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呈现农牧业、加工业、商贸、资源开发四大类型,面对经济形势变化,传统产业发展减速,新兴产业发展不理想。县域经济发展因资源分布、区位、资金、人才和政府政策等影响因素不同,使各旗县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工业发展缓慢、农村和牧区经济发展落后、县域企业基础薄弱、分布零散、集聚效益较低等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领域遇到的阻碍和制约
(一)自然优势因素导致各旗县产业选择循规蹈矩,难以突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瓶颈
自然优势分为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县域产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如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之所以能屡次位居全国西部百强县前位,与煤炭资源的丰裕程度密不可分,同时,因煤炭资源丰富,产业选择大多都是与煤炭资源开发相关。地理位置决定着一个旗县的区位状况,决定着它的交通状况、对外开放条件与开放程度等。显然,具有区位优势的旗县发展较快,如阿拉善紧邻乌海、银川,并拥有与蒙古国交接的两大口岸,靠区位优势,成为一些大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这些自然条件决定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以及县域产业发展方向,并且原有传统产业已根深蒂固,新兴产业难以引入。
(二)产业定位多而散,传统产业开始走下坡路
从我区县域产业发展现状看:一方面,产业定位不明确,县域产业选择有跟风政策倾向。比如,矿产资源丰富的旗县为跟随政府政策而调整主导产业方向,由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转变,传统资源型产业还未发挥规模报酬递增效益,则被地方政府忽视。如准格尔旗陶瓷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这些产业并不是当地优势产业,但是地方政府产业定位目标将这两产业打造为主导产业。另一方面,各旗县盲目过多地选择产业,分布零散,形不成规模。现在大多数旗县产业定位过多,如赤峰市巴林左旗产业定位以矿产品冶炼、化工、煤炭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制药等为主导产业定位,事实上该旗主要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旗县,煤炭加工产业在该旗没有发展潜力,不具备发展优势;阿荣旗以农畜产品(大豆、马铃薯、柞蚕、猪、牛、羊、鹅等)精深加工、支农支牧(化肥、地膜、饲料等)和矿产资源开发(水泥、白灰等)三大产业立旗,像大鹅产业全旗可能就某一村有人饲养大鹅,根本就形不成一个产业。全区县域产业发展基本都类似此情况,只要某些生产活动或者资源存在,就定位一个产业,而且各产业之间关联度小,没有自己的特色,形不成规模。
(三)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落后
旗县里的大多数嘎查、村的生产方式落后,如在农业生产方面机械化程度低,有的地区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在仅有为数不多的工业生产中,信息化程度极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活方式方面,农民及城镇人口保持着传统的农民生活方式,大家都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县域经济发展。
(四)政府政策与竞争机制滞后
一是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仅制定出台,并未落到实处。在政治方面不但未给非公有制企业优惠政策,甚至连平等政策也未落实,如非公有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很难进入政府;二是干部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县乡干部很难优胜劣汰;三是企业家机制未形成,管理队伍的培育工作滞后。
二、促进县域新兴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新兴产业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传统产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但一些传统产业技术仍停留在初建的技术水平上,如包头工业老城区的钢铁、炼铝、军工产业。这些产业技术改造、产品更新上比较困难。新兴产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完全取而代之,而是通过新兴技术对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其成长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贫困落后旗县产业较少,尽力引进发展适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尽管这些产业在某些地区可能成为成熟产业,引进另一地区就成为该区的新兴产业。对于我区以农牧业为主的县域,将农畜产品初级交易转变为农畜产品深加工,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三、规模化是县域新兴产业应对环境的不得已选择
在现有的政策、市场环境下,私营小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小商贩等,形不成规模就很难占有市场,最终被淘汰。目前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化工产业、煤炭开发利用相关产业、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在我区多数旗县均有分布,集聚水平较低,导致各旗县专用性基础服务设施使用效率不高、项目多而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链控制能力较差。园区与园区之间、板块与板块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动不足,未能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新兴产业主要建立在新企业的基础上,一个新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管理和市场等问题,走规模化发展道路能弥补企业资金不足,进入市场难、创新资源匮乏等问题。
四、县域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途径
根据现有资源、产业科学定位不同旗县发展方向,准确找到各旗县适合发展哪些产业,政府行为应如何建立一个适合县域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一)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政府政策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政策制定要有科学性,并有效地发挥政策效应。如鄂尔多斯通过政策导向利用煤炭资源换回的装备制造业,引进奇瑞汽车、华泰汽车等多个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项目不经科学论证,盲目引进。
政府行为也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要维持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秩序,并且在当前市场失灵情况下,通过本地产业规划适当地干预经济。我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表面上表现为资本、劳动力和资源上的差异,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制度和政府行为的原因。劳动力和资本理性上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劳动力之所以流入到某一地区,都是因为有利可图。然而,偏远的农村、牧区制度落后和政府行为低效,使得该地区生产效率低下和交易成本增加。
(二)积极调动起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代表的社会力量
政府应尽量消除制度壁垒,给个体、私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吸纳更多的非公经济主体进入市场。通过财政政策,采用基金、BOT等方式扩展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非公资本的社会重要地位。
关键词:西部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1602
1引言
产业集群是指某一特定产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的供应商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培训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构成的竞争合作的地理集合体。而高新区作为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特征。因此,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高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1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自1986年3月提出高技术发展计划,截止目前共有54个国家级高新区,在空间布局上呈由东到西递减的趋势,其中西部地区有13家。近年来,西部高新区发展迅速,但由于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总体经济的落后也导致高技术园区发展的区域差异,发展状况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表1)。
表1中国2006年、2007年东、中、西高新区发展状况比较(单位:亿元)
从表1的数据看,西部高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的是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和出口创汇四项指标,尤其在净利润和出口创汇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就2006年来说,出口创汇方面,东部地区1260.1亿美元是西部61.7亿美元的20.42倍,这说明西部高新区的外向性较弱;净利润方面,西部高新区的利润水平仅为291.3亿元,也远远低于东部的1469.4亿元,由此看出西部高新区的盈利能力还有待提高。而与中部地区相比,除了在出口创汇方面,西部高新区与中部地区也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西部高新区处于明显的落后地位,但从动态上看,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与06年相比,07年西部高新区各项指标增长迅速,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2.2西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
(1)企业空间集群很脆弱,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西部高新区在建设初期,主要依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从而形成企业的空间聚集。而这种空间聚集不是以内在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的,缺乏植根性,造成开发区“只有企业,没有产业”的现象。
(2)集群内产业链缺损,企业间尚未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协作体系。产业自身没有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上游产业与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断层和需求结构之间的严重错位,很少能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来促进产业关联的形成与发展。
(3)现存产业集群缺乏竞合的创新动力,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区内企业间缺少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难以发挥集群互动创新的系统效应。与东部地区产业集群相比,目前西部地区大部分产业集群创新动力不强,缺乏竞争优势。
(4)从2006年西部各省市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在全国的排名来看,西部高新区的排名基本都处于15名之后,西部高新区的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程度低。
(5)西部文化传统中的糟粕不利于分工协作的形成。带有“封闭性、保守性”因素的农耕文化观念制约了产业分工和协作思想的传播,影响了开发区内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6)管理制度障碍制约着产业集群的发育。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使资源大都向国企、传统产业倾斜,非国有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获取资源受到很大限制,阻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
3以产业集群促进西部高新区发展的对策
3.1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西部13个高新区所依赖的发展条件、区位条件、所在城市的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差异很大,在产业集群的建设上应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有分工、突出重点”的原则,从各自的优势出发,依据现实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明确自身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角色,确定自身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所承担的任务。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形态产业集群的形成。西部高新区之间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各有分工、适当错位发展,以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资源浪费。
3.2拉长区域产业链,建立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体系
西部高新区产业集群虽有雏形,但还很脆弱,产业链缺损,分工协作性差,因此西部高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把已形成或易于形成集群的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对象。一方面政府在重大项目的安排上要有意识的与产业链的形成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涉及本区域范围内的招商引资时,应加强统一协调,统筹确立摆放区位,避免重复建设。产业布局要坚持分工协作,结网形成企业集群来开发项目,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紧密结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
3.3建立以产业集群为重要载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体系必须围绕企业的成长,为创新建立平台,支持企业的发展,进行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一是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创新的投入,加强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建设;二是重视和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加强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三是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四是发展高新区的风险投资机制;五是办好各种科技企业孵化器,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博士创业园等。
3.4管理体制创新
西部高新区政府部门应转变思想观念,进行管理体制创新,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转变到为各种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为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利用政府的调节职能,制定一些产业的政策法规,同时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加快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的进一步完善,使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向社会组织转化。针对西部各高科技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政府对高科技园区的支持应体现在制度创新、政策引导和协同配合上。
3.5培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构建和谐的区域创新环境
我国西部高新区应借鉴其他高新区创业文化的合理内核,在园区内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按照高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结合本地区文化实际,通过整合,创造适合本地区文化土壤的高科技发展模式。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文化,增强企业的根植性,从而构建和谐的区域创新环境,提高集群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4结论
尽管西部高新区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与东部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现阶段的产业集群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政府部门在促进西部高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不断提高西部高新区的综合竞争力,加快西部地区的快速稳定发展。西部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2015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5亿元,同比增长10.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41亿元,增长15.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3.59亿元,增长3.23%;今年1―5月,这些指标分别增长9.18%、43.78%、10.02%,新区建设实现平稳开局。
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江苏省、南京市高度重视江北新区建设,新区获批后,省委罗志军书记第一时间专题调研,省委常委会集体调研专题研究指导新区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省委省政府今年年初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在推动成立省新区工作领导小组,省长将亲自担任组长。根据去年12月中央编办批复,省委正式批准设立南京市江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职能机构设置。南京市江北新区领导小组已经进行充实优化,相关会议制度、调研制度、督查制度等规章制度已基本确定。这些,为新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规划工作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先行,会同省、市发改委,积极探索多规融合,密集研究并确定了新区规划编制计划。《南京江北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上报省政府,《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正在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审批流程。新区“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保规划以及50余项总规以下层面各类规划完成编制。制定实施新区“规划提升行动计划”,在优化各类专项规划的同时,重点梳理“两区两园”重大项目建设土地需求,努力破解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不足的矛盾。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及时组织相关控详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报批,确保规划落到项目、落到实处。积极推动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建立关于江北新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商领导小组和定期会议机制,共同探索在多规融合、土地节约集约等方面先行先试。
三是创新发展特色初显。紧紧围绕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加强顶层谋划,打造创新优势。全力引进海外高端创新资源,与德国弗劳恩霍夫IPK研究所合作的中德智能制造(江苏)研究合作平台在两国总理见证下已经签约。着力打造科技创新重要平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签约落户,积极争取东南大学集成电路研究所和新设的微电子学院落户新区,加快建设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大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积极携手高校合作共建,与南京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强化新区高校联盟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同步推进政策设计和招商引资,确保今年新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6%以上、占新区对外贸易比重提高2%左右。
四是产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认真谋划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科技服务“4+2”现代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方面,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千方百计抓要素保障、抓项目开工。台积电12季г补こ项目今年3月顺利签约,上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抓紧做好年底前试产准备,六合国轩动力电池二期预计6月开工。南京中瑞健康共生城项目已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现代服务业方面,围绕总部经济发展,梳理出中心区可出让地块17个、总面积约1100亩,并加大与葛洲坝集团、江苏国信等中央、省属企业对接力度。
五是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把16.1平方公里的中心区作为新区形象的承载区和标志区,切实加大规划建设力度。新区城市馆(规划展览馆和市民中心)、南京美术馆新馆等标志性、功能性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审计评审;江北国际医疗中心、南京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国际健康服务社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加强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和建设工程论证,计划建设地下空间480万平方米、综合管廊140公里。强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三纵三横”交通工程为重点,加快推动快速路网建设。强化民生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今年新开工保障房项目12个,市一中、雅居乐一中分校、鼓楼幼儿园等教育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六是对外开放合作逐步加强。抢抓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即将开通的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探索建立与浦东新区、舟山群岛新区、上海自贸区合作共建机制。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去年赴上海、北京、台湾、欧洲等地开展6场招商活动。今年3月,赴德国、瑞典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有力推进了巴斯夫精细化工等项目。6月初,赴香港开展了现代服务业招商活动,举办了南京江北新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专场活动。积极引进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筹建剑桥大学中国(南京)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创建“南京高新―美国劳伦斯伯克利生命科学研发中心”,成立欧洲(南京)创意设计中心。
七是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积极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国家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要求,积极承接市级下放规划、国土管理权限,建立完善新区统筹和行政区统分结合的规划国土管理体制;认真梳理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完善投融资体系,与省政府投资基金共同出资20亿元,成立省市共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与复星集团合作设立新区星景健康产业基金18亿元;支持浦口大江北国资集团等7家平台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短融、中票等融资工具,拟发行额24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在国家发改委的关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其他新区工作经验,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抓产业发展。牢牢锁定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以上的奋斗目标,攻坚克难、主动作为,重点加强经济运行组织,强化监测分析,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的尽快投产,已投产的不断提高产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落实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加快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江北海港枢纽等服务贸易集聚区建设,积极落实国家优惠政策,今年确保扶持服务贸易龙头企业10家,力争新引进服务贸易中小企业100家。
二是千方百计抓科技创新。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基地为目标,多管齐下,狠抓推进。重点加快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动与英国剑桥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IPK研究所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发机构的合作,集聚一批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知识产权领军型企业等高端资源,积极争取国家级创新中心落户,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依托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基地,打造全市生物医药创业训练营等特色品牌。加快建设北斗产业研究院等,努力打造创新型企业生态链。积极推动新区高校联盟发展,探索建立人才改革试验区,尽快出台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具体政策;加快推进区域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法庭设立工作。
三是全力以赴抓城市建设。重点推进中心区建设,加快启动一批标志性、功能性城建项目;强化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尽快启动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一期项目;高水平推动国际健康服务社区建设,加快建设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等重点项目。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加大南京铁路北站规划推进力度,积极配合长江五桥建设、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加快推进主城区医疗、教育等优质资源重点向江北布局;加快雨污分流排水达标区建设,为确保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打下坚实基础。
烟台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重点推动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领先崛起、率先突破。牟平作为新区的主战场、主阵地,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作为,通过高端规划引领、高质项目带动,打造蓝色经济新亮点、新支撑。
高起点编制规划,瞄准国内外一流,高标准对接东部新区的大规划,高水平完善牟平的各项规划,以高端规划引领高水平开发。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将今年确定为“项目加速推进年”,以总投资2217.4亿元的123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为重点,积极推进国经中心北方论坛会址、中冶国际商务城、滨海度假酒店群等项目建设,全力突破滨海开发、养马岛开发、水系开发、龙泉温泉开发等重点板块,快速打造核心引擎,加快“跨越式转型发展”步伐,努力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幸福牟平”。
海阳:突出打造“一带三区产业集群”
海阳市依托南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优势,确立了突出打造“一带三区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一带”即依托230公里海岸线打造的南部沿海经济带。“三区”,一是依托海阳核电站,以规划控制面积53平方公里的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为平台,打造核电装备制造业基地。二是依托第三届亚沙会60余项场馆及配套工程建设为主体,打造10平方公里的亚沙城。三是依托丁字河口特大桥,积极融入烟青半小时经济圈,加快推进规划总面积187平方公里的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产业集群”,即核电装备制造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生物科技、海洋新能源、现代海洋渔业、海洋高端服务业集群。目前,全市新建、续建和拟开工2000万元以上蓝色经济项目28个,总投资1867.5亿元。
龙口:争当烟台市蓝色海洋经济北部排头兵
龙口市大力实施“蓝区带动”战略,积极在打造烟台市蓝色经济北部增长极上当标兵、打先锋。集中集约用海项目年内计划投资40亿元,完成围堰工程,到2020年建成可承载1000亿元投入、3000亿元产值的高端产业新区。
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重点抓好龙口港4个10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个20万吨级石化泊位,以及10万吨级航道拓宽、公用锚地、保税物流中心等工程项目。加快屺坶岛深水港区开发,抓紧推进20万吨级航道及锚地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在临港产业培育方面,集中培植海洋工程装备、临港加工、临港化工、临港电力能源等四大临港工业集群,积极构筑海上、陆路、保税、分销四大临港物流体系,建设龙口现代海洋运输物流业特色产业园。
招远:四大战略 四大保障
引领蓝区建设突破提升昂扬奋进
实施带动战略。开发区升级带动战略,全面打造海陆“一体”,开发区、滨海科技产业园和东城新区“三区”突破发展的蓝区大格局;大项目招商带动战略,引进建设一批重点蓝色项目,促进蓝色经济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经济转型带动战略,加快推动资源型经济向高端高质高效蓝色经济转变;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坚持实业兴市,实体兴企,促进资源、资金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企业增强实力、加快转型。
构建保障体系。加大产业发展、财税、城乡统筹等制度创新力度,构建改革创新制度保障体系;加强港口、铁路、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构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抓好水利建设,加快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水力资源和能源保障体系;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海岸带综合治理,构建生态安全的保障体系。
一、产城一体化的提出:产城发展不同步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我区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加快推进,开始进入由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由提高城镇化率向提高市民化率、由分散布局向联动发展转型的新阶段,但是,由于产城发展不同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 “两层皮”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产城不同步,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一些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人口不断增加,但支撑城镇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滞后,使进入城镇的人口缺乏就业和增收的途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化发展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农牧业人口进城就业与城镇就业型产业发育不充分的矛盾、提高城市规模效益与区内有能力进城人口不充裕的矛盾、推动区域内城镇互动发展与城镇之间布局不集中和基础设施连接不紧密的矛盾等等。
二是有利于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业园区、开发区空间布局散乱,园区和城镇结合不够。一些开发区远离中心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与城镇体系不匹配,与公共基础设施不对接,园区基础设施不能与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重复配套造成巨大浪费,也导致企业缺乏公共服务支撑,面临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造成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的矛盾。
二、产城一体化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双向融合的关键
(一)产城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重点是建立支撑城镇人口就业的产业体系,避免出现拉美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大量贫民窟的现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着力构建产业支撑体系、强化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
(二)产城一体化是我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选择
在资源开发主导经济发展阶段,由于产业层次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特征突出,将工业园区建设在资源富集地区并与城市保持适度的安全距离有其客观必然性。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产业层次将逐步提高,就业需求、生产生活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优化空间布局、推进产城一体化有利于将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工业新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三)产城一体化是解决工业园区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
一些远离城市的工业园区,由于生产生活服务不配套,存在着职工成家难、就医难、子女就学难、业余生活枯燥等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人才和生产工人难留的现象,成为制约入园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按照“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为一体”的总体思路和“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发展模式,发展一批城郊型工业园区,推动我区产业园区和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快解决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产城一体化是工业园区分类管理和布局优化的客观需要
早期的开发区经过一个相对较长时期的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化产业集聚地,成为产城一体的典范。与此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园区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分工,并对地理邻近的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实现产业集中集聚协调发展,为此需要对我区现有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按照新的思路重新定位。
三、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产城一体化
(一)明确发展思路和路径
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促互动、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融为一体”为总体思路,坚持把工业开发区(园区)转型升级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积极推动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功能整合一体构建、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着力强化工业开发区(园区)布局调整,强化产城一体规划,构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型、科技型、生态型、集约型”产业新城,促进工业开发区(园区)转型升级。
(二)强化规划引导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发展模式,选择一批城郊型工业开发区,规划建设一批“规划合理、功能完善、融合紧密、宜居宜业、集约发展”的产业新城和特色小城镇,推动我区产业园区和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此笔者建议,一是尽快制定出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对各盟市、旗县产城一体化的规划指导,推进 “两化”的深度互动、协调发展。二是对各层次的相关规划进行整合,主要以现有规划为基础进行梳理整合,杜绝“规划套规划”、“以规划落实规划”的现象,加强重点园区、开发区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自治区产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同时,统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与城市新区、新城的建设与老城区的改造。推动园区与城区功能设施共享,优先在园区与城区结合地带布局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城市功能设施。
(三)加强工业园区和所在城镇管理机构的对接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工业园区的组织架构和实施机制是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一是加强园区、开发区管理主体与所在城镇行政管理主体的协调,统筹兼顾产业发展、市政建设和社会管理。二是采取“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模式,推动各地国土、建设、环保等职能部门向园区、开发区进驻机构、人员,直接办理有关业务,实现园区、开发区与管理职能部门的直通对接。
(四)积极开展试点示范
自治区制定标准,各地区进行申报,先期在条件成熟的城镇开展产城一体化及双向融合试点,逐步扩大,有序推进。一是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国际通行的要求制定产城一体化集聚示范区认定标准,分层次明确我区城市新区、开发区、产业新城、工业园区等不同类型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产业发展方向及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基础设施的标准等级等做出具体规定。二是尽快启动示范试点认定工作,对产城一体化工作进行分级管理,对于达到自治区标准的园区,在全区进行试点示范,自治区给予重点支持,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总结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区推行。
(五)建立重点园区、城市新区专项融资平台
一是通过整合注入优质资产、持续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补偿机制等多种方式,扩大现有的园区、开发区投融资平台资本规模,支持其进行产城对接,功能完善。二是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支持各盟市整合现有政府性投融资平台,重点打造注册资本金雄厚、实力较强的投融资平台。三是在继续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重点引导地方政府注入土地、污水处理厂等经营性优质资产,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对平台进行增资扩股。
(六)逐步完善产业政策
一是对于涉及与城镇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业园区、开发区等比照城市新区的功能,核准产业准入条件和相关标准,支持这些工业园区、开发区加快淘汰高污染、高危险、低效益的落后产能。二是将相关工业园区重点发展产业与城镇的人力资源特点、科技文化禀赋等相结合,引导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城市为依托向园区集聚。三是鼓励工业园区、开发区对接城市新区适度发展各类服务业,特别是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支撑城市规模有序扩张。
南岸区是重庆市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占南岸区GDP的比重达到53%,是南岸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经过近年来的培育发展,南岸工业形成了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支柱产业,成为南岸区产业强区的主要力量。两大产业如何统筹发展,协调促进,实现提质争先、科学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南岸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夏正刚。他为我们解读了南岸区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的发展情况。
半壁江山――现代装备制造业
南岸区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在整个重庆市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010年,南岸区的装备制造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有135户,实现了产值234亿元,占南岸工业总产值的40.1%”。
随着该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大,重庆市机电控股集团将直属及合资的机床集团、通用集团、博森电气、美通制冷、长江轴承、重锅总厂等品牌企业布局在南岸并相继投产;以迪马股份、东港船舶、东本工业为代表的特种车船和以纳川重机、两江机械、九源机械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配套企业都在南岸区有了长足发展。
但是这一产业也面临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协作深度不够,企业间的关联度差,配套协作不集中,企业之间既无紧密的资本联系,又缺乏按产品配套和工艺特点建立的预定生产协作。
对此,南岸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针对存在的问题,绘制了一幅发展蓝图。下一步将以现有的大型企业为依托,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并注重现有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合资。扶持大型装备制造业运用先进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远程控制系统、集成制造系统、网络制造系统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后起之秀――电子信息业
当前,南岸区正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电子信息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重庆是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信息产业转移的基地,南岸区拥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优惠政策的叠加优势。2010年,南岸区电子信息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有32户,实现工业产值114亿元,同比增长54.2%,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19.6%。南岸区消费类电子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占重庆市此项收入的20%。
近年来,南岸区城区的拓展、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品位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对电子信息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南岸茶园新区是国家级移动通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电子信息重点骨干企业如国虹通讯、中移动M2M物联网运营中心、西南计算机公司、重邮信科等全部集中在南岸茶园新区,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由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重庆市经信委和南岸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已于2010年10月13日正式挂牌运行。国虹通讯近3年已投资上亿元资金,新建集成线路生产线和手机涂装生产线均已投入运营,目前,正规划投资3亿元建设及研发、制造、物流配套、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于一体的“金谷”通讯产业基地。
异军突起――物联网产业
在说到南岸区的电子信息业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其中的新贵――物联网。物联网技术代表了世界第三次信息革命浪潮,物联网产业是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12月,国家工信部批准重庆南岸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工信部和重庆市政府支持南岸创建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主要是看重了南岸区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的几大优势。一是南岸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茶园新区布局了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重庆邮电大学以及重邮信科3G芯片研发等重大平台,在移动通讯产业初步形成了“芯片+终端+服务”产业链。二是大型物联网运营平台及相关企业落户。落户茶园新区的“中国移动物联网M2M物联网营运运营平台”将成为中移动全国物联网业务结算中心和研发中心。中国联通正考察论证,拟以茶园新区为主要载体,在重庆逐步形成打造以应用为主力拉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NFC(近场通讯)产业集群。清华同方公司物联网产业园、北京千方集团交通信息化项目、上海展讯等 30余家企业的物联网重大项目将入驻茶园新区。三是南岸区科研实力较强。区内拥有10家国家、部(省)级科研机构,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4所、26所、44所、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邮信科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重庆市政府十分重视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制定了《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重庆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以南岸茶园新区为主体园区,在财政、税收、土地、人才、招商、技术等方面给予南岸物联网项目以专项支持政策。
南岸区制定了物联网产业专项规划和产业扶持政策,组成了推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领导班子和专家委员会,将按照“科技引领发展,应用促进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十二五”期间,将茶园新区打造为在产业平台、企业集聚、示范应用、市场推广等方面全国领先的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茶园新区规划了1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基地,内部规划核心元器件及配套产品制造区、终端应用产品制造区、应用服务技术开发区。
一、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现状
冀中南经济区的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四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6%、43%、39%,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传统工业加工区和特色商贸物流基地。其现状及分析如下:
1、资源禀赋类型多样但产业发展调整约束不断增强。
冀中南地区西依太行山,沿山为丘陵地区,中东部为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地理特征较为多样,煤、铁、石灰岩等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风能、地热等能源资源总量也比较丰富。多样的资源禀赋为冀中南未来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然而,冀中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差,人均水资源量和地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且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超载利用和污染,区域整体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
2、主导产业增长迅速但区域内名优产业发展困难。
冀中南地区产业门类相对完整,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工业等重工业类型与轻纺、食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轻工业均得到一定发展,其中主导产业增长尤为迅速。石家庄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5%;邯郸市主导产业中仅冶金工业就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50%;邢台市重点培育的装备制造、新能源、煤化工等三大产业实现增加值也占到全部工业的40%以上;衡水市橡胶、食品、金属制品、化工等主导产业也增长较快,总体而言地区产业基础正在不断巩固。然而,冀中南地区特色区域名优产业和产品发展仍比较困难,如采暖铸造、通讯器材、丝网、皮毛皮革、玻璃钢、汽拖配件、农副产品加工、金属橱柜、工艺美术等产业类型,虽然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较高,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提升缓慢、龙头企业较少,难以发挥带动广大农业地区发展的作用。
3、传统农业量大面广但现代化水平仍待提高。
冀中南地区大部分为冲积性黄土平原,适宜发展农业经济,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产区,国家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冀中南地区以仅占河北省域面积26%的土地生产了全省58%的粮食,种植了全省75%的棉花、38%的油料作物和蔬菜,在全省前50个农业生产大县中冀中南地区就有27个县名列其中。然而,冀中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农业生产人均产值、农作物机耕比例以及有效灌溉比例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不仅限制了冀中南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更影响到“三化联动”的整体进程。
二、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分析
多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加快,以及河北省沿海地区,环京津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发展集聚力不断增强。但是,产业结构急待调整、产业布局急待优化、产业规模急待扩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区域产业战略优势不突出,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与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相比,冀中南经济区是产业竞争发展明显缺后发优势、少战略支撑的地区。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有着毗邻京津环渤海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有利条件,有着国家和省沿海开发的好政策。有着港口、矿产、能源等强大的产业发展战略资源支撑,有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冀中南经济区既不接京津、也不沿海,既没有经济大进大出的交通区位条件,也缺少大产业、大项目落地发展的战略设施和资源条件支撑,是河北省产业发展相对封闭的区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河北省沿海地区和环京津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形势最好、增长点最多、竞争力和聚集力最强的地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增长极。而冀中南经济区随着国家支撑政策的弱化和部分地区战略资源开发殆尽,明显的呈现出后续发展优势缺乏的局面,发展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和环经津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2、产业结构粗放,转变发展方式困难重重。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门类日趋齐全,但产业层次依然偏低,产业趋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产业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冀中南经济区第一产业和传统工业及服务业在冀中南经济区中所占比例较大,而新兴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冀中南经济区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然而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工业以钢铁、煤化工、盐化工、纺织和食品等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为主导,主导产品钢铁、原煤、原盐、水泥、化学原材料、棉纱等始终停留在较低的档次上。服务业仍是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级,提升产业发展总水平,是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今后应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
3、科技资源“被吸”现象严重,产业创新能力较低。
冀中南经济区科技人才,科研机构、创新平台数量和等级,远不能与中国科技资源最密集的京、津地区相比,目前冀中南经济区科技资源向京津地区流失现象依然严峻,冀中南经济区科技创新数量、发明专利数量、成熟成果转化率也与京津地区有巨大差异,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科技资源最薄弱、创新能力最低的区域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平台建设滞后。除了省会石家庄之外,冀中南大部分地区的产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的数量少、档次低,难以满足传统产业升级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冀中南经济区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比较滞后,技术老化、设备落后,产品更新缓慢等问题较为突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处于落后状态。企业创新能力弱,故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创新能力始终难以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较低。
4、综合发展环境欠佳,对外发展吸引力不足。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打造区域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产业发展环境相对前加区域之一,对外发展吸引力严重不足。一是政务环境欠佳。受传统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冀中南经济区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综合服务缺位、空位、不到位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服务效率低下、随意性强,公正性弱。二是城市支撑能力不强,除了省会石家庄市外,冀中南经济区其他三个中小城市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综合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能力跟不上,使得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吸引力较弱。三是资源承载力较差。冀中南经济区是河北省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区域,面临着诸多河流干枯断流、城市地下水超采等严重局面。
5、产业发展同构现象严重,4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在自然区位、要素禀赋、经济基础等条件的约束下,冀中南经济区内各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较大的发展差距。但是,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一是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不平衡。省会石家庄市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在四个中心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建设较好、产业结构较优。2011年,石家庄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邯郸、邢台、衡水的2.2倍、5.4倍和7.1倍。二是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冀中南经济区个县域经济总量和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悬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邯郸武安市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邢台新河县的25.7倍、51.8倍和2.1倍。三是中心城镇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平衡。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冀中南经济区二元经济差距都非常明显。如何缩小及中南经济区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未来发展中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三、冀中南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设想
“冀中南”是指河北省位于京津之南的地区,2011年才将“冀中南”经济区上升到战略高度。河北省给“冀中南”经济区进行了功能定位: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物流、旅游、商贸流通、科教文化和金融服务中心。
1、冀中南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立足门户区位、面向沿海开放、对接京津发展、突出三化协同,以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农业基地为基础,形成河北省三大经济区战略的有力支撑,建设北方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重点建成:华北平原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四省交接地带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以及特色产业富民强县试验区。工业发展建立高效可持续的综合体系,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北方重要的产业和城镇发展区。三化发展紧密同步,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基本完成,新兴产业发展比重快速增加且规模层次均明显提高,城乡发展从据点培育向全面带动转变,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基本形成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乡发展新格局。地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均具有较大的区域影响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资源利用与建设开发实现基本和谐。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增长到26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8万元,城镇人口达到19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58%。
2、冀中南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依托冀中南经济区区位、资源、环境和产业基础优势,按照国家和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本着发挥优势、开挖潜力、创新驱动等发展原则,以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发展水平为主线,着力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传统产业,努力构建以壮大生物、电子信息、精密装备制造、现代商贸物流为先导,以特色钢铁、精细化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的高端化、信息化、聚集化与规模化发展,加速实现冀中南经济区经济振兴,努力把冀中南经济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河北省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河北省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产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和特色产品富民强县先行区。
3、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具体设想。
首先,先导产业发展设想:第一,发挥国加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势,依托石家庄国际生物产业基地、石药创新药物出纳也化基地、内丘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曲周现代新型工业园等重点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为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的引领区。第二,充分发挥冀中南经济区与河北省丰富的钢铁资源优势,以及在数控机床、煤矿设备、专用车辆等方面的生产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和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邯郸冀南新区等载体,大力发展交通运输装备、矿山设备、农用装备等制造产业,把冀中南经济区发展为国内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第三,依托宝石集团、同辉电子等龙头企业以及石家庄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石家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大力发展平板显示、芯片、卫星导航等高端制造业,积极推进软件设计和软件外包,将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信息产业基地,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冀中南经济区最具发展引领力的产业。第四,发挥交通区位和传统特色商贸物流基地优势,以信息化、网络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化商贸服务物流业,努力构筑集中南大商圈,打造石家庄和邯郸两大物流中心城市、邢台和衡水两大物流节点城市,实现商贸物流业再次崛起,重拾华北地区商贸物流基地地位,简称河北省连接晋陕鲁豫、、辐射国内外的重要商贸物流基地。
其次,传统产业改造发展设想:第一,依托邯钢、峰峰钢铁、邢钢等大型钢铁集团,以高端、优质、高效为方向,大力发展特种钢、球墨铸铁、优质特钢、专用钢材及高档建筑钢材,加快企业整合重组,提升产业发展聚集度和综合竞争力,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为河北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与国家重要的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第二,发挥能源通道和丰富的煤盐矿产资源优势,依托石家庄循环化工基地、石家庄南部工业区、邢台旭阳煤化工、宁晋盐化工园区、冀衡生态工业园等,加强化工产业科学布局和链式提升,优化发展石化、煤化及盐化工业,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河北省化工产业循环发展示范区及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循环化工基地。第三,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标准化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构建具有冀中南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打造国家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与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区。
四、冀中南经济区产业调整和发展对策
推进冀中南“1中心2轴3基地18县”建设。充分利用冀中南地区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把冀中南经济区建设成为我省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文化旅游基地,形成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新格局。
1、加快调整冀中南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力实施农产品安全工程,突出抓好一批集高效生态安全、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城郊农业、生态绿色农业示范园,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首先,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做大做强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优势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调整农业布局,进一步推进农作物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发挥4市农业产业观光园龙头示范作用,推动4市等城郊地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体验农业、工厂化农业、庄园农业、示范展览农业等多样化、多功能的都市农业;四市平原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建设国家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市丘陵山区,继续推进核桃、大枣、板栗、樱桃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优化农业圈层布局,构筑集科教示范、休闲观光、生态屏障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和布局体系。
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增加农业比较收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整体推进项目、园区、基地建设。以政策和资金引导为手段,培育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百家龙头企业扶持工程,重点支持100家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培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生产要素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第三,实施农业安全工程。着眼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立足“质量安全、产品放心、出入平安”,全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例行监测、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速测、产地动态管理检测,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实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全程质量控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扑杀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完善财政保障和运行机制;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步伐,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队伍、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2、加快调整冀中南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新型产业发展和崛起。
冀中南经济区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组织实施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工程,深化战略合作,着力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首先,加快新能源产业落地和布局。保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巩固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加强前沿核心技术研发和系统技术集成,以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链条为重点,努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加快壮大产业规模。太阳能光伏产业,抓好邢台国家级光伏产业基地建设,提升宁晋晶龙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智能电网,重点推进分布式电网技术、微网技术等研究开发,大力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智能化电网储能等产品。新能源汽车,重点加强引进与合作,推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等研发和制造基地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环卫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其次,加快新一代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加快推进通信网络设备、物联网、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石家庄大信息产业基地。通信网络设备,重点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和终端、卫星导航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带动元器件、功率器件等配套行业集群式发展。物联网,重点推进射频标签、新型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加快中电科河北物联网产业基地等。半导体照明,重点支持全光半导体照明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加快产品在照明、背光源等领域的推广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重点支持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推广,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第三,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提升。以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努力在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发方面实现突破。生物医药,重点发展重组蛋白药物、多肽类药物、新型疫苗等,支持先进剂型制剂、创新药物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中药现代化。生物农业,加强育种平台和繁育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优质高产农作物和林果、花卉等新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生物制造,重点发展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等产品,加快微生物和酶制剂在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应用。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力争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后续支柱产业,新材料、海洋经济成为先导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3、加快实施冀中南经济区传统产业复兴工程,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首先,加快提升传统第二产业创新工程。冀中南经济区是传统的纺织、医药、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发展基地,曾是华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糖酒、服装、轴承、羊绒、自行车等特色商品集散交易中心。随着全国各地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地位逐渐被东南沿海、珠三角洲等一些迅速崛起的地方所取代。近年来,河北省沿海地区、环京津地区聚集发展呈较快发展趋势,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地位和吸引力进一步降低。为实现及中南经济的赶超发展,应实施传统工业区发展产业复兴工程。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基础,大力推进精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和现代产业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快推动钢铁、石化和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快越是提升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实现冀中南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再次复兴和崛起。
其次,加快提升第二产业科技引领发展工程。石家庄高新区是冀中南经济区乃至全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相继建成了多个科技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服务机构和平台,成为了全市、全区乃至全省创新创业发展的聚集区。为了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应依托石家庄高新区相对雄厚的科技资源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谋划建设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发展规划,完善创新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把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城建成全国中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孵化基地,推动冀中南经济区和全省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强石家庄东部产业新区、冀南新区、邢台城市新区、衡水滨湖新区四大城市新区建设,培育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核心区,打造冀中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增长极。加强石家庄高端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冀中南生物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能级和地位,实现发展新突破。谋划实施石家庄(鹿泉)信息产业园向正定新区扩能搬迁工程,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核心区空间,提高管理层次和配套服务水平,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平台提档升级。整合桃城北方工业园区和衡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谋划建设衡水市北部工业新城,优化园区建设思路和布局,跨越式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4、加快建设冀中南经济区环境优化工程,打造产业发展后发优势。
首先,加快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
冀中南经济区应大力发展环境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后发优势。重点加强区域骨干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域与沿海港口和晋鲁豫连接线建设,完善对外交通运输功能,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加快冀中南引水支线建设,积极推进引黄入冀主体及配套工程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能源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市热电联产设施,推进县城和集聚区热电厂建设,加快天然气骨干输送管线建设,增减天然气输送至西安,提高能源供给能力,强化能源供应安全。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推进绿化美化建设,推进矿产资源科学开发,深化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等。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推进高效电机、智能控制节电装置等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发展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环保技术和产品。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和再制造利用技术。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产品推广服务体系,积极推广能源合同管理新模式。
其次,推进示范园区创新,消除产业发展壁垒障碍。
关键词:科技园区;发展战略;创新
一、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简介
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建设以哈尔滨、大庆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建立为标志,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及基地、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和星火产业带等8种不同形式的科技园区。这些科技园区对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优化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
二、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1.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外部环境分析。
(1)机会分析。
①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创新成为各产业发展的新契机,科技园区以其自身的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成为产业创新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其发展,这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机遇。当前中央正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对各产业发展要求的多项具体内容与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内容相对应,这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战略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整个相关资源、快速促生产业集群,形成后发优势带来了难得机遇。
③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带来的机遇。中央在2009年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从黑龙江省产业特色来看,其中装备制造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四项产业振兴计划直接影响到科技园区未来发展,其将直接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外贸支持等多个方面得到政府支持,振兴规划将成为帮助各级园区度过难关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
④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为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的,我国各相关工业产业正在进入新一轮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将鼓励产业链向高端发展,并鼓励长期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诸如装备制造、新能源、软件开发、集成电路及新型元器件等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科技园区已的发展。这些都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大好机遇。
(2)威胁分析。
①金融危机导致科技园区需求增长乏力竞争激烈。受经济危机影响,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内各产业出口将受到一定影响。一是园区外企业加大开发市场力度,抢占园区内企业市场份额;二是产业链上游企业加大了对市场挤压,对园区内企业造成了威胁;三是园区内企业间竞争力度加大,市场份额争夺激烈;四是产业链下游企业给园区企业带来的压力也非常大。
②结构问题减弱科技园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黑龙江省的各产业的内在结构问题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约束产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瓶颈,这种结构问题不可避免地辐射给相应的科技园区,并最终制约各科技园区的发展。如产业环节较为低端,产业发展波动较大,产能过剩难以改观,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已成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
③来自相对优势园区的新挑战。黑龙江省部分科技园区内的产业生态环境没有形成,科技园区管理水平低。而目前国内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科技园区发展迅猛,体制灵活,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产业吸引力。其不仅在市场份额上,更在科技园区的发展资源争夺上对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威胁,成为黑龙江科技园区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2.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内部环境分析。
(1)优势分析。
①区位优势。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毗邻俄日韩朝蒙五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口岸众多,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空间广阔。日本与韩国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北移的态势日趋明朗。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具有极其明显的区位优势,这是其他地区科技园区难以比拟的。
②产业优势。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已形成了装备制造、重型机械、能源、材料、发电装备、石化、汽车、量具刃具、医药等传统产业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黑龙江省又形成了以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服务外包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集群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业已形成。
③人才优势。黑龙江省拥有“两院”院士35名,普通高校6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63.4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78%,高于全国平均值3.78个百分点;在校研究生4.6万人,居全国第9位;每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达220.7人,居全国第10位,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有11.5万人。这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
④资源优势。黑龙江省是自然资源大省,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大、小兴安岭生态资源极为丰富,草原面积广阔,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及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为石化、新材料、煤炭精深加工等产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
(2)劣势分析。
①科技园区发展空间不足,特别是其中发展较为迅速的高新区,其严重影响相关科技园区的发展。哈尔滨、大庆国家级高新区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两区规划面积共45平方公里。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所批土地早已开发使用殆尽,由于高新区快速发展,土地严重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高新区发展的瓶颈。
②产学研联合不够紧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国内外知名的科技园区相比,黑龙江省科技园区集中开发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互动机制,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园区内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之间缺乏稳定、充分、全面的交流与合作,影响了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学研分离,导致园区研发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与国内一些科技园区如武汉、长春、中关村、大连等科技园区相比,由于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小而全、多而散,致使科技园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各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科技园区内的规模效应难以彰显。
④发展环境不优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尚需进一步营造。尚未形成鼓励创业、容忍失败的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智力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欠缺科学;产权激励机制尚未建立;风险投资、扶持基金、知识产权担保等投融资体系不完备;在资金投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发展战略分析
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K.R.Andrew)提出的,它通过对外部环境分析发现机会和威胁,通过对内部资源分析辨识自身优点与弱点,并以此为根据考查内外环境对发展战略的影响程度,从强弱项角度出发,有侧重点地进行合理化选择,以实现内外环境要素的最佳匹配,进而制定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2.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分析。根据前文对黑龙江省科技园区环境的分析,总结出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外部和内部因素,分别表述为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并将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结合,列出SO战略;将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列出WO战略;减少利用内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列出ST战略;减少内部弱点同时回避外部威胁的WT防御性战略。
优势(S):①区位优势;②产业优势;③科技优势;④人才优势;⑤资源优势。
劣势(W):①发展空间不足;②产学研联合不够紧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③辐射带动作用不强;④发展环境不优化,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
机会(O):①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机遇;③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带来的机遇;④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
威胁(T):①金融危机导致科技园区需求增长乏力竞争激烈;②结构问题减弱科技园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③来自相对优势园区的新挑战。
进行分析后列出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的被选战略:
SO战略:①加强国家振兴产业高素质人才培养;②提高国家振兴行业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③积极进行园区产结构调整,更合理利用周边资源。
WO战略:①根据振兴规划合理调整园区空间;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带动作用强的园区内产业;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创新资源;④制度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
ST战略:①积极开拓周边贸易渠道,开发新市场;②寻找并开发园区内企业的新产品利润空间;③基于优势调整园区内的产业结构问题,营造健康园区产业生态系统。
WT战略:①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对空间要求较低但带动作用较强的园区内产业;②围绕产业发展关键资源要素优化园区发展环境;③基于产学研结合调整园区内产业发展结构。
四、战略对策与建议
1.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市场需求和产业带动。面向特色产业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形成合力应对危机保增长。围绕主导、优势、新兴产业,将现有科研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军民结合技术创新联盟,建立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探索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划、建设、土地、财政、工商等管理服务水平,建立精简、效能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2.加大政府投入,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各级政府加大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增加省、市两级公共财政投入。将园区建设纳入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为园区企业搭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市场开拓支持平台,为供需双方沟通信息、提供服务,帮助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努力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对园区企业申报科技项目的扶持。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加强园区的创业教育,利用行业组织积累的社会资源,开展针对企业家不同成长阶段的各种培训服务,促使园区内一批技术型创业者成长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现代企业家。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制度,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投身园区建设。鼓励校企合作,推广校企联合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高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与挑战
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国家高新区的兴起,生态工业园在全国高新区的推广与发展,都表明高新区已经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目前,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销售收入已经接近国家高新区总收入的十分之一,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的产业基地,如中关村的能源环保产业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园区的第二大产业;无锡高新区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为核心的光伏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苏州高新区、昆明高新区等陆续入选全国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与此同时,素有“中国能源谷”之称的保定高新区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低碳城市的理念,助力保定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入选城市之一。
虽然国家高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能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但高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还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研发创新和政策保障上。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更注重短期项目,忽视对中长期具有战略性的技术进行储备;国际间技术转让存在障碍,仅靠自主研发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需要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难有政策保障,如政府管制下的低能源价格限制了替代能源的推广;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缺乏政策激励和现实补助,使得企业在大规模应用节能减排技术上积极性不足。因此,高新区在进行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选择时,不仅要把握国际态势和基本国情,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的技术和制度障碍。
支撑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产业选择方向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和控制碳排放为核心的新经济体系,具有较长的产业链,至少可以在三个环节上表现出显著的产出效应,包括源头治理(如清洁的能源供应)、过程治理(在生产和消费过程推行节能)、末端治理(对已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不合理用)等。在市场导向下,上述每个治理阶段都可以派生出完整的产业链,并推动整体经济的低碳化。高新区应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与潜力,立足低碳产业的市场供需关系及技术发展路线,把握低碳产业的发展机遇。
主动培育替代性技术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及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能源利用低碳化、高效化,是发展低碳经济最直接的选择。具体来看,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清洁煤等;高效节能涉及工业节能、智能建筑、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环保技术则包括水处理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高新区可率先推广应用先进成熟技术,并前瞻部署新一代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营。根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9年的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路线图,“十二五”期间,一批成熟的能效技术、节能建筑、太阳能热利用、热电联产、热泵、超超临界锅炉、二代加核电、混合动力汽车将实现大规模的应用;三代核电、风电、电动汽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光伏发电等将基本实现商业化,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开发;而四代核电、碳的捕获与封存(CCS)、太阳能热发电、二代生物燃料、先进材料等领域需重视其基础研究工作,为占领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储备能量。
持续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高新区既要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退出,实现向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转型;也要加快从加工制造向创新服务的升级,使得知识、技术、管理密集型的高技术服务业成为拉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区应把握新技术的出现及其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以新兴的IT技术、通信技术等为桥梁,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电子商务等;促进产业价值链的专业化分解,形成一批研发、设计、测试等高端环节的专业服务企业;并针对自身不同的产业背景,积极推动高技术服务业的业态创新,支持一些关键技术在服务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自主培育新的服务业态。
不断创新低碳经济商业模式。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商业模式激活了低碳经济的商业运作活力,为全球经济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可持续的市场保障。其中,碳交易市场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2年全球交易总量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交易市场;而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当前运行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多方共赢的明显优势获得全球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可以预见,在未来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必将会有更多更新的低碳商业模式诞生,高新区应营造富有创造力的环境,重点引导和促进低碳金融、节能服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的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生态化转型: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经济理念贯穿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推动生态园区建设是符合园区层面的低碳发展模式。当前,大部分高新区已经进入创新突破阶段,从注重经济增长总量逐步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而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推行清洁生产,以建立生态、环保、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这对于高新区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行低碳产业链的招商引资方式。运用生态理念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机制,有选择地进行低碳产业链招商,引入发展补链产业和静脉产业,实现企业之间原料和废物相互循环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重点行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项目审查,坚决杜绝高污染、高占地、高能耗、高水耗项目入驻。根据高新区建设进展和生态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项目后评估和退出机制,适时调整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和园区发展定位不符的企业坚决实施腾退和置换。
建立服务主导的低碳产业支撑体系。转变开发区通过一次性的土地出让、简单的基础设施开发和基本的生产配套服务供给实现盈利的方式,建立起以资源和设施经营服务为主的生态化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以市场运作机制为主、面向企业的生态工业服务业,积极引入设施集成管理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规范开发区生态服务市场,推进落实能源、水、环境卫生、废物处理等相关生态管理措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并鼓励此类业务向外部输出。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行动,支持区内企业大力开发节能减排技术,要以政府采购、资助、补贴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改变过去单一通过“引进来”壮大园区经济的发展方式,逐渐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输出人才、技术、投资、品牌等)相结合,形成内外良性循环,并突破资源和物理空间的限制。最终,高新区能够依靠产业的自我集聚、自我更新以及产业间的关联和循环累积发展,来实现产业规模、发展质量和盈利水平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领导者:助力低碳城市建设
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通过聚焦城市,寻求低碳发展模式的解决方案将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低碳城市强调低碳理念的推广,以低碳技术、低碳能源和低碳产品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立低碳经济下的新经济-社会-环境框架,从而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高新区应充分发挥对周边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领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