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变压器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变压器解决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变压器解决方案

第1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变频器 过压 能耗制动 母线电压控制器

1 前言

变频器是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发展的产物,由于其优越的调速性能,自问世以来,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电子元件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同时一些先进的控制方法逐步趋于成熟,各种新型的变频器也层出不穷,性能较之前的产品更加稳定。尽管如此,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仍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很常见的故障就是过电压。过电压产生后,变频器内部的保护电路会使变频器停止运行,设备将无法工作。由于变频器的应用环境不尽相同,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过压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西门子公司推出的S120系列变频器,较之前的6ES70等产品,功能更加强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在预防变频器过压故障方面也有很多有效的方法。

2 过电压产生的原因

一般能引起中间直流回路过电压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来自电源输入侧的过电压。以西门子S120为例,通常情况下,整流单元进线电源电压为380V,误差不超过10%。变频器工作的直流电压为经过三相桥式全波整流后的平均值,BLM整流模块输出电压平均为560V,峰值也不会超过600V。个别情况下电源线电压达到460V,其峰值电压也不超过650V,并不算很高,因此一般情况下进线电源不会导致变频器过压。如果在电源输入侧有强大的电压冲击时,如雷电等大的电磁干扰,则会导致变频器过电压。但此种情况并不多见。

(2)来自负载侧的过电压。变频器过电压主要来自负载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当电机带动大负载减速时,由于变频器设置的减速斜坡时间过短,变频器输出频率下降的较快,而负载由于自身惯性很难按照变频器输出频率对应的转速运行,即电机运行速度比变频器设定的速度要高,电机转子转速超过了同步转速,此时电机转差率为负值,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的方向与电机正常运行时状态时相反,其电磁转矩为阻碍电机旋转方向的制动转矩。所以此时电机实际上处于发电状态,负载的动能被“再生”成为电能。再生能量通过变频器中间的逆变回路对直流储能电容器充电,使直流母线电压上升,这就是再生过电压。因变频器与电机本身具有一定的消耗能力,这部分再生能量将被变频器及电机消耗掉。若再生能量超过了变频器与电机的能耗范围,直流回路的储能电容将会过度充电,变频器由于自身的保护功能会动作,使运行停止。

3 过电压的预防措施

变频器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过电压主要是由于负载侧引起的再生过电压,如上所述,预防直流母线过电压就是要将负载减速或者是停车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的能量消耗掉,常用的有如下方法:

(1)能量消耗法:在变频器的直流回路中并联一个制动电阻,实时检测变频器运行中直流母线的电压,并设置合适的阈值来控制一个功率管的通断。在直流母线电压上升至设定的阈值时,功率管导通,将再生能量通入电阻,以热能的形式消耗掉,从而防止直流电压的上升。由于再生能量没能得到利用,因此属于能量消耗型。因为能量消耗于电机之外的制动电阻上,不会导致电机的过热,因此可重复使用。西门子S120系列变频器BLM型整流单元上可以配置制动单元,并联制动电阻。当直流母线电压升高到720V时,制动单元导通,将多余的能量泄放到制动电阻上。下图即为直流母线连接制动单元和制动电阻的示意图。

(2)能量回馈法:有些整流单元进线侧变流器是可逆的,当有再生能量产生时,回馈给进线电网,使再生能量得到完全利用。西门子公司推出的S120系列SLM电源模块具备电网回馈的能力。当负载制动使直流母线电压升高时,SLM电源模块将多余的能量自动回馈给进线电网,保证母线电压维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但是这种方法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3)激活直流母线控制器:应对直流侧过压的问题,变频器控制单元通过内部PID算法,以保持直流侧电压不致过高为目的,自行给出频率。当电机转速有所降低,并且直流侧电压降低到设定的限值以内后,继续按减速斜坡减速。如果直流侧电压再次过高,控制器再次动作。S120变频器激活直流母线控制器的方法是将参数P1200设置为1,即激活母线电压最大控制器。此种方法适合于由于负载转动惯量大造成的过压,并且在控制上没有受控减速,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变频器在使用中容易出现过电压的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西门子公司S120系列变频器的实际应用,提出了预防过电压的几种措施,实践表明能量消耗法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2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主要区别存在于直流(Dc)输入驱动器和交流(Ac)输入驱动器上。

直流[Dc)输入驱动器可用于使用直流输入的各种应用中(类似电池供电的闪光灯、太阳能灯等),并且,还可以用于需要先将Ac电源转换为中问直流电压,然后再将该电压馈入到LED驱动器的各种应用上(如街灯、户外照明等)。对于直流输入驱动器而言,某些重要的特征可能在于其设计上十分容易――几乎不需要采用外部元器件,并且解决方案成本较低,或不需要使用热保护系统。

Ac输入驱动器则用于改型灯。对于PAR(ParabolicAlumlnum Renector,碗碟状铝反射,是专业舞台上的一种常见灯具)灯、标准灯泡等而言,它们在100V、120V或230v的交流输入下运行;而对于MRl6灯而言,则需要在12v的交流输入下工作。由于存在某些复杂的问题,如,标准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或后沿调光器的调光能力问题,以及与电子变压器(从交流线电压生成MRl6灯工作时的12V交流电)的兼容性问题(即,无闪烁操作),因此,与直流输入驱动器相比,交流输入驱动器所涉及的领域更为复杂。

LED产品设St中涉及到哪些设计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否存在产品特征上的改进?

笔者认为,对于直流输入驱动器而言,这些问题类似于设计Dc/Dc转换器,就如同补偿控制环路、解决噪音问题(当然是以最低的成本)。其它要求可能是LED的热管理问题:LED运行中会由于消耗很多能源而变得十分热,因此,需要找到巧妙的解决方案,使其保持充分的冷却。

交流输入驱动器的设计更为复杂。由于电压更高、回扫变换器的噪音更大等原因,因此交流输入电源本身就变得更为复杂。此外,许多工作需要满足EMI(电磁干扰)、THD(总谐波失真)以及PFc(功率因数校正)方面的要求,尤其是要符合调光性和与电子变压器的兼容性方面的需要。EMI问题通常可以通过适当的主板级设计来加以解决,为了解决调光性和与电子变压器的兼容性问题,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当的驱动器集成电路(Ic)。

目前,在LED驱动器中,是什么形成了产品的特点,或者说,是什么使产品得以改进?

对于直流(Dc)输入驱动器而言,Ic使设计大为简化,例如,通过采用无补偿作用的布局,使用非常少的外部元件,驱动器就能够集成类似热保护在内的特征。当LED变得很热时,能够减小LED上的电流。

而对于交流(Ac)输入而言,最复杂的是调光性和与电子变压器的兼容性问题。选用适当的驱动器Ic可以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设计师在使驱动器可以调光并与变压器兼容时,就可以避免非常冗长和复杂的工作。

随着LED应用的发展,半导体行业是否已设计出LED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正在从简单地销售通用电源应用(如LED驱动器1DC/DC和AC/DC稳压器向制造驱动LED的专用产品方向发展。如同我们上面所看到的那样,这些产品的某些特征只是LED驱动器应用所需要的。

未来将出现什么样的LED驱动器或解决方案?

将会存在两种发展趋势。对于改型灯而言,驱动器将继续得以改善,以提供调光平滑的解决方案;同时,元器件数量少,解决方案成本低。对于其它照明应用而言,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特征复杂的驱动器,能够实现光的远程控制。

在选择LED驱动器时,设计工程师应遵循何种选择标准?

标准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类型。对于直流输入驱动器而言,重要的当然是要选择运行可靠且耐用的驱动器,但解决方案的成本可能会成为一个相关因素,因为可供选择的产品很多,产品的提供相当广泛;对于交流(Ac)输入驱动而言,特别是人们要求调光性或电子变压器的兼容性时,市场上销售的Ic彼此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区别。由于每种产品都有其自身的解决方案,因此,要找到调光良好、平滑的解决方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与成本驱动相比,该领域中的选择更多的是特征和性能驱动。

LED技术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冷却(略)

多串布局

多串布局是显示器背光照明应用所采用的模式。就照明应用而言,人们有时在汽车车灯应用中使用这些布局方法,将驱动器的输出电压保持在安全限值之下;在街灯和户外用灯等功率非常高的应用中有时也采用这些布局方式。对这些应用而言,由于曼为高效,功率耗散更小,因此,多个开关调节器(每串一个)的布局一般来说更好。基于同样的考虑,在这些应用中,在元器件布局上人们一般不采用单个开关驱动器和多个线性电流吸流器的模式。虽然在可控色彩RGB(红绿蓝)照明中,人们将来会更多地使用多串应用,但就目前而言,可能由于解决方案的成本较高,因此,使用非常有限。

可调光IC

如同所述,对驱动器而言,亮度降低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许多驱动器都声称可以调光,但实际上,就平滑壳度降低情况以及提供足够好的功率因子和效率(可调先驱动器有时需要采用电流分压器。电流分压器能够增加输入电流,但却降低了效率)而言,几乎没有哪种驱动器在这方面是令人满意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驱动器产品存在改善空间的领域。

有关IC的保护/特征

主要指汽车应用领域。在该领域中,用户需要外部元器件来防止短路、降低EMI噪音等,而通过集成保护特征、降低EMI噪音(如,使用扩展频谱方法),驱动器Ic可以做许多事情来减少元器件的数量和大小。

排在前5名的应用有哪些?其LED半导体的特点是什么?

目前商业型的主要应用包括,100~230VAc改型交流输入灯。在该领域,LED驱动器对于调光、以及工作在不利“热”环境下的驱动器电路能否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小形状(如,MRl6,GUlO)改型灯。由于这些灯不能用荧光灯替代(荧光灯不适合这些灯的小形状因子要求),因此,它们可能会替代传统灯的传感器。对于这些灯中最常见的MR16而言,存在的问题是,灯必须能够使用电子变压器而不出现闪烁。标准驱动器在对待多个变压器方面存在问题;Maxim公司代之以提供专门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显著提高了使用电子变压器时的性能。

街道照明及户外照明是另一个强劲增长的市场。在该领域,主要的驱动器解决方案是购买现成可用的AC/DC转换器,由其生成直流中间电压,然后让LED驱动器在此电压下工作。对驱动器的主要要求可能是,驱动器外部元器件数量要少,并且解决方案的成本要低。

LED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后灯,并且现在正被用于汽车的白昼行驶灯、位置指示灯、远光灯和车头的短焦距灯。在该领域,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有高可靠性的LED驱动器――这种驱动器应能够在输入电压和温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环境下工作;此外,驱动器必须能够防止出现短路或其 它故障。

太阳能灯对LED驱动器的特殊要求?

太阳能灯市场需要直流输入驱动器,这些驱动器必须结实耐用、容易设计、所需的外部元器件数量少且解决方案成本低。针对该市场,Maxim能够提供的驱动器外部元器件十分少,无需任何补偿,且使用高功率耗散包使热设计变得更为容易和便宜。

英飞凌谈LED驱动芯片趋势

问:LED驱动器的技术趋势如何?

答:高效率,同时又必须高可靠、高稳定性。LED驱动器(或解决方案)本身效率必须越来越高。这要求宽电压的输入范围既能符合不同地区的电压标准、适用于不同的LED组合,也能为提供高效率的LED照明提供方便。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驱动器必须提供高稳定度的电流和电压。由于LED的色温越来越柔和,多色组合的LED灯珠给多路LED驱动器提出了要求。LED驱动器的电流控制需要更加精准。

问:很多LED企业认为芯片、散热器是LED寿命的根源,却没有注意到LED电源驱动导致的光衰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散热或光衰等方面的问题?

答:不管是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还是消费电子产品,英飞凌一直注重产品的质量、高效率和环保。随着LED通用照明的普及,对驱动器安全、稳定和高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英飞凌在提供高品质的IC同时,更重视方案的提供。AC-DC和DC-DC效率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对于一款高效率高品质的LED照明驱动器,不能只衡量某一个Ic的品质或效率,更要注重整体的方案。例如加入单片机为系统提供智能控制、反馈、通讯等功能,能更灵活有效地提高整体方案。在LED驱动器方面,为了降低发热,驱动器自身的功耗必须越来越小。由于LED照明灯具的体积非常小,灯具的设计也越来越小,要求驱动器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对产品的封装技术也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要求驱动器本身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产品可以长时间工作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为了防止光衰,LED驱动器必须可以工作在很宽的温度范围,

同时必须提供一个比较精确的恒流控制,这些对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都提出了要求。

第3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现象与分析

当前国家对水利领域高重视、高投入,水利建设发展的速度惊人,在水利工程运用中,由于电气设备使用频率变高,经常出现故障是难以避免的。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有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造成较大经济的损失,严重些还有可能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水利工程电气设备中的真空断路器、CT、PT、变电所GIS、变压器、避雷器、发电机等主要设备也会经常出现一些故障。为了能够减少和避免故障的发生或者发生时产生的危害,我们列举了以下经常出现的一些典型故障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及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对其阐述能够对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工作者能有一定的帮助,从而避免或减少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降低生产风险,形成有针对性的运行管理反事故预案,使水利工程能够安全的发挥最大效益。

1电气设备运行中故障现象与分析

1.1 真空断路器

1.1.1故障现象

(1)电动不能储能,但是手动可以储能。

(2)电动可以分闸拒合,但合闸脱扣器不动作。

(3)电动可以分闸拒分,但分闸脱扣器不动作。

(4)储能机运转不停止,甚至导致线圈过热损坏。

1.1.2 故障原因分析

(1)电动不能储能,但是手动可以储能可能是由储能电机MO烧坏引起的。

(2)电动可以分闸拒合,但合闸脱扣器不动作可能是因为航空插头的插针脱落引起。

(3)电动分闸拒分,分闸脱扣器不动作可能是由于二次控制回路接线松动或者航空插头的插针脱落。

(4)对于储能机手动可以储能运转不停止,甚至导致线圈过热损坏可能是由于行程开关位置偏上,致使合闸弹簧储能完毕后完毕后,行程开关触点还没有得到转换,储能电机仍处于工作状态,以致电机转动不停。

1.1.3 解决方案

(1)对于电动不能储能,但手动可以储能故障可以在电机控制回路完整的情况下,可测量电机回路电阻,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是储能电机烧坏了,此时可以拔出连接导线,卸下电机的三颗固定螺栓,取出电机进行更换。

(2)对于电动分闸拒合,但合闸脱扣器不动作故障可以更换航空插头。

(3) 对于电动分闸拒分,但分闸脱扣器不动作故障可以通过回路检查,卡紧松动的连线;如果是航空插头的插针脱落,可以更换航空插头。

(4)对于能机手动可以储能运转不停止,甚至导致线圈过热损坏故障可以调整行程开关位置,实现电机准确断电。

1.2 CT、PT

1.2.1 故障现象

(1)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出现铁芯过热现象。

(2)运行时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丝熔断。

1.2.2 故障原因分析

(1)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出现铁芯过热现象可能是由于长期过负荷或二次回路开路引起铁芯磁饱和而造成的。

(2)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丝熔断可能是由于电压器感器内部发生匝间、层间或相间短路以及一相接地等引起的。

1.2.3 解决方案

(1)对于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出现铁芯过热故障现象首先要仔细观察,并且通过仪表指示判断引起声音异常或铁芯过热的原因,如果是过负荷引起的应采取降低负荷,至额定值以下并观察其运行;如果是因为二次回路所造成的,则应该立即停止运行(或将负荷减小至最低限度),处理过程中要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触电。如果是因为其绝缘破坏造成的放电,则应该进行更换

(2)对于运行中的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熔丝熔断现象应当拉开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并取下二次保险,检查是否熔断,在排除电压互感器本身故障或二次故障后,可重新更换合格熔丝将电压互感器投入运行

1.3 变电所GIS

1.3.1 故障现象

(1)SF6气体微水超标。

(2)SF6 气体泄漏。

(3)GIS内部放电现象。

(4)液压机构出现渗漏油或打压频繁。

1.3.2 故障原因分析

(1)SF6气体微水超标可能是因水分通过密封件泄露渗入进入到SF6气体中。

(2)SF6气体泄漏可能是由于密封垫老化或者焊缝出现砂眼引起。

(3)GIS内部放电可能是由于制造工艺不合格,在GIS内部某些部件处于悬浮电位,导致电场强度局部升高,进而产生电晕放电。

(4)液压机构出现渗漏油或打压频繁可能是由于液压机构密封圈老化,或安装位置偏移、或储压筒漏氮等原因引起。

1.3.3 解决方案

(1)对于SF6气体微水超标故障,通常办法是回收SF6气体后,用氮气反复冲洗、干燥和抽真空,然后充入新的SF6气体。

(2)对于SF6气体泄漏故障,一般先用SF6检漏仪对漏气间隔进行检测,找出漏气点。若为焊缝漏气,则将SF6气体回收后进行补焊;若为密封接触面漏气,通常在回收SF6气体后更换密封。

(3)对于GIS内部放电现故障,则应该及时更换内部出问题的设备。

(4)对于液压机构渗漏油或打压频繁故障,在停电后需将液压机构泄压,查明原因,更换相应的油封。

1.4 变压器

1.4.1 故障现象

(1)变压器铁芯过热故障。

(2)变压器油温不断升高。

(3)变压器绕组放电、击穿或烧毁。

(4)变压器断线相没有电流的显示。

1.4.2 故障原因分析

(1)变压器铁芯过热的原因可能是铁芯多点接地和铁芯片间绝缘不好造成铁耗增加所致。

(2)变压器油温不断升高原因可能是涡流、夹紧铁芯用的穿心螺丝绝缘损坏、变压器内部故障如绕组短路、油路堵等引起的。

(3)变压器绕组放电、击穿或烧毁现象可能是变压器绝缘有薄弱环节, 或绝缘距离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引起的。

(4)变压器发出异常声音可能是因为短路电流的电磁力作用引起的。

1.4.3 解决方案

(1)对于变压器铁芯过热引起的故障,可以进行铁心多点接地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有交流法、直流法、电表交流法。

(2)对于变压器油温不断升高故障现象,则应该进行停电检修。

(3)对于变压器绕组放电、击穿或烧毁等故障应更换优质的绝缘材料以及调整绝缘的距离。

(4)对于变压器发出异常声音故障应该拧紧压圈螺钉,紧固松托的衬垫和撑条。

1.5 避雷器

1.5.1故障现象

(1)避雷器内部阀片老化。

(2)避雷器密封不良。

1.5.2故障原因分析

(1)避雷器内部阀片老化可能是因为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偏低,避雷器内其余正常阀片负担加重,导致其老化速度加快。

(2)避雷器密封不良可能是由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避雷器阀片烘干不彻底、含水分所引起的。

1.5.3解决方案

(1)对于避雷器内部阀片老化故障应该在设计选型时选择具有足够的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的避雷器。

(2)对于避雷器密封不良故障应该在使用之前进行严格的密封性测试。

1.6 发电机

1.6.1 故障现象

(1)发电机断路器自动跳闸。

(2)发电机温度过高。

1.6.2故障原因分析

(1)发电机断路器自动跳闸可能是由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短路或接地引起。

(2)发电机温度过高可能是因为电流过大所引起的。

1.6.3解决方案

(1)对于发电机断路器自动跳闸现象应该检查发电机灭磁开关是否已跳开,如果没有,应马上将其断开。

(2)对于发电机温度过高故障应该查明是否因为发电机内部局部短路所引起的。

2 结语

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中电气设备的阐述,让我们意识到电气设备维护和检测的重要性。在日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熟悉的掌握电气设备的性能,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我们要从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排除一切安全隐患。在遇到问题是要学会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邱世卉.变电站GIS机构故障的事故分析及处理[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第4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低电压 电压质量 解决方案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用电负荷的高速增长,部分配电变压器的端电压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服务的质量。尤其在夏季高温期间,空调负荷急剧增加, 低电压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

电压质量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技术指标, 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是提高农村供电服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企业节能降损的内在要求,是关系到供电企业经营的大事。低电压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任何一项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低电压问题,我们必须剖开这一问题的现象,发现其产生的实质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同时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对不同原因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在有限的投资范围内打造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电网。

1低电压产生的原因分析

虽然经过几次电网改造,但现今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线路比较陈旧、标准较低,同时随着家用电器的迅速普及,原先建设标准较高的一些电网也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急需进行规划建设。尤其导线截面选择方面,应当根据当地用电负荷的密度、分布情况,结合现状和长远规划,选择合适截面,当导线截面不能满足电压质量标准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加以调整,以免造成负荷过大,给供电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

供电半径过大也是电压低的主要原因。原先由于在改造中制定的方案不合理或者资金的原因使得高压线不能深入到负荷中心,造成低压供电线路呈单方向放射,进而造成末端电压偏低。

运行管理不到位也是低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变压器应尽可能布置在负荷中心或重要负荷附近,三相负荷平衡,会使零线电流较低、线损偏低、电压质量较高,设备使用寿命较长。同样大小的负荷,如果只接在单相上,造成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由于变压器绕组压降不同,出口电压不均衡,电压质量得不到保障。低压线路的不平衡度相对比较严重的地方,低压端电压出现低电压现象也就越普遍。在高峰负荷期间或负荷变化较大时对线路要进行实际测量,不仅仅测量变压器的低压侧电流,还要测量负荷高峰时的末端电压。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

低压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无功电源先天不足,加之低压感性负荷较多,大量消耗无功,造成无功非常缺乏,但由于认识的片面性,重视有功忽视无功在低压供电中比较普遍,在电压存在问题的地区均出现无功补偿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地方线路内无功补偿基本没有。

除上面介绍的几个主要原因,产生电压低的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农村用户所用配变容量小,农网稳性负荷量很小,导致负荷变化大、负荷高峰时出现了超负荷情况,电压波动大。

2)每逢春季农业负荷特别集中,造成各级电网电压偏低。

3)电网中现有主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投运率低或调压操作不及时。

2解决电压低的技术措施

为了解决低电压问题,供电部门通常采用变压器增容及低压线路大规模改造的办法,但这样做不仅工程造价高,而且物资采购及施工周期长,不利于迅速有效解决突发性低电压问题。为此应详细分析低电压产生的具体原因,因地制宜,制定最佳策略,以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迅速解决低电压问题,进一步提高供电企业设备运行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

2.1对线路进行复双

用户端低电压的直接原因是线路电压损耗大,造成用户端电压低于规定值。线路电压损耗与线路末端有功、无功功率、单位长导线电阻、电抗、额定电压、线路长度有关,如果能降低线路阻抗,就能减少线路电压损耗。在出现低电压现象的区域,供电企业将事先准备的备用导线从配电变压器出线端开始沿着主干线路并接在主干线上,备用导线截面宜在95 及以上,以200 左右为1段,依次与原有的低压线路并联以降低线路阻抗。

线路复双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不但保全原有线路和设备继续使用,而且投资少,效果明显。

2)施工简单、快捷,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3)采用线路复双与增加低压导线同样总截面的办法相比,降低线路电抗的效果更显著。

4)线路复双可作为处理低电压抢修的应急措施,待项目及资金到位后,可对台区进行彻底改造,而复双导线可以回收利用,作为抢修备品继续使用。

2.2优化网络结构、平衡三相负荷

掌握三相负荷分布的动态,结合农网改造,合理设计电网改造方案,主干线、分支干线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平衡三相负荷的对策有:

1)对产生低电压问题的区域进行测量,合理设置分接头,使电压处于最小偏差范围。

2)尽快实施增容改造,更换满载、超载的变压器,提高变压器容载比,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超过500kVA。

2.3无功功率的解决方案

提高变压器功率因数,实现无功分层、分区平衡,降低电网损耗和改善用户电压质量,应重视高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问题,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抓:

1)异步电动机的就地无功补偿;

2)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

3)10kV配电线路的补偿。

针对农网实际情况,可采用配变低压侧集中补偿与线路补偿相结合的方式。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可使低压区实现分层、分区就地平衡,线路补偿用于补偿线路无功负荷和未进行无功补偿的变压器空载损耗部分,可有效提高线路功率因数,大幅度降低线路损耗。

2.4加强管理力度

应当成立农村“低电压”整治小组,深入调研农网电压现状和“低电压”情况,制定相应整治方案,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责任目标,严格按分层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目标管理。

加强调度管理,深入研究农村电网低压用电负荷特性,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调控负荷、电压和无功补偿能力。

合理增加配变点,重新分配低压负荷。解决供电瓶颈问题,变压器布点少,容量小,超载严重的,尽快更换、增容,并优先选用新型的有载调压变压器。

调整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用户,均衡三相负荷,对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的地区,迅速制定负荷转移方案,均衡三相负荷。尽可能使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10%,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低压侧额定电流25%,低压主干线及主要分支线的首端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20%。

提高用户对电压质量的监督意识。加强对现有电压监测仪的管理,实时监测低压侧电压。

4结束语

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目的,以改善低压客户端电压质量为目标。坚持以电网建设改造为重点、基础研究为依托、科技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原则。结合近期与远期发展需求,统筹考虑电网战略规划,开展薄弱点综合治理,改善结构,优化布局。加强电村配网运行管理,完善电压质量监测手段。加强用电负荷特性分析,开展适合当地负荷特点的供电方式、综合调压方案和配电变压器应对日负荷波动能力的研究与应用。提升供电能力、调压能力、无功补偿能力、精益运行和营销服务能力,既立足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着力改善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第5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压110kV;电力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试验分析

电力变压器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一种数值的电压转变为另一种不同数值的电压,而保证两种电压的频率一样[1]。在一次绕组中通以交变电流,同时会产生交变的磁场,交变的磁场在铁芯的磁导作用下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中的电压大小与两个绕组的匝数有关,电压越高,则该部分的匝数越多。变压器的基本参数是额定容量,额定容量的大小表征变压器传输的电能的大小。

1.110kV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概述

1.1 结构分析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多种多样,我们先从电力变压器的基本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主要出现故障的部位一般是在绕组、分接开关、端子排、套管、铁芯等等,由于绕组是变压器中电压转换的主要部件,一旦它出现故障,将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所以绕组故障是变压器的所有故障之中最为特殊的一种变压器故障[2]。绕组故障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式的短路故障:层间短路故障、匝间短路故障、相间短路故障。剩下的断线故障和接地故障会产生严重的放电现象,大量的电能被消耗。而其中的绕组匝间短路故障一般是由于绝缘部位的老化以及厂家生产之时绝缘部位损坏,还有就是变压器受潮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导致各个电路由于水的导电现象而造成绕组的短路故障。

1.2 故障检测方式

当变压器出现匝间短路故障时,最常用的检测方式就是对变压器的绕组进行变形试验,这个方式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式。其他的检测方式还有绝缘电阻的测试、油色谱的具体分析以及直流电阻的参数测试,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根据现场变压器的现象做出故障检测方式的合理利用,找出变压器的具体故障类型,根据实际的检测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以及采取合适的解决措施。

2.故障的过程详述

中心控制室的监控系统显示屏上出现“1号主变重瓦斯动作,主变差动保护动作”主变两边的开关处在断开位置,中心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立即确定电路开关是否处在断路状态,及时的拉开闸刀,整个电力设备处于检修状态。

主变检查;中心控制室的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对变压器的各个元器件状况、三侧开关、CT、PT设备进行严密的检查,对其各项技术参数运用仪器检测并与标准值对照。发现变压器的内部各个组成元件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各个设备的外观正常,电路中没有出现断路、局部放电的特殊情况,也没有爆炸、着火等现象发生,最终的细查结果显示主变绝缘套管出现些许的漏油情况,瓦斯继电器中内的气体占2/3。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主变绝缘套管螺丝松动以及变压器套管缺陷都会造成绝缘套管的漏油现象,具体分析为充油管中油的质量变差,套管内的绝缘胶的绝缘效果不佳,如果后果严重的化会造成变压器的燃烧和爆炸。

3.故障试验分析

3.1 绕组直流电阻检测

目前,变压器绕组电阻的检测也是比较常用的试验项目,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绕组绝缘情况以及整个电路的连接状况,对于具体的绕组匝间短路、开关接触状态、接头的接触不良等故障都具有比较好的检测效果,主变绕组直流电阻故障检测可得下表:

表1 主变绕组直流电阻故障检测结果

相间 AO BO CO 误差

0.1548 0.1508 0,1549 2.76%

线间 AB BC CA 误差

0.3042 0.3041 0.3088 1.71%

由1表中数据可知:直流电阻的误差超出了标准范围,B相直流电阻值明显的偏小,结果分析证明B相出现了匝路短路故障。

3.2 短路损耗试验

一般选择在变压器的一侧的绕组内通过额定频率、波形为正弦的电流,另一侧的绕组短路会产生阻抗,该阻抗被称作是变压器的短路阻抗[3]。试验时变压器一侧的绕组中的电压为110kV,另一侧的绕组电压为35kV,110kV部分全部处于断路状态,35kV部分全部短路但是不接地。如果加压侧的电压为110kV,在BC端加压时,出现短路的较大损耗现象,通过反复的充放电过程来测量直流电阻的阻值,结果表明B相的直流电阻与其他的两项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所以我们认定B相绕组出现匝间短路故障。

3.3 色谱数据分析

目前,利用色谱分析法来检测变压器铁芯接地的故障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同时它的效果也是非常让人满意的,三比值法和四比值法是两种具体的方法,三比值法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约束,只有是变压器油中的溶解的气体超过标准值或者气体的产生速率超过限值时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现在三比值法的运用比较的少,大部分的判断过程选用的都是四比值法。我们利用色谱分析得到的各种数据来对变压器的故障来进行具体的诊断。首先我们要掌握气体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的变化,判断出现的故障的类型,对故障的具体动态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4]。特殊气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固体绝缘受热或者热分解、电晕放电、强弧光放电等等。

对于故障之后瓦斯继电器的气体进行分析统计得到以下的表格。

表2 故障后瓦斯继电器气体色相色谱分析结果统计表(微升/升)

氢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甲烷 乙烯 乙烷 乙炔 总烃

280600 38980 4230 9887 1120 32 4712 15678

由上表2色谱分析统计表格可知:氢气和总烃的含量都严重的超标,因此我们判断变压器内部有放电故障存在,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发现B相匝间存在放电现象。

4.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对于110kV变压器的匝间短路故障简单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电力变压器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关联,我们可以寻找合适的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预防措施以及故障发生后的具体解决方案,尽量的减少因故障导致的经济损失,为我国的用电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可靠,长期稳定的良好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健,赵双兵,张红旗,胡科.110kV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分析与处理[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年02期.

[2]罗菲,110kV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电气试验[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第6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20kV;变压器;改造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7-0057-1.5

随着地区电网用电负荷的剧增和可用土地面积的约束,10kV配电网供电半径偏小、供配电能力不足、供电可靠性较差等问题逐渐显现。20kV配电网在负荷密度大、线路长的情况下,在增大输送容量、降低网损等方面效益十分显著。根据目前电网结构和负荷情况,在现有10kV电网的基础上进行20kV改造尤为必要。

由于通用变压器无20kV电压等级,配网引入20kV电压等级后,就涉及变压器改造问题,从技术角度分析是完全可行的。由于各变压器厂生产的变压器在结构、选材、工艺等方面不尽相同,要针对每台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改造方案。下面就20kV电网中对变压器进行改造的可行性作一探讨。

一、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变压器改造是利用一定存量或原有的变压器,对低压绕组进行20kV升压改造。首先需确定20kV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它关系到改造后变压器接线组别的选择。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绝缘水平、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电力设备的造价。因此,20kV系统中性点采取何种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技术问题,要全面分析。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电网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相比,在消除间歇电弧过电压、自动检出故障线路、预防谐振过电压等方面有其优势;与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相比,在故障线路快速切除、自动重合闸方面有其优势。为确保20kV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建议20kV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其优点有:

1.降低了20kV系统的过电压水平,特别是避免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弧光接地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有利于设备绝缘配合。

2.小电阻接地方式不会引起系统中性点不平衡电压的放大,进而造成系统虚假接地现象。

相应减少了铁磁谐振过电压发生的概率。

3.降低新设备造价,减少了利用旧设备升压改造的投资。

缺点是20kV线路跳闸率会相应提高。对此,应相应提高重合闸动作的可靠性。

二、220kV与110kV主变改造

(一)220kV主变改造

目前运行的220kV主变有2种类型,即: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式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N切ynO d11;自耦式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N a0.ynO+d。可返厂进行如下改造:

1.取消35kV绕组,将相应的35kV绕组改造为20kV绕组。为了满足接线组别的要求,相应增加1个10kV平衡绕组,同时进行上节油箱改造。

2.将三绕组变压器的接线组别改造为YN ynO yn+d11,即220,110和20kV绕组为星形接线,另增加1个10kV平衡绕组成三角形接线。自耦式变压器的接线组别改造为YN a0.ynO+d11,即220,110和20kV绕组为星形接线,另增加1个10kV平衡绕组成三角形接线。

3.改造后变压器各侧绕组的额定容量比建议采用:100%/100%/(40%-60%)/(25%-30%)。

(二)110kV主变改造

目前运行的110kV主变有2种类型,即:三绕组变压器和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N ynO d11,电压比为:110/35/10kV;二绕组变压器的接线组别为YNd11,电压比为:110/10kV。

1.二绕组变压器中取消10kV绕组,增加20kV绕组。三绕组变压器中取消35kV绕组及10kV绕组,增加20kV绕组。

2.改造后的变压器接线组别均为YN ynO+d11,即110kV和20kV绕组为星形接线,另增加1个10kV平衡绕组成三角形接线。

3.改造后变压器各侧绕组的额定容量比建议采用:100%/100%/100%。

(三)改造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上述变压器改造方案的优点有:一是取消了接地变,能有效防止接地变故障跳闸后,因失去小电阻而改变了系统的接地方式,危及安全运行故障的发生。二是引入了10kV绕组可以起到2个作用:20kV升压改造过程中,可以对未经改造的10kV线路继续供电(或对短期存在的10kV和20kV混供区供电);全部20kV升压改造工作结束后,可作平衡绕组使用。缺点:由于低压绕组改造,必须拔出高、低压线圈(低压线圈换成20kV线圈)。高压线圈存在绝缘损坏,线圈间焊接点增加而局部温升高的风险;矽钢片拆装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矽钢片局部受损的情况,造成局放量增大;由于变压器器身几何尺寸整体基本不作变动,因此,其阻抗电压变化不大。与同类型新变压器(20kV)比较,空载损耗要增大。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择优委托变压器厂家;严格制定变压器改造的技术标准;加强驻厂监造和出厂验收等手段来进行掌控。

三、10kV配变改造

(一)油浸式普通配变改造

由于10kV油浸式普通配变受铁芯窗口、绝缘距离和油箱尺寸等因素限制,同时考虑到主绝缘温升、阻抗电压、损耗之间的制约关系。在这些参数的性能指标满足国标要求下,实现10kV配变升压到20kV的可行办法是:降低原有配变容量。即:油浸式普通配变升压减容改造。据初步分析减容幅度约为原配变的30%左右。改造内容:

1.高、低线圈更换,即升压减容。由于10kV配变高、低压线圈是采用一体式绕制的工艺,无法单独更换高压线圈;并且,低压线圈同时更换,可节省铁芯窗口的空间。

2.适当增加铁芯截面。即增加部分矽钢片,达到减少损耗、降低空载电流的目的,以保证变压器不出现过励磁。

3.油箱大盖更换。满足20kV套管相间距离。

(二)方案的优、缺点

升压减容改造原有10kV配变,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资源。但是其改造费用较大;设备容量降低;空载损耗增大;噪声水平提高。对此,可以通过以下手段进行控制:

1.采购少量大容量20kV配变,进行大、小容量20kV配变逐级替换解决,或利用35kV主变降压改造为20kV大容量配电变压器。

2.严格变压器改造的技术标准。

3.加强设备出厂验收。

干式变压器可以升压改造,方案基本同油浸式普通配变。

(三)卷铁芯配变

卷铁芯配电变压器由于结构因素,高、低压线圈无法抽出铁芯,一般情况下无法进行升压减容改造。如果改造厂具备对卷铁芯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线圈拆除条件,其改造方案与油浸式普通配变相同。

四、综合经济分析

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改造费用所占变压器原价比例如下。

1.220kV变压器返厂改造费用(三圈变和自耦变同视)为现有变压器价格×(20%-25%)。

2.110kV变压器返厂改造费用为现有变压器价格×(25%-28%)。

3.10kV配电变压器(油浸式)返厂改造费用为现有配电变压器价格×(50%-65%)。

各电压等级变压器改造和新购费用比较。因变压器制造厂在选材、设计及工艺方面的差异,新变压器价格仅供参考。

五、结语

根据电网的现状和远景规划,对变压器20kV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变压器改造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对改造变压器及新购变压器进行了综合经济比较。变压器20kV改造需根据实际情况做针对性分析,以确保改造方案的科学、经济、可行。

【参考文献】

第7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主变压器C相 乙炔 数据超标

Abstract: A main power transformer phase C work to generate a large number of acetylene gas state.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inspection to the main transformer,.Cause analysis of total hydrocarbon content exceed the standard. That produces a lot of gas hydrocarbon is the transformer box along the overheating and the ablation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Transformer C phase; Acetylene; Data exceed the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TM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295-02

引言

某发电厂主变压器C相于2004年7月投运,投运后运行正常,2004年11月开始产生微量乙炔气体,到2008年3月,气体含量保持在0.15μl/l。同年,利用停机对主变绝缘油进行了滤油处理。油处理后保持一年,于2009年3月又产生微量乙炔,一直观察运行,没有增长趋势,但总烃一直存在增长趋势,增长速度缓慢。2010年10月,乙炔气体突然开始快速增长,总烃含量达到超标值。根据色谱数据及厂家建议决定利用机组大修机会对3号机主变C相进行现场吊罩检查,彻底处理该缺陷。

一、变压器概况

某厂主变压器为DFP-250000/500型变压器,2004年6月投运,运行运行三年半时间,运行期间没有发生重大设备异常,运行情况基本良好。该主变压器C相设备参数如表1:

二、变压器C相色谱数据分析

根据舍普数据进行对变压器异常进行分析,色谱跟踪数据如下图1:

由图1的变压器绝缘油色谱跟踪数据分析可得,主变压器C相变压器油中乙炔和总烃增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数据特点及分析如下:

1.乙炔和总烃微量含有阶段

从2005年2月变压器油中首次检测出乙炔气体到2010年11月为第一阶段。该阶段主变压器C相绝缘油中乙炔气体的含量基本保持在0.15μl/l左右,一直没有增长的趋势,虽然在2008年3月进行过绝缘油滤油处理,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保持了约一年时间,到2009年3月又产生乙炔气体,并且和前一段时间一样没有增长趋势。虽然该阶段的绝缘油气体含量没有增产趋势,但由于产生乙炔和总烃气体,由于怀疑存在放电点,决定观察运行。色谱数据跟踪的周期从开始的每三个月一次,到2008年3月滤油后到2010年11月为每两个月一次。

2.乙炔和总烃快速增长阶段

从2010年11月10日开始,乙炔气体和总烃含量突然开始快速增长,由0.16μl/l直接变为0.81μl/l。这一现象马上引起注意,将取样周期缩短,先变为每周一次,最后到2010年12月31日后变为每周两次甚至是三次。该阶段,乙炔气体从0.81μl/l快速增长到8.83μl/l。由于该阶段气体含量快速超过标准值(标准值见表1)。

2.1乙炔和总烃快速增长阶段色谱数据的分析处理

2.1.1三比值法

本文使用三比值法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三比值法是在热动力学和实践的基础上,推荐作为判断充油电气设备故障类型的主要方法。改良三比值法是用五种气体的三对比值以不同的编码表示,编码规则和故障类型判断方法见表2和表3。

利用三对比值的另一种判断故障类型的方法,是溶解气体分析解释表和解释简表,见表4和表5。表4是将所有故障类型分为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适合于所有类型的充油电气设备,气体比值的极限依赖于设备的具体类型可稍有不同。表4中还显示了D1和D2之间的某些重叠,而又有区别,这说明放电的能量有所不同,因而必须对设备采取不同的措施。

2.1.2现有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现有数据记录如下表6:

据三比值法计算的编码组合在表3中查找故障类型为高温过热(高于700℃),可能的故障为分接开关接触不良,引线夹件螺丝松动或接头焊接不良,涡流引起铜过热,铁心漏磁,局部短路,层间绝缘不良,铁心多点接等原因。对照表4和表5也判断该变压器为温度大于700℃的热故障。

3.乙炔和总烃含量平稳阶段

从2011年1月开始到2011年1月13日停机,3号机主变C相乙炔含量基本不变,保持在7-8μl/l之间,该段期间内总烃含量增长也比较缓慢,从1561.83μl/l增长到1683.43μl/l。

结合快速增长阶段,我们分析3号机主变C相的过热放电为裸金属过热并伴随轻微放电。由于CO2/CO的值基本集中在7-9的范围内,所有初步判断该故障不涉及到固体绝缘材料(涉及到固体绝缘材料的故障CO2月CO的比值一般小于3)。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其他产生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判断故障点可能是在该变压器的分接开关、高低压引线、变压器工艺螺钉等纯粹的金属接触部位。

三、主变压器C相色谱数据超标故障检查处理

1.主变压器C相色谱数据超标故障检查处理方法

通过对主变压器进行吊罩检查发现,油箱内侧正对变压器低压x端引线上下箱沿出有过热和放电烧痕,长度约150cm(油箱此处外部箱沿螺栓曾经发生过热现象,已将箱沿螺栓更换为不锈钢螺栓),当时对该处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如图2所示:

为防止漏磁在该处上下箱沿再产生涡流过热,在变压器上下箱壁上各焊接一个螺栓并用导电带进行连接,如图3:

2.主变压器C相色谱数据超标故障原因分析

变压器箱沿处过热和烧蚀是产生大量烃类气体的原因。其理由是由于变压器容量很大(单相250MVA),其低压侧电流很大(12500A)。因此低压绕组z端至套管的引线(由下至上贯穿整个器身的高度,且距离油箱壁很近)通过的大电流在引线周围产生很强的磁场,该磁场在其周围的金属导体(油箱壁)内产生涡流,当上下箱沿之间不接触或接触很好时,不会产生过热或烧蚀,但当上下箱沿之间有毛刺似接非接时(类似于电焊机的焊条与被焊物之间产生的电弧)就会产生火花放电、发生过热现象,导致变压器油的分解,产生烃类气体。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生产实例进行处理分析,研究主变压器C相色谱数据超标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得出产生大量烃类气体是变压器箱沿处过热和烧蚀导致的结论,为变压器总烃含量超标处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其处理效果还需经过变压器的长期运行过程得以验证。从此台主变压器乙炔异常情况可以看出,加强变压器的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DL/T 722-2000,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S].

第8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变压器;中性点套管;绝缘电阻;介质损耗因素;色谱分析

1 引言

套管是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电器,它能使高压导线安全地穿过接地墙壁或箱盖,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因此,它既有绝缘作用,又有机械上的固定作用。套管在运行中的工作条件是严厉的,所以常常因逐渐劣化或损坏,导致电网事故[1-2]。

本文介绍了一起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变压器中性点套管介质损耗因素超标的缺陷;通过采用内外屏蔽法排除该中性点套管对高压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影响,屏蔽后,高压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值和吸收比都符合南方电网Q/CSG1 0007 -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简称《规程》)的要求,而屏蔽前却都低于《规程》要求值;据此判定该中性点套管确存有缺陷。此外,本文还对该套管的油样进行色谱分析,查明缺陷是套管由于长期有渗油迹象,以致进水受潮,使内部固体绝缘材料加速老化。针对缺陷原因和该变压器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该变压器在运行中其高压中性点应保持接地的运行方式,以防过电压加剧套管绝缘缺陷,危害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5 结论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本文对在周期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的高压中性点套管绝缘缺陷进行了介绍和验证,并通过油样的色谱分析,诊断出该套管的具体缺陷原因;最后,结合该变压器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在运行中保持该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解决措施,该措施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化钢.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及诊断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第9篇:变压器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10kv主接线电气设备施工

1、 前言

变电所又称变电站,是变换电能电压和接受电能与分配电能的场所,是发电厂和用户中间的枢纽。主要由电力变压器、母线、开关等配电设备以及监视、控制等辅助设备组成,10kv供电系统中设有数量众多的电力变电所,其设备形式多样,内容不一,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变电所,因此每个变电所在设计施工中均会碰到新问题,需加强与设计部门和土建施工单位的沟通,做好施工前的预想和施工中的相互配合工作,以保证电力变电所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变、配电所施工

10kv配电网属中压配电网,它延伸至用电负荷的中心或居民小区内,直接面对广大用户的供电需要,安全可靠地施工过程是变电所提供稳定电力的核心,显得尤为重要。

一次设备施工顺序为:电气设备安装、测试、高层软、硬母线安装、设备接线等;二次施工顺序为:电缆支架制安、保护屏安装、端子箱安装、电缆敷设、二次接线、保护调试、传动等。实验工作应和设备安装紧密配合,因天气多变,高压试验人员应抓住有利天气立即试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一般10kv变电所的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10kv变电所接线图

为保证施工质量,避免返工和浪费,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图纸,弄清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应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图纸上进行必要地注释,工作前要认真准备,以便顺利施工。施工中的接线错误问题包括遥测量、遥信量(含保护信号)、遥控量和遥脉量,这些信息量如果不准确,将会引起分析错误、统计失误、遥控和遥调拒动和误动,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事故。目前在维护中发现造成信息量不准大多是在施工中的误接线造成的 ,因而在施工中应做到如下要求:

施工前熟悉图纸,编好电缆清册,按图施工;

施工后仔细检查,核对接线的正确性;

回路试验时要检查回路的极性和相序的正确性;

竣工验收时要查看各种记录和试验结果。

其中第三条很重要,但往往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常常是极性和相序弄错,甚至TA变比都不能完全确定,必然会引起信息量的错误,甚至引起主变差流动作而导致大面积停电。

3、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负荷开关运行时发现,其开关的托架承重能力太小,不能满足安装符合开关后进行操作时带来的冲击,会出现晃动超量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负荷开关托架预埋出现松动,预埋入变压器侧墙内会出现这种情况。

3.2 负荷开关操作手柄支架埋入的位置不准确,这样会给将来负荷开关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变压器高压电缆管会造成电缆护管无法固定;变压器大门没有流出通风口;变压器基础没有按要求预埋出槽钢口;变压器及低压间进门处未设置支架。

3.3 电缆管多层重叠,有此方高出钢筋的面筋;电线管2根或2根以上并排紧贴;电线管埋墙深度太浅,甚至埋在墙体外的粉层中。管子出现死弯、痛折、凹痕现象;电线管进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不顺填;露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管口不用保护圈;未紧锁固定;预埋PVC电线管时不是用塞头堵塞管口,而是用钳夹扁拗弯管口。

3.4 关于导线遇到的部分问题

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但又不扩锡;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子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线头、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3.5 不该安装的地方安了隔离开关,而在安装的地方,安装的隔离开关不起作用或是应选用三联隔离开关的,误按了单级隔开。

4、解决方案

4.1 为了保证托架晃动不超量,必须对托架重新进行加固和预埋,决定在托架放入预埋孔后,在预埋孔中事先加入准备好的小支架。

4.2 由于负荷开关手柄支架不准确和没有槽钢的问题,需要从最开始的安装入手,由安装人员按规范操作,并且按照指定的位置进行划定;由土建部门负责调整电缆护管支架的方向,以保证护管能够正常固定;可以安装带有通风孔的防火门,以保证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变压器及低压间设置防鼠板和安全警告标志栏杆的支架,保证相关设施的安装。

4.3 由于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预防措施: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对于电缆管多层重叠的问题,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线管层不能并排紧贴;电缆管埋入砖墙内,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电缆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电缆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一定的长度,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缆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一定的距离;预埋PVC电缆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4.4 关于导线问题的解决方法

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E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4.5 安装隔离开关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安装隔离开关的地点主要有:电缆和架空线的连接处、断路器的电源侧、分支线T接处位置、架空引下线和跌落式开关之间的位置、架空线T和用户电源电缆的接触点。在闭合过程中,避免用力过大,要特别注意动静触点接触问题,保持触头的清洁等。

5、总结

在10kv变电所施工过程中,包括各个方面的设计意图的落实,都需要我们养成谨慎认真地工作态度,这些都是涉及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关键问题,在作业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检查和处理,通过检查发现设备缺陷并及时处理并记录,积累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得以提高,实现更高标准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斌燕;;浅谈10KV变电站扩建工程中施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0期

[2] 陈登科. 浅谈变电站施工安全管理[J]. 科技风, 2010, (03) .

[3] 杨春霞,张艳馥,张潇. 变电站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J].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6, (06) .

[4] 曾红兵. 论变电站电气安装的质量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J]. 科技资讯, 2008, (28)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