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研究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研究意义

第1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乡村旅游;乡村文化

引言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和灵魂。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由乡村旅游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意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对维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袁家村以创新理念大力挖掘自身的地域特质和丰厚的关中文化,开发和规划“关中印象体验地”项目,成为十个中国最有魅力有限乡村之一,其规划对以文化体验为导向的乡村旅游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1 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它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乡村旅游的文化性

从乡村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 我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适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各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在旅游产品方面,由这些蕴含了较高的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转化的旅游产品必然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而从旅游市场消费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乡村旅游的出现及蓬勃发展,实质是异质文化群的相互吸引,是从城市文化角度对乡村文化的考察与欣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又一价值的发现与承认。

3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研究-以礼泉袁家村规划为例

3.1袁家村概况

袁家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距唐太宗昭陵约10公里,西安市约60公里,全村由60户住户,268人口组成。周边文物古迹26处,旅游景点5处。2007年开始开发关中印象体验地,现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3.2袁家村规划设计分析

旅游休闲村落的规划设计对象,主要包含了村落空间设计和村落区域环境景观设计。袁家村根据其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确定了以昭陵旅游景点为辐射圈,以关中民俗休闲体验为楔入点,以关中民俗聚落生活文化特色为主题的乡村意象。在旅游项目上延展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食街商贸活动、集休闲度假饮食为一体的仿古乡村院落农家乐、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等;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根据旅游项目延展为承载关中生产作坊及饮食商贸的具有关中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及街市、具有古民居特色的农家聚落及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3.2.1空间区域划分

袁家村规划以道路为界限分割的几个休闲区域。以关中印象体验区为核心,娱乐区块半围合式外延地块发展方式,布局结构明了,村容井然有序。

3.2.2空间景观解读

场所空间是反应地方特色人居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村落的场所空间景观主要涵盖了民居建筑、道路、导视系统、植物、景观小品等。在规划设计时,应围绕目标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空间效果。

(1)民居建筑景观设计

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关中四合院区。其中关中印象体验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村容村貌整齐划一,是典型的现代化居民住宅形质。

(2)道路规划设计

袁家村的道路规划相对较为完善,线路设计简单明了。关中印象体验区的步行街由一条4米宽游览步道贯穿始终。游览步道为青石铺设处理在材质纹理和质感上切合度良好,风格相得益彰,体现出古朴的聚落道路特质。

(3)植物景观设计

旅游休闲村落因其开放性,对于环境的生态性要求更高。合理的选用植物,即可以调节改善空气质量,又可以给村落带来生机。袁家村在树种上主要选用的是柿子树,体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和乡土性。在总配置上采用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相协的方式,垂直藤本植物的应用为袁家村创造了一副动人的乡村画面。

(4)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环境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还能表达空间主题。袁家村用于丰富空间的景观小品,主要有关中传统的农耕的工具,还有拴马桩、石槽、石碾等,用农村自然素材替代现代人工痕迹过重的景观素材,自然而然提升主题印象,增加乡土民俗文化意境。

4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的几点意见

4.1乡村旅游主题的确定

主题是旅游地规划与规划的核心概念与中心内容,对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起到了提纲挈领的定位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旅游地的鲜明形象和特色,增强旅游地竞争优势和吸引力,满足市场的需求。

4.2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

乡村文化资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性三个层次由于其表现形式和显隐性层度的不同,决定了其对旅游需求的满足,对旅游行为的支持、对旅游产品类型的不同表达是有差异的,但是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往往都糅合了这三个层次的文化资源,它们从整体上决定和影响着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整体感知, 及其对旅游消费的满意度。

4.3乡村意象的营造

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 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是表达和维护乡村旅游主题的重要载体, 是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背景。它是由乡村景观、乡村文化等层次相互揉合,共同在人们头脑里形成的对乡村的整体感觉和印象。其中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所构成,是基于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的一种表层性认识。而乡村文化意象是乡村意象的深层次内涵,是基于乡村物质文化资源和乡村制度文化资源,对乡村精神文化资源的一种深层感知。乡村意象所反映出的乡村与城市巨大的景观差异和文化差异,是吸引、满足旅客参与旅游活动的根本,因此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必须以乡村意象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与乡村旅游开发主题相呼应,任何旅游活动的规划开发一方面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意象这个整体;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和强化这种乡村意象, 增强乡村旅游地整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5结语

乡村文化代表着乡村地区自然、历史的沉淀,乡村旅游开发应深入发掘乡村文化的底蕴, 通过相应的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呈现给游客,从而使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具备其特有的识别性,使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根基和旺盛的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反对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迎合猎奇心理而出现伪地方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过度舞台化倾向, 减少乡村文化的流失、防止旅游者的行为污染和非乡村文化的渗透,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自然、地道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孔洋.民俗村景观设计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05:01.20.

[2]郑鑫,邸. 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新西部.2010.07:24.

第2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市区境内许多风光景点都和流传下来“刘三姐”的故事有关。比如下枧河流河寨、民族风情苑、三姐庙、三姐村、古龙城、仙女岩、冯京公园、香山公园、白龙公园、刘三姐音乐喷泉等风景胜地。因此,在广西宜州依托“刘三姐”这一文化品牌,从山歌、歌圩、山水景观、民俗工艺品等诸多文化层面,通过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建设文化主题公园、开展文化旅游节等艺术项目,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

民俗旅游是较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能够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广西宜州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若能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那么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民俗文化对于文化主体而言具有精神上的实用价值。它能带来精神上愉悦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民俗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开发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唤起各族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途径。

民俗旅游是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它对旅游产业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处于起步阶段,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当前紧迫的任务;二是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能够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三是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能够深化旅游活动的内涵,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可以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

二、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原则

(一)文化原则

民俗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它的魅力在于民俗文化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随着广西宜州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刘三姐”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将会超越以观光为内涵的旅游,因此,开发“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必须遵循文化原则。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开发和经营者应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刘三姐”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第二,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氛围,以便让旅游者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感受。第三,民俗旅游项目开发要做到“神”、“形”合一,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二)本土化原则

民俗旅游利用民俗文化吸引游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因此,在开发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必须以民俗文化为根基,避免过于商业化的运作和不切实际的模仿与开发。本土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刘三姐”民俗文化资源,突出“原汁原味”,不要轻易仿制。当然,这并不排除以此为目的的适当提炼和加工;二是对于移植的外来民俗文化,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某些与当地民俗文化背景有冲突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强调新奇性的同时,必须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否则不宜移植。

(三)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民俗旅游资源尤其如此。失去特色,民俗旅游资源也就不复存在。在宜州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中应以“刘三姐”山歌文化为依据,突出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这一优势,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突出特色性原则也是提升旅游区的品位,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游客中心原则

游客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主体,因此,民俗文化旅游应以游客为中心,按照游客的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民俗旅游产品。游客的旅游心理复杂多样,但最基本的还是求新、求异、愉悦身心,针对游客的这些基本旅游心理,我们要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比如在“刘三姐”主题公园中建造“三姐歌坛”,通过“三姐歌坛”开展“三姐教你唱山歌”等活动,使游客广泛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不要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度增长的势头,民俗文化赖以存在的风俗习惯和古民居、古建筑遭到建设性破坏,因此,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迫在眉睫,旅游开发是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要注意避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

(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健康、高效持续的发展。

三、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挖掘、突出广西宜州民俗旅游的“刘三姐”文化内涵

旅游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而“刘三姐”文化焉然已担当广西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已成为广西民俗旅游的不可或缺之元素。在目前大多数民俗旅游景点日益走向庸俗化、企业化的时候,挖掘、突出“刘三姐”文化内涵是提升民俗旅游景点品味的良好手段。从“刘三姐”被搬上银幕,到“印象刘三姐”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然而人们却很少知道,这位“歌仙”居然是来自广西宜州,因此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原乡,其文化价值不可估量,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也必须突显这一文化品牌。

(二)树立鲜明的形象,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独特性是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特征,广西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原汁原乡原味的“刘三姐”山歌文化作为宜州民俗文化的主载,具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因此,依托“刘三姐”文化,建设“刘三姐文化艺术村”、“三姐书院”、“三姐画院”、“三姐歌坛”、“三姐服饰”等文化艺术项目,打造具有宜州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三)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

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可以每年举办一次“刘三姐”山歌文化研讨会或刘三姐民俗语文化旅游节。这样既可以让人们充分的了解广西宜州的民俗文化,又可以扩大宜州的影响力。宜州市目前正在选聘有关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刘三姐”山歌文化旅游为主线,涵盖全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打造“刘三姐文化艺术村”,将从根本上提升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力。

(四)编制宜州民俗旅游规划

截至目前,宜州还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编制民俗文化旅游规划,势必盘活宜州的民俗旅游活动,扩大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在全区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广西宜州民俗文化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四、结语

第3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关键词】关中文化;民俗;音乐艺术

一、关中文化及其特征

(一)关中地理人文环境

关中,是指中国陕西的关中地区,也称关中盆地,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关中成为中国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二)关中民俗

1.大众的民俗文化

关中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由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淳朴本质的人情交往等等因素形成了自己众多的、多样的民俗文化。关中地区的民俗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物质生产,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游艺娱乐等方面和我国其他区域的民俗同样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

2.农业生产的民俗文化

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农业生产、农业活动一直是关中人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农业上有众多特色的民俗,主要有请"麦客”、扎根面、骡马会、骡马休息日、忙罢会等民俗文化以及特有民俗"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通过这样形象的十句话概括出了陕西人衣、食、住、行等方面独特的生活方式。

二、民俗文化中的音乐艺术

(一)民歌

关中民歌数量最多的是小调,而小调中85%的是一般小调与社火小调。号子分为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锄地号子。关中多数歌谣是儿歌或曰"童谣”,其内容关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二)戏曲

陕西地域的传统戏曲起源早、规模大、影响深、种类繁多,较为著名的有秦腔、眉户、华阴老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本地二黄、蓝田花鼓戏、同州梆子、西府秦腔、线戏、关中秧歌、跳戏、道情戏。传统剧目有《夫妻关灯》《三娘年磨》等。

(三)曲艺和器乐

关中具有代表性的曲艺有陕西曲子、长安道情、关中劝善、韩城秧歌、长武道场。关中地区代表性器乐有鼓吹、西安鼓乐、丝竹乐、锣鼓乐。《戏曲音乐志》剧种表记载的23种戏剧产生于关中的有7种,源起于关中地区并以起源地为中心流传的戏曲约占陕西全部戏曲种类的52%。《戏曲集成》、《戏曲志》记载古今17个剧种戏曲人物282位,关中戏曲人物有181位,占68%。

三、独具特色的民俗音乐艺术

(一)华阴老腔的音乐艺术

关中的地理环境是华阴老腔存在的基础。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即使不在一起,由于土地平整广袤,他们可以喊话或手语交流。就是到了现代,人们在田间劳动时也有喊话交流的现象,一旦有人唱起时其他人也会附和跟进。华阴老腔很有可能是在这种民俗上有一人加工而成的,关中的农耕文明是老腔真正的源泉。华阴老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以家族戏的形式存在,不仅如此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老腔只传本族男性,不得传与外人。他们很少化妆,也很少穿戴传统戏剧中常见的那些表演服饰。老腔艺人不会装扮成所表演人物的样子,而是身着历史上关中平民经常穿戴的传统服饰。在演出过程中,有坐在方凳上的,有屈膝蹲着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着的。在男艺人中,还有拿着长长大烟斗,正在表演过程中还要模仿抽烟的动作。华阴老腔中的女艺只有一两位,女艺人也同男艺人那样常常身穿历史中关中平民的传统服饰,她们经常是手里拿着纺锤模仿织布或拿着鞋底模仿纳鞋底,有时也敲小锣等辅乐器几乎没有唱腔,总是靠着柱子或墙壁站在后面。在唱腔方面,华阴老腔采用一人主唱众人帮腔附和的托腔方式,声腔高亢,气势磅博。关中十大怪在华阴老腔中得到了体现,关中的民俗影响着关中的音乐。

(二)秦腔的音乐艺术

秦腔又称"秦声”、"乱弹”、"梆子腔”秦腔的唱腔激昂高亢、苍劲悲凉,既有西北黄土高原浑厚深沉、豪放激越的刚劲,又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秦腔的唱腔、板路、道白、身段、脸谱、角色门类自成体系。民俗“关中十大怪”中最怪的就是"唱戏吼起来”,由秦腔音乐充分反映了关中人民开阔爽快,朴实大气的性格。秦腔以本地乡音为根基,通过这样的作词、演唱的方式演化出特定风格的声腔,戏曲艺术根本不同在"声腔”,以本地乡音为根基的声腔,为本地人百听不厌,秦腔并不是高高在上让人亲近不得的艺术,当人们辛勤劳作高兴的时候,可以放开嗓子吼上一段;当人们悲伤难过的时候也可以吼上一段。在陕西的农村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热热闹闹的听一场秦腔来奖励自己一年来的辛勤劳作,秦腔深刻的扎在了关中老百姓的心坎里并把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请上秦腔戏班子唱上一场作为荣耀,亦会让乡里乡亲们美美的谈论一番。这充分体现出了关中人民对秦腔这一行当的热爱以及秦腔艺术在关中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第4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一、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分类

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可概括为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三大类。

(一)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市的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以及土特产等。通过调研统计,现巩义民间手工技艺包括根雕、织布、印染、剪纸、编织、篆刻、刺绣等31项,其中站街镇大黄冶的唐三彩、潜彩画、剪纸以及巩义绞胎瓷尤为突出。巩义唐三彩窑由我国著名陶瓷家冯先铭在黄冶村发现的,由于它专为皇宫贵族烧造明器,技术高超、品种繁多、釉色晶莹可爱,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彩画是一种别具一法的绘画艺术,它的颜色在画中潜藏着,对着自然条件的变化颜色会随之变化,故称“神画“。巩义的剪纸主题直观,结构独特,造型洗炼,火爆鲜艳,乡土味浓。图案的简练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整体结构相连不怕风吹日晒,是民风民俗的产物,是民间剪纸的活化石。

巩义地方民众喜面食,由于离省会郑州较近,巩义的餐饮风味也越来越体现出了多元化。如巩义虎家烩面汤红菜绿面筋斗,汤香味美,口感劲道;回郭镇肉合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经济实惠;城区镇北路的老君烧鸡离骨离帮,鲜嫩脆香,不油腻、不粘连、不夹牙。巩义土特产品种繁多,南河渡石榴,个儿大籽保,酸甜可口;鲁庄镇的星神鸡蛋,皮为绿色,是环保绿色食品中的佳品;小关柿饼个儿大肉厚,无籽霜多,含糖高,久储不干,生津、润肠,清咽利喉等特点;南山核桃,外形美观、皮隔均薄,出仁率高,含油量大,药食并用,营养丰富,久食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庙会,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举行庙会。文娱活动多为群众自发组织,同时,庙会上小商小贩云集,群众边看戏边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据统计,巩义市建国前尚存古庙会267个。最特色的要数回郭镇苏林观会、孝义二郎庙会,浮戏山老庙,庙会期间大戏连台,朝山进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古庙会保留至今的已为数不多,随着巩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巩义的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每年正月十五的灯会和正月十九各乡镇的文艺汇演仍然是巩义市民期待的项目。

巩义虽属于县级市,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却非常多。如:新婚之夜压床的习俗,传说这能保平安,保健康;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里,小辈都要尽可能赶到家中,团聚在长辈身旁。在中原大地娶亲,都要抢时辰或抢绣鞋。这种礼制起源年代久远,至今世代相传。

(三)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

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体育活动等。据调查统计,巩义的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鲁庄镇的高跷表演、河洛镇南河渡村的旱船表演,米河镇的舞狮表演以及民间杂技东庄秋千等12项传统技艺。其中被誉为“中原第一狮“的巩义小相狮舞,被河南省文化厅推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候选项目。另外,东庄打秋千是巩义市鲁庄镇独有的秋千形式,它集骑秋、跑秋、翻梁秋等独特秋千为一体的打秋千,是集秋千艺术、体育艺术、建筑艺术和杂技艺术为一体的完美艺术结合。据统计,巩义民间曲艺大致涵盖30个门类,其中以河洛大鼓书、说书、十八盘唢呐尤为突出,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巩义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SWOT分析

通过以上对巩义市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种类的了解,综合游客行为学、心理学等相关因素,笔者得出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1)比较优势(Strengths)

①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巩义位于郑州最近的辐射区,中原文化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巩义的发展,同样巩义的发展也必将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潜力,因此巩义更应该发挥它的区位优势,挖掘巩义民俗文化,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

②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从第一部分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巩义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间文学、民间信仰、民间手工技艺类资源尤为丰富,详情请参见图表1。巩义不仅拥有无比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具有无限魅力的民间文化,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河洛大鼓书,是河南历史比较悠久的戏品种之一;小相舞狮和东庄打秋千两大体育民俗文化,在河南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些民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传播广泛,部分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有待发掘,开发潜力巨大。(见图表1)

(2)发展制约(Weaknesses)

①观赏性弱,缺乏资源整合

巩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并未体现出真正的民俗内涵,多是一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观赏性不强。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资源整合度不够,譬如:巩义各镇庙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因人数聚集太少,逐渐被取消;河洛大鼓书也只有在局部地区传唱度比较高,大多数地方都对此曲艺类别去向陌生状态。同时,一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未进行合理规划、分类、收集和挖掘,整合效益差,使得巩义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缺乏活力。

②民俗精品缺乏,深度挖掘不够

巩义大鼓书、小相狮舞等历代传承的民俗现正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大多数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和力度不够,效益低下,精品太少。

③产品创新不够,缺乏体验性

目前游客到河南巩义旅游观光时,除了到康百万、浮戏山雪花洞、巩义石窟观光外,很少参与庙会、社火这类民俗旅游项目。大同小异的秧歌、高跷、捏面人等表演形式缺乏创新意识。虽然舞狮在一些节庆活动上还比较盛行,多为经济目的,因此并未开发成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

(3)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①政府支持

近年来,巩义市在发展民俗文化上,政府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要把它作为重要的产业链来开发,须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加大对民俗风情游的扶植力度,使民俗文化焕发光彩,发挥更大的作用。2012年,在巩义康百万庄园举行的“巩义市第三届民俗文化节“吸引如织游客,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明清真人秀“、传统婚礼礼仪展示、书法作品展等多项活动让大家陶醉其中。

②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称为一种热潮,游客对民俗旅游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成为了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巩义来讲,若想保护,必先挖掘,毕竟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源,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承和保护。

(4)面临挑战(Threats)

①部分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日渐萎缩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随着人们思维的不断转变,不少民俗文化受到外来异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烙印越来越淡化,使得民俗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日渐萎缩的局面。除了河洛大鼓书在巩义家道频道播出外,如潜彩画、婚庆习俗、东庄秋千在近几年呈萎缩状态,有些甚至后继无人。

②周边区域竞争力增强

巩义属于县级城市,与周边洛阳、郑州、安阳等地相比,宣传力度、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无形中在横向空间上制造了一定的威胁,政府应加大民俗文化旅游的创新性与宣传,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巩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①以核心景区为依托,挖掘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针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状况,依托巩义市每个乡镇区域的核心景区,如南河渡镇的石窟寺和黄河游览区、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新中镇的浮戏山雪花洞、大峪沟镇的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等,以它们为依托,挖掘各乡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对其进行设计,作为景区内的附属项目,贯穿于整个景区。譬如:南河渡镇,可在当地举办石榴节、庙会、垂钓等活动等,结合黄河游览区和石窟寺,使其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旅游产品线路。两者的结合,可以同时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②增强民俗文化品牌意识,开发特色产品

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很独特很优秀,如地方曲艺河洛大鼓、民间工艺水浒英雄脸谱、口水画、潜彩画等等。如何更好的保护和继承这些民俗文化,使其后继有人,就需在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可举办一些河洛大鼓说书比赛,像河南著名的节目《梨园春》一样,使其发扬光大,或举办一些竞技大赛、秋千大赛等,使巩义民俗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增强品牌意识。

③增强游客的参与性,转变开发模式

民俗文化更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地域性,因此可转变产品开发模式,从游客的参与性入手,使其入乡随俗。将巩义民俗文化中的礼教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习俗等文化转变成民俗体验项目,一改以往只看不参与的观光游览模式,感受当地的风俗及传统。另外可以设置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如“巩义美食一条街“、“巩义土特产购物中心“等等。还可以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采取“洛阳-巩义-开封“为中心的线路,或以“巩义石窟-康百万庄园-龙门石窟“为中心的中原民居旅游等。

四、结语

经过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目前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尚浅,在开发策略论述中重点突出了产品开发方式及途径。在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应做到:发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养生特色旅游,重点发展针对周边市场的短线休闲旅游,策划创意新型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多元化,促进中原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第5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旅游业。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能够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要能够探索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开发之路,能够通过旅游弘扬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有效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开发效益,这对于宣传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对民俗旅游的认识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去,观赏其他地方的民俗事物,以民俗事物为依托进行产品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和自然风关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是具有特色旅游项目。在在当今形势下,民俗旅游也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的项目资源是地方文化,旅游地的局面通过出售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方式,吸引顾客,获得经济利益。民俗旅游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旅游者到民俗旅游地主要是为了感悟民俗风险,体验民风民俗,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与感悟。民俗旅游的开展必须要能够开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个地区根据地区文化的不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的多方面开发旅游产品。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受到当地民俗态度的豪华,民族素质的高低的影响,也就是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游客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很多游客猎奇的心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开发民俗旅游的价值与意义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其开发价值和意义是伟大的。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能够发扬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各种民族的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等等,这些都是民俗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纯真质朴的特点,既是民俗产物,也是艺术珍品,这种民俗资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开展民俗旅游文化游客能够在观赏体验这种民俗资源的基础上,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能够将这种民俗文化带出去,是我国的民俗文化得到发扬。

(二)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要。从游客角度上讲,他们参与旅游活动是为了娱乐,为了的放松娱乐,而开展民俗旅游正好可以满足游客进行身体上和精神上娱乐的需要。比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民俗旅游活动,这种活动娱乐性加强,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了解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并且可以在这种民俗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满足游客娱乐的心理需要。

(三)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世代相传,具有丰富的内涵,有效地传承了民族感情。在民俗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从发参与体验各种活动,可以真切地感悟到不同地区的民风民情,感悟民族文化,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

(四)民俗旅游能够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民俗旅游活动场所大多在较为封闭落后的地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人们生活贫困,信息流通不畅。而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利用地方文化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强地域特点,这些旅游产品是很有新意的,能够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需要,因此,地方旅游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外,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的好,可以为地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围绕游客需要,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这样,地区人民就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多的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对地方人民创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俗旅游开发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但如果开发不当,会对民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破坏地方民俗文文化。具体而言,在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对地方民俗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方民俗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一种文化模仿现象,这样,会影响到民俗文化的本质,影响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致民俗文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其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淳朴性和高雅性的特点,参与旅游的人,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旅游,了解参与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开阔眼界,感悟纯真的美。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淳朴民族风情的错读和歪曲,导致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情况,这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民俗文化商品化现象。目前,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的情况是很严重的,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刺激游客,增加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但其致命弱点是,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后,民俗文化原有的精神内涵就散失了,这样,民俗文化之传承与发展的本质就失去了。

(四)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仿情况严重,缺乏新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非常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素来都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是存在差别的,地区民俗旅游要能在这种差别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民俗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都很类似,这种盲目模仿现象严重阻碍了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旅游产业在发展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起经济利益,同时还要重视民风民俗的保护,能够对民俗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民俗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才能保证民俗特色旅游之路能够长久走下去。具体而言,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如下:

(一)加大民俗旅游的宣传活动

民俗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宣传活动。因为,民俗旅游资源大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要能够使这些资源发挥作用,吸引到游客,必须要进行宣传活动,没有宣传,民俗旅游很难真正的火起来。因此,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本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地方旅游单位要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要能够成立民俗旅游开发专家组,对市场进行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对地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文化的影响力,保障民俗旅游的有效发展。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开发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资源是稀少的,是宝贵的,如果过分开发,不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种民俗文化资源就会枯竭甚至会消失,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资源的保护,要能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组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制定民俗文化、环境包括策略,能够把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另外,要能够积极做好游客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宣传,是游客能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另外,要引导民族地区人们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引导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庸俗化或者是异化的情况发生。

(三)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民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何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发挥作用,能够招来游客,是民俗旅游开发者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民俗旅游开发要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特点,制定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对原有民俗旅游资源加强保护与建设,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开发中,要能够从地方资源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产品开发。比如,一些地方的建筑很有特点,就可以围绕建筑进行民俗资源的开发,进行产品设置,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民族服饰或者是饰品、歌舞等具有特色,就可围绕这些进行产品的开发,要能够扬长避短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通过产品把一些淳朴的,文明的,能够表现地方民主风情,积极的正面思想和精神展示给游客,满足游客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把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场所是灵活的,作为旅游活动的策划者,可以在本地区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同时,还可也把民俗旅游活动进行挪移,把民俗旅游活动,移动到具有绮丽自然风光的地方或者是移动到一些旅游城市。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有很多民风民俗是颇具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也是非常多的。因此,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是很有资源的,如何提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相关旅游开发者要能够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进行结合,有效地提升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可以将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放在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或者是放在名胜古迹之所,甚至可以移到国外的一些地方,开发固定或者是流动性的民俗旅项目,这样,才能有效满足顾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才能使民俗文化与自然丰谷和文物古迹相得益彰,有效提升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升民俗旅游的影响力。

(五)通过立法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目前,我国针对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民族乐器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包括,但还有很多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制定专门法律制度进行保护,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如果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不当,或者是地区为了赢得短暂的经济效率,不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使民族文化发生变质。因此,通过立法保护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民族文化是很重要的。

第6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元素

广告在现代传播领域有很大影响力。为了充分挖掘商品市场的潜力,吸引消费者眼球,它把目光放在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上,力求通过表现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来塑造和体现商品的价值。“当广告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时,就不能不重视民俗文化。”广告创意的竞争,就是广告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竞争。①在广告中运用民俗文化元素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元素的特征,这样才能使广告在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之时更加严谨,不至于误导消费者,也不会曲解民俗文化本来的意义,因此探索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一、民俗文化的界定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文化元素的定义

民俗就是的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②它起源于人类群体社会,在特殊的民族、时代、地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民俗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不断衍生出来并世代传承的。

所谓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的文化形态,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类生活价值,它反映一定地区中广大民众最基本的人生需求以及价值取向。③民俗之所以能形成文化,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这些点滴的文化逐渐构成文化元素,在共性下又具有个性,因此可以给民俗文化元素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民俗文化元素,是指群体生活下的民众伴随时间、地域和民族的变化形成的点滴生活文化的集合,并随着年代传承不断发展变化,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实体性意象。

(二)民俗文化元素的构成

民俗史上,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民俗”概念并实际应用的国家。早期民俗文化元素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人们经历这些民俗的创造、使用和传承的过程,实现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实用价值。

民俗文化元素包括了很多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以及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构成了民俗文化元素的基本框架。

1、物质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物质民俗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种现实存在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④它包含生产民俗文化元素、饮食民俗文化元素、服饰民俗文化元素、居住民俗文化元素、交通民俗文化元素等。

2、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社会层面的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继承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涉及了从个人到社会在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人生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文化、社会组织文化、民间娱乐文化等文化元素。

3、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有些民俗文化元素不单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它恰恰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含精神层面的文化意义。例如,形态、色彩、纹饰、文字形象、意象元素等。

例如中国结,它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它是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⑤“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它有很多种编法,形态各异,颜色多种多样。在古代中国结有实际的用途,可以作为腰带扣或者身上的装饰物使用,现代的中国结依然保留了千变万化的编制方法,可是物质层面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们在家里悬挂中国结,通常是体现美观以及寄托美好的愿望,精神层面的功能性加强。中国结把各种结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反映了自然祥和的生活气息,也有吉祥如意之意,体现了个性和中国式的审美观念。

二、民俗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电视广告具有独占性特点,因此其广告的效果相对于报纸和广播来说,传播的效果更好,但是对创意的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民俗文化了解肤浅,广告中有运用不当甚至滥用民俗文化的现象存在,因此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在广告中正确运用民俗文化元素,会避免由于民俗文化的滥用所起到的截然相反的效果。不同类型的广告有不同的特点,深入了解电视广告的特点,有助于根据这些特点来分析民俗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既能吸取经典民俗类广告的成功之处,为以后的民俗类广告作品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与文化性

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广泛性和文化性。电视广告具有很强的重复性,要求电视广告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复传播内容丰富且印象深刻的信息。在电视广告中融入民俗文化元素,会使受众产生亲切感,增强电视广告的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节日较多,许多广告商选择在重要的节日前夕推出自己的广告,一方面会增强节日的气氛,另一方面也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中国邮政曾推出一个“EMS中秋月饼别忘寄”的广告:大家都在询问“你寄了吗?”后来才把问题明朗化,“中秋的月饼你寄了吗?”并说明EMS给大家提供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最后的广告语是“月饼寄亲情,千万别忘寄了”。通过介绍邮政的优质服务,告诉消费者可以采用邮政方式在节日期间“寄”月饼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又跟“记”同音,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在节日期间给亲人尽孝道。这则广告主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精神内容,通过这样的广告形式可以提醒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记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谐音字的运用也使得消费者在感动之余了解邮政产品的服务内容,达到宣传的目的。这里的月饼成了广告表现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增强了节日期间广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不乏文化的内涵。

(二)提高电视广告的视听效果

电视广告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视觉和听觉的结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广告的内容。不管是色彩、图像、形态,都可以增强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共同的文化背景也给民俗文化类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为了提高电视广告的视觉效果,广告中常出现民俗吉祥图案来表现自己的广告主题。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类似于图腾的表现文化的民俗事象会因为生活习俗或是精神层面的崇拜而形成,产生意象元素,它属于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元素,一个具体的事物由于社会的发展弱化了物质层面的功能,精神层面的意义日益凸显。很多广告中都会出现这些意象元素,使受众了解其中所代表的文化涵义,而加深对广告产品的印象,如年年有余、龙凤呈祥等,它们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文化,很多产品广告适合通过这样的图案来表达。红双喜文化传播公司的广告中,带有红色喜字的纸飞机在空中飞行,寓意喜庆传承,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喜字就是一种带有精神含义的意象元素,它的出现所代表的精神意义远远大于其作为汉字的意义。该广告的表现简单明了。

电视广告不光运用视觉的冲击加深受众的印象,还增加了听觉上的冲击力,双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在欣赏包含厚重文化内涵的广告之时逐步加深对产品的认同。当今媒体广告的发展程度大大加深,受众对广告文化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媒体广告竞争的严峻形势下,电视广告需要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与民俗文化元素的结合势必会使电视广告的发展再上台阶。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程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文化情节,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电视广告中,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还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结语

以上的广告分析是给未来的广告创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各地区的人们都有其民族性,诸如此类的民俗文化元素就是在民族发展的特殊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广告的目的是宣传形象、推销产品,它必须借助于民俗文化在作品中的表现力,来获得消费者的民族认同感,而广告与民俗的结合才会使得广告在激烈的竞争中达到最终的传播效果。民俗文化是广告出奇制胜的法宝,而广告业的壮大又给民俗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传播交流的平台,许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以及成功的广告范例不光是在商品的盈利还是社会的影响力上都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不管是民俗文化还是广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让它们在互相借鉴互相辅助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①庄杨:《现代交际:广告文本与民俗文化――以公益广告为例》[J].2010(3):48

②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

③蔡丰明:《民间文化论坛:上海城市传统民俗文化》[J].2005(5):40―44

④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0―111

⑤李笑恩,《中国结的含义及来历》,

第7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摘 要:文章从民俗文化的内涵、形式入手,探讨了大众传媒、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众文化环境下如何借大众传播媒介之力传播民俗文化,并提出传播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75-02

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有着独特的意义特征和价值内涵。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些朴素的民俗技艺和观念也在不断消逝,大众文化与媒介变迁对民俗文化的生存、传承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俗文化如何传播、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一、民俗的内涵及分类

何为民俗?目前尚未有标准的定义。一般来说,民俗是民间民众的风俗和文化生活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文化现象。也有观点认为民俗即风俗,是一定人群在一定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

在仲富兰教授的定义当中民俗是一种积淀,是随着人类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民众世世代代生活的习惯是民俗,民众世代生活的地域是民俗,节日、信仰、礼仪皆是民俗。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群体性、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等特征。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谈及的民俗涉及内容颇多,其分类也一直难有定论,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

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与习惯,已经渗透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地方生活的缩影,它历经岁月,不断发展,有些民俗甚至沿袭了几千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是借以窥国人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到来,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快节奏、机械化的现代大众文化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以及生活习惯。现代大众文化与传统民俗文化到底有何区别,各自对人们有怎样的影响力?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否不可调和?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一)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差异化

大众文化是利用现代传媒为工具和平台,大批量的生产、复制,以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它常常以商品的形式出现,以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来衡量成败。但是也因其制作方式的标准化以及批量生产、复制,而带有鲜明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所以缺乏真正的文化艺术品的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而今的大众文化逐渐变成了一种消费,注重经济效益,越来越形式化、娱乐化。而民俗文化由于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变迁的,它更多的表现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带有一种规范、约束和教化的功能,注重伦理道德等,较之大众文化的轻松娱乐,则稍显理性和庄重。因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制约,它的传播方式也多为人际之间的口耳相传,以典型民俗文化形成区域为圆心向外扩散传播,它的影响范围并不如大众文化般广大,且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较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而民俗文化多以一定的繁复的仪式或形式呈现,因而不易复制,不易操作,例如一些民俗技艺,虽有很大的文化价值,但因学习技艺的困难及繁复,濒临失传的困境。

(二)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大众文化以现代商业模式运行,采用现代传媒进行大众传播,其影响力巨大,逐渐成为现代生活的主导文化。民俗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但较之大众文化,影响力甚微,已呈现出逐渐被大众文化弱化和消解的趋势。而相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复制,民俗文化又因其独特性而备受喜爱。究竟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作用呢?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弱化和消解作用。大众文化凭借灵活的传播方式,已经延伸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寻常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电视、广播、报纸、书籍等大众媒介的强势不间歇影响,使得电视、网络等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娱乐方式,也是人民接触最多的方式。人们的空闲时间有限,当大众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用于民俗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应的被挤占,以至于越来越少,对民俗文化的发展不利。现代生活追求快节奏、简单的生活,所以民俗活动的仪式观在大众文化中成为一种累赘,民俗活动对于服饰、工具器械、礼仪的要求,带给人们一种繁复的心理感受,而去偏向选择对此要求甚少、简单通俗的大众文化。以我国婚丧嫁娶风俗中的婚嫁仪式为例,有抬轿娶亲、合髻(结发)的活动形式,嫁娶民俗以其庄重的仪式彰显婚姻关系确立。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简单的西方婚嫁仪式逐渐受到欢迎,甚少有人举行传统的中式婚礼,轿车迎亲代替了抬轿娶亲,婚纱代替了喜服,宣誓代替了三拜,髻发的形式被取消了,而交换戒指则成为结婚的必要仪式。在大众文化的社会环境下,民俗文化的存活空间大大缩小,影响力也日渐微弱,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存在一定的弱化和消解作用。

2.大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推动作用。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传播形式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较小,且日益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民俗活动是有限的,因此民俗文化需要更为宽广的传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和传承。大众传播媒介正是这样一个极佳的平台。电视节目中对社戏、踩高跷、扭秧歌等等民俗活动的播报,让没有参加过这些活动的人也能对此民俗略知一二。一些旅游频道对于各地特色建筑、饮食、服饰等等的介绍,网络上各种旅游攻略中的特色美食推荐、好玩项目、当地民俗风情的帖子,也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大众文化凭借大众传播方式为民俗的传播提供了庞大受众群体。更多的时候,民俗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依托于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内容。我们越来越发现,清明踏春、端午划龙舟等民俗活动的举办已不仅是自发的行为,背后是有组织的企业或者赞助商,渐渐出现了广告的身影。各种传统工艺品贩卖处会有制作技艺的展示,如泥塑、布艺等。各种民俗文化依托商业化的模式在大众媒介中频频展现。

三、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启示

面对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式微的境况,保护传统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更显得日益紧迫。

(一)要保护民俗文化的纯粹性,保持其文化内涵

民俗是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历史的折射和缩影,决不能为商业运作而失去其内涵。在兴起的民俗旅游中,当地的节日风俗等本应该是结合时宜的特定活动,而有些地方却将祭祀、跳舞等在特定时间地点才举行的民俗活动,随时随意根据游客的需要进行展演,或者为了减少成本对仪式简略或直接省略民俗活动中的某些过程,或者是表演痕迹过重,这样活动本身的神圣和庄重感荡然无存,游客只是在一堆形式或仪式拍照逗乐,感受不到民俗的文化内涵,这对于民俗文化亦是一种伤害,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极为不利。有些民间工艺比如木刻、泥塑等需要超高的技艺去制作才能得其精髓,而过度的商业化使一些粗制滥造的伪工艺品充斥街头,这些伪工艺品是对真正的民俗技艺的一种侮辱,容易买者这些技艺不过如此的论断,也是对民俗文化的伤害。因此,必须保证我们传播的民俗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扭曲化的民俗文化,这才是民俗文化传播传承中最根本的前提。

(二)注重开发民俗资源,促进民俗文化产业化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地人要以全局的眼光,从现有文化中发掘出自己族群和地域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以先进的科学理念做指导,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民俗文化的资源开发在旅游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例如位于深圳市锦绣中华西侧的中国民俗文化村的开发建设,内含22个的25个村寨,均按1:1的比例建成,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特定时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如华夏民族大庙会、西双版纳风情月、内蒙古风情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让游客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灵魂和魅力,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民俗文化展示、参与体验式经济也不断发展,涉及制造业、休闲农业等。民俗文化旅游还能带动相关服务业、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地民众就业、增收问题,经济的发展又进而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三)民俗文化要借助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推广

正如前文所论证,大众传播媒介以灵活的传播方式和庞大的受众群体在传播文化方面取得了强势的效果,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如果借助其多样灵活的传播方式,对民俗文化传播推广一定大有裨益。热播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对“打铁花”这样一种民间传统技艺的展示,让更多的人惊叹“打铁花”这项民俗活动的魅力和其中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这项鲜为人知的民俗技艺正是通过热播电视栏目这样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取得了可观的宣传效果。民俗文化,单从名称就可以直观的知道其是属于民众性的资源,而非官方的,在今天大众文化的发展语境下,民俗文化传播走向商业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道路,媒介的造势推广对其传播、发展和传承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雅琨.民俗文化在大众传媒中的传播效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孙云春,姚周辉.试论大众古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J].温州大学学报.2007(1).

[3]孙天胜.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伤害[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4]王力尉.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16).

[5]富仲兰.上海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文汇报,2012-04-23.

[6]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白月娇.新形势下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和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S1).

[8]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第8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一、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

所谓民俗,就是民众的一种独特的、重复的生活方式,来自民间,生存于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的自由自觉的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具有继承性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传统。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以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深深地渗入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民族兴衰,天心民意,人间世象,无一不在民俗文化中得到折射。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留在现实中的记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每一个民俗背后都烙刻着那一个深深的记忆痕迹。在民俗文化中,“民”性、民族性、大?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酝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这种民俗文化上的多样性,为我们研究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以及其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实物的佐证,也是我们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资源。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是民俗文化丰富的地区,且多处于自然存在状态。这一原生态的民俗文化特征,一方面使它具有了独特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文化开发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和失散。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一些地区对民俗、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使其资源处于艰难的境地,加之外来强势文化的渗透,对这些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地区的人们已经在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逐渐淡化,不少民俗资源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文化特征,有些甚至濒临消失。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和更好地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史许多拥有这些资源的地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族民俗文化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意义

1.民族民俗文化的地位

中国史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让我们得以从中追寻到祖先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足迹。民俗文化作为我们的母体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乃至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族民俗文化作为民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以其社会性、多样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时代性等特征,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形态为我们展现着民族发展的历程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文化事业,推进民族地方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资源。

2.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民族民俗文化在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工作意义是深远的,图书馆应该努力做好民族民俗文化实物搜集、整理、保存与开发利用工作,这是创特色馆藏、特色服务的重要途径。

民族民俗文化的搜集工作重要性,还体现在它能为地方决策机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在当前改革开放大环境下,如何利用本地区特有的优势来振兴地方经济,成为各地政府部门优先考虑的课题。因此,各地政府在制定各种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了解本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状况、各产业部门特点,民族风俗、文化以及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教训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信息,分析得失,地方文献正是这些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保护和弘扬民族民俗文化是图书馆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民族民俗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巨大的塑造、规范、引导和凝聚作用。民族民俗文化记录和反映的是这一地区的民族风俗、风情、民族人文景观。民族的风俗文化对于同一家乡的人来说格外有亲切感,感染力、说服力特别强,从而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搜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为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民俗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是图书馆文献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民族民俗文化是反映当地民族一定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情况的文献资料。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建设特色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怎样做好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从事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整理的图书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搜集资料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因此,首先要建立一支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有一定分析鉴别能力,有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图虚名、不怕吃苦的实干精神,热爱图书馆事业、具有奉献建设的搜集资料队伍。这支队伍在征集地方民族文献工作中,首先要具备高度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要了解民族风俗文化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向社会宣传征集民族风俗文化资料。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工作,介绍征集民族风俗文化的范围、内容及其重要性,有政府主持征集地方民族文献的工作落到实处。

2.收集整理民族民俗文化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第9篇:民俗文化研究意义范文

摘要:翻译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桥梁。但是,文化的个性所衍生出的大量文化局限词给文化间的顺畅交流和翻译造成了障碍。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的词汇,也就是中国民俗词汇日益增多,探讨这些词汇的翻译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翻译 文化 民俗词汇

一、前言:文化、语言和翻译。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后果。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的共存。如果我们要保持我们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它有一个新的需求,那就是我们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而翻译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过去的翻译研究一直强调在语言分析和文本的对比研究,但缺少文化因素。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人士开始走向跨文化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文化交流的意义。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心已经从语言的迁移转变为文化的交流,而翻译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强大的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成为文化和文学交流的一种手段,翻译的深层活动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研究文化问题,促进跨文化交际翻译是必须的、重要的。

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民俗词语翻译的重要性。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国民俗文化来源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探索和传承,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构成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精髓,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外延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纵观中国翻译史,无论是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还是至“五四”的西学翻译,都是以外译汉为主的。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引进”占据了绝对的强势,而输出明显处于弱势。这与中国这一文化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发展强盛的追求是不相称的,而关于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的翻译更是凤毛麟角。直到今天,尚无一部专门的汉英或英汉中国民俗文化辞典问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因此,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有意识地实现翻译工作重心的调整,在兼顾“输出”与“引进”平衡的同时,侧重向外国传播中华文化,特别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因为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保持其固有的文化身份和特征,使我们的民族特色不至于淹没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海之中。

三、中国民俗词汇翻译的困难性。

我们知道,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转移。因此,如何克服文化障碍,把源语言的信息传递到目标语言已成为翻译的中心问题之一。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等等,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的沉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这些独特的文化特征是传达文化负载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有我们独特的文化负载词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国民俗词汇。因此,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重视中国民间文化信息方面的研究。由于一些独特的目标语读者可能难以理解的,如何翻译好这些中国民俗词汇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目标,这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如此。

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游牧、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民俗传承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在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发生变迁,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日益丰富,使得传统意义上单纯依靠人际传播的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播过程,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为民俗传播服务,使民俗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面是有关中华民俗词汇的误译案例分析。前面是字面意义上的转换,后面是内涵意义上的转换。

年饭 the meal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 family reunion meal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红包 red bag,red packet,red paper / envelope with gift money

纸钱 paper money,paper coins / ghost money

唐装 dresses of the Tang Dynasty / traditional Chinese garments

王八 tortoise / turtle cuckold

龙凤帖 dragon and phoenix card / marriage certificate

黄道 yellow way / lucky days

黑道 black way/ unlucky days

拜天地 kowtow to Heaven and Earth / perform the marriage ceremony

从以上例句来看,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翻,目的语读者会不知所云,而根据内涵翻译,他们才会充分理解。奈达(1993:110)曾指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汇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四、结语。

任何语言都是与本语言所根植的文化密不可分的。而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敏感、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负载着该语言的文化。中国民俗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民俗文化词汇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是中国文化个性的体现。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意识形态、工作和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等,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生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给当今更加广泛、深入的国际跨文化交流带来障碍,如何在汉英翻译中保持其独特性,做到文化的“全真传真”,是语际翻译中的难中之难。

所以为了帮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增长其见识,我们应该多加练习,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恰当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努力地译出忠实通顺、优雅的译文。这对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民族间的交流,具有深远意义。(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论文

项目名称:从Nida的功能对等看中国民俗词汇的翻译(以鲁迅小说选为例)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1993),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