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的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校本课程为何需回归学校教育原点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这一概念最早由菲吕马克等人提出,作为重新分配课程权力和责任的工具而诞生。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正式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标志着课程自的下放。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校本课程的原初使命就是为学校赋权增能。换言之,孕育校本课程的土壤就是课程民主。然而,这一民主的产物一卷入实践场域,便遭遇重重困境,产生了各种问题,诸如价值异变、管理虚浮、沦为“第三类课程(the third curriculum)”,等等。为此,我们只有跳出课程管理与课程政治学的视阈,进入学校教育文化实践场域,重新审视和考察校本课程的本质,才有可能走出实践困境,真正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化。
(一)校本课程回归学校原点的合法性阐释
翻阅相关政策文件发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概念表述清晰,却没有明确的“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称谓:“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2]这表明,校本课程具有两个基本要求:其一,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其二,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前者与学校文化关联,后者则直指学校教育的原点――学生。当然,“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的表述,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适合本校的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第三类课程(即校本课程)。但是“任何课程,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或者是校本课程①,都必须回到学校这个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才有意义。从课程的现实角度而言,只存在具体化的学校课程,而不存在什么抽象的国家课程”[3]。由此看来,一旦进入学校文化实践场域,所执行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必然是校本化的课程。
在我国香港,校本课程在实践场域中已经完全摆脱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立的地位,而发展为以学校为本,切实提升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工作:“十多年经验的积累,加深了我们对校本课程发展的认识:校本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开放积极的态度,以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挑战。”[4]同样,在我国台湾,“学校本位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亦是一种号召,在认定学校人员有能力发展课程的基本信念下,主张学校在社会、国家甚至全球社会的脉络中,由‘中央’、地方与学校进行课程决定权力的重新分配,学校拥有更大的课程自,形成愿景及目标,解决学校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课程的利害关系人结合内外资源,所进行的课程发展过程与结果”[5]。可以看出,两个地区的校本课程实践已经成功开启了回归学校教育的原点之路。
(二)校本课程回归学校原点的合理性说明
论及校本课程为什么要回归学校教育的原点,首先就必须考察课程的本质及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课程究竟是什么?日本学者水内宏认为,“课程系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是旨在塑造新生代未来人格而设计的蓝图”[6],这是典型的计划说。经验论者则认为,“所谓课程,是指旨在实现教育目标,学校所准备的经验的总体”[7]。此外,还有学科说、活动说、目标说等等。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管是哪种学说,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育目标。基于此,在学校教育的文化实践场域中,课程必然指向学校的教育目标。回到“课程评价之父”泰勒(Tyler, R. W.)那里,让我们重温经典的“泰勒原理”:1.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2. 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3. 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4. 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5. 学校教师如何进行编制课程的工作?[8]在泰勒原理中,学校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由此看来,课程与学校教育的联结点即学校教育目标。
作为“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9],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目标正转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换言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新一代学校教育的原点。基于课程与学校教育的内在关联,不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应回归这一原点。
一、以生为本,校本课程顶层设计
学校前身是一所村办小学,始建于1951年,可以说,她既是一所有着“半百”悠久历史的老校,也是一所新兴的城市小学。单纯从校本课程讲,学校经历的是一个从粗放到精品,从精品到多元的过程。
2001年,学校的校本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2006年,学校开始传统文化精品课程“中国结・龙蒂花编制”的开发实施。这样的定位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既符合校情,又具创新意义;授课教师只要下工夫钻研便会教学;学生无需先天条件,经过努力人人都能学会;经济实用,学生感兴趣,家长也支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需求的发展,单一的校本课程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首先,这种动手编织型的课程,更受女生欢迎;其次,单一的课程内容,在大量师资和硬件优势闲置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时代的进步带来更大的信息量,校外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使单一的校本课程相形见绌。
以生为本,强调课程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历史性任务。为此,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多种渠道调查了解学生需求,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开始进行校本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我们研究出台了《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从课程的实施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规划。整个体系目前包括四大门类,14门课程,分为限定性课程与选修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以生为本,各班每周都有固定课时,开展限定性课程。每周五下午第二节为选修性课程,采用走班制。
如今,“红结飞扬啦啦操”、“篮球飞人”、“阳光田径”、“新苗合唱”等体育艺术类课程成绩斐然;“优秀古诗词诵读”、“跟我大声说”等学科拓展类课程发展迅猛;“人校课程”、“离校课程”等修身教育类课程深受家长好评。加上原先“中国结・龙蒂花编制”发展出的“结飘满园”、“丝网生花”等技能实践类课程,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已基本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需求。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丰富了校本课程内容,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尊重和满足。
二、以校为本,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学校文化植根于学校的方方面面,校本课程为学校课程注入了活力,对学生个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学校教育得到了本质回归,也为学校文化内涵发展找到了精神核心。
在校本课程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开始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情趣也不断提高。教师在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工作兴趣、自主研发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同伴互助、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将原有校训“诚、勤、信”修改为“结、勤、信”,并重新进行释义:结,即团结协作、百折不挠;勤,即勤奋刻苦、脚踏实地;信,即果敢自信、抱诚守真。
为了深化广大师生对“中国结”文化内涵的认识,让“结文化”不仅写在墙上、挂在嘴上,更能内化为学校的灵魂,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让“结文化”根植于师生的心灵深处。具体做法如下。
1.凝心聚力,全员参与,确保校本课程落实
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交流研讨,凝聚集体智慧。任课教师由过去的专职设置到如今全体教师担任,课程内容变得更加系统、丰富,实施途径更为广阔。经过不断地实践研究,校本化、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得以逐步完善。
同上校本课,每一个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结文化”,人人有上法,节节有新意,既解决了教师专业局限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又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中来。校本课程不会因教师流动而终止,真正形成了校本化、多元化,并具有持续性、发展性。
体育组和音乐组从特色课程《结飘满园》中获取灵感,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自编操――《结艺操》,并列入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该操将红皮筋首尾相接作为锻炼器械,模仿穿插编制中国结的动作,进行艺术夸张设计,利用皮筋的拉伸性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肌肉,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肯定,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与此同时,学校加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二次开发。仍以中国结为例,语文课上,学生通过诵读《校训三字歌》来了解学校文化,借助认识中国结、欣赏中国结,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数学课上,学生以中国结为例学习轴对称知识,练习测量、估算技能;美术课上,中国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欣赏和绘画内容;信息技术课上,学生以中国结为目标,学习网络搜索技能;综合实践活动课上,中国结成为很多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对象。
2.围绕文化,突出育人,打造精品系列活动
一是“情系节日”系列活动。将校本课程与重大节日相整合,通过“编织友谊结”手拉手活动传承学校文化、增进同学感情,通过“我为妈妈送祝福”、“劳动创造美”等活动进行感恩教育和劳动教育。
二是“爱心接力,届届相传”系列活动。在每年新生入校时,由高年级的学生亲手制作中国结,赠送给一年级的新同学,使他们一人校就能感受到一种关爱,也使学校文化得以届届相传。每年六年级学生毕业前夕,学生都要发挥创造力,精心设计毕业作品献给学校,表达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
三是“参与实践、展示智慧”系列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课堂延伸到校外,让中国结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如教师节开展“我为老师送祝福”活动,学生纷纷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龙蒂花,表达对老师诚挚的谢意;元旦前夕举办“爱心大拍卖”活动,学生到街头、公园现场编制义卖,将收入所得用于救助贫困学生,既锻炼了其综合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3.整体规划,美化校园,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走进校园,迎面伫立的是一座文化雕塑:由中国结抽象变形成的三个人形造型,彰显着学校的“结文化”特色,“结红花香,润物无声”体现着学校的育人理念。我校目前的校园文化设计可以分为四个板块。
一是“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想教育板块。其内容包括校训、教风、文化墙、“中国结”标志等,主要分布在教学楼、综合楼的醒目之处,展示了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空间”的办学理念,集中反映了学校近年来发展、变化的足迹。师生置身其中,时时处处都能受到激励和鞭策。
二是“学会感恩,学会感动”的人格教育板块。校园西边的文化墙上设置专栏,展示“中国结在我心中”、“中国结情缘”主题征文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表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
三是“动手参与实践,弘扬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板块。步人教学楼、综合楼,映入眼帘的是楼道和走廊墙壁上的一幅幅造型独特、色彩绚丽、内涵丰富的中国结、龙蒂花作品。在这里,师生不仅能感受到高雅的文化气息,还能体验成功的幸福,品味实践的乐趣,畅谈人生的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
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创新人才”的班级文化教育板块。班级文化建设突出风格统一、各具特色的特点,教室前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鲜艳的国旗,两边是八字学风“勤奋、守纪、乐学、多思”,后墙是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色精心策划、挑选的班级口号。这些个性化的班级口号经典、深刻、催人奋进,时刻提醒着学生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努力。学生亲手制作的中国结、龙蒂花作品不仅装点着教室,而且对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三、和谐发展,构建魅力生态文化体系
一是建立魅力课堂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品味到了学习的乐趣。教育教学活动由课内走向课外,使学生感悟到生活的乐趣,激发了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是建立魅力教师文化。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为学校管理带来尝试与探索,由行政管理走向目标、理念的引领,由行政组织走向领导教师组成的研究共同体。几年来,学校坚持以办学理念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构建学习型、研究型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实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成长为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评价者,其专业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共荣获国家级优质课3节,省级优质课2节,省、市级基本功比赛第一名各1次。
三是建立魅力学生文化。在参与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得到极大升华,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自主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意识增强,综合能力也得到长足发展。在首届郑州教育服务大会上,精美的中国结、龙蒂花作品,以及孩子们的现场演示,颇受与会领导及市民的青睐。学校在此次大会活动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12和2014年,学校“红结飞扬”啦啦操队远赴美国奥伦多参加世界啦啦操锦标赛,途中学生们阳光自信的精神状态、待人接物的文雅举止,引来众多国际友人赞赏的目光。
四是建设魅力校园文化。在每年的校园文化周活动中,风格统一、精巧雅致的校园环境和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展示,受到周边居民和单位的高度赞扬。《河南卫视》、《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等多家媒体,都曾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行过报道。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目前的课程仍以技能实践类、德育类为主,不能全面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二是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关键词】 聋校;数学;校本教材;整合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2
随着课改的深入进行,当前,聋校数学教材的选用上基本是两种情况:一是继续使用人教版的聋校实验教材,二是使用课改后的普小教材。人教版数学聋校实验教材,在教学中我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严重偏离聋生的生活实际、有些知识体系编排不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等。在外出交流中,同行也深有同感。在了解了很多使用普小教材进行教学的学校后发现:普校教材具有大量的教学资源,紧跟社会发展步伐,贴近生活。它是众多专家学者和前沿教师对教育教学研讨的结晶,相对于聋校教材来说,含概了相当的教育教学的超前意识和教育新理念。老师运用起普校教材来,备课准备会轻松些,上课的形式也随着新教材的引导而显得丰富些。但是,普小教材的对象毕竟是给健全孩子使用的,一些采用着普校教材的学校,老师通过实践发现:对于我们聋生来说,普校教材却又是有很多的望尘莫及,因为里面涉及了太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对我们特殊学生来说,陌生的东西太多,困难重重。综上所述,单独使用普校教材或聋校教材都各有优劣,当前真正适合聋孩子的新教材又没专家在搞,我们该怎么办呢?等我们的新教材出来,我们再进行教学改革在当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于是我们学校决定整合和开发适合我们学校学生实际的数学校本教材。我们申报了课题,进行了3年的整合开发研究,现在就这个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
1、不拘一格活用教材
教师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根据当册的教学目标制定好本册的教学计划、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具体到每个课时的安排,选用什么样的教材进行教学则由我们任课老师自己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用我们的老教材进行教学,也可以选用普通学校的教材,而且是不同版本的教材。原则就是尽可能的贴近我们学生实际,适合我们学生学习和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学习材料。如:我们的聋校教材在“运算”单元中一般都是这样安排的,前半单元是计算,后半单元是应用题。计算教学中一般都是这样安排的,出示一道计算的例题,再教学例题的算法,最后让学生模仿、练习、巩固。而后半个单元就是一些应用题,我们聋生对学习应用题非常怕,也学的很困难。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差,加上由于语言的缺失,影响了思维的发展。而应用题恰是思维的体操,玩一些文字游戏,所以我们学生学习应用题时相当有难度的。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也学不会。北师大的一位顾教授在一次讲课中曾提到一个观点,“我们的残疾学生,他能学什么,我们教什么。”是呀,对于应用题,我们的很多学生很努力学了,但还是学不会,那还不如不教。当然,那学生这部分的能力就不培养了吗?不是的,我们的方法是把他结合到计算题中进行教学,在我们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教学。举个例子“在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我们的聋校教材安排如下:
在这样的教材引领下,我们的老师上这类计算课时,也往往只是先教学例题,介绍算理,步奏,接着让学生尝试练习,最后巩固。这样的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整堂课5分钟就会了,后面只是重复的练习。我们参考了普通学校的教材,决定借鉴他们的编排。如人教版新教材在这节的安排中,强调与具体情境结合,强调实际运用,不仅让学生掌握算理、方法、步骤。还让让学生体会到运算的实际意义。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并且根据摘西瓜和运西瓜的事件引出两道例题,
这样编排,既可以突出连加、连减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又有利于学生了解连加、连减之间的联系,并从整体上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同时这样安排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二步计算中第一个加数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例2通过运西瓜的情景图引出连减计算,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计算。把后面的应用题,提前到这里进行渗透教学。这样的情境比纯文字的应用题学生更好理解,更符合我们聋孩子思维直观形象的特点。让学生既能较直观的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数量关系、掌握计算的技能。落实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当然也不是普通学校的教材都是适合我们聋孩子的。如:一年级的教材中第二单元,认识1-5的数,我们聋校的老教材先安排:“认识数1、2、3,再学习认识加法、减法;接着认识数4,再学习4的加减法计算;依次接着认识5……”安排的课时很多。而普通学校的教材在这个知识的安排都是先认识1-5各数,1课时完成,再认识相关的加减法计算,相比较而言,普小的教材这样安排综合性强、跨度大,它是符合普通学生特点的。普通学生现在都进行了3年的学前教育,有了一定的数感,智力发展整体较好。这些知识可能也都会了。而我们的学生就不同,他们可能没有进行学前教育,智力发展也很落后。即使有些学生参加过语训,其数感及智力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所以,在这个单元我们就觉得按普通学校的教材安排给我们学生学习是不适合的。我们就以聋校的老教材为蓝本进行教学。因为它依次认识各数,及加减法计算,步子小,适合我们学生实际。
为了增强地方课程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石刻艺术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申报了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该课题得到了市区级专家的肯定。校长亲自任课题组长,加强了课题研究和后勤保障。课题实施中,学校专门购置了美术相关教具,配置了美术教室、展览室、工作间等,并派送教师到大足石刻景区、永川古镇、巫溪宁厂古镇、荣昌安富――“西部陶都”、北京、南京等地采风学习,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以课程资源为载体,整合创编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为了编写出适合学生的特色乡土美术教材,在市、区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美术教师多次深入石刻景区考察,拜访大足石刻研究院的专家和学者,选取了大足石刻中雕刻精湛,极具代表性的造像《千手观音》《卧佛》《华严三圣》《牧牛图》《父母恩重经变相》等为素材,并把这些素材运用儿童化的艺术语言进行组合,在不同的绘画纸、竹编、纸扇等材料上进行实践,形成了石刻绘画、石刻剪纸、石刻线描、石刻泥塑等独特的创造技法,创编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为了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实施,本着“边实施边研究”的原则,在每周美术课程教学时间内,专设一课时为《大足石刻艺术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使校本课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有效性。于2010年编印了《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分上、中、下三册,供不同阶段学生使用。这套教材,采取了多种形式表现石刻艺术之美,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又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感受民族文化的美,做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三、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多元实施校本课程
为了增强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在“我是石刻宣传家”主题活动中,学校领导带领学生参观了宝顶山石刻、千手观音修复工程现场,并邀请专家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大足石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学习和传承大足石刻所展示的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保护文化遗产,担起传承和宣传家乡文化的重任,真正成为大足石刻文化的宣传家。
再如在“七彩画笔画家乡” 主题活动中,学生深入石刻景区采风学习,将精美的石刻造像,采用剪纸、水粉、线描等手法,在绘画纸、竹编等材料上进行创作,展现家乡石刻之美。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学校还组建了石刻艺术活动小组――线描组、版画组、雕塑组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满足学生艺术表现的需求,学校为师生举办画展,展示师生的石刻艺术创作。
经过多年探索, “大足石刻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课题获2013年重庆市政府教育成果三等奖;学校被评为“重庆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重庆市首批艺术(绘画)特色学校”。 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了独特的大足石刻艺术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充分发挥了大足石刻艺术教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等学校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003-03
19世纪60年代末,美英等发达国家推动了校本课程开潮。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广泛关注校本课程开发,有关教育法规也做出了一些规定。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但是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一直进展缓慢,直至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仍处于初步阶段。
一、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先导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最初对校本课程开发作出了界定: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工作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王斌华认为: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认为: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王嘉烨指出: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从学校自身办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就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促进学校课程开发组织的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组织成员和学校自身的发展为目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经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本校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二)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学都十分注重校本课程开发,拥有自己的特色课程,例如牛津大学的“复合课程”;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麻省理工大学的“跨学科选修课程计划”;筑波大学的“学科综合课程实施方案”等,这些都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这些著名大学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就是通过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形成大学自身的学科特色。我国许多高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主要有:
第一,一部分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如兰州大学地处西北,充分利用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优势,于2005年在体育课程中开设了“锅庄舞蹈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湖南吉首大学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具有湘西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教授称赞“吉首大学是湘西人的骄傲”;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重点建设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如民族医学与方剂学、民族医学与内科、儿科、妇科等,为右江革命老区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作为”的基层医疗卫生专门人才……这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实践中凝炼自己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奠定了基础。第二,总体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收效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多是教师的个人行为,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数量极少,且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学校以及民办高等学校。第三,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不高。多是依靠单个教师的力量,缺乏集体的合作与科学调整,质量低下,难以保证需求。
二、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理论体系构建,不能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较好的理论指导
目前,课程专家的数量非常有限。随着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大范围启动,课程专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一个短期内难以突破的瓶颈,也就致使理论体系的构建还需较长一段时期,这无疑会给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带来阻碍。
(二)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缺乏系统性,且各阶段都存在不足之处
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跟开发过程缺乏系统性有着直接关系。目前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前期缺少计划性,缺乏对本校学生需求的评估,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开发过程中,主要针对教材开发,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开发;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评价应是多方位多主题的,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课业成绩的评价。
(三)高等学校缺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教育轻课程”的现象,导致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都缺少应有的课程开发知识以及相关的培训,而高等学校和教师应有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正是高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
三、相关建议及对策研究
在高校扩招之后,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选,大量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工作。这不仅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高等学校应该适时调整课程结构、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高校本课程开的质量,以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加强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设
理论对实践有着指导意义,没有完善的理论指导,实践就无法很好的进行。国家需加强对课程专家的重视与培养,鼓励课程专家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但不能急功近利,理论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况且就我国目前而言,有关高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还没有明显的建树。
(二)高等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应逐步完善课程开发体系
第一,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重视课程专家及社会同行人员的参与。高等学校课程的专业性强,教师的学科知识丰富而课程建设知识薄弱的现状,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单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各方人员的合作,课程开发小组的成员至少应该包括该学科专家,专业教师,管理人员以及课程专家和社会同行人员等等。
第二,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师资状况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因素,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依靠教师的专业能力。因此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以及成败。为此,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除了校外培训外,应有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要着重激发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兴趣和愿望,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其次,在管理层面,要建立合理的激励体制,激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可以启动经济杠杆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促使教师在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唱好重头戏。
第三,对学生的需要和学校校本课程资源、条件进行评估。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学生的需求就成为开发过程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学生的认知需求、心理发展的需求及将来的就业需求等。同时,高等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条件,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不对学校自身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和条件等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的话,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考文献:
[1]王舒.草原文化与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内蒙古教育,2011,(1).
[2]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医疗体育 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下简称《纲要》),成为现阶段普通高校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统一的体育课程体系和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一定冲击。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医务人员,如何把体育教学与学生所学的医学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锻炼学生身体,又为将来所从事的医学事业服务,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医学院校是以医学为专业特色的学校,这对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体育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中,医疗体育作为综合治疗的一种措施,日益受到重视。在医学院校正确合理地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有效地融入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连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起被称为“三级课程”。校本课程的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评估,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条件和学校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理应挖掘、继承和弘扬医疗体育中的精髓,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与以往课程不同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独立开放的体育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科学地锻炼身体,获得独立从事医疗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充分发挥医疗体育“身心兼修”的育人功能,为振兴中华服务。医学院校开展医疗体育的教学,是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医疗体育技能和专业素质的特色教学,是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在体育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将对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2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依据
2.1 社会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和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对以培养高等医学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医学院校,应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结合学科特点,改革教学内容体系。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着偏差,受学科发展水平的限制,尚未进入稳定的、特色的、个性化的发展阶段,仍旧参照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执行。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等学院的调查,结合本校体育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得知医学院校必修课设置的项目中开设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三大球和田径项目上,在调查结果中都超过85%,这些项目都是我国学校体育领域比较传统的体育项目,且在高校开展的时间较长也比较广泛。为此,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符合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体育学科,适应医学教育模式转变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势在必行的。
2.2 整合医学资源优势,体现医学院校优势特色
医学院校体育学科建设应充分利用医学资源,发挥其它院校所没有的教育优势,开发校本课程,突出了医学院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是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首先结合医学生的未来职业需要和适应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增设新课程内容,体现优势。如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健身处方教学,让学生学会既能开诊断处方,又能开健身处方,适应社会对医疗服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需要;护理等专业开设形体、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等内容实现塑造优美的形体,培养优雅的气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为从事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增设医疗保健体育。
2.3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医疗体育的宝贵遗产
医疗体育历史悠久,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体育进行医疗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就有了用舞蹈、导引、按摩治病的各种记载。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推出的“五禽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及以后发展的各种流派的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成套的医疗体育方法,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我国独特的风格,自成体系。西方国家的医疗体育则是利用一些器械如肋木、体操凳、滑轮、重量及徒手体操等以专门锻炼身体各部,是以功能训练为特色。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体育专家和医学界专家的合作下,我国在使用医疗体育防治高血压、慢性冠心病、神经衰弱、糖尿病、颈椎病和肩周炎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祖国医学不仅把体育锻炼运用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上,而且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也运用在治疗和康复上。医疗体育在健康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体医结合知识和技能方面,医疗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体育应成为医学专业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3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医疗体育是利用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体育运动和自然因素,如日光、空气和水等,预防和治疗疾病与创伤,并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和劳动力的一门医学科学。它对健康人来说,是一门预防医学;对病人来说,既是治疗医学,又是康复医学。发展至今,医疗体育在医学科学中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界,人们将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之为“体育疗法”。 医疗体育作为医学院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可以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同时,医学专业学生如果能够学习和掌握医疗体育方面的知识,身体力行地为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服务,这对医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职业实用价值。
4 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的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医学遗产的不断挖掘和现代医学与体育运动的发展,医疗体育的种类和方法不断丰富起来,临床上常用的体疗种类和方法多样,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开发医疗体育校本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一下几点:
4.1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对教师实行职前培训,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专业化技能。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周期。
应对学校已经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需进行大量的多层次的评估整合,通过与专家结合进行访谈、问卷等调查,获取诊断本课程设置的信息,为学校构建校本课程可能的框架结构提出建议。
4.2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应根据医学院校的教育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南》,进一步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形成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对学校育人目标起支撑作用的适应学校办学背景、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结构。
4.3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开发之初要初步形成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成立由专家、院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管理细则》和《校本课程评价指南》。建立校本课程的决策程序与内部课程监督机制。
4.4 医学院校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评价方面,应综合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对医疗体育校本课程进行诊断,通过评价来发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以及实施结果达成课程目标的偏离情况,为新一轮课程实施中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依据。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打破现代体育教育标准单一化的模式,提倡多元文化体育教育。为了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学生传授医疗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加深学生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防病治病的体疗方法,进一步拓宽医学专业学生医疗技能的知识面,研发医疗体育校本教材,建构起具有医学特色的医疗体育校本课程,开展医疗体育教学在医学院校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教体艺[2002]13号.
[2] 张永谊.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0.
[3] 国伟,周利.某医学院开设医疗体育课程必要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12):63-65.
[4] 杨黎明.学校体育与医学教育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402-403.
[5] 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6] 钱星博,严静.医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发展[J].体育科研,2000(2):45-46.
[7]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课程体系根据目前教育发展的现状所作出的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1.调查研究
在开发数学校本课程前,我们对学生做了这样一个问卷调查:“你认为数学是什么?”80%的学生认为“数学是运算”、“数学就是数字”、“数学是+-×÷”。这样的结论反映出我们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还是没有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把学生束缚在了一个有限的圈子里,这样一来数学就成了一门僵死的学问,一串没有感情的数字。这样的认识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忽视了数学教育的本质,使数学教学变得生硬而毫无趣味,致使不少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显然和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因此,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试图通过开发和实施多元化的数学校本课程,让数学学习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接纳数学,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2.基本模式
(1)序幕。故事引入。从调查资料的分析上看,由于受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冲击,有20的小学生在低年级对数学有一种害怕心理,总认为学习起来不那么有趣,不像寓言故事那么吸引人。为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上网查找改编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如《数学王国选国王》、《神奇的小数点》,还有数学家高斯的故事,阿基米德的故事等等,并以科学家的故事勉励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此作为孩子启蒙教育中重要的一课。这样也使孩子在数学课上同样感受到学习起来有“故事”,这样的设伏,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事先预设的“圈套”,便于校本课程的实施,也消除了学生的畏惧心理。
(2)过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指出: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数理逻辑的运算需借助具体的实物来表现。也就是说,小学生数学的学习应在大量具体的操作性活动和趣味游戏的基础上逐步向抽象的符号运算过渡。为此,通过研讨,我们制定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学习实践模式,即“问题情景――动手操作――拓展与应用”,并让其尽量符合学生相应阶段层次数学知识和认知上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游戏中学数学,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反思,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3)尾声。写日记。要求学生在活动和游戏中收获自己的甜蜜,发现和积累新知,分享活动的成果,并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二、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
1.活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师只交给学生基本的方法,但是学生年级低,不一定理解,也不懂得怎么办,只有借助于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才易于理解。如在教学生理解“一定”、“可能”、“不大可能”、“不可能”这些术语时,可通过反复变换红球和白球的数量的方法来现场给同学们演示,演示完后,再让学生亲自试验来印证,使其真正理解这几个概念的差别,而后教师关键处的几句讲解表明结论;再如在教学生认识周长和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我找来一根铁丝,通过变换各种不同的图形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周长,这样几次三番学生就会形象地得出周长就是一个图形当中最外沿的部分,它是长度。这样通过演示和学生反复的动手操作,学生就能很容易明白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2.游戏
鲁迅曾说过一句话“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运用玩具和游戏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对有关平移知识的学习,可以依托游戏――俄罗斯方块来进行,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从而在玩游戏中知道了平移的知识和技巧。
3.交流
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就都拥有了两个思想。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时,学生是最有效的资源,因此,多给学生说话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的思想在相互的碰撞中产生火花,这样得到的将会是更多的思想的精华,也会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4.拓展
教材是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们要走出课堂走出课本,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实践舞台,也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如: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后,我们进行了《制作年历送老师》的校本活动,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年历卡,不仅巩固了年月日知识,也知道了年历的编排和与星期、月份等的关系。同时在进行了调查访问、网络搜索后,获得了丰富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
都说是万事开头难,其实不然,一开始,我们的校本课程进展顺利,但是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越到后期开展起来就越难,以至于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课程开发就很难继续推进。
1.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变革现有的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件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一般中小学又没有过多的剩余人员,广大中小学尤其是小学教师本身就人员相对短缺,这些教师担任的课节又多,如果再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必增加他们的负担,易造成过度疲劳,因此,课程开发要求变革原有的考核机制,它要求重新合理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定期的开展阶段性成果小结并采取鼓励性措施持久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赶急图快,急于呈现教材
由于对课程理念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到位,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师们看来,编写出教材来,研究才算取得了成果,课程开发也就宣告结束了。于是,一时间东拼西凑者有之,依葫芦画瓢者有之。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最终呈现形态的一个方面,真正的课程是需要建立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来支撑的,诸如时间的分配和课时安排,学生的人员分流,场地安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教师工作量的界定,进行的课题研究等等都是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一、激发兴趣,提升学生活动参与度
校本课程以学校基本资源为依托,结合学校教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文化资源及学生实际,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开设的,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更好地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开设的“我身边的安全校本课程”,从学生的学校安全、社会安全、家庭安全等方面开展安全知识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从中了解到学校安全、家庭安全及社会安全对个人的重要性,从思想认识上发生转变,切实提升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为以后的安全行动作好铺垫。在学生思想发生转变基础上,指导学生积极开展安全调查活动,发现身边的安全问题,结合具体的安全事例加深警示,积极进行安全调查综合实践活动,发现学校、社会、食品、交通等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给身边的人提醒,同时针对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议,橛行П苊獍踩问题提供保障。
二、开发资源,有效推进资源利用
校本课程立足于自身资源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对学校、学生、家庭、乡土等多种资源进行筛选,有选择性进行利用,充分发掘出包含在其中的对学生成长有益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深化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1.学校教育资源的拓展。学校教育围绕国家课程方案展开,有计划地加强学科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有针对性开设与学科知识联系密切的校本课程,如围绕语文学科开设乡土文化探究学习、结合地理学科开设家乡风貌的调查、与生物学科相关的自然资源调研、围绕音乐课开设的家乡歌谣学习等,既加深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又促进校本课程资源的研发利用。
2.自然资源的开发。自然生活与学生息息相关,及时将自然生活融入校本课程中,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通过对家乡自然风貌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资源及经济特色等有全面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奉献家乡的情感。
3.家庭资源的利用。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如家庭文化氛围、教育方式、家长个性特长等,在课程开设中,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家长资源,提升学习活动的质量。如在开展家乡文化探究活动中,有的学生家长的剪纸水平很高,可以作为活动的指导教师,开展剪纸活动相关指导,大大提高了学习活动的针对性与活动质量。
三、强化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校本课程立足学生、学校、学科知识、相关资源,有机结合统一后形成综合性的探究活动,活动中小学生主动参与,提升了学习兴趣,训练了动手、动脑等能力,促进了认知、思维、交流、沟通等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提供了保障。
如有的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乡土文化课程,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开展活动,先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主要有:了解家乡自然风光、资源特色、风土人情及文化等,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处理资料及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再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开展活动,如自然景物组、特色资源组、文化组等,从不同角度开展探究活动。学生利用一段时间进行搜集整理,教师进行过程指导,最后进行成果展示。
一、庆有丰富的《石油与科学》课程资源
庆阳地处祖国大西北、陕甘宁三省的交会处,境内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但是,庆阳是甘肃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石油资源储量为28.47亿吨,2004年原油产量为205万吨;西峰油田已探明三级地质储量达4亿多吨,开发前景极为广阔。这是中国石油近十年来找到的第一个大油田。庆阳境内分布着14个油田、63个开发区快、1300多口油井,有众多的现代化的石油化工企业。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农村学校的重视,学校一方面缺乏资金购买实验仪器,教学只能“纸上谈兵”,另一方面面对满山遍野的油井、隔墙而立的现代化企业“望洋兴叹”。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这是沟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二、《石油与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和各种专业活动。课程开发涉及到一些基本的技术问题,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后来遭受各方攻击,但现代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都是围绕这四个基本问题建构起来的。舒伯特(W. H. Schubert)把从这四个问题中归纳的“目标”、“内容”或“学习经验”、“组织”和“评价”称为课程开发的“永恒的分析范畴”
1、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灵魂,也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和标准。确定课程目标要依据三个来源——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综合各种因素,《石油与科学》校本课程目标可以确定为:立足庆阳石油基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整合发展;通过学生与石油基地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探索、参与、感受和创造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通过对石油基地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具体表现在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石油勘探、开采、冶炼、运输的初步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参观、体验、探究、合作和综合等各种方法,使学生理解石油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2、选择课程内容
确定课程目标之后,选择课程内容非常重要。为了使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课程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能否按照设计的课程内容完成任务;课程内容是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课程内容是否符合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通过这些内容能否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和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综合性。《石油与科学》校本课程的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构建。“三个方面”是指课程的形态以三个专题的形式切入。一、石油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石油的形成、石油勘探、石油开采、石油冶炼、石油运输。二、石油与生活,主要介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石油产品。三、石油工业与环境,主要内容有:非法“土炼”石油的危害性、石油工业与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治理、石油工业与可持续发展、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3、组织实施课程
泰勒指出,为了使教育经验产生累积效应,必须对教育经验进行有效组织,以使之相互强化。“组织之所以被视为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因为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的效率以及在学习者身上所产生的主要的教育变化的程度”[2](P83) 组织实施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组织实施《石油与科学》校本课程。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课堂教学应该丰富多彩。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辟生活课堂。除了常规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定期邀请长庆油田的专家来校讲座。还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石油生产现场,请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直接讲解。
再次,作业方式尽量多样化。学生可以个人撰写参观感想、描述石油工业某环节的生产流程,也可以小组讨论石油工业的热门话题,也可以分组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总之,根据学生的兴趣,作业应多样化。
4、开展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一方面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保证课程有较好的效果和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该采用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教师、家长、专家、同学、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多运用正面评价,多运用鼓励性评价,课程结束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态度和表现,给每一位学生都写出鼓励性的评语,评价时注重的不是学习结果的好坏,而是注重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使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l]崔允郭.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走进新课程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