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社区卫生服务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卫生服务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区卫生服务方式

第1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贵州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试行)》为标准,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水平为目标,全力推进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大力提升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防治需求,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充分体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性特征和区域医药文化特征,推进中医药服务与技术创新,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活力。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有效、便宜的中医药服务。

二、目标任务

以提升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构建县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形成和完善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县中医院为龙头和支撑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切实推进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加强硬件软件建设,逐步配备完善人才队伍,至2018年12 月30 日全面建成全县14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所带来的健康水平快速提高,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三、实施方案

(一)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印江自治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卫计局医政医管和中医药管理股,由樊越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吴松江、刘兴洪等2位同志负责具体办公。

(二)开展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能力基本情况调研 要求于2017年4月底前摸清统计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具有中医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资格、西医专业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及乡村医生熟悉中医药知识的人员情况、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能够调剂用于中医馆建设的具体情况、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具有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可以调剂用于中医馆建设的具体情况。在卫计局医政医管和中医药管理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总统计上报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工作决策实施提供依据。

(三)拟定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需求包括人才需求、业务用房需求、设施设备需求目录,为争取项目、筹措资金、组织实施打下基础。

(四)组织实施

1、编制项目报告

根据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人才需求、业务用房需求、设施设备需求目录,分析汇总,编制人才需求计划,编制业务用房(原则上以现有办公场所进行调剂)和设施设备需求项目报告,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人社局、财政局等主要部门报告。

2、资金筹措

根据上级项目资金,统筹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资金需求,积极争取中央配套资金和多渠道自筹建设资金,采取以项目资金为主、不足部分单位自筹、卫计局统一协调的方法,做好资金预算安排,初步概算每个中医馆装修费用人民币8万元、器械配备人民币10万元,合计18万元,如需新建房屋另行计算。在暂时没有项目资金的情况下,由局党组向自治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汇报解决当前资金。

3、项目建设范围、内容和建设方式

3.1建设范围

在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2015年已建4个乡镇(板溪、刀坝、合水、杨柳)卫生院;2016年已建缠溪卫生院;2017年建设朗溪、中兴,拟建洋溪、木黄、紫薇、杉树、沙子坡、天堂、新寨、罗场、峨岭、龙津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2建设内容

以《贵州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基本标准(试行)》为标准,将中医诊室、治疗室、中药房等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在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内,布局流程符合医疗卫生服务要求,集中开展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一体化中医药服务,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域,便于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结合我县实际和各单位具体情况,尽量达到以下水平。

(1)中医科室设置

a、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含民族医,下同)科独立设置,并设中医诊室(2个以上)、中医治疗室(2个以上)等,每间诊室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诊室外悬挂科室标识牌(字体为金字行楷、隶书等常用字体,深色背景,使用规范名称)和出诊医师个人信息牌(包括医师照片、姓名、职称、特长、出诊时间等)、每间治疗室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有条件的可以设置中药煎药室、中药库、治未病室、中药熏蒸室、示教室和候诊区等。

b、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原则上设在机构的一楼或沿街等突出位置,装修装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色调一致,风格古朴,门窗可悬挂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对联,走廊、诊室张贴中医药知识宣传栏、宣传图片等,诊区外悬挂“中医馆”牌匾(字体为金字行楷、隶书等常用字体,深色背景),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人文关怀,形成中医药文化浓厚氛围并相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心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50平方米,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平方米,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以适用为原则合理安排。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内悬挂中医馆基本情况介绍和所有中医医务人员基本情况介绍。中医科室、中医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等悬挂相应的规章制度。

c、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等基本设备,并配备10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选配参考详见附件6)。

(2)中药房建设和药事服务

a、中药房原则上在中医综合服务区内相对独立设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国中医药发[2009]4号)进行建设。中药房总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中药库房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中药房分区标识清晰,药品排列整齐,房屋通风、干燥、避光,配备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电子秤、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要结构规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

b、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应与业务需求相适应,中药饮片(含中药颗粒剂、民族药制剂)原则上不少于300种,中成药不少于100种,且药品质量良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以向合法药品经营企业采购为主,鼓励培育和使用梵净山道地药材,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c、有条件的可按照《医疗机构中医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9]3号)要求设置煎药室提供煎药服务,其使用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平米,配备药架、操作台、煎药机、冰箱、药桶等设备,并建立完善的台帐资料,也可与上级中医医院或有合格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等进行合作,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提供中药饮片配送、代煎代送等服务。

(3)中医药人员配备

a、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资格、西医专业从事中医诊疗工作及乡村医生熟悉中医药知识的人员情况,每个中医馆尽量安排1名以上人员首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在本区域内对中医相关人才进行调剂安排并报局机关备案,自治县卫计局根据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人才需求计划,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县人社局、财政局等主要部门报告,采用引进、招录、调配等方式,逐步实现每个机构中医医师不少于2名,占本机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b、从事中药饮片调剂的,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煎药室工作人员,应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考核由县级以上(含县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C、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工作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并获得符合规定数量的继续教育学分。其他非中医药专业卫生计生人员应经过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4)信息化建设

a、接入并使用中医健康信息平台,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名老中医知识库、古籍文献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远程会议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等。

b、鼓励使用移动互联网、智能客户端、即时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收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服务,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应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5)规章制度制定执行

a、制定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适应的中医馆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医行业诊疗技术规范,规范从业人员诊疗行为,制定执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职教育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

b、制定人才培养制度和激励竞争机制,采取争取国家项目培养、配备系统中医药学习教材和资料、集中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专家讲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学习效果与考核和职称挂钩等方式,激发人员内生动力,酝造浓厚学习氛围,提升人员内在素质与水平,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c、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

d、建立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将中医药基本医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等情况,纳入人员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内容。

e、建立管理机制,明确1名熟悉中医药政策法规和中医药业务的领导负责中医药工作。

f、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医疗事故风险防范、管控和处置能力,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3.3 建设方式

(1)场地建设采用项目招标方式由局机关统一进行。

(2)设施设备采购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由局机统一进行。

四、预期目标

全县中医馆建成后,能够基本实现:

(一)中医医疗和康复服务

1、能够提供以中药饮片、针刺、艾灸、刮痧、拔罐、推拿6类为主兼顾敷熨熏浴、骨伤、肛肠、中医微创、其他类等中医药技术方法服务。

2、尽量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人中,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提高病人治愈率和满意度,突出中医药在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中医药的特长和优势。

3、能够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疗方法和中医药理论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

4、鼓励培育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特色专科,坚持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临床疗效。

5、中医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30%以上;中医处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30%以上;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达5%以上或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例达10%以上。

6、中医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达90%以上;中药处方合格率95%。

(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1、规范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不低于国家基本要求。

2、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知识宣教等中医药健康教育,注重发挥权威中医类报刊等媒体的健康传播作用,在健康教育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的种类、数量、宣传栏更新次数以及讲座、咨询活动次数等方面,应有40%以上的中医药内容。

3、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2种以上慢性病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参与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把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内容纳入居民健康档案,所有居民健康档案均有中医药内容。

4、针对老年人、儿童、妇女、亚健康等重点人群,制定中医药保健方案,开展常人体质辨识、药膳食疗、针灸经络养生、推拿按摩、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治未病”工作,推广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保健运动。

第2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一、工作任务

(一)医院将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统筹管理,合理安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根据活动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二)医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优势,主要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任务。

二、具体要求

(一)完善工作方案。

医院将根据本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辖区内工作的实际需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支持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制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二)派驻医生。

医院每周向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派出高年资主治医师不少于2人次,每年工作任务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和评价。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医院退休专家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三)人员培训。

医院将支持各卫生服务站,选派人员进修学习;医院在举办学术讲座专家讲座时应通知卫生服务站参加;指导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待一定时候可进行科研合作。每年至少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2次培训。

(四)建立双向转诊。

根据医院双向转诊实施方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院长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社管科,负责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各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工作责任制,负责联系协调工作。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取得成效。

(二)完善监管机制。

医院与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和完善管理机制。医院要建立定期督查制度,明确督查内容,采取随机抽查的办法,加强对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监督指导,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予以表扬,对任务落实不好、存在严重问题的通报批评。

第3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潍坊市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专项调查,并随机抽取各社区服务站人事管理人员和部分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35份,收回228份,问卷回收率97.02%。

1.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结合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如《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卫生院调查表》《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调查表》等,结合本研究重点,设计《潍坊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调查表》,主要包括:卫生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情况;地区和医疗机构分布情况;人力资源配置影响因素。

1.3 质量控制及数据分析

调查由市卫生局牵头,调查员皆经统一培训,具有丰富的调查经验,调查过程遵循统一操作流程。所有资料经审核后利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用SPSS l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区域分布现状

如表1所示,此次调查共涉及4个城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27个街道,人口总数为85.67万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0.549个,每千人口拥有护士0.514个。其中,坊子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为0.346个,每千人口拥有护士数为0.370;经济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为3.190个,每千人口拥有护士数为2.328个。由此可见,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平衡现象。同时,在职人员中在编人数占总人数的46.23%,特别是奎文区仅为35.94%,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职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占77.18%,最高的寒亭区可以达到90.67%,但经济区仅为68.82%。

2.2 人力资源配置影响因素调查

参照钟爽[2]和荆丽梅[3]的研究,将人力资源现状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2大类:人才招聘录用影响因素和离职倾向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在人才招聘录用影响因素中,按照应答人数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才供需矛盾突出(85.63%)、不满意单位待遇及后期发展(76.23)、人才引进机制不自主自由(47.55%)、录用制度不够公平合理(40.74%)、录用门槛太高(10.35%);在离职倾向影响因素中,按照应答人数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75.37%)、薪金待遇与生活条件(65.84%)、岗位培训与考核激励措施(61.53%)、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42.27%)以及岗位责任与工作压力(35.83%)。

3 讨论

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第一组成部分,是卫生系统维持和发展自身功能的关键,它影响整个国家的卫生水平。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制定卫生人力资源配备标准为社区2 000人/医生,4 000人/护士,相当于每千人口应配备医生0.5个,每千人口拥有护士0.25个。调查发现,潍坊市城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0.549个,每千人口拥有护士0.514个,可见医护人员配备已经达标,特别是护士还超过2倍多。这可能与近几年国家重视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以及潍坊作为全国卫生事业改革的试点城市,卫生事业发展较好有关。但是仍然发现,各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平衡现象,差别近10倍多,并且发现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有近一半以上的人员不在编。这一结果正好呼应了后期对人力资源配置中人才招聘录用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单位编制和人才引进机制的限制较多,用人单位无法自主引进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引起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少(77.18%)。

基层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配置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调查发现,在人才招聘录用影响因素中,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居首位,典型表现是高学历特别是本科及以上的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大家对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热情并不高,多数认为在基层工作会妨碍后期发展,而基层单位对于高学历人才急需紧缺。除此以外,收入满意度越差,职工的文化程度越高;工作量的饱和程度太大或太少,对岗位培训、考评程序和考核结果的满意度越差,则职工的离职倾向相对较大。

《2006中国卫生人力报告》的数据显示,医师认为离职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压力大(24.8%)、工资待遇低(21.9%)、发展机会少(16.5%);医院院长认为单位吸引人才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工资待遇(57.7%)、指标和编制(53.6%)、家属安置(44.2%)、住房条件(40.1%)、工作条件(33.2%)等[4]。由此可见,较低层次的物质需求仍旧是影响卫生人才流动的最主要原因,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在用待遇、事业吸引人才的同时,也不应忘了与员工做朋友,积极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实行人性化管理,这些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层人才的流动。同时,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时也应有针对性地向培养基层应用型人才倾斜,弥补基层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学历过低这一现状。

参考文献

[1]刘阳.锦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6.

[2]钟爽.我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基本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第4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在当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社区卫生服务被当作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倍受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强调疾病的三级预防,希望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和最便捷的方式增进居民的健康,显然它是个好东西。但是,人们似乎感觉到推行社区卫生服务并不容易,也并不顺当。这种“不容易、不顺当”的感觉其实是“条件不满足”所致。

最近,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的制定工作,目的是以法规的形式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保证和指导。“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条例”就是要全面调动各种资源,实行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等单位名尽其责的协作方式共同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创造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的条件。这是值得称赞的举措。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居民认可的服务质量,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核心在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质量。仅是加大投入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恐怕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居民信任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服务,这才是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最根本的条件。

若想要吸引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力,还须有医学教育、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报酬、技术职称晋升等政策相配套才可,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草创阶段,吸引退休医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然而,当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来办时,完全依赖退休人员就绝不是长久之计,似乎没有见到发达国家的社区卫生服务有依赖退休人员的成功个案。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站)工作者的收入与三级医疗机构人员差距过大,又如何能吸引人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并长期潜心于社区卫生服务呢?

我个人认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医疗机构的纵向整合。只有二、三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构筑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若在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不能有效地实现这一点,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生命力和持续地发挥其作用的前途是令人担忧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参照国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发展经历,我认为医疗服务原本就是一种“信誉品”,而社区医疗体系建设更需要打造高质量的“信誉品”。但是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可靠信誉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充分的条件予以支撑与配合。如果我们通过努力建设起高质量服务的社区医疗,那么“好酒不怕巷子深”,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一定会受到居民的欢迎,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状况才会从根本上改变。

第5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补偿问题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障碍,亟待解决。通过对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进行研读,深入探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具有普适性的措施意见,以便更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机制,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60

随着新医改的实行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其中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经费补偿机制与其内容、方式不相适应,是制约着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1 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机制现状分析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分析,机构在经营过程中要能运转,在经济上必须要能使其投入的成本得到科学有效的补偿,否则机构将无法维持运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产品、服务大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在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如果提供的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得不到有效合理的补偿的话,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就会下降,甚至减少对该产品的提供。所以合理的经费补偿体系至关重要。

1.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的基本构成

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补偿构成有四个。首先,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5%是政府的财政补助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存在一些得到政府补助较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依靠本身的业务量及药物加成等收入来维持运营。第二,对于“以药养医”的说法,根据近些年的政策调整,以及实际调研,过往通过“以药养医”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降低了对“药品销售”的依赖。调查结果显示,自从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药品定价得到规范,8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价的举措,这意味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补偿中,药品加成收入所占的比重已经不断缩小。第三,直属承办医院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主要经费来源多为直属承办医院的投入,直属承办医院的社会医疗服务机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予以经费补偿。第四,自身业务收入,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收取的一定费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收入主要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自身业务收入的高低取决于社区提供服务的质量与数量,它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补偿。除了以上所述主要的补偿渠道之外,还有一些数量比例比较少的其他收入,其中包括救护车收入、废品变卖收入以及一些获得立项的项目或课题经费等,广西区内每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根据各地的差异有所不同,但是大体趋势是一致的。

针对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抽样调查,所抽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构成比例如表1。

1.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来源比例分析

各级财政部门正在调整投入比例,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按规定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市、区,下同)财政部门是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安排、拨付及管理的责任主体。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由中央、自治区、市、县级财政共同承担。中央和自治区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市、县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予以补助。2011年,人均25元/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中央、自治区、市县财政按照80%、12%和8%的比例承担。今后,提高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新增地方负担部分,由自治区和市县财政按照6∶4比例承担。

2 目前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的经费不足

从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可以知晓,自2011年开始,年人均2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中央、自治区、市县财政按照80%、12%和8%的比例承担,中央和自治区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市、县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予以补助。自此以后,所提高的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新增地方负担部分,由自治区和市县财政按照6∶4比例承担。

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对服务的具体项目采用总额预算的方式,对六位一体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采用按人头付费的方式,而对其他医疗服务则采用按项目付费的方式进行收费补偿。调查得出,按照这个标准国家进行财政拨款,这个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影响了提供医疗服务质量的水平,而且广西每个市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各异,每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营水平各异,政府采用统一的经费补偿标准加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营的负担,使得相关的医疗资源无法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2.2 经费补偿途径比例不合理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途径可归纳为政府投入、直属医院投入、药品收入、自身业务收入、其他共5个方面。调查研究发现,这些途径的比例尚不合理,药品收入、自身业务收入、其他这三个途径占主导,这样的比例加重了机构经营的负担,医疗人员的福利待遇大部分时候要依靠自身业务收入来补给,而医疗行业并不能依靠需求刺激来增加盈利,所以该比例模式很难保障医疗人员的待遇,这会直接影响到所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

2.3 仍未形成长效稳定的经费补偿机制

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得到了财政不同程度的投入(如设备维护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但仍未能形成长效稳定的经费补偿机制。社区卫生服务这块的经营发展费用没有被纳入国家卫生事业的常规预算之中,没有良好的补偿机制会严重制约准公共产品的质量,这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总的来说,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范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首先,普遍缺乏保障性补偿投入,即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投入,通过实际调研,笔者了解到非直属医院需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卫生服务机构的土地租赁、房屋建设及硬件设备等费用开支,仍然需要机构自身来承担,增加卫生服务机构运营成本的同时,更将直接影响其提供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其次,缺乏竞争性补偿投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包括重点技术项目、创新技术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缺少相应的技术创新投入支持制度,这无疑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科研工作的开展,阻碍了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3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机制的改革措施

3.1 科学制定和完善经费补偿标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广西地区各市县发展水平各异,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规模不同,所以补偿标准也应该根据各机构的级别设定补偿标准,而且经费补偿标准不应“一刀切”,应根据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节。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公共产品理论,以其视角探讨当下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补偿标准的改革,为达成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准公共产品服务的目标,根据自身地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适合自身的标准是前提。具体包括因地制宜分目标、分步骤,逐步探索与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本预算体系、经费效用考核体系相适应的不同的定额补偿标准。明确补偿标准,应以补人加补物的标准相结合。政府应加大财政的投入,保障医疗基础设施的提供,保障医疗人员的福利待遇,调动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的积极性。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人员福利待遇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的,大部分医疗设备也是由国家财政保障的,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医疗人员靠业务收入获利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调动工作热情。

3.2 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偿来源的比例

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偿来源的比例,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偿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医疗政策、医疗服务需求供给变化等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方式可以经常性补偿及专项补偿两种模式开展,经常性补偿占补偿总额的八成左右,而专项性补偿约占两成左右,并且专项补偿需纳入机构建设专门予以安排。目前,药品收入、自身业务收入、其他这三个比例占主导,加重了机构的经营负担。一是需要通过市场的调解作用,以缓解政府单方面补偿方式的不足与压力;二是为保证建设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实行资金封闭管理制度,防止出现截留、挤占或挪用建设资金的违规行为。

3.3 建立健全补偿政策,形成长效稳定的经费补偿机制

首先,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保障机构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同时,以保障医务人员合理待遇为原则,同步落实补偿政策,建立稳定的补偿渠道和补偿方式;其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坚持以投入换的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后,在工资总额核定方面,各地要按照核定的服务工作量和编制人员数,参照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工资总额。政府需要负责承担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按扣除政府补助后的服务成本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并逐步调整到位,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军,姜润生,祁秉先等.云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现在及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3,(4).

[2]高兰,刘丽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存调查[J].社区,2005,(03).

[3]陈金华,彭晓明.对社区卫生服务经济补偿机制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5,(06).

第6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1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

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要以社区卫生服务为载体。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重点同预防保健工作的内容是相互契合的。作为一种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形式,社区卫生服务坚持以早期预防和干预为主,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改进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从源头上保护与增进群体健康,这同预防保健政策的初衷是相一致的。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平台的疾病预防和保健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如对于危及群体健康的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问题,在社区中预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对疾病进行早期教育、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地缘优势,有利于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和健康管理的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通过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健康管理。只有社区卫生服务才能切实掌握社区的疾病谱,对大病、重病、慢性病实行系统跟踪管理,并据此制定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康复计划,使不同人群增强健康意识,养成适合其自身特点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增强预防保健工作的效果。

2基本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

基本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和目标,即满足民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并控制医疗费用。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政策,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可以形成良性经济循环,从而为民众提供高耗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机构能以较低的资本构成卫生服务中心,因而成为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单位。且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所实行的属地管理原则,使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趋向均等化,客观上要求巩固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其次,社区卫生服务通过不断增加居民对优质低耗服务的利用,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促进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远低于城市上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费用低廉,而且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于一体,大部分小伤小病的治疗,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预防、康复都能在社区用低成本得到很好地解决。这样,病人的支出减少,使医疗保险的支出成本大大降低。

3农村合作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

首先,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可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广覆盖过程。一方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向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卫生服务并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从而推动合作医疗的发展。另一方面,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可以丰富合作医疗的内涵,不断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和筹资渠道。原来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目标定位偏低,医药费报销仅限于门诊费、部分药费、检查费等,作为分担风险的费用保障机制,它的受益者只是患病人群,健康人群得不到任何形式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将健康保健内容融入合作医疗,赋予了合作医疗新的内容,解决了过去合作医疗保障只面向少数人的矛盾,不仅分担疾病风险,而且对没有发生费用报销的参保对象,开展健康检查、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服务。合作医疗保障体制与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相结合,做到有病经济补偿、无病保健服务,在坚持对弱势人群照顾的同时,兼顾其他社区人员的医疗需求,可提高群众自愿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可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问题开辟一条渠道,而这一渠道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第7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区卫生服务;资金补偿机制

一、引言

拉萨市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了轨道,但是至今仍未形成合理稳定的资金补偿机制,这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为此,本文将以拉萨市城关区为例,深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补偿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二、拉萨市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补偿机制现状分析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补偿渠道单一

拉_市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补偿的渠道目前为政府财政补偿、自身业务收入、药品销售加成以及直属单位补偿,以投入主体为政府以及卫生服务机构本身。而政府财政投入又很少,所以必须靠自身的医疗服务收入来维持机构的运营,这样单一的补偿渠道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力不从心。

(二)资金补偿标准缺失

拉萨市城关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对服务的具体项目用总额预算的方式,对康复、保健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采用按人头付费的方式,而对于一般的医疗服务则采用按项目付费的方式进行收费补偿。但是由于城关区每个中心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运营水平各异,而当前政府采用统一的资金补偿标准使得相关的医疗资源无法得到最合理的使用。

(三)资金补偿保障缺位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历史较短,关于保障资金补偿行为的相关的配套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而我国政府还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确保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支撑,导致现行的资金补偿随意性较强,且补偿周期不稳定,且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来对其进行监管。

三、原因分析

(一)资金补偿渠道单一且不稳定

目前拉萨市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渠道中,银行贷款和社会慈善团体的资助较少,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补偿机制渠道简单且单一,因而一直都不能健康稳定发展。而现在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的实施,导致药品加成补偿渠道的比例越来越小,这样单一的补偿渠道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愈加艰难。

(二)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偿方式简单且不明确

目前,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方式主要有政府预算拨款和专项经费投入两种。卫生专项经费在设区级政府安排得非常少,地方配套经费很难全部到位和真正落实。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这种以计划性财政拨款形式向供给方直接投资模式方法简单,至于如何投入更加科学合理并不明确。

(三)资金补偿保障机制缺失

拉萨市城关区现行的政府补偿普遍存在着补偿额发放不足以及补偿资金不能按时到账的现象,社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拖延,打击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正常工作很难开展,不能保质保量地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且目前我国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的资金补偿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能,还未有组织专门的部门对资金的补偿进行监督管理。

四、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以政府主导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的多元化资金补偿渠道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补偿机制中,应强调政府的责任,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建设以及医疗工作人员薪资的投入,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部分医疗服务和产品实行政府购买。同时发挥社会第三方的作用,适当的放宽对民间投资主体与比例的限制,让位于市场,借助社会力量引入竞争机制进行补偿,扩大社会各界的捐赠渠道。拓宽社会补偿捐赠渠道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如慈善基金、民营资本等等,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基本医疗资源方面的作用,引导与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二)科学制定和完善资金补偿标准

当前我国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特别是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政府财政投入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因此,政府就需要根据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来设定经费补偿标准,因地制宜的制定不同的定额补偿标准,完善政府对不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费补偿机制,以保证实现全方位、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卫生服务,更充分地体现公益性。

(三)规范资金补偿保障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经费补偿能否及时并足额发放到位,直接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政策运行,并最终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服务。因此,各级政府、卫生部门需高度重视,规范经费补偿相关保障制度,以确保经费补偿能落到实处。对此,要建立科学稳定的经费补偿机制,就必须要制定政策以提供有效的政策与法律保障,并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的监督管理,以保障法律政策的有效运行。

结束语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是实现覆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让每个居民都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措施。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经济运行和补偿机制,调动广大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广大老百姓享受到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体制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拉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研究[M].2015.5

[2].潘姝.南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补偿机制研究[M].2013.6

[3].蒲柯竹.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研究-以拉萨市城关区为例[M].2015.5

[4].李卫平.卫生投入的政府责任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7,10(4):171-172

[5].蔡娟.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与补偿研究[M].2015.5

第8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为进一步加快上海市闸北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中医药特色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建设步伐,努力推动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的实施,2005年10月闸北区卫生局组织开展了“闸北区社区诊断报告”工作,这项工作被区卫生局列为重点社区卫生项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内容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闸北区8个街道及1个镇的社区居民。调查内容主要围绕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健康保健与卫生服务、生活方式疾病相关因素等4类10项。

1.2调查方法

采用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提供的《上海市闸北区社区诊断工作手册》的要求和方式,使用统一格式的调查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街道、居委会、学校、居民进行定量调查,并结合社区居民定性访谈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由培训合格的医务人员对辖区居民面访、逐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的质量控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一级质控和区疾病预防中心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其中5.00%进行复核的二级质量控制。

1.3数据处理

对访谈、讨论等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与整理。调查问卷统一

收回,经数据整理、逻辑核查后,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自然环境状况

闸北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北部,共辖8个街道、1个镇、208个居委会、1个村委会。区域总面积29.18 km2,其中陆地面积为28.76 km2,人口密度24 240人/km2,绿化覆盖率17.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8 m2,环境空气质量为中等污染,四季平均温度18.1℃。

2.2人文环境状况

2005年,区增加值562 4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43%,财政收入362 650万元,比上年增长26.91%;居民户均住房面积54.37 m2;区内共有普通中学52所,小学35所,幼儿园57所,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工读学校1所;休闲娱乐环境包括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室内游泳馆1个,各种训练房5个,文化馆11座,图书馆11座,电影院4座,茶艺馆1座,革命史料馆1座,评弹团1家。

2.3社区健康状况

2.3.1人口学资料社区常住人口81.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07 323人,流动人口约110 645人,总户数257 638户,沪籍户均人口2.75人。社区中男性占50.52%,女性占49.48%,男女之比为1.02∶1;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9.76%,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3.41%,老少比为2.84∶1;平均期望寿命80.72 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5‰,老龄化程度明显。2005年共出生3 204人,粗出生率为4.53‰;0~6岁儿童20 669人,占2.92%,育龄妇女占25.06%,残疾患病率为1.67%。各社区人口学特征见表1。表1显示,平均每个社区所辖服务人口为8.84万。

2.3.2流行病学诊断2005年全区共死亡5 716人,粗死亡率为8.08‰。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39.10%)、肿瘤(29.31%)、呼吸系统(9.93%)、损伤和中毒(5.19%)、内分泌、营养代谢系统(4.16%)。婴儿死亡率为2.81‰,新生儿、孕产妇死亡率为0;全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1 706人,发病率为241.04/10万,死亡12人,死亡率为1.70/10万。从死因来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40%)已不再是闸北区居民的主要死因。社区8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为高血压19.68%、糖尿病4.11%、脑卒中1.38%、骨质疏松、骨关节病6.36%、高血脂5.24%、肿瘤1.17%、冠心病2.62%、慢性支气管炎1.90%。病房住院病人疾病前5位为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压、糖尿病。

2.3.3需求与利用社区居民主要就医需求一部分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专科或三级医院确诊后,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药、治疗、定期复查及接受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康复等;另一部分为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均门诊每医疗费用为128.88元,平均每张处方84.46元,平均每住院病人费用6 044.01元。社区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心理因素30.06%,吸烟19.37%,高脂饮食18.67%,饮酒11.60%,肥胖10.37%,其他9.93%。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及居民满意度: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94.66%,平均步行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时间10~15min。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为95.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为95.08%。居民医疗费用构成:医疗保险88.98%,自费7.02%,劳保1.76%,其他2.24%。

2.4卫生状况

2.4.1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区内共有公立医院28所,其中三级综合性医院1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二级综合性医院3家,二级中医医院1家,精神病医院2家,口腔医院、妇幼保健所、专科防治医院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全区总床位数4 679张,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数475张,占10.1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见表2。

2.4.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共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职工总数79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46人(执业医师302人,注册护士219人,共有全科医师109人)。每千人口执业医师0.43人、护士0.31人。卫生技术人员本科以上11.91%,大专30.02%,中专51.27%,中专以下6.80%。卫生技术人员≤35岁占37.27%,35~45岁占14.37%,45~50岁占20.22%,≥50岁占28.14%;卫生技术人员副高以上职称占1.02%,中级职称占16.87%,初级及以下职称占82.11%。

2.4.3社区卫生服务量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门诊总人次占全区门诊总人次27.02%,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总人次5.84%,年住院人次占全区住院总人次4.66%,占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总人次4.7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运行状态见表3、表4。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整体上呈发展势头。区域内近90%居民都享有医疗保险,区域内医疗资源分布尚合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及方便性较好,慢性病居民多数选择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及满意率也较高。

区域内>60岁的老年人已占总人口的19.76%,>80岁高龄老人占3.41%。根据联合国标准,当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0%或≥65岁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时,这个地区或国家就成为老年型社会或老年型国家[1]。闸北区8个社区≥60岁老年人口比例均高于10.0%,且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老年人口已达254.67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8.98%[1]。而闸北区老年人口系数指标已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其中临汾社区≥60岁老人所占比例数(21.28%)位居全区之首,最低的社区也达到17.98%,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是社区面临的主要卫生问题。上海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老年人口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均要高于其他年龄组[3]。因此,有必要结合本社区老年人口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特点,提出适合老年人口的卫生方案和卫生政策,政府应对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进行规范、支持和政策倾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几种常见慢性病提出几套可行的治疗规范和治疗目录,同时增加站点建设及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面,扩大家庭病床的服务数量及领域。

疾病谱显示,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高血压、骨关节病、高血脂症、白内障和糖尿病。可见高血压是每个社区位居首位的疾病,它是引起其它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开展以高血压为主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是社区当务之急。必须积极开展控制高血压病的干预活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健全以医院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平台,居委会为基础的多层次的慢性病防治网络,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工作。在对慢性病人良好管理的同时,影响周围人群,让慢性病防治工作家喻户晓[4]。

从社区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统计结果来看,心理因素占首位,为30.06%,是影响该区居民健康的潜在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在目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下,心理健康问题要引起重视。处于第2位的是吸烟和高脂饮食。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的发生除了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外,与目前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力度不够也有一定关系[2]。必须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和家庭“三站式”服务,全面深入地搞好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减少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知、信、行水平[5],尤其是针对性地多开展一些相关专家咨询和讲座活动,以使居民多了解一下心理方面的知识,从而降低由于长期心理压力对身体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损害。

目前闸北区南北卫生资源之间无论在固定资产、业务用房、年业务收入和收支节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收入还是以药品占主导地位,预防保健经费总数占总收入的7.12%,远远低于医疗及药品(61.35%)等所占的比例,导致达到全区慢性病全人口规范管理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全区平均每位病人出院费用为6 044.01元,平均每一病人门诊均次费为128.88元,平均每张处方值为84.46元。这些数据均要高于2004年上海卫生统计年鉴统计的分别为4 709.95元、125.66元、75.60元的数值。说明,目前闸北区居民的医疗成本仍偏高。我们要立足于利用社区内现有的卫生资源,盘活社区内卫生资源的存量,有针对性地调配,注意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适当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和降低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充分利用该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中医药特色示范区的优势,扎实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学历及职称结构来看,两者的构成不合理,医护人员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尚没有形成良好的梯队,全科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上海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水平的要求。调查的数据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学历仍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80%左右;职称结构也以中初级职称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个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高级职称医护人员,这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中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的目标还有差距。同时根据每万人3名全科医师的要求,全区共需243名全科医师,而2005年全区全科医师仅为109人。除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外,其余的都紧缺全科医生。上述这些都影响了社区医疗队伍本身的水平。建议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加速培养一支培训到位,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务人员队伍;吸引本地或外地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改变社区医生以中专、大专为主的情况,增加本科学历、高级职称的比例,加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交流学习,不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外部输血和自我造血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居民对社区医疗机构的可信度和社区医疗机构的知名度、美誉度。

4参考文献

[1]龚幼龙,严非.社会医学[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10.

[2]周海城.社区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全科医学,2002,5(6):421-422.

[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06.

[4]濮欣,朱丽娟,刘晓明.中山市岐江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诊断报告[J].中国全科医学,2005, 8(17):1428-1429.

第9篇:社区卫生服务方式范文

北京:试点实行社区首诊增加慢病便宜药

“家庭医生我们请得起吗?”“社区门诊药价是否真的优惠?”2007年12月25日,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梁万年做客北京城市管理广播,就社区医院的相关问题回答市民的提问。梁万年表示,今后,请家庭医生的费用,医保将可以报销,个人只需要负担一部分。明年还将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药品加入社区门诊药品零差价销售。而针对人户分离的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则以居住地为准。

对于市民比较关心的请家庭医生费用问题,梁万年解释,过去一提“家庭医生”,老百姓就认为是要自己花钱请人,担心承受不起。但实际上,北京主要通过政府和医保来推广这项公共服务,老百姓不用自己全额付费,看“家庭医生”的费用医保可以报销,个人只需负担一部分。

自从北京启动社区医院和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以来,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反映,很多患者转到大医院后,大医院却将人留住,不再将病人转回社区医院。对于“转出去容易,转回来难”的问题,梁万年表示,这在于双方沟通不畅、缺乏互信。他认为,解决的前提还是实行“社区首诊制”。除急诊病例之外,从医保上要求病人有病必须先到社区就诊,社区医院看不了的病转到大医院治疗后,如果不转回社区的话,患者发生的费用医保将不予报销。卫生部门今年将考虑设立试点,推广这项工作。

梁万年表示,到2008年6月底以前,北京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的机构要覆盖全部居民,城市居民15分钟可以抵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远郊的平原地区是20分钟,山区半山区是30分钟。

广州:7.6亿元改造社区医院并改善服务人员待遇

2007年6月,广州市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表示将投入7.6亿元对全市64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其中投入3 300万元更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设备,拿出1.7亿元来改善8 000多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即每个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员可以每年多拿2万元左右,使其可以留住人才,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由广州市政府和区政府两级政府出钱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满足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具体来说是每个居民可有20元的公共服务经费。

广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年底前实行统一配送,政府对到社区医院看病的市民给予10%的补助,8种慢性病也同样可获补助。

广州市实行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张立介绍称,目前已制定了《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药品目录》,配送的相关方案已经出台。以公开遴选的方式确定药品配送企业作为药品统一配送单位,确保统一配送药品的供应价格和零售价格,均低于全省药品网限价竞价阳光采购的网上价格。

《实施意见》还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服务。市政府对广州市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时的医疗费(不包括药费和超出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医疗费)给予10%的补助。

为了方便居民就医,广州地区的34家大医院与广州市1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签订协议的大医院将经常派出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会诊、查房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技术支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水平;大医院为社区急、危、重症患者转诊开设“绿色通道”,优先解决入院床位,推进分级就诊和双向转诊工作:大医院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优先安排社区医生和护士到本院进修,帮社区医生提高诊疗水平。

青岛:社区医生分批“充电”又“借脑”

据了解,青岛市某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变化了,可是软件却还维持在过去的水平。政府对社区卫生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正在日益加强,但是,面对这种医护人员渴望已久的培训学习机会,很多社区卫生机构却非常为难,表示抽不出人来参加培训,或者尽可能少地派人参加。

那么,除了从医学院校教育入手培养高素质的社区卫生人才之外,提高社区医生水平是否有捷径?目前比较一致的声音和做法是: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外援”,建立大医院专家下社区的长效机制。

青岛市四方区卫生局的摸底情况不容乐观。四方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7家,工作人员702名,本科以上学历的约占15%,大专学历的约占38%,中专以下学历的约占42%。四方区卫生局一方面组织社区医护人员参加全市的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另一方面,在海慈医疗集团建立了培训基地,让社区卫生人员分期分批到这里进行短期(每期3个月)培训。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松山医院共有临床工作人员297人,其中,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固定的人员有120余人,其他人员也都要定期轮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月由医务处、护理部排班,采取相对固定,轮流坐诊的方式。社区中的人员都有机会回医院进修、学习,补充新的知识。医院的专家、教授也要定期在社区坐诊,目前有20多位专家在社区流动,帮助解决疑难病例。

该院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有十五六个固定的工作人员,其中,医生4~5人,护士6~8人,药房、化验检查、收款等3~4人。固定在这里的全科医生至少2人,其他一般为轮转的医生。病人多的内科,几乎每天都有从医院来的专家教授在社区坐诊,其他如中医、眼科、耳鼻喉、口,腔等方面的专家,实施预约病人的办法。中心负责人均是从护理队伍中选的佼佼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琐碎、繁杂,要适应它还要具有灵活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护理人员的热情、细心、耐心的职业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进而能够胜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这一角色。

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数字化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深圳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4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体化服务、’小社区规划、社区首诊制”的三大特点,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了政府主导的责任机制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深圳市地方规章,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建立了稳定的筹资机制。将启动经费、维持经费和重点专项经费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保障了社区卫生服务数量和质量在稳步增长的同时,服务价格费用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建立了院办院管的运行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统一规划设置,现有医疗机构具体承办,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监

督管理,预防保健机构业务指导。充分利用政府投资形成的大量优质卫生资源,快速建立起庞大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满足了移民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实现了将优质资源直接引向社区的目标。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①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局域网。使用统一的计算机软件建立起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将“六位一体”服务和中心药品、财务、人员、各项报表等各项管理高度整合的网络信息系统。②建立全市性的数字化综合评估系统,将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功能与任务进行了量化。③建立全市社区卫生信息平台,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大联网,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妇幼保健院和CDC等机构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加快了将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慢病管理、健康教育、老年保健等业务下移到社区的步伐。

第三方付费机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付费的第三方,通过第三方在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的情况下支付相关的费用,采取经济杠杆引导优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首诊。

武汉:“5免6减”让就诊人员得实惠

从2005年起,武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所有就诊人员实行了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诊疗、注射服务和住院诊疗、护理服务费用的“5免”政策,对低保人员实行了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胸透、心电图检查费用减免20%的减免政策。截至2007年6月底,共有1 761万人次享受了“5免”,看病少花3 776万元,20万人次的低保人员享受了“5免6减”,少花55万元。减免的费用由政府补助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宁夏:每个市辖区至少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