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海明威的简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虚无主义价值观
摘要: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弥漫着虚无主义的价值观。但是与其他虚无主义作家不同的是,除了感到生活的无价值、无意义,海明威的作品中还明显表现出尼采乐观、激进的哲学思想。本文从影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欧洲哲学出发,探讨海明威作品中表现的人生哲学:在虚无的环境中,人应该在生活下去的过程中积极地发现和创造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 虚无主义 迷惘的一代
作者简介:冯良亮(1980――)女四川雅安人,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本科
摘要本文从《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形象出发,运用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理论,通过对老人生活环境、性格特征、捕鱼经历的分析并结合海明威创作的历史背景,展示了海明威崇尚简朴、敬佩“硬汉”、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桑提亚哥 超然性 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欧内斯特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的风格和艺术特点对世界文学作品创作有着极为深远和广泛的影响。他的创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的语言风格是在人物塑造中形成的,如其前期作品《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都带有死亡、悲观、迷惘的色彩;而后期的代表作《老人与海》却充斥着直面逆境的反抗和斗争的力量和勇气。
海明威作品语言风格的变化是否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变化呢?其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在《与语言学问题》中提出:“思维和语言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现实生成的过程发展起来的人的自我认识、自我理解的能力”,因此,语言和思维变化都是随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
如果说海明威早期作品的悲观情绪是由于他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那么,《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形象的改变则是由于海明威意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海明威又是怎样通过桑提亚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呢?
二 《老人与海》体现了海明威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老人与海》以古巴哈瓦那海岸为背景,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个远离城市喧嚣的老人:在他居住的小木屋里,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和一个烧火做饭的地方,在打扁的棕榈韧叶的棕色墙上,有一副彩色的“耶稣圣心图”和另一幅“考博瑞圣母图”;床上铺的是旧报纸,盖得是一条旧军毯;他穿的是补丁加补丁的衬衣,脚上光着脚丫没穿鞋子。故事中还反复提到老人关注棒球比赛的消息。
这些描述表明:老人几乎一无所有,但他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渔民,他只希望自己能打到鱼来糊口而没有更多的想法。对这样简朴的生活,桑提亚哥从未抱怨过,这说明桑提亚哥在精神上比那些住在大城市别墅中的有钱人更加富有。梭罗(Henry Thoreau)在《瓦尔登湖》中提到的“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得简单而明智,那么,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就非但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乐事”。
海明威为主人公创设出这样简陋的生活环境原因有二:一方面,这是作家内心所向往的生活,即,远离拥挤、喧闹的城市,来到一个僻静的小渔村,过着自给自足、恬淡宁静的乡村生活;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刻画小说人物,为后文中突出桑提亚哥的超然性埋下了伏笔。
三 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永不屈服精神的杰出代表
海明威的作品中总有“硬汉”人物,而桑提亚哥则把海明威的硬汉精神演绎到了极致,即“人不是为打败而生。人可以被毁灭,可不能被打败”。老人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可以解释为一种“超然”。正如海明威对《老人与海》的评价:
“一艘穿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已让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亮―超越极限!”
小说中把这种精神诠释为面对强大压力下的不屈不挠,即“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这种精神在小说中有两处明显的体现。年轻时的桑提亚哥,曾和一个黑人大力士扳过手腕子,开始时,两人势均力敌不分胜负,但最后,桑提亚哥以顽强的毅力使黑人败在他手下,他成了当之无愧的胜利者。到了老年,桑提亚哥在精力上和力量上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其永不言败的精神却不减当年。对于一个连续84天一无所获的老渔民来说,桑提亚哥面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就此罢手,在别人的挖苦讽刺中度过余生;要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重新找回自信和自尊。桑提亚哥选择了后者,这也就意味着“要勇敢地面对失败”。于是,在三天三夜的时间里,桑提亚哥在远离海岸,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展开了一场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为此,他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和耐力,但最终意志和智慧占了上风,他成功地捕获了大马林鱼。而在返航的途中,面对着因马林鱼的血腥味而引来的大群的鲨鱼,他又凭着自己的毅力、自信和勇敢完成了这次死亡之旅。这些描述都表明了海明威本人对于永不言败、永不屈的精神的崇拜。
海明威对桑提亚哥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他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人与海》创作于二战之后,即海明威亲眼目睹了战后依然存在的强权政治和玩世不恭的物质至上主义充斥社会的现实之后。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现实,海明威为小说的主人公挑选了一个没有权力和利益之争的宁静的小渔村,反映了作家本人对和平和安宁社会的向往。同时,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海明威的内心世界也发生了变化,他认识到了虽然人是不可能改变周围的一切,但是人有斗争的权利。就如同小说中的桑提亚哥一样,除了失败和孤独以外,又具有了勇敢、坚毅的品质。桑提亚哥的刻画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方式的解读――维护基本的生存权、崇尚自我价值、捍卫自我尊严。
四 桑提亚哥的形象体现了海明威的自然观
1 海明威对自然的热爱
海明威在潜意识中对自然非常向往,他希望保持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这一点正好符合了生态文学的特点。生态文学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呼唤人们的生态意识:或者通过展示人与自然地和谐关系及其营造的美景佳境激起人们的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或者通过描述人与自然相互对立激起造成的生态危机从反面唤起人们的生态忧患和生态保护意识。将悲剧与崇高有机结合,将人的崇高与自然地崇高有机结合,睹物伤怀、悲壮慷慨,正是生态文学震撼人心的根本所在。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大量地描写了透过老人的眼睛看到的海上的美景。“淡淡的太阳从海上升起,老人看见其他的船只,低低地挨着水面,离海岸不远,和海流的方向垂直地展开着。跟着太阳越发明亮了,耀眼的阳光射在水面上,随后太阳从地平线上完全升起”,老人一直贪婪地看着,直到“平坦的海面把阳光反射到他眼睛里,使眼睛剧烈地刺痛”,他才“不朝太阳看,顾自划着”。
“我这一辈子,初升的太阳老是刺痛我的眼睛,他想。然而眼睛还是好好的。傍晚时分,我可以直望着太阳,不会有眼前发黑的感觉。阳光的力量在傍晚也要强一些。不过在早上它叫人感到眼痛。”
这段描写说明老人热爱他所依存的这片海域,爱周围的环境,爱用心去体味哪怕只是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因为那时他能真切地体会出自己作为自然的一份子而接受的自然的恩赐。是这片海域,为他提供了作为渔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是海上的船只,为他勾勒出海上捕鱼的壮观场面;是日出和日落的阳光,为他带来无穷的力量。这些都给他愉悦的感觉。
海明威将这些场景描绘得如此清晰,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足见作家对这些自然景物观察得细致入微,如果不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2 海明威对自然的崇敬
海明威对自然的崇敬可以从他笔下人物桑提亚哥对于周围生物的敬畏表现出来。
在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搏斗后,老人终于捕获了大马林鱼,然而在捕获的过程中,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挣扎:
“他替这条没东西吃的大鱼感到伤心,但是要杀死它的决心绝对没有因为替它伤心而减弱。它能供多少人吃啊?他想。可是他们配吃它吗?不配,当然不配。凭它的举止风度和它的高度的尊严来看,谁也不配吃它。”
这段描述说明老人把马林鱼看成了与他等同的生命体,同样也有尊严。在僵持了半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之后,老人已经极度疲惫了,在他想休息的时候却想到“它越来越累了,要不就是在休息”,这种看似可笑的想法却透露出老人非常佩服马林鱼逃生的勇气,在大马林鱼做垂死挣扎时,老人的气力也几乎耗尽了,但他的内心却对大鱼充满了敬意:
“你要把我害死啦,鱼啊,老人想。不过你有权利这样做。我从没见过比你更庞大、更美丽、更沉着或更崇高的东西,老弟。来,把我害死吧。我不在乎谁害死谁。”
这些文字说明老人把马林鱼当作朋友来看待而非一条简单的鱼,他把这次海上捕获看作是一场公平的决斗,面对这样高贵的对手,老人甚至已经抛却了胜负的概念。老人的这种心理已经超越了人类为了生存而捕杀动物的阶段,这是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和尊重。
在回程的途中,当大马林鱼遭到了鲨鱼的袭击,老人“感到就像自己挨到袭击一样”,甚至想“但愿这是一场梦,我根本没有钓到这条鱼”,因为鱼血淋淋的样子让老人觉得不忍,让他觉得自己办了一件错事。他为此不断地忏悔:
“你杀死它是为了自尊心,因为你是个渔夫。它活着的时候你爱它,它死了你还是爱它。如果你爱它,杀死它就不是罪过。”
这段描写表明了老人的内心深处的想法:若非身为渔民,若非要为自己正名,若非来到这片深海,一切和谐都不会被打破。
小说反复出现了“朋友”一词,飞鱼是朋友,小鸟是朋友,海豚也是朋友,即使是要捕杀的马林鱼也被老人看作是亲密的朋友―“兄弟”。这说明海明威在内心中尊崇一种道德法则,正如生态思想家艾伯特 施伟策(Albert Schweitzer)表述的那样“敬畏每个想生存下去的生命,如同敬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很显然,海明威的内心深处就存着一份对自然万物的敬畏。
3 海明威视角下自然的不可抗拒性
在海明威的心目中,自然是崇高的,自然的崇高就在于它伟大的力量和不可战胜性。因此,在《老人与海》中,作家创设了一种悲壮的结局――老人成功地捕获了大马林鱼却也累得满身伤痕,最终老人带回的只是鱼骨架。
老人的失败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小说中演绎的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只是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不幸的是,这个胜利并没有把人类引向快乐的伊甸园,而是把人类拖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如果说成功地捕获马林鱼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那么,鲨鱼的袭击便象征着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在海明威的意识中,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与自然万物成为朋友,正如小说前半部分中老人与那些生物的关系一样。人为了生存可以杀死一些生物,但这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跨出了一定的界限,严重地破坏了自然,就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在遭受鲨鱼袭击时,老人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原不该出海这么远的,鱼啊,对你对我都不好。我很抱歉,鱼啊。”这是老人的忏悔,也是作家心中的哀鸣。
五 结语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是一个生活在简朴环境下的“硬汉”,是一个热爱自然、敬重生命的人,也是一个悲剧性的老人。老人是海明威笔下的人物,所有的语言都是海明威思维的表达。透过桑提亚哥可以窥探出海明威内心对浮华的厌恶,对简朴的推崇,对“硬汉”精神的敬佩,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参考文献:
[1] Frege Die Grund Lagen der Arthm etik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2] 聂尧:《论思维与语言的统一性及内在差异》,《外语学刊》,2008年第3期。
[3] 海明威,吴江雄、邹树德译:《老人与海》,海天出版社,1995年版。
[4] Thoreau Henry D.Walde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5] 张玉书:《20世纪欧美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刘文良:《悲慨:生态文学之魂》,《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
[8] Schweitzer,Albert.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M].Henry Holt and Company Publishers,1990.
作者简介:
关键词:海明威;硬汉
一、硬汉形象产生的根源
硬汉形象的产生于作家海明威的人生经历有莫大的关系,现实中的海明威,具有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精神,他的整个生命历程恰恰是他作品中 "硬汉"精神的最好原型。
1、家庭教育的影响
海明威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医生家庭。父母是海明威的启蒙老师,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母亲喜爱文学。父亲教他钓鱼和射击,母亲让他练习拉大提琴。由于父母兴趣截然相反,导致海明威身上某种矛盾性格的出现,使他成为了一个热爱自然和运动、又敏感于生活和艺术、性格热烈而又孤独的青年,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直到高中毕业,海明威长成了一个热情的、好竞争的标准美国男孩:学习成绩好,体育运动全面发展,参加辩论团,学校乐队里拉大提琴,爱好文艺,写短篇小说,写诗,富有冒险精神,搭别人的车出去旅行,酷爱钓鱼、打猎、拳击等种种冒险活动。十四岁时学习拳击,第一次训练时,对手是一个职业拳手,海明威被打得满脸鲜血,躺倒在地,可第二天,他裹着纱布,又纵身跳入了拳击场。可以说海明威坚毅的性格和热爱冒险的精神在他人生可塑性最强的前十八年已经形成。快乐而正常的童年并没有把海明威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从幼年起这种悲观的情绪和积极的行动力量就在他的内心深处对抗,而这种对抗成为他一生对抗命运、他小说中的"硬汉"们挑战死亡的力量源泉。
2、战争的影响
如果说年幼时艺术及文学的陶冶和对大自然力量的追求与崇拜引起了海明威思想上的对抗,那么战争对海明威之后的人生和作品都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海明威毕业前的两个月,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他身受重伤,却拖着另一个伤兵撤退,又被机关枪打中了膝部,腿上身上中了两百多片碎弹片。他在米兰的医院里住了三个月,动了十几次手术,大多数弹片都取了出来,还有少数弹片至死都保留在他的身上,这次战争经历让海明威第一次与死亡进行了如此亲密的接触,使他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在他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性格中的悲观气质被完全调动起来,从此海明威的作品充斥着同一个主题--死亡。
二、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发展
海明威将战争对他的影响和他对人生的看法,都投诉与他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硬汉精神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都具有冒险的精神,并且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虽然这些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不同,人生理想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敢于并乐于同命运斗争在他们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或者遭遇各种不公平待遇时,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依然勇于追求着自己的目标,坚定着自己的信仰。这些 "硬汉"包括 《太阳照样升起》当中的巴恩斯、《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乔丹、 《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也包括被人们所熟知的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
综观海明威笔下的一系列人物,他们身上无不流淌着海明威的精神和血液,在海明威的成长道路上,他们与他结伴而行,一起在这条心路征程上相互扶持,相互鼓励。这也是他留给读者的最可贵的财富。从海明威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笔下硬汉人物的转变,在其 20 年代的代表作中,人物因为战争的创伤而充斥着虚无、迷惘和幻灭感;其 30 年代的短篇代表作中则展现了暴力、血腥、死亡等一系列悲观的色彩;40 年代的他因为又一次经历了战争,在其作品中,他的心态逐渐从虚无走向了社会人道主义精神;在其 50 年代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海明威性格中的那份清晰和明确,心态中的那份坚定和力量。
1、硬汉雏形
海明威从战场上回来海明威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出版了《太阳照样升起》,讲述了一战结束后一群年轻人的生活。海明威本人正是经历过那场战争的年轻人:战争前一直过着安逸甚至有点腐败生活,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和拯救人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才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真实的战争经历使他将人们在战争后的迷惘、失去方向的生活如此真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也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然而,在"迷惘"的主人公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他们坚守的东西:杰克对爱情的专一、阿施利夫人在贪恋的同时依然重视精神上的爱情、科恩不合适宜的对个人尊严的维护,都说明他们依然坚守着人类灵魂中最珍贵的东西,并没有完全迷失于不幸的命运之中。主人公杰克是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雏形:他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一次又一次见证了死亡。这些裸的死亡经历摧毁了他的信仰,即使幸运地逃出了死亡的噩运,也已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但是,他还是要让自己优雅的、体面地过活:即使在夜里因思念自己心爱的人而彻夜难眠、失声痛哭,可他在白天却不动声色,绝口不提感情。他把自己放纵于打猎、饮酒之中,以此来排解痛苦和烦恼,让自己看似潇洒地活着。这种浑噩的生活方式正是一种对待命运的态度:接受且优雅的活着。"硬汉"是不惧怕死亡的,他们坦然地接受命运的苦难,尽最大的努力保持自己压力下的风度,体面而自尊的活着,在命运面前展示出人的勇气和尊严。
2、抉择的硬汉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一部自传性较强的长篇小说。主人公亨利喜欢冒险,成年后来到意大利战场参战,在参战期间结识了凯瑟琳并与这位军医坠入爱河。在亨利想用战争换来和平时候,他看到了太多无辜的人忍受着战争的残酷,于是他产生了厌战、反战的情绪。当他告别战争与凯瑟琳来到中立国瑞士后,凯瑟琳却难产使孩子夭折,但使亨利更无法接受的是凯瑟琳也因抵抗力下降离开了他,使他告别了这份爱情。
在这本书中海明威在主人公身上倾注了很多自己的感情,亨利与海明威有着许多共同的经历。亨利以为战争会带来和平,所以他尽职尽责,对伤兵的照顾以及奋不顾身的为司机带去吃的都表现出亨利作为一名军人所具有的勇敢与善良。人们讨论战争的时候他才慢慢发现战争根本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此时,他与瑟琳的爱情也开始了,可以说亨利的 "硬汉"形象更体现在他对这份爱情的至死不渝。文章到此,一个铁骨柔情的 "硬汉"亨利已经呈现了出来,他具备着勇敢与善良的品质。在到达瑞士后,他与战争彻底划开界限,不看报纸,不闻战事,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命运给他更大的打击,凯瑟琳的死是亨利十分悲痛,也给这段感人的爱情画上了句号。也许这本书更倾向于表达战争的残酷与当代人的迷茫,但从这本书中,读者会确切的看到一个硬汉的形象,他的思想发生了转折,使他的硬汉形象有了 "铁血"与柔情的双面,但他面对着一切时的勇气都决定了亨利作为海明威作品中一个明晰的"硬汉"存在必然性。
3、硬汉的典型
桑提亚哥-"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老人与海》中的老渔人桑提亚哥,是晚期海明威笔下硬汉子形象的集中体现。这个硬汉子形象同前面两个时期有所不同,具有浓厚的哲理性与象征意义。老人桑提亚哥象征着一种哲理化的硬汉子精神。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作者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窝意融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同深刻的哲理事例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的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桑提亚哥雄心勃勃,做出了出海捕真正大鱼的一切准备,他始终相信自己会钓到大鱼,即使84天一无所获也毫不气馁,眼睛里没有半点沮丧的痕迹,而是充满了俏心与希望。桑提亚哥老人不向命运屈服,一双眼睛"总是那么偷快,从不服输"。象征主人公坚不可摧的毅力,海上捕鱼是人生角斗的象征。他独自划着船驶向大海深处,当天中午便钓到一要倾大无比的马林鱼。这条大鱼拉着他和他的船向北向东连续游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近中午时,他才把大鱼拉上水面,用鱼叉刺死了它。由于鱼身比船还长,他不得不把鱼拖在船边带着他回家。接着,结伴而来的盆鱼追逐着血腥,一口一口地把一千多磅重的鱼咬去,当他回到自己的鱼港时,船边拖着的只是一副空空的鱼骨。老人和鱼这场争斗燕得很艰苦,也输得很艰苦,争斗的结果尽管徒劳,但其过程却令人振奋。在老人看来,"盆鱼美丽而高贵,什么也不怕',,但是人比鳌鱼更强。因此,在同鳌鱼搏斗中,想到自己是强者,于是不慌不忙,勇敢地击退盆鱼,他享受着胜利的喜悦。桑提亚哥事实上是失败了,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是无法抗拒的。就是这样,也投有抽毁老人的盘志与信念-"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败他。"这就是海明威所歌颂的人类精神一种永不被摧毁的精神。"硬汉子'桑提亚哥在与马林鱼和盆鱼的冲突中把自己的体能发挥到了极限。
三、作品中的硬汉的性格特征
通过海明威笔下一系列硬汉人物的塑造,我们可以发现的"硬汉形象"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独立竞争和挑战自我。通过同毁灭一己势力的对抗,迸发出自我使命感和活力是他们这种竞争意识的特色。此外,勇敢、自信、强悍也是他们重要的性格特征。当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屹立在读者面前时,他们那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性格、超人的能力、悲壮的行为以及那优雅的风度,不仅给人以力量,而且给人以美感。海明威面前对普通人常常遇到挫折和灭亡的现实,表现了他们对用胜利和成功的追求和对人生尊严的维护;歌颂了他们孤军奋战,不甘失败,勇敢坚毅,全力拼搏,敢于抗击命运的行为,而海明威的创作意义也正在于此,在于他揭示人类悲剧命运的同时,有在文学中重建了人的形象与尊严。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有着太多的共同之处:
第一,有较低微的出身。海明威笔下众多的硬汉形象,一般都是出身于民间,且惺惺相惜、彼此在地位和身份上是等同的。他们有着众多的形象,如渔夫、猎人、斗牛士、军人和拳击手等等。而这些平民英雄,往往具有一定的悲剧性,从这里能够看出,海明威倡导各行各业都出英雄的思想。具备英雄的特征。如无私正直、无所畏惧、本领高强。
第二,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关于战争题材的作品中,由于战争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物质上的损失,在战后的美国,迷惘的一代丧失了起码价值观和信仰,而这种严重的精神危机,让其作品中的主人公,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失落中,经历着绝望甚至是死亡,而这种来自逆境的磨砺和克服自然威胁的典型象征,就是 《老人与海》。
第三,具有反叛精神。在 《太阳照样升起》中,海明威所塑造的主人公杰克,由于战争带来的严重的精神摧残和肉体伤害,而一度沉沦。后来他终于意识到,所谓的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 "牺牲、光荣、神圣等,都是荒谬至极的。所以,他终于挣脱了精神的桎梏。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提亚哥的信仰是,人的精神是永远屹立不倒的,被毁灭的只是肉体。而这种这种信仰,也给了海明威以榜样的力量。
第四,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享受人生、追求幸福。在海明威的笔下,斗牛、拳击、美酒、爱情,这种快乐都是实实在在的,犹如阴暗的日子,跳动着快乐着音符,演奏者生命的最强音。
第五,悲剧结局,但却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在作品中,海明威式的英雄最终都是死亡和失败。这种悲剧的结局主要是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年代,对作家带来的深刻的影响。然后作家对于崇高、成功和人生的理解,已经上升为一个高度,并跨越了形式,达到了非常高的思想境界。可以说,海明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真实的、丰满的。而这种硬汉的价值观也是超越时代的。海明威所塑造的硬汉形象,无论是对世界文学,还是对人类思想的开发,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海明威式的英雄,对人生的价值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例如 《丧钟为谁而鸣》的主人公罗伯特,因为憎恶法西斯的邪恶势力,而自愿去前线当兵,主动进行出击,在经历中提升了境界和思想。同时,海明威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在追求自我实现及反传统上,都是非常彻底的。作为迷惘一代的代言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击者,海明威对于平等和民主,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对于抛弃精神枷锁的桎梏,有着更坚定的信念。同时也更加执着的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
四、硬汉形象对现实的意义
海明威作品中的 "硬汉"不管是士兵,渔夫抑或是在社会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 面对厄运不屈服,努力的去争取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信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成为精神上的强者。这一些优秀的品质在现在社会与人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使现代人在这个高效、高压的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状态。
1、坚强的生活信念
海明威式的 "硬汉"都有着自己个性鲜明的生活态度,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在遭受一切困难或是痛苦时都能勇敢地面对并克服,从 《老人与海》中一段桑提亚哥与曼诺林的对话能体现出这一点,在曼诺林的家人要求曼诺林离开桑提亚哥的渔船时,曼诺林说:"他没有多大的信心。""是的。"桑提亚哥说:"可是我们有,你说是不是?"老人面对唯一一个伙伴将要离开的时候仍然在安慰伙伴和自己并表现出对未来的强大自信。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对许多的困难,比如经济上的、身体上的、工作上的或者是学习上的,在面对这些时,我们不能退缩,要勇敢地做一个精神上的强者,生活中本来就是充满战斗的,我们不能在困难或厄运的重压下就低下了头,从海明威作品中的 "硬汉"们身上,也许能找到一些力量使我们能够更加的坚强,更加自强不息。
2、催人发奋的力量
在海明成一生的作品中,几乎一致地表现了一种惨烈的悲壮-个个不服从命运的摆布,个个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殊死斗争,也都个个一无所获。但他们都是勇敢的反叛者、无所畏惧地抗争那抗争,不过的命运你尽可以消灭他们的肉体,取消他们的存在,却永远打不败他们,这便是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引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那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人虎穴,焉得虎子"、"以硬碰硬,看谁是强中之强。"诚然,现代文明是以高科技和高度文明为标志的,在这样的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中,个体生命价值的体现方式不再以力度为主,而更宜要的是智慈。在此意义上,男人和女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愈来愈趋向平等,男人在体能和个性心理上的优势也变得徽不足道。现代社会也不再以体能和力度论英雄。但是,海明威以硬汉子性格为主题的作品,始终充满了勇气和催人发奋的力量。给一代又一代的人留下了无限的启迪和教益,影响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在读者的心目中魅力永存。
参考文献:
[1]林广泽.人的精神、人的抗争--海明威精神与创作[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罗光汉.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3]苏顺强.论海明威的虚无思想[J].外国文学研究,2000,(1).
[4]王宁.海明威的美学思想及创作实践[J].外国文学研究,2008,(3).
[5]袁也晴.论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独特生命体认[J].文学教育,2009,(4).
[6]孙大重.论《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N].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
[7]高波.海明威的生活背景及其文学作品的硬汉形象[J].才智,2009,(24).
[8]李春秀.简析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J].时代文学,2009,(5).
一、关于生态文学批评模式的概述
生态文学批评是一种文学研究模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一种公认的文学研究流派,在文学批评的实践中主张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自然”缺失的研究,分析“自然”现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再现,对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熟视无睹和肆意地破坏进行批评,从而号召人们理解、爱护和尊重大自然,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人类在自然界之中究竟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相处?人类破坏自然的恶行会受到大自然怎样的惩罚?这些都是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问题。最初,人类和自然保持着相依为命的和谐关系,但是在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的现代社会里,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和自然的关系,希望可以重新建立和谐的自然和人类关系。而对企图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的贪婪的人类行为进行批判正是生态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内涵。伴随着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被重新解读,以便可以对其中蕴涵的生态智慧和哲理进行挖掘。
二、海明威生活经历对小说创作中自然主题的影响
自然一直是海明威进行小说创作的主题之一,自然的主题始终贯穿在小说《老人与海》之中。小说中的自然犹如人类一样,带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时而温文尔雅,时而狂野暴躁。郁郁苍苍的森林,奔腾不息的小河,波涛汹涌的大海,苍翠挺拔的树木,都为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素材。打猎、游泳、钓鱼、滑雪等这些贴近大自然的活动,几乎陪伴了海明威的一生。海明威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带有一种挽歌的性质。对战争的厌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绝望,使得海明威终生都在寻找未被破坏和未被开发的自然,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海明威曾经去过伊利诺伊州的大草原,西班牙,基韦斯特,东非,古巴和美国的西部山区等地,贴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和关注回归大自然。海明威的住处——橡胶园,基韦斯特,太阳谷,华隆湖畔的避暑茅舍等,无不是贴近自然的地方。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对于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主题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小说《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对大自然进行了深情的讴歌,同时对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表达了自己回归自然的思想情感。
三、生态批评视角下对《老人与海》的解读
(一)生态批评视角下对《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解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孤独老人桑提亚哥是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无依无靠,终生与海为伴。老人热爱海洋,赞美大海的美丽。老人把大海比喻成了一位女性,当成了一位在施宠或者不施宠的时候会做出鲁莽或者调皮的事情的女性,老人绝不冤枉她、恨她。在这位老渔夫的眼中,人类已经不再是自然界的统治者,他一直试图通过一种女性的形象和自然界之间维持着一种和谐稳定的关系。在老渔夫看来,海洋中的任何生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老人热爱飞鱼,因为它是海洋中重要的朋友,老人替受伤的鸟儿疗伤,照顾那些瘦弱的黑色小海鸥。通过作者对老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存在和日常行为已经和自然融为一体了,人类的影子已经融入到了自然的生态圈中。在海明威对老人生活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一种整体回归自然的生态观念,老人寻求的是一种自我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稳定的密切关系。
(二)生态批评视角下对《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恶性关系的解读
对于人类的贪婪无止境的自私行为,自然界会进行惩罚的。恩格斯曾经在《自然的辩证法》一文中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在小说《老人与海》中,海明威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为我们策划了一场人类和马林鱼进行斗争取得胜利和人类与鲨鱼斗争最终失败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小说的故事发生起因是老人已经在海上84天没有捕捞到任何一条鱼了,因为“近海的鱼是越来越少了”,这也暗含了人类对于海洋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已经受到了海洋的惩罚,人类的生存也变得更加艰难。海明威在小说中为我们细致地描绘了老人在海上经过84天后终于捕捞到一条大马林鱼的惊险过程和最终带回鱼骨的悲凉结局,生动传神地为我们讲述了人类对于自然的疯狂掠夺和受到自然沉重报复的辩证关系。
在小说中,老人杀死马林鱼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重要原因:首先,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老人已经熬过了84天没有捕捞到鱼的生活,为了有足够的钱去买生活用品和捕鱼需要的鱼饵,老人只有通过捕鱼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因此老人和马林鱼进行搏斗只是为自身的生存而相互残杀,这和自然界中的老虎、狮子、豹子为了生存而相互厮杀是同样的道理。其次,人类试图通过征服自然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老人是一个渔夫,出海捕鱼是他生存的唯一出路,正如他杀死大鱼的时候心中想的是他只是杀死了一条大鱼,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卖鱼肉。老人作为一名捕鱼者,最大的荣誉就是将鱼杀死。通过对以上两个重要原因的分析,我们会发现第一个原因是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才进行的,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第二个原因的产生是在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欲和占有欲的驱使下进行的行为,这也是造成现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所在。小说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老人虽胜尤败,在表面上他杀死了马林鱼,可是最后带回来的却是一副毫无用处的骨头架子。这正是海明威的独具匠心之处。海明威把老人和马林鱼搏斗的背景置于大海之上,小说中的老人和马林鱼是自然力量的象征,马林鱼是被自然征服了的一面,鲨鱼是自然复仇的象征,结果是毁灭了人类所捕获的东西。人类和大自然进行了殊死搏斗后,并没有取得彻底性的胜利,最起码没有战胜大自然。小说中老人最后的失败也告诉我们:任何试图控制和占有自然的人类自私贪婪的行为,都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会成为自然的敌人,最后只会以失败而告终。
(三)生态批评视角下对《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在小说《老人与海》中,老人最后失败了。老人对于失败的原因也进行了反思:“我真的不应该出海那么远!”“我这次出海真的太远了!”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老人最终也不得不承认:“也许我仅仅是武器比它强。”老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海洋的关系,自己对于海洋是拿着人类自己制造的认为很先进的工具进行掠夺,可是当自然真正地实行报复的时候,无论人类认为多么先进的工具,在自然的面前还是显得微不足道,人类最终无法战胜自然,无法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在现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界无休止的索取已经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自然界已经开始对人类的贪婪行为做出警告。
四、结语
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表现出一种深层次的生态学思想和对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关系的反思,为如何正确看待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反思:在生态文学批评中,人类仅仅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和其他自然界的动物的关系是平等的,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力。在小说《老人与海》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和其他自然物是互为条件的,如果将其他自然物作为人类的环境来看待的时候,人类就处于“中心”的位置,但是如果将人类作为其他自然物的环境时,其他自然物就处于“中心”的地位。所以,在《老人与海》中,我们看到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人类和自然界要和谐共处,人类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固然可贵,人类的尊严同样不能丢失,但是在强调和肯定人类能力的时候,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的利益为代价,坚决不能为了人类自身利益而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通过对海明威的生态主题思想的了解,可以加深我们对海明威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增强我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尊重大自然,合理利用和开发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海明威这位具有超前生态意识的伟大文学家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给我们的最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 郭遂芝.《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与哲学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2(14).
[3] 陈霞,周红蕊.海明威的性格特征及其对小说人物塑造的影响[J].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2(06).
[4] 陈建永.《老人与海》的叙事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2012(08).
[5] 陈靖怡.从《老人与海》看人类生态意识的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6] 陈智淦,王育烽.海明威的生态情结——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与《圣经》[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Key Words:A Farewell to Arms;Ecofeminism;nature;woman
引言
《永别了,武器》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讲述得是一战时一名在意大利军队中服役的美国人弗雷德里克・亨利与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的爱情故事。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在这部小说中表达了这代人面对现代文明时悲观、绝望的情绪。在战争中成长的一代,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遭到重创。他们怀疑一切,厌恶一切,否定传统价值观,认为人生充满黑暗,一切努力皆是虚幻。
但是在面对冷漠的现实时,他们又不甘心沉沦,相信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事物,并尝试利用这些美好之物对抗残酷现实。在《永别了,武器》中,尽管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在血腥残酷的战争中深受伤害,但是他们相信爱情可以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因此,他们坚强、勇敢、执着的在战乱中找寻安宁幸福的生活。此外,海明威的作品中也不乏钓鱼、狩猎等活动,这些内容表明主人公试图在现代文明之外,在自然之中找寻理想的生活。在《永别了,武器》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见证了现代文明对自然的创伤,经历了与凯瑟琳的爱情,并试图通过自然与爱情的抚慰获得解脱。尽管这种努力最终以悲剧结尾,但是小说表现出的生态女性意识却值得关注。透过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在无路可走的现代社会,主人公选择了反叛,而反叛的形式是走向自然的怀抱,走向爱情的怀抱。自然与女性,成为了亨利的出路。
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由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德・奥波妮(Francoise d’Eaubonne)于1974年在《女性主义或死亡》(Le Feminism ou la mort)一文中首先提出。它对等级制思维、价值二元论及统治逻辑为内核的“压迫性”概念结构与以二元式思维方式为特征的传统理性主义进行批判,认为女性本质上与自然是密切联系的:首先,女性与大自然一同担负着孕育和养育生命的责任,她们的潜意识中有着一种与自然的亲和感,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她们更倾向于保护自然,更有责任也更希望结束人类统治自然的现状(胡晓红,2004:214);其次,自然和女性都是男权社会二元对立论的受害者,男权社会所构建出的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关系,将自然和女性边缘化,使其成为被压迫的“他者”,而父权制与“男尊女卑”的价值等级观念对于自然的统治和压迫类似于其对于女性的统治和压迫。
在战争中,自然受到破坏,女性受到创伤,但是在男主人公亨利追寻解脱方法时,他却无法从现代文明中找到答案,自然和女性成为了亨利唯一的逃遁之门。《永别了,武器》所描述的正是这种从自然遭到破坏到人重归自然,从男性世界中逃离并从女性那里获得安慰的过程。
1 自然受到文明的践踏
在小说开篇,亨利的部队驻扎在一处乡村。初到时,亨利看到的是自然带给他的美景。是清澈的河水,铺满鹅卵石的河床,是“平原上丰饶的庄家;许许多多的果树园”(海明威,1)。但是当部队开到时,却是另一种场面。“士兵披肩淋湿,身上尽是烂泥……乍一看,好像是些怀孕六月的夫人。”(1)这种对比体现出自然与文明两种不同的形象,自然丰饶美丽,而人类代表的文明则是臃肿丑陋。当战争来临时,静谧的自然风光很快被破坏.“我们初到小镇时,正在夏日,树林青翠,但是现在已只剩又断桩残根,地面上则给炮弹炸得四分五裂。”(2)自然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失去了勃勃生机,因此迷人的小镇不再孕育生命,而是成为了战场,成为了屠宰场。这是文明对自然最大的破坏。
2 女性成为男性的玩偶
生态女权主义学者梵当娜・希瓦(Vandana Shiva)将自然与女性紧密联系起来,并认为自然过程遵循的是女性原则,即能动的创造性、多样性、整体性、可持续性和生命神圣性(关春玲,1996:26)。然而,“逻各斯”(logos)中心主义将男性与女性、人类与自然相对立,具体到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的文化语境中即为男权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对女性和自然进行征服与掠夺,将其“物化”、“边缘化”。在战争中,主角是男人。女性处于弱势的地位、边缘地位。男人在战场上负伤、牺牲,会得到奖章勋章。但是女性在战争中的牺牲往往会被忽略不计。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在战争中失去了未婚夫,内心受到了极大伤害。她曾经幻想在她作护士时,能够有机会照顾她的未婚夫。她幻想着他“头上包着绑带,或是肩头中了枪,总是个有趣的场面。”(10)然而现实却是“人家把他炸得粉碎”(10)。此时,亨利却认为自己绝不会在战场上受伤,“照我看来,这次战争对我的危险性,就好比是电影中的战争。”(21)由此可见,凯瑟琳要比亨利更早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更早看到了战争的本质,亨利后来在战场上受了伤,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凯瑟琳内心的创伤却鲜有人关心。
除去精神上的创伤,女性在战争中也会受到肉体上的伤害。亨利在初次见到凯瑟琳时,是因为她的美丽。他并不爱凯瑟琳,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在战争中,女性沦为男性满足自己欲望,掩盖对战争恐惧的工具。战场之外,到处都有供士兵和军官娱乐的妓院,在亨利休假时,很多人推荐他去米兰、罗马等地方找漂亮姑娘。在这些人心中,女性是男人的消费品和麻醉剂。
3 寻找出路:回到自然与爱情的怀抱
自然与女性的地位受到破坏,导致的结果是男性对生活的迷惘与绝望。当凯瑟琳拒绝见亨利时,亨利才认识到“我本来把来看凯瑟琳当做一件很随便的事,我甚至喝的有点醉了,差不多完全忘掉要来看她了,但是现在我见不到她,心里却觉得寂寞空虚。”(23)亨利开始阶段并没有爱上凯瑟琳,但是他认为凯瑟琳一定是爱自己的,甚至认为自己这是在下棋,“所有步数,早已看得清清楚楚。”(14)事实上,凯瑟琳知道亨利是在演戏、在撒谎。所以她会说“我们演的这场戏糟透了。”(45)从此处亨利认识到凯瑟琳并不是一个“疯姑娘”,她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当他认识到女性的智慧时,才真正爱上了凯瑟琳。亨利在战争中负伤,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也接受了“战争不会结束”的观点。此时他的内心充满对战争的恐惧、厌恶,以及对前途的迷茫。但是与凯瑟琳的爱情让他找到了抵制战争影响的途径。在爱情中亨利感到的是幸福快乐。因此,凯瑟琳在亨利心中的地位不再是宣泄的工具,而是与他地位平等的爱人。在亨利谈及要回前线时,凯瑟琳回答,“等你要走的时候再说吧……现在我们快乐幸福,彼此相爱。”(64)凯瑟琳让亨利暂时忘却了前线的痛苦,忘却了苦痛的现实。
但是,短暂的快乐不能遮蔽残酷的现实。亨利回到前线时,再次面对的是战争中人吃人的残酷画面。当意大利宪兵抓住亨利并即将以叛逃罪的名义枪毙他时,亨利选择了跳进河里逃走。跳进河里不仅意味着亨利告别了战争,也意味着他回到自然的怀抱。如他所言,“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义务责任也一同洗掉了……但这已经不是我的战争。”(128)尽管亨利在城市里短暂停留,但是在城市中他摆脱不了战争的纠缠。当得知意大利军方第二天天亮要抓捕他后,他选择了逃亡瑞士。他选择了和凯瑟琳住在瑞士的山中,欣赏瑞士冬天的迷人景色。
在逃亡瑞士的途中,自然与女性再次融合在一起。凯瑟琳与亨利划船前往瑞士,在河上他们远离了战争,融入了自然之中。尽管逃亡的过程中大雨如注,亨利与凯瑟琳还是会放声大笑。爱情在自然中才会成为快乐的源泉。在瑞士,亨利与凯瑟琳远离人群,住在山里。但是他们感觉到的是快乐,是战争中无法获得的安宁。对自然的回归表现的是对现代文明的抵制,是意图树立一套与现代文明相反价值系统的努力。
当然,除了对自然的重视之外还有对女性的讴歌。在《永别了,武器》出版后,关于海明威对女性态度的评论很多,。其中有两种观点甚至完全相反:一是美丽、温柔、顺从的“天使”形象;另一种便是极具破坏力的“妖魔”化形象。美国评论家卡洛斯・贝克认为凯瑟琳是海明威作品中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勇敢的女性,是海明威笔下最令人难忘的形象,她象征着爱可以超越死亡。对其他评论家比如西奥德・・巴德克来说,凯瑟琳是极具破坏力的女性,她使“亨利从前线逃跑,远离战场,脱离社会,躺在凯瑟琳的臂弯里,于是他的悲剧也就开始了。(Donaldson,35)S・W・斯帕尼尔(Sandra Whipple Spanier)在《海明威的无名战士:凯瑟琳・巴克莱,评论家与一战》一文别论述了关于凯瑟琳的争议来自于不同批评的历史语境。本文的观点是凯瑟琳在亨利心中的形象是有所变化的。如上所述,他开始并不爱凯瑟琳,但是当他发现没有凯瑟琳会感到空虚时,他显然已经爱上了凯瑟琳。在与凯瑟琳交往后,亨利对战争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他接受了凯瑟琳对战争的看法。在认识到战争不会结束,人们无处可逃时,凯瑟琳选择了让爱情占据生活,不去理会战争。海明威曾在介绍《战争中的人》时说:“学会停止忧虑,不想过去和将来,只活在现在,是一名士兵所能拥有的最大天赋。”凯瑟琳正是这样做的。亨利也正是在她的引导下,才能在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后在爱情中获得新生。这也正是斯帕尼尔称凯瑟琳为“无名的战士”的原因。因此,凯瑟琳扮演的角色不是亨利的附庸,也不是被动接受亨利的爱情。在亨利看来,凯瑟琳坚强、勇敢、聪明,是“了不起的女孩”。甚至可以说凯瑟琳是亨利的精神导师。在与凯瑟琳的爱情中,亨利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正如亨利所说,“世界对打垮不了的人就加以杀害。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136)凯瑟琳正是这种打不垮的人,亨利这番话可以看做是他对凯瑟琳的评价。
结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当弗雷德里克・亨利在认识到残酷冰冷的战争将无休无止时,他通过拥抱自然拥抱爱情逃离了这种现实,与心爱的人暂时躲避在这种自然之中,远离现代文明带来的混乱与罪恶。这体现出海明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海明威在直面现实之后选择的另一种生存道路。但是小说悲剧的结尾也说明了海明威对这条路必然会失败的悲观预期。海明威曾说,他给这本书写过39个不同的结尾,但是每一个结尾中凯瑟琳都会死去。有些人将这件事作为海明威有厌女症的证据。但是结合小说主题,这一做法更倾向于是海明威对人生看法的一种体现。在凯瑟琳死后,亨利认识到无论如何努力,人生是无法掌握的,“他们迟早会杀死你的。”(179)尽管以海明威这一代对现实持悲观失望的态度,对人生的结果似乎有些宿命论的色彩,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止寻找出路的努力。至少亨利试图从自然中,从女性那里获得生存的意义。这也是海明威生态女性主义的积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 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 卡洛斯・贝克,《高山与平原》,《海明威研究》[M]. 董衡巽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年.
3, 胡晓红,女性主义研究理念的现代转向[J].浙江学刊,2004,(2):214-218.
4,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 [J].国外社会科学,1996,(2):25-30.
5, Scott Donaldson,New Essays on A Farewell to Arms[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享誉世界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帮助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小说凸显出来的文学价值和生态观念为文学评论家和读者提供良好的鉴赏基础。以往对于《老人与海》这部作品的研究只局限于对大海的象征以及老人的硬汉精神等层面上,完全忽略了以大海为自然代表的生态意识问题。本文从小说情节出发剖析作者海明威的生态观,提出作品中在对待自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上的差异观念,而人与自然共生、互生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工业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人类中心主义者的广泛加入使得生态系统失去了原有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海明威童年的经历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而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所基于的生态位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念,还是停留在原始社会的丛林法则上。只有人类意识到自然环境对自身的重要性以及采取限度获取和保护的措施,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一、自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完美统一
工业社会在不断前进的历程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人类欲望的膨胀,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资源的行为越来越激烈,对大自然实施百分之百的控制似乎成为轻而易举的工作,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一切行为成为大自然对人类无声的报复。自然所带来的外在价值是一系列人类中心主义者最为看重的一点,但是人类真正意义上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却在不断退减。实际上自然并不会受人类任何的主观意愿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自然所凸显出来的内在价值是由这种实质性所赋予的。有关生态哲学家曾经阐述过自然的实质,它是对其内在和外在价值的协调统一。真正剖析自然的内在价值,它拥有固定的机制和规律,和人类所赋予的意志不会发生任何的粘连关系。自然生命所带来的生生不息正是对其内在价值的凸显,人类的文明或多或少会出现野蛮、贪婪的一面,当我们开始对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开始漠视时,那么这种统一和谐的局面将会打破。
小说《老人与海》讲述了老人对广阔大海的尊敬之情,海明威并没有将大海作为一种地理形态而赋予简单的描写,他眼中的大海就如同亲和而耀眼的美丽女性一般,人类与大海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微妙。老人开始并没有秉承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则,而是一直对大海怀着无尽的尊重。当大海如同一个鲜活的形象存在于老人心目中时,这种感情便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固,它超乎于任何被人类控制的自然景物。大海所带来的无尽财富中包括老人所需要的大鱼,它能够给老人带去实际的经济回报,所以大海和他之间所谓的坚固感情开始变得不堪一击,老人观念里面自然价值的内在和外在并不相同,而他所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便是自然的最大存在价值。大海里面各式各样的生物实际上都有自我恢复和生长的周期,而老人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这点,海洋吸引着他不断航行。老人对待困难和大海的勇气与执著完全来源于生活和经济对他的压迫。贫困的生活使得老人出海捕鱼,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就是他奋斗的理由。海明威在描写老人为了保住大马林鱼而和鲨鱼之间的激烈场面运用了大量的片段。表面上老人为了保住捕获的鱼而誓死抗争,但是他的内心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斗争。工业社会所覆盖的人类中心主义者中老人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所塑造出来的价值评估系统开始发生着变化,当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被强制性分离时,自然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为驱动人类追求外在价值的不竭动力。从内在开始审视老人的所作所为以后不难发现,老人对待自然的方式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当自身需求出现危机时,他会毫无犹豫地做出野蛮式的掠夺行为。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宇宙提供给了自然衍生的环境,这种关系使得生态系统的变化更加有规律,追求生态平衡是宇宙万物的必经之路。在生物中人类是作为重要的一员应该维持和自然共生和互生的和谐关系,使得整个宇宙万物生生不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意识到其他生命所拥有的基本权利。在生态平衡观念的影响下,人类应该停止对自然的大规模掠夺,充分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造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老人在小说《老人与海》里面只是一个典型代表,作者将自然浓缩为大海及其里面的生物。大海对于人类而言就是无尽的财富和生活的保障,甚至于说人类离开海洋将无法生存。老人通过捕鱼来维持基本的生活,然后他却经历了84天都没有捕到任何鱼类的困境,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再次出海。当捕到一只巨大的马林鱼时他兴奋至极,因为这将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老人所居住的房屋是用沙滩上的椰子壳建造而成的,他依靠鱼饵和渔舟来维持生计,从广义来说是自然提供了生存的条件给老人,从狭义来说老人就是依靠大海来保证衣食住行。从小说中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老人和大海的关系不是对等平衡的,大海一直给予老人生活所需物质,但是老人却没有对大海有任何回报和贡献。环境阻力所带来的困难更是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形成的平衡局面。近海区域的过度捕捞使得老人要到更远海域去寻找鱼类,但是海洋恢复的过程却漫长而艰难,但是以老人为代表的人类却为海洋带去更大的环境阻力。作品《老人与海》完整地凸显了生态平衡遭遇巨大困境的问题,老人的失败经历实际上是无数人类中心主义者所遭遇的。人类应该意识到自然或海洋只能提供我们有限的资源,而我们务必要保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家庭教育与自然的融合
海明威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使得他获取了更多的创作源泉,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恶劣影响使得他选择了自杀的方式来解脱人生。海明威对周围事物的判断通常是根据个人经历来完成的,他记忆中最深、最浓重的一段就是和家人生活在密歇根北部半岛的经历,在岛上的小木屋上他学会了父亲教他的狩猎和捕鱼技术。所以说猎人的准则深深埋藏在海明威心中。海明威的父亲在捕猎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虽然他还是一名教师。但是他对待孩子的方式是蛮横而粗暴的,海明威和兄弟姐妹们都需要熟练地掌握捕猎技术,对于任何猎物也得完全吃掉。如果他们不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实行将遭受严重的责罚。正是因为父亲所教授的这种对待自然的方式,使得海明威在之后的创作中贯穿了这些思想和观念。作品中的主人公必须依靠捕杀猎物而生存,而将猎物作为盘中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原始社会,人类就是依靠捕猎来维持生命,然后那时候的人类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准则,那只是历史发展的过渡期,但是发展至今的人类和原始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对待宇宙的一切事物时人类会有善恶之分,同时要考虑到和周围环境的统一和谐问题,而不是像原始人那样仅考虑生存问题。丛林法则只适合于自然界的兽类。如果人类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和掠夺会加快很多动物的灭绝速度,物种数量的减少务必会引起自然的失衡局面。人类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这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所造成的自然破坏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人类对于自身的行为应该开始有更清楚的认识并采取防治的措施。当整个地球只剩下满目疮痍的自然和人类这一种生物时,人类所存在的时间也会剧减。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时受到了很多自身生态位的影响,他传统的生态观和童年的经历及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阅读作品《老人与海》可以发现其独特的生存之道。
四、结语
现代社会的生态观相比于20世纪以前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单体现在其社会实质和精神内涵等方面上,更重要的是,它所反映出来的生态问题对历史或现代社会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艺批评家在审读文学作品时会深入挖掘其潜在的生态意识。作品《老人与海》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从小说的情节和文字上可以知道作者将大海的内在和外在价值完全分离了。主人公老人依靠大海的生物而生存,这也是他所看到的外在价值,而关乎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内在价值却全然不顾。以大海为代表的自然环境提供了许多资源给老人,老人认为这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并且丝毫不考虑资源使用度的问题,使得生态环境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局面。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已经深藏于海明威的观念里,他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优良互动并不关注。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物质需求越来越多,而这种物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向自然索取的基础上,生态危机问题开始进入人类的视野,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环境的维护成为整个地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正是因为文学作品中所凸显出来的问题才使得人类更早地觉醒过来,对于自然内在和外在价值的统一更加关注,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敏.解读《老人与海》中的生态主义文学观[J].作家,2011(12).
[2] 黄淑琼,姚达婷.超越悲剧的哲思——《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3] 陈春生.人与自然的和谐:《老人与海》的生态伦理读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03).
[4] 高青.海明威自然观的双重性及其悖论——生态批评视域中的《老人与海》[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4).
[关键词] 《老人与海》;自然主义;精神;思考
一、影片《老人与海》概述
影片《老人与海》改编自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是作家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创作,先后获取1953年的美国普利策奖及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作家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可谓是海明威的巅峰式作品。1990年,美国导演裘德・泰勒执导,年逾75岁的老演员安东尼・奎因主演的作品,再现了海明威作品中的理念与精髓。影片讲述了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84天没能在海上捕到鱼,在第85天将船划出更远的海面,意外地钓到一条体型比他的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渔夫与大马林鱼周旋了两天两夜,终于将其制服,但在航途中,大马林鱼被刺死散发出的血腥味又引来一大群饿极了的鲨鱼,老渔夫奋力与汹涌而来的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只留下一具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带着遍体鳞伤,将鱼骨架拖回海港,他坚强不屈、永不言败、视死如归的精神受到人们的赞誉。这部影片延续了海明威式的思想与精髓,彰显了作品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对大自然不吝笔墨地大加赞美。该片不仅关注了自然的价值,还关注自然本体,影片再现了作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在美丽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渺小而无奈,人无法主宰大自然,但人并不因此成为自然的奴仆,人与自然应当互为对手、朋友、兄弟、伙伴,作品很好地阐述了作家对自然主义的理解。
影片的原著作家海明威是一位著作颇丰的美国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品有《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海明威以简练生动、凝重深厚的写作风格,以“文坛硬汉”著称的笔锋,在美国文坛上独树一帜,为美国文学乃至20世纪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电影中表现出来的自然主义精神并非是原著作家的心血来潮,纵观作家的诸多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在众多作品中均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强烈热爱与崇敬,例如《老人与海》中的大海,《永别了,武器》中的蒙特尔山林、非洲的青山、《最后一方净土》中的原始森林、《丧钟为谁而鸣》中的森林,作家终其一生保持着与大自然接近的活动,他从葱葱郁郁的大山、波涛汹涌的大海、苍苍莽莽的森林等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并将自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
二、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方法之一,作家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摒弃浪漫主义的想象、抒情、夸张等主观因素,用现实的眼光观察社会,以客观、科学的方法描摹自然、记录现实生活,以自然规律解释人与社会。自然主义19世纪末兴起于法国,继而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波及美国,产生了美国特有的自然主义文学。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深受达尔文及艾米尔・左拉的影响,达尔文在其著作《物种起源》和《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中提出了适者生存及物种递变的理论,他指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都是逐步进化改良而来,人与一般动物有着相同的起源,同样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这一进化论思想颠覆了传统神学关于“人类是上帝最高级动物”的论调。而有着自然主义文学鼻祖之称的艾米尔・左拉则构建了自然主义的小说理论,他在强调生物决定论的基础上,认同人的行为受到自身生物本能的支配,同时他又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他看来文学的生命是真实,他主张以科学的视角认识文学,在文学创作中应注重参考资料的翔实及客观描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从左拉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具有如下特征:流露自然、表现自然、方法科学、生物学决定论。
三、影片《老人与海》中的自然主义
(一)作品对自然的表现与赞美
影片《老人与海》再现了原著小说的风格,热情地赞颂了大自然的美丽。首先是静谧迷人、五彩缤纷的大海,海水的颜色是深蓝色的,海面时而平静,时而随着流水打个旋儿,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奇异的光彩,海水中穿梭着红色的浮游生物,还可看到发白的黄色马尾藻以及紧靠船舷浮动的具有彩虹般色彩的僧帽水母。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美不胜收的自然中过着自由舒坦、纯真古朴、恬淡自然的生活,从未感到孤独,也没有烦恼。作家借由对大自然的表现与赞美,揭示大自然的特性,对人的品格节操与道德素养产生一定的观照与比拟效果。其次是展现出生命的力量与壮美的大海生物:飞鱼在早晨来临时浮出水面,发出颤抖的声音,而夜幕降临时它们伴随着“咝咝”的声音展翅飞翔;军舰鸟在空中盘旋、飞翔,时而猛然从空中俯冲而下,时而从海里跃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过海面;而老人捕获的那条大马林鱼在他看来是姿态万千、风度优雅的,当它在水底潜游时是一抹巨大的黑影,当它跃出海面,它银光闪闪的皮肤及其从容不迫的姿态令人着迷;老人眼中的灰鲭鲨有着漂亮光滑的鱼鳞、银色的肚子以及令人望尘莫及的游水速度;甚至是凶恶的大鲨鱼,也是美丽且勇敢的代表。影片中对浩瀚美丽的大海及其表现生命的力量与壮美生物的赞美,正是其自然主义的有力佐证。
(二)影片揭示自然主义的精神价值
人类在广袤的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又无奈,而且人类身处的社会环境与大自然一样,都有着高深莫测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人类终其一生,需要不断跟各种与自身命运息息相关的因素进行抗争。影片采用象征的手法,以大海为背景,以大自然中的种种象征着老人的生存世界,大海是变幻莫测的人类社会,马林鱼是老人人生的理想,鲨鱼则是无法摆脱的邪恶力量,文中一再出现的狮子意象则是老人坚强不屈之毅力的佐证。故事中的老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显得极为弱小,老人了解大海,热爱大海,同时又敬畏大海,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时他凭借着自身的头脑及意志,迸发出强有力的力量,他以衰老的身躯,一次次深入大海,以期在大海的怀抱中得到帮助,感受大海给予的心灵上的力量与温馨,他连续85次出海,均一无所获,然而他永不言弃,向着大海的更深处挺进,他以不可征服的强大意志和精神,与巨大的马林鱼激烈对峙,与鲨鱼群拼死相争,他自始至终没有向大海、巨大的马林鱼、凶恶的鲨鱼屈服,这一系列的搏斗不仅仅是人类与自然的抗争,更是与命运及其一切外在的邪恶力量的抗争。这样的抗争,重点不是成败,而是那份无法被摧毁的意志,那份竭尽所能的对抗以及自身尊严的存留,这正是自然主义的精神价值所在。老人在抗争中失败了,他拼尽全力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也未能保全自己捕获的马林鱼,但他永不服输的精神在大海中得以永生,他将马林鱼光秃秃的鱼骨架带回海港,其实是将尊严带回,他的精神在抗争中得到超越,他怀抱着与大自然抗争的信念,不断战胜自然、战胜自我,最终获得生命的自由与尊严。原著作家海明威一生都极其迷恋大自然,从他的诸多作品的多次以自然命题可见一斑,他将雄壮崇高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述之笔端。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与精神力量,才能与之抗衡。在这部影片中,大自然激发了年老体衰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抗争的力量、意志与勇气,影片借由老人与大海、人类与自然的纠结抗争,展现老渔夫的顽强与刚毅,塑造出一个战胜大自然的强大硬汉角色。
(三)影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影片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无依无靠,以捕鱼为生,在海边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与大海、自然相依相伴,即便是他一个人在海上,也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大海就是他的朋友,他的兄弟,这体现了作家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自然观。影片《老人与海》中暗含作家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诚然,人类与自然是冲突的,这需要人类不断地抗争,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获取生命的自由与尊严,存在于自然之中,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也映射了二者的矛盾与统一。人类只有与自然进行抗争,才能充分体现人类的精神力量,然而与自然抗争又注定了必然性的悲剧结局。在影片中,海明威将人设定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他主张积极、主动地回归自然,找寻生命的本真,以对抗现代文明下的颓废与虚无。作品中的大海是大自然的杰作,它是神秘、美丽、威严的,老人热爱大海,与大海相依为命,他将大海比喻为女性,认为即便她作出任性的事情,那也是身不由己的,大海的变幻莫测暗示挑战的严峻,大海的女性化暗示自然的魅力,大海的深不可测暗示着种种可能性,包括死亡。老人将海里的生物视为他的朋友、伙伴和兄弟,他为柔弱的黑色小燕鸥伤心难过,替所有被人们杀死的海龟担心,将大马林鱼视作朋友一般的竞争者,对马林鱼大加赞美,认为这条大马林鱼是他见过的最庞大、最美丽、最沉着、最崇高的东西。老人给予马林鱼朋友一般的尊敬,甚至不在乎与马林鱼的争斗中谁是胜者,就连凶恶的鲨鱼,在老人看来也是值得钦佩的,他赞赏鲨鱼们健壮且武器齐全,游水速度飞快,所向无敌。电影对这一系列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了人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这一理念,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伙伴与朋友、兄弟的关系,这表明大自然中的生物是出于同一个生命层次,人与其他生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智力及形状大小之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对立面,但同时也需要平等共处,互为环境的。人类并非生态环境中的惟一中心,要区分人类或是其他自然物是否处于中心位置需要根据其各自的环境,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时,只有依照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大自然的权利,才能真正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电影中主观性的情感及倾向被隐藏起来,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内心世界得以客观及冷静的描绘,导演试从自然主义的视角,塑造了凡人中的英雄与硬汉,而并不是站在浪漫主义的高度去塑造神话式的英雄人物,这一点正切合了自然主义观点的人物审美原则。人类始终受到自然这个大环境的制约,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制约激发了人类本能的冲动与理想诉求。老渔夫依赖大海生存,热爱大海,敬畏大海,但连续85天一无所获激发了他向大海更深处挺进的诉求,而他在深海里捕获到巨大而尊贵的马林鱼又将大海激怒了,遭受到大海的报复,老人与大海的关系非常形象地再现了孤独的人类在同强悍的外界势力的斗争中已经注定失败的命运。文中的马林鱼同时象征着大自然的美丽与雄壮,老人为其散发出的强大、奇特、高尚的力量所折服,他崇尚马林鱼,一如他对强者乃至对自然的崇尚,他认为谁都不配吃这条体面的大鱼,将其弄死的老人心里背负着深深的罪恶感,这条巨大的马林鱼似乎披上了崇高的光彩,有着一种人类无法超越的神性,然而他从未放弃过征服马林鱼的决心,在老人看来,只有战胜强者、战胜自然,才能体现自己的骄傲与尊严,这也显示了人类在征服自然上表现出的巨大威力与坚强意志。
[参考文献]
[1] 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吴兆芳.海明威的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关键词】老人与海 生态批评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引言
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以地球为中心而非以人类为中心。这种区别于一般文学批评的批评理论,最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它在实质上消解了批评中心,而将生态整体利益突显出来。而在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中,生态批评所呼吁关注的主题基本上都得到了体现,比如河流、动物、特定的地域等。我国对《老人与海》的作品解读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都将批评视角放在了“女性缺失”“硬汉视角”等方面,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从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剖析此作品,能够获得更为深远的意蕴。下面笔者来做具体的分析。
一、征服自然与尊重自然之间的矛盾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征服自然和尊重自然往往交替出现,这也体现出人类在对待自然方面的矛盾态度。而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这种矛盾性也得到了体现。海明威的生态观主要受到童年经历以及父亲的影响,野外生活经历让海明威得以亲眼见识到各种人与自然搏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形。正是在这些经历的影响下,海明威的文学创作《老人与海》展现出复杂、矛盾的生态观。在《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捕鱼是核心情节,集中展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场面,而在与大马林鱼作生死搏斗的过程中,老人内心的矛盾心理也渐渐体现出来。一方面,老人希望通过捕获大马林鱼来拯救自己贫苦的生活,维持生存,并以此证明自己的勇气、尊严与价值,所以才孤身与大马林鱼进行殊死搏斗。而战胜大马林鱼之后,老人在回途中又遇到了更强的对手――鲨鱼,而他无所畏惧,拼尽全力去勇敢搏斗,并最终击败了嗜血的鲨鱼。这些情节都是作者所持的人生信仰,相信人可以战胜凶恶的自然。然而在另一方面,作者又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待自然的另一种态度,即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热爱自然。
二、生态整体主义生态观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矛盾
人类中心主义是指一切以人类为中心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其核心观点为:人类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可以无视自然规律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老人与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因为作者在作品中肯定了人对自然的征服精神,并将征服自然视作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方式与途径。圣地亚哥老人并没有被贫困、孤独的生活所打败,他站到了更高的角度,胸怀自尊、自信、自强,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精神追求,所以说老人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行为,并不只是出于谋生的考虑,他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但是,这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神经胜利的价值观与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观相悖,以至于老人需要“你是为了面子,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渔夫才杀死它的”这种精神安慰才能够继续捕鱼。而大马林鱼最终只剩一副骨架的结局,昭示着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观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即人类并不能完全依靠战胜自然来获得物质上的富裕。这也是作者在文中所做的一种批判。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批评主义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人与自然,而它的目的则在于启迪人类正确对待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是建立在辨证对待征服自然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正因为作者持辨证的观点,所以他能够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寄予厚望,并在作品中使用象征的手法将这一点表现出来。在《老人与海》中,作者不吝赞美之辞,反复赞美大海美丽、温柔且仁慈;而在描写到圣地亚哥老人时,更是借着老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抒发老人对大自然中的事物的亲近、敬仰之意。鱼儿、鸟儿、海豚、海龟等都被老人视作朋友,这种将动物拟人化的行为本身就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友好。而在老人与大马林鱼和鲨鱼较量的过程中,老人也没有将对方视作绝对的敌人,反而暗自赞赏大马林鱼的美丽与冷静,赞扬鲨鱼的勇气与力量。而在将大马林鱼杀死之后,老人心中充满歉疚之情,把自己的行为归为“罪过”;而作品中反复提及的“出海太远了”则是隐喻人类闯入了不属于自己的领地,最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以上种种描写均表达了一个主题, 即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结语
丰富的生态内涵是《老人与海》的一个特点,在作者眼中,人类与自然之间对立而统一,而悲剧式的结尾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即人类不仅要宣扬永不言败的精神,也要有敬畏自然的自觉。只有将自己融入自然当中,人类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尊严、实现自己的价值。本文以生态批评主义的角度对《老人与海》做了分析与探讨,生态批评理论介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而透过这种生态观的审视,《老人与海》的深层意蕴得以部分展现,这对现代文明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洪峰.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J].语文建设.2014(32).
关键词:《老人与海》;译本;策略;措辞
H315.9;I046
一、引言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它一经问世,便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这篇中篇小说很好的表现出海明威的写作风格: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义。虽然他的文章句子简单,词汇量也不是很丰富,但是由于中文的语言装饰性很强,很优美,用中文翻译他的作品而保持原来的风格却是很难的。
二、所选译本简介
在1955年,香港中一出版社就推出了较早的《老人与海》中译本,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爱玲,她亲自为之作序。后来这一版本于1972年改由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去掉张爱玲的序,改为李欧梵翻译的英文版序,并加入了香港画家蔡浩泉所画的8幅插图。内地最早的译本,是1957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海观译本,时至今日它还一再重出,仍拥有很多读者。
自1979年起,《老人与海》的中译本大量出现,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个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初版,译者李锡胤;漓江出版社1987 年初版,译者董衡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初版,译者吴劳。
三、译文差异比较
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都是对原著的再创作过程,每篇译文都包含了译者对原著的理解与感悟,同时译文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译者自己的性格、甚至所受的教育和。同一部作品由不同的译者来翻译其结果往往会成为两部作品。本文就所选的几本译本,分别从措辞和翻译策略入手来对比评价男女译者的不同之处。
⑴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本文男女译者措辞有很多差异
①女译者用词更加优美注重情感表达,突出女译者情感的细腻。男译者用词比较口语化,用词较简单,但更符合文章人物的风格。
“Yes,” the old man said. He was holding his glass and thinking of many years ago.
蓝译:“嗯!”老人回应着。他拿着酒杯,正陶醉在往日的回忆中。(蓝婷,2009)
黄译:“嗯。”老人应道。他握着酒杯,回想起多年以前的往事。(黄源深,2010)
“In the American League it is the Yankees as I said,” the old man said happily.
蓝译:“就像我说的,在美国职赛就首推洋基队。”老人愉快的说。 (蓝婷,2009)
黄译本:“我说过,在全美职业棒球赛中,就数扬基队最厉害。”老人高兴地说。(黄源深,2010)
②从男女译者在词汇的选用上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男译者更能体会男性角色的感情,更符合男性角色的语言,而女译者与男性角色之间往往有隔阂和距离感。
“You bought me a beer,” the old man said. “You are already a man ”
蓝译:“你已经请我喝啤酒了呀。”老人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蓝婷,2009)
黄译:“你给我买了啤酒,”老人说,“你已经是个男子汉了。”(黄源深,2010)
“Keep warm old man,” the boy said. “Remember we are in September.”
蓝译:“老人家,穿暖和点,”男孩说,“要知道现在已经是九月天了。”(蓝婷,2009)
黄译:“穿暖和些,老爷子,”孩子说,“别忘了现在是九月。” (黄源深,2010)
③女译者相对男译者对待事情更加保守,喜欢安定,不喜欢冒险。这种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体现在他们的翻译上。
“If you were my boy I’d take you out and gamble,” he said.
蓝译:“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就一定带你出去碰碰运气,”他说。
黄译:“你要是我的孩子,我就会带你出去冒冒险,”他说。
⑵本文的男女译者在翻译策略上也有所不同。
①女译者为了文章内容的完整表达,多采用增词的方法。例如常用一些形容词加范畴的表达方法。表现出女译者用词的严谨,细致入微。
…the boy’s parents had told him that the old man was now definitely and finally salao, which is the worst form of unlucky…, (p1)
蓝译:这男孩的父母便告诉孩子:这老人的运气背到底了,简直是最倒霉的人了……(蓝婷,2009)
黄译:孩子的父母就说,这老头真是晦气,倒霉透顶。(黄源深,2010)
②本文的男译者多采取添加注释的方法来解释原文有特殊含义词和一些西班牙语。但女译者采用的策略多是忽略或是融入在译文中说明。
But then I think of Dick sisler and those great drives in the old park.
蓝译:不过我又想到迪克・西斯勒在老公园里所击出的一记好球。(蓝婷,2009)
黄译:可我又想到了迪克・西斯勒,还有老公园里那些漂亮的击球。(黄源深,2010)
注释:老公园:指费城的希贝公园,曾是费城棒球比赛的重要场地。
“i Que va!” the boy said.
蓝译:“到哪里去找呢?” 男孩用西班牙语回答。
黄译:“干吗这么说呢?”孩子说。
注释:原文为西班牙语。
③在对地名的翻译上女译者采取了直译,男译者采取了音译。
“But you went turtleing for years off the Mosquito Coast and your eyes are good.”
蓝译:“可是,你在蚊子海岸外捕捉海龟那么多年,眼力还是那么好。”(蓝婷,2009)
黄译:“但你在莫斯基托海岸捕了好多年海龟,眼睛还照样很好呢。”(黄源深,2010)
④在翻译中女译者容易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译文里。而男译者更理性,更客观的翻译原文。在下面的翻译中,女译者描写的比男译者更加的详细,重复说了“难过”,“可怜”等词,表达女译者的同情之感。
He was sorry for them all, even the great trunk backs that were as long as the skiff and weighed a ton. Most people are heartless about turtles because a turtle’s heart will heat for hours after he has been cut up and butchered.
{译:他只是替所有的海龟觉得很难过,就连那些长得和船一样长,还重达一吨的大海龟,他都觉得它们可怜。大多数的人都对乌龟很残酷但也很害怕,因为一只乌龟即使在被屠杀剖开后,它的心脏还可继续跳动好几个钟头。(蓝婷,2009)
黄译:他为所有海龟感到伤心,甚至包括像小船那么长,有一吨的棱皮龟。大多数人对海龟很残酷,海龟就是被宰杀剁成了快,几个小时候心脏仍会跳动。(黄源深,2010)
三、结语
译者主体性对于作品的翻译有着深刻影响,深刻分析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措辞对于作品的正确把握和比较有很大作用,未来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要充分考虑到译者性别。
参考文献:
[1]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