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高中语文得与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得与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得与失

第1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问题

首先,现阶段的高中选修课所赋予教师与学生的选课权利只是形式上的所谓选修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必修课教师只是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材进行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各个学校可以依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种,但是,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都普遍认为,现行选修教材“不够完善,只注意了时代性,而没有很好的科学性”。所以,大部分的学校只会选择与高考关系比较接近的、以文学为主体的选修教材。而这种选择则直接忽略了对非文学的社会应用语文的选择。因此,这种在表面上提供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实质上依然具有严重后果的单一化倾向,而且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现阶段的选修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高中生本来就面对强度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重点知识的学习上导致选修教材的学习时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少,这就使得通过选修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成为一种奢谈。比如,大多数语文教师会立足于高考的命题重点对选修课上的《古代诗歌鉴赏》大讲特讲,但是对于《新闻阅读与实践》等与高考关系部密切的知识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在课下自己看。最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选修课课程的开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管理。对于选修课教学学校没有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对于学生的选修制度,没有向学生配发必要的选课手册,对学生选课的具体指导较少,甚至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展选课指导活动。

二、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

1. 优化选修课程设置,精简选修内容。

语文选修科目设置繁多,教材开发品种过多,占用课时过多,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国情和汉语言教育的传统与特点。语文选修课应该减少学习模块,缩减课时,恢复到它应有的地位,那就是语文课程标准表述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从这一认识出发,语文选修课的模块设置、课程选量、课程安排等都需要重新审视。选修教材里的文本只是供教师教学时选择使用的材料,可以从头至尾全部使用,也可以根据对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和学生现实水平的分析,对文本加以筛选,使用最有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材料实施教学。当然,也可以根据教学分类目标的不同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选修课宜与必修课并行开课(并非指从高一开始设置选修课),但这要防止选修课被敷衍、挪用,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以免被虚化。选修课不能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应该在充分调研学生学习兴趣与特长的基础上开设精而专的选修课程,力争选材开口小巧一点,探究实践深入一点。

2. 扭转教师观念和“修正”高考的策略。

加大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力度。目前高中语文教师能真正上出具有真正意义的选修课的人不多。只有老师素质提高,观念转变了,才知道怎么教,才会教,学生才有可能会学。教育部门应为老师提供足够的培训的机会与时间,让所有在一线的语文老师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新课程特点,转变传统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真正明白选修课的性质与特点。淡化选修课以至整个语文课程与高考的密切联系。因为语文选修课程千差万别,如何能够通过一张试卷予以全部关照?更重要的是,这种“迁就”态度会进一步强化教师应试意识,促使选修课程“必修化”。因此,要让选修课以其真正价值生存下去,淡化教师应试意识才是上策。一方面语文高考不应公布过于明细的考试大纲,消除教师琢磨考纲的心态,让语文教育回到踏踏实实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来;第二方面是语文高考题要超越教材版本与文体限制,超越必修、选修限制,考出语文的“真精神”;第三方面是语文高考题型和选材最好常变常新,以此消除教师“技术化套构”和“厚此薄彼”心态,踏踏实实研究教材,老老实实教语文。做到上述三点,语文选修课才可能有立足之地。另外,教育理论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持续不懈地给应试化教育者“洗脑”,以理论和事例证明培养学生扎实语文功底的考试效果胜过题海战术与教学技术化,从而还选修课教学一片空间。

3. 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习实际。

第2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一、音义误释

l、“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课本注:“适合,依照”。音义均注错。“适”有两个音项:一读“shì”;二读“dí”。“适”当“适合”解读“shì”。可诗中该读“dì”,顺从的意思。《汉语大字典》音项(二):“dí”,义项1:顺从。恰好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诗句和余冠英的注:“适,顺从”佐证。

2.“近抚之,气息惙然”(《促织》)课本注:“惙(chuò)然:气息微弱的样子。”按“惙”字读音注错。“惙”字有两读:作忧愁疲乏解读“chuò”,作沮丧貌解读“chuì”。《汉语大字典》“惙”字音项(二):“chuì”沮丧貌。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引《声类》:“惙,短气貌也。”“气息微弱”的样子,即“短气貌”,故此“惙”应读“chuì”。

3.“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祝福》)中“炮烙”,课本注:“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到烤红的铜柱上烫死。”文中的祥林嫂分明是站着的,正准备“去取烛台”,也可离去,只是一时失了神,“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他才走开。”故此处误将古代刑罚“炮烙”与后代刑罚“炮烙”混用了。后代刑罚“炮烙”:用烧红的铁烙人的身子。《汉语大词典》“炮烙”正引《祝福》中的话佐证,同时指出“炮烙”亦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二、欠准确

1.“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课本注“响震”:“震动”。欠妥。“响震”是主谓结构:响声震动。此话意为“没有不象受到(巨大)响声震动而失去了常态的。

2.“定国是之诏。”(《谭嗣同》)课本注“国是”:“国事”。“国是”非泛指国中之事,而是指国家政策、大计。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课本注“速”:“招致,动词”。按燕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即便不用荆轲刺秦王也将灭亡,刺秦王加速了燕亡的日程,这是自然的。故“速”应作“加速”、“加快”为是。

三、有失原意

l、“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注“为好”:“和好”;旧教材注:“联欢”,均失其原意,断句失误所致。“好会”是偏正结构,不能断开,拟新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好会”,友好会见。

2.“哭丧棒”(《阿Q正传》),课本注:“旧时在为父母发表时,‘孝子’须手持一根‘孝杖’(也叫哭丧棒),以表示悲痛难支。”这儿用的是它的引申义:对打人棍棒的贬称,借以诟骂洋先生。但凡非丧葬场合用的“哭丧棒”均属对作恶者手中棍棒的贬称。

3.“告病”(《教战守策》旧版),课本注:“指生病”。不妥。“病”是名词作动词用,“有病”。“告病”应释作“称说有病”。《汉语大词典》诠释“告病”同此,正引《教战守策》此话佐证。

四、未辨通假

l、“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与妻书》)中的“旁”字课本漏注,“旁”通“傍”,读“bàng”,依傍,依偎。

第3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起到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等,都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当前的高中语文急切需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这里我以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进行探索,谈谈关于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想法。

一、声情并茂,锤炼语言,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切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是交流的主线,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学作品中,动之以情,则易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如果说课堂上只有冷冰冰的面孔,没有任何温度的语言谈何有效?心理学认为: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可是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满怀,滔滔不绝,而台下学生也在忙于自己的交流,一片嘈杂。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高考命题的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只有背诵题是课内的,一些学生质疑:学了也不考,学了有什么用?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整体的语文素养也是参差不齐的。课堂上为了追赶所谓的进度,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有提问,也是只能关注到少部分同学,不能关注全体。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不再是充满灵性的美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而是变成了面目可憎的说教,无边无际的试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锤炼语言艺术,用精湛的语言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插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故事、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那么,学生即使在上述思想的支配下,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学习中来。这些“碎语”不仅可以调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而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课堂高效。

二、创设情境,精心导入,让兴趣点燃智慧的火花

每堂课都需要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一开始就看新课的导入是否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恰当的导入手段和精彩的导语往往能够在课堂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肯学、想学、会学”,使课堂真正达到高效。例如我在讲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在委婉凄凉的旋律中理解一个末世皇帝的无奈;讲选修《项羽之死》时,导入由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创设情景,让他们在音乐氛围中理解英雄的形象。这样很快便把学生在课间十分的娱乐躁动稳定下来,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使课内外紧密结合。其实导入的方式很多,比如讲故事、朗诵诗歌、理解成语典故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很快投入学习之中。

三、目标明确,把握重点,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当下的课堂总是目标太多而且模糊,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师教的指南,又是学生学的指标,也是语文课堂评价的依据。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上课前就要“瞄准最后的结果”,这个目标要根据教师选取的教材内容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学生,写好教案,做到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标越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就越紧凑,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的目标要重点突出。一堂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了,讲什么,练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证重点。所谓全面,是指在课堂40分钟内能够解决的最大范围;所谓重点,是指从面面俱到的任务中找出占主导地位的任务。例如,讲《荆轲刺秦王》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古文《庖丁解牛》教学目标为: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上理解养生之道。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语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完美整合。

四、凸显特色,巧设提问,拨动学生思考的心弦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喜开始的”,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到。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如何思考”,帮助他们思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正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呢?北大钱志亮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能够触及学生思维神经的问题,于艺术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树立着思维导向目标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扩展学生思维时空的问题,能迸发出思维火花的问题。”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探究,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整个课堂就会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师生关系就会呈现出和谐之美,教师不再是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课堂因而变得高效。

第4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关键词】文本细读 质疑思考 斟字酌句 角色转变 主题达成

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地意识到“文本细读”对于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性。于是在语文教学中,笔者留意文本细读的实践与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文本细读是20世纪40年代英美批评流派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我们参照它进行文本的解读和教学,研究它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什么是文本?文本是一种术语,指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尤其是经典作品就要慢慢地读、细细地读,读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里去,读出它们所蕴含的深层意思。我们要通过有形的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里,与文字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当时的时代对话。

二、怎样进行文本细读

(一)反复研读

文本一定要反复读,读一遍两遍是读不出什么味道的。刚拿到《表哥驾到》这篇文章后,我赶紧细细地看了一遍,生怕漏掉什么。我边看边画,边思考:文章要说什么呢?四个人的性格如何?你更喜欢哪一个?对于两个妈妈你想说些什么?你的妈妈又是怎样教你的?文章的写作手法是什么等等。带着问题,我看了第二篇。发现表哥的写作手法是先扬后抑。“我”对表哥态度改变的原因?还有文章的主旨是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能更全面的发展,愿望是好的,但教育方式方法不够妥当。再看第三篇时,我在想“表哥驾到”能否改成“表哥来到”?看了三遍才又有点感觉,后来又读了许多遍,教师读熟了,读透了,才能在课堂上成为有效的引路人。

(二)善于质疑和思考,慢慢走进文本

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因此,作品最终必须由读者完成,也只能由读者完成。《表哥驾到》中分析“悲怆”在文本阅读中的意思,如果只理解为极大的悲伤、悲痛,那只是它的字面意思,这个词在统观全文其实包含有许多种情感(心情)。在《表哥驾到》的阅读中,文末的“悲怆”是由前面许多复杂情感的积累而导致的。在这篇文章中它包含有郁闷、无奈、害怕、自卑、矛盾、委屈等多种情感。这么多复杂的情感怎么处理?只要再仔细读一读,不难发现这些情感在文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那就是“我”的三次诅咒:文章开头的第一段中的话 “真想掌握一句呼风唤雨的咒语,假如现在念上一句,来一场特大风暴,表哥一行就得改变来这儿做客的计划”,第十九段中的“我现在仍想学会呼风唤雨的咒语,仍是想让老天刮暴风下暴雨。这样,今晚表哥一行无法回旅馆,得住在我家”,第三十二段中的“天突然暗得出奇,还闪电打雷。我敢对天发誓,这次可不是我念咒语呼来的”。由此可见,“悲怆”这种感情是围绕着这三次“诅咒”一步一步积淀而成的。

(三)在字里行间阅读——字斟句酌

字词是能够表情达意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体味文中字词,就是把文本读到了最小,细读的功夫就是深入字词的功夫。《表哥驾到》中的一段:妈正激动地忙着杀鸡煎鱼煮肉,一边隔一分钟催我一句:“快洗澡,快理发,快换衣服。”仿佛我也是一道要隆重推出的大菜。这段中的“激动地”细细品味这个词,你会发现这个词的精细微妙处,它不仅仅指客人的到来,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机会教育自己的儿子。

(四)角色的转变

为了更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还可以尝试运用不同角色去细读文本,在精读文本时可以把自己转换成作者,转换成学生,转换成老师,转换成文中的人物等等,从不同角度去细究文本,这样一堂语文课就会精彩起来。

(五)主题的达成

如果以上所说的文本细读方法是散乱的珍珠的话,我们必须将这些散乱的珍珠串起来,形成课堂教学清晰的脉络和结构,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这样的组合靠什么呢?主题。围绕主题,将反复读、质疑与思考、语言等相关内容,有层次、有逻辑地组合为一体,从而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达性。那么,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如果从生活现实出发,《表哥驾到》要告诉我们什么?首先从生活现实的角度看,看了《表哥驾到》后我们的眼球会注意到文章最后一句话,注意到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悲怆”, “悲怆”在文本阅读中的意思,它的字面意思理解为极大的悲伤、悲痛,这个词在统观全文其实包含有许多种情感(心情)。

从小说的角度出发,秦文君写这篇文章是要告诉天底下所有为了儿女辛苦付出的父母们,你们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交流,多沟通,会少一些悲怆;秦文君写这篇文章是还要告诉天底下所有不理解父母苦心的孩子们,你们要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与父母多交流,多沟通,你们的悲怆会更少一些,你们会生活得更幸福些。

可见,如果“细读”《表哥驾到》,就可以发现其完整、独特的“文本意义”。因为教师阅读经验、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限制,再加上教师阅读的特定情境的差异。教师在与文本“接触”的过程中,“读”出意义,然后回到课堂带着学生一起去理解,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与重建,就超越了故事情节的层面,便生成了学生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主题的达成。

不管在大学还是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以上只是笔者对文本细读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2]秦文君.表哥驾到.秦文君文集[M].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第5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一 、反复诵读,感受作品语言魅力

语言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教这首小令时,笔者没有立刻进入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由于这首小令前三句是景物的排列,景物的特点也很明显,所以学生就会或多或多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这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这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恰恰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 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学生把握了它的感情基调,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了文章的韵味,省去了许多环节。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烦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 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理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课文,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意会”境界;(2)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学生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让学生的感受达到准确、细腻、真切,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发感情,而后有节奏、有感情地投入诵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作品语言特色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言感受,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其中的语言奥妙。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品读“看”、“怅”、“怡”等词来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全篇,想象诗人笔下的人是雄姿英发、气概豪迈,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最后,笔者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看,引导学生理解所表达的诗人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如果缺乏总体感知,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三、揣摩咀嚼,品味作品语言

叶老说:“一 篇作品只读一 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句话点出了咀嚼、推敲的重要性。而语感的会意性就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就必须揣摩、体味。首先,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人们常说:“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我们学习语文,一 定要把生活中的“一 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越真切,遇到一 篇文章,便会引起你的共鸣,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深切。如《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亲身经历母爱的生活,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作者当时传达出来的对母亲深深地沉痛的悼念。其次,品味语言一定要驰骋想象,意会言语,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学中教师一 定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如《致大海》、《雨巷》、《春》等散文诗歌,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 幅幅画面,尽情驰骋于想像之中,才能感受文学意境。

四、从实践中强化语言能力培养

从一 定程度上说,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使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使他们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使其在不断地运用语言中,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促进语言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课前演讲、口头作文、书面作文训练和课后故事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6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这种教育可以深入语文学科,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这是因为除基础知识之外,语文更偏于感性、主观的思考。而学生这种感性、主观的领悟能力,与作者笔下闪动的感情及思想达到一个共鸣的状态,是需要感性的力量来激发培养的。但使感情成燎原之势的力量源于教师,教师无论运用哪种赏识教育方式,如口头、笔墨、情感等,都会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在这个时候,学生会敞开内心,发挥潜力,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各个部分,并以情挖情,能够与作者心灵相通。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口”为主的赏识

赏识最浅显的意思就是表扬,而口头表扬是最平常、最普遍的赏识方法。无论被口头表扬的是个人还是集体,受表扬者都会产生喜悦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表扬的对象更有自信心做好教师交给的任务,产生阶段性的促进作用。源于这一点,赏识教育完全可以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由于赏识而产生的情感力量赋予学生,使学生排除学习压力,有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情感因素可以使其更积极地学习语文。

另外,学生由于喜悦、自信、感性的情感力量增强,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口头表扬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语带过,针对某个人私下进行,不作对比,这一点所起效用的范围只是被表扬者,无关他人;也可以在全体学生的面前,对某个任务完成得最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有对比的性质,目的是选出榜样者,让其他学生有前进的动力,进而实现整体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讲解诗歌的时候,无论是食指的《相信未来》,还是舒婷的《致橡树》,抑或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好的导入方式就是以诗带诗。前一个“诗”是具有写诗爱好的学生的诗,后一个“诗”则是教材中出现的诗,而“带”的方式是欣赏,即由欣赏学生所写的诗过渡到教材中的诗,在本不可能构成联系的学生与作者之间搭一座桥梁――诗这一体裁。为了让学生对诗歌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以诗带诗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诗加以评价,尽可能先说优点,对学生加以正面赏识表扬,而瑕疵的指出可留在教材诗歌的学习中。

教师在讲解诗歌之前,可询问学生班级里谁爱好诗歌,并有诗歌作品。学生纷纷推荐,教师可让被推荐的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诗歌,并做点评,找出最佳的语句,加以表扬赏识。这不仅能调动写诗学生的积极性,其他学生由于好奇也能参与进来。当大家的讨论达到时,教师可话锋一转,引出所要学习的诗歌,学生对诗歌的热情会继续高涨。

二、以笔为主的赏识

以笔为主的赏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笔在某种字迹的承载体上写出的具有鼓励口吻、充满赏识内容的表扬的话。这一点,也可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凸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从受教群体中浮出水面变得十分重要。在课堂空间日益拓展的情况下,这种鼓励、赏识也相对容易付诸实践。

例如,在批改高中语文试卷的时候,教师可在试卷上写些“名副其实”的表扬语句,如“字迹较之以前工整许多”,“对一些字音的掌握比较牢固”,“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能很好地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技巧”,等等。学生看到这些语句,就会生出被注意、被认同的感觉,这不仅使其信心倍增,还激发了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更加爱学语文。

另外,一些语文篇章具有很大的张力,教师可以应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续写或改编故事的结局。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该篇文章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其写作能力。当学生的作品完成后,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板报将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欣赏,以此来鼓励学生,让他们互相激励。

例如,教师在讲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时候,可先拟一张试卷,让学生在预习中完成。在答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应用自己之前积累的阅读经验进行的,为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积极性,教师可在试卷上写出一些鼓励的话。如一些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常春藤叶所象征的意义,教师便可以此切入加以鼓励:“象征的点找得很好,想必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细心观察、细心感受的人。”

又如在讲解鲁迅的《祝福》之后,有些教师担心因选文篇幅过长,学生恐怕不能完全消化。这时教师便可让学生续写或改写结局,在续写及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定会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这便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当然,教师要让学生认为自己的续写或改写有价值,这才不会令他们在下一次改编活动中丧失兴趣。在这一点上,教师可采取赏识的办法,利用板报的空间,将一些续写、改写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张贴其上,并对其进行扼要点评。

三、以情为主的赏识

情感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因此也最能起到表扬的作用。关于情感,除了语言的传递之外,无外乎几种,如微笑、目光、动作等体态语言。教师在对学生发出友善和富有情感的信号之后,学生会身心愉悦,产生一种被关注、被关爱的感觉,这也是一种表扬,学生会因此产生自信心,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这种赏识尤为重要,这不仅在于该学科所具有的情感性质,还在于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换句话说,情感必以情感呼唤之,只有教师以情感的方式带动学生,学生才能迸发出积极情感,尽情感受作品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讲《珍爱生命》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待生命,才算珍爱?”一些学生纷纷举手,有强烈回答的欲望,这表明他们对这一问题充满兴趣,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候,教师不能“泼冷水”,也不能无动于衷。最好的方式是用体态来传达对学生的鼓励,教师可以微笑面对全体学生,然后选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际,教师可身体前倾,表示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聆听关注,或者在该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祝贺。还可有分寸地拍学生肩膀,表示亲近、慰问。当然,用体态语进行情感传递,表示赏识,并不用画蛇添足,再进行言说,这种充满赏识的情感会随着体态语传递出去。

第7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一、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的针对性措施

1.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文作文的整体结构

教师要将学生摆在语文作文教学的主导位置,树立以实用性为主的语文作文教学观念,对作文的写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语文作文写作的要点所在,通过合理的作文结构来突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提高作文成绩。在保证作文整体结构紧凑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确定写作线索,进一步提高作文的质量。在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扬子创作的《十八岁和其他》进行作文时,要运用好理解、感恩和尊重的思想路线,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相互理解之情贯穿到整个作文中,保证作文内容不会偏离主题,确保作文结构的合理性,以真挚的情感来为作文增色。

2.进行有效的语文作文的首、尾训练

教师在实施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实用性,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范文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并将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开头引言部分的重要性,要能够通过一些优美的语言来为整篇文章增添色彩,并注重首尾的一致性,作文结尾的部分要与开头相呼应,增强文章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例如,针对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的主题思想“坚定信念,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开题和结语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应对多种写作类型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体会语文写作的乐趣。这就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写作材料,鉴赏和分析各种类型的范文,让学生能够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毕淑敏创作的《我的五样》和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两篇文章,通过演讲稿、话题作文等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平时坚持写日记,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高中语文作文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语文作文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室之外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写作氛围,让学生挣脱枷锁进行思考,创作出高质量的语文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安妮•弗兰克创作的《安妮日记》这部作品为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作品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将自己想象成渴望自由的安妮,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美好期望,通过想象让作文中的感情更加细腻和真实,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2.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语文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挖掘作文素材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并对不同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此来寻找写作灵感,教会学生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要求学生针对社会事件提炼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感受和体会,在此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卢梭所创作的《寂寞》一文,感受不同身份的人共有的情感,以博大的胸怀来给予他人温暖,要求学生带着这些感悟思考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扶老人过马路、商贩和小贩之间的矛盾等,保留最纯真的宽容之情。

3.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语文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缺乏写作热情,教师做出再大的努力也很难使学生提高写作成绩。所以教师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帮助学生将优秀的作文发表到校报、杂志或其他类型的期刊中,以此来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以马丁•路德•金的作品《我有一个梦想》为基础,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感受语言的魅力,享受作文带来的快乐,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

4.构建良好的语文作文写作平台

第8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41―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原本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本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在此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对生本教育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对生本教育相关内容的概述

1. 概念。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学习自由,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进而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2. 必要性。生本教育之所以会出现,是受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传统教学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且将自己当成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意见和心理需求,教师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提高对学生主体的重视程度,以学生为本来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序开展。因此,在生本教育视阈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二、生本教育视阈下做好高中语文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 教师重新定位,尊重学生主体。教师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其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样的角色定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意见,学生的被动地位十分明显。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要将自己当做教学中的引导者、引路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而不是打着为学生好的名义强制性地作出决定。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开展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2. 立足语文教材,做好基础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立足于教材,所讲解的知识才能更有实际依据,学生也才能掌握到基础的语文知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浓缩出来的精华,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应该在教学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之后在课堂上按照制定好的计划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工作,这友生才能增加自己的基础知识积累。

3. 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教材知识的讲解,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适当地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说,在生本教育视阈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将更多的课外书籍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闲暇的时间阅读更多书本,从中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第9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一、思想引领者的姿态

《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具有阶段性。因年龄和思维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学任务主要是教文字、语言,以言语技能的训练来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精神意蕴。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则必须把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精神家园的构建放在首位,把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统一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社会责任的过程,统一为将学生炼就成“大写的人”的过程。

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做一名思想者,这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的过程,就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过程。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学生建立一个怎样的精神家园。

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广泛阅读,涉猎经典。无论历史、地理、哲学、美学、科学,还是古典、现代;无论小说、诗歌、散文、传记,还是报刊、杂志、网络……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应该是阅读的对象。高中阶段是学生精神发育、心灵成长的关键期,需要多方面的滋养。正如叶澜在“凤凰语文论坛”上谈到“当学生茫然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想的火花?……”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说明教师的思想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缺失,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精神疲软,又怎能去满足学生在心智成长方面对我们的期待呢?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高中的教学任务,为了完成我们的教育使命,必须做一名思想的引领者。只有这样,我们在教语文的过程中,才会有充实的内心,才会有教学的热情,从而让学生始终充满活力,真正认识到世界的美妙。

二、社会关注者的姿态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这句不知被多少人奉为真理的名言一直引领着语文教学。语文确实是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作为语文教师一定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否则你将被学生说成“OUT”了。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在资讯爆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追逐时尚。喜欢新鲜,思想前卫,追求另类。同时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长辈过度的呵护,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只关心自己,只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外在世界有所漠然。他们被动地囿于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作业堆积如山,学习压力很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很多学生想了解社会,但却没有多少机会。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关注社会现实中那些令人鼓舞、令人兴奋,甚至令人感动、令人敬仰的人和事,并通过我们的“传播、评述”,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中活生生的人生风景,了解到真实丰富的世态人情。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社会,并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了解“我”之外的社会,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健康的精神家园。笔者在近两年的语文教学中,每天都从报刊网络上搜集社会热点的新闻或时评,利用早读或语文课给学生阅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了,视野开阔了。如《千面邓亚萍:转身华丽,从不闪腰》让学生们明白了“没有超人的付出,就不会有超人的成绩”;《钱伟长》让学生明白了“一个人也许很聪明,也许可以拥有许多知识,可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就不仅不能对社会有益,反而可能危害社会”;《日本大地震》让学生反思“灾难能否唤起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帮我们自己”;《智利矿难》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以人为本,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宣传名片”。学生了解到社会上除了那些杰出的人物之外,还有众多普普通通同样令我们敬仰的人和事,如“我缺钱不缺德”的重庆棒棒军老人;“做好事要留名”的耄耋老人孙老伯;刘磊和他的“老少之家”;义工阿福;都市指路人龚建伟;丈夫背上的乡村医生周月华;“老师妈妈”李秀娟;广西巴马的车友义务送水队等。让学生了解到社会有冷漠的一面,如“见义勇为之前为何需先拍照自保”、“执法者怎能粗暴扇打76岁菜农耳光”;同时也有温情的时刻,如“铁血警察的爱心不仅温暖而且优雅”、“深圳两学生扶老人奖万元,社会扬善决心不容迟疑”。让学生了解炫耀是一种姿态的同时,低调更是一种人生的伟岸。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社会热点引入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是语文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手段。

三、情感熏陶者的姿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学就要深挖其中的情感因素,视情感为灵魂,以情感为生命。因此,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是“多情”的教师。

著名作家、山东省作协顾问刘玉堂先生曾经回忆当年语文老师上的一堂《石壕吏》:“老师拉着长腔朗读‘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老师)的这一呼、一啼、一怒、一苦,让小吏的凶恶叫嚣,老妇的悲凉哭泣,直击心灵深处,让人潸然泪下。”“若干年后,当我有幸看到处于两山狭峪中的石壕村时,语文老师那拖着长腔的声音犹然在耳。”我想刘玉堂先生的语文老师无疑是一位“多情”的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了感情的熏陶,而且在几十年后还能让学生回味。所以,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能够挖掘出文本的人文思想,达到与作者同步思维的境地,和作者一样“发诸真情,出于自然”,并能够把学生带八角色和现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性格受到熏陶,达到“披文以入情”的境界。

要成为“多情”的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如下两点:第一,教师自己必须时刻满怀教学的热情。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当我们自己热爱语文时,才能把这种热爱传递给学生。只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