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产业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能源产业;规划发展;项目建设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区域能源产业公司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一流公司、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下面就区域能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与发展环境及相关思路建议如下。
1 区域能源公司现况
公司以电力为主业,实现投产和在建装机容量470万千瓦;煤炭产业以打造煤炭供应为目标,煤炭总产能达到3666万吨;供热产业负重前行,供热面积达到2490万平方米,有效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总资产330亿元。
2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及公司面临的形势分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一体化战略,致力于煤电化基地建设,做强电力核心产业、做大煤炭基础产业、做实供热民生产业、做准煤化工新型产业和做细相关配套产业,开发新能源和洁净能源,初步建立以煤电基地为核心的结构优化、资产优良、产业协同、绩效领先的综合能源企业。到2015年,实现公司产业规模较“十一五”翻番,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煤炭产能达到7000万吨,供热面积达到4500万平方米,煤制天然气40亿立方米,资产总额达到600亿元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在认真研究发展形势和准确把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应对措施。
2.1 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延续平稳回升的良好势头,用电需求继续较快增长,煤炭需求总量仍保持适度的增长,这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做好经营发展工作,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二是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看,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础,尤其日本大地震及海啸发生核电站危机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难以改变,煤炭工业仍然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国家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实施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公司大型电源基地规模,实现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和合理消纳。四是随着公司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一批项目的投产,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五是公司已拥有两大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先进、成熟的露天、井工煤炭开采队伍,提升产能的优势和潜力巨大,为此,公司积极打造第三个煤电化基地,加大煤炭产能,确实保障集团公司装机、煤化工以及供热等相关产业用煤需求时机成熟。六是已有的供热市场,成为热电联产项目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和优势。
2.2 准确把握发展方向
一是在电力工业方面,要突出外送、电网建设和热电联产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外送电通道建设,支持特高压、超高压交直流通道建设。二是高度关注煤田资源配置问题,开发建设第三大煤电化基地。同时,拓展更多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三是在做好目前供热工作,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好“十三五”供热产业发展。这样,既有利于占有更大的发电市场份额,还能增加公司在获取当地资源配置上的话语权。四是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区分别与签订了煤制天然气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加快推进煤炭资源配置及配套煤化工产业前期工作进程,争取及早落地。五是在完成水利枢纽及输水管线工程基础上,依据规划配套工程进度,实时推进第二水资源工程建设进程,把握好战略性资源份额。
3 规划发展实施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3.1 电力产业发展
加快规划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前期工作进程。盘活现有存量资源,积极与电力用户采取多方式合作。
3.2 煤炭产业发展
努力推动新煤田前期工作进度,以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烯烃等项目实现“煤电用”(2011年11号文)产业的发展,尽快请自治区予以明确实施进程。
3.3 供热产业发展
3.3.1 解决供热用煤问题
为了减轻供热成本压力,采用煤热联营是最佳解决方案,既能保证煤炭供应,也能有效控制成本。因此请政府为供热产业配置必要的专项煤炭资源。
3.3.2 解决所有供热产业用水问题
积极与市政府协调解决“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公司所有供热产业(热电机组和热网)发电生产和供热循环总用水,并不占用拟建水库项目公司水权。
3.4 煤化工产业发展
因此,积极推进煤制天然气项目及煤制烯烃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到在排序上领先,一旦政策出台便全力争取审批。
3.5 能源交通产业发展
由于两伊铁路运输受伊-白线段铁路基础和运力限制,公司易关注投资相应铁路通道建设,为今后公司保证稳定的煤炭外运能力打下夯实基础。
3.6 水资源项目发展建设
参股建设水利枢纽建设,在获得的参股水权外,加快力度完成湖水权置换水权工作,保障公司其他规划项目的用水需求;协调市政府配置公益产业项目“十二五”、“十三五”用水新增水量。
3.7 其他领域
初步考虑涉足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煤炭及铀矿(合资)资源开发等工作,为国家今后更长一个时期资源短缺或公司核电进口原料做准备。
总之,我们清醒地看到公司发展还面临着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影响和挑战,我国能否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融资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突出,国内及地区经济环境仍十分复杂,不确定因素仍旧存在,总体上公司所面临生产经营形势仍旧严峻,为此,公司上下要坚定信心,实事求是,细致工作,科学规划;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信心抓住机遇,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挑战,争创和建设好集团一流公司。
参考文献
[1]能源科技与装备“十二五”规划2011-2015[Z].
[2]“十二五”电力产业发展规划[Z].
[3]能源报,2011.
[4]煤化工,2010.
一、突出一个主体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企业,落脚点也在企业。市委、市政府突出企业这一主体,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抓“顶天立地”,培育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要在各行业中选择一批规模优势明显,技术领先的骨干企业,重点加以培育,帮助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措施和途径,组织科学论证,并开展跟踪服务,对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和扶持,使之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推动者。继续抓好“128工程”和“一企一策”,争取启动“513工程”,即争取到2010年,全市有5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10家超50亿元,30家超10亿元,且入库税收各占销售收入的6%以上。二是抓“铺天盖地”,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台州市工业经济的基础,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形成配套协作的产业链优势是台州经济的特色,支撑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落实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千方百计拓展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以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兴建标准工业厂房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台州作为国家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5个试点城市之一,2004年要完成2000家小企业征信活动和800家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现有担保公司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质的提高,促进规范化运作。继续开展对全市金融机构的信贷考核,促进金融机构扩大工业信贷业务,组织召开各类银企座谈会,向金融机构推荐一批信誉和市场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
二、推进二大创新
民营经济是台州市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的体制先发优势是前期赢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区域竞争的加剧,迫切需要从主要依靠先发性体制优势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一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技术开发和区域产业整体协调配套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鲜明产业集群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新产品开发设计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申报实施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当前,要紧紧抓住工业性投入不放松,举全市之力,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引导拉动全社会的技改投入,通过设备引进、技术引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鼓励企业管理创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通过公司化改造和规范章程等方式,引导企业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探索组建控股集团公司,实现跨行业经营、跨地区兼并。
三、明确三大规划
一是修订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台州市产业特点和《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精心打造十大之都,努力打响台州制造”为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汽车、医药、缝纫机、家用电器、塑料模具、阀门泵类等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明显的六大产业,逐一开展调研,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重要目标和培育措施。二是编制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块状经济发达是台州的一大特色,各县(市、区)要针对自身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布局导向,进一步拓展壮大和提高区域特色经济,重点抓好温岭的鞋业和泵业,玉环的阀门和家具,黄岩和仙居的工艺品,临海和三门的旅游及户外休闲用品等。三是制订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台州沿海港口优势,抓住世界制造业中心加快向中国转移、上海等周边地区加速进行产业布局调整以及浙江省加大力度实施海洋经济战略与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的机遇,认真做好临港型工业的规划布局工作,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作用。重点要制订好船舶工业、有色金属、建筑材料、电力能源等行业的发展规划。
四、实施四项工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制《县战备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和不断壮大规模。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2013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2.48亿元;98户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产值58.42亿元,实现增加值16.36亿元。2014年1-9月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20.71亿元,同比增长30.17%。
2、加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
通过以节能评估审查为着力点,倒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我委严格按照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和市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委内工作程序》要求,启动节能审查工作,对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节能审查情况进行了集中排查,对未作节能审查的项目要求补做节能评估。截止目前,共对58个项目进行了节能审查,其中:鹏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钢渣综合利用年产40万吨铸(锻)件项目、泽达创意产业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已进行专家论证审查,另有56个固定资产项目已进行了节能登记表备案。
3、加强项目前期论证
以项目论证为抓手,从源头上促进项目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根据招商项目联动审批工作机制,积极加强项目前期论证工作,我委主要从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工艺设备先进性、节能、环评、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证,在项目落户和产业合理布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对梁式起重设备及铁路设备、年产1.6亿米绦纶布料生产线、塑料薄膜包装袋和箱包生产、LED照明产品生产、勇强模具、夯福模具等15个项目进行了论证。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合理建议,确保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县产业发展需求。
4、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十二五”期间我县产业布局规划,加快实现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市产业布局领导小组错位发展思路,对二产定位为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以奇瑞重工南方农机装备、宝骐新能源汽车、鹏程机械、模具制造检测平台、金牛变压器、顺荣油箱为龙头;电子信息以打造皖江区域电子信息基地为抓手,加快石英晶体谐振器、电子变压器、电子元器件等三大产业链建设,着力推进数字终端产业发展;新材料以永杰铜业、恒昌铜箔、电磁线缆为龙头,在原有铜基材料、光伏材料等产业基础上,着力引进电子级太阳能级硅基材料、电子级铜基复合材料、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三产定位为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产业。其中:文化旅游,一手抓泽达创意学院和创意产业园、影视产业基地等各类文化创意项目建设,一手抓国家4A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区、西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和小格里生态等景区保护开发;现代物流,大力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拓展,完善物流网络,提升物流配送和仓储能力,以商贸流通、仓储和运输业为重点,将建设成为皖南特色物流中心。在发展以上主导产业的同时,不断壮大矿产资源深加工、食品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市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要求,我委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先后完成了《县三产规划发展纲要》、《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县“十二五”商务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从税收等方面对三产项目实行优惠,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保险业金融机构3家,证券业金融机构1家。顺荣公司成功上市金牛公司改制工作加快推进,被评为第七批“中国金融生态县”。加大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宇航物流、江南国际、模具城、城东汽车市场园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物流项目,在建的现代粮食物流园、振运物流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大浦乡村世界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核心区实现整体对外服务。以产业招商推动产业发展,推动浙江泽达创意职业学院及创意产业园、影视产业基地等项目落地发展。
6、加大产业承接力度,以招商选资促转型
以科学推进招商选资为拉动,创新招商思维和方式,围绕重点发展产业,着力引进投资大、产出高、带动力强的龙头型大项目,重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促进经济发展转变新方式。截止目前,今年累计签约项目共82个,亿元以上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17.2亿元由浙江泽达创意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泽达创意学院及创意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由铜陵市永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的电子信箱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3亿元由杭州宝骐投资有限公司、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亚夏(杭州宝骐)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总投资20亿元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的综合批发市场项目。总投资5-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5亿元由中辰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高压LED照明项目、总投资5亿元由亚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亚夏汽车商城项目、总投资5亿元由四川柯美特建材有限公司投资的年产20万吨新型PVC建材项目、总投资8亿元由浙江瑞世纪影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影视产业基地项目。
二、存在问题
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
1、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纺织服装产业品牌效应不突出,附加值不高,属劳动密集产业,具有很强产业漂移性;食品加工产业门类分散,精深度不高,缺少领军企业,存在竞争风险;矿产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工方式单一,以粗放型开采为主,不利于资源节约和产业延伸;装备制造产业链不完善,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单一,竞争力有待加强。
2、产业配套条件较弱。县城外向交通条件主要以两条国道和两条省道等公路为主,交通方式单一,高速公路、航道、货运铁路等运输基础条件簿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大规模承接。同时,产业要素配套条件较弱,水、电、气需求难以满足,用地紧缺、用工趋紧影响了大项目落户。一些资源性重大项目因开采技术不够成熟或采矿权利益未达成共识,影响了开工建设,如姚家岭铜矿采矿权问题、钾长石矿非溶性钾矿等。
3、土地瓶颈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受土地指标因素影响,项目用地紧张,项目引进和产业发展进程受到不同程度制约,对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也造成冲突。同时,我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至今没有获得上级批复,也延缓了下步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发展。
4、受节能减排影响,能源供应紧张。市政府下达我县“十二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3年下降17%,二氧化碳排放较2013年下降18%的责任目标,节能减排工作压力较大。受此影响,拉闸限电措施,对工业用电量造成一定程度压缩,不利于装备制造耗能较大项目布局和发展。
三、明年工作安排
1、加快载体承载能力建设,培育和壮大产业布局空间。
省政府批复县经济开发区2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早已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布局需求,为此,我县正在着手加快经济开发区整合弋江、三里两工业集中区扩区报批工作。不断壮大许镇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做好省级开发区批筹验收工作,形成“二区二园”模式。同时,不断完善园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提升产业承载功能。
2、改善县对外交通条件,构筑皖南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节点。目前,我县列入国家、省交通规划的重要通道项目有在建的京福高铁,拟建的铜南宣高速公路、漳河航道综合整治工程和徐黄高速公路等。同时,市政府也将我县作为民航机场、通用航空机场选址的首选推荐方案。一批重点项目实施为县打造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的关键节点提供了有利条件。下步拟实施以下项目。高等级公路方面:加快推进滁黄高速公路(南繁段)、(高铁站)至(高铁站)快速通道、至长江疏港大道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复工铜南宣高速公路。铁路方面:争取铜南铁路列入国家铁路“十二五”规划。启动至高铁站轻轨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水运方面:漳河航道整治提级工程列入省、市规划予以调整设计和建设内容。航空方面:通用航空产业园布点我县。开展通用航空机场民用支线机场前期工作。
3、加强规划引导,把节能、环保和资源消耗作为产业承接和布局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依据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对招商项目开展前期论证,加强节能和环保审查,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落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严格入区项目用地管理。
4、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关键词]物流产业投资基金;河北省;物流产业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31-02
1河北省物流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河北省进入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期。2011年2月24日,河北省召开现代物流工作会议,对于未来五年的物流发展,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提出要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在钢铁、煤炭、医药等重点领域和大宗商品的物流发展上要有大的突破;二是在以服务京津市场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上要有大的突破;三是在商贸物流配送上要有大的突破;四是在国际物流和港口物流发展上要有大的突破;五是在第三方物流发展上要有大的突破”。随后,河北省相继制定和颁布了《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省冷链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省港口物流发展规划》、《河北省煤炭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省快递服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
得益于此,目前物流产业已经成为继钢铁产业之后的河北第二大支柱产业,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据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统计,2012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74400亿元,同比增长11.7%左右,高于全国9.8%的增幅;物流业增加值超过2200亿元,同比增加10.5%左右,高于全国9.1%的增幅。截至2012年,河北省A级物流企业达到41家,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总数达到24个,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10亿吨大关,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千米,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初步建成,启动了新的促进全省物流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工作。
2河北省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不足
虽然近几年河北省物流产业取得较多成绩,但是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河北省物流产业发展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提升;社会物流综合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信用体系不健全;物流基础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分配和整合;条块分割、体制不顺,市场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布局零散、功能较为单一;物流企业的运营方式和设备落后,经营网络尚未不完善,标准化程度较低;中小物流企业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物流园区发展滞后,建设缓慢;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国有大中型企业剥离第三方物流,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换缓慢,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远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力。除了政策引导、规范外,还要对河北省物流产业进行调整,通过股权置换、并购、重组等形式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中小物流企业也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主动应对市场的变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海量资金的投入。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这些大量的资金需求是难以通过银行信贷或企业自身资金积累等方式来解决的,导致融资问题成为河北省物流产业发展与升级的瓶颈之一。
3设立河北省物流产业投资基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产业投资基金就是大型股权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设立,通常委托专门管理机构管理、托管机构托管,对企业非上市股权进行投资并提供增值服务,以期在一定期限内通过所投资企业股权转让或上市后退出的方式,为投资者获得收益的非证券类投资基金。近年来,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开始明显加速,各种形式的产业基金纷纷设立。2013年5月21日,河北省第一家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筹建的产业投资基金――河北沿海开发产业投资基金成立,设立沿海开发产业投资基金,可以集合社会资本搭建高效资本平台,加大河北省特别是沿海地区企业直接融资力度,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并实施金融创新手段,为河北省“十二五”产业规划重点发展项目提供大量、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持,这为解决河北省物流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2010年,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了“重庆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和“皖江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这是自从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第一次获批的大型物流产业投资基金。从物流产业发展的过程来看,物流产业投资基金能够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有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内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是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具备港口、公路、铁路等良好的物流硬件设施,凭借环绕京、津的地域优势,可以吸引资本充足的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上市企业等共同组建河北省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背景下,此举必将加快河北省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并使之成为河北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4设立河北省物流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目的和方式设立河北省物流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中央和地方有关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投资符合规划的物流基础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对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物流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同时真正参与被投资企业的运营管理,等到所投资企业进入成熟期后,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资本增值。这个基金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投资对象为非上市物流企业;第二,投资期限通常为3~7年;第三,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第四,重视被投资企业的潜在价值,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IPO、并购、回购、清算等退出机制实现资本增值收益。在河北省物流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初期阶段,政府应该出面组织政府投资平台公司或省内大型企业作为基金发起人,吸引京津地区的金融机构、投资企业、上市公司参与进来,采用公司制的形式,创立以物流基础项目建设与运营、股权投融资与管理、物流金融延伸服务为目标的物流产业投资基金。在基金运作期间,政府要适当使用各种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等方式加以扶持与引导。
为了尽快促成河北物流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河北省应尽快组织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与相关企业的筹备领导小组,对基金的设立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积极协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批准。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河北省物流协会的作用,做好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宣传工作,推广物流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知识,吸引战略投资者。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质地优良、资金充足的上市公司参与物流项目的投资。同时,为保证基金的运作进入正轨,要选择和培养既熟悉物流产业又熟悉金融产业的管理团队。
未来,随着河北省物流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金融创新手段,可以为《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发展项目提供大量、稳定、可靠的资金支撑,并将在河北省物流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长荣.物流缘何成为河北产业第二极[J].决策,2012(4).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区第十七次党代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落实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实行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下乡活动,为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年来,在区科技局、林业局的正确安排和组织指导下,在xx镇xx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按照区科技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着力提高区域农民增收为主线,精心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服务为重点。紧紧围绕xx村核桃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本村农民具有核桃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规模优势,加强科管,提高经济效益,培育企业+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建设xx区核桃产业发展的专业示范村。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区xx镇xx村位于xx区西北商洛路x公里大荆与李庙之间的一条山沟内。本村辖x个村民小组,全村x户,人口x人,x名劳力,有耕地x亩,人均x亩。全村总面积x亩,有桃、杏、李梅经济林x亩,核桃新建园x亩。全村是一个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浅山川原区。先后筹集资金x万元,修筑通村公路x公里。从2010年开始栽植良种核桃建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核桃良种园面积x亩,占全村总面积的x%,已有x亩进入挂果期。全村副业各项人均收入x元,把核桃资源作为经济增长又一新的亮点纳入议事日程。今后还需在补植、科管、防虫等方面下功夫,力争实现xx村宏伟目标。
一、主要工作
1、制定全年工作计划,以良种核桃建园为己任,确保示范村核桃发展。今年3月份,帮助xx村制定全村发展规划,制定核桃科管工作年历。精心抓好产业布局,规范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召开村组干部会议2次,群众会1次,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广泛宣传核桃生产的良好机遇,核桃市场行情看好,价格稳定,政府种苗扶持,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2、以提效增收为目标,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建园、科管、防虫培训班x期,培训农民技术员x人次,发放技术资料x份,科技图书x本。使群众从思想上彻底转变到产业经营上来。
3、以核桃科管为重点,确保核桃基地建设。全年共补植良种核桃x亩x株。修枝、定干、除萌、施肥、防虫共x亩1x株。全村为每户购买核桃专用肥1袋,每袋村上再补助x元,共计x袋。
4、组建农民核桃技术服务协会1个,认真落实核桃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确保核桃经营、收购、销售一条龙服务。
三、一年来核桃科管工作体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就能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讲解科管技术,群众对核桃栽植建园有了充分认识,愿意在栽植建园上投资,在xx村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以核桃产业带动水杂果产业生产,形成一个多种经营的产业链,带动农家乐休闲旅游农业,增加农副产品收入,将会很好的促进该村林业事业发展,为周边村起到模范作用。
四、工作存在的问题
xx村核桃产业从近几年才开始,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小,大部分还未进入挂果期,单位面积效益比较低,全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经营的大多是上年纪缺少技术的劳动力。加之资金短缺,要达到全面科学经营管理还有一定差距。一些群众受小农意识的束缚,还未从农耕经营模式上转变过来,形成村上干部心热群众冷的现象。要从“粮农”转到“林农”上来的一个大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五、今后工作的打算
1、理清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宣传做好群众思想转变工作,加强技术培训,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技术协会服务,向核桃产业大村奋斗。
2、制定长远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根据省政府“以建设绿色基地为重点,实现陕南突破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区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千亩核桃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在各级部门争取资金、种苗、农药、化肥等物资和技术的支持。
一、当前*区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三产业总量少、比重小,与区域地位极不相称。从纵向发展来看,我区20*年、20*年、20*年、20*年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8.13亿元、22.42亿元、25.74亿元、30.18亿元,增幅为14.3%、12.8%、13.5%、15.7%,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9.5%、19.4%、20.7%、21.1%,三产总体发展缓慢,比重增长不快。以20*年为例,*区三产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9.1个百分点,全市的20.7个百分点,名列全市倒数第一,这与*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地位和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区战略明显不符。
2、第三产业发展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缺乏必要的带动和引导。一是政府引导不足。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抓经济就是抓工业”的惯性思维,对三产的发展趋向没有进行整体性的描绘和构思,缺乏了政府有效的、必要的引导,我区的三产发展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总体上“低、小、散”,现代气息不浓。二是发展定位不高。在*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中,还没有形成一套针对三产以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目标,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外向型的第三产业发展战略,而是简单将三产作为一、二产的派生体进行定位。三是鼓励政策不够。近几年来,*区在一产、二产的发展上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发展三产方面,有关优惠政策不多,且没有实质性内容,实际效果甚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的投资取向和活力。四是新的增长极不多。虽然三产各行业门类齐全,但对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生产业投入不足,难以产生强大的集聚和带动效应,以至于全区三产形不成强劲的发展势头。
3、全区上下在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上还有偏差,影响到三产的工作力度。由于三产所占比重过低造成各级干部对三产重视不够,大多镇(街道)的三产工作没有专人负责,对三产的扶持措施不多。第三产业涵盖的领域广,出现交错归属、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镇(街道)机构和职责不明确,对发展第三产业的管理也缺乏积极性,出现无序发展。三产统计体制不够健全规范,现有的统计数据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实况。
4、三产发展空间预留不足,给*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区品位的提升造成阻碍。当前各类工业园区(基地)快速推进,而“退二进三”等工作却没得到有序开展。特别在土地规划方面,在做好二产用地规划的同时,三产用地布局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类三产用地布局没有做到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和合理、科学的安排,造成三产的发展空间明显预留不足,给今后的经济结构调整埋设了障碍。如果这种二产与三产“争地”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今后三产的发展可能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城市化的步伐将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二、*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是区位优势:我区地处瓯江入海口南岸,是*的东大门。是全国较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之一,*永强机场坐落在本区,区内建有*港最大的码头——*万吨级码头,金温铁路直通*港区。以机场大道、瓯海大道、滨海大道、高新大道、灵昆大道、永梅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快速道为主体,形成发达的城市道路网络,有机连接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与“东、西拓展翼”及“两个板块”,以交通流汇聚人流、物流和商流,构筑联系紧密、要素流动高效、互动推进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经济优势:从20*年几项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处于领先位置。工业经济形成了合成革、不锈钢、阀门、化工、铜加工、制笔、鞋服、食品制药机械、水暖洁具、民用电器、等支柱行业,“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五金洁具之都”、“中国不锈钢无缝管材生产基地”、“中国阀门城”和“中国鞋都女鞋生产基地”相继落户我区。区内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滨海新区,省级*工业园区、农业新技术开发示范区以及*民营科技产业基地。这些都为*第三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资源优势:*人文、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昌堡,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安寺石塔,省级瑶溪风景名胜区和瓯江旅游度假区,市级天柱风景名胜区,市级爱国主义暨国防教育基地炮台山,以及号称“东海第一堤”的永强堤塘。形成了集山海旅游、休闲度假、国防科技教育、商务考察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体系。
四是民间资金雄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民间资金,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又使民间资金实力越来越雄厚。当前,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投资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民间资金对第三产业的投向越来越看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厚实的资本支持。
五是发展机遇良好:国家已将加快服务业发展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7号),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市委提出“建设三个*、实现三次跨越”发展战略后,*作为*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发展的腹地、*城市的副中心和未来城市的中心,作为新型城市化的主战场,将使我区成为全市投资环境最好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从我区发展的实际看,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正迈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年,全区人均GDP已达45761元(折含5866美元),按国际上公认的发展标准,已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加快期,这一时期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一般应是与二产相近甚至超出。这表明了我区第三产业将面临发展新机遇,进入发展新阶段。
三、*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
根据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今后*区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加快速度,提高比重,增加就业,优化结构,完善机制。力争到“十一五”期末,三产增加值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65亿元,年均增幅20.5%以上;其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29%;服务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35%左右;传统优势服务业竞争力得到增强,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服务业发展市场体系。
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打造以“一个核心、两个拓展翼、两个板块”为基本构架,形成西接*主城区,东拓滨海组团,中心突破,相向推进的第三产业发展布局体系。
(1)一个核心。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主要范围是*城市中心规划建成区,形成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区。通过行政办公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公共活动中心、区级商业核心圈和毗邻大罗山景观居住区的建设,形成以行政管理、文化娱乐、商务休闲、金融办公和生活居住五大功能为主导,集其他配套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区。发挥主导和辐射作用,引领我区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发展,成为高层次服务业的集聚区。
(2)两个拓展翼。
①东翼(沙城-滨海片区)包括海滨、永兴、沙城、天河、海城及滩涂围垦区域,抓住城市东拓和*民营科技产业基地推进的契机,突出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和优势工业基地的集聚效应。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活配套和生产业,启动和建设服务特色工业基地、国字号生产基地的产业物流节点;通过*永强机场扩建工程,完善航空配套基础设施,增开航线、扩大货运能力,积极发展以集仓储、配送、拼箱、增值加工等为一体的空港物流加工基地;同时高度挖掘滨海风光带的旅游价值,大力开发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业,建设滨海旅游度假区。
②西翼(状元-蒲州片区)紧紧抓住*建设东南沿海大商港的机遇,依托该片区临近*主城区、交通路网畅通,靠近国家级开发区的优势条件,突出发展开放度较大的第三产业门类。加快实施产业调整战略,机场路以北整合搬迁片区工业企业向东部的工业功能区集聚。以江滨路东拓为契机,呼应*中央商务区建设,重点发展商贸、贸易服务、房地产、社区服务及旅游接待服务等产业,主动接轨和拓展*都市经济,加快形成*滨江商务区。
(3)两个板块
①大罗山生态休闲板块。按照“生态*、山水*、绿色*”的发展模式,依据《*生态园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大罗山“绿心”资源,打造*都市区的生态休闲板块。依托该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规划,进行生态修复和高品位的开发。通过大罗山麓休闲带和人文景观旅游观光圈的建设,全面营造生态功能突出、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山、水、文”底蕴浓厚的旅游环境,成为*都市区的“城市花园”。
②灵昆岛滨海休闲度假板块。抓住*半岛工程和*“海上花园”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城市东移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推进海港、海岛、海涂、海岸线的综合开发和生态整治,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休闲旅游、休闲渔业、港口物流和生态居住等产业,形成具有海岛特色的都市服务配套体系。
四、加快*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主攻方向,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区第三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当前,我们要从宏观层面入手,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强化三产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第三产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发展难度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要强化三产管理机构。重点选调三产发展专业人才,加强对全区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
二要加强三产发展的协调管理。尽快成立区第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全区第三产业发展,研究三产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三要建立三产发展工作机制。积极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逐年量化、细化,以领导小组名义落实到镇(街道)和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力求在全区形成良好的三产发展氛围。
2、落实三产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三产发展。积极落实《*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我区《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一要做好《*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的修编工作。我区于20*年编制的《*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道路网的快速形成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已不适应全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布局需要,要综合我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的内容,做好《*区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修编,提高规划项目的布局科学性和实施可行性。
二要注重各类三产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落实。目前,我区已经编制和区三产发展规划衔接较好的旅游、海洋经济等三产发展规划,要积极落实。另外,应根据我区三产发展战略,重点编制交通运输、商贸业发展、公共服务业等专项规划并实施。
三要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落实我区《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针对我区实际出台发展第三产业激励机制,抓紧制定《*区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引导我区各类资金投向发展第三产业.根本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3、培育三产新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按照“产业联动、城市化推动、外向带动”的原则,着力培育市场潜力大、预期效益好、带动力强、吸纳就业多的三产项目。
一要大力兴办各类区域性专业市场。重点筹建不锈钢、合成革、建材、卫生洁具、阀门、废旧金属材料等专业市场,形成与第一、二产相配套的市场服务体系。
二要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突出服务区域产业和城市物流需要,以空港、港口和产业基地建设的推进,重点启动*农产品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灵昆码头仓储物流中心、*港区物流中心和民营科技产业基地产业配套区的建设,加快建设物流配送体系和物流信息平台,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三要不断完善商业网络体系。依托新的城市中心区大开发、大建设的有利时机和永强片原有的商贸体系,建设颇具一定规模和档次的购物中心、特色商街,构建区域齐全的大型中央商务区,引导商业人气集聚。发展并规范一批超市、专卖店,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形成比较完善的批发零售网络。
四要强化提升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立足于经济发展现实需求,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引导更多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来我区开设营业机构。结合*城市中心区和工业园区(基地)的开发建设,科学规划我区金融保险服务业的布局,增加服务网点密度。大力发展网络、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围绕数字建设,以信息网络和数据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先导,以信息内容开发利用为重点,提升产业水平,鼓励创办面向社会的各类电子平台,建成门类齐全、运作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
五要注重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业。坚持“山海*,都市休闲”的总体定位,以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为重点,强化特色、增强辐射,建成集人文景观、滨海风光、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都市滨海休闲旅游基地。加快建设滨海大酒店、万康假日大酒店的进度,提高旅游接待能力,重点做好瓯江旅游度假区、天柱文化园和钟秀园景区项目开发,加快形成*都市旅游体系。
4、加快推进城市化,开辟三产发展新天地。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以强化城市功能为重点,鼓励人口向城市流动和集中集聚,加速人口向城镇集中,有效地带动了人口集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建设实施过程中,要全面落实一批体现强化基础产业、强化科技教育、强化外向拓展的重点项目,以提高我区国民经济的总体素质,使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二要推进房地产品牌开发。按照市场需求整体地推出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块,用于商品房开发,满足消费者品质生活需求,尤其是加强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功能和优化开发地块的出让工作。房地产的开发要突出精品意识,提高住宅品位,提升城市形象。
清洁煤产业属于热点重归,是“老树发新枝”。早在1997年,《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就得到国务院的批准;200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2006年,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技术作为先进能源技术进入《我国应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我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这一目标仅依靠可再生能源根本无法实现,使清洁煤被进一步突出出来。目前,国家能源局上报国务院审批的《新兴能源振兴规划》对清洁煤的未来发展也做出了部署规划。
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异军突起,掀起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据估计,物联网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我国在物联网领域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攻克了大量关键技术,取得了国际标准制定的重要话语权。2009年,得益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电信运营商、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商、应用软件开发商、高校、科研机构等参与方迅速聚合,一条涉及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意味着巨大的价值。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将锁定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等十大领域,进行重点投资。
目前,云计算在我国可谓是风生水起,在各地掀起一股热潮。上海市经信委了《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提出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上海在云计算领域“十百千”的发展目标;北京市经信委员也《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提出在2015年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同时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深圳市则提出,到2015年培育10家左右在国内有影响的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由于转基因种子在全球主要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生物育种的发展势头不可逆转,成为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生物育种领域,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中国市场70%的种子来源,对中国的种质资源和种子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这一状况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将种业提至战略举措的地位;据了解,在最新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生物育种也被列在最重要的位置。
智能电网是电网发展的大趋势,在21世纪初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引领兴起,为全世界电力工业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环保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跨区跨省电网建设快速推进,也对智能电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正式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的公司“1号文件”,今后10年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规划,将分三个阶段进行: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据了解,智能电网作为重要内容,已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
航空制造尤其是大飞机制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制高点,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扶持的重中之重。未来我国大飞机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2020年前,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大型客机C919的销售至少为1000架份,销售收入将超过2500亿元。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2015年通用航空有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放开,预计飞机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元。我国“大飞机项目”自2007年起正式启动,也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到京沪高铁的建设,我国引领世界进入“高铁时代”。据了解,“十一五”全国铁路新线投产1.47万公里,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十二五”在这两方面均将超过“十一五”,其中50%新建线是高铁,由此将带动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
关键词:河北沿海;开发区国;数据产业;SWOT分析
2011年11月国务院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 “以现有开发区或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秦皇岛、唐山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明确提出“建设秦皇岛数据产业园”。早在2008年,河北沿海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提出了建设“中国数谷”的发展战略,并且举全区之力发展数据产业,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而《规划》的出台与实施无疑将有力促进河北沿海地区数据产业的发展。
一、数据产业的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数据产业指信息加工与信息服务业,即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制成数据信息产品,运用光盘、磁盘、网络等媒介进行信息服务的产业。随着全球信息产业步入数据时代及数据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工、转移与发展,数据产业成为了各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必须依赖的手段。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台湾“新竹”,还有印度软件产业都是成功案例。从1975年北京文献服务处引进美国GRA数据库开始,到1994年第一家大型数据工厂――北成数据产业有限公司开业,我国的数据产业经历了从初创期的单纯引进到自主性规模化与产业化生产的发展过程。总体来看,我国当前数据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与国际数据产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河北沿海地区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10月,顺应国家战略转型要求,河北沿海的秦皇岛开发区率先在国内提出了建设中国“数谷”的概念并设立了全国首个数据产业基地,确立以发展战略性新兴数据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规模大、特色明显的数据产业集群。截至2012年7月,秦皇岛开发区数据产业基地已吸引包括IBM三维互联网技术平台、北京大学科技产业园、中科院数据产业研发转化基地、工信部电子五所分所、中国动漫集团游戏产业基地、中兴网信“智慧城市”北方基地等多个战略性合作项目以及40余家数据企业入驻。2012年12月,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秦皇岛开发区被评为“2012中国数据产业最佳基地”,是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
三、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数据产业的SWOT分析
(一)发展数据产业的优势
1.政策优势。《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网络终端、高性能计算的发展,实施新型显示、国家宽带网、云计算等科技产业化工程。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智慧城市、智慧工业、地理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等相关技术,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规划》更是明确提出“建设秦皇岛数据产业园”。发展数据产业符合国家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精神和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区位优势。河北沿海地处冀东地区,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区内交通便捷,航空、铁路和公路网络发达,通讯与交通网络体系完善,具有数据产业规划、建设和发展所需的良好外向型经济条件。应充分发挥发挥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京津在数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对接融合,使之成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合作发展的示范区。
3.先发优势。秦皇岛开发区在全国率先提出数据产业的概念,也是首个以数据产业基地形式组织和发展数据产业的地区。开发区把数据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重视产业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数据产业发展,编制了《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数据产业创新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开发区凭借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条件,引进了一批大而强的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抢占了发展制高点,赢得了发展主动权。
(二)发展数据产业的劣势
1.经济基础薄弱。2012年河北沿海的秦唐沧三市人均GDP分别为37797元、76000元、37776元,全国的人均GDP为38354元。秦沧二市的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秦皇岛开发区引入了一大批资金和科研实力雄厚的企事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效应。但数据产业基础仍比较薄弱,不足以产生规模和品牌效应。此外,数据产业对所在区域内的信息交流、产品流通、消费能力、资源条件和发展空间等也有着较高要求。河北沿海虽然具有一定区位优势,但也存在如地区经济基础较弱、环境负载能力较低等制约因素。
2.专业人才缺乏。河北沿海实现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数据产业发展需要有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科研团队。河北沿海没有一所“985高校”和“211高校”,发展数据产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极度匮乏。因此,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体系,积极吸引京津地区和海外留学人员落户数据产业园,为数据产业的长远发展储备丰富的人力资源。
(三)发展数据产业的机遇
1.国内广阔的数据市场需求。我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决定了我国世界第一的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客观上为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在过去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快速走向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继之而来的必将是数据化。数据产业正在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的其他各个领域。国内数据市场需求广阔、后续增长潜力大、具备良好的投资发展前景。
2.数据技术尚未形成技术垄断。数据技术以开源为主,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绝对技术垄断。开源技术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开放的,中国企业同样可以分享开源的蛋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信息产业一直落后于国外的巨头,长期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赚取低端的利润。但在新兴的数据处理领域,中外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如果单纯考虑狭义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中外差距仅有5年左右。如果考虑数字资产规模以及利用的技术,中外的差距更多体现为意识上的差距。
(四)发展数据产业的威胁
1.潜在产业风险。数据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还不完善,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尚未形成。河北沿海作为数据产业发展的探路者,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要保持自身在国内数据产业中的先发优势,确保在国内数据产业发展中掌握主动权,就要大胆先行先试,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较大的产业风险。因此,河北沿海不应把“鸡蛋”全部放在数据产业一个“篮子”里,在大力发展数据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其他的主导产业。
2.潜在竞争威胁。河北沿海虽然在发展数据产业上占据了规划的先机和主动,但是地区综合实力较弱。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地凭借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可能会后来居上。例如北京中关村正在抢抓数据产业发展机遇,着手布局大数据产业,已将大数据产业纳入《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如果河北沿海不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之前多年积累的先发优势可能被取代。
四、河北沿海地区数据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以河北沿海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争取中央和河北省更多政策支持
2011年《规划》的出台与实施使得河北沿海地区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大的政策支持。要以规划的实施为抓手,积极争取中央和河北省更大的支持力度,利用秦皇岛开发区在国内数据产业的先发优势,争取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确保河北沿海在全国数据产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巩固与扩大开发区在国内数据产业的领先地位。
(二)促进数据产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使数据产业更好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使文化产业的内涵更加丰富,产业业态更加多样化。要抓住国家和河北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深入推进“文化引领”战略,借助数据产业的技术力量,运用网络、信息、数字等科技因素改造传统的文化创作、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营销环节,促使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河北沿海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格局。
(三)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快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相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河北沿海应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平台与人力资源,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如秦皇岛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高等院校13所,有100多所国家、省(市)级、民办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1]。应加快建立完善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促进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四)利用河北沿海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努力吸引高层次人才
河北沿海依托腹地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环渤海的京津两地是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和高层次人才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两市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占全国四分之一强,拥有的院士人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虽然河北沿海自身缺乏发展数据产业相关的高层次人才,但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京津地区和海外留学人员到园区创业,满足数据产业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12-06.
[2]吕爱国,赵晓冬,郄少健.河北沿海地区数据产业发展可行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
[3]任奕奕.数据产业推动秦皇岛区域发展[N].中国工业报,2012-06-19.
[4]秦皇岛市统计局.秦皇岛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新浪网,2013-04-22.
[5]唐山市统计局.唐山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唐山市统计局网站,2013-05-27.
[6]沧州市统计局.沧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沧州新闻网,2013-03-20.
[7]国家统计局.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100美元[EB/OL].中国经济网, 2013-02-22.
[8]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关于印发《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2013-2015年)》的通知[EB/OL].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网站,2012-12-21.
[9]刘胜.秦皇岛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1.
[10]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EB/OL].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2006-02-09.
[11]王臻,王博.秦皇岛中国数谷[N].计算机世界,2012-07-30.
[12]吴殿庭,陈向玲,刘超等.我国高级科技人才空间集聚的初步研究――以两院院士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6(11).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宏观环境虽企稳向好,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与问题仍然存在,国际市场依然波动起伏,产业尚未完全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这需要进一步认清产业发展趋势,把握产业发展重点,立足长远、超前布局,以期获得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
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几点判断
仍然是发达国家抢占的战略制高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在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伏、光电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欧盟、日本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发展战略中,还特别将物联网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IT创新的集成化、融合化特征更显著
一是信息技术越来越表现为技术群的协同发展,例如以集成电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群带来了通信产业的革命,并已渗透到各个学科和领域。二是技术的综合集成与交叉融合增大了技术研发难度,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集中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大,形成专利多,少数大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形成标准或体系结盟,对后进入企业形成壁垒,进而主导产业发展。
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一是IT技术产品服务化。例如云计算将成为未来信息产业最重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包括三种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二是重构产业链体系。这种基于终端、网络、软件、内容、服务的整合能力日益成为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关键。
跨国公司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自2009年以来,世界各大IT企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开拓新兴市场,实施产品多元化发展策略,从而提升行业地位和自身的竞争力。
在未来5年内,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这种发展态势仍会继续,各大跨国IT企业将继续利用其已有资源积极开展并购,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绿色IT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重点
目前,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绿色IT战略及未来发展规划。日本政府在“数字日本创新计划”中提出要开发和实施无所不在的绿色ICT,加速推动低碳革命;韩国政府在“绿色IT国家战略”中提出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低碳工作环境;欧盟也制定出各种运用ICT实现节能减排的政策框架。
此外,受政府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世界各主要IT公司都在积极设计和改进绿色IT技术。
对产业发展重点的思考
光伏产业
在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面临四大问题:一是产业投资热度持续高涨,二是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三是应用政策体系不完善,四是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应对措施:一要加强产业统筹引导,坚决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二要加快启动国内市场,巩固扩大国外市场;三要推动光伏产业联盟建设,增强行业合作与自律;四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五要完善标准体系,推动产品认证、监测制度建设。
平板显示产业
从目前来看,有四大问题制约了我国平板显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产业总体规模相对弱小,二是缺乏核心技术,三是原材料、元器件和专用生产设备等本地化配套能力不足,四是在投融资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需要更多扶持。
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应对措施:一要加强项目管理,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要支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三要推动资源整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四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外资利用水平;五要优化政策环境,在投融资和税收环节予以更多优惠。
LED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