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1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人造板 工业发展 结构材料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动态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情况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欧洲,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场。定向刨花板,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继续成为人造板强势产品,但二者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与上年相比,欧洲2002年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达5790万立方米;俄罗斯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0.7%,达到470万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费量增长4.7%,达到5960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业的需求增加。

在欧洲,其目前的政策支持发展木材能源,这构成了人造板行业与能源行业争夺木材原料的局面,致使木材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一些人造板工厂的关闭。因此,欧洲人造板联盟目前正在积极行动,争取使木材先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优质人造板,待树木生命周期结束时再将其用于能源生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欧洲和北美的人造板工业将面临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但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将继续增长。

欧洲刨花板工业在2002年因有数家工厂关闭而受到影响,刨花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2002年欧洲刨花板产量299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0.2%;刨花板消费量272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2%。但其出口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刨花板工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原料竞争。由于需求不旺,原料供应短缺,西欧刨花板工业重组势在必行。

与上年相比,2002年欧洲定向刨花板继续迅速增长,产量增长17%,达160万立方米;消费量稍有下降,为160万立方米;出口翻番,增加到110万立方米。但定向刨花板工业开工不足,价格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75%的定向刨花板用于建筑,如墙板、地板、屋顶板、包装和家具等。

2002年,欧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超过850万立方米,市场需求旺盛,库存减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强化木地板工业的拉动。与上年相比,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增长0.7%,达590万立方米;进口量增长9%,出口量增长24%。但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在2003年初有所下降。胶合板产量持续增长,产量达到340万立方米。这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芬兰的产量增长了8.8%。2002年芬兰针叶材胶合板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占胶合板总产量的58%,但其桦木胶合板却面临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竞争。芬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其产量的90%供出口。其热带材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02年开始遭遇到来自中国等国胶合板的竞争压力。但今年将生效的欧盟标准EN13986将对热带材贸易产生一定的限制。届时,生产厂家需安装质量控制系统测试其产品,并且必须使用由第三方认证的实验室。

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生产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02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达563.6万立方米,出口量达158.3万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12.4%。目前,俄罗斯没有定向刨花板生产。

1998年~2002年期间,俄罗斯纤维板产量增长了62%,而消费量却增长了925。2002年,其纤维板出口24.20万立方米。目前,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尚在起步阶段。2002年,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28.6万立方米,目前有数个中密度纤维板厂和定向刨花板厂计划建设。

俄罗斯胶合板生产也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达180万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了64%,所生产的胶合板主要供出口,自1998年以来出口量增长了57%。

2003年~2004年,俄罗斯人造板生产、消费、出口量继续增加。预计今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将达到708.3万立方米,出口量达到197.4万立方米。今后几年,人造板生产能力将增加100万立方米左右。

北美2001年以后,北美人造板生产厂商面临生产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增加、国内经济恶化的局面,这种情况到2002年才有部分恢复。

北美定向刨花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02年定向刨花板产量达2040万立方米,占世界定向刨花板总产量的90%。北美也是定向刨花板的主要消费者,需求量达2020万立方米。结构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减少了胶合板的生产能力,控制了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加。该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爱尔兰、法国、德国2002年共出口201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有大幅度增长。

2002年,针叶材胶合板出口,巴西增长1倍,达25万立方米;智利增长60%,达1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形势良好,产量达36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8%;生产能力增长10%,消费量增长9%,达到400万立方米;从欧洲和南美的进口补充了其产量的不足。2002年,其胶合板产量与2001年的差别不大,为1790万立方米(历史上曾超过2000万立方米),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同年,北美胶合板消费量达2070万立方米,但胶合板面临定向刨花板的竞争,市场份额正不断减少。

2003年~2004年,北美人造板工业发展渐趋缓慢,其国内市场有所回升,出口减少。和西欧一样,北美人造板工业也在重组。刨花板产量和消费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之下。而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胶合板也稍有增长。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外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人造板工业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原料基地建设;

二、来自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增大,政府法规趋于严格,环境认证和资源可持续认证趋势增强;

三、人造板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用途不断扩大。由于优质原木供应短缺,人造板产品的用途将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替代木材制品,也用于替代塑料金属制品;

四、新技术的发展引起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如刨花板和纤维板在家具和木制品领域部分代替了传统的胶合板。而中密度纤维板又在家具等领域部分代替了胶合板和实体木材,定向刨花板在结构用途部分代替了胶合板。虽然上述替代属于木质材料市场领域内部的互相替代,但这些技术进步使木质材料在总体上具有了与其他材料竞争的能力;

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和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营;加强研究开发,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木质材料与钢、铝、塑料和混凝土等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对策

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大国。建国55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造板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实现我国木材和木材制品的生产从主要依靠天然林到主要依靠人工林的重大转折、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人造板厂3000余家,2003年人造板总产量达4553.36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产量2102.3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5.19%;纤维板产量1128.3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03%;刨花板产量547.4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8.23%;其他人造板产量775.27万立方米;胶合木产量173.14万立方米,木地板产量8642.46万立方米。我国人造板产量自2000年超过2000万立方米以来一直居于世界第2位,其中纤维板则高居世界榜首。

近3年来,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每年平均增加217万立方米,新增生产线49条,预计到2005年我国将建成投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450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850万立方米。

我国人造板工业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木材资源短缺,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流通严重脱节;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比例小,应用范围窄;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及环保标准落后,在产品质量、能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程度及对粉尘、噪音、污水的控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今后,我国人造板工业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我国人造板企业应朝着信息化、重组集团化、人员知识化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和创新,以更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和对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以质取胜,扩大出口。

二、建立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科技合作网络,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持创新技术发展。企业、研究所、大学和政府主管部门应考虑合作制定人造板长期研究发展计划,确定优先领域,避免重复研究。设备制造和胶粘剂厂商在技术开发方面可能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在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提供开发技术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知识以及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第2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剔除市场需求的因素,一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制于资源和环境这两大支撑条件。

资源支撑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铁矿石供应,如果一国的自产铁矿石资源不能满足其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考虑海外矿山资源、矿山生产能力和运输能力等条件能否支撑。

钢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环境资源,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钢铁工业必须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致力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钢铁工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铁矿石资源支撑条件

当中国年钢产量达到8亿―10亿吨时,至少年需铁矿石成品矿13亿―16.4亿吨以上(基于现有冶金技术),假设国产铁矿石能维持在3.6亿吨(2008年水平),每年铁矿石供需缺口将达到约9.4亿―12.8亿多吨,对外进口依存度将上升至70%以上。

中国自产铁矿石的支撑条件

根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评价(铁铜铝)》的统计数据,全国保有铁矿资源储量593.85亿吨(原始品位),已占用铁矿保有资源储量266.64亿吨(原始品位),未占用327.21亿吨(原始品位)。以现有储量作为2020年以前生产和规划的依据,预计到2010年、2020年铁矿的累计可供储量分别为98亿吨(原始品位)、110亿吨(原始品位)。

中国已查明的铁矿资源储量中约有1/4为难选矿,其中97%为贫矿,含铁平均品位在55%左右能直接入炉的富铁矿储量只有12亿吨左右,仅占全部储量的2%左右。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而且中国铁矿石品位每5年还下降一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美、日等国经验,虽然废钢资源可以作为对铁矿资源供给的重要补充,但是,目前国内钢铁资源积蓄量非常有限,且大量钢材被用于建筑领域,这一领域的废钢回收周期至少需要30―50年,10―20年内不可能提供大量的废钢资源,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基于铁矿石的长流程生产模式来实现。

假设中国现已形成的铁矿石成品矿3.6亿吨(2008年)生产能力保持不变,加上在建和拟建将要形成的生产能力,预计2015年国产铁矿石成品矿将达到4亿吨,2020年国产铁矿石成品矿生产规模将达到4.2亿吨。按照85%的实际开工率(2008年实际开工率为85%)计算,2015年、2020年中国成品矿的实际产量分别为3.4亿吨、3.6亿吨。

因此,整体来看中国后备铁矿资源增长潜力不大,储量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滞后于消耗速度,保有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供给保障能力来看,中国铁矿石资源的供应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和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进口铁矿石支撑条件

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储量最为丰富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储量的5.1%。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报告《矿产品概要》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世界铁矿石储量基础为3500亿吨,铁含量为1600亿吨。此外,依靠地球物理研究的深入、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勘探区域的增加,南半球发现大型新矿床的潜力很大。

从铁矿石实际供应的角度分析,如果以2001年为铁矿石产量基期,世界铁矿石资源可保证世界钢铁工业生产160年;如果再加上不断探明的新增储量(1988年迄今,世界铁矿石新探明储量增加了70%),且加上50%的废铁回收率,世界铁矿石富矿资源可以保证世界钢铁工业再发展319年。

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未来绝大多数铁矿储量的增长速度仍将高于铁矿的开采速度,铁矿石资源的保障程度很高。

世界上大型的铁矿区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东部、澳大利亚西部、中亚以及南亚,高品位矿区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几个国家。

其中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公司,巴西的淡水河谷(CVRD)公司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主要铁矿石资源集中在巴西南部的“铁四角”和北部的巴拉州地区,拥有博佩贝铁矿、卡潘尼玛铁矿和卡拉卡斯铁矿,总计储量为86亿吨(60%品位以上),年生产能力为3亿吨,球团矿生产能力2000万吨。

由于该公司铁矿石主要为露天开采,且拥有独立配套的铁路运输线和专用深水泊位(20万吨级以上),淡水河谷长期稳定释放产能的能力非常强,主要矿产可维持开采近400年。

世界第二、澳大利亚第一的铁矿石生产商力拓公司(Rio Tinto),拥有110亿吨铁矿石储量,公司大部分资源都在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2009年,力拓的哈默斯利(Hamersley)和罗布河(RobeRiver)两大铁矿共生产铁矿石2.17亿吨,约占澳大利亚总产量的50%,每年80%以上产量用来出口。

世界第三、澳大利亚第二的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公司(BHP),拥有70亿吨以上的铁矿石储量,主要铁矿纽曼(Mt.Newman)、扬迪(Yandi)等位于西澳大利亚,2009年铁矿石产量1.3亿吨,每年90%以上的产量用来出口。

根据以上分析,不考虑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南非等国,仅世界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已经披露的新增铁矿石产能,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就将达到12.83亿吨/年。加上世界已经形成的16.32亿吨/年成品矿生产能力,2020年世界铁矿石生产能力至少可以达到29.15亿吨/年,完全可以满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

运输保障条件

从全球干散货船运输能力的角度分析

根据前面的预测,2020年我国未来需要进口铁矿石9.4亿吨以上,约为当前2009年进口量的一倍多,进口总量将继续保持在全球55%以上的水平。

国际航运业权威资讯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所(Clarkson Research Studies)2009年预测则更进一步,认为提前5年,到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就将占到全球总量的60%以上(约8.7亿吨)。未来世界干散货远洋运输业至少要为中国铁矿石进口准备9亿吨以上的运输贸易量。

根据克拉克松的历史经验研究,如果要达到世界散货运输市场供求平衡,世界散货贸易量的保障倍数应为干散货船载重吨总量的13倍左右。截至2009年10月份,全球干散货船队拥有船舶总量7178艘,实际形成4.489亿吨载重吨能力。将世界范围内干散货船下水增速谨慎的设定为4%,到2015年世界干散货船将形成5.462亿吨载重吨能力,实际将提供干散货贸易量为71亿吨,其中的20%按常规是可以提供给铁矿石的运输量,以此推算届时将向世界范围内提供铁矿石贸易运输量14.9亿吨,可以满足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干散货船与专业运输船相比较具有成本低廉、建造周期短、生产技术成熟等显著特点,其产能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一年内进行调节(缩减或释放)。不仅如此,即使未来出现干散货船的供需缺口,也可以短时间内利用集装箱货轮或单壳油船紧急改造而加大市场供应量。

所以,未来世界干散货轮载重吨位的规模增长和形成的实际远洋运力投放总量,完全可以保障中国铁矿石的进口需求。

从中国铁矿石接卸港能力的角度分析

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10万吨级及以上的矿石码头32个,平均泊位接卸量只有1090万吨,非常缺乏20万―40万吨级以上的铁矿石专用码头,全国铁矿石港口通过能力只有3.7亿吨。而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4.4亿吨,形成的接卸量为5.1亿吨(多出部分为二次转运量)。

港口“通过能力”与“接卸量”的矛盾,直接导致港口长期存在铁矿石压港现象。

2009年6月下旬,好望角型船在中国港口创纪录达到87艘压港量(卸货周期21天),也就是说当时全球每10条好望角型干散货船就有一条压港在中国。

中国港口通过能力最紧张,也是全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地的北方港口区,2008年接卸进口铁矿石3.41亿吨,占全国的66.3%,而北方港口大型矿石码头的实际通过能力只有2.04亿吨,接卸缺口达到了1.3亿多吨之多。

从具体港口看,天津港矿石通过能力为0.3亿吨,实际接卸了0.57亿吨;日照港通过能力0.35亿吨,实际接卸0.67亿吨;青岛港通过能力0.4亿吨,实际接卸0.76亿吨。并且,当前中国主要20万吨级以上的铁矿石专用港口还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未来铁矿石进口量对港口区的压力将逐年增大。

进一步需要注意的是现有港口区堆场面积狭小和铁路专用线(钢厂―港口)的短缺,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港口的疏港能力发挥,而导致内陆钢铁企业要长期忍受相对较高的到厂铁矿石价格。

根据国家发改委与交通部规划,到“十一五”末(2010年)中国港口将形成4.2亿吨的通过能力,但这还远不能满足进口9.4亿吨以上的铁矿石的卸载量需求。

环境支撑条件

中国钢铁工业素有“污染大户”之称,总能耗约占全国的15%,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的6.6%,耗水量占工业总量的14%。如果继续以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能耗、排放水平),当未来中国年产10亿吨钢的时候将每年一次性消耗7亿吨标煤、16.4亿吨铁矿石(品位64.5%)、50亿吨新水和排放20亿吨的温室气体,以当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环境来看,其对国家环境外部影响非常重大。

在环保约束的前提下,中国钢铁工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国家已经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外部性影响进行了界定,并明确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式将其对环境的负面外部影响内部化。为此,国家发改委在《钢铁产业振兴规划》(2008年)中制定了相当高的环保标准,到2011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低于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二次能源基本实现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

按照以上目标,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中国钢铁工业正在逐步将对环境的负面外部性影响内部化,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在节能减排方面,2008年占全国产能80%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05年的6.62吨标准煤下降到5.5吨标准煤,吨钢耗新水由8.6吨下降到5.58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由1.97千克下降到1.36千克,吨钢COD(化学耗氧量)排放由0.22千克下降到0.14千克,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率由91%提高到95%。

在同行业比较方面,在全部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比已经降到造纸、化工和火力发电之后位例第四;废气排放量占比降到火力发电行业之后,略高于化工行业,其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占比低于火电行业、非金属矿产行业和化工行业,排名第四。

由此可见,中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通过加大资金投入、革新生产技术逐渐将对环境的外部性负面影响内部化,并正在成为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借鉴先进钢铁国家发展经验,世界主要钢铁强国多年来通过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已经初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其钢铁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因为过多的环境约束而受到影响。

如在日本,其环境容忍度更低(国土狭小、人口稠密)、钢铁资源需求大(人均钢铁消费量峰值802千克/人),但通过在钢铁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目前日本全国钢厂固体废物回收率达到98%,吨钢二氧化硫排放只有0.76千克,吨钢废水COD排放量28.6克,等等。并且,日本钢铁工业联盟规划到2010年全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为:直接节能10%(较1997年水平),“三废”实现全部内循环,间接为周围社区和钢铁产品用户节能5%。

第3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主导产业;百分比;区位商;可持续发展

一、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

1.主导产业的含义

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稍后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这时,整个经济的增长率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因此,主导产业可以定义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

2.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利于化解或缓解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有利于调整生产力布局和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以下理论:

(l)赫希曼准则。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利用投入产出表,对产业间关联度与工业化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首先发展那些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的观点,即应优先发展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效应较大的产业。按照这一准则,化工、钢铁、机械工业因其关联度大,应是政府重点扶植的产业。

(2)筱原准则。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1957年在其著名论文《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的准则,即“收入弹性准则”和“生产率上升率”准则。其政策含义是指,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同时应选择生产率上升较快、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因为这些产业投入产出比率较高,生产费用下降较快。

(3)主导产业阶段替换准则。主导产业功能的发挥,同特定的历史阶段紧密相联,因而主导产业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历史上看,曾多次出现主导产业的升级与更替,纺织、煤炭、钢铁、石油、汽车、电子等产业都曾在不同时期“唱主角”。

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受到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和众多因素制约的。

1.比较优势原则

能否把一个产业确定为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首先要看该产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并按照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本格局,结合本地区产业结构进步程度及相关产业潜在能力,综合挑选出符合社会需求导向原则、获得比较利益并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区域主导产业。

2.产业优势原则

区域的产业优势原则指区域产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市场潜力、经济效益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等,它涵盖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收入弹性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社会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它的演进往往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兴起。一个产业能否成为主导产业,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发展变化趋势。

3.技术优势原则

当今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的竞争,技术是推动社会生产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此,应选择拥有较高技术水平、技术进步速度快、而且技术进步对产值、利润贡献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便在区际分工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山东省主导产业的选择

1.选取的选择主导产业的相关指标

(1)百分比。通过对山东省工业每个行业所占的百分比的计算,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区位商。通过对山东省工业每个行业区位商的计算,得到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有其他采矿业、橡胶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对相关指标的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山东工业中各行业区位商及所占百分比的计算,二者都相对大一些的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些产业可是说是目前山东工业中的主导产业。

山东的石油化工产业较大,拥有中国最大的地炼产业,促成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强大,在夯实此基础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高端石油制品,获取更多的附加值,所以,此行业可以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山东的第一产业较发达,为该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原料,而且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该行业有很大的潜力。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纺织业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空间广阔,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纺织业已经成为山东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山东省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改革,纺织业取得了平稳较快发展。在产品设计和自主产权技术方面的探索,会进一步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指水泥、石膏、石灰、玻璃及玻璃制品、耐火材料制品等等。通用设备制造业所代表的机械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创新和引进先进的技术,不但能吸收很多先进的技术还可以自主创新许多先进的技术,如果他的比重在上升,意味着产业结构在优化,因而发展机械制造业可以提高整个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机械制造业一直是山东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部门,同时也是山东重要的出口创汇部门,山东现阶段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其升级,作为主导产业支持。由于山东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的提高,山东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这些制品及设备的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量仍然很大,所以该行业在一段时间内是可以成为主导产业的。

国家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山东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应重点培育这几大主导产业,推动其加速集聚和发展。产业的发展和培育是个长期的过程,也同样涉及到多方面的过程.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技术进步、企业调整、循环经济、品牌战略以及产业集聚七大方面应该作为山东省主导产业培育的重点。在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时,必须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全省经济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3]程必定.区域经济学[M].合肥:女徽人民出版社,1989.

[4]编写组.2001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第4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 莱芜钢城区铁铜沟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色钢城,

Abstract:The steel area of Lai wu City was founded in 1993 when Laiwu was upgraded to the Prefectural-Level city, and the steel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as set up in 2007.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teel economic evelopment zone, the supporting living space, researching innovative institutions and the third production facilities are in need imminently ,Tie tong gou District is selected because of its proper location. Under the guiding principle ---“Green steel area”, the paper discusses deeply in district orientation, urban designing concept and space planning, and respects its inspired effect on the other similar cases.

Key words: Tietonggou District of Laiwu steel area; regulatory plan; green steel area

中图分类号: 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莱芜作为济南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是以钢铁冶炼、板材深加工、新材料及其钢铁制品产业链为内核的制造业专业化城市,是都市圈的五大基地之一,该市由济青高速公路南线直接与济南和青岛的黄岛相连,为莱芜突破区位的制约因素,全面融入半岛城市群,拉近与青岛、济南的距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打通莱芜——日照、青岛港口的出海运输铁路,将莱芜打造为济南都市圈的东部出海通道势在必行。

钢城区城市空间的拓展面临“两头作战”的境地:一方面,自从上世纪70年代建厂,城市长期缺乏外延发展的充分空间,老城存在用地布局混乱,空气污染、空间局促、等多方面的问题;而另一方面,近年来村镇工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出现了建设区无组织蔓延的局面,城区以外的用地梳理和发展空间整合刻不容缓。在老城疏解和扩张的双重压力下,区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铁铜沟片区的开发建设同时兼顾老城疏解和梳理的双重职责,不是单纯的增量拓展。应当在不破坏原有生态格局的前提下,建设环境优越、适于居住的新片区。

针对以上现状,本文提出“绿色钢城”的概念,其中基本含义有两个:一个是以莱芜的核心产业,构建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的体系,建设生态的工业城市;第二个含义是对整个莱芜市而言,整个生态环境的治理,包括如何提高莱芜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光是保护环境,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改造现有的环境,提高现有的环境质量。铁铜沟片区由于优越的区域位置,随着钢城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配套的生活区、研发创新机构和三产服务设施都将在本区解决,因此如何提升环境质量,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就该片区空间特征、战略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城市设计等相关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一、铁铜沟片区规划用地范围的主要空间特征

(1)特征一:城市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城乡混合区

规划区内地形复杂,各现状建设沿新兴路和钢都大街无序进行,道路互不衔接,不成系统,使得本区缺乏与周边用地的联系,特别是与西部城区的联系。

(2)特征二:区域生态敏感地带

铁铜沟片区散布磨石山等五、六处小山丘,牟汶河的两条支流黄庄河、里辛河流经区内,形成区内“数山逶迤、二水穿越”和“三山(棋山、历山、艾山)屹立,一水(牟汶河)环抱”的自然景观相互沟通对话的风貌;西邻是钢厂的锻压厂和烧结厂,站在磨石山上西望烟尘缭绕,因此本区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规划中注重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特征三:区域交通的要冲

铁铜沟片区是从济南、青岛下高速进入钢城的门户区,北连经济开发区,西邻老城,省道韩莱公路为片区北界,交通优势极为突出。

二、铁铜沟片区发展的战略研究

铁铜沟片区的功能定位应当从济南都市圈整体发展以及莱芜城市功能结构的完善和提升这两个层次加以考察。当然也应注重新区自身发展的规律及走向,单就铁铜沟片区而言,外部的推动是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的要求应该是其功能定位主要考虑因素。

1、铁铜沟片区的功能定位

铁铜沟片区是莱芜钢城东部以居住、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型综合片区。

综合上述分析,铁铜沟片区的功能定位可描述为:以区域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政府管理功能为依托,集物流、交易、生产服务,以及中、高档居住、旅游休闲和都市工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世纪新区。

铁铜沟片区的综合按照其主导作用及区域能级的高低依次为:

•研发创新:主要包括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中试和小批量生产于一身的研发设计综合体。同时,文化传媒业也是新城创新功能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管理和信息处理:为黄庄镇和里辛镇政府所在地,可以结合铁铜沟片区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区域范围内的信息处理心和管理调控中心。

·物流、交易:利用地理位置的优越条件和区域交通的良好基础,在铁铜沟片区建设市级长途客运站和大型商贸物流园,使之成为莱芜南部地区乃至鲁中地区未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点。

·生产服务:生产服务业将成钢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而铁铜沟片区作为钢城发展的重点聚集区域,应该成为区域生产服务业的聚集地。

·中、高档居住:从莱芜的环境条件出发,结合整个钢城居住空间的布局,铁铜沟片区的居住功能中应以中高档为主体,兼顾原有居民点的改造。

·娱乐休闲:利用片区内“数山逶迤、两水穿越”的自然资源发展文化娱乐功能,突出“公园式办公、公园式居住、公园式购物、公园式娱乐”的主题,以多层次的第三产业项目布局城市核心区发展多元化的城市核心区。

·都市工业:结合片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发展都市型工业。

第5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一、很重要。中职毕业生“很重要”。去年教育部首次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这么完整地中职生的就业报告。报告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从2007到2011的5年间,全国中职毕业生超过了3000万。这个数字超过了同期本专科大学毕业生数量(2700余万)。同时,近年来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大学生的就业率在90%左右。也就是说,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要高于大学生的就业率。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显示: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明确写入十报告,但别忘了还有一群孩子的就业需要我们来关注。这群孩子年龄更小,更需要我们关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而我们往往更容易忽视他们的就业问题。

中职生的就业率为什么这么高?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发展需要大量从事基础性劳动的技能人员。人才的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塔尖是高精尖人才,中间一部分是高技能人才,位于塔底的就是基础性人才。中职培养的以塔底这部分人才为主,也是人数最多的。从这一点来说,社会确实需要我们的中职生。第二,中职毕业生80%以上的就业是学校推荐的。大学生以自主择业为主,而学校推荐能够保证中职生成功就业。

二、很辛苦。为了中职生的就业,职业学校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没有学校这样的推荐,中职生不可能取得这么高的就业率。为什么中职生就业要以学校推荐为主?中职生的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没有社会经验,学历又低,有些甚至毕业时都还没有达到国家的法定就业年龄,要让他自己就业谈何容易?所以在就业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力量。当然除学校外,还包括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这是一个共同体,就业率是共同努力的结果。政府要制定制度和政策,学校要提供比较好的环境,行业企业要密切地与学校配合,学生家长、社会等要积极地支持。这方面我们已有很多途径,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

三、很艰巨。中职生就业的任务还很艰巨。就业率高,就业形势好像很好,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来读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是不够强。这个问题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的制约。虽然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内部因素,但职业教育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大。中职生就业问题如果放在10年以前,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那个时候中职生就业没什么风险;如果放到20年以前,形势完全逆转,那个时候是包分配的。环境改变了,导致我们现在要来讨论中职生的就业问题,而且情况越来越不乐观,形势越来越趋紧。另外一个外部环境我们也要注意,就是现在产业的技术更新周期在缩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这是个必然的趋势。东部地区显现得更快一点,中西部地区相对慢一点,但从长远看,一定是发展的趋势。这样一来,虽然低端、重复的劳动将由自动化生产线乃至机器人来替代,但这并不会造成职业学校的萎缩,因为会有许多新兴岗位产生出来,比如生产线(机器人)的制造、维修、保养等工作,也都需要人来做,只是对人的技术、技能的要求提高了。

首先,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校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学校毕业生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不是在校期间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术就完成任务了。如一个中职毕业生和一个大学毕业生同样是学数控的,并且分配在同一个岗位上,中职生马上能上机操作,因为他在实习期间已经专门训练过,而大学毕业的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因此比不过中职毕业生。但一两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就超过了中职毕业生,因为他在大学里培养了良好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因此只要自己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结合实践,时间一长就操作自如了。《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职业教育要培养“知识型、发展型人才”。换句话说,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的培养比教给知识更加重要。社会变化飞快,职校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的专业技能,毕业后可以使用一时,但肯定不能用一世。比如一个毕业生到餐馆当厨师,只会烧几样菜,在岗位上也不求发展、提升、更新,可以肯定,几年后他就会被淘汰。学生在岗位上的发展与提升,不可能再回到学校里进行,所以中职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树立知识型和发展型理念。打个比方,学校在教学中交给学生“猎物”,学生只是一时吃饱,教学中如果教给学生使用猎枪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用猎枪去打猎,掌握自己生存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是中职学校转型的关键点,除了技能之外,学校还应从能力培养上做文章。就如刚才那个大学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面对同一台机床的例子,中职生一开始操作很熟练,但换一个岗位可能适应不了,这个时候中职生就需要自我专业提升,这才是解决“起步快,跑得慢”问题的关键。

其次,对学校来说,办学应和社会及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实行集团化办学、工学结合等多种方式,推荐学生实习和就业。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也应跟上产业发展步伐。如近期上海一所职校启动专业群建设。这所食品类的学校原先要求毕业生只要懂生产食品就可以,现在要掌握食品生产、食品安全、食品营销等产业链涉及的所有专业知识。职业学校为应对产业发展,建设符合产业链要求的专业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中职校专业设置不能一成不变,应不断更新,紧跟时展,对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样的毕业生不用推荐,就会被企业“抢光”。

第6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维也纳煤气罐改造工程是国际知名旧建筑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建筑群建成于1898年,由4个高72.5m、直径64.9m的罐体和一座控制室组成。当时动用了大约1.75万立方米水泥和1300万块红砖。每座罐体内部容积为9万立方米。亲临此地,建筑巨大的体量让人震撼。1986年前后,维也纳逐步从民用煤气换成天然气,煤气罐被彻底废弃。2001年维也纳决定复苏此保护性建筑,并开始征集改造方案。4个煤气储藏罐的改造方案分别出自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Nouvel)、奥地利蓝天组(COOPHIMMELBLAU)、建筑师曼弗瑞德•维多恩(ManfredWehdorn)和建筑师威尔海姆•霍兹鲍尔(WilhelmHolzbauer)这四位设计师。现今,从GoogleEarth地图上放大维也纳11区(图1)就可以清楚地看到4个体量巨大的煤气罐建筑,它以新的生命状态成为维也纳城际线上的一个醒目标识。

2中外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分析

对于欧美国家而言,现今城市旧建筑更新项目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欧美对旧建筑遗产的保护方式主要以改造公共建筑为主,例如博物馆建筑、广场建筑等。随后,人们意识到这种方式未能将遗产的种种价值有效地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因此70年代中期提出了“住到古迹中去”的口号。通过将大量的历史建筑改造为宜人的居所,有效地将历史遗产融入当地人居住的构建中。维也纳煤气罐改造项目就是其中典型案例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旧建筑价值的再认知,我国旧建筑改造项目也开始逐渐向前推进,但在这过程中呈现出诸多问题。第一,认为改造对象只是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否定一般性旧工业建筑,轻视一般性旧工业建筑构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国内的旧建筑改造主要还是局限于简单的维修、翻新之上;第三,缺乏现代意义上旧建筑改造的历史经验与系统的理论指导;第四,改造案例前期定位不清,加之后期维护不及时,改造后的建筑使用周期较短,带来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损失。

3以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谈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具体策略分析

3.1建筑外部空间改造策略对于旧工业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常用方法:第一,视旧工业建筑原本外立面造型特点,如果风格特征明显,并且造型保存较为完整,通常以保留、修缮为主要手段;第二,在旧工业建筑基础上新建部分新建筑,强调新旧对比的同时,衬托出城市的历史以及岁月流逝的痕迹。这两种常用的策略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得到了充分运用。煤气罐建筑本身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造型优美独特,四位建筑大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保留建筑原本外立面造型,强调建筑历史,确保改造后整体风格的统一。同时每座又在局部加建了部分建筑配套设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B座由奥地利蓝天组(COOPHIMMELBLAU)设计完成的改造,在面向Guglgasse街道的一侧新建了一座以现代建筑材质表现为主的公寓楼(图2)。设计师将新、旧建筑元素直接碰撞在一起,新、旧建筑材料的巨大反差展示了城市历史与现代都市生活的穿插,新、旧风格的交织使建筑产生时空对话的美感,并且以此将老建筑的新生部分扩展出来,为旧建筑平添了一抹新生的活力。

3.2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策略对旧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方式有很多种,常见有以下三种重构方式,并且这三种方式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都很好地得到了充分运用。1)划分空间一般依据新功能要求,采用垂直划分或水平划分等手法将内部空间改造为较小的空间,然后再加以利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为了保护原有建筑结构,四位设计师在建筑内部划分上,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垂直划分的方式,将原建筑空间分成适合新空间功能要求的空间尺度。2)增建空间在原建筑空间基础上,在与原结构密切相关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建筑局部增建的方式,来满足新建筑自身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煤气罐改造项目中,地面一层部分增建了连接建筑内部空间的、现代建筑材料搭建的回廊、走道、楼梯等(图3)。增建部分与建筑外部景观在视觉上形成良好的呼应与过渡。3)连接空间通过增设连廊、加盖屋顶等方式将原本互相分离的若干单体建筑实现不同程度的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建筑整体空间。空间连接方式在煤气罐改造项目中运用得非常巧妙。改造后的4座煤气罐建筑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功能与流线,如公寓、会展中心、生活配套设施等。4座建筑之间靠增设的连廊将每座内部的购物中心区域串联在了一起,增设的连廊像一条水平的纽带,使得4座罐体形成了一个整体建筑,同时又保障了各部之间的相对独立。

4以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改造策略分析

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项目完工于2004年,投入使用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十年。在这十年的实际使用中,煤气罐新城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自己独特建筑风格的城中之城。越来越完善的周边生活配套设施,证明了改造方案的合理性、可持续性与前瞻性。回望我国,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对旧工业建筑重新进行审美定位。北京、上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改造案例,改造后大部分成为了艺术机构、工作室、设计公司、酒吧等商业体。而这同时也带来了改造后新建筑生命的时间讨论,知名的北京798艺术中心,在面对高涨的北京地价的现实面前,年轻艺术家无法承受高昂的房租不得不退出,现今已与几年前无法媲美。所以,对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性改造和未来的空间拓展方式,值得我们深思与考虑。

4.1准确的项目定位项目定位决定了项目的未来走势,定位的准确性保证了项目未来持续使用的可能性。这是评价一个旧建筑改造项目成功与否的根本性前提。项目定位一般考虑三方面内容。1)准确的建筑文化定位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项目中,奥地利政府提出了“充分尊重老煤气罐在城市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保护原有外观,通过内部结构的彻底改建来适应功能转换,使其既符合现代生活所需,又能让人从外观上清晰地辨认出它们昔日的功能和当地的历史”。准确清晰的文化定位,让四位设计师不约而同地对代表文化延续的古典建筑外立面进行了修缮与保留,确保了建筑与整个维也纳城市景观的统一性,并使其成为维也纳城市发展的历史人文景观。2)未来新建筑的功能定位煤气罐建筑原本的开发定位仅是住宅项目,可以想象如果改造方案中不考虑生活配套设施的设计,那纯粹的住宅定位一定会导致人们的生活问题,项目完成后居住率一定大受影响。所以,最后开发项目重新定位为“集购物、展会、办公、住宅、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城中城”的综合开发模式,并为此改造了城市交通网,把地铁U3线延长至此,增建东北环线。这使得项目内部形成功能性循环体系,生活需求的循环运动,促使建筑体未来的延续与扩展。建成后,每年约有380万人次的年流量到新城消费与旅游,这从侧面证实了开发定位的准确性。3)设计品位的定位优秀的改造方案是项目开发成功的保证。2001年奥地利政府向全球征集煤气罐改造方案,聘请优秀的国际设计大师进行设计,他们独到的建筑重塑理念、丰富的改造经验确保了改造项目的设计审美品位。并且由于他们在学术界的威望,使得改造后的建筑成为又一个观光与旅游的文化卖点。

4.2建筑功能的有效置换翻阅我国现今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相关资料,很多自发的旧工业建筑使用功能上的变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功能的有效置换。因为它们大都缺乏明确的设计思想指导,没有能与新功能相配合的功能空间、外部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完善与重组等方面的完整的功能设计,而是仅仅停留在建筑室内或室外空间的装修改造阶段。例如,北京百万庄园原来是一片工业厂房,现在则披上了欧式的外衣。虽然旧厂房的功能与现今空间的餐饮、娱乐功能大相径庭,但这种改造手法缺乏对原有建筑内涵的理解,这是否是旧工业建筑功能的有效置换值得商榷。再来看维也纳煤气罐新城改造项目,其从三个主要方面开展了对旧建筑的有效功能置换。1)以空间功能需求为前提,合理设计空间布局。改建后的4个煤气罐靠外部加建的天桥将各座内部的商业区域贯穿到一起,并通过地铁与市区相连。为了保证每套住宅的通风采光,每组设计师都对空间进行了精心布局。以A座为例,设计师让•努维尔(JeanNouvel)沿着煤气罐的环形外墙嵌入了18幢弓形住宅塔楼,组成一个有“缝隙”的环,这种布局使每套住宅都能有良好的通风采光,人的视线可以穿过中庭从原墙体的大窗洞看到室外,加之顶部玻璃穹顶的设计,使阳光和空气能很好地导入建筑内部,罐体内采光充足,被称为“光明殿堂”。2)为满足新建筑的功能需求,合理新建建筑配套设施拓展旧建筑的空间功能。以煤气罐B座为例,为了满足较大的住宅数量要求,奥地利蓝天组在面向Guglgasse街道的一侧新建了一座以现代建筑材质表现为主的公寓楼,在保证了新建筑的功能要求下,增加了多样的公寓类型,将罐体内会议功能与住宅功能和谐地结合到一起。同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体现建筑新与旧的对比,彰显传统与现代的并存。3)系统改造建筑外部环境。室外公共设施是建筑外部空间的重要内容,对建筑外部环境的舒适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建筑外部景观的塑造也是建筑本身文化的另一方面的体现与呼应。煤气罐建筑改造中,设计师在建筑外古老的红砖墙上,新建外部金属顶棚、玻璃广告灯箱,体现新与旧的冲突美。在建筑外部广场上,将原煤气罐内部具有典型意义的机械零配件重新改造成为广场雕塑,既增加了景观的趣味性,也使得其成为原工业建筑的联想和回忆的桥梁。

4.3政府的有效监管与支持从全球城市的发展来看,几乎所有工业城市都会面临旧工业建筑废弃的问题,在国外不少国家也经历过大拆大建阶段。1965年美国著名景观大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在美国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的旧厂房改造中,实践了他本人提出的建筑“再循环”理论。1975年后,欧美许多国家用法律形式给“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以支持,并对此类建筑项目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引导旧工业建筑改造成为一种潮流。以煤气罐工程为例,对主持城市规划建设的奥地利政府来说,设计改建及后期维护煤气罐社区的花费超过1.78亿欧元,远远高于用推土机将这片旧工业区夷为平地重建的成本。但对于当地的居民来说,这里的房价远远低于维也纳其他居住区。奥地利政府为了鼓励人们住到旧建筑改造而成的社区,付给这里的居民相当高的补贴。由此来看,一个得以长期生长并维系的改造项目,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与支持。

5结语

第7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

一、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指特定区域建立在当地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方向不断强化、细化的演进过程。所谓强化是指区域分工在规模和范围上的不断扩大;所谓细化是指区域分工由农产品大类主产区向品种主产区的发展。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所赖以建立的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一个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即区域分工条件下主导专业化产品持久的、不断增加的资源动员能力或吸引能力。在影响区域比较优势的渚因素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具有不断减少的规律,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农业技术进步也具有经济系统内生的必然性,只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变化结果会因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合理利用,用养结合,则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人们就可以持续利用;相反,如果利用不当或过度利用、只用不养就会降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自然资源就会趋于枯竭。可见,自然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是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基础性条件。

二、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机理分析

新增长理论认为分工是经济内生增长的源泉,分工本身也是经济系统内生的,这样就形成了分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分工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也会因进一步的分工和技术创新而趋于下降,因此,分工本身具有不断演进的内在机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得出结论,认为农业区域分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首先,新增长理论所指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可持续增长,而是一种长期的增长趋势,分工所具有的自我演进趋势也只是出于对交易费用的降低。我们这里所指的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分工条件下农业产业体系的效益。其次,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存在过度利用的倾向,易于导致生态系统再生能力退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以看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因此,探讨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对于把握影响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过程,更好地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可以简化成一个动态的经济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农业经济系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协调相长的关系。在这两个子系统中,包括光热、降雨、地下水、环境、一般技术等公共物品类的生产要素,以及联系和规范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文化习俗、观念等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物品性质的生产要素由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是基本规律,耕地的减少具有不可逆转的刚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下降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金是否流向农业取决于农业的资金利润率大小。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一方面,要在尽可能保护好耕地的条件下,用好养好现有耕地,不断提高土地的自然再生产能力和经济产出;另一方面,要在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正确应用,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村制度创新

制度的创新或变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制度变迁或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制度变迁或创新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当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一项新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因此,通过这些因素促成的制度创新,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农村制度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之上,并沿着这一路径深入和细化。

2.农业技术创新

西北地区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一方面要不断强化西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缩小本地区的劣势。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必须围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从多层次加快科技成果向农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转化的速度,特别是在以下方面要有所创新:(1)以早地集水、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改土培肥、优良品种等为重点的综合种植技术;(2)以畜禽品种选育与改良、家禽笼养、瘦肉型猪快速育肥、牛羊圈养育肥、秸秆青贮与加工、草场改良、饲料开发(绿色饲料)与加工、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等养殖技术;(3)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环保质量标准化技术;(4)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技术;(5)荒山荒地绿化技术;(6)沙漠治理技术及沙产业开发技术等。

3.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自然环境的破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制度创新的滞后、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不足都与教育落后所造成的劳动力素质低下有紧密的关系。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主要参数。根据目前我国地区广大农村条件差,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乡,而绝大部分农村高中毕业生都要回乡务农的实际情况,农村教育体制亟待改革,这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其重点放在普通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同,职业技术教育则注重与职业技能紧密联系的教育与培训,强调的是使用性。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相互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要求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易于进一步恶化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可能使生态环境状况雪上加霜。因此,地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8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产业 工业园区 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园区生产模式是“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废弃物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管理不当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只强调末端环境管理而忽视产业系统功能和全程性生态管理。因此,必须通过产业生态管理,解决工业园区生态与产业失调问题,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

一、产业生态管理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1.产业生态管理的涵义

传统的末端治理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所带来的结果只是污染物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的转移,并没有真正地消除污染,而且也无法解决复杂的、系统的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清洁生产,促进了环境污染管理向工艺流程管理过渡,通过对污染物最小排放的环境管理减轻环境的源头压力。但是清洁生产只关注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而不考虑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的连接,因此它只能解决局部问题。作为对清洁生产的一种升华和补充,产业生态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末迅速发展起来。

产业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管理就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产业生态管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工业生产全过程,研究生产中的资源、产品及废物的代谢规律和耦合调控方法,探讨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正面影响的管理手段[3]。

产业生态管理的焦点从包括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耦合;物质代谢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生态演替过程的健康程度;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及自然调节功能的强弱和活力,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生态学原理去探讨产业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产业内部、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建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上复杂的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质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

2.范式的转变

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管理的新范式是将产业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体系,其中一个体系要素产生的“废”产物被当作另一个体系要素的“营养物”,各体系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利用彼此的副产物作为原料,而并非是不断吸收未被动用过的材料和抛弃废物,从而做到良性循环,实现产业与环境的协同和谐。

产业生态管理新范式是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一是从传统的线性生产管理模式向非线性管理模式(又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即管理范式的转变;二是强调工业园区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要求工业园区产业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谋求工业园区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三是生态效率和效用的创新。以生态和产业上最合理的方式利用工业园区资源以及设计生态和产业上更合理的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范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1)对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管治管理为预防管理。目前对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管理是管治管理。所谓管治管理是通过制定各种强制性的指标、文件和政策,以规定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和规格,最终达到有利于与自然环境协调、稳定的管理方式。传统的末端治理就是典型的管治管理。

预防管理模式则是针对工业园区生产过程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生产资源,通过科学规划生产流程,深度利用生产资源、技术提升生产工艺,力求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能够不断重复使用(可以被不同的生产流程或在不同生产阶段重复利用)。它一方面使副产品和废弃物不退出工业生产系统,由此减少环境的副产品和废弃物等剩余物质;另一方面加强了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更少地利用自然资源,最终实现资源的有限循环和环境的持续发展双重目的。

(2)变单一、封闭式的传统产业管理为在产业共生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管理。目前工业园区产业基本上是单一化的,而且与外界是相独立的。这种单一化的产业格局承担不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作用,更谈不上与区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同发展。

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构成的食物链,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而组成一张食物网。自然生态系统依靠这种食物链、食物网,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系统的稳定。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系统代谢功能看,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通过“食物链网”紧密相连,彼此间的物质传输仅需少量能量。如果从能流、物流的流量看,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主要能流、物流直接从生产者到分解者进行循环,而仅有少量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进行循环。分解者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园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分解者缺位,因比,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联系而组成一张工业食物网,也就不能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建立一种高效的工业园区生态产业系统就要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生态设计与建设。具体地讲,在工业园区产业系统个体间建立高效和谐的产业物流“供给网”,进行物流的“闭路再循环”。

因此,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系统管理就是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从工业园区生态背景、产业现状和生产技术基础出发,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与功能,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协同共生的相互关系,依据关键种和食物链“加环”、“解链”、“加工环”等原理,建立一个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良性循环且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生态产业链结构(网),从而实现工业园区物质资源循环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工业园区生态环境。

二、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生态管理的途径---构建生态产业链结构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实现工业园区产业生态管理新范式的基本途径是构建生态产业链结构。所谓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是指按物质循环、生物和产业共生原理,通过对产业链横向纵向的系统优化耦合而形成的高效率、低消耗、无(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协同,具有和谐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网状型、进化型产业复合结构。

构建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主导产业链(基本价值链)为核心,依据工业“食物网”供给关系,向下纵向延伸和横向环向拓展。向下纵向延伸就是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横向环向拓展就是将向下纵向延伸的生态产业链排放出来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再度深度加工,至此形成纵横交错的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网),即网状耦合结构。

1.纵向主导产业链构建

纵向主导产业链构建是以工业园区中“关键种企业”为核心,向下纵向延伸而形成的一种链状耦合结构,也称一维结构链,是纵向产业的直接耦合。通过生产和技术等手段,在工业园区内,进行产业的纵向系统耦合,把自然生态系统中天然存在的食物链转变为以人工为主的纵向投入产出链。

2.构建网状耦合结构

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演化成为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一样,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系统在其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会使工业园区各种链状结构进一步相互联系,从而又形成新内容的链状结构,最终使整个链状结构按因果关系耦合成错综复杂的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网状结构,使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系统各部分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种网状耦合结构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多条链式结构横向耦合。在实际工作中,在确定好链状产业链耦合结构后,根据食物链的“加环”设计(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食物链的“解链”设计、“加工环”和“补链”设计等原理,使各种副产品、各种次级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总之,从影响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管理这一基础入手,构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链状耦合结构到链与链之间横向耦合成的网状结构,最后由链与网、网与网之间相互作用耦合成为具有一定时空特性的多维立体复杂网状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结构,这不仅能达到区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三赢”理想状态,同时也为今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而创建与区外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系统给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因此,产业生态管理将成为工业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参考文献:

[1]王如松杨建新: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5)

第9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关键词 中药材加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14

AbstractThe valu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cess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Key words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ocessing

一般传统中药材讲究地道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下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对于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己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以之作为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药材生产科技水平较为落后,种植方法较为原始,缺乏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是主要问题。

要实现药业高速、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近年来中药现代化发展迅速,中药材的加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有效地指导我国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向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以达到保护珍稀中药材资源,实现中药材商品的优质高效,以及中药原料的基地化、规模化、无公害生产,利用我国中药材资源和道地药材基地生产优势,建立发展绿色中药材产品,促进中药材生产和开发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引种合理化

根据野生药材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地点进行引种和栽培。中药材的引种应以道地药材为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建立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保证优质、高产、高效地发展中药材生产。

①合作管理,分步种植,优化产业链,实现药材种植的规范化生产,种植各个步骤分别由专职人员负责管理,长期积累经验能更好地提高药材质量,所有种植人员应记录其种植期间各自领域的一切种植变化,多年比较可以总结出适合药材生长的最有效的方案。②加大科研力度,开创新的合理技术,调研药材有效成分,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有效成分。例如:人参有效成分是皂苷,用射线照射人参可以增加皂苷含量。种植基地培养人参可以适当控制射线照射增加人参皂苷含量。

药材生产和采收科学化

药材应适时采收以保证质量:管理与采收科学化。应加强对药材生产田间管理和人工驯养的技术指导,药材部门要做产量预测、市场行情及供求情况分析,尽量保证产、供、销均衡化,防止大起大落,引导药材生产走出无序的误区。药材应适时采收以保证质量。

野生变家种家养:濒危及稀有种动植物野生变家种、家养以及国内引种栽培进口南药等是药材生产中的一项技术难关。如“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石锄头的无土栽培”、“天麻的人工培养”、“西洋参的引种栽培”等已获得成功,应在此基础上增加科技投入,缓解药源的紧张状况。

高产、优质药材:加强中药材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建设药材生产基地等措施,提高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防治病虫害是药材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应以生产“绿色药材”为目标,采取适宜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近年来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抗病虫害的研究对中药材生产具有特殊意义。

农药残留及药材污染:应制定科学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如开展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等。

加工与炮制规范化

中药材产地加工指的是对药用植物或者药用动物的产地初加工[1],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制成品是中药材。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所采取的一项加工技术[2],制成品是饮片。

二者处在中药行业的不同阶段:药用植物的生产药用植物(动物)产地加工中药材中药炮制中药饮片。由于二者的加工对象和加工成品不同,药材加工和中药炮制理所应当各自独立。

为了保证中药炮制后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中药材加工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是中药材采收加工的必要环节,中药材加工由于采收时间、季节不同,以及药材经水洗、加热、干燥等处理后,亦可使中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或发生变化,研究中药材加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对评价中药材加工方法及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作为中医两大特色之一的中药饮片炮制,更多地是为了适应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强调的是为中医临床服务,需要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用药知识来指导,和中医临床结合更加紧密,因此必须由具有丰富的中医中药理论和饮片调剂、炮制技术的专业人员完成。

中药材加工与中药材的炮制有其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产地加工后直接炮制是未来中药产业的一个趋势。为了确保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我国正在推行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在“GAP”第五章“采收与初加工”里面规定了产地加工的步骤以及对加工设备和加工场地的要求,势必会让遵守“GAP”标准的种植基地建设自己规范化的加工车间。而中药行业推行的饮片生产规范化必然要求建立规范化的饮片厂,逐步通过“GMP”认证。通过“GMP”的饮片厂,应加强监督管理,加强与规范化种植基地沟通,保证药材在最佳时间通过加工处理,

讨 论

随着中药材产业链中采收加工环节的日趋完善,传统的药农的凭经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工艺标准化制定,质量标准化研究,将是中药材采收加工日后的主要工作,大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将成为日后中药采收加工行业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