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医疗质量改进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质量改进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质量改进措施

第1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坚持“民本卫生、和谐卫生”发展理念,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要求,推进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创造和谐执业环境。

坚持三大结合的原则,即坚持医疗安全防范与强化宣传相结合、坚持医院自查与行政督导相结合、坚持重点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各医疗单位要按照本活动方案有关要求,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医务人员安全教育和质控管理人员培训。对本单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对存在问题进重点整治,并落实整改措施。县卫生局将重点整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查处虚假宣传。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适合我县实际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医疗质量专业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等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在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开展,重点为乡镇(街道)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

活动主题为“持续质量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三、组织管理

县卫生局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医政科。

各医疗单位要成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管理本单位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各项措施

四、活动内容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各医疗单位要健全完善以院长为主任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医疗质量组织领导工作;设置完善的医疗业务管理科室,特别要加强医务科建设,配齐配强医务管理工作人员,充分行使医疗质量综合协调管理职能;相关医疗业务管理科室要各司其职,全力配合;强化科室在病区质量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突出和强化科主任、护士长的质量管理职责;临床和医技科室要配备一名质控员,健全医院三级质控网络,重点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共同推进医院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发挥各质控中心作用,落实质控中心的管理制度,完善中心运作机制。确定专家对医疗质量管理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医疗单位医疗质量的日常监控。

(二)进一步改进质量评价考核体系

积极探索建立我县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方法。要运用行业综合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和社会公众评价对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评价和考核。建立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形成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氛围;鼓励引进相关管理工具并结合医疗质量管理特点,创新质量管理方式;探索多种形式的检查、评估和考核方法;实行质量管理专家准入制度,建立健各类质量评估、评审专家库。

(三)加快建立质量信息报告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

各医疗单位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全面收集本单位医疗质量相关信息,针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定期将质量信息上报至县卫生局;各质控中心负责收集专业领域质量信息,在正确研判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将质控管理信息上报县卫生局和上级质控中心;县卫生局将组织专家定时研判和分析本区域内医疗质量信息,及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确定质量控制重点,通报重大质量事件。

各医疗单位要健全质量信息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实施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监测、细菌耐药情况监测、药物和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医院感染监测等,加强对不良事件、医疗事故和高危环节医疗信息的收集、发现和处理,及时掌握医疗质量动态。

(四)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教育培训体系

依托各质控中心,建立质量管理培训制度,采取案例分析、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工作;培养和选拔一批质量管理骨干,建立一支管理培训的师资队伍,发挥其在全员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

(五)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体系

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疗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预案、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预防和处理医疗风险,防范医疗事故。县卫生局建立相应的医疗风险金或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实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妥善及时化解医患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重点工作

(一)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各医疗单位要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准备和申请工作。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对已经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对以下3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进行清理:一是尚不成熟或存在较多伦理问题的;二是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准入但未经过准入;三是未取得相关诊疗科目的。

(二)推进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的实施

单病种质量控制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目前,卫生部制定了急性心机梗死,心力衰竭,肺炎(住院),脑梗死,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乳腺癌、股骨干骨折、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子宫平滑肌瘤、计划性剖宫产和老年型白内障等8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县级医院要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为患者制订具有规范性、先进性的诊疗方案,完善单病种诊疗质控标准,更直观地将质量评价落实到单病种的诊疗过程中,保证单病种诊疗规范性、先进性和示范性。

(三)切实加强重点领域质量管理工作

1、全面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新生儿病房、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感染性疾病科、血液科、口腔科、内镜室、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的检查,梳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坚决控制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2、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认真执行各级手术准入制度。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流程、做好麻醉术前充分准备,加强对患者麻醉术中和术后的监护,实施全程的、规范的麻醉复苏监护,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各种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实施《手术安全核对表》制度。加强手术医生、麻醉科医生和手术护士间的有效配合与沟通,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落实临床药师制度。逐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级甲等以上综合性医院的药占比要达到45%以下。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4、加强临床用血监管,建立储血点,完善血液冷链管理程序,分析重点科室用血情况,促进医疗机构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开展自体血回输工作。

5、进一步完善急救体系建设,加强急诊管理,完善急诊服务流程,增强应对急诊、重危病人的处置能力,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水平。

(四)贯彻实施《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

按照《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体验,合理安排出诊医务人员,确保门诊工作的正常运行;明确门诊管理部门职责,落实门诊管理核心制度、质量管理监控和奖惩制度;县级医院逐步推行门诊实名挂号制度,特别是专家门诊和专家特需门诊必须实行实名挂号;积极探索网上预约、双向转诊预约等多种形式,方便群众就医。

(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方案》,切实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保障病人安全。各医疗单位要增加护士数量,达到护士配备标准。今后凡医疗机构增加核定床位,必须符合床护比要求。

实施《专科护士培训方案(试行)》,通过专科护士培训,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提高护理人员专科业务素质,适应诊疗技术的发展,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对疑难症、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水平。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争取在3年内达到每科室至少有1名专科护士。

要重视整体护理理念,正确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强化护患沟通。完善医院内部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整改,达到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提高医院基础护理合格率等各项护理质量管理指标的实现度,切实降低护理并发症及以护理为主要原因所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六)加强对各类质控中心的管理

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各质控中心要在职责范围内,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质量考核,客观、公正地出具质控报告并对报告负责。质控成绩列入各医疗单位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七)建立医院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

医疗质量观察员是指经过相关培训、参与医院的日常业务和管理工作、能对医疗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推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员工。各医疗单位要建立医疗质量观察员制度,制定医疗质量观察员的入选、考评和退出机制,对医疗质量观察员进行培训,并逐步发挥其医疗质量监督的作用。

(八)加强服务要素管理

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对聘用人员进行严格的执业资格审核,技术考试或考核。认真落实医师定期考核办法,加强对执业医师的动态管理。严禁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加强对执业医师、护士变更执业地点的监管。加强医疗设备准入管理,认真执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设备技术评估准入制度。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上岗人员要接受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后才能上岗。防止不良设备器械、药品、试剂、耗材带来的医疗损害。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加强医疗机构执业验收;贯彻实施卫生部《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和省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校验职能,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名称、诊疗科目,把好机构、科目准入关。

六、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10月-11月)

完成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活动的制订、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12月-2011年12月)

1、贯彻落实。各医疗单位要结合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2、年度重点。根据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年度医政工作重点,确定年度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内容,切实抓紧、抓实、抓深、抓透。

3、检查指导。县卫生局每年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评价、检查和指导,确保实施效果。

(三)总结交流

1、年度总结。各医疗单位每年及时将活动进展情况、检查结果和活动总结上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每年对全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有序推进,确保成效。

2、活动总结。三年周期满后,组织召开活动经验交流会,推广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同时研究部署下一周期重点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是对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强化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医疗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质量意识。

(二)广泛动员,务求实效

各医疗单位要周密安排、科学统筹,创新方法,注重实效。各地要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为抓手,规范医疗行为,以质促建,确保医疗安全。要将活动与日常医疗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第2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关键词] 质量查房;院科管理;院长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79-02

大竹县人民医院建于1940年4月,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担负着全县106万人民的防病、治病任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十佳县级医院、全国优秀院长获得者单位、省市县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该院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医德医风建设及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开展建设节约型医院活动,积极参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在坚持行政查房、医疗查房、教学查房的基础上,去年开始实行院长质量查房制度,督导检查科室的全面管理,发现问题,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大大提高了院科两级的管理水平,有力地推进了医院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

1措施

1.1院长质量查房的内容和方法

1.1.1抽查一两例住院病例医疗质量方法包括:①院长质量查房每月一次;②每次查一个临床科或医技科室,以临床科室查房为主;③每次查房,首先要进病房查一两例住院患者的医疗质量,所查病例由医教科临时随机抽样;④住院病例医疗质量的考察内容包括病案书写质量、三级医师检诊质量、护理质量、合理用药和临床药学质量、手术质量、院内感染控制情况、有无差错事故、住院日控制、医技科室技术服务质量、患者是否满意等。

1.1.2科室汇报和预查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的汇报应按照简明、清楚的要求,汇报本周期内以下内容: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医疗质量改进计划要点及计划完成情况、当前质量管理及医疗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对有关科室及院级领导质量管理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预查报告应分四组报告预查结果:质量管理情况及医疗质量预查结果、后勤服务质量预查结果、医德医风预查结果、医疗指标及综合效益预查结果。

1.1.3质量综合评价质量综合评价是院长质量查房的一项重要内容,既要对每个患者个案病例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又要根据科室汇报和预查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1.1.4提出质量改进计划院长在每次质量查房的最后结论中,要从四个方面提出制订科室和部门质量改进计划的指令、质量改进课题、质量改进目标、针对质量课题的对策和措施、继续进行质量循环管理的要求。被查科室和各部门在院长质量查房后按照院长的指令制订具体计划,并由院级质量管理组织负责监督、指导质量改进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1.1.5做好院长质量查房记录院长质量查房记录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质量信息资料,也是考核院长、部门和科室质量管理绩效的重要依据。质量查房记录除被查科室、查房时间、参加人员等项目外,应按五项查房内容达到规范化。

1.2院长质量查房的程序

首先,到病房察看患者诊疗质量。住院医师报告病历,主治医师分析病历,提问、检查和答辩,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作小结,现场评分用表(最少四人参加评分)。其次,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前一周期的全面工作。再次,预查报告,由相关职能科室分别报告预查结果。然后综合评价,合议质量管理系数(由质量管理机构提出被步意见,征得各职能部门及本科室同意,最后由院长决定);统计员计算评价分数。最后,院长作查房结论,提出质量改进计划的指令性意见。

2成效

2.1提高了科室管理水平

院长质量查房制度实行一年多来,发现了很多科室的薄弱环节,通过院领导、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一起,集思广益,对科室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帮助科室各方面的管理有了很大的改善,也促进了科主任、护士长及医疗护理组长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过第二轮的查房发现,各科室执行各项核心医疗制度良好,“三基”、“三严”落实到位,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医疗纠纷大幅度下降。

2.2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

通过查房过程中,收集到科室、职工、患者对院方的第一手意见和建议,医院能够及时调整管理思路,提高决策最佳化。

2.3两个效益显著

2006年,医院五大医疗指标取得了高水平,门诊291 119人次,入院13 067人次,出院者占床日125 221天,病床使用率为96.6%,手术台次7 042台次;业务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8.18%,其中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36.29%,较2005年度下降6.76%。

3体会

3.1院长质量查房的预查准备工作是基础

要把各项预查工作分配给各位副院长和各职能科室作为硬任务和必做的工作。要求分管相应工作的副院长和各管理职能科室必须把抓质量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等仔细预查,查出不足,找准问题的症结及改进措施。预查就是以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为主的综合质量检查,是院长质量查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3.2院长管理才能是关键

院长要有较为全面的医学知识和管理知识,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强烈的事业心,对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必须熟记于心,发现问题,需现场给与科室持续改进的指令。这就要求院长要多学,博闻好记,随时把握医院管理的新动态,并与自身医院实际相结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

3.3院方质控是根本

被查科室和各部门在院长质量查房后,必须按照院长的指令制订具体计划,并由医院质量管理组织负责监督、指导质量改进计划的制订和执行,只有具体落实了才会有收效。

[参考文献]

[1]李聪捷,边瑞跃,张俊格. 对新形势下医院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5):167.

第3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神经外科;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是指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近年来进行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用于医院各科,使医院内人人参与提高医疗质量,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1-2],其基本理念是将传统管理中事后管理变为事前管理,主动管理代替被动管理[3]。将它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感染管理中,通过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各种隐藏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转归,及时预防感染,实现前瞻性的院内预防感染管理功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神经外科手术也常称做脑外科手术,以外科的方法来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它是外科系统中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4]。我院分别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和空白对照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名实施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的男43例,女32例,年龄(45.7±20.6)岁,病程(12.7±10.5)d,颅脑外伤20例、颅脑肿瘤15例,脑出血18例,癫痫5例,脑积水17例;对照组的男40例,女35例,年龄(43.8±21.5)岁,病程(13.7±11.2)d,颅脑外伤18例、颅脑肿瘤17例,脑出血15例,癫痫7例,脑积水18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神经外科手术的护理管理上采用采用空白对照,即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患者进行管理,其具体做法为:①发现问题,确定监测目标,如:发现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发现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有哪些,颅内开放性手术作为主要的监测目标。②成立改进小组,由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小组组成,小组成员需达成一致的改进目标,督促手术医师及时留取各类标本送检,并对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监控手术人员认真执行外科洗手和无菌技术操作。③明确现行流程和规范,对手术过程中流程要有充分的认识。④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分析,如发生颅内感染可能是因为脑脊液的反流、操作没有达到无菌、引流管的使用是否正确等。⑤选择可改进的流程,改进小组对术中发现的可改进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提高医护人员对无菌操作的执行力,拔管时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

1.3观察指标 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的大小,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的大小及患者的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4 w,实验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和患者满意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它是一种持续性的研究,以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使质量达到更优、更高的标准[5],是新时期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的重点,它是一个不断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必然趋势,已成为现代质量管理精髓和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标准是管理的首要职能[6]。它着重于实质原因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其指导思想为全面质量管理,主要通过重视过程管理,突出环节质量,提高终末质量,减少神经外科手术的术后感染,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多较为严重,其中危重患者较多,预后较差,如治疗不及时则危及患者生命,而且这类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因为颅脑损失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7-8],因此对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而要做到减少这类感染和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实行持续质量监控,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要正确的使用引流管,并注意维持正常的颅内压。需要搬动患者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防止脑脊液反流颅内引起感染;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患者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拔管时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实施了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采用空白对照的对照组,其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和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伍杏容,小艺.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09,9(1):108-109.

[2]刘梅,刘林,许勤,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刨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72-875.

[3]车莹,王卫.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296-4298.

[4]应莲琴,谢清华,楮江洪,等.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42-1843.

[5]戴林,沙震宇,仇永贵.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警示制度的实施体会[J].交通医学,2012,26(4):396-397.

[6]周敏,赵大文.现代医疗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思路[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7(10):1254-1255.

第4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宣传教育形式多样

为了加强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领导,卫生局及各医疗单位成立了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和信息通报等工作,以保证管理年活动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动员大会后,各单位及时传达上级相关精神,组织系统学习,为活动开展奠定组织和理论基础。县卫生局制定了《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医院也制定了本院管理年实施方案,召开了“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动员布置大会,让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人人知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目的、意义、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强调该项活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卫生局《蒙山卫生简报》、《蒙山信息》对“医院管理年”进行宣传报道,医院也利用宣传栏宣传,以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医院管理年”的宣传。医院以“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讨论内容,为“医院管理年”营造气氛,使医院管理年活动深入人心。

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一是医院领导班子和“医院管理年”领导小组成员按照责任分工,各司其现,科室负责人为科室“医院管理年”活动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强以“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的领导。

二是将实施方案中的措施、指标进行细化,逐条分解到各科室相关人员,使管理年活动深入到每个科室、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深入到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依法执业,规范行医,强化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医院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执业范围开展诊疗活动,无擅自扩大诊疗科目、无聘用无证人员、无违规医疗广告、无对外出租或承包科室等现象。所有聘用人员均经卫生局审批,无非卫生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现象。做到有证执业,杜绝非法行医,确保医疗安全。

四、狠抓医德医风,树立良好形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切实转变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各医疗单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教育和廉洁自律教育等医德医风教育活动,教育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坚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八项行业纪律》,严禁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回扣、开单提成等违规行为。同时,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号码,及时受理、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并及时改进。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收集患者对医院工作意见,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到位。实行院务公开,医院将医生简介、专家专科介绍、药品价格、大型设备检查均在医院醒目位置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病房设立价格咨询和费用查询处,主动接受社会和病人对医疗费用的监督。落实便民措施,设立导医咨询,提供人性化服务等,配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服务水平,得到广大患者的普遍认可,树立了医院形象,创造了良好就医环境。

五、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管理网络健全。医院有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各科室有医疗质控小组,每季度末均进行综合质量检查,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建立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保证和巩固基础医护质量。医务科注重医疗环节质量管理,落实三级查房制度,加大病历和处方的检查力度,病历、处方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定期检查临床、医技科室、各门诊部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医院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管理年活动,全方位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改善了服务态度,也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了医疗费用。不但提高医疗质量,而且确保了医疗安全。

六、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

加强财务管理,依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药费用。财务坚持“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建立了规范的经济活动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重大项目集体讨论后按规定程序报批,分清级次,责任到人。加强药品、材料、设备等物资的管理,严格实行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材料消耗。

七、存在问题

在这次自查中,我们发现了工作中一些薄弱环节,如:⑴有的医疗、护理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⑵抗菌药物管理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⑶医院感染管理方面未开展消毒环境卫生监测。

八、今后打算

1.在今后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医院管理年”活动的经验,力求将经验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以建立长效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把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工作长久地延续下去,努力实现医院管理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5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摘要降低非计划再手术的发生率,就要从根本上加大对非计划再手术的监管力度。本文主要分析了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从质量管理工具PDCA循环模型在非计划再手术监管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非计划再手术;质量管理工具;应用

Appl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tool in the non plan reoperation supervision

Yang Peixian,Yu Jianbo,Chen Wei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Mianyang City,Sichuan 621000

AbstractIt should fundamentally intensify the supervision of non plan reoperation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non plan reoper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s of non plan reoperation,and makes the discuss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tool PDCA recyclable model in the non plan reoperation supervision.

Key wordsNon plan reoperation;Quality management tool;Application

非计划再手术已经成为我国多家医院医疗水平和手术质量的衡量标准,也被多家医院指定为医疗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医院手术质量和整体医疗水平,必须严格制定健全的非计划再手术管理制度,明确非计划再手术管理理念,采用质量管理工具PDCA循环模型,加强手术中的各项监测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医院医疗质量。

非计划再手术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及其5大工具7大手法:质量管理实质是指在质量方面进行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性活动。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改进。质量管理5大工具包括:统计过程控制(SPC);测量系统分析(MSA);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1]。质量管理7大新手法包括树图、关连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PDCA法、矩阵数据分析法。

质量管理工具在非计划再手术中的重要意义: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工具中的一种,又称为质量环或者戴明环[2]。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通用的管理模型,其主要应用方式为大环套小环,任何一个企业的总部、车间、班组、员工都可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管理,PDCA循环呈阶梯式上升状态,第1循环结束后进入更高级的循环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止达到不断完善管理系统的目的[3]。非计划再手术在医学上被认为是术后负性事件,具体是指患者在住院同一时期,进行初次手术后,由初次或者前1次手术造成的并发症或不良状况导致再次手术的事件。非计划再手术是常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因此医院为了提高自身医疗质量和水平,必须对非计划再手术进行严格的监管。而PDCA循环模型能有效实现非计划在手术的监控管理。

质量管理工具在非计划再手术中监管中的实际应用

PDCA计划阶段,对非计划再手术主要原因的分析:质量管理工具中的PDCA计划阶段,具体实施是将所需改进问题逐项列出,确定最需要改进的问题。对医院再手术病例进行专业调查和分析,发现进行非计划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术后出血、手术部位感染等。①非计划再手术存在漏报和不报现象:根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医院再手术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科室对上报制度没有充分理解和重视,很多医院对非计划再手术的实例并没有及时上报,有时会延时上报,甚至还存在漏报和有意隐瞒不报现象。如此会大大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延误了医疗风险干预的最佳时机。②非计划再手术的根本原因:非计划再次手术监控的主要方法是制定健全的监控制度,而在实际监管制度落实过程中,各环节不能很好落实,加大了医疗风险的发生率。

PDCA执行阶段,实施改进措施:①完善手术监管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再次明确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和需改进的问题,由于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发生非计划再手术的原因颇多,可能是由于医院因素造成,即指诊疗或手术操作引起的再次手术;也可能是由于病患本身的感染和并发症的产生导致再次手术。总之,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要优化和完善原有监管制度,有针对性地对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严格监管,组建医院监管安全控制小组,及时对非计划再手术的病例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控制。②加强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监管制度: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上报过程更改为除了由科室主动上报外,将手术预约单中加入此选项,能够通过手术预约单调查再手术记录,切实实施了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实时监控。另外,对病案室的病案也要实施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措施,杜绝延时上报、漏报或者瞒报现象[4],减轻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并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PDCA检查阶段:PDCA检查阶段,即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合数据,分析实际实施效果是否和原计划吻合。①科室进行自我评价:医院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小组与安全管理小组,应该定期对科室发生的非计划再次手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自查评价,且对非计划再手术上报病历进行核对确认[5]。②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协同复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要根据医院制定的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相关标准要求,对其上报的非计划再手术病例状态和数据定期研究探讨,并邀请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与安全控制小组人员参与到数据探究探讨工作中,并对非计划再手术上报病历严格核对,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PDCA处理阶段:PDCA处理阶段,即针对计划阶、段实施阶段以及检查阶段的数据进行研究和探讨,如果实施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可将其推广并实际使用;如果实施效果不好,未达到预期目标,则进行下一个更高阶段的循环过程。

非计划再手术的数量在医师、科室、医院间都具有重要的比较和竞争价值,与其他医疗不良事件相比,对非计划再手术的质量易于跟踪和分析,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方向性,非计划再手术的数量在我国多家医院已经成为了改进外科质量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郭艳梅.质量管理工具在危重患者基础护理质控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5):91-93.

[2]杨红玲,龙燕,张小玲,等.利用全面质量管理工具实现床旁血糖仪和血气分析仪的标准化管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10):876-879.

[3]李兰,陆燕,陈立霜,等.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提高住院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中医药,2014,(14):121.

第6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一、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内容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预约挂号、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逐步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推进同级医院部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积极探索、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务热情、流程顺畅,不断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加强简易门诊,充实门诊力量,延长门诊时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主管护士负责的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整体化护理,合理调配护士人力,根据科室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护理服务的质量、数量、技术难度和患者满意度相结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2.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以医务人员能力素质建设为出发点,夯实医疗基本功,加强医疗法规、传染病、合理用药等基本理论的培训,继续开展教学查房、急救技能、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严肃学习考核纪律,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健全“医疗纠纷投诉制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接待流程”,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建立医疗质量三级质控小组工作制度,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和医疗安全隐患的主动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标责任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方案进行细化、优化,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加强药品安全使用管理

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完善药事管理领导组织,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开展抗生素药物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毒、麻药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建立不良药品反应及时上报制度。

4、推进临床路径的管理工作

开展急诊常见病病种的临床路径,逐步使医疗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5.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和指南,加强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信息报告制度,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医疗卫生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爱民、便民、利民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自觉为群众健康服务。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签订医德医风责任书,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认真做好医德考评落实工作,加大对医疗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建立领导问责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

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事件,充分发挥查处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注意杜绝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净化医疗环境。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使患者满意度逐步提升。

2.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不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了解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社会对急诊科评价的好转。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按照阶段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年活动总体分为学习宣传、查找问题、整改提高3个环节。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环节。通过动员会、中层干部会等途径开展宣传工作让全科广大干部职工了解“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各级重视、全员参与的浓厚宣传氛围。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第7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一、完善管理保安全

我科根据达标上等专家指导意见,逐条落实了整改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各级医疗操作规程,做到服务规范化,操作规程化,质量标准化。妇产科是个高风险的医疗临床科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能关系到两代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在科室内切实建立起医疗安全责任制,从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落实到人。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月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二、培训学习强队伍

我科在2011年将进一步加强妇产科队伍业务素质的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及考试,急救知识的培训,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提高产科应急能力,随时准备应对专科急救,做好建立精干的产科应急抢救小组,加强妇产科业务力量,要求科室人员积极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开阔医务人员的知识面,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切实提高妇产科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服务考核促营销

要切实加强服务就必须有考核,要宣传营销没有后续好的服务反而是浪费资源,所以2011年人事科、服务部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促进这方面的工作,并利用达标升等之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我科在明年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全体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加强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病员做实事,如继续为病员提供免费接送,病员有合理的需求尽可能提供帮助,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走进社区及家属区、附近医院、诊所、药店做好宣传工作,把科室的宣传资料及一些优费政策、科室电话、科室骨干电话送到他们手中,让他们有机会联系我们,并取得病员的信任。

四、全面建设树形像

医院计划2011年2月20日左右起动医院基础建设,我科积极配合医院,认真科学地做好新建产房的基建规划,解决产房布局流程不合理的问题,改造产科门诊和计划生育门诊,解决面积未达要求、业务用房不够、通道不规范的问题,建设成为一个科学的、规范的、符合院感要求的、现代的温馨的产房及病房。

五、专科突破有所长

寻找、培育、练就一技之长,专科突破是医院2011年一项重要工作,妇科在2011年要重点发展。

我科将重点发展妇科各种手术及检查手段,(阴道成形术、妇科微创手术、如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会阴整形术、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手段、各种宫颈病变的治疗等。),护理工作必须紧紧跟上新业务发展需要。

保持达标上等成果,持续改进相关八项工作,我科将继续保持上等达标成果,以达标上等的二甲标准继续做好各项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工作:

六、科室管理

(一)组织管理

1、依法执业,我科认真落实执业医师法及护士管理条例,做到依法执业,无证医生及护士由具有医院执业资格的医师及护师带教,并做好各种医疗文书的审签。

2、科学规划,2011年将认真做好新建产房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及安排,新建产科将按照科学管理进行规划。为医院及科室长远发展做好合理规划。

3、组织架构。2011年,我科继续保持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带教小组、急救小组、科研小组,制定各管理小组职责及工作制度,并进行合理分工。

4、人力资源。

(1)我科的人力资源结构:保证主管护师1名、护师、护士11名,以满足临床护理需要。

(3)建立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我科实行职工双向选聘制,不合格的决不聘用,同时在分配上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一岗一薪、易岗易薪,把护理质量及服务态度与奖金挂钩,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人员培训:继续保持临床带教小组,分级分组针对性进行业务培训,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专科知识学习,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急救知识及技术培训,做好传帮带工作,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

(二)信息管理

1、2011年,我科人员积极参加区、市各级医疗机构组织的业务学习,开阔我们的视野,吸收医疗新的信息。

2、区域协同医疗2011年我科将继续与龙潭寺医院建立了技术指导协作医疗,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及双向转诊机制。同时与周边的医疗机构、诊所、药店建立协作关系。

(三)物资管理

2011年我科要加强物资消耗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增收节资。

(四)医学教育科研,我科积极开展科研项目,保持原有的科研成果继续发展,同时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

(五)护理质量

1、基础质量

2011年,我科将结合上等达标与质量万里行的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整改,认真做好护理质量管理,做好病人的基本医疗服务,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以保证患者最基本的就医安全。

2、环节质量

①、2011年,我科继续保持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检查考核,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保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②、科室用血。2011年,我科继续加强用血管理、严格按照用血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做到合理用血,及时登记,报废血液管理等,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③、医院感染。我科继续保持院感管理小组,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考核,院感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检查,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反馈并进行整改,并认真按照医院编写的院感管理手册落实各项院感规范操作。

3、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1)2011年,我科继续保持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如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护士长、护理组长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在晨会上进行通告,让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药品,急救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药品。以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4)、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了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5)、实行以护士长护理组长为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6)、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月检查相结合,重点与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原则。

(7)、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8)、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9)、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10)、每月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加强护理人员正规操作,并进行考核。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11)、各班护士每班对医嘱进行查对,护士长每周进行大查对,以保证正确执行医嘱。

(12)、办公护士每日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检查,出院病历由办公护士初审,护士长最后复审后交病案室。

(13)、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每月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讲解院内院外护理问题,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4、护理各项指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4)、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

(5)、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达100%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

(7)、年褥疮发生率为0(除难以避免性褥疮)

七、医疗服务

我科积极组织学习医院服务规范,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为病员排忧解难。

社会公益性

2011年我科将继续走进社区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公民健康意识。

第8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1.1现阶段QCC在中国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特点

作者以“品管圈”为关键词,通过数据库获取近5年来2000余篇文献。通过分析文献内容显示,QCC主要应用于医院护理和药剂部门,其他科室较少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QCC在中国医院中的应用范围还比较局限;QCC在综合医院中应用更广泛,专科医院较少使用;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开展QCC的医院较多,西部较少;在开展QCC活动过程中同时引进QCC信息系统进行质量管理的医院少之又少,关于QCC应用在医疗领域中的不足也鲜有报道。

1.2QCC在中国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国家卫计委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方案中提到医院职能部门、各临床与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人员能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通过适宜质量管理改进的方法及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做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QCC作为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能为医院改革、发展提供很好的管理方法,并且也符合国家卫计委提出的要求;同时,也能持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医院应用QCC进行质量改进可以说是中国当前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热点。传统医院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职工某种程度上均是被动执行领导的命令,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和参与积极性,并且基层员工的意见也不容易被上级了解;而QCC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新型管理方式,根据激励相关理论,QCC活动让广大基层员工参与到医院管理中,是全员参与医院民主管理的创新形式。QCC不仅能让职工积极参与到医院管理工作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2QCC在中国医院管理中应用建议

2.1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参与人员对QCC的认识

QCC作为一种改进医疗质量的工具,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中已普遍开展,但医务人员还是对QCC不了解或存在认知误区。卢芳燕等[7]通过调查得出相关QCC技术培训力度还不够的结论。大多数开展QCC的部门均是仅对参加QCC的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有的甚至连培训都没有;并且由于参与人员更多关注的是自己临床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对QCC管理知识的学习。参与人员QCC知识的缺乏不利于其真正理解QCC的内涵,将影响QCC活动在医院的有效开展。医院可引进专业医院管理公司对职工进行QCC培训,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学习QCC的氛围,增强全院员工学习QCC知识的意识;同时,加强对QCC的宣传,传播QCC理念,使员工真正理解其内涵,促进QCC在医院得到有效实施。

2.2关注医疗质量的真正改进,避免QCC活动流于形式

2013年10月首届全国医院QCC大赛在北京举行,至今已举办2届。QCC大赛的举办无疑增强了QCC活动在医疗机构中的影响力,使更多医院认识到QCC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功效。但也有可能使参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等原因只注重成果的汇报而不关注医疗质量的真正改善。所以,医院领导必须重视本院QCC活动的实施效果。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单位领导重视活动的开展,激励措施到位,甚至能有活动经费的保障,就很有利于该单位开展QCC活动;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流于形式。其次,各医院可借鉴海南省的经验,将QCC这种质量管理工具纳入医院评价和质量管理标准中,将其作为一种考核医院管理的指标,提高医院领导对QCC的认识;并且医院协会等第三方评审评价组织可对开展QCC活动的医院进行定期考核并公布结果,使QCC真正在医院受到重视,避免QCC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2.3完善监管体制及激励机制,促进QCC活动的有效开展

医院QCC活动的开展需要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对QCC活动进行监督及管理。作者认为,医院层面可考虑建立以医院领导为首的品管圈推行委员会、以科主任或护士长为首的科室督导小组、以圈长和辅导员为首的QCC管理小组,通过三级管理方式对QCC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及管理,提高医院推行QCC的效率。实践证明,开展QCC活动有利于改善医疗质量、增强团队凝聚力。有调查表明,QCC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医院应加快QCC激励机制的设计步伐,制订一套合适的激励办法并保证落到实处,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考虑将实施QCC取得的成效纳入职工年终绩效考核,调动职工积极性;并且通过QCC活动发现其中表现突出的人员,从中挖掘与培养管理型人才,为医院长远发展储备人才资源,这样能促进员工更有动力持续开展QCC活动,增强QCC活动开展的延续性,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2.4完善QCC组织架构,推进全院性QCC活动的开展

现今QCC的实施范围仅限于单个科室,全院范围内的QCC活动尚少。作者认为,可采取“先行试点、逐步铺开”的原则,首先,在医院重点科室开展QCC活动,积累一定经验后全院各科室再开始实行QCC,在每个科室均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将院内功能相近科室的QCC进行整合,逐渐实现全院范围内QCC活动的开展;同时,医院层面可考虑建立以医院中、高层领导为首的专门的QCC管理部门,对QCC进行宣传、培训、考核、监管、评估等。通过完善医院QCC活动的组织架构,促使QCC发挥最大效益,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最终实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

2.5加快QCC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更好地改进医疗质量

QCC活动作为质量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现已在数千家医疗机构中广泛开展,但据作者了解,现今引进QCC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少之又少。QCC信息系统即根据QCC操作流程设计的一套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化方式记录QCC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建立QCC信息系统,打造全院交流学习QCC知识的平台,通过该平台随时分享各圈构思及成果,摆脱“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增强各圈之间的竞争意识;并且QCC信息系统的建立能让医院领导随时掌握QCC活动的进展,及时对QCC活动进行指导;同时,也能使QCC活动的开展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可将实践后标准化的措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公布,然后,在全院推广,最终促使全院性QCC活动得到开展,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医院竞争力得到提升。医院应认识到QCC信息系统对QCC活动的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加快QCC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QCC活动的开展,使之更好地为改善医疗质量服务。

3总结

第9篇:医疗质量改进措施范文

强化安全规范保证医疗管理水平

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医疗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基础,是医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健全和完善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筑起一道严密的质量、安全防线,使医务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医院整体管理状态和服务水平能得到显著提高[8]。因此,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主要从制度执行、绩效实施和手术监控三方面,我院积极探索与实践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全员遵循,落实有力近年来,围绕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修订了全院《医疗制度汇编》,使医疗工作的每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开展了主干医疗制度学习考核,全面强化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制度观念和安全意识;落实了医疗质量检查讲评制度,做到年有总结分析,季有讲评通报,月有点评反馈,周有实时监测,实现了医疗质量的动态监控、系统分析、适时反馈和持续改进;开展了系列医疗质量评比活动,如病历书写质量讲评、处方点评、医护技能比武等,提高了医疗实践工作质量。绩效考核全面实施,成效明显为促进人才价值实现,我院形成一套以绩效为主导的激励机制,制定了新的绩效管理办法,引进更为科学、客观的绩效考核理念,以最大绩效为目的,引进病例分型理念(CD型率),改变了过去以处罚为主、过程为主、效益为主的管理思路,转变为以激励为主处罚为辅,结果为主过程为辅,效率为主效益为辅的心模式,并建立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临床、医技、麻醉三大模块和七个亚模块,对科室进行动态监控与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评,极大地调动了全院人员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9]。手术管理全程监控,规范有效针对我院外科专科医院的特点,为了强化手术安全管理,努力做到:严格医务人员的准人管理,制定下发了《手术准入制度》,对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进行准入管理;严格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制定下发了《临床技术管理规范》,规范了对二类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和三类临床技术的申请严格把关;实施“手术分级管理”,将各种类型的手术按照难度大小进行分类,严格控制各类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加强“手术环节管理”,如对于易发生“二进宫”手术的病例,术前必须由科室组织全科术前讨论,对病情做出全面诊断,术中必须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程,避免手术中的疏漏,术后必须及时做好动态监控,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注重思维创新改进医疗管理方法

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点规律与现实需要,我们加大管理创新力度,积极主动地探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新方法和新举措,在重点、难点、热点上增强了医院在安全管理上破解难题能力。选准重点,开展“缺陷分析”及时查找、分析及改进缺陷,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对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院选取医疗纠纷和高并发症手术等病例进行缺陷分析。比如,2008年先后发生8例ERCP治疗严重并发症,医院立即组织院内专家一起分析讨论,寻找根源,在讨论中对治疗适应症形成共识。此后3年ERCP严重并发症仅发生1例,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高的情况,开展了专题分析研讨会,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以后的手术中也达到了降低并发症的目的。瞄准难点,开展“课题研究”医疗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平台。2010年,为探索医疗风险管理的规律,我院向申康中心申报了以“基于病例分型理论的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构建研究”为题的课题研究。试图运用病例分型理论,分析医疗安全现状,明确影响医疗安全的危险因子;通过专家咨询和比较统计分析,确定医疗安全标准规范;最后构建医疗安全预警与控制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医疗纠纷苗头的采集分析和自动提醒,尽早采取措施,达到降低医疗风险的目的。把准热点,开展“专项调研”就我院自身而言,“医疗不良欠费”、“二进宫”手术等都是医院当前医疗安全管理的热点问题[11]。为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内涵建设,我们针对“二进宫”手术进行了5年的回顾性统计调查分析,探讨了“二进宫”手术发生的手术类型、原因和特点,开展了针对性管理,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次手术发生率明显下降。最近我们还对“医疗不良欠费”开展专项调研,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医疗不良欠费”发生的原因,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医院医疗风险,减少了医院损失。

本文作者:樊震林涂平安杨晶程传苗工作单位: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