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第1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摘要:

地方文献是展现地方特色特点的地域性文献资源,必须尽可能及时地做好征集工作,尽可能加强宣传和利用。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是收藏地方文献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应该派专业人士细心管理地方文献资源,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

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利用

地方文献对地方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地方文献和征集、宣传和利用,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作贡献。

一、地方文献的征集

(一)征集内容

1.地方各个地区文献。凡是有关地方各个地区内容的资源和地方各个地区作者所写的书籍、在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作品等都可以征集,包括地方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源和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源。比如:地方各地区各单位出版的统计年鉴;地方各地区各单位或个人出版的诗集、歌曲集、书法作品集等;地方各地区各单位、公司的规章制度;地方各级政府的文件;地方各地区家族的族谱等。

2.地方各地区方志。方志是具有地区历史价值的地方文献,是需要好好保存的。因此图书馆应尽量收藏齐全每一期的方志,不全的可以积极打电话或上门向有关部门征集。比如:地方各地区的厂志、公司志等,收集齐全有利于读者查阅研究。

3.地方各地区名人的著述以及著有地方各地区名人的文献。征集地方各地区名人包括地方各地区的领导、作家、科研工作者、演员、劳动者等所著述的文献或者著述以及有这些名人传记内容的文献等。

(二)征集方法

1.规定正式出版物呈缴制。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源单位或个人都愿意主动向图书馆赠送,因为利于收藏保存利用。但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有规定,要求各地区各单位如果出版新的文献都必须向图书馆呈缴,以利于地方文献资源集中保管,因为对查阅地方各个地区资料、发展地方经济文化能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图书馆就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一部分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源。

2.读者捐赠地方文献资源可免费办证。图书馆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吸引读者踊跃捐献地方文献资源。比如:读者捐赠3本有关地方各个地区的文献资源就可以免押金办理图书借阅证。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读者的积极性,把自己家中收藏的或者能收集来的、基本上不阅读的文献资源捐赠给图书馆,这样做可使读者和图书馆都有所得。

3.积极同有关单位联系,主动上门获取地方文献资源。地方文献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同地方各个地区有关单位联系,宣传图书馆地方文献部门的作用以及保管文献正规化的必要性,让他们愿意捐出自己的文献资源让图书馆保存。

4.定期联系地方各个地区政府的新闻出版科,请他们保留所有的地方各地区的文献资源,定期积极主动上门去获取。地方各个地区政府新闻出版科对地方各个地区新出版的文献资源及期刊报纸都有收集保存,因此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要定期和他们联系,及时主动去获取,不断丰富馆藏资源。

5.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捐赠。图书馆应号召工作人员积极捐赠,领导带头捐赠,每人每年至少捐赠一种地方文献资源。

6.去有关书店购买地方文献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有时间可以去各个书店,尤其是二手书店或者二手图书市场,以便淘到一些地方文献资源。那里有不少地方各地区、各单位或个人处理的地方文献宝贵资源,图书馆可以申请一些资金用于购买这些珍贵资料。通过以上这些征集方法,图书馆会可以征集到不少地方文献资源。图书馆应尽自己所能用各种有效方法收集齐全自己地区的文献资源,让地方文献部成为最完整的地方文献资源收藏部门,让广大读者来到图书馆就能够查到自己需要的地方文献资料。

二、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利用

(一)加强宣传,让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地方文献部

要充分宣传和利用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首先,必须让读者了解图书馆地方文献部的作用。图书馆应对地方文献部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在移动图书馆或图书馆读者平台上大力宣传地方文献部的作用,也可以给读者分发传单,还可以举办各种展览。如:我馆地方文献部举办的大庆市文化名人作品展;大庆市知名作家作品展;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展等。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吸引读者,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更好地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以便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自己可能的贡献。

(二)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方便读者查阅

首先,图书馆要建立本馆地方文献数据库,把图书馆所有的文献信息资源都收录到数据库中,然后对外联网,使读者可足不出户,从网上很容易地查阅到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信息,迅速知道是否有他们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如果有就可随时来阅览、查阅。目前我馆地方文献部已经与省图书馆联网,上传3万多条数据。省图书馆还为我馆配备了全文数据扫描机,它可以把地方文献资源全文扫描下来,大大方便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利用。

(三)图书馆可以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对读者进行提升素质教育

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对读者进行提升素质方面的教育。首先要提升馆员自身的素质。图书馆员尤其是地方文献部的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好相关的地方文献专业知识,做到能为读者快速找到需要查询的地方文献资料,解答读者提出的有关地方文献的一般性问题,为读者准确查询地方文献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对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图书馆收藏着地方各地区的名人传记、地方各地区的历史发展概况、地方各地区地经济发展情况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通过办展览、请地方各地区名人来座谈等活动,对读者进行地方本土历史及爱国主义等素质教育。

(四)为写作地方各地区史志的作家提供参考资料

有许多作家为了写有关地方各地区的历史苦于找不到资料,现在图书馆有了地方文献部,他们可以随时来查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大大方便了这些作者的需求。

(五)为地方各地区规划与发展提供依据

图书馆可以与地方各级政府机关联系,为他们制定地区规划提供翔实的参考资料,使他们有所依据,制定出充分合理的地方地区发展规划。同时地方文献部收藏有丰富全面的史料信息,能为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查询资料打开方便快捷之门,为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六)为地方各个地区文化建设提供参考资料

第2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民俗旅游资源的含义

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客观的存在于一定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传承于民间的各种社会事象,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经济的、游艺的方面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单项和多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两种情况,但一般来说单项资源开发的情况很少,多数是多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个旅游点或旅游区的开发。

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

(一)地域性

俗语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民俗在形成过程中,不但要受本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就决定了民俗现象的地域差异。例如在中国西北部草原牧区,一些与骑马相关的游艺、竞技习俗就带有鲜明的地域性。

(二)历史性

民俗旅游资源的历史性决定了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必须考虑两点:

第一,对历史民俗的评价。民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一个地区始终有人类生活,那么这个地区的民俗演变就会是不间断的。今天人们将民俗作为独立于主体之外的民俗旅游产品,就要考虑对已经成为历史遗存的历史民俗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把握如何开发其中蕴涵的文化价值。例如有些民俗博物馆在展出旧时代妇女三寸金莲的小鞋时,不加任何说明性的文字,这对实现民俗旅游启迪智慧、教化人生、陶冶性情的目的就难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对当前民俗发展的影响。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开发后对当地民俗未来发展的引导作用。如果其作用是扬善抑恶,推动民俗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这样的民俗旅游不但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推动资源地方的精神文明发展。

(三)社会政治性

所谓社会政治性,是指这种资源是在一定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制约下形成的,展现、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也必然反映本社会政治、文明之人文风貌。如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俗风情旅游,主要展现民族团结和睦的风貌,展现历史上的盛大和衰弱和现今自强不息的人文风貌。那些低级的、黄色的和带有迷信色彩、殖民色彩的不健康的人文活动,应排除于旅游资源之外。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连续而没有中断,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从饮食到起居,从方式到装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种文化活动广阔而深厚,礼仪文化、风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可谓包罗万象,形式多样。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仿成风,缺乏创意,没有特色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区有大量资本涌向民俗旅游开发领域,数不清的民俗村,民俗城纷纷建成。然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及旅游开发经验,这些项目大多粗制滥造,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重,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二)盲目建,特色少

很多民俗旅游景点在建设之初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盲目上马,重复建设,粗制滥造。对景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充分,不考虑市场的需求状况,景点项目本省的吸引力、区位条件、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因素,没有本着“精心规划、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原则,匆忙上马。民俗村,文化村的建设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相互模仿,照抄照搬。致使大多数的民俗景点缺乏新意,缺少特色。

(三)重开发,轻保护

一些旅游景区为了获取所谓的“最大经济效益”,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资源严重破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衰退甚至已经消亡。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了严重的损坏,一些民间艺术品和手工一品为了实现大批量生产,粗制滥造,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四)开发资源内容肤浅,宣传不到位

任何民俗事项都是当地人在特定条件下为生活得更好而自然形成的,它们有其特定的功用、意义和产生的原因。有些地方在恢复民俗事项时,只重形式,没有对其文化内涵予以深入的考证和探讨,而是从谋利和迎合游客的角度出发,赋予传统民俗以新的具有直接功利性的功用,使之成为某种廉价消费的快餐,从而使纯正的民俗变了质,失去了真正的文化意义。在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当地人为了短期的利益驱动而造成的,它们是没有长远经济眼光的行为的结果,这些行为只能破坏民俗的纯正性。民俗文化的破坏虽然是无形的,但其带来的损失并不亚于文物等珍贵的有形物质的破坏带来的损失。它的破坏会打击游客的积极性,影响地方声誉,进而阻碍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四、做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确保“原汁原味”,避免雷同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一些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造就了许多的“伪民俗”。甚至为了迎合游客的低俗心理,对其民俗暗示的捕风捉影开发“色文化”的球。就比如湖北巴东纤夫再现神农溪畔这一事件,当地政府挖掘、整理纤夫文化遗产,弘扬纤夫“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纤夫精神,并以此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无可厚非,裸纤作为当地人民过去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应保护下来的,但是作为旅游资源大力推出是不是就有一种靠“肉感”赚钱之感?不仅破坏了其神圣性,同时对其文化也是一种亵渎。

(二)抓住自身的特色,不盲目模仿

民俗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独特的文化背景,不管这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在形式上是否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它都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风格,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浓缩。许多地区把一些不是这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套用在自己的景区里面,这虽然在表面上很吸引游客,但它却违背了民俗旅游的核心,脱离了文化的吸引力。对于一些真正对民俗旅游感兴趣的游客,他们是不会来这样的”假景点”的,这些景点的发展前景也不会很好,可能暂时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上看,却失去了民俗旅游的魂,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对自身定位的模糊,不知未来的发展方向等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很难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而特色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生命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进行统筹的规划分期实施。应优先开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保证其优先发展,以带动整个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三)坚持保护第一,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否认在开发民俗资源的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一些问题和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任何一个民族亦或者是民俗的形成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就比如在藏族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天葬,亦称“鸟葬”,天葬师把尸体背朝着天,折断四肢,在尸体中央和两肩用力撕开皮肤露出肌肉,然后退开,苍鹰铺天盖地而下竞争啄食。天葬台上剩下骷髅时天葬师用石头将骷髅敲成骨酱揉成一团,秃鹫再次铺天盖地而下,食尽散去,周围的人开始长跪顶礼。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至今仍流行天葬。但是如果把天葬作为旅游资源的话,会让藏族同胞觉得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是不利于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的。但是同时,被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豆沙关悬棺,作为保存最多、最完好,地势最险峻的悬棺群,被称为“悬棺博物馆”,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也被很好的保护起来。因此,在开发民俗资源的时候要做到合理取舍,重视民俗资源的保护。

(四)深入研究开发项目,加大宣传

旅游资源的魅力在于其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特色,曾似相识往往激起旅游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闻所未闻往往唤起旅游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进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有计划的对将要开发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深挖其丰富内容,在开发是应将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做为开发重点,这样才更能突出其资源特色。另一方面要更新旅游宣传观念,把宣传促销看得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同等重要。应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尤其是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的手段,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树立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

五、结论

第3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摘要 黎族歌谣是黎族独特民俗的形象记录。黎族民歌有促进生产、抒怀、以歌为媒、精神诉求等多种民俗价值。在黎族传统歌谣和民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之时,发掘黎族歌谣的民俗价值,对黎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都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黎族 歌谣 民俗价值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众所周知,在一个群体中生活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熏染,每个成员的心理素质和处事方式必定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的群体处事方式的积淀就成为了这个群体的民俗文化。因此,民俗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人们生活中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积淀。正如别林斯基在《文学的幻想》一文中指出的:“习俗是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除环境和文化进步之外不屈服于任何权利的东西。”

民俗是能够被记录的。民间歌谣,作为文字不发达的时代产生较早的文学体裁之一,能够形象地记录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时代的民俗文化,原因有三:第一,歌谣反映生活,虽然歌谣在生活中作用主要是抒感,但是这种情感的抒发离不开它的源头——生活本身,歌谣是生活的反映;第二,歌谣反映民间生活,歌谣是民间的、集体的、口头的创作,相比较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主体的个人化而言,传统歌谣有明显的集体创作特征;第三,歌谣反映民间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积淀——民俗,这种集体创作的歌谣最能形象地记录积淀着集体意识和集体行为的民俗,歌谣的民俗生活负载量要比现代流行歌曲丰富很多。

黎族歌谣数量极为丰富,它们形象地记录了丰富的黎族民俗,黎族歌谣中的民俗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一 以歌促产——黎族劳动歌的民俗价值

劳动歌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疲劳、协调动作、鼓舞干劲、促进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黎族劳动歌形象地记录了不少黎族传统农业生产民俗。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劳动歌内容区别明显。黎族歌谣从早期的猎歌、渔歌、采集歌、劈山兰歌到后来的犁田歌、踩稻歌等,内容丰富复杂,给我们展示了黎族狩猎、渔业、农业生产的进程。黎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刀耕火种形式的山兰稻种植、狩猎、牛踩田等。

建国前不久,聚居在海南中部山区的黎族,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砍山、烧山、种山栏是其主要的劳动方式,砍山、烧荒之后要种植山兰旱稻,下面这首《劈山兰》歌谣就记录了黎族砍山劈地种植山兰的历史。

“奥雅有多田,富人有粮食,吃白米做闲人。穷人无食还交租,穷人没地又没田,只好上山劈山兰。脚手割破血红红,园里堆柴难行走,劈山兰到深岭里,大树就像谷围粗,倒下响声似雷响,似大雨洪水一样,大树倒下轰隆响,树枝互相参插。”

这首歌同时含有对统治阶级闲而富贵的愤恨之情,从产生时间上看,是阶级分化时期的生活,砍山、烧荒是在建国前还存在的现象。黎族早期狩猎也十分普遍,猎歌是黎族早期狩猎习俗的反映,如《打山歌》:

“呜——喂!昨夜去巡岭,昨夜去打山,打着头山猪,打着只坡鹿,一铳打一个,抽山藤来绑,两人扛一个,两人抬一只。山猪与坡鹿,见到都有份,坡鹿与山猪,见到都有份。呜——喂!”

黎族传统的水稻生产,需要脱粒时要唱《踩稻歌》:

“嗬、嗬——咳。快快走罗快快走,脚要重重地踩,踩两轮稻才歇工,稻子再多能踩完。稻子铺满场,牛才有路转,多好看啊牛踩稻。这些牛真呀会踩稻。嗬、嗬——咳。”

黎族劳动歌十分丰富,是生产民俗的体现,黎族农业生活的特点一直保留着。通过发掘黎族劳动歌体现的农业生产习俗,是尊重黎族人民的劳动多样性,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开发黎族生产习俗旅游项目的途径之一。

二 以歌抒怀——黎族生活歌的民俗价值

生活歌的主要作用是联系沟通,沟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感,这些情感是交往民俗的体现。生产歌与生活歌密切相关,二者内容交叉。

“有洞不用怕无蟹,东海无鱼走西溪,鞋不合脚另去买,街上不无合脚鞋。吃口槟榔嘴里香,意义深长人欢喜,嘴含槟榔心里想,吃果不忘种树人。”以上这首有代表性的四句歌仔歌,是浓郁而朴实的海岛黎家日常生活的真实体现。“蟹”“溪”“海”“鞋”“槟榔”等意象具有亚热带地区特色,反映了黎族种植槟榔、食用槟榔的生活。槟榔在黎族婚姻中是定情物,至今在不少地区的黎族青年订婚仪式中仍保留着,尤以保亭县、乐东县、、白沙县、琼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县市保存较好。

敬酒歌、祝酒歌和请酒歌是黎族日常生活的写照,应该属于生活歌。《敬酒歌》和《祝酒歌》是在招待亲朋好友的酒席上唱的歌,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与尊重以及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敬酒歌》:把起酒碗通通请,通通请(亻赤)弟与兄;薄薄是情厚是礼,敬酒一盅表心情。

《祝酒歌》:桌上吃酒祝兄弟,祝你各人夫与妻;祝你人万事如意,夫妻和合千万年。

黎族生活歌的传承在所有黎族歌谣中传承最好,黎族许多支系的人们至今在建房、结婚、丧事、生日等各种民俗活动中仍离不开歌谣。黎族生活歌的深层民俗价值,在于它们真切地反映了黎族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反映了黎族人民对亲情友情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 以歌为媒——黎族情歌的民俗价值

情歌的主要作用是见证爱情、婚姻。我国少数民族普遍具有以歌为媒、以歌婚媾的民俗,见证爱情婚姻的情歌所体现的民俗风情是情歌存在的根基。情歌在歌谣中所占的比重最大,黎族歌谣也不例外。黎族的情歌种类丰富,体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如:槟榔情歌、山兰情歌、隆闺情歌、“三月三”情歌。

黎族聚居区广泛种植槟榔,槟榔是定情物。如《哥吃槟榔妹送灰》:

(男)哥欲食烟就没有火,食口槟榔就没有灰。哥欲吃就无阿乜配,欲想交情没有媒。

(女)哥欲食侬送火,欲食波浪侬送灰。哥欲吃酒侬送配,欲想交情侬作媒。

(男)领妹火是食香,领妹灰吃是槟榔红。领妹配来中下酒,问妹情人是哪人哎!

(女)烟味香来是人也香,槟榔红来是人也红。喝酒下肚是哥哥,妹妹来做哥情人。

男女相爱,以歌为媒、以槟榔为媒,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槟榔情歌。

另外黎族还有山兰情歌:

“月上东边光对光,阿妹唱歌哥心慌。今昏与妹成双对,死都不忘山兰园。山兰园里立誓言,月下只有妹与哥,山兰米酒待哥饮,阿哥及时送槟榔。”

在劳动过程中,青年男女常常借机表达爱慕之情,山兰园是黎族生产山兰旱稻的丘陵坡地,远离村庄,园里的做看护用的简易寮棚为有情人相会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这种山兰爱情是中国民族中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线。

黎族最独特、最著名的情歌应该是隆闺情歌。文化人类学家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中说:“黎人婚俗多取自由择配,亦有凭媒说合者,但极少数;一般女子年纪长大,父母必为之别营私室,听其自由交际。”这种“私室”黎族称为隆闺。隆闺是父母为长大成人的儿子、女儿在家中专门搭建的恋爱公房。隆闺是黎族传统的爱情见证物,随着黎族社交范围、通婚范围的扩大,隆闺已经退出黎族人民的视线,但关于隆闺的美好爱情的回忆和向往将长留黎族人民心里。请看一段隆闺情歌:

问:远路走来脚已软,妹你为何闭不见,想敲门来胆又小,妹你有心把门开。

答:有心不怕路途远,山高水深难隔断。放心大胆用刀劈,劈路一条到侬门。

合:一口槟榔分两份,同吃槟榔来订婚。俩人要学槟榔树,从头到尾一条心。

这段黎族隆闺情歌表达了有情男子与有情女子的兴奋、忐忑不安的心情,是黎族独特的民俗风景之一。另外,一首艺术价值颇高的情歌也属于隆闺情歌,不过是经过了深深的艺术加工,歌词如下:

男:见妹聪慧哥动心,看妹重来看人轻。龙想唤凤不知名,龙也识得凤想林。

女:见哥勤耕汗淋淋,满坡竹笋肥又青。妹想变成花汗巾,又怕布粗不合心。

男:月亮上山夜来临,清汤拌煮竹笋青。哥想和妹成知音,是否妹人另有情。

女:日头落岭孤零零,梦里独自数星星。妹想跟哥一条心,又怕哥人不领情。

男:人看金钱重过情,金钱日子好镀金。哥穷无钱有真心,钱重心真妹分清。

女:有钱无情心亦冷,有情有心胜银金。人看金银眼睛尖,妹看人义值千金。

男:哥也有心妹有情,哥妹撑伞并肩行。情投意合格外亲,永生不怕挨雨淋。

女:两人说话有知意,两心恩爱有福星。携手迈步脚有劲,并蒂莲花幸福馨。

黎族“三月三”节是以竹竿舞闻名中外的黎族传统歌节、舞节,是喜庆的节日,“三月三”情歌也是节日的重头戏,例如:

哥看妹来妹看哥,中间隔着一条河,歌声起落心相应,歌做木板口搭桥。

日日碰见妹过岭,口合槟榔不吱声。若是阿妹放声诺,愿送槟榔作礼情。

父母强迫侬不嫁,侬就日夜闷成病。情愿上天嫁明月,情愿下海嫁鱼虾。

这首“三月三”情歌含有对父母强迫的不满、希望自由相爱之情,歌中丰富的意象是黎族自然环境与独特民俗的体现。

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爱情是根基牢固的,它不同于现代社会普遍的金钱、地位决定的爱情观,这些黎族爱情歌谣中的槟榔、山兰等只是劳动能力、劳动素质的反映,黎族情歌是黎族重视劳动生产的精神体现,这也是黎族传统情歌的深层民俗价值所在。

四 以歌诉求——黎族仪式歌的民俗价值

仪式歌的主要作用是表达信仰愿望,包含着对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之情,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对祖先的敬奉,对神灵的保护祈求,对鬼怪的驱除之望。

黎族有许多祭祀人员,如“道公”“鬼公”“娘公”“娘母”“摇蛋人”等,其中,他们所唱的敬奉祖先歌、做鬼歌等仪式歌较为独特。

鬼即灵魂。鬼的形象,在黎族人民信仰中普遍存在,有善鬼、恶鬼之分,有祖先鬼、各种自然鬼等。黎族做鬼歌,是做鬼(祭祀)仪式时所唱,包括宰猪做鬼歌、杀牛做鬼歌等多种。按黎族民间风俗,有人生了病,轻者杀鸡、杀猪,重者则杀羊、杀牛,请人来做鬼,以求神驱魔。下面一首《吊猪头》就是记录黎族特殊信仰民俗的宰猪做鬼歌:

“林法廖子孙们啦/细藤和粗藤/家 和野藤/来把猪头挂/吊在门楣上/鬼来就挡驾/不让鬼回来/猪头吊在家/林法廖的子孙们呀!”

人们把猪头吊在门楣上来吓鬼、驱鬼,保佑子孙的平安。

我国西南、南方有不少少数民族曾经养牛就是为了祭祀而不是耕田。祭鬼歌反映了黎族曾经普遍的杀牛祭祀活动。如《祭鬼歌》:

“疾病缠我身/灾难何时了/为驱邪祭鬼/把大颈牛杀了/把粗脚牛杀了/把刚生下的小牛也杀了/可是病鬼还是跑/牛杀光了……”

疾病不因把牛杀光而好转,人们很无奈,这中杀牛祭祀驱邪的民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黎族生活的艰难。

做鬼祭祀民俗仪式在黎族聚居地区现在仍然普遍存在,做鬼歌是黎族活态民俗的记录,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原生态的信仰民俗。

结语

黎族的传统刀耕火种生产方式成了历史的记忆,拖拉机广泛存在于黎族曾经的牛踩稻田里,那曾经活跃于各村的道公、娘母的隆重祭祀仪式已经渐渐成为罕见的供观赏的艺术形式,山兰情歌、隆闺情歌也已经远离了黎族的日常生活,槟榔情歌也渐渐成为黎族老人的记忆,婚礼对歌的内容也逐步通俗化、流行化。在黎族传统民俗慢慢消失和黎族传统歌谣渐渐淡出人们视线之时,发掘黎族传统歌谣,并从黎族传统歌谣中去发现黎族传统的民俗,进而发掘黎族民俗文化中的深层价值,可以让我们回顾历史、思索历史。民俗文化的最深层应该是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我们需要品味黎族歌谣中的民族情感、传承其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保持黎族文化多样性、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要需求。

注:本文系2009年度海南省社科规划课题《海南黎族苗族传统音乐现状研究》,作者为第一合作人;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课题,项目编号:j009-09。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 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中国ISBN中心,1997年版。

[3] 杨兹举、罗海燕、李柏青:《海南历史文化大系——海南民族歌谣初探(民族卷)》,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4] 郭小东、韩伯泉:《黎族民间文学概说》,广东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4年版。

第4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合旅游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健身娱乐、增强身心健康功能湘西地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人们在旅游的同时可以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自由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放松平日里工作的紧张,享受大自然给生活带来的乐趣,还可以在参与和观赏的同时得到身体上的彻底放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已成为当下时尚的旅游方式之一,在旅游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一些当地的民俗文化,体验一些淳朴的乡村风情,使人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好的健身娱乐的效果。促进湘西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强对外交流湘西本就属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风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合旅游业,可以充分发展自身的优势,进而促进经济旅游以及对外交流等国民经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融合,促进市场繁荣、满足游客的需求,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进而使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有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经济价值是商品经济社会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获取经济效益的产物。加强湘西品牌效应的塑造发展湘西的旅游业是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以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为主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湖南的民风民俗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了以“都市桃花源”为主题的自由和谐理念。在CCTV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中更是体现了锦绣湖南、古朴民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面。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的开展也为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发展舞台,使国内外的游客都有机会来到美丽神秘的大湘西,从而加强了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效应的塑造。

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鄂、渝、黔接壤,辖七县一市,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这里有完整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国内外享有古朴多姿、淳朴风情的美誉。近年来,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热潮中,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路线。但从整体上来看,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还没有完善,资源开发方面没有做到真正的规范科学,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管理方面出现混乱,没有合理的整体规划。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能否得到很好的应用,在绝大程度上影响了湘西的经济能否健康稳定的发展,以及湘西的社会经济文化竞争实力。针对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在资源开发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此进行对策探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不够深化目前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的民俗体育活动场所主要着眼于当前利益,多数忽视了长远意义上文化内涵的挖掘,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缺乏理性思考,以开发景点的数量为焦点,缺乏对民族文化底蕴的提炼,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在体育娱乐等方面缺少了质的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利用率低,整体开发力度不够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风情,可供开发利用的体育旅游产品也相当的多。但是在旅游资源、人力、场地设施、服务质量、交通等方面的整体合作力度还不够,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没有明确,进而造成县与县之间的旅游缺乏交流,严重影响湘西地区形成区域整体性旅游的发展,阻碍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经营管理混乱,基础设施欠缺湘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国家财政支持有限,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才刚刚起步,与之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另外,湘西地区的旅游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组织民俗娱乐活动的管理单位,很多景点的民俗表演活动都是村民自我经营,自我管理,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更甚者,有些景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是村民自己设置收费标准,并没有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这就造成旅游景点的经营混乱状态。

发展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对策研究

深化内涵,树立湘西品牌效应湘西有着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内涵丰富,生命力极强,因此,要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品位提升,树立湘西品牌效应,就必须深层次挖掘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内涵,突出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应具有地方性、参与性、民族性等特色,以适应游客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大力的宣传旅游业重要的营销方式,湘西地区民族传统性的文化早已深刻人心,在此应该有一个创新的观念,使用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把湘西的旅游打造成更加强大的旅游品牌,提升湘西民族文化旅游的地位。让游客在游玩中尽情的体验湘西文化生活的底蕴和丰富内涵,使游客产生流连忘返,得到美的享受。故在今后开发中应该平衡质和量的均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等具有特色品牌的创新,更深层次的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体育旅游的开发与利用,涉及到的相关产业也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餐饮、通讯水电等。在开发湘西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时,要注意突出重点,与湘西州独特的自然山水、秀丽美景相融相协调,各县市体育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在体育旅游开发规划时要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对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针对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对此政府应该使用宏观调控等措施明确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加强湘西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交流,互相带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形成规模性。吸引外部投资,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湘西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政府应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在开发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的同时,应制定和完善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外部资金,联合外部企业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大投资,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适应湘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还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支持吉首大学、湘西民族高级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办好旅游学院、旅游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来培养优质人才,同时加强体育旅游专业特殊人才的培养。

第5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乡村旅游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如今,我国旅游业鹏兴勃发,已进入全民旅游时代。可是,乡村的旅游业较之城市旅游,其发展明显不够顺畅,而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恰能为其注入活力。现代化的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高层次需求,对旅游的品味也要求日益提高,高质量的旅游能够有效吸引游客,在旅游市场保持较高的竞争力。目前,乡村旅游的短板主要表现为缺乏文化的参与。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可以增加乡村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迅速打造出乡村文化旅游的品牌。无数实践均表明,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手段。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如今,各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而乡村旅游业也日益显现出其生命力。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逃离城市的喧嚣,渴望回归乡村那种宁静的生活,人们的这种心理诉求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再加上,近几年来,人们节假日时间明显增多,这就更促进了人们出游的次数。我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其中许多自然景观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因素。例如,一些古村古镇、墓葬寺庙等,便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有一些自然文化景观已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而我国乡村地区优美的田园风光以及深厚的农耕文化,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乡村各具特色的风土民情以及诸多历史遗迹,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创造了优势条件。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则使得旅游业的质量与品位得以提升,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儿,有力促进农民收益的提高。

但另一方面,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乡村的景点开发以及旅游设施的建设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城市旅游业的进步,虽然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乡村旅游构成竞争。乡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大量优秀的乡村文化还面临传承困难的危机。城市化的发展,将大量具有浓重乡土气息的乡村商品变得日益商业化,使得乡村产品失去了自身的文化魅力。乡村的文化景观,以其自身淳朴的民风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可是,游客在观赏时,往往不注重对文化景观的保护,使得乡村的文化景观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当今时代,乡村文化极易被破坏,但是也不能因为怕遭受破坏而将其封闭起来,唯有开发性保护才能显现出其价值,才能凑集起保护、传承的资金。

(二)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对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文化所包含的范围极广,而对于乡村来说,文化则主要是指古代留下的一些文化遗存以及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风情民俗。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缺乏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也就失去了吸引力。而要想使得乡村旅游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将乡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而乡村文化深深植根于乡村,所以,要通过对其进行挖掘,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又有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而乡村的历史文化气息又比较浓厚,借助优秀的历史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则会使得乡村旅游业的前进道路较为顺畅。乡村文化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前进动力,乡村的传统文化村落较多,而将其纳入旅游景点,必将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进而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此外,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让游客了解乡村的发展历史、体验乡村生活,以此来让游客亲身感受乡村文化,彰显乡村文化的魅力。乡村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浓厚的乡村文化,大力传承和弘扬乡村的民俗文化,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从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乡村文化以其自身的魅力引领者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将文化与旅游结合是乡村旅游提档升品、增强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二、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人已不仅仅满足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逐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虽然目前的旅游业已能满足一些人对旅游质量的要求,但存在于乡间的传统文化则更能够更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增强其吸引力。我国的乡村文化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如若能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无疑会给乡村旅游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一新型的旅游模式在乡村的大规模开展过程中,尚且面临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前进步伐。

(一)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

乡村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目前对其宣传力度欠缺,使得乡村文化难以融入旅游业之中。乡村文化缺乏传播渠道,使得更多人难以对其进行了解。例如,乡村旅游中一些文化旅游景点,人们不注重对其进行宣传,则使得游客对此不了解,也无法激起游客的兴趣,进而导致文化景观未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还有一些乡村的独特工艺品,他们只在当地进行流通,导致这些特有的工艺品缺乏市场。此外,对乡村的民俗文化活动宣传力度不足,使得游客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当地的习俗,也就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是个宏大工程,必须借助政府才能有效推动。但目前,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乡村文化在融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受阻。乡村的政府机构本身就不健全,很难对乡村旅游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由此导致其文化在融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变得十分盲目。此外,政府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传承乡村文化的制度,使得乡村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容易遭到破坏。由此,不仅会导致乡村旅游的品位降低,还使其经济效益较为低下。

(三)乡村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结合度较低

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心灵得到放松,而存在于乡村的文化则更具魅力。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种多样,但是乡村文化与旅游产品的结合度较低,此现状阻碍着将文化纳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的发展观念较为落后,他们仍然停留在靠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却不知道利用当地的优秀文化来激发游客的兴趣,没有将乡村的文化赋予观光景点。此外,他们也不注重将当地的产品赋予当地文化内涵。例如,对于乡村的旅游纪念品来说,各个地区与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可是在发展过程中,却不懂得将乡村的风情民俗赋予其中,因此,使得旅游纪念品少了文化魅力,乡村旅游缺少了足够的吸引力。

(四)忽略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极大地拉动了乡村经济效益的提高。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旅游部门也开始注重将文化纳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传统文化自身魅力突出,在旅游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可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只注重大规模开发乡村文化,不注重对其进行保护,这就使得乡村文化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流行文化开始兴起,而乡村人们不懂得对其进行保护,使得存在于乡间的风情民俗受到巨大的冲击。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虽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观赏,但是,乡村旅游景点的地域空间有限,而工作人员却不懂得限制人流量,造成了景点较为拥挤,这就使得乡村的自然文化景观极易被破坏。还有,某些游客的素质较低,对于乡村的文化景观不但不予以保护,还故意毁坏。

(五)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才较为缺乏。乡村的农民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概念缺乏了解,所以,大多数农民对将文化纳入乡村旅游业缺乏支持。例如,他们只看到在旅游景点上投入资金,可以得到回报,而不注重对一些潜在的因素予以支持,也就是说,他们往往对乡村的文化不重视,使得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再者,由于文化与旅游结合在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中尚且处于较低层次,旅游部门对人才仍未采取培训,造成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才较少。人才是乡村旅游文化得以发展的保障,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才短缺使得乡村文化难以进行传播,给其融入乡村旅游造成重大障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以文化与旅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

我国乡村文化多姿多彩,而将其融入旅游业可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使乡村旅游业提档升品,最大程度地激发游客的兴趣,有力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可彰显乡村文化的价值,拓宽乡村文化的流通渠道,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弘扬。可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政府的指导作用不强、文化与产品的结合程度低以及对文化的保护不足等问题,从而严重妨碍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当前急需采取措施来促进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

(一)大力宣传乡村传统文化

文化在融入乡村旅游受阻,原因虽然很多,但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乡村文化的宣传不足,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宣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文化。例如,乡村的一些古村、古镇以及乡村的优秀民风民俗,若是没有被发现,恐怕早已消失,更不要说对其进行宣传了。我国的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如原生态文化景观、红色旅游胜地、历史文化遗迹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优秀文化,必须要对其进行大力宣传,才能为更多人所熟知。对于乡村的原生态文化景观以及红色旅游胜地,旅游部门应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其进行宣传。同时要大规模拓展旅游文化产品的流通渠道,使其顺利销售。还有,旅游地应定期举办一些文艺演出活动,使得游客亲身体验乡村文化的魅力。

(二)政府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力度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个复杂的宏大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管理。政府若不对乡村旅游进行支持,凑资、征地、修路、移民等难题根本无法解决,若不对文化市场进行合理规范,必然会导致文化市场的混乱。首先,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文化的支持,积极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引导乡村文化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即政府要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对那些制造假冒伪劣文化旅游产品的人,给予严厉制裁。再次,乡村文化贯穿于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对游客在旅游中所进行的吃、住、游、玩儿等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以此保证旅游的高品质。

(三)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乡村文化的保护

乡村文化与旅游结合价值,显而易见,可是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使得乡村文化面临传承困难的危局。对于乡村文化的破坏现象,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引导,让旅游经营者在对乡村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避免某些人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以牺牲文化为前提。保护乡村文化,最有效的办法是要制定规则,对故意破坏文化者,给予处罚,以此减少破坏文化的现象出现。再者,要尽力保护乡村文化本来的面目和自己的特色,不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失去自己本身的特色、魅力。其实保护乡村文化并不意味着要将文化封闭起来,而是要与时俱进,在开发中进行保护。若是盲目地将其封闭,不但不会使得文化得到保护,反而会导致传统文化的永久性消失。

(四)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产品

当今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而对乡村旅游业来说,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虽然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可是离开传播载体,文化传播又将从何谈起。

保护、弘扬乡村文化必须要借助传播载体,借此将乡村产品赋予文化内涵,以此来打造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使其形成本地区的一大特色,进而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实现以文化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除此之外,对存在于乡间的民俗文化,要深入进行挖掘,而后将民俗文化与当地的传统工艺品进行融合,使得游客在观赏工艺品的时候,能够体验到工艺品背后的传统文化。此方法不仅仅可以使得游客感受到乡村的风情民俗,更能够使得乡村的特色文化得到完美展现。

第6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漳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气候温和,地理位置优越,素有“花果之乡”之美誉。随着对旅游资源的重视与开发,漳州的美被多层次、多角度的演绎着,其中之一就是传统的茶文化。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茶文化积淀深厚。漳州人饮茶成风,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域条件非常好。漳州的大街小巷的家门、店口都随处可见漳州人的品茶之风,说明漳州的茶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在漳州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游客可到这些茶文化地感受其历史的风韵,同时亲身体验集采茶、做茶、品茶、购茶及观、学茶艺为一体的“漳州茶文化之旅”。漳州产茶饮茶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唐高宗显庆四年,长泰县的天竺岩就盛产天竺茶。唐朝武后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漳州。陈元光率领的军队,又把中原种茶饮茶之风带到了这里。此外有《华安县志》记载“:据传唐代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其县城华丰镇古称“茶烘”,即取茶乡之意。宋代以来有关漳州茶叶的文字记载日渐丰富。宋朝《太平寰宇记》载:“漳州土产腊茶。”此外,宋淳熙五年的《临漳志序》提及漳州物产时就有“其所以衣食给用者则入有粮、棉……茗之类”。另有,时任漳州通判的王炜在《清州十咏》中记述:“麦收正月尽,茶摘上元前”。这些记载有力地证明了宋朝时期,漳州地区种茶饮茶之风十分普及。明朝以来,漳州茶商首先创制了乌龙茶,明末清初阮文锡的《安溪茶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乌龙茶的生产技艺很快地被武夷山,安溪等茶区仿效,成为福建茶区的主要制茶工艺,并随着漳人的入台传入台湾。当时,武夷山茶叶作坊中,有不少是来自漳州的制茶师傅,他们不但制茶有功夫,喝茶也很讲究。他们把岩茶及冲泡的方法带回漳州,成为漳州的饮茶风尚。当时漳州生产的茶叶不仅民间自饮,而且被列为贡品。《长泰县志》、《南靖县志》、《龙溪县志》等均有进贡茶叶的记载。

明代中期,月港作为东南沿海最大的港口,极大地促进了漳州茶叶的生产,每年都有数以百吨的茶叶,从这里运销东南亚地区。明末清初,漳州已经成了福建东南沿海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客商。清代以来,漳州地区的品茗之风日甚,其烹泡方式———工夫茶艺闻名遐迩。清初,永安知县彭光斗路过漳州时,就亲身享用了漳州的工夫茶。他还在《闽琐记》中记载道:“罢后去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园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也”。众多的文物资料证实,漳州一带是功夫茶的主要发祥地。一些茶学专家认为,紫砂壶进入漳州地区后与乌龙茶相得益彰,漳州爱茶人为之如醉如痴,每日玩赏研究泡茶方法。为促进了功夫茶形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末,漳州茶叶贸易居全省之冠。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茶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茶叶出口东南亚等国。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漳州人饮茶成为社会风尚,从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漳州茶文化。曾任清朝宰相的漳浦人蔡新,告老还乡定居后,夏季常到平和三平寺避暑,留下了“食武夷(茶),观金鱼”的佳话,以此表达其淡泊功利、以俭朴为乐的高尚志趣。道、佛的思想理念,对漳州茶道也有一定的影响。清代的漳州秀才陈常夏在日记中写道:“康熙十年(1671年)....值僧闻复往沧桑亭,松窗竹榻,别作岩栖调度,代余为茶水主人,果聪佐之。”这说明漳州茶人崇尚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饮茶,或与江流明月为伴,或与松涛竹韵为友,从中领略道家“避世无为”和佛家“无求即乐”的精神境界。在漳州也形成了与茶相关联的民间礼俗。漳州民间习俗以“茶礼”为大礼,在男女订婚之时,男方家要向女方家送“茶礼”。结婚时,新娘要奉茶敬公婆等,以此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在祭祀祖先或烧香敬神时,也要供三杯清茶,以表虔诚。此外由于许多人成为紫砂壶最忠实的使用者,以至漳州民间形成了以紫砂壶或茶具随葬的习俗。这些风俗都体现了人伦有序、家族和睦、尊敬长上的传统道德观念。经过几百年的不断积淀,在漳州,茶文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古至今,漳州茶文化的发展在漳州留下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可见漳州地区茶文化氛围浓厚,在漳州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

2漳州茶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概况

漳州茶叶的生产规模较大,乌龙茶的种植区遍布漳州市的每个县区,华安的仙都,新圩,湖林,平和县的崎岭、九峰、芦溪,南靖的书洋、梅林,漳浦的盘陀,南山,诏安的秀篆、白洋等乡镇都有种植。全市的种植面积十八万亩,年产量1.9万吨。其中铁观音、奇兰、黄旦、单枞水仙、肉桂等在海内外亨有很高的声誉。漳州乌龙茶以她独特的魅力,加入了紫砂壶,若琛杯,风炉等一系列妙趣天成的茶具,融合了文学和书画等艺术,从单纯的饮料中走了出来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漳州的茶文化旅游,经过当地政府、茶业企业集团和相关文化团体的努力探索,正朝着体验化、文学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体验化就是要让游客参与其中,设计的体验活动要带给游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多方位的刺激,使游客充分融入到旅游活动当中。如,位于漳浦县的漳州科技学院的茶文化及茶叶生产加工专业培养熟知中国茶文化,熟练掌握茶叶品鉴、泡茶技艺、品茗环境设计等技能的高级茶艺文化专业人才,雄厚的师资与专业队伍成为吸引旅游者前来体验的一项重要资源。漳州科技学院的观光茶园中种植了海峡两岸具有代表性的茶叶品种及新优品种。许多旅游者在观光的同时近距离认识了茶叶,了解了茶艺,丰富了茶学知识。还可来到茶园田间,自己可以动手采摘茶叶,在茶农的指导下采茶,最后他们将自己采摘的茶叶交给师傅进行炒青,在他们临走时,就可以带上自己亲自做的茶叶,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非常值得体验的项目。

文学化是指推进茶文学创作与交流。所谓茶文学,是指以茶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茶文学的题材多样。当茶成为漳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关于茶的种种描述也就成为漳州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茶文学也就成为漳州地方文学的重要部分。漳州的文人墨客们在品味好茶时,也不忘抒发感悟。漳浦天福茶博物院每年三月举办曲水流觞茶会,聚集许多文学爱好者聚坐于溪流两旁,一边饮茶一边吟诵创作茶诗、茶文,成为漳州地区茶文化的一件盛事。茶文学的频繁交流,为茶文化旅游的推广开设更多的平台,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茶文化茶文学的创作、传播中来。随着更多茶文学作品的出现,漳州茶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餐饮、住宿以及娱乐设施的同时,要兼顾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责,这是未来茶文化旅游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岱山上的雷龙、林芳夫妇开发建设的有机茶园,茶树环绕、梯田层层、鸟语花香。茶园边上,有鱼塘、菜地,养着鸡鸭。他们把‘有机’的理念运用到种养中,让游客能吃上有机鱼、有机菜、有机肉。营造特有的简单淳朴的社会气息,使游客完全沉浸在健康的环境中,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这些在摸索中得到的经验和成就都为以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促进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3.1强化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广

茶文化旅游要想得到广泛的关注,就一定要打造强有力的品牌。唯有特别的具有实力品牌才能更加具有吸引力。茶文化旅游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茶文化,体验茶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茶叶品牌的建立,同时也促进茶产品的销售。通过互联网、杂志、电视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可多方面呈现出当地茶文化的精神,触动都市人的内心返真归扑的心灵,吸引都市人的眼球。

3.2促进闽台交流,学习先进经验

闽台两岸茶文化一脉相承,闽台茶叶同根生渊源深厚。漳州和台湾都是乌龙茶的总要产地,加强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交流,与台湾地区的成功合作对漳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海峡两岸茶文化节、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等的相继举办为漳州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商机和动力。此外,当前台湾地区的休闲观光茶园成为人们了解茶和茶文化的好去处。漳州可以学习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建立观光休闲茶园,设计适合大陆的茶文化旅游。

3.3结合独特资源,发展特色茶旅

第7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结构 培育地形图 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战略思维是在全国及大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对现有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行业依存性及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并输出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不平衡,二是区域的不平衡。

1、城乡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并且集中在几个文化大省、市。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消费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整体上,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无根本改观。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92.62亿元,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文化投入逐渐向农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看,2011年,主要服务于农村的1539家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823.34万册,仅占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的16.9%;全年新购藏量550.10万册,占13.8%;全国拥有县文化馆1669个,乡镇文化站34139个,县级剧团数为6034个,县级艺术表现机构数1343个,县级文物业机构数4352个。2011年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国家在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方面努力的成效显著。

2、区域结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残留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状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也有类似特征。笔者应用geoda i.9.5软件,利用中国各省份有关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集聚带有地区性倾向。北京、广东、河南和山东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如图1中深色区域所示。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也表现出很强的集聚趋势,其文化产业规模相比其他地区优势较大,如图1中浅灰色区域所示。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表现为往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四核的集聚模式。相比较,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水平较低。近年来,东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全国将近一半,中西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之和才占到全国一半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

二、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本文提出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具体如图2所示。

1、对现有文化资源的调研

中国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沉淀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充足,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相对丰厚,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挖掘和利用。另外,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很多众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沉积下来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为打造文化产品和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些文化产品的生命原型,并使文化产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优势,呈现出相异的发展潜力。所以,构筑文化产业培育逻辑图的第一步即是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调研,认真考查各地区文化资源已被开发和未被开况,论证各个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后续开发的方向,在理论上保证文化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2、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优势文化产业

在对现

文化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确定优势文化产业,对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至关重要。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的考查应包含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状况、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和各地理区域的人口状况等方面。对各地理区域交通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可到达性、到达速度和频率的分析,这些交通状况要素直接决定了该地理区域的文化产品输入和输出的路径和出口问题,会影响文化产业在该地理区域集聚的范围和深度。对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应涉及该地理区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该地区与其他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该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依托产业或项目情况等。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在各地理区域的形成规模,也影响以该地区为作用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向外辐射范围。对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的考查应主要涉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气候条件虽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聚集人气和商气,从而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各地理区域人口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各地理区域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等。人口基数会直接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口密度会影响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和市场方向,人口结构中不同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会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选择和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

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地理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或可以作为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现实社会中各文化行业之间依存度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合理和可靠的。  3、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

在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各地理区域优势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此时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型还只是最初的一种逻辑构建,还要经过反复论证、检验和修改,以达到真正的可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论证的各方应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含有文化企业、行业、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理论上要尽量接近合理,实践上要着实可行,使操作易于进行。

4、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

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即是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用于指导各文化产业主体进行有意义的空间集聚,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地形图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文件,若要增强此项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还要辅以相应的解释和执行条款,以及各种常规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同时包括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都是动态的、可调整的,会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行微调,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战略

1、理论模型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根据“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核先导、三点支撑、三带牵动、四版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

“一核先导”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形成多个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类型的园区功能组合。“三点支撑”指“一主两副”省域中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确立武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把武汉建成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核心增长极功能。后两者则分别建成促进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内生新动力,促进向创意产业一创意经济一创意城市方向发展。“四版集成”是指依照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原则,在详尽调查分析湖北各地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湖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经过相关各方论证和修改,本文提出湖北文化产业四版地图如图3所示。

2、“四版”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共分为四大版块(即图3中所标示的不同颜色部分),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1)鄂西片区。由恩施、神农架、十堰和宜昌组成的鄂西片区,以拥有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而著称,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去赏悦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使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技艺等见诸于世。因此,应依托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鄂西片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概念和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演出业,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鄂中地带。襄阳、荆门、荆州和随州近年来出土和馆藏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内容包括各类铜器、甲骨文、青花瓷器、画像砖、古代绘画、灯具艺术品、编钟等古代乐器等,涉及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级别较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地区也积极地参与部分文物和艺术品的高端仿制,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精品通过二次创作和创意推向市场。因此,应着力引导和继续发展以这四个地区构成的鄂中地带的艺术品业,支持鄂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3)鄂东核芯。武汉、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处于湖北东部地区的内核部位,而武汉则坐落在内核之芯。武汉作为湖北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的传统和新兴文化企业集聚在此,优先发展和壮大了一些产业门类,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虽然弱小,但因其毗邻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辅助武汉进行新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作。近几年,武汉的诸如艺术表演、电影等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外围转移,而一些高科技文化产业正在进驻武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动漫、网络文化业。因此,应重点支持鄂东核芯这一地区的新兴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鼓励科技和创意渗透,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树立品牌。

(4)鄂东环区。黄冈、黄石、咸宁和孝感位于湖北省东部,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环形特征。目前的状态是,各地区独具特色,产业关联度小,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

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设演出产业联盟

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演出联盟、鄂西圈演出院线、湘鄂赣演出联盟等,吸引全省主要艺术院团、演出中介和演出场所自愿加盟,打造演艺剧目创作生产、营销推介、演出场所等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省演出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引导演出场所向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游憩商业街区等集聚,提高演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影响力。依托网络,开辟“荆楚演艺在线”,及时演艺资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积极扶植原创动漫产业

积极扶植具有荆楚文化及湖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产业,以中国光谷创意基地、洪山创意中心为支撑,以动漫产业链的全面拓展为导向,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动漫出版物,培育新媒体动漫,实现动漫内容的跨平台共享,降低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成本。

3、大力发展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

对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实行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并对高雅文化、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和营造休闲娱乐氛围,整合商业休闲、旅游休闲等城市各类休闲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娱乐性演艺和游艺娱乐项目的积极性,支持娱乐演艺业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4、统筹开发文化旅游业

充分依托湖北省现有的红色、矿产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湖北文化形象。鼓励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充分融入旅游线路中,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协调发展,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5、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州突出地域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依托各地优势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园区对创意设计企业的培育、集聚、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园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 刘玉

堂、黄南珊:“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

第8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本土传统文化;陇西李氏文化;语文教学;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2

一、提出本土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合观点的背景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然而,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本土文化更是视而不见。

(一)本土文化严重缺位

“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中,本土的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严重缺位。要看到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东西在今天仍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新课改要具体落实贯彻到位,必须要与本土的文化土壤相适应。”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全然不知,那么如何担负起建设家乡的重任?不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又怎能生出爱乡之情呢?

(二)人文教育的渐然缺失

当下教育,仍又“应试”的深深烙印,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育,纷纷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考试科目――那些在考试中分量重的所谓“主课”上,“主课”的教学大多又限于书本知识和题海战术――强调知识的应试性,弱化对学生的文化艺术陶冶和人格养成;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理智的开发,忽视道德价值的教育;总之,忽视了教育内在的育人功能。

特别是教学方法,教条、呆板,扼杀了学生兴趣和智慧。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消极的接受,因而,课堂上无法形成生动活泼的探究氛围,更奢谈人文关怀了。

二、“陇西李氏文化”――中小学语文教学本土化之窗口与平台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而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李氏文化”,又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陇西李氏文化”具有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家乡的优秀文化,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三、以“陇西李氏文化”为窗口与平台的本土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传统文化,特别以生我养我的家乡源泉,滋养其心灵、熏染其精神,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内容与方式充实和提升语文教育教学功能。

首先,以李氏文化为窗口对学生加强民族精神的渗透和教育。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沉淀,它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样式。可让学生采集资料,按类整理加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体味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收集整理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意韵美精神美,油然而生热爱家乡之情,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思想的目的。李氏文化是陇西县的品牌文化,以李氏文化为窗口,将本土文化植根于语文,会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知识内涵和人文内涵。汉朝“飞将军”李广人人皆知,李氏族裔“得唐独厚”,创造伟业,李世民“贞观之治”,李隆基“天宝盛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建立了不朽功绩.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诗坛巨匠;传奇作家李朝威、李公佐、李复言(“陇西三李”)给中国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石,开拓了道路。翻阅李氏家族的发展史,了解一位位古今(今有李嘉诚李光耀等商界政界名流)李氏英才,其智慧与力量不正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吗?将“李氏文化”融合于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教材(如,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既是对课本的补充,也是对教材的延伸,让学生学习“李氏精神”,从而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

其次,开设富有“李氏文化”特色、以传承家乡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

综合性学习――展示传统文化的舞台。综合性学习,这是新教材设计的一个亮点,它能让学生把自己所学所了解的知识集中展现,在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中,有许多内容就与传统文化相关,在这个舞台上,可以让学生尽情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自由交流家乡熟知的风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挖掘地域性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更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中学语文、用语文,并在此过程中更加了解家乡,更加热爱家乡。这不正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初衷吗?

带领学生参观“李家龙宫”。李家龙宫亦称李氏宗祠,始建于唐初期公元627年,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位于陇西县城北关庙儿巷,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走进李家龙宫,“李家”的历史向我们一点点铺展开来,清新隽秀的《道德经》传递着生命的风采和智慧,“飞将军”李广身上势如破竹的锐气扑面而来,李世民眉眼间透露着智慧和大气……那些沉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那些虽然陈旧却依然鲜活的身影,会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启迪,爱国爱乡之情油然而生,悄然间达到了传承家乡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三、以李氏文化为代表,将地方民俗文化引进语文教学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根基。学生入学前和入学后的社会生活与学校的语文学习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整体或者反差过大,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显得有些别扭。为了充分发掘有益的且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资源,我们可在构建校本教材的时候,把一些健康的歌谣、民间曲艺等引进课堂,让学生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这样既能弘扬地方文化,又能切实地使语文学习与生活与环境结合起来,在统一要求与地方差异性的融合中,张扬学生的语文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陇西这片热土上,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耕耘着纯朴深厚的黄土地,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绚丽璀璨的文化艺术,突出地体现在朴实的民间文化艺术(如“陇西云阳板”),精美的饮食文化(如“陇西三绝”),悠久的商业文化(其文峰镇为“全国十大旱码头”之一),文明遐迩的药材文化(“全国黄芪之乡”)以及久远的古文明遗迹(“马家窑文明遗址”)等方面,使陇西成为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原始的、朴实的民间传统文化――黄土地文化的典型代表。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土民俗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本土民俗文化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实地探访,自由交流,反思体味等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双向互动,课堂内外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结合,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学习与研究的相结合,让学生率真的心灵不再迷失方向,让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推陈出新,焕发异彩,开拓更新更广更深之园地!

参考文献:

[1]向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实施方案.

[2]陇西文化局李氏文化编委会编著.李氏文化汇编.2007.

[3]陇西文化局李氏文化编委会编著.李氏文化汇编.2008.

第9篇: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剪纸 演变 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福建剪纸是组成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一个部分。闽东的柘荣剪纸、闽南的漳浦剪纸与闽北的浦城剪纸是福建剪纸中较为突出的几个,各个地区的剪纸结合了各个地域的特色形成不同的风格,使中国传统剪纸更加丰富。浦城是福建省内地域位置比较特殊的一个地区,它位于福建省,浙江省和江西省这三省交界处,东边接壤浙江龙泉,西北方向 接壤江西上饶。处于这样一个交通四通八达的位置,浦城自古以来人口流动就非常频繁,这样的地理环境为浦城剪纸的生发产生了必要条件。西晋时期,剪纸在中原士大夫阶层已经广泛流行开,随着士大夫由中原南迁,剪纸也随着士大夫的迁徙传入浦城;南北朝时期,纸张的使用已经普及,剪纸在民间渐成风气,浦城剪纸逐步发展;隋唐时期,浦城的经济日益繁荣,剪纸在各种民俗活动中的运用十分频繁。之后,浦城剪纸经历了宋、元、明、清几代的发展,技术日趋成熟,风格日趋鲜明,题材日趋丰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一派。

功能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必与其现实需要息息相关,那么古老的剪纸之所以能够在浦城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与它的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生命和繁衍崇拜

如果说刻刀与剪刀的创造发明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条件,那么原始社会对生命和繁衍的崇拜就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文化条件。我国最早发现的剪纸出自于吐鲁番拉斯塔娜303号墓,这个来自1500年前的团花剪纸保存完好,中心莲蓬,八边对鹿的造型图案对称,线条流畅,莲蓬的图案极有可能反映墓主人信仰宗教的习俗。汉武帝曾作诗云:“是耶,是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来迟”,这句诗讲的就是剪纸招魂的故事。到了唐代,诗人杜甫云:“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更是对剪纸生命崇拜的功能有了明确的记载。在古人留存下来的诗句中不难看出剪纸生命崇拜的功能对人们的意义,人们将自己对生命和繁衍的崇拜寄托在这小小的纸片上的过程,实际上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对生命的渴望。在古时候,他们对疾病和灾难的抵抗力远远不如现在,于是他们将自己对生命和繁衍的渴望寄托于剪纸,希望剪纸能够抵御疾病与灾难。在浦城地区,人们也通过剪纸表达出对生命和繁衍的崇拜,他们剪彩为人,用于招魂或渡魂;他们剪出石榴,葡萄等图案,用于祈求繁衍;他们剪出凤求凰,蝶恋花等,用于表达嘉禾的愿望。不论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是否能够消灾解难,心灵的慰藉已经产生。

2礼仪功能

隋唐时期,剪纸的功能就已经广泛流行开来,人们将剪纸运用在祭丧、婚喜与乔迁之礼上,直至今日,这样的习俗在浦城依然十分流行。

腊月烧年纸与祭社公是浦城地区两个较为突出的祭祀活动,这两个活动中剪纸的运用方法类似,这里以腊月烧年纸为例。每到除夕夜前,人们会在大厅里摆上香案,香案上放一对蜡烛,一个香炉,再将各式各样的贡品摆放在香案上。贡品的种类分为荤素两种,荤菜有猪肉、草鱼、公鸡等,素菜有黑木耳、豆芽、豆腐、笋片、香菇等。每家每户的贡品均不相同,相同的是贡品上均会放上剪纸。例如草鱼上会放上年年有余的“鱼”图案,公鸡上会放上“鸡”图案的剪纸,其他的贡品均会摆上一些形状与贡品相似,寓意为吉祥、如意、平安等吉祥话的剪纸图案。在烧年纸时,人们点燃一对蜡烛,家庭成员轮流到贡桌前点香祭拜,感谢诸神,祈祷新年愿望,之后才可以开始享用年夜饭。

在传统的婚礼习俗上,剪纸的运用更加广泛。在浦城地区,一场传统的婚礼习俗包括“说媒”、“见面”、“定亲”、“下聘礼”、“送亲”、“接亲”和“成亲”等环节。剪纸的运用从定亲开始一直到婚礼结束贯穿于整个婚礼之中。使用方法即各个使用的物件,不论是聘礼或陪嫁物品,均会附上剪纸花,剪纸花花样繁复到令人目瞪口呆。例如手镯要贴上“手镯花”,脸盆要贴上“脸盆花”,被子会放上“被子花”,一切婚礼上出现的用的,吃的,交通工具都会贴上剪纸,这样浩大的工程一般婚礼的双方会提前一个月开始筹备剪纸,他们召集家人或邻居一起,通过自己的手艺,将祝福融于剪纸之中,祈祷一对新人能够白头到老,百年好合。

其他场合使用剪纸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孕妇生产时,娘家人会送“催生饭”,这碗祝福的催生饭上就放着剪纸;在亲朋好友乔迁时,人们会赠送象征节节高升的甘蔗,甘蔗上也会附上祝福的“甘蔗花”。虽然有一些的场合使用剪纸的程度已经被简化了,但是农村相当一部分地区还保留着使用剪纸的习惯,他们将美好的愿望剪进纸里,剪纸的礼仪功能也在他们的一刀一剪中传承下来。

3审美功能

剪纸是一项十分具有魅力的民间艺术,它既能够继承传统,也能够结合现代。随着生命和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剪纸的花样不断推陈出新,剪纸由传递生命和繁衍崇拜渐渐走向了装饰审美的功能。剪纸在生活中的装饰十分普遍,取材也相当广泛,在浦城,大到马路上剪纸图案的中国结灯箱,小到窗上粘贴的窗花,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处处能够见到剪纸,剪纸也成为了我们装饰环境与美化生活的必需品。特别是由于现代工艺的发展,由剪纸衍生出来的装饰品层出不穷,从前我们需要自己动手剪出的窗花,现在便利商店里随时都可以买到,这些装饰用品的材料绝不仅限于纸,金箔,塑料,铁片,都成为创作的原材料,尽管原材料不同,这些装饰品的形式和题材都来源于剪纸,在不同的材料上运用剪纸的工艺手法,制作出来的装饰品具有更加实用的特点。

剪纸的装饰功能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剪纸名家的作品还具有收藏价值。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收藏的习惯,藏品是收藏家身份,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一张薄薄的纸片经过艺术家们一剪一刀的创作变成各式各样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被悬挂在艺术馆或展览馆里,参观的人们对这些精美的艺术赞叹不已。

4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