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

第1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症状;防治措施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它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肾实质肾功能损害后期的临床综合征,它以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是临床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病程较长,后期患者病死率高。临床上将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四期,即:肾功能代偿期、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及尿毒症期。本文笔者就其常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关于慢性肾衰竭原因,在临床中是多种多样的,结合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查阅部分文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肾功能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

1.2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

1.3高血压及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南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呈上升趋势,如血糖控制不好,会加速肾脏病的进展,一般患糖尿病10年~15年即会影响到肾脏,所以控制血糖非常重要[1]。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会引起肾脏的损害,而且血压控制不好,会加速肾脏病的进展。

1.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疾患。病理检查可见发育缺陷的充水小囊。压迫正常肾组织。病情可以长期隐蔽,直到40~50岁后出现肾脏增大,明显肾功能不全才诊断为多囊肾。

1.5下尿路梗阻

下尿路引流不畅,如前列腺良性肥大,或者某种解剖上的缺陷引起尿液返流,引起肾盂、肾盏扩张,称肾积水,压迫正常肾组织,引起肾功能衰竭。

1.6药物性肾损害

很多人由于头痛或全身不舒服等症状,会经常服用一些止痛药或中药,这些药的有些成分会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

2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症状

2.1水代谢障碍

水代谢障碍在慢性肾衰中非常常见,在疾病不同阶段又有所不同。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50%时,病人尿浓缩能力下降,表现为夜尿增加。当肾功能继续恶化呈现氮质血症时,产生渗透性利尿,尿量可多至2000ml/d以上,比重固定在1.010,称等张尿。晚期尿毒症时,肾小球滤过率极度下降,尿量日趋减少,血尿素氮明显上升,病人有烦渴多饮,严重水潴留,产生水肿。部分病人可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2.2水电解质紊乱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发生钠、钾、镁、铁等代谢失常。钠代谢紊乱,极易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如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乏力,肌痉挛,抽搐,严重时昏迷。钾代谢紊乱,常见两种情况:酸中毒使细胞钾外逸,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下降,可出现高钾血症;由于长期利尿、腹泻、进食不足,可出现低钾血症,表现为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精神萎靡等。

2.3循环系统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可出现尿毒症性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常见而又严重的合并症,占慢性肾衰死亡原因的第2位。由于多种调节血压平衡的因素失调,病人可表现为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

2.4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和最常见的表现,大多数患者在初期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尤以晨起最为明显。部分患者还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合并症。

2.5 呼吸系统症状

慢性肾衰病人于免疫功能降低,易受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尿毒症肺是一种独特形式的肺部充血、水肿,病人不一定有全身体液容量过多,但却有特征性的心腔内压和肺楔压升高。X线的特征是肺门区呈中心性肺水肿,周围肺区正常,呈“蝴蝶状”分布。

2.6心理健康状况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常伴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疾病的恶化。其心理问题常见有:1、否认心理。患者否认疾病的存在,怀疑医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或否认疾病的严重性,存在不同的侥幸心理。误认为医生总喜欢把病情说的重一些,回避要依赖长期治疗和危及生命情况的现实。2、焦虑心理。由于担心自己的未来,健康,经济负担及对该病的恐惧,大部分患者在确诊之后出现焦虑心理。3、依赖心理。;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觉前途灰暗,生活消极,事情不愿做,喜欢依赖他人,平时小事也要别人帮助。4、抑郁心理与厌世绝望心理等[2]。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疾病的好转,而且造成患者丧失生活信心,家庭不和谐,部分患者甚至放弃治疗和结束生命。

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措施

3.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

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1、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发的原发病因,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进行早期普查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可能发生的慢性肾功能不全。2、防止慢性肾衰持续进展和突然加重,积极纠正脂质代谢紊乱、进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避免加剧因素,适寒温,避风寒。避免外感、感染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以有效阻止病情进展,促进病情恢复。3、对进入终末期肾功衰的患者积极治疗,以防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如高钾血症、心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3.2药物治疗

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同时辅助以药物治疗,特别是中药治疗。常用于肾功能衰竭的中药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黄,研究证实大黄可以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改善氮质血症,改善尿毒症症状,控制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3]。2、黄芪,黄芪的化学成分以苷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为主;它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免疫力而且具有保护肾脏及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的作用。3、丹参,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促进组织修复等作用,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的高凝状态和肾脏血液供应,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延缓肾功能衰竭[4]。

3.3心理干预

慢性肾功衰竭病人的心理状态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因此在治疗策略上应从过去的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转换。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应该了解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存在社会心理因素,辅以相应的心理治疗,如心理暗示、心理疏导及认知疗法等,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使患者增强正确面对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董艳萍,寇巧迎.浅议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症状的临床护理[J].中国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11):666-667.

[2] 吕纪明,高永香.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心理状态评估[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2(9):47.

第2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饮食疗法;胰岛素;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1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25-02近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病情较为严重的糖尿病以及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危害人们的健康[1]。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糖尿病,其患者人群基本为中老年人肥胖者。如果患者长期未能控制住血糖的稳定,轻者会导致并发高血压,重者甚至会发生昏迷,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2]。一般情况,基本上采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浓度,现特选取近3年来我们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采用饮食治疗法联合胰岛素用于治疗该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其研究后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100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名患者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23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为(68.1±7.9)岁,平均病程为(6.1±5.8)年;实验组50名患者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为(58.1±7.9)岁,平均病程为(6.1±5.8)年。两组患者经检查表明,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依据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定的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和资料分析,确保两组患者在病情、体重、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注意饮食禁忌。即不能抽烟、饮酒、吃甜食,有规律的休息。治疗一个月。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合理安排饮食,每天计算所用饮食的所含热量、脂肪。注意少盐、多补充蛋白质。制定一份合理食谱,每天严格按食谱进食。严禁烟酒、甜食,有规律的休息。治疗一个月

1.3疗效评定标准[3]观察患者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的血糖的浓度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效:空腹血糖浓度

1.4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对照组与实验组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情况[n(%)]

组别1例数1显效1有效1无效1总有效率(%)对照组150112(43.48)113(13.04)125(50.00)150.00实验组150129(58.00)119(38.00)12(4.00)196.002.2两组患者经诊治后的产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的高血压(6.00%)、高渗非酮症昏迷(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的高血压(36.00%)、高渗非酮症昏迷(3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

表2两组患者经诊治后的产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组别1例数1高血压1高渗非酮症昏迷对照组150118(36.00)115(30.00)实验组15013(6.00)10(0.00)3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自身代谢失调引起的,体现在机体胰岛素的水平,最终使患者体内经过一系列代谢诱发高血糖,患者体内血糖水平持续较高会继发的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失衡以及酸碱失衡等,突出体现患者机体内血清中游离的脂肪酸含量较高,而游离的脂肪酸含量较高对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蛋白质的结合等一系列代谢过程产生较为显著的抑制[4]。患者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治疗或治疗方式不正确,会导致并发高血压,高渗非酮症昏迷等疾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以往基本上是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但有些患者自身不注意饮食习惯,血糖控制效果不是很明显,也容易并发许多并发症。

为了找出更好地治疗该病的方法,我们特选取近三年来就诊的患有该疾病的患者进行统计研究。通过本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0.00%),P

综上所述,采用饮食治疗法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效果明显,能够良好的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参考文献

[1]张剑平.饮食疗法结合胰岛素用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预防的探究[J].吉林医学,2013,34(25):5180-5181.

[2]何英姿.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75例临床特点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28.

[3]李莉敏.饮食疗法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145.

第3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高原牧区 皮肤炭疽 流行病

分析

玛曲县是全国炭疽发病最高的地区之一,2005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国家级炭疽监测点。现对2006~2010年玛曲县炭疽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2010年玛曲县炭疽疫情资料来自玛曲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分析方法:对玛曲县2006~2010年炭疽疫情资料作整理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 果

2006~2010年炭疽流行概况:玛曲县各乡镇医疗单位2006~2010年累计报告炭疽病例156例,年平均发病率78/10万。发病率波动在90/10万~52.5/10万,2006年发病率最高90/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52.5/10万。5年玛曲县炭疽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以散发为主。2006年90/10万、2007年87.5/10万、2008年82.5/10万、2009年77.5/10万、2010年52.5/10万。

发病地区:分布于全县10个乡镇(场),其中曼日玛乡发病率最高(29.49%),其次为欧拉乡和阿万仓乡,见表1。

表1 2006~2010年玛曲县皮肤炭疽

疫情地区分布(n156)

发病时间:四季散发,病例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62.18%(97/156),9月份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20.51%(32/156),发病具有明显的夏、秋季节性。

发病人群:156例病例主要以青壮年为主(49.36%),见表2。

表2 炭疽病例的年龄分布(n156)

职业分布:牧民比例最高(69.23%,108/156),其次为屠宰人员(17.95%,28/156)和皮毛交易人员(10.90%,17/156)。

讨 论

炭疽芽胞的抵抗力极强,在干燥的土壤中可长期存活10~30年之久,短期内无法消除残存在土壤中的芽胞杆菌[1]。人经常因为接触到被污染的动物或动物制品而感染。目前,很少在发达国家自然发生炭疽,经济条件和卫生状况及卫生意识经常决定炭疽疫情的发生率[2]。上述综合因素是我县皮肤炭疽长期流行的根本原因。

从发病情况来看,皮肤炭疽病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畜牧、卫生等各部门协调配合密不可分。县疾控中心针对我县皮肤炭疽的发病特点,夏秋季加强对曼日玛、欧拉、阿万仓等乡高危人群建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牧民群众的健康防病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炭疽发病率。

炭疽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呈地域性特点:排名前3位的是曼日玛乡、欧拉乡和阿万仓乡,木西合乡发病最少。这与曼日玛、阿万仓、欧拉乡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牲畜总量、畜产品交易总量在全县各乡排名前3位;尤其曼日玛乡是炭疽的历史疫源地,该乡炭疽发病率最高还可能与老疫区土壤中残存炭疽芽孢有关[3];木西合乡交通不便,人口稀少,畜产品交易量小,故发病率低。

发病呈季节特点:以6~9月份为高峰,这与夏秋季牲畜贩运、屠宰、剥食、皮毛交易活动频繁和天气炎热皮肤暴露多较易感染有关。因此,加强高发地区、高发季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控制和减少皮肤炭疽发生的重点。

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49.36%)。青壮年为社会主要劳动力,因职业(牧民、屠宰场工人、皮毛交易人员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接触机会较多,所以,青壮年发病率较高。

牲畜患病是引起人间皮肤炭疽的重要传染源,开展畜间炭疽免疫是防止人间炭疽流行的主要环节;同时进一步加强畜间疫情监测,加大对病死牲畜的管控力度,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应焚毁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m以下,否则一旦行成疫源地,就难以彻底消除;对从事畜牧业、畜产品加工、毛皮收购等工作人员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均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4],提高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降低皮肤炭疽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陆德源,炭疽.医学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76-178.

2 Whitney EJ.Anthrax:Diagnosis treatment prevention.Infectious Diseases Update,2002,9:117-121.

第4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行 预防控制 文献综述

自2009年3月18日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先后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以来,甲型H1N1流感已经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宣布,将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从4级调整到5级,这意味着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已在同一地区至少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同时WHO专家提醒人们,这一疫情极有可能发展为大流行[12]。仅仅过了1个多月,6月11日,WHO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提升至6级,意味着疫情已经发展为全球性“流感大流行”。需要正确理解的是流感大流行6级警告的含义主要是指病毒的持续人际间传播范围超出北美,已在其他地区许多国家发生疫情,流感病毒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但这并非指病毒的毒力和致死人数,即与疫情本身的严重程度无关[3]。因此,人们不必过度恐慌,但积极防控则是必须的。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以及对其传播、临床表现及诊疗的深入认识,各类防控策略与措施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笔者试图通过对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国内外流行现状及防控对策进行综述,为人们全面深入地正确认识此次疫情提供帮助。

1 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

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而分成甲(A)、乙(B)、丙(C)3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人类、家畜及禽类流感流行的主要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可分成若干亚型,已发现的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曾导致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主要有:1918年开始的由猪型(Hsw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西班牙流感,该病毒株被命名为A/South Carolina/1/18(H1N1),又称甲1型;1957年开始的由A/Asian/57(H2N2)所致的“亚洲流感”,又称甲2型;1968年出现的由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又称甲3型或香港型;还有1977年发生的由新甲1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罗斯流感”。其中H3N2型和新H1N1型同时存在并流行至今,是主要的季节性流感病毒。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最先研究证实,此次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这种病毒能在人际间传播[4]。从抗原上看,它与北美猪流感(H1N1)更接近,而与人类季节性流感(H1N1)相距较远[5]。甲型H1N1流感病毒仍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有6个基因节段与三重重配猪甲型H1N1病毒相似,分别是聚合酶(PB2、PB1、PA)、HA、核蛋白(NP)和非结构蛋白(NS)基因,其余2个基因节段(NA和M蛋白)不同于三重重配猪甲型H1N1 病毒,但因二者与1979年在欧洲猪中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相似,因而又被称为欧亚大陆株系,而HA、NP和NS均为经典北美株系。在上述8个基因节段中,HA、NP、NS、NA 和M是猪源株系,PB2和PA是禽源北美株系,而PB1是唯一的人源株系(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病毒演变示意图如图1[6]。

世界各地曾有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株的报道,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流行。如1976年美国约500人感染了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与当时从猪体内分离的病毒相同,并首次证实了在自然条件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从猪传播给人。

2 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与现状

2.1 基本流行特征[7]

2.1.1 传染源 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者,包括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人际间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动物如猪,虽已从猪体内分

离到H1N1病毒,但在对现有感染者的调查研究中,尚无明确的证据证明猪为真正的传染源。

2.1.2 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主要为呼吸道传播,其传染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多数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形成含病毒的空气飞沫,以近距离的传播为主。此外,通过污染的手可实现接触传播,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之一。

2.1.3 易感人群

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原性与以往流行的H1N1病毒抗原性差别很大,因此人群对该病毒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但国外有研究显示,年龄可能是本次流感的一个危险因素,青壮年更易发病[8]。

2.1.4 与季节性流感的比较

参考文献[9],有删改,见表1。表1 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比较(略)

甲型H1N1流感季节性流感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该病毒活跃,人际传播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与季节性流感相似,主要以患者咳嗽与打喷嚏时排出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播或经污染手传播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 d有传染性,病初2~3 d传染性最强。临床症状最初出现流感样症状,并有明显的体温升高和肌肉酸痛,或伴随眩晕、头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季节性流感与甲型H1N1流感的症状相似潜伏期不甚明确,初步认为是1~7 d。调查提示该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 d后表现病症1~4 d,平均为2 d病死率甲型H1N1流感的病死率比一般的季节性流感高,但死亡病例多为有较严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可致死,但病死率较低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前期报道以青壮年为主,患者多数年龄在25~45岁之间,但目前已出现青少年的聚集性感染。老年人;患有肝、肾、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病人的医护人员;儿童防治疫苗已有新研制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目前主要在高危人群及重点人群中使用,其预防效果及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已研制出可预防季节性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份中旬,每年接种1次2.2 国外流行现状[10]

从2009年7月开始,WHO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态势及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将疫情日报改为周报。截至2009年9月13日,WHO公布的全球病例数在296471例以上,死亡3486例。其中美洲地区124126例,死亡2625例;西太平洋地区76348例,死亡337例;欧洲地区超过52000例,死亡140例;东南亚地区25339例,死亡283例;地中海东部地区10533例,死亡61例;非洲8125例,死亡40例。

截至2009年9月13日,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流感仍保持着较大的可变性。在北美,美国报告流感样病例的增加超过了季节性流感发病水平,其南部、东南部及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尤为显著;加拿大的流感处于低水平流行,欧洲和中亚的流行水平与之相似,但法国报告流感样病例的增加已超过季节性流行临界水平。日本的流感活动持续增长并超过季节性流行临界水平,其中增长最明显的是冲绳岛南部。在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流感的传播较为活跃,流感流行遍及南亚和东南亚各地域,其中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呼吸道疾病呈增长趋势。在南半球的温带地区,大多数国家的流感已处于持续下降或回复至季节性流行的基线水平。澳大利亚较晚受本次疫情影响的地区,其流感样病例的报告呈下降趋势。而南非的流感活动目前呈现第2个流行峰(第1峰由季节性流感病毒H3N2引起,第2峰则由2009甲型H1N1病毒引起)。

专家预测,夏季后,随着季节性流感的增加,有可能出现更大规模的流感大流行[11]。

2.3 国内流行现状

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初期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1个阶段是5月10日我国出现首发确诊病例且之后输入性确诊病例不断增多;第2个阶段是5月29日我国出现了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2代病例,并呈现出2代病例不断增多的趋势;第3个阶段是我国出现了个别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本土病例并引发2代病例。散在的本土病例使社区范围内持续传播的风险日益增加[12]。

进入8月下旬,随着各类学校的开学和学生人群的大量流动与聚集,全国各地均出现了规模不同的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且本土病例持续增多。截至9月7日,我国内地已发生128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发病。

随着北半球秋冬季的来临,甲型H1N1流感发生大规模流行的风险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季节性流感高峰也逐渐来临,但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力明显大于季节性流感。

卫生部通报,截至10月12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23766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21342例,重症16例,死亡1例。目前我国内地每日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数百例,其中绝大多数为境内感染病例[13]。

3 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对策

随着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以及对其危害性的认识,全球及国内的各项防控对策与措施也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疫情发生初期,为减少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扩散,延缓甲型H1N1流感传入无疫情国家的时间,WHO建议各国应确保在降低公众危险与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形成不必要的影响之间达到最理想的平衡;在避免对国际旅行造成不必要影响的同时,能确保所有努力给公众带来最大的健康利益。针对当时我国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实际情况,加强国境检疫,开展登机检疫、体温检测、健康申报,并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实行严格的隔离医学观察,这是我国最主要的防控手段,同时积极加强对公众的健康宣传教育,并开始了疫苗的研制。

随着疫情的迅速全球化,国内逐渐出现本土病例,并呈持续增长趋势,总的流行强度超过季节性流感流行水平。就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而言,本次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近距离飞沫及手污染接触传播的传染性较强,但其毒力相对较弱。对此,防控对策与措施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如对密切接触者不再集中隔离,而采用居家隔离。

根据当前疫情发展的特点、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的防控对策主要是坚持和完善各项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使之规范化、程序化,并与免疫接种等预防手段相结合,严控社区传播,加强重症者救治,全力减少疫情危害。

3.1 政府及企业机构方面

(1) 加强重点时期和重点地区的防控工作。制订和完善针对人员密集流动情况下的铁路、民航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卫生应急队伍和技术准备、应急物资调用等工作,搞好国庆节前后的疫情防控则是重中之重。

(2) 做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科学合理地实施停课等措施,努力减少聚集性疫情发生。

(3) 加强疫苗及抗病毒药物储备,积极稳妥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我国疫苗研发已通过专家评审,可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分批开始使用,重点加强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4)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密切关注疫情变化,公开、透明、科学、客观地向公众介绍疫情发展情况,帮助公众了解、掌握防控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3.2 个人方面

为减少疾病传播,降低疾病危险性,普通民众也应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 保证充足睡眠和丰富营养,勤于锻炼,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2) 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触碰可能沾染病毒的公共设施。

(3)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遮挡口鼻,并将使用过的手帕和纸巾丢进垃圾桶。

(4) 勤洗手,特别是在打喷嚏和咳嗽之后,应使用肥皂认真洗手,含乙醇的洗手液同样有效。美国CDC推荐使用温水、肥皂洗手15~20 s,在不方便流水洗手时,可使用含乙醇的湿巾擦拭。

(5) 疑似者应尽量减少与人群接触,及时就诊,佩戴外科口罩。

(6)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3 特殊人群方面

特殊人群包括学生、哺乳期妇女、慢性病患者等,除做好上述几点外,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防治措施:

(1) 校园健康中心应建立完整的疑似病例追踪体系,发现疫情必须及时准确上报,杜绝缓报、瞒报和漏报。

(2) 哺乳期妇女不要对着婴儿的脸部咳嗽或打喷嚏,与婴儿接触前应使用肥皂洗手。不要停止母乳喂养,因为母亲可通过哺乳将保护性抗体传递给婴儿,抵抗感染。

(3) 对于各类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在流感流行和暴发时,其感染流感的风险将会增加,同时更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导致出现重症病例甚至死亡[14]。在疫苗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可考虑给这类重点高危人群接种疫苗。

综上所述,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持续中,其流行强度虽已明显超过2003年的SARS和近年来的人禽流感,但其病死率显著低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原有的季节性流感也会逐渐增加。因此,对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及危害我们必须有清楚的认识,此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必恐慌,但也绝不可掉以轻心,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对于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侵袭,人类也许应该再次提醒自己,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各国政府必须加大应对力度,并且增强协调与互助;对于公众而言,除了保持清醒,用科学和理性来克服盲目的恐惧,还应当尽快改变我们的不良行为,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病毒的进一步肆虐。加强国际间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病毒的监测和科研合作,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终将遏制此次疫情。

参考文献

[1]COHEN J,ENSERINK M.Infectious diseases.As swine flu circles globe,scientists grapple with basic questions[J].Science,2009,324:572573.

[2]CHARATAN F.UN warns that swine flu outbreak could turn into pandemic[J].BMJ,2009,338:b1751.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at is Phase 6? What about severity? [EB/OL].[20090611].who.int/csr/disease/swineflu/frequently_asked_questions/levels _pandemic_alert.

[4]陶然,尚世强.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9,4(3):250252.

[5]GARTEN R J,DAVIS C T,RUSSELL C A,et al.Antigen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wineorigin 2009 A(H1N1)influenza viruses circulating in humans[J].Science,2009,325:197201.

[6]雷达,艾立新,邓红樱,等.流感大流行特征启示甲型H1N1 流感防控策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9,32(3):145150.

[7]赵敏,李文刚.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与治疗[J].人民军医,2009,52(6):335336.

[8]FRASER C,DONNELLY C A,CAUCHEMEZ S,et al.Pandemic potential of a strain of influenza A (H1N1): early findings [J].Science,2009,324:1557

[9]汪华,李军.甲型H1N1流感防治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112.

[1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andemic (H1N1) 2009  update 66[EB/OL].[20090918].who.int/csr/don/2009_09_18/en/index.html.

[11]WATSON R.Swine flu could come back in more virulent form after summer,european experts say[J].BMJ,2009,338:b179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我国出现感染来源不明本土甲型流感病例[N/OL].北京晚报,[20090613].news.sina.com.cn/c/20090613/172815784236s.shtml.

第5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传染病;控制方法;预防措施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从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就在与各种传染性疾病作斗争。早在3 000年前[1-3],就有了天花的记载;1340年,在欧洲,黑死病的流行,造成了欧洲人口的大减员,每4个欧洲人就有一个死于黑死病,这场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一次传染病流行。到近代,霍乱的流行使许多村落变为无人村,种种传染病的流行史触目惊心。进入21世纪,交通越来越发达,人员流动性则更大,许多新的传染性疾病在流行[4-5],如前几年的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还有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人类从未放弃与传染病的抗争,至今已有了多种疫苗可有效避免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如天花、乙肝等[6],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旧的传染病得到控制,不断地有新的传染性疾病出现,如艾滋病等的流行至今尚无法根治与有效控制。因此,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和全球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1 我国的常见传染病及传播方式

目前我国的流行传染病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甲型H1N1流感、小儿手足口病、结核病等,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染、唾液传染以及血液传染等,根据传播速度及危害性,为便于预防与控制,世界卫生组织对传染病进行了分级。甲类传染病是指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传染性疾病,包括霍乱、鼠疫等;乙类传染病仅次于甲类传染病,包括SARS、炭疽、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主要是进行监测管理或地区、季节性流行疾病,包括流感、伤寒等。笔者对近年来传染性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70%以上的传染性疾病是或人禽共患病,如近年来疯牛病、禽流感、艾滋病、尼帕病毒脑炎等;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如禽流感可以通过鸟禽的迁移来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且病原体具有较强的变异性,潜伏期长,如疯牛病毒,从感染到发病平均时间为28年, 一旦出现症状, 半年到一年内死亡。随着大气环境的改善,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有了新的特点,首先患者与病毒携带者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不仅可以引起人与动物直接死亡,另外还迫使动物迁移形成利于疾病爆发流行的传染源;其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导致某些传染病进入未受感染过的地区,而当地人群普遍缺乏对疾病的免疫力,因此,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影响往往比较严重。

2 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2.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又叫人工免疫,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方法是将某疾病的生物制剂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该疾病特异性的免疫力,以提高整体的免疫水平,如乙肝疫苗、天花疫苗等。预防接种从婴幼儿做起,可有效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

2.2健康教育

开展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教育,一定要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宣传。为了提高讲座效果,在宣传重要性的同时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讲座中突出预防传染病的实用性,具体而言是突出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有实用性的本地化的宣传,如讲解日常生活、工作、中必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让人们从心理上感觉到传染病预防的知识非常实用,让居民感受到所学的预防知识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提醒居民,一旦有传染源存在,极易造成大范围的流行。要对居民进行定时的健康教育,如加强体育锻炼,勤洗手,不吸烟,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生活中注意食品卫生,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增强体质,提高疾病的防御能力等。

2.3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要流行需要借助合适的媒介,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消除细菌耐以生存的因素,对控制与预防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改善居民及农村的饮用水条件,保持饮水卫生,对饮用水要进行消毒;其次做好城乡垃圾、污水及粪便的排放与无害化处理工作;还要严格管理医院与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严防院内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3传染性疾病出现后的控制

3.1传染病的报告及报告种类

发生传染性疾病后,应首先将疫情的种类、性质逐级上报。疫情报告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疫情管理法定制度,通过疫情报告,各级卫生部门才能根据报告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全面、迅速做好各项工作。《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三种类型的传染病[7],共38种,甲类传染病属强制性管理性传染病,包括霍乱、鼠疫等;乙类传染病仅次于甲类传染病,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性疾病,包括SARS、炭疽、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属监测管理或地区流行、季节流行疾病,包括流感、伤寒等。

3.2传染病出现后的控制措施

当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发生后首先应在2 h内通过疫情报告及时上报,立即成立疫情应急小组;其次对传染病感染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疫区实行封闭管理,同时加强宣传,避免出现恐慌及混乱;第三,凡与传染病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应安排进入隔离观察区进行观察;第四,用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双氧水等早晚进行消毒;第五,确定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第六,做好疫情检测的记录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的药物不断问世,许多传染性疾病有了预防疫苗,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如天花现已被消灭,大部分传染性疾病也可以通过治疗痊愈。但值得一提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人类与细菌及病毒的战争永远不会停止。人类科技在进步的同时,传染病的细菌和病毒也在进步,因此,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阻断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传染病之所以能快速传播,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即易感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三者缺一不可。要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归根结底就是要破坏传播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切断疾病的传播环节,就能做到有效控制与预防疾病的传播。在进行控制与预防时,要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找出致病菌的弱点,并加以充分利用,才能有效地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

[参考文献]

[1] 汪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指南/全国在职卫生人员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应信忠.慈溪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圆形分布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6):35-36.

[3] 王子军.我国1990~2000年传染病流行态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4):312-313.

[4] 刘华雷,王永坤.中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35-40.

[5] 胡素芬.传染病流行的新态势[J].职业与健康,2006,22(17):1373.

第6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 布鲁菌病;发病率;监测;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 R51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8(b)-006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human epidemic features of brucellosis during 2007-2014 in Chifeng City, and obtain Chifeng City brucellosis epidemic dynamics. Methods Brucellosis information reported to National Disease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rom 2007 to 2014 in Chifeng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mainly employed to make statistical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Results 11 252 cases were reported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last 8 years, the annual average incidence was 31.39/100 000, the highest rates in 2014 (50.46/100 000) and the lowest in 2007 (14.29/14.29/100 000). Morbidity from 2007 to 2009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this upward trend continued until 2011. In 2012 it began to reduce, but by 2014 the cases were bumped up to historical peak (2184 cases). The highest onset seasons began from March to May, April were the most. The 12 banners, counties or districts were all the epidemic areas with pathogenesis of brucellosis, Linxi County and Bahrain Right Banner had the highest morbidity, Hexigten Banner and Bahrain Left Banner had the second morbidity, Punavuori District, Yuanbaoshan District and Ningcheng County had the lowest. Onset age was given priority to 40-

[Key words] Brucellosis; Incidenc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布鲁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病,疫情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北欧国家发病率较低[1]。但自20世纪90年代布病疫情在全球均有回升趋势,由于医疗条件、经济水平和地理环境以及国际旅游等原因,很多国家的布病发病率都呈逐渐上升趋势[2-3]。

布病在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广泛流行。20世纪70~90年代初由于检测手段的改进、布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等原因疫情开始稳定下降,但1993年后又开始逐年上升,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包括、黑龙江、山西、辽宁、河北和吉林[4]。是布病的老疫区,且发病地区随着时间由历史高发区向低发区、非疫区蔓延[5-7]。因该病与牲畜繁殖有关,在畜牧业和农区多发,赤峰市包含牧区、半牧半农区和农区三种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该病的高发地区。

现对赤峰市12个旗县区2007~2014年布病监测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了解布病在该市的流行情况,探讨该市布病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14年人间布病疫情数据来自赤峰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中心,按发病日期收集网络报表中报告的赤峰市2007~2014年病病例个案;人口学资料来自于赤峰市统计局,各旗县区人口数采用赤峰市统计局统计历年年底报告的人口数据。

1.2 监测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监测由人间布病实验室和临床确诊的布病疫情,通过网络审核、漏报调查、卡片质量管理等各项措施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发病率或构成比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两组间发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流行强度)

8年间共报告人间布病11 2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1.39/10万。其中,8年间每年的发病例数分别为655例(2007年)、1027例(2008年)、1804例(2009年)、1539例(2010年)、1571例(2011年)、1236例(2012年)、1236例(2013年)、2184例(2014年)。2014年发病例数和发病例数与上年相比增长率达到76.70%,为历史最高。

2.2 时间分布

根据赤峰地区2007~2014年人间布病疫情资料显示,8年间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发病例数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50.46/10万),最低的年份为2007年(14.29/10万)。2007~2009年布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由14.29/10万增长到39.00/10万;自2010年起,发病例数开始进入下降阶段,2011年和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36.19/10万和28.62/10万;2013年发病率降至28.47/10万,但2014年发病例数骤增到2184例,发病例数和发病率(50.46/10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见图1。

2.3 季节性分布

报告病例多集中在3~6月之间,占平均全年发病例数的45.49%,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分布(图2)。其中,发病高峰的4月累积发病1337例(当月累积发病率为11.88/10万),发病低峰为每年的11月(4.51/10万)。由图2还可以看出,2011~2014年的各月累积发病例数之和高于2007~2014年的各月累积发病例数。

2.4 地区分布

2007~2014年间赤峰的12个旗、县、区中,每年均有疫情出现。其中,林西县的累积发病例数最多,为1555例;除不详地区病例数10例外,元宝山区累积发病例数最少,为298例。就总体而言,疫情主要集中在林西县、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和翁牛特旗这5个赤峰市北部旗县,构成比达到61.31%;这5个旗县的人间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赤峰市对应的年发病率。但从表1中可发现,北部5个旗县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南部旗县区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尤其是松山区、敖汉旗、喀喇沁旗和元宝山区。

2.5 人群分布

2007~2014年赤峰地区上报病例共11 252例,其中10例为流动人口;男8021例(所占百分比为71.29%),女3231例(所占百分比为28.71%),男女发病的性别比例为2.28∶1。各年男女布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12,P < 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发病年龄集中在40~

按职业划分,2008~2013年间发病例数最多的为农民,占发病总人数的79.54%,其次为牧民和学生,分别占全部发病人数的11.65%和1.56%,其他人员(工人、干部职员和餐饮服务业人员等)的发病数均较少,共计占7.25%,且各职业发病例数所占百分比较为稳定。

3 讨论

通过以上对赤峰市2007~2014年布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可知,8年间该市布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2010年发病率有所下降可能是因为该是在2010年全市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各部区开展人间布病联合防治项目和布病防治培训,加强了全市的病畜和易感人群的检疫和检测,赤峰市人间布病得到了有效的防治[8]。2014年发病例数与上年相比增长率达到了76.70%,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提示该市布病疫情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策略。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查证,可能原因有随着肉类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从事牛羊肉养殖、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牧民人数也相应地增加;未经检疫合格即进入市场的牛羊肉类产品增加[9]。赤峰市布病全年均有发生,高发季节为春季和夏季,秋季和冬季发病数相对低发。4~7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可能为这段时间是北方农区的耕作时间和牧区的产羔时间,接触病畜的机会增多导致,加上这段时间温度开始回升,易于病原菌的产生及传播。

总体来讲,林西县、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和翁牛特旗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由于这5个北部旗县草原面积大、人数却偏少,而且农牧民所占比例较高,与牲畜接触的机会也更多。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和教育经济等的发展所导致的人口流动增加以及牛羊肉类市场的不断扩大,其他旗县区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导致南部旗县区发病例数所占的构成比逐渐增加。

布病年龄分布主要在40~

职业分布中占构成比最高的为农民,其次为牧民,农民和牧民发病数多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平时饲养家畜、在日常的生活和耕作中接触到病畜或污染物的概率比较大,加上防病意识的薄弱和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因此为布病发病的高危人群[12]。此外部分学生感染布病可能是由于假期或者农耕时期在家放牧或者务农时感染导致。

目前唯一控制和消除布病的方法就是对所有易感机体进行免疫接种、消除传染源。但是目前针对人类还没有高效合适的疫苗被广泛应用,接种疫苗现多应用于动物防疫上[13]。因此,预防人间布病的发生,还是要从加强监测与布病的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发[4]。

布病为高发的人畜共患病,故其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对布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深远的意义。虽然布病是一种死亡率较低的人畜共患病,但同样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动物生产的减产(乳汁减少、流产和死胎)以及公共卫生的损失(医疗治疗成本和劳动力的损失)[14]。布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极少,因此人一般通过牛、羊、猪等牲畜传播而患病[15]。人感染布病后常见症状有盗汗、乏力、关节痛、头痛、精神抑郁、炎等,严重者甚至发生残疾或者死亡。若在布病的急性感染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临床症状和体征会在发病6~8周后逐渐消失,体力和劳动力缓慢恢复;否则,就容易转变为慢性布病,从而对患病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16]。赤峰地区为布病疫情严重高发的地区,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控制和预防布病疫情的发展非常重要。

布病如何得以有效地控制与卫生部门的宣传管理力度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其他组织和个人也应该积极配合[17-18]。首先要加大布病网络监测的敏感性,增强农村以及生活条件较差地区人们的卫生意识,做好布病防治宣传工作,提高易感人群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9]。同时,要定期对健康的牲畜检验检疫及接种相关疫苗,降低动物布病的发病率,进一步达到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布病流行的目标[20]。

[参考文献]

[1] Pappas G,Papadimitriou P,Akritidis N,et al. The new global map of human brucellosis [J]. Lancet Infect Dis,2006,6(2):91-100.

[2] Sprague LD,Al-Dahouk S,Neubauer H. A review on camel brucellosis: a zoonosis sustained by ignorance and indifference [J]. Pathog Glob Health,2012,106(3):144-149.

[3] Rodriguez-Morales AJ. Climate change,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brucellosis[J]. Recent Pat Antiinfect Drug Discov,2013,8(1):4-12.

[4] 陈丹, 柳晓琳,刘孝刚,等.布病流行趋势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26(1):26-28.

[5] 郭卫东,池海谊.2002~2006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08,8(4):604-606.

[6] Zhang WY,Guo WD,Sun SH,et al. Human Brucellosis,Inner Mongolia[J]. China Emerg Infect Dis,2010,16(12):2001-2003.

[7] Chen Y,Ke Y,Wang Y,et al. Changes of predominant species/biovars and sequence types of Brucella isolates,Inner Mongolia, China [J]. BMC Infect Dis,2013,13:514.

[8] 朱建新,李保荣,石杲.赤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防治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3):171-172.

[9] 米景川,张庆华,尉瑞平,等.内蒙古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0,25(1):34-36.

[10] 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2007,22(10):649-651.

[11] 王大力,李铁锋,李晔.全国重点省(区)布鲁杆菌病疫情调研报告[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26(3):182-184.

[12] 毛景东,王景龙,杨艳玲.布鲁氏菌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222-227.

[13] 王传清,李星.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和研究现状及防控策略[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6):63-64.

[14] 李悦,王宇枢,王锐,等.97例布鲁杆菌病病例临床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2):147.

[15] 张俊辉,杨超,叶运莉.我国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特征变化及防控策略[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1,9(2):101-103.

[16] 杨志光,贺青华,王大力.中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9,24(5):346-347.

[17] 林素华,王晓清,刘鸣寒,等.赤峰市2010 年地方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3):332.

[18] 李宏茹,石杲,李保荣.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管理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3):349-350.

[19] 陈文婧,崔步云,张庆华,等.布氏菌病流行50年特征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8,23(1):56-58.

第7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64-01

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安全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首要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加强农村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师生的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下面结合对校园安全工作的认识,谈谈我们粗浅的想法和做法,与同行交流。

一、制定科学的目标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要通过各处室、各班级的通力协作和不懈的努力达到“三有、三无、三不发生、三加强”的目标。“三有”,即有周密细致的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有规范、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和奖惩考核机制;要有与我校安全任务相适应的“三防”(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和强力到位的工作措施。“三无”,即校园内无打架斗殴现象发生,无盗窃学生财务现象,无明显地安全隐患存在。 “三不发生”,即校园内部不发生严重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案件,不发生在校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三加强”,即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形成维护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争创零犯罪校园;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努力消除各类治安安全隐患,使学校周边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的安全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想做好此项工作,没有制度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依靠制度来管理,才能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学校安全管理办法》《学校安全责任分工》《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制》《学校安全工作岗位》《学校安全一日常规》等。就拿学生一日常规安全管理来说,要想管理好学生在校一天得安全,让学生知道,在学校里,有些什么规定,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能做的事情,如果做了,会受到学校什么样的处理,这就是制度。在学校,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做好宣传教育

学年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听好各种安全专题讲座,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讲解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师生受到法制教育。我们还利用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另外,我们利用班会、板报、广播、录像、标语、图片、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使师生基本懂得一些法律法规知识、交通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我们把学生在校内存在的各种隐患制成ppt,利用班会时间播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我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去避免,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安全。我们每学年都要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安全培训,让教师掌握在工作中如何预防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在出现问题时我们如何去解决问题等。

四、抓好季节性的安全工作

在学校的安全教育中,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要注意季节性的安全教育。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教育、火灾预防教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夏季安全教育重点: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自然天气预防教育、防溺水教育、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犯、用电安全教育;秋季安全教育重点:运动受伤、建筑安全、消化道疾病预防教育;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防寒保暖、煤气中毒、户外运动、冰面溺水、火灾、雪雾天气交通安全的预防和教育。可以通多过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防火教育,禁止学生在教室等密集的场所使用明火、电热器、烤火器、堆放易燃物品等。做到经常检查,并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

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都不允许学生在宿舍安装个人电脑;与许多学生上课都在偷偷地拿手机上网的热情相比,学校管理者更多的是把互联网视为洪水猛兽。诚然,确实有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热衷于网恋、浏览黄色信息,但这些毕竟不是主流。值得一提的是高等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值得广大学校的管理者借鉴和学习。学校积极利用而不是打压学生的上网热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运用网络;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积极沟通、因势利导,建设一个健康、美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第8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多年来,传染疾病在我国一直呈高发趋势,不仅影响了人民的体质状况,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需要不断调整且复杂多变的工作,因此,公共卫生管理要加强对传染疾病预防的重视,通过行政管理、政府干预、舆论宣传等,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尽可能地抑制传染病的扩散和传播。

[关键词]

公共卫生管理;应用;传染病;预防;具体策略

公共卫生管理应用于传染病预防工作,需要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控标准,即可以对聚集性疫情、大规模疫情的爆发进行控制和预防,并对传染病重症病患强化救治。传染病预防工作较为复杂,需要不断调整工作内容,结合公共卫生管理的常规手段,进行传染病干预工作,并适当运用法律、媒体、舆论等,提高预防工作的成效。

1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思考及定位

公共卫生管理主要是指对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医疗,对药品、食品、公共卫生环境等方面的宣传和监管。自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以来,疫情的扩散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的缺失,尤其是在一些县或县级以下公共卫生管理较为薄弱的地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更是收效甚微[1]。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爆发,需要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加强传染病控制、预防工作,确定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我国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与管理环境,也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国家公共卫生管理意识、管理水平需要不断加强,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各方面的宣传与管理,有效缩小城乡间的公共卫生管理差距。在公共卫生管理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突破性的控制和管理,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媒体舆论宣传的作用,对公共管理中的疾病预防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干预,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率、扩散率。

2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重视,我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开始在“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加强了公共卫生管理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得一些传染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复杂、人口流动性大,使得传染病的暴发依然呈现高危、高发状态,特别是在一些气候条件异常、医疗水平及医疗设备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更是容易在传染病暴发后形成急剧扩散的趋势。另外,我国公共卫生在疾病预防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疾病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其问题具体如下:①国家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虽然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卫生医疗机构等已经根据相关疫情的发展状况及时地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但由于在传染病预防管理中,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且各级部门并未按照相关条例认真贯彻执行,使得法律法规难以发挥应有的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功效,可操作性不强。②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能力不强。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传染疾病防治、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各部门权责不明,当问题出现时存在严重的责任推卸现象。疫情预防、控制的工作部署不明确,使得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对公共卫生管理的传染病预防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③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传染病防治管理队伍建设程度不足。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预防知识、医药知识,使得传染病预防、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3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传统疾病预防手段

3.1传染病患者隔离在公共卫生管理中,一旦发现疫情,要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及时的隔离治疗,控制传染疾病的传播。另外,地方政府应该严格监督疾病防预中心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加强管理传染病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通过不同的传染病干预手段,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扩散范围。在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传染病干预方案要随着对传染病的认知程度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使干预方案能够得到完善,干预程度能够得到加深。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的时候,要对疫情初期病患临床症状进行系统、科学、全面地分析,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状况,对传染病患者做出相应的医疗措施,结合患者症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治疗方案,对必要的人群进行接种疫苗,加强对传染病扩散进行干涉。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公共卫生环境,避免传染病患与人群的接触,并对孩子、老人、抵抗能力弱的人群做好预防、宣传工作。若是季节性传染病,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就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在诊断过程中,将工作重心转移至传染病患者的治疗上。特别是在一些乡镇地区、公共卫生管理薄弱地区、医疗水平落后地区,更是要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重点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加强行政管理工作,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并加强卫生疾病宣传,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支持,对公共卫生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政府还应对乡镇、公共卫生管理薄弱地区、医疗水平落后地区提供药物供给,完善各地方医疗设备,全面预防、控制传染疾病。

3.2应急方案系统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应用于传染病预防、控制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要建立系统的疾病应急方案。当传染疾病暴发时,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让各部门能够依据法律规定、应急方案措施等,进行传染病的规范预防管理。例如:在传染病暴发时,所用的药品、医疗设备等,都需要遵循药品生产规范、药品审判流程、医疗设备使用规范、医疗设备质量要求等相关要求,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要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进行严厉的惩罚,保证各部门在传染病暴发时,能够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使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治疗工作得到有序开展[2]。

3.3公共卫生教育宣传在公共卫生管理中,要加强疫情防控的教育宣传工作。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公民文化层次、意识形态各不相同,因此,对疫情的认识和态度也不相同。当新的疫情爆发,又暂时没有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及疫苗时,人群极易产生恐慌,特别是在不良信息、流言等的推动下,更是容易引起社会动荡,使人群对传染病产生误解,增加恐惧情绪,从而使得疫情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3]。因此,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要对民众进行健康知识、文明素质、疾病预防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民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并提高传染病预防意识,不因不良信息的传播,做出过激行为,能够掌握一定的自我防范措施。当传染病疫情暴发时,政府要采用干预措施,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等,对民众进行传染病知识的解决、宣传,稳定民心,以免因传染病疫情的扩散造成社会的不安。而在新闻媒体进行疫情报道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开放程度、人群疫情的认识程度及接受程度,有效处理好新闻报道工作,在如实报道传染病疫情的同时,还要防止流言的散播,主动掌握舆论方向,平复民众的紧张、恐惧情绪,通过宣传教育,使民众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4传染疾病信息系统建立在公共卫生管理中,为了确保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更加有效,需要公共卫生管理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强化传染病信息的整合,完善传染病系统信息,建立集合公共卫生的信息平台,使传染病信息能够及时、及时反馈,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另外,地方各级,乃至全国各级的传染病疾控机构应建立统一规格的信息表格,依照国家公共卫生相关监测体系的网络系统要求,及时、统一地上报传染病信息资料。在构建公共卫生检测系统中,还应该建立并完善传染病疫情定时分析通报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通报机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进行每天分析和通报,并确保每月至少三次对一般疫情进行分析和通报。当在国境口岸、机场、铁路、港口等地方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要对各部门进行相互通报,并对传染病患人员进行隔离治疗。当发现畜禽或人畜同感染传染病时,各地疾病防控机构应该与农业、畜牧业、林业部等相关部门进行疫情的通报,保证各地区能够及时得到传染病疫情的相关信息,做好本地区疫情防范、治疗工作,使全国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

3.5疫情防控体系建设虽然社会的进步及公共卫生管理的加强使得我国的传染病疫情防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成效要达到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最终目的还远远不够。公共卫生管理应用于传染病预防时,要在传染病防控的原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加强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及各地区的积极配合。传染病疫情防控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参与,也要加强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保证各地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按照政府的传染病预防工作规划或相关指令进行预防控制工作,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的扩散。此外,地方的公共卫生管理部门,也应加大疫情管理工作,在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积极应对。形成科学、合理的疫情防控体系,促使传染病预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4]。再者就是公民方面,公民应该提高自身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对传染病知识多加了解,做好自身的防预措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在打喷嚏、咳嗽等时候用纸巾遮挡,避免病菌传染他人。同时,公民还应具有基本的信息鉴别能力,做到不轻信、不传播谣言,当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能够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不自乱阵脚,并在发现自身、家人出现传染疾病感染时,及时上报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疫情发生大范围的扩散。

3.6强化领导制度化建设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要强化本部门的管理,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组织学习,通过系统业务知识培训、思想教育工作等,强化领导及各级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强化公共卫生管理的领导制度化建设[5]。在集中组织学习、培训中,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要制定科学、严密的宣传教育计划,围绕本单位工作重心开展,并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案件质量管理制度、卫生执法监督研讨等,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学习效率、思想意识、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另外,在公共卫生制度化建设中,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要建立监督、鼓励机制,通过对工作人员的鼓励,使其在接受培训、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超越自我,形成系统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体系,认真做好各项传染病预防工作。

4结语

近年来,我国各种传染病呈现高发趋势,特别是一些病毒性的传染病更是形成了大范围的扩散。因此,要想改变传染病发展现状,就需要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系统,提升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有效预防传染病大范围地扩散。在公共卫生管理中,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还要结合行政管理干预、媒体舆论干预、法律法规干预等,对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控制进行有效管理,提高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效果。此外,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在对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民众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以免疫情扩散引起民众的恐慌和社会的动荡,提高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的传染病防控成效。

[参考文献]

[1]曹洋,周蕾.2014年1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J].疾病监测,2014,29(1):4-8.

[2]朱雪梅.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27):62-63.

[3]丁美香,突发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中国农村卫生,2014,15(54):74.

[4]袁志明,刘铮.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6):712-715.

第9篇:季节性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当前,食品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化学性污染、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成了许多人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14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专家们纷纷表示:全球最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仍是食源性疾病,而非食品添加剂。

何为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人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它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经食物和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疾病,是以急性病理过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大类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现在,广义的食源性疾病也包括人畜共患传染病、营养不均衡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可见,食源性疾病是一个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它与食物中毒不同之处为:有些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部分寄生虫病、甲肝等。食源性疾病有暴发和散发两种形式,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形式。

虽然病因不同,症状各异,但食源性疾病一般具有如下特征:潜伏期短,一般为进食后数小时,或更短。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不适症状;病人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病人在近期同一段时间内都食用过同一种“有毒食物”,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不食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很快不再有新病例;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发病曲线呈骤升骤降的趋势,没有传染病流行时发病曲线的余波;有明显的季节性。

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

2013年8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公布了关于我国急性胃肠炎和食源性疾病负担状况的最新报告。这项研究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上海、江苏等6省(市)疾控中心共同完成,为期一年,调查人数为39686人。结果发现,我国急性胃肠炎发病率达到0.56次从年。照此折算,我国每年发生急性胃肠炎人次达到7.48亿,其中因病就诊4.2亿人次,计算疾病负担可造成损失1.7亿个工作日。调查还显示,急性肠胃炎中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为0.157次从年,意味着每6人中就有1人在过去一年中曾发生食源性疾病。

今年4月17日,在国际食品安全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彼得-巴瑞克表示,食源性疾病有200多种,很多人都经历过,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人类现在还不是特别了解,或者说不是很善于发现这些食源性疾病,因为症状太多,种类也很多,甚至有的国家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数据或数据库可以用。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是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十分复杂,但都与经济快速发展有关;成因和发病形式更为复杂,如食品生产模式的改变,人流物流的发达,饮食模式的改变,食品生产与销售的全球化。同时,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特征也在悄然变化。以前,同一地区集中暴发是食源性疾病发病的主要形式,容易识别,目前跨地域食源性疾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我国正大力推进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报告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系统和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TraNet,30家省级疾控机构)。江苏省在13个市和45个县的107家哨点医院,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监测网络,开展病例信息收集、病原检验。

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

目前,国际上一般将食源性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及其他疾患。目前已报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50种之多,其中大部分为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其他为引起中毒性疾病的毒素、重金属污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

1.肠道致病菌:约有10种左右的肠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病菌及其污染的食物为:沙门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菌(发酵制品、肉制品)、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乳制品)、椰酵假单细胞菌(银耳)和大肠杆菌(肉制品)等。

2.食源性病毒: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戊肝等疾病。

3.寄生虫:主要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可引起肝吸虫病。还有阿米巴原虫,感染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绦虫的囊尾蚴感染后可引起囊虫病,旋毛虫幼虫包囊感染后可引起旋毛虫病等。

4.自然产生的毒素:如霉变的花生、玉米含有的黄曲霉毒素,由藻类或浮游植物产生的海洋生物毒素(可污染贝类),毒蘑菇中含有的毒肽和毒伞肽,有毒动物(如河豚鱼)含有的毒素,鲭鱼中含有的组织胺过敏物质,发芽马铃薯含有的龙葵碱毒素,苦杏仁、木薯含有的氰苷,粗制棉籽油含有的棉酚等。

5.化学性污染:主要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杀虫剂、灭鼠药的滥用,含重金属(铅、铜、汞、锌)、有机氯和化合物(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以及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质,如配制酱油中的三氯丙醇、油条和饼干中的丙烯酰胺、猪肉中残留的克伦特罗(瘦肉精)等,都对人们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6.其他不明原因的致病因子: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时常发生一些不明原因的食源性疾病。据我国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控网络统计,不明原因的食源性疾病约占10%。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过早地烹调食物,煮熟的食物保存在室温条件下(25℃~40℃)超过2小时;②熟食或剩余食品重新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够,未能杀死病菌;③肉、奶、蛋、豆类及其制品加热不彻底或不均匀,未烧熟煮透;④冷冻肉及家禽在烹调前没有充分解冻;⑤由于人员操作或者食品存放不当等造成生熟食品交叉污染;⑥误食有毒的动植物或者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如四季豆或豆浆未煮透)没有去除其中的有毒物质;⑦生吃水产品及其他可能被细菌、病毒、寄生虫污染的食品;⑧食物的体积过大,烹调的温度和时间不够;⑨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不良;⑩使用不洁净的水。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从社会层面来看,首先是要充分认识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提高法制观念,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其次要认真落实企业良好生产规范,严格执行食品生产加工的每个工序操作规程,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再者,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提高卫生知识水平,防止从业人员带菌传播食源性疾病。同时要减少食品污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防止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及其毒素、有毒有害化学物和农药对食品的污染,控制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