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

第1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落实国家对课程管理提出的要求,促进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2、有利于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3、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4、有利于体现我校办学理念,加快我校特色建设的步伐。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我区已经全面开展区域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学校特色是在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须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从而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实践价值:(1)本课题研究来自于教育实践的需求。(2)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综合能力。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丝网创编:

“丝网花”最早起源于日本,被当地称为东篱花,制作丝网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丝袜,也被称为“丝袜花”,于90年代末经台湾传入中国内地。丝网花色彩艳丽,造形丰富。由于具有半透明的特性,因而富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仿真花卉中的一朵奇葩。

“丝网创编”是指用丝网、铁丝和胶带等其他辅助原料扎制艺术品的手工技艺。它制作原理简单,工艺流程清晰。学生只要掌握捏圈、套网、造型、组合四项基本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就能创作出颜色丰富,造型生动逼真,形式多样的丝网作品。

2、校本课程:

广义的校本课程有的认为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也有人认为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

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们所说的校本课程指的是狭义的校本课程。

3、品格教育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是学校成员对学校的精神类文化要素的提炼、概括与升华,是用来指引学校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学校文化的基础、核心和灵魂。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实施品格教育,培养五学会新人”。品格教育,就是品质性格及道德行为的教育。五学会,指的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西小办学理念主要从德育入手,以品格教育为途径,以“丝网创编”校本课程为主要抓手,培养“会做人,会求知,会审美,会合作,会创新”的新一代小学生。丝网创编是我校一直坚持开展的校本课程,开设这一校本课程顺应我校的办学理念,目的完全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人、审美、合作、创新等基本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1、编写“丝网创编”校本课程教材系列及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2、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及评价中学会创新、学会合作,提高艺术水平,促进全面发展。3、教师在教材的编写、实施、评价过程中完善自我品格,提升研究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二)研究内容:1、“丝网创编”校本课程教材编写;2、“丝网创编”校本课程实施策略;3、“丝网创编”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步骤

(一)课题研究思路:

1、理念先行――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前进的灯塔。当学校理念成为师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时,就会融入师生的血液中,发挥引导、规范、激励师生的力量。

2、组织保障――建立以校长为课题研究组长,以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负责人为课题组成员的组织机构。校长为课题组成员实施培训与指导,培训一支过硬的研究队伍是课题研究的保障。

3、评价导向――以评价促进实施,以评价引领实施。不仅对课题研究过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更要对师生参与过程中品格的形成进行评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期刊、著书、教材、网络等媒介,对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学校的创建等理论和实践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2、调查研究法:主要用于对学校师生现状、需求及校本课程实施的现状研究。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刘艳凤组长,张城、穆秋燕任副组长,课题主持者具体管理课题实验研究,充实各子课题组的主研人员,做好协调工作。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研究任务,对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3、定期组织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相关内容的学习与培训,了解和掌握研究人员的课题研究状况与需求。

4、课题组成员有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5、制定课题组研究制度,确保课题科学、合理、规范地正常运行。

6、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有关专家的指导和支持。

第2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学校特色;校本管理;学校示例

一、学校简介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始建于1925年,是原四川省省级重点中学,重庆市直辖后,被命名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现有初、高中部共1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800余人。并且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发了校本课程,创办出特色学校。

二、对校本课程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开发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对课程质量的管理

课程质量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实施前的管理,主要包括:①课程目标是否合理,如: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以及是否符合办学思想等。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③开展教学资源的条件。根据这三个方面来确定校本课程是否进入实施。就拿黔江中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来说,学校是在结合了学校和所在的区域特色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如:生态黔江,家在黔江(黔江地理),渝东南民歌等校本课程就是结合了当地的区域特色。另一方面是实施后的管理,即对课程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管理,可根据学生的总结与反映、教师自己的总结以及同事的反映和管理部门的抽查结果等信息来决定校本课程的进退。

2.对学生选课进行管理

在实行校本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有给学生自主进行选择的机会,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长做出选择,才真正地发挥了校本课程实施的意义。最好能够在学生选择之前,有听课的权利。这样,学生才不会做出盲目的选择,但也要注意这个听课时间的安排,不能太久,最好是在一周之内完成,否则就会影响到正常的上课秩序。另外,学校和教师也可以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校本课程。同时,学校也要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反应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如:重庆黔江中学校的校本课程包括高中物理导学和专题讲座、高中英语语法等,教师可以让那些在这个方面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选修,以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3.对上课常规的管理

上课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教学环节,常规管理的任务是确保课时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按时上下课,及时了解和防止各种教学事故。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要对这些常规进行管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如:重庆黔江中学校的校本课程――渝东南民族体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在运动前的预备活动,以免在学习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4.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

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教师根据考勤情况、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总结、报告、小组评议等给出学生成绩,学生课程成绩要进入学生的学习档案。这样一来,学生才会重视自己所选择的课程,认真地对待校本课程,也才能发挥校本课程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结论

校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管理。只有在正确的管理下,校本课程才能够彰显学校的特色,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一、伴随新课程诞生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是一种过程,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校本”的意蕴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校本”体现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的关系是:“校本教研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课程开发是落点,校本管理是保障”。因此,“校本教研”的要义在于其“校本”的观点;研究问题应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校教师、研究的过程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研究的结果应直接用于学校教学的改进。因此,伴随新课程诞生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必须为新课程服务,必须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情,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材服务。学校、教师需要什么就产生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

二、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是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共同发展的最佳境界。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为补充。校本培训是区别于上级主管部门或教师培训院校组织开展的培训而言,主要任务是侧重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侧重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校本教研是区别于教科所开展的教学研究而言,主要任务是侧重备课、讲课的研究,侧重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校本培训的开展,可以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和学科知识基础,因而校本培训的内容或题目应来源于校本教研,解决校本教研中所发现的教师在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方面的不足是校本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校本教研又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同时,为校本培训提供培训的依据。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目的都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将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机整合,将能使这两者的内涵更丰富,指向性更明晰,效果更显著,最终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以提升,学校的教学特色得以凸显。

三、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应以各种可操作的实际内容为载体。1.以课例为载体。课例校本教研体现在“提炼问题——合作设计——教学行动——对话反思”四个程序进行。

提炼问题——教学中真实的困惑与需要是校本教研的直接来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习惯,倡导教师经常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合作设计——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后,在未来的一系列研究设计中寻找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设计时主要考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会碰到什么实际问题”、“如何依据教学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教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采用什么策略”等等。

教学行动——将“设计”付诸于实践,引导执教教师不追逐所谓的“热点”而放弃实用,不迎合听课者的口味;引导执教教师、听课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实施“教学设计,解决教学实际中的真实问题”。

对话反思——上课后,教师们带着探究的问题进行参与式集体教学评议活动,一般由“说课、议课、收集案例、写教学反思”四块组成。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课题研究不仅是中小学一项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科研活动,而且也是清醒睿智、理性远见地拓展教师学习渠道、提升教师探究能力、开展校本培训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将课题研究作为校本培训策略的独特意义在于:一是培养教师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二是历练教师实践反思探究能力;三是激发教师协作整合运用能力。

学校鼓励教师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解决本校或本人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目的,形成了自己的校本课题系统,形成人人有课题,全员参与、协同攻关的局面,使学校课题成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亮点。经过三年的努力,教师们基本达成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共识。

四、应以制度和兴趣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内在需求。伴随着新课程实施过程产生的校本教研也是一次变革,必须被教师所接受,即成为学校、教师的内在需求,否则只能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和形式上的倡导,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教研格局,通过建章立制与激发兴趣等途径拉动教师积极参与的内在需求,使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制度。

五、实施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基本过程应该是“问题——设计——行动——总结”的循环往复,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策略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有针对性创造开发。

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等可在此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不同的有创造性的教研模式。如:学校引领式:“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课题研究式:“问题——综述——调查——计划——设计——实施——总结”;课例反思式:“剖析——反思——例证——明理”;问题研讨式:“收集问题——搜集资料——反思实践——改进实践——总结反思”;资源共享式:“发掘专长——引领学习——实践应用——案例分析”;自我反思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讲述故事——提炼成文”。等等。

第4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和教育教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中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我校的校本教研也是井然有序、有章可循的。

一、改变教学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促进人人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把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教研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二、以组为单位

组织学科型教研组。明确组长、组长职责、组员组成及其职责任务,做到分工明

确、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三、明确教研活动任务

以本校的情况为基点,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能力。

四、具体教研活动时间

星期五下午4:00~5:30

单周:年级历史教研组学习研究

双周:校级历史教研大组学习研究

在学习研究过程中,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做好笔录,积累材料,以便查漏补缺,积累经验。

五、研究学习形式

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教学案例、案例分析、解决问题、调查研究、实践探究、多方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研究学习要求

1.教研组组长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按计划组织好教研活动;

2.做好活动记录,写好活动总结;

3.按照教研活动时间把历史校本教研活动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4.教研活动情况及时汇总反馈;

5.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务实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6.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7.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5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 校本课程 实施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78-01

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由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样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研究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是本轮课改的又一特点。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校应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因此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又成为学校课改工作的重点之一。很明显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身特点而开发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一就是教材问题。基于校本课程的特点,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送印刷厂印刷不太实际,同时又需要解决经费问题;其二是传授方式,如果也像其它学科教学一样在课堂中以本为本、展开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必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基于此我认为是否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网络为校本课程的实施铺路,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网络条件下的校本课程实施的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已经完成了“校校通”网络的建设。网络强大的信息量,开放性、交互性及趣味性已经使其成为师生开展教学,进行交流的平台和工具。

把校本教材做成网页,一课一页或一课多页,图文并茂,一方面解决了教材问题。另一方面使编者能方便快捷地堆课程内容进行修改和充实,使校本教材的实施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把校本课程的课堂搬到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教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便于他们利用网络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可以令教师真正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研究。

校本课程网络化,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可以为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甚至是众多的网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由此可见,基于网络,我们可以很好的解决校本课程的教材和实施的两大问题。

2 网络条件下的校本课程实施的优势。

网络为校本课程解决了教材和实施的两大问题,而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实施。

校本课程网络化,有利于编者在实践中,听取校内、校外学习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充实,使课程本身日趋成熟、完善。

校本课程网络化,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学习课程的同时,搜索相关的知识和资料。使他们能跳出课程看课程,在走向更高、更广阔领域的同时,来丰富和发掘课程本身。

3 网络条件下校本课程实施的基础。

实施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基础主要有硬件、技术、人员等。同样网络条件下的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也在于这三个方面。

硬件:作为学校,要不断加大现代化教育设备的投入,并最大限度的向师生开放,让校本课程的学习向外拓展。

技术:要构建一个师生易于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制作校本课程网页时第一步,即构建学习平台。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在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课程本身进行修改和充实。

4 网络条件下的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

网络为校本课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校本课程研究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去实施。除去硬件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主要还是来自于校本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

一方面,校本课程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新事物,教师如何去理解课程本身的意义,如何以“必修课”的标准去实施。如何冲破应试教育的禁锢,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意义,这对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另一方面,网络条件下的校本课程实施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教师不仅要通晓教材本身,而且要对相关的知识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再次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至少能熟练地利用IE浏览,进行相关的搜索,并且能制作简单的网页及多媒体课件。最后,要上好一堂校本课程课,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巨大的,准备材料、制作课件、设计活动,直接决定了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基于此我们还应该做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仔细分析学校的现状,把握学校的基础情况,从学校最基础的做起,从教师最基础的入手。一支理论水平高,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强,乐学敬业的师资队伍是网络条件下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校本课程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产物,校本课程网络化是促进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必然保障,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必将引起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从而使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第6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天文科技;STSE;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84-08

一、课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逐步转向以计算机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鉴于此,世界各国都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作为共同的科学教育目标。传统的科学素养观念多强调的是对科学知识和科学能力的衡量标准,缺少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判断,对决策、伦理的思考等方面的标准。在汹涌而来的世界科技大潮面前,各国都在调整教育的目标,从而丰富科学素养的内涵,重新认识科学技术,理解科学、技术、社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精神与态度;运用科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的科学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使学生能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全面提升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探索STSE课程形式,寻求对应的教学策略已成为实现新课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天文学(Astronomy)是一门古老的科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牛顿力学的出现,核能的发现等对人类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联系,极大地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在天文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激活储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懂得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关心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端正科学理念、明确社会责任。中学天文科技活动,以观测和探究为主导,能培养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还能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与国家强调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新课程改革目标不谋而合。

因此,本课题组开展中学天文科技STSE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的同时,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并且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分析

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教育,即“STS教育”是当代科学教育实践的重要理念,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科学教育的思维模式与观点,对传统的科学课程与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影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教育者的广泛认同以及社会的强烈关注,逐渐成为科学教育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20世纪60一70年代,美国许多著名大学如哈佛、斯坦福和麻省理工都先后成立STS教育研究组织,并提出了专门的“科学一技术一社会研究计划”。这一时期,STS思想的课程也初见端倪。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各国政府继调整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这政策环境的支持下,一些具有影响的STS课程也纷纷出台或者加以改进。这些课程以STS理念为核心,以新的课结构、新的教学方式为特色,构建了一幅STS教育的愿景。90年代,STS课程改革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由国际科学教育联合会(ICASE)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93年共同设计了一项科学教育改革计划“2000+”项目,这个项目把STS教育的目标融合到提高公众的科学和技术素养的目标中,它既强调与发展科学素养有关的课程改革,也强调改进与发展科学素养有关的评价系统、政府政策和教师培训等等。至此,STS教育目标已经渗透到科学教育和课程改革之中。

第7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本土母语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 课堂教学 实验报告 红河

一、问题的提出

1.国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拉开了序幕,而《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编写和试用标志着课程改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改革力度最大、国家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可以肯定此举必将牵动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2.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正式实行。以校为本的“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应运而生,并将成为我国今后至少三十年内课程改革的重大课题。以此为契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发展方向应立足于本区域的母语音乐,其核心动力及培养目标应着重放在本土情感的回归上,并通过课堂教学体系的长期探索与不断完善推动母语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

3.真正发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体系。毋庸置疑的是,早在1995年12月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新理念,就是要把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作为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传承的主要基地,在少数民族地区着力发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以推行这一新理念的具体实践。只有这样,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乐才能得以有效挖掘、整理和研究。然而,这些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在当前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地位和课堂教学如何,是问题提出的关键因素。

4.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本土母语音乐则是汉族音乐之外的重要音乐存在。从当前的相关情况看,汉族音乐因其人口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传承上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各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却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传承逐步断层,情感不断流失”的尴尬局面,并伴随着失传或正在失传的危险,即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保护起来也是有局限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成为没有发展的传承。

5.新世纪对人才的挑战。以人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首先重视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除借鉴外部力量外,最终还是要立足本国本民族的传统和创新。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强烈地冲击着世界各国各个民族本土母语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而中国因受“欧洲音乐中心论”和“汉族音乐优势论”的影响,致使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本土母语音乐正面临“沙漠化”的严峻挑战,其形势的紧迫性已刻不容缓,故而探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已形势紧迫了。改观这一形势的有效途径是鼓励和探索学校基础音乐教育不同民族区域实施不同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二、指导性思想

1.彰显人文内涵。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建立是以弘扬本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汉族之外55个少数民族的“本土母语音乐”则正是这一核心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融入学校音乐教育,使之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则是其彰显人文内涵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聚合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校本课程问题正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无论是作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音乐学科,还是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音乐学科,在我国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环境下“本土母语音乐”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是必然的。而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也正是将弱势的本土文化整合、聚集并融入课程和引入课堂的过程。从学校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层面看,聚合教育资源是改观这一局势的最佳选择。

三、理论性依据

1.从“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内涵思考,二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功能,前者承载着强烈的社会情感功能,而后者则承载着浓厚的社会教育功能。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结合本身就内涵着实践与理论的一种互动关系,其效应将直接促进“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对于我国以“校本课程开发”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而言,音乐课程改革下的本土母语音乐将直接促进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主导下的本土母语音乐也将直接推动音乐课程的改革进程。

2.新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应对这种挑战则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而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则是关键中的关键。通过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这一举措,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独立的民族自主创新意识,并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意识,最终达到素质教育音乐课堂教学所应有的整体效益。

四、实验准原则

1.教育与情感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塑造人的情感主体意识。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母语音乐教育则是培养民族情感的重中之重。

2.审美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向,在本土母语音乐的熟悉过程中激发人文主体情感,发展音乐创造力和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原则:教学实验要侧重民俗学与音乐学的融合,深层挖掘本土音乐文化的内涵结合音乐技能训练,探求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

4.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原则:实验过程既要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与特点,又要承认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而不忽略学生个性发展、不放弃学生“慢性”发展。

5.寓教于乐与快乐课堂原则:音乐教学的课堂一定要快乐,避免死硬的说教和枯燥的灌输,通过优美感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情感,在快乐中自愿自然地接受美,学习从聆听开始。

6.科学系统与循序渐进原则:音乐是一门学科,音乐教育则是一门科学,其课堂教学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无论是母语本身的含混不清还是音乐本身艰涩难懂,都需要循序渐进。

五、方法与过程

音乐教育的主导在于音乐教师的教学,而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因地制宜地将本土母语音乐全面引入课堂教学时,其教学的关键则在于确立并完善一套科学的建立在本土母语音乐内容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本土母语音乐素材的教法研究是重中之重,其核心在组织原则上是对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查有梁在《教育建模》一书中说:“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处于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中介方法”。通过教学模式的构建,能把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反过来又给实践以指导。实验过程就是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应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应遵循“教学有模,教无定模”的规律和要求给音乐课程改革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加快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加大音乐教育改革的力度。

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在结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实践应用层面上的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是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之所在。相关教学实验以红河区域音乐素材为例――

1.第一阶段――实验课前准备阶段:一方面收集并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政策及理论,教育学提供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将有效地解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把握当前形势下红河区域本土民族的母语音乐课程资源之挖掘、整理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彝族和哈尼族的民间音乐通过走出去实地采风和请进来学习艺人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模式上是不固定的,但有一个基本模式观念是:开发内容要因地制宜,内容设置要因人而异。

一方面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红河区域有10余个世居民族,其本土母语音乐多彩纷呈,当然其繁杂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课堂教学的适用对象考虑,可以从红河区域的哈尼族和彝族的代表性民族歌舞素材音乐入手,以校本课程的简约灵活为框架,结合音乐学“雏形原型变型无型”的“传统与创新”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具体素材选择如红河建水彝族民歌《采花行》、《郎采合》等,当然使用民间小调如《螃蟹歌》、《鲜花调》等也是不错的选择。总之一个准则:优美、熟悉、简练。校本课程开发的表层模式在于把“音乐学中的本土母语音乐资源”和“教育学中的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相融合,其实质是音乐教育学效应。

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事物的最终发展取决于实践与理论的互动效应。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模式是在对各个区域民族“本土母语音乐”了解与把握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学习与研究的双层基础上拟行展开的,是实践与理论的两相互动,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民族特色的校本化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基础。这一构建过程,将逐步提高我们对民族母语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本位意识,并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当代先进文化的建设都将有着非常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实践与理论的互支互动不断深入,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成熟起来的方法基础,又可为艺术教育的其他姊妹学科的校本化课程建设提供宝贵的研究经验。

3.第三阶段――实验课后完善阶段:主要是教师课后的自我评估以及学生的信息反馈,当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完善的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上。我们注意到音乐教育改革中,课程改革是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应着重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色音乐教材,致力于实施富有本区域民族特点的本土母语音乐教育,其教师除具有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外,同时还应具备与本土母语音乐教材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心理”等,这些素质的培养途径大多需要在“职后继续教育”中实现,任重而道远,但前景可观。

六、实验数据链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着力点在于如何结合校本课程“关注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关注教师专业研究能力、关注学校办学特色构建”上,这“三个关注”的实际成效最终还是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次教学实验重点放在红河本土主体民族哈尼族和彝族母语音乐“课堂教学应用谱例”的开发和设计上,其方法与过程按照上述第二阶段实验课堂模式探索,在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上,采取“欣赏学习从聆听开始情感认知从素材入手”的启蒙式课堂,逐渐进入“单素材多变多素材组合”的兴趣式课堂,进而呈现“改编综合”的创新式课堂,这样一个从“启蒙兴趣创新”的课堂过程即是本土母语音乐与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与理论互动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由此,我们的实验数据链设计如下图:

本实验数据链的设计项目均为变量数据参考,不存在固定值因素,即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课堂过程到“创新意识”的目标培养不受上图“九个点”的绝对比例影响,而是由课堂主体(包括不同年级不同程度班级与相同程度班级不同程度学生)和课堂主导(包括不同程度专业教师)决定各因素影响浮动比例,进一步讲这一课堂过程的目标培养不局限于学生共性和教师个性。从长远看,这种实验数据链的比例是多变的,是全体学生发展、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因素数据链。

本实验数据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教学课型(包括专项课和综合课)不要求有固定的教案,但一定要有丰富多元的教案设计,不仅要有教学内容的共性体现,还要有教学对象的个性表达。这一长期的摸索过程对教师的执教素质和学生的学习品质都是双赢的。事实将证明:本土母语音乐的校本化建设是音乐学科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限于篇幅,详细内容与动态数据恕不细述。

七、面临的问题

对于一项极富创新意识的教学实验而言,其过程出现一些困扰和疑惑在所难免,但俗话说“办法总比问题多”,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相信,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不遗余力的创新热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从“强化意识”到“规范过程”再到“目标实现”,虽任重而道远,但展望前景令人卓然欣慰。在本实验过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1.实验过程中对本土母语音乐从民族音乐学角度展开研究的知识欠缺。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专家讲座和实地采风”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民族音乐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以及与民间艺人直接贴身感受。

2.实验过程中对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理解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独立钻研与集体研讨”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依靠积极主动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和集体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

3.课堂教学实验阶段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有可能造成执教者失去信心、思维混乱。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教学模式与理性反思”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在课堂上善于发现新问题并不断革新教学具体模式,在课下善于反思新情况并理性看待教学实际效果。

八、实验准结论

实验结果是实验预期目标的最后回应,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验客观地讲只有准结论而没有定结论,艺术学科不是所有的教学实验都必须要有定结论。本实验结果之所以存在“准”的定性,在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在课堂教学应用层面上可能缺乏操作上的灵活性,从时间上可能也难以完成预期方案,其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更大范围内更长时间的教学实体进行尝试。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只能“具体对象具体分析具体应对”地摸着石头过河,依靠不同学校的不同条件借鉴其理论的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用最小的资金投入争取最大的教学成效。本实验的准结论是:①传统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师资基本不具备本土母语音乐的从教能力,通过本实验明显改观,主要表现在民俗民风的母语文化方面;②大多数学生从独钟现代流行音乐到关注本土母语音乐的兴趣意识大为改观,主要表现在对本土情感的回归上。

九、反思与展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因需要和欲望而产生,一件事情如此,一项事业更是如此。中国音乐教育必须走民族化道路毋庸置疑。在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无论教师和学生,这种兴趣在心理上和课堂上都实际地经受着“作品聆听困难,美感认知模糊,情感体验受阻”的三重障碍。但随着必要的硬件设施如音响资料和教学设备等投入力度加大所带来的课堂氛围将得到改善,以及在必须的软件需求如大到教师的在岗培训和小到教师的教案设计等方面下大功夫、下真功夫,这三重障碍必将突出重围。

参考文献:

[1]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 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曹 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鱼 霞.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6]杨恩寰.审美教育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

[7]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第8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双主”教学设计;项目教学法

当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方面。与研究型本科教育所采取的“精英教育”思想不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价值选择已经从社会本位过渡为市场本位,强调要从未来的人才市场需求出发,实现高等教育的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实现学术性教育与职业性教育之间的平衡。

程序设计课程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为本科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通过改革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 面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设计

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正处于发展初期,其相关的理论体系仍有待实践的探索和验证。

1.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①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其特征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CAI课件多以演示型为主。②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其特征是辅助“教”转向辅助“学”,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如搜集资料、制定计划、辅导答疑、对等讨论和交流等。③(ITCf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现在),其特征是着重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理论,最早由皮亚杰(J.Piaget)提出。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才得以在世界范围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成为IITC阶段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建构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

1.3 “主体-主导”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培养,但不利于系统传授与掌握科学知识。而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好与之相反。所以,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形成了融合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双主”教学设计。在“双主”(即“主体-主导”)教学设计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在老师为其设置的学习情境下,提出问题,开展自主的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来体现教师的主体性。以上特点正好适应于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的改革需要。

1.4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家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博士共同创建的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教学法,它以项目驱动教学,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以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根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融合企业的典型案例,重构当前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项目,将项目教学法系统地应用于实验教学过程,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2 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现有的封闭型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充分发挥;②实验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实验内容陈旧,与工程应用与实践相脱离;③实验方法落后,大多数实验只是验证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开展创新性和创造性实验活动的平台:④实验管理水平落后;⑤实验教学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以上不足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从而亟需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3 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

当前,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和以Web2.0为代表的软件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程序设计课程的“在线实验”和“自主学习”成为可能,通过应用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付诸实践并不断完善。

3.1 应用“双主”思想重构实验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了多门程序设计课程,以我校为例,主要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可视化程序设计(C#)和Web程序设计()等。针对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我校基于“双主”教学设计思想,重新制定一套适用于程序设计课程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利用网络实验教学形式,面向Web2.0环境构建了一套支持个性化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形成实验教学的“闭环反馈”,贯穿学生的实验前预习、实验中协作和交流、实验后总结这三个过程,调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双主体”之一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实验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非领导者)的作用。从而,适用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2 融合项目教学法完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

我校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及IT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中构建了产学合作的教学环境,应用项目教学法完善程序设计课程的现有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从情境、任务、组织、过程、资源和评价等方面研究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素;从情境设置、操作示范、独立探索、确定项目、协作学习和学习评价等方面,给出实验教学的一般教学步骤的指导性意见。通过校企合作,跟踪IT企业的最新发展,按照IT职业活动的特点及要求设计 教学内容;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设计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实验教学项目。

以Web程序设计课程的“网上商城开发”实验项目为例,其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3.3 构建面向Web2.0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双主”实验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特点,实现了一个Web2.0环境下,支持“在线实验”和“自主学习”的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以著名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Moodlele为基础平台,通过集成在线评判系统和虚拟实验室模块,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实验环境,支持开展创新型实验教学活动,并可实现应用实践案例的仿真运行。学生通过Internet可远程访问该平台,实现“实验前在线预习、实验中协作和交流、实验后提交总结报告”。教师可动态更新与管理实验项目,从而满足基于产学合作的实验教学环境中实验项目变化频繁的需求。系统运行界面如图2所示。

以We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Moodel系统的许多功能模块(如Blog、Wiki、投票、聊天室、论坛、作业、测试等),均可以直接成为Web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教学案例。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实现了“用中学”和“学中用”。以“网上商城开发”实验为例,系统运行界面如图3所示。

通过利用Moodle的“资源”和“活动”,教师可完成实验教学设计:①设置“聊天”活动:允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②设置“投票”活动:允许学生评选“网上商城”动态分页技术的最优实现方案;③设置“Wiki”活动:以项目小组模式实现Serum中的“电子白板”支持:④设置“文本页”资源:设计“实验目标”项目;⑤设置“链接到文件或站点”资源:设计“实验说明”、“实验指导书”、“案例展示”、“历届优秀作品展示”项目,这些项目均支持以Flash形式播放特定文件;⑥设置“作业”活动:以“离线活动项目”形式实现“实验作业”的提交,以“高级文件上传”形式实现“实验报告”的提交。

第9篇:科学小实验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开放实验

中图分类号:TU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114-04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人才职业竞争力,除了培养少量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外,把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位[1],更要注重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2-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部分,要打破原有局限,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综合的实验操作到课外开放的自助式实践训练,形成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应用性的多层次实验体系[4],以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组成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除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础实验外,还包括部分学生为参加学科竞赛而进行的实验,或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实验以及为了创新科研而开展的开放实验。

(一)课程基础实验

各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大致10~18学时,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常规实验项目,如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实验;水泥性能实验(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胶砂强度测试);混凝土用砂石实验(表观密度、筛分析);混凝土和易性实验;混凝土强度实验;砂浆性能实验;沥青实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虽然各高校都要求课内开设一定比例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但受到实验学时数、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的限制成效一般。(二)学科竞赛实验

学科竞赛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从2010年开始,“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主办。大赛期间,各参赛队现场进行混凝土设计(包括根据现场材料和混凝土工作性进行调整)、试件成型、快速养护、性能测试等实际操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设计方案修正。比赛最后阶段,各队根据评委会的提问进行陈述答辩。此外,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邀请各地混凝土生产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参加。2011年的大赛主题为“轻质与高强:普通混凝土强度和容重设计”,设计思想为“以最低容重实现设计强度”。这类大赛的举办促进了课堂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检验了学生对现代混凝土材料科学和制备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促进了混凝土行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三)科研实践类开放实验

开放实验既有教师提供的选题,也有学生自主选题。学生参加开放实验的目的各不相同,或凭个人兴趣,或为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也有纯粹为了拿科研创新学分,但开放实验是课程基础实验一种不可或缺的拓展和补充形式,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专业技能、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土木工程材料为选题做毕业论文的学生一般都需要围绕研究课题开展实验,完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原材料选择、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操作、测试结果与分析全过程。浙江省面向大学生的“新苗计划”就是以课题资助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科技创新。

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基础实验学时欠缺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础实验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且目前标准教学班人数均超过30人,甚至达到60人,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台套数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难。演示性实验效果不佳,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性认识。而目前各高校对课堂实验部分都要求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必须占到一定的比例,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且所占学时较多,容易影响其他课程实验内容在教学计划学时内的完成。

(二)课程实验内容不足以体现行业发展和职业导向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以及对能源战略的重视,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材料不断向绿色化、复合化、多功能化发展。工业废渣在混凝土中被资源化利用;各类高效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广泛使用;传统墙体围护结构粘土砖被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轻质小型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GRC板等所取代,节能材料迅速发展,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未开设相关实验测试内容。

土木工程材料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耐久性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除了需要巩固对水泥、混凝土、钢材等结构工程材料基本性能检测外,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耐久性和工程特殊要求性能等领域的试验检测,主要包括:抗冻融、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收缩实验、早期开裂、混凝土碳化、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抗硫酸盐侵蚀、碱骨料反应等。

(三)实验创新性不足

由于课程基础实验部分学时受限,需要完成的实验教学内容较多,创新较困难。开放实验目前常以教师拟定题目为主,学生自主选题很少,且选题范围不够广泛,创新无从谈起。

实验报告是对知识体系的充分体现,通过确定实验方案、了解操作程序、描述和分析实验结果,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都有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本,学生做完课程实验只需填写实验设备、实验结果即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开放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阶段时实习报告、论文报告的独立撰写。同时因为网络化,学生笔头表达能力直线下降,独立撰写的实验报告质量很难满足要求。

(四)开放实验效果不良

开放实验效果难以彰显,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较少考虑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既受高等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又与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开放”程度还不到位,学生并不能随时进出实验室,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协调,实验指导教师与理论授课教师对实验操作或规程要求不一致。

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开放实验,弥补课程基础实验的不足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使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复合化[5],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毕业生将逐渐由设计单位转向施工、监理、房产、质检等部门,这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要求更高。从建筑材料市场和企业看,国内的合资和外资建材企业越来越多,本土的材料行业小企业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销售、检测人才。根据行业和职业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开放实验应涵盖土木工程材料制备和加工、宏观微观性能检测、质量评定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部分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需要以综合性实验或设计型实验为核心,通过创新型实验项目培养其综合研究能力。如了解材料微观形貌,水泥基材料不同水化阶段的物相形成、作用机理,矿物掺合料的作用及粉末材料细度等先进测试技术,加深对综合热分析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压汞法孔结构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的认识和了解,奠定基本的科研实践技能。

针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要贯彻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理念[6],不断完善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测试内容,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把开展矿物掺和料、减水剂、膨胀剂、混凝土耐久性、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等测试内容纳入开放实验范畴。

(二)提倡科学探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要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训练,将实践教育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建立科研促实验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7-8]。教师通过科研及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结合行业热点开发开放实验选题,将最前沿的工程技术成果及时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使实验内容更具前沿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

在实验教学中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从科学严谨性、法规权威性、工程技术创新性等方面启发和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鼓励学生在教师设定的开放实验大框架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版的异常并客观理性分析,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随意变更、篡改实验结果的现象可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实验成绩或重做实验。

(三)改进教学环节,改善实验效果

1.重视实验准备

尽可能结合理论教学,提前布置实验任务,使学生全面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误差的分析及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对于开放实验,更要重视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常规数据处理办法,综合分析实验机理和实验结果,并提炼出实验结论或解决思路。2010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虽然各组都采用同样的原材料和实验条件,由于配合比设计和调整方法不同,和易性、试块强度及经济性差别很大,只有对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掌握混凝土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经济性的各项影响因素,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设计和操作。

2.保持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要求的一致性

课堂理论授课教师与实验指导教师对相关实验内容、实验规范、操作要求的掌握和理解必须一致,以免造成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脱节,避免实验室过程中实验操作的随意性。实验员和实验指导教师开展的科研实践相对较少,且以指导课程基础实验为主,随着开放实验的增加,需要经常组织业务培训。新采购的设备要及时提供相应的到货培训,对于一些高端的精密仪器设备,应建立有效的专人负责制度和完善的登记使用与维护制度。

3.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式管理

在满足课程实验教学基础上补充部分科研设备,开创先进的实验教学条件,以保证毕业论文、学科竞赛、开放实验等过程对实验设备、实验室用房及辅助配套设施的要求。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实验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使学生能随时预约并方便地开展实验,提高仪器设备共享程度和利用率。学校除不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校内实验室外,还可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共享实验室,既可保证教学实验条件,又能降低学校成本。

四、结语

根据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合理组织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础实验、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和创新实践,以构成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应用性的多层次实验体系。在保证课程基础实验的前提下,要加强开放实验,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保持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操作要求的一致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以实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的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齐平,朱家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实现之策略[J].高教论坛,2010(6):51-53,69.

[2]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55-57.

[3]张兄武,徐宗宁,付保川.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策略探究[J].教育评论,2011 (2):12-15.

[4]贾艳东,田傲霜,何秀斌.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14(3):144-145,149.

[5]张云莲,韩国英.地方院校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复合化[J].高等建筑研究,2010,19(4):28-31.

[6]张云莲,李启令,俞春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的创新理念[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0(4):90-92,98.

[7]金南国,钱匡亮,孟涛.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单独设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 111-112,116.

[8]徐文胜,宋象军.土木工程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 128-130,139.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NG Yunli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Province,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