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我们周围的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们周围的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周围的环境

第1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首先,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句简单的话语就可以看出一个有的高尚品质,一个人对祖的热爱,看到身边的白色垃圾主动捡起来;看到人们随地吐痰应该用语言教育他们,用行动感化他们。

大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但人们却并不珍惜这个摇篮。由于人们滥砍滥伐,使水土流失,那些又脏又臭的东西流到海里,使原本清澈明亮的大海变得浑浊不清。

那些工厂发放出废气废水使大量的城镇被笼罩在臭烟水之中,使人产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说,还污染了大气层,使大部份的天空由蓝变成灰蒙蒙的,使人们整天躲在屋里不敢出门。

第2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大家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国爱校,从我做起。每周一,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伴随着初升的朝阳,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凡有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团结和力量,就有光明与希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刚刚欢庆今年的国庆节,当我们为放假而欢呼的时候,请你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是炎黄子孙,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热爱祖国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祖国,是一个无比庄严的称呼,是一种伟大力量的凝聚,是一种伟大感情的凝聚,他超越了时空,凝聚了人类最高层次的爱,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而盛开的最美的花朵。在我们祖国历史发展曲折过程中,爱国历来是人民所推崇的最高精神。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我们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强的,最令世人震撼的音符。

但是,怎样做才是爱国呢?“爱国”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立足于我们身边的具体行为。对学生来说,我们要以点点滴滴小事起,从日常行为规范起,把爱国化为具体的行动。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周围的环境。试想一个连对自己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如何去爱他的老师,去爱周围的人;一个不爱家的人,又怎会去爱自己的班集体,爱自己的学校;一个不爱集体,不爱学校,不爱周围环境的人又怎么可能去爱自己的祖国呢?

第3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水库水利;风景资源;地区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213-1

1 构建水库风景区的总体目标

1.1 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构建水库水利风景区

水库水利风景区的构建并不是一味地根据个人想象进行规划和构建,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因素,构建的水库风景区要符合当地的习俗及风情,尤其是在植物稀少的地区,更应注重水库风景区周围生态的保护。这就要求了水库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应全面分析周围环境的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地规划水库的区域及功能的配置,同时当地的气候条件、节能减排思想也不容忽视。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水库水利风景区应满足一下两个目标:

1.1.1 保持水库水利资源原生态的目标 对于水库水利风景区的构建应已大自然的原生态系统为参考对象,在对其周围风景资源的充分利用基础上争取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赋予水库风景区以大自然的生命规律,这是构建水库水利风景区最关键的因素。

1.1.2 构建绿色水库水利风景区的目标 绿色开发水库水利风景资源是构建水库水利风景区的总体目标,在其开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绿色规划、工程的环保,更要做到水库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规划、绿色工程是维持原生态水库风景资源的重要因素。

1.2 构建水库水利风景资源,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1.2.1 水库水利风景区周围生态防护网的构建 对于在植物稀少、气候炎热的地区而言,水库水利风景区周围生态防护网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在以水库为中心构建全生态防护林,有利于减少水库水分的蒸发,减少水库周围水土的流失,同时对于水库周围气候的改善以及风景区的保护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1.2.2 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水库水利风景资源 在水库风景资源构建的同时还可利用其废弃的水或是渗出的水资源为下游种植业的发展以及沟渠的填充做贡献。

1.2.3 充分利用水库水利周围生态资源 在水库周围或是水库下游建造休闲场所时可以考虑利用水库上游水资源的引导或是水库放水洞的充分利用,在保证水库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量丰富其周围的休闲场所满足人们需求。

1.2.4 水库管理设施的充分利用 在规划水库风景区管理设施的同时,还可构造直接接触水的娱乐活动的休闲场所,让游客真正接近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例如:水上乐园的建造等。

1.2.5 水库周围原生态资源的利用 在构建水库生态风景区的之余还不应忽略对其周围原有植物的保护及培育,扩大生态植物的生长范围,形成以水库为中心的生态植物系统。为此,对于这工设计水库风景区运行管理、水库景区建设等体系应夯实其基础,完善其服务,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水库水利风景区功能的强化

2.1 现有水库资源的利用,建设观光旅游区

在构建水库水利风景区的同时,还可根据去周围的建筑物,例如大坝、水库纪念碑以及坝顶防浪墙等,利用其特殊地理环境形成特殊的视觉效应,使其不仅是实现水库的所有功能,还创造出纪念、观光的效果。

2.2 在水库坝后平台建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

水库的建造一般都设有坝后平台,若是充分利用这建造在大坝下游的这一坝后平台,将其稍加布置,再采用园林独有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效果,相信这对游客的吸引时莫大的。同时,若是在增添一些仿生态建筑,对游客的旅游更是增加了一份舒适度及满意度。

2.3 建立人工绿色生态广场,充分利用水库坝后平台

水库一般建造在山地地区,周围植被丰富、物种繁盛,若是对其周围的农产品进行合理规划,无论森林的开发还是树木的种植,均对水库风景区起到积极的作用。

2.4 因势利导,利用河床地势构建观演平台

在利用水库水利周围风景资源时,我们不应忽略原河道中的鹅卵石以及因某种原因而形成的一片片断垣横壁,如果水库风景资源管理机构对这些加以修饰,相信会给游客带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气势,再通过“道法自然”的规划,给游客带来天人合一的旷古境界。

2.5 充分利用水库周围风景字眼构建科技园区

水库风景区的构建不仅要做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我们仍不能忽略合理利用水库周围气候湿润、水土相宜的特殊环境,以此来培育各种优良的生态品种。这些农产品的投入不仅可以巩固水库周围的水土以防其流失,还可以此规划一个生态园,吸引城市人们体会最淳朴的农业劳动,引导各地游客全身心地回归自然。此外,于此还可设立农产品研究基地或是农业科技示范点。

3 小结

综上所述,水库的建造若是充分利用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根据其独特的地域特征综合利用、努力创造符合当地环境特征的旅游景观,不仅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充分利用,还对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不仅为了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了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充分根据水库周围的环境起源开发水库资源。

参考文献

[1] 曹新向,姬晓娜,安传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6).

[2] 白凯,马耀峰,李天顺.旅游目的地游客体验质量评价性研究――以北京入境游客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6,(05).

第4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矿山开采;地质环境;影响;对策

引言

随着现在经济社会的快速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但是现在的矿山开采的规模正在不断的增加,使得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所以说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来减少矿山开采对于周围的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

我们在提到矿山开采对周围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矿山的地质灾害,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矿山地质灾害的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矿山开采过程当中所造成的地质灾害通常来说都是有着比较高的致灾性并且在进行治理的时候都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因为矿产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通常来说范围都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造成的危害性也是非常的巨大,在短时间之内是非常难进行治理的。第二点就是在矿产开采过程当中造成地质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不同的矿区进行矿产开采的过程当中对于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地质灾害都是不同的。采矿工作的目的就是从地球的地表之下将相关的矿产资源以及化工或者是建筑的材料开采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开采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原始的地表的环境以及地表层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虽然说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人们在进行矿产开采的过程当中对于地表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渐的开始减少,但是不可避免的都是需要对地表造成破坏的。并且因为矿区的矿产资源通常来说都是没有办法进行再生的,所以说矿区的原始的状态都是没有办法进行恢复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在进行矿产开采的过程当中造成地质灾害是有着突发性、复杂性以及群发性的特点的。比如说泥石流以及崩塌这些地质灾害,通常来说泥石流以及崩塌的发生都是突然发生的,在发生之前都是没有什么预兆的。

二、矿山开采对于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可以分成两个的类型,第一个类型就是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第二个类型就是矿山开采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

矿山开采容易造成泥石流以及矿区沙漠化的灾害。首先,矿产开采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的弃土以及石渣,这些废料都是会对矿区周围的地形条件带来集中性的干扰,改变周围的地形条件,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以及演变就会变成泥石流沟,从而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泥石流灾害。泥石流这种地质灾害通常来说都是发生在沟道以及坡地当中,并且这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就是密度大、规模小、灾情重、发生频率高等。通常来说根据矿区的资源的分布情况、原有的地形情况以及开采的技术条件等,造成的泥石流的分布区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矿区的沙漠化主要就是因为在矿山开采的过程当中会对矿区周围的地表的植被带来很大的危害,导致矿区附近地表的植被死亡,这样就会直接的导致周围的地表生态系统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土地的生产能力逐渐的开始下降,土壤逐渐的开始向着砂石、碎尸以及荒芜的方向进行发展,慢慢的就形成了土壤的荒漠化。矿产资源开采的地区附近是最容易发生土地沙漠化的地区,并且以这个地区为中心沙漠化会逐渐的向着周围进行扩散。

矿山开采还容易造成地面的坍塌以及边坡的失稳。很多的矿产在开采的过程当中都是采用的地下开采的方法,这些地下开采的时候采空区上方的覆盖岩土的土体变形或者是冒落都会造成坍塌,并且这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这一个问题是现在矿山开采当中比较严重以及突出的一种地质灾害。坍塌这种地质灾害不仅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还会对周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导致耕地以及周围的道路造成破坏,甚至于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河流改道以及建筑物的倒塌。

(二)矿山开采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

矿山开采会造成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矿山在进行采矿以及选矿的过程当中都是会不同程度的向外进行有毒气体或者是有害气体的排放的,这些气体的排放就会导致大气的污染。比如说在露天采矿或者是地下采矿的过程当中都是需要大量的使用炸药以及柴油机等化学物品或者是动力设备的,这样就会在矿产开采过程当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对矿区的大气造成污染。在进行选矿的过程当中也是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以及粉尘的,这些也是会对周围的大气造成污染的。矿区当中的交通运输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原因,在进行矿产资源的交通运输的过程当中是会排放大量的废气的,这些废气都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在矿山开采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富含酸碱、重金属离子或者是各种选矿药剂、固体悬浮物等洗选废水和矿井水都是会对周围环境当中的水资源造成污染的,这些废水都是可以通过渗透或者是径流的方式流入到周围的河流或者是湖泊当中,造成水污染。

三、矿山开采背景之下地质环境污染的防治策略

(一)严格监管,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更好的确保矿山的环境问题不在发生,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进行严格的监管。矿山的开采企业需要对国家相关机关的法律以及规定严格的进行遵守以及执行。比如说由矿山开采企业当中的相关的负责人带头成立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就是对矿山开采当中日常的生产安全工作进行专门的监管。同时就是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操作,保证生产过程当中不会出现什么违规的操作。在矿山的日常开采过程当中,监管部门需要对公司当中的各个部门的生产状况进行抽查,对于其中的违规操作或者是违法操作进行严格的惩罚。

(二)对于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的治理

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理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需要对已经存在的矿区的地质灾害以及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矿山开采企业需要高度的重视这个问题,需要成立相关的督察小组,对于各项的问题进行严格的排查以及治理。比如说对于矿山开采过程当中产生的废石以及尾渣我们可以采取回填到废气的矿井或者是采空区,用土壤来覆盖矿渣并且进行植被的种植,利用植被来进行污染的治理。

结语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是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但是在矿山开采的过程当中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本文当中笔者分析了地质环境污染的类型,并且提出了几点措施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鸿飞. 矿山开采地质环境影响分析与经济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

[2]蒋复量,周科平,李向阳,肖建清,邓红卫. 基于集对分析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矿冶工程,2009,02:1-4.

[3]原沁波.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09:173-174.

[4]徐连勇. 矿山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预措施分析[J]. 环球人文地理,2014,16:32.

第5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沉桩;环境;挤土效应

0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建筑的需求大,在大量的建筑施工的同时,沉桩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更加稳固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这种技术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原因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危害。在挤土效应的影响下,沉桩施工对周围土体和建筑产生很大的压力,会改变沉桩周围土体建筑的应力的状态,对周围的道路管道和建筑产生影响,甚至危害周围建筑的基础层质量。为了减少沉桩施工产生的危害,减轻其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我们从技术方面分析解决措施,寻求技术的突破,给沉桩施工和建筑质量带来保障。

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为上海市市区生活垃圾内河集装化转运系统工程老港码头修理车间工程,

招标单位是上海市环境集运有限公司,招标单位单位为上海市上投招标公司

投标单位是上海北盛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2 减少挤土危害的措施

2.1 钻孔取土

在桩位上,预先进行钻孔挖土,这种方法是减少因为沉桩工程挤土带来的危害的重要措施,也是最常使用的技术。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在桩位上,对基础的工程进行预先钻孔挖土,从而减少在施工中产生的挤土量。在挤土量下降后,对周围的土层、建筑物的影响减小,达到对周围环境的最小影响幅度。除此之外,我们在施工中进行仔细的分析探究,了解影响挤土量多少的真正因素。因为只有对原因有所了解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进行预先钻孔挖土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发现桩体的长短和不同桩体之间的桩距都是影响挤土量多少的重要的原因。这些数据影响工程的实施,我们在施工时,一线的施工者要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具体的工程特点对桩体的尺寸和桩体之间的桩距进行实际测量,确定施工的标准,有利于减少沉桩的挤土效应,让工程更加稳固。在当前,我们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桩体要做出修整以适应施工,保证施工效果,而且在非桩体的位置也要进行取土的施工。在基础的工程实施中,钻孔挖土时,采用这个技巧,可以使取土的效果更加显著,基础的结构更加稳固,保障整个的施工质量。除了对基础性工程进行整改,在桩体的承载能力方面要进行考虑。在桩体的打造过程中就要将承载能力加入其中,充分考虑承载力和施工的具体需要是否相匹配,只有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可以使基础性的施工质量达到更好地效果,对挤土产生的危害大幅减少,减轻对附近环境的危害。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工程的要求日渐严格,施工者都在思考怎么才能减少危害,在的工程中,钻孔取土的技术日渐被人推崇,运用也十分广泛。这个技术的运用有效的减少了因沉桩带来的挤土危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小。但是,由于施工中环境的差异和施工的要求迥异,使得我们在施工中会产生很多问题,这需要我们根据工程的特点的不同进行改变。在施工中,我们要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来投入。根据施工的差异对钻孔时的深度进行要求,对直径进行相应的设计,保障施工的顺利完成,确保施工的质量,从而减少沉桩带来的危害。

2.2 帷幕保护

帷幕的保护法采用的原理就是安装帷幕将桩体和管线进行隔离,要求安装在设置的深宽度之内,用帷幕将桩体进行隔离,从而避免了因为打桩导致的位移现象,用帷幕进行隔离有效的防止了隔离的另一侧的土体结构,减少了因沉桩导致的挤土。帷幕的保护法有两种。一种是柔性的帷幕,另一种是加强型。这两种帷幕使用较广泛的是柔性帷幕。它通过使土体的强度减弱从而来改变位移为影响程度,且减轻打桩时的震动强度,减少打桩时对土体的挤压。一般情况下,采用柔性帷幕的方法有开挖防挤沟和打造钻孔排等类型。防挤沟一般情况下用于对浅层土体起作用,对浅层挤压带来的危害可以进行避免。因此,在进行施工时要保证沟的深度,不能过深,否则没有什么作用,对深层的土体产生的挤土危害无法进行避免。在浅土层的管线保护上效果很显著,其标高要在对象的底部,临近保护的对象,这样保护的效果才会最好。在开沟的时候要注意地形的因素,防止因为挖沟导致的坍塌现象,给工程施工安全带来影响,危害人身安全。钻孔排是另一种有效的帷幕的保护方法,它的操作非常简单,并且可以进行深层的保护工作。对于防挤沟无法进行的深度它可以进行弥补。它的布置很灵活,可以根据现场的要求进行排布,是方便进行操作布置的方式方法。它有以下几点特点: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钻孔有利于减轻因打桩导致的位移,减轻了对土层挤压的压力,使打桩时产生的侧向的压力减少,水平的压力因此加大。钻孔的保护效果受帷幕间距的直接影响,帷幕的深度和距离决定了隔离的深度和效果。

第6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地;环境保护;措施;方法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们日常用水用电需求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兴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性质决定了必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能够降低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我们应通过科学 的管理手段,对施工中各项要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努力将污染要素降至最低。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造成水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中,会对施工工地和周围环境的水质产生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类的施工材料,在这些材料配置和使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成分,进入水环境中,从而造成水污染。并且,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在水域附近进行施工的,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化工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到附近的水域中的,对周围的水质造成大量的污染。

2、产生空气污染

除了对水质产生污染之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还会对周围空气产生影响。当前,雾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频繁发生,建设工程施工就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车辆,这些机械设备和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为其,还会扬起尘土,给周围的空气带来恶劣影响。

3、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包含围堰、挖掘基坑等环境,如果水库建设过程中发生坍塌现象,就会引发地震,施工中的泥沙冲淤对于航运的正常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中泥土堆积产生的地下水位升高将会引起土地盐碱化或者沼泽化,污水顺着水流向下游流淌,也将影响到下游的生态环境。

4、引发噪音污染和光污染

在车辆和机械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将会产生震动,发出大量的噪音,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还有的水利水电工程为了赶工期,在晚上也进行施工,需要大量的照明,给周围的环境带来了光污染。

5、影响土地利用

水利水电工程由于耗资巨大、施工期长、规模较大,因此在开工之前要将当地的居民进行转移,如果移民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或者将森林开垦用作居住地,就会引发水土流失的问题。

6、涉及到文物保护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危害到部分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工程将原有的河流阻断,使得当地的生物种类受到影响,一些稀有保护动植物有可能会减少或绝种;施工中的大肆挖掘工程将会造成泥沙的迁移,有可能掩盖文物古迹。因此,在施工开展之前,应做好文物古迹和自然生态景观的记录、迁移和保护工作。

二、如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地采用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障周围居民生活的稳定,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应对当地有关施工噪音标准和污染标准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使其控制在当地规定的范围内,不得在施工工地排放有污染物的水和杂物等,并注意对周围管线的保管和看护,防止出现重大的管线事故。在施工区域内要做好对危险品的控制和管理,预先做好防汛、防风和消防措施,并将施工现场的粉尘等固体废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为了确保施工中各项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彻底落实,施工项目经理将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对施工中的各种危害周围环境问题的行为和要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并且将环境保护工作量化,使其分布到各个部门、各个施工人员身上,使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得到强有力的落实。

2、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施工周围的绿色植物和生态环境,未得到批准不能够在施工现场滥砍滥伐,不得破坏原有的植被,如果在施工中出现逼不得已的情况,要在施工完成后的第一时间使植被恢复原来的面貌。施工现场的垃圾要进行分类管理,设置垃圾点,所有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及时投放,其中,废旧电池对于环境的威胁最大,因此应重点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对于施工期间出现的生活垃圾应该在统一的地点堆放、在施工现场就餐时,不得将剩饭、剩菜随意乱放乱到,保持现场的清洁卫生,一次性饭盒应及时回收。工业废水也要排放到固定排放点,不能直接流入居民生活用水的下水道。

3、做好扬尘管理

施工中的扬尘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管理起来难度最大的部分。对施工现场应另外制定扬尘管理制度,并将施工场地硬化,关键部位设置绿化盒,使其发挥抑制扬尘的作用。。对于一些粉状、容易散落、飞扬的施工材料,要着重注意对其的运输和保管,在施工作业之前必须由项目经理进行对其包装和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并增加保护措施。在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应进行初步的清洗,防止车上的灰尘进入施工现场。对于一些特殊工艺引起的粉尘,水利水电专业工程师应在施工前对防止扬尘技术进行交底,并编制预防和治理指导材料,对施工中可能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隔离或封闭的措施。

4、加强水质监控和管理

为了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队周围水质的危害,在施工之前,应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透彻了解,在施工方案中增加水污染防治方案。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经过沉淀和充分的处理之后,再进行回收应用,剩余的泥浆定期清理到垃圾场。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一律不准排入水域内,要将其收集起来进行统一处理,再进行综合利用。施工工地产生的生活污水必须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之后,再进行集中处理,或者用专用管道运送到无危害水域。为了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地水环境的保护,还应定期对排放的污水进行检监测,一旦发现超标要马上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污水的数值维持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5、建立生态保护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三、结语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采取了科学的方法,尽可能降低施工中的污水、废气排放,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能够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我们应探寻创新施工方法,在施工工地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进一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君. 关于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2:51-52.

[2]和仕云. 浅谈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J]. 经营管理者,2010,10:146.

[3]庄伟,鄢旭燕.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析[J]. 科技风,2014,10:142.

[4]王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J]. 吉林农业,2014,18:50.

第7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表现;应用

随着近几年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设计水平。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艺术设计体系,但是却已经得到了建筑设计者的重视,并且在建筑设计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特征

1.1追求个性的设计风格

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确保在设计建筑物时,要跟周围的环境保持相同的风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设计开始摒弃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转变为追求自身个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即在对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建筑物设计风格跟其功能有效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建筑主人的想法和追求,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1.2注重建筑的环境艺术的整体性

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非常注重个性化的发展,但并不是一味准求个性而忽略了美的享受,每个人都对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人们在掌握事物形象时,并不是一味过问一些细节问题,而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效应来实现,大体过程为先整体、再局部最后再到整体的一个认知过程。另外,对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来说,其本身对任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就要求设计者必须通过不同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解和分析,只有熟练掌握以上信息,才能够确保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各个单元非常巧妙的衔接在一起,最终实现建筑物跟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追求了建筑物的个性化发展,又突出了建筑的整体性。因此,突出建筑整体性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

2.1环境艺术设计是衡量建筑设计美的重要标准

建筑是城市的标志,建筑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人们在对建筑进行评价时建筑物本身以及其内在与外部环境的建设塑造都是重要的参考标准,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和应用由此体现。融合环境,自然之美是人们对建筑之美的基本要求,从古至今无论哪个伟大的建筑设计它的内部环境必然是美丽动人的,它与外部环境必然是和谐统一的。以北京的故宫为例,作为我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建筑群之一它将建筑设计之美与环境的和谐性体现的淋漓尽致。整个建筑群以红黄色作为基调,既体现了皇家的高贵也营造出一种森严庄重之感,符合故宫在古代的定位。太和殿作为清代最高权力与最高等级的体现位于故宫的正中心,且前面有矩形的进三万多平方米的太和殿广场,而御花园则是营造一种自然与设计相结合的亭台楼阁的园林之美,整个故宫通过周围环境的烘托使得其建筑本身的特色更为显著。

2.2有效将建筑跟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

建筑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两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一般指人造环境,也就认为地进行的室内外环境的装修和美化,室内设计就是典型的环境艺术设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要求建筑物的舒适安全性的同时对其美观性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时通过环境设计艺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良好的结合。设计本身就是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只是与环境艺术设计相比建筑设计更偏向于后者,因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情感特征,为人们营造更宜居且与周围环境更融洽的室内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体验。以往人们在谈论建筑物的设计时更多的是关注其外形,而现如今人们对于其内部构造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应运而生。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物的使用价值仍然是其根本,因而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以实用作为基础,切不可哗众取宠,与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相背离。

2.3通过协调建筑物之间比例,实现跟自然环境和谐之美

通过对建筑物之间比例的修整和协调使其与环境更加融合,有利于实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这里的比例包括建筑物自身的各项参数长、宽、高结合的协调性也包括建筑各个组成部分以及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前后比例、虚实结合等的协调性。我国一直以来将建筑作为一种技术,但需要意识到的是建筑也是一种艺术,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为了使其在兼具使用性能的同时尽可能美观,建筑处于大环境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对建筑物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有相通之处,都是通过点、线、面、体的融合将设计师的想法利用手绘或者计算机绘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设计图都是作为实际施工的指导。将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于建筑设计一方面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艺术性与环境的和谐感,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展示建筑设计的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周围的环境改造有利于对建筑主体进行烘托。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一些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使得建筑物跟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美的效果,同时也使建筑物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建筑设计者一定要加大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最终实现环境艺术设计跟建筑设计完美融合在一起,满足社会公众对建筑居住、使用以及欣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宇翔.浅谈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4(05)

[2]曾艳.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评《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际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第8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环艺设计;审美性;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59-01

一、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环境艺术设计并非偶然的、继发性的设计,而是包含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与环境有关的因素,根据其专业内容可以分为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它既包含艺术的范畴又符合现代人讲求适用于审美相结合的特性,环境艺术是依据周围的环境的存在而存在艺术表现形式,强调其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统一,借助传统装饰设计的纹理、材料、色彩等因素来表现的,其设计作品大概包括:建筑、园林设计、雕塑等等。而且现代社会的兼容并包似乎有赋予环境艺术设计更多的社会责任,让其在具备传统审美的基础上,又包含更多的实用功能以及在经济、技术等领域的延伸。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性与实用性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美的表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美的设计必须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人们对美的需求随着其年龄、时间、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美的表现要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的需求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例如室内设计,儿童时期对室内设计的需求可能仅仅是满足其基本的生理上的需求,以及视觉色彩、家居形态的美,而到成年时期对美的需求,又会上升到既要求装饰色彩形、造型上的美感,又要追求室内设计的使用价值。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追求艺术设计形态和谐美、形式美、造型美等等,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并不实孤立存在的,要讲求同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在设计之初应该对周围环境或者是产品的使用环境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所以环境设计的作品必须同周围环境和谐统一。而且其设计作品的形态并不是孤立的,它随着人们感受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设计作品具有动态的美感,使得不同时代的人观看的感受也不一样。不同环境、不同时代背景以及不同地域的设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意蕴也会不一样,而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例如不同城市的特色雕塑和建筑群,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其现代化的艺术的特色美。首都北京的可以算得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最美的诠释,既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具有浓厚的国际大都市的时代特色,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设计作品能否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功能性等方面的需求,要求在符合审美的基础上,必须注重其实用性的设计。对一件设计作品而言,它是否具有使用价值,要看它能否满足人们对物的基本需求,这种需求可能仅仅是生理上的使用功能,也可能是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与实用的统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美是建立在使用价值基础上的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在注重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越来越讲究对美的追求。环境艺术设计在现代意义上来讲,既要符合传统的人们对设计产品的实用功能性的需求,又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就是说,人们对设计产品的审美需求是在满足其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层面上的进一步升华。

(二)环境艺术设计要注重美与实用的统一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与实用性是相互协调统一的,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设计作品之中的。设计师在设计时,对美的形式、造型、意蕴等方面的追求都是建立的在设计作品的使用价值上的。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在设计时似乎更追求其审美的特性,而忽略其实用性。就像一栋高层的建筑,设计师假如仅仅注重建筑物外在的形式和造型上的美感,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协调,以及其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并不实用,那么这栋建筑等同一堆废墟,毫无价值可言。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美与实用性的有机协调和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实践创新的过程,当今时代的环境设计应该是建立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基础上的,要注重美与实用性的统一,要求设计师在充分了解人们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将设计作品美与使用价值完美的融合,从而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使得设计作品更加贴合实际。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美与实用性的统一。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设计门类,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触及到的,一切的环境因素。环境艺术设计中只有将审美同实用性有机的统一,才能使设计作品更具有生命力,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上与物质上的需求。

第9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手术治疗

0引言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的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1].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崭新治疗方法,国外已有数万名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此手术,而国内刚刚开展. 我们对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神经显微减压术,取得良好疗效.

1临床资料

200501/20512进行神经显微减压术的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5(男3,女2)例,年龄62~78(平均72.5)岁,病史均在15 a以上,且双侧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均存在,毛细血管挤压实验阴性,肢体无明显缺血性改变,1例足趾出现一处溃疡(0.2 cm×0.3 cm). 术前1 a患者均出现至少一侧下肢严重麻木和静息痛. 手术方法为,2例行单纯踝管减压术及神经外松解术,2例于窝及踝管处胫神经减压、神经外松解术及神经内松解术,1例于腓骨小头处行腓总神经松解术. 术中见神经束肿胀明显,部分神经束行膜切开术. 术后患肢静息痛消失,溃疡愈合,全部患者均有轻度麻木症状. 随访3~6 mo后,患肢麻木症状均基本消失.

2讨论

周围神经神经束膜的内层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有一种屏障作用,它们既可以阻挡束膜外的血清白蛋白内渗,也能阻挡注入束膜内的这种物质外逸,血液中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此内环境中,称为血―神经屏障. 它对许多物质起滤过作用,属非通透性,仅透过单糖[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由于神经内压增高影响了轴浆的流动,从而发生轴索的异常,继发出现髓鞘的改变. 葡萄糖代谢异常成为吸水的多聚醇,将水分拉到神经内间隙[3],导致神经内膜水肿,增加神经内膜液体压力,在周围神经内环境中产生一个腔隙间隔综合征. 致使斜行穿过束膜各层的交通支关闭,进一步造成了水肿的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轴索产生脱髓鞘改变,严重干扰轴突的生理功能,而水肿长期存在会导致成纤维细胞入侵,胶原增加,逐渐造成神经束内纤维化,神经功能难以恢复.

我们目前已开展手术治疗的5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分别于踝管、腓骨小头处及窝处探查神经. 术中见胫神经在踝管处及入比目鱼肌深面处神经干局部明显膨大,神经外膜增厚,神经外膜上可见瘢痕组织. 切开韧带或纤维组织松解神经通路上的受压部位,使神经所受的压迫减轻,改善神经的血供,并使神经可以随邻近关节的运动而滑动,增加周围神经顺应性,减少了神经继发损伤. 对局部神经干明显变硬的病例,我们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神经内松解,并对神经外膜上或神经内的出血点进行彻底止血,以免术后形成血肿,产生新的瘢痕[4]. 在腓骨小头处腓总神经在行神经内松解后见神经束水肿明显,所以在显微镜下行部分束膜切开,术后随访3~6 mo患肢麻木症状均基本消失. 我们认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有效控制血糖,在病因上减少神经损伤的同时,对已经确诊、无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神经减压术及神经内松解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Sima AA.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involved in diabetic neuropathy: can we slow the process?[J]. Curr Opin Invest Drugs, 2006,7(4):324-337.

[2] 张晨阳, 缪力, 刘郑生, 等.神经束膜切开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 8(3): 268-26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