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27-01
手术是一项需要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以及手术室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复杂工作,不论哪一个环节或某一个人失误,都可能影响手术的成功,以至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是死亡。2003年1月21日,我院手术室发生护理严重差错1例,对此我们进行了分析;为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吸取教训,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制订了防范措施,3年多来未发生护理缺陷,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纱布垫遗留腹腔1例。外科患者,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手术完毕,医生置T管时即喊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清点,数目正确,置管完毕询问护士清点情况,手术护士回答无误,而未再次清点,主刀医生也未再次清理腹腔就关腹了。术后3 d,患者发热,诉右上腹持续疼痛,切口疼痛,T管引流物持续不断,经多次换药无好转,术后10 d切口出现感染现象并有分泌物渗出,后再次打开切口发现一纱布垫遗留腹腔。
2原因分析
护士在术前清点与关腹前清点数目正确,但在医生置T管后没有再次清点。而医生也没有对腹腔进行再次清理即关腹。关腹后缝合切口前手术护士与巡回护士未进行第三次清点器械、敷料等。没有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整理的规章制度,(在关闭胸腹腔及手术切口前,手术护士、巡回护士及术者应共同核对纱布、纱垫、器械及缝针数目等,最后术者再探查一遍,确保无异物存留方可缝合)。发现后立即取出遗留在腹腔内纱垫,虽然没有危及病人的生命,经治愈出院,但延误了病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增加了医疗费用,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给医院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经济负担。
事后讨论分析,此事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由于医护人员缺乏医疗安全意识,不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整理制度的原则,缺乏责任心而造成了不必要的严重差错事故发生。通过此例教训表明,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的操作过程中来不得半点马虎,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否则,都有可能发生不可弥补的差错事故,给患者身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3防范对策
3.1加强医疗技术管理,健全制度,严格执行
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操作常规,是防范护理缺陷的关键。因此,根据手术室存在的医疗安全的隐患,结合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与护理安全防范事故措施的制度,健全了手术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手术室器械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防范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强化组织学习,严格执行。器械物品管理做到“四固定”、“三有数”、“五规范”。四固定:固定位置、固定数量、固定专人保管,固定时间检查质量与保养。三有数:要求每一位护士对手术的种类所需使用的器械包内器械数量心中有数,对器械的性能质量心中有数,对术前、中、后的清点使用数量心中有数。五规范:规范了器械敷料表格登记,规范了术前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所有的器械、敷料,核准登记,规范了大手术时间长,中途护士要对台上的器械、敷料、缝针等进行核对确保无丢失,规范了手术完毕关闭胸腹腔前、后均需清点无误才能缝合切口皮肤。规范统一了纱布垫的规格,器械、敷料打包前检查合格,数目统一,清点确认无误,才能打包消毒。从而做到了制订制度必清,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把护理缺陷杜绝于萌芽状态。
3.2抓重点和薄弱环节,制订防范措施
手术病人在手术中是医疗安全的重点,医护之间要密切配合才能安全完成手术程序。因此,要着重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危重手术病人和复杂手术病人,针对医护人员思想紧张,工作忙乱时失误率高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如“三到位”,质量“三抓”。三到位:任务到位(人),责任到位(人),措施到位。三抓:抓易出差错的时间,抓易出差错的环节,抓易出差错的人。从而达到职责分明,目标明确,具体责任到位。同时注意医护之间,护护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调[1]。
3.3强化安全质量,责任教育
消除护理不安全性是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责任心是护士减少缺陷发生的基本保证。有了安全意识、责任感,才能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因此,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事业上强化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修养。增强护士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懂得知法、守法、依法、护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使护理安全警钟长鸣。
4体会
通过对手术室发生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我们体会到,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制订合理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是防范缺陷的关键。培养医护人员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缺陷的重要保证。同时要充分发挥护理骨干的把关作用,使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职能主管部门人员要经常深入临床第一线,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及时解决。由于手术室管理制度实施到位,3年多来未再发生护理缺陷。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缺陷,防范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量大,专业性强,时间长,因此护理工作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菊科造成严重后果[1-2]。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及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及机体上的伤害[3]。防范护理缺陷是护理安全的重要组成,是护理质量的直接体现。现总结分析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发生的护理缺陷情况,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及人员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缺陷情况
1.1 护理缺陷容易发生的环节 ①患者接送失误。患者术前已使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护士术前访视不到位,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②手术部位错误。多见于对称性器官手术。③器械准备不全。准备器械与所进行手术不相符,性能不佳或损坏。未即使调试仪器,发生临时故障等。④负极板放置位置不正确,乙醇未完全蒸发干时使用电刀,造成烧灼伤。⑤输血输液查对失误,药片标签不清,造成误用。⑥手术标本保存不当,损坏或丢失。⑦术中物品清点错误,物品记录不及时,发生器械遗留体腔。⑧护送不当。护送途中患者坠落,各种管道脱落及患者影像片,衣物等遗失。
1.2 护理缺陷容易发生的关键人群 ①新进手术室的人群。主要包括实习生、进修生、新入职人员。这些人员需要一点的时间及相应的培训,方可熟悉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流程。如果不能顺利转换角色,将是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1,3]。②专业技能及责任心缺乏人员。这些人员对待工作不认真或者工作中出现失误。③性格怪异或情绪化人员。这些人员容易感情用事,情绪化状态容易造成精力不集中,工作不严谨,从何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2 手术室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2.1 护理人员压力大,工作繁重,休息差 由于护理工作的不规律特征,护士经常加班及值夜班,很容易造成精力及体力的严重下降,影响了正常技术的发挥,体现在手术过程中配合不佳,护理缺陷情况频发[4]。
2.2 专业技能欠缺 有些护理人员对正确的操作规程及相关仪器的使用不熟悉,手术过程中表现出不能应对手术的需要,手忙脚乱,出现护理缺陷情况。
2.3 责任心缺乏 爱岗敬业精神不够,工作作风不严谨,无菌观念淡薄,不按照规章制度操作。
2.4 管理方面 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度不能严格落实,手术室管理经验及知识贫乏都是造成护理缺陷情况发生的原因。
3 手术室护理缺陷防范措施
3.1 术前防范
3.1.1 重视术前访视 巡回护士应在术前1天阅读患者病历,有目的的访视。告知患者手术的一些注意事项,并妥善安慰患者紧张情绪。
3.1.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接患者时做到三查七对,即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及部位、诊断、麻醉方式等[5],防止错接患者。并在手术前、麻醉前再次核对。
3.2 术中防范
3.2.1 妥善摆放手术 手术的安置要符合手术的要求,做到“正确、舒适、安全”三原则。注意防止血管、肌肉、神经的压迫损伤。
3.2.2 正确使用电刀 使用前先调试电刀主机,检查功能是否良好。负极板的黏贴位置要正确,面积要合适。避免患者身体部位接触金属物,术中应经常查看,防止负极板脱落,移位等,造成患者灼伤。
3.2.3 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 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硬认真清点记录敷料、手术器械等物品,防止异物遗留患者体腔内。
3.3 术后防范
3.3.1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 由于麻醉作用,手术结束后患者并未完全清醒,手术切口疼痛及各种插管的不适容易引起患者躁动,护士应保护好患者,防止输液管道及插管的脱落。
3.3.2 安全转运患者 正确搬运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出入手术室时检查推车性能,拉上床挡,防止患者坠落。嘱患者把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不要握床档。患者躺在担架车的正中,防止头或脚露出车端,被子要将脚盖住。推车速度适中,动作轻、稳,尤其老年患者要注意减慢车速并询问患者的感受,以免晕车。
3.4 人员管理
3.4.1 规范医护人员的语言 手术进行中,医护人员避免谈论与治疗无关话题,不得在手术间大声谈笑,喧哗或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与隐私。取得患者信任,减少误会。
3.4.2 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 鼓励支持护士定期学习,举办各类培训班,选拔业务骨干外出交流等,使每位护士都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4.3 高度重视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人群 对新进人员要做好入科培训,在带教中详细解释各种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使其尽快转变角色,在思想上加强防范意识。对有情绪人员要关心爱护,及时沟通,消除不良情绪,耐心解释,化解矛盾。严格管理专业技能及责任心缺乏人员,加强业务技能的学习,上级主管人员应在关键环节注重质控,必要时可协助其完成工作,帮助其尽快提高。
4 小 结
总之,防范手术室护理缺陷情况的发生是护理安全的重中之重,对患者的生命及预后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只有如此,才能为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丽茹.“手术室护理缺陷分析及防范对策.”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53-55.
[2] 胡春凤.“手术室安全护理的防范对策.”慢性病学杂志,2010(04):379-380.
[3] 李丽明,赵嫣霞,等.“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全科护理,2010(32):2980-2981.
【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和防范手术室的安全隐患,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方法:分析影响手术室安全隐患护理管理因素,寻找系统内潜在的危机,将安全文化与护理管理相结合,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达到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的目的。结果:杜绝了手术意外事件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3年来无一例医疗事故发生,一般护理差错事故 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均在95%以上。结论: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室意外事件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患者、环境及物品的安全。
【关键词】安全文化 ;手术室;护理管理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Operating Room
He Xiao-min Li Jun
【Abstract】Object: Effectiv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security risks in operating room, to ensure the nursing security. Method: To analy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which effect the security of operating room, reveal the potential crisis, and take a searies of precaution measure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qualitative of operating nursing. Results: There is rare an operating accident or nursing error during lest 5 years, the incidence of general duty nuring distress is also obviously degrad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s 95%.Conclusion: The probability of operating accident and nuring error may depress by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operating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ecurity Clture; O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ment
近年来,由于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在医疗领域中,患者安全被世界卫生组织(WTO)及欧美国家高度重视,自从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发表了题为《孰能无过: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医疗保障系统》(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的报告[1],患者的安全问题已引起医学界、公众、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外科高、新、难手术的开展,手术室护理人员所担负的风险系数也越来越高。手术室安全隐患却无处不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全与利益。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院将安全文化与护理管理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与利益。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医院,开放床位700多张。手术室现有18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6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7名,护士4名。学历:本科3名,大专 12名,中专3名。
1.2 方法
1.2.1 分析手术室安全隐患的护理管理因素:黄祖瑚认为[2]引发安全事故的管理系统原因有:医务人员过度疲劳,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过大;临床医护人力不足;医疗仪器陈旧、落后;医务人员无危机感,对于危险(患者/器械/制度操作)后知后觉;对患者缺乏安全意识,沟通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足。主要有安全教育薄弱,安全管理制度措施不健全,业务技术培训松懈,设备物资管理不完善,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不力等。其中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种查对制度,甚至,是目前医疗事故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医疗安全的最的大威胁[3]。实际工作中,管理监督不力是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4]。
1.2.2 防范措施
1.2.2.1 加强安全文化知识的培训: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与效益、安全行为和安全心理、人的安全素质、安全人格的塑造、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学习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护理人员实施的安全护理行为是复杂和动态的,具有多样性、计划性、目的性、可塑性,并受安全意识水平的调节,受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支配;同时也受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态度、意识、知识、认知决定护理人员的安全水平,因而护理人员的安全行为表现出差异性。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手段使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得到保证和提高。
1.2.2.2 加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的学习: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观看《护士行为规范》、《护士职业道德规范》等音像教材,学习《护士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严防护理缺陷的发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及卫生行政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把护理安全与有关法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1.2.2.3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科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手术室常见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流程,品、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C型臂、多功能电钻、各种腔镜、微量泵、电凝、显微镜、超声刀、等离子刀、护理人员自身安全等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常规。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学习、操作培训、理论考试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未掌握的知识进入下一轮的培训计划,对新参加工作,理论知识薄弱的个别护理人员,安排护理质量小组的成员实行一对一的辅导,直到掌握为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质量控制工作的各个环节,使护理管理者和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控制更加深入,使管理目标更加明确,也使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有效的发挥质量控制中的职能作用。
1.2.2.4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知识培训:组织护士长、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学习护理质量的概念、重要性、特点、原则,PDCA循环的概念、特点、步骤等相关知识,制定护理质量管理制度、职责、护理质量标准,使每个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认识到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掌握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掌握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掌握护理质量管理内容及细则。
1.2.2.5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安全质量控制网络,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使各级人员职责明确,人人有安全管理意识,注重安全前瞻性管理,定期进行护理风险评估[5],做到事前预防,层层阻断,达到安全管理无死角[6]。成立手术室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感染控制管理小组、护理文件质量管理小组、专科质量管理小组、急救物品药品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个质量管理小组设组长1名,各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人员担任,各组负责不同的检查内容,定期检查指导。根据手术室风险的种类,结合科室实际,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作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抓落实,人人参与管理,使护理工作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全员参与管理。对高风险仪器设备,设专人负责,有安全操作规程及维修使用保养档案,并进行定期检测、定期维护。
1.2.2.6 加强过程质量管理和反馈:各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根据护理质量标准、实施方法、内容及细则进行检查,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每周检查一次,质量管理小组成员每日对自己的工作回顾分析,每日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自查、自评、自我完善。护士长在科室随机抽查监控护理质量,重点监控手术室安全管理、专科护理、查对、交接班、危重病人护理、护理记录、访视落实情况等。利用护理质量分析会全面掌握护理工作动态,每周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开反馈会一次,评议本周的护理质量情况,评议上周的护理质量问题是否解决,提出整改意见。科室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分析会一次,以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1.2.2.7 建立不良事件自愿上报系统: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护理人员发生差错事故主动上报科室、科室上报护理部,原则上不处罚。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发现错误并从中学习的机制,鼓励护士暴露自己的错误,形成关心安全的良好氛围。
1.2.2.8 弹性排班:根据工作量配置护理人员,同时兼顾护理人员的职称、各层次护理人员比例,以及护理人员个人的特点,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2 结果
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价值取向,提高了手术室人员的安全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及敬业精神。手术室护理工作特殊,护理人员压力大,容易产生疲劳,人体一旦过度疲劳,不仅降低了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还容易出现不安全护理行为,我们通过成立护理管理质量管理小组,应用PDCA循环等手段,相互发现问题,指出对方工作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及时的帮助指导,及时纠正了不安全护理行为,从而杜绝差错,保证了护理安全。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发现缺陷、解决安全隐患的能力,又增进了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尽责的护理团队。降低了手术室意外事件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5年来无一例医疗事故发生,一般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均在95%以上,圆满完成各项护理指标。提高了科室的护理安全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7]。
3 讨论
医院安全文化的概念是由Singer等于2003年首先提出的[8],它是医院文化的一个分支,同属组织文化的范畴。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理念的一种表现,是组织内部人员对人、事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共同而又根本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使组织内部的每一个员工以一种共同的方式去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患者安全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文化建设达成共识。根据美国医学会调查显示:“向更加安全医疗体系转变的最大挑战是改变医院文化,即由医疗差错归咎于个体转变为医疗差错并不单纯地被认为是个人的失败,而是提高系统避免再次造成患者伤害的机会[9]”。手术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随处都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将积极的安全文化与护理管理相结合,才能在风险来临前提早处理,确保“安全的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执行“安全的医疗”,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环境及物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Comprehensive Accreditation Manual for Hospitals: The Official Handbook.2002.
[2] 黄祖瑚,医疗安全与患者安全文化.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4): 1-3.
[3] 史自强 马永祥 史浩波,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9.
[4] 毛喜绒,供应室安全隐患的防范.护理学杂志,2008,23(13): 56-57.
[5] 陈燕,重视风险评估 加强安全管理.护理管理杂志,2002,2(4): 9-10.
[6] 黄荔红 李小京 王红,建立护理安全管理网络 提高护理风险干预能力.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9): 67-68.
[7] 易永红 胡腊先 叶天惠,安全文化在儿科监护管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6,12(14): 1351-1352.
[8] Singer SJ, Gaba DM, Geppert JJ, et al. The culture of safety: Results of an organization-wide survey in 15 California hospitals. Quality in Health Care, 2003, 12:112-118.
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神经内科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对护理人员要求比较高.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过年人,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 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意外损伤
1.1.1跌到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然发生抽搐与晕厥.如遇到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更易发生跌倒。
1.1.2坠床烦躁不安患者可以用床档保护,肢体约束.如果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视不够擅自取下床档,约束带;高龄患者对病床不适应或夏天应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导致坠床。
1.2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窒息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鼻饲时床头未抬高,引起食物返流而致误吸。
1.4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导管甚至起搏导线等拔除[4]。神经内科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1.4.1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教会患者及指导家属使用辅助设施,如护栏,扶手等;对于颈椎病患者,突然改变可能会诱发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症状,应告知患者在改变时,动作要缓慢;提醒患者生活起居要注意做到3个30s,既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一定要看患者服药到口后才能离开;掌握专科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针对性,如脑出血患者,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导致发生再次出血。
1.4.2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保洁员拖地时应设警示牌;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床边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应摆放在指定位置,电线应卷放好,以免电线松散垂在地上将患者绊倒;患者的衣裤大小合适;用轮椅护送患者时扣上安全带;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拿的地方。
1.5管理因素
1.5.1优质护理体系不健全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去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质量监控不利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1-2],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力,没有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分析会,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分析和总结,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及出院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使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无章可循,随意性大,存在安全隐患[3]。
1.5.2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理人员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理人员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而出现角色冲突,长期以往将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肢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
3 防范措施
3.1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死亡[4],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3.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护,士长应随时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考核,年终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5-6]。
4 缺乏有效的沟通
临床表明,多数的医疗纠,纷尤其是护患纠纷都与服务态度及沟通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充分利用晨晚间护理,工作座谈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签字.同时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福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2]张密香.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5.
[3]Ou Shuangli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analysis of common security risks and preventive care measures[J].World Health Digest,2012,9(29).
[4]Yu Xiao-feng,Yang Xue-ying.On the neurological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clinical nursing security risk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J].Chinese health nutrition(in newborns),2014,24:01.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护生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跨跃所必需的阶段[1]。临床实习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实习初期、实习中期和实习后期。分析其特点,不仅有利于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实习护生采取针对性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还更有利于实习安全的防范工作。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两院共接收288名实习护生,针对三个阶段的不同心理状况和安全隐患,采取了有效的对策,减少了教学风险,取得了较满意的管理效果。
1 护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安全隐患分析
1.1 实习初期(1~3个月)
护生此期的主要心理特点是紧张、好奇与无所适从。其原因是初下临床,实习环境陌生,对工作内容不熟悉,因此往往会产生恐惧与紧张,若遇到挫折,随之而来的还会有胆怯和畏难,此阶段最大的实习安全隐患就是混淆病床,记错药品名称、剂量、用法,接错液体等。部分学生则可因初下临床的好奇心理,导致求知欲过强,表现出过高的学习热情,这类学生则往往因个别带教老师对学生过早放手操作而导致出错。
1.2 实习中期(4~6个月)
此阶段护生已熟悉医院环境,基本掌握了临床护理理论的运用和一般技能,对临床工作已有初步了解,能比较从容自如地独立完成一些护理工作和部分护理技术操作,此期,护生除了有自信以外,部分护生还可随之产生自满心理[2],因此,若带教老师工作中过于放手,或未坚持“放手而不放眼”的带教原则的话,此期的学生则可有因不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制度、不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等带来的一系列教学不安全隐患。
1.3 实习后期(7~10个月)
此阶段,护生一方面因掌握了一定的护理技能,能应付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以外,个别护生思想开始麻痹,不思进取,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另一方面,护生认为每天有大量的基础护理任务,工作量大,节奏紧张,易产生厌倦心理和烦躁情绪。随着实习结束期的临近,护生的社交活动增多,私人电话增多,借故请假增多,尤其是关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上班时精力不集中,因此,此阶段是发生差错事故的高峰期[2]。
2 对策
加强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师和学生风险防范的自觉性与有效性。护理部主要分管领导在实习生到院前,定期召开骨干带教老师会议,除针对教学大纲布置本学年的实习带教任务和计划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强化对老师的教学安全和法律意识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平时安全警钟常鸣,能充分根据不同阶段实习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做好教学安全防范工作,尤其是节假日、就业双向选择期间、实习中后期等[3],要求特别注意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生在进入临床科室前,护理部充分利用岗前培训等,对全体护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并对每届学生常规进行安全和法律知识问卷调查,每学年二次的护生座谈会也已成为医院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计划和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本学年的教学安全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实习不同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第一阶段:带教老师帮助护生尽早熟悉工作环境,了解所在科室的特点、工作程序、规章制度,掌握基本操作、基础知识、病情观察,工作中要求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此期带教方法要求以带教老师示范操作为主,并强调对每项操作规范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的交待,带教老师在各种护理治疗、发药、注射的床边查对,输液、接瓶各环节均应随时指导和把关,以确保实习质量和病人的安全。第二阶段:针对自满心理,教师应耐心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目标,自觉寻找差距和不足,克服松懈、自满情绪,增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操作要在带教老师许可的前提下进行,减少不安全因素。第三阶段:学生双向就业选择与临床实习的冲突,是导致后期教学不安全的最主要原因,面对过早、过长的择业时间,以及绝大部分护生此阶段焦虑、烦躁、不安心学习的现状,医院的教学管理者除增加临床教学巡视督查和安全管理力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各科临床带教老师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情况,增进与学生的沟通,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努力提供就业帮助的同时,及时提醒学生在此阶段工作中需注意的事项,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了真正把人性化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经请示院领导同意,还根据目前就业形势和学生现状,在实习后阶段不仅适当放宽了实习生的工休时间,还允许在不影响实习和安全的前题下,同意学生调休和短期积休,以确保学生对双向就业机会的把握。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实习后期才能真正安下心来完成学业,从而也较有效地避免了因就业和实习的冲突,导致实习安全问题发生。
总之,护生临床实习三阶段,不仅有其特点,更有其管理的规律性,由于对护理教学重视评估,及时督查,特别是抓住了实习三阶段安全管理中的“四个点”——即特点、重点、难点、突破点,因而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达到了教学安全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跌倒;预防;老年住院患者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c)-0154-02
Oliver等将跌倒定义为: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倒在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跌倒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跌倒不仅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更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成为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2]。鉴于神经内科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是医院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自2010年1月起本科实施了保护患者安全的预见性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3 112例7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 865例,女1 247例,平均年龄75.2岁;2008年1月~2009年12月1 468例,2010年1月~2011年12月1 644例。疾病谱包括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脑出血后遗症、高血压、冠心病、小脑疾病等。
1.2 方法
本科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住院患者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成立跌倒预防管理小组
护理部组建跌倒预防管理小组,本科室护士长为小组组长,全体护士为组员,共同商讨发生跌倒的原因,制定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每月定期开会总结,制定跌倒风险评估依据,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2.2 筛选可能跌倒的高危患者
评估住院患者的跌倒风险是预防跌倒最有效和必要的对策[3]。通过了解病情,根据跌倒风险评估依据对住院患者实施安全风险评估,确定高危患者,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或减少跌倒的发生。跌倒的风险因素包括意识不清、高龄、步态不稳、有跌倒或心脏病发作史、药物因素、视力低下、语言障碍等。
1.2.3 对可能发生跌倒的高危患者进行安全宣教
对可能发生跌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为患者和家属做好安全宣教告知工作,使其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护士应和家属一起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2.4 对可能发生跌倒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2.4.1 在制度方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基础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等。
1.2.4.2 在环境方面,病室及病区内光线明亮、环境宽敞清洁,水房、卫生间、刚拖过的地面等易滑处均应出示“谨防滑到”的警示牌。这一方法使其他工作人员如医生、清洁工、甚至同室其他患者或家属,在易跌倒患者要活动时能给予协助或警告,并通知护理人员,警示牌醒目、清晰,不影响病房美观,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4]。
1.2.4.3 生活起居方面,对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糖尿病、身体平衡能力减退的患者在睡眠期间均应使用床栏,建议最好睡在床中间位置,以防发生跌倒坠床摔伤,必要时24 h陪护。衣服宽松合体,不宜过大过长,穿防滑鞋。病房内无障碍物,保持干燥清洁,采光通风良好,卫生间使用坐便器。床头挂上“小心跌倒”的醒目安全标志。
1.2.4.4 护理措施方面,落实健康教育,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赵陈英等[5]认为,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人防跌意识,有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解决。护理人员讲解特殊用药的注意事项,做好用药后的效果观察。护士应反复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识,降低跌倒发生的风险。对高危患者,护士应认真评估,填写跌倒风险评估单,工作中重点巡视,跟踪评估风险变化每周1次,如有病情变化应随时评估。
1.2.5 制定跌倒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
制定跌倒应急预案,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在患者不慎跌倒后,护士保持冷静镇定,遵照程序有序地护理患者:患者突然跌倒 立即通知医生 检查患者摔伤情况 将患者抬至病床 进行必要检查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对症处理 加强巡视 观察效果 写护理记录 认真交班 做健康教育。
1.2.6 总结经验教训
及时做好跌倒不良时件的上报工作,认真分析跌倒发生的原因及跌倒对患者的影响,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书写书面报告上报存档。全体护士参加学习,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任何谎报、瞒报行为均给予严惩。
2 结果
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0.54%降到0.12%,患者住院安全有了保障,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见表1。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预见性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根据事物的发展特点、方向、趋势进行正确的预测、推理、判断。具体操作是从患者入院时就做好全面的第一次跌倒风险评估,包括从年龄、病情、用药、活动能力、有无跌倒史、精神状况等方面全面分析,筛选出可能发生跌倒的高危患者,并对其进行告知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好跟踪评估,每周1次,有病情变化者随时评估,对评分大于25分者进行重点护理,建立预警标志,加强巡视,保障患者安全。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能够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工作由被动变主动,使纷繁复杂的护理工作有条理、有重点,提高护理人员独立思维的能力,促使其安全护理意识和行为的养成。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能使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避免了老年患者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保证了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6]。意识指导行为,安全护理意识是实施安全护理的基础[7]。预见性护理行为采取的是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预见性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个体化护理,促进其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但在预防跌倒管理流程的实施中笔者发现目前使用的跌倒危险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细化,期待有较好的预见价值、较好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且易于使用的跌倒危险评估标准来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跌倒防范护理[8]。
[参考文献]
[1] 韩月红,刘淑梅,杨萍. 住院患者跌倒安全管理模式[J]. 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49.
[2] 董敏. 流程管理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2009,13(9):60-61.
[3] 马虹颖,杨存美,余小英.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J].护理杂志,2009,26(20):32.
[4] 王苏娜. 香港医院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方法[J]. 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5):397-398.
[5] 赵陈英,闫成美. 老年人防跌意识的树立与社区健康教育相关性的研究[J]. 护理杂志,2005,22(7):28-29.
[6] 晏爱云,刘晓云.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的预见性护理[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2):183-185.
[7] 吴晓静,朴玉粉,方晓完. 护士医院安全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J].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3):7-9.
[关键词] 流动采血车;采血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163-02
本市自2005年开展无偿献血以来,临床用血100%来自流动采血车,街头、企事业单位、大中专校的流动采血场所均为流动采血车。由于流动采血车的特殊性,采血的护理安全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就流动采血车采血护理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安全隐患
1.1 环境方面的安全隐患
1.1.1 流动采血车方面的安全隐患
流动采血车是为方便献血者而开展现场采血的载体,是以流动的方式运行的。采血车多停泊在人流比较集中的闹市区,车内环境易受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车内空间有限,采血区和非采血区难以绝对区分;人员进出频繁,车内不易保洁等,易对采血环境造成污染。
1.1.2 工作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
护士、医生包括司机等衣着的不规范性,进出车内随意性等,易对采血环境造成污染。
1.1.3 献血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
献血人员多数人不是特意前来献血,多数来自工作岗位,或是临时路过,献血的随意性很大。许多人从工作现场来,不会刻意注意衣着卫生等,易对采血环境造成污染。
1.2 工作方面的安全隐患
1.2.1 献血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
由于献血人员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对献血认知程度的不同,献血时的状态就不同。绝大多数献血者献血的激情都很高,但这不能代表其就能顺利的献血。紧张、烦躁、体虚、空腹、睡眠不足、劳累过度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突发状况。
1.2.2 采血方面的安全隐患
1.2.2.1 筛选方面:对献血人员的身体状况估计不足,既往病史了解不详实;对献血人员的献血次数及上次献血的时间掌握不准;献血人员资料不健全,或出现误差。均会对献血人员及采血质量造成安全隐患[1]。
1.2.2.2 服务意识方面:服务意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献血者的献血状态,生硬的语言、消极态度,都会诱发和加重献血人员的身心不适,导致不良献血反应的发生。
1.2.2.3 采血操作方面:不规范的无菌操作,会造成血液的污染和献血者的交叉感染。操作技能不熟练,会增加献血者的痛苦,增加献血反应的概率。
2 防范措施
2.1 环境方面的防范措施
2.1.1 流动采血车方面的防范措施
合理布局和规范应用车内设施。我们将大型流动采血车内分为采血区和非采血区。采血区内设有采血台,采血秤,热合机,急救箱。非采血区设有双制空调、贮血冰箱、饮水机、 电脑、电子显示屏(提示献血程序及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等。献血登记及初筛工作台设在车下,有效规范、应用采血区和非采血区,专人引导献血人员上车,合理安排体检和献血,尽量避免车内人员无序流动。保持车门有序开关,杜绝人员随意进出。及时保洁,禁止非车内用品和生活垃圾上车,医疗垃圾定向收集。每日出车前和出车后,进行车内消毒。定期监测车内工作环境,确保采血环境达标。
2.1.2 工作人员与献血人员方面的的防范措施
护士、医生包括司机等必须衣着规范,穿工作服,并注意自身仪表。必须坚守工作岗位,非工作需要,不得随意进出车内。设立车下献血接待岗,除负责献血人员的一般体检和初筛外,还要对进入车内献血人员作必要的引导,如衣着的整理、有碍车内卫生的物品的暂时保管等。
2.2 工作方面的防范措施
2.2.1 献血人员方面的防范措施
献血接待岗的护士,必须根据献血人员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对献血认知程度的不同,献血时的状态不同给以区别对待。特别要仔细观察献血人员的心身状态,对于紧张、烦躁的献血人员,要给予关怀和疏导。对于体虚、睡眠不足、劳累过度的献血人员要给予正确的劝导,在肯定和赞赏他们爱心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安全献血的道理,选择身体状态好的时候献血。对于空腹的献血人员,要说明空腹可能导致突发状况的发生,劝其进餐后再献血。
2.2.2 采血方面的防范措施
2.2.2.1 规范护士岗位责任:明了和规范护士岗位责任,是做好采血工作的前提。护士负责献血人员的身份核对、身体检查和血液的初筛,充分估计其身体状况,详细了解既往病史,仔细核实献血人员的献血次数及上次献血的时间,切实健全献血者献血资料,严防出现误差。负责血液及标本的采集,密切关注献血人员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状况,做好献血反应记录和献血后的跟踪回访等工作。负责热合和血液交接工作。负责采血秤、热合机的使用确认和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负责采血前后相关物质的准备、发放和交接工作。负责急救药品及器材的储备,急救物品有效期实时核查,急救器械的保养,以备及时之需。负责采血场所的工作环境卫生及医疗垃圾的无害处理。
2.2.2.2 强化规范操作,确保采血安全:常规深化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和考核,加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培训。严格规范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自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项操作要求切实做到细致、准确、娴熟。依靠熟练、过硬的技术操作减轻献血人员的痛苦,有效地预防因技术操作所引起的献血反应。
2.2.2.3 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着力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优质文明的服务体现在服务态度上,而服务态度表现在个人的修养、情志上,修养、情志的高低体现在语言、表情、肢体上。采血人员的素质包括责任心、着装仪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以及对献血人员心理护理的能力等。规范护士的行为,提高接待技巧,使献血人员置身于亲切友好、温馨宽松的环境之中,轻轻松松献爱心[2]。
3 讨论
护理安全是现代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重视安全隐患加强护理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目标[3-5]。在工作中强化护理安全意识,结合实际查找安全隐患,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并严格规范执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管理上和服务上下功夫,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为献血人员提供安全护理,有效保障献血人员安全,从而杜绝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的发生[6-9]。本站自2005年开展无偿献血以来,共接受无偿献血44 258人/次,无一例护理安全差错,满意度达95%以上。事实表明我们的防范措施行之有效。我们的体会是人人要把护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真正懂得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以过硬理论水平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作基础,以满腔热忱的工作状态和体察入微的工作作风工作,就能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和杜绝护理安全差错。
[参考文献]
[1] 郝琼,夏华红,陈锋. 湖北省仙桃市无偿献血血液标本检测情况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40-141.
[2] 郝琼. 护理在机采血小板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358-359.
[3] 陈小丽. 国内护理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展望[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114-1116.
[4] 张爱萍. 重视安全隐患加强护理管理[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 30(2):246-248.
[5] 陈蕾. 护理安全文化研究新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114-116.
[6] 徐虹.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消除护理安全隐患[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144-145.
[7] 吴谦瑜,李华. 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79-81.
[8] 范建萍.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及效果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31-132.
关键词: 护理;警示标识;风险;护理管理
护理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病人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一种护理安全管理的手段。儿科作为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因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器官、系统发育尚欠完善,自我防护能力低下,属意外伤害的高发群体,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医院采用特殊制作的各种科学性、合理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警示标识,起到提醒作用而采取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我科自使用护理警示标识以来,已形成系统和规范的护理警示标识,并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具体方法
1.1 护理警示标识的设计
1.1.1 护理警示标识设计原则
设计的护理警示标识以医院的整体标识相协调为基础,对颜色,形状,字样及其挂放位置精心选择,要求规范、统一、醒目、美观、用文字说明,用图画表示,充分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能对护理人员起警示作用,同时病人和家属看到标识后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乐于接受,自觉遵守,体现人性化管理,达到安全的目的。
1.1.2 护理警示标识的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根据护理标识的制作材料和用途不同分为警示标牌、警示标签和警示语3种。①警示标牌:材料可选择有机板,大小视需要而定,有的钉在墙上,固定在治疗车上,插在床头牌内,或悬挂在某物体上,如“禁食、防脱管、防渗漏、控制滴速”等标牌;②警示标签:采用一次性粘胶,根据需要制作各种不同的标签,可贴在各种导管上,特殊药物用红三角贴在原包装药盒的左上方;③警示标语:在电脑程序上设计警示语,如药物配伍禁忌,药物超剂量,药物过敏等。
1.2 护理警示标识的分类
1.2.1 护理警示标牌
1.2.1.1 特殊饮食标牌,如禁食牌、腹泻奶牌、限奶牌等,以提示护士在饮食护理过程中的侧重点。
1.2.1.2 特殊标牌,如去枕平卧位牌、侧卧位牌、俯卧位牌等,以明确告知护士护理操作中的要求。
1.2.1.3 提示标牌,如计24 小时出入量牌、持续24 小时输液牌、高渗药物牌、红臀牌、温箱更换牌等,以提示护士对重点患儿操作进行重点提示。
1.2.1.4 隔离标牌,如飞沫隔离牌、耐药菌隔离牌、接触隔离牌等,提示护士按类别要求进行标准的预防操作。
[关键词] PBL教学法;护理安全教育;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1(b)-0140-04
Nurs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for nursing safety teaching
QIAN Yu1 HE Caidi2
1.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uya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Yuyao 315400, China; 2.Taizhou Municipal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for nursing safety teaching. Methods From June 2011 to May 2012, 80 nursi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eparat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experiment group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experiment group were given PBL teaching method. Two groups of nurses nursing safety appraisal resul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valu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 at the end of the internship, unified statistical results was in the form of (x±s). t test between groups was used for measurement comparion, χ2 test was used for count data comparion between groups, P < 0.05 signed tha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The number of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nursing safety for thinking through the PBL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ir discovery of nursing stud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38 cases (95.0%), 36 cases (90.0%) and 33 cases (82.5%)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24 cases (60.0%), 21 cases (52.5%), 18 cases (45.0%)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4.050, 13.730, 14.050, all P < 0.05).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test scores were (93.85±12.37) scores and (92.25±11.48) scores, it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1.362, P > 0.05), but the operation skills examination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92.63±10.35) scores,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81.57±12.68) sco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χ2=4.274, P < 0.05). While the rate of hazard incid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27.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7.440, P < 0.05). Conclusion PBL teaching mode for nursing safety teaching has an advantage in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bility and reducing the nursing safety hazard events, and deserves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ng.
[Key words] PBL teaching method; Nursing safety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护理安全是指在进行临床护理的整个流程中,患者不因护士的操作不当而发生法律规定许可范围之外的生理、心理或者机体功能或结构上的损伤、缺陷甚至死亡[1]。护理安全是医院临床工作的重点,且随着患者法律知识的不断增强,维权意识不断增加,能够利用法律法规来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及其结果。这对于医院的医疗和护理操作技术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实习护生刚从理论学习转入到临床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经验并对于护理安全的认识不够充分,自我保护意识差,非常容易造成护理安全隐患和差错事故。故此,如何在护理带教中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实习护生能够将安全防范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平稳的过渡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护生为主体,以提高护生自己妥善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2],并根据护生在各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预防护理差错事故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2012年5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尝试采用PBL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实习的护生80名,均为女性,学历本科,年龄19~23岁,平均(22.1±0.5)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课考核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培训考核方式。由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带教老师将护理安全的相关定义、性质、相应防范措施和意义在课堂上详细阐述,护生则认真听讲,详细做好笔记,便于在日后实习过程中结合临床进行深入理解和巩固,最后进行出科考试。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护生采取PBL教学法。
1.2.2.1 准备课前问题阶段 带教老师结合教学大纲要求以及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罗列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通过问题的形式提前布置给护生,要求护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到答案。
1.2.2.2 自学阶段 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对于不了解的内容、概念和知识点,可以通过翻阅课本或者互联网检索文献的方式,将其充分理解。
1.2.2.3 讨论和总结阶段 ①在课堂上由各个小组选派1人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报告,包括之前布置题目的答案以及所查阅的资料和文献,然后各组进行组内讨论,互相补充。接下来进入集体讨论的环节,带教老师则启发和引导各组护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更加充分深刻地理解知识点。讨论结束后,由带教老师进行小结,并对布置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回答和讲解,并对各组的发言和幻灯进行点评,对于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重点答疑和分析。②每周五进行1次集体的护理安全讨论。对于本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排查和分析,提高实习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评价方法
在实习结束后,记录两组护生的护理安全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1 考核成绩
分成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均使用百分制。
1.3.2 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生发放教学反馈调查表。共计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达100%。内容包括:对于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三项内容,分为“提升”、“无作用”和“减弱”三级,在此次研究中只比较提高的例数。填完问卷后当场回收。
1.3.3 护理不良事件
记录两组护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差错事故(如院内感染、护理安全意外和用药差错等)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观察组护生认为通过PBL教学法提高自身发现、分析和解决护理安全问题能力的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n(%)]
2.2 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及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两组护生理论知识的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观察组的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类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3 讨论
3.1 实习初期认知阶段中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安全教育
3.1.1 特点
护生刚进入医院各个科室时,对陌生的实习环境、科室医护人员都不熟悉,茫然不知所措。在行为上表现拘谨,即使不了解护理工作的内容,不敢向上级护师询问。但在该阶段,实习护生的学习有积极主动性,好奇心旺盛[3]。在护理工作中态度认真负责,积极争取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此时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欠缺,若没有带教老师的指导和把关,则极易造成护理差错。
3.1.2 对策
在护生进入科室临床实习前,统一组织护生学习讨论相关的法律条文,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护理工作中与法律相关的知识点[4]。着重强调护生的实习生身份,必须在带教老师当场指导下,认真履行操作规程,不能擅自完成护理操作。并通过以往的案例组织护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发生差错的原因,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并提出防范对策。PBL教学法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核对有误或者针刺伤违反无菌原则等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通过PBL教学的三个阶段,提高了实习护生对于护理安全的意识,注意以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了理论知识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能力[5]。且在每周五的集体护理安全讨论中,护生积极参与和讨论,对于上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各抒己见,在态度和行动上都重视起来,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护生各类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表明PBL教学确实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
3.2 实习中期放松阶段中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安全教育
3.2.1 特点
在经过一个阶段的临床实习后,护生对于科室环境和临床护理流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已经没有当初的拘束感。心理上紧绷的弦开始松懈,往往错误地觉得护理工作非常容易,对于自己的要求也有所下降。在护理操作中也主动向带教老师请示,敢于自行处置。由于此时护生的理论知识不够牢固,尚缺乏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加之在学校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同临床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6]。倘若在操作中责任心不够强,没有认真做好检查核对,则极易造成护理差错。
3.2.2 对策
针对该阶段,护生往往觉得自己能够独立胜任护理工作,但实际上仅仅粗浅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尚不能将其完全转化为临床实践技能的特点。带教老师要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护生的责任感。要求护生在临床实践中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向带教老师询问和请教。加强护生对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严格做好“三查七对”,从而强化护生将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7]。PBL教学法针对这一目标和要求,在最后考核中设置案例分析题,如急症昏迷患者的手术通知单上的书写错误包括:缺乏常规生化检查报告、未标明病床号以及漏写哪一侧外伤部位。观察组护生通过PBL教学过程中的反复思考和讨论,锻炼了对护理安全的敏感程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认为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护理安全问题能力有所提高的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3.3 实习后期自如阶段中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安全教育
3.3.1 特点
当实习快结束时,护生已经基本上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护理操作技能,也能够担当普通患者的常规护理,容易产生过于自信甚至自满的心理[8]。而部分带教老师在思想上也有所松懈,放松了监督,认为护生已经具备独自进行护理工作的能力,因而放心地把输液、换药等工作完全交给护生独立完成。加上实习快结束,需要面对毕业和求职,分散护生的工作精力和情绪,此时是差错事故的高峰期。
3.3.2 对策
在这一阶段的临床教学依然要坚持不懈,把防范护理失误作为临床护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带教老师要认真负责任,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细心指导护生,观察护生的心理变化,若发现护生有放松心理和情绪上的波动,及时给予沟通和疏导[9-10]。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时刻提醒护生集中注意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以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完成实习任务。
3.4 小结
传统护理安全教学主要通过带教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而让护生在课后反复背诵、强化记忆从而熟悉临床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在该种教学模式下,当面临实际复杂情况时,护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判断和应对的能力[11]。PBL教学模式则将枯燥无味的安全防范文字内容同临床案例和临床实景结合起来。护生通过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自己寻找答案,从而锻炼护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在此次研究中,PBL教学的观察组护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成绩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类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全程由带教老师起主导和引导作用,枯燥的讲解和机械的背诵,造成护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12]。而采用PBL教学模式时,则将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且在查阅文献、制作幻灯片等多种方式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认真负责、细心思考的工作态度,提高了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对将来在工作中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书琳.临床护理教学中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护理学杂志,2012,27(9):74-76.
[2] 李毅勤.PBL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15):67-69.
[3] 李美圆,孙小琴,李伟丽.护生差错危险行为的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11):76-78.
[4] 徐蕴芳,周丽梅.不同学历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及现状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691-693.
[5] 陈刘莺,林梅,任金萍.在校护理本科生对护理安全知识认知的现状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10,(17):1597-1599.
[6] 万文洁,孙晓,施雁.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65-567.
[7] Gaal S,Verstappen W,Wensing M. What do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and researchers consider the most important patient safe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J]. BMC Health Services,2011,11(1):102.
[8] 张凤清.影响护生实习后期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55-56.
[9] 魏容容,谢建飞,钟竹青.护理安全管理课程设置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24-527.
[10] Sorra JS,Dyer N. Multilevel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AHRQ 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 [J]. BMC Health Serv Res,2010,8(10):199.
[11] 郑黎君.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2008,10(3):4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