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垃圾处置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xx局严格按照xx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将该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xx乡x个社区,x个村(居)委会,城市建成区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目前,xx现有日处理xx吨的垃圾填埋场一座,拥有环卫车辆xx辆,其中多功能洗扫车xx辆,洒水车xx辆,转运车xx辆,吸粪车x辆,护栏清洗车x辆,垃圾转运箱xx个,果皮箱及玻璃钢收集桶xx个,环卫工人xx人,环卫设施覆盖中心城区、乡xx政府驻地和主要过境公路沿线,环卫设施覆盖的区域都已经纳入清扫保洁范围,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广场、公园由xx负责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背街小巷由各街道办负责保洁及垃圾清运,各乡xx街道等公共道路由乡xx负责保洁和垃圾收运。xx年末常住人口数为xx万人,其中,城xx人口共计xx万人,农村人口共计xx万人,城xx化率为xx。xx年度全区年产生活垃圾xx万吨,卫生填埋场处理生活垃圾共计xx万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xx。
二、工作措施
(一)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xx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工艺进行处理,xx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于xx年xx月xx日开工建设,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xx吨,日处理渗滤液xx吨,占地面积xx公顷,总库容xx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xx年,项目总投资xx万元。xx年xx月xx日完成所有标段建设并备案,xx年x月xx日通过区级验收,xx年xx月xx日获得了xxx环境保护厅下发的试运行批复,并在xx年xx月x日正式投入试运营。现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委托运营管理单位为xx公司。xx年xx月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备案。
xx年第一季度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xx万吨,城乡无害化处理率为xx,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xx,乡xx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xx%。
(二)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系统。
xx年,xx局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包括xx小城xx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及xx中心城区、xx、xx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设计建设乡xx生活垃圾转运站xx座,覆盖xx。
一是xx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该项目于xx年启动并开动建设,现已完成施工及设备安装,正在进行调试工作,预计4月份投入使用。
二是启动了xx小城xx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该项目已完成施工图审核,图纸会审等工作,并申请到xx资金xx万元。目前xx等xx个垃圾转运站陆续开工建设,其余乡xx正在进行项目征地,预计xx月份全面开工建设,xx年x月建成投用。
(三)推进xx医疗垃圾处置中心项目和xx餐厨废弃物收运及处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率。
1.xx医疗垃圾处置中心项目:xx医疗垃圾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建设医疗垃圾处置中心1座,处理能力xx吨/天;配套医疗废物运输车x辆;医疗废物周转箱xx个;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设施x套。项目审定概算总投资xx万元。该项目采用BOT模式实施,于xx年x月开工建设,现已完成主体施工、附属设施建设,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预计x年x月底投入使用。
2.xx餐厨废弃物收运及处理工程:xx餐厨废弃物收运及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为4x的餐厨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覆盖xx中心城区及xx等重点乡xx,选址于xxx(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旁)。估算总投资xx万元。该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可研阶段工作,现已完成土地预审、选址意见、规划许可等工作;水土保持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于x年x月x日上会审核,正在进行会后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申请审核。
(四)加快xx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进程,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xx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于x年x月x日立项,建设内容及规模为:建设处理规模x吨/天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及配套设施设备,项目估算总投资x万元。该项目于x年x月x日获得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xx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现已完成预选址工作,目前正在申办土地、选址、规划等手续,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
(五)加强督促,强化落实。
一是加强对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督促检查,强化工作机制的落实,建立完善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艺工作体系,确保垃圾无害化处理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二是加强对小城xx垃圾收运系统项目的督促指导,适时对各乡xx垃圾中转站建设选点、征地等事宜进行指导,加快项目工程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建设,按时建成投用。同时,加强对已开工建设的各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检查,保证垃圾中转站的建设质量。三是加强对其他项目的督促,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快项目工程的工作进程,确保项目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三、x年目标任务
一是加快xx小城xx垃圾收运系统建设进度,于x年6月全面建成投用。
二是加快xx餐厨废弃物收运及处理工程建设进程,争取x年内完成该项目的所有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xx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x年完成土地预审意见、选址意见、规划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争取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达到开工建设条件,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建设。
四是进一步规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流程,切实提高设施运行水平,科学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确保x年底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x%以上。
这次海漂垃圾调查,以及前一段根据省领导指示,省环保局会同省建设厅和《海峡都市报》社开展的全省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检查的情况都表明,沿江、沿路、沿岸垃圾倾倒、堆放的现象不容忽视,有的地方问题相当严重。4月中旬,省环保局召开了整治影响群众健康环境问题视频会议,部署当前要着力推进解决几项事关民生的环境问题,其中就有一项是要积极促进各地加快对随意倾倒、堆放的垃圾的清理,并依法查处垃圾乱堆乱放污染环境的现象。4月底,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会议一结束,省政府紧接着就召开了全省专项行动会议,部署今年全省专项行动任务,之后,省环保局、省监察厅、省建设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并把加大农村垃圾污染整治力度列为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环保部门要根据整治海漂垃圾的总体部署,结合正在开展的专项行动,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违法现象予以严肃查处,对擅自向江河倾倒、堆放垃圾的现象要依法处理并促进所在地加快清理,防治污染。
二、严格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监管,认真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严格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督促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如实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指导督促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对其工业固废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督促其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实现规范处置;对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场所的,依法予以处罚。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推动《*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若干规定》尽快出台。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行政代执行等制度,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督,对违法行为予以严肃查处。督促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制定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件。加强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强化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检查监督,依法查处擅自倾倒、丢弃和违法回收、利用医疗废物的现象,促进*、*、*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废物处置场运行工作,*市按国家规划要求尽快建成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对辖区内医疗废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处置。
三、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创建
近年来,*市大嶝岛通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面开展各村庄环境整治,使其布局日趋合理,管理不断规范,环境有效改善,垃圾妥善处置。实践证明,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有利于推动乡镇、村庄污水垃圾处理处置,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因此,要加快制定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推进,特别是*、*、*沿海地区,要积极主动在具有较好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的镇(乡),历史文化名镇(乡)、文明镇(乡)、卫生镇(乡)、重点旅游镇(乡)、全国重点镇(乡)、省重点发展中心镇(乡)率先开展创建工作,分期分批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四、配合“家园清洁行动”,促进乡镇垃圾处置设施建设
去年以来,省政府组织实施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建设,重点解决农村污水垃圾污染问题。这是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等地防治海漂垃圾的有效之策。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配合建设部门,协调、督促各地开展海湾、九龙江流域沿岸乡镇、村河道沟渠和港湾内倾倒堆放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的清理,加快海湾沿岸、九龙江流域两岸乡镇、村垃圾中转站、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在九龙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中,要配合建设部门根据《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整治规划》,制定县域垃圾处理规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九龙江流域环境保护规划和年度整治计划。
五、加强协调联动,促进海漂垃圾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以焚烧发电综合处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建立“组(自然村)保洁、村(社区)收集、镇转运、市统一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实现全镇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理,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
二、生活垃圾的界定
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具体指:
垃圾焚烧发电厂可接受的垃圾:即环卫作业单位正常运送的一般固体废弃物。包括:厨余、废纸、废塑料、废木器、草叶、树干以及可处理的商业废弃物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废弃物。
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可接受垃圾为:医疗废弃物、有害废弃物及废弃钢制品和家用电器、金属零部件、各类渣土或污泥、各类危险废物、液体废物等不可处理废弃物。
以上两种垃圾处置的方法:
1、垃圾焚烧发电厂可接受的垃圾由镇环卫所免费进行转运处置。
2、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可接受垃圾由各产出单位和个人按环保要求和行业规范聘请有权处置机构。
三、具体要求
1、建立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1)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全镇的生活垃圾必须进入镇垃圾压缩中转站进行压缩、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2)构建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各村、各企事业单位应做好各自辖区内的生活垃圾收运工作。“组(自然村)保洁、村(社区)收集、镇转运、市统一处理”。是指“行政村负责收集全村的生活垃圾,并运送至中转站;镇负责将全镇的生活垃圾集中压缩,并运输至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市负责统一处理。各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的收捡集中由各单位自行负责,运输按属地管理的原则,单位在镇区的由镇环卫所负责,单位在行政村的由各村代为运送至中转站。
(3)完善环卫设施建设。各村应按照合理布局和科学收运的原则,设置垃圾收捡房和小型垃圾中转站,运输车辆采用密闭式,防止运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像发生,采用拖拉机装运的村,拖拉机要加盖并办好正规的上路行驶手续。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垃圾箱、桶配置由各单位自行解决,达到方便生产、生活和环卫标准。
2、明确工作责任。镇政府卫生科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此项工作由镇城管中队接管。镇环卫所具体负责对全镇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管理。
3、明确目标任务。各村要建立和完善好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要指派一名村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具体名单报主管部门;要确保按质按量往压缩中转站运送生活垃圾,具体的垃圾运送数量为:按压缩成形后的重量计,所辖地常驻人口每人每天一公斤。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实事工程。各村要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尚未按规定进行垃圾收运的村,应迅速行动,制定规范有序的收运方案。与各村签订生活垃圾收运目标任务书,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2、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是每个单位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责,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全市一同部署,一同实施,任何一个单位都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该建的设施要建起来,该收的垃圾要收起来,确保生活垃圾足量送往镇中转站,确保全镇每天送达焚烧发电厂58吨的基数。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一、淮安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矛盾突出
近几年,随着苏北地区的加快崛起,淮安市也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全市经济发展方式仍处于比较粗放的状态,经济增长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经济发展高投入、高消耗特征比较明显。传统工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大,资源消耗型企业数量多且分散,绝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结构性污染突出。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治理滞后
一是由于淮安市经济基础设施薄弱,加之个别县区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全市不少地区相关配套设施缺位、资金技术人员缺乏,一些已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无法达到设计处理能力要求。二是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情况,生态恢复缓慢。例如,目前洪泽湖总体水质劣于Ⅴ类,富营养化区域比较严重;清安河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为极贫乏,底质中无底栖动物生存,水质污染严重;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且沙尘暴等不利天气对环境空气影响的天数增多;涟水、洪泽两县优良天数达标率有所下降;全市197家工业固废产生企业产生固体废弃物373.64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目前无法达到100%。这些都在增加环境压力的同时,使得淮安市整个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值得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生态投入相对不足
对照国家生态市的创建要求,淮安市还需要建设大量的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特别对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各级财政收支矛盾都比较突出,市场化运作空间不大,投入机制不够健全,这也是当前生态建设主要瓶颈。
(四)农村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冲突明显
淮安拥有广大的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待开发区域和资源。随着苏北地区的不断崛起,经济建设的速度在进一步加快,农村建设活动自发无序情况加剧,土地开发污染、工业废弃物污染、城市生活垃圾转移污染、土地利用粗放等现象频发,使广大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问题日显突出。
(五)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
目前区域内一些企业随意排放工业废水,河道污染较严重。由于人们对水环境保护的观念淡薄,一些陈规陋习导致村镇生活环境的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由于农村住房临河而建较多,尤其在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较高,河道成了一些人心目中“天然的垃圾箱”,导致河道淤塞、河水污染。二是区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商住混杂,餐饮业、洗浴业、娱乐业扰民成为近年居民环境投诉的热点。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药化肥对水环境的污染,还没有有效的控制办法;畜禽养殖污染仍十分突出,治理设施不配套,治理达不到要求。
二、淮安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
在苏北经济功能布局中,淮安市目前化工、钢铁、电子加工、印染等产业规模较大,加之近几年经济跨越与赶超发展的需要,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持续猛增,即便企业均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较大。同时,化工对水、空气的污染,电子加工对于空气、土地的污染,以及钢铁、印染等对于水、空气、土地的污染叠加,使得整个生态环境现状十分不容乐观。
(二)社会因素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增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污水处理厂尚未投入运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是影响区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地面扬尘,也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私家车辆的剧增,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上升趋势,在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同时,也导致区域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三)周围发展环境影响
2000年之后,上海、浙东、苏南向苏中、苏北等纺织、化工、钢铁、冶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加快向外转移。不少项目和企业因为苏北地区生产要素“洼地”不断涌入宿迁、淮安、连云港等地,这些产业在快速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苏北各城市面临着污染同时加重的问题,周围环境集体趋向不良的形势。
(四)体制和政策的束缚
目前,我国现有的行政考核体系中, GDP、工业增加值、工业销售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仍然是考核的重点,而污染防治、绿化率等指标则只是作为考核体系中无关紧要的一点出现。同时,加之今年宏观经济形势趋紧,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不少地区甚至要求严格检测用电量,想法设法增加工业用电,与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相违背。
(五)原有建设基础薄弱
淮安市生态化建设起步并不算早,传统产业发展已经在全市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过去的许多项目、许多工程、许多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城市的建设。但是,就目前的经济、技术实力而言,怎样才能把这种阻碍作用降到最小,甚至使之成为生态城市的有机部分,对于实现最终的生态化意义重大。
三、淮安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淮安作为苏北重要的中心城市,有很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生态环境指数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 5 年位居全省三甲。2010 年,淮安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以新指标体系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的地级市,也是苏北唯一创成的城市,这也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良好的创建基础。淮安市“十二五”规划中再次强调未来五年四大目标之一――“建成生态市”,并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生态城市建设得以全面展开。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目标责任进一步明确
一是及时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淮安(2011)41号〕和《生态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并在全市召开生态建设专题学习会。同时,专门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县区及24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综合组、督查组、宣传组和专家组四个工作组,抽调市县相关人员10多人集中办公。各县(区)、各创建乡镇也都相应成立了生态创建组织领导机构。二是深入督查指导。各级政府签订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状,并逐县区逐乡镇调研督办。
(二)强化重点工程,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市建设是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重点在县区,难点在镇村。一是以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碧水工程”取得突破。集中式有动力污水处理厂是创建生态乡镇“一票否决”内容。二是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设为重点的 “洁净工程”扎实推进。洪泽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期工程已竣工运行,涟水县和盱眙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已选定生活垃圾处置方式,涟水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了专家评审,淮安工业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开工建设。三是以火电、钢铁、化工等行业为监控重点的“蓝天工程”稳步推进。出台了《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实施意见》,成立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建成了淮安市蓝盾机动车检测服务中心和金湖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三)强化污染防治,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严把准入关。明确化工、印染、电镀、酿造等“两高一资”项目环境准入条件,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煤化工、铅蓄电池等产能过剩重点行业及涉及重金属行业建设项目,环评率达100%。推进专项规划环评、省级开发区回顾性评价以及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工作,全市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5个化工园区全部完成区域环评工作。二是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制定了《典型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方案》,在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三是狠抓环境污染治理。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20家重点企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突破20%,工业企业基本实现环保规范化管理。
(四)发展循环经济,夯实生态发展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又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从而减轻或消除了对群众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为配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淮安市就开展了全市范围内争创清洁生产企业的活动,进一步出台了《淮安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根据《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程,淮安市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的要求,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着力培育循环经济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招商,发展清洁产业,实施“补链”工程,构筑面向共生的循环经济链。,对不符合地毯标准的项目与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坚决不引进、不发展。而对符合投资方向、满足低碳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切实做好服务,从根本上减少碳和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五)强化环境整治,改善城乡环境
近年来,全市结合生态县、生态乡镇创建,大力开展农贸市场、河塘、集镇和村庄、道路、绿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有较大提升。全市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对各创建乡镇农贸市场进行规范化整治;完成疏浚县乡河道366条1178公里,对344个村的1587个村庄河塘进行整治;完成造林面积5.2万亩,107个绿色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清浦区、涟水县绿化整体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06个,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2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10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15万亩,化学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同期降低3%以上;开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已获“三品”标志588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6.强化环保宣传,树立生态理念
通过开设各种专版、专栏、专题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为生态市建设营造了强大的舆论声势。《淮安日报》开设“碧水蓝天、生态家园”等专栏,坚持舆论宣传,扩大生态建设影响。淮安广电总台组织开设《生态城市?美丽淮安》专栏,市、县生态办编发生态市(县)创建工作简报。组织开展了市级机关党员干部“奉献“十二五”、建设生态市”、企业帮扶镇村生态创建的“千企助千村 共建生态市”、“生态家园 你我共建 淮海晚报志愿者清洁里运河”、淮安区“建设绿色家园,共创生态楚州”绿色系列创建等一系列相关活动。
参考文献:
[1] 淮安市环保局网站.http:///.
[2] 齐芳燕.江苏省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10,(12).
[3] 王会文.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太原科技,20 0 3, (5 ) .
一、正视问题,抓好整改
当前,雾霾、污水、重金属三大污染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我县虽然地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良好的生态基础,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力整治。
(一)工业企业上。我县目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其中铁合金5户、工业硅4户、稀土2户、水泥1户、活性炭1户、碳化硅3户、电石2户,另有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环保设施已建成使用多年,超过其使用期限,致使环保设施处理效率低下,不能正常处理污染物。二是个别企业未按照环保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维护,环保设施“带病”工作,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影响功效;个别企业环保设施管理维护人员对环保设施的了解不足,易损零部件配备不齐,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修复。三是企业对回收尘灰未按环评要求进行综合利用,而是自选场地进行堆放,未采取有效的防扬散措施,造成二次污染。四是县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防渗层损坏和坝体渗漏等问题长期未处理,用于回喷渗滤液的水泵等设备长期闲置;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滞后,中控参数配置不齐,运行维护能力薄弱,无应急池和备用电源等应急措施。
(二)矿产品加工企业上。全县矿产品加工企业共25户,钾长石加工企业17户(其中水洗企业10户、酸洗企业5户、磨干粉企业2户),磷矿浮选企业2户,铜矿浮选企业1户,玄武岩加工企业5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钾长石加工企业废水沉淀池容积过小,不能起到应有的沉淀作用,废水不能完全做到循环使用,外排水不能达标排放。二是钾长石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厂房占地面积过小,不能有效安排生产和环保设施用地,厂区显得很凌乱。钾长石磨粉企业粉尘处理设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导致粉尘超标排放。三是磷矿、铜矿浮选企业尾渣堆放场未按要求进行地质勘察,未做到充分的防渗处理,事故性排放时有发生。四是玄武岩加工企业的矿石冲洗废水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沉淀,导致污染物色度和悬浮物超标排放。
(三)农业源污染治理上。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调查统计,我县列入“十二五”主要污染物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减排项目3家。在污染治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减排项目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不规范,未按照要求进行场内雨污分流,存在雨水污水混排现象;干湿分离不彻底,产生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进行分离就进入治理设施;收集管网布设落后,还存在畜禽养殖废弃物明渠收集情况;治理设施未按照设计规模进行建设,处理能力均偏小。
(四)医疗废物处置上。根据医疗废物申报登记,全县产生医疗废物的医疗单位22家,年产生量约为21吨。目前,除4家县级医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按照要求委托市固废处理中心集中处置外,其余18个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均为自行处置。2013年,对照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复查要求,我县医疗废物处置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置不规范。自2010年起,除县级医院的医疗废物委托市垃圾处置中心集中处置外,均为自行焚烧处置。二是各医疗单位医疗废水均未单独处置,与生活污水一并处置。三是医疗废物堆放场地选址不合理。
(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按照《自治县“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要求,我县2013—2014年要完成毛坪镇、大堡镇、黑竹沟镇和五渡镇等4个乡镇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目前只完成了工程方案设计,必须加快进度,推进项目建设进程。
二、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成绩应当肯定,问题不容回避。党的十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正是题中之义。我们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措施,有力整改,努力建设生态、美丽,还群众一个天蓝地净、山青水秀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尽快完善环保设施。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环保工作取得的任何成效任何突破,都是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积极贡献。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工业企业要争做生态文明的引领者、美丽发展的建设者。各工业企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重视并加强环保工作,特别是要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针对环保设施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整改,在最短的时间内自觉加以解决。要大力实施环保设施改造升级,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保养,配齐备足零部件和易损件,确保企业生产时环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理,实现达标排放。环保部门要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对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要限期整改,开展“回头看”,督促企业整改落实到位。对屡查屡犯、明知故犯、拒不配合的,环保部门要一律顶格严厉处罚。
(二)加快省级生态县创建进程。年,我县大力开展乡镇场镇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农村面源污染等进行治理。全县组织申报省级生态乡镇4个,分别为大堡镇、五渡镇、金岩乡、新场乡;组织申报市级生态村43个,通过验收命名30个村;创建县级生态家园户9283户、绿色学校15所、绿色社区1个。2013年是打好省级生态县建设总体战的关键一年,所有生态村、生态家园、生态社区等生态县建设细胞工程要全部创建完成;乡要完成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资料申报工作;《自治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省级生态乡镇环境规划》重点项目要全面启动;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10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要开工建设。因此,今年的生态县创建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希望各有关乡镇和县级部门务必高度重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保质保量完成创建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裕如、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总方针,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积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本上,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前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建设为切入点,突出增强村庄基本设备和公共服务设备建设,抓好村庄结构,优化村庄人居环境,改善村庄全体相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准则
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推进“洁净工程”要遵照科学规划、突出特征,县政府指导、农民主体,试点示范、有序推进,统筹统筹、集约建设的工作准则。
(一)科学规划、突出特征。坚持规划先行,在村庄布点规划的基本上,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施行。依托山川地貌、生态文明、天然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合理确定建设内容和标准。
(二)县政府指导、农民主体。充分发扬宣传指导、政策鼓励效果,尊敬农民志愿,坚持依托群众,普遍组织和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洁净工程”建设。
(三)试点示范、有序推进。以县域交通骨干线和沮河道域沿线村庄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施行,有序推进村庄整治“洁净工程”建设。
(四)统筹统筹,集约建设。坚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开展县域村庄整治“洁净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倡议文明新风气相结合,进行集约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具体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的
把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建设,作为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载体。从年开端,采取先易后难、分步施行、坚持样板、以点带面、全体推进的方法,五年内完成全县102个行政村村庄整治“洁净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村庄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路街亮化、村庄绿化、文明体育设备配套化的总体目的。详细分为两级目的:
一级目的:坚持基本的保洁准则,有基本的排水排污管沟,有基本的环卫设备,无乱堆柴草垛,无露天粪坑厕所,完成村庄骨干道硬化,急需的基本设备和公共服务设备基本配套,并做到村庄新建改建建筑切实按规划建设,土地应用节省合理,绿化、环境卫生环境分明改善,村庄治理增强,全体相貌分明改观。
二级目的:通村骨干公路硬化,到达四级以上标准;村内骨干道及公共场合路灯亮灯率到达90%以上;给水、排水系统完善,自来水基本入户,村庄内有公共茅厕;村域内水面获得较好维护,水质到达区域达标程度,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则标准;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率到达90%以上;村内保洁准则健全,有垃圾搜集点及需要的垃圾废旧物处置设备;村级组织有工作用房和村民议事、活动场合及村级图书室和文明中心户;绿化美化程度较高,寓居环境优越;村庄治理程度较高,到达《省村庄整治评价标准》的要求。
岁尾,完成县域75%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争夺使县域交通骨干线沿线及河道域沿线60个村庄纳入全省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试点区范围,并到达一级整治目的;到年,完成县域85%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在完成一级整治目的的基本上,使纳入全省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试点区范围的60个村庄中的30个重点村到达二级目的,并启动试点区范围外的30个村村庄整治建设,使全县村庄整治建设总数到达90个;到年,在完成县域102个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基本上,启动整县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并使纳入全省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试点区范围的60个村庄到达二级整治目的;到2012年,在继续施行整县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的基本上,经过分类施行、全体推进,使全县村庄基本设备、公共服务设备和环境卫生环境明显改观,完成一批村庄上程度、一批村庄上台阶、一批村庄变相貌,从基本上处理房屋乱搭乱建、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等问题,使广大村庄逐渐发展成为经济昌盛、设备完善、生态优越、环境美好、文明提高的新农村。
四、工作内容
(一)完善规划编制
1、完善村镇系统规划结构。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等司法、法律,认真做好《县域城镇系统规划》和《镇域村庄结构规划》,构成分布平均、梯次合理、便利群众、便于治理的村镇系统。
2、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结合各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依照因地制、切实可行、突出特征的准则,统筹安排各村的工农产业发展,统筹安排村级治理、村民议事、体裁活动、卫生设备、贸易网点等公共服务设备建设;统筹安排村庄房屋建筑空间结构,构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全、协调有序、富于转变的农家院破灭间和特征农庄;统筹安排村庄内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环卫设备、绿化等基本设备配套。
3、突出村庄整治建设规划。针对当前村庄遍及存在的房屋乱搭乱建、垃圾乱倒、茅厕乱建、柴草乱搁、粪土乱堆、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线路乱拉、广告乱贴等问题,分门别类提出整治建设方案,为“洁净工程”建设制订指导根据。
(二)标准村庄建设治理
1、理顺村庄规划治理体制。今后,县域内的村庄村民建设个人房屋,必需严格依照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应用规划,根据《县人民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增强村庄宅基地治理工作的通知》(政办发〔〕83号)规则的审批顺序,执行分级逐层审批治理,做到现场踏勘、手续报批、规划放线和批后治理“四到位”。要积极探究组建村庄建设理事会,经过村民本身增强对村庄规划建设治理的监督力度。
2、增强农民房屋建设和革新的质量安全治理。建设部分要切实担负起农房建设质量安全治理的职责,有针对性地增强对农房设计和建设的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城建干事、村组干部和村庄建筑工匠组织营业培训,从源头上把好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关,不断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和抗灾才能,提高村庄整治建设程度。
3、坚持健全村庄公共设备管护机制。依据各村天然前提和公共设备配套建设程度,组建村庄道路、用水(浇灌和自来水)、用电、环卫等公共管护协会,充分发扬农民的主体效果。
(三)完善基本设备配套
1、提高村庄道路建设程度。依据村庄建设规划及村庄特点,因地制硬化建设村内交通主次道路。通村骨干道到达四级以上标准,村内路网结构合理,主次清楚。首要道路红线宽度7至9米,非必须道路3至5米。村内首要道路和公共场合装置路灯,亮灯率到达90%以上。
2、切实处理农民安全饮水问题。施行安全饮水工程,采取延长城镇供水主管网和村庄自建饮水工程等方法,经由3年的努力,基本处理农民安全饮水问题,让全县农民喝上安全洁净的饮用水。
3、推进村庄垃圾处置和污水管治。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应增强对环境卫生和污水的管治。准则上一个村庄设立一个简略垃圾填埋场,鼓舞城镇周边具有前提的村庄将垃圾输送到城镇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依据村庄天然村子结构和人口分布状况,合理设置垃圾堆放、转运、搜集、处置等设备,因地制采取燃烧、填埋、沤肥等方法,对垃圾进行减害和无害化处置。坚持垃圾保洁清运机制,逐渐坚持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民主审核”等长效保洁机制,按期对垃圾池进行清算,输送至集中填埋点进行燃烧或填埋处置。完善村庄排水设备建设,公共浇灌水渠逐渐完成“三面光”或水泥预制“U”型渠装配建设。鼓舞农户采取浆砌抹灰、加装沟盖板、埋设水泥涵管等方法疏浚个人住房周边的排水设备。完成村庄雨、污水有序排放,水渠疏通,雨水就近排入天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置后综合应用。
4、管治村庄河流、水池、水沟。具体整治村庄河流和水池水面,做好河流、水池清淤,肃清水面有害漂浮物。村域内水体获得较好维护,水质基本达标,保证水体基本功能。总结推行河流、水池、水沟生态管治技能,坚持方式多样的村庄用水管水协会,坚持村庄水体长效维护机制。
(四)完善公共服务设备配套
1、坚持健全村级组织活动阵地。依照“五室一体”(办公室、图书室、体裁活动室、卫生室、播送室)要求加大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力度,为村庄村级组织及村民供应工作用房、村民议事、医疗卫生和体裁活动场合。
2、稳步推进村庄信息化建设。加大村庄电网、有线电视革新升级力度,逐渐完成宽带信息入村入户。推行村庄播送室建设,使各天然村和人口堆积区有播送采取器,应用播送沟通讯息、组织发起群众、宣传典型经历、通报政策信息、传达科技文明和健康卫生知识、曝光不文明不卫生的生活陋习、倡议健康文明生活理念。
3、积极施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推进超市下乡,各村要建成日用品及农资商品完全的便民超市,完成农民购置需要生产、生活材料不出村。
(五)着力施行“三化”,提高村庄生活程度
1、绿化。发起群众在房前屋后、“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栽树莳花,增强绿化。把村庄四周绿化和农家天井绿化严密结合,扎实抓好围村林、行道树、天井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注重绿化质量和效益,构成空间有转变的绿化系统。有前提的当地规划建设中心绿地及公共活动的绿化场地。倡议因地制,采用多样绿化形式,乔灌花卉相结合,建设绿色家园,完成村在林中,房在绿中。
2、亮化。村庄骨干道和公共场合应逐渐装置路灯,鼓舞农民在自家门口装置照明灯,保证每晚10点以前亮灯,有序推进村庄夜景工程。
3、美化。坚持从实践动身,尊敬差别,表现特征。新建房屋应选择表现时代特征和村庄实践的新房型,推行运用新技能、新资料、新产品,使新建房屋巩固耐用、抗震减灾,既经济适用,又美观不吝啬。对尚不具有新建前提又能继续安全运用的房屋,应加大革新力度,突出房屋立面润饰,因地制统一规划设计全体装修方案,指导住户依据各自前提自行选择、自立装修,最后完成全村全体美化。对违章建筑、空心房、危房以及残垣断壁等无运用价值的建筑应予悉数撤除。
(六)突出抓好“三治”
1、治脏。突出抓好房前屋后、天井厨房、巨细通道、河沟塘堰、猪圈牛栏、茅厕粪坑、垃圾堆放等污染源的整治。指导茅厕入户建设,具体推行水冲式卫生茅厕,一切村子都要彻底肃清露天粪坑厕所。配套完善下水道、化粪池等公共设备。大力施行“一建三改”工程,以完成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置。把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和改厨严密结合起来,使“一建三改”成为处理村庄脏乱差的治本办法,以“汽化”促“净化”、保“净化”,消除村庄污染的首要源头。示范村内,农户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率到达90%以上。标准茅厕、猪圈、禽舍的设置,推行天井式农家小院结构,将户外茅厕、猪圈、禽舍迁徙到屋后的农家小院。履行禽畜圈养、安全豢养,倡导规划养殖。普遍发起群众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活动。
2、治乱。依照集中建设、连片发展、鼓舞连体建设、节制茕居户、标准隶属房、祛除土危房的要求,指导农民集中建房,有用处理农民建房随意、无序、结构紊乱的问题,消除乱搭乱建。标准柴堆、草垛、晒场等设置。推行运用洁净动力,柴火完成户内寄存,稻草、秸秆鼓舞返田增肥,鼓舞按村民小组或寓居组设置集中晒场。结合道路建设,对试点村道路沿线的各类杆线和排水设备进行标准建设和整治。倡议文明新风,教育农民晾晒衣物等要在自家晒(阳)台上晾晒,逐渐处理乱牵乱挂问题。教育村民不得随意乱贴乱画。
3、治水。针对当前绝大局部村庄存在的污水随意排放、无序排放、污染水体、损害环境的景象,采取集中建设排水水渠、下水道、发起群众进行“一建三改”、疏浚房前屋后排水设备、对河流水池水沟进行管治等办法,集中处理村庄水体污染问题。
五、保证办法
(一)增强组织指导,构成建设合力。成立县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指导小组,增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址设在县建设局,详细负责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工作的指导、综合协调、督办检查,实时研讨处理村庄环境整治进程中的问题。县副县级以上指导和乡镇党委书记每人联络一个行政村的村庄整治“洁净工程”建设工作。各乡镇人民县政府要成立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指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负责辖区内的村庄环境整治“洁净工程”建设。要完善协调机制,凡触及新农村建设的行业或部分都要在县委、县县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协分配合,实时沟通,构成建设合力,防止反复建设和推诿扯皮。坚持和执行联会准则、县政府和群众协商对话准则、指导现场办公准则、督查通报准则、考评验收准则,互通状况、增强督办、处理问题、推进工作。
(二)增强教育指导,培养文明新风。坚持以教育指导为主,以典型带动为主,以党员主干为主,以奖励鼓励为主的准则,增强宣传,为施行“洁净工程”营建优越的言论气氛。深化发起农民群众,普遍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切实尊敬农民群众志愿,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发明性。把移风易俗教育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坚持农民思想教育同科技文明教育结合,注重农民创业本质和优越生活习气的培育。以村庄为单位举行村庄生活习气和礼节培训班,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村组、文明户的创立活动和卫生村组、卫生户评选表扬活动。按期组织文明下乡、卫生评选、法制入户、科学普及、政策宣传等活动,弘扬文明新风,提高村民本质。
(三)增强技能指导,发扬部分效果。县建设、交通、环保、水利、农业、林业、旅行、文明、卫生、国土资源等部分要结合各自职责,进一步增强对村庄环境整治的规划编制、道路建设、垃圾处置、污水管治、村庄绿化、水体管治、卫生改厕等方面的技能指导,并积极自动争夺省、市上级主管部分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有关部分要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规费收取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凡触及村庄环境整治工程的建设项目,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要切实增强“洁净工程”的技能指导力度,依照《城乡规划法》等司法法律的要求,标准村庄建设行为;以《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设计导则》、《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能导则》、《省村庄房屋优异设计方案》、《省村庄房屋灾后重建设计方案图集》、《省农民住房建设质量节制治理导则》和《市新农村建设参考图集》等为技能支持系统,安排专业技能人员驻村指导,推进村庄整治上程度、上台阶。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县积极实施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的一系列整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推进了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仍比较严峻,农村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全面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确保村容整洁的一项有效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程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创新整治措施,加大治污力度,务必抓出成效。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总体目标:到年底,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垃圾固废统一收集,河沟池塘全面清淤,畜禽粪便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明显下降,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环境面貌有根本性的改善。
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主要任务:
1、整治畜禽粪便污染。科学规划布局和制定畜牧业发展区划,合理划定及调整畜禽禁养、限养区,优化养殖布局,控制养殖总量。对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关闭、搬迁,逐步削减限养区内畜禽养殖规模,限养区内原则上不新建规模化养殖场;其它区域内新建规模化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治污设施与新建畜禽养殖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制度。按照循环经济和畜牧业清洁生产的要求,遵循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因地制宜采用农牧结合、“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配套”等治理模式,实现畜禽养殖粪便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生态养殖场和畜牧小区建设,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现代畜牧业。
2、整治生活污水污染。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方式,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各乡镇要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建设。与乡镇污水处理厂临近的行政村,要按照区域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的要求,加快截污管网建设。不具备纳管条件的经济发达行政村,要单独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积极鼓励采用有(微)动力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武康镇、新市镇、钟管镇等环境敏感区域的乡镇要尽快把脱氮脱磷设施配套完善;其它乡镇和条件许可的行政村要把生活污水脱氮脱磷处理技术早日提上议事日程,使氮、磷排放指标达到标准要求。对新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要结合实际,采取纳管、氧化塘、人工湿地、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等处理技术,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3、整治垃圾固废污染。尽快建立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体系,消除农村垃圾乱倒现象。不断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建立起城乡统一协调的长效管理机制,达到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加快县垃圾焚烧厂建设步伐,农村垃圾实行就地分类,达到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垃圾减量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工业废物特别是农村中小企业产生的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理体系,防止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4、整治化肥农药污染。以科学施肥用药为指导,大力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农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控制过量施肥,减少农田化肥(氮、磷)流失,并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的长效工作机制,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通过发展绿肥种植、推广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行种养结合经营模式、改进和完善畜禽粪便处理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大力推广应用新药械、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禁用国家和省明文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实现“一减二控三保”(即减少农药用量;控制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农药残留;保护人畜安全、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目标,建立一批化肥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区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5、整治河沟池塘污染。全面整治农村河沟池塘,努力恢复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要求,保护村庄现有水面,清除农村河沟池塘水面有害漂浮物、障碍物,做好河沟池塘清淤,河岸绿化。建立农村河沟池塘长效保洁管理制度,巩固河沟池塘整治成果。
6、提高农村绿化水平。按照“易种好管投入低、生态增色有效益”要求,科学选定和推广绿化树种、绿化模式。坚持保护原有绿化和新增绿化并重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绿化活动。继续推进“千里生态长廊”工程,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河道、池塘、沟渠等)和庭院绿化活动。建立健全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水平。
三、基本步骤和工作要求
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基本步骤:到年底,全县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任务;年底,全县5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任务;年底,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任务。
开展“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的工作要求:
1、在畜禽粪便污染整治方面:到年底前,全面完成禁养区畜禽养殖场的关停、转产或搬迁,对纳入治理范围的规模养殖场实施排污许可登记制度,全县基本完成年存栏300头猪(30头牛)以上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治理任务。在农村散养高密度区域,开展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为年出栏4万头猪以上的区域配套建立一个集粪处理中心;建立15个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县政府重点扶持10个市级生态养殖小区。
2、在生活污水污染整治方面:到年底,新增完成5个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并争取剩余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开工。列入“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计划的行政村必须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列入整治村的行政村要结合改厕,同步进行生活污水处理;列入省级生态乡镇或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计划的乡镇所辖行政村,要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50%以上。新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要采取纳管、氧化塘、人工湿地、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等处理技术,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其他行政村,可采用生物技术、土地利用、沼气工程等适宜技术处理生活污水,积极鼓励采用有(微)动力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百万农产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示范村建设任务。
3、在垃圾固废污染整治方面:到年底前,完成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在村庄固定地点放置垃圾桶(箱),并做到垃圾入桶(箱),定期清运;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长效卫生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村庄垃圾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等日常保洁工作。农村中小企业产生的工业废物、危险废物纳入当地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处置体系;农村医疗废物统一纳入城市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体系。
4、在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方面:到年底前,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7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完成8万亩农田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秸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8万亩以上。积极鼓励开发使用有机肥(包括沼渣、沼液)等新型高效肥料,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
5、在整治河沟池塘污染方面:平均每年完成农村河沟疏浚整治120公里,到年底完成480公里;淤积严重的河沟池塘基本得到清淤疏浚,并恢复河沟池塘自然功能;保护村庄现有水面,建立农村河沟池塘长效保洁管理制度。
6、在提高农村绿化水平方面:通过整治,村庄周围宜林荒山和迹地更新绿化率达95%以上,林种、树种结构基本合理,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0%以上。按照“千里生态长廊工程”、“绿化示范村”的建设要求,平原、半山区、山区三种类型的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5%、20%、15%,其中乔木树种绿化面积占绿化总面积的70%以上,并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作为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成立县“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领导小组组合),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县建设局(与县“整治”办合署办公),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将具体目标、任务和职责层层分解,落到实处。建立考核制度,将“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纳入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生态县建设的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2、搞好规划配套。要依据《县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城乡污水、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专项整治内容、重点区域、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对专项整治规划确定的重点整治区域,还要制定具体整治方案。专项整治规划和重点整治区域的整治方案要限期完成。
3、创新投入机制。一是加大投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的各项补助。各部门的项目资金要配套集中使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集成效益。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发挥主体作用,并积极引导农村先富起来的能人、民营企业家向农村环境整治提供捐助。二是搞好整合。活动要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里生态长廊建设”工程、“先锋工程”建设和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等相结合,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切实改善农村环境。三是市场运作。运用市场机制,引导金融部门、社会团体、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向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示范区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农业农村废弃物市场化、产业化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路子。
为切实做好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原《创模工作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版权所有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国、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深化宣传教育,加强综合整治,严格环境执法,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推进生态市建设,展示美好*新形象。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促进我市创模工作2007年上半年通过省级调研,年底前通过省级验收;2008年上半年通过国家调研,9月底前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年底前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力争通过国家考核验收。
二、主要任务和要求
1、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三年(2006—2008年)名列全省前列;加强环境安全防范,防止发生重特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建立污染防治基金。确保上述三项基本条件达到创模考核要求。
2、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经济持续增长,人均gdp、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完成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用水量、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等五项社会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3、加大工业、服务业和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环境执法,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水、气、声环境质量五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特别是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且市内无劣v类水体。
4、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城市绿化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扎实开展清洁能源区建设,推广燃油、燃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巩固提高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并切实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环境建设lo项指标全面达到考核要求。
5、加强环境管理,全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强化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全面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确保环境管理7项指标全面实施到位。
6、积极开展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国家is014000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审核,确保两项参考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发动阶段(2006年8月一2006年10月)
1、进一步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的通知》、《“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等文件,对照新考核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我市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2、组织考察调研南通、泰州、扬州、苏南等周边地区环保模范城市,学习创模成功经验。
3、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动,调整充实市创模领导小组成员。
4、召开市创模领导小组会议,讨论确定各相关部门、乡镇职责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方案。
5、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对创模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迅速在全市掀起创模的热潮。
(二)规划修订阶段(2006年10月一2006年11月)
1、市水务、建设、城管、经贸、环保等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分别对我市原创模《规划》中的市区河道整治工程(水务局)、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水务局)、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城管局、经贸委)、生态建设和绿化工程(建设局、农业局)、城市清洁美化工程(环保局、公安局、城管局、建管局)、城市安静工程(环保局、公安局、*镇)、绿色社区创建工程(*镇、环保局)、产业结构和工业污染防治工程(经贸委、环保局)、宣传教育工程(教育局、广电局、环保局)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环保局)等十大工程建设专项规划,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新的考核要求,结合我市《十一五规划》,进行修订、完善,11月30日前报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
2、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修订的意见进行汇总后,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
3、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明确一名中层干部为联络员,精心制订本单位的创模实施计划,11月30日前报市创模领导小组。
(三)组织实施阶段(2006年1o月一2008年6月)
1、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1)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市水务局督促联合润通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输送管网的建设,确保2007年上半年建成。
市水务局督促联合润通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确保2006年底前开工,2007年底前建成,使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日以上(工业废水3万吨/日、生活污水4万吨/日)。
市水务局尽快规划并启动如泰运河以北地区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建设,并确保2007年底前全部建成。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市城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垃圾处理方案的论证,并尽快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建成投运。
市城管局、*镇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收集、储运系统,实现日产日清。
市城管局对现有垃圾填埋点进行全面整治,确保无恶臭气体产生。
(3)城区河道整治工程
市水务局尽快编制《*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同时统筹考虑城区水质改善、景观建设、防洪建设等规划,尽快组织实施,打造一个清水空间。
加快城区河道的活水工程建设,对内外城河等河道全面清淤,定期换水,提高河水水质,确保城考段面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市区范围内无劣v类水体。
(4)城区绿化工程
市建设局按照《城市绿化规划》,全面实施各项绿化工程,确保城区绿化覆盖率2007年超过35%。
组织创建一批园林式单位、居住区、道路,结合城市特点,建成几个高品位的工程,成为城市建设的新亮点。
(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工程
市水务局、环保局切实加大第三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管理力度,按照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第三自来水厂水源水质和供水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提请泰州市环保局、高港区人民政府加强三水厂水源保护区周边企业和开发区的环境管理力度,防止对水源水质造成影响。
市环保局加强水源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超标污染源的产生,严禁在保护区内新建任何有污染项目。
市环保、水务等部门和各乡镇,按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将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推向深入,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2006年超过90%,2007年底前达96%以上。
加快泰黄清水二期工程实施进度,使水源水质较差的乡镇尽快饮上长江水。
(6)城区空气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市环保局、*镇等部门进一步巩固城区烟尘控制区建设成果,按要求进行年度复核,完善各项措施,实施长效管理。加强交通干线两侧烟尘排放管理,严查省道、国道两侧冒黑烟现象。
市经贸、商物等部门清理整顿燃煤供应市场,禁止燃用含硫量大于0.8%的劣质高灰煤。淘汰污染严重的燃煤炉灶,加大燃油、液化气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市城管、建管等部门开展建筑工地和机动车辆运输中扬尘的整治活动,大力提倡文明施工。
市城管、环保、工商、水务等部门和*镇加大城区特别是鼓楼中心区苏利巷、鹰扬巷等区域的服务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控制油烟、烟尘对环境的污染。
市公安、环保等部门加大机动车尾气专项整治力度,淘汰二冲程燃油助力车、摩托车,鼓励使用环保型机动车。
市农业、环保等部门和各乡镇加大秸秆禁烧力度,有效遏制大面积燃烧秸秆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
市环保局对现有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进行重新论证布点,尽快提请市政府落实专项经费,再建一个空气自动监测子站。
(7)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市城管、卫生、工商、环保等部门和*镇以创建国家级、省级卫生城市为目标,开展大规模的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彻底改变城区脏、乱、差状况。
市城管、建设等部门和*、大生、姚王、张桥等乡镇积极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强化环境管理,使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管理达到创模考核要求。
(8)城市建设与改造工程
市建设、交通、规划等部门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加快城市改造步伐,特别是对如泰运河以北地区、江平路加以改造和建设。
市建设、城管、规划等部门和*镇做好其他沿街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门面房屋的改造及残墙断壁的清理工作。市城管、建设、规划、国土、水务等部门和*镇继续抓好沿街围墙的透空改造和沿街建筑出新工程,全面清埋、拆除城区违章建筑。
市城管、工商等部门清理道路两侧不规范、非法的灯箱、广告招牌,消除城市视觉污染。
2、继续抓好其他考核指标的达标:
(1)市环保局牵头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施行,保证必要的投入,配备必需的装备,定期组织演练。
(2)市经贸、发改、供电等部门尽快制定全市节能降耗政策措施,对耗电大户、耗能大户、耗电行业强化管理,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对有关数据进行重新核算,使单位gdp能耗达到创模考核要求。
(3)市水务局采取措施,对耗水大户、耗水量大的行业强化管理,并对有关数据重新进行核算,使单位gdp用水量达到考核指标要求。
(4)市环保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提高主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积极制定削减计划,通过关停、改造、调整、治理等措施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5)市经贸、供电、发改、建设等部门积极加大城区清洁能源区建设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6)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普及环境渗透教育,提高环境教育普及率。
3、2006年11月,市创模领导小组组建创模资料组,从各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全面启动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组建本单位的创模资料组,积极开展资料收集整理。
4、市创模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检查创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相关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5、市创模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查,对各部门创模工作进行考核。
6、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总结交流阶段性创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7、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创模工作情况。
8、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厅领导、专家对我市创模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和指导,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及时整改。
9、2007年上半年,申请省环保厅对我市创模进行省级调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10、2007年年底前,申请省环保厅对我市创模进行省级验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四)自查整改阶段(2008年1月一2008年6月)
1、各创建责任单位对承担的创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向市创模领导小组提交自查报告,向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有关资料和台帐。
2、市创模领导小组对各责任单位组织全面检查,提出整改意见,各有关单位全力整改。
3、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责任单位基本完成创模软件资料建设和相关台帐、原始记录等材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写创模技术报告。
(五)迎接验收阶段(2008年7月一2008年12月)
1、市创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责任单位按要求进行整改,完善软件资料和各类台帐,进一步修改创模技术报告。
2、组织编写创模工作报告。
3、2008年9月底前,申请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创模进行技术评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4、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技术评估意见进行整改,年底前整改到位,力争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考核验收。
5、召开迎接验收动员大会,部署迎查准备工作。
四、工作措施
1、明确目标,强化领导。围绕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总体目标,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创模的第一责任人,在市创模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创模工作负总责,对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高度重视,亲自过问,亲自抓落实。根据工作任务,拿出具体工作措施,明确序时进度和具体责任人,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模”氛围。通过召开各种会议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环保进社区活动,广泛宣传“创模”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与法制观念,增强全市人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和“创模”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创模”氛围。
3、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巩固达标排放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严格把好审批关,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切实控制新污染源。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产业和产品,优化产业结构。
4、加大投入,着力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全面整治城区河道,积极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工程,提高城市环境建设总体水平。组织开展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活动,加强市区绿化美化建设,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和清洁能源区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改善市区环境质量。
5、建立责任制,齐抓共管。对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和工作任务,根据各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进行分解,签定创模责任书,建立责任制和定期工作进展情况考核制度,对逾期未完成目标任务的,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市民的监督。
附:
*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相关部门、乡镇职责
为如期实现2008年将我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最新公布的《“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我市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市创模领导小组对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相关部门、乡镇职责进行修改和调整。调整后的各相关部门、乡镇创模职责如下:
一、环保局:负责全市创模规划的汇总编制、修订,并做好相关具体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率达到国家要求;组织开展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落实工作,环保目标责任制落实到位,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考核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全省前列;加强金市工业污染源管理,工业企业排污申报登记执行率达100%,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100%;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确保每年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国家重点环保项目落实率≥80%,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加强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物管理,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加强环境安全防范,确保全市三年内不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不发生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牵头制定全市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提请市政府定期组织演练;积极开展城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复查扩建工作,负责全市有关水体、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监测及全市工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确保城区全年api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全年天数的85%以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60db(a);按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确保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畅通“12369”环保举报热线,妥善处理环境污染案件;开展公众对城市环境状况满意率、创建工作知晓率民意调查工作,确保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85%;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国家is014000示范区等活动,各类创建数逐年增加;环境保护机构独立建制,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高,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版权所有
二、市发改委:负责将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确保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把好产业政策关,执行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制,严格控制新上有污染项目;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人均gdp>1.5万元;会同市环保局制定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市财政局:负责将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国家和省统一要求,设立污染防治基金专用帐户;设立年度创模基金,安排和协调创模重点工程项目配套资金并监督使用;根据市发改委计划要求,协调解决各项环保建设资金,确保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1.7%。
四、市建设局:加大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力度,负责城市广场、公园、景观、景点、观光带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面貌不断更新;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负责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报批工作,确保城区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10%;加大城区道路建设与维护力度;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城市环境卫生和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
五、市水务局:负责编制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及输送管网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0%;负责编制城区河道综合整治、给排水管网和防洪工程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且城区无劣v类水体;加强市自来水公司水源保护,确保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编制全市节水规划,并认真实施,确保全市单位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负责全市江滩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报批工作。
六、市经贸委: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执行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制,加大全市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全市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开展城区清洁能区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使用率≥50%;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按国家规定进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七、市统计局:负责创模各项指标统计管理工作,确保统计的数据真实、可靠、可信。
八、市城管局:负责编制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并组织实施,确保2007年底前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大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市容市貌干净整洁,使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负责组织开展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整治,环境管理符合要求。
九、市计生委:组织全市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确保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年度计划完成率达100%。
十、市公安局:负责全市机动车年检、报废及抽检工作;加强市区机动车辆尾气检测和治理,确保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5%;负责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商业噪声管理;负责开展市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在市区主干道设立禁鸣路段,确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
十一、*工商局:切实把好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环保前置审批关,严格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加强各农贸市场管理,开展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环境良好;积极开展白色污染防治工作,对在城区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及超薄塑料袋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十二、市交通局:负责城市出入口大道景观建设,保持本部门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干线路面完好,做好公路用地内绿化维护工作;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工作。
十三、市农业局:组织开展省级生态农业市创建工作;负责全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和报批工作;实施全市林业发展规划,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做好全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十四、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环境渗透教育,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环境保护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确保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85%。
十五、市卫生局:协助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卫生镇、村创建活动,抓好农村集镇饮用水源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医疗废水处理、医疗垃圾处置监管工作,确保医疗废水排放达标率、医疗垃圾处置率达100%。
十六、市国土资源局:加强国土及矿产资源管理,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工作。
十七、市广电局:组织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创模专题节目,开展创模宣传工作,定期播放创模公益广告,环境质量报告和空气环境质量日报、预报。
十八、市文化局:负责我市文物古迹保护和修缮工作;加大城区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协助城管、环保部门加强对娱乐业噪声监管。
十九、市建管局:负责建筑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防治扬尘和噪声污染。
二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将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烟气处理设施纳入锅炉日常运行管理中,确保烟气处理设施完好、运转正常。
二十一、市规划局: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求,优化城市区域功能。对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未编写环境保护篇章或说明的,不予审批。对工业、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未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不予审批。对城区建设项目规划的审批严格把关,确保预留的绿化面积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加强各类管线、城市雕塑、小区景观、户外广告等项目的规划审批,提升城市容貌品位。
二十二、市委组织部:负责将环境指标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并会同有关部门强化考核。
二十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加强经济开发区内工业污染源管理,确保各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加强对联合润通水务发展有限公司和福昌固废处理中心的运行监管,确保尾水稳定达标排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二十四、*镇人民政府:负责镇属工业企业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工作,配合做好“三废”稳定达标排放工作;配合做好市区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建设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按照全市创模方案中绿色社区创建要求,敦促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部门等单位实施绿色、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和环保进社区活动,及时协调解决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环境问题;按要求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城郊结合部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郊结合部面貌;组织镇属学校开展环境渗透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关键词:新区规划中的规划原则、解决措施、现状问题及分析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rend of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district, from the field study and found that the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research analysis step by step, at the same time, solutions to many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thus early in a project is analysed on the basis of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planning of the specific measures.
Key words: in the planning of new district planning principles, measures,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blem and solving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项目背景
锦州市拥有海岸线总长97.7 公里。近海水域面积12 万公顷,沿海滩涂面积26.6万亩,25 万亩近海渔场。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锦州还是辽宁省主要产盐区之一。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膨润土、萤石、花岗岩等。锦州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
(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与原则
1、现状概述
龙栖湾新区目前以荒山、农村居民点、临海丘陵、浅滩、农田及虾池为主。因此,从现状来看,整个规划区用地范围内,除现状滩涂、河流湿地外,城市绿地较为缺乏、水系未经梳理改造,尚未形成有序合理的城市绿地水系景观网络。
2、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本次总体规划绿地水系的规划目标为: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山-田-河-城-海交相辉映的、环境优美宜人的现代滨海水城。
第一阶段,到2012年左右,依据形成的道路网主干骨架,构建绿地系统基本结构; 以滨海为突破口,将海水、海景引入区内,进一步延长海岸线,创造更多的滨水空间和土地,提升本区环境景观品质和土地价值。
第二阶段,到2015年左右,在形成良好滨海岸线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向山林、河口湿地等内陆生态系统拓展。
第三阶段,到2030年左右,总体空间绿地景观形态基本形成;城市软硬景观、现代滨海城市风貌基本成形,成为滨海锦州的城市新标志区域。
3、规划原则
本次绿地水系规划,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山水河海等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生态系统,达到城市人工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自然和历史相互协调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自然环境格局,结合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与功能空间布局,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点线面结合的生态绿地体系;
关注环境质量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绿地作为开敞空间应充分考虑其景观作用,加强绿色空间、蓝色空间的视觉效果,滨海地带、滨河地带、环山山脚地带应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首要选择地带,居住区级绿地、街头游园应均衡分布,便于市民使用,带状绿地应考虑与城市步行系统结合,培育宜人的步行空间;
尊重城市生长的整体性原则: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及人工绿地水体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通过绿地水系建设,强化城市的区域中心职能,形成优美宜居城市环境,达到吸引投资、旅游和消费的目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4、现状及问题分析
滨海新区所在的滨海岸线为正南向阳光岸线,并且是背靠丘陵、南面大海,这种岸线条件在整个渤海湾,可以说是唯一的(其它城市的滨海主岸线绝大多数为东西向、或者北向、或者虽然南向但缺少背后的依托)。
同时,沿着滨海岸线,丘陵、平原、河流、湿地、沙滩、滩涂等各种地形并存,生态与景观条件极佳。这可以为滨海新区承担居住、生产和生活、树立滨海锦州新形象等功能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是,目前龙栖湾新区的滨海岸线,仍以河口滩涂、滨海养殖用地为主,并未形成真正的滨海岸线及大面积的建设用地,需要根据规划,进行填海造地、景观改造,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特色的滨海水城。
针对上述景观现状,未来龙栖湾新区的景观生态风貌、城市形象塑造,将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城市形象塑造过程艰难而漫长――作为新城,城市建设的起点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备,人文底蕴不深,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仍处于原始状态,如何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握好物质环境与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塑造完善鲜明的城市形象,将会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如何塑造独特的个性――在新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新城缺乏文化底蕴、个性特色已逐渐丧失。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城市形象千面一城,这两者一直是城市建筑学家密切关注的问题。而要想城市形象的竞争中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特色。这种个性特色不应是对历史的复制,也不应是对现代的抄袭,而是有着自己本土的文化元素,又能展现时代进步的城市形象。因此,如何挖掘提炼锦州城市文化、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个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的起步阶段――交通不发达,产业规模不完善,经济的起步阶段将会是发展障碍,新城的建设就目前来说只能依靠旧城;长远来说,新城必须有自己的经济带动点、自己的优势产业、更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所以如何借力顺利起步、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风貌,并反哺经济发展、尽快增强新区实力,也是新城形象建设中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指标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交通干线绿化要达国家标准。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40%,人均公共绿地达17m2/人,自然保护区/风景林覆盖率达11%以上,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
40%的城镇达生态城镇标准,生态农业区覆盖率达7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达80%以上。
(三)、城市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防治规划
1、城市空气
空气污染控制主要内容(措施)
A.控制氟利昂的污染,全面禁止氟利昂制冷剂的使用。
B.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测和治理工作。严格执行尾气排放年检制度,加强机动车尾气路检和抽检,对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限期治理或强制安装净化装置。
C.控制地面扬尘污染,施工场地必须配置防止地面扬尘装置。
2、水环境
水污染防治对策
A.坚持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和按环境功能分区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
B.对美舍河、海甸溪、龙昆沟等水道进行清淤疏浚,两岸截污,引入清水全面改善东西湖、大同沟、龙昆沟等水体水质;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新、扩、改项目采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C.削减城市污染物排放量,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完善中心区污水管网,排入市区景观水体的污水全部截流。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 充分发挥白沙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60%,2020年不得低于80%。在长流新区布置15-2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开发区的工业污水,减轻该海区水质污染。
D.做好供水管网规划,建设分质供水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降低用水需求量,减少各类污水排放量。
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1)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目标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任务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在规划年限内,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均达到100%.
(2)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措施
产生的生活垃圾现状是全部运至郊外简单填埋,没有按环保规范进行硬底化和配套的污水处理措施,造成地下水等的二次污染。在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的同时,根据海口城市规模和经济基础,兴建日处理约20万吨的焚烧发电厂,使工业有毒废弃物和医疗垃圾等特殊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
4、噪声
(1)2003-2020年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60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8-70dB(A);
(2)规划措施
A.发展城区公共交通。严格控制摩托车数量,城区按现状摩托车车辆数在2010年减少70%,主要交通干道不通行摩托车和排气、噪声不合格的小型汽车;
B.加强工业、娱乐业等噪声声源的管理和治理;
C.交通干道、住宅区绿化要达标,要在两旁形成多层宽面的树―灌―草绿化隔离带,以利削减噪声。
5、环境管理
(1)增加城市环保投资,加速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环保设施,使环境管理、规划落实到位。在今后10年至20年是本市环保投资建设的重要阶段,所以城市环保投资指数要由1%提高到4%以上;加强环保管理,保证环保设施100%的运行率,真正落实“三同时”的环保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