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校本课程主导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主导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课程主导价值

第1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加大了地方与学校对课程的自,对课程和教材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多样,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课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实施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大前提下,开发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1973年,在英国召开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CERI)国际讨论会上,菲鲁马克(Furumark)等人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重视。1974年,日本东京召开的国家课程研讨会将“校本课程开发”当做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关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菲鲁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沃尔顿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编,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1]崔允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包含由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教什么的问题,而且包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提供的课程准备教学材料。”[2]2008年6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洪志忠、崔允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文,综合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进行了较长时间,但检索到的资料显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其成果创作的主体更多的是高校教师,其反映的情况更多的是城市中小学,而一线教师和与农村中小学相关的成果则不多,专门针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少涉及。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明显,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显得格外重要。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农村学生的家乡建设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抉择,是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开发农村的各种教育资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国家在课程方案中对三级课程的比例有硬性规定,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占课程总量的16%―20%,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国家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校本课程,甚至有关研究也显示,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没有校本课程[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外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课程的开发需要制度上和经费上的保障,农村小学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部分学校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软硬件上都较城市学校差距很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资金投入,且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比较倾向于城市学校。第二,社会对校本课程缺乏相应的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分数和升学率上,导致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上仍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没有兴趣可言。第三,缺少课程专家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专家的指导能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理论上和技术实践上的帮助,避免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出现问题。农村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校长或者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安排,缺少专家指导,从而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二)内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内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校长。有学者提出,校长领导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校长应充分重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做出宏伟规划: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条件[4]。也就是说,校长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制约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发开的成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高低。农村小学校长由于自身因素和工作压力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支持,这也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困难之处和重要问题。第二,教师。如高慎英教授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一书的前言所述:“如果一个教师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个教师就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如果一个学校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学校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学校。”[5]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直接参与人和执行人,在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第一学历以中师毕业者居多,部分教师通过进修、函授与自考获得专科、本科文凭,但是普遍的起点都比较低,又缺乏进一步进修提升的机会,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且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缺乏,教师一人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教学压力大,但是待遇相对城市小学教师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一般同一县域内的农村教师平均每月要比城镇教师少收入200―800元[6]。同时,对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种种原因也导致农村小学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重视也不愿参与。第三,学生及家长。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其中,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村学生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愿望不强烈。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都进城务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小孩,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的参与性也不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只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对其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兴趣不大,这些原因都导致在农村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并实施的难度加大。

三、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需求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和目标主导模式”[7]。需求主导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条件主导模式强调以学校已有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目标主导模式强调优先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困难重重,不管从以上哪个模式出发都不容易,要解决这些困难,改变现有的课程实施方式,真正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做好相关制度的保障工作

对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来说,经费不足是困扰其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软硬件上提高农村小学的整体办学质量,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能安心工作,进而投入到正常的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社会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村小学的发展,确保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自2006年起,国家多部门已提出了多种农村教师补偿计划和行动:(1)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3)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4)“三支一扶”计划;(5)免费师范生政策[8]。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是从制度上为农村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师资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二)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总体素质

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总体比较低,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必须做好培训、进修等一系列工作。除了可以通过教师比较熟悉的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等培训方式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外,还可以通过自学、学校外派、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从时间和经费上做好保障,为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顺利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必要保障。

(三)培养合作开发意识

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就更需要注重合作开发的意识,应广泛接触校长、其他教师和课程专家,是农村小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都是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法,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更好地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四)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主要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农村本地的特色,了解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要兼顾他们的差异性,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组织校本课程活动,增强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广泛开发农村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乡土自然资源、农村民间文化资源和农村实践活动资源,这些都是城市小学所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让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能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参与到农业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多元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对其的评价也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全方位参与下进行,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农村小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鉴赏和评价能力了,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进行相应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就是对校本课程的一种评价。同时,可以通过召开各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或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农村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让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正式进入实验区开始实施,至今已经过了十余年的检验,进入了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的阶段[9]。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之一,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同时,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并合理实施贯彻,对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7.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6.

[3]王标.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王冠明.校长领导: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3):31-32.

[5]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6]邬跃,程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育探索,2009(8):84-86.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5-126.

[8]邵泽斌.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与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4-79.

第2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一、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一般考察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及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及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1],这意味着校本课程内在地蕴含着民主、开放、多元的文化诉求。实践中,一旦与集权、单一的传统学校文化相遇,必然会产生对立与冲突。

(一)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表现

1.集权的学校文化与开放民主的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师是课程的开发主体。教师应根据自己对本校学生具体状况与发展需求的分析以及对学校所处社区情况的调查,自主决定课程开发的范围,自主确定课程的目标要求,自行选择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课程实施形式,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首先要具有自觉的课程意识。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无疑是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这项工作完全由教师来完成近乎不可能,它需要校外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的支持协助,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以及家长共同参与课程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这也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体现了参与、合作、民主和多样性的文化诉求。

然而,当下校本课程建设身处的学校文化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集权和专制为主要表征的近代工厂型学校文化模式仍然是当下绝大多数学校文化的主导模式。为了追求升学率,工厂型学校追求效率,强调服从,个体的生命能动性、丰富性和潜在性被禁锢在命令―服从的枷锁中[2]。在工厂型学校文化的思维方式下,教育等同于生产过程,教师等同于工人,学生成为工厂的产品。显然,这种高度集权的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所需要的开放民主文化格格不入,双方相遇必然产生冲突。

2.一元的应试文化与个性多元的校本课程文化之间的冲突

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蕴的一元文化特质不同,校本课程尊崇个性,强调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具有很强的多元特色,先天具有与国家、地方课程“分庭抗礼”的禀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立足学校、由学校发起的、满足学校需求的课程开发过程”[3],这很好地揭示了校本课程个性化的文化诉求。这种个性多元的文化特质,首先表现在课程开发的主体上,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各个学校,由于办学理念各异,必将导致课程价值观念上的个性差异。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发展需求有别,学校所处社区文化差异等,也会带来所开发课程内容的个性化。最后,学校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其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由于受自身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会呈现出多元纷呈的特点。

但在当前中国,追求个性多元的校本课程文化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尽管素质教育叫得震天响,但绝大多数学校关注的仍然是升学率,应试文化仍在学校盛行,抓必修必考科目,“知识本位”,“学科至上”的弊端并未真正消除,而那些不属于升学考试范围的内容,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都被当作可有可无的陪衬,教师更关心必考科目的教学,对其他课程则缺乏关注和投入。[4]于是,学校的这种唯考试至上的单一应试文化与校本课程所追求的个性多元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便成为了必然。

(二)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冲突的后果及原因分析

1.校本课程去个性化

按理说,由于每所学校的历史传统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必然千差万别,由此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就会表现出差异性。但现实状况却是,大多数学校的校本课程更多地表现出共性而非个性。无论是种类还是目标,学校间的差异都不大。批判目前学校教育“千校一面、万人同语”[5]的声音,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盲目地模仿其它学校的成功做法,却缺乏对本校已有资源的深入挖掘,导致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脱节、冲突,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之间的雷同。另一方面则“与现行的政府行为和学校自身行为有密切关系,如由政府推动的各种教育达标工程、实验性示范性评审;各级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活动,检查标准统一,验收内容统一;各种宣传、经验介绍,客观上导致学校逐渐趋同”[6]。

2.校本课程缺乏精神引领

由于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冲突,校本课程开发因缺乏精神灵魂而难以在学校中扎根。我国长期以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占据着统治地位,学校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内在动力。即使在外力推动之下开发出一些校本课程,也因为缺乏教育哲学的统领而成为“拼盘”与“杂烩”。

第3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关键词:科普教育;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特色社团

面对国家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探求学校科普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课题。我们将多元化校本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系列,即“学科教育系列”和“创新教育系列”,在“创新教育系列”中主要以“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育人功能的课程体系。本文依据课程构成的四大要素,结合本校实施科普教育的实践,就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以期能对学校创新教育发挥指导性作用。

一、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目标

(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概念和科学精神四个方面。学校通过科普宣传、科技讲座、科普培训、科普实践等途径构建科普教育基础环境,在全校营造科普教育氛围,让科普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从而推动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阶段虽然不可能培养出科学家,但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多向性、求异性等的有效提升,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科技项目研究等特色活动课程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三)建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课程目标必须在实现教育主体发展的同时完善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只有“教、学、做”相统一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具备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功能。学校通过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践基地、创客空间、网络信息平台等教育资源,形成做中教、教中学、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育模式。

二、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

我们依据学校和地方实际,根据课程论,综合考虑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结构”(如下图)。

以上课程结构图中,依据各层次教育目标设置6门特色课程,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采取递进式的逻辑化顺序,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

三、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

我们将“课程纲要”分为“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两个部分来论述。

(一)关于“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就是简要说明开课的教师、教学材料、课程类型、授课时间、授课对象等。在此不一一展开阐述,仅就“教学材料”作两点说明,其一,教学材料主要指教学所依据或选择的教材,即校本教材。现阶段校本教材的来源主要有自行开发的校本教材,或者从现成的科普读物、教育书籍中选择的教材,或者通过摘编、改编的教材。其二,随着课程设置的不同所使用的校本教材不同,如我校的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就是根据课程结构中的三类课程选择和采用由三个板块构建的系列化的校本教材。

(二)关于“具体方案”。“具体方案”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其中“课程目标”有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如前所述的课程目标即为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的整体目标,阶段性目标即为课程实施的具体目标,一般采用国家课程目标设置标准,即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概括与提炼,并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而成的教学实施计划文本。以我校科普教育领域校本课程纲要为例,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板块,以表格形式简述如下:

另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将择专章予以论述,本文不再赘述。

第4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提升;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38-03

【作者简介】1.李方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局长;2.汤雪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教研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实践、评价等过程对学校文化的影响是系统的、全方位的,通过学校文化改造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使之更能切合学校的教育实践,对于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的共生关系

任何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都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首先,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文化决定课程的结构、内容、品性;其次,在不断探索建设校本课程过程中创生着新的文化。离开学校文化谈校本课程,离开校本课程谈学校文化,都是不可行的。正如“书生”校长程红兵的话:“有学校之形,无学校文化之神;有课程改革之名,无课程文化之实;学校文化存在同质化、低质化、浅表化现象”。

1.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

国内外学者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杰克逊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由此看出,学校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存在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立足于文化背景和学校特色而开发出来的课程,它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有着深深的学校文化烙印。只有基于学校文化,才能使校本课程切合学校的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切身需要。

2.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

丰富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种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学校,以学校为本,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设置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最终体现学校文化。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浸润、沉淀、生成的过程,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轨迹。

二、改造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理想走向现实。从理论层面上说,校本课程是原有单一课程体系的突破和超越,很有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笔者在校期间有幸参加了教育部“课程与学习的关系”课题调研工作,对部分城市和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做了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切感受到校本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校本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断崖”。

校本课程应该是学校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任务,为开发而开发;学校在没有调查学生个体需要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情况下,开设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校本课程,导致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出现一个“断崖”。如有的小学开设《锡梅戏韵》《国际视野》等课程,既与学生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不符合,又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无迁移价值。

2.保守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但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有的课程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评价,忽略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有的课程大搞形式主义,无视学校的隐性课程资源;甚至简单地把校本课程定位为一种课程类型,如某所中学篮球队在市级甚至省级比赛中屡屡获冠,就以篮球为该校办学特色,开设一系列《篮球文化》《传球技术》《投篮技巧》等重复性课程。这些课程或只是学校原有课程的变形,或只是学科课程的附庸,没有使学校文化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考虑因素。

3.教师有限的课程开发力。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力量是教师,他们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度和质量。但教师由于学科分科性,多数时间是以孤立的方式进行工作,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导致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容易以他们的兴趣、能力为基础开设课程,出现“师自为本”的现象。再者,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来看,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教师职前职后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

上述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把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里对学校文化是这么定义的: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由此可见,课程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多样的实践过程和丰富的客观结果表现出来,并以一定课程制度加以保证,课程的表现形式、实践样态与结果形态实质上也是对文化的发展、创造与丰富。教学的基本元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文化。但是许多校本课程开发多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任务,没有与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校本课程失去了“根”。因此,没有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只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三、重建校本课程的内涵发展

众所周知,新课改是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对于学校而言,改造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从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来看,学校文化可以划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而今教育界倡导打造学校特色,建立品牌学校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改造校本课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1.关注学生文化,开启校本课程改造。

现代教育关注以人为本,即要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首先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多种多样,其文化类型在学校层面表现出学生的需求性文化。

改造校本课程如何体现学生的需求性文化呢?首先,认同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性,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确定生本教育,针对学生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参与改造校本课程的工作。概括说来,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确定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开设课程;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实施课程内容。

2.重塑教师文化,助力校本课程改造。

任何教W改革没有教师的支持都不可能成功,校本课程改造亦是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可见,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参与课程改造,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改造主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参与课程汇编,实现课程知识的重构,通过课程实施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改造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极大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整体教学水平。同时,通过教师长期的合作还可以形成教研共同体,增强集体归属感。

如何重塑教师文化提升校本改造?首先,要实现校本课程切合学校文化的内涵,关键在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课程意识和改造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其次,要保证校本课程改造的顺利进行,形成教师群体合作文化是重点:这种合作不仅表现为教师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教师与课程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持久的合作文化,才能互相沟通理解。同时,要求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改造的实践和反思中,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加速专业发展进程。

3.挖掘课程文化,规划校本课程改造。

上文我们提及课程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就课程谈课程,只有把课程改造和文化相融合,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挖掘课程文化,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校本课程往往是扎根于学校文化底蕴,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如果偏离学校文化与特色去盲目开发校本课程,只会事倍功半。其次,我们要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社会大文化的特性,重建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

第5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校本课程文学欣赏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41

2003年颁布的高中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文学欣赏作为一门极具情感和人文气息的课程,正是贯彻新课程标准中突出英语教育“人文性”的有效途径。因此,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高中英语文学欣赏校本课程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高中英语文学欣赏校本课程开设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技巧、提高语言能力。英语文学作品语言通常是经过作者精心的揣摩和推敲的,在语言运用上可谓是典范,在英语教学中开设英语文学欣赏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的提高和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第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外国历史文化。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一个国家长时期沉淀下来的文学作品通常是根植于这个国家历史文化的土壤中的,大量阅读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广泛深刻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

第三,还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人物以及事件描写充满了对真善美的褒扬和对假丑恶的批判,有利于学生辨别真伪、认清丑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使得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校本课程开设中教材选择的原则

第一,内容的趣味性。选择的教材内容要与高中生的生活和心理特点相符合。通过趣味性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出于对教材内容的喜爱,促使学生克服阅读中的语言障碍和困难,坚持完成阅读。例如,在文学欣赏校本课程中,我们可以以观摩电影的形式在教学中引入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电影Romeo and Juliet,还可以根据学生喜爱运动的特点开设一些对乔丹、贝克汉姆等体育明星的人物介绍课程。总之,校本课程的教材内容选择一定要突出趣味性、符合高中学生的性格和爱好。

第二,教材主题的思想性。根据高中英语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育应该要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因此,英语校本课程教材的选择要注重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和人格教育的作用。例如,作家Helen Keller的著名英语散文Three Days to See所表达出的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困难的不屈与抗争,可以使学生得到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

第三,难度的适中性。高中英语学习是介于儿童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特殊阶段教学,因此,在英语文学欣赏校本课程开设中,要注意教材选择与儿童文学和大学文学教学相区别,注重教材难度的适中性。在选择教材时要综合考虑高中学生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选择难度合适的教材,在英文文学作品中,有些作品不是全部都适合高中生阅读,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些难度适中的章节给学生阅读,例如,英文作品Robinson Crusoe中第八章节(Chapter8)、Jane Eyre中的第三和第四章节(Chapter3-4)的内容就适合高中学生阅读。总之教师一定要在文学欣赏校本教材选择时把握好难度的大小。

三、文学欣赏校本课程的创新教学――作品欣赏与表演结合的教学模式

第6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各个学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在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生发展个体差异性较大,在课程内容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的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舞龙舞狮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二、价值取向的含义

何谓价值?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或所值,像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或所值一样……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时应获得的报酬。”其决定性因素有三个:一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和性质,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空间;二是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及其能满足自身需要的认识,它决定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影响价值的期望空间;三是实现事物价值的外在条件,它决定了实现价值的现实空间。其中,期望空间或更进一步说价值取向,既是可能空间向现实空间转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由人来控制的、影响价值大小的环节。从认识角度而言,其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

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也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三、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课程实践的指导性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整套关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的取舍、价值判断的信仰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师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取舍和价值判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行为的动机因素。在贯彻教育发展思想理念和教育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类别的体育教师由于其成长背景、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了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自己教育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判断及相应的带有稳定特征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非同步性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和聚类性特征。我国教育改革前的历史时期内曾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注重纪律培养”、“注重体质发展”及“技术主导”等多种取向的形成、发展和占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主流即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的阶段性影响,在相同或相似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中其教育价值取向又呈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同时,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及调整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些曾经主导过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相比已显滞后,与现在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但对这些教育价值取向的过分注重仍然在不同类别的体育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用与体育课程改革思想相一致的理念对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影响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因素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影响作用,如教师自身的年龄、性别、学历、教学经验、运动经历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及课程标准、计划和教材、学生的体育需求变化等诸多方面对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较大的影响。以往就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论价值取向的认识是不全面和系统的。而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引导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效果。

第7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教学质量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62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ZHAO Shuang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1517)

Abstract We need to evaluate the contex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lso we make it to service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 by analysis the influence factor and explore the way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then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high standard.

Key word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ways

1 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主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本文认为,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2)校本课程是对本校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补充;(3)校本课程是对本校特色课程的开发。

教学质量:即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程度水平,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反映。

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在开发与实施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主确定的课程的过程中,师生通过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所实现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以及培养目标的程度水平。在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而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反映了学校因时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的办学水准。

2 影响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课程开发质量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开发水平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央、地方、学校的课程政策、教育投入及补贴、地域特点、本地区以及本校的经济文化状况、本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等。

内部因素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包括: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开发水平、学校的硬件设施及教材的编制、校长的领导能力及管理水平、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态度、学科专家的参与指导、社区和家长的配合程度等。只有充分考虑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2 教师教授质量

教授质量主要由教师决定。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同水平、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对校本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管理水平及课堂行为、教学方略、教学手段、自我评价、教学质量意识等因素,都会对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学生学习质量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具体实施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提高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质量,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价值追求之一。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众多,外部因素包括为学生学习校本课程而提供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场所等。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前学习成绩水平,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识程度、学习动机、学习方略、兴趣爱好等。

2.4 教学管理质量

教学管理质量也是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管理质量受教学管理的设备条件、教学管理的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如学历、教育科学理论水平、教学实践经验、管理实践经验、能力、创新意识等)、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方略、教学评价指标等因素的影响。

3 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3.1 提供民主开放、良好的开发环境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本校培养目标与教育宗旨为出发点,着力满足学生需求、培养学生个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体现办学特色,并且积极配合国家与地区课程的开展,使三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教师与学生乐于承担责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成功。

3.2 联合校内校外力量,共同开发

我国目前正处于课程改革的起步阶段,除了依靠学校这一最关键力量,还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校内校外各方力量在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是校本课程的领导与决策核心,但并非意味着学校要包揽课程决策与编制的全部工作,校本课程要更多地体现独立自主、灵活多样的特征,同时也需要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区团体、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相互借鉴与交流,(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7页)在借鉴与交流中得到完善与发展,形成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3.3 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建立在分析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之上,进行需求分析的对象是社会、地区、学校、学生等。对学生需求的分析包含学生对知识及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地区特点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旨在开发出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地区和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

3.4 增强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展中拥有多重身份,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导,同时还肩负着校本课程的管理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是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课程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意义,增强课程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校本培训、专题讲座、引导阅读校本课程理论书籍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使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较高的认同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从实质上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3.5 校长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提高校本课程管理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校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念。校长要在对校本课程的开展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科学的指导教师工作。目前我国的各类学校仍以升学为主要任务,势必会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带来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校长更要从观念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全面发展,深刻理解校本课程的开展对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努力将这种观念内化成为全体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积极行为。此外,校长要进行民主开放的校本化管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3.6 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学校管理部门和校本课程实施者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检验、监督控制、跟踪监测的全部过程。因此,建立健全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馈并调整与完善校本课程,使其从实质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评价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有利于获得最直接的评价资料,改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与此同时,学校在设定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评价内容的多样化、综合化,以便从整体上促进实施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展起步不久,因此对于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从整体上提高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各方组织以及人员的共同合作,势必会使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展步上新的台阶。

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CXJJSI4007)

参考文献

[1] 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经过几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我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新课程理念和目标逐步得到体现(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三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 ---- 合作、探究与交流的体现);四是课程资源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校评价方式 ---- 对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的追求);五是新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学校文化 ---- 教师合作的孕育与生成)。

二、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管理,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推动器”、“催化剂”。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建立健全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做到管理科学,制度合理,方法多样。

1 、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继教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把教科室作为课改领导小组活动场所,由教务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2 、建立课改激励机制。每年开学,校领导就要召开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完善《青曲镇中心小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使全(区)校教师全部培训一遍。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学校还把课改成果作为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时作为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课改热情,学校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3 、建立三级课改网络。学校建立了镇级、校级、教研组级课改网络,使课改实验在我校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4 、保证三个落实。即时间、地点、内容的落实。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校本培训,为课程改革夯实基础。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个性的一代新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学校本着“教师人人是人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具体做法:

1 、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保证机制。

对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说是已做到了未雨绸缪,认真准备,迎接课改的到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课改理念,并积极把理论学习与日常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探索优质育人的方法和规律。

( 1 ) . 把课程理念纳入教学管理,在研究中落实管理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如何在教学管理体现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作了三个方面的调整:

1 要更多的注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灵活性、创新性。针对教师提出的“教案要不要写的问题”,我们明确提出三句话要求:“教案一定要写;要体现实效性;提倡写教学反思。”鼓励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生。学校还设立教师“创新奖”,鼓励教师创造具有鲜活个性的、时代性的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

2 改变以往管理细则化的倾向,实施宏观管理。在探索阶段,我们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了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项内容分步过关,循序渐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实践空间,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

3 教学管理模式由行政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监控。同时,及时协助教师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优化,实现行政管理人员向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协调者、研究者方向发展。

( 2 ) . 建立与新课程标准目标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1 学校建立新的评价理念。我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作了调整,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导向。为防止教师在课改中“穿着新鞋走着老路”指出评价应当“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的课程理念,对师生的教与行评价。

2 学校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发展上。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全体学生是否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 构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我们力求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个价值目标,开展了“小学生学业成就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已逐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如在学科评价上我们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是测试的分项制:语文从朗读、背诵、听说、查字典、写字、说话、阅读、作文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数学除基础知识、计算、应用题等笔试外,增加说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多项内容,自然学科注重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思想品德学科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等。

二是发展性评价:通过设立“家校联系卡”、“学生成长袋”等作出关于学生的学习进展的信息反馈,在发展中评估学生个性的学习质量;

三是发现性评价:如学校设立“品德奖”、“特长奖”、“学业奖”、“进步奖”等项目,多角度、全方位评价和激励学生的成长。

2 、锻造一支适应课程改革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

我校采取有利于鼓励和促进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做法。

( 1 ) . 落实制度,更新理念,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

1 理论性学习方面。每周二下午第三节作为全体教师课程理论学习时间,以讲座、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讨新教材,及时帮助教师掌握教育信息、动态,充分认识教育教学面临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吸收现代教学信息,逐步确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学校每学年还组织教师进行基础知识、业务能力的综合测试,强化了教师学习。

2 实践方面。组织教师观摩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案例分析等活动。教师还必须做到有记录、有评价、有体会,参与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以制度的形式促使教师通过学习讨论、观摩实践,自觉更新观念、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 2 ) . 制定校本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一是建立学科带头人制度,充分利用校本资源,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设主体性教育等实验班,选拔青年教师担任教学实验工作,使他们尽快成长;

二是建立帮带制度,将专家请进学校或由本校的骨干教师给年轻教师听课、评课,点拨指导,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是建立教学示范制度,学校主动承担各级各类示范课、教改研讨课、汇报课,大胆对外展促进教学交流,树立典型。

促使教师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在实践中得到磨练、提高自己。

3 、以研促改,推进课程改革发展

学校对教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应该着眼于课程改革的全局发展,建立校本课程研究,信息技术运用研究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 1 ) .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近年来,我校设置一些“校本课程”,如电脑课、鉴赏课、学科活动课以及根据学生实际开设的兴趣班,在发现和培养学生特长等方面显示出成效与活力。

( 2 )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提高实验工作的效率,推进基础教育课改

充分利用校网络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为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育新的“生长点”,更是课改实验工作的“生长点”。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配备较为完善,通过多方筹措资金 30 余万元,千方百计为课改实验创造条件。两年来学校改扩建了电教室一个,微机室一个,“红领巾”电视台一个,班班配有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等设备。教师每两人一台微机,初步实现了教师办公自动化,教师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这些给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保障。

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涌现了一大批成熟的教师。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成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促成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课堂教学大变样,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了学生成长的实际,贴近了社会生活的实际,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学校面对现实,狠抓了校本培训,取得显著成绩,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亮点。

(三)、发挥校本培训的核心作用,确保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全面实施。

1 、明确“三级课程”的价值和相互关系。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三级课程”具有互补性,是缺一不可的统一体。

2 、严格执行《郧县 2005 至 2006 学年度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按照地方实际和学生的不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识规律,根据时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调整与增加。

第9篇:校本课程主导价值范文

[关键词]学校文化;“水品”文化;校本教材;开发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6-0089-02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思想影响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下来的能够反映学校整体风貌和形象气质的一种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文化建设需要载体,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可以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学校的特色文化,@已经成为不少学校关注的问题。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提出的实践课程理论在美国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该课程论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课程从结构课程到实践课程乃至校本课程的发展。施瓦布认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组成,并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知道,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要素,是校本课程的物化形式。它是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因此,校本教材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传承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效性?相信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许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洛溪新城小学的“水品”文化建设校本教材的实践,探析校本教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校本教材开发必须结合本区域和学校的传统和优势,根据学校实际,编写出反映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特色的教材。

洛溪新城小学地处临珠江口的沙虻海四面环水。学校浸润着珠江水,沐浴着珠江文化,形成学校固有的“水品”特色文化。学校在开发“上善若水”文化建设校本教材的前期准备中,收集和整理了与校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对校本教材开发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有了整体性的把握。开展调查,明确社会、学校、师生对什么样的教材内容需求较大,以期开发出有使用价值的教材,为后期的教材编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开发校本教材过程中,学校立足“水品文化、上善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水品”特色文化,以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一段关于“上善若水”的论述为教材架构,开发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性质和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的“上善若水”系列校本教材。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共分为六个年级,每一个年级的教材按相同的体例和主题编排,引导学生熟悉内化学校水品文化,向善向上,像水一样做最好的自己。

如校本教材中的一年级第一章节“居善地”,安排了让学生了解认识学校地理环境的内容。学校地处临珠江口的沙虻海四面环水,浸润着珠江水,沐浴着珠江文化;第二章节“心善渊”,主要内容是学习做有涵养的人,心要像水一样平静,不受外界影响,克服干扰;第三章节“与善仁”,主要内容是分清与人交往时,哪些是友善的语言、行为,如何表达友善;第四章节“言善信”,主要内容是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取得别人的信任;第五章节“正善治”,主要内容是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会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第六章节“事善能”,主要内容是了解自己的长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七章节,“动善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起居和学习时间表;第八章节,了解主要内容是学习本区域或本校与“水品文化、上善教育”有关的名人、风景名胜、历史故事等。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是谁而言的,即由谁来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问题。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突出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虽不直接开发、设计课程,但是有权选择和决定课程内容,校本教材的开发应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进行。因此,只有积极激发教师和学生在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提升校本课程内容的价值以及课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1.教师是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是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教师由原来单一的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建设者、实施者、评价者的多元角色转变。同样,作为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之一的校本教材,它的开发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职业价值和主体性。

洛溪新城小学为了开发“水品”文化建设校本教材,由专家指导团队和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编写组,主要编写工作由一线骨干教师完成。教师由“既定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开发者,这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在专家的培训和指导下,教师掌握了教材编写要求,明确了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了教材的写作要领,完成了教材编写方法的研究工作。在编写之前认真领会学校“水品”文化建设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这是学校文化学习内化的过程。在动手编写教材时大量地获取信息,甄别取舍,是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过程。确定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交流、探索、合作的过程,也是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实施和使用校本教材过程是实践、反思、修改、提高、完善的过程,也是生成成果的过程。

由此可见,开发和实施校本教材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主体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成果的生成过程,更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过程。

2.学生是校本教材的开发和需要主体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人的发展,作为校本教材的实施对象,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必须受到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必须紧贴学生主体需要,包括学生的教育需要、兴趣需要和社会生活准备需要。开发校本教材,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洛溪新城小学的“水品”文化建设校本教材,一开始就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参与到教材开发中来,对教师提供的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商讨学习的方式方法。在师生的共同开发下,“水品”文化校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避开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或者是晦涩难懂的文化材料,转而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体验和兴趣,照顾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语言的表述平实易懂,事例的选择生动有趣,既有对学校社会、自然环境的认知,也有与伙伴相处、交往的引导,还有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良好心理、能力的培养等;教材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有卡通漫画、自然科普、寓言故事、相片视频等;教材的活动形式体现了活动性、探究性,包括“看一看”“说一说”“走一走”“玩一玩”“画一画”“演一演”等多种形式。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安全的对话氛围,尽可能激发、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帮助学生建构新知,使学生对教材嚼之有味,学之有得,思之有获。

三、生成性原则

校本教材的开发不是一个单向封闭的一维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生成、逐步完善的双向多维过程,一劳永逸又能生机无限的校本教材是根本不存在的。校本教材应随着社会的变革、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特色文化的丰富、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在开发中实施,在实施中生成,在生成中不断评价、完善,这个过程是没有终结的,它是无限动态发展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满足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并促进其持续发展。

洛溪新城小学的“上善若水”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完善的生成过程。比如,学校将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采用活页形式装订,在开始新的章节学习时,教师可以和班级学生一起选择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删除那些不感兴趣或者在当前阶段不适合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确保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权,生成符合班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材。又比如在校本教材中添加空白页和建议页,方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甚至是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家长,将收集到的学习资料和学习作品等内容补充到教材之中。而建议页则提供给了教材的编写者与使用者对话的可能,可以为校本教材的完善更新提供宝贵的建议。这样,在学习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就形成一本以教师编制的教材为基础,学生自己添加的内容为补充的教材,成为后续教材开发的资源库。这样的校本教材开发使得学生得以有效参与。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也意味着教材的形成与学习过程做到了有机的统一,真正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确保了教材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