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如何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校本课程 茶文化 茶艺课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85-01
1 茶文化和茶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根据茶产业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针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职茶文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组优化确定了茶文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构建了包括专业社团、专业技能竞赛等环节组成的课外实践体系。
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实训室的时间和空间,强化学生茶艺技能和茶叶品质感官鉴定技能训练。课内实践教学体系与课外实践体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业社团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形成了“理论实践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发挥社团作用,提高实践技能”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夯实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了学生的素质结构。
目前,由于缺少对茶文化的准确定义和认识,这不利于茶文化的教学,以及进一步把握茶文化的发展方向。茶文化的内涵是以自然为基础,进而上升到人文精神领域。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涉及人文史哲的较多,以茶学代替茶文化,或以“可口、可乐”型的茶文化教学方式,也是有背于茶道精神的茶文化教学目的。通过研究,形成个性化校本课程,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打造成为学校的又一张“名片”。
2 茶文化和茶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与难点
2.1重点
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发社会资源,协同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建立一套适合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够突显该专业学生自身优势,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增强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并适用于与茶文化传播、茶艺表演相关的旅游休闲服务行业需求的专业综合性教学内容体系,并借此提升茶文化与茶艺表演课程专业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形成郑州旅游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休闲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2.2难点
2.2.1校本课程开发主体课程开发意识不强、课程开发能力相对较弱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法回避,也不能缺失。教师如何有效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怎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系统研究还有所欠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薄弱、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及校本课程的评价基础薄弱、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缺乏动机也是教师正在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本项目的难点之一。
2.2.2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涉及面广,可操作性难度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相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不足而动手能力较强特点,而茶文化与茶艺课程属于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课程。茶文化内容广博、深奥,茶艺表演属于实操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茶艺表演学习的关联度极强,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思维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思维,教学内容由浅及深、由易变难,提高学生学习探索茶文化的兴趣,茶艺实操课程既要体现其观赏性与表演性,更要结合茶文化体现其文化性和实用性。此外,该课程对教学环境与条件要求也较高。因此,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开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增加很多。
3 茶文化和茶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预期效果
3.1更新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专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与理念
解决教师“愿不愿”进行课程开发的问题,才能保障开发主体的能动性。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觉醒与课程理念的更新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提高的前提。长期以来多数教师只考虑“如何教”,很少考虑“教多少”、“为什么教”,教师只有教学意识,缺乏课程意识。课程意识的核心是课程观,这就要求教师要超越以往狭隘的课程观,树立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校本课程观。
3.2提高茶文化与茶艺课程专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共建课程开发团队的能力和搜集信息、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课程反思能力。通过开展茶文化与茶艺课综合实训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提高本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教师课程、教学及科研等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及课程开发能力。
3.3建立合理的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通过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建立合理的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评价机制。对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评价打破以学生成绩为唯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他评和互评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多样的评价方式。
3.4营造高职茶文化与茶艺专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良好环境
通过本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形成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提倡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
3.5提升旅游休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所独有的、其他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所没有的、与众不同的能力。开发出适合旅游休闲行业需求的茶文化与茶艺校本课程,无疑可以成为培育和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佳突破口,为河南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佶.关于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彭茜.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作用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8.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这两个概念已经进入了广大基层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视野中。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林元龙老师一直活跃在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一线,同时致力于对该内容进行理论研究,现在他提出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突破了原有的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分别实施的限制,并从二者结合的可能性、重要性与实践性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对各个学校以及广大基层教育研究者有所启发。
[摘 要]有了合适的校本课程,无疑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过来,有了成功而且丰富的实践活动案例,又为下一轮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编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 实践范式研究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实践应将培养和发展人的素质作为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通过人本主义、智能多元化理论等理论的综合,在活动中提高人的素质。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能促进课程的常态运行、课程的有效实施、课程的区域推进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际可行性的立体网络式范式:其纵向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同开发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施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评价范式;其横向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结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活动结合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教师评价范式、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学生评价范式。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协同开发范式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课程目标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学实施等后继课程因素的设计和操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
2.怎么结合――围绕着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就同一主题相融共同目标要求,又突出课程特点: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研究可以达成课程的多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减少课程开发的重复建设。实践证明――既能有效开发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又突出各自的特色。
(2)困惑: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目标结合的尺度把握及针对性有待深入探讨研究。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都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所在社区为依托,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学习系统,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
2.怎么结合――将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从空间分布)、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从资源存在方式)、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从资源功能特点)进行结合,其操作流程:课程资源调查―开发策略―开发程序―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资源共赏。
(1)课程资源调查:学校历史文化、物质资源,校外地理自然资源,地方(社区)多元文化资源,社会物质资源,各种人力资源,网络资源等。
(2)开发策略:主要包括已有课程资源的开发(分可直接利用的课程资源和须调整、过滤方能成为课程资源的)与新资源的开发。
(3)开发程序:一般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须经过确定相关机构和人员―制定资源开发计划―申请与审批―组织实施开发。
(4)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编制《资源管理挡案》,把课程资源的类型、所有者、获取方式和使用事项等登记造表、分类整合存挡。
(5)资源共赏:依据《资源管理挡案》,整合开发利用。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渠道进行合理的规划,使课程资源得以有效的整合,既利于学校统一管理,又实现资源共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2)困惑:有些课程资源既有教育因素,又存在着非教育因素,如何把握放大资源的优势特征,严格控制其中不合理的非教育因素的开发策略;如何把握资源开发的选取典型对象、适度开发、因地制宜等。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施范式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结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通过主题设计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怎么结合――主题由师生协商共同选择和确定,主题的实施过程是师生合作开发、共同设计与互动实施过程。其结合虽无固定的实施模式,但实施过程中基本环节步骤是:选定确立主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价反思。
(1)选定确立主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集体讨论选定确立主题,其原则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二要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去研究;三是主题所确定的活动内容可行,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生活经验、研究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时间、经费等因素。
(2)制定方案:通过合作小组集体讨论、研究撰写活动主题方案,提交指导师指导、修改确定。活动方案的制定必须完善和可以操作;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问题背景、活动目标、实践内容、研究方法、所需资料、人员分工、时间安排、成果形式等。
(3)实施方案:方案的实施过程体现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设计者、实践者、体验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自主实践,主动探究。同时撰写活动日记,及时收集活动资料;要制作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要及时交流,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4)评价反思:整合加工,即根据体验或研究报告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活动小组的全体成员对前期所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合和加工,以便于用事实说明或验证活动所要得到的结论和推论。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通过主题设计有效结合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有的、相互交叉的内容,主题的内涵宽泛性和丰富性,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就能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依据主题内容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能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学校特色,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群体,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困惑:如何把握深入挖掘主题内涵的宽泛性和丰富性,以及主题设计、方案制定的可行性?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活动结合范式
1.为什么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如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活动载体,同时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通过实践活动,更有效地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等相结合实施。
2.怎么结合――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搜集、甄别、筛选、评价、检索、应用、、交流等环节的能力,强调亲身参与、经历、感悟。其实施流程:课题的内容、组织形式等?邛实践活动?邛发现问题?邛我们实践的结果、建议。
3.行动研究分析。
(1)效能:实践活动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更好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理想课程”向“实际课程”的转化。
(2)困惑: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去理解和感悟生活,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其安全责任谁负?另外,实践活动基地目前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结合研究范式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均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即通过评价及时指导和帮助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活动,发挥导向和监控作用,同时突出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功能。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教师评价范式
1.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将评价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考虑教师的发展需求;立体性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反馈性原则――重视各个层面的沟通,评价过程务必是一种多向交流反馈过程;互动性原则――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
2.评价内容与方法
3.注意事项:一是突出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恰当处理业绩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关系;三是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体化评价相结合;四是加强评价中与教师的沟通,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学生评价范式
1.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多元化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动态性出发,多视角、多向度、多层面、多侧面地认识问题,以达到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目的;全息性原则――评价必须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全部信息;差异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
2.评价内容与方法。
3.注意事项:一是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主体自我发展的意识,发挥评价激励、反馈、调整功能;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课程相关的单位或社区评价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三是评价内容全面化,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不仅关注结果,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等;四是评价角度过程性、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人施评,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得到发展;五是采用观察、调查、作品展示、作业设计、项目活动报告、参与情感记录、学生日记、情景测验、成长记录、指导师的意见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四、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践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践的理论价值
我们从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出发,从理性的角度推导我们当前的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途径,解读和验证建构主义“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认知建构过程”;研究和实践人本主义“全身心的学习”;实践和运用智力多元理论“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等理论。
(二)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践的实践意义
在开发典型案例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范式。有效地常态化地实施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使学生、教师、学校都得到发展。
1.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阶梯。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的实践对教师来说,既是一大挑战,因为它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是机遇,是促进自身发展的载体,有助于教师更新理念,有助于重新认识学生,有助于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有助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扩展文化结构和提高文化素养。
2.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的实践使学生走进社区、走向社会,通过确定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发挥特长,在实践中去理解和感悟生活,在实践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怀地域文化、关注环境和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同伴互助、分工合作,形成人际关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3.学校文化特色的构建。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的实践是由学生、教师、学校和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设计并协同进行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活动,为学校课程建设和特色形成创造了有利平台,一是对于人的整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得到体现,有效改变学校教育中的单一性,为学生构键了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形成个性化的特色学生;二是拓宽教师知识文化结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形成“横”广“纵”深、独特教学风格的特色教师;三是加强学校与社区、社会的联系,形成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同时,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要素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构成特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5.
[3]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语文 校本课程 切合特点 体现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3(a)-0094-01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内容,是对国家教材、本土教材的丰富和补充,它对于构建多元的教材体系,对建设开放,个性、有序的语文课堂,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十分重要,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切合学科特点
要分析语文学科所拥有的资源及优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本着“为我所用”、实效有用的原则,对课程资源积极筛选、加工、整合,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深层价值和学科价值,开发适合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避免毫无计划、“乱开乱采”的行为。因为既然是语文学科的校本课程,就要遵循语文的学科特色,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框架内审慎选择,避免盲目开发,出现目标性的错误
2 体现学校特色
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允许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课程开发方略、确立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计划。同时,要充分、综合考虑学校生存的社会环境条件、学校办学设施丰富条件和教师,学生的个性因素等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方案。也要对自己学校的教师认真研究、准确定位,根据教师个性化的差异,开发出真正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照搬照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或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3 注意灵活性和计划性相结合
相对于必修课而言,校本课程更多地体现了选择性和个性化,内容和形式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设计若干模块,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可以是以课堂为主,也可以走出课堂,构建与生活、社会的广泛联系。同时,要注意,校本课程的教学必须按照课程目标制订科学的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的特点而造成随意凌乱、漫无计划的局面,也不能因其拓展性的要求而一味追求新奇,脱离课程目标。
4 加强选课的指导
校本课程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的,仍然有可能出现学生不知如何选择和选择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因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未必完全了解,对自己在学习兴趣、需求和发展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并不完全了解,所以在学生选课时,教师有必要给予深入细致的指导。首先是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所开设的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选课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也是学习如何规划人生。其次,要帮助学生了解哪些校本课程最适合自己,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语文基础和学习个性并综合考虑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决定取舍。
5 完善评价体系
关键词:课程分析;教学行为改进;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A-0052-07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程分析:基于校本资源的教学行为改进的研究”,经过历时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把课程分析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建立了课程分析框架,保障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性、科学性、精细化。我们把课程分析作为一种范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和校本研究模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思维,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育质量。下面分几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通^课程分析研究,厘清了课程分析与校本资源开发、教学行为改进的关系
(一)课程分析与校本资源开发
校本资源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因素,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合所教授的学生,教材和课程安排是否贴合本校学生,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一个学校运用成功后能否迁移到别所学校,这些问题都与校本资源有关。面对丰富的校本资源,如何开发及利用就需要依靠课程分析。学校实施有效的课程分析,必须经过精心组织和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校本资源的挖掘利用。校本资源的高效利用也要依托课程分析,只有让校本资源走进我们的教材,走进我们的课堂,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课程分析,为校本资源的开发指明了方向。课程分析,为判断校本课程资源在利用后所产生的效果提供了评价的依据,让我们看到校本课程资源在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课程分析是开发校本资源的必要工具。
(二)课程分析与教学行为改进
根据不同的原则,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尽管如此,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实现“教得有效”,就要不断改进各种教学行为;而要做到“教得更好”,就不能将目的仅限于此,而是必须站在整个课程的高度,基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改进。通过课程分析,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改变通过教学经验的积累而维持教学的现象,在研究中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由经验型的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变。基于此,我们认为,课程分析是促进教学行为改进的必要手段。
(三)校本资源开发与课程能力
校本资源开发的过程是一种课程能力提升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师的课程分析能力不够,校本资源开发就是一种冒险的行为。我们不能等待教师课程能力提高了再进行校本资源开发,也不能只顾开发而无视后果。我们只有给教育共同体开发课程的机会,并且在开发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从而逐步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促进校本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教学行为的改进,使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个体发展展开。基于此,我们认为,校本资源开发与教师的课程能力密切相关。
(四)课程分析与校本资源开发、教学行为
校本资源是一个基点,课程分析是一个支架,而教学行为是最终的呈现。在此过程中,我们从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出发,在研究中密切联系学校特色资源,深入课程进行系统的分析、架构,编制适切的课程,通过课堂观察、理论分析、实践反思等方式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全程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包括课程的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彰显了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与课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教师与课程实现了相互包容。这样,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将更加深刻,更有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基于此,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映了学校课程分析的能力及校本资源的开况。
二、通过课程分析研究,构建了课程资源、教学行为改进、校本课程开发三大分析框架
(一)构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分析框架
本课题研究,指的是针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如关于朱棣文的校本教材、提炼出的“朱棣文精神”的内涵等,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理论为参照,运用具体的分析工具,对这些资源的开发目的、开发内容、开发方式、开发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要考察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适切性、是否考虑师生的自身特点、是否体现了学校的教育主张等,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分析框架,为有效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提供实践依据。
学校现有很多被闲置的校本课程资源亟待教师们根据学校的现状、教育教学的需求来进行开发。怎样开发?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是否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及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及能力发展的需求?如何判断?基于这样的认知,本课题研究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以“朱棣文精神”为核心价值,综合平衡各学科在校本开发过程中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确定观察视角的八个维度,以此形成主要分析指标,并通过“分析要点”进行详细阐述,明确具体分析指标,主要实施途径和操作模式则通过“评估方式”来体现,形成了以“朱棣文精神”为价值核心的课程资源分析框架。
(二)构建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
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的构建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此框架是指导教师开展课程分析的重要工具。构建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需体现学科性、主体性、校本性的原则。
1.确定学科教学行为的分析要素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的视角进行教学行为改进,把课程分析作为教学行为改进的手段。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为研究,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课程分析,关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要素,具体要重视理念的更新、目标的落实、过程的安排、氛围的融洽、兴趣的激发、信心的培养等方面。结合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结合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确定学科教学行为的分析要素从八个方面进行考量:课程理念、目标设计、资源开发、工具使用、活动组织、动态生成、课堂环境及学生情态。分析要素的提炼有助于教师评判课堂教学情况,为教学行为的转变提供依据。
2.构建学科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
教学行为改进是基于反思的一种行动研究,指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弄清它的合理性、创新性以及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参照,来设计新的教学行为方案,实现教学行为品质提升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觉得构建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需关注教学行为要体现怎样的课程观、教学目标该如何设计、哪些课程资源应予以关注等等问题。因此,我们以课堂观察为研究手段,寻找教师在课程理念、目标设计、资源开发、工具使用、活动组织、动态生成、课堂环境及学生情态这八个主要指标上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以案例呈现的形式分析教学行为改进方面的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既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又使课程分析的框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校本研究模式的框架。
3.确定学科教学行为的分析方法
对于课程理念、目标设计等八个要素的分析,不是分块割裂开来进行的,而是一种以综合评价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做到既分别考量这些要素的达成度、又关注T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观察时间、研究人员、研究内容、研究形式四个维度对分析方法进行科学划分。
(三)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
本课题的研究,指的是运用课程分析的手段,在对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对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探讨,对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深入剖析后,构建起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分析框架。
1.确定了校本课程分析的价值追求
我们通过研究,较为准确地梳理了校本课程分析的价值取向,即校本课程的终极价值和校本课程的工具价值。校本课程的终极价值是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以促进学生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为主要任务。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既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和终极追求,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终极追求。校本课程的工具价值是指学校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手段与方法。本课题研究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在理念、目的、实施、评价等方面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选择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以此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2.清晰了对校本课程开发分析框架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但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而且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也需要实践的检验,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醒开发者及时调整课程。如何能准确、客观地分析校本课程是否适合本校学生使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具有前瞻性等,这些分析的视角都是分析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单纯靠个人的主观印象去评价某门课程好或不好,明显是不科学的,也是片面的。因此,分析框架的构建就变得尤为重要。
校本课程开发分析框架的意义就在于运用分析框架,对校本课程进行分析评价,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保障系统。换言之,就是利用分析框架的作用来确保校本课程的健康运作。具体来说,校本课程分析框架的主要作用有:
(1)诊断。通过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这是课程分析的基本含义。运用分析框架进行诊断,可以提供关于被分析的校本课程的优缺点,获取被分析的校本课程的各类信息,发现教育活动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后续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2)反馈。所谓反馈,是指教师、校长或学生等分析者,有目的、比较系统地采集被分析校本课程的信息及意义,把采集到的内容传递给相关人员,然后搜集他们的返回信息,以此来实现分析信息的循环,提高分析活动的合理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逐渐深化对于校本课程现状与目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的认识,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校本课程的调节和控制。
(3)改进。改进的主要含义是及时反馈信息,调控行为,促使校本课程不断完善与优化。运用分析框架进行分析,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也不是为了判断,而是为了改进。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需要不断修订、不断完善,因此更需要注重“分析”的改进作用,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4)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校本课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诸多的课程方案、教学策略、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等进行选择,以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需要发挥课程分析的作用,为决策提供详细的信息依据,在实施的基础上进行决策。
3.构建了校本课程分析框架
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主要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分析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分析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建构校本课程的分析框架,再去分析一门具体的校本课程,旨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和学校特色的彰显。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觉得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需要关注六个问题:基于怎样的理念去开发课程?采用怎样的方式去开发?校本资源如何转化为课程资源?课程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教师如何教?如何评价?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将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认为,课程理念、方案设计、资源开发、组织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分析框架中最重要的六个基本要素,共同存在于一个框架中。分析一门校本课程,就是通过全方位考量,厘清这六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整体认知和全面评价。所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的构建首先以这六个基本要素为指标。同时,每个基本要素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主题,清晰的分析框架必须要对这六个基本要素指标进一步解析,通过对这些要素内涵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出符合这一要素内涵的细化指标。
课程理念、方案设计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的分析,组织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是对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的分析,资源开发是对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发生的作用的分析。初步构建的分析框架,全方位地体现了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分析目标。我们试图从这六个维度,十六个分析要点,对校本课程的优势、缺点进行部分或全面的分析。
三、通过课程分析研究,运用课堂观察量表实现教学行为的改进
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的科学建构,将教学行为以整体而有结构的分析呈现出来,使分析者与教学者清晰地看到了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要素的具体分布和实施。
基于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如何来发现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行为所体现的合理与不足,制定修改方案,全面改进教学行为?这要求我们在构建的分析框架之下,制定课堂观察量表。课堂观察量表是针对教学行为开展分析的工具,所以它的形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观察要点是每一个分析要点的细化、量化,因为框架式的分析只能形成模棱两可的结果;其次,观察要点要具体、准确,可观察、可记录、可分析,这样有利于教师理解、内化分析要点,开展分析活动;其三,观察量表上指向的教学行为要更具体、更明确,一线老师通过认真学习课堂观察量表,能从理论上整体把握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以此为工具,学会科学的课堂观察的方法。
图1以“活动组织”为例,从“活动有创意”“组织过程有序”“人人都是活动主体”三个方面考量,具体呈现可观察的行为。
基于分析框架的课堂观察量表,指向的是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可以是他人的课堂,也可以是自己的课堂,然后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在实际的课堂观察中可以只取其中一点,让复杂的课堂简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或注意到课堂教学的某个侧面,并快速洞察、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通过课程分析研究,构建新型的校本研究模式
课程分析研究作为一种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模式,结合校本研究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三个要素,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共同探索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来达到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发展平台。
(一)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的特点
本课题的研究,试图在已经构建的课程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从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出发,形成一种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这种校本教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设计明确的活动主题
立足课程分析角度开展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之前有明确的活动主题,让每一个参与者均有一个前期的准备过程,如研讨之前做好资料收集、观点整理等,最后带着思考进入主题课程的研讨。以一个个明晰的话题,来实现主题的突破。有了明确的分工,研讨过程中人人均有岗位、人人均有任务,缺一不可。这样,每一个参与研讨的成员必须全力以赴,专心听讲,认真记录,主动思考,从而参与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长此以往,每一个教师均能在课程分析教研活动中得到锻炼,收获成长。
2.促进教师的深度反思
立足课程分析角度开展的教研活动,以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c,由学校自行设计和策划一系列能供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的研修活动,使教师学会从理念层面、实践层面(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等不同角度去进行自我反思,反思的内容包括经验反思、教训反思、教学感想与灵感、教学补缺、他人的长短处、学生的创新等,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所存在的问题会引发参与者的深度思考。特别是在亲身实践过后,在同组教师的相互探讨中,教师能展开深思――反思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改进之处,反思自己的发展方向。
3.实现教学科研的无缝对接
立足课程分析角度开展的教研活动,把教导处和教科室的教学、研究功能相融合,将教研组和课题组相融合,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在课题组下设“课程研修中心”项目小组。组长由课程研修中心骨干担任,统筹安排本组的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做好课题活动方案的撰写、教研组课题研究活动的落实、主持本组的教科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新闻的上传以及课题活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工作。项目小组的骨干教师辐射全员,带动全体。还下设学科组(与教研组相结合),课程研修中心成员与本年级组同学科教师结合成研究共同体,保证教学科研的无缝对接。课程研修中心成员为课题研究的骨干力量,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领跑者的作用。
(二)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的整体规划
以课程分析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是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需求。为了提高校本研究活动的实效,我们基于课程文化转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校本研究进行了系统、整体的规划。其活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主题:校本资源主题、校本课程分析研究主题和学科改进活动主题。
1.校本资源主题
校本课程资源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因素,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以校本资源为主题的校本研究活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校本课程资源库建设。将“朱棣文精神”作为我校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之核心,引领教研组建构属于学校特有的课程资源库。同一资源可以为不同的教师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益,服务于师生教学。资源库里不仅要有大量文本、文献类的资源,还要有许多超文本类的课程资源,使资源的数量、品种、形式多样,保持库里资源的充裕丰富。二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这是一种指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校本课程资源个案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从学科的角度出发,根据师生的特点,对个案的确立、个案的形成过程、个案的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设计、考察、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寻找规律。三是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研究。通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使全校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转变自己的课程资源理念,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的资料的学习,通过对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反思,提升自己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2.校本课程分析研究主题
校本课程分析,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为工具,对主题单元课程、兴趣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从课程的文本形成和起源、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实施等进行部分或全面的分析。一是主题单元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从学生兴趣和教师特长出发,结合学科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开发主题。选取相关学科,确定主题课程开发内容。既注重在不同年级形成一定的内容序列,又要关注主题内容的综合性和拓展性。二是兴趣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确定兴趣性课程的开发内容。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充分利用社区及学校的本土化资源,开发以科技为特色的具有系列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学科改进活动主题
学科改进活动主题,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为研究对象,以校本资源开发为改进的视角,以课程分析为改进的工具的一种主题活动,以此来达到契合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具体包括课堂观察研究、教师个案成长研究、自主观察研究。课堂观察的对象是不同年级的教师的课,教师个案研究观察的对象是同一教师不同时期的课,自主观察研究观察的对象是自己,可以是录像课,也可以就某几个观察点进行课后回忆,进行自我诊断和反思,改进教学行为。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 教育智慧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及教师的课程观念得以更新,尤其是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逐步增强,并着手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工作,如新课程教材的实验、校本课程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但在课程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只占很小的比重,无足轻重,要么把校本课程作为“装饰品”,当作一种“点缀”,要么“视而不见”,搁置一旁,如一些学校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水平、办学条件等要求太高,目前自身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从而导致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缺席”。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还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是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待加强的一项工作。本文拟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层面,思考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及促进教师教育智慧增长的策略。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尽管目前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对“什么是校本课程”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但基本上把校本课程理解为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由此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自愿、自主进行的,建构具有本校特色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对校本课程进行建设与改进的动态过程,需要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共同关注、积极参与,需要了解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由此,对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赋权增能,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教师不可能直接参与课程开发,只能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教师专业发展着重于所教学科知识在数量上的占有,着重于教育方法的改进、教育技巧的熟练等,对教师的培训主要采取“知识本位”或“能力本位”的取向,强调教育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
校本课程开发给予教师充分的自,是对教师主体性的真正解放。校本课程开发打破了“官方课程”、“制度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学校和教师完全独立自主开发课程的机会,为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校本课程开发主张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编制者,主张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寻求课程的“生长点”,创造出富有特色的、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由此,对教师的参与意识、自主精神、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相应的多学科的知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自主开放,凸显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真实的教育情境,关照学校所在社区和广大学生的需要,由学校自己开发出来的课程。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情境性和针对性。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课程实践,它力求反映学校自身的特色、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就需要把教师、学生、课程等放置在一个具体的情境做整体的考察。通过对学校实际的整体把握,针对学生及学校发展的具体需要来开发校本课程。第二,实践的课程范式。由于校本课程确立了教师、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学校、社区、家庭等关系的协调,所以“集体审议”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办法,通过课程集体的建立,通过集体内部各类成员的沟通、对话、协商,可以使学校的教育哲学不断澄清并得到认同,从而为校本课程开发指明方向。第三,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把教师定位成“课程的开发者”、“课程意义的创造者”,把课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把课程变革看成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教师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的“重要场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智慧增长的关系
“智慧”的本义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是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体,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全部能力,集中体现在他所具有的思想与观念的创新能力、获得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选择方法及使用方法的能力、掌握技术与技术实践的能力、承担外界压力与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等。
这里所讲的“教育智慧”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所指代的是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和具体的教育问题,能够灵活应对、顺利解决问题的本领。教师的教育智慧涉及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反思知识等,与教师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的结晶,而非单纯的教育知识传授和教育技能训练能够形成的。
有研究指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重点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优先内容,即教师的四种能力培养: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能力、问题解决与研究能力、创新性思维与实践能力、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能力。这些能力可以说是教师教育智慧的组成部分,而教育智慧的构成又不限于这些内容。正如有专家指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知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
联系上述教师教育智慧的内涵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不难发现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其顺利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证;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教育智慧增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课程开发实践中积极参与、深入钻研、合作互助、大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积累经验,增长智慧。
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增长教育智慧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有效展开反思性实践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要求开发者对课程开发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出发、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从而保证校本课程的“适切性”。
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教育智慧增长的角度看,在进行反思之前,教师是否具有理性的批判精神?是否坚持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在当前的一些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着立场模糊、标准单一、急功近利等问题,对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不能客观地审视,满足于成果的形成而忽略对问题的分析和成果的修正完善,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否则,会导致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化”与“浅表化”。教师敢于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有利于课程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的发挥。此其一。
其二,作为反思性实践,需要解决“反思什么”、“怎样反思”、“如何在反思中提高”等问题。围绕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反省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应该紧扣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来进行,如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关注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在开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关注开发出的成果是否切合实际等。教师要学会用自己身上发生的课程事件、学生的感受、同事的经验、相关的理论成果等为参照,来审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与结果,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积累经验,形成灵活驾驭动态教育过程和开发适宜的校本课程等能力。
其三,反思中还需要考虑反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以避免“面面俱到”的做法。目前,一些学校要求教师全面周密地反思自己课程设计和实施,于是,出现了教师在每一次写反思日记时,都需要“平铺直叙”地全面总结回顾,比较局限在内容的完整和格式的规范上。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做繁琐的文案工作,反倒使主要问题被掩盖,以致于反思变成了流于形式的事务性的工作,教师不能在反思中得到充分锻炼并积累经验、增长智慧,甚至把反思当作一件“苦差事”。实际上,教师的反思可以采取“由面及点”、“以点带面”的思路。刚开始反思时,可以考虑得全面周密一些,了解并熟悉反思需要关注哪些问题以及反思的基本要求,随着工作的推进,反思的问题可以集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问题研究得更加深入透彻,切实解决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取得实效。
其四,针对关键问题所开展的行动研究也要争取更大的功效。行动研究是将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合二为一的,参与者与研究者也是合二为一的,具有亲历亲为的特点,强调反思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联系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把对学生需求以及学校和社区实际的调查研究,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但在把握学生需求时,应兼顾多方面的意见,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和程序,并着手校本课程开发,再将设计好的校本课程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如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等对校本课程的意见,综合测评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教师的工作成绩,再针对问题进行不断地修正、完善。这样的过程,课程开发与教育科研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功效,既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又可以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功能定位问题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校本课程的质量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包括对开发过程的评价和开发结果的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量的评价,更有质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一般以学校内部评价为主,辅以适当的外部评价,评价标准的确立以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发展为根本取向,即以发展性评价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基本方式。
在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评价时,教师常采取以下工作方式。
1.实践记录
实践记录是评价时需要查阅和使用的基本材料,包括工作日记、会议笔记、教学后记、工作总结、实验报告、课程故事、访谈记录等。教师可以建立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档案,对各类材料分类整理、归类保管,以便于对搜集的各类资料加以充分利用。教师也可以经常对所搜集的各类材料进行筛选加工,区分“主次”,边搜集边利用,边使用边补充,通过这种经常性地接触相关材料,也能够加深印象、关注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产品检验分析
校本课程的开发所产生的直接成果,就是有关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内容文本等,一般以课程标准、教科书、课外读物、教学光盘等为内容载体,对校本课程开发产品的检验,是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项重要工作。对这类产品的评价,有着一整套具体的评价指标,涉及内容本身(如科学性、深浅程度、容量等)、内容的表述、内容的呈现方式、载体的质量等多个方面。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特殊性,对产品的检验分析,首先应注意校本课程的“适切性”即符合本社区、本学校的实际,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避免简单套用一些技术指标评价校本课程的做法。其次应注意处理“成品”与“半成品”、“原材料”之间的关系,既然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承认和肯定教师的局部劳动成果,如一个活动方案、一个活页文本等,鼓励教师的点滴积累,改变短期内开发出完整而成熟的校本课程的想法,将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融为一体,让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3.经验的整合与共享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反思性实践,教师参与其中所得到的多是一些感性的、个人色彩的、多样化的经验,甚至是一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而要促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增强本领、增长智慧,就应该提倡教师对个人经验的梳理、整合与积累,提倡教师之间经验的传递与分享。教师可以借助经验交流、论文写作、成果展示等方式,将个人的内隐经验外显出来,对感性经验进行理性地加工整理,用有关理论对个人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将反思与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经验的传递与分享,可以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效果,可以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此,学校可以开辟专门的“窗口”,如学校报刊专栏、宣传橱窗、黑板报、科研简报等,也可以制订一定的会议制度,如“周例会”、“阶段研讨会”、“理论学习日”等,及时反映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态,展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与问题,交流经验,强化学校及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意识,丰富教师的课程开发经验。
参考文献:
[1]沈兰.浅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和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3(3).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王玉恒.智慧分类与个性[J].智慧网.智慧宝典,2003.
[5]张民选.专业知识显性化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2(1).
基于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设计,须以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部分教师在陈玉琨教授的带领下,在探索教育领域质量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定义为在学校内外体制性因素支持下,通过充分开发学校人力资源,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教育系统不断提高其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能力的一种系统化方法。它也是在反思传统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基础上,在现代教育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吸收传统教育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思想方法的合理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
1.民主的原则
从制度本身来看,制度只是技术手段,关键在于设计者、执行者和利益相关者选择何种价值取向去面对制度,采取何种途径来体现个体与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大多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而且传统教育质量管理通过制度等管理方法,鼓励甚至强迫学校及教师按照正确的标准,正确地做事情,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法完全达成教育质量目的。基于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校本课程管理则要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不能仅站在管理者的立场,需要向师生授权,民主、合作地设计制度,激发师生参与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2.开放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不因“校本”两字而认为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校本课程最后的成效,不仅是要满足学生需求,更是需要用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来衡量。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中的重大缺陷之一,就是试图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定义、实现和评价教育质量。在校本管理制度设计时,要打破壁垒,打开学校大门,充分考虑校外因素,设计若干校本课程管理的校外管理制度,形成校本课程外部质量保障的制度化环境。
3.发展的原则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修订,即动态发展。一是因为校本课程本身作为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并列的课程形态,其发展模式不同于国家或地方课程,更易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二是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提出,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仅仅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重点是学校系统和教育过程持续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所以作为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设计者,不能仅满足于制度是否已适合现有的校本课程,还要考虑是否能设计得更好;在更好的状态下,还要观察是否有长效性。
二、设计的结构与内容
1.校本课程管理制度的组成
结构如下图所示,笔者将校本课程编制阶段分为课程规划和开发两个环节,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需求、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形成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库,为建设校本课程体系打下最根本的基础。校本课程实施阶段则分为课程确立、开设、完成三个环节,主要功能是选择可满足当时学生需求的课程加以实施,完成相关教育目的;同时带着课程实施中产生、并经分析处理的有效数据,课程二次修订再入库;如此反复循环滚动,推进校本课程充满活力、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应五环节,设计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校本课程规划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课程委员会组织制度。主要内容是明确课程管理的基本规范,规定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规定校内外各部门及其成员的课程管理职权和职责。课程委员会的构成,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社会人士(行政部门、课程专家、校外合作方代表、家长代表)等人员共同组成。它的主要工作,在课程委员会的组织管理下,设计、审议、评估课程规划方案;规范课程规划编制、实施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下设课程学术委员会,研究、设计、优化每一学年的课程计划。
3.校本课程开发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开发和实施的培训制度。主要内容是在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定期组织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课程规划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一般方法等内容。(2)课程准入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年审批课程开发者、修订者或提供者所上交的校本课程。符合准人的课程方案,其背景、理念、目标、结构、课时、资源、实施、评价、管理和保障等课程要素清晰、科学;使用他人的教材要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自编教材则要有详细的文本等。(3)课程库建设制度。主要内容一是规范准入的校本课程,按学校课程体系分类编目,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课程各要素完整入库,形成课程库。二是规范已实施完成的校本课程,带着实施后的各类有效数据,以及二次修改开发的数据资料,再次进入课程库。具体设计时避免传统课程实践中,“课程被切割成无数碎片,许多学校不仅用叠加的思维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同内容分裂开来,美其名日长课程、短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等。最典型的是,一些学校自称开设了五十门课程、一百门课程、三百门课程,相互攀比,似乎哪所学校能开设的课程越多,水平越高。从课程理论上说,这是一种无知;从课程实践上说,其结果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在课程库建设中,不以课程数目,而以课程内涵为校本课程质量衡量标准,实践课程统整的思想,将课程管理提升至课程领导。(4)课程共享制度。它是规范课程库使用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库中的课程,可供校内外人员查询浏览;更可提供给非开发者、外校人员在本校或他校授权使用;同时可对等引入外校的校本课程,由此搭建和外校课程建设相联系的桥梁。课程准人制度、课程库建设制度、课程共享制度,以及下文课程完成环节的课程修订入库制度,构成了校本课程库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本文所设计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中的特色制度。使得校本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固化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这样的校本课程将充满生命活力,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
4.校本课程确立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实施申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实施者递交课程实施申报,一是申报准备实施的课程(含实施计划),说明该课程符合本阶段课程计划的要求,以及完成各项准备情况;二是申报证明其具备开设该课程的能力,课程实施者不一定是课程的开发者。(2)部门推荐制度。主要内容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本阶段课程计划,推荐本阶段所需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招募或邀请实施者开设这些课程。(3)遴选审批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学术委员会,按当阶段课程计划的开设要求,对从申报或公度开招募渠道递交的材料遴选,进行“立项”、“修改立项”、“不批准”的审批;如批准“立项”则直接进入学生选课预报环节;“修改立项”则要求按修改意见修订后再立项;“不批准”则明确该课程不可开设,并反馈不批准的原因。(4)学生选报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课程介绍(含实施者介绍)及选课指南后,预报相关课程;学校或实施者认可后批准选报,若未批准则学生自行调换或由学校指定
5.校本课程开设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学生换课制度。主要内容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1-2次后,发现该课程不适合个人发展要求,则准予调换至其他课程。(2)备课研修制度。主要内容是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实施者集体备课研修有些教师误以为只有基础l生的学科课程,形成备课组,才有备课研修。其实不然,虽然一门校本课程实施时当前实施者往往只有一位,但当前阶段一定是有众多校本课程实施者。他们所实施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组织的形式、实施的方法均可以交流。另一方面相关课程可以开展课程统整实践,一门课程的涵盖领域可以是多方面的,实施者则是多人组成。上述两种情况都可组成合作学习组织,定期开展课程同领域或不同领域的集体备课研修。(3)常规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同一般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6.校本课程完成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成果展示、实施奖励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规范课程本身及师生的成果展示、评比评选活动。(2)修订入库制度。主要内容是课程实施完成后,该课程按实施情况的评价反馈,修订课程;然后带着实施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人课程库。实施过的课程入库,将提升课程库中课程的内涵价值,下一循环实施时,也将更为有效。
7.贯穿于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主要管理制度
(1)校内评价制度。它是校本课程管理的核心制度,始终贯穿于各个环节。主要内容:校本课程规划环节,有对课程委员会成员的考评制度、课程规划的评估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环节,有用于规范课程开发过程、开发成果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确立环节,有对该实施周期立项课程的评价制度、对立项课程实施准备的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实施环节,有规范课程实施的诊断性、过程性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完成环节,有课程本身、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效果评价制度。校内评价制度的设计,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行政、师生和社会人士等各方均可参与评价。(2)校外视导和督导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包含大学、科研院所等社会机构)等社会力量,对校本课程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或专项视导或督导。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来自学校外部对教育质量的体制关注和支持,是学校内部质量进步的必要条件。所以引入校外视督导制度,可以有效地支持、指导和帮助校本课程管理。校外视督导制度和校内评价制度的组成,形成了校本课程评价的完整制度构建,避免传统教育质量管理体制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评价教育质量的局限性。(3)人、财、物服务保障制度。主要内容是规范校本课程各环节的人、财、物服务保障工作。(4)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在校本课程编制和实施中,各个环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有何作用?又如何应用?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的基本观点指出,学校教育质量管理要“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数据”和“事实”是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基础性资源。所以设计该制度,主要用于规范数据的收集、分析、解释;积累有效数据,优化实施过程,真正做到“靠数据管理”、“用事实说话”。
三、从设计走向实践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教师角色 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大亮点,各个学校都在涉水、探索中前行。国家在制订的有关课程管理文件中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性要求,提出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这些理念和要求的落实离不开学校的贯彻执行,而其贯彻执行必然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终身发展。由此,作为开发的重要主体――教师的责任义不容辞,其地位和作用愈发显得重要。
综合来看,校本课程作为新事物,教师对其开发的热情是相当高涨的,但在热情投入的同时,如何把校本课程开设得更好,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实际,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挑战。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一员,应深化相关理论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实践经验,就如何更好地做好课程开发与利用承担的角色展开思考。
一、“开发者”和“传授者”双重角色
国家新课改设置“三级课程”,意味着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的开发者,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决定“怎么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什么”,意味着我们要实现由课程的“传授者”向“开发者”和“传授者”双重角色的转变。
校本课程开发自主开放,给教师赋权增能,扩展了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凸显了教师教育智慧的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和具体教育问题,能够灵活应对、顺利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实践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教育智慧增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主动承担课程开设和利用工作。学校应积极研究相应政策和措施鼓励老师们开发课程,承担好这一重任。
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自主比学生自主更重要。因为没有教师的自主,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打破了“官方课程”、“制度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予了学校和教师完全独立自主开发课程的机会,为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教师应努力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增强自主性,树立课程意识,做好课程的开发者。
学校是教师真正的课程开发实践场所。因为参与决策与开发的主体成员是广大教师,我们应积极倡导树立“学校即开发”、“教室即开发室”和“教师即开发者”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和教师真正具备校本课程开发的职能和能力,并结合自身特点开设出有特色的选修课程。
二、授课过程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不可否认,我们对新课程的认识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和不足,产生了很多问题。这并不是我们停滞不前或者知难而退的理由。从新事物的发展性上看,一种新的理念从它的诞生到付诸实践需要很多跨越,首先就是对它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抱着积极欣赏的心态做事。
作为开发者,加强对新课程理论及相关内容的学习,对照课程指导意见和参考标准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操作过程,进而建立有效的理论学习制度,学会理性思考教学问题。理论指导是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证。通过理论学习和思考,促使教师转变自身观念,理解校本课程理念,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实践,避免因不理解、误解等出现“穿新鞋走老路”和“新瓶子装陈醋”的现象。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科知识的重新组合,包括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跨越,有些甚至是可能我们从未涉足的领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乐意学习并开展合作,而且是自觉主动地自我培训与提高,这样,效率和主动性自然可想而知,开发的过程成了不脱产的师资培训。
教师承担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有助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大量技术难题。这种角色不一定是“创新型”的,但必须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提高自身素质,开设历史类、手工制作类、思辨类表达类等。这些都是突破学科、知识、能力、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沟通学习与生活、拉近学生与社会的有效尝试,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学生成长的有效引导者和积极评价者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关于学生学习理论中说道:“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给学生设置提高目标,‘跳一跳,够得着’。”这启示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而且这个机制应当是以激励和引导为原则的。
作为新兴事物,新课程开设校本课程,从教师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学生自身实际发展为要求,让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更有自信。建立一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激励机制,各有情况,但至少应体现下列共性。
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能在学生积极参与中形成自我认同;有助于学生增强有意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一项技能,养成好习惯,可以是认识上的或者实际操作上的;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分享的重要,等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使人变好,就是好的教育;使人变坏,就是坏的教育。”我们在课程开发中要观察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现学生成长中的缺失。关键是使人发生变化,向着好的体现个性美的方向变化,才是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教育。
关键词:中学美术;校本课程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添砖加瓦。建设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不只是针对内容,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校本课程基于课程民主决策,追求适性课程、个性化课程开发[1]。美术校本课程应该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是为了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可以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整合教育资源。学生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体验者和受教者,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反映着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
一、学生全面发展与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不再仅仅拘泥于学生分数的高低,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者致力于挖掘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设能够让学生良好发展的教学环境。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设置需要秉承这一理念。近年来,国内各地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成果颇丰,已经成为学校美术教育建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美术课程应全面体现五方面的教育功能,即美感知能与表现教育、创造力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社会与生活教育、人格成长教育。”[2]在教学中发挥这些教育的功能,教师需要有足够的教学专业素养,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上,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材的发展看,美术教材包括的美术门类越来越多,学生需要学习的美术技法、获得的美术知识更加丰富。但这些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法和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2.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发展尚不完善,但在一些学校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思考如何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从多方面对比美术校本课程和国家美术课程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势、不足,以达到互相补足、相互促进的目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弘扬本土文化,突出当地特色。良好的课程资源是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关键,对于建立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知有很大作用。相比物质生存环境和人际社会环境,美术教育与文化艺术环境的关系更为直接[3]。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倾向于学科融合、综合实践等类型的课程。以美术知识和美术文化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扩充学生的美术知识。学生通过美术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对美术学习的长远兴趣。
二、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架构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美术校本课程缺乏兴趣,课程实施将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在课程建设初期,教学应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者,扮演着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角色。教师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因素,如时间、地点、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这意味着教师仅仅准备一个简单的教案是不够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和科学的安排。当然,教师在许多方面也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现今美术课堂倡导的教学模式,这在美术校本课程中同样适用。从课程的研发、建设到教学活动的安排、实施,都需要美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考量。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师,需要把握校本课程的风格和核心价值,这又具体体现在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课时的安排以及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在这些方面,教师有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的核心方向,把握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美术课堂的主角,是美术课程的体验者。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校本课程的体验与感受,然后由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课堂。学生的反馈,是评价校本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同样重要。学生可以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将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这也是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实践为主、教师的讲授为辅,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在创作上,教师在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拘泥于单一形式的创作。在教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这样的美术校本课程才会对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产生长久的积极影响。2.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内容。挖掘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是美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而教师肩负着资源整合、优化的责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查阅各方面资料、考察地方文化等,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组织适合学生学习的美术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往往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主要体现在本土资源上,教师需要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和地方特色,选取合适的课程内容。因时制宜体现在自然资源上,教师可以根据地域、气候、季节、土地、河流等自然现象安排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挖掘社会资源,美术家及其工作室、博物馆、美术馆等都是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宝贵资源。
三、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建议
1.创设校园环境,探索实践课堂。校本课程类似一个大型的综合实践课程,其实施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是值得教师关注的。这一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如何优化学生对课程的体验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打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周围环境选择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成果反作用于校园环境,为打造优秀校园文化助力。教师通过组织课程实践活动丰富校本课程内容,能够取得更优质的教学成果,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创作的乐趣,在课后仍然置身于自己的创作中,进而使教学活动不仅停留在课堂中,而且表现在校园生活中,从而更大范围地发挥教育的作用。2.丰富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固定思维,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是一门课程发挥能量的催化剂。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制定,教师也可根据开展的校本课程的特性,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营造一个生动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在校本课程中同样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考量对象。教学目标是连接教材、课堂、学生、教师的纽带,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授课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是美术校本课程不容忽视的一方面。3.优化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反馈。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是其特征之一。教师编写课程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应遵循多样、高质的原则,挖掘适宜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方面地查阅、整合资料,找到优化资源的办法。教学相长,是学生最佳的教学反馈。学生的体验、成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量化。观察学生的学习成果、问卷调查、实验,都是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想法的途径。
四、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
1.传承优秀文化,发展美术教育。目前,美术校本课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不仅要传承美术技法,而且要关注优秀的、经典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与手段,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集中体现[4]。相较于其他校本课程来说,美术校本课程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文化传承的特性。建设校本美术课程应把握好传承的目标和主体,寻找优秀的文化内容,丰富美术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意义。美术校本课程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探索方法之一,美术校本课程的发展也可以反映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对于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不能停留在初期,应该努力发展,建设有深度、有高度的美术校本课程。2.创新校本模式,优化美术教学理念。创新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美术校本课程同样需要打破固有模式,找寻有新意且可行的建设方法和实施内容。教师要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有实践的积累才能有创新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秉承步步为营的原则,有耐心、有恒心,不断寻求美术教育的突破。教学理念是教育实践的罗盘,美术教育的实践需要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优秀的美术教育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基础,教学理念也是从各个时期的教育发展中得来的。教师要秉承优秀的教育理念,集百家之长,优化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所用。同样,教师还要加深学生对美术文化的感受和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教师要把握美术校本课程发展的特性,打造更优质的美术课程。学校美术教育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5]。关注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同时,只有重视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美术校本课程才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学校美术教育也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47.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78.
[3]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39.
[4]潘洪建.学科类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之维[J].当代教师教育,2016(1):35-42,77.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角色;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和学校办学需要进行科学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发的形式多样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课程。它的开发首先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因为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和最终实施者,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一、校本课程中教师专业发展角色转换
首先,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事实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对此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做法以求有所改善。其次,教师要研究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更为有效,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再次,研究过程中不能生搬硬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最后,在成果的表达上,要将整个研究过程加以科学的记录,不能盲目追求理论的升华。其次,在校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菜单”,圈点自己喜欢吃的“菜”,教师不再是“点菜者”而成为“菜单提供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空间。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为其设计或提供“个性化菜单”,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障碍主要是教师,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教师缺乏课程观念,课程开发意识薄弱。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被赋予课程开发的权力,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教师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课程的发展,教师可以自主地根据学校和地方特色、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等设计课程。教师专业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摈弃陈旧的课程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二)开发动力欠缺,积极性不足。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民主、开放的制度保障。由于我国传统的官本位的教学思想,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容易滋长校长的“家长”作风,教师怯于领导的权威,不敢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团队合作开发意识淡薄。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指单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包括整体层面上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整个团队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成功。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要求参与者通力合作,需要一个教师群体和课程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协作,单独一个教师或几个教师很难开发成功校本课程。另一方面,整个学校内部的课程领域缺乏合作与交流,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联系,导致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重复设置现象和课程整合不足。
(四)课程开发理论缺失,知识技能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完备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理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起指导作用。同时课程开发的技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起关键作用。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从理论的角度上,它要求教师具备必要的课程开发理论;从实践的角度上,教师还必须掌握必要的课程编制技术。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因此,要保证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极为重要。
(一)改变师资培训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养。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改变现有的师资培训方式,要加强教师的专业自,建立以学术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逐步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
(二)建立合作交流的机制平台。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进行,必须形成教师、学生、学校民主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围。学校要成立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明确有关人员的权力和责任,以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序地开展。校长要与教师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合作关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之间也应经常就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逐步形成研讨的氛围,促进观点资源的共享。
(三)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提升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以前我们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采取一种量化的形式,用统一的标准尺度去衡量教师,这种评价制度沿用到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可能会狭义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因此,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重点应放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上,而不是简单地对教师的工作划分等级、评定优劣。同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适当地给予教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以激励他们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
(四)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校本课程的监控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应把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学校,使校长和教师自主地去改善本校的教学,提高师资水平。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监控,推广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建立校际和教师之间经验交流及资源共享的平台,以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总之,校本课程是一项新事物,即使目前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困难重重,但是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会比较和谐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