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小学校本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校本课程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校本课程总结

第1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首先是自己担任教学的琵琶教学。琵琶是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乐器类。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着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其演奏技巧相当复杂,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许多声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战场上的人喊马嘶等等),十分逼真。

由于琵琶技法相当复杂,面对的学生又大多是低年级的学生,而且每个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一样,教学上也遇到了相当多的困难,我自己不断摸索不同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每一个学生,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工作,看到孩子们由连琴都不知道该怎么拿,到现在能上台演出,学习了琵琶的弹、挑、轮指、双弹、分等五种指法,并逐渐对琵琶越来越感兴趣,在迎接中央教科所的客人到我校参观时获得了一致好评。

另外,对有基础的几个学生,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不仅完成了《送我一支玫瑰花》、《大浪淘沙》两首准备新年晚会演出的乐曲,还完成了《欢乐的日子》、《金蛇狂舞》、《阳春白雪》等曲目以及一系列练习曲的学习。

另外,校民乐队在本学期学习了合奏曲《康定情歌》、《美国民歌二首》,其中二胡的同学和琵琶的同学排练的民乐连奏——《华夏神韵》(包括《南泥湾》、《赛马》、《茉莉花》)参加了学校各项活动的演出,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并获得了好评。

第2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课程;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案设计

1.研究目的及方法

研究试图通过选取某省部分样本地区校本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区域及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意见及建议。在借鉴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通过样本地区教研员、校长、教师及学生等座谈访谈及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当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就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改进的措施及方法。

2.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便于对样本进行统计,反映受访对象群体性倾向意见,调研采用统一调查问卷,问卷题型分为封闭型及开放型两大类,以封闭型为主。调查内容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校本课程开况、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校本课程评价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相关文献资料并征求了专家意见。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和教师卷,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阶段选取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答卷时由任课教师以举例的方式对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简要解释。

3.调查样本的选择

样本选择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学校差异等相关因素,调查范围涉及8个市(区、县)的普通高中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下简称中小学)学生及教师,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选取。共发放问卷720份(其中教师问卷180份,学生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70份(其中教师问卷148份,学生问卷422份)。

二、研究结果分析

1.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状况

(1)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反思、同伴互助及自学等方式成为教师认识校本课程的主要来源。其中,29%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式培训;26%的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来自于实践中的反思与总结;通过与同事等交流认识校本课程的教师占25%;有15%的教师通过自学相关文献资料来认识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限,约48%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者是学校行政人员及骨干教师,约17%的受访者认为只有部分教师参与,有9%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学生参与,还有7%的受访者认为有部分家长参与。

(3)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主题广泛,内容涉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环境保护、德育、艺术类和乡土文化等多个方面。开设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最为普遍,有“交通安全常识学习”“安全常识及急救技巧”等;其次是心理健康类课程,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艺术类校本课程也是多种多样,有书法、围棋等;还有融合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如“走进岭南文化”“潮汕人文”等。

(4)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利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校都重视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约76%的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利用并整合了家庭及所在社区等社会资源。有的学校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并结合办学特色等开发校本课程,也有学校利用地方乡土文化开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潮州大锣鼓”等。

(5)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困难。调查发现,教师普遍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缺乏专业指导及缺少经费;对校本课程缺乏全面、科学认识;开发校本课程时间、精力不够;缺少课程资源;缺乏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能力、技术等。

此外,调查还发现:仍有约13%的样本校没能按要求开设校本课程,且不同学校校本课程数量、内容、资源利用及质量等存在较明显差异;开设校本课程的民办学校比例明显偏低,只占调研样本民办学校总数的57%;城乡差异明显,其中能开设校本课程的城市学校比例较高,乡镇学校次之,农村学校比例最低。

2.校本课程实施总体情况

(1)校本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样本校都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并明确相关工作机制。也有约28%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缺少必要管理及规范,还有24%的教师并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实施的条件保障。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样本校明确安排了校本课程授课教师及授课场地,并有固定时间及课程计划安排,但只有65%的样本校能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其中设立校本课程组织和实施机构的城市学校及乡镇学校比例比农村学校高。

(3)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对象大都感同身受,认为校本课程实施面临的最大困难主要是缺少课程资源和缺少经费,升学特别是高考压力导致校本课程不能真正按照计划落实等。

3.校本课程评价的总体情况

(1)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大多数学校能开设校本课程,但相应评价机制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实施进行全面系统考核评价的样本校只有31%,41%的样本校只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部分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还有23%的样本校完全没有进行考核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只有35%的样本校对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学习后的发展做出较全面评价,而约有19%的样本校完全没有做出评价;有37%的样本校只进行部分评价;还有部分样本校虽然对学生进行了评价,但评价思路及方式方法并不清晰、具体。

(2)u价或考核形式的改进。即使已建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的样本校,其评价理念、方式等同样有待改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校本课程评价或考核形式能多种多样,其中最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来考核,其次是展评成果、师生共同评定等级,或根据平时表现来考核。学生最不希望通过答辩或纸笔测试来考核。

三、问题探讨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及问题。

一是畸形的教育质量观影响校本课程建设。当下,不少学校仍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在这种教育质量文化观下,校本课程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调查结果显示,有的样本校开设校本课程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加重学校和教师负担;还有10%的受访教师认为“把国家课程完成好,学生就能发展好,没必要开设校本课程”。而且有的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面子工程,数量、规模上盲目扩张,重视形式上校本教材的编写而忽视了学生成长真正需求。

二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存在不足。其一,课程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对各种资源筛选、整合能力不够,海量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及社区等社会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其二,现存有限的校本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共享。校本课程开发应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相关人士集体合作的过程,但不少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仅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及少数骨干教师参与,教师群体参与度较低。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也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校与校之间的资源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及融合。

三是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其一,对校本课程资源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包含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有相当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有限,如认为只有教材才是校本课程资源,或认为校本课程仅仅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其二,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有待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对课程的独立判断能力以及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传统惯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消退,课程开发能力与技能普遍欠缺。

四是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范围有待拓展。调查发现,样本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力量还是学校行政及骨干教师,教师群体的参与面及相关利益群体如学生、家长、专家、社区参与程度较低。这样往往导致校本课程建设投入大却效果不佳。

五是校本课程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从整体情况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仅缺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还忽视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现有校本课程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科学性还有待提高。还有相当部分山区、农村学校没有评价方案。这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善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四、讨论及建议

第一,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及重要价值。长期以来的统一课程制度导致学校、教师课程意识淡薄,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够科学,如将校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材编写或校本教材开放,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活动课或选修课;对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理解校本课程建设对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对促进学校特色办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价值。因此,全面、科学认识校本课程的内涵、重要价值仍然相当有必要。

第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课程建设资源。课程建设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及利用。首先,要重视挖掘校内资源,包括学校文化环境、师资或者现有课程等。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部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其擅长的部分就是潜在的校本课程资源。其次,要积极开发校外资源。课程资源范围广泛,本土文化、人文地理及社区、社会资源等都可作为课程资源。最后,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与其他兄弟学校互相交流、互相借鉴。通过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虽然校本课程建设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农村或山区并不意味着课程资源缺乏,这些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自然风貌、地域文化,有着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饮食文化等,这些都是可利用的校本课程资源。

第三,大力提升教师的校本课程建设能力。受传统知识本位影响,国内教师培养往往重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与校本课程建设所要求的教师主体地位的知识及能力不太匹配。因此,加教师校本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尤其重要,包括强化课程意识,全面深刻认识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了解校本课程的内涵、特点;学会校本课程建设基本方法、程序与技能等。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自主意识和能力,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深化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1]。

第四,积极拓展校本课程建设参与主体。拓展参与主体对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六类人员应参加课程决策,包括专业人物、团体代表、专业人士和一些任课教师、专职人员、非专业的市民代表、学生[2]。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民主、开放、连续的动态过程,体现参与、对话、互动、合作。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要注重伙伴协作关系,包括与大中小学的联系,与专家的联系,以及与家长、社区、社会的联系。

第五,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及机制。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及激励等重要作用,是校本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环节。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为此,应该对校本课程的组织、开发、实施等进行全程评价,力求评价动态化、制度化。此外,每所学校都是独特的组织个体,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体系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成效。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特色, 中小学须有自觉、自律的学校内部评价及改进机制,围绕校本课程开展自我评价, 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自我诊断,自我改进。

第六,切实完善校本课程保障机制。再造、重组学校的组织结构是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必然。一般认为,在学校层面要成立以下类似机构或组织。其一是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统筹、规划,保障必要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其二是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技术指导、支持,包括对遇到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此外,还可成立如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等类似组织机构,制定有关校本课程教研、课程评价等相关制度。

第七,强化专业机构对校本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持。虽然集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参与者、评价者等多重角色于一体,但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普遍有待提升。对于“你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教师选择“缺乏专业指导”的比例最高。校本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课程专家、教科研人员等的专业支持。在区域层面可从多方面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包括加强通过教科研机构传播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提供校本课程建设案例、资料、信息,建立区域层面专家资源库评估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引导学校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等。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城乡小学;课程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17-03

“基于网络的小学校际课程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是由我校牵头、由中央电教馆立项的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和共同体学校一道,进行了研究、实践,为校本课程开发、城乡教育统筹和课程改革深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达成共同体理念共识

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善于根据自身实际,将国家的课程框架转变成学校的课程规划,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作为校际课程共同体,首先要达成理念共识。

(一)课程愿景的共同体

校际合作共同体是比较松散的联合体,共同体的成长必须有作为核心的龙头学校来引领,我们的共同体核心是汉丰镇第五中心小学。我们将课程共同体愿景作为统筹课题的主线,制定了“共同体课程纲要”。以促进共同体学校的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人,以高雅的校园文化塑造人,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激励人,努力建设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校园。以课程理念提升办学思想,探索校本课程、校际课程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色、考核评价、支撑条件,通过共同体课程纲要统一规范参与学校的办学、从教行为。各校根据共同体愿景,独立或合作开发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将校内课程资源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为共同体提供经验和资源。

(二)课程开发的教师协作共同体

共同体根据学校不同发展需要和不同学校教师、同一学校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与个性、教师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对教师开发课程的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培养:当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任务不明晰时,采用指导型引领;当教师对课程开发不够自信时,采用支持型引领;当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只注重个性特色时,采用参与型引领;当教师从事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开发时,采用成就导向型引领。

(三)师生课程开发的互动共同体

我们把师生作为课程实施、开发的主体,广泛吸纳师生参与课程开发,让师生既成为课程编制的主体,也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让课程更丰富多样,更为学生所喜欢,更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四)学校、社会、家庭协同的共同体

新课程的价值需要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形成课程实施合力。我们通过培训家长,引导、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认同、支持新课改,让家长成为新课改的支持者和促进者。通过开放学校、课堂,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配合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通过请家长和社区人士上课和评价,与社区共同建立课程实践基地,丰富课程内容。

二、成立校际课程共同体联盟

以课程建设与实施为载体,本着加强校际交流与互动、促进共同体各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则,成立校际课程共同体联盟,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共同发展。

(一)建构学校共同体

一是“1+3”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共同体,其中的三所学校是:书香小学――市教委行文的“领雁工程”结对学校,满月小学――县教委行文的结对捆绑学校,东华小学――县委组织部行文的支部共建学校。二是托管农村小学的融合发展共同体。我校校长兼任农村小学三合小学校长,另派一位校级干部担任三合小学常务副校长,通过教师互换、各种形式的融合式探索与实践,帮助农村薄弱学校迅速发展。三是作为组长学校的赵家小学、渠口小学、赵家马鞍完小、开竹小学这5所学校构成联片研训的片区合作共同体,以“平等中的首席”带头课改。四是网络学校共同体,通过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论坛交流、主题研修、主题资源征集、网上自学与诊断等方式,为全县教师打破时空阻隔、共享优秀教育经验提供机会,利用网络技术形成多主体、全覆盖、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学校共同体。

(二)课程共同体管理

组建以我校校长为组长、加盟的农村小学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由我校的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农村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为成员组成立实施小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研究活动计划,指导活动开展,总结活动经验,提出新的工作方向和要求。我校成立专门的中层机构信息中心并设主任一人、成员若干,从而加强了信息的常规管理与指导,并在此基础上与农村学校一起,成立了校际研训学科教研组、校际研训德育组、校际研训科研组,由各校中层干部、市县骨干教师为组长或成员,具体负责实施,开展经常性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网上交流,加强探讨。

三、统筹共同体教师校际培训

我们组建了各类学习和教研活动的共同体,具体实施了教师的校际培训。教师校际研训作为校际课程共同体的重要教师课程,在基于个体专业成长的共同需要与愿望下,以教师个体的成长发展为关注点,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围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在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下,通过理论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交流、协作互动等各种形式活动,交融智慧,共享经验与资源,互促共进。

(一)形成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

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有三种类型。

1.特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县名师、县学科带头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我校聘请的市县专家组成以专家指导为主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专家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对教师的观念和行动给予专业支持,而教师则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教学和研究;专家也从教育实践中获取理论研究的素材和案例。

2.利用区域课程开发,共同进行专题研究,组成以项目合作为主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比如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教师职业心理与专业发展,共同体学校共同参与,通过校际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改革。

3.以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问题、改进实践为导向,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组成校际教师研修学习共同体。它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基于学校专题研究,基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改进计划,基于校际协作,注重专业引领,坚持同伴互助和实践反思。把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改进与教师学习融为一体,进行有效的教师群体学习。

(二)丰富校际教师研训形式

1.网络式研训。即在学校网站上设立“校际共同体”网页,让共同体内的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共享各类教学资源。共同体网页上建立了教师成长联盟博客,设立了与教师成长联盟活动相关的项目,鼓励教师积极上传相关内容,从而使教师成长联盟博客成为了教师交流的园地和精神的后花园。我们还积极鼓励教师个人开博,并将这些博客联结成一个成长博客圈,让教师在写博和互动分享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课题式研训。即以课题为载体,将课题研究的过程转化为教师的研训过程。其一般由我校牵头申报课题,帮助和引导共同体学校申报课题,提升研究层次。近年来,我校牵头申报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网络的小学校际课程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和重庆市2011年城乡统筹专项课题“以城带乡校际教师培养机制与模式研究”,利用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探寻校际课程共同体与校本研修的相互促进,促进参与学校、参与教师的共同提高。

3.“走教”式研训。即建立教师“走教”制度,引导教师在“走教”中相互交流,提高研训效能。各类、各层城乡学校各有不同的优势、文化底蕴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特色,通过教师“走教”,让教师到另一学校去担任教学任务,切磋教育教学技艺,锤炼师德,接触、吸收各家之长丰富人生历练。这种研训形式有两种:一是引领式“走教”,名师到农村学校短期任教,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二是互换式“走教”,学校之间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可以是优质学饺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式任教,也可以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进行研修式任教。

4.开放式研训。每学期我们都有几天要全天对农村学校开放。在全天候课堂开放中,既有精品课展示,也有常态课呈现,还有专题研讨、经验介绍。届时,我们邀请共同体学校教师参与备课设计、活动方案制定、活动小结。这种课堂开放式研训,有效地培养、锻炼了众多教师。

四、共建共享的共同体课程资源

(一)建设网络课程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和课改新理念,我们对教材进行设计、开发,通过自行设计和对优秀学科网站资源的整合,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库,提供优秀教学课例、导学案、检测资料,存储含有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方面素材的参考资料。建立与优秀学习网站的链接,建立师生共同参与跨校博客群,采用Web网页和博客网页设计,发挥网站平台的信息展示功能、交互功能和评论功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教师在线指导提供有利环境。

(二)网络呈现学校文化、课程资源

校园文化是一种浸润性课程资源,我们不仅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注重各校校园文化的共同体局域网络传播,以不断丰富共同体学校的课程资源。各校在“共同体课程纲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培育文化特色,使学生获得真的探求、善的追寻、美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行为的规范。

(三)共享校本课程资源

第4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动漫教学 动漫校本课程 社团活动 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开发”(schoo1.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针对高中生喜欢欣赏动漫作品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将研究报告阐述如下:

一、课题的科学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可见,作为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校本课程将成为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建设,培育动漫文化品牌,推动国内原创动漫文化走向世界。由于我们地处经济发达的广州,这里每年举办大型的动漫活动:金龙奖原创漫画动画艺术大赛(OACC)、ACG穗港澳动漫游戏展、广州国际动漫节、动漫游戏嘉年华、中国国际漫画节、全球十大动漫形象评选活动、广州暑假动漫展,丰富的动漫文化资源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充分挖掘利用资源,规范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并彰显特色、多出成果、力争示范,我们把“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深入研究。

二、课题目标

美术教育(美术的启蒙教育)是可以从地方艺术开始的,在城镇、农村美术课程中,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可以代替一部分教材内容,占有一定的课时,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通过实际操作,总结经验,集中交流,改进提高,然后提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形成地方课程,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城镇、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探索出一条充分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艺术教育的有效模式,成果在国内同等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三、课题操作策略

本课题是计算机技术与美术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研究,是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我们采用“分课程、分学段研究”的方法实施。采取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观察、统计和调查等研究方法。

本实验期限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

1.1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方案,申报立项,举行开题论证活动。

1.2实验前调查、研究、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

1.3加强教师课题研究及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和整合培训。

2.实施阶段

2.1根据研究方案制定出研究计划,结合本校、本学科和学生实际探索出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开发形式。

2.2编写《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学校选修二和课外兴趣小组组织教学实践活动。

2.3设计《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动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统计表》,检测各学段学生了解的动漫基本知识、掌握动漫活动的技能和情感的培养情况。

2.4进行中期评估,写出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5定期组织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实践培训和研讨活动。

2.6定期做好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的收集。

3.总结阶段

3.1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展示(包括教学活动设计,活动课实录,研究总结及论文,学生成果)活动。

3.2整理《动漫校本课程教程》,并在其他学校推广使用。

3.3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图片、文本、影视和电子资料。设计制作《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与课件》、《动漫校本课程教学实录》、《动漫校本课程学生作品集》。

3.4实验教师完成研究总结或研究论文,写出《动漫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3.5申请专家鉴定。

四、课题成果与体会

1.用科学的发展观的态度来指导课题研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科学地进行研究,并重实证、重数据、重理性地进行科学论证。运用统计学原理科学地收集数据、合理运用调查法、统计法、实地考证等方法进行研究。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科学实验资料,注意收录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

2.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对动漫文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分析判断能力,抓住中学美术教育的本质进行传统美术文化教学实验。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立足学校实际,注重将教师、教材和地区资源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调动学生参与这一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形成重视动漫文化的氛围,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课题期间,课题组老师围绕课题内容,发表了论文若干篇。课题组师生参加各级漫画比赛获奖近百项。各项成果在社区及学校选修二课堂使用,效果较好。

3.注意资源拓展途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如:学校(校园动漫文化及活动)、教学(美术课堂教学及其它学科渗透、动漫公开课、课外活动、校本教研)、家庭、社区(如动漫节、COSPIAY动漫模仿秀、漫展、庆典活动),提高课题研究效度。

以本地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为材料,指导学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创作和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广东增城这里有特有的节日,如增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国际登山旅游节、增城国际攀岩锦标赛、增城菜心节、增城客家文化节、增城新塘国际牛仔服装节、增城荔枝文化节、增城派潭番薯节等。

4.注重计算机技术与动漫课程的整合,

开发可操作、可推广的动漫课程教学平台,建立计算机与动漫教学网站。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校园动漫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动漫社团、动漫视频、社团风采、学生作品、课件制作、教师作品等。可以在学校动漫兴趣小组上课时使用网站里的教案、课件,课题组老师查阅课题相关资料,还有师生动漫作品展示。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本课题的研究尚属于初步研究,有以下不足:本课题由于时间仓促,以美术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自编为主导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仅仅做了初步尝试,课题成果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益明. 校本教师发展论[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4]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 美术教育展望[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6][日]中野晴行 甄西 译.动漫创意产业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第5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教师教育;大学;中小学;合作

    目前,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趋势,它是当今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议题,同时也是提升大学教师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借鉴国外关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在校本课程发展中地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实例为背景,分析了合作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依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望在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能有实质性进展。

一、校本课程发展中我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现状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些地方大学和中小学就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并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例如,2001年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丰台区和朝阳区建设5所教师发展学校,2002 年和 2004 年又先后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辽宁省沈阳市以及北京市建设第二批、第三批教师发展学校,构建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 。这些尝试,为我国探索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研究共同体,构建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教育范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当前我国在校本课程发展中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有很多经验不足,尤其是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流于形式

    我国有些地方已经试着实行了大学和中小学相互合作的模式,但是内部隔绝的情况仍比较严重,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目前的教师教育情况来看,尽管部分学校也请大学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到中小学去指导教育科研,这些只不过是限于形式化,很难从本质上得到改善。现在进行的校本培训主要局限于中小学校内部,教师交流和研讨对象缺乏专业的引领和指导,很难将教学经验提高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二是有些大学研究者脱离教师教育实践,研究对象缺乏针对性,不能正确的用于指导实践。近几年,虽然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范式的不断变革,研究者走近实践现场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意识与行动之间并没有步调一致。

    (二)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出现僵化现象

    目前虽然我国有些地方的大学和中小学进行了合作的有益尝试,但从整体上看,无论在合作的目的或是内容方面都出现僵化现象。一方面主要表现在某些大学研究者与中小学的合作,大学研究者到中小学只是进行表面上的指导,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或只是限于教育研究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合作研究中,大学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出现难题。当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时,往往得不到大学研究者的真心合作与指导。反过来一旦大学研究者介入之后,中小学教师往往在合作中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专业自主。

    (三)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缺乏一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和颁布相应的政策,共同推进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我国政府目前在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所以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尚还处于个别化和自发化的合作行为,空合作现象大量存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需要制度化的保障和规范化的导向,这样才能使教师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国外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模式

    国外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关注并且研究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并使这种合作关系成为一种普遍化、制度化的教师教育模式,从而使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都能从其中获得有益的价值,来促进教师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

    美国教育部推崇并倡导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的 PDS实践模式,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它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目前,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达到1000多所,这一举措被美国教育界称为“教育改革的最佳战略”, 这也成为美国主要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之一。在英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培训模式,早已成为一项由政府支持和推动的教师教育制度,其形式已普遍化和规范化。同时伴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以及《1988 年教育改革法》的普遍实施,校本在职培训成为英国的一项国策。自从1989 年,英国修改后的师资培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成为对师范课程进行职业效率审定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而提升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现在已经是进行教师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趋势。我们可以从国外成功的教师教育模式中吸取精华,总结出在校本课程发展中适合我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以此来形成规范有序、开放有效的教育教育体系。我们应在立足于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模式及其一些策略,建立本土化的合作模式。

三、针对我国在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思考

    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属于不同的群体及组织,双方的定位和目的也不相同,所以将大学与中小学的教师教育合作,是实现我国教师教育新突破的有效方法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国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并支持大中小学合作的伙伴关系,开创政府与大学、中小学紧密合作的教师教育新局面,使三者有效合作,一起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在这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需要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在地区开展试点探索。在实践上,试着探索符合我国当代国情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模式,在一些条件可以的地方内开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试点工作,进行实践尝试,并研究如何推动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与共进,努力探索在这一形式下,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应在现实条件下,如何去调动大学和中小学校来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并采取怎样的政策和措施去保障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有效性。

    (二)校本 课程发展中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政策,使其更加普遍与规范。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广泛的去吸收众多大学和中小学关于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方面的的最新成果,并把它作为制定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政策与措施的依据,准确地把握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教师的困惑与需求。推动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使教师教育普遍化和制度化。政府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教师教育的经验,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实现其科学教育观念的内化。

    (三)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和中小学的合作还需要参与双方的积极性,使两者主动参与到建立合作研究的教师教育新机制中。各级教育部门可以通过试点实验、建立省(市)级示范点、提高宣传力度等方式,使大学和中小学教师能够理解并接受这种合作的模式,建立起平等、共生、互赢的合作关系,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四)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还需要启动与其相应的激励、评价机制。政府尤其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计划、组织和调节的责任,保证大学和中小学合作过程中伙伴关系建立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根据中小学的发展需要,在尊重两者意愿的条件下,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选择条件相符、意向相合的中小学和大学结成对子,帮助他们签订合作协议,并确定科研课题及校本培训的基本内容,明确双方合作的研训目标、内容、方式和手段。

    综上所述,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需要把合作纳入整个学校发展的体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也要深入对各自进行细致的解剖,做到多方面多维度的视角合作。我们应该认真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校本课程发展中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一方面使大学的专家资源能够在教育实践的层面上得到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推动中小学教师教育,特别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华锦.合作中的建构——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9):16- 18.

第6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武安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第7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建设;整体推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36-04

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15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始终坚持“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思路,从首都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系统总结课程改革工作经验,全面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本着务实、创新的态度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郊区的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两大主题。北京市中小学校建设坚持硬件和软件并重,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由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的教学,由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健康个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课堂真正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机制走向深入

北京市中小学课程建设确立了“市、区两级分层管理,统一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基本策略。市级课程管理部门坚持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思路,研究制定北京市课程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设置结构,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修订、完善并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全市课程整体建设的调控和指导,加强对自主课程建设实验学校的指导和管理,鼓励改革,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项目组以及各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得到认真严格的贯彻执行,三级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划并开发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区和学校全力保障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课程设置方案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明显增强。区、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关注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执行力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在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实践创新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市、区、校三级合作的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专题研讨、评选推优等多形式、多途径的课改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典型引路、成果推广等多个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带动全市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推动课程改革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的建立健全,确保了教育部、北京市的课改文件、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在区、学校的严格贯彻落实,确保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沿着科学、正确、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下大力气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文件精神,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都努力做到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有效落实地方课程;而且依据学校实际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开发出诸多系列化、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领导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显著提高,围绕着学校的核心理念设计出具有系统性、实效性、创新性的课程规划方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用课程特色作为学校核心特色的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认同,并初步显现出它的实际效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等理念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显现。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观,即便是深山区的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校园网建设等都向城区学校看齐,并且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学校实实在在着力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教师自觉地落实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效果明显。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加强可行性研究,注重实效,不求热闹,不做表面文章。在推进三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把落实课程计划提到依法办学的高度,寻找与学校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和增长点。注重校本课程建设以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加强三级课程之间相互融通结合,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校的基本共识。

二、课程建设整体育人效益逐渐显现

全社会日益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重视未成年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身心健康、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支持作为学校育人工作核心的课程改革建设向着纵深推进,为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方面的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基础教育战线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日益明确,三级课程建设的整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实施的原则得以认真贯彻。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的积极推进,促进了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科学实施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表彰制度和活动,有力地引导、促进了区、学校和教师全面、协调、有序地整体推进和实施三级课程,使北京市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区和学校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参与”,更加理性帐档赝平课程改革实验,更加冷静地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常态建设和机制创新。自觉地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育人和发展的核心载体纳入学校中心工作,以课程整体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条件对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和二度开发,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形成体现学校个性化特色的课程。一批具有地域或学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学校育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区教委和教科研部门日益关注学校的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和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凸显的课程意识。多年以来一贯坚持的专项调研督导工作有重心、有计划,活动越来越深入,主题越来越聚焦课程改革,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持续重视远郊特别是山区学校的课程建设。督导活动也从听取报告到深入课堂,从走近干部到走进教室、近距离接触学生,从观摩学校到观察课堂,从收集信息到与业务部门、学校的研讨到重视内部交流,更加关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和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发展。

在持续的督导调研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资料,明确下一步应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市区两级协调推进深入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度思考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课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如何做好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夯实基础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如何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类课程进行整体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实效性,教师如何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和灵活运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体现课程建设的效益等。

课程是学校变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实际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学制改革的探索尝试。不涉及课程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只把课程作为局部变化的突破也说不上是学校内含式发展的成功。在建设特色学校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和推进课程的整体建设,并逐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应从课程专业建设的视角对一些创新探索举措进行鉴别和判断,形成对于一线课程发展实际的看法,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业务突破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更好地指导一线课程建设。

课程专业研究、管理人员深入学校和课堂应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坚持出特色、出质量,形成规律与方法,从对课堂、教师行为的观察转向对课程、教材变革、学生主体的关注。带着问题和计划有目的地走进学校和课堂,通过坚持和积累形成基于课程建设视角的学校调研标准或规范,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向着纵深、健康的道路持续前进,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三、课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国当代社会是相对的新生事物,在不断更新观念、总结反思中修正方向、摸索前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探索前进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不到位,新理念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实施层面创新性不够,操作实践方面出现细微偏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和现象,盲目追求课改政绩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表面文章,等等。如此种种,恰恰说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科学、规范、务实、良性发展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学校在课程整体规划、门类设置的总量控制、自编教材的处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举措以及过程监控与评价上还存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于深入,未能厘清三级课程的特性,对课程特性把握不准,把学科拓展训练材料当作校本课程,打着“校本化实施”的旗号随意更改课程计划、变相挤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时,因而在多种课程形态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某些方面的混乱失序现象。校本课程内容重复开发、简单追求门类数量,导致课程过多过杂、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部分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缺少联系;有的学校虽在课程规划中有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但在具体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对核心思想体现不够,理念和实践脱节。有些学校在观念和实践中仍未跳出升学与课程冲突的误区,在学校推进课程策略和措施以及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考试仍然是最高指挥棒,仍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教学中以应试为导向、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针对应试得分的倾向突出,偏重应试抓分数的片面化技能训练;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层次偏低、实效不高。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郊区小学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实际状况:

郊区学校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山区校缺少专职教师,比如地理等科目没有专职老师,多靠兼职授课,教学质量上难以保证。补充的师资中有部分人员是从社会招聘而来,大学研修专业并非师范教育背景,专业不对口,课改意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相对缺乏,更没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习实践工作。进入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学科素养、专业技能的常态化培训,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优秀教师数量相对偏少,特e是农村学校,部分较有教学实力、崭露头角的教师往往设法调入城区甚至市区,这种带头人的移动和流失对区教师队伍建设影响较大。对城区、市区优秀教师到郊区、农村支教工作还有相当的现实需求。生源方面,郊区的家长也是尽力设法把孩子送入城区或者市区名校。不少郊区学校在校生中本地学生远少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且班级生员数量较城区学校班额明显偏少,客观上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地方课程和地方教材的关注度差别大。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部分区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对于地方课程的研究是三级课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有些地方课程虽然进了课程表,但实施层面上的落实还很不够,存在课时被挤占、被挪用的现象。地方教材建设滞后,表现在修订不够及时,课程内容相对没有依据社会发展及时对教材修订更新;教材本身的行文规范方面待提升的空间较大,别字、病句的出现频率偏高,离精品化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

校本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受困于课程资源缺乏,校本课程数量总体偏少,数百名学生面对仅有的几门校本课程,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小,还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成长需要。不少学校还未达到针对校本课程结构乃至学校三级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这两种倾向造成校本课程结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依然重严密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点。对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关注还不够。

四、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全市课改质量和水平

能否全面提升全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质量和水平,郊区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改革步伐和实施效果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从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整体建设推进的角度考虑,目前应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着力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重视规模小、班额小的学校建设

部分学校规模较小,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班,有的班生员数量甚至到了个位数。课程实施上缺少专职教师的现象较为突出,兼课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教师的编制额度又难以突破,如何补齐应有员额是个紧迫问题。任课教少,同头备课、教研等活动也多有限制,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能也存在诸多实际困难。需要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多关注调研,予以政策诸方面的倾斜性支持,确保课程建设不掉队、教育教学质量不打折扣。这类学校应立足当前学校实际情况,尝试精细化、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借力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名师教学资源供给,主动开展“一对一”教育教学的方式、途径和实施效果等诸方面的业务研究,突出精耕细作、整合课程资源,统一规划设置学校的课程建设方案,整体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2. 完善进入学校课程内容的严格管控机制

纳入课时的课程门类越来越多,比如廉政、人口、法制等,今后必然还会有诸多内容都要试图挤进中小学校的课堂。而北京市课程计划是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学校课时是有限的,应及时进行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建议规定:除国家课程外,各部门不得以行政命令或其他形式途径增加进入中小学校课堂内容;如果确有必要,应编制地方教材由区和学校进行选择。所有进入中小学校课堂的课程门类和内容都必须通过北京市教委行政审批;对已经进入课时安排的课程加强督导,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负责,实施效果不佳的课程门类应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凸显课程育人效益。

3. 规范地方课程实施要求,强化地方教材质量建设

市、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勤加督导、狠抓落实,要研究形成针对地方课程的统一考核标准体系,不单纯以地方课程门类的数量作为评价参考依据。保证地方课程课时的专时专用,注重地方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加强地方课程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建设。课时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很有必要加强区域地方课程规划建设,对已开发的区域地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努力提高人力、物力的经济性,切实提升课程教材质量,向着精品化方向迈进。避免或减少相关相近地方课程的重复性研发投入。

4. 校本课程建设走重实效、出精品的思路方向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升,学校自编校本课程讲义或者称为教材的质量整体不高,部分学校经费投入大,校本教材印刷装帧精美、求全面成系列,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东拼西凑、不成体系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简单重复性的照搬内容多,体现课程自主创新探索精神的内容少,利用校本课程课时进行国家课程延伸拓展训练的现象仍然未能杜绝。区级课程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核和督导,切实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考核要有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要求,还原校本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

5. 持续强化三级课程整体建设

从市、区教科研部门层面到学校层面,都要加强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建设的意识和研究力度。从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建构、诸学科的全面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角度、多维度来理解并实践,真正落实,体现学校课程特色,这一点将成为下一步课程建设重点努力突破的长远方向。细化市区级教科研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立足于长短期规划结合,追求项目推进的实际育人效益。

6. 深入贯彻落实学科教学改革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转变、更新理念,以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课程标准作为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严格坚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强调学业基础、扩大知识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学习活动,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重视教育新技术、信息化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

7. 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建设

第8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提出

我们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是江苏省行知实验学校之一,为了深化生活教育,提升学校品位,我受陶行知创作的一组以“诗的学校”为题的诗歌的启发,提出了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学创儿童诗的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师的响应,并在大家的建议下,学校正式提出了将“儿童诗”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施。在讨论中,我们觉得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学创“儿童诗”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诗教。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3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兴、观、群、怨”的诗教理论,他还亲自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教材《诗经》。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科举取土,官员经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自庙堂至市井,到处是诗,到处是诗人,也到处是诗教。日常运用、生活教育、俗谚格言,诗深入民间,化人生活,雅俗共赏,诗灌溉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

2.课程改革呼唤诗教。《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我们开发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儿童诗”校本课程不但符合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翻开苏教版小语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诗歌的教学逐渐得到了关注,几乎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不少于5首的诗歌(包括古诗),占比约20%。因此,让孩子多读诗、多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共识。

3.学生全面发展可以依托诗教。这是毫无诗意的年代,儿童的想象不被呵护,青春的文学梦遭到嘲笑。大多的教育者和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可以量化的成绩,游戏、童话、诗歌离孩子渐渐远去。为此,我们开发儿童诗校本课程资源,让学生的生活多一些诗情画意,让学生在学习、创作儿童诗中得到道德的熏陶,对宇宙、社会、人生多一份感悟,并树立更高远的人生理想,让师生享受诗意的生活。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实施儿童诗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诗人圣野说:“一个自幼受过儿童诗熏陶的人,长大肯定是个有是非观、有真性情的好人。”诗能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充实,让我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让我们的想象变得更加广阔。因此,小学阶段学习儿童诗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生。

二、“儿童诗”校本课程的研发

为了科学有序地实施“儿童诗”校本课程,我亲自主持了“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在市陶研会和区教研室的指导下,组织了研究团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活动。

首先,我们找到“儿童诗”教学的理论支撑。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精辟的论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著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的教育呼唤诗意,教育中如果没有诗意和激情,就没有性情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

其次,我们聘请了全国著名诗人、宿迁市文联主席刘家魁先生为我校的诗歌教学顾问,具体指导师生学习诗歌、感悟诗歌、创作诗歌。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宿迁市诗词协会的几位在苏北地区很有影响力的诗人胡继风、陈斯高、侍宝华等到我校讲学,向师生传经送宝,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师生学创儿童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三,广泛搜集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诗作,编辑了《童谣集》和《儿童诗集》。《童谣集》作为一、二年级的校本课程,《儿童诗集》作为三至六年级的校本课程。全套教材共十二册,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主题单元阅读和儿童诗创作技巧双线并行,并融入了丰富的地方乡土资源,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创作和修改儿童诗的一系列技巧,让孩子们在诵诗、赏诗、写诗的过程中启迪思维、丰富情感、提高素养、接受美的熏陶。结合宿迁市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学校积极开展儿童诗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形成丰富的儿童诗课程文化。

三、“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实践

1.利用地方课程教学校本教材。“儿童诗”校本课程在全校一至六年级开设,每周两课时,一节从语文课中调剂,另外一节从学校的地方课程课时中调剂。按照每学期18周计算,每个年级每学期共有36课时,一至六年级共有432课时。

在儿童诗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强调,课堂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以促使学生诗情激荡,思维飞扬,使课堂诗意弥漫。根据这样的原则,我们经过实践总结出了阅读赏析、感悟仿作、采风创作三种儿童诗教学模式。

2.高举“生活教育”的旗帜,广泛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生态农业种、养殖农场,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污水处理厂、长江润发集团、宿豫张家港工业园区中节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去参观、访谈,到农村集中居住区去了解新农村建设,感受家乡的新变化,然后,要求学生将这些生活体验写进自己的诗行。

3.分年级成立诗社。根据不同年级的诗教标准,分年级成立诗社,具体负责指导本年级的儿童诗开展情况。

4.分别编辑印制了《童心・诗心》校园诗刊和《乐陶陶》(“乐陶陶”源于学校始终坚持学习陶行知和叶圣陶两位教育家)校报,用来刊登学生最优秀的诗作及年级儿童诗社的佳作。作为学校对外诗教宣传的一个窗口,一学期出3-4期榭艮,1-2册诗刊,并寄给一些儿童文学作家及全国刊登学生诗作的报刊。

5.每年举办“三个一”主题活动――一次诗歌节、一次教师诗歌沙龙和一次经典诵读大赛,让师生在诗歌的天地里倘佯。

6.儿童诗教学的真正落实和成功开展,关键在教师,只有建设一支能够胜任诗教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全校陛的诗教顺利进行。为此,我校制定了“请、学、研、送”的儿童诗教师培养方针。“请”即邀请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及儿童诗教学上有建树的老师到学校进行讲学指导,如邀请著名诗人刘家魁等到校为师生开设专题

讲座等;“学”则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儿童诗创作理论、教学方法、儿童文学史等的学习;“研”就是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诗教规律、经验,交流学习、教学心得;“送”则是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儿童文学研究中心的儿童文学讲习班等学习,以提高教师的儿童文学理论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及相互沟通等能力。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诗意校园”。诗意的校园是美丽的,美丽的校园才富有诗意。“诗意校园”首先带有审美的韵味,让学生身处校园,不是感到心力交瘁,而是快乐无比。走进大兴小学的校园,仿佛走进了一座清幽怡人的园林,整个校园春天群卉争艳,夏天绿树成阴,秋天硕果飘香,冬天自雪压枝。这里绿树映红楼,鸟语伴花香,漫步其间,微风在花草间穿行,阳光在树叶间嬉戏,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草坪如茵,绿树红花,夹道迎宾,园林小品与景观石铭文交辉,孩子们尽情地感受着诗意校园的静谧与淡雅……以红、白二色作为色彩基调的校园建筑群通透大气,跳跃的红、圣洁的白配以墨绿窗格,传统文化意蕴与现代风格完美结合,体现了蓬勃活力,不仅给孩子们以视觉的愉悦,更给他们以情操的陶冶。

“文化气息扑面来,润得诗心好做人”,学校同时积极营造人文环境,努力做到育人于无痕之处。“轻声漫步过走廊”“茵茵绿草,踏之何忍”等温馨的提示语随处可见;诗意教师、诗意社团、诗意言行的宣传牌,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校报、校刊等装点着学校的诗意气息;学校定期开展快乐诗书节、社团风采节、阳光体育节等特色文化节日活动;定期进行诗香班级、校园小诗人评选等等。雅致宜人的校园环境,诗情画意的校园文化,已使校园成为孩子们求知的学园、舒展身心的乐园、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孩子们无不在此感受乃至享受着诗意校园的魅力。

8.立足教研,寻求理论支撑。为更好地实施儿童诗教学,形成浓郁的诗教氛围,学校以儿童诗教学为立足点和突破口,大力开展诗教教研活动。首先,学校建立了诗教教研大组。教研大组包含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用来共同研究、学习、分享诗教的理论、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等。其次,积极开展诗教教研活动。学校定期开展相互研讨的诗歌教学活动课,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诗教课,既可以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再次,主办诗教沙龙。由本校组织几名教师上诗教研讨课,并邀请诗人、作家上示范课或作诗歌讲座。

四、“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收获

一年来,通过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师生对诗歌的了解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读诗、学诗的人数大幅度地增加,甚至已经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诗教促进了学生读诗、写诗,从学校《乐陶陶》校报每期的来稿量看,学生写诗的积极性一直很高。

随着诗歌阅读量和创作的加强,在诗的熏染陶冶下,学生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美好,涌现了一批校园小诗人。他们以自己独到的笔触描绘着自然、刻画着生活、抒写着情感。如六年级七班丁泽同学写的《喝醉酒的爸爸》――喝醉酒的爸爸/就像一个不倒翁/他使我想起/儿时的玩具//喝醉酒的爸爸/总是歪来歪去/使我担心他会倒下/咦/爸爸不歪来歪去的了/是不是睡着了?字里行间展现着小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观察与思考,也体现了小作者与爸爸间的亲密感情。更重要的是这样浓浓的人文气息弥漫在校园的空气中,当同学间因为摩擦即将发生拳脚相斗时,不知是谁的一句:你打我,我打你,其实是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一声诗意的劝解,就化解了一场“战争”。

在教师层面,随着“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实践,我们的教研活动也随之展开。隔周一次的学校诗教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们阐释诗意、放飞诗情的练兵场。通过上课、听课、研讨、沙龙、专家讲座,促进了教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前课堂中缺乏的诗意和人文关怀,开始漾荡在我们的课堂。诗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有效结合,使这些学科的课堂充满了灵性和创意,教师在区级以上的课堂教学大赛中频频获奖。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在这悄无声息中无疑体现了人的修养和品质,没有诗所带来的人文素养的丰厚,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五、“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展望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在六年中要掌握4500个汉字的识字量。借助“儿童诗”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通过学创“儿童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引导学生读儿童诗、抄儿童诗、赏儿童诗、悟儿童诗、背儿童诗、创作儿童诗,一方面打牢了学生们的文字功底,培养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也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的思想空间里多了一些浪漫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感。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拥有了读诗、写诗的高雅爱好,增添了生活情趣。

3.通过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相信学校一定会走出几位有影响的诗人、学者。即使学生不一定都成为诗人,但也一定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4.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文化。我校“让校园充满生命的灵动,让生命追寻诗意的栖居”的教育理想,不仅仅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氛围构想和主题命意,还是一个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教育系统工程,诗意的教育理想、诗意的环境、诗意的管理、诗意的课堂等等,无不折射出诗教的光芒,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品牌文化、特色文化。

第9篇:小学校本课程总结范文

一、校本课程学员的挑选

每学年的开始,我们都要进行校本课的双向选择,同学们要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来作为自己选修的课程。而老师也要对选修了自己课程的学生进行一次挑选,以达到课程预期的效果。挑选智能机器人校本课学员的原则有哪些?(1)学生必须喜欢智能机器人这门课程。这是挑选学员必须要遵守的原则。(2)要挑选家庭经济实力较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好,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够有比较好的环境。如果同样的两个孩子,一个家庭条件好,能够自己购买智能机器人去练习搭建,家里也有电脑用来编程;另一个只靠课堂时间来学习。那么他们两个学习智能机器人的效果就会不同。(3)要挑选计算机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智能机器人不光是要把机器人搭建出来,更重要的是怎么让你所搭建的机器人完成既定的所要达到的功能。

二、器材的合理利用

智能机器人需要用到很多的零件等进行搭建,而由于财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不能为每一位上校本课的学员提供一套智能机器人套装。因此,就需要校本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器材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分项分组的学习。比如,将一部分学生安排进行智能机器人的搭建;一部分人进行编程学习;更有新加入的学员就需要对套装的各个零件进行认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下去。

三、开展机器人教育,我们还需要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机器人教育正常开展

为了将机器人打造成学校的特色教育,我们为七、八年级选项机器人校本课的学生每周上两节机器人校本课、每天下午放学又有部分学生在训练、在暑假、寒假培训新学生。结合学校新课改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的参与面上,不仅有部分学生作为兴趣小组的形式参与,更注重把机器人引入学校校本研究中,保证机器人教育在我校的普及与提高。我们还自编教材,把机器人教育纳入课程表,让更多的学生系统接触、学习神秘的机器人,引起了全校学生的浓厚兴趣,在学生中引发了“机器人热”。

四、比赛对校本课程的促进作用

为促进我国的大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智能机器人教育,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单位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已实施了多项举措,“以赛促教”是根据此学科的特点及青少年所具有的挑战心理而实施的举措之一。每年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方面的比赛。正是有了这样的比赛,激发了学生对智能机器人学习的更大的热情。以我校的机器人校本课的学生为例。在刚开始学习智能机器人的时候,学生对机器人的学习虽然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但是听说要去参加比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高了。平时都是校本课时间在学习机器人的搭建及编程,自从听说要去参加比赛以后,学生放学以后也自动要求练习搭建和编程。有的学生还把编程软件带回家中,自己在家进行练习。而在比赛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去参加比赛以后,学生就会观察其他队的智能机器人是如何搭建的,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去问对方的程序是怎么编的,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因此,学习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比赛反过来又对学习进行了促进。

五、机器人教育的成本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