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新型农民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农民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型农民的特征

第1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有效需求 阳光操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被定为农村医改的突破口,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在“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还是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改善和提高亿万农民的教育和健康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以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首先保证的是对农民大额医疗费用的补助。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的理论分析

(一)影响农户参保的因素分析

对于农户来说,影响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客观环境因素大体可以分三个层面的因素:即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等因素。

1.影响农户参保的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宏观环境对农户的影响,所处地区的政策状况、文化特征、经济实力、思想意识、基础设施等宏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政策状况好的、文化趋新型或开放型、经济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往往是农户参保意识和参保率高的地区。

2.影响农户参保的中观环境因素分析

中观层面主要指农户所属社区对农户参合造成的影响因素,如社区特征、社区经济水平、风俗习惯、由于历史影响而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行为特征等因素。中观层面还是属于社会属性的范畴,表明个人在作为特定阶层或阶级时所具有该阶层或阶级的一般性特征。

3.影响农户参保的微观环境因素分析

微观层面主要指与农户个人特征相联系的参保的原因,农户的年龄、工作性质以及家庭资产状况(收入结构、支出结构等)、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客观实际与主观判断)、健康风险意识等。

(二)从农户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进行的决策模型分析

在分析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否的决策行为时,假定农户是经济理性人。本文从保险经济学对农户参保与否进行理论分析。本文引进R-S模型,不同于R-S模型的是=++,为生病时的固定损失。为农户生病就医可能,为生病了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之后,在领取补偿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成本,为农户选择的医疗服务所需的支出,,=0表示不就医,=1时表示肯定就医。是农户支付的参合费用,生病时,获得合作医疗补偿金额=,为农户选择的医疗服务所需的支出,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补助比例,其中=表示参保农户的获保收益。表示不生病失的收入水平,表示生病时的收入水平,那么个人的期望效用为:

(1)

其中U′0,U″0,因为个人是风险规避的。分别为农户的疾病风险,医疗习惯(以医疗服务选择表示),就医可能,风险态度;个人的不同特征分别用表示,i=H,L。H 表示高,L表示低。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期望效用为:

(2)

个人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的期望效用为:

(3)

当农户采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式分散疾病风险的效用等于农户自己分散疾病风险的效用时,即

(4)

农户才会考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分散疾病风险,所以个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条件是:

上式表明只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带来的期望效用大于未参保的期望效用,农户就会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来分散风险。

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

(一)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为农民广泛认知

在2003年以后,全国各省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战略布置,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从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到内陆地区,都在有序有效地实施这项利国利民的制度,并且掀起了建设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知晓率达98.8%。由于知晓率是任何一项制度(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也是这样)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基础,达到如此高的知晓率表明,这项制度已然在全国深入人心。

(二)农民认可当地的乡村医疗机构

乡村医疗机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网络中最底层的医疗机构,它直接面对农民的医疗需求,是最前端的医疗服务系统。中国大多数的人是居住在农村,对于这项制度而言,最主要的医疗需求在中国广大农村,所以,农民对当地的乡村医疗机构的认可程度是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

调查表明:95.9%的农民看病首选乡村医院。被调查的农户中,有56.6%的农户首选村合作医疗卫生室,有39.3%的农户患病后首选乡镇卫生院,1.2%的农户首选县城医院,2.9%的农户首选个体医生。“您家庭人员若身体不适而不去看病”的选项为“零”。

(三)政府筹集资金60%和受到保险补偿的农民超过20%

大量研究表明,制约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是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结构。还有,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补偿效率必将继续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在这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资金筹集结构中,60%的资金来自于各级政府,20%的资金来源是有农户来负担, 20%的资金是来源于社会公益资金。

从个人缴费金额看,除了困难户外,普通农户每人每年最低的为10元,最高50元,一般以20元左右。个人缴费因投保者的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而不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个人缴费一般为20-50元不等;在经济发展中的地区,个人缴费一般为10-20元不等。

第2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职业农民;培育;特征;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25-02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应着力于稳定职业农民队伍。培育职业农民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作者通过调研,结合宝鸡市的实际提出了培育职业农民的途径和相应对策。

1 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职业农民是具有较高素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中国的农民一直具有身份和职业的双重属性,随着传统农民分工分业和城乡统筹发展,要求逐渐淡去农民的身份标志,强化其职业特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个重要基础是全面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要求加快培养具有较高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的职业化农民。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比较效益低,轻农化、去农化、离农化趋势明显,已引发全社会对未来“谁来种地”的重大关切,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中国特色的职业农民应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是农业科技的转化力量,是科技成果落实的基本载体[1-3]。

2 培育职业农民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技能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职业农民培育,即培养具有专业知识、专门劳动技能、市场经营能力的职业农民。加快职业农民培育,一是能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保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二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推进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三是可以吸引一批农业后继者,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意义如下。

2.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选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逾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必须立足国内生产。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产品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日渐难以满足新时期的农产品需求。由于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资源消耗型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环境要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集约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产出率,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2.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科学技术、高效设施农业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然而大量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镇从事非农行业工作,实际务农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无法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生产技能与经营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劳动力的根本措施

农业后继者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业劳动力紧缺的情况相似,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中,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和农民老龄化趋势。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不同层面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可以吸引大量素质较高的农业后继者,从而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4-6]。

3 培育职业农民的对策

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想。只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三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职业农民的发展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鼓励青壮年农民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政府部门应大力鼓励和支持对农业产业发展有浓厚兴趣的农村技术能手、外出务工回乡人员、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领导、种养大户主要成员等人员,充分利用他们思想新、观念新、脑子活的特点,积极进行引导和鼓励他们加入职业农民行列。

3.2 在高中阶段开设实用技术类专业课程

为了不断壮大职业农民团体,应从下一代中培养新一代职业农民,可在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实用技术类专业课程,通过课堂学习、基地参观、开设实验、实践操作等课程和活动,培养高中生对农业的浓厚兴趣,引导他们成为职业农民的新一代接班人[7-8]。

3.3 在乡镇成立“职业农民之家”

县、乡2级政府部门应为职业农民快速发展提供固定的学习、培训资源和固定的活动场所,供职业农民定期交流和互动。要做到县上有组织、有管理,乡镇有资源、有场所,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的交流和传递,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3.4 以农广校为主体,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20世纪80―90年代开展的中专学历教育、中专后大专学历教育、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对农村人才培养、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应进一步巩固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改善公益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条件,使其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基础依托。

3.5 对职业农民发展提供优惠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应对职业农民提供一些政策性的扶持,如在土地流转、启动资金的解决、农业保险以及相关手续的办理等方面,应给予适当放宽和简化,尽量减少他们创业中的困难和阻力,使他们尽快实现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人,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3.6 对职业农民在项目发展上进行重点扶持

省、市、县农业部门在项目的制定和选择落实时,应偏重于选择和支持职业农民,同时保证在农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水、电、路等相关配套设施能够得到尽快完善,加快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步伐,增加农民经济效益,使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团体优势,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3.7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促职业农民发展

培育职业农民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同时要加强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业部门要认真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和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办好农函大、农广校,实施职业农民学历教育,从根本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培训任务,需要各级部门从环境、制度、政策等层面引导和扶持,要做到教育培训和认定管理等相互协调和衔接。教育培训要做到“教育先行、培训常在”。认定管理就要做到认定有条件,管理有制度、有标准。只有通过一定标准的认定,才能确定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扶持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团体茁壮成长。总之,职业农民这一新兴团体要快速发展起来,就需要各级部门的密切配合,重点培育、政策扶持,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中的新型主体。

4 参考文献

[1] 杨建军,张爱华.洛川县职业农民培育的调研与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13(1):16-18.

[2] 杨东,赵丽娜.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2):33.

[3] 莫广刚,张治霆.浅谈职业农民的培养[J].中国农学通报,2013(14):104-108.

[4] 裘尧军,林波,蒋笑丽,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7):147-149.

[5] 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4):109-114.

[6] 徐涌,戴国宝.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3(5):79-81.

第3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障;城乡居民

自2003年起,新农合制度开始在我国部分县市进行试点工作,333个县(约占总数的11%)被确定为第一批新农合试点县。2004年底,全国试点农民的参合率达到72.6%。试点的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农民的医疗负担得以有效的缓解。

一、浙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的成就

浙江从2003年开始新农合试点之后,这13年时间里,有八次列入每年的“十大民生实事”,共有5.7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为农民报销医药费用685亿元。在住院报销方面,2014年全省每100个农民中有9个住过院,享受了住院报销。在门诊报销方面,参保的农民更是人人受益了,2014年平均每个农民报销门诊医药费用达到4.1次。门诊费用实际补偿率达到36.1%,住院政策范围内补偿率达到75%左右,看病的自费部分越来越少。

(一)筹资水平不断提高

在资金筹集上,浙江建立了由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财政共同负担,以财政投入和集体扶持为主的新型筹资机制。每年的筹资标准由省政府确定,并实行县级统筹。在运行时间上,浙江统一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每年第四季度为集中宣传发动和农民缴纳下一年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时间;在资金管理上,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存储、钱账分离、封闭运行;在保障方式上,实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保障制度。

(二)补偿水平不断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参合”农民实行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补偿,浙江的补偿的水平较高,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新农合统筹区域内政策范围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住院费用个人支付比例力争控制在50%以下。个人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15万元”的工作要求。

二、浙江新型农村合作改革及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顶层科学设计及相关法律

现如今,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案采取部门文件、实施办法、指导意见等缺乏标准化、链接和可持续性。在系统设计方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有一般的文件,没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也不是行政法规明确付款金额和时间,推荐系统中收费通知、签字后的合同、收取费用、扣除金额报销、报销的金额、报销比例和项目、完成所需的证据类型等不得报销项目,缺乏程序规定。这导致报销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如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同样的人,却有若干种对待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浙江省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定发展和健康的操作。

(二)农民参加意识仍有欠缺

中国农村地区农民接受文化教育程度有限,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表现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人群存在不对称性,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对医疗消费支出较大的农民群体对自己的身体感知度较强,为了给自己生活上一份保险,降低医疗消费在日常生活消费中的比重,他们积极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另一方面现阶段患病率较低的农民群体漠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他们认为自己身体较好,平时打针吃药的情况比较少,医疗消费支出不高,缴纳了费用自己却不常用,不符合他们现阶段的利益。加上农村地区人民具有盲目性特征,一部分人不理解医疗制度的惠民情况,认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因此,也会将自己的见解表达给其他老百姓,在宣传不到位的地区很容易引起误解,使更多的人产生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不信任感,认为政府巧立名目拿老百姓的钱去投资。

三、推进浙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实施的措施

(一)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法律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其实就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应该遵循社会保险的适度强制原则。政府可以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为依据,制定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不同标准。如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建立更加全面合作医疗模式,不仅将大病纳入体系之中还要将小病纳入到体系规划之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切切实实保证大病治疗费用报销得到保障。经济发展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应该加大补助力度,切实保证大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

(二)细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现在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内容,与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如何有效地将普通人负担得起的金融投资的真正转变,真正解决问题的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的问题,成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医疗的发展相对比较完善,有很多地方值得参考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进一步发展。医疗城市实施试点工作的结合医疗、医疗支持,广受赞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如果试验成功,实现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这个新模式,丰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使它更接近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参与医疗保险的选择将是一个巨大的合作医疗方面的进步。

(三)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宣传工作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终极目标是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并建立一个稳定、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努力帮助农民进一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信心。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农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和意义的深入理解,让农民个人经验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积极出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和典型的例子传单、小册子和其他宣传文档,指导农民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参与意识。

四、总结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试点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民医疗状况得到了逐步改善,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越来越认可。一切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扩大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 吴晶,常瑞,刘军安,敖琴,梁渊,王齐,卢祖洵.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评价研究――基于甘肃、湖北、浙江三省调查数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6(04)

第4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

一、研究现状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国际社会上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组织,国际经验表明,农业是合作经济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农民合作社是当今世界合作社的主体。

1.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农村合作经济性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属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依据是中国的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8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2.许多政府部门的官员及其部分学者[1~2]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本规定所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原、生产大队、生产队建制经过改革、改造、改组形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济联合总社、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经济联合总社、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股份合作经济社等。

3.多数学者认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同的两个范畴[3~6]。其主要依据是,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是不同分类依据条件下的两个概念,集体经济是根据产权的所有形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它指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国有经济、私有经济等。合作经济是根据组成及运行方式而界定的经济形式,按这一依据划分的组织还有公司制企业等。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具有实质区别,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交易的联合,它承认私人产权;而传统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

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但由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理解不同,看似真理的论点论据往往出现在不同的文章中论证相反的观点。本文尝试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概念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概念的内涵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及其功能,无论是权威文件还是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和具体的界定。用历史的尺度及其功能作标准,可以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分为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类型。

1.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行政乡村范围内,以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传统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以下几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农村区域,二是农民组织,三是集体所有制经济。其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之一。

2.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的,市场条件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一概念应该具有新的内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中“集体经济”所显示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以集体规模经济为标志、以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性质特征[7]。

3.合作经济组织,是合作经济的载体,泛称合作社。合作社是由自愿联合的人们,通过其共同拥有和民主管理的企业,满足它们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要的自治组织。国际合作社原则是: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原则;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自主和自立原则;教育培训和信息原则;合作社间的合作原则和关心社区原则。其中,社员民主管理原则、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两项是根本性的。

三、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显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形式组成,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社区性经济实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典型意义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区别在于原则、目的及其特点:

1.真正的合作经济组织遵循自愿原则,农户、消费者或市场经济中其他弱小的实体,为了抗衡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自愿联合、自我服务的产物。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的组织,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加入退出的自由。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承认个人产权,生产资料和经营性财产归集体所有。合作经济组织承认个人产权,资本联合所有,承认和保护社员的所有者权益。农民加入合作社以后保持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而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没有任何自主地位;合作经济的本质是以承认私人产权为前提的交易的联合,而传统的集体经济的本质特征是财产的合并,它否认私人产权[3]。

3.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自上而下行政组织、行政干预的产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政府的延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者,是体现政府意图的准官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非政府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者,要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而非政府官员负责。

4.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而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管理没有体现出来;民主管理原则和社员经济参与原则不可能在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体现出来。

5.真正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在社会经济发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中国工业剥夺农业的条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

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目标、特征及其原则等方面,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1.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源于合作经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农村推行的农村互助组,可算是建国以后中国最初的合作经济形式。运动以后,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数以千万计的拥有各种不等小块土地的小农,不能抵御各种自然的天灾人祸。因此,成立互助组,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农民的自愿选择的结果。互助组的时期,土地私有,自愿结合,等价交换,产权清晰,民主管理,这些都完全符合合作化的原则。互助组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走向集体所有制的道路,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

2.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它是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8]。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土地股份合作社、资本型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大户带动型、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型;三是专业(行业)协会,如经营性专业协会和服务型专业协会;四是各种经济联合体,例如种植养殖型联合体、加工型联合体、经销型联合体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的、以集体财产特别是土地为连接纽带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经济组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在法规容许的范围内为其成员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9]。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要赢利的,不断的增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机制的要求,背离了这一点,提供服务就失去了基础。对内则不以赢利为目的,服务是组织的宗旨和目的,背离了这一点,集体的合作就失去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合作经济和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改变单个农业生产者和大市场之间不对等交易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并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中国的一部分地区已经自发地建立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使用权为基础的各种农村股份合作组织,包括社区性股份合作和专业技术股份合作。以村民为服务对象,以规模经济为特征,满足成员共同经济需求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一种形式。当然,由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元珍.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2]杨峰,张国辉.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实力[J].吉林农业,*,(7).

[3]韩俊.关于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若干理论与政策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12).

[4]毛东凡.不能把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混为一谈[J].农业经济问题,1991,(4).

[5]应瑞瑶,何军.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6]郑有贵.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N].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10-14.

[7]姜法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义辨析[J].农业经济,2006,(10).

第5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AHP―GEM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045

自2006以来,中国在部分省市开展农民转移、创业培训工作,并于2008年在全国各省、市正式启动了以“阳光工程”为依托的农民创业、农民转移培训工作。在过去的8年里,湖北省共投入财政资金7000多万元对2万多名农民进行创业培训,效果到底怎样,急需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评价。传统以政府项目管理为思路的绩效评价忽略了创业培训对参训农民实际带来的影响。能否全面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才是衡量农民创业培训是否有效的关键。农民创业能力的提升,关键要看农民能否真正融入到创业培训过程中,并从中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融入创业培训过程的参训农民会更加认同创业培训内容,并满意相关配套设施和管理过程,反之,则不然。基于此,探索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问题,明确影响农民创业培训培训意愿的主要因素,将有助于相关部门、培训机构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政策和方案,在以后的农民创业培训过程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更好为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服务,培养新一代农民。

1 文献综述

刘玉来(2007)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满意度调查发现:总体培训满意度低,培训缺乏针对性、农民追求知识能力结构具有复合性。于敏(2010)对宁波市511位种养户进行调查发现,生产技能培训满意度受培训前是否征求被培训者的意见、培训场所、培训内容、培训教师资历等因素影响。黄会明、鲍海君(2010)将层次分析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来研究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张亮、赵帮宏等(2010)认为农民培训的满意度对农户参加新型农民培训的影响较为显著。李嘉、杨锦秀(2012)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了成都市农民就业培训满意度,结果表明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和培训及时性三个要素对农民培训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何建华(2012)通过对珠江三角农民职业培训满意度研究,提出创新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加强了包括培训师满意度、教材满意度、教学手段满意度等11个指标的培训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伍旭中、李亦含(2014)研究表明培训方法、培训实质作用等变量对于新生代农民培训满意度的影响明显。朱奇彪、米松华等(2014)认为应以学员不同培训需求与满意度为导向,建立不同层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统,并构建了以受训者满意度为出发点的培训绩效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一是学术界非常热衷于以培训满意度来研究农民培训问题;二是众多学者的观点都说明了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机构、培训管理等因素对学员培训满意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三是在研究满意度评价方法上,以传统层次分析法(AHP)居多,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次之;四是很少构建系统系统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研究培训学员满意度问题,即使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学者,也遗漏了培训跟踪服务这一关键性的环节;五是在权重的确定方法上,学者们一直沿用传统的AHP,但其存在专家评分不一致、权重失真等问题,尚未获得有效的解决;六是大部分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影响培训满意度的因素上,很少有学者系统性测度出培训满意度的具体值,最多也只是给出了一个培训满意度高低的等级,缺乏直观性,很难发现具体问题。基于此,构建系统性的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准确测度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显得十分有意义。

2 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湖北省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影响学员满意的因素以及如何获得与量化。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预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指标的选取原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湖北农民创业培训实际情况,经与相关专家、培训一线教师和部分优秀学员多次讨论后,本文最终构建了以培训课程满意度、培训师满意度、组织安排满意度、跟踪服务满意度4项指标为准则层的19项具体的操作层指标的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培训课程满意度是指参训农民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其操作层指标主要有课程整体框架合理性、课程案例丰富程度、培训内容实用性、对教学内容认同度等四个指标;培训师满意度是指参训农民对培训老师的满意程度。主要通过培训师备课充分程度、培训师对课程把握程度、培训师语言表达理解度、培训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训师与学员互动性等五个方面来衡量;组织安排满意度是指参训农民对承担创业培训的学校在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其操作层指标主要有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地点安排、培训单位住宿条件、培训单位饮食条件、培训教室环境、培训形式认同度等六项指标;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满意度是指参加农民创业培训的学员对培训结束后的跟踪服务方面的满意程度。培训后续跟踪服务满意度主要通过创业项目推荐、教师上门指导服务、送技术信息政策下乡活动、组织学员交流经验活动等四个方面来测度。

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自我体验,是农民在参与创业培训后所产生的满足状态等。要想对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做出评价,必须界定学员参与创业培训活动的心理状态。本文运用李克特量表法结合农民对创业培训相关评价指标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分为5个等级。其考核评价集、量化集及对应指标特征具体见表1。

3 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评价指标权重核算

3.1 AHP―GEM权重核算法

传统上,在核算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时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该方法将复杂的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层次展开,分解为具有层次性的不同元素,并从准则层开始向下,在同一层次所有元素间构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用来判断该层次中元素的重要程度,最后通过合成核算各元素对整体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排序,由于人们主观判断的差异性使得判断矩阵a11…a1nam1…amn中,常常出现aij≠aik・akj不一致的情况,目前,普遍采用一致性指标(C.R.=C.I./R.I.)作为判断指标,当C.R.

邱菀华(2000)提出的群组决策向量特征根法(GEM)有效决绝AHP不一致性的问题。GEM提出寻找理想专家的思路,即找到一个与群组专家评分向量(S1,S2,…,Sn)具有最小夹角的理想专家的评分的向量S*作为系统决策的评价的最优方案。

具体而言,假设有S1,S2,…,Sm个专家对B1,B2,…,Bn,第i个专家对第j个目标的评价分数为xij(i=1,2,…m;j=1,2…n),如果xij越大,那么Bj目标越优越。Si决策群组构成的n维列向量和m×n的决策矩阵分别为:

邱菀华教授已证明了理想专家的向量S*为矩阵F=XTX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虽然GEM法克服了AHP法的不一致性和1到9标度带来的诸多弊端,但并不是说GEM就是完美无瑕的,GEM在判断问题过程中过于笼统,逻辑层次结构简单。避二者之短,合二者之长构造AHP-GEM综合分析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按照AHP分析法细分问题的层次结构,构造层次结构图。

第二,从上层依次向下,让专家对各层次元素直接打分,获得各层次的专家评分矩阵。

第三,按照GEM法计算各层次专家评分矩阵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后获得各层元素在该层次下的权重,可利用Matlab7.0软件快速实现这一个过程。

第四,从上而下合并便能获得操作层各指标的权重。

3.2 指标权重核算

依照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让武汉东西湖农广校、宜昌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大学、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等50名优秀学员和36位一线教师分别按照10分制对各指标进行打分,并将相应评分在Matlab 7.0软件中逐渐核算并汇总,核算出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见表2。

4 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评价

4.1 新型农民创业满意度核算

为更加真实了解湖北省农民创业培训效果,选取了从宜昌、荆州两地的秭归、当阳、远安、夷陵区、荆州区、公安、松滋、江陵等8个县(市、区)随机挑选历年参加过培训的学员进行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一方面,宜昌和荆州两个地区的培训人次相对较多,样本量相对丰富;另一方面,荆州地处平原,创业项目多以种植业为主,而宜昌多山地,创业项目以养殖业为主。两地区分别代表了湖北农民创业的两种最典型产业。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问卷391份,问卷回收率为97.75%,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经过严格校对后,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汇总各调查对象19项指标满意度原始值等级,按照评价等级对应的评价量化级分别录入Excel表格中,汇总形成原始数据。

将各学员各项指标原始值分别乘以对应指标权重,便获得培训对学员各项指标的培训满意度,将各项指标汇总,便能获得各学员的培训满意度。将湖北省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分别按照地区、性别、时间和年龄统计的结果见表3。

4.2 主要结果及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学员培训满意度较高平均为0.7961,其中,最大值为0.9713,最小值为0.5873,这一结果与部分学者的农民培训满意度低下的结果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大部分研究者未能建立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指标选取较少,使得少数指标反应的满意度效果被放大。而学者们习惯于选择诸如培训内容满意度、教师专业化程度等容易被低估的指标;二是笔者调研的对象是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者、农业专业合作负责人以及其他具有创业意愿的新型农民,他们不仅是先进农民的代表,而且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三是由于调研活动是在相关培训单位老师陪同下完成的,部分参训学员可能会碍于培训老师的面子,给出了高于自己实际满意度等级的打分。

从地区来看,荆州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平均值0.8152明显大于宜昌平均值0.7761。一方面,是地域不同。荆州位于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江汉平原,文化底蕴丰厚,交通发达,而宜昌处于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地带,部分地区交通受限;另一方面,平台不同。荆州依托一本院校长江大学进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而宜昌依托职业院校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一本院校比职业类院校有着更加丰富软、硬件教学资源;最后,培训成本差异。荆州地区农民创业培训成本主要集中在教师工资、培训学员生活费等方面,而宜昌地区出来教师工资、学员生活费外,还需要大量支付学员的住宿费。政府统一按照3000元/人的标准补贴,荆州地区有着明显的成本优势,使得荆州地区更有能力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自然荆州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高于宜昌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从性别来看,女性学员满意度0.7678明显低于男性的0.8152。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女性学员相对男性文化知识水平更低,对培训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能力普遍不如男性;另一方面,女性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普遍比男性多,个性化问题更为突出,在培训学员较多的情况下,培训老师更多是决绝学员的共性问题,而对学员的个性问题无暇顾忌;最后,女性学员不会像男性学员碍于老师的面子,更多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另外,培训老师绝大部分由男性组成,碍于性别关系不敢和女性学员走太近。

从培训时间来看,自2008年全面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以来,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从2008年的0.8445下降到了2013年的0.7951,总体下降近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具体来看,2008年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为的0.8445到2010年仅为0.7499,并逐步回升到2011年的0.8136,2012年的0.7860和2013年的0.7951。一方面,由于创业培训前期学员绝大部分是已经成功创业的农民企业家,且人数较少,不仅培训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学员们的个性化问题,而且创业培训理论知识能够让他们顺利进行实践,他们的满意度自然会很高;另一方面,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员的素质的下降,培训老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太多农民的个性化问题,所有学员培训满意度在2010年左右有所下降;但随着培训教师培训经验的不断丰富,学员结构的年轻化,特别是国家培训资金投入的加大使得创业培训满意度开始逐渐好转。

从培训学员年龄来看,20到30岁学员的创业培训满意度为0.8264,30到40岁学员为0.7924,40到50岁0.8011,50到60岁0.8006,但60岁以上学员的培训满意度骤降到0.6958。一方面,60岁以上的农民普遍都是文盲,他们对培训课程中的相关理论理解是十分困难的;另一方面,60岁以上的创业农民,他们的思想相对保守,会按照自己固有的思维去开展创业行为,新的管理知识,先进的科学技术很难被他们采纳。故而,对他们进行创业培训是无效。

另外,培训农民普遍对创业培训跟踪服务不满意。在调查过程,当问及培训老师跟踪服务工作开展的情况,他们普遍反映很无奈。一方面是,开展农民个性化的创业培训跟踪服务工作需要大量的费用,而目前国家补贴的费用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培训老师人手不足。宜昌地区2008年一期培训班人数30多人,到2013年一期培训班有200人,而培训老师加上管理人员才13人;最后,创业农户分散,交通阻隔也成为了制约开展跟踪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新型农民培训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其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是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本文基于对大量文献的深入研究,结合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的实际状况,构建基于培训学员视角的湖北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克服传统AHP权重核算法的多种弊端,引入AHP―GEM综合权重核算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对代表湖北省种植和养殖两大创业类型的荆州和宜昌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北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满意度总体较高,但也存在着诸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跟踪服务缺乏等众多问题,并认真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另一方面,本文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都相对较主观,虽然建立相应的评价集和量化集,还是会受制于培训学员和调查人员的主观感受。宜昌和荆州两地数据虽然能较好表现出湖北省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状况,但毕竟还是与整个湖北省的样本数据存在差距。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将是以后研究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5.2 政策建议

基于此,本文认为,为提高湖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满意程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以后的农民创业培训工作更加注重差异化管理。创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差、个性化需求等差异巨大,在以后的培训过程中,应该做进一步的细分,除了考虑创业的种、养等大类型外,还应该考虑学员学历、创业的阶段、年龄等因素,实施小班教学。二是培训政策和内容应该适当向山区和女性倾斜。山区农民创业培训过程的费用显高于平原地区,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创业培训费用补贴应该适当向山区培训机构倾斜,在培训老师人才队伍中,引入女性老师,以女性老师为突破口关注女性学员的个性化问题。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严控把关。之所以创业培训跟踪服务活动的开展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资金有限和人员有限,所以拓展新的资金渠道,引进新的人才队伍是现在农民创业培训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的任务。调查过程发现,部分地方的培训机构存在拉人头的现象。在以后培训学员筛选过程中应该严把质量关。省农业厅在分配名额的过程中应实行基础名额+机动名额的分配办法。

参考文献

[1]黄德林.中国农民创业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罗昆,邓远建,严立冬.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理论与实务[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3]刘玉来.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满意度的调查[J].经济论坛,2007,(21):128-129,140.

[4]于敏.农民生产技能培训供需矛盾分析与培训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宁波市511个种养农户的调查[J].农村经济,2010,(02):90-94.

[5]黄会明,鲍海君.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满意度的调查与评价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0).

[6]张亮,赵帮宏,张润清.我国农民培训意愿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10,(04):17-18,21.

[7]李嘉,杨锦秀.农民就业培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2,(06):110-113.

[8]何建华.农民工职业培训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珠三角五城市的数据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01):62-66.

[9]伍旭中,李亦含.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满意度及回报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四川成都、南充地区的调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401-408.

[10]朱奇彪,米松华,黄莉莉等.新型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规模种植业农户的实证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05):1361-1367.

[11]罗军,张叶平.农民创业培训、创业选择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02):197-201.

第6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63-02

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全新的城镇建设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统筹城市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引擎,注重经济发展生态化的重要性,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平化、合理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即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够平等地享用城市化的教育、卫生、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等公用资源,不断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工业技术装备为依托,充分运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并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等改革手段,运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推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本质就是“农转非”的过程,即人口与生活方式两种形式的转化,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享受城市生活,从而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健康条件。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源动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人才和市场支持,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需求市场,同时新型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

二、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性特征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三方面共性特征:

1.强调人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都强调了人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性,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镇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中国大多数农民到城镇定居,实现农民的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再教育机会不断改善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即使是留在农村的人口,通过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度改革,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再就业,从而有更高的收入,享受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

2.突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体现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赢,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户籍制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改革途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型城镇化在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同时更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逐步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偏见,切实将“三农”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支持。

3.倡导集约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化不健康的扩张、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卫生等问题日益引起广大居民关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运用,合理有度地开发土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规划耕地和建设用地,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的共性问题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河北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方面发展缓慢,乡镇一级污水处理厂尚未建设,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滞后,收集处理率不高。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单纯追求GDP,更多关注看得见、成效快、收益高的“短视工程”,而广大居民生活真正需要的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现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已经严重不适应疏水、排水要求,再者用于农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2.发展理念相对滞后。从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发展理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上,河北省第一产业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以钢铁、煤炭、建筑材料为代表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产业发展的失衡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14-2015两年的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排名中,河北省连续两次有7个城市入选。农业发展理念的滞后主要体现在现代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较少和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农产品出口总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相对发展缓慢,农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低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和科技推广应用难度逐渐加大,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障碍。

3.创新驱动力不足。我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创新驱动力不足问题。城镇化建设中交通阻塞、内涝成灾、环境污染、信息分享滞后等问题集中折射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技术发展滞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配套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创新驱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自主研发能力有待于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人员紧缺,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老龄化,农民在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能力有待于提升等方面。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点建议

1.统筹谋划,强化基础工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的稳健推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道路交通、园林绿化、信息技术、土地资源规划、居民户籍制度改革等。各级政府应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统筹谋划,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良好局面。在新型城镇化与现代农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切实注重解决农民问题。一是解决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可通过合理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引导闲置的人力资源投身新型服务产业,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其谋生技能;二是切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户籍管理,消除城乡两种身份,提高居住在城市中农民工的主人公意识,使其真正享受城镇化的各种待遇;三是改善政府的公关形象,正确处理好政府与民众的关系,通过走基层、勤调研等形式掌握基层居民的民声所需,切实解决大众关注的基本问题,树立政府威信。

2.完善教育,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第三产业职业技能培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培训,不断拓宽各种类型培养渠道,开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理解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农业以及新型职业的应用技巧,将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为其创业、再就业提供便利条件。要加强城乡协调谋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一是重点在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系统水源地保护和综合治理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分区分类管理,促进双方良性发展。优化城乡环境,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建设。二是转变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实现城市建设的人口、经济和环境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三是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建立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农业资源现象的查处力度。四是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步伐,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凸显农业多功能特征。

第7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十前后,“城镇化”渐成全民关注的热词。“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也开始出现在一系列高层会议中。然而,对于城镇化的具体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有各自的理解。如何摒弃传统城镇化模式的积弊、有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各方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认识。

在戴均良看来,城镇化的定义不论如何阐述,最终均需解决一个最根本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转移人口的真正市民化”。他认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城镇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作为空间载体的城镇建设。

“只有这三件事同时抓好了,才能实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在戴均良看来,当前诸多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大城市病、拉美化、贫民窟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实现“三化同步”。

对于理论界尚在讨论的“新型城镇化”,戴均良立场鲜明:新型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国情的要求。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镇化,就是在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信息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融入这“三化”之中的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对于城镇化的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还并未达成完全共识。在你看来,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戴均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个引擎和两根支柱。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首先是城镇人口,就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所以,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

其次,城镇化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过去是农业大国,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是农村型的,和城市不一样。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理念逐步向整个农村地区延伸,这本身也是城镇化的一项附属内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才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才能引发和推动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上讲,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先有工业化,才有城镇化,或者说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而不是相反的。不是说农村人口都涌到城市里了,城镇化就发展了,而是城镇要有发达的二三产业,为进城的农村人口提供饭碗。否则,他们还是留不下。

《财经国家周刊》:“提高城镇化质量”、“人口的城镇化”将成为今后各级政府施政的关键词。你认为该如何确保健康、可持续和有质量地推进城镇化?

戴均良:我们常说,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引擎。但不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消费水平提升的动力还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康的城镇化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城镇的二三产业。城镇的本质特征就是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以同志在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当前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西方工业化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形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更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从我国城乡需要就业人数数量巨大的实际国情出发,我们也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有些行业企业,既是知识型技术型,也是劳动密集型。所以,要善于统筹发展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是要抓好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副产品的供给力,这是支撑城镇化的又一个基本保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只有把农业搞好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心里才有底。否则,大量农民进城了,却要靠从国外进口粮食,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难以保障。所以,一头要抓城里的二三产业,一头要抓农村的生产经营。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形成两个产出:一个产出农副产品,一个产出可以进城的富余劳动力。当然就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则不只是农业生产,还有文化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城镇化、现代化,绝不能出现繁荣的城市和衰败的农村那样巨大的反差,所以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是要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就是城镇化还需要有一个载体——农民进城了,城镇人口增加了,产业发展了,需要有足够的地盘来支撑,需要有足够公共服务。现在很多人批评城镇化中摊大饼,盲目、低效地扩张地盘。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十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城镇地盘扩张的速度大约1:1.5的关系,也就是说,城镇人口每增加100%,城镇地盘就扩张150%。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很明显这不符合节约资源、节约耕地的要求。所以新型城镇化第一条要求是“集约节约”,要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

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这方面配套措施,进城农民难以真正市民化,城镇化进程难以顺利发展。

所以,只有城镇二三产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建设与管理这三件事抓好了,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如果三化不同步、不协调,城镇化很难健康发展。比如拉美很多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等大城市病,就是因为三化没有协调和同步。最典型的就是墨西哥,大量人口都居住在墨西哥城,但城里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远远不够,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发展起来,城市建设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就造就了大量的贫民窟。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最近在高层会议中屡被提及。但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是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新旧之分。你怎么看?

戴均良:我认为现在提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求四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信息化。信息化要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这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新”要求。而且当今的工业化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本身就对城镇化有新要求。

第二个“新”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本”总体布局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而生态文明则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城镇,难点在工业,推进靠制度,关键靠技术,既要有独立的部署和要求,更要把它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虽然现在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没有提出完整的定义,但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八个字揭示了本质特征:一是集约,二是智能,三是绿色,四是低碳,即“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为什么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不是头脑发热、追求时髦,而是客观形势的紧迫要求,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发展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消耗资源型的城镇化模式发展下去,那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用不了多少年,不用说发展,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成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虽然城镇化是个连续的过程,但跟过去比,就是要有新的内涵,新的要求。什么是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呢?就是刚才说的,主要是两新:一个是信息化,再一个是生态文明。这两个新东西,可以说是时代特征的要求。十八九世纪欧美城市化时期这两个任务不明显,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化中这两个任务也不突出。当然新型城镇化应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集约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理念很好。但是在具体推进落实层面,该如何摆脱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路径依赖,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戴均良: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想作为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二是完善政策,三是抓好市政建设。

一要搞好规划,不能无序发展,包括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产业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等。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既要搞好一个一个专项规划,又特别要注意几个规划的衔接。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无序和粗放问题,主要在市县两级,因此这两级更要搞好规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从本市县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二要完善政策。中国转移进城农民总计可能高达6亿多,城镇化任务之重、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在世界上目前绝无仅有,必须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坚持政府组织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否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动荡。要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现农民向城镇的转移。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超过7亿,到2035年前后,中国要实现75%的城市化率目标,还将会有好几亿农民要向城镇转移。政府引导重点是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要制定完善农民工进城及其子女落地生根的就业就学、入户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三要加强市政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既为了满足市民和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需要,也有利于拉动和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的市政建设,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城镇。在信息化新时代,市政建设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在现实中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圈地,建开发区。但是这些开发区存在土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如何扭转这种“伪城镇化”的局面?

戴均良:在欠发达地方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搞一大片开发区,盖两三栋厂房,里面却没有什么工厂和企业,就是一个空壳。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到城镇就没有固定的饭碗,就难以实现市民化。这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不但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要走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不能所有的城镇都搞大工业,这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比如,东部地区可能搞高端制造业,西部地区可能搞绿色食品加工、深化产业链条。

我前面强调,推进城镇化重中重要抓好二三产业,这样才能避免城镇“空壳化”问题。产业的概念,既包括工业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也被中央文件反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戴均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发展产业,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抓好三件事:

第一是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农民工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中立足、生存下去。特别是现阶段正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有更高技能的农民工。所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鼓励企业定向培训。

第二是改革完善刚才讲到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是解决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问题,既要让农民进城落户无后顾之忧,又不能浪费农村土地,影响农村规模经营,影响城镇化进程。

《财经国家周刊》:对民政部门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戴均良:新型城镇化对民政部门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民政部门作为负责行政区划、城镇建制工作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多、规模的扩大,适时调整和完善市政体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增设市镇和调整完善大中城市结构。

第二,对民政部门来说非常重要的要求,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城镇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比如说,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特困救助、城市低保、社会福利服务等社会保障需要及时跟上。这是需要我们做的重点工作。

第8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 新农村建设

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分为三种分别是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促进和发展。据国家发改委2011年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经达到所有企业总数的90%以上,作为中小企业重要部分的乡镇企业的数量也非常巨大。因此,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就催生了新型农村机构的出现,自2007年3月1日,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正式挂牌开业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和成长起来。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为786家,其中村镇银行726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这足以体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广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额逐年递增。此外我国新型农村机构的经营状况基本良好。据统计,2011年12月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存款达到369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316亿元,较08年水平增长高达36倍之多。其中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约为1052亿元,占比为79.94%。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基本良好。首先,从不良贷款指标来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2009年达到新高0.22%,2010年回落到0.12%。其次,从盈利指标来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税后利润从2009年的1.1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6.8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4%。可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在持续发展。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所面临问题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问题主要有四。问题一:盲目扩张冲动。出于追求资本收益和银行成长而盲目进行扩张,是很多中小银行的通病,特别是现今发展形势大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问题二:农民作为融资主体,主体地位缺失。主要体现为农民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议经常被忽视,农民对于融资的旧意识观念仍然占主导,农民之间存在差别对待问题。问题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主体,有服务空白、信贷规模有限、缺乏金融创新。问题四: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固有风险。

三、解决新型农村机构所存在问题方法

方法一:合理的规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规模。例如,相关金融管理机构应当组织由农民团体、中小企业主、专家学者、政府、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参与本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设置的研讨,确立出适合本地区村镇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置方案,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资源浪费、恶意竞争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建设,深化金融机构体制改革,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真正尽到一个金融服务型企业应当尽到的责任。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发挥制度的作用,要规范新型金融机构的融资以及贷款行为,达到为农、惠农的最终目的,让农民能够真正贷到自己所需的借款。

方法二:要重视农民的声音,充分发挥农民在整个新型农村机构融资领域的主体作用。何广文就在《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途径的选择》中提到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调整农村金融组织的区域布局,重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张“构建需求导向型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均衡农村金融商品供求。”具体的方法例如,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可以和农村金融机构联合制作一些关于借款贷款以及理财知识的宣传册发给广大农民,让农民了解科学的理财知识。同时可以组织一些理财知识讲座,丰富农民的理财经验,向农民朋友推荐新型的收益可观的理财产品,破除旧的理财观念。

方法三:新型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实力以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适当的调整贷款利率。例如,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可以出台相应的税收补贴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适当的税收补贴,以便于其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农民和中小企业的借贷需求。并且应当为当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置适当的给予农民的贷款指标,对于未达到标准的机构可以适时的降低对其补贴额度。另外,应当适当的调整监管指标,特别是不良贷款率。农民是风险较大和不确定的对象,所以不能严格的按照规定的不良贷款率予以衡量。总的来说政府管理部门要针对当地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业务情况给予适当的补贴,以达到激励这些金融机构提高工作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最终目的。

方法四:金融机构要积极的去应对金融市场上本身存在的风险,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适合本地区需求的理财产品。对于从监管者的角度来说,监管者也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帮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控风险并加强扶持力度。例如,通过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积极地指导村镇银行加入中国人民银行大小支付结算体系,适当的放开对村镇银行的利率管制。对于那些自身比较贫困的农民可以引入帮扶机制,申请相应的申贷基金予以帮助,达到切实让每一个农民都享受到政策扶持的目的。与此同时要积极的引入外部机制,完善农村保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为农民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都增加一份安全保障。通过农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型金融公司、保险公司和政府多方力量所形成的互相制约以及补充的体系,形成农村金融体系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响应中央“三农”政策的号召,真正取之于农民用之于农民。

第9篇:新型农民的特征范文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衣业现代化问题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衣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山东省教学创新研究项目“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教考方法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

20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H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轩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0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二农问题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M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M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