水调拌,加水量以手握滴水为宜,拌匀后,避光存放2 d左右待用;将秸秆铺放在事先挖好的沟槽内,秸秆厚度30 cm,铺平踩实;在秸秆上均匀撒施处理好的菌种,并用锨轻拍秸秆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秸秆上覆土厚20~25 cm,做成高15 cm、底宽120 cm、垄面宽90 cm的高垄,然后在高垄中部开宽15 cm、深8 cm的小沟,供铺放滴灌管带需要;在装满秸秆的沟槽北端向沟槽内灌水,水量以达到垄侧面出现洇水为宜;做好垄后覆盖地膜,并用硬质塑料管向下插入垄下秸秆层,管的上端露出地膜,每垄插管3~4根。

5 田间管理

5.1 温湿度管理

从定植到第1穂果膨大,关键是防冻保苗,。定植时,浇水量要少,定植后3~5 d不放风,促其早缓苗,白天温度保持在30 ℃,夜间15~17 ℃,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13~15 ℃[3]。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持水量60%~70%,空气相对湿度50%~65%,最高不超过80%。

5.2 植株调整

在栽培过程中须及时吊绳绑蔓,随着植株生长,每隔3~4片叶还要绑蔓,使秧蔓固定在吊绳上。当所留果穗数达到要求后,在最后1穗果的上方第2片叶充分展开时,留此2叶摘除顶尖。番茄的摘心打杈要在晴天时进行。

5.3 保花保果

采用单干整枝法,每株留3~4个果穗,每穗留4~5个果,余者全部摘除。为了提高坐花坐果率,可以采用激素蘸花的办法。番茄蘸花要在晴天10:00之前进行,使用30~40 mg/kg防落素加番茄灵,加适量的腐霉剂,杜绝使用2,4-D蘸花。

5.4 肥分管理

番茄生长期间,要因苗追肥,提倡可施用冲施肥。以促花为目的时,可施用花满园促花冲施肥30 kg/hm2;以促根为目的时,可施用壮根瓜宝300 kg/hm2﹙过滤后再滴灌﹚;以促叶为目的时,可施用金牌冲施肥240 kg/hm2;以促果为目的时,可施用智力优钾150 kg/hm2。番茄膨果时还可施用金钾冲施肥 120 kg/hm2。

6 病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主,通过温湿度调节尽量减少发病,不使用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灰霉病发病初期可用65%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 200~1 875 g/hm2,或用50%乾程750 g/hm2,或用50%禾瑞225 g/hm2进行喷雾防治,同时灰霉病的预防可以通过加强通风来进行,经常通风可以降低棚内的湿度,减少湿度对病菌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晚疫病的防治首先要选择优质抗病的番茄品种,且要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一旦发现患病病株,就要及时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1.5 kg/hm2 [4];或用68.75%银法利375 g/hm2+72%克露750 g/hm2,或用72.2%普力克50 mL+72%克露750 g/hm2喷雾防治。番茄青枯病、溃疡病应用10%氯菌清22.5 mL+41%木春杀菌王75 g/hm2喷雾防治。病毒病应在番茄整枝打杈前10 min喷洒10%脱脂牛奶或者喷洒10%新鲜菠菜榨汁进行防治。

7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的标志是当番茄全部变成红色,此时摘下的果实肉嫩、汁多,口感最好,采摘完毕后及时分级包装,若是新鲜上市的即可进行销售,若是要运往其他地方就要做好番茄的贮存工作。在番茄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无公害番茄标准来执行[5]。

8 参考文献

[1] 任中翔.日光温室小葱——番茄高效轮作栽培模式[J].吉林蔬菜,2009(5):22-23.

[2] 郭希敏.日光温室春茬绿色食品番茄生产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4):80.

[3] 孙英.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34.

第3篇:菠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

关键词:黄肉桃;金皇后;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2-0043-03

2007年8月,沂水县选育的鲜食、加工兼用桃优良品种金皇后通过临沂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12月22日,通过临沂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品种果皮金黄色,果皮茸毛退化,肉质细脆,无杂质,硬度大,成熟后具有菠萝风味(见封面图版),成熟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硬肉、耐贮运的生食与加工兼用的优良品种,发展前景看好。

1 选育过程

1996年,在沂水县诸葛镇上胡同峪村发现1株3年生实生桃树,果实在生长过程中,果皮茸毛逐渐退化,成熟后果肉黄色,硬度大,酸甜适口,有浓厚菠萝风味。1998年高接在附近桃树上进行观察,表现性状稳定。2000年春开始在本县沂水镇、莒县和泰安等县市进行区试,均表现良好。2007年通过鉴定并命名为金皇后。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主干灰褐色。多年生枝浅褐色。1年生枝阳面浅绿色,平均节间长2.77cm,皮孔小而少。叶片长椭圆披针形,长15.5cm,宽3.7cm,叶柄长0.98cm,先端急尖叶基部楔形,叶缘锯齿钝。花冠大,直径3.2cm,花粉量多。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64.7g,最大230g。缝合线明显,两半部对称,果顶稍凹,果尖微凸;果柄短、中粗,梗洼中广、较深。果皮金黄色,阳面着红晕,果皮茸毛稀而极短,成熟后茸毛退化至无毛,果面光滑有光泽,外观似杏、李。果肉黄色,至核无杂质,肉质细脆,不溶质,硬度大,带皮硬度20.9kg/cm2,去皮硬度12.35kg/cm2。果汁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75%,风味酸甜爽口,成熟后具有菠萝风味。粘核。适宜生食与加工。

2.3 生长结果特性

幼树生长较旺,树势健壮,树冠半开张。萌芽率、成枝力均强。延长枝中短截后萌芽率平均为85%,平均成枝2.7个。枝条直立性强,顶端优势明显。幼树枝条具多次分枝习性。极易形成花芽,多复芽。花量大,坐果率高。栽后第3年,平均单株花芽量1230个,最多2055个。长、中、短果枝结果能力均强。1~2年初结果树以长果枝结果为主,3~4年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5年生以后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但长果枝上结果个大,果形端正,风味浓郁,也是更新结果的主要枝类。白花结实能力强。生理落果轻,无采前落果现象。

2.4 物候期

在沂水县,3月下旬花芽膨大,4月5日初花,4月8~14日盛花,4月18~20日为末花期。4月下旬新梢开始生长,7月下旬果实开始膨大,8月上中旬果实迅速膨大,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比金童7号晚7天左右,果实生育期130天左右,10月下旬开始落叶。

2.5 早实丰产性

早实丰产性强。在常规管理条件下,可当年定植,当年成花,第2年有一定的产量,第3年大量结果。诸葛镇上胡同峪村定植1年生速成苗,株行距2m×4m,定植当年成花株率100%,平均单株形成花芽98个,最多达276个;第2年平均单株坐果24个,平均株产5.28kg,最高株产9.46kg,折合每666.7m2产438.24kg;第3年平均单株产17.55kg,最高株产28.16kg,折合每666.7m2产14156.65kg;第4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45.91kg,最高株产52.96kg,折合666.7m2产5054.6kg。

2.6 适应性与抗逆性

该品种适应性强,在平原地和旱薄山岭地均表现生长良好、早实丰产、质优耐贮。在本县沂水镇丘陵沙土上栽培的2、3、4年生树,每666.7m2产量分别达167.2、1024.1和2557.4kg;在泰安市棕壤土上栽培,分别达168.3、817.9和5175.8kg。该品种抗旱、耐瘠薄、抗病虫和抗寒能力较强,可以在丘陵山区旱薄地和早春易遭受低温侵害的区域栽培。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宜选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建园。栽前挖穴或条沟,深60cm,宽100cm,分层施足有机肥。丘陵山地株行距2m×4m,开心形用3m×4m;平原地4m×5m。以毛桃做砧木为宜,尤其采用青州蜜桃做砧木,亲和力好,根系发达,固地性强,抗风、抗旱、耐瘠薄。白花授粉结实力强,一般不用配置授粉树。

3.2 土肥水管理

幼龄桃园可采用土壤清耕或覆盖。清耕深度以不伤大根为限,耕深10cm左右。树盘覆盖有机物厚度一般10cm左右。2年生以下的桃园可适当间作黄豆、绿豆、花生、蚕豆和大蒜、菠菜等,以豆科作物为好,禁止间作棉花、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调查表明,行间间作花生、甘薯的桃园,第2年平均株产为17.5和16.9kg;间作小麦和玉米的仅6.5和1.5kg。每年施肥4次:第1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前),以速效氮肥为主,幼树少施或不施,结果树依花量而定;第2次在果实开始硬核时施入,以钾为主,配以磷、氮,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第3次在采果后,施复合肥,恢复树势,促花芽分化和枝梢充实;第4次为基肥,以有机肥为主,9~10月份落叶前施入。每100kg果实,施氮0.75kg、磷0.35kg、钾0.75kg。氮:磷:钾约为10:5:10。有机肥的用量与产量相当。

3.3 整形修剪

幼树生长旺盛,应重视夏季修剪;以整形为主,尽快增加枝量,扩大树冠,培养牢固的骨架;对骨干枝延长枝适度短截,对非骨干枝轻剪长放,提早结果,逐渐培养各类结果枝组。初果期树生长较旺,以疏枝缓放为主,以缓和树势,改善光照,迅速提高产量。盛果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前期保持树势平衡,培养各种类型的结果枝组;中后期要抑前促后,回缩更新,培养新的枝组,防止早衰和结果部位外移。通过修剪,使长、中、短果枝比例保持5:3:2。长果枝留花芽6~7个,中果枝留花芽4~5个,短果枝留花芽2~3个。全树留果枝量为600~700个。

3.4 花果管理

花前喷天达-2116,对花期防冻效果良好。花期前后喷0.3%~0.4%的尿素,花蕾期或花期喷0.1%~0.2%硼砂液,均能提高坐果率。花期疏花采用隔一去一法,可以减少营养浪费消耗,提高坐果率。桃果手指大时疏果,长度小于15cm的果枝留单果,15~30nm的果枝留2~3个果,大于30nm的果枝留3~4个果。666.7m2留果18000~20000个,产量控制在3000~5000kg。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