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

第1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一是走访慰问困难群体。顺利完成了市、区、街道各级各部门领导春节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活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春节帮困活动。二是提高规范化水平。认真落实市民政局关于社救工作“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部署和要求,通过落实人员、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实现了阳光化施救,动态化管理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的“救急救难”作用。三是探索创新救济新平台、新形式。在进一步巩固__社区“幸福魔方”、__“爱心超市”等平台项目基础上,抓好__社区“爱心有约”项目推进。另外,通过开展针对残疾人的“圆梦微心愿”活动,吸引在职党员、机关干部、和谐共建理事会成员等认领微心愿,其中__区副区长滕安达亲自参与认领活动,表达了对街道工作的肯定和支持。5月,在区残联和妇联支持下,街道残联携手妇联成功举办了__区首届残疾人“交友联谊会”,200多名残疾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得到参与各方的肯定。

一是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结合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开展,积极发动各单位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展板、开展知识竞赛、组织避灾演练等多种形式传播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居民的灾害防御能力。__社区在市地震局、区民政局等上级单位部门的指导下,成功承办了__区全国综合减灾宣传周活动,得到了区民政局的高度肯定。二是加强特色示范创建。顺利完成了__社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验收工作。

一是抓好双拥工作,加强军地互动。秉承和发扬双拥模范街道创建的成果和做法,强化双拥军地互动,通过节日慰问、军地座谈、迎春联谊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密切军地之间联系。同时注重平时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地为部队排忧解难,在此基础上,依托军地双方的良好关系,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妥善处置涉及军地双方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重视老兵管理。在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针对退伍军人优抚政策的同时,着力做好退伍军人稳控工作,对重点对象落实专人进行舆情监测,经常性的与他们接触和走访,及时了解诉求,耐心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

一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动态管理。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动态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星级化创争,在按照标准不断强化服务站软硬件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全街道村(社区)养老服务站进行了等级考核评定,46家基层居家养老服务站中确定社区2a级4家,农村2a级4家,1a级37家。二是创新养老服务载体形式。在认真规范落实好老年优待证、电话优惠补贴、高龄补贴等常规性老年人优待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贴近老年人需求的服务载体和形式,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结对服务在城乡蓬勃开展,爱心食堂、高血压俱乐部、老年电大、免费理发、上门洗晒等特色服务方兴未艾。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街道有41个基层协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贴近老人的文体活动。街道老年体协也举办了第十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共有38个协会898人参加,共安排棋类、健身类比赛项目12个。开办老年电大中心骨干培训班10期,39家村(社区)分设了电大培训点,共参加电大培训人数1512人。四是加强养老机构的管理。坚持每季对敬老院进行1次以上的管理、服务、生活、安全的工作检查,及时了解消防安全状况、保障供养情况,倾听老年人意见,确保对问题矛盾能及时掌握纠正。

1、立足增强民生保障,着力加强救灾救济工作。

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合民政、残联、慈善等各类救助平台,完善多元化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好社会救助“救急救难”作用。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区社会救助政策,巩固和深化“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提升阳光救助水平,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继续整合帮扶平台、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以项目推动的方式,探索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涵盖老、困、病、残等弱势群体,包括物质、精神各方面的多方位、多层次扶贫帮困机制。积极强化基层工作队伍、志愿者服务基地、弱势群体定期排摸机制建设,探索社会救助由被动救助向主动关爱转变的方式方法。二是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全面落实和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和响应机制,加强综合减灾工作宣传、避灾场所、救灾物资储备和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切实增强社会大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综合减灾工作的整体水平。总结街道综合减灾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促进综合减灾工作水平提档升级,不断挖掘亮点,创新特色,巩固和扩大街道综合减灾工作的领先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2、立足规范落实政策,着力加强双拥优抚工作。

切实发挥街道双拥工作的传统优势和双拥模范街道创建的良好基础,不断拓展双拥工作的新领域,协调解决好随军家属的就业、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及部队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部队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充分发挥部队在加快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优抚政策,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和贫困优抚对象的帮扶解难工作。加强退伍老兵的管理,引导他们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3、立足居家养老服务,着力加强老龄工作。

第2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服务中心 户外环境 设计研究

一、养老服务中心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概念

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指人口年龄不断增加的人口现象,其简单的表现形式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不但人口最多而且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且老龄化速度快。因此,妥善考虑老年人的养老安置问题成为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养老服务中心相关概念

1.养老模式

中国社会中,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并随着生产方式、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1)居家养老模式,即在老年人自己一直居住的家庭内养老的一种养老模式,其与普通住宅基本一致。居家养老是我国最主要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以自理和亲友照顾为主,社区老年设施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为辅的养老模式。

(2)机构养老模式,即集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场所,其中包括各种医疗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形成独立又完善的养老机构。机构养老是由社会提供的养老机构接纳单身老人和老年夫妇居住,并提供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综合服务的养老形式。其设施一般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护理院和关怀医院等。机构养老的优点是住区有配套的老年医疗、文娱、照料设施,对老人的照料更专业化。

(3)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方式,指老年人居住地点仍为自己家庭不变,由社区提供和承担社会化的照料、医疗等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不同于家庭养老,它实施的前提是在居住区建立社区医疗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健身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社区养老服务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目前社区养老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许多不足。

2.养老服务中心

养老服务中心属于机构养老模式范畴。其中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及护理医院。

老年公寓:以家居形式为主,辅助养老服务体系的老年人养老设施。在老年公寓内,老年人独立分套自居,或多个老人以家居形式半独立自居。根据老人需要照料的程度,适当配置公用设施和服务管理人员,开展必要的照料和生活服务。

养老院: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二、养老服务中心外环境设计概要

(一)养老服务中心户外环境设计原则

1.安全性与健康性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机能相对衰老,他们对于生活环境的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室外活动场地的设计要加强空间和细节的处理,真正做到可视性的安全,减少老年人活动时的碰撞和跌倒几率,促进老年人在室外进行运动和参与公共交流活动。比如:设置无障碍设施;在运动健身区域的地面设置橡胶软铺装,从视觉和触觉两方面让老年人感受到场地的安全性,提高老年人对健身器材的使用率,增强老年人的体魄。另外,空间的视觉通透性可以在老年人的心理上形成安全性暗示,因此,可以在步行系统和小范围的交流广场形成半封闭式的围合空间,并且安装配套的监视系统,提高环境的安全性和可控制性。

2.舒适性与便捷性

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舒适性主要体现为:安静的选址环境,干净而齐全的户外设备,可供选择的不同组团的交流活动场所,坡度合理的道路地面环境,地面铺装的防滑性和良好的触觉效果,室外休憩环境的通风性及日照效果;步行系统中座椅设置的合理间距等。

老年人养老环境的建设除了舒适性外,便捷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的出行方面,比如:养老服务中心的周边环境,包括购物环境、附近的医疗点、公园、老年活动中心、博物馆,以及出行的交通设施的合理设置等;在养老服务中心范围内,老年居住区与休憩区域、老年大学及广场等的距离适当。

3.易识别性与领域性

在养老空间的环境设计中,由于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明显下降,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减弱,易识别性显得非常重要,户外环境的标志性模糊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养老服务中心建筑入口的交通位置造型及色彩的差异对老年人进行引导;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设计手法对老年人不断地进行有意识的提示,比如:小品、雕塑、地面铺装和指示牌等。

(二)老年服务中心环境设施设计要点

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活动空间呈现范围不断缩小的倾向,活动积极性呈下降趋势,使老年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局限在室内活动范围内。所以,创造良好的户外空间对老年人格外重要。

1.总体规划设计要点

建设老年养老服务中心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而养老空间的总体规划是设计最重要的环节。老年空间总体规划不仅要解决老年人的居住问题,还要担当起提高养老户外空间环境质量的重任。为此,在户外空间规划上要充分发挥各部分的功能,合理利用。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围绕老人基本需求,为其增加环境硬件。可采用无障碍技术保护良好的环境秩序,使社区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选择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均要关注老人的特殊需要,体现人性化关怀。

第二,区域空间及道路网划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与社区管理、生活服务、医疗保健、文体休闲、商业等衔接配合。

第三,社区中设置生活服务、医疗保健及紧急救助等环节,尤其注重对行动困难者、残障者等的关注,遇到突发事件按应急预案采取措施。

2.入口空间设计要点

在社区环境中,入口空间对内外空间起到衔接作用,同时赋予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转换和引导。同时入口空间可以表现为一种文化内涵,包含特定环境的时代文化、区域文化和人文特点。

主入口空间体现整个养老服务中心的品质,是整体养老空间的门户,虽然以交通功能为主,但是配合着广场的设计可以作为交往的场所,是老人休闲、放松、散步的地点之一。社区的入口空间设计要结合所处的位置和区域,尽量在体量、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反映区域特点,与环境和人文统一和谐,同时造型要独特、有新意,使入口空间能从周围环境中得到强调,成为环境空间的视觉中心。

户前入口空间是社区居民到室外必经的空间,是连接室内和户外的过渡空间。它的使用率非常频繁,因此对于此空间设计应有特殊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老年居住建筑阳面开门。为适应老年人体质较弱的特点,老年人居住建筑出入口宜采取阳面开门,避开寒冷的季风影响。门前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m×1.5m的轮椅回旋空间。

第二,老年居住建筑出入口台阶设计。居住建筑出入口门前平台与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m,应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公共建筑主要出入口应设老年专用通道或设兼顾老年涉足的通用出入口。主要出入口应尽量缩小室内外地坪高差,应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缓坡台阶踏步踢面宜取100~120mm,踏面宽宜取380~400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出入口前可用升降平台代替坡道,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平整材料,宜用天然石料,不宜采用砖砌抹面的做法。

第三,老年居住建筑入口标识设计。老年居住建筑出入口设计要考虑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等特殊的生理特征,在造型设计上应具特色,标志鲜明,宜于辨别。突出标志性特色,可防止老年人迷路忘家,是老年建筑功能的特殊需要。

第四,老年居住建筑雨篷设计。出入口的顶部应设雨篷,一则可供躲风避雨,同时可以躲避上部坠落的物体。其覆盖宽度应超过平台和坡道的宽度,雨篷向前挑出长度应超过入口台阶首级踏步0.5m以上。

3.道路空间设计要点

道路空间是养老环境空间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系老人的日常出行、邻里交往、休息散步和游戏消遣等多种行为活动,是老年住宅户外空间设计的重点。合理的道路规划不仅可以使车行和人行合理地分开,尽量避免交叉,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交通。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合理的人车分流系统可以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全和安宁,保证社区内各项生活与交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有平面系统分流和立体分流两种方式。平面系统分流的特点是汽车和行人流线分开,车行道分级明确。车行设在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群周围,并伸入小区或住宅组群内,在道路尽端设停车场或回车场。步行道则布置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部,将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公共建筑和住宅联系起来。立面系统分流的特点是立体空间不同层次的道路实现人车分流,并通过抬高步行平台、建设屋顶街道和天桥等进行分流,利用车行道嵌入地下或半地下的方式实现人车分离。

4.户外照明设计要点

养老服务中心的户外照明设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性照明,功能性照明的主要目的是为老年人的晚间出行提供一个安全、方便的照明环境。另一类是景观照明,景观照明的主要目的是为老年人出行时能享受美的环境,颐养天年。

(1)功能性照明

功能性照明主要涉及区内道路和区内居民活动场地的照明。夜晚,老人主要在这些地方散步、休憩、和其他人流,充足的照明有利于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区域道路以人为主要使用对象,对机动车限速。它的照明是附带了一定景观需要的功能性照明。灯具一般呈单列,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能节约用电量。照明间距一般在15~30m之间,安装高度通常在4~8m之间,一般不应超过道路两侧建筑物平均高度的一半,也不应小于道路宽度的一半。休闲区照明的设计目标是为老年人聚会提供友好的氛围,使障碍物清晰可见,以保证老年人能够安全行走、游玩;同时消除暗区,抑制综合区内的犯罪活动。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限制逸散光从窗户射入室内影响老年人休息。台阶和坡道处的照明装置可以安装在栏杆上或台阶侧墙上,在正常观察者的眼睛的下方,可以提供所需照明水平又不产生眩光。

(2)景观照明

老年居住区内的光环境建设不仅要满足居民夜间出行的功能性需求,更要给居民美的享受。我们在进行住区景观照明设计时要注意:首先,富有创意的灯光设计不能忽略或减弱其功能性照明;其次,设计目的是使照明对象在灯光的装点下更美丽,同时光源不能产生眩光和造成光污染。

①树木照明:树木的照明以白色及白绿色混光为主要色调,方式主要取决于其形状和结构。对于树干和树冠舒展的树,照明的重点应突出树的结构;对于树冠浓密、姿态优美的树,必须从树冠外进行照明,重点强调树形;对于树干舒展、树冠叶片较为浓密的成年大树,采用组合式照明强调树的结构等。

②绿地照明:老年居住区公共绿地照明属于弱光区,可以沿边采用低矮的草坪灯,不仅在草坪上形成优美光晕,且对人行道路有合适的照度。在设计时主要考虑草坪的面积问题:较小面积时可将草坪灯与庭院灯结合,为人在此活动创造舒适的亮度环境;较大面积时宜采用高杆灯以提供整体的照明环境,再辅以庭院灯等照明形式提供局部照明环境。

③水体照明:静止或平缓的水面有镜面反射的效果,常常在水体周围设置照明设施,灯光映在水面上形成倒影,波光粼粼,显示出梦幻效果,美化老年人居住区的环境。在布置光灯时,应注意不要让水面反射出灯和光源的像而导致眩光。灯具布置亦可将泛光源放在喷射口处或水的回落处,或者两处都放。在喷射口下设灯,由于水和空气的反射率不同,进入水面的一部分光会保持在里面;在落点设灯,水的形状像下雨时的雨点,而在落点下10cm的泛光灯会使水点看起来有闪烁的效果。

三、结语

在我国较发达的一线城市中,除了有政府兴办的福利院外,还陆续出现了托老所、老年公寓等商业化的养老机构。这些商业化的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的居住、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方面都进行了现代化设计,老年人养老领域逐渐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老年社区、老年公寓不断涌现,但是,现存的养老院大多比较重视建筑及室内空间的设计,对于户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希望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能逐步改善各种不足,为老年人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宣炜.浅谈混住型老年公寓的公共交往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9(10).

[2]周俊山,尹银.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老年住宅发展及借鉴[J].日本问题研究,2008(3).

[3]胡仁禄.老年居住环境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第3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一、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主要做法、取得成效

(一)社会救助工作

1、实施“脱贫攻坚最低生活保障支持计划”。制定了《县民政局脱贫攻坚社会救助支持计划》、《关于做好扶贫对象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和《县民政局关于集中开展脱贫攻坚农村低保核查排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安民发〔2020〕45号),按省政府确定的“两线合一”指导标准,将我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年人均3300元。

2、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继续提高。2020年4月,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批复》,将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440元提高到月人均50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年人均2900元提高到年人均3300元,按省财政建议数配套低保资金357万元。

3、全面落实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出台《县医疗救助实施意见》,重点对象资助参保参合100%,重点对象重特大疾病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为70%,低收入家庭救助比例为30%。截至9月底,累计救助22719人次,支出598万元。继续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设立了临时救助专户,解决了一些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救助问题,发挥了救急难功能。

(二)救灾减灾工作

4、做好冬春救助各项工作。对因灾缺少衣被和缺少口粮的受灾困难群众,及时给予救济救助,并做好救灾款物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活动和余粮户帮扶缺粮户、冬借秋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劳务输出、以工补农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活动,解决部分灾民生活困难。并积极开展乡(镇)村党员干部包户活动,把包保责任落实到人头,帮助灾民安排好生活,帮助他们安排好冬季副业生产和明年春耕生产。

5、做好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及紧急调运工作。为应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积极筹划和储备救灾应急物资并建立救灾物资紧急调运机制。今年与县内两家规模较大的仓储超市签订了《县自然灾害应急物资供应协议》,与县交通运输局签订了《县自然灾害应急物资运输协议》,确保突发灾害后救灾物资能及时运抵灾区,保障受灾群众吃、穿、住等基本生活。

6、开展农房保险工作。积极协调县安华保险公司,调研农房保险工作的具体险种和办理、理赔程序等相关事宜,初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步全面落实好农房保险有关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五保供养和养老服务工作

7、五保供养情况。我县已纳入农村供养范围的五保老人有659人,其中:分散供养461人,集中供养188人。县内有七所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总床位731张。集中供养标准为5600元/年/人,分散供养标准为3850元/年/人。

8、养老服务情况。县社区爱心助老协会及县镇心连心互助协会获得中央拨付的100万启动资金,这项目主要内容就是居家养老服务。现项目运行了6个月得到了居民的好评。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工作人员和各类涉老组织或自愿者组织中有意愿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养老护理员培训,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四)残疾人福利情况

9、积极做好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县现有残疾人10240人,困难生活补贴发放对象为残疾等级四级及以上、并享受低保的残疾人群;重度护理补贴发放对象为残疾等级二级及以上、需要护理的残疾人群。困难生活补贴标准80元/人/月,重度护理补贴标准80元/人/月,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双项补贴,截止到10月底,符合申领条件的残疾人数量为3986人,实际领取的残疾人数量为3885人。共发放困难生活补贴2,208,240元,重度护理补贴978,480元。

(五)基层群众自治工作

10、圆满完成全县村民委员会第十次换届选举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我县自1月25日起至4月30日截止,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共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成员589名,其中主任180名(女性9人),委员438人(女性197人),实行“一肩挑”的村100个,达到了全县村党支部总数的56%,村委会成员中党员239名,占村委会成员总人数的41%,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47岁、村主任平均年龄46岁,35岁以下村“两委”委员比例达100%。

11、城乡社区协商全面推进。出台了(关于成立县城乡社区协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县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通知》(安民发[2020]2号)、《关于进一步确定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和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六个规范性文件、一个协商目录、一个协商工作流程和十项协商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了城乡社区协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在全县180个行政村和10个城乡社区建立和完善了议事协商机构,并将基层民主协商工作纳入年度民政重点工作考核项目。选择了九龙、、瓮声、兴华社区、亮兵镇新胜村五个单位为试点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工作。

(六)社区建设工作

12、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我县新建和改扩建了48个农村社区,并将、五个村作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按照试点现行、节约资源、科学配置的原则,分别在48个农村社区内设置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多功能室,并制定了工作职责和相应的社区服务和协商工作制度;在室外设立了文化健身活动广场。并按要求统一制作悬挂了印有“中国社区”标识的社区公共事务服务中心标牌。48个试点社区依托各种会议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村社区协商和服务活动。

13、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2020年我县社区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大胆实践,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升基层自治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主要任务,制定出台了《县社区公章管理办法》、《县关于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政策的落实》、《县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意见》等文件,在明晰权责基础上,以《县社区工作准入审批表》方式,明确委托社区事务的项目内容、经费保障和违约责任,正确处理了社区党工委与自治组织、自治组织履行法定职责与协助政府管理、居民民主管理与社区干部自行管理三者的关系。从机制上保证“居民自治”,改变了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干预自治事务、以行政命令下达指标任务的工作方式进一步理清了政府和社区的职能边界,重点加强了社区党工委的监督考评,建立了评估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有效机制,初步探索出了新型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基层民主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七)社会组织工作

14、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2020年在社会组织行政执法检查当中对2所未登记营业的民办养老院下达了取缔通知书。符合评估条件有5家社会团体及5家民办非企业,暂时未完成评估工作。

(八)优抚安置工作

15、优抚对象档案信息规范管理。优抚对象数据核查任务100%完成、身份证信息和电子档案采集工作100%完成,优抚对象纸质档案一人一卷,归档材料齐全,有专门档案室集中管理。

16、圆满完成烈士公祭日活动。9月28日,县委办公室下发《关于举行烈士公祭活动的通知》,9月30日9时,在县烈士陵园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县委书记韩长发、县人大主席金斗河、县政协主席马革新、县人武部部长张亚忠、县政府副县长等县级领导参加活动向烈士敬献花篮,县电视台进行了相关报道,得到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

17、认真做好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制定了《县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共接收81名退役士兵,选择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75名。2020年3月21日县民政局开展了2015年秋冬季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宣传动员大会,向退役士兵传达了省和县里组织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政策知晓率100%,县民政局与省退役士兵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县东远驾校、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签订培训协议,开设了汽车驾驶、SIYB创业实用技能培训班,共有3名退役士兵参加省退役士兵中等职业教育,32名退役士兵参加了汽车驾驶专业的培训,17名退役士兵参加参SIYB创业实用技能培训,培训率达到67%。

(九)社会工作

18、社会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我县承接了省“三区”计划项目。制定了《县“三区”计划项目书》、《县“三区”计划社会工作服务总体实施方案》。选派了8名德能勤绩素质高的持证社工,到受援社区开展为期1年的社会工作服务,根据目标任务和实际需求确定了4名培养人员,设立了“阳光守护”服务项目。为了保证本年度“三区”社会工作计划目标的全面实施,我县加强了对受援单位和被选派人员的管理,研究制订了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达到了量化管理和绩效考核。截止目前,我县承接的2020年度“三区”计划项目已经开展完成了6个个案、5个小组和18场大型活动,受益人群1000多人。按项目计划目标任务要求,完成了3名人才培养任务,培育完成了1家社会工作民办社工机构。

(十)社会事务管理工作

19、做好节地生态安葬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拟定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实施办法》,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十一)民政法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20、统筹安排民政法治化、标准化工作。与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相应职责和任务,积极配合落实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订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法活动。把依法行政知识和新颁布基本法律、民政法律制度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通过立法调研、执法监督检查、案例讨论、工作研讨等形式,取得学习实效。

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参加通用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轮训和新颁布法律制度专题培训。参加县法制办组织的法律知识讲座学习参加人数22人。参加机关法律知识问卷作答,参考率100%。

(十二)民政安全监管工作

21、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对全县民政系统7所民政社会福利中心、4所民办养老院及3所事业单位基本信息全部录入了省安全生产网格化信息平台,并做到及时更新有关信息。各单位安全生产网格化公示版已全部制作并上墙。全年多次联合县安监局、县公安局、县消防大队等部门共成立15个检查组,出动检查人员70余人次,对全县民政系统各单位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结合省、州安全生产联合督查组对我县养老机构进行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今年,在检查中累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81项,其中公办福利中心51项,民办养老院30项,现已整改53项,正在整改28项,已投入22.7万元整改资金。

组织开展了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各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法”学习培训班,共培训安全管理人员20人次。及时要求各单位制定更新了2020年度应急预案。在县内主要街路口进行安全生产咨询宣传工作,印发了《县民政局2020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十三)工作

22、认真做好维稳工作。开放民政局热线,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同时安排专人答复百姓热线平台问题,力争做到24小时内完成答复。将矛盾消灭在基层,全年无进京访、进省访。

(十四)福利企业管理工作

23、做好福利企业管理和规范化建设。2020全县共有3户企业、共有职工98人,安置残疾职工41人,福利企业上半年总产值964万元,销售收入1026万元,利税总额48.7万元,其中:利润-30.7万元,减免税额79.4万元。残疾职工的均工资由1120元提到1280元,残疾职工均“四险”由6400元提到8400元。明确了各福利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对各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存在的隐患均进行了普查、分类,并由消防队及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制定了隐患整改措施: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了及时更新或配备,目前已基本整改完毕。协助残联对福利企业39名残工进行逐一审核,建立了规范档案,提高福利企业规范化管理。对企业的残疾职工上岗、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养老保险、劳动合同、一人一档等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检查和核算,了解他们在企业的工资、福利待遇上的实际情况,对个别未能按规定及时为残疾职工购买保险、通过银行工资的福利企业,要求进行限期整改,并在整改后再次进行现场检查时已达标,确保了残疾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落实到位,切实保障和维护了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

(十五)亮点加分工作

24、全年民政工作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表彰。

2020年3月,我县社会救助工作顺利通过民政部、财政部低保绩效评价考核组对评价考核。社区协商工作代表省通过中央改革办督察组验收。8月,县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2020年5月30日,在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抓实家计调查细化分类施保推进农村低保补差式救助》的典型发言。应省厅推荐,向来我县学习的市、市、市铁东区民政局介绍经验做法。

县救助工作积极申报民政部2020年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工作,救助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院到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养老培训交流会,交流了我县“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并且光荣院和东北师范大学达成“共建教育实习基地”协议。光荣二院主体工程竣工,建成后将是全州首家收住失能半失能人员的养老院。

县民政局被中国社会报评选为2020年度民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孙志强同志荣获十佳通讯员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基层民政队伍人员少、力量薄弱、基层交通工具缺乏,民政工作领域拓宽工作量加大,加之党委政府的党建工作、扶贫攻坚等一系列中心工作的任务加重,基层工作存在严重超负荷想象。特别是基层从事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的人力、物力明显不足。

二是《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后,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建立了由27个部门组成的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工作发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还处于碎片化阶段,不能有效的结合,各执其责,如何将其进行整合,是今后的难题,光靠民政牵头办事,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

三、2017年工作安排

(一)实施脱贫攻坚计划,不断提高幸福指数。巩固农村“补差式”救助成果,开展城乡低保统筹发展试点工作,保障标准不低于当地城乡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和30%,实现“应保尽保、精准施保”。加大对“三无”、“五保”、“支出型贫困”、“尿毒症”以及“因灾致贫”等重点群体的救助力度,开展“千人白内障民政救助项目”公益活动,实现“应救尽救,综合施救”。扩大慈善募捐渠道,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活动的开展。全面建立、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强化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进扶贫政策和低保政策“合力”脱贫,对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无法实现脱贫、并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保障;对实现脱贫致富的,及时有序退出低保。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80%”的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

(二)拓展优化救助平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结算系统,争取实现医疗救助与医保无缝对接,提高结算的准确率。深入开展“阳光救助”活动,实施社会救助服务大厅(窗口)规范化建设,抓好“社会救助智能服务平台”救助模式和社会救助档案管理,全面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适应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居住地申请低保相关措施。完善和规范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协调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大力推进阳光福彩,多方争取福彩公益金支持,不断增强救助能力和水平。

(三)着眼规范与提升,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确保县社会福利中心(光荣院二院)养老服务综合楼投入使用,积极筹划县第六福利中心建设项目。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落实好扶持优惠政策,对新建机构要严格按规定审批准入,推动民办养老机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采取多种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广泛推广委托经营、延伸服务、资源共享等服务方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县农村福利中心管理实施细则》,统一规范农村福利中心财务管理,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力度。加大农村福利中心维修改造力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实行“公建民营”、“公办民营”、“医养结合”管理模式。

(四)完善应急保障机制,提高紧急救助能力。修订完善《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制定出台《县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县救灾储备物资管理实施细则》。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增加救灾物资数量和种类,全面提升救灾物资储备保障能力。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救灾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各类灾情的应对和管理,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冬春生活救助工作,确保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

(五)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地名管理,继续推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县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国地名地址库试点示范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在全县选择5个以上社区(村)进行基层民主协商示范点建设。认真落实社区减负工作,执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完成第十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做好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和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前的准备工作,积极推进直接登记、一业多会。培育15个以上“名牌”协会。深入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年检和执法监察工作,及时处理社会组织违法、违规问题。切实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创新流浪乞讨救助、婚姻登记、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等工作方式。认真抓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落实职称待遇。加强福利企业监管,继续做好政策引导和政策扶持,想方设法安置更多残疾人就业。

第4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一、上半年重点民政工作的开展情况

今年上半年,我市民政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保民生、强服务、谋发展、促和谐”的工作思路,紧扣重点,破解难点,突出亮点,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整体推进、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明显增强。各项提标提补政策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稳步提高,均达到了民生工程目标要求。五保供养标准实现年提高60元,城镇“三无”人员、精简退职职工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低保专项治理,力求“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打造了阳光低保品牌。救灾应急工作及时有力。上半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抗灾救灾职责,深入一线查灾核灾,指导、帮助安置紧急转移灾民,及时发放救灾资金和物质,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迅速开展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确保了灾民基本生活和灾区的社会稳定。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深入推进,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稳步提高。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的创建活动正有序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扶贫移民工程深入推进,扶持对象得惠受益。

二是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切实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监督和管理,规范行业协会行为,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创业型社会组织。进一步强化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推进乡镇设标工作,认真开展平安边界的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边界和谐稳定。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价格管理,规范公墓收费行为。积极开展殡葬“优质服务月”活动,殡葬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扎实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婚姻登记程序,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全面提升。积极开展难点村治理工作,有效率达到93%,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是其他各项民政工作都有了明显进步。积极推进福彩工作创新,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完善考评机制,推进扩点建站工作,彩票销量实现新提高。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由点扩面,纵深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各地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丰城市、区、市分别列为国家、省、市试点单位。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民政系统自身建设,有效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树立了良好的民政新形象。同时,民政维稳、民政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也均取得了新的成绩。总之,上半年的民政工作服务了大局、惠及了群众、发展了自身,为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积累了经验。

二、下半年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下半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民政部门的“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和当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民生工程,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一是认真抓好社会救助工作。各地要严格按照省政府、市政府民生工程的要求,全面落实低保救助标准,确保救助资金全部及时发放到位。精心操作好城市低保扩面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继续推进城乡低保资金发放专项治理,规范群众评议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坚决杜绝“关系保”、“人情保”等现象,认真梳理总结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要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提标扩面政策,重点抓好儿童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和慈善制度的衔接,切实提高困难家庭儿童大病医疗救助标准,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切实落实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逐步将这些人员退出低保范围,转由当地财政供养。要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严格按照双系数测算办法实施临时救助,对因突发事件造成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及时救助。二是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要积极宣传和落实省政府新出台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扎实开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切实加强13个城市社区、3个乡镇共16个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重点抓好区、高安市3个国家、省确定的扶助试点项目,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进为老服务工作。要认真抓好新建扩建的“三院”建设项目,力争46个申报“三院”项目尽快获批。已经开工建设的市和丰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要加强调度,推动进度,确保质量,按期完工,尽早投入使用,发挥投资效益。要不断完善“三院”管理和服务措施,推进硬件软件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提高院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三是狠抓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以开展新一轮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为契机,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全面落实。继续做好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工作,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一站式”服务,切实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基本生活权益。认真制定安置工作方案,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确保全市在12月份前基本完成年度安置任务。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确保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75%和提高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标准10%的目标实现。加强部门协调,扩大宣传教育,加大对退役士兵教育培训的工作力度,力求2009年冬季城乡退役士兵教育培训面达到60%以上。今年以来,我市涌现了一批英雄模范,其中救火英雄王茂华、抗洪抢险英雄雷君锋被评为烈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英雄模范的褒奖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做好英模的褒奖和宣传工作,规范批烈评残程序,落实好烈士遗属的抚恤标准和褒奖标准,全面落实各项优待政策。

(二)突出抓好救灾灾后重建工作,切实增强综合减灾救灾能力

一是认真抓好灾后农村倒房重建工作。今年以来,我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灾区倒损房屋严重,灾后倒房重建工作任务艰巨。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做好倒房重建工作的有关要求,推进各项工作。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倒房重建工作作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来抓,市、县、乡要逐级签订责任状,落实各级工作责任。要在当地倒房重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做好牵头负责工作,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二要落实相关政策。针对灾情,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灾后救助政策。对受灾的困难群众实施2-3个月的后续口粮救助,一般农村全倒户重建住房每户补助1.5万元,全倒户中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等特困户重建住房每户补助2万元,并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冬春救助相衔接的受灾群众救助体系。各地要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要强化监督管理。要在当地政府的安排部署下,积极统筹整合农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与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资金,落实灾后重建的配套资金。今年灾后重建补助标准高、资金总量大,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救灾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坚决防止资金挪用和截留沉淀,确保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四要狠抓工作进度。要重点抓好重灾地区和成片倒房集中安置点的重建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经济实用”的原则,从农村实际出发,改善房屋结构功能,提升减灾避灾能力。对集中安置点,要做好整体规划和房屋设计;对自建住房的,要统一设计多套图纸,建房对象根据自己意愿和筹资能力,自行选择户型;对部分五保户、残疾、智障等自建确有困难且有建房意愿的,由政府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一代建。要狠抓重建工作进度,确保所有的因灾倒房户在明年春节前顺利搬入新居。二是扎实做好综合减灾工作。今年以来,我市天气异常,自然灾害频发,各级民政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一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切实把握条例内容,进一步提高救灾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二要认真做好新灾防范应对工作。下半年发生台风、干旱的可能性较大,各地要未雨绸缪,保持警惕,密切关注灾情,继续做好防灾抗灾工作。要切实抓好灾害应急预警预案,加强与防汛、气象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及时掌握灾情发生发展及时动态,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和救灾响应,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根据本地的灾情特点和实际需要,及时补充储备物质的品种和数量,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快速调拨机制,确保实现救灾物质24小时到位的目标。三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影响救灾工作的突出问题。各地加强对本地灾害的特点规律的研究,深入分析今年暴雨洪灾的成灾原因、灾情特点和灾情损失。要从组织领导、预案建设、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监测预警、应急救助及恢复重建方面,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灾害救助模式,研究提出下一步加强灾害预防应对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救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快救灾工作体系建设,争取尽快将救灾物资储备库、救灾装备等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早规划、早实施、早见效。

(三)强势推进福利彩票销售工作,努力实现销量争先保位目标

一是充分认识当前彩票销售形势。当前我市福彩销售形势十分严峻,销量排名严重下滑。省厅下达我市福彩年度销售任务1.13亿元,截至八月底,我市共销售福彩6500万元,仅完成任务的57.52%,与时间进度相比还差9%,在全省排名第六。电脑票下滑更为严重,仅完成任务的56.8%,位处全省第8,与全省第一的相比相差15个百分点。而彩票销售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即开票的销量,目前全市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区已销售203.5万元,完成135.67%,市(含去年12月销量)共销售212.23万元,已完成169.1%,而有的县市仅完成26%,差距悬殊,形势严峻。二是全力以赴实现争先保位目标。彩票发行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今年时间仅剩三分之一,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形势十分紧迫。摆在我们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举全市之力,“咬住一千万,奋战一百天”,打一场即开票销售的攻坚战。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一要思想认识到位。当前即开票销售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疲软问题,发行费用也有些紧缺,这就要求牢固树立大局观念,跳出狭隘的利益考虑,端正思想认识,认清市场风险、市场有利因素和发行的潜力,坚定全力以赴争先保位的信心。二要宣传到位。加大宣传力度,注重营销策略,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精心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突出福彩公益与公信特色,扩大福利彩票的社会影响,激发人们的参与热忱。三要组织到位。各地都要认真研究当地市场,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积极开展福利彩票“小卖场”销售活动。要求每个县市都要在城区组织一次赈灾福利彩票“小卖场”销售活动,有条件的大乡镇也要相应开展一次,以“兴建家乡敬老院,扶老济困献爱心”为主题的即开票“小卖场”销售活动,力争做到城乡并举攻坚克难,超额销售即开票100%,以即开票补电脑票,确保福彩销售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四要结算到位。2010年即开票年度结算时限为12月20日。即开票应以实际销售结算数为准,不含彩票扫描数。逾期未缴清各项彩票资金款的不计算本年度销量。

(四)大力推动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积极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一要积极探索创新方法。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并围绕解决民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改革创新。要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点上突破,面上扩展”的思想方法指导创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注重实效。要善于健全完善现有政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基层和群众的创新做法,要热情对待、积极支持,促进其不断完善,并加以推广。二要主动推进创新实践。下半年,各地要努力推进一批创新试点工作,包括:改进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对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的准确性、科学性;认真研究自然灾害后续救助模式,建立自然灾害后续救助制度;探索建立救灾保险制度,推动政府救助、社会捐赠、灾害保险的有机结合;探索公益事业招标和委托的办法,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发挥社会组织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多样化投资方式和多元化的管理体制,鼓励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建设、运营模式,借助专业化社会组织力量搞活经营机制,避免政府包办;建立英模褒奖长效机制,统筹解决英模及遗属的各类问题;彩票公益金使用引入社会参与竞争机制,提高效率,培育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加快行业协会管理、村委会选举和地名管理立法进程,推进民政法制建设等。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精心谋划,主动创新,积极探索民政工作创新发展新途径。

(五)不断加强民政系统自身建设,进一步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

第5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为进一步完善覆盖我区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对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常政发〔2008〕4号)的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实际,进一步整合救助资源,完善救助制度,创新救助机制,规范救助程序,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社会救助从分散、临时、单一的模式向归口、综合、统一的模式转变,全面提高我区社会救助工作整体水平,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法律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临时救济、社会帮扶和慈善互助为补充,覆盖全区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策保障、依法救助;管理规范、分类救助;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原则。

二、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生活救助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按照国务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省、市关于城市低保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城市低保制度。规范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核算和生活支出调查方法,坚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即退”;完善保障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执行市政府自然增长保障标准和物价上涨补贴标准,对低保对象给予一个月的全额低保标准一次性价格补贴;加强与最低工资制度、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衔接,进一步完善低保对象就业后的“救助渐退”机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积极就业;进一步加大分类施保力度,有针对性地对“三无”人员、重残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采取专项扶助措施。

2、灾害应急救助。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强化抗灾救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健全区、街灾害管理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区、街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做好灾情的收集、核查、汇总、上报以及救灾款物的申请、管理、分配、发放工作。组织指导救灾捐赠,转移安置灾民和倒塌损坏房屋的修复、重建工作,做好部门间的衔接工作,提高应对和抗御灾害风险的能力,确保灾民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的吃、穿、住、饮用水、医疗等救助措施落实到位。全面推进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救灾工作“关口前移”。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进一步提高应对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健全灾害管理工作的政策配套体系,明确政府、社会和受灾群众的职责、权利和义务,规范政府的灾害管理行为,强化对灾害管理工作的监管,使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3、社会化养老服务。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全面贯彻落实常政发*[50]号文件精神和市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全面推进社会化居家养老工作,力争在2008年底前实现全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全覆盖。按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供养政策,健全供给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落实到位。加快福利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全区“五保”集中供养率在75%以上。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入、多形式供养的保障机制。

4、临时生活救助。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2倍范围内的生活困难群体以及因重、大病或遭遇突发灾害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实行临时生活救助时,应根据救助对象临时生活困难原因、种类等因素,结合区级财政状况,合理确定分类救助标准。同时,区慈善分会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慈善基金利息款用于临时救助,各街道每年也应单列不低于5万元的临时救助资金。对无固定收入、不符合低保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员,按照低保标准100%给予生活救助。

5、慈善救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完善区、街、居慈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区级慈善分会在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和扶贫、济困等全面的积极作用,加大慈善捐赠、经常性捐助力度,扩大慈善基金总量,增强慈善救助能力。规范申请、审核、审批、评议、公示等救助程序,加强监管职能,确保基金安全运作。扩大“慈善超市”覆盖面,试点“慈善超市”与商业超市合作运行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医疗救助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次补偿工作,对参加当年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因大病(恶性肿瘤、肾衰)住院者,当年度住院总医疗费用中可补偿部分总额去除已补偿部分总额,剩余部分再按一定的比例给予补偿。

当年度先参加合作医疗、后参加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对象不在二次补偿范围内。

(三)教育救助

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帮困助学机制,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制度,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入学。不断建立健全《*区帮困助学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规定,对家庭人均月收入在“低保”以下,或因病、因灾造成严重困难的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缴纳的费用酌情减免。非义务教育阶段,低保户家庭幼儿给予合格幼儿园收费标准减免50%;对不符合低保标准但经济贫困的幼儿家庭,各幼儿园视情况给予一定程度减免。在我区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学龄子女符合相关入学手续的,与本地学龄儿童享有同等待遇。全面实行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助学政策,保证每个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四)住房救助

按照《常州市市区住房保障规划(*年—2011年)》的要求,争取用3—5年时间,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屋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对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通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屋的形式实施住房保障。

(五)就业援助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意见》,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通过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创业培训、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和形式,建立再就业援助基地,重点加强对城镇“零就业家庭”、“低保”对象家庭再就业援助帮扶。免费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提供给“零就业家庭”和“低保”家庭,确保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六)法律援助

全面贯彻落实《常州市法律援助办法》,依法为社会救助对象和其他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贫弱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诉讼与非诉讼以及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基地,探索逐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满足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法律援助机构要与民政、劳动保障、建设、工会、残联、妇联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配合,有关部门要及时为法律援助机构提供社会救助对象法律援助需求信息,为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提供除涉及国家秘密、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的资料查询免费服务。法律援助机构要与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机构加强协调和衔接,促进社会救助对象特别是农民工的劳动争议诉求能及时依法得到解决。

(七)残疾人救助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精神,加大政策扶助力度,健全扶残助残机制,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救的原则,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康复服务。建立以残疾人基本生活救助、重残救助、一户多残救助、医疗救助、特殊教育救助和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以及享受康复治疗等为主,以临时救助、社会帮扶、爱心超市和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为辅的专项救助制度,实行多形式的残疾人救助。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积极开发适应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切实搞好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就业援助,按比例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残疾人康复、教育、庇护等福利机构。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我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

(八)其他社会帮扶互助

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建立志愿者(义工)制度,创新和丰富志愿服务方式和内容,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动员和支持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其他团体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互助活动。鼓励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帮助落实对困难群众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关的收费或实行提价补贴。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

社会救助工作实行政府负责制,要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分级负责的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成立区、街两级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本地区的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综合协调的职责,监察、发改、财政、人事劳动保障、审计、统计、管建、房管、司法、教育、卫生、公安、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慈善分会和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社会救助相关工作。同时在各街道建立社会救助工作平台,整合资源,组织实施辖区内的社会救助工作。

(二)完善运行机制

1、严格属地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建立救助对象申请,社区(村)服务站受理、初审、上报,街道审核,区民政审批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救助工作统一、高效、有序开展。

2、健全组织网络,构建服务平台。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归口管理,统一以街道社会救助服务平台一个窗口对外,受理救助事务和承办政府部门交办的各项社会救助事务,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3、建立档案资料,健全信息网络。建立并规范社会救助对象档案资料和各项统计报表,逐步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和服务网络,提高社会救助工作效率,为政府决策、数据查询、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三)保证经费投入

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助为辅,分级负责的救助资金筹集机制。将社会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随财政收入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而相应增加,保证社会救助工作正常开展。

第6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今年以来我省

消费市场基本情况

今年1—5月,全省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832?郾68亿元,同比增长10?郾9%,低于全国1?郾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郾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郾5%。

从各月走势看,1—5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郾6个百分点,呈现企稳回升趋势。5月单月增长11?郾7%,虽低于4月0?郾2个百分点,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规模高于4月,成为今年以来月度最大值。

从四大行业看,限额以上(以下简称限上)批、零、住、餐行业分别同比增长13?郾4%、9?郾2%、-13?郾8%和-5?郾1%。其中,住宿和餐饮行业下滑明显,分别较上年同期回落20?郾9和15?郾2个百分点。5月份单月同比降幅,住宿业较4月收窄9?郾2个百分点,但餐饮业扩大了1?郾2个百分点。

从企业类型看,限上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8?郾4%,低于限下企业增速5个百分点,差距虽比一季度缩小2?郾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全年扩大了2?郾9个百分点。

从主要商品看,限上企业吃、穿类商品零售增长9?郾1%和13%,同比提高-4和0?郾3个百分点;居住类商品增长22?郾7%,同比提高34?郾5个百分点,其中家电增长18?郾6%;汽车及成品油增长6?郾5%,同比放缓2?郾9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增长42%。

从地区情况看,丽水、舟山、衢州分别增长15?郾8%、14?郾6%、14?郾4%,居增幅前三;宁波(12?郾3%)、杭州(12?郾2%)、温州(7?郾4%)居后三。另从限上企业零售总额增速看,城镇为8?郾4%,高于农村0?郾5个百分点。

从新型消费看,网络购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省企业实现网络零售1232?郾8亿元,同比增长85%,约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19%;全省居民网络购物额747?郾8亿元,同比增长61%;总量均居全国第二。淘宝网实现交易额超6400亿元。

从各地调研情况看,商品消费增长极正向我省二、三线城市和中心城镇转移,但消费规模较小,不足以支撑全省较快增长,温州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省14%,其消费低迷影响全省增速;商品消费热点缺乏持续性和普遍性,权重商品汽车和成品油在各地表现分化并总体趋缓,居住类和投资类商品表现较好,但将受到房产调控和国际金价走势的影响;住宿餐饮业因集团消费下降而下滑,零售业也受到波及,集中体现在限上企业;电子商务消费促进作用明显,但也对传统零售业形成较大影响。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亏损面有扩大趋势。

影响我省消费增长的

主要因素和趋势分析

根据全省数据、全国对比和各地反映,当前影响我省社零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

物价因素。今年物价涨幅回落明显,且回落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得名义增速中的价格因素比去年同期降低3?郾4个百分点,也扩大了与全国名义增速的差距,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

政策因素。据省统计局对2011年政府采购及公共性消费测算,约为3400亿元,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郾6%,假设这一比重保持不变,且今年为零增长(实际应下降),我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在14%以上,应高于去年水平。此外,家电下乡和节能家电政策分别于今年1月底和5月底到期,未来数月家电增速将趋于放缓。目前国家层面主要的消费促进政策已退出。

收入因素。一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郾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9?郾4%,比上年全年低3?郾2和1?郾9个百分点,低于全国(9?郾3%、12?郾2%)水平;增幅列全国第28和30位,在沿海省市中,仅高于上海(6?郾1%、4?郾4%)。即期收入及未来预期直接影响消费行为。

房价因素。居民购买住房属投资行为,未列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范畴,虽从短期看,住房销售能带动居民相关消费,但从长期看,由于我省住房价格总体高于兄弟省区,居民相关支出大,影响持续消费能力。

保有因素。我省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水平和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保有量均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对汽车等大宗商品的首购需求减弱,传统热点出现降温,如今后采取汽车限购措施,将进一步影响消费增速。

升级因素。从发达国家看,居民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高于商品消费,我省现处于服务消费加速发展阶段,但教育、旅游、家政、娱乐、信息等服务消费都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中,且缺乏统计指标反映。留下高昂的教育开支,也影响家庭的国内消费。

分流因素。网络购物对传统零售分流加快,据淘宝网统计,我省卖家销售额与买家消费额均位于全国第二。非企业网商零售不能纳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统计,我省去年接近1000亿元,相当于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8%左右。

外流因素。出境游及海外代购的兴起,内外差价、人民币升值,使大量中高端进口商品消费流向海外,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明显。1—5月我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27?郾5%。另外,社会保障、消费环境、食品安全等也是各地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我省外来常住人口变化和老龄化发展对消费的影响也需要研究。

从前5个月情况看,我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年目标2?郾1个百分点,且一直低于全国增速约1?郾5个百分点,而增长13%的目标与目前专家预测的全国全年预期一致,要实现年度增长目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我省下一步将抓住国家出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的契机,着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出台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等政策意见,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举措,开展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大力开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努力优化消费环境;积极推进有效投资和城镇化建设,加快实施“个转企”、“小上规”,叠加后期物价或将温和上涨等因素,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回升。综上分析,“压力不减、稳中有升”是下半年较有可能的消费走势。

商贸流通领域促进

消费的几点建议

扩大消费关键在于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同时也会受到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但在商贸流通领域,地方政府也有积极可为空间。集团消费下降是影响今年社会零售总额增速的重要因素,国家促消费政策退出使下一步市场热点更为涣散,从促消费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系看,我省有必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将培育消费热点与支持产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模式、促进城乡统筹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政策配套,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和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发放居民消费券和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激发居民即期消费,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为“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提供持续的基础动力。

(一)培育商品热点,促进产业发展

家具以旧换新。家具是今后我省消费市场的热点,许多家庭都有改善居住条件进行二次装修意愿,重点要解决旧家具的出路问题。北京市去年11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家具以旧换新试点,实行企业让利5%、财政补贴5%,并对旧家具实行统一回收处理。该市在进一步完善试点方案后,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这项政策。我省家具产业竞争力在国内仅次于广东,规上企业出口占其销售额60%。在我省部分市开展家具以旧换新试点,有利于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促进家具产业对省内市场的开拓,推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的建设。

绿色建材下乡。一方面,绿色建材在我省农村建房中使用普及率较低;另一方面,我省已出现相关产能过剩的情况。配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通过适当财政补贴,实施预拌混凝土下乡,有利于促进农民建房及相关需求,消化我省现有产能,促进水泥(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保障农村建筑质量和安全,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浙江耐用消费品下乡。我省耐用消费品生产门类齐全,质量可靠,但不少产品尚不具有品牌优势,在省内一二线市场占有率较低,农村市场成为市场开拓的重点。可视情况选择汽车、家电、家具等产业,通过招标确定企业和产品,采取适当的政策扶持方式,开展省内耐用消费品下乡,释放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浙江品牌产品信用消费。随着住房信贷发展,大宗消费品信用消费模式也被逐步接受。探索支持我省品牌厂商(如电动汽车、屋顶光伏发电成套设备、品牌家电、品牌家具等)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由生产或销售企业开户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给予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服务,按照消费者实际负担利率,给予合理的政策配套,挖掘潜在信用消费需求。

节能环保汽车消费促进。汽车是我省消费权重最大的商品,占限上企业社零38%,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如加上关联的成品油消费,占全省比重达到26%。随着本土企业发展和知名车企生产基地相继落户我省,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和环境保护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如何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需认真研究。建议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居民加快向节能环保汽车的更新换代,支持汽车用品市场发展,推进废旧汽车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支持二手车市场规范提升及向省外销售。

(二)顺应消费升级,促进服务消费

提升发展居民生活服务业。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是当前大趋势,但居民生活服务业存在企业规模较小、经营不够规范等问题,造成消费热点不够突出。建议加强针对性研究,采取必要政策措施,支持各地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贯彻居民生活服务业行业标准,推进服务项目和收费公开透明,支持发展一批品牌连锁经营的行业标杆企业。

促进大众餐饮服务消费。引导支持限上餐饮企业向大众餐饮转型,鉴于集团消费下降的实际,可考虑政策支持与企业让利相结合,探索以消费券或消费折扣券等方式,促进大众消费。积极支持大型餐饮企业和宾馆,与商业办公楼物业等开展合作,发展中餐团体配送业务,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促进旅游饭店业联合营销。加大旅游产品宣传推荐和营销力度,探索推广旅游消费券营销策略,组织开展旅游景点、星级宾馆、特色餐饮等联合促销,以旅游扩大外来消费。对旅行社、会展商等单位组织旅游和商务客源入住星级酒店,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促进居家养老及中高端医疗服务。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不仅满足消费需求,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可选择老龄人集中的社区,探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老龄化催生潜力巨大的医疗服务需求,涉及产业较多,可考虑规划建设区域性、有特色的医疗及康复中心,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合作运营或授权经营,开展产学研等活动,支持我省相关产业发展。

(三)改善消费环境,促进便利消费

商业设施建设改造。推动商业网点地方立法,科学规划网点布局,建立省重大商贸项目储备库,出台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加快改善商贸中心公共配套,重点支持改善交通环境和停车设施,整合利用周边停车资源;支持商业街公共廊道建设改造,营造全天候的优良购物环境;支持夜市环境整治和配套设施提升;支持商贸流通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社区连锁网点和农村连锁网点,鼓励集中配送和连锁经营;实施餐饮业餐厨垃圾收运和厨房标准化建设工程;支持创建绿色饭店。

发展网络购物消费。充分发挥我省电子商务产业优势,积极支持网络零售平台、品牌网商及相关电商服务行业做大做强,鼓励传统零售企业发展网络销售平台,深入实施电子商务推进工程,支持城市社区网络商品投送公共设施和农村网络代购网点建设。探索试行浙货网上行大型活动,组织电商平台、网上商城、网店开展浙货联合促销,提高浙货网上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网商“个转企”。

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农超对接试点,举办产销对接活动,支持直供直销进市场、进社区、进家庭,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切实发展公益性商贸流通设施,更好发挥保供稳价等作用。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发挥其在生鲜农产品流通以及滞销农产品促销中的骨干示范作用,对于特殊时期承担应急保供任务的流通企业,合理配套必要政策,以平抑市场波动。

扩大消费品进口。结合我省外贸港口、保税区和市场平台等优势,着力打造一批进口消费品交易集散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设进口商品免税店。鼓励省内大中型零售企业与国际消费品供应商、国内进口商建立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际消费品供应商来浙开设分销总部、实体品牌直营店和网络品牌直营店,丰富商品供应种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便利进口商品消费。

净化消费市场环境。加强商业诚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营造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分析和预测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和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充分发挥骨干企业作用,加强应急商品投放网络和调运机制建设。努力构建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和谐消费环境。

(四)加强消费引导,完善促进机制

消费活动促进。利用假日经济和会展促消费,是各地促消费普遍采用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商旅文融合,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实施相衔接,政府、行业协会搭台帮助企业开展促销,满足实惠消费。举办好浙江金秋购物节等活动,努力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促消费平台。

消费信息引导。加强消费知识宣传普及,传播文明健康、资源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宣传富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消费品牌,组织消费体验活动,提高浙江消费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支持专业网络平台运营商与商贸行业协会联合,打造最权威的浙江商业网络地图,将商业特色街、特色餐饮娱乐、老字号、专业市场等商业网点纳入其中,发展口碑评价、消费攻略研讨、商业活动宣传、生活服务业在线支付等业务,成为消费者选择消费主要参考,商家宣传诚信特色经营重要平台。支持发展消费民意调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市场研究分析专业机构,为企业转型升级和开拓市场提供咨询服务。

支持企业创新。顺应互联网发展、商业技术变革、消费市场细分、消费体验多元、智慧城市建设等新的形势,支持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商业效率并激发消费需求。鼓励发展直销、社交网、团购、租赁、定制等新型消费模式,支持为商业经营和消费便利服务的专业技术研发公司、平台提供企业加快发展。

第7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志愿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且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志愿者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志愿者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功能区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二、活动原则

(一)公益性原则。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者自愿为群众提供的公益,不收取任何报酬,是出于人文关怀和博大爱心而付出的无私奉献。

(二)实效性原则。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从管委会和志愿者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把主观愿者愿望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群众的需求和服务能力结合起来,注重服务质量和效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三)规范性原则。参加服务队的志愿者要在在管委会志愿服务队的统一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

三、方法步骤

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认真填写《高新区志愿者服务队注册登记表》,具体方法如下:

(一)宣传动员(3月9日—3月18日)

制定志愿者服务队活动方案,利用宣传版面、召开动员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对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发动和引导,提高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志愿者队伍。

(二)报名登记(3月19日—3月25日)

由管委会办公室发放《高新区志愿者服务队注册登记表》,指导申请报名志愿者服务队的干部职工,根据自己的意愿、年龄、特长、身体状况提出申请并填写。

(三)组建队伍(3月26日--3月31日)

管委会办公室收集整理志愿者服务队申请表后报党组,党组召开工作会,正式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并按照便于组织及特长的原则,合理划分志愿者服务队小分队。

(四)开展服务(4月1日起)

志愿者服务队以集中服务活动与分散服务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服务。集体服务活动由服务队统一组织,坚持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分散服务活动由志愿者根据个人特长,主动开展各类便民服务。

四、服务内容

(一)不定期到功能区各项目建设现场,通过多种形式向施工人员宣传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知识,进行文明劝导。

(二)积极参与社会福利服务事业,为高新区敬老院提供特别志愿服务,组织捐款捐物,义务劳动,爱心慰问。

(三)结合扶贫帮困活动,对高新区的困难户进行慰问和帮助。

(四)结合高新区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收集企业用工信息,联合相关部门(单位)召开就业培训会,为企业和失地农民搭建就业桥梁。

五、相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管委会各科室要把志愿服务活动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做好宣传发动,动员所有的干部职工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同时,要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确保志愿服务有方向,展示风采有舞台。

(二)做好总结和汇报。建立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登记和情况反馈制度。志愿者服务队每次服务活动后,要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虚心接受群众的反馈意见,服务队队长对每次的服务效果提出评价意见,并将服务情况及时向管委会相关部门汇报。

(三)营造活动氛围。一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期间,要佩戴志愿者服务队统一标识,高扬管委会志愿服务队队旗,彰显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在志愿者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参与的自觉性,扩大管委会党员志愿者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

志愿者活动方案2一、活动主题

“践行三关爱创造新生活”

二、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__年12月4日(星期五)(具体时间以市文明办的通知为准)

地点:__街道办事处__社区

三、主办和承办单位

主办:省文明办、昆明市文明办

承办:__区文明办、共青团__区委、__街道党工委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__街道__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日间照料的老人准备中餐(或晚餐)。

(二)开展义诊志愿服务活动,联系医疗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义诊,开展眼睛保护咨询和检查工作。

(三)开展城乡清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对社区内道路和__河沿线开展清扫保洁工作。

同时,下发通知到各街道党工委,要求在“国际志愿者日”前后,组织区属挂钩联系部门、社区居民、辖区文明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活动。

五、任务分工

1、请__区文明办负责拟定工作方案,和市文明办联系,确定相关工作要求,制作活动宣传布标。

2、请__街道党工委负责联系龙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好场地布置,提供环境卫生整治所需工具。

3、请团区委联系免费义诊的医疗机构。

4、请__街道通知挂钩联系区属部门公职人员、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具体人数待省市文明确定省、市参加人数后定)

六、工作要求

(一)认真组织实施。各街道党工委要围绕20__年“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主题,加强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周密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动员。各街道党工委要广泛动员辖区各级文明单位、社区市民群众,以社区为主要活动场所,定期、不定期、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三)注重资料收集。请各街道党工委在活动中收集活动文字、图片等资料,并及时将活动开展情况报送区文明办。

联系人:田__;联系电话:__

志愿者活动方案3一、活动背景

1971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正式成立,它的宗旨是动员具有奉献精神并有一技之长的志愿人员,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实现其发展目标。1985年,第四十届联大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12月5日为“国际志愿人员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在中国传诵了几千年的名句,时时激励着人们友爱互助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国际志愿者日已经确立了28年整。还是一个年轻的节日。志愿实践部作为一个高校志愿组织,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使人人都来当次志愿者,志愿为社会奉献,使人间充满爱,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理解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光荣的志愿者;

2.宣传我校志愿者服务队,让大家了解我校的志愿者活动,了解我校的志愿者.

3.锻炼本小组青年志愿者的各项义务劳动技能,增长服务经验。

三、活动流程

1、学校各活动人员6:20在1404全体集合出发,8:40到八一广场,整理队伍及做好活动最后的准备工作,9点活动正式开始。

2、进行志愿者宣誓活动

3、与其他院校的志愿者一起维持八一广场周边的交通问题,进行卫生清理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大家,呼吁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倡导和谐新风尚。

4、10点在八一广场集合,活动结束,合影留念。

四、活动后期宣传

1.由记者写成稿件在日新网、校报、广播站、院网、土木年华杂志上进行报道。

2.各部长总结此次的活动的经验和不足,留下记录备案。

3.处理好视频文件,制作节目视频放到日新网及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以作宣。

五、注意事项及备注

(一).所有志愿者在来往的路途上要注意安全,并遵守交通法规。

(二).活动前各负责人复必将此次的活动内容.注意事项等清楚地告诉所有志愿者,让他们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三).在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好志愿者形象。

(四).活动期间相互保持紧密联系,不得擅自离开。

六、应急预案

下雨天活动推迟

志愿者活动方案4一、活动前言: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我们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优良传统,拉开了我国志愿者文化节的序幕。“甘于奉献,团结互助;展现才华,提高素养”在这一绚烂口号的渲染下,我们将携手并进,释放热情,传递爱心,回报社会,抒写温情篇章,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

二、活动宗旨:以推动大学生开展公益实践,以弘扬志愿者精神、倡导志愿者文化、开展服务实践、塑造服务形象,学习先进模范为宗旨,策划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

三、活动目的: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我院欲策划第二次青年志愿者文化节,使全院同学都能参与到这次志愿者文化节活动中来;为了加深我们当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志愿服务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从而让整个校园充满芳香;更为了追寻三月的足迹,在红三月里,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扩大我院在学校和社会上影响力。

四、活动意义:通过大学生与志愿文化相结合,突出实效性、人文性公德性、服务性,通过学习雷锋精神,从而营造科学、高雅的校园氛围。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服务校园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得到满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与传播文明,在为他人送去玫瑰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到了芬芳。

五、活动主题: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六、活动时间:3月9日——28日(视具体情况而定)

七、活动内容:

1、思想教育:放映教育片。

2、实践活动:

①、清扫教学楼,美化学习环境;

②、关爱老人,与爱同行;

③、保护环境,爱我校园;

④、缅怀英烈传承革命精神;

3、精神升华:主题征文比赛。

八、活动流程:

(一)、前期宣传:

1、时间:3月11日——3月13日(视具体情况而定)

2、地点:琴湖、金翰林、南苑、北苑

3、形式:海报宣传

4、内容:紧扣活动主题

5、准备:①、准备卡纸并手绘海报宣传;

②、制作活动宣传标志(胸前标志)。

(二)、思想教育:放映教育片

1、时间:3月27日下午2:00/_7f——5:00(视具体情况而定)

2、地点:经管楼202

3、参与人员:艺术学院09级全体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体人员、所有已注册中国志愿者的志愿者及其它报名参加者

4、影片名称:《志愿者》

5、纪律秩序:团委学生会青志队和各班班长维持现场的纪律和卫生

6、准备工作:1首先找到所播放的电影资源并下载存储;

2借教室。

(三)、实践活动:

A、清扫教学楼,美化学习环境

1、时间:3月9日下午2:00——5:00

2、地点:艺术学院教学楼

3、参与人员:艺术学院09级全体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体人员、团校学习成员、所有已注册中国志愿者的志愿者及其它报名参加者

4、准备工作:1准备好抹布拖把等卫生工具;

2青志队队员当天须佩戴青年志愿者胸牌及活动标志,并拿上院旗和队旗,各班有班旗的均可带上。

5、注意事项:活动过程中务必谨慎小心,以免毁坏公物。

B、关爱老人,与爱同行

1、时间:3月13日下午2:00——5:00(视具体情况而定)

2、地点:湘大老年活动中心

3、参与人员: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体人员、所有已注册中国志愿者的志愿者及其它报名参加者

4、准备工作:①首先由队长、副队长等人和湘大老年活动中心负责人进行协商,征求对方同意或咨询可以提供志愿服务的活动;

②以寝室为单位各自备一套清洁工具,其中包括水桶、抹布、刷子、小刀、扫帚、撮箕。

5、注意事项:①活动过程中务必谨慎小心,以免毁坏了老年活动中心公物;

②在与老人的交流过程中,注意礼貌问题,言行举止要体现我院志愿者懂礼貌有爱心的形象;

3青志队队员当天须佩戴青年志愿者胸牌及活动标志,并拿上院旗和队旗。

C、保护环境,爱我校园

1、时间:3月16日下午2:00——5:00(视具体情况而定)

2、地点:湘大校门口到图书馆主干道及新办公楼旁的草坪、广场和喷泉

3、参与人员:艺术学院09级全体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体人员、团校学习成员、所有已注册中国志愿者的志愿者及其它报名参加者

4.准备工作:1以寝室为单位各自备一套清洁工具,其中包括水桶、抹布、刷子、小刀、扫帚、撮箕;

2任务安排:办公楼附近的草坪(09级设计一班)

图书馆前的的草坪、广场和喷泉(09级设计二班)主干道两旁的卫生清理(09级动画二班)

办公楼附近广场(09级动画一班)

3青志队队员当天须佩戴青年志愿者胸牌及活动标志,并拿上院旗和队旗,各班有班旗的均可带上。

D、缅怀英烈传承革命精神:

1、时间:3月28日下午2:00——5:00(视具体情况而定)

2、地点:湘潭市烈士陵园

3、参与人员: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全体人员、党校、团校学习成员、所有已注册中国志愿者的志愿者

4、准备工作:首先与组织部联系,一起寻找路线并与烈士陵园负责人进行协商,征求对方同意或咨询可以提供志愿服务的活动;

5、注意事项:1在烈士陵园这种神圣的地方必须注意大学生应有高等素质;

2青志队队员须佩戴青年志愿者胸牌,并拿上院旗和队旗;

③来回路上务必听从组织者的安排,注意安全。

(四)、精神升华:

1、征文意义:在春回大地的阳春三月里,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将再度掀起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

学习雷锋活动就像一股永不停息的春风,既是对学雷锋活动的延续,更是雷锋精神的发扬和深化。“雷锋”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代表已深入人心,他的英雄事迹传唱万家。我们已经通过实际行动来志愿服务,我们还要更深层次的去认识去感悟志愿服务,从而更好的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和谐画面。

2、参赛主题:“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3、参赛时间:3月12日——3月20日,3月20日截稿。

4、参赛对象:艺术学院全体学生

5、参赛要求:体裁不限,杜绝抄袭,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6、投稿方式:以班为单位,由学习委员统一收集,交致青志队队长潘玉矿(联系电话:15173240179),由宣传部初选,老师复选。

(五)、颁奖典礼:

1、时间:3月27日下午2:00/_7f——5:00(视具体情况而定)

2、地点:经管楼202

3、参与人员:院领导老师、学生会主席团及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

4、纪律秩序:团委学生会青志队和各班班长维持现场的纪律和卫生

5、准备工作:1证书的购买和打印;

2借教室及会场的布置。

6、合影留念

(六)、后期工作:

1、宣传:宣传部在网上实时活动信息;

2、交流:QQ群、召开部门会议;

3、总结:把活动的不足、长处以及心得用电子档记录下来为以后活动提供借鉴。

九、活动负责单位:

主办:湘潭大学艺术学院

承办: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协办:艺术学院宣传部、组织部、广告部

十、奖项设置:

1、“先进志愿班级”1个,荣誉证书+奖金50元;

2、“优秀志愿者”15名,荣誉证书+奖金10元;

3、征文比赛:一等奖1名,荣誉证书+奖金30元;

二等奖2名,荣誉证书+奖金20元;

三等奖3名,荣誉证书+奖金10元;

优秀奖4名,荣誉证书+精美礼品;

4、颁奖形式:举行颁奖典礼,颁发荣誉证书

志愿者活动方案5一、活动主题:

关爱老人、奉献爱心

二、活动对象:

敬老院孤寡老人

三、活动背景: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社会经济突飞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是敬老院让这些需要帮助的人重新找到了家,得到了家的温馨,爱的呵护。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之路,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敬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爱自己。会懂得孝顺父母的我们,更应该打开心胸去接纳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

四、活动目的:

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通过此次献爱心,走访敬老院的活动,让同学们的身心更加明朗,明白阳光是不吝啬每个角落,同时呼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五、活动地点:

敬老院

六、活动要求:

1、每位参与志愿者都怀有饱满的热情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次活动。

2、在活动中讲文明懂礼貌体现当代大学生风貌。

对待人要亲切热情大方。

3、到敬老院的同学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七、活动流程:

(一)活动前期准备:

1、联系敬老院负责人

2、对招募好志愿者进行培训,并说明注意事项。

(二)活动当日安排:

1、布置场所

2、帮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

3、陪着老人拉家常,讲故事,看电视。

4、离开时把整个庭院打扫干净并与老人合影留念。

八、注意事项:

1、志愿者在活动开展期间应当服从管理。

2、注意个人行为,注意维护志愿者形象和学校形象。

3、合理分配好每位同学的工作,到敬老院的同学们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4、由于老人的年龄等问题,在帮助老人时要小心,确保活动期间自己与老人们的人身安全。

对老人要亲切,不可烦躁,尽量满足其和合理的请求。

5、活动前的宣传要到位;

第8篇:居家养老服务安全预案范文

2010年12月,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动员会后,崇川区委、区政府根据辖区社会管理工作实际,创新成立了区社会管理委员会,作为区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社会管理委员会挂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牌子,成为全区指导社会建设、统领社会管理、提高全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综合性实体平台。2011年6月,投资近1500余万元的“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办公面积5000多平方米,整合了24个部门职能,90余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办公。

中心由区党委分管领导统一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工作。由核心层、紧密层、联动层三个层面构成。中心设置了窗口接待服务中心等10大工作平台,内设30个职能科室。中心实行三个统一,统一标识形象:入驻部门统一使用“南通市崇川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名称和标牌标识;统一信息系统:建立了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专业平台;统一管理制度:中心运行实施同一套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职能的有效发挥,区委、区政府精心谋划,分别从组织资源、专业人员、平台设置、财力物力四个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心在运行机制上,按照“五大效应”精心设计。一是职能聚合,把24个部门的管理功能和服务职能,有效集中、有机统一汇聚于中心,形成了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全新混合动力;二是一站服务,有效整合入驻机构人力资源和财物资源,化分散为集中,化中转为直接,形成“一条龙”式解决问题的终端机制;三是关口前移,在社会管理环节设计上,注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的功能配置和建设;四是有机衔接,中心突出成员单位工作协调配合和职能职责的有机衔接;五是多方联动,中心形成了协调左右、联系上下、协同运作的工作链和结合体。中心主要行使畅通诉求表达、调处社会矛盾、及时应急预警、管理公共安全、创新人群管理、加强网络监管六大职能。

崇川区任港街道任港社区外滩管理服务中心:精细化网格管理样本

任港街道任港社区是一个集城市老居民、农改居居民、安置居民、外来人口等于一体的新型小区。为了加强对社区的管理服务,2011年5月,由任港街道投入200万元装修、总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外滩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遵循全省统一的“一委(社区党委)一居(社区居委会)一站(社区服务站)一办(社区综治办)”的组织架构,按照100户左右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实行精细化管理。中心设有综合服务大厅、社情民意收集室、“十位一体”综治办、新南通人俱乐部、居民议事厅、社区社团孵化培育基地、慈善超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9大类近20个功能区,融管理、服务、

活动于一体,成为紧贴居民需求、提供公共服务、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社会管理的中心和枢纽平台。

――社区精细化网格管理:社区划分为20个网格单元,由社区20名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又从居民中推举产生网格协理员和信息员若干名,并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网格单元按照“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下去一把抓、上来再分家”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并将日常工作获取的各类信息及时录入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网格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

――社情民意收集站:建立了轮值制度,社区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轮流值班,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建立了群众事务党员制度;构建了以网格员、网格协理员、网格信息员、楼组理事会为主体的社情民意收集网络体系,关注社情,收集民意,定期收集汇总,有效提升了社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586人次,获取各类信息1000余条,党员干部共为居民群众事项120件。

――“十位一体”社区综治办:建成了集治安防范、纠纷调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新市民服务与管理、反、社区禁毒、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普法教育等十项职能为一体的综治工作体系。围绕社会矛盾化解建立了以调解员个人名字命名的“钱洪伶”工作室;针对外来人员相对较多的实际,设立了新南通人俱乐部和少数民族俱乐部,组织开展了社区“十佳新市民”评选活动;设立了特殊人群工作站,对辖区10名特殊人员实行分层次管理;开设了“4:30学校”,组织辖区志愿者在社区小学生放学后,开展课外作业辅导、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兴趣爱好培养、社会实践等活动。

――居民议事制度:专门设置了居民议事厅,按照《居民组织法》,成立了楼组理事会,组织居民代表、楼组长议事,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商讨,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2011年,已组织开展了9场议事会,通过居民议事,在社区成立了房屋出租户协会、形成了红白喜事文明办理规范等多个事项,并写进了居民公约。

――社团孵化培育基地:将组建社团作为组织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引入社区管理社会化机制,吸收社团组织培育指导团队进驻社区,指导社团建设,共培育公共管理类社团2个、志愿服务类社团3个、兴趣爱好类社团4个。楼组理事会、纠纷调解团队、平安守望巡逻队等核心社团组织在社区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促进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管理格局的形成。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专业化调解医患纠纷实现“三个零”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作为全市专业调解机制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08年2月,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专业调处医患纠纷的专门性机构。市医调中心秉承大调解机制“三免服务”(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工作特色,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以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为宗旨,代表政府依法履行调处医患纠纷的职能;中心负责受理调处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辖区内发生的患者与医疗机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医患纠纷,包括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医疗事件损害赔偿纠纷以及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等;中心还承担对南通市下属的6个县(市)医疗纠纷调处中心的业务指导。

――主体上的中立性:市和各县(市、区)建立的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在隶属关系上独立于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之外,是公益性、专业性的中立机构,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调处医患纠纷,业务上接受司法、卫生及法院的指导,贯彻依法、自愿、不干涉诉权和调解不收费原则,对医患者双方负责,以中立性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中心成立以来,直接调处的医患纠纷实现了零反复。

――机制上的联动力: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卫生、司法业务指导,市、区、医院三级联动,调处中心具体运作、相关部门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调处中心、公安、卫生、司法、法院、医院、保险公司等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在手段上融纠纷调解、思想疏导、法制教育于一体,综合施策。

――程序上的人性化:医患纠纷在调处程序设计上以客观为前提,视公正为生命,最大限度地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方便解决纠纷、维护医院秩序的角度出发,以程序的公正、方法的公开、结果的公平,赢得医患双方的信任和认可。

南通市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四大制度

在具体纠纷的性质认定、责任划分、理赔数额等敏感环节上,做到循序渐进、沟通调解、逐步趋同,严格标准和计算方法,严格规范赔偿程序,既维护患者的权益,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力求患方、医院、保险公司三方共同认可,扭转“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现象,体现责任公平和社会正义。中心成立以来,工作人员实现了零投诉。

――实体上的权威度:医患纠纷调处权威度来源于中立性、独立性、公平性与援的本质内涵。市一级专门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的医患纠纷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医调工作。各级医调中心从纠纷受理、收集整理相关证据,到审阅资料、责任初议、专家咨询组责任评定,拟定调解方案、沟通调解、签署调解协议、兑付理赔、履行协议回访等环节,建立一整套严格规范、衔接有序、科学合理的程序,每个程序都制定详细的工作措施和要求,以程序的规范化确保调处工作的权威度。

南通市公安局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中心:公安领域社会管理和现代警务先驱

南通市是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命名的“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南通市公安局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信息化在公安打击破案、治安管理、执法管理、警务活动等方面的运用,警务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010年以来,南通市公安局以信息化为引领,主动承担起社会管理主力军职责,大力整合内部信息和社会面信息资源,研究开发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组建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中心。中心以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为依托,以地理信息(PGIS)、GPS卫星定位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全面整合社会面视频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房屋信息系统、案件警情系统、情报收集研判系统、城市网格化巡防系统、互联网管理系统、网上为民服务系统等九大系统的数据信息,实现了“人、地、物、事、案”等五大社会管理要素的汇聚关联和可视管理,形成了公安领域社会管理和现代警务机制的核心支撑,发挥了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强、信息化水平高、服务实战效能佳、社会管理层次深的核心功能作用。

――矛盾纠纷整合汇聚功能:优化升级“公调对接”信息管理平台,根据矛盾纠纷属性及当事人风险系数,自动加权积分,实施分色预警,智能分析研判,推动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合汇聚、预警评估、分流处置、跟踪反馈”一体化运作体系,公安机关感知矛盾、化解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以来,平台共汇聚各类矛盾纠纷1.9万余起(现场调解除外),化解1.8万余起,成功率达96.2%,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9.3%。

――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治安乱点的实时排查功能:将公安机关自建监控探头和社会面监控探头等监控信息资源,整合1.2万余套进入平台,成立专业队伍开展图像研判、轨迹分析、视频侦查工作,实现了对社会面治安动态的实时掌控。平台对治安刑事案件数据库、场所行业数据库、矛盾纠纷数据库、流动人口数据库、特殊人群数据库的2000余万条信息,实时分析比对,自动完成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首创四色预警机制,针对性开展打击整治。

――实有人口管理自动分析预警功能:平成了315.4万条人房关联信息标注上图,可以实时掌握辖区人员信息和活动轨迹。平台具备实时查询与特定个体相关联的房屋、车辆、职业、活动轨迹等各类信息的功能。平台可对在册重点人口、特殊地区外来人口等重点特殊人群,自动关联其旅馆住宿信息、网吧登记信息、银行消费信息、航空信息、社会关系信息、车辆信息等各类信息,按照预设的危险系数,自动累计分析,实现特殊人群每个个体的网上自动积分档案,达到一定分值,平台自动报警,并自动向基层单位和民警下达管理指令。

――重点要害单位安保功能:系统完成了市区100余个重点要害单位及周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可提供重点要害单位附近监控点位分布情况、正在附近巡逻的警车和执勤警力情况、单位及周边治安状况、单位及周边的特殊人群分布等情况的实时查询,为重点要害单位的保卫和守护提供了及时详实的资料。

――指挥调度扁平化管理功能:平台通过整合移动警务通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图像整合系统、接处警系统、有线无线调度系统、三维全景系统等数据,实现了对重大警情的指挥调度、一键式布控、快速启动三道“关城门”预案等应急处置措施,有力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互联网综合管控功能: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互联网综合管控分平台,实现了网民档案的自动建档、网上重点人员管控、网络负面信息的护城河工程、有害信息“一键搜”自动预警等。强化互联网的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网络警务室,积极开展网上警务活动;成立了互联网协会,规范互联网服务单位的服务管理活动;开辟了网上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及时化解网上矛盾纠纷;实施对机关、学校、版主、企事业单位网站的实名制管理;组织开展对网络用户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程;建立网络“”、网络舆情引导员、网络发言人队伍,有效的实现了网络舆情导控。

――在线为民服务办事功能:升级网上公安局“南通警民e家”,建成了覆盖市局、9个县(市)区(分)局、186个派出所、1798个警务室的四级网站群,设置了户政、治安、网安等10大类118项网上办事项目,其中67项实现网上在线办理,51个简化流程事项服务指南,全方位提供网上预审核、预受理、办事指引等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网上受理、审批、查询、反馈、支付、监督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在线办结业务30万余件,在线解答群众咨询3万余人次。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四海家园:流动人口“三集中”社区实现“三个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