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高效提分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提分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效提分方法

第1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关键词:垃圾焚烧;低位热值;综合能源利用;热能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大中型城市的难题,大量的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市容,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可以将垃圾体积减小,质量减轻,同时能够进行能量再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目前在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从1988年我国建造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之后,发展较为迅速。垃圾焚烧发电厂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前景广阔。

2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前提

关于是否采用垃圾焚烧发电厂,国家于2000年印发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采用焚烧处理垃圾的最低发热量做了规定:“6.1 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5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见生活垃圾的低位发热量是决定一个城市生活垃圾适不适合采用焚烧法处理技术的关键。一般认为,低位发热量小于3300kJ/kg的垃圾不易采用焚烧处理,介于3300~5000kJ/kg的垃圾可以采用焚烧处理,大于5000kJ/kg的垃圾适宜焚烧处理。

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彻底燃烧和控制二恶因的产生,国家于2002年颁布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垃圾的焚烧温度要大于850℃,停留时间要大于2s。根据热量衡算,垃圾进炉低位发热量应达到6280kJ/kg。考虑到整个焚烧工艺系统的经济性,业内人士提出7000kJ/kg经济热值的观点。

3 垃圾焚烧发电的设备

国内目前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发电设施大都采用引进国外垃圾焚烧设备,但进口的焚烧设备在国内应用效果并不好,往往处于非经济运行状况甚至运行后效率低下而面临着大型改造。

3.1 垃圾焚烧锅炉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早期垃圾焚烧锅炉自身热效率较低

早期引进焚烧设备主要解决低热值生活垃圾能够燃烧、减容和无害化处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与客观因素,20世纪80年代国内首次引进的垃圾焚烧锅炉热效率为65%,远低于同年代普通工业锅炉(80%以上)和电站锅炉(90%以上)。由于垃圾燃烧烟气中主要由含氧成分构成腐蚀性气体,对余热锅炉受热面产生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余热锅炉设计难以选择较高蒸汽参数。为避免低温腐蚀,垃圾锅炉排烟温度又不能过低,一般在控制在200℃以上;因而,提高垃圾焚烧锅炉热效率亦受到一定限制。

(2)垃圾焚烧锅炉效率偏低

目前垃圾焚烧锅炉的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作为燃料的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目前由于分拣程度不高,高水分、低热值,与西方国家对应设计的燃料参数有较大的差别,在运行后需要额外进行投油或者投煤助燃;二是焚烧锅炉热功率相对较小,蒸发量一般为10t/h,不会超过100t/h,出于经济原因,能量回收措施有局限性。三是机组排汽热能无法充分利用。受天气因素影响,排汽参数不可能低于对应的饱和温度。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降压至排汽压力后即进入凝汽器中凝结放热。这部分蒸汽能量难以直接利用,在热力学上称之为不可利用热能,一般占全厂热能损失一半以上。

因而,提高国内垃圾焚烧热能——电能转换效率主要途径有以下三项:一是改善入炉燃料的参数;二通过根据中国国情设计制造焚烧设备,提高垃圾锅炉热效率;三是选择适当的发电工质参数;四是完善本厂热力系统。

4 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4.1降低生活垃圾入炉前的含水率

(1)根据相关理论推导:垃圾维持自行燃烧需要的最低热值应随垃圾水分的升高而增加,当垃圾含水率分别为40%、48%和55%时,对应的垃圾最低热值分别为7658、7908和 8126kJ/kg。对于采用混合收运的生活垃圾来说,降低生活垃圾的含水率污泥是提高生活垃圾热值的最有效办法。因此在许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炉前设置垃圾池,其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垃圾的含水率。在堆贮的过程中,一部分水分被沥干,一部分水分在近似堆肥化的过程中蒸发流失。天津顺港垃圾焚烧厂原生垃圾在垃圾坑里面贮存5到7天,用抓斗进行翻堆,在夏季含水率从50%~60%降低到30%~48%,低位热值从4180~4600kJ/kg提高到4600~ 5130kJ/kg。

(2)根据相关实验证明:混合原生垃圾在密闭的垃圾仓内,堆高1.5m,通过强制通风,二次翻堆,含水率62%的混合生活垃圾,7天后含水率降至45%左右,垃圾低位热值超过焚烧基本要求值。

4.2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散热损失

垃圾焚烧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将炉水表面含盐分较高的炉水排出,一般在上锅筒设连续排污系统。此外锅炉还在底部设定期排污系统,将炉水底部渣、垢排出。锅炉运行中可设置集中排污扩容热能利用设备,对这因排污带走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散热损失。

4.3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参数

垃圾发电厂属于小型热力发电厂,发电工质提高压力需提高热力设备承压等级;过高温度需采用价格昂贵的耐高温腐蚀金属材料制造过热器,其整体经济效益不一定经济。因而,一定要测算出设备投入——产出效能比较并与汽轮发电机组相匹配,优选最佳方案。目前国内外大中型垃圾发电厂常选用发电工质参数为4.0MPa/400℃过热蒸汽,发电汽耗率小于6.0kg/(kW·h)。2003年建成的温州第2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国产垃圾焚烧锅炉。其蒸汽参数为3.9MPa/450℃,发电汽耗率已接近5.0kg/(kW·h)。已达到当代垃圾电厂国际先进水平。

4.4优化热力系统

由于焚烧炉采用进口设备,而热力系统设备往往在国内采购,在热力系统的设计中,存在一些可利用热能未充分利用,而早期引进的垃圾电厂的蒸汽式空气预热器、除氧器、锅炉给水加热器直接由锅炉减压供汽,未利用其压差发电,直接造成了蒸汽可用能的损失等。

通过优化热力系统,增加热能利用率,合理平衡机组发电能力与对外供热用户需求,尽可能地利用焚烧锅炉提供的热能。

5 结速语

用焚烧方式并回收其中能量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近20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焚烧垃圾,回收能源,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容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烟气具有腐蚀性大,易产生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的特点,因此可通过适当选型,降低焚烧锅炉散热损失,对进厂垃圾进行堆酵以沥出其中水分,提高入炉垃圾低位热值等方法和手段提高锅炉热效率。从而也提高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整体的热能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吕玉坤,彭鑫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环保技术与装备 2010 No.2

第2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56

十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内部结构层次越来越多,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复杂。高校要适应这种新常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2015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以下简称《单位内控指导意见》)的文件,根据文件精神,高校为规范学校经济和业务活动,提高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学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之旅。

1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内涵及特点

简而言之,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自我协调、自我约束的控制系统。高校内控体系的内涵是学校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保障高校业务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保障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提高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在高校内部管理体系中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全面性。内部控制是对高校一切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2)常态化。高校内部控制贯穿于学校的整个工作流程和日常管理之中,不是阶段性或突击性工作。(3)关联性。体系中各项控制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4)潜隐性。体系中各控制活动融合在学校一切业务、经济活动之中,不独立显现于一般管理工作之外。(5)目标多元化。高校业务多元化和经济活动多元化必然导致内部控制目标多元化。

2构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培养高级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的宏观目标,高校的微观目标即为高校内部控制目标。根据《单位内控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指引,构建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以规范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的经济和业务活动流程为主线,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导向,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将控制对象从经济活动层面拓展到全部业务活动和内部权力运行范畴,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高校经济和业务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不断提高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效能。

为保障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在构建高效内部控制体系过程中应依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2.1合法性原则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它也是对国家统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依法治校,依法行政,高校内控体系是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业务的行动指南,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凌驾于体系之上。

2.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高校内控体系系统、全面。根据美国COSO报告,将内控体系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个基本要素。我国高校内控体系建设应据此五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层设计,让内部控制渗透于学校一切经济活动及部门业务中,使学校各部门各岗位按特定目标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地发挥作用,全面完成内控体系设计的总体目标。

2.3制衡性原则

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相互制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原则,其主要内容为将有关责任进行分配,使单独的部门或岗位对任何一项或几项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岗位的协同处理。同时,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部门或岗位也应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部门或岗位。两个或以上相对独立的不相容部门或岗位环境确保各项业务的相互监督和牵制。

2.4适应性原则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应有效结合学校内外部环境特征,根据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演变而实时更新、完善,确保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始终保持充沛的活力和强大的适应性。

2.5成本效益原则

要保证内部控制的效果就必须设置较多的控制环节,高校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必须相应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控制活动的成本。因此,构建高校内控体系要严格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力争以较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3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路

为充分发挥高校内控体系的效能,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内部控制流程的科学化、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和内控监控等环节,从而执行规章制度、改善工作效率、提高财务安全、降低职务犯罪,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3.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整个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第一环节,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对内控体系的其他要素具有先导作用。高校?炔靠刂苹肪车姆冻胫饕?包括合理的学校组织结构、明确的岗位职责及高效的员工内控执行能力。

(1)完善高校治理结构,科学设立内部组织机构。高校应进行内部机构改革,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互相制约的原则,根据业务性质、范围与管理架构,科学合理地设立内设机构。制定高校章程,明确规定内部组织的职权,界定内部组织间的专有权力、共有权力和协商权力,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加强高校内部权力制衡。高校可设立监事会,引入社会力量对学校内部管理进行监督控制。

(2)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无论高校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普通教职员工,都应牢固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在各类经济和业务活动中,自觉执行内部控制措施。高校可通过宣传教育、定期培训,全面提高学校全体人员内部控制执行力,在高校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内部控制机制和内容,构建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建立全面系统的内控责任、考核和激励体制,也将大幅提高高校内控执行力。

3.2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

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是高校内控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评估,高校可有效地识别存在的潜在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制度及风险预警、应急措施。高校可通过如下过程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设立风险评估机构;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定期和不定期考核检查;信息反馈;经过反复几次修正形成风险矩阵,确定风险控制的关键部门和关键节点,最终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的内容主要涵盖: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

3.3完善内部控制流程

内部控制流程完善与否是高校业务活动能否有序进行的关键。高校应梳理内部管理流程,综合考虑每个管理部门架构层次、功能范围、性质属性、规模大小等方面的差异性,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制定系统的、全面的内部控制流程,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

3.4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信息的有效沟通与反馈是协调各个内控活动的重要环节。良好而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可以保障信息横向、纵向传递的畅通,使学校所有人员充分了解学校的运行状态、准确把握工作的进展状况和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健全信息沟通机制,高校应建立涵盖学校全部业务和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全面、及时、准确地披露学校需要的内部、外部各种信息,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以支撑学校领导者决策、管理者管控和普通教职工行为规范。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必须建立高效的学校信息化平台。高校信息平台要实现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的信息共享,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流,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加强部门间业务活动的协作和监督,降低内部人人为操纵的机会与概率,确保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信息沟通机制亦需要建立相关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估。

建立完善的内控报告制度,充分保障内控信息公开。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根据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建立规范有序、及时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充分发挥信息公开对内部控制建设的监督作用。

3.5强化内部控制监控

强制性地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自我评价和持续改进才能充分保证内控体系长期健康运行。内部控制监控贯穿于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全过程,各级人员、各级机构应积极参与内控监控,形成监督合力。各级人员应深刻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纪监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及内控评价机构在各自的业务范畴,运用相应控制原则,多方共建、各有侧重、有机结合,全方位实现对内部控制的监控。在高校治理过程中,依据高校内部控制评测的相关规定,内部控制的定期检查和评价与专项检查监督相结合,及时发现学校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找出学校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针对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活动,检查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是否履行科学论证与集体讨论的决策管理程序。高校应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学校财务收支审计、预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绩效审计、工程决算审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报告中必须包含的内容。高校通过内控体系的自我评价,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全面性、制衡性和适应性,持续性地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4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方法

自《单位内控指导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根据本校内控建设的具体情况,大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积极推进内控体系构建。目前,各高校采取的办法主要分为自上而下自主开展和聘请国内知名会计事务所或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协助开展两类。中介机构由于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更强的专业性,能有效保证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工作有质有量的进行,我们建议高校在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时,最好聘请信誉度高、工作质量强的专业机构协助开展工作。??际上,双一流高校在构建内控体系时多采取这一种办法,其主要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内控体系构建项目启动,进行中介机构的招标工作。在标书的撰写过程中,高校尽可能与中介机构就学校内控体系现状沟通,将学校内控目标表述清晰完整。

(2)中介机构对学校内控体系现状进行现场调研与测试。调研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统计分析等多种形式。针对访谈内容、规章制度进行符合性和实质性测试,进一步了解和剖析学校内控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业务流程对学校现有内控体系进行整体性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3)梳理与优化业务流程,建立内控评价考核机制,形成控制文档。梳理业务流程图,辨别高校治理中的关键风险点,形成针对性的学校风险数据库、风险控制矩阵、缺陷整改建议,最终达到业务流程风险化、系统化、标准化、文档化。

(4)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将各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最大限度地匹配到信息系统的功能中,更大程度保证控制手段的有效,控制效果的真实可靠。

(5)内部控制培训。包括对各级管理层和业务层的内控理念宣讲、内控体系培训、内控实施指导等,从上到下贯彻内部控制理念,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

第3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解决此类学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症结。从老师的课堂教学来分析,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因此老师教学进度较快或者教学内容过难很容易使学生一做就错。

    从学生自身找症结,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分析:

    1.对于简单的题掉以轻心,漏题丢分;

第4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总复习;有效性方法

高考应试复习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选拔综合性人才,政治学科的分数虽然比不上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学科,但是其对学生高考结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博采众长,此外,教师还要认真钻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及高考的考试说明,切实提高高中政治课总复习的有效性,让学生在面对高考这只拦路虎时不那么畏惧。

一、高中政治总复习必须有时政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最为常见的知识点就是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路线以及政策,这些知识点都会在试卷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高中政治课还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并回答着时代提出的课题,因此,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政治、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就会成为高考关注的热点,这些热点在高考试卷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为此,教师必须根据《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考查时间以及考试范围,筛选出影响力大、影响时间长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不断向学生介绍这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这些事件的发展趋势以及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结合时政、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遇到那些新题型以及新知识点的时候,就不会显得手足无措。

二、注重复习的综合性

经过一定的学习,学生就能够系统地掌握政治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这时教师也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能力,但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不足的,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科学的指导,复习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为此,教师必须利用那些精练的典型例题,不断传授给学生相同知识点不同的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技巧,这既有利于稳定和规范学生的解题思路,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够得到最好的应用和发挥。高考试题中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以时事为背景的新材料、新情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例题,但一定不会遇到相同的例题,因为时事总是在变化当中,为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能够联系社会热点,不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在高考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能够做到有效地迁移。

三、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

高考复习前,学生所面临的复习科目和内容都很多,三年的资料堆砌在一起,让学生看到那些书的时候就觉得头疼。为此,教师必须把握好课堂上的45分钟,要尽量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复习的精华内容,注重复习的时效性,当然,学生也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让课堂上的45分钟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在为学生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政治的乐趣;其次,复习中教师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重点为学生讲解主干知识,让学生能够不断加深对模糊知识点的理解,而不是说教师的复习要做到“面面俱全,一无巨细”。

四、夯实基础,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那些较为新颖的选择题,还是日常学习中学生最为担忧的主观题,它的答案都是在教材中,都在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当中。具体学习中,学生会出现丢分严重的情况,尤其是选择题,这种题型丢分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基本政治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加深学生对政治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了解,只有将这些知识点“烂熟于心”,才能在面对试题的时候做到举一反三。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学生要对每一个章节或者是每一个知识点有全面的总结,要自主构建每一门学科的立体知识点,在需要的时候,学生就能够做到“随点随到”。当然,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整理,不过学生一定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否则这些知识点就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更不用说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提高高中政治课总复习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它是目前教师教学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这种复习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着重指出复习必须要有时政性以及综合性,此外,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这既有利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朝凤.提高高中政治课总复习的有效性方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01).

第5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英语 教学质量

一、目前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能力不高,教学手段单一,没有有效的运用教学设备。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在对英语的学习时,有很大程度上是在依赖教师才能进行的,这就对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着极大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普遍不高,而且还存在着英语教师资源匮乏的现象,有些小学英语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兼代的或者是请的临时英语代教,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只会讲解简单的单词与句式,而且存在着英语读法失准、语法失误的情况,这使得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很大限制。再有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一味的讲解课本内容,一味的在黑板或者多媒体教学平台中记录大量内容,使得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埋头记笔记,在课后就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整个教学过程死板僵硬,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都受到了较大的打击,进而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与质量得不到提升。

2.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我国虽然在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可是,在学校教学中,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重点,几乎所有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采用讲授法,来教予学生词汇以及语法等基础内容,然后对学生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查,而且在教学内容中也会穿插一些关于英语做题的方法与技巧,有目的、有意识的将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为应试,最终学生学习英语的作用就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在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是相当的低下。尤其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教师对于英语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以及认识不全,对于英语课程的教授,就是死抓单词,课堂的讲述的重点是单词,课堂考察的重点仍然是单词,这不是说重视单词不好,可是没有体现出英语的实践作用的单词教授就显得英语教学目标的浅显与不明确。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英语中的盲目性,导致英语学习质量难以提高。

3.教学过程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进行激励与评价。英语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学生对于英语抱有好奇与胆怯的态度。如果教师没有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述,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不管不顾,就很容易使得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激励手段,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同时,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会,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不足,从而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这就会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可是目前许多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授课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二、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1.完善教学手段,有效运用教学设备。学校应该聘用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高的英语教师,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多应用科技工具,比如电化教学媒体等,通过动画以及视频来进行教学内容展示,通过应用电脑来进行英语听力以及语言训练,有效的应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设备,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也可以将教师与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得到扩展与补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使用电化教学媒体,可以将英语课堂中的一味讲解转变为对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把课堂中心的位置转还给学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英语学习。同时,将教学内容从对词汇和语法的关注转变为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过程中达到对单词与语法的记忆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英语的能力,促进他们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2.转变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丰富完善了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需要转变教学目标,将传统的英语教学应试目标转变为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来达到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英语来与人交流,使自身的发展可持续,并且跟上时展的要求,让自己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加大对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去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去勇敢的表达交流。小学生由于刚接触英语,所以对于英语学习是抱有好奇与胆怯的心理,教师应该充分抓住这一心理,在教学设计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持学生好奇心,并创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消除这种面对新鲜事物的胆怯心理。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应用教学工具或者实际生活来创设一个教学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

第6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关键词:非市场评估 有效性 可靠性 调查方式 检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环境管制政策的有效制定,需要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定量化评估。传统的市场评估方法难以对环境成本进行评估,因为这样的市场并不存在。非市场评估方法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基于假想市场的非市场评估法为环境外部成本难以定量化评价的困难情形下做出决策提供了基本措施,然而这种方法依赖被访问者直接回答得到价值评估结果,其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在上世纪末开始一直存在争议。因此,许多关于非市场评估的研究集中在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和可靠性问题领域。本文将基于这些已有的研究及相关理论分析,探索提高非市场评估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为进一步提高非市场评估有效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借鉴。

一、影响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因素

可靠性和有效性被称为相关问题。可靠性指的是可重复性,有效性指的是反映真实情况的程度。影响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因素总体上可分为调查方式、问卷设计和偏好理论三个方面。

(一)调查方式

有研究显示,问卷发放途径、调查者、试点和预调查、信息处理、信息传达充分性等会影响可靠性和有效性[1]。

面对面发放问卷被认为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因为它不仅能使被访问者充分了解信息,而且在访问过程中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被访问者的社会经济背景和态度方面的信息。然而网络、邮件和电话访问的方式在特殊情况下也会被采用[2] 。这些情况主要包括:在相同样本群中做重复实验以检验偏好的暂时稳定性(Schaafsmaa,2014),为了避免调查者对被访问者的影响,并且给被访问者充分的时间填写问卷(Brouwer,2012)。

为了保证问卷信息清楚、完整、科学地传达给被访问者,试点和预调查是问卷设计与发放的重要过渡环节,大量学者都支持访问前的预调查[4]。此外,预调查还有助于确定属性及属性水平[3]。参与预调查的被访问者人数并没有统一规定,可以根据调查目的进行确定。

发放问卷中的信息传递也是调查方式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专业性的环境评估问题往往需要调查者对被访问者进行讲解,为被访问者的选择提供帮助。但榱吮苊庑畔⒋递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偏差,调查前应与被访问者进行有效沟通,以了解被访问者的真实意愿。此外,为使被访问者感知到的环境变化符合实际发生情况,采用照片、文字、插图、视频剪辑等方式来说明会比单一的文字说明好得多[5]。总之,调查人员在提供信息的过程中要回避个人偏好,而尽可能地引出被调查者的偏好。

最后,调查方式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应该对“不作答”情况进行正确处理,因为这将关系到调查信息掌握的充分性。

(二)问卷设计

环境价值评估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信息提供,公众对复杂环境问题的信息缺乏科学知识,在探究了复杂性和认知负担与陈述性偏好法之间的联系后,Caussade(2005)等人发现5个设计维度会影响选择的前后一致性:选择情景的数量,替代选项的数量,属性数目,属性水平的数量,属性水平的范围。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选择情景的数量和每个选择集中替代选项的数量。替代选项数量越多,得到的价值信息量越大,然而对被访问者来讲选择难度会增大。另外,过多的选择会使人陷入选择困境,从而焦躁不安。因此,替代选项的数量一定会对被访问者的选择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可靠性和有效性。综上,本文根据行为经济学参照依赖理论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1:每个选择集内的替代选项数量越多,结果的稳定性越差。

假设2:每个选择集中选项数量不同,所得WTP的结果也有显著差异。

现有研究中,选择情景的数量是比较有争议的设计维度,一些学者认为被访问者在选择过程中存在学习效应,因此选择情景数量增加会增加选择的一致性[7],但还有一些人认为选择情景增加会产生疲劳效应,因此不利于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提高[8]。选择情景数量和替代选项的数量在设计上应该相结合,如果这两个数量都过少,得到的数据信息不够充分,数量过多又会影响选择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关这个数量还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目前非市场评估方法应用中选择问题的设置少至5 ~ 6个,多至上百个。选择情景个数差异还是很大。基于这一点,本文针对选择情景设计提出假设:

假设3:选择情景的个数在一定数量内学习效应大于疲劳效应,超出一定数量,疲劳效应大于学习效应。

(三)个体偏好

传统经济学有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消费者拥有一个特定的偏好,消费者基于偏好对商品做出主观价值判断。CVM在使用过程中也暗含相同假设:被访问者拥有偏好并基于偏好做出价值回应,并且这些偏好与标准经济学理论相一致。与其相对的观点是新兴的构建性处理方式(The emerging constructive processing approach),该观点假定偏好是基于选择任务和背景因素或偏好启发构建而成[8]。Browna(2008)等人得出表达偏好的过程帮助减少了偏好的不精确性的结论,证实了偏好构建理论。许多研究者认同偏好构建的理论,但认为构建的偏好会破坏陈述性偏好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5]。但是,也有些研究认为,选择经验增加会提高偏好的稳定性[2]。例如,Spash (2002)通过询问被访问者得出量化的结果:30%的被访问者偏好发生了改变,70%的被访问者偏好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得出结论,一些人在问卷的信息提供中偏好确实发生改变,但是大多数人的偏好是稳定的。综上,本文提出的第4个研究假设是:

假设4:虽然偏好随着选择经验的增加而改变,但是构建偏好是趋于稳定的。

而由构建偏好所得WTP的在短期内(一年及以内)的稳定性也相应地得到不同结果:Schaafsma (2014)在相同样本间做了时隔一年的重复实验,所得WTP变化不大;Liebe(2012)等人同样做了时隔将近一年的重复实验,发现所得的WTP在某些属性上面仍有显著差异。由于非市场评估法所选样本随机性较大,为检验该方法使用的一般性,不同样本间短时间间隔的重复实验和间隔一年的重复实验所得WTP的比较仍需进行。从已有研究结论中可以发现,信息提供对人的偏好影响并不大,在短期(一年期)内个人偏好所得的WTP也没有很大变化。因此本文提出第5个研究假设:

假设5:由构建偏好得到的WTP在短期内(一年及以内)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检验方法

Kjr, T.(2005)指出,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检验类型有三种:一是内容有效性,指实验设计和属性选择等的合理恰当;二是标准或外部有效性,以真实市场的数据为标准的有效性;三是结构有效性,又分为收敛有效性和预期有效性。收敛有效性是非市场评估结果与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预期有效性是将非市场评估结果与理论预期或者经验预期作比较。这三种类型中,由于内容有效性检验标准比较主观;标准有效性以真实市场数据作为评判准则,因此前两种在实践中很少被用到。结构有效性是基于模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可实施性较强。

结构有效性检验具体包括:检验参数估计是否满足期待的理论特性;检验估计系数是否满足消费者选择理论(如偏好齐全,传递的,单调的,不饱满,凸函数性,连续性等);以及设置重复实验做稳定性检验[9]。设置重复实验做稳定性检验是最常见的方法。检验标准目前主要有两个:WTP的数据比较以及选择一致性检验。如Loehman (1982)选择相同样本进行一致性检验,可靠性的系数由两次实验所得数据的相关性表示。Schaafsma(2014) 进行两次时隔一年的相同实验,表明WTP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证明结果的有效性。

除了以上常用方法,自我蟾嬉彩羌煅橛行性的一种方法。例如Brouwer(2012)在问卷的最后问了关于问卷难易程度、理解清晰度等问题,被访问者对问卷的反应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可靠性和有效性。Brouwer(2012)提到了问卷回收率与可靠性的关系,即回收率水平也能够反应调查的可靠性。

三、结束语

影响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情景设计,包括:(1)选择难易程度设计。(2)优势选项设置。(3)选项间的效用差异。(4)选项的形式。(5)支付工具。第二类是个体偏好。在构建偏好的假设下,首先,恰当的情景设置有助于引出真实的偏好。其次,情景设置中有效利用偏好的学习效应而规避疲劳效应是提高非市场评估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同时,提高可靠性和有效性的检验方法也有助于增强计算结果的可信性。最后,在对现有研究及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5个研究假设。其中,有3个假设是第一次提出,有2个假设虽然现有文献已经涉及,但是对假设内容存在彼此矛盾的阐述,本文进行了确认。

参考文献:

[1] Loomis J B, Walsh R G. R ecreation Economic Decisions: Comparing Benefits and Costs (2nd) [M]. Venture Publishing Inc, 1997.

[2] Brouwer R . Constructed Preference Stability: A TestCretest[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2,1(1):70- 84.

[3] Schaafsmaa M, Brouwer R, Liekens I, et al. Temporal Stability of Preference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Natural Areas in Choice Experiments: A TestCretest[J]. R 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014, 38(85):243- 260.

[4] Luchini S, Watson V. Are Choice Experiments R eliable? Evidence from the Lab [J].Economics Letters, 2014, 124 (1):9- 13.

[5] Spash C L. Informing and Forming Pre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Valuation: Coral R eef Biodiversity [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02, 23(5):665- 687.

[6] Hensher D A. Measurement of the Valuation of Travel Time Savings[J].Journal of Transport Economics and Policy,2001, 35(1):71- 98.

[7] Bradley M, Daly A. Use of the Logit Scaling Approach to Test for R ank- order and Fatigue Effects in Stated Preference Data[J].Transportation, 1994, 21(2):167- 184.

[8] Swait J, Adamowicz W. The Influence of Task Complexity on Consumer Choice: A Latent Class Model of Decision Strategy Switching [J].Journal of Consumer R esearch,2002, 28(1)1,28(1):135- 48.

第7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消防监督执法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逐步迈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但由于消防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具体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到位、执法程序不严谨、法律文书运用不规范、消防行政处罚随意等问题,影响了消防队伍的形象,如何尽快提高消防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推进消防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进程,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每个消防监督干部面前的新课题。

1作用和意义

1.1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是践行执法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机关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消防监督部门是实施消防监督管理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于消除火灾隐患、预防各种火灾事故的发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公民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权力机关和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也加大了对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这些都对消防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消防部门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2提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是增强整体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法律素质是执法者的基本素质,而执法者法律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执法水平的高低。在严峻的火灾形势面前,只有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才能全面增强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才能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消防监督执法信息化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消防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对于确保部队适应信息时代要求,提高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消防监督人员流动性大,致使消防监督业务受到较大影响。

由于转业、复员、晋升、岗位交流等多种原因,导致消防监督岗位干部不稳定。基层的消防工作,往往同一业务要更换几个经办人,容易造成业务中断、衔接不上、前后扯皮等现象。消防机构的领导干部更换也很频繁。

2.2消防监督管理内容太多太细,致使消防机构不堪重负。

消防机构作为政府的业务主管部门,承担着各项消防工作决策,同时公安消防机构承担法律赋予公安消防机构的社会消防管理职能。如消防建筑设计消防审核、验收,开业审批、火灾事故调查等。消防监督管理内容多,任务细,常使得消防监督机构人员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2.3警力不足是消防监督不到位的先天性缺陷。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管理内容较多,仅重点单位和列管单位的定期抽查,加上各种专项治理,就已经比较繁重了。对于建筑审核、验收、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火灾事故调查这些必须做的工作,就没有精力去提高标准,对于消防宣传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许多都走了形式。

2.4消防监督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监督工作的需要。

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新的法规、规范不断出台,而许多消防监督人员由于大量的工作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学习业务,再加上单位培训跟不上,导致监督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偏低,具体工作中不同程序地存在执法程序不严谨、法律文书运用不规范、消防行政处罚随意性大等问题,客观上影响了消防队伍的形象。

3解决问题对策及方法

3.1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推进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律、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在夯实信息化基础、深化资源整合、强化信息研判、健全运行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与消防基层基础工作的有机融合,尽快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实现消防监督执法向集约高效、信息化转变,努力推动消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现有的各类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合理整合,以人员、单位等信息为基本要素,将各类消防业务形成信息关联,构建消防业务基础数据,为业务系统提供共享的基础数据。依托消防管理系统将受理登记、行政许可、消防监督检查、火灾调查、案件办理、基础信息、档案管理等工作建立模块,利用软件程序对消防执法过程进行规范。针对信息化运行维护保障量大、技术复杂、安全要求高的实际,开展网络、系统和数据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保障各类网络应用的正常开展。要抓好现有信息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熟练掌握前沿技术,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3.2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干部的综合素质

第8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舞蹈课;教学方法

舞蹈是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优美的舞姿能够展现人体的魅力,富有创造性和巧妙编排的动作能够展现肢体的活力和舞者的精神。

通过学习舞蹈,人们能够获得精神和肢体的双重发展。因此,舞蹈课成为目前高校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舞蹈课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发展现状

高校开设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而舞蹈课的加入,使体育课从单纯的体能训练跨进体能和美学的交叉领域。通过学习舞蹈,能够使女同学的气质和形体变得更加优秀,使男同学的肢体协调性增强并且更具有绅士风度。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将舞蹈教学纳入到体育公选课教学中来,学生们对舞蹈课也越来越认同,舞蹈课逐渐成为高校体育公选课的热点。

作为一名高校体育舞蹈课教师,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舞蹈课的学习内容都表示“有点难”,还有些同学因为舞蹈课对肢体协调要求较高,在课上的态度并不积极,舞蹈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并未达到。很多高校体育舞蹈课研究都将重点放在改变教学内容,引进教学器材方面,然而真正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是教学方法的改善。灵活、合理的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高体育舞蹈课的教学效果,还能够舞蹈课更受学生们欢迎。

二、适合高校体育舞蹈课的教学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来源于信息反馈和控制理论,认为学习者在进行动作学习时应有动作现状作为参照物,通过一次次的对比和修正,学生最终能够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并习得相应的动作。在体育舞蹈课中带有舞蹈风格的健美操教学环节中,使用比较分析法是十分合适的。比如民族健身操这套动作在动作上的标准性强,动作与音乐节奏的结合点明确,同时民族舞蹈风格突出,音乐是中等速度的,适合分解动作指导。教师可以将整套健美操分解为几个连贯动作,然后进行单个连贯动作的分解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肢和下肢的动作分别教学,讲解动作要领之后,先示范动作,使学生照做,然后纠正几个学生的动作到示范动作的标准,作为其他学生的参照,再依次指导和纠正,在所有学生都掌握动作要领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比较分析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舞蹈动作理解得更好,降低了舞蹈对学生的难度。

2.比赛教学法

体育的乐趣之一在于竞技,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往往能够提高人们对某项活动的兴趣,对体育舞蹈课来说,引入竞争机制也是必要的。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巧妙的使用比赛教学法,来提高学生对舞蹈课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5分钟的连续健美操动作之后,可以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进行PK,通过循环的PK赛最终产生“5分钟冠军”,然后进行下一个5分钟的动作教学,以争夺“5分钟冠军”头衔为目标,鼓励学生们对舞蹈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实践下来,一个简单的“5分钟冠军”头衔,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认真,更乐于展示自己的肢体魅力,对健美操舞蹈的接受程度变得更高。舞蹈体育课对学生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体育课”,而成为“获得荣誉”的一个平台。

3.快乐教学法

无论何种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教会学生如何快乐的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舞蹈体育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就十分具有趣味性,但是如何体现这种趣味性,则需要通过教学方法来体现。例如,在学生学习华尔兹基础舞步并能够结合音乐进行双人舞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节课的时间,以“假面舞会”作为主题进行舞蹈教学。要求学生在尽量穿着舞会服装(女生可以穿男生的服装)并为每个学生发一个舞会面具,互相选择舞伴,并在5分钟之内交换舞伴。在共舞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观察到对方的舞蹈能力,也能够通过交换舞伴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能,而戴面具跳舞又能够避免“共舞”的尴尬。实践下来,虽然学生们出现多次踩到对方脚或舞者之间互相碰到的情况,但整个课上都充满欢笑之声。

综上所述,舞蹈课作为高校体育课,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为了使舞蹈课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思考和改进,使用比较分析法在学生的舞蹈学习中进行指导,使用比赛教学法加强舞蹈课的教学效果,使用快乐教学法培养学生对舞蹈课的积极性,是适合高校体育舞蹈课的三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小军.比赛教学法在高校体育公选课初级剑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4).

[2]罗胜天.“比较分析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1).

第9篇:高效提分方法范文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分组教学 “超市”教学

一、课堂教学设计应坚持三个原则

1.先导性。要求教学设计必须不断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引入课堂,课堂教学设计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2.灵活性。指的是教学设计创新的研究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不同的学生适时改变教学方法。

3.实效性。教学设计无论怎样新奇多样,都要务必讲求实效,追求高质量的教学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坚持了以上三个基础上,教学设计创新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二、实施分组教学、“超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主观能力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配合“超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是面向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吴江市莘塔小学四(1)班和四(4)班。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实验的目的与任务:为了加强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意识,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

实验对象及样本量的估算:

实验对象:吴江市莘塔小学四(1)班和四(4)班。

样本量:79

实验分组 实验组:四(1)班39人

对照组:四(4)班40人

施加因素:

1.分组、分层教学。

2.“超市”教学。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结果分析:1实验组:体育达标率上升到90%,对照组为80%。2实验组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育质量也有所提高,师生关系融洽。

3.实验分析。(1)实验分组的方法:教师根据全班学生的特点和个别差异,主要根据成绩将全班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A,B,C三个组,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测试,如果发现A组中的某些学生成绩还不如B组的学生,就把A组中成绩下降的学生调换到B组中,B组的学生进步也可以调换到A组中。同样C组的学生成绩进步也可以调换到B组中,B组的学生成绩不如C组的学生也要调换到C组中,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提高,优化教学环节。(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教师应按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从教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认真钻研大纲,教材,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前滚翻教学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求掌握最基础的,对优秀的学生的目标一定要高。另外配合“超市”教学,目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的薄弱环节。

四、课堂教学

1.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知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评价,对后进生多采用表扬,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和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的评价,使他们进步,不断超越自己。

2.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再配合“超市”教学如:四年级的投掷课,四(1)班作为实验班四(4)班为普通教学方式,在做好了常规活动之后指出了学生的各种错误的动作及形成的原因,然后在学生面前摆出了几个辅的练习:一是解决蹬地转体的(橡皮筋绕树上然后手持橡皮筋练习),二是解决出手角度的(在学生前面放置4米高的横绳),三是解决出手的鞭打速度的(手持细竹进行鞭打练习)。学生根据自己动作不到位的情况然后选择能解决自己问题的辅练习。实验效果很明显,四(1)学生进入超市后,通过自身实践去探索、去体验、去寻找成功的方法,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再是教师传授的“接受器”,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性学习来了解运动、掌握锻炼的方法。掌握技能的速度和质量比四(4)班的传统教学模式要快的多、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