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理小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个青年向一位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依您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
青年摇摇头,一脸茫然。
“譬如同样的一斤米,用不同眼光去看,它的价值也就迥然不同。在炊妇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大米饭;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1元钱罢了;在卖粽子的人的眼里,包扎成粽子后,它可卖出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能被加工成饼干,卖5元钱;在味精厂家眼中,它可提炼出味精,卖8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能酿成酒,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大师顿了顿,接着说:“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其实,你就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花在何处不清香
在大山深处有一座寺院。
一天,寺院的禅师在山中散步时看到一株野的颜色非常绚丽,就将它移栽到寺中的庭院里种下。
庭院里,秋高气爽之时,怒放,一簇又一簇,迎着秋阳而立,五颜六色,煞是热闹,凉风拂面,暗香萦身,观之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离寺院不远的山下有个村庄,村民上山砍柴时被花香所吸引,进入庭院里看了花之后纷纷发出由衷的赞叹。
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山下的村民都争相来寺院里赏花,于是有人请求禅师赠送一两株,以便移栽到自家的院子里,禅师一一应允。
要求的人多了,寺院里的花就渐渐地少了,到了最后,一株都没有剩下。
秋日黄昏下,弟子们看着寂寥杂乱的庭院,痛惜地对禅师说:“本来是满院清香,因为您的大方,现在空空如也。”
禅师却笑着回答说:“哪里会空呢?要知道几年之后,山下将是满村菊香啊!”
事难两全
“在沙滩上,为什么跑不快呢?”弟子问。
“为什么在沙滩上跑,摔倒了,却摔不伤呢?”大师反问。
“因为有沙子的保护,软绵的沙子,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弟子说。
“现在你该知道在沙滩上为什么跑不快的道理了吧?”大师说,“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既跑得快,又没有摔伤的危险?天下的好事,那些骄人的成绩和让人羡慕的光环,都是伴随着风险和隐患的啊!”
遇到困难,要低头看
皇帝要从两名优秀的武将之间选拔一位当大将军,他指着皇宫旁的悬崖,出了一道题:
谁能从底下爬上来,返回皇宫,谁就能担任大将军。
于是,一行人来到悬崖下,那悬崖高耸陡峭,寸草不生,遍布碎石。
第一名武将利落地跃上悬崖,只往上登了几步,马上就滑了下来。他不死心,更用力地往上攀,但一脚踩空,整个人就滚了下来,摔得鼻青脸肿。
第二名武将缓缓地往悬崖上爬,很快也变得气喘吁吁。这时,他低头往下看了看,像在思索着什么。接着,他竟爬下悬崖,拍拍身上的尘土,头也不回地走了。
旁观的人都非常诧异,不知他为何放弃了挑战,只有皇帝静默不语。
最后,皇帝带着众人走大路回到了建于悬崖上的皇宫里。
过了一会儿,只见第二名武将哼着小曲,轻轻松松地出现在皇宫前。
皇帝问:“你是怎么上来的?”
武将说:“我刚刚站在悬崖脚下,看到底下有一条蜿蜒的小溪,恰好是从皇宫的方向流下来的,于是我便沿着溪谷,一路走了上来。”
围观的文武百官都准备看好戏,认为皇帝一定会重重惩罚这名武将。
不料,皇帝却开口说:“遇到困难时低头看,就能发现另一条往上爬的道路。能前进,也能后退,才是理想的大将军人选啊!”
勇于探索
树上有个诱人的苹果,因为太高,我踮起脚都够不到,只好搬来梯子,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脱枝而落,摔在地上成了一团泥。
生活中充斥着这种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了。但却不算白费力气,至少,我知道这个苹果不属于我。这时,如果从梯子上下来再去摘另一个还不算晚。
因此,生命中每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说,都是成功。
放 弃
我们夏天吃水果,一次会买很多回家。由于天气热,有的水果很容易坏,我们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吃坏的再吃好的。结果等到我们把坏的吃完了,好的也变坏了。在我看来,这不是一种节俭的行为,这是一种贪婪和奢望。
有时候,如果我们只抓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就很难接受别人的东西。特别是现代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贪,有些人什么都不愿放弃,结果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放弃不是失败,是智慧;放弃不是削减,是升华。
橘子一样的人生
罗林卡恩教授拿来两个橘子,一个橘子大而酸,一个橘子小而甜。他把橘子分给了两个孩子。
结果,第一个小孩抱怨酸,十分不高兴;而第二个小孩却欢呼雀跃。教授向两个小孩询问缘由,第二个小孩笑着说:“我的橘子虽小,但它是甜的。”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06-02
股骨颈骨骨折为常见骨折,由于股骨颈比较细,却承受较大的力量,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因此就会导致股骨颈骨骨折发生率的上涨,因此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1-2]。一旦出现骨折情况,就会进行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为了使患者的舒适度提高,并发症减少,可以为其提供舒适护理的措施,较好的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3-4]。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6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6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患者,21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范围:37-73岁,平均年龄为48.77岁。对照组28例患者,17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范围:35-74岁,平均年龄为48.1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者的身体有疼痛感觉,在心理上也有焦虑、紧张、悲观的情绪,所以为了保证患者的舒适度,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与患者进行各方面的交流,了解其目前的感受,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尽量给予解决,并告知患者在治疗中需要采取的措施,使其有一定的准备。播放舒缓音乐,使患者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5]。
1.2.2 生活护理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休养,生活的自理能力较差,护理人员可以在床上为患者洗头,擦拭身体和洗脚,使患者保持身体清洁,外观整齐,使患者的自尊得到较好的维护。病房环境要保证安静整洁,每天两次开窗通风[6-7]。一次1小时左右,使空气保持流通,每个病床都要进行屏风或床帘的设置,能够使患者在自己的空间中较为自在和舒适。长时间的卧床,会造成患者局部皮肤的严重受压,容易出现皮肤的破损。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给予患者翻身,还可以在臀部和躯干进行气圈和水垫的放置,并定期更换,在更换时可以使用电吹风进行2-3分钟的使用,使床褥和皮肤都保持干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1.2.3 排便护理 长时间的缺少活动,会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出现减弱,造成便秘,因此可以在饮食上给予相应的调节,多食用新鲜的蔬果以及纤维素含量较多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8]。要求患者增加饮水量,早晨起床后饮用淡盐水一杯,睡前饮用蜂蜜水一杯,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同时给予患者腹部的按摩,呈顺时针的方向,每天进行3次按摩,每次持续30分钟。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一旦出现便秘情况时,避免过度用力,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1.2.4 疼痛护理 患者骨折后会有较为严重的疼痛,使患者产生严重的不适。护理人员要仔细询问患者疼痛的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采取缓解疼痛的措施。若患者的疼痛程度能够接受,而且为正常疼痛,可以采用音乐疗法和观看娱乐性较强的电视节目,分散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若患者的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则要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8]。并告知长时间使用镇痛药物的不良作用,鼓励患者在治疗中更坚强,一旦患者的疼痛程度坚强,则要减少剂量或者停止用药。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33例患者,29例护理满意,3例护理一般,1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28例患者,8例护理满意,13例护理一般,7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75.00%。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恢复时间较长,会对患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较多的问题,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排便护理、疼痛护理,减少患者烦躁、悲观的情绪,减少疼痛,给予良好的饮食指导和按摩,促进正常排便[9]。尽量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促进疾病的治疗,本次研究得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田瑛.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3(08):127-128.
[2] 胡莉,胡小莲.舒适护理在手外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9(12):115-116.
[3] 张丽.舒适护理在骨科手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5(23):178-179.
[4] 季鸿燕.舒适护理在老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牵引术后的应用[J].甘肃中医,2010,07:61-62.
[5] 田禾,王春玲.舒适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9:119.
[6] 张令坤.舒适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1,25:50.
[7] 姚玉丽.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882-1883.
关键词 髌骨骨折 记忆合金髌骨爪 骨折内固定
2006~2009年收治髌骨横断性骨折患者80例,分别采用克氏针张力带与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新鲜骨折69例,陈旧性骨折11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2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42例,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0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80例均采用硬腰联合麻醉,气囊止血带下手术,采用膝关节纵形切口,暴露髌骨上下极及髌骨断端,清除骨折断端积血及骨折碎块。38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法:髌前正中纵形切口,复位后关节面平整,用巾钳临时固定,钻入2根纵形克氏针,克氏针尽可能与髌股关节面平行,探查关节面平整后,用软钢丝环绕克氏针形成“8”字形张力带固定,被动活动膝关节,再次拧紧钢丝。42例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髌前正中纵形切口,复位后关节面平整,用巾钳临时固定,将选定髌骨爪浸入0~4℃消毒冰盐水中,在髌骨上下极切与其爪相对应切口长约0.5cm,撑开髌骨爪后抓抱髌骨上下极,髌骨爪与髌骨面紧密贴附,随即用37~40℃盐水纱垫热敷,术中试行伸屈膝关节,直视下保证膝关节运动状态固定效果,透视检查髌骨骨折复位及关节面平整。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均行股四头肌等长训练,术后第3天开始用CPM机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锻炼,逐渐增加活动的角度,2周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功能,3~4周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sup>2检验。
疗效评定标准[1]:①优:膝关节功能正常,髌骨关节面解剖愈合;②良:膝关节功能正常,偶痛,或伴有关节面阶梯2mm;③可:膝关节屈伸可达健康水平,但下蹲吃力,膝部有酸痛感,或伴有髌骨关节面阶梯3mm;④差:膝关节屈曲90°,但不能完成下蹲,膝关节经常酸痛且明显,或伴有髌骨关节面阶梯3mm。优良率(优+良)/该组总人数×100%。
结 果
结果表明,所有手术患者随访1~2年,骨折愈合率89%。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X>/sup>24.28,P<005)。A组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B组中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处理后均愈合。A组中有5例出现克氏针旋转松动,2例钢丝断裂,活动中疼痛,B组中没有出现髌骨爪松动现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sup>24.06,P<0.05)。见表1。
表1 两种内固定疗效比较(例)
讨 论
髌骨作为伸膝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纵向的股四头肌拉力与髌韧带牵张力和后方股骨髁的向前压力,使髌骨存在纵向分离,表面张开的趋使。髌骨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应尽量使髌骨关节面解剖复位,在坚强的内固定作用下,积极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减少骨折并发症。在治疗中应尽量使关节面恢复平整,减少髌骨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髌骨骨折治疗的原则是[2]关节面复位平滑,内固定适当有力,骨折愈合快,早期活动关节。
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两枚纵行克氏针可以防止骨折块向侧方移位,钢丝在骨折张力侧环绕克氏针上下固定,防止骨折块分离移位,在膝关节屈曲时,股骨髁对髌骨关节面的张应力转变为压应力,克氏针将髌骨断端紧密连在一起,符合髌骨的生物力学要求,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但存在克氏针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疼痛,影响膝关节功能锻炼,克氏针及钢丝偶有脱出及克氏针松动与断裂,并且术中2枚克氏针虽平行,但不在同一平面上,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不适合髌骨粉碎性骨折,因此在选择手术适应征中注意。
髌骨爪以纵向聚合力为主,侧相聚合力为辅,具有多方向向心性回缩能力,在稳定的抓持髌骨后,可持续自动向骨折断端施加压力对抗纵向拉力,同时在膝关节屈曲时,能很好地对抗股骨髁对髌骨表面张开力,从而符合髌骨的张力带固定要求,同时没有钢丝对髌韧带和髌腱膜的切割损伤,髌骨爪持续的骨折端应力和对生理性应力不影响,有促进骨折愈合的效应。髌骨爪生物相容性好,低生物蜕变性,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局部刺激小,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二次取出容易,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但是如果操作时经验不足,往往怕髌爪抓持过深而下压不够,使髌骨爪与髌骨表面贴附不够,骨折固定不牢固。但对于髌骨斜形骨折面固定时,髌骨爪的持续收缩力会引起骨折块沿断面滑动,可结合克氏针固定来防止。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需结合克氏真迹钢丝环扎固定才能达到稳定的固定效果。通过骨折固定和张力带原则的结合得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护理;效果
手术、石膏固定等治疗下肢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通常情况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伴骨质疏松、免疫力低下等,因此极易对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多种并发症[1]。本研究分析了老年下肢骨折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人性化护理组(n=50)和常规化护理组(n=50)两组。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中男性27例(54.0%),女性23例(46.0%),年龄60~73岁,平均(66.2±10.4)岁;体重40~80kg,平均(60.4±10.2)kg。在骨折类型方面,开放性骨折26例(52.0%),闭合性骨折24例(48.0%);在骨折部位方面,股骨干27例(54.0%),髌骨12例(24.0%),胫腓骨11例(22.0%)。常规化护理组患者中男性26例(52.0%),女性24例(48.0%),年龄61~74岁,平均(67.5±10.8)岁;体重40~80kg,平均(60.4±10.2)kg。在骨折类型方面,开放性骨折25例(50.0%),闭合性骨折25例(50.0%);在骨折部位方面,股骨干26例(52.0%),髌骨14例(28.0%),胫腓骨10例(20.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骨折;(2)均符合下肢骨折的诊断标准[2];(3)均有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合并免疫系统疾病;(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3)有手术禁忌症。
1.3方法
1.3.1常规化护理组无菌管理手术室,依据相关要求将术前准备工作做好,术中对医生手术进行严格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等。
1.3.2人性化护理组(1)术前护理。术前向患者告知手术流程,将手术治疗的优势解释给患者,从而对患者的恐惧、焦虑进行缓解。同时,评估患者麻醉、手术耐受力,和手术医师共同解决具有较差的耐受力的患者问题;(2)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陌生的场景下可能会有恐惧、紧张情绪出现,因此应该及时对患者进行安慰,将手术安全性告知患者,减轻患者不必要担忧的。术中给予患者隐私以充分尊重与保护,不和他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谈论,对无菌操作规范进行严格执行,对感染的发生进行预防;(3)术后护理。术后待患者清醒后对患者术中、术后感受进行询问,及时查找患者不适感原因,然后及时解决。
1.4观察指标
(1)术后并发症;(2)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状态随着评分的降低而改善[3];(3)生命质量。采用自制生命质量评价表,包括身体机能、情感指数、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四项,每项0~100分,表示差~好[4];(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总分0~100分,0~59分表示不满意,60~79分表示一般,80~89分表示较满意,90~100分表示很满意[5]。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人性化护理组为12.0%(6/50),常规化护理组为44.0%(22/5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命质量比较
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幅度、身体机能、情感指数、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化护理组(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人性化护理组为96.0%(48/50),常规化护理组为84.0%(42/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见表4。
四肢骨折是骨科一种常见疾病,包括上肢骨折、下肢骨折,其中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外科颈骨折、锁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及股骨颈骨骨折等[1]。四肢骨折患者若护理不当、病情检查不全面则很容易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等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科学护理对骨折愈合尤为重要[2]。现将我院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资料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8~76岁,平均(56.7±1.2)岁;上肢骨折28例、下肢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32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5.7±1.8)岁;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3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骨折护理,包括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生命体征监测等基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
1.2.1 术前护理 术前及时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手术方案做好对应的护理方案,预测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准备好应对措施。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告知其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充分休息,安抚患者,缓解其不安恐惧的心理,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牵引患者还要注意是否出现水泡、压疮、感染等。对于部分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要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护理。患者在外力导致骨折情况下难免担心留下残疾,护理人员要正确引导患者的心理,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
1.2.2 术中护理 保持手术室温度在22~25℃、湿度在50%左右,保证环境舒适,以轻松的语言进行沟通,稳定患者情绪。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术式选择最佳,避免压伤,还要合理摆放衬垫物与支撑物,保证固定点及着力点不影响手术操作、不影响患者呼吸、不压迫神经或静脉,避免软组织压迫及牵引。加强患肢托扶,保证牵引用力轴线一致。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尽量避免使用电刀以免烧伤,应用止血带时要注意力度及时间、位置,预防压迫臂丛神经。
1.2.3 术后护理 术后要清洁患者体表血迹,合理包扎创面。告诉患者手术顺利、骨折对位良好。护送患者回到病房,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对接。① 饮食护理:在术后疼痛、创伤、卧床等因素影响下,多数患者胃肠蠕动减弱、失语下降、营养吸收不佳,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静脉输注的护理,还要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易消化类食物,补充机体营养需求。② 皮肤护理:骨折引起的疼痛、皮肤受损、不能移动等会引起局部压迫坏死,提高肢体坏死及感染的发生率,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截肢、残疾。护理人员要做好皮肤护理,必要时应用气垫床、定期为患者翻身和按摩,保证床铺干燥整洁,做好预防压疮的护理。③ 功能锻炼:对于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来说皮肤存在一定损失,容易并发感染,不利于骨折愈合,加之疼痛导致骨关节僵硬或肢体萎缩,前期需要正确的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可局部按摩锻炼患肢关节屈伸活动。在皮肤愈合后可进行物理疗法促进皮肤组织修复,促进患肢神经感觉恢复。下肢骨折患者拆除外固定后可适当锻炼患肢关节,降低致残率,保证生活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在P
2. 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6.5±0.9)周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8.8±1.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977,P0.05)。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交叉克氏针;临床疗效
--------------------------------------------------------------------------------
作者单位:431900 钟祥市第二人民医院 肘内翻最常见原因为肱骨髁上骨折,约占80%。王军等学者[1]报道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率可达30%~57%。多数学者认为发生原因是由于骨折远端向内侧倾斜所致。研究表明,骨折后复位不良、内侧骨质压缩嵌插、骨折外侧端分开及骨折远端内旋扭转是引起骨折远端内侧倾倒的主要原因。另外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和肱骨内髁骨折复位不良、内髁骨骺损伤、陈旧性肘关节脱位也可造成肘内翻。一般表现为肘关节伸直位内翻角明显增大,可达15°~35°,外髁与鹰嘴距离加宽、肘后三角关节改变;一般肘关节活动正常,但均有不同程度肌力减弱。从X线照片上可测量出肘内翻角度。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手术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本研究中所有患儿的患肢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30例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7~14岁,平均7岁,其中运动致伤者16例,交通意外受伤者5例,其他原因致伤者9例,且均为初次骨折。伤后立即送入医院,于住院第2天接受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固定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帮助患儿平卧位于手术台上,采用全麻或臂丛麻醉方法,将患肢屈肘90°并置于患儿胸前部,从患侧肢体肘关节外侧距关节线上方4~6 cm处开始,沿外上髁嵴下行,止于外上髁下15 cm处。沿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至骨膜,充分暴露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检查有无脱落的骨碎片,清理断端处的残余组织以及积血,后对其尝试进行复位,若复位较好,即可托出断端,对其进行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2],仔细检查复位及断端情况,术后彻底冲洗伤口,放置橡皮引流条。由内向外逐层缝合伤口并适度加压包扎。以石膏托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
13 术后指导 于术后24 h拔出橡皮引流管,并静脉滴注抗生素等药物以防止感染的发生,石膏固定患肢两周左右,两天后可协助患儿进行患侧手部握拳活动,两周后拆除石膏并指导患儿进行适度的功能训练,于术后3个月取出钢丝和钢针。
2 结果
30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均未出现感染等情况;术后随访患儿半年,全部患儿的肘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3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3]是指以肘部疼痛,肿胀明显甚至有张力水泡,肘部畸形,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在肱骨下端肱骨内、外上髁上方2 cm以内的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发年龄为5~12岁。早期处理不当易发生缺血性挛缩,晚期可出现肘内翻等畸形。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屈曲和粉碎型三类。未损伤神经、血管等的较轻的肱骨髁上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等方法逐渐恢复,但肯能会发生肘内翻,而手术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采用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对患儿进行手术,在手术部位、固定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畸形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患肢功能恢复较快。由此可见,交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应积极在临床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军,王伟李,玉鹏经,等肘外侧切叉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50例体会.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117118.
“花费时间是把时间花在某一个方式上。”李小龙首先开口。“在练功夫时。我们是花费时间,现在谈天。也是花费时间。浪费时间则是糊里糊涂或漫不经心地把时间耗掉。我们有时把时间花费掉,有时把时间浪费掉,至于花费或浪费,就靠我们自己的选择了。无论如何。时间一过去。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商品。”史托宁同意,“我总是把时间分成无数的瞬间、交易或接触。任何人偷了我的时间,就等于偷了我的生命,因为他们正在取走我的存在。当我岁数变大时,我知道时间是我唯一剩下的东西。因此,有人拿着什么计划找我时,我就会估计该项计划将花掉我多少时间。然后问我自己:‘因为这个计划,我愿意从我所剩下的少数时间内,支取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吗?它值得我花这么多时间吗?还是我只是在浪费时间呢?’如果我认为这计划值得我花时间,我就会去做。”
“我把同一尺度用在社关系上。我不容许别人偷走我的时间。我不再广结天下豪杰。我只结交那些能够使我的时间过得愉快的朋友。在我的生命中,我空出若干必要的时刻,什么事也不做。但那是我的选择。我自己选择如何花费时间。而不盲从社会习俗。”
史托宁说完后,李小龙望着天空。一会儿才问,是否可以出去打个电话。
当李小龙回来时,他微笑着说:“我刚才取消了一项约会,因为对方只是要浪费我的时间,而不是帮助我花费时间。”然后他很诚恳地对史托宁说:“今天你是我的老师。我首次知道我一直在跟某些人浪费时间,从前我从没想过他们是在取走我的存在。”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民医院护理部,贵州遵义 564100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规护理的同时施加针对性心理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只给予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焦虑、抑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前后的SDS和SAS的评分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施加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实施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关键词 ] 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078-02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发生骨折后如果得到恰当的治疗及护理,病人常能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突然的创伤,造成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等身体的痛苦,又由于住院时间较长,担心影响子女的工作、无人照顾,致使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的不良情绪,导致对治疗没有信心甚至不配合的消极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为了让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早日康复,我院骨外科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了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干预组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62~86岁,平均(74±1.2)岁;文化程度:中学以上5例,小学9例,文盲4例。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63~85岁,平均(74.5±1.5)岁;文化程度:中学以上5例,小学10例,文盲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全部病例均被临床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的患者;有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同时再导入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其中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①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生活条件、家庭情况、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等,进而评估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成因,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措施。选择非治疗时间和安静环境,与患者进行亲切交谈,主动了解患者的想法,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倾述病情,尤其是其心理状况。在交谈中坚持尊重、热情、真诚、关怀、耐心的态度,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②健康宣教;术前常需牵引,告知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保障牵引的有效性。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培养患者的自护能力,让患者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因素,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减少或消除由于认知所导致的心理问题。③疼痛的管理:骨折后及手术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利用牵引制动,减少或消除因骨折引起的疼痛,术后合理运用缓解或解除疼痛的方法,注意观察病情,评估疼痛的程度,把握好用药时机,观察用药后的效果,鼓励患者表达疼痛的感受,告知患者及家属总会有可行的办法来充分地控制疼痛和其他令人烦恼的症状,为患者提供有关信息,教会患者应对技巧以缓解疼痛,增强个人控制能力。④家庭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家属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护理人员应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让其最大限度的配合医院共同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让患者在和谐氛围内充满安全感和信赖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的进程[1]。
对照组: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规护理,以治疗处置为工作重点,给予必须的医学照顾及健康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以及SAS,SDS改善程度,术后不良心理状态等相关指标。SAS(焦虑自评量表)共分为多个评比项目。
1.4 统计学分析
①没有或偶尔;②有时;③经常:④总是如此,分越高症状越明显;按照中国常规模式,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项目:0分(没有)、1分(少有),2分(常有),3分(一直有)。评定时间定为一周,主要统计指标为:标准分<50为无抑郁,标准分50且<60分轻微至轻度抑郁,标准分60分且<70分为中至重度抑郁,标准分70分为重度抑郁。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且护理前后的SDS和SAS的评分都优于对照组(表2)。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症
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症差异比较不显著P=1.322,护理后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详见表 2 所示。
注: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症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症差异比较不显著,P=1.279,护理后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3,详见表 3 所示。
注: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粗隆部血运丰富,外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会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骨折患者患病比较突然,因此其心理特征相对比较复杂,还由于患者担心骨折后无人照顾及为儿女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的不良心理情绪,骨折后及术后的疼痛也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及抑郁,焦虑及抑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1995年,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the Joint Committee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JCAHO)正式将疼痛确定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并要求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疼痛的评估。缓解疼痛是医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以及心理活动。在骨科护理中把疼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是关键,但控制疼痛却不是简单的事情。还由于老人病人在住院期间易出现多种心理异常,并常伴有紧张、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3]。就需要在术后常规护理中施加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崇高的道德修养和精湛的业务技术,要充分把握好患者的心理因素,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和热情,让患者的心理始终处于满足和舒适的状态。本身突发性事故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极大的影响,护理人员不仅要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还要积极联合患者家属来共同缓解患者心理不良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在骨折围术期充分把握患者心理,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措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护理实施有效且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护理中应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保持足够的热情和耐心,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系,排解患者郁闷、焦虑以及烦躁等不适感,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对后续康复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文研究证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SDS和SAS的评分上都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调动了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实施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参考文献]
[1] 林秀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 ,2013(12):150-151.
[2] 张银芳.老年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55-56.
【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入路复位,克氏针加张力带固定治疗42例移位明显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92%恢复,平均时间l一3个月。有4例轻微肘内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外侧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安全。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更能有效预防肘内翻并发症。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骨折、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并发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mall lateral incision in the surgical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of children. Methods: The small incision in the lateral elbow reduction, pinning plus tension band fixation treatment of 42 cases of displaced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evident in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12 months. Results: The fracture healed well, 92% recovery of elbow function, the average time for l-3 months. Four cases of minor elbow varus,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small incision in the lateral cross-pinning plus tension band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security. Tissue injury, fixed and reliable, good functional recovery of elbow, cubitus varus mor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complications.
【Keywords】pediatric supracondylar humerus fractures, small lateral incision, Kirschner, com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R7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55-0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损伤.多发生于lO岁以下儿童。治疗方法很多,但处理不当易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肘内翻畸形以及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1]。对Meintyre III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手法复位效果,并且复位后难以维持位置。因此需及时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达到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的内固定。为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2003年4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外侧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加张力带内固定的方法.治疗Meintyre III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5一10岁,平均7.8岁。左侧28例,右侧14例;伸直型30例,屈曲型12例;尺偏型28例,桡偏型14例。伤后就诊时间0.5―5天,平均3.2天。致伤原因为儿童玩耍跌伤引起,均为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
1.2 手术方法:采用基础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仰卧位,患肢肘关节屈曲并置于胸前。在肘关节外侧,沿肱骨外髁向上纵行皮肤切口。切口长约3cm,沿肱三头肌与肱桡肌间隙进入达骨折断端。沿肱骨前后剥离骨膜.清理骨折断端问的血肿及软组织.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取直径1.5―2.0mm的克氏针从外髁以一定角度(40-50)斜行贯穿骨折线至内上方并穿透内侧骨皮质固定。再将肘关节稍伸直,摸清肱骨内髁骨性标志后.用拇指触及尺神经并将其推向后方。然后克氏针从肱骨近端外侧以一定角度斜行贯穿骨折线至内髁骨性标志固定,不一定穿透内侧骨皮质。最后在两克氏针钉尾间用钢丝作张力带加固。伸屈活动肘关节,检查钢针固定牢固程度.检查伸直位肘关节内外翻情况.并在C臂X机透视肘关节正侧位。明确克氏针的位置及骨折复位满意程度。最后钢针尾端预弯埋于皮下。切口内置一引流皮管。逐层缝合,创口包扎。屈肘90度后掌心向上位石膏托固定。3周去石膏功能锻炼.4―6周拔除克氏针,并加大肘关节功能锻炼。并分别于术后1周、1.5个月、3个月摄患肘关节x线片,了解骨折位置及愈合情况。
1.3 疗效评价参照Khalfayan标准[2]制定以下疗效评价标准
优:肘屈伸不受影响,无肘内翻;
良:肘屈伸受限
可:肘屈伸受限10°~30°,肘内翻6°~15°,关节功能有一定影响;
差:肘屈伸受限>30°,肘内翻>15°,关节有严重影响。
1.4 结果:本组39例获得随访1-2平均3.5年。所有病例术后患肢血循环恢复良好。术后3周复查X线片,骨痂生长良好.骨折线模糊。术后4一6周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线完全消失,内固定克氏针在位、无松动断裂。有一例克氏针针尾术后两周顶出皮肤.积极予75%医用酒精消毒护理。术后4周。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并予拔除克氏针。无l例发生Voikman缺血挛缩。随访时均拍双侧肘关节正侧位对比片,测定提携角。采用Khalfayan[2]肘关节功能评价系统。优35例,良4例。
2 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占儿童全身骨折的3%一26%,是肘部最常见的损伤,其如此高的发病率主要因为肱骨髁上部处于骨密质与骨松质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松质骨片,骨质相对较薄弱[3];同时,该处是肱骨由圆柱状解剖形态转变为三棱状的部位,为应力上的弱点;再则儿童时期肘部关节囊及侧副韧带相对较坚固,当小儿受伤跌倒时常易造成肱骨髁上骨折而不易造成肘关节脱位。[缘]
根据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移位程度分型可分为3型。1型:骨折无移位。Ⅱ型:骨折远端成角,但前后侧尚有一侧皮质骨完整无分离,Ⅲ型:骨折中度或重度移位,前后侧皮质骨均中断.移位。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骨牵引,夹板外固定等,手术治疗是近几年开展较多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对于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手术指征尚未统一,―般来说,对于I、Ⅱ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可获良好效果。对于Ⅲ型骨折往往是严重创伤的结果,通常软组织损伤重,肢体肿胀明显,引起血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且后果严重。由于骨折不稳定、肿胀,复位困难,就算骨折可以复位,但不易维持,如果多次整复,可进一步加重软组织损伤,甚至造成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所以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较好的选择。
关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人路的选择。包括传统的肘后正中切口、肘前内侧切口、肘外侧切口、肘内侧切口等[4]。传统的肘后正中切口入路将肱三头“v”形切开,直视下行内固定术,此方法暴露充分,视野清晰,能使断端解剖对位,但部分切断了肱三头肌腱,破坏了肱三头肌的完整性及破坏骨折后方完整的骨膜,不可避免地干扰了肘关节的功能。由于广泛剥离骨膜,肌肉断面渗出局部继发关节周围粘连挛缩,甚至异位骨化,导致肘关节功能受限,影响手术的远期疗效。目前临床医生已很少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本组病例均采用外侧切口入路。外侧小切口对软组织损伤小不易发生缺血性肌挛缩。同时又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显露骨折端外侧及前后侧皮质。能很好地复位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在复位时能更好的掌握于一髁角,确保复位效果。尺神经损伤是穿针内固定较严重的并发症,而用拇指触及尺神经并将其推向后方避开并保护了尺神经。同时。使骨折达到相对稳定的固定,减少肘内翻的机会。总结以上肘外侧切口的优点:①肤切口小,不影响美观;切口处无重要血管、神经,手术副损伤风险小;②肘关节外侧切口可以清晰地显露舷骨髁上骨折端的外、前、后面,能够直视下骨折复位,确保骨折复位满意;③手术创伤小,不须切断肱三头肌及其肌腱,去掉石膏后可早期功能锻炼。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并发症有前臂缺血性肌挛缩、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肘内翻畸形等。其中,肘内翻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机制目前仍未明确。所以引起肘内翻的原因有很多意见,比较认可的有:①骨折远端内翻性倾斜和旋转。②尺侧骨皮质的压挤嵌插。③软组织的嵌入。对肘内翻预防,笔者认为:①尽可能获得解剖复位特别是恢复正常提携角是减少肘内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5],②对肱骨髁上骨折稳定固定。由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是有限固定,所以必须加屈肘90度掌心向上位石膏托固定,是预防肘内翻的重要手段。③治疗后给予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也是预后康复、预防肘内翻很重要的环节。
总之,外侧小切口入路克氏针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
[2] 张世民,李海丰,黄轶钢。骨折分类与功能评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16-317.
[3] 苏功频,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