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藏族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的研究主要是两方面。刚开始是藏族传统绘画艺术。我在中央民族学院学美术,基础是西洋画,就是油画,专攻中国画。进大学前,我自己还学习过藏族传统绘画,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藏族绘画艺术与其他民族相比并不逊色,拥有自己的特色,但在绘画理论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我立志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实我是学画画的,个人对绘画很感兴趣,从经济上讲,肯定画画比理论研究要挣钱得多,但当时就觉得藏族绘画艺术需要理论研究,这个工作要有人做。毕业工作后,又找了些老师,认真学习藏族的传统绘画,用7年时间写出《藏族传统美术概论》,1994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获得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2007年被大学确定为艺术学博士必考书,2010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藏文研究专著类二等奖。
再一个,我很关注藏族传统手工艺。从2000年起,我对藏族传统手工艺做了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具体内容分为几大类:第一,传统藏区的手工艺,我用几年时间把甘、青、川、滇、藏5省区跑了几遍;第二,受藏族传统手工艺影响的土族、蒙古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第三,汉族地区如北京,承德、五台山等地藏传佛教寺庙的传统手工艺;第四,目前正在各地蓬勃发展的现代藏族手工业;最后,是受藏族文化影响的不丹、锡金、尼泊尔、外蒙古等几个国家的手工艺。这些年我跑遍了这些地区,实地调查了解传统藏族手工艺情况,真实记录下这些技艺。
“对于藏族传统手工艺,至今我不敢说什么研究,也不敢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新东西。我之所以专心做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真实记录下这些手工艺,原料是什么,具体过程如何?等等。我感觉,现在有些手工艺正在消失,有些手工艺或者将会消失,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好东西记录下来。
“还有一个原因,我原来在政协工作,常常看政府工作报告,关心老百姓的增收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关心藏区老百姓的增收。我时常想,增收得有个增收来源,藏族传统手工艺就是个很好的来源。2003年,我去尼泊尔,观察尼泊尔人学藏族手工艺,是请藏族的手工艺人做他们的师傅,长年累月地教学,直到学会为止。当年,海关统计,尼泊尔出口的手工艺品总价值12亿元人民币,现在大概已经20亿了。我们四川郫县有20多家藏族手工艺品加工企业,可和尼泊尔比,差距还大得很。藏区农牧民是有这些传统技艺的,藏族手工艺品很有市场潜力,发展好了,我们也能把这20亿装进老百姓的口袋里。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搞研究的,也得好好研究这些问题,不能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天天写写文章。
目前,我正在撰写《藏族手工艺大全》的汉文版。已经改两稿了,原来有个藏文版,现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翻译成汉文出版。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中国科学院本来准备出一套《中国手工艺大全》,听说我这本书后,很重视派自然历史研究中心等几个单位来和我协商,还主动联系大象出版社出版,对装订等各个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准备出成精品。《藏族手工艺大全》出版后,他们准备动用各种现代技术,比如化学成分测定等,沿着这本书的思路进一步做下去,我这本书包括56大类技艺,他们以后可能一种技艺出一本专著。真要是做成了,对于藏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弘扬,将是个很大的帮助和贡献。
“此外,我现在负责民族文化博览中心二楼藏族展览馆、五楼经堂馆(刘文辉捐赠珍藏经堂)展厅的设计和监督工作。原来西南民族大学有个老的藏族展览馆5-12地震的时候严重受损,对于馆藏文物的保护很不利,学校和相关部门很重视,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修建新的藏族展览馆和藏传佛教文化展厅,学校安排我负责设计工作,目前设计已经完成,施工也在紧张进行,今年应该可以完工。
关键词:藏族传统体育 美学 产生 特征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73―03
1 认识藏族传统体育美的产生
体育美存在于人与人、人与器戒、人与环境、技术与技术、技术与战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我们只有认识了此结构关系才能真正认识藏族传统体育美。
1.1 藏族传统体育美是全社会性的个体显现
黑格尔说:“因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自己,而且就在这一实践中认识自己,而且发现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人都有一种求得社会归属和他人认同的社会心理。藏族传统体育的易学、易入一面,使人的归属心理容易得到满足,藏族传统体育原本就是为了娱乐,在喜庆节日里创造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马马术、赛牦牛、斗牛、射箭、抱石头、藏棋等一系列娱乐活动,这些游戏受审美意识的影响,观赏性较强。旨在把人类喜乐、悲痛、压抑、兴奋的精神表现出来,转化为大家都可参与的形式供人观赏。可见其认识自己,丰富自己的一面。体现了美是人从直观到自我的东西,为欣赏“藏族传统体育美”奠定了基础。
1.2 藏族传统体育美是藏族文化的体现
藏族传统体育体现了藏族的文化内涵、民俗个性和文化表象。藏族男子身上富含有阳刚、野性的男性气质特征,这是由其自然文化环境造就的,在藏族传统体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抱石头、赛马、大象拔河等)。在阿里古格王朝遗址卓玛拉康寺内的一幅节日庆典画中,可以看到身着铠甲,左手持盾、右手持兵器的威风凛凛武士在练习武功的场景。武士身上的阳刚和野性男性气质透过身着铠甲散发出来。《格萨尔王传》中也记述了武士们经常在节日集会上比试刀剑的内容。可见,藏族男子身上富含有阳刚、野性的男性气质特征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伴随有社会精神,又融合于社会文化艺术,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形态。这就是体育运动美中的社会性。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角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藏族传统体育。
1.3 藏族传统体育关是完善了自我形象
“美”是人精神素质的一种体现。藏族传统体育是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体现,二者密切相连。在著名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中对于骑射更精彩的描写道:“格萨尔王骑着赤色马来到草原,牧民为他立了九只绵羊、九只山羊、九层铠甲、九个铜锅、九个鞍木,格萨尔王从九万利箭当中抽出一支,箭射出,闪电般的红黄火焰遮天盖地,如同燃烧的羽毛般射到沙滩,中了靶子,声震天地。”这是对英雄英武、骑术、射术、力量的歌颂。将人的精神、力量、思想和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了人向往的最美。藏族传统体育正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追求“客观的自我”形象为目标。藏族传统体育美的形成与藏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密切的联系。
1.4 藏族传统体育关是藏族心灵表现
李斯托威尔指出:“美的外观虽然可以为艺术和自然的原子结构所限制,但是,美感经验最重要的特征却是心灵的特征,而不是物质对象的特征。”藏族传统体育美同其他文化层面美一样是人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无论作为藏族传统体育美的创造者,还是藏族传统体育美的欣赏者,都需要心灵的参与加工。一方面,以情取舍。藏族传统体育大多没有完善的竞技规则,要通过心灵予以补充、丰富,使其突出美的构成,达到美的满足,此为情取。藏族传统体育本身有不美的一面,通过民族心灵予以筛选、遗漏,使其淡化,增加愉乐,此为情舍。另一方面,依情而为。藏族在藏族传统体育中都会依照自己的情感对其运动本身加以评价和实施行为,即主体对客体的审视,达到自我容入的高峰体验,藏族传统体育美也就完全显现出来了。
2 藏族传统体育的美学特征表现
2.1 藏族传统体育的公共美学特征表现
藏族传统体育经过历代藏族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较为完整、表演技巧独特的民间体育形式,通过力与巧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亨受。从某种意义上讲,藏族传统体育是一门艺术,它就像藏族人民的性格特性,充分展示了一种美的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出较强的公共美学特征。
2.1.1 体型美
人体运动是一切体育的存在方式。人是体育运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实体,体育中最充分、最丰富地展现着生命的人体美。藏族传统体育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挺拔粗壮、比例匀称的骨骼,丰满凸现刚健有力的肌肉,功能强健,运动者的肌肉能表现出较好的线条美和弹性美,以及灵活均衡身体形态,这都形成了一个直观而完整的健康美的人体。
2.1.2 素质美
素质美在体育运动中是一种特有的,以特殊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公共美学特征。它是通过体育运动或生活技能表现出来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中表现的灵敏、柔韧、力量,以及舞蹈类中的灵敏和协调的表现,还有藏棋项目中的思维能力,都体现了藏族传统体育美中的素质美。
2.1.3 技术美
技术美是在动作的完成过程中,对动作技术的最高规格完成,是人的体态美、素质美、动作造型美的综合体现。在藏族传统体育中,表现了干净、利落、准确、优美的动作完成过程,展示了健美的体型和对运动素质的充分发挥。如:古朵、射箭、赛马等项目包含的基本技术、动作、动作难度都是技术美的因素,突出地表现出藏族运动员身体形态美和动作结构中以特殊节奏美。
2.1.4 个性品质美
藏族传统体育表现出来的刻苦顽强、团结和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以及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尚情操,对竞技者是一个培养、磨炼,对旁观者是一种美的感染和熏陶。藏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道德、意志感染着旁观者,这种精神、意志、道德、情操,移情于人们的心理,铸成一种精神,创造出优美的心灵。
2.1.5 艺术表现美
藏族传统体育艺术表现美是竞技者把蕴含在动作中的美学价值艺术地表现。它是将竞技者动作的技术质量、难度水平、身体动作、服装搭配、音乐配合等因素综合而得以充分展示,并达到最佳效果,进而展现生生不息、和谐、拼搏、开拓、奋勇的深层文化内涵。特别是藏族舞蹈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
2.1.6 服饰美
藏族传统体育运动者的服饰也传递着特有的美,展现着民族美,粗观之,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基本结构。在藏族传统体育竞技中衣着的御寒作用是首要的,因而藏袍多为皮袍,这与生活形式也有直接关系,肥腰、大襟,戴上狐皮帽,足踏靴或连巴,无论骑马奔驰还是参加其它竞技活动,显得雄壮而豪放。藏族男性多喜欢在袍领上装饰虎皮、金钱豹皮,以此显示出英武。在衣服的装饰和穿法上都显示了藏族的审美意趣。
2.2 藏族传统体育特有的关学特征表现
美的东西必然表现出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特征。藏族传统体育是对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源于传统生产劳动而又高于生产劳动,表现出了自身新颖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地方,使其更具特有的美感。
2.2.1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劲力美
藏族传统体育的劲力美体现在它向观念传递着力量的象征,竞赛中的呐喊正是藏族传统体育劲力美的体现。藏族传统体育的“举石”强劲的爆发力是力量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藏族传统体育“大象拔河”始终是肌肉环节通过强烈对抗所产生劲力美的表现过程,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获得的正是一种阳刚的魅力。
2.2.2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气质美
气质美是人对外界事物反映的一种心理品质和心理现象。作为流传百年的藏族传统体育有着力量、迅速、协调、灵活、机敏的要求,讲究精、气、神、韵的体现,综合为气质美,反映在竞技者的身上,则体现出藏族传统体育的品德、性格、精神、风度等综合性的一种内心的美,以及通过藏族传统体育展现出的气势与神采的外在精神美。
2.2.3 藏族传统体育与环境的协调美
藏族传统体育与环境的协调美体现在运动时人与自然环境相互衬托的美学特征。伴着高原最为壮丽的自然美景,藏族传统体育的风格呈现出高原文明所特有的气质和风范。“当太阳披着金色的彩衣,雪峰反射出光芒万丈的时候,随着人们的高呼声,各村的赛马选手们个个都轻装洒脱,英俊威武,信心百倍地骑着匹匹骏马,雄赳赳,气昂昂,往赛马起跑点方向走去,并各司其位,等候发出发令枪声。”这是对藏族传统体育盛会的一段描写,它充分体现了优美环境衬托出的藏族传统体育美。
2.2.4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意志美
藏族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到现代,在环境艰苦、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上一直顽强地生存着,雪域高原严酷的生存环境不但没有摧垮藏族人民的生存意志,相反却造就了其乐观、开朗、友善、豪爽的民族性格。藏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在他们向极限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是在欣赏每一名传统体育运动员的意志品质美。他们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这句奥林匹克格言。
2.2.5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和谐美
藏族传统体育体现了藏民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藏历正月间在拉萨举行的“跑人跑马”即赛跑、赛马及摔跤体育活动。先至者受上赏,博得大哈达跑得慢的,亲友旁观者遂以冷水灌顶,为之加油。这种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和谐的娱乐性。而农牧民则是在丰收或节日中充分利用传统体育自娱白乐,其随意性极大,以表演为主,竞技为辅,此类体育项目规则简单,技术简单,容易推广。如:赛牦牛、大象拔河、登山等。这是藏族文化和谐的体现。使藏族传统体育蕴含了中国文化传统之中的和谐之美
2.2.6 藏族传统体育中的惊险美
藏族传统体育运动当中含着较高的惊险美。藏族传统体育运动中的刺激和惊险给人的刺激感和震撼感是特别强烈的,尤其是在现场观看中,这些扣人心弦的惊险动作牢牢的吸引住观众的心。惊险是通过难度体现,表现出的撼动人心的美感。惊与险是藏族传统体育运动技能比拼的核心,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现出强大观赏性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3 结语
藏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它本身蕴藏着精深的美学价值。是民族人民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实践经验总结。藏族传统体育美的内容是通过藏族传统体育公共美学特征表现和特有的美学特征表现,藏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正是人们对藏族传统体育美不断追求的结晶,也是藏族传统体育运动技术发展深化、更新的价值观念,技术水平高低的切实指标。发展中的藏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必须赋予藏族传统体育美学新内容、新观念,才能在新时期有新发展、新贡献。藏族传统体育美是藏族传统体育最重要的特征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尤其是在现今的全民健身活动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成为广大群众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乐趣和享受。
参考文献:
[1]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于乃昌.审美文化[M].拉萨:人民出版社,1999.
[4]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慕捂.体育美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借用外来词的“纯洁”语言。人们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活动,使得人类社会各族群的语言间产生了碰撞与“大融合”。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大量的外来词汇在汉语中“登堂入室”,使汉语觉得词汇更加丰富多彩。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直接或间接吸收的外来词。如:拷贝(英语)、沙龙(法语)、纳粹(德语)等。当然,随着藏民族、藏文化等与外界广泛的交流和传播,藏语外来词也在现代汉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安多藏语及借词的界定
1、安多藏语的界定
藏族主要聚居在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里地区),“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拉萨地区),“康巴”(四川西部地区),“安多洼”(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
藏区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形成了四个方言区,安多方言、康巴方言、卫藏方言、阿里方言。目前说阿里方言的人数在国内不多,30多万阿里方言的藏民分布在拉达克(土尔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印度),因此,国内一般说三大方言,[2]即安多方言、康巴方言、卫藏方言。
安多方言区地理范围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其地域范围广阔,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藏族聚属区最大最丰美的牧区。?
2、借词的界定
“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5] 除了“借词”、“外来词”之外,有些学者还使用“外来语”、“借语”、“借字”等说法。高名凯、刘正琰等学者主张将“借词”与“外来词”区别开来,[6]而王力、周振鹤等学者则将“借词”与“外来词”看作名异实同的概念。对于“借词” 或“外来词”的概念和范围我国学术界历有争论,至今也未有统一意见。人们争议的焦点在于:其概念是指把外语词中音义全部搬入,还是指搬入外语词中形音义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张锦文(2003)将“借词”分为三类:一是“外语词”,即直接借用外文单词或字母构成的词;二是“混成词”,即借用西文字母加上汉语字素构成的词;三是“外来词”,即完全音译、完全意译、半音译半意译的词。[7]在这里,“借词”与“外来词”是从属关系,“借词”的范围要比“外来词”的范围大。本文将使用“借词”这一术语,以张锦文的分类方法为主要依据,从一个较为宽泛的视野进行探讨。
二、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产生的原因
“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词的‘借贷’。只要有文化借贷,就可能把有关的词也借过来。”【5】因此,我们可以从借词中窥见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词语借用方式来发掘沉积在一个民族心理结构中的深层内蕴。
现代汉语中的藏语借词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和心理现象。它们的广泛传播与流行,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底蕴和深层的大众心理因素。它们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是特定时代大众心理条件的特殊体现。
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越来越多的藏区特有的商品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如:糌粑、粬菈、冬春夏草、喇嘛等。
由于藏族现在普遍接受汉语文教育,再加上经济 、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与汉族接触频繁,以音译形式的藏语外来词占多数。如:松赞干布等。
魏晋隋唐时期,随着佛教东传而吸收的梵语语言系统的佛教词汇为汉语带来了上万条新词汇。此次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不仅对汉语的词汇结构有所影响,更重要的是其影响已从物质文化领域深入到了精神文化领域。美国汉学家芮沃寿在《中国历史中的佛教》一书中说:“最显著而无所不在地体现出佛教影响的就是现代的中国语言。从山野村夫的谚语到文人骚客的雅言,那些源自佛教的词语,人们信手拈来。”【11】如:袈裟、舍利子、荼毗等。
悠久的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的影响,藏族的思维观念与语言文字都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古今几千年来藏族人在自己所居住的这片区域里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如:布达拉宫。
三、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的构成方式
语言结构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词汇等。一般看来,词汇的变化比较突出,明显,语音次之,语法很难受到影响。对藏语来说也同样如此。结合前文中对安多藏语及借词的分类,汉语中的安多藏语借词的构成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1.音译词
不管其原借词在本族语中有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它在使用的时候注重的是音相近似。如:公司、喇嘛、各种人名等。
2.音译加意译
在转写的借词后加一个指类名词,表明它的属性。它分为两类:第一,前半部分采用音译,后部分采用意译。第二,前半部分采用意译,后部分采用音译。如:松巴鞋、雪顿节、羊卓雍错湖等。
3.意译词
根据原借词的本来意思译为本族语。如:锅庄舞。
现代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音译词数量最多。尽管它是引入汉语中无对应词与外来词汇的最简便的方法,但其功能重在表音,表意功能较弱。
对待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的态度
外来词是国家之间、民族间交往接触的结果,我们对外来词的认识应该建立在语言的本质特点的基础上。他在文化传播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外来词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从汉语史,汉语语言文字特点,汉民族文化心理及吸收外来词反而对发展本民族语言是有利的。为了使外来词规范化,在引用外来词时要遵循互通有无、有利、有理、有节的原则,大众媒体起好导向作用尤为重要。正确、恰当的使用外来词将是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藏族人民“为我们这个星球和全人类做出了两大贡献:通过限制开发,为地球保存了高原这一块自然生态环境,使之至少在20世纪以前未受人为的大损害。从而为高原自然环境和整个亚洲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贡献;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和与高原高度协调的文化生态环境”。用深厚的宽爱、利他思想引导下的尊重自然的宝贵的雪域文化精神,是对人类生态文明的丰富,更是对生态环境高度自觉保护的伟大硕果。
参考文献
[1] 外来词的范围及定义之我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312.
[3]付准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72.
[4]格桑居冕.“藏语方言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高 燕. 汉语外来词研究五十年[J]. 松辽学刊,2002,(1):88.
[7]张锦文. 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J]. 辞书研究,2003,(3):70.
[8]拉毛太.《汉藏新词语词典》
关键词: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继承和发展
一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二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
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关键词:地域特征;中国民歌;各具特色;艺术瑰宝
一、汉族北方民歌
汉族北方民歌分布在华北、东北色彩区和西北色彩区。华北、东北色彩区的民歌大部分流行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小部分流行在山岭、森林或沿海地区;西北色彩区的民歌主要在高原、山岭。
我国秦岭以北大部分属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有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远、空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以致北方民歌风格大多偏于激昂、豪放。其中,华北、东北色彩区的民歌稍曲折多变,西北色彩的民歌更加朴实无华。
例:西北民歌中的陕北民歌
西北民歌是指流行在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区的民歌。
在西北民歌中,首屈一指的绝对是陕北民歌,它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人文色彩。陕北民歌的思想内容十分深刻,它与文人创作的闲情琐事、风花雪月截然不同。它真实而朴素地记录了陕北人民的生活和命运、追求和向往。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大自然用他的鬼斧神工,雕刻出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梁卯纵横。在历史上,黄土高原曾属边塞要地,是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过渡交汇地区。昔日的陕北,地广人稀、雨量稀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陕北民歌是陕北高原土生土长的艺术品种,也是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现象。黄土高原所特有的地理环境是产生其独特演唱方式和情感表达的主要原因。它与南方的民歌相比多了些苍凉,究其原因,就在于黄土高原土地广袤,苍凉宏壮。
陕北人唱歌是生命的需要。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也是陕北人真诚率直、勤劳朴实、热情爽朗、粗犷洒脱性格的艺术反应。陕北民歌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是与陕北人的性格特征、生存环境、情感生活密切相关,展现出陕北高原的独特地域风貌。陕北人唱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在实践过程中有感而发、即兴创作而成的艺术,它是陕北人民最简洁的表达方式,也是陕北人发自内心的呐喊。
二、南方民歌
南方民歌,可再细分为江南、湘鄂、西南和闽粤台湾四个色彩区。湖南省的中部和北部,兼具南方和北方两大片区的特点(偏重于南方),可以算南北的过渡地带。此外,还有一个江淮色彩区,属于南北两大片区之间的过渡性质,它地处江苏和安徽两省中部、北部,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宽阔地带 。
南方地区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对里的人们聪颖细致,音乐风格委婉秀丽。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短小精悍。歌曲前多有引子。
例:西南民歌中的四川民歌
西南民歌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一带。
四川民歌是西南民歌中的一朵美丽的鲜花,更是巴山蜀水所孕育出的璀璨明珠,汲山水之灵气,成自身之秀丽。四川盆地自古便被誉为“天府之国”,西接青藏高原,吸取佛光圣气;南临云贵高原,融合多彩文化。这片紫色的土地群山环绕,巫山、大娄山、大凉山、邛崃山等巍峨肃立。盆地内河流众多、源远流长,各大河流由边缘山地汇集盆地底部,流入浩浩长江之中,奔流不息。
唐代诗人李白就曾写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山高险峻的地理环境,造成山里人豪爽、泼辣的性格特点,特别是素有“川辣子”之称的四川美女,都有一股麻利劲儿,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像一阵儿风似的,尤其是川东的姑娘们。川东地区语言语调直白,但却高亢有力,唱歌时更是真挚热烈,热情欢快。像《妹儿多勤快》,演唱这种风格的作品时,四川人称声音要“到堂”,意为一开始声音、音调、情绪等都要全部到位,每句都要迸发有力,有劲头。这类歌节奏自由,歌词密集,衬词松散,高音区真假混合时真声成分多。体现了四川人民从内心深处释放的毫不做作、无所修饰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劳动生产的真挚热爱。
三、少数民族民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特色。民歌也是体现各民族生活、劳作等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歌有蒙古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藏族民歌、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不同的地理环境因素对少数民族民歌有着显著地影响,如草原上的内蒙古民族,其民歌曲调悠长、深沉委婉;天山脚下的维吾尔族,其民歌内容广泛、多反映爱情与劳作的美好;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其民歌旋律优美、音域宽广。各民族民歌百花齐放,甚为壮观。
例:藏族民歌
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这里海拔高,空气稀溥,降水量少,日照充足,风速大,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藏族人民质朴、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让他们经常载歌载舞,形成了高度发达的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态。
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民歌的特点是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劳动歌曲,包括山歌、牧歌,内容是赞美山川、河流和歌颂生产劳动的。一种是生活歌曲,主要是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歌唱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爱憎之感。与壮丽的黄河、辽阔的大草原相媲美,相和谐的是阿坝草原藏族民歌,那嘹亮的歌声仿佛令人置身于广袤的大自然当中,开阔了心胸, 净化了灵魂。
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深入人心,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民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同时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坚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当尊重、爱护、发扬我们的民歌文化,让它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音乐》,江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民间音乐概论》,陈永、孟宪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 重要意义
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深刻地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三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对本国音乐的巨大重视。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传承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高校师生有义务为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出力。
一、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来源及表演形式
我国辉煌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音乐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结果。少数民族音乐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来源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是在中原音乐、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间的交流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和外国音乐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三大来源。
1、中原音乐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相互交融。早在公元前二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曾派乐官伶伦到新疆,“取竹于嶰谿之谷”制造了十二根律管。这虽然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地区已有音乐文化交流,则是可能的。
2、四域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鼻祖。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外的中华大地上其他音乐文化,如长江中游的楚文化音乐、珠江流域的粤文化音乐、西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西北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等。
3、外国音乐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来源。外国音乐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以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如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也传入中国,自然影响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表演形式
1、民间歌曲。民间歌曲主要包括了山歌、情歌、劳动歌和习俗歌,是各少数民族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如藏族山歌《幸福的家乡》,其音域宽广、旋律优美,演唱时高低婉转自如,常常给人一种美好、空灵的意境。情歌多由年轻人独自吟唱或男女相互对唱;劳动歌则是生产劳动中或建房时的独唱、齐唱,有“歌能解除日常劳作的疲劳与寂寞”、“一唱起歌来,干活就不觉劳累”等俗语;习俗歌主要有婚礼歌、酒歌、情茶歌、告别歌、猜歌等多种形式。
2、民间器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种形制的乐器达五百余种,有拉奏、吹奏、弹奏和击奏等类别,其表现性能丰富多样。各民族的民间乐曲均含有独奏曲和合奏曲。合奏曲又分吹奏乐、拉奏乐、弹拨乐、锣鼓乐以及丝竹乐、吹打乐、弦索乐等。少数民族的乐种也颇具特色,代表性的如藏族的鹰骨笛、牛角胡、热巴鼓等,蒙古族的马头琴、四胡、火不思等,维吾尔族的手鼓、巴拉曼、塔什等,回族的泥箫、口弦、角笛等。
3、民间歌舞。民间歌舞是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最富特色的有鼓舞、跳乐、踏歌三种类型。鼓舞是采用击乐伴奏,合节起舞。如傣族的象脚鼓舞,以鼓点的丰富与否、打法是否多样作为衡量舞者优劣的标准,此外还有壮族的扁担舞、佤族的木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等。跳乐是一种完全用乐器伴奏的舞蹈,最有名的得数彝族的跳乐。每逢火把节、插花节或三月会等传统节日,人们身着盛装,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阿细、撒尼人称这种歌舞为“跳乐”,闻名国内外的《阿细跳月》就是。踏歌,即在歌声和乐声中踏着舞步欢跳,如蒙古族的安代、维吾尔族的来派尔及赛乃姆、壮族的采茶舞、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彝族的甲苏、白族的大本曲、侗族的琵琶歌等。
4、民间戏曲。戏曲综合了民歌、歌舞、器乐、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剧种曲种,如藏族传统的说唱音乐有“仲谐”、“折噶”、“喇嘛玛尼”等,漫瀚剧(蒙古剧)有《乌云其其格》、《云良》、《参姑娘》等,朝鲜族有《春香传》、《沈清传》、《兴夫传》、《兔鳖传》、《阿里郎》等。
二、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观念与认知的世世代代积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传统,需要个性与多样性并存地发展,势必包括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1、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设少数民族音乐,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进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
2、有利于个性与多样性并存。“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民歌曾经是中华民族最为普遍的精神食粮,对各地域、各兄弟民族民歌的合理开发,有利于维护我国音乐文化品种的个性与多样性。如杨丽萍对云南各少数民族音乐的依恋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有利于丰富高校的教育教学
1、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入校园,不但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教学,也能到课堂外开展活动。这些少数民族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有民族特点,学生喜欢,也相对容易接受,这样就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减缓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充分挖掘每个人热爱音乐的天性和学习音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人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爱好,并将其逐渐提升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品质,成为生活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音乐教育中,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可以通过直观的艺术手段吸引、感染和鼓舞学生去探究、去感知、去实践,学生在感受、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时,而激发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有利于学生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意识作为精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构建新一代人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人格定位及各种精神气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民族音乐是先人和现代人音乐才智的结晶,是我国未来音乐发展的最好参照物。大学生只有通过了解、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更多地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及蕴藏其中的强悍、进取的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增强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有利于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学生在学到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心理素质。如在欣赏藏族《格萨尔王》时,给学生介绍藏族人们的生活习俗、服饰打扮、居住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这样不仅进行了美的教育,而且把音乐教育与其他多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久之,学生会变得更加开朗、阳光、自信,心理素质也就随之提高。
三、 在高校中弘扬少数民族音乐的途径探索
要更好地弘扬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尤其是高校的音乐教育。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完善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的运用。 (一) 要进一步完善高校音乐课程设置
在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上,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大民族音乐课程量,建构民族音乐门类、形式、风格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首先要有理论课,如《中国民乐鉴赏》、《中国民歌鉴赏》、《中国民乐演奏基础》、《中国民乐演唱基础》、《中国音乐简史》、《民族民间音乐》等;也应该有民族采风等实践课程,如有计划地安排师生深入到田野工作中,主动去体会各民族音乐的产生、艺术形式、对本民族的影响,再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就会让学生受益良多。另外,也可尝试邀请当地的歌手、乐手走进大学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要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1、以听赏为基础。首先,听赏各地区的民歌,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东北民歌《小看戏》、《小拜年》,山西民歌《绣荷包》,陕西民歌《三十里铺》,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安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等。其次,听赏民歌器乐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笛子独奏曲《早晨》、《扬鞭催马运粮忙》,二胡曲《空山鸟语》与《二泉映月》,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等等。然后,听赏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及民族歌剧,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如黄梅戏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豫剧《花木兰》中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越剧《梁祝》中的《楼台会》等,都是戏曲艺术中的经典。
2、以实践为升华。在教学中可选用各少数民族上口、动听的民歌作为学生的练习曲,如彝族的《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蒙古族的《辽阔的草原》,维吾尔族的《达坂城》等。学生学习教材外,每节课再练习1-2首民歌,个别曲目要求背唱,以加深其印象。在练唱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唱出各民族的特色。在教学中,还可选择一些歌剧及戏曲片段作为学生练声及视唱曲目,如傣剧《千瓣莲花》,苗剧《龙宫三姐》,白剧《血汗衫》等。练声的歌剧和戏曲片段要难易适中,使学生不仅掌握声音技巧,而且掌握其风格。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高校的音乐教育有方法、无定法,可视各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的需要,教学方法应该向“开放”式转变,向“民主”式转变,向“创新”式转变,这样才能与新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相适应。具体的教学方法也是如此,可采用讲座式、鉴赏式、讲授式、实践式等,尽量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的诉求。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我们在学习民族音乐的时候,需要秉承民族音乐的传统,在其基础上继承与创新,以丰富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能够让民族音乐健康发展的环境,普及民族文化,让人们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努力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亚雄.少数民族音乐史是中国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音乐,2005(2) .
2、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及其在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J].中国音乐,2004(4) .
3、杨秀,赵全胜.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8(3) .
4、范立芝.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的传承[J].唐都学刊,2002(3) .
5、钟丽芳.论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J].中国民族教育,2007(5) .
6、许玮.论多元视野中的我国民族音乐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2010 (9) .
7、黄凌飞.云南高等艺术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展望[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1) .
8、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9、陈四海.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以音乐课程新理念为指导,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裁,加强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通过接受民族音乐熏陶,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弘扬民族音乐,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但现实生活中流行音乐的传播成了重头戏,当前广大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捧流行歌星,对民族音乐嗤之以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重视和深思,面对着如此丰富的民歌资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呢?首先我们必须要做客观的比较分析流行音乐及传统音乐的优劣之处。流行音乐之所以被学生们接受追捧,是因为它具备内容通俗、旋律流畅、节奏鲜明、歌词朗朗上口、流行一时的特点。然而我们少数民族民歌的传统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旋律自由,歌词言深意长,有一定的风格特点。照此下去,若干年后,中国的民族音乐还有多少人欣赏,还由谁来发扬广大?
要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依靠教育,依靠我们广大音乐老师的不断努力,把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引导他们正确地去欣赏音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呢?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到孩子们还是喜欢通过以下几点来学习:
一、通过介绍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歌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的有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彝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音乐文化,从而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如:蒙古族民歌曲调高亢,节奏自由宽广悠扬,声音要求粗犷。藏族民歌活跃热烈、朴实优美,声音要求自然流畅等特点。又如朝鲜族歌曲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一人放歌,众人随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继其声”,而是“心中的歌,最能起共鸣”,其我们非常了解的歌曲《桔梗谣》、《阿里朗》等,在学习时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己体会和总结歌曲特点,慢慢的增加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
二、重视对相关文化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课一定要多方查找资料丰富自己的少数民族知识,遇到问题要先考证清楚,再教给学生,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如在二年级解释彝族乐曲《快乐的罗嗦》时,不能把“罗嗦”解释成“啰嗦”,“罗嗦”是彝语的译音,有的译成“诺苏”,是指彝族人的意思,“快乐的罗嗦”可以理解为“快乐的彝族人”,又如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二年级的孩子们就会问老师日喀则是在哪?我当时回答了“土质最好的庄园”,学生还会问“土质最好的庄园在哪”?在歌词中还有“啊索啊索马里拉”是什么意思?学生听了也是一脸茫然,这时我们就需帮助他们了解其含义,其实这句歌词没有特殊的意义,在这首藏族歌曲中,只是为了帮助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这样学生就简单易懂了解歌词大意。在教学中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等文化是为了辅助更好的感受音乐,但不能喧宾夺主,突出了相关文化而忽略了音乐,否则音乐课就成了地理历史课,所以要很好的把握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识活动,新的概念和知识技能的形成都是以感知开始的。如果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参加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符合人类认识规律的。鲜明生动的形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音乐课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感受音乐,调动情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学生对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很少,特别是他们的风土人情、服装服饰等,如果只凭老师的解说就会显得很空洞、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帮助孩子们更真切的感受与理解,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五年级学唱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彝族人民赶圩的视频,那些穿着民族服装的大人们挑着担,孩子们跟在一旁欢天喜地地去赶圩的情景映入学生们的眼帘。再如六年级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播放有关草原风光片段,绿草如海、鲜花烂漫、碧水清波、晚霞夕照、彩蝶纷飞、白鸟歌唱、毡包犹如白莲花、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犹如珍珠撒,让学生了解蒙古人民以放牧为生,自由、安宁、美满、舒畅的生活特点,无需更多的语言,就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人们的心情,引起他们学唱歌曲的兴趣。
四、演唱与律动相结合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少数民族人民都能歌善舞的特点,他们的音乐律动感和舞蹈性都很强,而且各有特点,因此我在上课除了学唱之外,也让学生们学一学他们的舞蹈动作,我感觉这样对深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特点会有很好的作用,例如在维吾尔歌曲《哇哈哈》《青春舞曲》就可以让他们带上维吾尔族的小帽敲起手鼓,模仿几个维吾尔族舞蹈的简单动作,又如欣赏《赛马》时学生就可以边听边律动,学生如醉如痴模仿二胡演奏,模仿骑马奔驰,表演蒙古族舞蹈等,学生非常兴奋,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律动中体会了乐曲的意境和情感,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愉悦身心边唱边舞,在这样特定的音乐情景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
要培养学生对我国优秀少数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在课堂中传承民族音乐,作为一个音乐教师,我觉得首先自己要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用自己的热情去感化学生。同时,结合现在新教材,我们要吃透教材,努力掌握音乐中各种艺术形式的风格特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溶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音乐新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11月.
关键词:藏药;档案管理;思路
一、藏医药档案资料的分类
档案是记录的内容是国家机构、企业单位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等,它有多种形式,从载体上看,可分为纸质、甲骨、金石、胶磁等;档案一般都是再现,某段历史,其中涵盖的知识、信息等都非常浓厚,并且档案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色彩,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
藏医药学是藏族人民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药学资料,它具有不可再生、较为分散、容易流失等特征。藏医药档案的种类与形式也非常多,另外它也具有普通档案的特征,即历史再现性。藏医药档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属于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药古籍文献档案,代表作有《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著名藏医药学家档案;医学唐卡(医学教学挂图)档案,与汉族的卷轴画相似,工具一般为布或纸;藏药标本档案:藏药材主要包含动物、植物、矿物这三部分,其中矿物最显特色;藏医医疗器械档案;藏族艺术彩绘档案,如拥有国家版权保护的618米长卷《中国藏族艺术彩绘大观》;藏医天文历算档案;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如藏医“佐太”、藏医药浴疗法等;藏文书法档案,它也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宝藏,且历史非常悠久。
二、藏医药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1)不少藏医药珍贵档案已经流入散落民并逐渐失传。现实中,著名的藏医均来自寺院,很多藏医药验方、经书也都源自各大寺院,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保管,且年代过久,使得藏医药档案逐渐被销毁。
(2)口碑藏医药档案史料失传现象更为严重。不少藏医药古籍、经书等口碑流传的藏药档案资料,随着保管者的离世而逐渐消亡,民族医药无法传承下去,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3)人为、自然因素使得藏医药档案遗产逐渐消亡。在历史与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藏医药档案遗产通常都得不到有效保护,不少藏医药古籍文献流落明间,有的正在走向灭亡。尤其在“”期间,大量的民族医药档案文献被强行的破坏与销毁。
(4)保管资金投入少,藏医药档案遗产管理效率不高。藏医药档案的形式、内容都比较多,管理起来难度偏大,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后盾,管理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5)特别是布帛、丝绸材质的唐卡等,占地面积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存档空间和保管条件,管理工作很难做好;另外,唐卡、彩绘等的绘制比较难,颜料以天然矿植物为主,对温度、湿度等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藏医药档案管理新的探索
(1)青海省藏医院搜集、整理、保护藏医药档案。藏医药档案管理工作还面临很多问题,且管理效率不高。青海省藏医院专注于藏医药档案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从1983年建院开始,有大批珍贵的藏医药古籍档案得到抢救;很多流散于民间的珍贵藏医药史料被收集回来;该院整理的藏医药古籍多达600余卷;并且聘请藏医药专家写下了《青海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要》一书,其中包含《藏医药浴疗法》等诊疗方式及制药技术,为抢救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做出了重要贡献。
(2)珍贵藏医药档案进入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2006年开始,青海省藏医院将室藏的四大类珍贵藏医药档案一一转交给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进行统一管理,目的是要让海内外人士了解和学习藏医药辉煌文化和藏医药灿烂发展史。强化收集、保护和利用藏医药珍贵档案,深入研究源自青藏高原地区的藏医药历史文化遗产,将这些珍贵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利用与借鉴。
(3)实施档案分级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如下表述:各级国家档案馆馆藏永久保管档案应分三级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在馆藏全部档案保护工作进展的不全面的形势下,应针对不同等级的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保管。藏医药档案进博物馆,推行档案分级管理制度,其目的就是要提高那些重要的、珍贵的档案保管水平及效率。这与室藏珍贵档案进博物馆的目标基本相同,有些科室藏珍贵档案进入博物馆后还能创造高额的社会经济效益,它不管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探索。
(4)强化珍贵档案抢救保护力度。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财政每年都会划拔破损珍贵档案抢救费,以便及时抢救某些重点档案。然而,国家重点档案中的珍贵档案抢救玩后采取其他档案一样的保管方式,保管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让室藏档案进入博物馆,对其进行 “特殊”保管是有效保管和利用珍贵档案的重要举措。
(5)强化博物馆档案数字化建设。信息时代中,促进珍贵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非常有必要,它不仅能复制展陈某些珍贵档案用数字档案,且可以较好的保护档案原件。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巨型电子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就有效利用了计算机科技与尖端投影设备,把这幅长宽分别为24.8cm、长528.7cm的原作进行放大,悬挂在巨大的LED屏幕上。
(6)提高藏医药文化遗产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开展藏医药文化遗产管理工作,关键是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藏医药遗产保护工作的工作量比较大,如藏医药古籍的二次收集和整理,保护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管理进馆珍贵档案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积极培养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有利于做好藏医药管理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室藏珍贵档案进博物馆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珍贵档案,发挥其现时与历史价值,这也是对藏医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刘雅琼.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专款下达地方[N].中国财经报,2012
[3]沈海红.藏医药珍贵档案管理新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
民俗的功能取决于它与社会生活需要的关系, 必须在活的社会生活中加以研究和考察。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与否, 决定了民俗的发生、发展演变和存亡。民俗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生存和繁衍。要维系群体生活, 需要种种社会制度要维系这些制度, 又需要种种文化手段。这种社会生活与文化手段的需要, 是民俗得以产生的根源。一个民俗的功能状况如何, 必须在完整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才能了解。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对民俗功能的发挥影响极大。同一种民俗, 在不同文化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功能效果。撒拉族作为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再加之从古至今的从商经历,在这样的背景下,其民俗功能体现出了不同的效果。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平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至少要到麦加朝觐一次。因朝觐需要较雄厚的物质条件, 朝觐的愿望往往成为穆斯林勤奋工作努力经商的动力之一。由于伊斯兰教经典和宗教人士都支持和鼓励经商, 使虔诚的穆斯林逐渐形成崇商的价值观。由此可见, 当代循化撒拉族商业发展与伊斯兰教倡导的重商崇商有直接的关联。
二、民俗功能的具体表现
民俗究竟有些什么具体的功能呢? 陶立潘先生将民俗的功能概括为“历史功能”、“教育功能” 和“娱乐功能”。钟敬文先生指出:“ 民俗现象的功能, 主要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 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根据这一思路, 笔者从民俗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出发,将民俗的功能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
1、 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 指民俗对社会成员行为方式的制约作用。任何社会, 都必须有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执行的行为准则, 如法令、契约、纪律、戒律、禁忌等等。其中, 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广的社会行为规范。成文法律无论多么细致, 都不过是社会行为中需要强制执行的一小部分, 如杀人放火之类。撒拉族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作礼拜时,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进餐时,忌讳随便拨弄盘中的食物,外人不可以随意靠近锅灶。民俗还是一种深层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法律, 第二层是纪律, 第三层是道德, 第四层是民俗。民俗之所以强有力地支配着我们, 乃是因为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当然也就不会对它加以反抗了。所以,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族,其民俗的规范功能十分的明显。
2、 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 指民俗在人类的个体社会化和文化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民俗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教化作用, 别的东西是不可替代的。民俗的教化功能, 是人类保存、积累和传承文化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人类社会要保存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 必须将他们的文化行为不断复制。一代代人的文化复制, 相沿成习, 就成为民俗传统。每一代人在当时的民俗中得到教化, 了卜加入新的创造, 引起新的传习, 化为新的民俗, 一代复一代, 人类的文化创造就这样积累了起卡, 传承下去。撒拉族习惯法是指在撒拉族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主要为调整民族内部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被撒拉族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撒拉族习惯法是在继承先民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深受伊斯兰教法的影响并逐渐形成的,同时又吸收了汉、藏等民族习惯法中的某些成分,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婚姻、财产继承、丧葬、饮食、服饰等方面。受伊斯兰教法的影响,作为穆斯林,主要义务之一就是信教,信教的具体表现就是按照伊斯兰教经典的规定从事日常宗教活动。在穆斯林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要会念“清真言”,以后要尽量学会诵读《古兰经》,遵照《古兰经》和“圣训”行事。
3、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 指民俗统一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 使社会生活稳定进行, 并使整个群体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民俗具有将文化行为模式化的特点, 这对统一社会成员的行为, 保持社会安定极重要。撒拉族的婚姻深受古老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在血缘较近的“阿格乃”内严禁通婚,旧时同一“孔木散”内也禁止通婚,但随着血缘关系的淡薄,逐渐允许同一“孔木散”内通婚。《古兰经》谕示:“你们中未婚的男女和你们的善良的奴婢,你们应当使他们互相配合。”穆圣强调说:“结婚是我的道路,不力行者,不是我的教民”。遵循这些经、训精神,撒拉族先民在当时男多女少的境况下,向附近的藏族求婚是很自然的。《古兰经》谕示:“你们应当把妇女的聘仪,当做一份赠品,交给她们。如果她们心甘愿情地把一部分聘仪让给你们,那么,你们可以乐意地加以接受和享用。”婚礼上新郎在伴郎的陪伴下完成一项重要的活动———念“尼卡亥”,这象征着男女双方依伊斯兰教义成为合法夫妻。
民俗不汉统一群休的行为, 而且维不着群休的心理。社会成员从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得到教化, 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共同的民俗心理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使人们与他们的文化共存亡。
4、调节功能
民俗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种功能, 是它的调节功能, 即民俗通过娱乐、渲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与心理得到调适的功能。民俗的娱乐作用是民俗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也是一种最显而易见的调节功能。人氏不仅创造了民俗, 而且要享用它。民间传承下来的许多民俗活动, 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越是到近代, 民俗的娱乐功能越是突出。例如撒拉族的各种年节民俗活动, 很多都是以娱乐热闹为主。像开斋节、古尔邦节等,人不可能日复一日, 永无休止地劳作, 必须在适当时间举行适当的活动休息体力, 调适精神, 享受自己的创造成果, 年节期间人们的娱乐活动, 正是满足这种需要。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宋蜀华, 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