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医疗巡诊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巡诊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巡诊方案

第1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上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级别:南山医院(三级医院);蛇口医院和西丽医院(二级医院);社康中心。三个级别的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水平、业务平台的先进性和医护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有较大差距。随着南山医院的迅速发展,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南山医院的业务骨干已派往国外;而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基本上没有进修机会)。尤其是深圳市南山区已有近100多家社康中心,覆盖面大,医护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种差距表现为:(1)深圳市南山区区属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服务质量的差异性显著;(2)社康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的公信力不足,医疗质量遭到质疑;(3)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资源与技术配置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化加大。这种差距导致的结果是:(1)难以为深圳市南山区全体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难以保障医疗安全;(3)难以提高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导致部分病人流失。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区内各医疗机构的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并实行共享。因此,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建立了上、下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进行统一部署和指导并设立专项基金,以推动此项制度的实施。

1 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制度建设

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统一部署、建立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制度,对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提出具体要求并设立专项基金,为深圳市南山区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1.1 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成立专项小组制定实施细则并设立基金,以推动此项制度的实施。

1.2 给予特聘专家组成员必要的荣誉和政策性待遇,同时对专家组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完善专家组成员的考核、准入和淘汰机制。

1.3 双向交流模式的执行情况,纳入各医疗机构的年度主要考核指标。各级医疗机构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制度要求下级医疗机构必须按制度要求,每年有目的、有计划的向上级医疗机构选派中青年医护人员,进行短期交流学习。上级医疗机构有责任及时接收下级医疗机构派来的短期学习交流人员。上级医疗机构必须按制度要求派有资质的副高以上的专业人员定期到下级医疗机构出诊、会诊、查房、指导手术和讲学。实现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技术资源的真正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专家的价值和作用;全面提升了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深圳市南山区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2 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2.1 短期学习与培训(上行交流)

2.1.1 社康中心根据所服务人群疾病谱的特点和每个社康中心医护人员的实际情况,每年至少向上级医院派出2名医护人员,进行为期每半年2周的短期交流学习。

2.1.2二级医院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专向技术)的向上级医院或本区重点科室派出中青年医护人员,进行为期每年1个月的短期交流学习。

2.2 专家技术指导(下行交流)

2.2.1 组建深圳市南山区特聘专家组并实施对下级医疗机构的指导。区卫生局在南山医院及区重点科室遴选有资质的专家组成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技术指导专家组。特聘专家组成员为深圳市南山区区属各医疗机构所共享。特聘专家组成员有义务每个月2次到下级医疗机构进行讲学、会诊、查房和指导手术。

2.2.2 建立社康巡诊组。由各级医院的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的临床专业人员组建社康巡诊组。社康巡诊组成员每个月1次到社康中心出诊和每个月1次组织社康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提升社康医护人员技术服务能力。

3 双向交流培训模式的具体实施

西丽人民医院社康管理部于2009年2月制定了《西丽人民医院社康中心医务人员院内轮训制度》和《2009年社康医务人员到本部轮训方案》。对本院各社康中心和参加轮训医务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3.1 医院社康办每年根据各社康中心具体情况制定轮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2 各中心主任有针对性选择社康中心医务人员到医院各科室轮训。

3.3 医院各临床科室对社康中心轮训人员,建立轮训人员登记及考核手册。考核成绩作为评定职称、提薪和奖惩的依据。

3.4 参加院内轮训人员必须刻苦学习,对学习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出现差错事故的人员需根据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直至解聘。奖惩由社康管理部研究决定。

3.5 参加轮训的社康中心医务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连续为社康中心服务两年以上。

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按《2009年社康医务人员到本部轮训方案》和各社康中心的实际需求共安排172名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到院本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进行为期1周的专科短期学习,参加轮训的医务人员认为短期轮训非常好,在对工作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得到了学习、进修、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本院根据社康中心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下派本部医务人员到各社康中心巡诊、讲课56人次,提高了社康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给医疗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共派26人中青年医务人员到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短期学习。邀请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会诊、查房、讲课、培训153人次。不仅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而且保障了医疗安全。

4 双向交流培训模式发展方向

深圳市南山区各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短期双向交流培训模式已经实施的两年多,受到下级医疗机构的一致好评。结果表明此项制度大幅度地提升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整体的医疗质量,特别是对下级医疗机构和社康中心医疗质量的提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医疗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专业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同时是深圳市南山区区属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专家,实现学深圳市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技术资源的真正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专家的价值和作用,整体提升了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了深圳市南山区医疗机构的整体竞争力。

第2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医生千千万,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工作者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他们的软实力。

x保健门诊的X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给出这个答案,需要高超医术和崇高医德的完美结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固然感人,但是,在平凡的医生岗位上一干二十年,尽心尽责,每一天每件事,都要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何尝不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

作为保健门诊的骨干力量,X医生除了要完成门诊的诊疗任务外,还担负有重要的特诊医疗保健任务。x交通拥堵,X为了按时巡诊,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巡诊。

在一次他骑着电动车巡诊的路上,一辆汽车为了超车,不惜逆行,跨线迎面冲了过来,把他撞倒。当时的那个疼,躺在地上好几分钟才缓过神来,电动车前轮更是被撞得变形。为了不影响巡诊,X留下肇事司机的车牌号和电话号码后,擦干身上的渗血,把电动车停放在路边,骑上一部共享单车,继续往巡诊对象家里赶。当时心里只想着别耽误巡诊顾不上自己的伤,事后才发现身上多处挫伤,扭伤的膝关节痛了好几个月。但他认为,再苦再痛,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职称考试,在专业技术人员扎堆的医疗行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职称考试的前夕,医院安排他护送一位保健对象前往上海就诊,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对象安顿下来、办好住院手续,他就能回来。但等到X与上海医院交接完毕、和保健对象打招呼要回来时,保健对象却说,希望他留下来、不让他走。老同志当时诊断为肿瘤,心情低落,脾气不佳,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家属也希望他留下来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X选择留了下来,在上海一呆就是半个多月。

等到治疗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绪稳定且同意他回家时,一年一次的职称考试已经结束。眼看着同学同事们兴高采烈地憧憬晋升,他只能默默地准备明年再考。后来有同事对他说:“你如果当时回来参加考试,对保健对象的诊疗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你错过了晋升对你个人影响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无助的眼神,他平静地说:“我不后悔。”相比个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熟悉X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机,X小时不关机,病友们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都喜欢打电话先问问他。今年X月份的一个周末,半夜X点多,一阵急促的铃声将他叫醒。电话那头是位姓x的老太太,八十多岁,儿女不在身边,就靠一个保姆照顾。老太太当天下午就开始头痛,以为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里头却越来越痛、无法入睡。接到这电话,理应建议老太太赶紧打X急救电话,既简单又最安全。可是听着老太太期盼的声音,他还是决定到老太太家里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时,他开车到达老太太家里,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泪便夺眶而出,双手紧紧抓着他的手不肯放开。经过初步检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压不高,没有发热,手脚也不麻木,考虑是偏头痛。

鉴于老太太家里这种情况,住院的确很是不方便,X于是半夜开车找药店,帮老太太买了急需吃的药,看着老太太吃药躺下后才离开。离开老太太家里时,保姆对他说:“x老看到你来了,眼睛里放着光,头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X电话回访,听说老太太头痛有了明显好转,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白求恩曾经说过:“当我在治病救人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多年门诊坐下来,X发现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别多,患者眩晕发作感觉时天旋地转,不能睁眼、不能起床,苦不堪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大量查阅资料,通过自学,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术。效果就是口碑,这种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却又非常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还多次上门为患者手法复位。患者们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有送红包的、有送购物卡的、有请吃饭的,他都一一拒绝,他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的。他心里牢记的,还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第3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为积极创新优抚医疗服务保障模式,探索建立医疗巡诊制度,有效缓解了优抚对象“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提升优抚对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我市对176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医疗巡诊,为他们进行健康检查、健康咨询并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共计8.8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积极做好清明祭扫期间接待服务工作。

清明节期间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是我市人民的优良传统。为了弘扬烈士无私奉献精神,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在校师生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清明前我们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积极发挥在清明祭扫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主动履行职责,加强协同配合,结合实际和清明节祭扫活动特点,制定服务保障、交通疏导、消防安全、媒体宣传等工作预案,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建立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共同组织和引导好群众开展祭扫活动,特别是祭扫高峰期优抚安置科每天安排专人前往烈士陵园值班,共同做好接待、服务工作,据统计今年共接待祭扫单位186个、祭扫群众34325余人次、烈士家属162余户。

今年9月30日是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我市提前与镇、小学、公安、安监、市人武部等有关部门协调,做好公祭活动方案以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确保了9月30日上午在烈士陵园圆满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激发实现“重树苏中标杆、率先融入苏南”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起民政部统一安排换发烈属证,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将引发一系列矛盾,我们对这项高度重视,科室人员事先集体研讨工作方案,对可能引发的矛盾和上访做好预案和解决方法,下发了换证通知,明确了换证流程和注意事项。经反复审核,严格把关,我市作为省首批烈士证换发试点单位之一,在全省率先换(补)发333份烈士证。

三、严格把关,认真做好优抚对象材料审核。

完成了本年度伤残人员退役换证、升等以及带病回乡人员材料的申报、鉴定工作。根据我市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退伍残疾换证人员的伤残证件、评残表等材料进行仔细核对、审核,杜绝了2名假伤残证蒙混过关;对升等人员的残情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审核,今年完成了1名新评,3名调整、3名伤残军人退役换证、1名补证材料的申报及残情鉴定,另外完成2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材料的申报和病情鉴定工作。完成了8名参战涉核、225名60周岁农村兵、4名烈士子女等人员生活补助材料的申报工作。严格按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圆满完成了386名残疾军人证换证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完成了3批次102名病故重点优抚对象丧葬补助费的测算,确保不错不漏,共计应发放69.72万元。

成功协调处理好因公牺牲军人刘韬及病故军人向鑫善后事宜。今年六月我市现役军官刘韬在拉萨因公牺牲,八月我市义务兵向鑫因患白血病在部队病故,市民政局派员先后前往拉萨、无锡与因公牺牲军人及病故军人家属宣讲有关政策法规,与所在部队就善后抚恤补偿问题做好协调工作,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做到了军地双满意。

四、进一步深化、推动“一助一”扶优创新工作。

开展“一助一”扶优志愿服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广志愿服务理念,深化奉献精神,改善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我市“一助一”扶优志愿服务活动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批贫困重点优抚对象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志愿扶助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有的家庭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还有的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为了继续推进“一助一”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促进优抚工作向社会化发展,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下达各镇、街道办、园区“一助一”帮扶计划350户,我们在此工作中抓特点、创亮点,有针对性的找典型,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成效。

为进一步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优抚安置工作向纵深开展,九月起我市开展了为重点优抚对象免费体检活动。通过这次体检,让广大重点优抚对象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问题,让重点优抚对象门诊有补助、大病有救助、慢性病有疗养、平时有免费体检等多重医疗保障,解决了优抚对象“看病难”的后顾之忧。

五、退伍士兵安置、培训工作有新的突破。

1.及时完成了2013年冬季退伍兵的接收登记及各项补偿金的测算、发放工作。2013年冬季我市接收退伍兵327人,按12.61%的比例实行了自然增长,我们严格按规定对这部分人员的家属优待金、一次性安置补偿金、超期服役补助金以及立功荣誉金等进行测算,2014年春节前共计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一次性货币安置补偿金以及立功荣誉金等经费2217.54万元。

2.退伍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参训率继续保持100%。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全力以赴搞好退伍军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工需求,对2013年冬季退役士兵进行全员培训,以就业为目标选择培训专业,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把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有机结合起来,为退役士兵更好的就业搭建平台已成为我市今后一段时期内退役安置工作的重点。2013年冬季我市共接收退役士兵327人,除已取得大专、本科文凭的26人,共有301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总参训人数达应训人数100%。

3.切实做好2012—2013年度转业士官的接收安置工作。由于国家安置政策的调整,导致2012、2013年度转业士官的安置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矛盾突出点,导致这部分人员经常群访、维权。为了严格按照国家安置政策妥善做好转业士官的安置工作,维护转业士官的合法权益,我们多方调研并了解周边县市转业士官安置政策,拿出了转业士官安置方案,与市财政、人社部门对接,多次与转业士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宣传国家以及地方的有关方针政策,已与12名转业士官达成安置协议,解决了这一困扰我们两年多的群访问题。

第4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一、四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构建县1小时医疗服务圈。进一步充实医疗机构人员、改善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加强我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县医院医疗服务及管理水平,完善相关功能科室建设,2015年底完成二甲医院创建工作。继续加强中藏医院能力建设,扎实做好中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二是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重点把上寨、南木达、中、上杜柯四个卫生院作为县内片区基层医疗中心。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针对现有设备情况选择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进行专业培训,力争做到设备不闲置并合理使用。力争2015年底为乡镇卫生院逐步配备医疗急救巡回车辆、配套车载医疗设备。常态化开展义诊、巡诊活动及医疗卫生急救工作。继续做好乡镇卫生院急救点建设,规范急救服务制度和程序。加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县医院能力等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用。

(二)加快推进建立地方病慢病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认真按照《县地方病慢病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

开展工作,重点抓好人员培训,做好试点前期准备,确定好发展方向,抓紧完成设备采购,立即在所在乡村进行康复医疗试点工作,同时将康复医疗与持续开展的义诊巡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村医签约服务、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医疗改善措施结合,进一步缓解就医难问题。

(三)扎实推进“农牧民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居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对疾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卫计局将组织人员定期在12个乡镇学校中普及基本健康知识,培养基本健康行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其掌握自我保健的基本技能,使农牧民健康素养普遍提高。

(四)全面启动省包虫病防治试点县各项工作。继续加强对群众进行包虫病病情调查,免费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二、卫计常规工作

(一)以满足全体居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卫生服务网络

1、优化调配卫生资源。界定不同类型的卫生院功能,不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上寨、南木达、中3个卫生院建设;组织开展地方病慢病康复理疗服务体系建设。

2、重视“网底”,做好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做好村级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等工作中的作用。

3、提升水平,加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为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龙头作用,加快完成县级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努力做好县医院创二甲工作。继续推进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二)以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减少群众易患病

一是提高认识,加大艾滋病、包虫病、结核病等疾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积极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是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完善应急机制,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和演练,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技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将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惠农政策,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一是进一步简化并规范报销程序,切实方便群众;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把准入关,加大督查力度,实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批;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同时加强对收费行为的监管,使其严格遵守物价政策,规范执行收费标准。三是加大新合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新合政策得到更多群众理解和支持。四是坚持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四)以行风整治为重点,加强卫计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加大人员考录、招聘及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强对口支援沟通协作。按目标任务继续培养全科医生及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

第5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广州市土地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辖11个区,全市常住人口约1336.82万人,户籍人口约840.60万人。广州市集中了大量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医疗中心,拥有多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集中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科、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全国一流的医学专科,每年吸引来自省内外和港澳、东南亚地区的大量需求者。

截至2014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749家,其中医院224家(公立医院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45家,拥有医疗床位7.70万张,全市卫生人员14.8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1万人,全市总诊疗人次1.38亿人次,住院人次253万人次,预计2014年全市卫生总费用715.40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5496.60元。

二、已开展的工作

(一)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养老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的通知》(穗府办[2013]30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3]27号)文件精神,我市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在内设置独立的医院或护理院;规模较小的可按标准开设医务室;周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我市坚持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实现街道全覆盖,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模式提供医疗照护支持奠定基础。一是为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我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实施《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将老年人列入重点人群,引导更多居民到基层就诊。各区均成立了组织架构,结合实际制定辖区工作方案,并积极推进。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个,占中心总数的81%。二是按照《广州市社区卫生家庭病床服务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设置家庭病床。2014年,全市共建家庭病床4785张,医生巡诊49342人次、家庭出诊15253人次

,护士巡诊68524人次、家庭出诊24852人次。三是密切配合民政部门,鼓励各区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开设家庭病床的方式与区侨颐园养老院实现医养结合,以定点服务的方式与社区养老(长者饭堂)相结合,定期派员上门开展健康教育和管理。萝岗区联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推行社工+医生+康复师的服务模式,根据长者身体特性设立独立的健康小屋和康复理疗室,对长者整体情况进行统筹管理。广州市养老协会、天河区珠吉街养老院今年6月在珠吉街举办“医护养三模式经验推广会”,对该运作模式予以肯定,将适时推广珠吉街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支持医疗机构提高老年服务能力。一是支持老年专科医疗机构和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等相关科室建设。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共有63家医疗机构开设了临终关怀科,46家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专业,438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康复医学专业。有广州市老人院医院、广州友好医院2家老年专科医院,广州友好医院护理院、广州天河珠吉护理院2家护理院,可以为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二是加强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实施2013-2015年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培训项目,选取了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康复治疗师培训医院,对全市118名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人员(包括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开展了为期12周的康复医疗技术培训,力争到2015年底完成在岗康复治疗师的全员培训工作。继续重点推进康复医疗体系双向转诊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上下级康复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和相对固定的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不足,人才缺乏。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人力、人才匮乏的困境,尤其是全科医生不足,工作强度非常大。全科医生待遇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人才容易流失。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也非常紧缺,成为养老机构、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

(二)尚未理顺医疗保险定点工作,部分“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服务内容、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没有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是相关服务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护理院、医务室等医疗机构,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二是鼓励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部分一级医院,与邻近的养老机构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三是继续加强医疗机构老年病科、临终关怀、康复医学等相关科室建设,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医疗机构开办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养护院等养老服务。

第6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关键词】云医疗;全科医疗;应用

一、前言

现阶段,云医疗技术在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均应用广泛,即在云计算、3G通信、物联网等多种新媒体技术基础上,有效结合医疗技术,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水平、实现资源共享为目的一项新型医疗服务,可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将该项医疗服务用于全科医疗中,具有科学预防疾病、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以及促进护患实时沟通等多项技术优势,实施效果良好。本文笔者主要以脑卒中系统化干预的全科医疗服务为例,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云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有效应用,现报道如下。

二、云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

1、全科医疗与云医疗系统相结合的技术要点。①详细收集并整合来源于不同医疗机构的数据资料,以患者为中心,以相关健康事件为主要线索,建立健全患者专项疾病的档案存储架构。②科学分析各项重大疾病全科医疗协同服务的需求及其环境特点,并适当借鉴其他行业中较为成熟的云医疗技术设计模式,明确全科医疗协同云医疗系统的技术架构方法及其实践原则,以促进云计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③经专家论证与技术调研,设计并制定云医疗环境下各大医疗机构协同作业的相关规范与要求,并通过技术抽象,建立和完善可支撑协同作业的应用协议栈。④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全科医疗与云医疗协同业务的系统安全策略,并完善患者个人医疗数据授权体系,以便在资源信息共享的前提下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2、临床脑卒中系统化干预的重点内容。首先,医院医护人员需对本院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调研,了解并明确脑卒中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中的协同医疗需求、协同业务内容及其医疗信息化发展情况,并将其详细整理为以“区域医疗协同云计算系统需求”为主题的调研报告。其次,科学设计区域医疗协同云计算系统云端架构、医疗机构内终端架构以及资料信息采集架构等,制定相应的医疗协同云计算架构设计方案。再次,依照既定的设计方案,针对临床中的脑卒中防治问题,从健康教育、资源共享、疾病筛查、医疗协同业务以及患者自我管理与病情康复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功能设计,制定该症患者医疗协同云计算系统功能设计方案,为之后在云系统上合理部署医疗协同SaaS功能提供方便。最后,以J2EE架构为基础,科学开发并运用脑卒中医疗协同云计算系统,发挥其区域监测、协同医疗会诊以及资源信息共享等医疗服务功能。3、医疗协同云计算系统功能服务的成果与发展前景。1.现阶段研究成果。对于脑卒中病症来讲,目前我国已合理分配或布局了不同级别和类别的医疗机构中关于该症系统化干预的职能以及不同医疗结构之间的相关技术标准与协同服务接口等,并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顺利建立了脑卒中的系统化防控体系,且初步实现了各医院之间“诊疗标准一体化”与“诊疗行为统一化”的双向转诊,以及该症患者由Ⅰ级预防、急诊救治直至Ⅱ级预防的全程无缝管理。同时,当前形势下,我国医疗行业已基本落实了“分级诊疗”精神,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可分别为患者提供不同的医疗保健服务,且医疗协同云计算系统内部可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密切监测患者在不同医院的会诊情况及其恢复期的预后情况等。2.发展前景。当前环境下,我国各大医疗机构中关于全科医疗与云医疗技术的有效结合仅限于慢性疾病的医疗管理与医疗合作流程等,其中尤以“双向转诊”较为明显,其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未来需重视并加强对“协同会诊”与“患者病情远程监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完善以云医疗技术为基础的多元化医疗协同项目,如区域性影像中心、实验室检验中心等,以强化医护人员的进修、远程会诊以及社区小范围内巡诊等内部流程的业务功能。同时,需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医疗优势,建立统一的培训与诊疗中心,在医院内部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医师培训以及全科科研活动等多个方面渗透和拓展云医疗概念,发挥其资源共享优势,并注重全科医疗中医师培训内容与临床标准的统一性,还可开展疾病前期预防与慢性病护理管理等多个科研项目的临床研究活动。总之,于全科医疗系统服务中运用云医疗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环境下笔者建议各大医疗机构需结合全科医疗实际情况,于实践医疗服务中适当融入和渗透云计算系统,并不断完善各项医疗服务体系,以加强二者之间的协同服务职能,提高社会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力,冀瑞俊,王韬,等.云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07):777-780.

第7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一是壮大队伍,创新载体建平台。帮助农村边远山区群众解决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出发点。围绕群众健康开展了巡回义诊、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医疗急救、对口帮扶、便民利民、奉献爱心等医疗卫生服务。县卫生局党委直属小分队坚持每月深入到奔赴菜子、福星等17个乡镇开展送医送药义诊和义务巡诊活动,创新方式优服务。本着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健康需求。按照分层组织、分类指导、分领域开展服务的要求。目前已诊疗20000多人(次)送药1万多元,为困难群众捐助现金3000多元。县一院、县二院、中医院三个党员志愿者小分队认真开展“大手牵小手、提质保服务”活动,为权家湾、柯寨、宏伟等乡镇卫生院援助价值20万元的医疗设备60台(件)帮扶活动100多场(次)免费接收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修学习150人(次)县妇幼保健院小分队多次深入到乡镇,为130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宫痉癌和乳腺癌义务筛查。县眼科医院党员志愿者为500多名白内障患者义务实施了复明手术。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经常深入社区居民和田间地头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25万份。

二是拓展领域。县卫生局在全县卫生系统组建了以内、外、妇、儿、中医和公共卫生主治医师以上专家为骨干的党员志愿者医疗小分队5支,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为主体的医疗卫生志愿者小分队21支,构建了一支党性意识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有专业特长的医疗卫生党员志愿者骨干队伍。坚持把战役性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深入基层,牵手万家,全面构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新”活动主题,扎实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十大行动”十百千”行动,重温“6.26指示、再为老乡出趟诊行动,大手牵小手、提质保服务”行动,公共卫生九大项目实施行动,两癌”免费筛查健康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健康光明行动,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普及宣教行动,关爱老同志行动,医疗卫生急救行动,济困病房献爱心行动),其中。创新载体建平台。制定了县卫生系统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组建成立了总人数达410名的县、乡两级党员志愿者医疗小分队26支。一是壮大队伍。使党员志愿者活动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三是勇挑重任。而且在抗洪救灾、事故急救、综治维稳、工矿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大显身手。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第一时间赶赴舟曲灾区,急难险重显身手。全系统党员志愿者不仅是活跃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健康保障的主力军。县一院、二院、中医院、首阳中心卫生院、文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控中心6支党员志愿者小分队。开展了历时半月的医疗转治和防疫工作,县二院党支部书记常学荣等同志受到省卫生厅的表彰奖励。志愿者的带动下,卫生系统全体党员积极向灾区捐款13590元,向全县农村困难党员捐助救助金14000多元。接到铝厂突发爆炸事件的第一时间,党员志愿者3个急救分队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仅20钟就奔赴爆炸地点,冲进危险车间,对全部受伤人员实施了急救转治。甲流感防治、定陇公路发生的歌舞团重大交通事故急救、首阳三十铺村学生群体癔病急救中,党员志愿者总是冲在最前,行动迅速,勇挑重担,有效处理了医疗急救,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第8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关键词】 医疗保健; 军队; 离退休老干部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10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党和政府都非常关心老干部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军队离退休干部老龄化的现实成为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近年来部队领导的逐渐重视和经费的持续增加,使离退休老干部的衣食住行等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如何让他们健康长寿的度过晚年生活,对医护人员的医疗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预防、医疗和保健工作,是医务工作者所要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和新挑战。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以前保健工作的经验及新时期保健工作的特点,现就如何做好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浅谈如下。

1 开展疾病预防,强化服务意识

1.1 在老干部健康时,需要有人指导预防疾病,监护他们的疾病;在老干部患病时能及时发现、治疗,发现慢性病时能有人长期、连续、全面地给予医疗保健服务[1]。要做好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就必须要了解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特点,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熟悉疾病谱,熟悉常见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笔者所在门诊部广大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以老干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预防、医疗、保健等服务水平,以减少疾病为其带来的身心痛苦,尽量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始终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坚持把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预防保健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知识,以提高自我防病能力。门诊部的全部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完善各种登记、统计分析和病历书写工作,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种登记、资料统计及年终的大病统筹工作。

1.2 医疗保健工作的原则是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是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要措施。由于老干部年老体弱和季节性疾病较多的特征,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中暑、肠道传染病等一些季节性疾病较易发生,卫生防疫人员加强对食堂的卫生检查和督促力度,严把病从口入关,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等药品,定期对家庭及公共场所等进行消毒、灭菌等措施。根据老干部身体的需要,每年定期发放一些保健品及保健器材,有效提高老干部抵抗疾病的能力。为预防流感、肺炎等,定期提前预防注射相关疫苗。坚持24 h值班制度,能够做到随叫随到,坚持定期巡诊和不定期巡诊相结合,送药上门服务。积极坚持做好老干部的陪诊和外出医疗保障工作,每天上午定时组织老干部坐车到总医院进行会诊,并有医护人员陪同,主动做好老干部的转诊工作。

2 突出搞好医疗服务,提高整体保健水平

2.1 干部保健工作能否做好,关键是门诊部全体医务人员,特别是从事卫生保健工作人员,能否充分认识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全心全意为机关干部服务[2]。为了做好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始终坚持以做好首长保健为中心,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重点,首长满意、领导满意、阿姨满意和自己满意,有计划地做好首长每年的体检工作,军以上首长每年的体检率达到100%。在体检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常见病、多发病和老年病的防治工作,以饮食、锻炼和心理咨询为基础,主动做好首长一些常见病的治疗工作,完成住院前的治疗和出院后的康复治疗。

2.2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作为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门诊部给所分管的每位老干部都配备了急救盒,配齐相关急救药品,家中安装了应急呼叫系统。为适应老干部发病率高、病情复杂的特点,一旦突发疾病,医护人员立即赶到家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必要的抢救。对于门诊部范围内不能收治的老干部,无论刮风下雨、春夏秋冬,组织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诊治。医护人员定期分析预测每个老干部的病情变化趋向和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计新的治疗保健方案。对于一些长期卧床的老干部,医护人员坚持定期上门检查其生命体征,看睡姿是否正确,身上是否有红肿迹象,为其翻身、拍背、按摩等,有时医护人员还为大便秘结不能排出的老干部用手抠出大便等。对在上级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干部,定期去医院向主管医师了解病情,积极配合医院治疗,解决实际问题。当老干部病情发生变化或病重、病危及病故时,门诊部领导及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协助做好终末期护理工作,同时做好家属度过悲伤的思想疏导和慰问工作。

2.3 始终要以保障老干部健康为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干部健康服务的思想。每周老干部及家属集体上街购物、公园游玩都派一名保健医生随行保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一些较特殊的老干部不管是白天、晚上、节假日,只要有保健任务,医生、护士都能做到随叫随到,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除坚持定期查体和按时巡诊之外,为防止老干部突发急症的出现,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门诊部还专为老干部配发了随身携带的含有姓名、住址、单位、电话的“保健联系卡”,以供老干部突发急症时使用。

3 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

3.1 做好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保健工作,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为了提高自身医疗保健水平,全体医务人员平时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军队和地方的学术会议及各类老年类相关医疗保健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业务水平。每星期由门诊部主任主持,责任医师汇报老干部身体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关预防、诊疗、保健建议,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分析讨论,最后综合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的预防、护理、诊疗及抢救等预案。急救室有相关人员负责,做到定人、定位,急救器材、氧气、药品、监护系统定期检查更换,及时补充,并成立急救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抢救制度。每个月组织一次突发病应急演练,提高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3.2 门诊部平时应建立和保持与上级医院的密切联系,对门诊部保健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支持和帮助。与上级医院及时沟通,是做好保健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医疗保健工作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要老干部到总医院检查、会诊、住院,都由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挂号、看病、取检查结果、签字审批及取药等手续,均由陪护人员代办。住院时,由责任医师陪送到医院,向接诊医师交代基本病情及用药治疗情况;出院时,由责任医师接回家中,及时向医院了解老干部住院期间的检查、治疗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存档交接。门诊部主任定期坚持到医院探望住院的老干部,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做手术前后及病重时均参加上级医院组织的病情讨论。与上级医院做好沟通,不仅有利于指导老干部增强防病保健的意识,还可以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尽快做出早期诊断。争取在治疗时间窗内进行超早期治疗,使老干部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救治,明显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3]。

虽然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身心健康做了一些工作,但距上级的要求,老干部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今后将继续一如既往的保持和发扬已经取得的成绩,改进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更新部分医疗设备,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使老干部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幸福地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

[1] 于志宏,刘卫华,张鲁英.加强部队老干部医疗保健浅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149.

[2] 刘霞,高慧.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干部保健工作[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62.

第9篇:医疗巡诊方案范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失能高风险贫困老年人的信息进行核实核准,做好失能贫困老年人的照护服务和监测预警工作,确保每一位失能贫困老年人都能得到基本照护服务,降低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风险。

二、实施方法和步骤

(一)信息核查。

1.核查对象。登录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重点人群模块,获取本辖区内失能高风险贫困老年人的基本数据。对不在上述名单中,但存在失能高风险的其他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也要纳入此次核查范围。

2.核查方式。以本辖区内失能高风险贫困老年人的个案信息为参考,各基层单位要安排专门力量,采取入户调查、调查、信息比对、走访了解等多种形式,使用2017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评估失能高风险老年人健康状况。

3.信息填报。根据失能高风险老年人个案信息评估情况,及时登录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重点人群模块,对失能高风险贫困老年人信息进行失能评估操作,并提交评估结果(管理系统操作说明详见附件4)。

(二)协调保障。比对核查工作结束后,卫生健康局及时将核准的失能贫困老年人信息材料函告民政、扶贫和医保等部门,请有关部门落实失能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治和医疗救助保障政策。

(三)照护服务。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对失能贫困老年人的照护服务。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落实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要确保失能贫困老年人及时获得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有条件的单位要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管理服务项目,上门提供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监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保健咨询、营养改善等医养结合服务。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失能贫困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加强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以及其他慢性病失能贫困老年人的签约管理,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通过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为失能贫困老年人提供签约服务。

3.开展长期照护服务。加强对居家失能贫困老年人照护者的技能培训,提高照护水平,减少和推迟老年人功能丧失。

(四)监测预警。建立失能贫困老年人监测预警机制。要将失能贫困老年人作为重点对象,纳入健康扶贫监测预警范围,对其基本生活、医疗保障、长期照护等情况以及因病致贫返贫风险进行动态监测,依托信息化手段实行挂牌督战,确保每一位失能贫困老年人都能得到基本照护服务,不因失能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明确任务(2020年7月上旬)。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对照本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工作举措和落实标准。

(二)信息摸底、比对核查(2020年7-8月)。对照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大数据研判的高风险失能贫困老年人个案信息,逐一开展核查,核实核准失能老年人基本信息和健康信息,并将核实核准后的信息上报到卫生健康局基层卫生健康科。

(三)政策落实、加强服务(2020年9月起)。卫健局配合民政、财政、医保、扶贫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按照规定程序落实对失能贫困老年人的救助帮扶政策,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长期照护等服务,加强因病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做到基本生活有保障、长期照护有安排。卫生健康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基层卫生健康科、老龄工作服务中心按各自职责落实相关工作。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