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

第1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架构

为确保家校教育合作的工作稳步、有序开展,学校要建立由校长牵头,并由德育处、部分优秀班主任、教育专家组成的家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工作网络,推动家校合作常规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德星小学的“家校工作架构图”见下图。

开发《立德》校本课程

根据学生及其家长的实际情况,德星小学开发了传统美德校本课程,并按照“学经典-明道理-提要求-重践行”的途径,挖掘我国传统美德中的“忠、孝、礼、勤、俭、让、仁、诚”等内容,吐故纳新,结合时代要求,编排了《立德》的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忠、孝、礼、勤、俭、让、仁、诚等传统美德故事、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言警句、“三立”精神、书法和古诗文等。校本课程的结构:以“学经典-明道理-提要求-重践行”为途径,一般有“读一读,讲一讲,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评一评”等形式。校本课程的使用:《立德》教材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进行;古诗文利用每周两个早读诵读,两个午习时间进行抄写;书法课每周一节,全校铺开。校本课程的延伸:结合学校实际,根据“立德、立行、立言”编排了10个教学单元,包括“校园篇”“美德篇”“礼仪篇”“生活篇”“学习篇”“活动篇”“诚信篇”“安全篇”“环保篇”“家庭篇”,以此作为校本课程的延伸。

拓展家校育人平台

德星小学成立了“三堂”育人平台,详细制订培训计划和操作流程,确定每一阶段的培训主题和课程,保证培训的规范性、创新性和有效性。

一是“乐教学堂”,让教师践行爱的教育。父母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需要老师培养。教师是主导,名师出高徒。教风培养学风,乐教培养乐学。教师的价值观念、德行修养、心态情绪,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格与成长。为此,德星小学开设了教师“乐教学堂”,通过专家报告、课题研究、工作论坛、经验交流、专业能力大赛等形式,确立教师教书育人的信念:教育的本质是爱,爱的教育是育人,育人以德育为先,德育从孝敬入手,孝敬培育爱心。提升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强化德育队伍的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是“父母学堂”,让父母学会育人智慧。“要教育好学生,先要教育好家长”。德星小学开设了“父母学堂”,通过聘请教育专家、教师、教子模范等教育专业人士给家长进行培训。培训的基本内容从关心孩子身体、关心孩子心理、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做孩子的榜样、支持学校工作五方面入手。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父母学堂”采取授课、对话、经验交流、网上讨论等不同教学的形式。此外,学校还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家校联系手册、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最直接最有效最富有人情味的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向家长们宣传最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增强家长的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感恩学堂”,让孩子知孝敬懂责任。为了拓展教育思路,实施“以爱育爱”的目标,德星小学成立了“感恩学堂”,以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环保教育、礼仪教育、爱心教育为主线,以亲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为主要形式,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社会服务实践活动,让各种“以爱育爱”活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孩子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下,学会关爱,学会感恩,学会奉献。

加强科研课题研究的引领

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德星小学教职工的普遍共识。几年来,学校以《“德润家校,智慧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切入点,展开科研课题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质。

其一,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学校的办学特色,让小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美德,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二,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变育人方法,增强对教育事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并在研究实践中,实现教师的发展。

其三,通过研究,可以让学生理解长辈工作的艰辛,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能主动关心体贴长辈,和父母长辈分享自己的快乐,养成自理习惯,培养学生真诚待人。

其四,通过研究,可以让家长感悟到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教育的方法就是正己化人,身教重于言教。教育的内容增加了中华孝道和《弟子规》。

其五,在研究过程中,可以总结本校前一阶段积累的优秀教育经验。

“德润家校、智慧育人”的效果

德润教师 通过“乐教学堂”的培训,德星小学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育人先育己,观念必先行”,教师们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们共同学习经典文化,发扬“立德修身”“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发挥服务功能,自觉地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更好地肩负起为人师表的重任。

德润学生 从课题立项至今,德星小学学生开始从经典中明晓道理,并注重“德、行、言”的修炼。比如:班内同学病了,会主动问候;见人遇困难了,会主动帮助;过年过节了,懂感恩;得到别人帮助了,会言谢;受到批评惩罚了,会反思;和别人相处,会尊重;等等。“三立精神,立德为先”的理念,逐渐在德星学子心中生根发芽。

德润班级 班级“德”味浓厚。每个班级根据课题组开设的各项活动,相应地在班级落实执行,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歌、班徽、班规制订与创作,利用这些来引导学生爱集体的观念,增强班级的荣誉感。班级的黑板报是实施德育的一个平台,在每期的黑板报上都有德育文化专栏,定期开展“我爱我班”“我爱学校”等主题的黑板报评比。班级管理轮流负责,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对班级的日常管理进行记载,增强班级学生的主人意识。改进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实行班级轮流制,提前一周拟定方案,经审核后执行,国旗下讲话内容以德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庭、爱社会”的责任意识。

德润家长 通过“父母学堂”“感恩学堂”的推动,家长们逐惭懂得了孩子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领会到“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德育传承的主要阵地”。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德星小学家长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改进:参与学校活动的家长人数,由原来的46%上升到现在的91%;积极配合班级工作的家长人数,由原来的51%增加到现在的90.6%;参加学校大型户外亲子教育活动的家长,由原来的10%到现在的70%。家长意识的转变,便是学校不可多得的资源,他们为扩大教育空间、丰富教育内容、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形成合力,开创了“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理想局面。

德润校园 踏入德星小学校园,大型宣传海报“卓雅德星、三立树人、科艺见长”“三立校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立展厅”“三乐广场”“低碳长廊”“梦想长廊”等逐一展开;让全体师生感到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条路、每一块草坪甚至每一棵植物都会说话,“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效。

德润活动 德育贯穿于德星小学各个教育活动之中,“红色教育”“民族精神”“孝文化”等,都将育人理念寓于其中。德星小学已经形成的特色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生培训亲子活动,感受学校“三立”文化。每学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德星小学通过家长会、亲子共读、亲子活动等形式,把“德”的内涵和要求,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讲解,让他们了解何为道德、公德和美德,宣扬本校“立德、立行、立言”的德育本质。在培训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上了一堂人生的哲理课,纠正了多年的育儿观念。

二是开学典礼、结业典礼渗透“感恩教育”。德星小学结合德育,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和结业典礼,培养学生爱校感恩之情是关键所在。家长寄语、老师寄语、校长寄语,学生放飞心声,班级展板展示班级风貌,“寄语”歌曲荡人心肠,催人奋进。典礼上的节目多以学生和家长活动为主,让师生、家长感悟德育的内涵。

三是“三节”活动体现家校一心。每年的科普节、艺术节、读书节的开展,是家校互动最直接的体现。家校工作坊的家长们全员参与,积极发动义工家长协助活动的筹备、组织和后勤工作,全员展示体现了德星人齐心协力的品质。各班精心组织,认真策划,积极训练,力争使自己班级在活动上得到最好的展示。“爱班级”“爱学校”“爱祖国”的创意比比皆是。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师生、家长分工合作,活动流程井然有序,学生们互助互让,热情待人,大家都为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出力,沉浸在浓浓的家的情感之中。

第2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成长教育;校园文化;成长校园文化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教育要做到极致,就是做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就是以文育人。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学校建设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学校教育的灵魂。信懋中学学校文化基于“成长教育”的理念,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以“成长”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构建理念也在实践和研究中应用而生。

一、“成长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而成长是生命存在的价值,教育的价值,也是教育的终极意义。教育应该尊重人的生命的原有基础及成长规律,为每一个人的生命提供合适其发展的机会和可能。信懋中学作为宁波国家高新区的一所初级中学,经过思考、辩论、学习、请教,认为学校是为学生的成长而设的学校,学校及教育本身也是在不断成长的,于是,确立了成长教育的教育理念,并突出了两个关键词:促进、奠基,学校要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学校要为学生更快、更好地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此为核心明确了办家长放心、教师安心、学生开心的学校,实现师生同成长、家校共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发展创建智慧校园、书香校园、科创乐园、健康家园,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天赋潜质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目标。学校也以成长教育为载体,通过构建成长校园文化、成长德育、成长课程、成长评价五个体系,多角度多方位来实现成长特色的学校建设。

二、成长校园文化的形成

一个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内涵的的形成,有他独有的基础。人类学家指出,文化就是浸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美国学者迪尔和彼得森认为,“学校文化是由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长期以来的工作和生活所共同建构的组织传统与规则,并内化为人们的思考、活动和感知问题的方式”。信懋中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从学校的历史、现状和特色出发,一步步确立富有本校特色和灵魂气息的成长校园文化内涵。(一)基于历史渊源的成长校园文化成长校园文化的挖掘源于学校的传统渊源。信懋中学的历史追溯于1911年的私立凤育完小,系王传麟先生之父王信懋先生筹划创建。1992年王传麟先生捐巨资重建凤育完小,并以父亲的名字命名为信懋小学,1994年3月投入使用。信懋中学源于一个商人王传麟先生感恩社会回报家乡的情义,信懋中学的文化元素可以理解为一种“根”的元素,这些元素表现在凤育学堂的演变、台商回报家乡的举动、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二)基于大众教育的成长校园文化一所初中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初中,初中首先是义务教育,不同于精英高中以及精英高校,初中以培养公民基本素养为目标,是面向全体国民的。因此初中的育人目标就是给各生提供一个成长的环境,帮助学生挖掘各自不同的潜能,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进步,而不是以将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为目标。(三)基于地域特色的成长校园文化信懋中学是宁波高新区的一所初中,就要突出高新区注重科技注重创新的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信懋中学校园文化的元素挖掘中以宁波人走向世界的创新精神来综合设计。(四)基于校本特色的成长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校内群体(诸如校长、教师、学生之间)以及校内群体与校外群体(包括家长、社区、社会团体、公众等)交互影响和互动作用下,最终形成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育情感在学校生态环境中的呈现、累积、演化和共享。学校文化在校内外群体之间互相影响和互动作用的过程中不断衍生、不断变化、不断赋予新的诠释和意义。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的师生,学校文化生于师情和生情,使学生成长有更开放的态度和更广阔的社会联系。

三、成长校园文化的实践

《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需要建文化之道,更要通文化之途,一花一世界,一校一春秋,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信懋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寻找最佳的途径做到以文育人。当然文化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外延也非常广阔,信懋中学着力于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探究,建立了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一)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成长意义的人文氛围校园环境是学校物质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学校的文化特征和学校的办学内涵相统一,主题建筑、人文景观和楼宇命名都独具匠心和成长理念相统一。学校的校标为“飞舞的凤凰”,灵感来自于信懋中学的前身1911年建校的凤育完小,内涵包括“生命、希望、阳光、品格、礼仪、气质、桑梓、历史、人本、胸襟”。学校的主题雕塑的寓意体现信懋中学的育人目标:培养有书香气和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国公民。体现中国人和世界观的育人文化。学校的楼宇命名分别为行政楼为“三省楼”,寓意为校长之“三省”、教师之“三省”、学生之“三省”。信懋中学以“成长”为核心文化统领营造出不同的环境文化主题。学校在环境建设上打造书香园、花香园、乐学园、追梦园、成长园五园环境。学校的图书馆构建了一个智慧学习中心,电子阅读、小组讨论、自由展示等形态的学习方式都在智慧中心加以体现。书籍的摆放充分利用边角位置,营造分散、开放、随时随地的读书环境。校园的绿化重点不仅体现在景观的设计上,更是利用绿化空间将生活中和课本中的蔬菜、植物、农作物、果树等在校园的专用区域,使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另外,学校还专门设置了涂鸦墙、学生小组讨论室、谈话区、小舞台等布局,为孩子的成长精心营造人文氛围。(二)建设凸显以“立信”为核心的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教风、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思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精神环境建设的核心工作。学校的校名为“信懋中学”,从校名挖掘校训为“信以立人,才德并懋”,信以立人,才德并懋:“信”,取“信懋”之“信”,寓意信仰、信念、信心、信任、自信、诚信、忠信等意;“懋”取“信懋”之“懋”,意为茂盛、丰硕、丰收之意。信以立人,才德并懋,寓意信懋中学以信立人,追求德才兼修,德艺双馨,桃李满园。以此为基础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为“立信”,立信取自典故“徙木立信”,意为“人无信而不立,法无信而不施”。衍生以“立信”为核心的成长校园文化内涵为:一立立起“诚信”;二立立起“信任”;三立立起“信仰”;四立立起“信心”。诚信为立人之本,信任让人温暖,信仰生成力量,信心引领成长。以“立信”为核心确立信懋学校的校风为“诚信、勤勉、自信、进取”的8字。“诚信取自《论语•为政》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句,“诚信”为信懋中学师生的立人之本,要求全体师生做到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勤勉”是成功之道,要求全体师生做到勤奋好学,坚持不懈。“自信”取自《史典》中的“自信朱启萍:基于“成长教育”理念的校园文化建设者不疑人,人亦信之”句,是成事之品,要求全体师生做到相信自己,相信潜力。“进取”是圆梦之源,要求全体师生做到努力上进,有所作为。8字的寓意体现信懋中学培养诚信做人,勤勉做事,充满自信,为梦想而追求不止的人的办学目标。以“立信”为核心确立“乐学、勤思、善辩、躬行”的8字校风,乐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取意《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勤思作为学生学习的品质,取意《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辩作为学生学习的能力,取自《后汉书•班昭传》中的“善辩者智,长于言辞,滴水不漏”。躬行作为学生学习体验的要求,取自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8字学风寓意信懋中学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和思维训练,强化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习惯培养的教学文化。以“立信”为核心确立“修身、进学、赏识、奉献”的8字教风,修身:品正才成典范。教师品正德芳,方可担当育人之责。进学:学高方为人师。教师懂得自我教育,才能教育别人。赏识:赏识创造成功。教师赏识教育,是生命与爱的教育。奉献:奉献诠释爱生。教人者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8字教风寓意信懋中学教师崇德修身,重视自我教育,奉行赏识,以奉献诠释爱生的教育观。(三)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就要加强学校的报刊、校园网、微信平台的建设,加强原生态文化的引导和管理,坚持导向鲜明、富有内涵、引人向上。信懋中学的校报《信懋之风》立足于学成长文化的宣传,做的工作是引导、弘扬、建设好的文化;我们要让优秀文化深植于师生的血液中,让优秀文化转化为一种习惯,内化为一种德性,成长为一种文明;我们要让学校文化引领家庭、社区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作为学校的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学校还结合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地理位置、学生的年龄特点、社区资源、家长资源考虑策划一些具有特色鲜明、可操作性、具有生命活力、有温度和有厚度的活动仪式。如学校的每年的毕业典礼、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活动,让孩子和家长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留下温馨的回忆。例如:学校围绕“成长•感恩”慈孝文化节,让感恩情怀生长在每一位信懋学子的心中;“成长•诚信”书香文化节,让诚信扎根在每一位信懋学子的人生里;“成长•梦想”科技文化节,让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展翅翱翔;“成长•赏识”体艺文化节,让赏识发掘更多天赋异禀的信懋学子;“成长•自主”学习文化节,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触、感动、感悟,将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四)建设特色课程,彰显文化感染力学校处处皆课程,时时有课程,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融合时代,基于学校,生于师生,成于互动,是具有生命力和校本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最适合的环境的绿色生态场。信懋中学成长课程开发致力于建设一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弹性校本课程体系。构建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担当和合作能力、健康和艺术能力、学习和生活能力、科技和创造能力成长课程体系,体现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性,课程本身的生成性内涵,构建成长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并通过多元拓展课程开设丰富成长体验。依托“135”生本课堂实践探索,学校课堂教学逐步从“理念课堂”走向“素养课堂”“个性课堂”和“生态课堂”。针对学生发展有快有慢、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学生“个性化课程”,进行分层教学。依托课程的社团化实践,为学生成长挖掘更多的核心成长元素。开发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团,如义工志愿者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模拟城市社团、机器人社团、铜管乐社团、合唱社团、国画社团和文学阅读社团。课程的社团化实践,通过更多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注入强劲的动力。依托“常规教育课程化管理”,将学校常规教育推陈出新,形成特色。例如早晨大课间的周一集会爱国主义教育,汇操展评、长跑早锻炼、活力课间,实现强化全民身心健康观念的新课改目标。经典诵读:晨读开展英语、语文经典诵读,回溯源头,传承文明。依托“德育课程系统化提升”,学校德育形成系统,进入品牌建设轨道。围绕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感恩”“诚信”“梦想”“赏识”“自主”五大主题,通过“德育课堂校本课”“德育活动校本课程”“德育实践校本课程”“德育展示校本课程”四个板块构建成长德育课程。将学校德育活动围绕“成长德育”主题进行分类整合,并丰富充实,在此基础上提升为校本精品课程。依托“家校课程社会化合作”,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把各学科课程的社会实践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以主题模块的形式,组织多种多样的科普活动、拓展训练和公益性劳动,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集体观念、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大量研究了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后,把家庭教育也列入了课程体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社会和家长资源,开设了太极拳、药理知识普及课程。多元课程,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真正实现让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

四、成长校园文化的借鉴意义

第3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以此支撑着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都是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又如何来传承和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呢,其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1]而通常我们的教育工作又是依靠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学校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资源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保护文化多样性,努力推动多元文化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文化又是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将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2]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民族文化对人的形成的影响,而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内容当中,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1、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场所。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对个体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可以说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站在一线的教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最快捷地获得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和自豪感,同时学校要有效地把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与培养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才能从一个感性认识阶段上升至一个理性认识阶段,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实践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和体会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2、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主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传承性。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个体接受文化程度最高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他直接关系到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关系到个体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他们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当代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是站在时代的前端,具有现代国际化的视野,如果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能积极学习民族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能得到广泛传播和有效的传承,而且会更显生动和时代气息,他们定会推动着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使其发扬光大。

3、教育工作者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可靠力量。当前,为了保护及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和当地政府,甚至一些社会团体都积极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与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毕竟有限,且缺乏资金支持也是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原因,所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自然就有了一定难度。那么,在同样的社会与物质条件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却具备了较多的有利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熟悉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与内涵,更易于与当地的民众沟通与交流。同时他们面对的大都是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为人师表,可以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

二、探索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共同发展之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实现民族文化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并对其做了总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应该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学习异文化的长处优点。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懂得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真正价值,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发展它。[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其民族成员只有获得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会自觉去学习、爱护和尊重本民族文化,这是少数民族学生应有的“文化自觉”。相应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要确立科学的民族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学生自觉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

2、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学校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关键就在于依靠教师的力量。因此,建立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学校的迫切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学校要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鼓励他们学习所在民族地区的历史及文化,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充分领会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他们自己有了最坚实的知识装备,才会自觉加入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队伍中,才能胜任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3、开发关于民族文化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谓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4]而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它是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5]随着教育民主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倡导,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比例有所增加,并将地方特有的文化知识全面系统地纳入其中,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在于将民族地区课程中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范围,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6]

4、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是一项整体和系统的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存在相互的制约。因此,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也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相互补充。在学校的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要定期与当地社会、民间团体开展合作与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也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有益场所。学校要鼓励学生向家庭成员学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让家庭教育为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工作起到一个有益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6).

[2]史文冲.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6(3).

[3]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4]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第4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绿种子” 儿童哲学绘本 课程

“绿种子”儿童哲学绘本课程作为张家港市乘航小学的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改革及德育提升的新的生长点。在此课程的实践中,师生的精神风貌,综合素养,价值追求都有了改变和提升。

一、缘起:春天,我们播下“绿种子”

1.学校发展的顺势而为

在实现区域教育基本均衡后,为进一步实现“公平、优质、适切”的发展,张家港市教育局推进美丽学校建设八项工程。其中,课程改革深化工程及德育提升工程成为我们学校推进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工程。探索与实践真正为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的适切的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的不懈追求。

2.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

学校地处城郊接合部,是一所有着83年历史的农村学校。近几年,新市民子女逐年递增,目前占比为55%。学生综合素质、举止修养、学习态度、生活方式、家庭教育参差不齐。在校园生活中发现,学生性格较为胆怯,视野较为狭窄,习惯以固化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课堂缺少了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教育繁忙开展,但缺少生命活力。

3.教师拔节的必然召唤

学校固定的教师群体,久而久之形成的常规思维,追求分数采取的较为僵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不够开拓,追求安稳采用的大一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养成意义微弱。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教师自身的线性思维和工作倦怠使得他们心灵渐渐麻木。而教育的本质是指向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应该唤醒教师的梦想,点燃教师的激情。

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说过:“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它,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它。这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如何保持校园生活兴奋点,唤醒教育个体的内在自觉,让立德树人不作为口头号子。我们追寻“活”起来的校本课程,让师生在感到有意思的学习中收获有意义的结果。就这样,我们与绘本,与儿童哲学相遇。我们把优秀的经典绘本引入课程,使绘本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我们给它赋予“绿种子”的名字。绘本课程作为种子课程,普适课程,它不局限于特长特色,而是指向学生内在的思想与体验。带给所有孩子,带给全体老师思维的转变,观念的转变与教育的惊喜。

说到绘本,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一般有这样的关键词:简洁的文字,丰富的画面,温暖的气息,感人的力量。@些是绘本的价值所在。儿童哲学绘本是什么?它是绘本中的一个类别。用图画书的方式介绍哲学范畴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读物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指示性的结论,而是在巧妙的图画中,在不断发问的文字中,引导阅读者多元思考,自己去接近生活中的真理,去习得真善美的言行。它能引领阅读者整体地、较为系统地开展思考。

我们选用的《哲学鸟飞罗》《儿童哲学智慧书》讨论的话题很有现实意义:要是我不去上学?要是我不遵守规则?我可以撒谎吗?我可以打架吗?好和坏是什么、生活是什么、艺术和美是什么、我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从小在这样的思考中探寻,像日出日落那样自然成为生命成长中的话题,那就获得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积极的自我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品质。这些是幸福人生的基石,这正是我们教育的追求。

二、经历:了解,是“种子”萌发的真爱

儿童哲学绘本是一个载体,绘本教学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实践中,我们希望改变课程固化式计划目标和线性内容进程,让老师和学生共同诠释经验、发现意义、感悟成长,成为基于儿童意义建构的一场内在旅程,让师生一起书写成长故事。基于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了解这门课程,了解学生需要,了解教师思想,了解精选的绘本内涵。然后从学生实际,从儿童成长需要出发,从绘本解读出发,进行课程及教学研究。

1.相同的价值追求,不同的年段成长目标――构建年段教材体系

我们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阅读发展水平,选择适切的教材进入。低年段,特别是一年级上学期,进行幼小衔接绘本阅读。《小魔怪要上学》《乱七八糟的魔女城》《我爱我自己》等,引导低年级学生在绘本中习得规范,学会适应小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低年级四个学期,每学期围绕几个主题,精心选择40本绘本,形成四个学期的绘本教育序列,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循序渐进。中高年级进行《哲学鸟飞罗》《哲学智慧书》等系列的“哲学绘本”教学,引导学生们以多元的角度看世界、看生活、看自我,改变固化的思维方式,内化行为习惯,提升道德品质。

2.相同的教材主题,不同的互动思考方式――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我们尝试构建“一本一读”与“一本多读”相结合的绘本教育模式。“一本一读”是教师备好一节绘本课只在一个班级或者同年级的班级中进行“同题同构”式教学,以便更多地了解同龄学生中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进行群体与个体相融合的教学。“一本多读”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预案,以“同题异构”形式在不同的年级或年段进行教学,有效探寻不同的年段教育目标与教学策略。我们还将挖掘同一绘本在品行教育、审美教育、学科素质等多方面的价值,尝试几位老师共教,整合提升绘本课程的价值。

3.相同的教育追求,不同的教育视角――构建立体的德育浸润渠道

课程的丰富与深入,可以来源于更开阔的视角。把绘本上感受理解的点点滴滴与生活真正融合起来,内化成品行素养,除了一周周课表上的课时,还需要更多的多元体验。我们开设微讲堂:与家委会携手,邀请故事妈妈讲绘本、做绘本。发动家长群体成为课程的一分子,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我们建设主题书房:以“童话、科幻、校园小说、家乡风物、名人传记”等主题布置图书,根据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目标,锻炼学生自主选择与阅读能力;休息日我校组织30多位志愿者教师做公益读书指导和绘本故事讲述。奉献、友爱、关怀等品质就在活动中传播。我们用好小剧场:选择绘本及童话,举办一年一度“校园剧”展演。通过学生阅读角色体验,转化为生活角色自悟与道德自觉。我们巧妙地把《哲学鸟飞罗》系列丛书作为心理健康咨询的契机。启动以飞罗命名的成长节。将十岁成长礼与心理健康系列有机结合在一起。以“飞罗的信箱”为载体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实现对个案的心理疏导,分年段开展相应的团队辅导课、绘本体验活动课等,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绘本成为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同拥有的体验,成为校园内外随处可感的共同的生活。

三、收获:静静绽放在各自花期

绘本阅读与儿童哲学思考的校本实践,带来师生由内而外的转化。

1.提升了对“立德树人”的理解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告诉我们,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面对教育新形势,坚守儿童立场,推进立德树人,唤醒每一个生命的道德自觉,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2.转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

哲学绘本阅读启发师生独立思考,发现新的思维方法;激励师生合作讨论,养成思辨与整合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体验运用在教学中呈现得越来越多。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培养倾听、包容、思辨等有用之能和良好品质。这些能力与品质是学生们一生受用的工具箱。

3.拓展了对生活现象的思考角度

第5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论文摘要情绪智力是一个新兴的心理学名词。经过心理学界的一番努力,情绪智力的理论研究现在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应用方面,自1995年戈尔曼将其著作《情绪智商》出版以来,情绪智力受到世人的关注,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工智能等领域。在教育领域,人们长久以来都只注重对智力的培养,而很少涉及情绪智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情绪智力的一系列特点以及对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现实必要性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初步的建设性构想——以课程和师资为主要形式展开新时期小学情绪智力教育的序章。  

1 情绪智力的涵义 

上个世纪前期,桑代克提出了人类智力的多因素论,后来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更加深了对智力的研究。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心理学概念的提出掀起了世界范围内一场人类智能的革命——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约翰·梅耶提出来的“情绪智力”。到了1995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著作《情感智商》使情绪智力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 

1.1 情绪智力的定义 

1.1.1 情绪智力是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从而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 

情绪智力,又称情商,彼得·塞拉维和约翰·梅耶对其定义是“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①也就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 

1.1.2 情绪智力的内容 

1995年戈尔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认为,情绪智力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②(1)认识自己情绪的能力;(2)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3)激励自己情绪的能力;(4)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总而言之,情绪智力的构成就是以“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觉知能力”、“以情促思能力”、“移情能力”、“情绪的调节能力”这四个关键词构成。这四种内容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共同构成了情绪智力的内在本质。 

1.2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及其培养的重要性 

1.2.1 小学生情绪的特点 

国内有学者对小学生情绪智力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后发现:③父母受教育程度影响小学3-6年级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发展;小学3-6年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社会地位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显示出小学生情绪智力的一部分特点,即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情绪智力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1.2.2 小学生情绪智力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情绪智力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智商,国际上学者普遍持一个观点:情绪智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提高的。④格尔曼认为,情绪智力可以通过经验和培训得到明显的提高。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有必要进行情绪智力的早期培养。如今世界教育的改革方向已经转入由智商情商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被称为“ei”教育,即情商智商教育。如美国的“社会发展”、“社会与情感课程”等课程。 

1.2.3 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重要性 

戈尔曼的《情绪智商》一书已经证明,情绪智力在人的一生中的影响很大,这涉及情绪智力最根本的功能。戈尔曼对此作了独到的说明:“情感潜能可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充分而又完美地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智力。”这说明情绪智力在我们所拥有的能力中起着一种至关重要的“中介”或“媒介”的作用。⑤有心理学家通过对上千名iq在130以上的智力超常儿童作了长期的观察认为,智商在个人的成功中所起的作用仅占20%。可见,情绪智力的高低对成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2 重视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现实必要性 

而对于情绪智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运用情绪智力从而更好的驾驭其他智力,在当今社会更显重要。但我国现阶段情绪智力的教育不容乐观。 

2.1 小学生情绪问题令人堪忧 

从我国小学生的情绪状况来看,问题的严重性令人担忧。有人曾对一地区城区、郊区、农村200多位中小学生进行了焦虑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5.4%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焦虑、孤独等症状。小学生情绪智力的现状已经不容忽视。 

2.2 学术认知的偏差错误的引导了教育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知的错误导致了教育的失位。 “由于传统的智能观的主要内涵是言语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狭隘的智能观必然导致狭隘的教育内容,而狭隘的教育内容将培养片面发展的学生,即学校对人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社会智能相对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⑥这样的尴尬在我国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这说明了我们以往的智商决定成败的观念是不确切的。 

2.3 小学生情绪智力教育严重缺失 

(1)应试教育体制导致情绪智力走向教育边缘。在我国,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始终笼罩着整个教育界,虽然很早就提出素质教育,但是出于国家相应体制的欠缺等一系列原因,素质教育也只是形式化的口号。 

(2)教师素质是在校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问题的关键。与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小学教师,所以在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过程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当今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教师由于其社会地位低、待遇较差以及生活事业的多重压力导致情绪智力的培养不被重视,所以更加无暇顾及。 

(3)家庭教育受教育体制的影响深重。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决定着我国多数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关注的是孩子的智育而非“情育”,家长可以为孩子花很多钱上课外辅导班,请家教,却不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和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导致我国很多小学生存在心理或情感问题。 

3 我国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原则及对策浅析 

3.1 我国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原则 

3.1.1 国家、社会、学校三者都应在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中的各司其职 

国家是制定教育政策的主体,在制定教育政策的时候,应该有所根据。而社会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学校的责任更是不言而喻。 

3.1.2 情绪智力的培养应尽早进行 

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也是有其特定规律的,正如前面提到的。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情绪智力应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情绪智力的培养一旦错过机会,便很难再进行补救。 

3.1.3 情绪智力的培养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应该注意的则是:(1)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情绪发展特点,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应该有所不同。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语言的亲和性,而高年级更应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2)教师应注意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对后进生应该注重增加其成功机会,使其获得更多的正面积极的情绪体验;(3)适当的帮助小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转移注意力,看书,向他人倾诉等方式。 

3.2 我国在校小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对策 

根据情绪智力的内容结构和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学校小学教育中的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可以从师资、课程、教学、班级管理、心理咨询等方面进行。 

3.2.1 师资方面 

在情绪智力这一方面,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通过教师的身教、言教和师生互动,特别是通过同辈团体的影响,学生的情绪智力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具体地说,教师对于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有师范作用(身教)、情绪指导(言传)。 

(1)教师的外显行为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估计的作用。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是相当可观的。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教师如果以心换心,从不同途径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转化,从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促进其情绪智力的有效提升。⑦ 

(2)教师对学生平等亲切的情绪指导对小学生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帮助的。一个情绪智力导向的环境应该包括在自我控制、有效交流、合作、责任、决策、问题解决等方面给学生以直接的技术指导。⑧这些帮助主要包括体验成功、归属感、尊重、坚持性、积极性等。这些方面的言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情绪智力也是有帮助的。 

3.2.2 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 

(1)课程方面。首先是一般课程,学校在一般课程如语文数学等智力课程的结构下可开发隐形课程。如课堂人文环境、物理环境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教学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其次是活动课程。这一课程内容主要是课外的活动课,比如国外早已涉及到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野外生存技能训练”等。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又能帮助小学生锻炼自己调节自身情绪,抵抗挫折的能力。 

再次是学校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属于学校自主开发的一类课程。如美国的以情绪为主题的“自我科学”课程。教师以学生生活中的情绪作为学习和探讨的主题,让学生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接受自己的情绪和心态,辨认自己和别人的情感和情感反应,学习与他人合作。⑨ 

(2)教学方面。教学方面,教师创设多种多样的“课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扮演小教师”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情促学,情智交融,并最终使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和智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班级管理方面。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则是这一方面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发展特点,轮流让学生根据其性格和情绪智力的高低(主要靠班主任平时的观察)在班上任职。这对于小学生的情绪智力的提升是相当有帮助的。 

3.2.3 心理咨询 

情绪智力的培养和提高,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在加强情商测评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等方式来施加影响。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完善其心理调节机制。 

4 结语 

总之,对于未来情绪智力培养的方式还有很多,这些方法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才能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情绪智力的进步。在学校教育之中加入情绪智力的课程,重视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 

 

注释 

①卢家楣.对情绪智力概念的探讨[j].心理科学 phychological science,2005(5). 

②竺培梁.情绪智力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 

③刘玉娟.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8). 

④蒋巧君.小学生情绪教育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j].教育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5(6). 

⑤肖静宁.情绪智力辨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2). 

⑥屈仁均.传统教育观念的反思及国外情绪智力教育借鉴[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4). 

⑦王旭飞.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j].石油教育,2000(10). 

第6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亲情;亲情教育

亲情教育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亲情方面的态度、感受、信念和情绪等予以关注、引导和深化,使其能正确处理亲人关系,充分感受亲人温暖,并具备一定的回报亲人的能力。而小学阶段的亲情教育就是要让我们的小学生看到小事情中的深意,真正感知到亲人所付出的艰辛,启发其感悟父母的良苦用心,引导其关爱、回报亲人。[1]

亲情教育是对孩子的源头教育。魏书生曾在《家庭漫谈》中说:“孩子孝敬父母,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因此,亲情教育是对人的基础教育,小学学生恰好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因此对小学生实施亲情教育尤为重要。农村小学由于其各方面的原因,亲情教育的缺失成为农村小学学生学习、生活和人生成长中的最大障碍。在农村小学小学生中实施亲情教育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农村小学学生亲情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在亲情教育方面严重缺位

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发家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学生家长的心思和精力基本上都放在挣钱上面,在最需要与自己孩子培养亲情的时候外出务工。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留守儿童近23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比例占86.5%,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高达56.17%,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儿童人数每年都呈上升趋势。

农村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有近2000万儿童却得不到来自家中父母亲的亲情关怀和教育。[2]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表现、生活习惯和道德修养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结构处于不完整状态,长时间的直接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严重缺失,致使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人格个性和情感心理等方面发展都不完善,有的农村儿童家长甚至只关心或者不关心儿童的学习成绩,完全忽略其亲情教育。

有的农村家庭中,儿童的父母之间感情淡漠,沟通较少,对待老人及其他亲戚朋友也非常淡漠,儿童处于这种环境中,也会慢慢对亲情冷漠。

(二)学校教师不足,教育缺乏正确引导

1、教师配备不足

农村地区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品德教师配备数量更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品德课老师,这门课几乎成了摆设。有的农村学校学校语文,数学老师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担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对教师的工作无疑造成了压力,甚至会影响原有工作的完成。此外,即便有语文数学老师担任思想品德课,但是到了学期期中或者期末的时候,语文数学老师占用思想品德课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形同虚设,那么农村小学学生想通过思想品德课接受亲情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2、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

许多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只重视分数,在亲情教育方面却缺乏对小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亲情观,面对父母的付出,他们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没有亲情意识,不懂感恩,正是学校在亲情教育上与实际脱离,缺乏正确引导所致,真正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触动学生心灵的比较少,学生体会差,实用性也较差。

(三)社会大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亲情教育的缺失与淡化,与社会大环境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经济发展、文化多元化导致人价值观的嬗变,道德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小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思想容易出现混乱。[3]在农村地区,夫妻分居式家庭、雇人代养、隔代抚养家庭等现象比较明显,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地区各种不正规小网吧猖獗,网络中一些凶杀游戏、暴力影视等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亲情教育。

二、强化农村小学学生亲情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家庭在加强亲情教育中的作用最为重要

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和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4]

有条件的农村家庭,父母要尽可能把子女带在身边,即使没有条件带在身边也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加强与子女的联系,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不要只停留在对儿童物质与学习上的关心,防止过度物质满足,正确对待学生成绩,多关心孩子心理的成长,积极聆听儿女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感情变化,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扰和需要,让孩子可以获得心理上的依恋满足和情感上的支持,使他们健康成长。

父母应及时与学校的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多与孩子们交流,让他们理解父母亲工作的艰辛、生活的困苦,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珍惜父母亲为他们创造的良好环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的榜样,具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父母在家庭中首先应该起到模范作用,尊敬、关心体贴长辈,利用家庭特殊的环境对孩子进行情感倾注,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健康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

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人格的完善、身心素质的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应重视亲情教育,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强大功能,采取措施来帮助儿童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推进课改,开设适合当地学校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重视情感教育、道德教育、自我教育,开展法制、安全教育等。

1、提高师资力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备合适数量的德育教师、生活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开设相应课程,并在课堂与课下留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给予他们生活上、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发现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培养孩子

良好的心境与情绪,营造和谐大家庭的氛围。

2、将“亲情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德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农村小学由于条件不足,单独开设亲情教育课程对有的学校来说不太现实,因此任课教师更要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找到切入点,将“亲情教育”渗透到学科领域。学校有针对性地把“亲情教育”纳入学科教学计划中,通过亲情熏陶,激发学生的人生感悟,使教师将激情带进课堂,将微笑带进课堂,将趣味带进课堂,使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亲情氛围,更富有人情味。

3、以活动为载体,把亲情根植心中

农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板报、广播站等各种宣传渠道,以学生喜闻乐见而又深入浅出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持续推出。班主任可以组织同学们开展“亲情”传递活动,“感恩亲情”主题班会,经典诵读活动,讲感恩故事,以长期的正面引导,达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5]

4、对农村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注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档案制度,摸清留守儿童的状况;通过结对帮扶等制度化方法激励老师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注和爱;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在留守儿童生日、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学校可以开展适当的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到温暖,使其情感适时升华督促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映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情况,增强相互间的沟通与感情交流,弥补因长期分离造成亲情教育的缺失,共同致力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三)社会也应该为加强亲情教育提供条件

在教育大环境下,教育主管部门对待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要一视同仁,要改革对农村小学教育成绩的评价体系,不要片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重要的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将他们与城市中儿童一视同仁,特别是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评价。

同时,作为社区也要针对本区实际开展有益于家庭和睦、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学生成长的各种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比如妇女儿童之家、文化活动站、乡村少年宫、“七彩小屋”等,聘请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公益人士参与开展经常性的关爱教育活动。

社会也要为农村小学生亲情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监管力度,一定要将文化设施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下拨,购置图书和电子阅览物品,投资到文化、体育公益事业,净化农村周边社会环境,建好文化馆、少年宫、少年活动中心和体育馆舍,让农村小学生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有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而不是迷恋于网吧等不适宜的场所。

社会对学生发展情感的倾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要求和合理评判,成为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催化剂。社会对基础教育的科学认定和亲情关注成为当今教育的时代要求。

只有充分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力量,才能促进农村小学学生的亲情教育,推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只有顺应时代要求,才能够使我们的农村学校学生也成为与时俱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史锦荣.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亲情教育的意义和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8).

[2]刘屹,唐绍洪.对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缺失的理性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6,(6):155.

[3]陈会昌.德育忧思[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第7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一、家长对课补市场的需求很高,但满意度较低

浙江省对中小学教师实行了严格的“有偿家教禁令”,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挽回了日益不良的教师形象。调查表明:有近一半的家长表示要进行课外辅导,其中21.1%的家长表示自己亲自辅导,28.6%的家长表示是通过其他途径来进行辅导,其中选择辅导班辅导占多数(占辅导方式总类别的12.8%),其次是教师家教辅导(11.8%),最少的是学生家教辅导(4.0%),在一般的城市,社会辅导机构所占比例较高,而在农村和县城地区,教师有偿家教较多且较为隐蔽。对于辅导班的质量和辅导效果,52.8%的家长认为辅导效果不明显,但对孩子还是有帮助的;12.9%的家长认为辅导班是为了盈利,根本不在乎辅导质量,应该禁止开设辅导班;还有23.2%的家长表示说不好;而只有11.2%的家长反映辅导班的效果很好,孩子成绩提高明显。虽然多数家长认为辅导市场的质量一般,而且很混乱,但是,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要去,不去会感到不安。还有64.1%的家长表示会给孩子买各种辅导书和习题书,而对于辅导书的质量,家长们则表示不知道如何评价,大多时候是买回去孩子用不上。有45.6%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去买课外辅导书,47.3%的表示是自己亲自去买,39%的家长是由学校和教师组织购买的,教辅市场的利益链还非常明显地存在着,虽然浙江省有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现在实行“一费制”,不再为学生统一购买辅导书,但是还有些学校是将辅导书的名录给出,由家长自行解决。

二、公众在参与课程改革的各项调查中差异性显著

公众在参与课程改革的意愿、能力、时间、机会及对孩子课外辅导的诸多维度和选项上,有很多呈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在参与课改的意愿上,愈是城市的,愈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愈是高学历和稳定职业者,其意愿性愈强,公务员和教师群体更倾向于积极主动地参与,而其他群体则愿意接受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来进行参与;而在参与课改的能力上,差异最为显著的是城乡之间和学校层级之间,城市家长要高于农村家长,而小学家长则要高于初高中家长,同时在能力表现上,高学历和高稳定性背景的公众表现出的参与能力也较强。在参与途径上,与一般结论不同的是,农村家长在对学校的建设上,参与途径还要多些,而城市家长、女性家长和高学历家长对于参与学校家长委员会、课改委员会的热情要高于农村,农村家长更倾向于参与家长会和愿意接受相关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识培训。在对孩子的补习上,城市家长中的低学历者、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家长要高于城市高学历家长群体,这说明这些家长对孩子通过考试改变命运的期望还是很高的。调查样本上唯一不存在显性差异的就是参与时间上。

三、公众参与课程改革的技术引领

近年来,公众参与已经成为中国公共生活领域里的一个关键词,而作为五大民生之首的教育,其宗旨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人民满意需要的是政府、公民社会与学校相互努力,而不是相互指责、相互猜疑和相互掣肘。要想使课改向着目标矢量前行,就要加强课改的政策宣传、知识普及,保护公民的参与热情,提升公众的参与能力,配给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参与教育改革的时间与资源,搭建公众参与包括课程改革在内的各项教育改革的公共平台[3]。

(一)加强课程改革的政策宣传,保护公众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

新课程改革已然实施十多年,但本次调查,仍然有很多家长对“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减负、课外补习”等名词比较陌生,甚至有个别受调者闻所未闻,这主要存在于进城务工人员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公众之中,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政策宣传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吸引人的。我们知道,域外很多地区和国家,在课程改革之前,甚至是教科书内容的增删,都要取得公众的认可。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日渐成熟,公众参与教育政策制定、参与教育立法、参与教育具体的改革的广度、强度和频率都将增加,其热情也将被逐步唤醒,所以保护这种热情,将其视为教育民主的眼睛,将会为课改营造起良好的社会组织气候,使公众知道政府、学校在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需要什么样的理解和配合。

(二)普及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提供公众参与课程改革的平台

与对课改政策茫然一样,相当多的公众对于参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是有心无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引领和培养的。因此,学校不但要建立儿童成长档案,还要建立家庭教育档案,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多元沟通渠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公众的支持与理解,仅仅闭门造车是徒劳的,也是危险的。如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主动出击,寻找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那么被屏蔽的课程改革就会在大地上成长,而不是在温室里培育。在教育、学校和公众之间总是有面玻璃墙,我们的建议是:建立家校课改协作共同体,共同体包括学校专职课改的负责人、多数教师、有意向的家长志愿者、课改专家和社区人士等。

(三)配给公众包括时间在内的各种参与教育改革的资源

在国外,对于婴幼儿有专门的护理假期,对于中小学生也有专门的亲子时间配给。在我国公众闲暇时间进入增量发展的时期,如何让更多的家长能有与自己孩子近距离的接触,对于解决我国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是个出路。当下的家长能真正了解孩子需求并从儿童视角来看待儿童活动的并不多,长期以来的家长意志和传统教育理念已经深入骨髓。所以,如能以课程改革为支点,带动起家长、儿童选择课程的权利,理解孩子的需要和内心对未来人生的期许,同时还可以知道学校是在用心做教育,建立起双方理解的桥梁和机制。为此,在未来的《终身教育法》、《学校法》和更高层次的宪法中要规定包括家长在内参与公共教育的权利,要配给其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性支持。

(四)建立多样化的非赢利性的课外教育体系,弱化补习的升学导向

第8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在371班上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位女同学吴×的表现很特别。课上讨论自我感受时,她说的话总是很过激,表情总是很怨愤的样子,有时情绪表现还很极端。通过班主任的介绍,我了解到吴×小学的成绩还是不错的,性格有些偏激,不随和,但不是独生子女,家里还有一个弟弟。随后,我有意在课堂上多关注她,课堂上的游戏类活动鼓励她参与。慢慢地,她的眼神有了笑意和信任。差不多一个月以后,我请她到办公室单独交流,了解到吴×的一些家庭情况和她的思想动态。

吴×说:“我和父母从来不聊天。他们只要和我说话,就是问我作业写完没?怎么还不学习,你都学会啦?我不爱和他们聊天。有时候,我妈还说你看人家谁谁的儿子又考了全年级第几,人家谁谁的女儿多么听话、多么用功、多么优秀。就我不好,那她干吗要生下我?”

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心理特点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儿童期完全依赖父母的心理,转变为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的矛盾心理特点,她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讨厌父母的唠叨。在吴×13岁时,家里多了一个弟弟,她感觉父母一点都不关心自己了,心理开始产生怨愤。而父母恰恰忽略了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还像以前一样管束孩子,使孩子逐渐产生逆反情绪,对抗心理。又因彼此长期缺乏有效的沟通,相互之间交流不和谐。加之初中学习压力增加,使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负担加重,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

我想了一些办法帮助她。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如何与新同学和谐友好相处,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和正确看待学习成绩。也在课下进行个别辅导,疏通心理障碍。但我发现,要想很好地解决吴×的心理问题,关键还在家长那里。孩子身上产生的问题更多源自于家长。很多家长要么不和孩子交谈,要么张嘴只问学习,要么总是揪住缺点不放,小题大做,让孩子总是处于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心理问题就会不断产生。多少教育家、心理学家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只有在自信、积极的心理环境下才能健康成长,获得成功。而我们的家长却太过吝啬自己对孩子的表扬,太过计较分数,又不懂关心孩子。

我思考如何做好吴×家长的工作,或许通过家长与孩子进行适当的、有效的沟通,会是解决吴×心理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于是,第一次月考后的家长会,我约吴×家长单独交谈,交流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取得家长的信任,再谋求家长的配合与帮助。

听听吴×家长的说法:唉,尚老师,你是不知道我家那孩子,小学的时候挺好的。自从有了她弟弟,简直就不能说她,一说就顶嘴,要不就拿她弟弟出气,我们虽然有了小儿子,可也没少了她什么呀。

通过交流了解家长的想法和做法,分析家长在教育孩子和与孩子沟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我计划做一次专题指导。在第二次家长会上,我教家长们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地听他们把话说完,让孩子觉得你很认真地在听、很在意他们的想法。其次,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大人一样和他们交流,抱着平等的态度向孩子说明你们的想法和做法。相互了解后,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或提出你们的指导意见,和孩子一起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何在家长会后给孩子反馈老师的意见,如何把老师反映的问题转变成鼓励孩子进步的言辞,如何夸赞孩子等。

这次家长会后第一次心理健康课,吴×的学习态度积极,精神饱满。我暗自高兴,家长的正能量发挥出来了。遗憾的是一周之后,吴×积极自信的精神劲儿一去不复返了。向她了解情况,回答是:尚老师,我真希望每个星期都开家长会。

我听后很受触动,细细琢磨,她是希望我能够经常与她的家长交流,多多指导他们,疏通他们之间的问题。又或许是她希望父母也能像老师一样和她沟通,甚至相处。

第9篇:小学家庭教育校本课程范文

一、低龄寄宿学生心理困扰的表现

(一)情感缺乏

对于低龄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父母的关怀与情感的交流及抚慰是他们最需要的,对父母长辈的依赖是必然的,正是这种依赖,才能伴随孩子的健康成长。可如果过早地隔断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过早地割断了孩子与父母的情感,孩子在情感方面的空间成为空白,易导致孩子成为没有责任感、没有价值观、没有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灵上的情感极其贫乏的“孤儿”。其表现在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善交流;也有的会产生担心害怕,情绪焦虑等不同症状

(二)行为习惯发生偏差

低龄寄宿的孩子远离家长的监管,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较差。随着儿童少年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的作用日渐重要,同龄群体对其价值观、行为产生影响。没有家长的指导和管理,坏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他们的社会化行为也就出现了偏差。如相互攀比,虚荣心强;自控力差,容易冲动。

(三)适应能力较弱

这些低龄寄宿的孩子原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惯。到了寄宿中心,很多事情得自己学着做,做得不好常常惹来同学们的讥笑。在短期内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出现环境适应障碍,有的变为烦躁、不安,有的变为抑郁、喜怒无常,有的学生原先活泼好动的变为沉默寡言、孤僻、不合群等,有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都比自己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失去信心等一系列消极情绪反应。

(四)心理压力大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仅引起学生的重视,更引起老师、家长、亲友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家庭、社会等过分看重升学,因而造成一部分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产生考试焦虑,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而这一点对寄宿学生而言危害性更大,因为寄宿学生绝大部分时间与学习、考试等打交道,去学校是学习,回到辅导中心还是学习,这样对孩子的身心摧残很大。寄宿学生缺少家庭的缓解渠道,缺少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压力大,心理敏感脆弱。

二、对农村小学低龄寄宿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从分析来看,低龄寄宿学生产生和形成不良心理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受家庭、学校等客观影响,也有是主观形成的。因此,低龄寄宿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利用生活老师,对低龄寄宿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也是班级管理人格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全、发展全面的新一代,是时代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然而调研者们发现,有不少辅导中心老师认为只要在生活上、学习上能照看那些寄宿学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对待那些低龄的寄宿孩子,认为只要让他们吃好、睡好就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能快乐,能体会到家的温馨吗?

我认为不然,他们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比如说心理学方面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小学生处在早期社会化阶段,这时的心理成长非常重要,辅导老师一定要重点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些“低龄寄宿”小学生存在封闭的心理,害怕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小学生则自律性比较差,不会和善平等地与同伴交流。对于这样的问题,辅导老师一定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与这些小学生进行接触,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对于那些已经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要重点关照,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二)加强与其家长的联系,做好低龄寄宿学生家庭教育。

低龄寄宿学生在农村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家庭生活的匮乏。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城市上学,虽然偶尔去看孩子,但见面的时间比较短。有的家庭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往往只能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孩子。这样,“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时间非常短。老师可以对这些小学生提供服务,帮助他们和家长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学生家庭生活的匮乏,减少家庭生活缺失带来的不良影响。一是定期召开帮扶教师、寄宿生座谈会,提高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二是定期让寄宿学生与父母通话,汇报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让他们感受父母的关爱;三是利用电话、家访等形式,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加强与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和教育方法。

(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强低龄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当中

低龄的孩子喜欢围着老师,和各科老师接触频繁,因此,学科教学应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教材,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科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

2.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心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1)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校心育的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熏陶作用。所以,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幢楼房、每一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如给每幢楼起名,设置文化长廊、英语角,张贴家乡名人画像等,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心灵的净化。良好的校园、班风建设,尤其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2)创造宽松和谐的班级环境。除了常规教育之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营造班级心理环境,班主任是关键人物。

首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

其次,班主任要爱心治班,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地发展”的果实。可见,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乐观地对待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挖掘自主发展潜力,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获得成功、展示风采的舞台,创造一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校园氛围,给学生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和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

(1)读书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教师的图书角进行阅读,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如组织举办成语接龙、讲故事、朗读等各种比赛。

(2)看电视活动。开放学校电教室,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片、战斗故事等。在观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场进行讲解,通过形象的画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组织开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如跑步、立定跳远、跳绳等,并定期组织班级体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