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高中语文得与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得与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得与失

第1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问题

首先,现阶段的高中选修课所赋予教师与学生的选课权利只是形式上的所谓选修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必修课教师只是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材进行教学。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各个学校可以依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中一种,但是,大多数的高中语文教师都普遍认为,现行选修教材“不够完善,只注意了时代性,而没有很好的科学性”。所以,大部分的学校只会选择与高考关系比较接近的、以文学为主体的选修教材。而这种选择则直接忽略了对非文学的社会应用语文的选择。因此,这种在表面上提供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实质上依然具有严重后果的单一化倾向,而且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其次,现阶段的选修课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高中生本来就面对强度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重点知识的学习上导致选修教材的学习时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少,这就使得通过选修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成为一种奢谈。比如,大多数语文教师会立足于高考的命题重点对选修课上的《古代诗歌鉴赏》大讲特讲,但是对于《新闻阅读与实践》等与高考关系部密切的知识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在课下自己看。最后,大多数高中学校在选修课课程的开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管理。对于选修课教学学校没有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对于学生的选修制度,没有向学生配发必要的选课手册,对学生选课的具体指导较少,甚至大多数学校都没有开展选课指导活动。

二、提高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

1. 优化选修课程设置,精简选修内容。

语文选修科目设置繁多,教材开发品种过多,占用课时过多,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国情和汉语言教育的传统与特点。语文选修课应该减少学习模块,缩减课时,恢复到它应有的地位,那就是语文课程标准表述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从这一认识出发,语文选修课的模块设置、课程选量、课程安排等都需要重新审视。选修教材里的文本只是供教师教学时选择使用的材料,可以从头至尾全部使用,也可以根据对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和学生现实水平的分析,对文本加以筛选,使用最有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材料实施教学。当然,也可以根据教学分类目标的不同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选修课宜与必修课并行开课(并非指从高一开始设置选修课),但这要防止选修课被敷衍、挪用,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以免被虚化。选修课不能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应该在充分调研学生学习兴趣与特长的基础上开设精而专的选修课程,力争选材开口小巧一点,探究实践深入一点。

2. 扭转教师观念和“修正”高考的策略。

加大对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力度。目前高中语文教师能真正上出具有真正意义的选修课的人不多。只有老师素质提高,观念转变了,才知道怎么教,才会教,学生才有可能会学。教育部门应为老师提供足够的培训的机会与时间,让所有在一线的语文老师能够得到有效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新课程特点,转变传统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真正明白选修课的性质与特点。淡化选修课以至整个语文课程与高考的密切联系。因为语文选修课程千差万别,如何能够通过一张试卷予以全部关照?更重要的是,这种“迁就”态度会进一步强化教师应试意识,促使选修课程“必修化”。因此,要让选修课以其真正价值生存下去,淡化教师应试意识才是上策。一方面语文高考不应公布过于明细的考试大纲,消除教师琢磨考纲的心态,让语文教育回到踏踏实实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来;第二方面是语文高考题要超越教材版本与文体限制,超越必修、选修限制,考出语文的“真精神”;第三方面是语文高考题型和选材最好常变常新,以此消除教师“技术化套构”和“厚此薄彼”心态,踏踏实实研究教材,老老实实教语文。做到上述三点,语文选修课才可能有立足之地。另外,教育理论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持续不懈地给应试化教育者“洗脑”,以理论和事例证明培养学生扎实语文功底的考试效果胜过题海战术与教学技术化,从而还选修课教学一片空间。

3. 立足于高中生的学习实际。

第2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一、音义误释

l、“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课本注:“适合,依照”。音义均注错。“适”有两个音项:一读“shì”;二读“dí”。“适”当“适合”解读“shì”。可诗中该读“dì”,顺从的意思。《汉语大字典》音项(二):“dí”,义项1:顺从。恰好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的诗句和余冠英的注:“适,顺从”佐证。

2.“近抚之,气息惙然”(《促织》)课本注:“惙(chuò)然:气息微弱的样子。”按“惙”字读音注错。“惙”字有两读:作忧愁疲乏解读“chuò”,作沮丧貌解读“chuì”。《汉语大字典》“惙”字音项(二):“chuì”沮丧貌。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四引《声类》:“惙,短气貌也。”“气息微弱”的样子,即“短气貌”,故此“惙”应读“chuì”。

3.“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祝福》)中“炮烙”,课本注:“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到烤红的铜柱上烫死。”文中的祥林嫂分明是站着的,正准备“去取烛台”,也可离去,只是一时失了神,“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他才走开。”故此处误将古代刑罚“炮烙”与后代刑罚“炮烙”混用了。后代刑罚“炮烙”:用烧红的铁烙人的身子。《汉语大词典》“炮烙”正引《祝福》中的话佐证,同时指出“炮烙”亦用以比喻难以忍受的痛苦。

二、欠准确

1.“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课本注“响震”:“震动”。欠妥。“响震”是主谓结构:响声震动。此话意为“没有不象受到(巨大)响声震动而失去了常态的。

2.“定国是之诏。”(《谭嗣同》)课本注“国是”:“国事”。“国是”非泛指国中之事,而是指国家政策、大计。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课本注“速”:“招致,动词”。按燕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即便不用荆轲刺秦王也将灭亡,刺秦王加速了燕亡的日程,这是自然的。故“速”应作“加速”、“加快”为是。

三、有失原意

l、“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本注“为好”:“和好”;旧教材注:“联欢”,均失其原意,断句失误所致。“好会”是偏正结构,不能断开,拟新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好会”,友好会见。

2.“哭丧棒”(《阿Q正传》),课本注:“旧时在为父母发表时,‘孝子’须手持一根‘孝杖’(也叫哭丧棒),以表示悲痛难支。”这儿用的是它的引申义:对打人棍棒的贬称,借以诟骂洋先生。但凡非丧葬场合用的“哭丧棒”均属对作恶者手中棍棒的贬称。

3.“告病”(《教战守策》旧版),课本注:“指生病”。不妥。“病”是名词作动词用,“有病”。“告病”应释作“称说有病”。《汉语大词典》诠释“告病”同此,正引《教战守策》此话佐证。

四、未辨通假

l、“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与妻书》)中的“旁”字课本漏注,“旁”通“傍”,读“bàng”,依傍,依偎。

第3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起到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等,都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当前的高中语文急切需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这里我以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进行探索,谈谈关于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想法。

一、声情并茂,锤炼语言,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切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是交流的主线,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学作品中,动之以情,则易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如果说课堂上只有冷冰冰的面孔,没有任何温度的语言谈何有效?心理学认为: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可是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满怀,滔滔不绝,而台下学生也在忙于自己的交流,一片嘈杂。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高考命题的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只有背诵题是课内的,一些学生质疑:学了也不考,学了有什么用?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整体的语文素养也是参差不齐的。课堂上为了追赶所谓的进度,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有提问,也是只能关注到少部分同学,不能关注全体。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不再是充满灵性的美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而是变成了面目可憎的说教,无边无际的试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锤炼语言艺术,用精湛的语言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插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故事、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那么,学生即使在上述思想的支配下,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学习中来。这些“碎语”不仅可以调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而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课堂高效。

二、创设情境,精心导入,让兴趣点燃智慧的火花

每堂课都需要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一开始就看新课的导入是否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恰当的导入手段和精彩的导语往往能够在课堂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肯学、想学、会学”,使课堂真正达到高效。例如我在讲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在委婉凄凉的旋律中理解一个末世皇帝的无奈;讲选修《项羽之死》时,导入由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创设情景,让他们在音乐氛围中理解英雄的形象。这样很快便把学生在课间十分的娱乐躁动稳定下来,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使课内外紧密结合。其实导入的方式很多,比如讲故事、朗诵诗歌、理解成语典故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很快投入学习之中。

三、目标明确,把握重点,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当下的课堂总是目标太多而且模糊,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师教的指南,又是学生学的指标,也是语文课堂评价的依据。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上课前就要“瞄准最后的结果”,这个目标要根据教师选取的教材内容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学生,写好教案,做到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标越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就越紧凑,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的目标要重点突出。一堂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了,讲什么,练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证重点。所谓全面,是指在课堂40分钟内能够解决的最大范围;所谓重点,是指从面面俱到的任务中找出占主导地位的任务。例如,讲《荆轲刺秦王》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古文《庖丁解牛》教学目标为: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上理解养生之道。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语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完美整合。

四、凸显特色,巧设提问,拨动学生思考的心弦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喜开始的”,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到。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如何思考”,帮助他们思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正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呢?北大钱志亮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能够触及学生思维神经的问题,于艺术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树立着思维导向目标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扩展学生思维时空的问题,能迸发出思维火花的问题。”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探究,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整个课堂就会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师生关系就会呈现出和谐之美,教师不再是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课堂因而变得高效。

第4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设计与实施;教学策略

前言: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讲求教学策略,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文是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都非常重要的一门学习学科,尤其是新的形势下,语文成绩在中高考所占的分值已经大幅度上升。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成为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热切关注的提问,课堂提问设计的科学与否一方面能够保证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保证课堂氛围,可以说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核心环节。本文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提供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以及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

高中生普遍身心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课堂的理解和领悟能力也较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提问设置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和有效性,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要认真的从多个角度设置提问。具体高中教师可以设置启发性提问以及开放性提问。

(一)启发性提问

启发性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断的给予学生启发以及引导,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知识点的掌握,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孔子的观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提问的设置是高中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提问设计。如下教学例子就是最典型的启发性提问设置的代表。

例一:《六一居士传》中,文中引用《庄子.渔父》的典故跟谈话有什么关系?引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是一般学生都会提出的疑问或者是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针对这样的教学难点,教师就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提问设置,进行如下一连串提问设置,用以启发学生。

1、这个典故是的具体内容?

2、试着对比作者自身,明确本文引用这个典故是在什么情况下?

3、引用这个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这三个提问是启发性提问的最典型代表,它是呈现出阶梯性的提问,第一个提问参考原文注解,学生就能够得到答案,第二个提问能够进一步的启发学生关注主客对话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引用典故的作用。第三个提问在上两个提问的启发下,学生比较容易思考得出:愚人想逃避自己的影子的典故是为了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为了引出欧阳修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避,也不想逃避,取名“六一”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乐趣。

这一整个启发性提问的设置不但使学生的提问得到了合理的解答,还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和拓展,所以说启发式提问就是这样一种能够使得学生锻炼自己发现提问,分析提问和思考提问的能力的提问设置模式。

(二)开放性提问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语言类学科,针对这样的学科教师要注重进行开放性的提问设置,具体是指一个提问有多重答案,尊重学生的想法,崇尚个性发展,这是高中语文课堂上最科学合理的一种提问设置模式。开放性的提问设置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在思维和情感上得到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开放性提问设置的教学实例有很多,这里笔者列举两个。

例二:试探对《鸿门宴》中项羽不杀刘邦的看法?

例三:试谈《失街亭》到底是谁的过错?

这两个提问就是较好的开放性提问的代表,前者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了解项羽的男子气概,后者可以使得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失街亭这段历史。教师设置此类提问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是自己的观点就可以表达,教师也不给予其正确与否的评价,这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开放性提问是最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一种提问设置,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除了启发式提问以及开放性提问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提问,只是这两种问题相对来说更加高效和合理。前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后者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具体实施

上文中笔者提供了两种高效的提问类型,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提问,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都要把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提问的有效性。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把握难度、因人而异,还要做到适当点拨、多做鼓励。

(一)分层提问

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适当的提问,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进行分层提问。一个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是不均匀的,有的同学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较强,思维较为发散,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并且较为内向。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所表现的出来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提问,类似开放性一类的问题这种循序渐进的问题,教师可以将第一问较为简单的问题提给成绩一般的问题,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提给成绩较好的学生。而第二类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首先将问题提给水平较高的学生,点那个课堂氛围和谐起来,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之后教师可以再提问给成绩一般的学生。

分层提问要求教师能够对全班学生都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能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特点,在此基础上的提问才是高效合理科学的提问,才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与鼓励并用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问题使难免会出现打不上或者是卡住的现象,这时老师的适当引导就很重要,不要简单地让学生放弃,更不能够转去提问别的学生,这样容易让学生受挫。适当用举例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如果学生能成功答出问题,老师要及时肯定,使其得到一定的鼓励。

这就是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基础上具体提问的实施方法,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分层提问,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良好的教学效应。

参考文献:

[1]胡洪杰,浅论语文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Z1):112

第5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一 、反复诵读,感受作品语言魅力

语言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教这首小令时,笔者没有立刻进入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投入地诵读几遍。由于这首小令前三句是景物的排列,景物的特点也很明显,所以学生就会或多或多少地感受到诗歌中所渲染出的秋天萧瑟、悲凉的意境。这就是客观事物激起的主观感受。这是认知上的感性直觉,这是获得语感的前提。这时候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后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出这首小令所要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恰恰是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读本身就是一 种琢磨和体验过程。通过诵读吟咏,学生把握了它的感情基调,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领略了文章的韵味,省去了许多环节。因为,讲解是死的,而诵读却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古人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抒情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烦琐的讲解,删除一些繁重的练习,淡化一 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引导学生诵读吟咏,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具体方法有:(1)示范美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理趣,叶老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像《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课文,或由老师范读,或播放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进入“意会”境界;(2)指导诵读:诵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目到、心到,调动学生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让学生的感受达到准确、细腻、真切,使学生受到感染,引发感情,而后有节奏、有感情地投入诵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作品语言特色

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对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既要“入乎其内”,评点分析,品味语句,又要“出乎其外”,综合相关内容,联系写作背景、材料,从本质上认识语言材料。它要求认知者有更高的立足点和广阔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语言风格,从而获得强烈的语言感受,把握作品的语言特色,学习其中的语言奥妙。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品读“看”、“怅”、“怡”等词来感受作品的语言特色;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全篇,想象诗人笔下的人是雄姿英发、气概豪迈,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最后,笔者让学生把这些内容与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起来看,引导学生理解所表达的诗人改造旧中国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如果缺乏总体感知,就可能一叶障目,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三、揣摩咀嚼,品味作品语言

叶老说:“一 篇作品只读一 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句话点出了咀嚼、推敲的重要性。而语感的会意性就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就必须揣摩、体味。首先,具体品味语言还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人们常说:“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我们学习语文,一 定要把生活中的“一 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得越真切,遇到一 篇文章,便会引起你的共鸣,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深切。如《我与地坛》的第二节,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亲身经历母爱的生活,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作者当时传达出来的对母亲深深地沉痛的悼念。其次,品味语言一定要驰骋想象,意会言语,联想和想象是语感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学中教师一 定要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如《致大海》、《雨巷》、《春》等散文诗歌,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 幅幅画面,尽情驰骋于想像之中,才能感受文学意境。

四、从实践中强化语言能力培养

从一 定程度上说,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使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使他们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使其在不断地运用语言中,激发自身的语言积淀,促进语言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课前演讲、口头作文、书面作文训练和课后故事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6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这种教育可以深入语文学科,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理念。这是因为除基础知识之外,语文更偏于感性、主观的思考。而学生这种感性、主观的领悟能力,与作者笔下闪动的感情及思想达到一个共鸣的状态,是需要感性的力量来激发培养的。但使感情成燎原之势的力量源于教师,教师无论运用哪种赏识教育方式,如口头、笔墨、情感等,都会使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在这个时候,学生会敞开内心,发挥潜力,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各个部分,并以情挖情,能够与作者心灵相通。这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口”为主的赏识

赏识最浅显的意思就是表扬,而口头表扬是最平常、最普遍的赏识方法。无论被口头表扬的是个人还是集体,受表扬者都会产生喜悦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表扬的对象更有自信心做好教师交给的任务,产生阶段性的促进作用。源于这一点,赏识教育完全可以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由于赏识而产生的情感力量赋予学生,使学生排除学习压力,有被重视的感觉,这种情感因素可以使其更积极地学习语文。

另外,学生由于喜悦、自信、感性的情感力量增强,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口头表扬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语带过,针对某个人私下进行,不作对比,这一点所起效用的范围只是被表扬者,无关他人;也可以在全体学生的面前,对某个任务完成得最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有对比的性质,目的是选出榜样者,让其他学生有前进的动力,进而实现整体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讲解诗歌的时候,无论是食指的《相信未来》,还是舒婷的《致橡树》,抑或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好的导入方式就是以诗带诗。前一个“诗”是具有写诗爱好的学生的诗,后一个“诗”则是教材中出现的诗,而“带”的方式是欣赏,即由欣赏学生所写的诗过渡到教材中的诗,在本不可能构成联系的学生与作者之间搭一座桥梁――诗这一体裁。为了让学生对诗歌产生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在以诗带诗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诗加以评价,尽可能先说优点,对学生加以正面赏识表扬,而瑕疵的指出可留在教材诗歌的学习中。

教师在讲解诗歌之前,可询问学生班级里谁爱好诗歌,并有诗歌作品。学生纷纷推荐,教师可让被推荐的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诗歌,并做点评,找出最佳的语句,加以表扬赏识。这不仅能调动写诗学生的积极性,其他学生由于好奇也能参与进来。当大家的讨论达到时,教师可话锋一转,引出所要学习的诗歌,学生对诗歌的热情会继续高涨。

二、以笔为主的赏识

以笔为主的赏识,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笔在某种字迹的承载体上写出的具有鼓励口吻、充满赏识内容的表扬的话。这一点,也可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凸显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从受教群体中浮出水面变得十分重要。在课堂空间日益拓展的情况下,这种鼓励、赏识也相对容易付诸实践。

例如,在批改高中语文试卷的时候,教师可在试卷上写些“名副其实”的表扬语句,如“字迹较之以前工整许多”,“对一些字音的掌握比较牢固”,“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能很好地掌握现代文的写作技巧”,等等。学生看到这些语句,就会生出被注意、被认同的感觉,这不仅使其信心倍增,还激发了热情和兴趣,让学生更加爱学语文。

另外,一些语文篇章具有很大的张力,教师可以应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续写或改编故事的结局。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该篇文章的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其写作能力。当学生的作品完成后,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板报将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欣赏,以此来鼓励学生,让他们互相激励。

例如,教师在讲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时候,可先拟一张试卷,让学生在预习中完成。在答卷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应用自己之前积累的阅读经验进行的,为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积极性,教师可在试卷上写出一些鼓励的话。如一些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常春藤叶所象征的意义,教师便可以此切入加以鼓励:“象征的点找得很好,想必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细心观察、细心感受的人。”

又如在讲解鲁迅的《祝福》之后,有些教师担心因选文篇幅过长,学生恐怕不能完全消化。这时教师便可让学生续写或改写结局,在续写及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定会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这便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当然,教师要让学生认为自己的续写或改写有价值,这才不会令他们在下一次改编活动中丧失兴趣。在这一点上,教师可采取赏识的办法,利用板报的空间,将一些续写、改写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张贴其上,并对其进行扼要点评。

三、以情为主的赏识

情感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因此也最能起到表扬的作用。关于情感,除了语言的传递之外,无外乎几种,如微笑、目光、动作等体态语言。教师在对学生发出友善和富有情感的信号之后,学生会身心愉悦,产生一种被关注、被关爱的感觉,这也是一种表扬,学生会因此产生自信心,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这种赏识尤为重要,这不仅在于该学科所具有的情感性质,还在于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换句话说,情感必以情感呼唤之,只有教师以情感的方式带动学生,学生才能迸发出积极情感,尽情感受作品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讲《珍爱生命》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对待生命,才算珍爱?”一些学生纷纷举手,有强烈回答的欲望,这表明他们对这一问题充满兴趣,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候,教师不能“泼冷水”,也不能无动于衷。最好的方式是用体态来传达对学生的鼓励,教师可以微笑面对全体学生,然后选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际,教师可身体前倾,表示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聆听关注,或者在该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竖起大拇指表示满意、祝贺。还可有分寸地拍学生肩膀,表示亲近、慰问。当然,用体态语进行情感传递,表示赏识,并不用画蛇添足,再进行言说,这种充满赏识的情感会随着体态语传递出去。

第7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一、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的针对性措施

1.指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语文作文的整体结构

教师要将学生摆在语文作文教学的主导位置,树立以实用性为主的语文作文教学观念,对作文的写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语文作文写作的要点所在,通过合理的作文结构来突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提高作文成绩。在保证作文整体结构紧凑的前提下,教师还应让学生学会确定写作线索,进一步提高作文的质量。在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扬子创作的《十八岁和其他》进行作文时,要运用好理解、感恩和尊重的思想路线,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相互理解之情贯穿到整个作文中,保证作文内容不会偏离主题,确保作文结构的合理性,以真挚的情感来为作文增色。

2.进行有效的语文作文的首、尾训练

教师在实施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实用性,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范文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并将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开头引言部分的重要性,要能够通过一些优美的语言来为整篇文章增添色彩,并注重首尾的一致性,作文结尾的部分要与开头相呼应,增强文章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例如,针对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的主题思想“坚定信念,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开题和结语的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确保学生能够熟练应对多种写作类型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活动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体会语文写作的乐趣。这就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写作材料,鉴赏和分析各种类型的范文,让学生能够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作文写作。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毕淑敏创作的《我的五样》和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两篇文章,通过演讲稿、话题作文等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平时坚持写日记,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高中语文作文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语文作文写作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室之外进行语文作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写作氛围,让学生挣脱枷锁进行思考,创作出高质量的语文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安妮•弗兰克创作的《安妮日记》这部作品为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作品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和心情,将自己想象成渴望自由的安妮,表达自己对和平的美好期望,通过想象让作文中的感情更加细腻和真实,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2.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

语文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挖掘作文素材的能力,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并对不同的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此来寻找写作灵感,教会学生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通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要求学生针对社会事件提炼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当时的感受和体会,在此基础上抒发自己的情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卢梭所创作的《寂寞》一文,感受不同身份的人共有的情感,以博大的胸怀来给予他人温暖,要求学生带着这些感悟思考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扶老人过马路、商贩和小贩之间的矛盾等,保留最纯真的宽容之情。

3.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语文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果学生缺乏写作热情,教师做出再大的努力也很难使学生提高写作成绩。所以教师应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帮助学生将优秀的作文发表到校报、杂志或其他类型的期刊中,以此来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以马丁•路德•金的作品《我有一个梦想》为基础,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感受语言的魅力,享受作文带来的快乐,积累更多的写作经验。

4.构建良好的语文作文写作平台

第8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2―0041―0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原本的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本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在此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对生本教育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对生本教育相关内容的概述

1. 概念。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学习自由,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进而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2. 必要性。生本教育之所以会出现,是受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传统教学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且将自己当成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意见和心理需求,教师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提高对学生主体的重视程度,以学生为本来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序开展。因此,在生本教育视阈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是势在必行的。

二、生本教育视阈下做好高中语文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 教师重新定位,尊重学生主体。教师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其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样的角色定位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意见,学生的被动地位十分明显。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融入生本教育理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要将自己当做教学中的引导者、引路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而不是打着为学生好的名义强制性地作出决定。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开展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从而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2. 立足语文教材,做好基础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立足于教材,所讲解的知识才能更有实际依据,学生也才能掌握到基础的语文知识。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浓缩出来的精华,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应该在教学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然后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之后在课堂上按照制定好的计划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工作,这友生才能增加自己的基础知识积累。

3. 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教材知识的讲解,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适当地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涵。这样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说,在生本教育视阈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为学生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将更多的课外书籍引入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闲暇的时间阅读更多书本,从中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第9篇:高中语文得与失范文

照理说,初中与高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应该顺理成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高中却行不大通,有些方法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很有效,到了高中的语文课上却显得笨拙甚至滑稽。症结何在?我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也许这正是高中语文教改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当然,制约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和今后的教改趋向。

一、更新观念,研究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话题。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就思想观念来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局限。张家璇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批评了“唯本”“唯考”“唯法”三种观念(《语文教学观念转变之我见》1995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其他专家和学者也多次批评过语文教学观念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就语文论语文的封闭主义。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局限于“小语文教育”天地,唯我独尊,视野狭窄。(2)“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先生语)。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局限于高考,升学成了高中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作文章,与其他学科一起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高中教育目的的单一性。(3)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死,缺乏时代活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青春活力;脱离学生实际,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机械主义。由知识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自有其规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此常常有机械的理解和机械的运作,要么是经院式的繁琐考证和注释的广泛罗列,要么是诗人式的拍卖激情以感动观众,要么是自动流水线式的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等等。这种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求异处:让学生的思维和现成“结论”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