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课程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校;管理制度;缺失
高校的管理工作的有序规范开展,离不开管理制度的支持,但是从当前的高校管理制度的现象能发现,制度的不完善的现象还比较比较突出,这就对高校的整体管理工作开展形成了阻力。
一、当前的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问题
高校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依靠相应的制度加以规范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但是当前的高校管理体制的缺失问题还比较突出,这就必然会影响管理的最终效果。主要的制度缺失问题有几个层面:其一,管理制度的单一化问题。当前的一些高校管理体制都比较的单一化,高校将不同的管理模式都统一到相对优化的模式上,这样在高中集中的模式应用下,就使得跨部门以及快行业的制度适应性存在着问题,并且会因此而加强行政的干预,这样就造成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不能得到良好的兼顾,从而使得高校的整体管理工作的效率比较低下,管理的质量也比较低,影响了高校改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其二,管理制度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保障,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有效的对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及时性的调整,从而使其达到优化的效果。但是从高校实际的制度评价体系的现状能发现,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建设还没有完善,一些领导对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还缺乏全面的认识,这样就造成了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三,教学失衡问题严重。高校管理制度的缺失就很难将各方面的工作有序的开展,其中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衡现象就比较严重。体现在课程结构的失衡上,一些理论性的课程没有和实践性的课程紧密的结合,造成轻视实践重视理论课程的现象比较常见。再有就是教学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就使得管理的效率比较地下,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二、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措施
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发展,就要从多方面考虑,将管理制度能结合高校的实际管理情况加以优化。笔者就此提出几点管理制度创新的措施:第一,注重行政权力分立制衡制度的完善建立。保障高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就要最大化的减少行政权力的干预,建立行政权力分离制衡的体系就显得比较重要。要将行政权力的中心下移,扩大高校中下层管理的自主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基层的自主适应和调节的能力水平。对于内部的权力结构调整过程中国,就要将多方人员的委员会制度进一步的完善,建立集体代表性的机构,这样就能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二,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高校管理制度的完善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融入,并能将这一理念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注重全面性的管理工作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在科研服务以及教职工的招聘和教学考核等诸多层面,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优势,这样才能将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第三,加强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管理质量水平,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就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的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完善就是比较重要的内容,高校要能够和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对于教职工就要采用有效的上岗机制,从目标管理层面不断加强和深化。高校要充分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校内人才资源的积极作用,注重知识以及科技资源的作用发挥,注重科技成果的积极转化都能够。并要能注重自身决策机构以及咨询机构的完善建立,从专业的角度提高管理水平。第四,注重市场竞争制度的引进。保障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加以引入,高校管理工作活力保持在竞争机制的应用下,就能提高管理的质量。从具体的措施上实施,就要精简机构,把业务类死的部门岗位实施合并,职能部门实施挂靠等,减少机构缺乏工作责任心的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实施上岗竞争机制以及定员制度等,这些都有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管理工作开展是系统化的工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就要能从实际出发,对管理当中的问题详细的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加以规范,从整体上优化高校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次的理论研究下,希望能有助于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荣贤.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探析[J].读书文摘.2015(02)
[2]王丰周.基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分析[J].学园.2014(20)
文章研究探讨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情况下学籍管理制度的完善,就当前高校面临的学分制建设中学籍管理制度完善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继而对完善学分制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分制;学籍管理
为维护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学秩序和高校学生的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行为,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随着学分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学籍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和改进。
一、针对学分制的理解
学分制可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是一种集学年制和学分制的主要特点于一体的教学管理制度。属于学年制和学分制过渡时期的折中形式。完全学分制是由学生自主择专业、课程、教师和上课时间进行学习的,不受时间限制完成专业培养法案规定要修读的所有课程。只要满足毕业要求的学分即可。其内涵是以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分数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以每学期授课时数、实验课程时数和实习课程时数以及课外制定自学时数为依据的学分计算,根据各门课程成绩要求给予相应学分,规定各专业课程的相应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学分制的优势是教育目的明确、培养目标全面、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法因地制宜,还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同时亦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二、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含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学年注册、学籍异动(异动种类包括休学、复学、退学、留级、降级、转学、转专业等)、成绩录入、统计分析、毕业资格审查及毕业证书的制作和发放、后续完成学历电子注册工作。高等教育学籍管理不是随意创新、百花齐放又能随时推陈出新的工作,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三、当前学分制改革与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等学校学生学分制管理下,由于很多高校教学培养方案不稳定,二、三年更新一次,甚至有的高校一年一换培养方案,这样不断变更培养方案,导致教学任务经常变化,学生选课乱套,给学籍管理带来不一致性和不连贯的弊端。在我国完全学分制的实现必须还要经历学年学分制,逐步过渡到完全学分制。就我国情况来说,大多数高校不具备真正开展完全学分制的教学条件,如教学资源、教学软件、教学硬件均达不到完全学分制实施规模。
2.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高校开展学分制管理办法,但是十几年来学生数量猛增,进入大众化教育模式,高校面对有限的教学资源,根本无法实现完全彻底的学分制管理和学籍管理。在现存的教师队伍、教学设备和教学楼宇等条件下,不能将教学大纲规定的所有学业课程同时开课,就无法实现纯粹的学分制学籍管理。
四、针对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下学籍管理应做好的几方面
1.学分制改革下一定存在弹性学制。弹性学制是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规定的学制前提下提前1~2年或延后几年毕业。学生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是可以提前修读培养方案上的课程,全部课程通过后允许毕业。如个别学生学习能力及家庭个人等特殊原因不能在所读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年限内毕业,允许其延长学业时间修读未通过课程。
2.学分制的学籍管理模式下定有选课制度。在不违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学生自主择专业培养方案下规定的课程及授课教师等,并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如若个人为了开拓知识,跨专业选修一些与就读专业无关课程是不给予计入总学分的。
3.导师制度建立。由于学生本身不了解所学专业及开设课程,所以应建立导师制。由学生导师按照学生培养方案、结合专业需求及学生个人喜好方向,有针对性地、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选择制定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相关具体课程和学习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化和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教育办学水平。
4.重修制代替补考制。以往学生期末考试不及格,可通过自学后参加下学期开学补考、各种大补和清科考试等等直到考试通过。自选课制、学分制、导师制的实施,就要开展重修制了,对于期末考试不及格者或缺考、旷考和被取消考试资格者,都可申请跟随下一年级学生一起修读该门课程,重修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计入相应学分。
5.引进高级学分制管理教务系统。学籍管理已经是网络电子注册模式,过去的繁琐复杂的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是以档案和学籍卡等纸介质形式进行保存、整理、分类、统计方式进行管理的,已经不能应付现在高校大规模学生学籍管理了,必须采取网络注册制度,全国各高校统一使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同时还得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设计一套适合本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教务系统,启动资源共享,使得全校教师和学生及时登录教务系统管理平台,完成选课、上课、打分、查阅等,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创建高校的信息管理平台,完备现条件下学籍管理工作任务。
6.及时修订学籍管理制度和配备专业学籍管理人员。高校原有的学籍管理办法已经无法适应学分制改革下教学管理的步伐,面对弹性学制、选课制、导师制等,以及选修课、必修课、免修课和具体实施的情况和管理办法,应及时尽早出备的学籍管理制度,达到与时俱进。且在完善学籍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必须配备好专职学籍管理人员,具备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网络办公,并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推进学籍管理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金艳.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探索与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思想、价值观、价值取向,这是理所当然的。根据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在于知识还是在于社会,我们可以将指导人们高等教育实践的价值观大致分为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三种不同的髙等教育价值观的主要涵义在于:个人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高等教育利于个人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以达到完善个性之目的;知识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高等教育利于知识、学问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髙等教育的基本价值、主要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促进学问的发展;社会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主要是将髙等教育利于社会、国家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或者是认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以此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不仅盛行于19世纪的英国大学,而且现代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仍然以此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不过,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及价值的日益彰显,社会本位为主的髙等教育价值观愈来愈在许多国家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中得到比较明确的体现,尤其是在采取集权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各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不仅影响着髙校中人们的教育活动,同时也指导着高校中人们的管理活动。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一直是我国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髙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同时也是髙校开展教育活动与管理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统一的管理,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实际上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与指导的。最典型的事例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高等教育部领导下展开的全国学计划的制定。院系调整之后,为了保证各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髙等教育部1953年开始着手制定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在其下发的《关于修订髙等工业学校四年制本科及二年制专修科各专业统一的教学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必须明确认识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的重大意义。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髙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工业学校,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能相适应地培养高级建设人才;而为了保证培养具有一定质量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即使各校目前条件各有不同,也必须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作为统一的基础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在高等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1954年共制定了173个专业的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其中工科119个,理科11个,文科5个,农科9个,医科5个,财经12个,法律2个等。⑴虽然1957年后不再实施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但是教育部仍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着具体的指导作用,如196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中就要求,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制订或批准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工作。
其次,严密的计划,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以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作为起点,而且教学管理实施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得以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地进行。教学计划是学校全部教学工作的基本纲领,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完成教学计划是学校的基本任务。没有教学计划,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便无所依据,就不可能把教学工作引向有目的、有计划的轨道上去,也就失去了完成学校基本任务的保证。可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计划是高校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而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具有鲜明社会本位特色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决定了髙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第三,刚性的制度,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学生来说是刻板的、严格的。由于高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干部、为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学生的学习是国家或受国家委托的学校制定好的专门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展开过程,因此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别无选择。这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是控制,控制学校的教学过程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展开,控制学校的教学活动得以实现预定的符合国家需要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
上述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髙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社会改革潮流中,尤其是进人21世纪之后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转变成为改革之必须。引起这种转变的高校内外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得大学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某些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高校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譬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髙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办)高校的经费除继续获得政府的财政拨款之外,由于政府财政拨款的不足,高校还必须多渠道自筹办学经费。目前已经形成了财政支付、社会出资、高校自筹、受益者负担的多渠道经费来源结构。据统计,2001年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已降至52.6%,包括学费在内的髙校筹措的经费在高等教育总经费中的比例则上升到47.4%。!^这种经费来源的变化使得高校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为政府办学、依赖政府办学逐渐转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自主办学。又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习惯了接受免费高等教育、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工作的模式;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髙校收费制度的实施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惯习,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成为新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
第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校教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教学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某些带有根本性盾的改革。选择性成为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即髙校课程体系中选修课所占比重明显提髙。以复旦大学为例,其近年来的改革除构建了由综合教育课程、文理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之外,大幅提高选修课程(学分)的比例也是一重要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生四年学习的总学分为147,其中综合教育课程48学分(选修课23学分),文理基础教育课程28学分(均为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65学分(选修课14学分),任意选修课6学分,选修课学分合计为71,占147总学分的48.3%;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四年总学分142,其中综合教育课程41学分(选修课16学分),文理基础教育课程28学分(均为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65学分(其中选修课14学分),任意选修课8学分,选修课学分合计为66,占142总学分的46.5%0131高校课程体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基本或完全必修转变为现在的选修课比例大幅提高、甚至接近50%,这就要求髙校的教学管理从理念、制度到方法、手段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否则管理有可能成为改革发展的障碍。
第三,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这种观念正在成为影响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在今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推行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以认为,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这体现了高等教育从学生出发、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这样一种价值观。而高等教育制度上的一些改革,如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则构成了上述理念、价值观转变的客观基础。学生在缴付了一定的学费之后,就拥有了一定的选择学习的权利,这种选择学习的权利不仅体现在进人大学之前,而且也要体现在进人大学之后;面向市场、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要求高校学生为适应社会就业市场的变化,对自己在高校的学习内容与发展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自我设计,这种自我设计的基础是其拥有选择学习的自由。
在市场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着髙校教育、教学活动与髙等教育价值观的变化,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由完全的社会本位为主转向兼顾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发展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转向在教学管理理念、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具体反映,我们似可做以下几点归纳:
1.服务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个基本性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髙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是控制,这是由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髙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为国家发展培养干部、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所决定的。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高校教学活动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性质就不仅仅是控制了,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成为新的内容。这种服务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在美国大学留过学的人,大都对美国大学中管理人员的服务精神以及为学生学习所提供的便利条件留有深刻的印象。在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理念与制度中,学生不是“管理”的对象,而是“服务”的对象,学校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条件、氛围与环境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得以顺利进行。应该说,这种由“控制”到“服务”的转变是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它不仅是理念上的,而且还是制度上、内容上、方法上的。
2.以新的质量观指导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得到一定的彰显之后,学生个人的发展被逐渐纳人教育的视野,高等教育的质量目标在考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同时,还要关照学生个人的发展。就实现质量的过程与途径而言,依据国家对专门人才的规格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过程。这一过程完全是由国家或受国家委托的髙校制定并主导的,学生扮演着被动参与的角色。当从学生出发成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原则,学生选择学习的自由不断增加之后,学生就成为完成自身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过程)的一个主要制定者。就质量评价而言,在社会本位为主的价值取向指导下,髙等教育质量的if价你准是统一的,或者说是单一的,即主要以是否符合专门人才的规格要求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髙低的尺度。为了维持统一的质量标准,人们往往注重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编教材t而在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状况下,髙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这是由人的多样性、人的发展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即学生获得选择学习的自由,参与个人学习计划的制定之后,就再也无法用一个尺度来衡量髙等教育的质匮:
3.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以社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一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时代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育理念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迅猛增加,从而造成高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制度跟不上大众化教育形式。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具有自上而下教学控制的特征,即高等学校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并基于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课程门类、课时数和学习年限来衡量学生学习量,以考试成绩作为毕业标准。不可否认,这一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的有计划培养起了很大作用,但刚性管理制度压抑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不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高校教学管理进行改革创新,摒弃陈旧落后的管理方法,创建与新时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当前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具有重整体和重社会性,仍以管理者和老师为本位,把学生当成管理的对象[1],学生被要求无条件地服从学校的管理,其独立个性发展受到制约。学生没有自主选课、选专业、选导师的权力,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和人才的脱颖而出[2]。
(二)教学管理队伍专业性不强
目前,高校还存在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滞后等问题[3]。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中存在许多“双肩挑”人员,特别是二级学院的教学秘书、教导员等大多数是年轻的兼职教师,他们不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也很少接受过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除了原有的专业背景外,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管理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工作中基本凭借经验或机械地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办事效率低、效果差。
(三)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管理体制中学分制度不完善。现行制度是以学年制为主,学分制为辅,学分制仍是作为学年制的补充和调剂。各高校的教学计划依然是学年制,学分制徒有其表。高校教学管理中只发挥了学分制的控制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其测量能力。另一方面导师制度不完善。如没有制定导师与学生的定期指导和见面制度,没有明确导师的职责和教学计划。很多时候导师忙于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使他们很难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上。即使他们有很强的责任感,往往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教学管理模式过于僵化
目前高校多采用学院制管理模式,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其管理模式较之前的三级管理体制有很大的进步,部分大学甚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学院制还处于探索阶段,旧管理体制仍起主导作用,难以适应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学院的教学管理为了强化专业教育特色,通常统一安排大量的必修专业课程,导致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较小。校院二级分段管理的教学管理方法,往往使学校层面的教务处和学院的教务办责任划分不明确,甚至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五)教学评价制度不完善
教学评价制度的施行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和调控作用,但现行的教学评价制度存在重评定、轻矫正和重淘汰,轻调控的倾向[4]。教师通常只需将成绩提交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分数,这种考试对教学和学习的调控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将导致评价范围失衡。考试分数仍是评价学生的最主要依据,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素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途径
(一)教学管理观念的创新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变革为先导。教学改革、创新的进程同样也离不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观念的不断更新。由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必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和根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观,以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知识、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是否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标准来审视教育教学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本、育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潜能和兴趣,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学生学习制度的创新
完善并实施与学分制相配套的学籍管理制度,以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契机。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经济能力以及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年限,自行安排学习进程。其次,实施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其打破学科、专业、年级界限,辅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最后,把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和科技创新学分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5]。建立与学分制相匹配的学生选课制度和导师制度。导师负责制是成功实施学分制的关键因素,导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的感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6],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发展策略,跟踪其学术需求,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最终获得较高教学质量。
(三)师资教育的创新
师资教育是指各高校对高等教师进行思想素质、教学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传统教育培训偏重业务培训,轻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过多地关注学历的提升和职称的评审,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高校师资教育的重点应该逐步转移到师德培训、知识培训、能力培训和学术培训等方面上。首先,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增强其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其次,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对高校教师的知识进行更新,如提高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鼓励教师调整知识结构,拓宽专业面,为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再次,采取现场观摩、小组讨论、教学咨询等方式,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教材教授等方面的培训。最后,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交流讲学,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丰富自身教学经验。
(四)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创新
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基本条件,教学管理队伍是高校日常教学的监督者,也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创新的策划者、实施者。管理队伍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决定了高校教学改革、教育创新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教育管理水平。教学管理队伍中的很多人员都来源于非教育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较少,缺乏实践经验。其次,加强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收集和处理教学信息,利用校园网平台开发软件系统,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网络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涵盖教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如培养计划、开课计划、学生选课、成绩查询、学籍管理、师资管理等。最后,要确保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实际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面临压力偏大、聘任岗位低、职称晋升较慢等问题,极易造成教学管理队伍的不稳定。由此,高校可以构建相应的奖励机制,尽可能地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五)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的创新
教学评估本质上是政府对高校教学状态进行宏观管理的行为,客观上起到了提高教学工作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4]。但从实施情况来看,由于教学评估的时限性,以及教学改革的艰巨性,很容易与教学自由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高校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因此,建立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应采用“多维评价”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从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对创新活动进行激励。重视对学生的能力测评,对在某方面非常突出的偏才、怪才、奇才,可以不拘一格,为他们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建立学院内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摒弃传统评价体系中的师资队伍、实验室资源、设备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只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因素,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书育人等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进行评估。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学生评教”和“教师互评”,避免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把评估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一项资格条件,对教学评价为优的个人进行嘉奖和重点支持。
参考文献
[1]郑勇,张阳.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16-18.
[2]王廷璇.浅析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及改革对策[J].新西部旬刊,2011,(5):146-146.
[3]黄蕾,刘煜.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5(1):114-117.
[4]马廷奇.高校教学评估与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高教探索,2007,(6):51-53.
[5]李家新,于永华,冷护基.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教育的实践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09,3(5):6-11.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分制;必然趋势
一、学分制的概念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教学活动和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形成的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类教学管理制度为主。学年制也称“学年学时制”,是指教学以学年划分阶段进行管理,由学校按院系和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规定学生的修业年限和应修课程、各课学时数和各学期的课程安排,凡修业期满,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并授予相应的学位或文凭。学分制,是指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以进行有关管理工作。一般原则为学生修习任何课程成绩合格,即被认为已取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数,将学生所取得的学分累加得出总学分数,学生取得规定的总学分数,并已完成必须进行的不计学分的其他项目的学习者,准予毕业。[1]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倡导“学习自由”,主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任课教师和学校,自行安排学习顺序和进度,并在柏林大学推行此主张。1824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允许学生在开设的8组规定课程中选学任意1组,被认为是选修制的萌芽。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选修制管理制度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在美国高校最先出现。
二、高等教育学分制实行的必要条件
学分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其初衷是为了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更加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分制的实施,将促使教学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等相关方面的改革,以适应、满足学分制实行的必要条件。
1.师资数量与质量是实行学分制的基本条件。为了实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自由选择,需要有充足的师资加以保证、有高质量的师资予以满足,因此,师资队伍是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人力资源,只有在师资队伍特别是缺编较多的新兴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才能保证学分制的顺利实行。
2.充足的课程数量是实行学分制的资源基础。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方案通常由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内容构成。以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结构7:2:1为例,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学分数至少要占总学分数的30%左右,课程资源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学生进行选择性修读的前提,就是有足够数量的课程可供选择。
3.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实行学分制的有力保障。学分制的实施,改变了学生的学业进程,较之传统的学年制,管理难度增大、新问题增多。而且学分制涉及内容广泛、信息量庞大,必须借助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化管理媒介与手段。因此,学校需要出台相对科学、完备的管理细则,约束各个部门,规范相关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只有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才能确保学分制的有效实施。
三、实施学分制面临的挑战
学年制管理体制下的高校教学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统一性,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虽然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传统学年制固有的思维模式、课程体系及学分制本身所需的基本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学分制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受阻。教育观念的转变体现了学校或个人的价值取向,在学分制改革过程中,人们感知更多的仍是传统体制常年因袭而形成的显而易见的便利,而由于学分制实行过程中的种种条件限制,人们对其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质疑甚至排斥。一般来说,人们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对主体所产生的效益,以效益的有无、高低、长远或短期来判断教育的价值,从而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与行为。[2]因此,教育观念转变的程度、对学分制的认知态度是实行学分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2.基本教学条件不完善。教师资源、课程资源与配套的管理制度是学分制实行的必要条件。我国自1998年实行扩招以来,各高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而高校的教师队伍与课程资源建设却远不及扩招的步伐快。1993年全国本科高校生师比为7.82/1,2003年达到了21.07/1的历史峰值,之后几年内生师比的矛盾有所缓解,但也始终保持在18/1的范围内(见下表)。由此可见,教师队伍与课程资源的建设滞后于日益扩大的招生规模,基本教学设施和教学必备条件的紧张也实属必然。没有足够的教师资源与课程资源,难以开设足够学生选修的课程,即使选修课程达到一定数量,但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必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质量也就得不到有效保证。对于学分制来说,仅有科学的制度而无实现制度的基本条件,其先进性自然难以发挥,优越性也就无从体现。
四、学分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加强理论研究,不断丰富学分制的内涵。现实的教育体制和固有的学年制管理思维,决定了我国的学分制与其他国家的学分制存在多方面的差异。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管理体制的多样化,日本则以国家为主导,虽然政府多次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但管理权限却没有更多地下放。由此,两国形成了差异巨大的自由式的美国完全学分制模式和相对统一的日本学年学分制模式。在实行学分制最早、最彻底的美国,至今还有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流学府仍然实行学年制。可见,各国高校学分制的实行程度是由其自身现状与历史原因决定的,因此,我国推行学分制不能照搬国外经验,不宜完全采取“拿来主义”,各高校在选择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及具体细则方面,不可追求千校一面,应充分考虑本学校实际,在学分制选择上要“有取、有舍、有保留、有结合”:取学分制中能应用于本校实际的内容;舍学分制与学年制中不符合本校情况或现实难以实施的部分;保留学年制中得到实践检验的精华;将学分制与学年制、学分制与本校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对学分制与学年制两种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科学的研究,不断丰富学分制的内涵,探索出适合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以调查研究为手段,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可跨院系、专业选课,较之学年制增大了管理工作量与工作难度。此外,学生以课程班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分散,不利于统一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活动,很多新问题随之产生,有研究者[3]在国内四所高校开展了学分制改革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对于课程资源情况,有77%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够广泛、必修课太多,且必修课与选修课无甚差异;有75%的学生认为选修课的课时太少;有70%的学生认为选修课质量不高;有65%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课时间易发生冲突,选修课程单一,不能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兴趣要求。
2.对于学生选课情况,有85%的学生认为热门课程选修人数太多,听课质量受影响;有73%的学生认为优秀教师和名教授的课非常难选;有40%的学生认为计划大于自愿,束缚太多,比如专业限制、时间限制、教师和教室限制、学分限制等,学生选课地位非常被动,与学年制相比还是换汤不换药。
3.对于学分设置情况,有75%的学生更热衷学分多的课程,对学分少的课程十分冷漠;有62%的学生认为学分分配很少考虑学生特长、社会交往能力、思想品德表现以及一些无法量化的潜在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反映在学分分配中。
4.对于学分制实施情况,有88%的学生认为考核形式与学年制相比没有什么变化,体现不出学分制的特点;有76%的学生认为比学年制考试压力更大,因为重修的时间太长,费用太高。
可以看出,学分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但学分制具有学年制无法比拟的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的优势,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在学分制改革过程中,要深入调查,勤于寻找问题并究其症结,使新的制度更适应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合理地推动传统学科、专业的革新,更有力地促进新兴学科、专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教育大辞典(3)[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籍管理;创新
2005年教育部颁布新的高校学籍管理规定,成为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创新的新起点。高校学籍制度的改革在个性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基础上更加体现人性化的趋势。高校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入学报到至学成毕业的整个过程进行的重要管理过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的意义不在于“管理”,而应是体现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目的的“服务”。
1、新学籍管理中人性化的体现
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不再禁止大学生结婚以及大学生有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提出申诉,除了这些条款,大学生学籍管理的新规也同样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1)新生入校三个月进行复查。所谓新生入学复查,即学校可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新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
(2)患病新生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对患有疾病的新生,即经学校指定的一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人学资格一年。但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
(3)转专业、转学校有规可循。新的学籍管理中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对于转学,新学籍管理有这样的规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但是,学生入学未满一学期的,可由高招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的录取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学生则不能转学。
(4)学业可分阶段完成。新学籍管理规定中,对于学生学习期限给予放宽,即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
(5)毕业证遗失可补办证明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位授予单位应当给学生颁发学位证书。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每年将颁发的毕(结)业证书信息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电子注册,并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应当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2、美国高校学籍管理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高校学籍管理有很多“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之处值得我国高校学籍管理学习和借鉴。
2.1美国高校学籍取得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在学籍取得过程中,体现出民主化特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征。
(1)首先,教师推荐有份量。事实上,教师对接触多年的学生的了解远比大学入学短期内通过材料了解的过程深刻得多。为了确保学生特长得到应有的发挥,教师的推荐是可取的,值得我们借鉴。
(2)其次,美国对入学时大学生的素质关注比较全面。既注重其智力因素,更注重其非智力因素。美国把学生学业成绩当作一个重要的录取标准,不仅看重申请者在大学学习阶段的学术潜力、创造力、灵活性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品质,还对诸如领导才能、精力、热情动机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特别关注。这是活跃大学生活,提高大学办学效率的重要的学生素质准备,对我国的学籍取得过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3)美国国民人均GDP高,投入教育的比率也高,在学籍取得的过程中,美国的财政资助力度大,一旦被录取,大学生就可以得到不同渠道的经济援助,无须考虑如何支撑自己大学数年的生活,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为他们在学校高效的学习提供了重要保证。然而,我国在大学生财政资助上长期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完成大学学业而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不得不花费宝贵的时间去做临时工作以缓解经济压力,这样导致不同程度地减弱了他们在专业上发展的后劲。并且这种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着,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我国科研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速度。
(4)另外,美国在学籍取得过程中,对残疾学生的信息保留权的确定,也是我国高校值得借鉴的。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关注,在同等条件下残疾学生进入大学比健康学生难度要大得多。其中因慢性疾病被拒之门外的学生不乏其例,这是教育机会不公平的一种表现,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必须改进的地方。
2.2美国高校转学管理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美国的转学管理制度反映了开放的社会特征。我国的转学管理与美国比起来仍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招生工作都比较严格的按照国家计划进行招生,学生入学后一般不准转专业或学校。新学籍管理对于转学有这样的规定,如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但是,学生入学未满一学期的,可由高招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的录取学校、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学生则不能转学。
而美国大学的转学管理十分宽松。美国大学采取接受转学学生的办法。例如哈佛大学,一名学生只要在单科学院或大学完成了一个完整学年的学习,通常都可以向哈佛大学申请转学。学生在一所大学完成少于一个全日制连续学年,到哈佛大学预定的入学时间,可以以新生的身份申请转学。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转学也受到转学申请者所学专业的限制,只有所修专业和课程与转入大学的课程相类似的学生才可以转学。在评价转学申请时,他们特别重视课程和大纲能多大程度上满足申请者的学术渴望,在转学以后的两年或三年中,学生是否能达到学位的要求。
3、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
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就是说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以人性为本。高校的学生管理需要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和学生应该互相体谅和宽容。最好的方法是以学生为本,让学校和学生互动起来,既能满足学校的学生管理、学生质量、教学工作,同时能考虑到学生的人性和需要,推动学校的发展。
3.1高校学籍管理创新必须以法律为基础健全学籍管理制度
“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应该成为我们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意味着学校首先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校和教师的服务意识,真正从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赋予他们更多的参与权和自主选
择权。现在国家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已经出台,各个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和人性。密切联系管理实际,尤其要了解当今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和学生身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校的规章制度(校规),而不能像以前那样无视学生的作用。
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扩大学生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设立学生申诉委员会,允许学生对学籍管理过程中的质疑问题提起申诉,用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保护自己。这就是的学籍管理应该依法执行。
3.2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制度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性,逐步放开专业选择。为此,各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放宽转专业的条件和比例限制,在引导大学生理智地选择专业的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专业、变更主修专业或中途转学,以满足其个性的充分发展。在这方面。有些高校已实行的按文理大类或学科大类招生的做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自由的选择空间。
加大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课程和学习方式的力度。要改革刚性的培养计划,控制必修课,提高选修课尤其是任意选修课的比例,鼓励教师开设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以扩大选修课的数量。建立允许学生跨院系、跨年级、跨专业选修的制度保证。实行教师挂牌上课的制度,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课中实行教师挂牌上课,扩大学生选择教师的权利。还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条件选择达到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不必苛求统一的时间、地点和媒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负责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扩大免听、免修和免考制度。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多样化等需要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允许他们免听、免修以及允许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3.3实行弹性学籍管理
实行弹性学籍管理制度,适应生源多样化、学习需求多样化和休学创业等需要,高校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多选、少选或休学,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学习年限,允许中途停学一段时间再来学习,可提前毕业或推迟毕业,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自由的时间弹性。大众化教育阶段并不排斥精英教育。在一所高校里同样要为优异生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于学有余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其达到学校规定的学业标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其提前毕业。
建立灵活、富有激励作用的学籍运行机制和富有弹性的学籍管理制度。如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弹性学制等。这种开放的灵活的学籍运行机制将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理念氛围。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条件。
与此同时,除允许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自主选择专业、变更主修专业外,还应允许学生跨校修习课程以及校际间学分互转互认制度,建立校外生学位授予制度。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发展机会,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3.4建立有利于创新教育的考试评价机制
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奖的办法,要注重创新性学习成果的评价考核,考试方式要向灵活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要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综合应用能力的检验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检验。要注重形成性考核,实现课程成绩构成多样化;综合测评、评优、评奖都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技能表现和特长贡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改变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最后成绩的做法,实行多种形式的成绩考核方法。改变以书本为中心,以闭卷考试为主要或唯一的考试的现象,坚持以一门课的综合成绩代替期末一次考试结果为本科课程最后成绩的成绩记载方法,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使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管理
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有效的学习管理是关键。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力求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取、技能应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掌握往往需要学生首先学会学习,学会进行学习管理。
1学习管理的内涵
学习管理是指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通过计划、组织、约束、调控等手段,进而规范、指导、调整、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学习管理分为制度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在制度管理上,各高校都有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到《学生考试规程》到《毕业生管理办法》,高校的学习管理制度覆盖了从学生入校到离校的全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规范和约束作用。教师管理是我们通常意义上对学生学习管理的狭隘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是学生学习管理的核心。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是学生学习管理的核心这一说法受到挑战,学生学习管理的主体也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自身。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动、自我强化等行为,对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状态进行调整和控制,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2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管理意识及自主管理能力较弱。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对于知识的传输,学生一向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技能的直接应用,而对于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在相对枯燥和烦闷的理论学习中进行自我管理却稍显力道不足,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管理意识,自主管理能力也较弱。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庆林提出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应该包括如下几种能力: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善于检测达标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调查显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中,只有20%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而认真落实学习目标的只有14%;有30%的学生会制订学习计划,而只有5%的人能够坚持下来。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管理能力,他们没有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懂得怎样去激励自己,自主学习管理能力较弱。2.2高校学习管理制度存在机械性和单向性的特点。学校的学习管理制度指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发展和评价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学习管理制度的制订,一方面是为了给学校管理者提供管理依据和准则,另一方面是给学生的学习行为提供参考和指导。可以说,学习管理制度的最终指向是学生,但是,在该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学生所起到的作用却微乎其微。学生作为学习管理制度最主要的“当事人”,也是最明显的“局外人”。学生基本上不参与学习管理制度的制订。学校也很少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只是按照自身的理念与要求,制订好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后,让学生被动地去遵守,被动地去接受管理。这就造成了学习管理制度单向性的问题。另外,很多高校制订的学习管理制度只是一些书面上的硬性管理规定,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体差异,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管理也只是机械性地参照相关的制度要求,难以全面、准确、系统地概况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变化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2.3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的课堂教学一直都是“灌输式”的、“注入式”的。虽然近些年随着教育理论的更新和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得到传播与推广,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与学习管理中,教师仍然占据整个课堂,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感知与需求仍然被忽视。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其中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课程设置。很多应用型高校,课程目标虽然是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但课程资源却仍然是老旧的资源,教学方式仍然是老旧的方式。现代学生作为在信息时代中长大的群体,他们几乎从小就开始跟电脑打交道,从小就跟互联网接触,他们思想更新快,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前沿信息,喜欢新鲜事物。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只是传统的模式,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就很难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
3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管理成效的对策
3.1开展自主学习管理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管理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管理能力在学习管理的三个方面中,自主学习管理是最重要的。教育管理者要开展适度的自主学习管理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管理意识,提升自主学习管理能力。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开展讲座,请教育专家来给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进行自主学习管理的有效方法;也可以是研讨会,让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对自主学习管理进行讨论,教师辅之以教育引导;还可以是班会课,挖掘身边的榜样力量,让有经验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分享。总之,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教育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创新。只有形成了自主学习管理的意识,学生才会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学习行为、确定学习目标。也正是有了自主学习管理意识以后,他们才能够下意识地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后及时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整,以此提升学习管理能力。3.2利用网络平台来增加学习管理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学生是高校学习管理制度的主要管理对象,也是制度的执行者之一,学生在学习管理制度中的参与度是确保该制度有效运行的基本要求。这里的参与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管理制度的制订过程中,二是学习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就要让学生参与到制度的制订当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在合理的情况下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制度符合当今学生的情况。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地去执行该制度。另外,高校可以将各项规章制度到学校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上,让学生能够及时方便地查阅。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管理系统,在学生入校之初就为其建立学习管理档案。学生在这个系统里提交作业、进行提问、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而这个系统也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联系起来,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及时记录和更新学生的学习状态,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档案,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这样,高校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就能够到达及时而有全面的效果。3.3以学生为中心将控制学生学习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是教育者单方面的控制,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而是要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把灌输式的教育变成引导式的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是要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控制学生学习,让学生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寻求。另外,学校的课程设置要贴近实际,要符合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变化的实际情况,也要充分考虑的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结合现在学生对电脑和手机等网络设备的依赖性,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如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为学生提供网络化、碎片化、交互性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现有资源转换为便于在网络设备中浏览使用的资源,在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已有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链接和简介,把网上其他高校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优质学习资源整合到本校的网络平台中。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学习资源,同时也降低了资源开发成本。
参考文献
[1]屈克英.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J].成人教育,2010(2):29-31.
[2]张丽英.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66-70.
[3]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112-03
学校以教学为本,教学质量决定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可见,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之一。随着教务管理工作改革的深入和学分制教务管理模式的推广普及,教务管理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推进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高校提高教学水平保驾护航,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务管理研究的重大课题。
1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及问题
近年来,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连续几年的扩大招生,使得许多高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专业也不断分化,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学校办学模式也由一地办学走向多地办学,单一校区管理走向多校区管理。这些变化使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管理任务越来越重,不仅增加了工作量,更是增大了工作难度。这些变化的同时也对学校教务管理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改进高校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提高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教务管理必须走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道路,即建立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必然的选择。因此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改革和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教务管理最为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工具。
1.1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果
1.1.1促进了校内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信息互动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了教务教学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管理确立了开放的管理服务模式,而网络的特点正好满足了资源共享的要求,教学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以授权身份登录系统,进行相应权限的信息查询与修改,改变了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层层交换数据与信息的模式。利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实效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能方便快捷的查询、提取历史数据。
1.1.2促进了教务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建设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数据库中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排课、调停课、学生学籍信息、学生成绩、学生奖惩、评教评学等数据信息,每个数据信息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庞大的、涵盖整个教务管理过程的数据库系统。各教师和学生都能以各自的身份登录系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公开、程序透明,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有效促进了教务教学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和规范。同时,系统中在各个数据入库接口处增加了数据的检验功能,极大地增强了教务教学管理数据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教务管理系统程序设计的依据是已经被大部分院校所接受的较科学和规范的操作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校教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到目前为止,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学生学籍、教师档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成绩信息、评教评学、考勤系统、考试考务管理等常用教学管理功能。这是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最实用、最积极的成果,是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伟大进步。
1.2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固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是由于现存高校教务管理体制的一些特点的制约,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实施和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效率低、功能难以实现、数据比较不准等若干问题,制约着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1.2.1教务管理软件系统与高校实际管理体制不相符,影响着教学改革由于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各不相同,软件公司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是根据大多数学校的要求修改,在促进本校向科学的、现代的、先进的教学管理体制迈进的同时,又与具有每个学校特色的管理体制产生了矛盾,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不相符的地方。随着教学改革需求的动态变化,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也需要不断更新功能模块,需要有强大的后期技术投入和支持,但由于某些学校领导重视程度、技术人员能力、学校资金投入等因素的约束,教务系统的后续开发往往难于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阻碍了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影响了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1.2.2组织机构在职能上与教务管理系统流程不相符,影响系统的效能发挥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建设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适应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信息化,提高教务教学管理的效率,通常是在原有组织职能基础上构建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往往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上也给予了一定的保障,对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也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是,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流程是否与教学信息管理相适应、组织机构是否适应的有效考虑相对较少。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职能化管理的模式上,存在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对业务全局的考虑与关注,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效管理体系。于是,管理制度和系统操作流程相矛盾,人为干扰系统流程、随意性情况严重等问题。教务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缺少了相应后继的保障,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流程、业务规则、管理制度。学校教学管理组织职能结构的封闭性,管理规则混乱强烈地制约了现代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必然会更加突出。最终将导致系统应用不配套,严重影响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效能的充分发挥。
1.2.3在实施中执行力缺乏
基本上,学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由教务处(部)具体负责的,但由于部门领导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程度不一,因而信息化建设缺少有力的技术保证,技术应用与管理目标不明确,技术创新意识淡薄。教务教学管理作为一个管理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着信息和能量交换,经系统各要素间活动有序性加工和有序性转化所构成的不间断过程,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各类教学信息服务。教学管理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表现为一种动态,具有从信息输入到加工再到输出的整个过程的流程性。因此,教务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存在新的信息维护、数据更新、系统开发。而目前教务管理部门作为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还需承担系统后期建设与数据维护与挖掘,部门的平级部门很难推动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造成系统建设中多部门协调的困难,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执行力。
1.2.4教务管理系统中数据控制不规范,影响教务管理的效率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存在着学生、教师、课程、教室、实验室等各种信息数据,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维护与更新。如课程是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其贯穿教学计划、排课、选课、考试、成绩、教材,毕业审核等过程,几乎与教务管理系统中所有的子系统都存在着密切关系,所以,课程数据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着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决定着系统应用的成败。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改革同步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都会要求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课程建设与课程管理制度的缺失或不到位,出现了不规范的课程名称,致使相同内容一门课程,出现几个名称,几个课号,或者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出现同专业同门课程不同学分,致使出现一个专业的一门课程,不同的课号,不同的学分,而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学组织实施、学生的选课、学生的成绩认定,影响了教务管理工作效率。
2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的系统工程,整个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不仅指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构建一个在教务管理各项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平台,还涉及技术应用以及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革新,昆明医学院在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了重微观轻宏观,没有将技术与组织、流程、规则、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1引用新技术,做好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技术革新是软件开发利用的前提,而“工作流”技术是当前计算机应用领域和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迅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基于工作流的管理系统已成为一种趋势。工作流技术不但应用到银行、医院、保险、制造各个行业之中,而且逐渐成为软件开发的一个基础平台,特别是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流是其开发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工作流”是用活动及活动之间变化的过程表示的业务流程,教务管理系统即是由一系列的业务流程组成,很适合将工作流技术引进到教务管理系统,以灵活设置教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为过程重组提供支持,并能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缩短业务处理周期,通过更好的规划工作流程,并行执行相互独立的活动,减少文档的传递时间。目前就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而言,一般高校均采取购买现成的管理软件,解决开发周期长、技术难的问题,快速实现流程管理的原型。要做到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高效,必须采取“引进与二次开发”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二次开发才可以有效实现学校管理的个性化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2.2完善教务管理运行规则与管理制度
教务管理的客观性,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数据来源全校各个部门,因此建立和遵守一套规范的教务管理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确保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高效性。
首先,必须建立教务管理运行规则与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依”。信息系统要强化数据库定义、程序控制和业务规则,建立、完善教务管理运行规则与管理制度,约束用户操作行为,由于系统不能做到或不能完全做到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完全定义,这就需要用户自定义规则与管理制度来实现。比如,课程数据库必须实现课程号的唯一性,但无法控制用户用两个课程号表示同一门课程,需要用课程号管理规则来避免课程的重复设置。
其次,要遵守教务管理运行规则与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必依”。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使用人员必须强化信息化方面相关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和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流程管理理念,自觉遵守业务规则,避免发生随意性、盲目性的人为错误。
2.3加强组织建设,加大教务管理的执行力
由于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系统工程,领导的重视和组织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化的程度。目前高校的教务管理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职能化管理的传统模式上,为了保证信息系统通畅、高效地运行,学校应以流程任务为出发点,对原有的组织结构,人员设置,工作任务进行必要的重新划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如人员规模、任务进度安排、成员专业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在保证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同时,尽量考虑成员的专长和优势。
2.4加强人员培训和系统的管理,增强工作责任心
教务管理信息建设离不开教务管理人员的应用,因此,高校教务管理人员除了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能力,还必须熟练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停的加强学习和提高,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务管理人员多思考,建立相应的培训计划,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高校间可以定期组织教务管理人员进行参观学习、工作交流,拓宽教务管理人员工作视野,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日常的教务管理,也可以参与到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来。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实现从有到优的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领导的重视、管理者的能力、管理的规范化都是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闫丽.基于UML的高校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J].实验室科学,2010(2).
[2]王芸.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福建电脑,2010(6).
首先,形成独立人格是大学生成熟的标志。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需要经历从依附向独立转变的过程。个人行为由依赖父母、老师和朋友逐渐转向独立;思想意识逐渐成熟,能理智思考,冷静判断;人际交往中形成了人际交往圈,社会关系发展成熟。其次,形成独立人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行为独立、思想独立和社会独立的大学生,有能力承担责任与义务,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进一步为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最后,形成独立人格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大学生培养独立人格,是国家、民族独立的基础,是开拓创新能力形成的保证。社会文明与进步需要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与大学生独立人格培养的相关性分析
1.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涵义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指高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特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为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而制定的系统性的制度。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从性质上可分为控制型、引导型、激励型和惩罚型。控制型管理制度指约束大学生思想行为,限制大学生活动范围的管理制度;引导型管理制度指教育人员通过引导方式,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结合自身特点及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思想行为活动的管理制度;激励型管理制度指以鼓励性的行为和措施,激发大学生的行为,以有效实现大学管理目标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惩罚型管理制度指以处罚性的行为和措施,纠正大学生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2.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与大学生独立人格培养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性质的管理制度,或同一性质的不同强度的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相对应的结果。引导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能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正面引导大学生行为、意识及社会关系的形成,既发挥出教师的导向作用,又充分尊重大学生自我意识,促使大学生形成独立行为、独立意识及独立社会关系。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意识及行为引导,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激励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运用奖励性措施,充分肯定大学生自我价值,使大学生享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快乐,积极参与大学生活,鼓励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例如学校开设各类科技文体竞赛的奖项、奖学金、授予称号及公开表彰等方式。控制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可能侵犯大学生的合理权利,导致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抵触行为。强而有力的制度是保证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约束范围过大,力度过强,会触及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的合理的权利,从而使大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是非观,对于行为与意识是否正确拥有基本辨析能力。如果强行干涉,断然完全否定大学生自我行为,会使大学生无法接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会与外部干涉产生对抗,因此会阻碍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养成。如高校禁止大学生接受外部信息冲击、禁止参加宗教组织集会、非常时期采取封楼封校措施、禁止大学生谈恋爱行为等。
控制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影响大学生独立行为能力,可能使大学生形成依附人格,造成大学生缺乏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通常大学生很少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因此管理制度本身缺乏民主性。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过分精细化和程序化,使高校管理类似于中学时期,学生日常活动循规蹈矩。大学生受制于管理制度,处理应对日常问题时,受到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行为、意识的主导而非引导,大学生机械地依据制度执行,从而使大学生产生对制度或教师的依赖性,阻碍其成长。例如大学生把现实生活折射到小说、影视、网络、游戏等虚拟生活中,逃避现实生活带来的困难与挫折,对虚拟事物产生强依赖。惩罚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对大学生活力与创新力培养产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对自己关心的新事物充满求知的渴望,学习与适应能力强。高校采取惩罚性管理措施,会打击大学生的行为积极性,过分干涉大学生日常生活,会限制大学生的创新与活力。另外,由于大学生自身性格特点鲜明,个性突出,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会限制大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如果缺少惩罚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强,无法形成自我约束力。大学生成长于过分宽松的高校环境中,即使行为意识出现错误,也不会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无法纠正大学生错误行为,使大学生无法形成自我约束力。同时,任已所为的环境中,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而无后顾之忧,使大学生盲目自信而无法正视自己,由于缺乏管制而无法培养大学生的独立人格。
三、建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几点看法
1.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由集约管理向粗放管理转变,形成外松内紧模式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以培养独立型人才为目标,高校负责宏观原则性问题,将微观非原则性问题的管理制度建立交还给高校学生,使学生自主而平等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立过程。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自主能力,培养大学生独立人格。
2.引导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
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手段。自我管理与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学生在行为意识成长的同时,锻炼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交流沟通,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发挥全员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