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德国现代杰出思想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对我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作了“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区分。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科学、前概念、预先被给予的世界,是一个直观的、具有奠基性意义的世界。而科学世界是人们依据经验、规范、条例而形成的一种理性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基,也是儿童的经验之源。返回“生活世界”,可以让儿童获得多重表征,这些表征能让儿童获得丰富的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也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基于以上理念上的认识,我校整合古镇震泽丰厚的地域资源,在自然、社会、文化等领域建立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实践基地,以有效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与相关单位协商挂牌成立的实践基地主要有:农业型的塔水桥村桑树培育基地和里泽村养蚕基地,工业型的苏州英宝丝绸有限公司和新申集团,人文型的王锡阐纪念馆和师俭堂。当然,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还可建设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基地。
二、实践旅程——智慧引路,理想到实践的通道
为了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在实践、体验和亲身感受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施的需要,组织学生在基地开展了以下一些模式的活动。
实践型。我们定期带领三、四年级部分学生到基地向当地桑农学习桑树的培育方法,亲身体验种桑的过程,观察记录桑树的成长过程。我们还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剪桑枝,采桑叶,喂蚕宝宝,拉绵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参与基地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讲座型。为使学生对实践基地有深入的了解,我们邀请基地的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讲座。比如,去年10月,我们邀请了一位企业管理者给学生做了一个讲座,他用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介绍了该集团由弱到强,由强到精的企业发展历程,以及产品的研发等一系列情况,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参观型。近年来,我们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太湖雪丝绵被厂的展厅,新申集团、新民缫丝厂等的生产车间,让学生亲历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成品的展示效果。特别是在丝绵被生产企业的展厅,学生们不仅清晰地了解了丝绵的发展历史,更被那一间间不同色调、不同风格的家纺展厅所深深吸引,从学生们充满赞赏的眼光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提升。
游历型。我们定期带领学生游览师俭堂、王晓庵纪念馆等人文基地,在导游热情而详实的介绍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古镇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调查型。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校外实践基地,调查了解如丝绵被是如何生产的?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如何辨别真假丝绵被?怎样保养才能延长丝绵被的使用寿命?丝绵被的品牌与销售等主题,引导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探究活动。
三、价值解析——直指心灵,
任重而道远的思索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开放度相对更大的课程,不仅要赋予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权利,也要启动教师的思考力,挖掘社会给予我们的教育时机。实践证明,学校通过整合地域资源所建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实践基地,凭借其内容的综合性、实践的主体性、过程的体验性、时空的开放性、目标的整合性等优势,已经展现出多方面的价值。
一是在价值提升中发现“陌生”的美丽风景。首先,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实现理论着陆。实践基地的建立,增强了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教师更明确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促使学校更深入地思考该如何去转变办学理念,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提升了教师驾驭课程的能力,引领理念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在实施之初,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和实施条件,活动难以常态化地开展。其后学校建立了多个实践基地,加大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常态化保障。教师们通过参与基地常态化的活动,由对这门课的完全陌生,转变到对课程的深度理解。每位教师在基地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指导课题。因此,基地的存在为我校快速培养了大批综合实践活动课优秀的指导教师,同时也有效地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第三,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走向智慧丰盈。实践基地的建立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体验者、参与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实践基地与学生课内学习有机结合,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平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创新意识。并且这些蕴含着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等精神的实践基地,也逐渐成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有效载体。
二是在内涵延伸中体验探究的问题意识。一方面,延伸了学生实践活动的空间。实践基地的建立,引领学生由课堂、学校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深入农村、走进工厂、踏进人文古迹,在自由而深入的实践探究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延伸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内容。实践基地的建立,改变了学生以往只能由书本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探究知识、获取知识、拓展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措施,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点和难点。与以往传统的分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注重于紧密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发现、解决问题,达到知识整合、能力培养、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据此可见,这门课程主要是想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使学生在“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还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加强与地方和校本课程等课程的有机整合,加强实施过程的管理。”对此,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以主题为单位,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形成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我校通常是以“主题”为单位,围绕主题,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打破了分科的界限。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将所学的各科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设计活动主题。例如: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校先制定主题以后,各中队根据不同孩子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的系列主题活动内容。
案例:
爱生活 爱分类 垃圾分类 我能行
――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响应东阳市关于推进全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的号召,配合我校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系列活动,践行我校“传承绿色文化,培育绿色公民”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科学、环保、节约的意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以点带面,从校园辐射家庭、社区,宣传和带动垃圾分类行动,引导学生重视和保护环境,注意节约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形成校本课程。
【活动主题】
爱生活 爱分类 垃圾分类 我能行
【活动内容及安排】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学会了怎样开展研究,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心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其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身亲身体验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
二、结合校情与地域特色,发展校本课程
我校是浙江省第一批排球特色学校之一。我校从2009年下期就提出创建特色学校规划。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于2010年6月,首次参加了“东阳市中小学排球赛”,取得了女子第二名,男子第五名的好成绩。2011、2012、2013年我校均获东阳市男、女排球队第一名,2014年女队第一名,男队第二名,2015年男队第一,女队第三名。在特色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和提炼“乐学、乐教、进取、创新”的学校特色文化氛围,结合中国女排精神,加以提炼、升华为学校排球精神,努力探索排球活动的良好运行机制,以排球为载体,我们学校创建成东阳市有相当知名度的排球特色学校。
我们画水本土特色是中国结和牛系列。特别是中国结,我们画水是中国结之乡。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一根根五彩的丝线,悬垂在居室四周,古朴而风情流转。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吉祥漂亮的中国结,既为主人祈福来年的平安富贵,同时也体现着主人不同的个性与审美观念。别看轻这小小的中国结,它可是近年来国际时尚潮流的重要元素,已发展成为多个产品了。所以,我们准备开发中国结的校本课程。
三、尊重个性差异,开展拓展性课程
学校以“尊重差异、赏识个性、开放教育、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差异,重视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让每一位孩子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做一个健康、明理、豁达、雅致的阳光少年。
我校通过科目化、制度化建设,有序组织、定点定人,广泛开展各类选修科目(社团活动),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团活动安排在每周四下午,由校教导处统一安排。部分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参加校级提高班社团活动,校级社团主要有快乐排球、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电脑绘画、电子百拼、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创意美术、剪纸、舞蹈、十字绣、法律讲坛等社团活动。剩余的学生参加年级社团活动,主要有趣味作文、趣味数学、书法、绘画、篮球、乒乓球、快乐阅读、口琴等社团活动。
这是一朵幸福花,花蕊上的“幸福”二字意指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长,幸福成长;让每一位教师教得舒心,快乐工作。四片小花瓣则表示我校的四个培养目标:“做一个健康、明理、豁达、雅致的阳光少年。”外面的四片大花瓣是围绕四个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一系列的拓展课程,有琴棋书画、少先队活动、法律讲坛……
基于我校在现阶段,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完善所谓的课程理论,而应是尽快地让新课程发挥效益,找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合也许是现实的要求,提升是未来追求的目标。从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角度出发,不能简单地推进课改,整合也许更能体现新课程人本化的倾向,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规范和精细化。避免多而杂的课程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关键词:独立教学;多师合授;课程群;衔接
作者简介:解志斌(1981-),男,内蒙古包头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田雨波(1971-),男,辽宁沈阳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课题编号:JGLX13_073)、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07-02
“课程群”是指专业课程体系的某一学科内的诸多课程的集合,通常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由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的若干门课程构成的一系列课程。通过对课程群的合理建设,可以实现课程群内各门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保证各门课程特色的同时又强化了课程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1,2]
一、电子信息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存在的问题
对于本科与硕士阶段课程群的统筹建设而言,其涉及到本科教学与硕士研究生教学的两个阶段。在这一层次提升的过程中,发现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中通信技术课程群体系的“衔接”问题日渐凸显,主要包括:课程群部分教学内容未能有效衔接;课程群部分“特色”课程教学模式与管理设置未能有效衔接;课程群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未能有效衔接。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成为了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客观存在的典型问题,也是目前相关专业课程设计与规划中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更是课程教学能否获得有效实施的关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电子类学科培养目标为依据,以通信技术课程群相关学科基础课及专业选修课程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不同教学阶段中课程群教学设计与知识需求所存在的差距。通过对“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间的平衡性研究,找出本硕课程群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承接的环节,改善电子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教学内容、管理模式与考核标准现存的不足,并深入探索更加合理而有效的适用于课程群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二、“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的特点与重要性
1.独立教学的特点
“独立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之一,由每个教师单独负责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其优势在于可以使得任课教师全面把握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与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针对不同授课群体合理而有效的取长补短,最大化课程群授课方式的有益效果。而实现这个最大化收益的前提,则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及对相近课程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
2.多师合授的特点
“多师合授”模式是对研究生或本科生课程教学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与尝试。[3]本质是通过多名教师共同为学生讲授一门课程。对于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而言,“多师合授”式教学可以有效开阔其学术视野、博采众师所长,也是改进传统导师选择制度、达致师生最佳匹配的重要途径。
3.二者平衡的重要性
由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可知,通过“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教学任务承担者由个人到团队的合理过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本硕课程群中的诸多教学问题,也是实现课程群教学质量飞跃的关键。[4,5]但是,若不能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平衡则无法发挥各自的优势。如对于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整体而言,在不同教学阶段中“独立教学”模式若贯彻不佳,则容易割裂各门课程的承接关系;在同一教学阶段,若每个老师各司其职,也会导致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无法实现有效衔接。而对于“多师合授”如果未获得有效实施,其主要不足在于无法真正实现考核标准、管理模式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因此,需要对“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如何进行有效的平衡与折中进行研究,进而实现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的有效衔接,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课程群体。
三、基于“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平衡性研究合理解决课程群衔接问题
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解决本硕课程群教学环节中存在的诸多衔接问题,需要使得“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以本校为例,目前构建的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涵盖如下课程:本科阶段的“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器”、“交换技术”、“船舶通信与导航”等,硕士研究生阶段的“现代通信原理与系统”、“船舶通信系统”、“信息论与编码器”、“信号检测”、“数字信号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雷达原理”、“现代通信信号实验”等。
在对这些课程进行统一规划与实施过程中,可将“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存在的类型可以归纳为:独立教学不同阶段课程,独立教学同一阶段课程;亦或多师合授不同阶段课程,多师合授同一阶段课程。其中,存在的主要教学环节的衔接问题可归结为:考核标准问题、管理模式问题与授课内容问题。这些问题基本出自于“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两个教学过程的平衡性把握不当,即课程群内多门课程间“独立教学”缺乏有效协调或单门课程的“多师合授”缺乏统一标准。因此,为了实现“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与平衡,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实现考核标准层面的有效衔接与平衡
两种教学模式从制订课程群培养方案到授课的全过程均需要贯彻交流思想、共同制订、严格执行、统一考核的原则。以核心课程为基础由各“独立教学”教师共同商讨并制订独立教学环节的考核方法与考核标准。针对各门课程的不同属性及其在课程群内所占权重,实现考核模式与考核难度的均衡。同时,对于采取“多师合授”的单门课程应予以重点关注,针对不同专业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制订考核方案,秉承以该门课程主讲教师为主导,辅讲教师严格把关的原则,力争最大限度发挥所制订考核方案的效果。
2.实现管理模式层面的有效衔接与平衡
江苏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包含课程门类较多,课程属性虽多为选修性质,但对于电子类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理论的掌握却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对于此类课程群实施有效的日常教学管理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非常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对于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下单门课程的“独立教学”模式可以由承担课程的教师进行课程与材料的统一管理;而对于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下单门课程的多师合授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主讲教师负责制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分讲、辅讲教师呈递课堂与考核材料的统一把关,实现对课程群管理模式层面衔接问题的改善。
3.实现教学内容层面的有效衔接与平衡
此类教学环节存在的衔接问题可以在两种授课模式中通过课程群主讲教师的预处理实现教学内容的统一划分。第一,对于本硕不同教学阶段,部分重点教学内容有必要做到交叠或重申,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第二,对于同一阶段的相关课程,则有必要对部分可能交叠的教学内容进行预处理,避免在不同课堂中重复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此基础上,通过两种授课模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优化课程群相关教学环节,实现课程间教学内容的合理过渡与衔接。
四、结论
本文对我校电子信息类本硕通信技术课程群各教学环节可能出现的衔接问题做出了初步研究分析,并对其当前综合化改革中在衔接方面的现实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独立教学”与“多师合授”教学模式的合理均衡,可以实现对课程群的优化及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避免或减缓教学过程中部分衔接问题的影响,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生、本科生两个教学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长江,刘敏思,何穗.以名师工程为主导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47-48.
[2]王怀平,林刚勇.电工电子类课程群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17-118.
[3]宋桂全,吴坚英.“多师合授”对文科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种探索[J].今日科苑,2009,(24):293-294.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和教师队伍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改革应从社会需求出发,突出“应用性’’特色,尤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为满足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建设的要求,拟对应用性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游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小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烹饪主要菜系、中国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对联和古诗词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为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为学生能在毕业之前顺利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考试提供帮助,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其以后的导游实际工作进行知识上的准备。
二、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属于知识性课程,是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学习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的专业课程,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学常识》一起构成导游考证的主要课程。与一般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包括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有关国家概况、楹联等,涉及面广,要求任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
(2)知识点较多,记忆难度大。由于是考证的需要,学生感觉只需要在考试前背住就可以了,所以存在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深入思考、考前根本不复习、考后全忘光的现象,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内容较浅显,理解难度不大,听着有意思、感觉也很简单,学生不会深入思考其所形
成的历史背景原因,更难以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因此,达不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4)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
(5)由于大纲和试卷容量要求以及考试时间的限制,考试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无法从考试结果中得到更多有益于教学改革的反馈信息。
三、传统课程模式的弊端
(一)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很长一段时间,《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基本上沿用高等院校的一贯做法,在教学内容上多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和顺序进行纯理论的讲授,多是以老师为主,忽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材使用上使用考导游证的教材,让学生只要记住,考试能考到就可以。这显然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的目标不符,无法培养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更无法适应企事业单位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设备手段落后
目前,从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看,还是比较传统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对校内实训设备和校外实训基地有较高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是少数院校的尝试,还没有广泛实行,校内实训条件多是使用的多媒体,让学生自己制作PPT进行导游词的讲解,没有将最新的导游虚拟模拟软件等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三)课程考核方式陈旧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试,既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传统的考试方法往往是偏重知识测试,忽略能力考核,考核多采用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60%)的方式。这种方法无法往往是偏重理论知识的测试,忽略学生技能和素养的考核,无法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设实训课,使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导游讲解,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本课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盲目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会记不会用,会考不会导(游)的现象。
(一)以知识储备为基础的理论讲解
1 新课导入。学生只有在对课程产生兴趣后,才会有探究知识的欲望,才能集中注意力,把中心移到老师的讲授中。因此,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必要步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中,可以用多媒体、互动对话、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或者是讲故事等手法,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2 授课过程。教师在授课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互动教学法,让学生掌握旅游基础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同时,应注重课程连贯性,让学生明白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理论知识,才能针对不同的游客讲解,让游客满意,同时解决带团中遇到的问题。
在设计每一个教学项目时,可以从旅游欣赏角度来设计“模拟旅游”的情景。即结合每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逐渐进入到旅游的情境中来,让学生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真实”体验,主动地去思考、学习。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优化了课堂效果。
此外,还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知识,采用专题教学方式,开展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选择的专题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追踪旅游发展的大事和焦点,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比如目前可以关注的专题有2012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欢乐健康游”、善行旅游创新理念等问题。通过这些专题的探讨与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3 课程总结。一堂好课应该包括一个精炼的小结,一个好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传神效果。课程总结不能流于形式,而应针对所讲授的重难点、知识点再次强调,让同学更好地吃透难点、把握重点,巩固课堂成果。
4 课后作业。由学生收集课程相关的图片及相关内容,设计PPT讲解的内容、撰写导游词。课后作业检查了学生对导游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导游讲解的能力,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以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以培养技能为宗旨的实践环节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实践活动方法和形式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原则,以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导游服务为出发点。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导游基本技能实训。导游员的服务技能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导游服务需要的主要是智力技能,即导游人员同领队协作共事,与游客成为伙伴,使旅游生活愉快的技能;根据旅游接待计划和实情,巧妙、合理安排参观游览活动的技能;随机应变、生动精彩的导游讲解技能;灵活回答游客的问询,帮助他们了解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宣讲技能;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游
客投诉的技能等。因此,在导游基本技能实训中,可以将这些要点设定一个成绩评定的标准,再加上导游员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讲解知识等,共同构成训练学生的导游基本技能考核标准。
2 模拟导游实训。模拟导游实训,需要用到导游实训室。目前,大多高校使用的导游实训方式有以下两种:虚拟技术导游模拟室,运用3D环幕放映系统进行景点讲解实训;旅行社实训基地,真实的进行旅行社经营实战训练,同时可以兼具经营功能,服务于高校的师生。在实训中分小组进行练习,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录播系统,录下自己真实的讲解和服务过程,让同学在经过老师的点评之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自身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3 导游技能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展示了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风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同时也检验着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是否和行业密切联系,是否按照行业标准来引导教学。因此,应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市旅游局以及旅游院校等单位举办的导游大赛,同时固定每年举办一次学校的导游技能大赛。这样,通过导游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既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也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
(三)以提高素养为目标的考核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价制度,改变以考试分数、考核等级作为衡量教学成果唯一标准的做法,拓宽评价思路,制订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的切实有效的考核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课程考核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期末理论考试或者集中理论加技能的考核方式。这种考试成绩偶然性很大,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素养。因此,应该采取全程考核的方法,使考核分散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在讲解每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或章节中进行技能考核,期末形成总的技能考核成绩。在总评中,实践技能所占的比重要比理论所占的比重大。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大量导游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参与课程的基础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素养有更快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导游基础知识》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精心设计讲授和实训的内容,使实践教学环节体系完整,技能训练效果明显,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满足社会之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导游基础知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8
[2]周密,赵西萍.旅游专业情景教学及效果评价[J]旅游学刊,2003,(S1):46-48
关键词: 乡土资源 校本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学校以国家和地方课程为前提,通过科学评估本校学生需求,有效使用当地课程等资源,由学校编制使用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益于教师全面发展,有益于学生综合发展。校本课程的实践是课程改革带给学校课程教育的全新使命,是优化教学的有效办法。
一、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
1.挖掘乡土资源,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
学生通过参观家乡乡土景观,领略乡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领悟乡土文化底蕴,继而激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脉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区民情体验中,与长辈们搜集整理民间乡理俗谚等,既能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
挖掘乡土资源也能使学生发现乡土资源面临的不良环境影响,通过重视和宣传做好本土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静止和封闭现状,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带动起来共同参与,使校本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挖掘乡土资源,对教师的影响和作用。
在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主要是灌输式说教,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乡土资源的课程建设,教师意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继而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和调整。在校本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勇于奉献,开拓创新,引起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
同时,在校本课程乡土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掘了教师的创造潜能。校本资源的开发过程是教师创造体验的过程,校本资源的开发具有挑战性,教师可发挥创造能力,还可体验成功的乐趣,为教师提供无限的表现和创造空间。在校本课程实践中,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既是乡土资源的挖掘者,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受益者。
二、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发复杂,耗费时间和精力多,教师因课务原因,难以保障有足够的精力用于开发。
2.有些教师还处在理论知识缺乏状态,使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难上加难。
3.农村学生搜集信息资料的渠道受限,致使所得传闻性资料内容与实际容易有偏差。
4.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紧张,调查采访的课外时间有限,导致收集到的资料不理想。
5.教师自身的创造实施能力还有待提高。
6.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检验校本课程开发效果。
三、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几点建议
1.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区分学生不同优势。
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需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在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本地课程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挥学生优势和特长,其中包括地理优势及个性优势、资源优势等。例如课程相对少的班级可安排学生多搜集乡土资源,而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紧张的班级任务量分派少些;还有没有电脑或是长辈带孩子的家庭,学生的资源收集受到限制,也不够理想,因此要加大有资源优势的学生的搜集力度;同时应增加丰富乡土资源居住地的学生的任务,通过这样区分搜索,更容易达到良好的资源收集效果。
2.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发挥教师优势。
在课程开发中,由于开发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会耗费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最好对教师课程跟进及课程开发事宜给予帮助,这样可降低开发校本课程教师的整体任务量,利于课程开发更顺利地完成。同时,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并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培养教师的创造实施能力。
3.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要兼顾乡土资源和校园资源。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既要充分开发当地乡土资源,又要重视学校校园资源。学校可结合当地景点资源,组织歌颂比赛、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营造乡土氛围,达到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的目的。同时在乡土资源挖掘过程中,应注重校园资源的挖掘,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学校可通过组织“读、说、写、画、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挖掘乡土资源,重视校本课程实践。
学校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中,要重视课程实践活动。学校可通过资源选修模式,如开展各类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调查采访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
5.挖掘乡土资源,制定课程开发评价标准。
学校可参考相关院校资料,制定适合本校的课程开发的评价标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跟进与完善,最终达到有效评价课程开发效果的目的。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学校要以学校实际为根本,通过对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合理参考相关建议,力争将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言玉梅,郑朝波,王向红.海南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53-156.
[2]王艺群.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05:37-38.
[3]王丽燕.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诉求[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王通通.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吴祥山.依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实践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0:146-147.
[6]田芳微.湘西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物资源;学生需要;生产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A)―0055―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应重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校本课程。”这一规定给了校本课程合法的地位与发展的空间,也把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目前,各学校都在积极地开发校本课程,那么,农村中学应该怎样开发出优秀的生物校本课程呢?笔者认为应紧紧围绕“农村生物资源”、“农村学生需要”、“农村农业生产活动”三个方面,开发农村中学生物校本课程。
一、充分利用农村生物资源
我国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而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广大的农村和农村中学则是这些生物资源的拥有者。农村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薄弱之处不少,但在拥有生物资源方面却得天独厚,为农村学校开发生物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农村中学在开发生物校本课程时应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立足于地域优势,充分挖掘农村生物资源,使生物资源课程化,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生物校本课程。如我县林区有一种两栖动物――山溪鲵,它在环境监测、学术研究、医学药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当地山溪鲵的数量减小,濒临灭绝,备受人们的关注。我校利用承担西北师范大学环保项目的良机,开展了“西和县山溪鲵生态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组师生深入林区,对当地山溪鲵的种群数量、生活习性、生态分布进行了科学的调查。该活动的调查结果为当地政府开发利用和保护山溪鲵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家乡生物的多样性及价值,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学生对大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该项研究性学习活动现已编入我校的生物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关注农村学生的需要
课程资源优越,并不意味着开发的校本课程优秀。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成功的校本课程首先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农村学生成长的乐园是大自然,他们长期零距离的与大自然接触,对当地生物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他们发现的问题多,存在的疑惑多,渴望通过学习解疑释惑,这就是农村学生普遍的兴趣和需要。农村中学开发生物校本课程应着力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开发思路,经问卷调查、师生交流,生成校本课程内容,确定课程目标,开发满足农村学生需要和兴趣的生物校本课程。如此开发的生物校本课程,想学生所想,给学生所需,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由“要我学” 转变为“我要学”,进而达到“我会学”。
三、注重农业生产活动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一、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按照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体育的需要,切实降低体育教学成本,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和形成体育能力。第一,小学体育校本课程是建立在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基础上的。校本课程因此更尊重学生自愿的选择权,更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校本课程是对小学体育教材的必要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和合理搭配,校本课程更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可以更好地起到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
2.促进体育教师的成长
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更是学校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可以让教师快速成长。第一,开发校本课程为体育教师赋予了教学自,给体育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能力的空间。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与教研员共同参与完成,教师可以在教研员的带动指导下,不断丰富教育理论知识。第三,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对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开发原理进行充分研究,需要教师自主编写教材和教案,这对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有重要帮助。
3.促进学校形成教育品牌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体育普遍具备了精品课程的意识,积极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可以为学校推出更多精品体育课程,从而形成学校教育品牌。第一,校本课程可以极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可以实现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认可。第二,校本课程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可以逐渐发展出学校的特色教学项目。第三,校本课程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最终为学校形成体育教学品牌服务。
二、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开展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小学体育课程应当围绕如何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特别是随着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与运动习惯有很大关系,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应当围绕学生转变不良生活习惯、让学生学会合理运动、注意运动中自我保护等内容。
2.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促进学生取得全面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体育技能,养成终身热爱运动和关注体育的良好习惯。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角是学生,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应当围绕学生进行,要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为主,要切实提高教材的针对性与适用性,使地区性特色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中广泛普及。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发出有效的小学体育校本课程。
3.从学校现实条件出发
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程要从学校的教学条件出发。特别是在当前小学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应当从学校的场地设备等实际情况出发。第一,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当符合学校的场地和办学条件。第二,要结合地方特色优势项目,发挥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有特色的田径、武术等地方性校本课程。第三,要结合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项目,积极地在学校普及体育运动。
三、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全面分析小学体育教学资源
学校的教学环境直接决定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在开发小学体育校本课之前要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进行评估,特别是对学校场地、时间、设备和教学环境全面评价,能正确认识教学资源的优势与缺陷。例如,小学体育人教版五年级的《软式排球》《助跑投掷轻物》的教学就可以根据学校的场地资源进行课程的改编,先在室外较小的场地让学生熟悉球性,再让学生学会垫球等基本动作,最后安排学生到球馆进行发球和对打等练习。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资源,而且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循环开发的模式
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讲究循环开发,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根据国家体育教学的要求,将相关的教学项目统一到一堂课来完成,在这些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对课程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总结和评价,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必要的改进,对合理的部分予以充分的保留。这样不仅能保证校本课程的稳定性,还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使校本课程更具操作性。例如,人教版小学体育三年级的《走、跑与游戏》教学就可以先将走跑交替、障碍跑和跑动中手摆臂等课程合并在一起,再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的游戏,可以得到统一集中训练的较好效果。
关键词:校本课程;特色;构建;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25
2010年秋重庆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全市学校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如何开发适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真正体现其教育功能,克服表面化、形式化的校本课程,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渝东南民族地区市级重点中学――重庆市黔江中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浅析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特色的构建思路。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始建于1925年,是原四川省省级重点中学。重庆市直辖后,被命名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现有1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8000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480余人。
一、确立校本课程功能定位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权利,是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体现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促进学生更加富有个性地健全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之初,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设计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立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功能定位:(1)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民族地域课程资源丰富,有很好的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素材,学校把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功能。(2)学生的特别需要和个性发展是校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学校把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功能。(3)学校地处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弥补国家课程资源和师资不发达的事实,实施好国家课程,学校把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的实施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功能。
二、提炼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的理念,学校需要考虑自己的办学传统、学校特色和教育哲学,也必须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弱势、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所处地区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有整体设计,根据自已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有自已的校本课程内容特色。重庆市黔江中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特色。
1. 民族性。即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形成个性。渝东南是少数民族聚积地,有着丰富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巴文化、楚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利用这些文化优势,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如学校开发了《黔江历史》、《渝东南民歌》等传承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
2. 地域性。即充分利用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乌江画廊、小南海地震遗址、阿蓬江流域等自然资源是陶冶学生情操,爱乡爱国的生动教材。依靠地方资源学校开发了《生态黔江》、《家在黔江》(黔江地理)等校本课程。
3. 拓展性。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最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也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学校为了衔接高、初中学科教学,开发了《高初中化学教材衔接》、《Ofiice基础教程》等校本课程。学校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开发了《诗歌诵读100篇》、《高中数学知识拓展》、《高中物理导学与专题讲座》等校本课程。
4. 发展性。即开发出来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受到教育、个性得到发展、是本校学生实实在在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根据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开发了《家电印象》、《电路与电器》、《渝东南民族体育》、《人生导航》等校本课程。
三、探索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特色
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增强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校本课程管理特色。对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校本课程管理,重庆市黔江中学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已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1. 搭建务实的管理机构。学校有常设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和校本课程管理职能科室,委员会严把课程开发规划和质量关,职能科室抓常规和协调联动。2.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学校建立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申报及审核制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教研及培训制度》、《校本选修课程教学实施及评价制度》等一套适用的管理制度。3. 以课题研究带动开发。学校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通过研究优化校本课程开发途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篮球 校本课程 社区学校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完全由学校自己实施编制的课程。国家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为创建特色化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一、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培植特色学科,开设篮球校本课程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教委直属学校,位处大型社区内。特殊的地理位置,给我们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学校是教育的主体,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而家庭教育则是这两者的基础。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其作用和意义已超出了教育本身。我校正是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通过不断摸索,找准与家庭、社区教育的切入点,扩大教育覆盖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开设了篮球校本课程。学校采用与家长、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推进体育教育进社区,学生走进社区,同样可以保证校外的体育锻炼,将学校资源与社区资源融为一体,这是我校开展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
二、篮球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1.建立学校校本课程管理体系。
我们成立了篮球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学校校本课程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确保做到“三协调”,即学校管理层次的协调、管理部门与教师的协调及师生间的协调,为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及篮球校本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及实践指导能力。
我校本着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的原则,以篮球专项教师为中心,以点带面,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等形式,组织大家进行篮球知识、技能的学习,以便提高我校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及实践指导能力,为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创“主辅并进”教育形式,推进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
所谓“主辅并进”,就是以课堂教学为辅,实现普及与提高;以篮球运动队为主,实现高质与特色。这是以九年一贯制的思路来设计的,构建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有效保证了体育基础教育的连贯性。
(1)以课堂教学为辅,实现普及与提高。体育教学是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基础,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来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以此实现普及与提高。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便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①小学段篮球校本课程教学。对于小学学段的学生,教学之初是以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作为教学目标,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喜欢篮球,使学生在学习中就对如何从事篮球运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初步建立学习篮球的兴趣;而后再逐步、逐阶段地进行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简单传授,形成“人人喜欢球、人人会耍球”的良好局面。
②中学段篮球校本课程教学。以小学段篮球校本课程教学为铺垫,再加上篮球作为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教学力度更为明显,学生的意识与心态也有所不同,使得中学段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较多的篮球基本技能,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普遍提高,从而更加推进了我校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展。
(2)以篮球运动队为主,实现高质与特色。对于那些在篮球教学中基础好且具有良好天赋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重要的是应采取措施来精心培养他们,尽量为他们提供施展篮球才华的空间。
4.保证课程实施时间。
校本课程的实施必须有教学时间作保障,我校结合实际,保证课堂教学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两课时,运动队训练统一每周一次,以此确保课程实施。
5.以赛促练,向社会打开特色建设窗口。
我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展,除了学校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支持。以篮球运动为载体,抓特色,促素质发展,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篮球教育的辐射作用。我校根据自身实际,定期开展“学校篮球对抗赛”、“我与家长亲子趣味比赛”、“与社区居民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以此宣传和动员学生家长及社区成员参与其中,共铸特色。
三、篮球校本课程实施效果及思考
1.篮球校本课程的开设,为我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
2.缺乏全盘考虑和整体设计。校本课程正逐步落实,但评价体系还不完善,且校本课程教材很难编写和统一。
3.不可否认,校本课程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担当着一定的角色,它以其独具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家宏观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新事物,广度和深度都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