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西方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对外汉语专业率先在全国招收本科学生,培养对外汉语事业专门人才。在过去的30年中,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为全国50多所高校输送了大量的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为国家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的人才。显然,中外文化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知识。在将来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需要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向世界各地人士介绍中国文化,毕竟汉语还没有成为世界通用语。目前,对外汉语专业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他们采用英语专业所用教材,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西方文化知识,能比较轻松地介绍有关西方文化如感恩节大餐、圣诞老人和雪橇、圣瓦伦丁节、复活节兔子和彩蛋等知识。同时对外汉语专业也开设了中国文化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以便将来能用英语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的文化知识。但是学生是否具备了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呢?他们所用教材有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内容并打下扎实基础的平台呢?本文旨在通过其所用教材的调查来分析解答这个问题,并通过结果来分析教材有可能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带来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是将来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之一,他们需要具备本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知识,并能用英语或者其他目的语进行交流,他们是否能有这种能力呢,从其所用教材我们可得以解读。
二、分析与讨论
教材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外汉语专业目前所用英语教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教授担任总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其中包括:《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共六册,本专业学习一至四册)、《口语》(一至四册)和《听力》(共四册,本专业学习前两册)。这些都是供高等院校英语本科学生及其他水平相当的英语学习者所用的,既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是非英语本科,那他们就属于水平相当的英语学习者,他们的英语水平能否和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提并论是另一回事,在此不作过多探究。
《现代大学英语口语》四册中,前三册包括15个单元,第四册包括14个单元。此套口语教材吸取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优点,主题从一、二册中的日常生活话题逐渐过渡到三、四册中的各种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热点问题。既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中国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他们希望表达的内容,同时又兼顾西方文化和生活的介绍,既有外国味,又有中国味。对外汉语专业还开设了中国文化相关课程,所用教材主要有三本,一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该书阐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地理环境,从中国传统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等各方面对中国文化做了介绍,是学生们了解祖国悠久、丰富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二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高丙中编著的《中国民俗概论》,该书通过建构“中国民俗”的概念来描述中国人的生活传统,具体从生产、工商、生活、社会组织、节日、人生礼仪、游艺和民俗观念等方面描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对于学生理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传统,了解中国民俗的巨大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三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赵荣光编著的《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该书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及筷子文化等以及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中国传统食礼等,涵盖全面,对读者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提供了指导。
总之,上述所说英语教材内容多采用或多摘选自英语国家地道的文章,听说以话题为单元,分课进行听力与口语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能力,了解西方文化知识非常有用。但是,英语文化知识在此套教材中所占比例很大,无论是在精读教材还是口语、听力教材中比重均明显大于母语文化。虽然本套书有少量的母语文化知识渗透,但总量太少,以至于教师和学生也相应地很少接触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导致其无意识地注重西方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
三、建议与总结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本土文化 跨文化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其重要性已日趋突显。学生就业和生存对英语的要求不仅仅只停留在语法和词汇层面,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人际沟通中也需要了解英语文化,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培养学生较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还应注重本土文化的融人,能有效帮助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跨文化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各国交往日趋频繁,在高职英语教学逐渐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合的改革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于是西方文化积极主动地走人了高职英语教学课堂内外。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只有西方的语言、西方的文化,中国的本土文化很少融人英语教学过程。对一种新文化的了解应该是建立在对本国文化了解的基础之上。外语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单向的文化交际活动,在培养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国文化,在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的同时,将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吸收两种文化的精髓。比起单一地学习一种文化,更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文化交流与互动是双向的,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适应外国文化的同时,不能舍弃本国文化全盘照搬外国文化,不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方式也很难培养较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增强本国文化的融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鉴别能力,使他们树立更加全面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西方的新思想、新理念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如今各国之间交流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我们交流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民族,也包括把英语作为中介交流媒介的其他民族,因此英语学习者也承担着将本国文化传播、发扬的使命。
2跨文化意识与本土文化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主要指外语学习者对其所学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一样来思考东西并作出反应.顺应各种社交活动。随着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逐渐被人们重视.建立在目的语文化认知和应用基础上的交际能力被视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占据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于是学习外国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极大地推动着不同文化间的的互动,既有融合,也有渗透。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日趋提高,经济蓬勃发展,在如今的国际交往中我们与国际社会已不再是单向的文化吸收与输出,而是平等的双向交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培养既掌握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又了解英语文化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
3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措施与方法
3.1导入本土文化
要帮助外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要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导人本土文化。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加人中外文化对比的内容。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比如在教材中适当加入英语介绍本国文化的文章材料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本土文化。
3.2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措施
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是由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不同于改革开发初期。我们主要以单向学习西方文化为主.但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培养须生多元跨文化意识,更能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英语教育者本身要转变观念。从单一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转变至多元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与英语国家本土民族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为媒介与非英语国家民族交际的能力,在实践这两中能力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互动的,融入本土文化能更好地实现英语学习者与英语国家民族和非英语国家民族的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融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文化理解和文化对比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学方法上,学者胡文仲(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3—194.)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阐述的信息提供法和原因分析法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路径。教师可以将本土文化以阅读材料、影视等形式为信息源与相应英语教材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在对本土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外的跨文化意识渗透。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收集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实物。设置模拟场景开展中西文化结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在积累到一定阶段时,为今后就业中的多元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将学生收集的邮票、报刊、照片等进行展览,相互交流,以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中西的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对外汉语;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引言
本论文主要通过论述以下问题: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西方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运用这些文化差异辅助语言教学,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以及合适的语境中得到正确使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它们的交际价值。
二、人类灿烂的财富―文化
(一)文化丰富的内涵
盛炎指出:有关文化的定义,有的说有一二百种,有的说有上万种(盛炎1990),因此难以一一列举。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是对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通过概括,我们可以总结出:文化伴随人类产生而逐渐形成,它是人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的社会遗产。
(二)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记载、保存、延续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发展。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借助语言这个工具,社会成员之间进行沟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也要通过语言。同时,语言是社会及其发展的见证 。总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学习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
三、中西方语言交际文化中的差异
(一)中西方语言交际差异产生的原因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当的文化差异。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的核心是崇尚个人主义。“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是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二)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同时受到普遍重视。
1、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你去哪?”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2、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中国人以谦虚为传统美德,当别人称赞中国人时,他往往会说:“您过奖了”来表达谦虚。
3、称谓语。汉语中称“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的亲属称谓在英语中“uncle”就囊括了。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深远影响。
4、某些词内涵意义上的差异。比如,中国人喜欢数字“8”,象征兴盛发达,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还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西方龙象征邪恶。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授汉语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了解和区别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有助于他们融入到中国文化中去,进而提高汉语交际水平。
四、如何发挥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给予了文化丰富的内容,在教授外国人汉语的过程中,文化知识的教育特别重要。
(一)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作用
1、能缓解文化冲击,减少文化休克的出现。对于学习者来说,中国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同他们自己国家的生活方式与理念有很大区别。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生活与学习。
2、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也就能认真主动地学习了。
3、帮助外国学生正确理解及运用汉语。英语的句子体现“孔雀尾”的特点,讲究头轻脚重,讲究句子结构。而汉语的习惯是“狮子头”,很多定语都得放在被修饰对象前。
4、帮助外国学生提高言语交际能力,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比如人们见面打招呼,常说“吃过了吗?”“干吗去呀?这样的用语同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理解这些文化因素造成的差异,并且学会在生活理解使用它,使自己融入中国社会。
(二)采用适当的文化教育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导入学生学习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遇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同时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推荐佳作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向不同阶段的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优秀书刊和电影。书刊如“四书五经”《史记》等,电影如《花木兰》、《建国大业》、等。
3、组织讨论。讨论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常用方法,它不但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空间,还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与合作能力,而且能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取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
五、结论
笔者认为,我们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明确学习者的语言习惯,清楚他们的文化习俗,了解他们喜恶。在汉语教学中,应让外国学生多了解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这样才能减少甚至避免学生们在用汉语交流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将汉语技能训练与语言文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汉语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 培养策略
胡文仲教授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定义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它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内容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日益增多。胡文仲指出: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加严重,更容易造成交流者之间感情上的不快。” 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而违反说话规则导致的语用错误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语言知识只能帮助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得体。如果我们将汉语的使用习惯带入英语,就容易产生一些交流障碍,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在此交际过程中,我们除了要会使用交际他方语言,还应该了解该国文化,具备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
同时,对英语教学的研究表明:牢固的语言知识和出色的语言技能固然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对于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规范以及语言使用规范的了解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因素。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行为,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双方在保持自己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应该了解他方文化,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当然这种理解和尊重是必须建立在对对方文化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的。因此,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是在生活或者是工作中都显得尤其重要。
《中职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也提到“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中职英语教师要将培养中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中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
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1.明确目标,更新观念,强化教师的跨文化素养。英语教师要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英语语言技能,还要传授学生跨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要从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转为语言和文化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决定教学效果,教师拥有良好的跨文化素养,才能有效地培B学生。因此教师要拓展视野,加强跨文化知识的积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达到跨文化教学的要求。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观看一些英文原声影视作品,阅读英文名著以及有关西方风俗习惯、人文地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专著;可以开展以跨文化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也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探讨跨文化教学模式,集思广益,以加强自身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2.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将跨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课堂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同时要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融入其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文化双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知识,并进行必要的补充,遵循适用和适度性原则,精心设计课堂,使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增加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增加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现行的中职英语教材中增加了一些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并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适时呈现。现以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为例,讲解西方国家party的相关知识:party是西方常见的社交活动。派对可以让人放松身心,同时给人提供许多社会交往的机会。人们在派对上可以结交不同的朋友,了解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派对可以在家中举行举办,也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进行。最常见的party有:Christmas party圣诞聚会,birthday party生日庆祝会,dinner party宴会,garden party游园会,welcome party欢迎会,housewarming party乔迁宴会,graduation party毕业晚会,cocktail party鸡尾酒会,costume party化妆舞会,甚至还有hen party女性聚会和stag party男性聚会等。因party 的流行,现在还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职业叫party planner派对策划师。文化知识在课堂的导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提问,可以讨论,可以讲故事,可以用视频等等。
(2)比较文化异同,加深理解。教学中教师可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1 Nice to meet you!中涉及到姓名,称呼和地址的表示法,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使用对比的方法显示中英表达习惯的差异。中文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而英语中的表达顺序刚好相反。在称呼方面,汉语的习惯是姓或姓名或名字在前,称谓在后;而英语正好相反,先说称谓再说姓或姓名,而且名字不能直接与称谓连用。再如地址的写法,中文地址是按地点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英文地址的表达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活化文化。现代信息技术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使用文本、图片、音乐、视频、电影等媒介呈现文化知识,让学生多维感受具体形象的西方文化,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Unit 7 So much to do before we travel!之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是关于悉尼两日游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之前,可以先进行文化铺垫,利用视频简单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典型动物等,以及悉尼的特点和著名景点,进而引出课文内容:悉尼两日游。如此,语言的学习有了文化背景,文化c语言相结合,充实了课堂内容,丰富了学生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4)模拟情境,体验文化。情景模拟是指模拟事件发生的真实环境和过程,创设情境,学习者参与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使用情境模拟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体验情境,感受文化魅力,能加深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发展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例如:在学习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之后,教师可将所学语言知识与西方用餐礼仪结合起来,采用情境模拟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播放一段西餐就餐的视频,并对西餐的用餐礼仪进行介绍和示范;然后,模拟西餐场景,让学生分饰顾客和服务员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充当观察员和评论员。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对表演小组给出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语言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一种比较投入的状态下亲身体验西方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多种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3.课后拓展,用心打造,构建跨文化知识传播第二课堂。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局限于英语课堂教学之内,因为课堂教学受教学进度和时间的限制,无法充分传授跨文化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课外时空,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打造跨文化知识传播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教师可以给学生开书单,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西方文化书籍;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影片,学唱英文歌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宣传西方文化的英语板报、手抄报;可以举办英语晚会、英语角;可以开展有关西方文化的专题讲座;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如:辩论赛,英语故事大赛,英语短剧赛,跨文化知识大赛等。这些课外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拓展了文化的渗透空间。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广泛吸纳西方文化,又传播了西方文化,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增强了文化底蕴,提升了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4.正确引导,及时反馈,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评价机制。现行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甚少涉及学生跨文化能力。推行英语语言和文化并重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手段,就必须改进原有的评价体制,将对学生文化能力的评价纳入其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甄选西方文化中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将文化教学落到实处,力求学以致用,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恰当的评价。一般来说,中职英语教学现行的评价方式通常是由学生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测试成绩、期末测试成绩三部分组成,主要评价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改进现有评价模式,教师可以在考试中增加跨文化知识内容,可以改变英语考试常用的出题模式,增加不同的题型,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所给的中文材料,制作英文名片。教师也可以根据所受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设计方案或组织活动,要求学生汇报成果,将考评结果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另外,教师也可组织相应的文化知识竞赛等等。将文化教学纳入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丰富评价内容和形式,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双增长,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稳步提升。
在当今交际国际化和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培养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中职英语教师要将培养中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培养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做一个成功的交际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向宏艳.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3]宋正芳.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探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07).
[4]范丽菊.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5]曾建蓉.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2011(02).
关键词:对韩汉语;跨文化交际;问题;成因;策略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语言存在着整体和部分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二者缺一不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教学活动,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国家,文化冲突时有发生,因此,本文将结合在对韩汉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对韩汉语教学文化冲突案例
我们要教授的文化内容庞杂而琐细,如果处理不当或视而不见,每个方面都可能导致文化上的冲突,对韩汉语教学中,文化冲突问题时有发生。
(一)关于结婚习俗方面
在中国“吃喜糖”大多数时候是代表结婚、生子或升迁等喜事的,表示生活幸福甜蜜,寄予着人们对现在或未来的美好心愿。而关于结婚吃喜糖这一点对于韩国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因为在韩国传统的结婚习俗是吃面条,表示婚姻绵绵流长。了解到这一点的区别,我们在和韩国学生交往时就要注意了,不能随便请吃面条,否则容易引起误会。
另外,中国人结婚称为“红喜事”,而年纪大的人,一般为七八十的老人去世称为“白喜事”,二者合称红白喜事,这对于大多数外国学生也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韩国的文化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白色是纯洁、高尚、吉祥的象征,所以婚礼都是以白色为主调,新娘的婚纱也是白色的,很难与办丧事联系起来,同时丧事又怎能称为“喜事”?因此,对于颜色文化的内涵不同会影响对于一些汉语词其相关文化色彩的误解。
(二)关于数字文化方面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其所持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向来喜欢偶数,当然除了“四”以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偶数有成双成对的意味,意味着好事成双,这在婚姻吉日、开业典礼、搬迁移居等日子的选择上都有体现。那为什么单单讨厌“四”呢,这主要受广东人的影响,广东话“四”与“死”谐音,在我们看来是不吉利的。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迷信思想。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韩国则像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大都忌讳“十三”,特别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另外像数字“八”在中国谐音“发”,数字“六”谐音“顺”因此中国人特别喜欢“八”、“六”这样的数字。而韩国人认为这些数字仅仅是很普通的数字而已。
(三)关于问候语方面
最常见的是那句简单的“你吃了吗”,一允剂粞生对于中国人这样问很不理解,不是认为中国人喜欢打探别人的隐私,就是觉得中国人担心自己没钱吃饭,对自己是一种鄙视。特别是韩国的留学生,“你吃了吗”和韩国的一句不太文明的语言谐音,往往一句简单的问候语,可能会引起很大的误会。所以这种文化内容是必须讲解的,一般老师的讲解是说这是中国人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干涉别人隐私,也不是要请客吃饭或担心对方没钱吃饭,只是对人表示关心的一种方式,显示我们关系亲密。
二、对韩汉语教学文化差异成因
导致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本,大多可归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别,价值评价标准的不同,行为规范的不同,教育模式的不同,家庭观念的不同等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曾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在东亚文化圈中的影响力也是日益增强。而韩国的文化则是受东西方文化共同影响的国家,其根基仍然保留着东方文化中较为传统的“礼”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韩国的年轻人在保有部分东方文化的基础之上也收容了西方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于韩国留学生的文化差异或冲突是有特殊性而言的,不能仅仅剖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用变化的眼光分析问题。
三、对韩汉语教学文化差异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活动,更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交流。而文化教学更是如此,师生双方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良好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应该共同努力。
对外汉语教师在处理对文化问题时,应保有“不卑不充,平等尊重”的态度。韩国留学生大部分是成年人,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特别是对于其,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其信仰。同时,而对我们自身民族文化,则应持自信的态度,不能为了迎合学生而放弃自己的文化立场。
另外,对于韩国留学生而言,对于文化差异或冲突则应该作为汉语学习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素质和态度对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留学生应该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和对中国文化的刻板效应,主动地融入汉语文化背景。同时,要用对比的眼光和方式去克服对本族的文化依附感,融入中国文化圈。如果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应该放平心态,以容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问题。
综合上述,笔者仅仅是结合在对韩汉语教学中较有典型性的跨文化交际的案例分析了成因和策略,限于各方面因素,本文的分析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研究是有些许参考价值的,对此足矣。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审查办公室,1996.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一、学校教育
在梭罗,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包括职业学校,哇扬的重要性都是超过西方音乐和戏剧的,即使在职业学校里可能会出现西方音乐的教学,但也只是以吉他这类流行音乐为主的,而真正意义上的西方古典音乐基本没有被涉猎。
“大学”是西方文化传播的产物,最初的目的为传播基督教义,后来渐渐发展为现在意义上的大学。但是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大学教育完全以传统文化为教授内容的国家,除了印度尼西亚之外,还真是不多见。梭罗艺术大学是哇扬传承中学校教育的典范院校,与我国的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所开设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课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从细节上看,ISI有更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哇扬的教学在ISI为一个独立的系部,本科学生需要学习四至五年,从招生到课程设置再到考试和毕业,每一个步骤都与国内的本科教育一样,而不同在于教授的内容是原原本本的传统文化。通过长时间由浅入深的系统学习,虽不能说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哇扬表演的大师,但是完成一次长达五个小时的演出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因为政府会给几乎所有学生提供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学校也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所以学生不仅可以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系统的学习哇扬,还可学到很多种风格,在对不同风格的学习实践中,也可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此一来,哇扬便完全以“活态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承。
哇扬是印尼文化的集大成者,因此音乐部分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就音乐方面而言,中国的高等院校基本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但在ISI却基本没有西方音乐的课程。开设西方文化课程,在首都雅加达这种与世界文化联系密切的城市可能会有,但在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梭罗,又是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旨的ISI,就不会有,而且哇扬中的音乐,有着自己的一套音乐体系,西方音乐体系并不适合。这是不是意味着西方音乐在ISI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呢?加美兰系主任Suraji先生称,西方音乐并不是教育的重点,加美兰系会有两个学期的西方音乐基础教学,因为跟加美兰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无需深入的教,不过民族音乐学系因为有研究需求,所以会学更多西方文化的相关知识。
在教育方式上,尽管哇扬在ISI是正式的学校教育,但教授的方式沿用了民间的口传心授,以及一人表演,众人观摩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口传心授主要存在于皮影的动作教授中,而演唱部分因为包含大量古爪哇语和印度梵语,因此,无论是传统的教授方式,还是在学校教育中,“教材”还是必不可少的,不同的是,在传统教授方式中,新达浪需要在观摩表演的过程中,自己记录这些语言的读法和用法,而在学校教育中,这些需要自己记录的文字都变成了方便学习的教材。
二、民间教育
相比学校教育,民间教育的方式更为丰富,例如可以单纯作为兴趣爱好的大众教育,可以为完成祭祀仪式而参与的乡镇活动,以及各种民俗活动中的观摩学习等。
在梭罗期间,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农村的祭祀仪式,通过这次祭祀仪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梭罗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
祭祀仪式以哇扬表演的形式于当地时间晚九点开始。哇扬达浪和加美兰乐队由专业团体担任。但因为祭祀仪式要求全村人无论男女老少都参加,因此在正式开场之前的演奏都是由村里的男子进行表演的,到哇扬表演正式开始的时候,才再换回真正的演奏者。为了在临时的演奏中取得良好效果,村民会在祭祀之前认真练习。练习和演奏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起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作用。
达浪在表演了一段来自《摩诃婆罗多》的印度史诗之后,会插演一段喜剧,表演过程中,达浪不仅与加美兰演奏家及女声配合嬉戏,也会与村民们形成很好的呼应,村民在与达浪的一唱一和中,不仅了解了故事内容,也真切参与到了表演的行列,完成了从受众到表演者的“华丽变身”。根据笔者后来的采访,达浪会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事件对故事内容做出不同的选择,而且喜剧的内容有很多细致到了这个村子的生活细节,因此村民可以更有兴趣的参与其中。出于对类似的祭祀仪式的考虑,也出于满足民众渴望学习的需求,乡镇上的政府机构会定期开设一些讲座,供大家交流学习。
有人说,涉及宗教文化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刻意的要求自己,在不受宗教文化影响的情况下,社区、群体是否还能起到一个承载传统文化的功效呢?在ISI附近有一个名为“艺术之家”的小社区,在这里有一个专门用作演出或排练的场地,也许是环境好,也许是设备齐全,学校的学生还有周边的住户都会来这里排练、学习,有时进行娱乐活动,有时切磋表演技能。梭罗哇扬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绵延不断,薪火相传。
三、“哇扬”教育给中国的启示
我国从政府到学者再到基层民众,都以一种支持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但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的国情,还不可能像ISI对待哇扬一样将所有传统文化都纳入到教学课程中。但如果根据地域的差异而有所选择的设立传统文化的课程就较为容易实现了。
详细点说,就是选择当地的一至两个传统文化形式,在学校成立独立的系部或只是独立的专业,选择有天赋的学生,并不因其没有基础而拒之门外,按照由浅入深的课程设置,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师资力量可以找现有的传承人,学生也可以得到由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支持。这样不仅培养了新的传承人,还培养了学生独特的一技之长,而且将学校作为一个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还可培养潜在的欣赏者,增加受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传承人,也提高了传承效率,使高等院校从“传统文化进课堂”这种普及主体,进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传承主体。
文化与工业不同,螺丝钉的生产追求规格的统一性,但是文化追求多元性。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哇扬之所以没被西方的流行元素所取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授过程中,哇扬文化与西方戏剧文化基本分离,从哇扬音乐来谈,加美兰有自己的一套音乐理论体系,虽然书写上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是演唱上用的却不是“do、re、mi”,而是印尼语的“ji、ro、lu、ma、nem”。读谱的不同也是文化多元性的体现,在我国,在五线谱和简谱的基础上再加工尺谱作为常用记谱法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这样不仅可以拉近自己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而且由于很多传统音乐形式都是使用工尺谱,将工尺谱作为基本音乐工具进行普及,可以为音乐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打下很好的基础。
我们总是试图以一种很好的方式将我文化和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以便同时吸引老一辈人和新一代人的目光,可是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可以同时吸引两代人的目光自然是好,但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文化都融汇成一种文化,只有一种文化存于世,岂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此,不适当的融合还不如原汁原味的传承。社区、群体以及个人的力量作为民间教育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不可小觑的,因此增强国民意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2012年《最佳实践项目名册》中,我国“福建木偶戏的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而这个实践项目成功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发挥了社区、群体以及个人的力量,具体例如将木偶戏融入到当地民俗和节庆活动中,成立社区木偶戏剧团,培养潜在的木偶戏受众等。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
[2]苑利:《日本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历史与今天》,西北民族研究,2004(2).
[3]王文章:《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乔晓光:《活态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英语文化意识 培养途径
“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王佐良)。要学习英语,首先意味着要学习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要认识和了解英汉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英语学习者,如何才能自我培养英语语言文化意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大学生如何自主提高英语语言文化意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通过对比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背景,识别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维果茨基(1978)认为,孩子所获得的母语的概念和意义来源于他所属的文化。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语言意义的差别。比如,“牛”在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汉语中有很多与“牛”相关的词语,“吹牛”在英语中是“talk horse”,因为英语传统文化中“马”具有重要的地位,于是出现了很多相关成语:work like a horse,as strong as a horse,drink like a horse,flog a willing horse等。由于自然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事物有着不同见解和联想,在不同的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常由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从地理位置上讲,英国属于岛国,因此英语中与水相关的词语较多,如:to be in low water(手头拮据),to be 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to be in deep water(在水深火热之中),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等,而汉语中与水有关的这类词语就少得多。西方以天主教、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不断融入英语语言,如:angel(天使),dean(教长),Evangel(福音),以及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成语,如:a covenant of salt(不可背弃的盟约),Pandora’s box(灾祸之源),Saviour of the world(救世主)等。
可见,只有不断对承载两种语言的历史、地理、宗教等文化背景进行比较,才能发现其异同,从而避免因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所导致的错误。大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将中西方文化发展背景差异进行比较,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将其自觉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2.关注英语语言文化的最新发展,不断学习和汲取新鲜的语言
语言的意义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对语言的意义不断地进行再理解和更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具有现代英语文化特色的词汇也在急剧增加,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例如,与经济相关的旧词已被赋予了新意:fold(破产),float(发行),go listed/go public(上市),而concentration,combination,merger,acquisition均可表示“(企业的)兼并或收购”;再比如与计算机相关的词汇:snail mail(手写的信件),store(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spam(垃圾邮件)等。
语言是不断随着民族文化发展而变化的,学习者只有自己不断观察和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和掌握新鲜的语言,在表达的时候才能做到既准确、又得体。如果我们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语言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一旦走向社会,就会发现在学校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和obsolete(陈旧)。
3.在对比中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和句式表达的差异
从思维习惯角度分析,英语思维重理性和逻辑,而汉语思维则重悟性和辩证。在语言交际的思维方式方面,学者们通常认为东方的交际模式是归纳法(从个别到―般),西方的交际模式是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有助于对双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同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因此,要掌握英语就应了解它的思维习惯,随时将其与母语进行比较,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达到真正掌握和熟练使用英语。
从句法上讲,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英语多用名词、介词,而少用动词,汉语则多用动词,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表达方式的理解并造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例如: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because of the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由于距离远,缺乏交通工具,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造成农村与外界隔绝),这是一个典型的重形合的例句。如此长的一句话只有一个主谓结构(划线部分),却有九个名词和五个介词(而非动词)将全句连接起来,而在汉译中,则将英语中的名词用动词或形容词把句子连接起来(如译文划线部分)。
4.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培养学习兴趣和跨文化意识
大学生要大量接触英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如:运用英语电影、电视、网络等培养直观的感受,使自己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大量接触语言,就是大量阅读,大量听,大量看,大量思考,用语言文化的魅力取代考试的压力,成为大量接触语言的动力。在大量接触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西方社会文化的了解,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符号体系的了解,这样,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才能不断加强,实现“输入―吸收―输出(input―intake―output)”的语言学习的自然过程。语言学习的意义和兴趣在于通过语言认识一种文化,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通过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才能保证学习者持久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动才能持久进行,学习效果才能有保障。对于英语学习而言,认识了解西方文化并非研究中西方文化,也并非要急于求成,一开始就看西方文化里的名著,而是要从看懂、听懂一个英语故事或笑话开始。和文化结合起来学习语言,语言学习过程才会生动有趣。外语学习应成为对一种新思想文化的探索。
总之,语言学习离不开其生存的思想文化体系,语言学习要将文化、文化意识融于其中,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英语语言文化意识,这样的英语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人格重塑;语言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219-02
任何一种语言,都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是说语言作为一种声音和意义结合的自然代码,可以用来承载信息,表达思想。所谓“人文性”,是说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惟一框架,是一种文化代码。
一、中西人格差异的文化哲学渊源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和行为倾向;二是一个人内在的,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说,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是个体实际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又不断变化的系统。它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并在个体的整个生命中不断发展完善。
中西方的人格差异非常明显。中国人一般趋于内向(introvert)――自谦,较少言语,保持虚静;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般趋于外向(extrovert)――直言,敢言,自我肯定。中国人强调群体和谐,尊重权威。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更注重个体与竞争。这种人格差异的形成存在于中西文化的内涵,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哲学背景。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都注重“修身”,即指人的自我内心修养。所谓“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还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发。这一内向探求的精神,导致中国人传统内向的性格。另外,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维持群体利益是一个重要的规范。与此同时,尊卑之序在中国社会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德标准。如《孟子。滕文公上》中所说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秩序的强大压力驱使个人就范于传统道德文化[1]。这也说明中国学生的谦和,沉默及不愿突出自我的人格特征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哲学背景的。
此外,长期以来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和一”为最高境界。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以讨论“天人和一”为中心课题,致使汉民族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对事物不甚讲究分析,而是更多的进行直接的描述。因此说中国的文化哲学是内倾性的。
与中国文化哲学相比,西方文化哲学更注重外在的物质世界。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只有在不断地向外探求,不断地认识和了解外在世界,人才能有从自足的存在转化为自足的存在。而达到人的自足完善则需要借助知识、逻辑、科学以及法律等手段,因而西方文化哲学具有发达的知识论和逻辑学,且科学实证论精神和法治精神贯穿始终。所以在西方文化哲学中,“人”处于中心地位,自然应为人类所用,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精神,同时也造就了英国民族的外向性格。这种人格意识已渗透到其文化的各个领域,并积淀为其民族性的心理内涵的重要部分[2]。与此相对应,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并使之成为其中心。他们鼓励主动性,强调对自我的忠诚和个人责任感,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在西方哲学发展中,自然是人类的认知对象。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其主流无一不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可以说西方的哲学观主要是二元论,而非整体论。这种把自然置于人的对立面的哲学思想使得西方的知识论特别发达,形成分析型的思维习惯[3]。
因而中西文化中人格差异现象在中西方课堂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极少向老师提问,而对待老师的提问,也大多不主动回答。即便被点名提问,他们回答也力求简单;习惯于用“Yes”和“No”这类句式;大多数学生不习惯在公开场合讲话,而是更习惯于听。在大多数西方国家,课堂气氛通常比较热烈,学生更倾向于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或在授课时随意提问甚至插话。
正鉴于中西文化哲学中的这种人格特征的差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和教学中有必要对中西文化进行系统的比较、评价和综合,取其精华,洋为中用,通过跨文化交际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更适应新形势。
二、跨文化交际与人格重塑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Maslow阐述到:在足够的深度上,发现人的共性和发现人的个性是一致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意味着以上两种过程同时进行。我们了解自己是谁,了解如何成为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何在,了解自己的风格、节奏、趣味及价值,一句话,了解我们和他人的差异和共性[4]。这说明,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会逐渐培养自己突出的扬弃贯通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化交融和理解是一种认识能力,更是一种感情能力,一种“共情”(empathy)能力,即一种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待和感觉世界的能力。而共情能力也恰恰是现代人格的重要特点。
我们不妨引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术语――“双向性”。“双向性”被视为人格健康的标志。该术语本来是针对性别倾向而言的。指那些男性倾向和女性倾向都比较突出的人,普遍比一般人健康。这是因为它们有更丰富的内部资源来应付和驾驭环境。如果将“双向性”这一概念引申至文化领域,那么我们可以假设那些具有多种异语文化的人会拥有更积极的人格特征。大量事实证明“最佳外语学习者大都在文化因素的比较、评价和综合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文化的评价和批判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引起激烈冲突和人格分裂。在他们身上,不同的文化因素达到某种惬意的整合。”[5] 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的现代人应当思想开放,对自我和世界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并能够积极地与外界环境交流,不断发掘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Jaynes(1976)、Lakoff和Johnson(1980,马塞勒,1988)等当代学者从隐喻的角度解释了语言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在他们看来,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思想的基本特征。隐喻的本质变是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通过已有经验来理解新经验。隐喻与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即母语文化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存在着隐喻关系。在心理学领域,隐喻常用来解释人的行为模式,并通过它来改变人的行为,重新塑造人格。人们掌握不同于母语的语言并最终跨越了母语的藩篱,也就掌握了另一种隐喻建构经验,获得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从原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新的语言将有助于人们解释新的经验,重新认识已有的经验,从而调整现有经验格式塔的结构。从这种意义上讲,掌握另一种语言意味着个人潜能的增长。这会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思维方式和积极互动的“生产性人格”(productive personality)[6]。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表层的语言障碍经过学习可以克服,但思维方式上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深层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解决起来却有一定难度。因为“自我中心”(egocentric)意识为核心的“本土文化主义”(ethnocentric perception)的影响根深蒂固。权衡利弊,我们对于这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1.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克服本土文化中心意识;
3.消除公式化概念;
4.对异文化采取理解和同情的态度;
5.对于多样性采取积极态度;
6.对变化采取建设性态度;
7.对歧义模糊采取冷静态度;
8.对文化冲突现象采取理解和谅解态度[7]。
正如梁漱溟所言:“两眼向外看,则所遇为静的物质,为空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恰最适用之地。转回来看自己,则所遇为动的生命,为时间,为理智分析区划所最不便适用之地。”[8] 基于这种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我们就能客观地评价上文所谈及的中国学生和西方学生种种不同的表现。一方面应理解并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去选择他们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容忍这些行为在目的语国家出现。
三、结语
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既不是简单的完全认同,也不是彻底的差异,而是同与异的统一。一个文化如果缺乏自身的凝聚力,在与较为强大的文化进行接触时又不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新的诠释,那么这个文化很可能会被完全外化,最终导致自身文化的中断。但如果一个在世界多元文化系统中处于边缘的文化总是怀着被吞并的焦虑而处于一种消极退守的态势,为维护自身文化的纯洁性,对外来文化一味拒绝,也是不可取的;不能及时汲取外来文化的优点,最终将永远失去更新和发展的机会。一种文化只有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并注意吸收他文化中的精华,就一定可以使自身的语言文化得到提升。对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来说,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技能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从而更深刻地洞察自我,并学会融合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重塑自我的人格结构。毋庸质疑,只有当我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比较完善时,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才能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良好的外国语言环境和优质的跨文化教学配制无疑会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塑造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格。那么我们的文化不但不会遭到外化,而且会走向新的辉煌,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67.
[2] 涂纪亮.英美语言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
[3]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9.
[4]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32.
[5] L.R.帕默儿.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97.
[6] 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J].中国翻译,19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