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村级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级发展规划

第1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结合近年以来村级实际情况,特提出20__年-20__年经济发展三年规划: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奋力开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加快发展,促进增收,富民强村为目标,统筹做好“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任务

强化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基层政权组织。进一步夯实村“两委”班子建设,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潜能,求真务实、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重点建设好贯穿村南北的东西两条沥青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生产,重点是抓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建设,种植反季节蔬菜。加快国家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做到沟、路、渠、桥、涵、闸配套,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制定村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在__路及__路两边规划建设用地,创办5个村集体经济实体,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社会稳定,至20__年底,人年均收入争取达到4800元以上。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要想带领群众奔小康,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加强村党支部自身的建设,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政策理论,决策水平,力争把“两委”班子建设成有超前意识,能正确决策,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真正能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基层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开展好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活动。村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学好农业科技知识,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在个人致富的同时,帮扶好贫困户。为此,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每年帮扶1户以上贫困户,并拿出具体帮扶措施,支部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以促进整体致富的概率。同时,在开展帮扶活动中,注意发现、培养、致富能手成为建党对象,每年发展1-2名新党员,同时,把部分党员发展成致富能手,更好的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培养好村干部后备人选。

(三)20__年底以前,修建好进村沥青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只有道路修好了才能为村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同时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通过土地治理,利用冬闲时间,组织村民兴修农田水利,疏浚沟渠管道,加强管护,提高土地抗涝抗旱能力,为提高粮食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五)结合__路及__路已经建好,引导好村民抓好主产作物小麦、玉米的生产,同时抓好经济作物棉花、花生、油菜等生产,扩大种植面积,科学种植管理,力争使亩产提高10-15%。重点抓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的建设,使我村温室大棚面积达到300亩。

(六)20__年底以前,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筹建5个以上村办经济实体,旨在调整村产业结构,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七)至20__年底,在南北路两侧新植树木10000株以上,做到包栽、包护、包活,增加农民收入。与植树村民签订协议,按村集体10%,片组20%,农户70%利润分成。

(八)三年内,通过多方位发展,力争实现人年均收入4800元以上。

我们坚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有村两委一班人的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滕湖村今后三年的发展一定能取得好的成果。

第2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强化对外开放,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利息优势。开发建设一批大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十一五”期间,每个县(市)新建2-3个转化能力大、带动功能强、竞争力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型企业。

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建设工业园区。依托县城和重点镇优势。集中摆放工业项目,推进区域工业集群发展。重点在合隆、米沙子、卡伦、五棵树等省级经济开发区内,集中力量建设好工业园区。十一五”期间,力争使各工业园区产值达到100亿元左右。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乡村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工业化思维。实施项目拉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联营等多种形式,推进农业规模化种养。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使用权向种养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鼓励发展私人农场,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建成专用玉米、优质大豆和绿色水稻三大优质粮基地,扩大入口菜、三辣”薯类、瓜果、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黑白芸豆和晒烟等十大特产基地规模。继续实施“粮转牧”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鼓励发展牧业小区和家庭牧场,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年,牧业小区和家庭牧场发展到500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

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缓释氮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推进农业规范化生产。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和农膜。发展节约型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和畜产品质量规范、检测检验、质量认证三大体系,发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作用,搞好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快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促进农业生产的规范化、优质化和安全化。年,力争我市农产品全部实现无害化,全市绿色食品品牌达到40个,成为全国农业规范化示范区。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业市场化经营。构筑新型农村流通体系。重点培育壮大波泥河花卉苗木、菜园子西红柿、布海果菜、五棵树黄牛、弓棚生猪、柴岗“三辣”等批发市场,构建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壮大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三)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拓农产品市场,挖掘农业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入口,发展创汇型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储运。推进产业化龙头企业股权制改造,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增加非农产业收入。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引导乡镇企业向有条件的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构建市、县(市)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规范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开展职业技能、诚信经营、法制观念培训,全面实施乡镇“千人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全面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改善财政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开辟增收途径,建立农村贫困人口救助制度。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落实农业支持维护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

(四)明显改善农村面貌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努力创建整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县乡公路等级。启动屯屯通油路工程。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村屯公路建设里程500公里。重点治理江和河,推进河与河两大灌区节水改造、涝区治理和旱作节水农业等水利工程。继续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完善供电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整合农村零散村屯。推进中心村和特色村建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建设住宅,加快生态住房建设。积极预防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强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搞好绿化美化,改善卫生环境和村容村貌。实施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年前解决饮水困难和严重缺水地区饮水平安问题。

第3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一、规划价值取向:发掘“扶雅”文化,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

学校发展规划必须梳理学校历史,厘清学校的发展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新桥中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前身为扶雅中学堂,有着百余年的文化沉淀。因此,我确立了“办好初中,发展高中;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的办学目标,围绕“外塑形象,内抓质量,强化管理,激活机制,厚内涵、创特色”的办学思路,在全校师生中树立起统一明确、共同发展的精神目标。

学校规划落实“高初中并举,多条腿走路”的原则;以小班化管理为突破口,实施分层次教学;以弘扬扶雅文化,培育学生高雅人格为教育之诉求,具体体现为立足初中,抓住生命线。在规划中,学校以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为重点,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学校提出了“五雅”说,即教师要具备“雅量”(宽宏的气度)和“雅气”(高雅不俗的正气),推行“雅教”(美好的,高尚的课堂教学),培养有“雅趣”(风雅的意趣)的“雅士”(高尚文雅的公民)。在初中实行小班化教学取得较丰富经验和良好效果的基础上,逐步推进高中个性小班化教学的尝试,并将个性化教育、课堂观察与小班教学结合起来,使高中的希望班和艺术班两翼并进,打响高中,提升品质线。

在学校规划中,思考着重抓好和谐家校区校建设,强化大德育意识,切实抓好学科德育的深化与推广工作。要不断探索“学科德育”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新课程改革中的新途径和新路子,延伸育人链条,提高育人效益,并逐步将“学科德育”深化为“课程德育”。要在建立学校、年级两级家校合作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主动组织与社区的联谊活动,营造和谐、互动的家校、区校氛围。

二、规划发展基点:落实“轻负高质”,关注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规划坚持“学校无‘差生’,教学有差别”的理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四会”人才。

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明辨是非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达到“成人”的目的。

2.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积累学习底蕴,多方面获取知识,获得优良的学业成绩,实现“成才”的目的。

3.学会健体:培养学生健强的体魄,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其适应未来步入社会的各种竞争,积极向上,实现“立业”的目的。

4.学会审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协调统一的意识,以各种社团、协会、小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体验美、创造美,实现“个性发展”的目的。这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理念,并得到了师生认可。

学校规划学生发展,着重抓好素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育社团、义工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平台,积极推进学生社团活动、义工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的校内校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关爱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在学生管理的自我评价上抓落实。积极推进学生自我评价与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在学校良好风气的培育上抓落实。进一步抓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营造求真崇善尚美、勤学慎思笃行和言传身范心育的良好校园风气,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必须具备的素养,奠定良好的习惯行为基础。

三、规划纵深发展:锻造“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校发展靠教师,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新桥中学致力于骨干教师的培养,鼓励骨干教师积极承担教改项目和科研课题。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和管理,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机制,培养一批在全区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创出新中的品牌。

第4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北方村镇;规划建设;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镇的改革是势在必行,村镇的规划建设是我国的当今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加快了中国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的步伐。但是有很多地方都在进行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时不太顺利,有些地方需要我们进行改进。本文就从中国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需要加强的内容,中国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的改进方法,北方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重点这三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论述。

1.中国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需要加强的内容

1.1有关改善村庄景观风貌的内容

村庄景观风貌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区域。景观包括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村庄景观风貌建设及环境整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逐步实施。由于农村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部分村民在住房外侧搭建牲畜圈,不仅影响村庄景观,更带来环境上的污染,在规划中统一修建牲畜养殖地,对人畜进行分离,对环境进行整治。

1.2有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

传统农村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十分注重公共空间的营建,以市集、庙会等活动场所为中心,进行日常各种社会活动。目前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具有一定基础,规划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添加和整修。结合道路交通规划,沿村中主要道路进行布局调整。围绕公共中心,设置一些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特色的店铺。基础设施设计应体现农村社区文化的特殊性,要为农民提供休息交往空间和休闲娱乐场所。对于闲置空地规划建设适合农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广场和活动场地,建设资金投入少、见效快、易于管理和日常维护的项目,起到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建筑小品等硬质景观设计应具有功能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要适合农村环境所需,形式要简洁美观,不宜追求豪华与气派。沿街种植行道树,与宅间绿地、中心广场结合,最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变单纯的景观绿化为融绿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绿地规划,真正使村民感受到村庄的变化。

1.3有关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的内容

发展当地特色产应该业时我们以第一产业为主,村内还进行粮食、果树等一般农作物的种植。在新农村规划中姜家村将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农庄),发展第一产业的同时,努力拓展第三产业,利用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卫生条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收入,真正实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2.中国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的改进方法

2.1加强大家的思想意识

在中国北方村镇土地规划中,大家的思想不是很明确,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主要因为没有统一的理论和明确的方向,更没有很好的例子做指导。我们应该加强大家的思想意识,在农村土地种植时,在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情况下,可以在土地仍归农民所有的情况下,由部分人集中经营,实行规模化,规模化的经营可以科学的种植,达到更高程度的机械化,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种植的作物也可以达到经济化,便于管理,劳动成果除交纳土地管理费用之外,其余部分由农民占有土地的比例划分,同时农民也可以到土地管理者那打工或外出打工,完全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2.2注重乡村教育

农民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都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教育,都把孩子送往城里就读,导致城里学校人满为患。农村学校招不到学生,影响农村教育的同时也降低了城里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注重乡村教育。在教育上需要更大的改革,应该加大教学投入,特别是省市机关要充分重视,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要监管好这部分资金的去向,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教育上的,提高教学硬件设施,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让人们相信你有实力,让农民有信心把自己的孩子送来。乡村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才能减轻城镇教育的压力,才能够全面提高城市、乡镇、村庄的教育质量,让祖国的未来能有个更好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2.3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是中国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的改进方法之一。农村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可以发展养殖业,几乎每家每户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养一些家畜,以猪,羊,狗为主,还有的养些鸡,鸭。但是人们观念不强,没有当成当地产业发展,大都是散户,养的比较少,获利较低。在这一方面乡镇府等可以加大投资,大力发展养殖业,根据地方特色,养一些特色家畜,让农民入股,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并带动整个村镇的经济发展。例如,有的地方离城市较近,但是人们早餐一般喜欢吃烧饼夹狗肉,导致家家户户都养狗,满村子到处跑的是狗,很吓人,危险系数也大,狗的品种也是形形,从而降低了狗肉的品质,农民朋友也卖不上好价钱。如果再此建立一个狗的养殖基地,我认为应该比较好管理,因为除了疯狗病外,还没有发现像禽流感那样的狗的流行病吧。除了养狗外,还可以养殖或种植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物种,进行深加工,远销他乡,甚至出口,有很大的价格空间。在养殖时,一定要使技术跟得上,特别是技术人员,可以花高价外聘一些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养殖户,使养殖户放心同时可以掌握好的养殖方法,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值。从而,把养殖和土地私有化下的集中经营结合起来,是可以使农村快速发展起来的。这就既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实现了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3.北方农村未来发展方向的重点

我认为北方农村未来发展的重点要落在抓住教育,合理的土地规划,严格的实施计划生育,合理规划的建筑布局上。新农村的建设重要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物质条件。只有落到实地的新的农村生产模式才能使农民的收入再次的飞跃,收入提高了才能提高生活水平,生活水平高了,人们手中的钱多了,才能安心的搞农村建设。应该特别重视思想上的教育,学习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等一系列的党的新理论,不仅仅要在广大党员之间展开,也应该在广大群众之间展开,让大家都能对实事和发展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学习,从而使广大农民群众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方向,自觉地学习科学技术,掌握新的技术,投入到各层建设中去。更多的因地制宜的变化,更多的落到实处的改革,实现现代化农村的理想,相信会很快的实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知道, 村镇建设和规划工作,如果要走入一个更高的、更科学的层次,就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理论与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方能指导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在新世纪里取得更伟大的成绩。

4.结语

经过我们大家长期的共同努力,在中国北方村镇的规划建设上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坚定中国北方村镇的发展方向,并把握好发展的重点,我们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施丽芳.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思考与体会[J].山西建筑,2010

第5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都市农业;新农村规划;模式;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F303.3;F304.1F509.7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651-04

2008年7月,《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正式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规划对全市城乡的林业生态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依据规划,未来武汉市的大江大河堤岸、滩涂将全面实行绿化和美化,中心城区及两江四岸将形成绿岛镶嵌、绿带相连的生态格局,广大乡村将展现出绿荫掩映、瓜果飘香、富饶繁荣的景象。规划还涉及到都市农业发展的较多内容,如提出以东西湖区慈惠街道办事处、柏泉办事处、径河街道办事处、东山办事处现有乡村游项目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农耕休闲、农庄休闲项目,对乡村环境进行景观绿化;对玉屏山进行林相改造,发展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以走马岭街道办事处、荷包湖农场、辛安渡办事处一线现有的果园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生态果园和农耕休闲农业[1];这些发展内容体现出了武汉市较强的新农村规划特点。

1 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泛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范围里,并在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2]。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装备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3-5]。

都市农业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展现及农家生活感受等方面,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换言之,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6,7]。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建设的农业类型;但二者还是有不同特点。城郊农业主要以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满足城市商品性消费需求为主,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位置居于城市周边地区;而都市农业是为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服务,尤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为主,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可在大城市地区,也可以环绕在市区周围的近郊,还可能镶嵌在市区内部[8]。

都市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发展和旅游观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它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品尝、体验、娱乐、购物等一种文化性强、大自然情趣很浓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体现了“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9,10]。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具有后备补充能力的农村承载着城区自然物质资源供应的责任;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各种自然景观资源价值,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各类农业公园或游乐场所,从而给城市提供生态安全屏障和亮丽风景;农村具有为市民生产喜爱的优质农副产品的经济功能,还具有为城市居民提供旅游休闲基地的功能。发挥这些功能价值,一方面为城市找到了发展的依托,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1-15],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经济一体化。

世界上都市农业发展较好的当属荷兰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荷兰在发展都市农业时特别注重农田的设计、规划,在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小花园”模式的同时,还将城市改造纳入了都市农业发展计划之中[16]。中国近年来也掀起了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热潮,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都市农业在中国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受到了广泛重视[15]。许多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多部关于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著作[17-25]。

2 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很多城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许多城市郊区的农村功能由城市“可靠的副食品供应基地”单一功能转向多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方向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内部及近郊的农业发展具有了与工业发展相同的交通、邮电、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撑,而且毗邻城市的优越区位又使得农业有条件逐渐向集约化、设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26],现代都市农业愈来愈受到各方重视。

武汉市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围绕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各相关行业相继制定出了城乡农(林)业生态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从而不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融生产、生活、生态建设、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当前武汉市各地农村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加速推进都市农业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创建东西湖区石榴红村和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正逐步完成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过渡[27,28]。武汉市农业从城郊型向都市型的转变,突出表现就是加工业产值远超农业产值。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了85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了3.2∶1,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29]。

2010年7月,“中欧社会论坛都市农业分会研讨会暨武汉海峡两岸都市农业论坛”在武汉市隆重召开,论坛的主题为:都市农业、加工增效、食品安全;旨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在此次论坛上,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正式授予武汉市“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使武汉市成为国内继北京、上海、成都之后的第四个试点城市[30]。该基金会是在联合国人居署、国际粮农组织、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农业顾问团等10多个国际组织的倡议推动下组建起来的国际合作组织。武汉市成为试点示范城市后,将获得该基金会在都市农业发展指导、项目开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

当前,武汉市都市农业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出现了诸如蜂拥而上、都市农业项目类型单一等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未来都市农业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它将表现出多种模式并存和运行变化较明显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总结、研究。

3 武汉市都市农业的研究意义

3.1 能够推进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集生产、生态、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与城市互动、为城市服务,在依托城市、服务城市的同时,发挥出武汉市农村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优势,实现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求得农村自身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武汉市城乡经济的协调推进。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规划与调整,为农副产品带来顺畅的销售渠道,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进而从根本上推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进程。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使城乡资源能够科学合理地优势互补,具有非常广泛的意义。它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组合,有利于增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农民在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上的就业增收,有利于城乡和谐相融和城乡协调共同发展[31],从而极大地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步伐。

3.2 能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与都市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被提上重要议程。加强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武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各级政府也在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拓宽思路为武汉市近千万市民营造假日休闲好去处,这些因素将共同对武汉市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都市农业发展有利于协调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人居环境的建设。武汉市是百湖之市、鱼米之乡、九省通衢之地,都市农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推进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保护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观光休闲处所,同时指导农村村域空间人居环境建设,构筑城市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持城市生态安全格局[32]。

3.3 能够促进科技水平与都市农业共同发展

现代都市农业是城市经济体系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新农村规划中,要高度重视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和生态人文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提倡资源与环境经济、农村经济、农业科技、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多学科的广泛参与;新农村规划的特点决定了都市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农业科技的保障功能,发挥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发展科技型都市农业产业,坚持产学研结合[28],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武汉市的都市农业发展中,可以较便利地就近享用武汉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非常集中和专家人才、学科门类比较全面的资源优势,让科学技术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动力[30]。利用武汉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将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作物育种、园林绿化、特色花卉、水禽饲养等特色门类,这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的菜篮子需求,还能美化城市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带来的“大城市诟病”,促进建设低碳城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各农业组织机构、公司与科研单位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共同开发瓜果、蔬菜种植及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并规划种植范围,实行标准化生产,形成生态农业景观,彰显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生态文明的优势[33]。在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极大地促进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4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1 新农村规划的定位和方向

都市农业发展中的新农村规划要更加注重农村产业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武汉市各方面的农村资源优势:譬如近郊或远城区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江河湖泊水资源条件等等。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都市农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把握种植、养殖的主导品种以及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新农村规划,开发武汉市农村的科普教育功能、产业经济功能、生态平衡功能、观光休闲功能,制定符合武汉市地方特点的新农村规划具体实施细则,发挥武汉市农业资源的生态环保价值和生态旅游价值,打造体现武汉市地方农业产业结构特色的乡村景观、构建富裕文明的现代都市农业景观体系[20,21,28]。

4.2 新农村规划背景下的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2.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田园种植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种植业模式。要开辟多种途径发展农村经济,使生态保护与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减轻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压力。针对近郊农业生态环境较差的先天不足,鼓励种植有较高生态环境价值的大田作物、花卉苗木,重点发展绿化农业、园区农业和科普农业,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扩大武汉市近郊水果、蔬菜、花卉种植面积,为城市生活需求提供有效保障。推广瓜果蔬菜采摘园建设,开展科技宣传、科普展览活动[34],丰富浆果类种植的品种与范围,开发景观瓜果蔬菜种植模式,如空中红薯、西红柿树、无子观赏茄等新颖蔬菜种类,把“花卉展”、“瓜果菜博会”搬到武汉市新农村。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的优势,开发多种形式、多条路径的乡村旅游,不断推出深受市民喜爱的各类“农家乐”活动,使每一个“农家乐”主题都不雷同,如种一分地、当一次庄园主;租农家房、享农家生活;采摘农家鲜蔬、品尝农家土菜;让市民在感受大自然清新环境里采摘、享受绿色食品大餐,并进一步丰富乡村田园旅游的内容。

4.2.2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田园养殖景观农业 通过新农村规划,科学构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养殖业模式。武汉市丰富的水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要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百湖之市”拥有丰富的湿地等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科学指导,建立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发展现代养殖业[35]。武汉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体和农田的布局很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先天优势;在新农村规划中,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山水地貌。如在武汉市远郊农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在显现乡村生态养殖业景观的同时,实现农民的增收。养殖景观具有农业景观中最具吸引力的画面,结合农业养殖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让都市人体验乡村恬静的田园生活,感受牛羊满山坡、鸡鸭满院落的淳朴气息;开发水产养殖业景观生态观光旅游活动,可以体验抓捕鱼虾的刺激与精彩,欣赏鱼、虾、鳖、蟹等竞相争食的感人场面,释放都市忙碌的疲惫[36]。

4.2.3 武汉市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观光休闲农业 现代都市休闲农庄模式适宜于城郊经济发展较好,特别是沿长江、沿河湖、沿交通线等地的自然风光秀丽、进出较便利的区域,培育一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作为休闲农庄的支撑,让休闲农业成为都市的“第三空间”[37]。经过新农村规划的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够充当起乡村旅游的主体[38],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能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灵活开展生态旅游相关主题活动,多层次开发果蔬采摘、垂钓、踏青、农家乐、野外拓展等旅游休闲娱乐活动,如东西湖区的石榴红村、巨龙湖农业旅游基地等项目在丰富市民休闲方式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代都市休闲农庄要注重村落选址,规划出集住宿、度假、游乐于一体的农庄布局,农庄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39],生活区规划、建筑设计、小绿地及小游园布置、文化广场环境氛围构建等力争体现农庄的休闲特点;加强对农庄治理和文化建设的管理[40],形成有凝聚力、向心力、积极向上的农庄文化氛围。

5 小结

基于新农村规划的都市农业是适合武汉市农村发展特点的科学模式,在新农村规划中,注重以武汉市大都市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建设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体系[41]。在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发挥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促进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质量,通过发展田园种植景观农业、田园养殖景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模式,促进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林业局. 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EB/OL]. http:///content.jsp/2008-07-11.

[2] 刘 杰,李秋丽,卫江峰,等. 都市农业在城市中的发展方向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207-209.

[3] 方志权. 论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产生背景与功能[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5):281-285.

[4] 张禄祥,郑业鲁,万 忠. 我国都市农业研究概述[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85-87.

[5] 宁 健,周洁红. 都市农业:中国现代农业新生代[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9(2):4-7.

[6] 赵永胜,冀宪武,赵 春. 都市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3):76-77.

[7] 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 张立生,姚士谋. 新世纪我国大城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研究[J]. 城市开发,1999(6):26-28.

[9] 杨 卿. 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商业时代,2008(31):93-94.

[10] 齐永忠,于战平.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与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06(4):67-69.

[11] 肖永红. 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12] 许 林,张彩江,刘 静. 广州市都市型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11(1):57-60.

[13] 句荣辉,赵晨霞.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7):630-634.

[14] 果雅静, 吴华杰,马 铃, 等.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 生态经济, 2007(11): 131-135.

[15] 葛永红,王 亮.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2009(2):87-89.

[16] 刘润萍, 李红霞.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兰州市的启示[J].中国乡镇企业,2010(3):83-86.

[17] 侯喜林,张增翠,李友生.都市农业[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18] 钱 静,律 江.京郊生态-循环-立体型:都市现代农业[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9] 关海玲,陈建成.都市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0] 方志权,吴方卫.城市化进程与都市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 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8):现代农业进程中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09):城市化生态环境与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2]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0):都市农业与现代农村产业综合开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3]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报告(2011):低碳经济时代的都市农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4] 薛艳杰. 从乡村农业到都市农业:上海农业的发展与演变[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5] 王有年,何忠伟. 都市型现代农业概要[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6] 叶堂林.我国都市农业产生的必然性、类型及未来发展趋势[J]. 理论界,2007(11):44-45.

[27] 周争明,林育敏,郭红喜. 武汉都市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58-61.

[28] 张学忙.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战略思考[J].理论月刊,2007(12): 167-169.

[29] 武汉综合新闻网. 武汉市获“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称号[EB/OL].http:///sywh/201007/t1170396.htm.

[30] 武汉市农业局,武汉市林业局,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等.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绿色文明家园——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报告[N]. 长江日报,2010-07-07(06).

[31] 孙红心,陈友法. 构建武汉都市农业体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2):41-42.

[32] 李 博.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整合中的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3] 黄学群,李 瑾.天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1):55-60.

[34] 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北京农业, 2005(5):1-2.

[35] 王佑辉. 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以武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40-1242.

[36] 张晓雯.关于成都发展都市农业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0):46-48.

[37] 薛艳杰.上海农业地域类型演变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8] 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 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3):439-442

[39] 陈志华,楼庆西,李秋香. 新叶村乡土建筑[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第6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镇以培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充分调动村“两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以脱贫攻坚为契机,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一年的努力,4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我镇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几年来,到各村两委都认识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全镇共有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其中4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采取土地流转、产业周转金入股分红等模式。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政策扶持,创优环境。镇党委制定了资金、土地、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一是制定发展计划。镇党委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调研摸底,摸清了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主客观原因,实行逐村“会诊”,做到心中有数,帮助他们理清发展路子,制定出详细的发展规划,并把任务指标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各涉农部门的扶贫项目、开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科技部门的信息、技术等,有计划有重点地向薄弱村集中。今年,对发展较快、后劲比较足的村,制定好发展规划,坚持高标准规划,结合政策,高标准发展。

(二)开阔思路,选准路子。一是利用各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依托助力集体经济增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是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既可以把村两委解脱出来,让群众唱主角,也可以让村级组织通过服务增加收入,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增收。目前全镇已发展青脆李、猕猴桃、黄金梨800余亩,群众对特色产业的认知程度比较高。三是搞好对上争取增收我镇引导各村发挥优势,搞好对上对外争取,对有价值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积极申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三、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镇村项目少,农业发展不均衡,底子薄,自然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农民产业发展积极性弱,部分干部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晰,创新精神不够,存在畏难情绪等。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人才、缺资金、缺政策支撑依然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发掘和培养创业致富能人,为此类人才给予最优惠的政策保障。

第7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一、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努力为示范区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我在示范区发展规划部城乡规划科工作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回想在这一年多的工作历程,是至今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我的收获主要有两个方面:政治思想上的成熟和业务工作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八个字“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我在发展规划部派驻学林办事处的规划管理的岗位上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城乡规划科工作纷繁复杂,领导临时交办性的工作也比较多,这些都要求城乡规划科的同志,要对云龙示范区的现状和规划情况,有较为熟悉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一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十分注意对云龙示范区现状和规划情况的积累与总结,现在我对云龙示范区特别是起步区的现状整体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对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和起步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也有系统的了解与掌握。基于一年来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对城乡规划科的各项业务工作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我想自己的工作经验一方面是自己工作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有这样的工作机会,是领导和同志们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正因如此,我将更加珍视自己的岗位,以无比的热情与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二、所完成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的主要工作主要集中在村民建房和项目服务、推动、协调上,除此之外还要完成示范区及发展规划部下派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1. 加强规范村民建房工作。

村民建房工作一直就是乡镇规划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一年来,批准危房改建15户,无房户无一户审批,这一块的工作我主要还是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审查程序序,明确了具体的负责人,通过谈话交流和考核的方式加强村一级的村民建房资格的审查。保证公平,缓解矛盾,村民建房工作一直以来就非常具有其复杂性,矛盾各种各样,我对待来访的群众始终热情耐心的做好其解释工作,宣传示范区的政策,努力将矛盾化解到基层。

我完成了学林办事处所辖五个村的村民集中建房点的规划选址工作,其中大丰,太平桥,响塘的规划蓝线已经发展规划部审查批准通过。同时学林办事处的办公楼规划选址工作也已完成并通过发展规划部审批。

2. 做好项目的服务工作,努力推动项目建设。

学林办事处是起步区规划的主要实施区域,项目多任务重,矛盾也多,今年我完成了云龙大道,职教城商学院、化学院、云龙发展中心、磐龙生态园、湖湘文化城、蟠龙路、长株潭城际铁路项目的房屋合法性鉴定工作,在顾全全局工作和政策前提下,联系实际,适度灵活处置化解矛盾,有效的推进了项目建设。

积极推动长株潭城际铁路的建设,长株潭城际铁路为省重点项目工程,我区段由发展规划部牵头领导各项征收拆迁工作,在示范区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相关各同志们的支持中,我努力做好同市城际铁路指挥部,施工单位及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按计划安排布置各项工作,保证各项资料的及时上报和资金申请与到位,及时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使我区城际铁路的征收拆迁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3. 完成示范区下派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我积极协调办事处及村级组织与相关部门完成了示范区的三冲社区的交通调查任务,完成了学林办事处村级道路的验收工作,完成了双峰村的房屋排查工作,工作中我任劳任怨,安排布置工作,协调矛盾,使得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三、今年的工作安排与计划

第8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长沙县村发展规划

(20**-20**)

长沙县村位于长沙县东北部,是老一辈艺术家同志的故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共有水田3368亩,林地600亩。现有33个村民小组,970户,总人口3360人。

一、主要优势

(一)人文优势。村是老一辈艺术家同志的诞生地,故居修葺一新,历史文物保存完好。村是长沙县果园镇青少年活动阵地和艺术培训中心,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二)组织优势。村现有党员137人,其中女党员18人,村支两委文化层次和思想觉悟较高,搭配合理,管理能力较强,深受村民信赖。

(三)地域优势。村所属果园镇,与黄花镇、星沙镇、安沙镇紧紧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二、薄弱环节

(一)基拙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村级经济需扶强拓宽。部分道路需进行硬化,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故居的周边环境需进一步完善,故居需修整,人文优势有待进一步加强。村集体经济薄弱,影响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较低。“稻谷、生猪”是全村的基本劳作模式,没有优势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突破。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以劳务输出为主。

三、发展思路

(一)发展目标

1基础设施基本完善。①进村入组公路实现水泥路面硬化率达到100%以上,主要干道实现绿化、亮化。②完成全村主要河渠、水坝的护砌整修。③村民庭院、公共活动场所实现园林化。

2村民收入明显增加。①引进企业落户,增加本村劳动力就业机会。②开发公园,建设以公园为依托,集旅游、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农家乐。③全村通过劳务输出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④重点引进3——8家企业,采用多种合作形式,培育村集体经济,同时解决部分村民单一务农问题,激励全村群众勤劳致富,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3社会事业全面发展。①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将小学建设成市级标准的中心学校,完善学校综合大楼,规划建设体育场地,完善学校绿化设施。②村卫生所,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O0%③基本建立养老制度,孤寡老人实现集中养老。④卫生厕所改造率达到100%,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的村民达到80,以上,畜禽饲养全部达到人畜分离标准。

4民主管理规范有效。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作用发挥良好,达到村发展规划由村民代表共同研究制订,村重点事项安排由村民决策监督小组决策与实施,村级重大建设项目由村民监事会进行监管,村财务支出由村民理财小组进行监督的标准要求。

5乡风村尚健康文明。村规民约健全,教育调处机制完善,村民遵纪守法无刑事案件,团结互助。计划生育合格率达到100%,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

(二)发展步骤:

第9篇:村级发展规划范文

基层反映村民参与建设乡村振兴意愿不高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参与建设乡村振兴的意愿,我县开展了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活动和村民调查问卷,对村民关于乡村振兴的意见进行了收集,通过引领群众提高对现代农村建设要求、特点以及现代农村农业发展趋势的认知,并根据各村情精准定位,科学合理做好村里发展规划。

主要措施:

一、坚持宣传为主导,加大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力度

1、成立宣传小组,通过进村入户、道路横幅等多样化进行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知晓度。

2、做好村民调查问卷工作,通过收集村民对乡村振兴的参与意愿、相关意见建议等,分析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支持度,并整理出解决措施。

3、做好乡村振兴模范村的宣传工作,通过新闻报道、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让更多的村民了解乡村振兴工作对村内的建设、环境的改变及生活上的便利,从而提高村民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二、因村精准定位,科学合理做好村里发展规划

4、科学制定县级、乡级、村级的产业振兴规划,在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指引下,以推进区域产业聚集为目标,以县域统筹、以镇带村为途径,科学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发展。着眼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助推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旅游观光农业打造、民宿农家庄园建设等,让农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