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械行业就业形势范文

机械行业就业形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械行业就业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机械行业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1.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对于高校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是有着明确的要求的,要求培养出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且能够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以及科技开发的人才来,通过这样一种要求就可以看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强调的还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专业教育体系的构造时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这样一种要求。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牵涉到机械行业的多个方面,学校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以及教学模式构造的时候主要需要以社会的经济状态为导向,也就是说,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综合性人才来。

随着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进步更是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重点工作,尤其是在机械行业内,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更是不断提高,而这样一种要求上的提高主要就表现在综合素质上。教学改革的推进和进行都是希望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都能够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当数量的高校内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包括专业设置过于狭窄、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严重以及专业知识面不足等,这都是需要通过切实的工作和努力来改变的。

2.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内涵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这样三个方面,除此之外,机械行业内的运行管理以及经营销售也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要素质,总而言之,机械设计行业进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同样关键的就是岗位技能,归根结底,也就是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在教学环节当中重视基础、丰富教学方向并强化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准确的把握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基本上就要求学生在机电、数控、管理、计算机、设计甚至是实际操作当中都有相当的表现。尤其是对于应用的强调,更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精髓所在,也是高校培养机械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特色所在,只有保证学生经历充足的应用实践才能够保证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表现出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优秀的创造能力。

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改进的措施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教学当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倡导参与式教学来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思结合,总而言之,高校就是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来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文当中具体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来对其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3.1.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当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当中,专业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讲解专业领域当中的重难点,与此同时通过知识的辐射来体现该专业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因此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试验的设计与操作,这样就能够在实践当中暴露出理论学习当中未曾意识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可见这样一种教学方式的好处和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3.2. 对比式教学

对比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国内专业教育与国外专业教育的不同之处,这样一种对比式教学可以从两个具体的方面和角度来进行,一方面是把不同的机械设备或者是机械材料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比国内外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表现。对比式教学同样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比较抽象的知识,并同时提升自己进行试验操作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3.3. 利用多媒体实现立体教学

在现当代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是必然的选择和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信息爆炸且信息的获取方式多样,使得信息必须在经过合理的筛选和处理后进入到学生的视野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时,可以按照教学对象所需要的内容来进行独立单元的划分与设计,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大量的机械产品照片或者是录像来让学生对于机械产品直观和准确认识,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企业的生产实例来鼓励学生设置课题或者是参与到讨论当中来,这样一种理论在实际当中体现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加速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技能的接收。而立体教学的好处则在于解决了机械结构复杂的问题,机械结构因其较高的复杂性往往平面图十分复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模型和部分零件实物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学生同样可以获得最为直接的视觉感受,加强理解的同时加强记忆。

3.4. 在企业内进行教学

这样一种教学策略就是将课堂转移到企业内去,具体来说,就是在课程快技术的时候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工厂内去进行专业技能的知识培训,在企业内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走到生产的第一线,就能够对自己在课堂当中学到的东西有更加直观准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内有非常过技能纯属且知识全面的人才,这样一些人员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企业活动当中去来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职业技能。

4.结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的优化和改革实际上是随着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而进行的,必须根据市场的导向和需求来进行动态改革,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全面且技能纯属的人才,更重要的就是加强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将来的岗位上能够更快的进入角色发挥出作用来。

参考文献:

第2篇:机械行业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实践教学 工程机械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jor of Independent College

HE Xiangyu,Chen Shuhan

(College of Automobil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efficiency o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jor of independent college, a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was proposed. With this method students can improve practical ability and acquire new knowledge in less time. The result of practical teaching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in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Practical teachin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1.引言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出:独立学院应确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智力开发、创新精神形成等方面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

我院工程机械专业已有近十年的办学历史,就业形势一直很好。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绝大部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独立学院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在体制、师资、生源等方面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尽管各独立学院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实践教学的现实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独立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如高职院校,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上岗。由于受师资力量的限制,独立学院教学计划中安排的一些实践课程,严格意义上说仍属于理论教学的范畴。独立学院在校内建立的实训基地仿真性不够,与现实工作脱节比较明显。

因此,如何调整和改革工程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体现我院机械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工程机械”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于机械行业的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我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的研究,这对于推动独立学院工程机械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直接为地方和机械行业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特别是湖南省工程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于高素质的工程机械专业的人才需求增长很快。然而工程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改革和尝试。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机械工程类领域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分别从知识、能力、社会意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也可以看成是对一个现代工程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各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能力的培养在机械专业教育任务中是相当重要的。美国经过调查研究,得出“拥有最优秀工程人才的国家,就拥有具备相当优势的经济和工业的核心要素”结论,提出“回归工程”、“重构工程教育”的口号。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重新引导美国的工程教育从科学向工程回归。教学上通过增加工程实践训练,增加设计内容,以增加学生工程经验。日本则明确地提出,工科大学四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程”,四年的教育过程要始终围绕工程和联系工程实际进行。工科大学的工程教育是教学的首要问题。德国的培养模式堪称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典范。工程师就是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德国模式除课堂学习外,还强调工程设计和实践,大学提供给工程界的是训练有素的工程师。然而,欧美国家的教育方式需要大量实践装备和企业的合作,这些资源要求我们不具备,不能照搬。然而其思想理念可以借鉴。

2.课程群理论实施方法与途径

2.1 改革目标。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体系,形成一整套新的、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适合我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工程机械行业工作的业务水平,从整体上提高人才质量。

2.2 实施的内容。

2.2.1 深入实践体系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整合工程机械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体系结构,选择或编写相关教材,重新编写教学大纲,调整学时。

2.2.2 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整合、完善现有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体系结构的整合、优化。经过近几年的投资建设,工程机械专业实验室已初具规模,但是利用率却不高。由于课堂教学中安排的实验课时较少,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综合性的实验,导致一方面学生动手的兴趣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实验室的设备被闲置。将“电液控制”、“液压与液力传动”、“CAD/CAM”实验室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工作,变以前验证性、参观性为主的实验为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2.3 改革教学方法,紧密跟踪工程机械专业前沿知识,以工程实例为驱动,强调知识的应用背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3 实施的方案。

2.3.1 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和专家,展开对工程机械专业实践相关知识关系和重要性的研究,理顺各知识的传授顺序,探讨以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培养学生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部分研究以调研、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并展开教研讨论来实施。

2.3.2 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工程机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重构课程的名称、内容,适应当前学校对培养计划的规定,删减陈旧和重复的知识,增加综合问题和前沿技术的内容。这部分工作可通过重新选择教材和自编讲义,重新修订大纲来实现。

2.3.3 新课程体系下进行实验、实习环节的改革。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和学校资源,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专业实验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效果等方面有充分的保证,提高教学质量。

2.3.4 新课程内容体系下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紧密跟踪工程机械领域前沿知识,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的,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4 教学效果评价。

工程机械专业的鲜明特点在于,授课理论与实际习题差距较大,学生往往感觉将理论掌握好了,做题却难度较大。这是由于工程机械专业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存在较大难度。

为了能够更好的评价教学效果,作业与实践评价往往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为了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将作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业是基础作业,这一部分主要基础较弱学生,使该层次学生通过努力,完成该部分作业,达到教学目标。第二部分为巩固类作业,主要根据教学大纲,采用中等难度习题,主要用来巩固所学知识;第三部分为深化类作业,主要针对层次较高学生,习题难度较高,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学中期考查是教学效果评价另一重要方法。在课程过半以后,可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考查学生前半部分的学习效果,并根据考查成绩及时调整每个的学习方法。同时,由于不同层次学生考查结果,要考虑到他们差异性,给与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对于学生的任何点滴进步,都要给与积极的肯定,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同时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结论

为了提高工程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效果,提出了课程群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方法。该方法紧跟机电控制课程的最新进展,体现我校机械专业的特色,使学生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最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机械行业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供需;结构性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5-0019-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5.05

盐城市是苏北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为了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实际状况,笔者近期走访了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并在所辖7个县(市)发放农民工调查问卷210份,同时组织对辖内50户样本企业及相关重点行业的用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总体就业形势较为稳定,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劳动力供略大于需,供求基本平衡

据调查,盐城市2009年三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用人单位共计402家,招聘各类人员共30077人,同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共为35806人,供大于求5729人,求职人倍率为0.84,与上季度持平,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0.34个百分点;当季用工需求人数比上季度增加4708人,求职人数增加5461人。上述数据表明,随着金融危机对该市经济影响的逐步弱化,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该市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当前劳动力市场供略大于需,供求基本平衡。

(二)企业用工需求突显,外资企业用工需求占比较低

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占比构成来看,企业用工需求占据了大比例。据统计,2009年三季度盐城市企业用工需求为29048人,占需求总量的96.58%,较上季度增长2.35%。分企业性质看,其中有限责任公司以用工需求16302人数居首位,占内资企业需求数的56.12%;私营企业居次位,用工需求为6148人,占21.16%;股份有限公司需求3100人,占10.67%。从上述数据可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公司企业的用人需求仍占据了全市企业用工需求人数的前三位。由于该市经济结构的原因,相对于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和需求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231人、0.80%和62人、0.21%。

(三)用工需求呈现明显“剧增拐点”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盐城市2009年1-6月就业市场疲软,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与08年同期相比出现“双降”格局,最低值出现于6月,分别为7582个和9357人,提供岗位数同比最大降幅为4月的25.52%,登记求职数最大降幅为6月的37.75%。但2009年7、8两月所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同比大幅增加,尤其是提供岗位数分别增长了30.98%、32.87%,使得用工需求在时序上呈现出明显的“上扬拐点”。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对该市影响巨大,企业整体形势下滑,用工需求大幅下降,企业提供的岗位数处于低点。而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出台了一揽子计划,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用工需求大幅增加,致使7、8月份提供岗位数同比大幅上扬。

(四)外出务工人员总体规模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半数以上

据2005-2008年度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的统计数据显示,该市外出务工规模已超出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其中2005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58.9万人,2006年达161.98万人,2007年达168.4万人,2008年达173.93万人,2009年达181.32万人,其占当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分别达58.09%、59.21%、59.07%、60.32%和62.33%。由此可看出,外出务工(劳务输出)已成为该市农村劳动力流向的显著特征,也已成为当前五成以上农民的共同选择。

(五)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增长规模有限

据统计数据显示,盐城市2005-2009年外出务工队伍的规模呈逐年扩大上升势头,但增长的规模较为有限。如2006年全市外出务工人数较2005年净增加3.08万人,增长1.94%;2007年较2006年净增加6.42万人,增长3.96%;2008年较2007年净增加5.53万人,增长3.28%;2009年较2008年净增加7.39万人,增长4.25%。此外,从该市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情况来看,2009年占比较2005年占比增加了4.24个百分点。

(六)外出务工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盐城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首先,从务工流向的总体区域来看,“输出”(即出市务工)占比较高,约为65%;“就近就地转移”(即未出市务工)占比较低,约为35%。而从市外转移就业的具体分布区域来看,全市的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广东等珠三角地区也有少量的务工队伍。据调查问卷显示,选择在上海、江浙地区务工的人数达123人,占比高达59%;选择在广东省务工的仅25人,占比为12%。其次,从外出务工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来看,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建筑及机电行业,其占比分别为28%、38%和20%,这主要是因为上述行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七)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逐年上升,农民务工意愿强烈

据调查统计,2009年以来盐城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31万人,其中近地转移4.61万人,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30%,且近地转移人数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2007年该比例为32.26%,2008年末该比例增至32.76%,2009年三季度末,该比例则达到33.43%。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此前本地就业空间容量较小,大批农村劳动力都劳务输出至苏南、上海、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随着本地经济的崛起,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增强,工资待遇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在本地企业就业。此外,调查问卷还显示,57%的农民愿意外出务工,52%的农民工最看中工厂提供的工资待遇,其次,21%的农民看重工厂对工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二、当前劳动力供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现象明显。据调查了解,目前盐城市企业大约缺工1万人,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岗位。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但却招不到工人,用工缺口趋势于扩大。如在本次调查50户样本企业中,显示缺工的企业达17户,占比为34%,缺工总数达2443人,主要集中于纺织、化工等行业;12户纺织企业中有8户缺工,缺工人数达795人;10户化工行业中有3户缺工,缺工人数为238人;又如该市下辖建湖县20户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中小企业实际需要工人18022人,目前缺工2166人,占比达12.02%;部分乡镇中小型纺织企业也存在用工缺口。从以上企业的“用工荒”现象可发现,此类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且所缺职工大部分为一线工人。

2.制造业用工需求缺口高居榜首。据调查,从行业分组的需求结构来看,2009年三季度盐城市制造业需求人数达1.9万人,占整体需求的66.48%,这一比例凸显出制造业用工的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造业的复苏迹象。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10项职业中,制造业占7个,其中排名首位的缝纫工、挡车工需求人数为5101人,求职人数仅为176人,缺口率高达96.55%。这主要是由于该市作为传统的产棉大市,近年来纺织、服装业飞速发展致使工人供不应求,但这一现象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某纺织工业园是世界一流设施的纺织企业,2009年以来职位需求近千人,但至目前仅招到200多名挡车工,用工缺口仍在800人左右。

3.各行业用工需求不均衡,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据所调查的样本企业情况显示,目前各行业的用工需求不均衡,其中以纺织、化工等行业的需求人数居多。如据对滨海县6户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查显示,进入三季度以来,企业订单饱满,同时出现了用工难题。6户纺织服装企业实际需要工人17437人,目前缺工1108人,占比6.35%。其中缺少技术工469人,缺少普通工639人。随着化工行业形势的逐步好转,相关企业的产能开始恢复,用工需求大幅增加,据对以化工为支柱产业的响水县8户化工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6户企业缺少工人,占比75%,无企业反映有冗员现象。此外,与上述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油机械行业的用工需求则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部分石油机械企业在手订单不足,预计下一阶段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目前基本无额外用工需求。

4.富余劳动力仍较多,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道远。据调查,下辖东台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目前为57.6%,尽管居全辖各县(市)前列,但与苏南发达地区80%以上的转移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近20万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剔除一产所需的劳动力以外,尚有近10万劳动力需向二、三产业转移。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会增加,且由于富余劳动力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转移难度也随之较大。

5.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就业选择范围狭小。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1]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无技术专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时间、目的地、从事职业等方面都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行业选择范围狭小,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装修、贸易餐饮和服务等行业,且大都从事简单、低层次劳动,具有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就业稳定性差等特点。

(二)成因分析

1.用工需求量大、工资待遇不高。随着经济逐渐回暖、年末经济的带动,部分行业订单开始增加,用工需求增加,尤其是纺织服装与化工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是盐城市的支柱行业,而纺织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此类企业的用工需求相当大,且其用工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订单变化的影响。随着总体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纺织企业的订单数有所增加,用工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化工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好转,产能逐渐恢复。据调查统计,目前某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的开工率普遍回升到高峰时80%左右的水平,出口缓慢恢复,订单情况良好,部分化工企业开始新增车间,用工需求较大。然而,此类企业由于利润低,难以支付提高工人工资和改善福利待遇所需要的成本,对劳动者缺乏吸引力。如纺织工人劳动强度相当大,月平均工资仅为1000元左右;机械设备行业工人工资大约为1500元;化工行业由于其特殊性,一线车间工人工资较其他行业稍高,能够达到每月1800-2000元左右,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综上所述,用工需求量大,但工资、福利待遇不高,对工人吸引力不足是造成企业缺工的重要原因。

2.就业的性别、年龄结构矛盾较大。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看,由于盐城市纺织、服装行业需求相对旺盛,这两个行业对女工的需求较多,该市2009年三季度对女工的需求为15053人,占50.05%,对男工的需求为9442人,占31.39%,女工的需求比男工的需求高18.66%;而从求职方面看,男性18672人,占52.15%,女性17134人,占47.85%,男性求职略多于女性,因此就业的性别结构矛盾较大。以下辖滨海县为例,该县以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用工需求以年轻女性为主,而目前滞留在家返乡农民工和剩余农村劳动力多为男性,全县220家企业缺工达6400人,难以从本地现有劳动力资源中招到所需人员。此外,就业还存在一定的年龄结构矛盾,从2009年三季度市场需求来看,对25-34岁这一年龄段的需求最多,为12145人,占40.38%;而求职人员方面,35-44岁年龄段的最多,为10962人,占30.61%。现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不愿从事此类苦力劳动型的职业年青人数居多,因此对年龄有限制的企业仍存在用工短缺现象。

3.劳动者求职观念发生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使广大就业者进一步意识到工作稳定的重要性。部分中小企业因效益低下而停产,停产期间仅给工人发放少量生活费,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来源。部分企业无视劳动合同制度,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社会保险落实不到位,农民工如遇工伤、疾病等更是处境艰难,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不稳定,生产起伏性大,员工收入难以得到保障。如据对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显示,22%的受访农民工对工作选择持谨慎态度,担心突然无故被辞退。目前此类企业招工缺口的存在正反映了此情况,劳动者对于目前的招工没有信心,考虑更多的是工作的长远性。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满足。

4.劳动者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适应。从企业的需求情况来看,企业需求较多的是技术工人,从被调查的17户缺工企业来看,其中15户企业缺少技术工人,占比达71.4%,而市场上技术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现。企业要求技术工人能直接投入生产,然而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却跟不上需求的步伐。一方面,一些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另一方面,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只使用、不培养员工的企业较多。此外,培养1名熟练工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用工量放大的情况下自然供不应求。

三、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趋势预测

(一)经济企稳回升将难以在短期内缓解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现象

随着经济逐渐回暖,企业生产逐渐恢复,企业订单数量也有所增加。从盐城市48户工业企业问卷的调查显示,2009年四季度企业总体的经营状况指数为35.42%,比年初增长了25%。且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17%。经济稳步回升,产能扩大、投资增长带动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加。尽管从总的供求数量来看,供给大于需求,然而就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因此该市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在短期内仍存在,2010年该市可能缺缝纫工、挡车工、化工一线操作等工种约2万人。

(二)预计今后一阶段劳动力市场将呈现总量平衡、结构失调、局部紧张的格局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受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劳动力自然增长大幅放缓,同时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吸附力不强,劳动力外流现象也日益突出。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一部分人员回流家乡创业或务工,因此在总量上有进有出,将呈现弱平衡状态。其次,从用工需求角度来看,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此外由于当前初择业者受教育程度较高,对自身工作的期望值也较高,基于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考虑不愿从事一线车间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线工人将呈现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的失衡局面。再次,从行业差异角度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将面临长期用工紧张的局面,而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服务型行业则将会吸纳更多的务工人员。

(三)随着部分行业、企业用工短缺现象的延续和加剧,有望带来企业用工成本的“压迫式”提升

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很大,而由于一时难以大幅提高工资水平致使企业用工短缺的状况短期内可能还会持续。而从中长期来看,这一状况将可能导致企业工资水平的被迫上涨,而随着用工成本的提升和加大,此后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用工短缺现象,如问卷调查显示,有32%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在工资待遇有较大幅度增长时,将会选择外出务工。

(四)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将相对减少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初盐城市有少部分外出就业人员返乡回流,且由于本地企业受危机影响致使出现裁员现象,同时部分农民选择了就近就业。据2009年初该市农转办百户抽样调查显示,在100户中实有劳动力199人,已实现转移117人,其中劳务输出70人,占已转移人数的59.83%。而通过对未转移的82名农村劳动力调查发现,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14人,占17.07%,可见该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务工资性收入增长较为困难。此外,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逐步减少。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上的劣势,上述种种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五)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数量和比率将呈稳步攀升态势

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这一方针的提出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全市经济的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数量和比率将继续呈稳步攀升态势。

(六)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偏低将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范围的拓展与就业的稳定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企业对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的需求日趋强烈,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无法同步提升,将导致“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从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来看,企业最急需的即是技术工人,只有让农民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实现“工作稳定、收入提高”的目标,也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2]

参考文献:

第4篇:机械行业就业形势范文

关键词::制图教学,技术,艺术灵感

 

如何把相对枯燥的技术学习变成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一直是职业教育技术教学的难点,在多年的制图教学中,笔者充分认识到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变技术讲授为艺术引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制图课枯燥、抽象,不容易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激发兴趣是课程成功的关键。

一是现场参观培养兴趣。在开课前,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使学生了解任何一个零部件都要经过“设计―绘制图样―制造加工―装配使用”等工序,任何一道工序都需要操作者掌握识图和绘图两个技能,让学生了解学习制图课的重要性,培养学习兴趣。。

二是形势讲解引导兴趣。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当代科技发展动态,特别是机械行业的一些新形势,例如数控机床、电火花加工及线切割等,使学生了解当代机电一体发展趋势。注意给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使学生增加危机感和学习的紧迫感,提高学习自觉性。

三是情境竞争升华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绘图比赛,比速度和质量;举行读图比赛,比读图快速和准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轻松掌握知识,而且使制图课本身也充满魅力。

四是实际体验巩固兴趣。利用实习机会,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打破课堂授课的局限性。在读零件图课程中,不只要求学生看懂零件的形状,还考虑零件具体的加工过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每个零件的加工顺序,编写工艺卡,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密切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制图课的实用性。

二、让课堂涌动知识的源泉

同样的课程,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技术教学就是要打破以往的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活起来。

一是让课堂动起来。在讲授《械制图》课时,注重讲清楚其生动的形成过程,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让学生在直观演示其形成过程中掌握制图的规律和规则,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如在讲点、线、面的投影及三视图的形成时,发动学生利用硬纸壳制作出空间模型,并以小球代点,以笔代线,以三角板等代替平面图形,在自己的空间模型里投影后再自己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其投影图形成过程,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指导学生以简单形体为例,学会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对应关系,来绘制三视图,并通过“量左右、比高低、分前后”找出三视图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读图做好了准备。

2、让思维动起来。《机械制图》课的另一要求便是由平面图形再回到空间形体,这也是制图课知识传授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在讲授读图方法的同时,课后指导学生利用萝卜、橡皮泥等由三视图想出空间形体形状,切出模型后再与三视图对照。通过大量的由图到物,再由物到图的反复练习,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由平面图形到空间形体的转变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熟练识图的目的

3、让能力提起来。制图课中绘图是一个难点,特别是零部件表达方案的选择和尺寸标注。。在教会学生各类表达方法的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零件图和装配图时,把从工厂精选来的各类典型零件和装配体(如机用虎钳、机床尾架等)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拆卸装配体并用测量工具测量每个零件的尺寸,要求每个学生应用前面所学知识选择出表达方案;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每种方案的优劣,选出一种最佳方案,最后再与工厂车间的生产图纸相对比,找出优缺点,让每个学生都提高自己的综合表达能力。在标注尺寸时要求学生从生产加工实际出发,对零件进行尺寸标注,力求达到“正确、完整、清晰、合理”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本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具备了独立设计绘图的能力。

三、让实效检验教学成果

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应用,学习的终极是实践,为巩固效果,注意做到两条腿走路。

一是信息化出效率。充分利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在讲旋转视图时,利用复合片,采用抽拉、旋转等操作方式来演示讲解,使学生很快掌握了画旋转视图的过程是先旋转后投影。在讲剖视图时,自己动手制做课件,用多媒体演示剖视图的形成,把“剖―移―投影”的过程动化,学生也就豁然开朗,很快就可以掌握剖视图的定义及整个形成过程,再经过部分练习后,就可熟练地绘制剖视图。

二是归纳总结出成果。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整体接受能力较差,而且对制图课又具有畏难情绪的特点,注意把制图中的一些规律总结归纳成简单易记的几个字或几句话,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并注意采用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前后对照的过程中,把所学内容牢固掌握。例如,讲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时,把这部分知识与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相对比,并把点的三面投影规律归纳为“X坐标对正,Z坐标值平齐,Y坐标值相等”,这样学生不仅很快记牢了点的投影规律及三面投影图画法,而且找到了三个坐标与形体长、宽、高之间的对应关系“X―长,Z―高,Y―宽”。又如我在讲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的时候,把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征及判断方法归纳成下表:

 

项目  

名称 投影特征 判断方法 备注 投影面平行线 两平一斜 平行于“斜”线所在的投影面 “平”指投影平行于投影轴

“斜”指投影也投影轴倾斜 投影面垂直线 一点两线 垂直于“点”所在的投影面 一般位置直线 三斜线

第5篇:机械行业就业形势范文

(一)产业基础

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客观来看,加工贸易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首先取决于各国产业的要素优势。要素优势影响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配套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的发挥也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加工贸易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要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

1.劳动力供给

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天赋比较优势,对于拥有12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并致力于由封闭向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这一优势自不待言。中国在工业化和经济转型中释放出来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供给,促进和保障了中国东部地区十几年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与繁荣。而且,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繁荣之后,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几乎没有上升。

就中长期来看,在未来十年内,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来自人口自然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人口和来自企业深化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等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失业人口,使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十年内,每年约有2700万新增就业人口。以年均国民经济增长8%计算,依靠经济增长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约为810万,以充分就业为标准,中国每年仍有上千万的待业人口。这种就业形势表明,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优势仍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中国在劳动力方面呈现出的显著的比较优势预示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在中国仍将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技术水平

产业的基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决定跨国公司转移技术水平高低的主导因素,通常情况下,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性技术,转移技术水平等同于或略高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经过数十年的工业化建设,中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在进口替代条件下,这些产业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在外贸和外资的强烈冲击下,多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纺织、服装和家电等消费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总体来看,中国产业的技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悬殊。

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到90年代中期,中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从设备状况来看,制造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占全部产业设备的24.6%,其中,为其他行业提供机械装备的机械行业本身设备就十分陈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占11.82%,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的占52.74%,还有约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就产品档次而言,达到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只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的水平(《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由于产业设备落后、产品质低价高,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产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局面是造成我国加工贸易中间产品供应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了内资配套产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扩散和技术外溢,也妨碍了加工贸易对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3.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综合表现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如表1所示,1985年,在主要出口制成品中,中国呈现比较优势的制成品只有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这些制成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使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处于弱比较优势状态。90年代中期以来,这种局面有了很大改观,1996年,中国出口制成品中除去原有的纺织、其他金属制品、成衣和杂项制品之外,无机化学、医药品、办公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机动车辆和光学仪器也呈现出比较优势。但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机电产品部分比较优势为弱比较优势,成衣和杂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强比较优势。表1 中国制成品贸易竞争优势的变化 (%)

SITC分类  1985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有机化学品  -0.380  -0.149  -0.258  -0.107  -0.105  -0.148  

无机化学品  -0.050  0.593  0.636  0.632  0.612  0.597  

染料鞣料及色料    -0.288  0.200  -0.165  -0.133  -0.082  -0.046  

医药品  n.a  0.212  0.306  0.493  0.624  0.521  

精油、香料、化妆及清洁品    1.00  1.00  0.614  1.00  n.a  n.a  

化肥  n.a  -1.00  -1.00  -1.00  -1.00  -1.00  

人造树脂、塑料及纤维素等  -1.00  -0.699  -0.898  -0.846  -0.869  -0.494  

其他化学材料及制品    -0.347  -0.327  -0.390  -0.314  -0.272  -0.819  

加工皮革制品及硝制毛皮    -0.526  -1.00  -0.619  -0.456  -0.500  -0.372  

橡胶制品    n.a  1.00  1.00  1.00  1.00  -0.417  

软木及木制品  -1.00  -0.348  -0.230  -0.181  0.036  0.085  

纸、纸浆制品及纸板  -0.483  -0.434  -0.564  -0.527  -0.563  -0.573  

纱、纺织制品  0.340  0.142  0.057  0.113  0.005  0.071  

非金属矿加工品  -0.183  0.488  0.430  0.406  0.449  0.446  

钢铁  -0.967  -0.380  -0.515  -0.672  -0.285  -0.262  

有色金属    -0.776  0.015  -0.476  -0.074  -0.287  -0.146  

其他金属制品  0.098  0.454  0.447  0.383  0.440  0.529  

动力机械及设备  -0.734  -0.729  -0.507  -0.527  -0.351  -0.351  

特殊工业的专用设备  -0.944  -0.601  -0.852  -0.879  -0.848  -0.741  

金工机械  n.a  -0.503  -0.688  -0.894  -1.00  -1.00  

通用机械设备及零部件  n.a  -0.527  -0.579  -0.655  -0.576  -0.360  

办公机械及资料处理设备  n.a  -0.346  -0.049  0.125  0.325  0.336  

通讯录音复制器具及设备  -0.930  0.016  0.066  -0.005  0.214  0.174  

其他电力机械仪器及零部件  -0.836  -0.254  -0.150  -0.090  -0.043  0.066  

道路机动车辆  -0.965  -0.058  -0.504  -0.454  0.079  0.287  

其他运输设备  -0.752  -0.739  -0.493  -0.727  -0.383  -0.171  

卫暖、管道及照明设备  n.a  n.a  1.00  1.00  1.00  1.00  

家具及零配件  n.a  1.00  1.00  1.00  1.00  1.00  

旅行用品、手提袋等  n.a  1.00  1.00  1.00  1.00  1.00  

成衣及衣着用品  1.00  0.990  0.949  0.949  0.920  0.931  

鞋类制品  n.a  1.00  1.00  1.00  1.00  1.00  

专业和科研及控制仪器具  -1.00  -0.606  -0.525  -0.462  -0.364  -0.223  

摄影器材、光学用品及钟表  -0.721  0.132  0.130  0.228  0.279  0.343  

其他杂项用品  0.236  0.438  0.618  0.684  0.633  0.746  

资料来源:UN: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Yearbook。

中国80年代初的产业竞争力状况决定了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只能居于劳动密集型环节,从附加值最低的组装工序开始参与国际分工。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所发展,但这些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不高,国际比较优势呈弱势状态,因而,中国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有所上升,但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仍占主要部分。

(二)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之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在加工贸易发展中,除去跨国公司的主观因素,东道国当期的产业技术水平决定了跨国公司初始的技术转移水平,而东道国产业的技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则决定着技术外溢效果,并推动着新一轮的技术转移和外溢。

中国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研发经费的不足是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的首要障碍。无论国家、产业和企业,中国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都处于世界落后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距甚远。在国家层面上,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约在2~3%之间,发展中国家约在1~1.5%之间,而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则徘徊在0.6%左右,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科技统计数据》,1998年);在产业层面上,中国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为0.29%,其中机械制造业为0.53%,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0.35%,纺织制造业为0.12%。而美国在1992年产业研发投入平均为3.7%,其中最高的是医药与生物技术,达11.5%,最低的是食品业和服务业,为0.7%;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左右,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只占企业的45.6%(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研发经费的低投入直接影响了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是我国技术引进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失调。1998年,大中型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经费之比为1∶0.05,远低于1∶10的国际水平(王昌林、张志宏:”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国社科院院报》,2001年4月17日)。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大幅度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加之各种体制问题的制约,我国产业技术不仅不能有力地辅助企业加工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而且也难以紧随外企先进技术的转移进行追赶式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

(三)机制制约因素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中,各领域中尚未改革到位的运作机制制约着经济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加工贸易也不例外。

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中,深层次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由于机制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使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微观主体为三资企业占据,加工贸易对产业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中国台湾、韩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进程中,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内资企业迅速地适应了跨国公司的需求,形成了高质量、大规模的供应能力,通过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他们成为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升级换代的微观主体,在加工贸易发展中不断壮大。而在我国,承载着国家大部分要素资源的国有企业,由于机制僵化、市场适应力差,没有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而民营企业则因许多束缚条件尚未成长起来,这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之间。这种局面一方面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尽管这些基础本身尚待加强和提高。另一方面,发展加工贸易可能带来的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被大幅度抑制,更重要的是,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积累实力、发展壮大的进程没有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影响加工贸易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另一重要体制性问题是科技体制改革不到位。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由于直面市场竞争,企业具有最直接和最强烈的研发需求,因而,企业应是产业技术引进、吸收和创新的主体。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基本是政府计划、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主导、项目管理,缺乏市场化、产业化导向,在风险融资不发达、不规范的情况下,有限的人力、资金投入没有合理的配置机制,投入产出效应极差。据1997年的统计数据,美国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73%,日本为65%,德国为66%,俄罗斯为69%,韩国为67%,我国仅达43%(史清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在这种背景下,希望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进入加工贸易链条的企业既得不到科技资源,也难觅技术支持和援助,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遭遇不到有力竞争,转移技术的步伐就会相应放慢,这样,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外溢既缺乏有效的利益激励,也缺乏有力的竞争促进,这是加工贸易发展中技术进步和外溢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

影响技术进步的一个较为特殊的问题在于知识产权制度。树立正确的经营意识,培养牢固的守法观念,在中国产业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知识产权观念淡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为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政策环境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一揽子”要素效应和加工贸易在促进出口、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争相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我国也不例外。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外资和加工贸易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经济政策和行政管理方面给予了各种“超国民待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软硬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但是,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利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负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各种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不完备现象影响或抑制了中间配套产品的生产,从而对技术转移和外溢构成障碍。其中包括,关税政策中对最终产品高关税而对中间产品的减免税;出口退税政策实施中,对境内结转的上游企业不实施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时间长,周转环节多;深加工结转“先征后退”等等。

另外,加工贸易运转中也存在一系列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生矛盾的政策因素,需要在实施中加以修正和解决。表2列出了接受调研的企业对相关阻碍政策依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的分值情况。根据表中分值情况,目前对企业技术进步最重要的阻碍因素是进口手续的繁琐和进口设备关税、增值税过高,其次是减免税的设备目录不够明细、样品进口受到限制,再次是知识产权问题,其他两项的分值较低,重要程度相对较轻。

表2 阻碍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政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