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消费者属性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消费者属性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消费者属性分析

第1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消费者信心指数(Index of Consumer Confidence )又称为消费者情绪指数 (Index of Consumer Sentiment)。此概念和方法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Survey Research Center)的George Katona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提出的。

在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经济学家研究分析消费者消费的诸多影响因素 ,而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计划消费时,不仅仅是根据当前的收入水平,而且还要依据其对未来可能收入的预期。诺贝尔奖获得者Lawrence Klein在谈到1946年美国经济预测出现的失误时认为,“显而易见,预测失误在于预测中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预期……”并提出需要改进预测模型,减少外生变量,除了增加消费者的收入信息外,还需要有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储蓄决策变化的经济和心理因素的信息,以增强预测模型的动态解释能力。也就是从那个时候 ,密歇根大学开始了对消费者预期的研究,进而发展到现在。

二、消费者信心指数建立的现状

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开始后,世界各国也都按照类似做法开展信心指数的编制。至今,美国、欧洲各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编制并了自己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些地区性的组织在研究并地区范围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如欧盟组织编制的欧盟国家经济信心指数及万事达卡消费者信心指数( 由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万事达卡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亚太地区消费者信心指数。我国国家统计局也于1997年12月开始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编制。此后,各个地方机构包括一些研究机构也开始陆续对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编制研究。北京于2002年率先开始此调查编制工作,另外有首都经贸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联手香港、澳门及台湾的大学定期两岸四地消费者信心指数,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山东省,河南省等省级地区的统计机构也了消费者信心指数。

但是各个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编制方法却存在些许的不同。我国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目前主要通过对全国20个主要城市进行随机抽样的调查问卷编制而成。调查问卷的问题主要涉及5个方面: 受访者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对家庭收入的看法、对目前购买商品时机的判断、对未来整体经济的判断以及对自身收入的评判。而首都经贸大学参与的两岸四地信心指数反映并量化了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就业状况、物价水平、生活状况、购房和投资6个方面的主观感受。西南财经大学的成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类似。上海财经大学推出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经济环境中消费者对形势、收入、就业、消费的判断和预期,分析了经济形势、收入、就业、耐用消费品购买意愿4项分指数。从以上论述可看出,我们国家的几种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调查编制包含的内容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者习惯有关。至于新疆地区,也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其研究对象。

三、建立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理论基础

(一) 消费理论中的心理预期理论

消费函数在凯恩斯宏观经济领域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他的有效需求理论中,试图从消费者心理因素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受到凯恩斯所处时代经济数据和数据分析技术缺乏的限制,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提出主要是基于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所以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对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解释并不成功。后来的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存在问题,即“消费之谜”:家庭数据的短期序列研究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吻合,而对家庭数据的长期序列考察却否定了凯恩斯的观点。说明了经济学理论不仅需要研究消费者目前的消费行为,而且需要研究消费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个阶段的消费行为和特点。

(二)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佛朗科·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和米尔顿·佛里德曼(M·Fridman)在他们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中都强调了预期在消费者目前消费和储蓄决策时的作用,提出消费行为具有“向前预期”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霍尔(Hall)将理性预期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随着大量的实证分析拒绝了消费总量等于人的一生的年金收入量的假设, 又有人提出了流动性约束、消费者的短视或拇指法则、收入的不固定等假设。基于这些实证分析和理论, 卡通纳补充提出, 耐用品支出是消费者预期改变的非常敏感的信号, 并且对经济景气循环影响很大。

四、乌鲁木齐消费者信心指数建立的必要性

1.在乌鲁木齐市首先建立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以外需为主转为以内需为主,而在内需中,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过低,投资与消费不平衡,扩大内需,必须提高消费,而提高消费就必须提高消费者信心水平。建立消费者信心指数,正是为了清楚的了解消费者的准确情况,为政策以及社会做出相对应的调整,从而更好的对宏观经济做出纠正,促进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第2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 膀胱癌;BPH;经尿道电切;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3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144-02

近年来膀胱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约8%的患者常合并前列腺增生[1]。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尿路不畅、尿潴留等,延长了尿中的化学致癌物与膀胱壁接触的时间,进一步增加了膀胱癌的发生率[2]。目前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多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确切。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研究应用经尿道电切(TUR)手术治疗合并BPH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选自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32例合并BPH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年龄最大80 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66.1±8.2)岁,其中19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研究组);其余13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合并内科疾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研究组 对于较小的肿瘤,用Cuttinglop直接从肿瘤基底部切割,如肿瘤较大或基底部较宽,则从肿瘤的一侧做蚕食样逐刀逐层地切至基底部,切除深度达深肌层,最后用汽化电极对创面电凝止血,并对基底部周围2 cm的膀胱黏膜进行汽化,冲洗出肿瘤组织,然后再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先切0(12)点,从颈部起切至精阜前,然后再切0-6点、12-6点,达前列腺包膜,切平底面,切除尖部组织,冲吸出前列腺碎片,最后用汽化电极对创面电凝止血。

1.2.2 对照组 膀胱肿瘤电切方法同上。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复况;②比较两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Qmax。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应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复况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术后随访显示,术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出现复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两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Qmax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IPSS评分、Qmax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术后研究组的IPS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 较术前明显提高(P < 0.05)。但对照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Qmax均未见明显差异,且术后研究组IPSS评分、Qmax较对照组改善较明显(P < 0.05)。见表2。

3讨论

BPH患者合并膀胱肿瘤较常见,其原因与BPH导致下尿路梗阻,患者排尿不畅,膀胱残余尿增加,甚至尿潴留,尿液不能及时排除干净,停留在膀胱内时间过长密切相关[3]。TURBT对单发有蒂、基底局限、肿瘤较小的浅表性肿瘤应作为首选,对有蒂且基底浸润不深的较大的肿瘤及肿瘤多发且较小、分布区域广泛的浅表性移行细胞肿瘤可作为次选[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手术时间虽然较长,但术后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出现复发病例时间较长,术后研究组的IPS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 较术前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Qmax均未见明显差异,与肖维荃[6]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进一步证明TURBT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会造成肿瘤腹壁种植、反复手术也不增加手术难度、疗效确切等优点。且也有研究报道,该手术具有打击小、可重复的优点,但同时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术中电切深度不易掌握,易造成膀胱穿孔,甚至损伤盆腔大血管或肠管[7]。

综上,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以保留良好的膀胱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发林,胡建伟,周君,等. 经尿道电切治疗90例膀胱肿瘤[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0):1111-1112.

[2] Gallagher BL,Joudi FN,Maymi ED,et al. Impact of previous bacilli-calmene--guerin failure pattern on subsequent response to bacilliealmette-guerin plus interfomn intravesical therapy[J]. Urology,2008,7(2):297-301.

[3] 江敦勤,黄玉良,陆兆祥. 同期经尿道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20例[J]. 安徽医学,2012,33(12):1607-1608.

[4] 杨国山. 经尿道电切联合电汽化治疗浅表膀胱肿瘤[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5,5(8):662-663.

[5] 杨德林,柯昌兴,王剑松,等.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32例[J].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2):109-110.

[6] 肖维荃. 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55例报告[J]. 江西医药,2009,44(9):870-871.

第3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众强烈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而企业投资者却不断向管理者施压,要求他们回报最大短期利润。此时,企业从社会角度开展营销活动,特别是善因营销(cause-relatedmarketing,CRM)越来越普遍[1],其核心是强调企业慈善行为与企业经营行为间的联系[2]。在善因营销模式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也在探寻消费者对该责任的感知状态[3],因为这些责任会影响消费者对一个公司新产品的信念和态度。美国运通公司是善因营销模式的开创者和受益者,1981年公司通过资助高雅艺术团体迅速提高了信用卡的市场占有率[4]。独立评估集团(IndependentEvaluationGroup,IEG)宣称,2005年北美地区运用善因营销与顾客沟通所耗费的经费超过10.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9%[5]。

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实践,如2001年农夫山泉“一分钱”活动;2005年“多喝蒙牛一袋奶,支援北京一分钱”活动;2007年四川徽记食品公司“售一袋爱心瓜子捐一分钱助贫困生”活动;2007年初开始,阜新梅雪啤酒公司每销售一瓶啤酒,就提出一分钱捐给贫困儿童助学事业;招商银行“每刷一次卡,向希望工程捐赠一分钱”活动等。

基于企业实践,本研究试图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探讨企业通过与公益事业结盟进行营销以及与公益事项形成社会联盟时只选择某一特定的公益事项的成因,也即从企业的最终消费者角度看,公益事项的哪些属性会影响其购买意愿和决策过程,这是企业选择捐赠公益事业应该考虑的。

2文献回顾

2.1消费者对善因营销的反应和感知

将消费者与营销模式结合起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消费者对善因营销及其开展的反应研究。Webb等发现10%的顾客对善因营销表示怀疑,但从总体上看消费者对善因营销的态度是认可的,因为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综合表明,64.8%的消费者为支持善因事项而愿意转换品牌,62.2%的消费者愿意为支持善因事项而转换零售商[6];Caney等的研究甚至表明,绝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支持善因营销产品而转换品牌或增加购买数量[7]。②消费者对开展善因营销企业的感知和反应研究。Mor等指出,虽然有些消费者认为企业支持公益事业是出于其功利性目的,但其中至少也有支持公益事业的动机[8];Cone调查显示,65%的消费者认为企业有责任支持社会事务[9]。在对善因营销企业的反应上,Ross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善因营销会积极影响消费者对捐赠企业的感知,且女性比男性表现得更加明显[10];Creyer等认为,当涉及不道德行为的企业运用善因营销时,负面影响会最小化[11]。③善因营销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Ross等认为,善因营销会使消费者对涉及该促销模式的产品形成有利的购买态度,并愿意转换品牌或零售商以支持那些开展善因营销活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10];Samu等运用公益广告和善因广告两种沟通形式研究感知适应性和主导性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意愿的影响[12];Babu等的研究发现,一个顾客在接受新产品和实施购买意愿时会受到企业开展的善因营销活动的影响[13]。④影响消费者对善因营销企业产品购买行为的因素。Strailevitz等认为,产品类型影响消费者对善因营销企业产品的购买,其中对奢侈品的正向效应比对必需品的要大[14];Despande等认为广告类型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善因营销广告比公益广告更会使消费者产生积极的反应[15];

Kalligeros认为情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而且善因营销能在消费者与产品品牌间建立情感契约[16]。⑤消费者衡量善因营销贡献和其他需考虑的事项时可能会做出的权衡。Barone等研究了消费者在善因营销、价格和质量三者间的权衡关系[17];Wymer比较分析了消费者对企业开展慈善活动3种方式的权衡,即捐助、赞助和善因营销[18]。

2.2公益事项属性的作用

对于营销战略来说,产品与其联系的对象之间的匹配或适应等属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而且吸引了大量学者的兴趣[19]。善因营销也是将一个非营利组织或公益事项与企业或其产品配对,因此属于公益事项的某些属性必将影响消费者及其对配对产品的购买态度。

Jon等运用结合分析重复并拓展了已有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品牌与慈善团体之间的适应性会影响消费者选择[20];Barbara等运用试验方法评价了公益事项—品牌联盟中消费者对于事项和品牌态度的变化,并以公益事项的亲缘性作为调节变量[21];Barbara还探究了在选择一个公益事业合作伙伴时,公益事项与品牌匹配得如何是一个重要变量[22];Brink等基于品牌与公益事项适应程度、公益活动的持续性、投入资源的数量和高管团队的参与程度等方面揭示了战术性与战略性善因营销的差别[23];Trimble等归纳现有的文献发现,多数研究使用相容性、相似性、适应性、相关性、匹配性和一致性来描述捐赠企业与公益事项间联系的感知状态[24]。然而,这些词语反映的是公益事项众多属性其中的一个,仍有大量的其他属性未被研究。例如,消费者是否会对一种有价值和较高参与水平的公益事项产生强烈的感觉,这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与该公益事项相联系的产品的购买决策。

上述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为这些研究已经解释了善因营销对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影响,评价了消费者对善因营销的态度和反应,强调了善因营销对参与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影响等。但是,对于公益事项与消费者行为之间关系,即具有什么属性的公益事项才会促进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学者们的关注还不够,特别是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公益事业本身属性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而且,消费者参与公益活动与否,跟个人自身的认知、素质文化修养、社会价值导向等也有很大关系,而中国的经营环境和伦理文化与西方存在一定差异。为此,本研究结合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环境和消费行为特征做进一步探索,即为什么有些消费者会参与企业的善因营销活动而其他消费者却无动于衷,揭示公益事项的哪些属性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参与意愿。

3假设提出

3.1公益事项重要程度

个人关联理论认为,个人关联是感知的个人重要性水平及/或由特定情境内刺激物所激发的兴趣。个人重要性的概念可以在公益事项重要性中得以体现,这种对公益事项的支持可以归因于个人经历或社会规范。Ellen等比较分析了常规性公益事项和灾难性情境,其中就是利用个人关联观念来确定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评价[25];Petty等发现灾难情境被认为是更为重要的[26]。这反映了公益事项重要性水平越高考虑某一信息的动机和机会越多,消费者感知公益事项重要性水平越高,该事项就会变得更有价值,于是消费者就会越有动机将更多的认知努力用来参与与事项相关的各种行为和活动。因此,公益事项重要程度越高,消费者参与购买的动机就越强。但是,当重要程度不高时,消费者个人价值无法体现,可能就不太愿意关心和参与该善因活动。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1]公益事项重要性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3.2公益事项可接近程度

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消费者会极其关注那些对自身生活直接有影响的事项,所以在捐赠活动与捐赠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之间会存在一个距离。而且,消费者是否能享受或参与与企业相联系的公益事项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通常消费者会认为,他们自身(朋友)可能受益或比较关注的地方性公益事项比其他范围内的公益事项更会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这是因为前者会直接使他们及其所在的社区受益,这就是本研究中所谓的公益事项的可接近程度。另外,正如亲社会行为研究文献中指出的一样,对于潜在捐赠者来讲,与其捐赠的接受者在物理距离上越近,他们就越可能参与这些形式的亲社会行为或从中受益。同样的逻辑可以应用于善因营销背景,在这种营销模式中,通常消费者会购买可能向直接影响其生活的公益事项捐赠的产品或服务。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2]公益事项可接近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3.3企业产品与公益事项一致程度

善因营销中的一致性被定义为公益事项需求及其要素与捐赠企业产品线或目标市场间的关联[25]。对于一个企业,向与其核心业务一致的公益事项捐赠将更有意义且效果更好。Menon等指出一致性对善因促销尤为重要,非一致性对宣传广告更为有效,进而他们认为二者间的差别可以归结于消费者关注的是社会公益事业还是企业本身[27];Drumwrigt认为,他们还依赖于企业与公益事项间的一致性水平或感知匹配性来确定其是否合适[1];aley发现,消费者认为企业应该捐助那些与企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28]。一旦如此,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怀疑就会减少,且当公益活动与企业能协调或匹配时,该活动就更可能成功。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3]公益事项与企业产品的一致性对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意愿有正向影响。

3.4企业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程度

匹配通常有助于一些好的东西(如正面形象)从一个对象(名人、新品牌等)向与该对象关联的品牌转移[12]。Strailevitz等已经提出品牌与公益事项的匹配程度会影响善因营销活动的成功[14];Aker等认为当核心品牌备受喜爱时,品牌延伸与核心品牌间的匹配和适应性会提高对延伸品牌的评价[29];同样地,在复合品牌联盟背景下,Park等发现当两种品牌在属性互补方面高度匹配时,成功更易于实现[30];Jon等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当公益事项备受关注时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性对消费者选择的作用,结果发现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程度可以充分地放大善因营销的效应[20]。因此可以断定,在选择行为方面公益事项与企业品牌间匹配程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4]企业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3.5公益事项可参与程度

市场人员开展善因营销活动时需要消费者各种各样的努力和参与,为此必要时会使用销售促进策略中的一些观念,如优惠券和折扣。例如,Yoplait公司在开展该项活动时,要求消费者在空的酸奶酪容器上贴上标签并邮寄回去,之后Yoplait公司将从每个盖子中捐赠10美分用于乳癌研究,因此参与此活动的消费者纷纷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成就感;另外,也有活动承诺只要消费者做出购买,不需任何参与,公司也会向某一公益事项进行捐赠。Ellen等证实了需要更高参与程度的捐赠会被更积极地感知,但仅仅是基于企业层面的[25]。善因营销可以诱使消费者为了向一种喜爱的公益事项捐赠而购买某种产品,正是出于这种喜爱,消费者愿意通过购买来参与善因营销活动以实现个人的某种成就感。一旦消费者感知的成就感得到明显提升,他们通过购买该产品而参与自己中意的公益事项的意愿就越强。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5]公益事项可参与程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

4研究方法

4.1问卷设计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目前对假设中提到的公益事项重要程度、可接近程度、企业产品与公益事项一致性、企业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度以及事项可参与程度5种属性的测量,还没有成熟的量表可以借用,因此本研究试图设计一套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量表,具体思路如下。

首先,与消费者进行访谈,以了解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是否会受到企业履行的公益行为属性的影响,如果存在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此次访谈的对象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出于方便原则,选择了在校学生。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教育水平的消费者,影响其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属性可能存在差异,特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40名,分成3个讨论组,每个组由一位访谈人员主持,并全程录音。3位访谈员分别对录音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和校对,最终得到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属性的53个不同描述,经过整理并借鉴Ellen、Bower和StacyLandret等对于公益行为的研究[25,31,32],最后归纳为24个项目,并编制结构化的封闭式问卷,所有题项都采用Likert7点值来描述,1~7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为进一步检验问卷的质量,利用初步编制的问卷进行预研究。在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发放了100份问卷,回收70份,有效问卷67份。对问卷进行质和量的分析,剔除被试者标明“不清楚题意”和单个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值低于0.30的题项,有两个题项被删除。将剩余问题提交给本校3位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语义修改和完善,最后得到正式量表,见表1。

4.2数据收集

正式调查时,笔者在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校园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点,接待自愿前来接受调查的学生,让他们阅读一些简短的情景介绍后开始填写问卷。在2007年5月~6月期间,在中国地质大学(样本1)完成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为89.00%;在华中科技大学(样本2)完成问卷500份,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为75.20%。样本描述性统计信息见表2。

5研究结果

5.1项目分析

(1)鉴别度。将每一位受试者各个题项的得分加总,并依高低排序,取总分前27%的为高分组,后27%的为低分组。对高低二组被试在每项得分平均数上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最后检定每道题目在高分组和低分组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若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则代表这一题目具有一定的鉴别力,予以保留;反之,则予以删除。对第一次测试搜集到的数据进行鉴别度分析,结果显示每一个题项皆达到显著水平(见表3),代表本量表的题项具有区分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能力。因此,在此阶段中没有删除任何一题,保留22个题项。

(2)题项与总分相关性。各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也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均分布在0.39~0.75之间,说明各题项内在一致性高。

5.2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考察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SPSS15.0采用样本1进行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因子分析之前,进行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该量表的KMO值为0.81,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小于0.01,表明数据相关阵不是单位阵,具有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1)确定主成分。根据Kaiser准则,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结合Cattell陡阶准则,选定了6个公因子,这6个公因子累积解释的方差为76.1%,而且22个测项很好地归属于这6个因子,每个测项的因子负荷值都大于0.50。根据Micael等的做法,对于多维指标,原则上要求指标项在一个维度的因子载荷值要高于0.50,而且在其他维度中的载荷值不超过0.40,同时尽量保证每个维度有3个指标[33]。据此,所有的22个测项都将保留。

根据旋转后各变量因子载荷的大小,这6个公因子分别为消费者可参与公益事项的程度、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度、公益事项的重要程度、产品与公益事项的一致程度、公益事项的可接近程度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2)量表信度分析。通过信度检验,消费者可参与公益事项的程度、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度、公益事项的重要程度、企业产品与公益事项的一致程度、公益事项的可接近程度、消费者购买意愿的α值分别为0.88、0.89、0.81、0.88、0.75、0.74,均大于0.70,而且量表的整体α值达到0.89,因此量表具有可接受的信度。

5.3验证性因子分析

运用样本2对探索性结果进行验证,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除了包含公益事项上述5个属性的五维模型(记为,该模型假定每个属性都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一个维度)外,本研究还构建了两个备选模型。一个是虚无模型(记为),该模型假定每个测项都是独立的,且都能代表一个独立的维度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另一个是一维模型(记为),它假设用于测量公益属性的所有题项都属于一个维度,进而通过这个维度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3个模型确定之后,运用LISREL8.7中的极大似然估计来实现上述的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虚无模型的自由度是负值,说明该模型与数据不能拟合;一维模型的=5210.19,df=119,P=0.00,说明该模型与数据之间的拟合不好;然而五维模型的=456.07,df=94,P=0.00,说明较前两个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要好。而且,在P<0.001水平上,优于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其他指标上,模型也胜过模型和(如表4)。

为进一步证实模型的准确性,表5给出五维模型的各维度和题项间的相关参数估计及其统计检验值。λ为各题项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如的参数估计值为0.74,表示题项在因子上的负荷为0.74,t=15.34>2说明该因子负荷是显著的,进而反映从属于因子是可以接受的;φ为各因子之间的协方差,如的参数估计值为0.56,表示因子与的协方差为0.56,而t=12.23>2说明两个因子间的协方差是显著的,因此可以肯定两个因子是独立的。

从表5可以看出,在小于0.05的水平上,所有题项在各自因子上的负荷和因子间的协方差等参数在统计上都比较显著,这表明在中国背景下模型与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最佳,进而说明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属性分为5个维度是可以接受的。

5.4公益事项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效应分析

(1)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为进一步检验公益事项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首先进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到,公益事项的5个属性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发现,各自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不会导致多重共线性,因为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都低于2.5。

(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检验前述假设,并衡量公益事项各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效应的大小,特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运用LISREL8.7将模型与数据拟合,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包含购买意愿的结构模型的值为448.08,自由度为df=195,P=0.00。尽管协方差结构模型的分析传统上依赖于对可能性比例的检验来评价该模型的拟合度,但是这个指数对样本容量、测项数量和模型中因子数量等相当敏感。因此,其他的拟合指数被本研究用来评价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总体拟合度,包括、RMSEA、CFI等指数。从软件分析结果看,=2.30<3,RMSEA=0.04<0.05,CFI=0.98>0.90,这些指数都表明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较好,这说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假设检验是可行的。

图1表明,公益事项属性的5个维度也呈一定的相关关系,这进一步证实了表5中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这5个维度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路径系数在0.001的水平上都很显著,说明公益事项属性的5个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均成立。

通过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企业与公益事项相互选择的重要性。因此,在善因营销模式中,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上述5种属性确定从产品收入中提出的部分资金该捐向何种公益事项,才能保证营销的成功;接受捐赠的公益事项也应根据事项本身与企业和产品的适配性不断培育和提升社会知名度,这会给消费者提供一种可信的外部暗示,以实现企业和公益事项的双赢。

6结论

本研究基于中国文化情境,开发了一套测量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公益事项属性量表,并以此确定和检验了5个关键属性对消费者购买捐助企业产品意愿的正向影响,5个关键属性为公益事项可参与程度、产品品牌与公益事项匹配程度、公益事项重要程度、企业产品与公益事项一致性和公益事项可接近程度,这些因素是可以影响消费者愿意参与企业善因营销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经理们为了保证企业承担的公益活动完全与最大化市场意识和绩效相协调,需要根据这5个属性来合理选择公益事项。本研究结果强调企业选择捐赠其消费者所关心的公益事项的重要性,也为探索其他影响变量(如捐赠类型、捐赠结构、时间期限和捐赠数量等)以及这些变量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提供了思路。

尽管本研究为理解在中国经营环境下发展善因营销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但仍需继续完善。

第4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品 本质属性 功能与作用性 组合整体性 

 

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 

 

(一)产品的涵义 

从原始意义上讲,产品也称劳动产品,它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可见,产品的原始意义是指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有形物质产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在广泛的意义上,产品还包括精神产品,即人们通过精神劳动而创造的产品,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 

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精神劳动的产品,产品都具有是劳动产品这一本质属性。关键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它就既可独立于生产者,又可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只有当它被消费者购买并实际消费时,这一产品才逐次或一次消亡。与此相反,除了那些可以用物化形式承载的精神产品之外,还有很多精神产品,当不具备物化条件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是在生产者头脑和身体中完成的,并且储存在生产者的头脑和身体中,没有外化于生产者头脑与身体之外。只有在受众欣赏时,这种精神产品才能通过语言、动作、颜色、接触等媒介渠道,独自或与环境一起外化出来,让受众感知获取,并内化成受众的感受体验。 

除了精神产品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也是由劳动创造生产出来的,而其产生或存在方式也和缺少物化载体承载的精神产品一样,以独特的外化和被接受方式进行生产或消费。这种产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简称服务),是生产者通过由人力、物力和环境所组成的结构系统来销售和实际生产及交付的,能被消费者购买和实际接收及消费的‘功能和作用’”。而从一般意义上说,精神产品也可归为广义的服务产品之中。 

(二)产品的种类特性 

我们把完全可以独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形物质产品叫做“独立性产品”。而把广义的服务产品叫做“非独立性产品”,因为广义的服务产品既不能独立于生产者,也不能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并且在“非独立性产品”中,又根据是以物还是以人为直接作用对象而分为两类,即“对物非独立性产品”和“对人非独立性产品”。 就“对物非独立性产品”来说,它指的是那种“直接对物”的“功能和作用”。但这种服务的真正作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品,因为是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这种服务产品。这种服务是通过物品作用于消费者的,因此我们这里也可把它叫做“物媒非独立性产品”。而就“对人非独立化产品”来说,它指的是那种“直接面向消费者身心”(即直接对人)的服务产品,它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 

“独立性产品”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存在可以截然划分的三个阶段,即生产阶段、流通阶段、消费阶段,出现两次交换(少数直销的除外)即生产者与商家的交换;商家与消费者的交换。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空上都是完全分离的,没有重叠。而在“非独立性产品”中,无论是“对物非独立性产品”还是“对人非独立性产品”,生产者提供的产品都不是一种有形物,而是人和物以及环境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使用价值。而消费者消费的就是这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使用价值。而“非独立性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不存在可以截然划分的三个阶段,而且只有一次交换,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换。并且“非独立性产品”的生产阶段与消费阶段在时空上是同一的、重叠的,“非独立性产品”的特殊本质属性正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另外,“非独立性产品“与“独立性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二者的消费界面不同:“独立性产品”的消费界面在消费者购买了产品后并实际使用商品时,而且是在与生产者脱离情况下。消费者的每次消费,都是自己主动和产品及消费环境相结合,以使产品功能得以发挥,然后消费者自己又实际消费这种功能发挥所产生的作用,形成对产品功能的体验性(即作用感受性)消费。由此可见,在“独立性产品”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是一次性购买“独立性产品”,一次或多次消费使用该“独立性产品”。因为一般的“独立性产品”都至少具有一次或以上的“功能和作用”。 而“非独立性产品”,则是生产者将人力、物力、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多次“功能和作用”的“结构系统”,即“大产品”,生产者出售的不是整个“大产品”,而是将这种“大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和作用”作为可以出售的产品,分次或分时加以出售,而自己则保留对“大产品”的剩余“功能和作用”的产权。 

如果生产者将人力、物力和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多次“功能和作用”的“结构系统”,而消费者不购买这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则就会出现构成“结构系统”的各种人力、物力、环境的浪费。因此,“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是时间的函数,它被消费利用比率越高,生产者的效益就越好,反之则越差。这就像“独立性产品”被生产出来后未销售出去形成积压一样,积压的“独立性产品”虽然可以降价,甚至可以免费赠送,但对生产者来说必然是一种损失。 

而以“功能和作用”作为产出品的“结构系统”,其一旦出现,如果无人购买它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它的“功能和作用”就不能商品化,但构成它的人力、物力和环境却是随时间而消耗的,是有成本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非独立性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时间价值)就随时间的流逝不但无法实现,而且还被浪费。在这一过程中,购买的人少也不能降低以“功能和作用”作为产出品的“结构系统”的固定生产成本。

旅游产品的涵义及本质属性 

 

(一)旅游产品的涵义 

旅游产品是一类特殊的产品,它的特殊性产生于它的消费者──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的特殊性。旅游是由旅(旅行)和游(游览)这两个核心内容构成的。而且在这两个核心内容中,游览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它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直接目的所在,而旅行则是实现游览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旅游活动中,如果把“游览”活动去掉,那么,这项活动就只剩下旅行了,而旅行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旅行并不等于旅游;如果要在旅游活动中把“旅行”活动抽掉,这也不叫旅游。可见,“旅行”和“游览”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结合才能变成旅游活动。 

根据上面对旅游活动的分析,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就是由“旅行消费”加上“游览消费”而构成的“组合性消费”。为满足这种“组合性消费”需求而整合出来的组合性整体产品。因此,旅游产品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由“旅行产品”加上“游览产品”而构成的“组合性整体产品”。 

第5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一、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

“品牌”一词最早源于古斯堪纳维亚语“brandr”,是指“牲畜所有者用于识别他们动物的工具”。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其经典著作《定位》中指出,“定位是指如何让你在潜在的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创建一个有利的定位。”欲准确理解和阐述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需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是产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性。产业品牌定位的根本目的是获取产业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创造产品消费者;二是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产业品牌定位的差异性是相对于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而言;三是产业品牌定位的识别性。产业品牌定位的着力点是产业产品市场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为消费者选购产业产品起到信号指引作用;四是产业品牌定位的方向性。产业品牌定位要结合定位主体的发展比较优势,为产业定位者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综上分析,笔者认为产业品牌定位的涵义是,“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在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有别于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差异化的产业印象认知”。

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是创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关键环节和步骤,需要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真正能指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及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定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主要从产业产品消费者,农产品产品属性,产业竞争对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

产业产品消费者分析是研究产业品牌的源点和基点,因为产业产品的消费者是产业发展基础和前提,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创造消费者。消费者分析需要分析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分析主要分析消费者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未来需求的变化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市场容量决定产业未来的发展规模,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趋势决定着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力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健康,尤其是伴随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已成为消费者主流消费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健康消费支出具有正相关性,即收入越高的人群,越重视健康保健。中国首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预测,“如果未来有超越其财富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是来自于健康产业。”从现实消费需求和趋势分析,健康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和成长空间。

(二)产业竞争对手分析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的目的是与其他区域农业产业形成差异化的品牌认知,提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商场如战场,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和重构,农产品市场竞争还会愈演愈烈,品牌的信号显现作用会进一步增强。通过对产业竞争对手分析,避免与其他区域产业品牌定位雷同或相似,形成同质化的品牌竞争,如果自身品牌定位是追随者,品牌影响力要超越前者的概率是比较低的,因为领先品牌定位最先植入消费者心智,占据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后来者如果采用类似的品牌定位策略,那么其以后的品牌建设投入更多是为先行者作“嫁衣”。通过对产业竞争者分析旨在与竞争者形成一个差异化的品牌定位,或是构建一个全新的品牌定位,获得先动优势,最先将品牌定位植入消费者心智。事实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有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和产品在其他区域同样拥有,如同属云贵高原的贵州省和云南的一些农业产业就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同样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品还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外其他区域或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通过对竞争对手分析,创建有别于竞争对手,符合消费者需求和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发展优势相符的品牌定位,使市场消费者在面对诸多同质化或同类型的农产品选购时,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能在竞购中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首选农产品品牌。

(三)农产品的产品属性分析

农产品的产品属性是指农产品所固有的功能特性,其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性、外型、色泽、香气、口感、产品成份及其他满足消费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产品功能。农产品区别于其他消费产品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产品进入人体消化吸收。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常识性消费认知“病从口入”,因此,在农产品属性中,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农产品的根本属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往往把食品安全性作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尤其是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期的中国,农产品食品安全性事实上已经成为农产品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的属性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梳理出消费者最为关注和最具价值的产品属性,并结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及消费者和竞争者分析,使品牌聚焦定位于农产品的某个价值属性,并使该产品属性成为品牌定位的内核。由于农产品食品安全性的外显性特点,这主要是针对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食品安全的隐蔽性而言,即消费者在判断食品安全性往往基于农产品的生产地理环境和生产加工过程,但生产及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性难于识别,而生产地理环境安全性的判断却相对比较直观。云南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的污染较为有限,为保障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生态型农产品的消费认知。

(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资源优势分析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农业生产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及生物物种分布密切相关。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而且云南具有地型多样化、气候多样化、物种多样化的农业生产适宜性特点,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原生态”农产品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智中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要顺势而为,充分挖掘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已形成固有认知,利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结合消费者需求及竞争对手分析,对这些已形成的良好消费认知及农业发展资源优势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形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一致性的品牌定位。

三、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及诠释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是品牌聚焦,这主要源于消费心智认知规律,消费者心智认知具有崇尚简单排斥复杂的特点。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过多的品牌定位理念,不仅起不到强化品牌认知和记忆的效果,而且还会扰乱和弱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识别,品牌定位的简约性和效果性是正相关的。通过对消费者、竞争对手、农产品属性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资源优势分析,笔者认为“健康”理念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的内核。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应定位为健康产业。“健康”的产业品牌定位不仅符合消费者需求和未来的消费趋势,而且具有无限产业成长空间。“健康”品牌定位抓住了农产品的本质产品属性,而且与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自身所具有品牌资源优势高度相关。“健康”的品牌定位符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高原”概念生态联想逻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健康”品牌定位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未来发展厘清了方向,形成了消费者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统一的品牌认知,当消费者提起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印象时,首先联想到的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健康”品牌理念。即来自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是健康的农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优质的农产品。诚然,品牌定位只是构建了品牌的理念内核,产业自身的品牌定位与在消费者心智中真正实现成功的品牌定位还有相当距离,需要对品牌定位理念进行整合传播,而且还需构建与品牌定位理念相适宜的资源配称体系。品牌定位在消费者心智中成功注册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定位者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第6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绿色食品 Kano模型 消费者需求 IPA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49-02

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成为人们未来消费的主流。通过对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的分析,可为绿色食品企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Kano模型和IPA分析法相结合,找到绿色食品消费需求类别及其归属策略,借鉴梁洁等人的研究成果,计算决策优先权指标,对顾客需求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为绿色食品市场的有效供给提供参考建议。

一、Kano模型理论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提出了Kano模型。该模型通过运用Kano模型调查表、评价表及模型结果将顾客需求属性分为5类:魅力需求、线性需求、必备需求、无差异需求、逆向需求。结合孟庆良等人提出的分析型Kano模型,将消费者需求满意度指标及需求重要度指标进行数值化处理:

三、基于Kano模型的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分析

运用Kano模型理论与方法,对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要素归属策略及优先权指数进行判定。利用消费者需求理论,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整理,以五常大米为例确定了影响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的属性,并对消费者需求进行分类。

(一)数据的收集

本次问卷主要采取实地调研的形式,通过对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地的绿色食品专卖店及大型超市的消费者进行现场发放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526份,共收回481份,其中有效问卷4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59%。

(二)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检验,正反向问题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2和0.978,均大于0.8,通过了信度检验。通过对Kano调查问卷进行效度检验,正反向问题的KMO值分别为0.853和0.949,均大于0.5,且正反向问题的Bar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1,说明该数据具有相关性。

(三)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归类

基于分析型Kano模型原理,计算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如果Xi

可以看出:共有9项要素被归为必备需求属性,分别是f3、f5、f7、f8、f9、f12、f13、f14、f16,这些需求为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企业应优先满足消费者对该要素的需求。共计5项要素被视为线性需求,其中包括f6、f10、f15、f20、f21。共计3项要素被列入魅力需求,包括f11、f17、f18。消费者对5项质量要素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分别是f1、f2、f4、f19、f22,均为无差异需求,故而消费者对此类要素要求并未过多。

(四)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优先序分析

象限I“无需关心”区。消费者对此区域内的需求要素的感知满意度较低,并且需求要素重要度也较低。从图1可以看出,需求要素f3、f4、f5处于该区域中,这三种需求均属于无差异需求,所以企业不需要关注该类需求属性。

象限II“过剩满意”区。消费者对此区域内的需求要素的满意度程度很高,而感知重要度却不高。需求要素f1、f2、f11、f18、f19、f22处于该区域中。可以看出,处于象限I和象限II中的需求要素大部分属于无差异需求,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不关心的需求要素肯定也认为不重要。

象限III“保持绩效”区。消费者对此区域内的需求要素满意度程度较高,感知重要度也很高。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5种需求属性,分别是f6、f10、f17、f20、和f21。这些需求要素大部分属于线性需求,这些需求要素的绩效水平相对较高,只需要持续保持即可。

象限IV“重点提升”区。消费者对处于在该区域的需求持有较低感知满意度和较高感知重要度。可以看出,大部分必备质量因素f4、f6、f7、f13、f15、f17、f19、f22处于该区域中,企业在这些需求要素方面的绩效并不高,需要进行重点提升和改善。

根据以上结果,企业应该优先提升f4、f6、f7、f13、f15、f17、f19、f22这些需求要素,但在提升决策中企业应对不同的需求要素赋予不同权重,考虑到ρ16>ρ12>ρ7>ρ9>ρ8>ρ13>ρ14,因此,企业应优先提升的应是消费者需求要素为f16,其次是f12,再次是f7,依次类推。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整合Kano模型确定了绿色食品消费者需求属性,其中安全性、新鲜度、品牌知名度、质量认证标识、价格、包装规格及材料和线上销售均属于必备需求。整合Kano模型和IPA分析,Y果显示:价格、包装规格及材料、质量认证标志、品牌知名度、和线上销售需要重点提升与改善。且按照优先权指数的排序为依次为品牌知名度、质量认证标志、价格、包装规格及材料和线上销售,企业将提升消费者在该类需求上的满足度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

促进绿色食品企业持续发展的建议:第一,注重企业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和公信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第二,完善标志体系建设,加强标志的规范使用。主要包括标志的授权准入制度、审查程序、协议管理、标志印刷等。第三,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实施合理定价。企业应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销售门槛,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第四,多渠道营销,加大营销网络的建设,努力开拓网络市场。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团队支持项目(2016TD013);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5-367HSD)。]

参考文献:

[1] 梁洁,张鹏,韩侠.面向顾客满意度改进决策的I-Kano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20)

[2] KANO N et al. 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 [J].The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1984 (2)

[3] 孟庆良,邹农基,李晓萍等.基于分析型Kano模型的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2(4)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第7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随着媒介技术发展以及交通便利化,外域性传播在当前的文化传播中则更显活跃。当前,生产者与消费者间单向关系中,最相关的路径转化为社会习得和群体习得。社会习得指在一定的地域文化范围内进行的传习,常听多看无师自通而习得。群体习得指在同一族群的文化区域,消费者共同参与传习,显示了群体的共同文化理念。

2包装设计类专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

2.1西方文化带来视觉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媒介技术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促进了文化交流,融合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加大了外来文化侵蚀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险。外来文化逐渐改变消费者文化理念的同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渐渐弱化,传统文化将面临被怀疑甚至遗弃的危险。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往往来自于经济科技较为发达的国家。而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国民的文化素养相对较低,文化价值判断力也较弱,这便给外来文化提供了一个同化消费者文化理念的优势。包装设计类文化产品生产方面,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标准化,能够实现批量复制的高效性。在这种背景下,容易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产品一旦开发出来,便可以短期内快速生产而推向市场。在这种工业化的模式下,中国文化产品生产由于在时效以及标准化上的劣势而遭受挤压,作为最大消费群体的年轻人,更倾向这种外来文化,从而新生一代渐渐被同化,最终改变着民族认同感,造成传统文化产品生产者的断代。

2.2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健康的传统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培养模式,依层次可以分为:新鲜期、了解期、认同期、生产期。当消费者接触新的文化产品,由其好奇心驱使进入新鲜期,这时其文化理念依然是固有的文化认知,仅当文化产品在其固有文化认知体系内符合审美或某方面需求时,才会进入了解期。消费者进入了解期,便开始主动了解该类产品的文化属性,进而反思其自身的文化理念,只有其认同了产品的文化属性,才会学习该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只有到这个时期,消费者才有可能实现向生产者也即传承者的转变,从而实现该文化产品的再生产过程。消费者与传承者分别处于金字塔自下而上的底层与顶层结构中,当这种文化传播范围不足以满足培养消费者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文化认知情况下,其文化传承的链状结构便会断裂,该文化便就失去了传承载体。由文化传承的金字塔结构可以看出,在视觉类文化产品生产者的培养过程中,重视传统文化内涵的培养,则非常重要:一,在消费者进入了解期过程中,由于社会传承渐渐成为目前视觉类文化产品的传承主线,因此扩大中国元素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金字塔结构稳定的基本条件。若视觉类文化产品中国元素展现越来越少,则变相的缩小了文化消费群体,也即最终会影响金字塔结构的稳定。二,在消费者进入认同期的过程中,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过程中,如果没有真正认同传统文化,而是在了解期受其固有文化认知干扰形成对传统文化误解,并没有达到真正认同传统文化,便构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伪传承,这种传承并不符合传统文化理念。三,在普通传承者进入了生产期的过程中,只有当消费者完整经历新鲜期、了解期、认同期、生产期,即能够进行在传统文化体系按照传统文化理念进行文化产品生产的情况下,再结合自己的文化理念对其改造,生产出的新文化产品符合传统文化理念要求的情况才属于文化创新。

3包装设计类专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紧迫性分析

包装印刷品的外观设计人员,主要来自于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而上述场所的教职培训人员基本为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因此,当前视觉类消费产品的文化生产者培养平台,究其源头主要为轻工业及设计行业的高等教育院校。由于视觉类文化产品是艺术设计与包装印刷工业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根据该领域从业人员的教育背景,相对应的专业则为包装工程、印刷工程、艺术设计等。为此,笔者对以下几所国内代表性院校作简要分析。基本所有上述高校包装工程和印刷工程专业均未开设视觉类传统文化主干以及相关性课程。即便是对文化要求更高的艺术设计专业中,仅有江南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主干课程,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未能得到重视。上述高校均为行业内的代表性学校,直接影响着全国相关专业教育方向,其大量的毕业生在未来的岗位中也往往居于行业重要位置,他们的思想理念往往也引领甚至决定着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包装设计类专业教学中重视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培养则显其紧迫性。

4结语

第8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校食堂 公共物品 属性分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公共物品的含义及特性

(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是指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指的是增加一个人使用,不会增加提供该产品的成本,所以多个人享用不会损害他人利益;非排他性指的是不能阻止他人任意享用。

而私人物品是私人之间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的物品。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排他性和选择性的特征。消费者可以排他性地使用他所购买的物品,生产者也可以把生产的成本通过交易实现补偿,实现收益内部化,所以私人物品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有效供给。

(二)准公共物品的定义

纯公共物品可以定义为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而准公共物品可以定义为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有限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是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社会物品。它具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混合特征。

二、高校食堂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一)高校食堂消费特征

1.高校食堂的消费特征具有有限排他性,目前我国各高校食堂的消费对象主要是本校学生和教职工。在本校学生和教师的范围内,我们不能有效阻止他人任意享用。虽然对于校外人员来说,一般办不到校园饭卡,理论上杜绝了其进入学校食堂消费的可能性。但是在现实中,情况并非如此,许多校外人员依靠各种手段同样可以用校园饭卡在学校食堂就餐,即“搭便车”行为。

2.高校食堂在本校师生人数消费规模范围内,本校师生对于食堂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即增加一个人使用,不会增加提供该物品的成本,所以多个人享用不会损害他人利益,因为在本校师生的人数界限内,增加一个就餐者进入食堂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高校食堂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上面分析,高校食堂消费特征是非竞争性的,然而并不是完全非竞争性的,因为食堂的空间总是有限的,在一定空间和资源的约束下,允许就餐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当进入食堂进行消费的人员数量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食堂的边际成本就会大于零并趋于上升,并出现拥挤消费现象,同时个体之间也会产生负的外部经济,经济学把这种拥挤现象称之为“公地悲剧”。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在校学生数激剧增加,对高校食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食堂容量没有同扩招人数同比例上升,可能会出现拥挤,非竞争性消失。

准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不是独占的,但也不是全社会人人都可共享的,因为人人共享势必造成拥挤或容量缺乏,这就是准公共物品的拥挤性特征。拥挤性是由公共产品的空间不可分割性带来的,当消费者的数目增加到一定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正的情况,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将会减少全体消费者的效用,如博物馆、公园等。因此这种拥挤性直接孕育了付费制的出现,进入食堂消费,必须要付出个人消费代价。

高校食堂的消费特征没有纯粹公共物品同时具备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也没有私人物品同时具备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是一种介于纯粹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这也正是问题的复杂之处。从效率角度分析,应按私人产品方式供给;从公平性角度考虑,则应按公共产品方式供给。

三、高校食堂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分析

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是指以适度的生产成本尽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供给和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在研究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时,有必要与社会对此公共物品的需求相联系。当公共物品的供给与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相一致时,该公共物品就实现了有效供给,此时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实现了均衡,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高校食堂公共物品若完全由私人提供,基于食堂这种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私人提供者难以准确发现使用者,因此很难提出收费要求。另一方面就前述高校食堂的非排他性消费特征来说,我们很难排斥“搭便车”行为。而“搭便车”行为使得私人不可能有效地向食堂公共物品消费者收取价格或费用(指的是食堂建设的费用),从而厂商的生产成本得不到有效补偿,因此,在价格引导下,私人不可能有效提供所需的公共物品。此外,“搭便车”行为还大大弱化了人们对非排他物品的消费约束,使得人们愿意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为零,从而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的市场需求小于社会对非竞争品的实际需求,由此决定了非竞争品的产量低于最大福利产量。也即,私人提供该公共物品是无效率的。

高校食堂针对的是较固定的、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水平因家庭条件的不同而高低不同,在现实世界里,学校食堂的价格总是相对偏低的,明显低于学校周边餐馆的价格,而在营养、卫生方面更有保证。因此从该公共物品公益性以及供给角度看,由政府提供该公共物品更为有利,因为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来补偿生产成本,从而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尤其在物价持续上涨时,考虑到学生和经营实体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而这是私人提供公共产品难以做到的。但是,由于政府难以确定该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而且由于学校食堂的公益性,食堂经营主体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第一目标,必然导致其缺乏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为食堂菜品虽然便宜、卫生,但品种单调、味道单一,服务质量差,不能满足所有师生的需求。因此,适当引入竞争,由私人提供一部分该公共物品,特别针对某一类或某几类消费群体做出自己的特色,实现经营者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总之,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使得其供给和需求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反映,而且公共物品始终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具有递减的边际成本。市场机制供给公共物品成本不能由价格进行弥补,供给量往往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政府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提供公共物品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并不排斥其它组织更有效地供给公共物品。针对在公共物品提供上的“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结合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

[1]涂晓芳.论城市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第9篇:消费者属性分析范文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经济属性 社会化改革

一、相关理论回顾

1、新古典市场均衡理论

新古典理论认为,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组织,其生产函数为∏=PY-C(∏:利润,P市场价格,Y产量,C生产成本)。每一厂商都要面对两种重要决策:选择产量和制定价格。市场由供给与需求两方组成,行业供给曲线由市场上能提品的厂商的供给曲线加总而成,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只会以市场上能提供的最低价格进行购买。当行业只有一个厂商、产品没有替代品并且企业不能自由进入该行业的情况下,该企业对市场价格控制力强,但其供应量受市场需求的限制,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进而调整价格,其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为生产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零,二阶导致小于零,并且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

即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成本曲线(MC)是向上倾斜的,并且由于产量的控制,使实际产品供给不足,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当行业有很多厂商,产品可以被替代,且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以保证企业和消费者在长期内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该市场的情况下,由利润最大化决定,厂商的供给曲线同样是在MC=AC向上倾斜的部分。因技术因素或其他因素在AC>P处生产的厂商会退出该市场,在AC≤P处的生产厂商会继续留在该行业。图1描述了这样一个过程:S1为只有一个厂家的市场供给曲线,S2为有两个厂家的市场供给曲线,如此类推可得出S3、S4。从图1可看出,Y2>Y1,P2

2、如何从技术上判断一个市场结构是垄断还是竞争

垄断和竞争是市场结构的两个极端典型状态。从经济技术角度,判断一个行业是垄断还是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最低效率规模(minimtum efficient scale,MES)的大小,即相对于需求的规模,使平均成本实现最小化的产量水平。如果生产的最低效率规模相对于市场规模比较小,那么,我们可以预期这是适用的竞争性条件,反之,它就可能是一个垄断的市场结构。从长期来说,行业的最低效率规模应为行业的起始规模。

企业是否进入某一行业,最重要的决策条件是进入这个行业能否生存,其核心是寻找盈亏平衡点,即确定保本产但是,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的本意,最起码是要获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即,从长期来说决定企业是否进入的起始规模应是能获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的规模,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a为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一般取同期银行利率;M为投资额。

3、怎样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市场交易和公共选择是经济学中比较常用的两个概念,分别对应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领域。在经济学中,一般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对物品的类型进行区分。竞争性是指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非竞争性是指一种产品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意味着共享消费的可能性。竞争性源于商品本身的属性――成本属性。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非排他性指一种产品在某个消费者享用时不能或无法将其他人排除在消费之外。排他性不是物品的自然属性,而往往依赖于一个社会的法律架构和技术实现能力。当没有实际上的技术来对一种物品进行打包或者控制潜在的使用者进入时,排他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当排他的成本太高时,排他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公共物品一般指同时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往往是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甚至边际成本为零的商品,典型的公共产品有国防、航标灯、天气预报等。而不具有消费之共同性且排他是可行的物品就是纯粹的私人物品,典型的私人产品有食品、衣服等。现实中,由于消费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很多物品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双重特征。这些产品究竟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物品、究竟是由政府提供或由私人提供,取决于社会福利水平和产品的主要属性。

4、公共产品为什么总是短缺

人是理性并有自利的本能。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使每一个消费者都有可能隐瞒消费信息,并尽可能少支付或不支付成本来获得收益,出现经济学中所说的“搭便车”行为,消费者的这种行为意味着生产公共产品难以得到抵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在长期,经济组织不会提供这种产品。当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时,每个人都有权利不支付或少支付成本来最大限度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因此,公共物品常常被过度利用,出现经济学中所说的“公地悲剧”,现实中广泛存在的公用电视机坏得快、公共场所的水电用得多就是这种表现。

二、高校后勤产品属性分析

1、是垄断还是竞争性市场结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涉及为高校提供生活服务的部门。这些部门按从事的工作内容可分为餐饮、商贸和物业服务三大类,其行业共同点是资本的有机构成低,劳动力成本是生产的主要成本。其行业的起始规模和需求曲线的关系为:如果参照社会上大多数此类行业采用租凭生产场地的方式生产,则实现生产的最低效率规模小。以武汉地区高校来说,从事餐饮业的最低效率规模投资如下:租赁一间20平方米的场地年租金约10000元、添置炉灶及炊具约需2000元,投入流动资金1000元,将业主或雇工两个人一年的人工成本(机会成本)30000元也计入总成本,若产品件次以元、行业毛利以30%来计算,则产品价格减可变成本为0.3,其起始规模为:(10000+3000

+30000)×1.05/0.3=150500元。即,只要年营业额达15万余元,该企业就可在市场上生存。同理,零售业的基本投入为:20平方米的场地租金10000元,添置收银设备及货架的固定资产年损耗约2000元,投入流动资金10000元,人工机会成本为30000元,设行业毛利为18%,则其起始规模为:52000×1.05/0.18=303333元。而在市场需求方面,以一所年招生规模为5000人、学生人数为20000人的学校为例,如生均伙食费每天为10元,每年实际消费按10个月计算,则每年的餐饮需求约为6000万元,如生均购物每天两元,每年的购物需求为1200万元。物业服务包括绿化养护、保洁、房屋及其附属设备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四方面,按以上方法计算,一个规范的物业组织的起始规模约为50万元,而一个占地面积3000亩、教学大楼、办公楼及校内教工住宅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大学,每年最基本的物业需求约为100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单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高校后勤生活服务市场是适宜于竞争的市场结构。

2、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等教育与高校后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提供的产品在经济学属性上也不尽相同。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由教育的特性所决定,具有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该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不明显的特点。高校后勤的产品属性由后勤提供的吃、穿、住、行等生活服务的产品的特点决定,从经济方面分析,生活服务产品具有边际成本高、在技术上排他可行的特点,是典型的私人物品。

三、讨论

1、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大方向

图1到图2可视作新古典市场均衡理论从完全垄断到完全竞争的简化模型。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些启示:一是与竞争厂商相比,垄断厂商的价格较高,产量较低,竞争能比垄断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产品和剩余。因此,处于竞争行业中的消费者的境况要好于垄断行业的消费者情况。二是由于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竞争情况下的产量,因此垄断是帕累托低效率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和价格,行业自由进入是竞争的前提,无论出于改革提高效率的需要,还是出于改革提高消费者福利的价值角度,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尽可能拆除高校后勤领域行业进入的壁垒,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并在社会化改革中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的大方向。

2、社会化改革要促进后勤组织走企业化之路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约束下,为将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而进行的一场改革,其特点是强调经济性。从前面的分析可看出,高校后勤产品在本质上是竞争性私人物品,如将其作为垄断产品提供,将出现生产的低效率和消费者效用的损失。深化改革,必须承认高校后勤服务产品的商品属性和市场属性,尊重经济规律,促进高校后勤服务组织走企业化之路并作为市场的经营主体进行成本核算。

3、社会化改革不是对教育属性的否认

承认高校后勤竞争性私人物品属性,不是要否认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而是强调用市场化改革,代替计划模式,强调用市场交易即契约关系去代替公共选择。在契约关系下,高校后勤企业与高校师生及相关部门建立的是一种服务与使用服务的供求关系,是一种服务生产者与服务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关系。社会化改革不是对高校后勤服务产品教育属性的否认,而是指按竞争性私人物品确定供需双方的生产关系,按教育属性组织具体的服务产品的生产,是从另一个层面、通过另一种途径对高校后勤教育属性的肯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