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如何建设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建设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建设校本课程

第1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提升;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38-03

【作者简介】1.李方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局长;2.汤雪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教研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实践、评价等过程对学校文化的影响是系统的、全方位的,通过学校文化改造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使之更能切合学校的教育实践,对于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的共生关系

任何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都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首先,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文化决定课程的结构、内容、品性;其次,在不断探索建设校本课程过程中创生着新的文化。离开学校文化谈校本课程,离开校本课程谈学校文化,都是不可行的。正如“书生”校长程红兵的话:“有学校之形,无学校文化之神;有课程改革之名,无课程文化之实;学校文化存在同质化、低质化、浅表化现象”。

1.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

国内外学者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杰克逊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由此看出,学校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存在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立足于文化背景和学校特色而开发出来的课程,它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有着深深的学校文化烙印。只有基于学校文化,才能使校本课程切合学校的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切身需要。

2.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

丰富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种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学校,以学校为本,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设置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最终体现学校文化。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浸润、沉淀、生成的过程,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轨迹。

二、改造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理想走向现实。从理论层面上说,校本课程是原有单一课程体系的突破和超越,很有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笔者在校期间有幸参加了教育部“课程与学习的关系”课题调研工作,对部分城市和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做了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切感受到校本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校本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断崖”。

校本课程应该是学校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任务,为开发而开发;学校在没有调查学生个体需要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情况下,开设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校本课程,导致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出现一个“断崖”。如有的小学开设《锡梅戏韵》《国际视野》等课程,既与学生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不符合,又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无迁移价值。

2.保守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但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有的课程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评价,忽略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有的课程大搞形式主义,无视学校的隐性课程资源;甚至简单地把校本课程定位为一种课程类型,如某所中学篮球队在市级甚至省级比赛中屡屡获冠,就以篮球为该校办学特色,开设一系列《篮球文化》《传球技术》《投篮技巧》等重复性课程。这些课程或只是学校原有课程的变形,或只是学科课程的附庸,没有使学校文化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考虑因素。

3.教师有限的课程开发力。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力量是教师,他们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度和质量。但教师由于学科分科性,多数时间是以孤立的方式进行工作,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导致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容易以他们的兴趣、能力为基础开设课程,出现“师自为本”的现象。再者,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来看,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教师职前职后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

上述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把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里对学校文化是这么定义的: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由此可见,课程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多样的实践过程和丰富的客观结果表现出来,并以一定课程制度加以保证,课程的表现形式、实践样态与结果形态实质上也是对文化的发展、创造与丰富。教学的基本元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文化。但是许多校本课程开发多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任务,没有与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校本课程失去了“根”。因此,没有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只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三、重建校本课程的内涵发展

众所周知,新课改是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对于学校而言,改造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从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来看,学校文化可以划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而今教育界倡导打造学校特色,建立品牌学校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改造校本课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1.关注学生文化,开启校本课程改造。

现代教育关注以人为本,即要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首先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多种多样,其文化类型在学校层面表现出学生的需求性文化。

改造校本课程如何体现学生的需求性文化呢?首先,认同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性,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确定生本教育,针对学生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参与改造校本课程的工作。概括说来,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确定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开设课程;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实施课程内容。

2.重塑教师文化,助力校本课程改造。

任何教W改革没有教师的支持都不可能成功,校本课程改造亦是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可见,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参与课程改造,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改造主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参与课程汇编,实现课程知识的重构,通过课程实施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改造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极大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整体教学水平。同时,通过教师长期的合作还可以形成教研共同体,增强集体归属感。

如何重塑教师文化提升校本改造?首先,要实现校本课程切合学校文化的内涵,关键在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课程意识和改造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其次,要保证校本课程改造的顺利进行,形成教师群体合作文化是重点:这种合作不仅表现为教师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教师与课程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持久的合作文化,才能互相沟通理解。同时,要求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改造的实践和反思中,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加速专业发展进程。

3.挖掘课程文化,规划校本课程改造。

上文我们提及课程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就课程谈课程,只有把课程改造和文化相融合,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挖掘课程文化,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校本课程往往是扎根于学校文化底蕴,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如果偏离学校文化与特色去盲目开发校本课程,只会事倍功半。其次,我们要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社会大文化的特性,重建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

第2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校本课程 学生成长

校本课程是现行教学体系的有效补充,承担着对通行教材拾遗补缺的责任。因此校本课程的设置与有效运用,是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充分彰显对学生成长促进功能的有效抓手。在校本课程建设与运用中,一定要掌握紧贴学生成长这一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一、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体现心理教育疏导

编写和使用校本课程,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当前高中生心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在校本课程中一定要融入心理教育疏导的内容,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增强心理耐挫能力。这一方面非常必要,近年来各地频频发生中学生轻生事件,往往因为学习上遇到挫折,或是因为早恋问题、和父母发生冲突等,一怒之下结束年轻的生命。这些惨痛的教训令人唏嘘不已,体育教学要借助于校本课程这一有效的方式和载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从而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态、强大的内心。笔者在参与校本课程编写的过程中,向编写组提出了加大心理疏导力度的建议,得到了认同。高中体育校本课程中专门开设了健康的心这一板块内容,针对当前高中生在学习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挫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引导了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在遇到挫折时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转移注意力,多想一想快乐的事情,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化解。

二、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兼顾学生兴趣爱好

高中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许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而这些兴趣爱好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兼顾。例如有些学生喜欢武术,特别是一些男生对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现行体育教材中很少涉及这一方面。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进行补充完善,搜集有关武术发展的起源、流派、动作要领等内容。这些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武术的了解,还有一些动作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更感兴趣,这些校本课程内容的加入可以为学生强身健体提供很好的平台,激发他们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又如女生对塑造完美体型这一方面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体育校本课程中加入这一方面的内容,从介绍人体结构、介绍健康饮食的理念入手,以及配合健美操的动作训练,让学生对怎样塑造完美体型具有更充分的认识,每一位教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都要充分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适应高中学生特点

体育校本课程的设置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也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是教师在设计编写校本课程时一定要适应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编写组要认真研究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在选择内容并进行编排优化时切合高中生的实际。例如运动量的大小,既要保证学生满负荷运动,又要避免过于劳累,这些方面在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中一定要得到充分的考虑。此外,教师还要考虑高中生学习生活的节奏,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等方面因素,保证校本课程的建设与使用贴近学生发展实际,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只有实现这样的目标,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无论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内容编写还是具体运用,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才是最终的目标,无论哪一项工作的出发点,都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确保整个体育校本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加入乡土体育特色

校本课程具有个性化特点,带着浓厚的地方色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深度发掘本地区的体育乡土特色,将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体育资源开发利用起来,进入校本课程之中,既达到保护乡土资源的效果,又丰富内容。特别是这些乡土内容和学生生活中有许多交集,加以恰当地引导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这对增强校本课程的作用发挥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笔者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经过认真发掘,发现本地的一些健身运动,特别是群众自编自导的民间健身舞蹈,具有很强的艺术气息,甚至还有老年人编排出筷子舞,这些方面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可以充分吸纳进来。当学生跳着和他们的父辈爷爷奶奶辈一样的健身舞蹈时,不仅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由此可以看出,融入校本课程实现了校本课程更接地气的目标。

五、体育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生活

设计编写和运用体育校本课程是根本出发点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所做的一切都要以此为目标。例如笔者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增加了防身自卫方面的内容,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附近的治安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百益而无一害。有些案件的发生,和高中生缺少自我防护意识和防卫能力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笔者在专门增设防身自卫这一章节,首先向学生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哪些异常现象时应当怎样远离这些可疑的人物,远离一些危险的地段,远离一些危险的设施,通过思想上是警惕,尽可能地远离一些有可能伤害学生的的不安定因素。其次,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抵御不法侵害的基本技能,例如当你被不法分子从背后抱住时,采取什么样的动作迅速脱身。笔者教给男生的一个典型动作是立即弯腰,使背后抱住你的人双脚离地,然后反手抱住他的一只脚,猛地向后悬空摔去,给对方以重重的一击,为自己脱身赢得宝贵时间。这样的动作训练对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校本课程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保护功能。

综上所述,开发利用校本课程是拓展体育教学空间、增强体育促进功能的有力举措,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开发利用和更高效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季浏.论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J].体育教学,2006(03).

第3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新课改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自,学校如何用好这个权力,是值得校长和老师认真研究的问题。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一切价值观都会反映到课程中、课堂上。因此,校本课程的建设要和整个学校建设联系起来,也就是要和学校办学思路、长远的规划联系起来,和学校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办出特色。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简单化,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这是不正确的,是对校本课程的一种误解,需要纠正。

课程建设要和学校文化建设结合。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包含了物质文化(校园建设)、制度文化(各种规章制度)、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学校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上,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问题。教育目标又集中反映在课程和教学上。选择什么课程结构,如何开发课程的内容,怎样进行教学,以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国家课程来说,不存在重新设置问题,但如何完成国标的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的文化内涵是学校课程管理的重点。对于校本课程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条件、学生特点,加以规划,形成学校的特色。

第4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资源状况以及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而自主开设的地方性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以体验性学习、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提高与普及的统一中,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致力于营造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以球育德,以球练志,以球兴校。通过发展师生乒乓球运动,激发学校活力,“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抓住乒乓球特色,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

二、开发校本课程的调查分析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把教师与家长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掌握教师与部分家长的个性特长;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以乒乓球运动为中心,辐射到书法、版画、文艺等校本课程开设,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能使学生的爱好、兴趣得到发挥与培养;既体现了新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补充,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背景分析

1.良好的历史背景

自1991年以来,乒乓球运动在我校蓬勃开展,乒乓球运动氛围和训练基础已经形成,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2.硬件基础设施齐全

我校有专门的训练室,室内乒乓球案共24副,适合课堂教学及训练。

3.教练队伍合理

我校建设有初、中、高三个阶段的训练教练员梯队,有专职和兼职结合的教练员机制,组建有合理的师生陪练队伍。

4.社会支持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社会乒乓球资源的利用和吸收。

5.家长认可

大部分家长能充分认识到,乒乓球运动对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从经济上、训练上都给予了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四、开发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参与实践,培养学生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以及团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我校乒乓球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是:“为少部分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乒乓球运动奠定基础,让大部分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五、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乐于参与,多给学生创造的空间,尊重学生的意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灵活开放性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因材施教,灵活选择,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程序,以生成性课程资源为主,在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目标多元化、内容的广泛化。

3.整体优化性原则

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我校将校本课程与各学科的纵向、横向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最佳课程结构,发挥校本课程的最大功能。

4.活动、实践、探究性原则

本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上,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活动、勇于实践、探索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大胆探究的意识和实践摸索的精神,着眼于养成习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六、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和技战术训练几大部分。

1.基本知识

乒乓球历史、乒乓球常识。

2.基本技能训练

基础动作训练(攻球、推挡、搓球、拉球等)。

3.技战术训练

逢斜变直、逢直变斜、调左压右、调右压左等。

七、开发校本课程后的实施

1.营造良好的乒乓球文化氛围

在校园内创设有浓厚乒乓内涵的校园文化。学校投资购进室外乒乓球案60余副,师生做到人手一拍、一球,让学生走出教室就能开展乒乓球运动,将乒乓球的基本动作练习,作为课外活动的基本活动项目,使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2.强化师资培训力量

学校现有体育教师四名,其中乒乓球专业一名,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力争使体育教师掌握基础的、规范的乒乓球技能,以满足今后教学的需要。培训一批喜欢这项运动的老师,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以赛代训,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乒乓球赛事的裁判工作,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其乒乓球理论技能。

3.开发实用的乒乓球校本课程资源

学校已经编撰出了乒乓球技术校本课程资源,但是还不够全面,我们将采取边学习边操作的方式,持续编写符合学生实际的《乒乓球实用技术》校本课程资源,使之走进课堂。一方面普及乒乓球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重点传授乒乓球操作技能,以达到强身健体、修养身心的目标。

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后取得的成果

在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以来,学校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懂得了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创造。在提高与普及的统一中,推动了我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营造出了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以球育德,以球练志,以球兴校。通过发展师生乒乓球运动,激发学校活力,“突破一点,带动全局”,抓住乒乓球运动特色,打造出学校的特色品牌。学校乒乓球队也获得新郑市乒乓球比赛男女团体冠军。目前,我们正对乒乓球校本课程的实施与建设进行认真总结与调整,我们将以乒乓球运动为突破口,以乒乓球校本课程开发为特色,铸造我们学校特色教学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第5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课程标准;传承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73-02

校本课程开发是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就美术学科而言,全国各地均有富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资源。一个学校的特色很大程度上依靠特色校本课程,而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性和创新性。本文以山东省潍坊杨家埠年画为例,对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法进行探究。

一、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不断在人们的身边消退。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艺术?学界观点不一。而与美术教育相结合,开发基于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美术校本课程,不失为有效路径之一。美术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陶冶其心质品性,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更能解决国家和地方课程因整齐划一而带来的诸多弊端。

二、关于杨家埠木板年画

1.杨家埠木板年画概述。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汉族民间版画,主要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现主要珍藏于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同时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与“鸢都风筝”、剪纸等传统手艺共同运作。以其工艺精湛、色彩强烈、造型丰富、构图饱满、采用手工操作并用的方法而著称。每个时期出现的新观念、新思想都能及时地出现在春节年画的题材中,对杨家埠年画和社会的交流与碰撞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木刻版画三大产地分别为杨家埠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年画。2006年5月20日,杨家埠木版年画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农民群众自己的艺术,反映出农民的美好愿望,形式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2.杨家埠木板年画的艺术特色。作为主要的艺术形态之一,木刻年画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由农民所创、所赏、所用: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往往表现岁计有余、福泽有余的心理需要,体现民众的信仰、需要和憧憬。杨家埠木板年画艺术特色概括起来有五种:①想象浪漫、具有内涵,如《连年有余》、《五福捧寿》等。②构图充裕,造型丰富,如《五子门神》、《包公上任》等。③夸张表现、简练朴实,如《茶荼》、《郁垒》等。④色彩大胆、富装饰性,如《渭水河》、《兄弟同乐》等。⑤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如《过新年》、《男十忙》等。

三、杨家埠木板年画在校本资源中的开发方法探究

1.课程开发动机。如果仅仅是将杨家埠木板年画封存于博物馆,供人观览、赏玩、品鉴,那么它犹如僵死的木乃伊,无法走进今天中小学鲜活的生活中,会为其传承甚至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让杨家埠乃至民间美术走进当下的生活,重新散发其曾经的作用和艺术魅力,编制杨家埠年年画校本课程,让年画走进学生的美术课堂乃至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才是可取之策。这正是本文开发与建设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的初衷和动机。

2.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一是资料档案袋的建设方式。采用加大挖掘保护力度方式,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资源归档整理,形成文献资料。文献资料包括文字梳理、视频、教学课件等,尽量以现代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制作、呈现。尽量避免传统档案库建设的手法单一性和内容单调的特点。这种探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二是在资源档案库的建设基础上,建设兼保存、展览、培训于一体的展馆。比如在学校里开设杨家埠年画资源库陈设展馆。展馆向学生、社会大众开放,邀请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士等参与课堂教学,以建设开放性的年画教学课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作为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意义非同寻常。

3.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实施。一是编制校本课程。将杨家埠年画编制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国家教材有效衔接。在课程编排时,需要根据每一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和设计。二是情境化教学和学习。为避免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在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情境化教学。学校和美术老师应尽力给教学、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机会,比如邀请年画老艺人进课堂、与艺人的工作坊一起共建中小学教育学习基地,带领学生到年画作坊进行实地参观和亲身学习体验。从而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效。三是注重学习、动手相结合。对杨家埠年画的学习如果仅限于文字、作品的认知与解读而脱离动手实践、亲自体验的环节,就无法全面、深刻感悟和体验杨家埠年画的特色与魅力。因此,在年画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点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丰富想象力,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制作完成一幅年画作品。作品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评价,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公共义卖等。

四、结语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从考察民间美术的田野工作到建构课程体系,逐步将自己塑造成研究型的教师。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离不开学生的大力参与,他们的积极主动、出谋划策会极大程度上助益校本课程从开发到教学实践的探究和效果。借助校本课程建设,使美术教育成为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精力有限,关于杨家埠年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尚需进一步认真探究。

参考文献:

[1]范蔚,李宝庆.校本课程论:发展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宗乐,陈实,邱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沈泓.中国濒危年画寻踪:夹江年画之旅[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6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杨素珍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山西省督学,山西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示范高中评估专家组成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曾佑瑞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校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怀化市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怀化市政治教育教学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自参加教育工作20余年来,曾任政治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NCCT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专家,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获得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基础教育专家等荣誉称号。

本刊编辑: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被广为重视,各中小学校也都在大力开发与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足或失之偏颇,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还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曾佑瑞:校本课程不同于简单的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第一,校本课程开发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它强调学校、社区、专家、家长多方共同参与、合作、探究与反思;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改革策略,教师是变革的力量,学校是一种学习性组织,校本课程应凸显学校特色;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特色与个性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它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可以是必修课。另外,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的设置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别。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来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以及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或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那么,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和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且也局限了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都得不到充分张扬和发展。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体现在课表上,要具备“九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成果展示、有反思总结。

杨素珍:我认为,课程不仅是学校各种学科的总和,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有学习活动的总和,还是学生在有计划、有目标的自主发展中,体验并持续提升人生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凡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活动都应该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学校育人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而且还反映了校本教研、组织管理、资源整合等能力,是学校发展需要依靠和应该重点建设的领域。由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然存在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国家课程缺少什么?学校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一定要明晰,至于它呈现的形式,则不必求全责备。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应该体现自主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如果说国家课程的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那么学校的活动类课程,则是培育学生未来所需的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应该把活动类课程纳入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使之课程化、系列化、常态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校本课程体系中,其中有非常大的一个部分就是校本活动类课程,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文化节课程,如英语节、语文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如我校的语文节有古典名篇诵读专场、教师的文学讲座、学生主讲的文学沙龙、各班参与的话剧专场、名家报告、演讲与辩论专场等。二是专题性课程,即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和主题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如我校组织的物理年、感恩教育周、社区点亮生活等大型活动。三是社团类课程,如话剧社、爱心社、文学社等。它是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重要载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表达、创新合作等能力。

第7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成长需要;课程资源;过程实践

回顾三年课程建设历程,有许多地方值得思考和回顾。下面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实施过程的操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拨云见日,指向生命原点――基于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思考

创意源起:

每当油菜花艳起的时候,孩子们都盼望着那个外出踏春的日子!年复一年,有限的地域资源,不可能时时满足孩子们那份不断高涨的猎奇欲望。如何深度挖掘这些看似再熟悉不过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让孩子共同保持那份持续的探寻劲头?如何让这样的“踏春”活动,在建构三维立体目标的“新课改”基本理念框架下,成为一个有效培养实践探究能力和爱乡情怀的过程……这些问题带给了闰小的老师们深入思考的空间!

――节选自《重走道墟老街开发散记》

源于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兴趣,源于优化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源于对“新课改”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经过一番筹划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面向全校的256名四年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9%的孩子希望寻找新的外出踏春的地方,78%的孩子对道墟老街比较感兴趣,92%的孩子希望了解一些本土特色的文化内容,98%的孩子希望能以小队的形式外出踏春,82%的孩子希望活动具有闯关、富有冒险的环节。基于此,闰土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组着手进行两个层面的思考:一个层面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另一个层面是大型户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拟订。这两个层面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互相渗透。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的主线是:基于学生对地域文化知识的了解、掌握和探寻;大型户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主线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

思考:我们开发一个校本课程,不能趋于任务本位,为开发校本课程而开发;也不能趋于教材本位,唯文本化为目标。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点和立足点必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能找到“市场”,方能良性运作和发展。

二、万法归宗,只取一瓢弱水――根植乡土、亲近生活的课程资源开发

明确了“想为”问题之后,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可为”。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有这样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吗?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一群对道墟地域文化资源相对熟悉并感兴趣的开发团体,同时,面对多渠道广泛征集的道墟地域文化知识,我们将如何着手进行筛选、整合、优化,形成体系,编撰成校本课程,这又是一个非常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也是最为棘手和困难的问题。课程开发组进行的多轮验证修改后从四大板块对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

游戏童年:《大道地里跳石板》《天龙桥头过江龙》《台门斗里跳大绳》。

手艺传承:《草鞋桥头搓草绳》《蒲鞋桥头编草鞋》《听爆声 品米香》。

墟舍文化:《蟋蟀文化》《老酒糯米做,吃了变“糯糯”》《道墟石桥》《台门的故事》。

道墟名人:《道墟名人知多少》《章学诚爷爷的故事》《师爷的故事》《猴王世家》。

思考:在课程体系体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地域文化课程资源的挖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植本土。我们说越是本土的,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就越具有代表性。当然,本土资源的开发也不是越多越好,必须经过慎重的筛选,围绕几个专题进行整合和优化,既要体现地域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感,且要富有鲜明的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二是亲近生活。因为只有接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才会更贴近学生,学生也才会更感兴趣地去体验、实践、探究。生活气息浓郁的课程资源,既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又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三、落尽繁华,复现如初静美――多方联动,丰富生动的过程实施保障

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根植乡土、亲近生活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之后,我们的重点就要落实到“如何呈现或实施上述内容”这个问题上来。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的落脚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实施课程内容?实施过程是否能动地发挥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多方潜能?实施过程中是否提出对课程资源的更为深度、更为广度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实施将直面上述问题而展开。

思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立足三个层面对校本课程内容实施:既立足课堂、家庭联动和社会实践三方结合。通过三方结合的实施,旨在给学生创设一个多样、丰富、生动的体验、实践平台,最终达成课程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对课程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深化和完善。

1.立足课堂。教师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快速高效完成任务。

2.家校联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因为家长就是地域文化的第一传授人,家乡方言、本土游戏、传统手工艺,这些内容家长的知晓度可能很大程度上超越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采用亲子共读、共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实践、体验。

第8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十五”以来,盐城教育事业得到了最好最快的发展。处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下,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首先,教育普及水平有了新跨越。由于认真巩固扩大“两基”成果,目前全市所有乡镇都已达到“双高两基”标准,2006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比2000年分别增加0.32个百分点;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8%,比2000年增加4个百分点;小学生巩固率达100.04%,比2000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其次,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十五”期间全市撤并小学2163所,新建小学158所,全市小学“十五”期末比2000年净减少1088所,小学校均覆盖人口达1.21万人,均超过省定标准,为提前两年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目标提供了保证。在全部消除学校危房的基础上,我们一着不让地推进“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校校通”工程和“四项配套”工程,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数亿元,顺利完成了各项工程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市农村小学全部达到“三新一亮”和“六有”要求,实现了“校校通”,建起了电脑网络教室,部分小学还建有“数字化校园网”,城乡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此外,办学综合效益有了新提升。“十五”期间各地大力加强窗口示范学校建设,努力优化资源配置、扩充优质资源。全市共创建省实验小学32所,盐城市一小等一批窗口示范学校易地建设新校区,这些学校新校区建设的规划起点高、建设投入大、现代气息浓,既为学校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小学特色建设推进工程”,旨在推动各地小学在常规管理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拳头产品”,提升办学品位,从而整体提升我市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水平。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全市先后共创建市级各类小学特色学校142所,这些学校不仅校容校貌焕然一新,而且特别注重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使校园环境集人文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帮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陶冶身心、拓展视野。学校的管理也比较规范有序。能够注意遵循教育规律,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了事事处处有章可循。学校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无论是文化知识测试还是其它各类素质展示,这些学校在当地同类学校中均表现出良好的业绩。特别是在涉及学校特色建设项目的有关比赛和素质展示中,这些学校的学生所展现出的特长素质和综合素养更是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称赞。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一些学校办学条件上去了,但办学水平仍然没有多大起色。其原因在于仍然有一部分同志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简单机械地认为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学校工作呈绝对的正相关,看不到强化内部管理对于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础作用,看不到特色建设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杠杆”作用,结果学校管理和推进特色建设的力度不够到位,学校光有漂亮的外表而办学实绩平平;二是个别已创建特色的学校心气浮躁,满足于浅尝辄止,结果特色建设项目不少,但内涵偏于肤浅,特色层次和品位不够高;三是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保证特色建设长效运行的内部机制,影响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经验和教训一再提醒我们,必须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加重视强化学校管理和办学特色建设,依靠学校管理和办学特色建设夯实办学内功、提升办学品位。因此,有必要继续重申学校特色建设对于促进学校工作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使“每个学生”在“五育”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各地小学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无一例外”地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无一例外”地使他们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显然,只有创建特色学校,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素质特长,才能真正达到上述两方面的要求。

(二)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促进学校适应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环境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学校教育的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办学目标日趋多元化、办学机制日趋自主化。可以说,学校获得了较大的自。但同时市场竞争也向所有学校提出了挑战,办学竞争初露端倪,挑战和机遇并存。如果我们不奋起改革,另辟蹊径,办出特色,将很难在今后的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校长应该通过独特办学目标的实现来体现办学的个性化,让学校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健康顺利进行的需要。在全市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小学阶段的新课程推进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课程实施与特色学校建设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我认为,首先,新课程与特色学校建设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康人格和个性的张扬等是新课程的追求,也是我们创建特色学校的根本目的,可见从学生素质的培养来看,特色学校建设与新课程的实施是一致的。其次,引导学校加强校本发展,成为自主发展的摇篮,也是实施新课程和创建特色学校的共同目标。可以这样说,新课程的实施为特色学校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特色学校建设也将促进新课程的实施。所以,要充分认识新课程这一背景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影响,也要通过特色学校建设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四)推动学校特色建设必须以硬化学校管理、夯实办学内功为前提和保证。办学特色建设和学校管理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学校办学特色的培植必须以过硬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丰厚的办学底蕴为前提,以优良的师资和规范的制度为保证,以科学的课程为依托;另一方面,在办学特色的营建过程中,也可以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和利用,教育管理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因此,只有通过优化管理、夯实内功,学校工作整体水平才会真正有所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才会逐步显现。各地学校要始终注意无论创建何种学校特色,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必须在执行教育法规的基础上体现个性和风格。当前,我们尤其要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认真学习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努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特色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总之,我们应当在重视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加重视做好学校管理和办学特色建设的工作。

二、在推动学校特色建设进展的策略制定上,要在重视开展活动的同时,更加重视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

近几年来,各地学校在推动学校特色建设进展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主要有:一是建立了较为浓郁的文化氛围。各地学校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意根据自身特色建设项目要求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本特色的显性标志,使他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氛围,成为师生的心理行为及推动力,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生和教风。二是初步建立起特色建设的运行机制。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作保障。各地学校注意加强了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管理,形成并逐步完善了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群众性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促使特色凸现出来,特别是尽可能地把兴趣活动、研究性学习等与特色建设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营造了声势,扩大了影响,产生了良好的轰动效应。一些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了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对在创特色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了师生创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建立了可靠的师资队伍保障。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各地学校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特色教师。他们大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为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特色学校提供了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提前主动深入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瞄准特色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突出重点,夯实措施,不断把学校的特色建设推向新的高度。经过反复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各地学校要着力建立比较系统的校本课程。因为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载体,是学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都需要落实到学校课程教学上来。在课程体系中,校本特色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而自主确定的课程,相对于其它两类课程特别是国家课程而言,它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校本课程可以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自己学习的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其次,校本课程具有灵活的学习方式、宽泛的社会和实践内容,比较关注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性,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未来负责,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和谐、均衡的发展。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从而开发和利用大量的课程资源,并形成课程开发的团队。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实现办学特色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反映。

然而,富有特色的校本特色课程绝不仅仅是停留在编几本学生读物上,而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项目、富有特长的教师、地域经济文化资源,对各级各类课程进行整合,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课程,并用这种新的教育资源组合去影响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换言之,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办学特色建设的前提,也是办学特色建设的必然产物,只有有了校本特色课程的支撑,学校办学特色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各地学校必须树立“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课程观,把校本课程建设与特色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特色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来挖掘和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特色校本课程,使特色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比翼齐飞。

三、在推动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重点把握上,要在重视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工作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把设计和开发的校本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对设计和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改造和创新的过程,因而也是整个校本特色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段。许多同志过于乐观地认为,只要把校本特色课程设计好了,实施起来就不成问题了。事实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根据当前在校本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的不同的价值取向,我们姑且把校本特色课程实施的情况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敷衍型实施。这种做法实质是把课程实施当作一种摆花架子、走过场的过程,实施者缺乏对课程设计的了解,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执行型实施。这种实施的主要方式是“忠实地、精确的”执行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以便能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这是传统教学所推崇的课程实施方式。但严格意义上的“忠实或精确”由于缺乏对课程实施对象、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可能会使教学僵化,从而产生负作用,往往也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目标。三是发展型实施。实施者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采取“局部适应”、“相互适应”或“全面修正”等三种做法。其中“局部适应”是指实施者基本上按照课程计划实施,只作局部变动,以适应课程设计者的意图;“相互适应”是指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双方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一些看法,以便相互都能适应各自的情况;“全面修正”是指实施者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修正课程计划,不去适应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在以上三种情况中,我们认为采用发展型实施办法比较科学。因为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事先规定精确的实施程序,而应该让不同的实施者自己来决定;也只有对实际情况最了解的人,才有可能作出最恰当的选择。我们相信发展型实施将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首倡的实施方式,课程实施者参与课程设计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注意突出主体性。校本课程是建立在学校和学生的差异基础上的,它以适应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如果忽视了校本课程的这种差异性和个别性,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灵魂。因此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为每个学生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与个性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能按照自己最突出的兴趣和天赋,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要注意突出基础性。小学的基础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打好科学文化的基础、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打好身心发展的基础。校本课程应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如果把校本课程当成学科课程的拔高也就失去了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的实施要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为每一个学生打好今后发展的基础,这就更加要求校本课程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特征。

三要注意突出发展性。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做准备的,因此课程与教学应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而不应过多在乎学生某些细枝末节知识掌握的多寡。我们教育上的误区之一就是把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当做学生身心发展的充分程度,其实这完全是两回事。校本课程就是要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要注意突出全面性。人的发展应当是主动的、全面的发展,教育应当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内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到最快、最充分的发展。教育的实践一再证明,一个人每个方面都突出是不可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保证了学生基本方面达到基本质量要求,校本课程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应以“扬长”而不是“补短”为目标。因此,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校的实际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教师的特点出发,最终体现校本课程的设置价值。

五要注意突出系统性。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涉及课程平衡的问题,表明校本课程的地位,体现人们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判断。课时比例的安排可以参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执行,课程时间的位置安排可以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日课表形式。就是以课时为单位,交叉安排不同课程授课时间。这样安排比较符合我们的课程时间安排习惯。但由于这种形式的安排使授课时间缺乏连贯性,可能会使校本课程变以得支离破碎。另外,教师按照日课表授课,制约了教师在安排和使用校本课程时间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另一种是完整日形式。就是以半天或一天为单位安排课程授课时间。这种形式的安排可以使个人、小组或班级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增强了教师掌握校本课程时间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那些需要临时组织的活动。我们认为,上述两种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方法都各有利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我们应该根据课程类型和课程要求的不同,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出发,合理安排校本课程的授课时间。但是不管如何安排,都必须服从校本课程实施的总体计划,要坚决防止和克服那种缺乏周密的计划安排,临时动议、心血来潮、一曝十寒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第9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教师角色 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大亮点,各个学校都在涉水、探索中前行。国家在制订的有关课程管理文件中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性要求,提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这些理念和要求的落实离不开学校的贯彻执行,而其贯彻执行必然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终身发展。由此,作为开发的重要主体――教师的责任义不容辞,其地位和作用愈发显得重要。

综合来看,校本课程作为新事物,教师对其开发的热情是相当高涨的,但在热情投入的同时,如何把校本课程开设得更好,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实际,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一员,应深化相关理论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实践经验,就如何更好地做好课程开发与利用承担的角色展开思考。

一、“开发者”和“传授者”双重角色

国家新课改设置“三级课程”,意味着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什么”,意味着我们要实现由课程的“传授者”向“开发者”和“传授者”双重角色的转变。

校本课程开发自主开放,给教师赋权增能,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的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和具体教育问题,能够灵活应对、顺利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实践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教育智慧增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主动承担课程开设和利用工作。学校应积极研究相应政策和措施鼓励老师们开发课程,承担好这一重任。

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自主比学生自主更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自主,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打破了“官方课程”、“制度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予了学校和教师完全独立自主开发课程的机会,为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教师应努力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增强自主性,树立课程意识,做好课程的开发者。

学校是教师真正的课程开发实践场所。因为参与决策与开发的主体成员是广大教师,我们应积极倡导树立“学校即开发”、“教室即开发室”和“教师即开发者”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和教师真正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职能和能力,并结合自身特点开设出有特色的选修课程。

二、授课过程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不可否认,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和不足,产生了很多问题。这并不是我们停滞不前或者知难而退的理由。从新事物的发展性上看,一种新的理念从它的诞生到付诸实践需要很多跨越,首先就是对它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抱着积极欣赏的心态做事。

作为开发者,加强对新课程理论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对照课程指导意见和参考标准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操作过程,进而建立有效的理论学习制度,学会理性思考教学问题。理论指导是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证。通过理论学习和思考,促使教师转变自身观念,理解校本课程理念,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实践,避免因不理解、误解等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和“新瓶子装陈醋”的现象。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科知识的重新组合,包括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跨越,有些甚至是可能我们从未涉足的领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乐意学习并开展合作,而且是自觉主动地自我培训与提高,这样,效率和主动性自然可想而知,开发的过程成了不脱产的师资培训。

教师承担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有助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大量技术难题。这种角色不一定是“创新型”的,但必须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提高自身素质,开设历史类、手工制作类、思辨类表达类等。这些都是突破学科、知识、能力、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沟通学习与生活、拉近学生与社会的有效尝试,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学生成长的有效引导者和积极评价者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关于学生学习理论中说道:“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给学生设置提高目标,‘跳一跳,够得着’。”这启示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而且这个机制应当是以激励和引导为原则的。

作为新兴事物,新课程开设校本课程,从教师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学生自身实际发展为要求,让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更有自信。建立一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激励机制,各有情况,但至少应体现下列共性。

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能在学生积极参与中形成自我认同;有助于学生增强有意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一项技能,养成好习惯,可以是认识上的或者实际操作上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分享的重要,等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使人变好,就是好的教育;使人变坏,就是坏的教育。”我们在课程开发中要观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现学生成长中的缺失。关键是使人发生变化,向着好的体现个性美的方向变化,才是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