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创新意识的体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意识的体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意识的体现

第1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关键词:课堂提问;创新教育;途径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互动最经常使用的形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直接方法。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教师把学生引入创造的殿堂,使学生发挥创造才能,从而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教育是通过教育创新,以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以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塑造现代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其教育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创造意识,培养其把创造意识变成现实创新能力。

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培养学生求新的心理品质;第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三,激发学生探索的学习潜能;第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第五,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依托课堂教学,在创新的教育、质量、人才观念的引导下,从课堂入手,从提问出发才能一步步实现创新教育。

二、有效提问,实现创新教育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要求教师对教材有独到的理解、对学生熟悉,还要不断优化提问内容,明确提问的目的,考虑问题的难易,把握提问的时机,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对课堂提问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解疑,推陈出新,为各层次、类型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理想空间。首先,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探究问题的答案。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性探究反射,即求知欲得到了激发,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

其次,教师要善于设疑、激疑,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对象的一系列的“矛盾”之中,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

第三,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积极思考、探索、发现,不宜迫不及待地将答案奉上。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前提。

(二)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育活动不是对学生的根本性改造,而是在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发现过程中使学生的创造性获得自我实现。因此,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一个宽松、民主、积极的学习环境,是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实现的有效保证。试想: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只要求规划统一的答案。同时,教师还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冷言冷语,甚至挖苦嘲笑,轻则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重则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失去思考的兴趣。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只会营造一个压抑、死板的学习环境,严重地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有利于这种思维培养的环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格,要以平等、宽容、友善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发展。民主宽松的心理环境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最重要的客观环境。

(三)巧妙设疑,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首先,要因人施问。学生是具有个别差异性的,在课堂提问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因人施问,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同时,教师在启发思维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步步设问。

其次,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也要正当时,要在学生有疑时提问,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听课情绪高涨时提出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对问题的理解也可能更深刻,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便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也乐于回答问题。另外,就是当学生比较疲劳容易松懈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片刻,这往往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第三,问题要新颖。学生比较容易被新奇和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同一个问题,提出的角度不同,心理效果往往大不一样。现代创新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征。创新就是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因而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发展创造思维的机会,使他们逐渐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解决问题的习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内容。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所提的问题要打破思维的旧框框,要难度适中富于启发性、思考性和挑战性,并从多角度、多方位提问,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例如,通过“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变通性。同时,教师的问题还要深度、难易要适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广度的大小要恰当,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促使学生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

(四)积极评价,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课堂提问时,不仅要注意从新的角度出发提问,还有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新的思考视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首先,超常规答案的设置。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在调动各种途径和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时,会发现一个问题往往会引出若干个不同的“正确答案”。此时,教师要使设置的答案没有唯一的标准,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并鼓励学生有“古怪”“新奇”的回答。由于人们经过创造性思维后,常常构思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分析各种答案,通过综合和比较选出“最佳答案”。

其次,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评价。对于创造性的回答,予以赞美;对于正确的回答,予以表扬,尤其是那些有进步的学生;对于胆小怕羞的学生,予以鼓励;对于一时答不上来的学生,给予希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回答问题感兴趣。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可能全部正确,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机智,根据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情况,而一味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另外,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不能一个劲地追问学生,而应多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的问题,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应答时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教师要善于寻找学生出错的根源,从而灵活地提出一些针对性强的新问题,一步步启发学生最终找到答案。

创新教育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让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育措施条件和归宿都应围绕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引导学生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成功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的维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最终实现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第2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07-02

Ability to Innovat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Ascension for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 Students//OU Renxia, ZHANG Hualei, CHEN Hongbin

Abstract At present,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eaching methods, curriculum setting, the exchange mechanism and

so on, which restrict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t should from the curriculum of

promoting multidisciplinary cross fusion, strengthening communi-cation practice open theory view, innovation theory courses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ways of thinking, cultivat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motivation of innovation power.

Key words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1 前言

作楦叩纫窖г盒1究粕教育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既是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理念,又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1]。高等医学院校探索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手段,规划创新人才成长路线,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掘创新课题,是未来应该着重探索的课题。

2 多学科的融合渗透是提升本科生创新思维的根本

就人才的需求而言,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他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局限于某一个专门的领域,还应具备根据经济结构变化而改变工作类别的能力,具备熟悉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优化专业设置 高等医学教育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教学模式,是因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而形成的,为社会培育了大批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但是站在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度上来研究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就会发现这种以培养专科的医学人才为宗旨的医学教育,不仅会导致学习内容的单一,也会使学科之间出现差距,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这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悖,与现代科学技术高度融合的趋势相悖。为此,必须着眼于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对专业设置进行重新设计。

促进各个领域之间进行融合渗透 医学院校本科生具备的知识应该是多层面、多领域复合而成的,但当前的教学内容体系还比较单一,知识结构偏专、偏窄,限制了学生更全面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也导致他们的理论创新成果偏少。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有深刻的背景原因,如果全盘否定,将会导致教学工作的混乱。因此,创新教育改革既要保持专业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也要有目的地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打破学科之间界限,跨学科交叉培养医学本科生,鼓励本科生跨专业报考研究生,各学科本科生责任导师交叉担任导师组成员。转变根据专业培训方向培养的方式,主要是按照一级学科要求拟定培养计划,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教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侧重于“横向综合”,既促进各个领域、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又继承和发扬本学科的特色和特点。

3 注重社会实践锻炼,激发本科生创新欲望

创新者应当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但创新者的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存在的,需要创新教育激发起主体的创新欲望,并将这种欲望引导到科研实践活动中去。

进行创新价值观教育引导,使本科生创新目标在导向中得到激励 在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潮流中,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医学院校本科生应该承担的任务。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创新活动,才能开辟通往成功的道路,实现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因此,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开展创新价值观引导和教育,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的内在动力,使他们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材。

与合作单位建立交流机制,使本科生创新欲望在调研中得到触发 好奇心有可能转变为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实践了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特点,使他们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应大力构建实习基地,形成一种教学机制。与大型国企、重点科研单位建立教学协作关系,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调研,及时发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将本科生教育同国际接轨,建立国际化培养平台,让本科生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科研与学术交流。

注重课内外教学交叉融合,使本科生学识水平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内容是对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总结和提炼升华[3]。课堂教学是创新活动关键环节,应突破理论基础知识讲解和传授,将创新过程纳入授课之中,使学生受到启发和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对创新过程的了解,通过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创新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交流,听取国内外领域专家的学术讲座,使他们了解本领域前沿成果,开阔理论视野,提高专业水平。举办本科生学术论文报告会,鼓励他们阅读前沿文献并发表学术论文,将创新思想凝练升华。

4 创新人格品格是本科生创新内在的根源

创新人格是创新精神的个性倾向,主要包括科学精神和道德、创新的执着追求、坚忍顽强的人格品质以及不畏失败的顽强意志,这是获得创新成果的重要保障。培养创新人格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标准和主要内容。

尊重本科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创新教育活动的主体,能够根据需要、经验、认知风格对学习做出能动的选择,创新教育思想、内容和目的最终由学生来检验。学生是创新活动的探索者,尤其是对未知的科学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学生是创新活动的思考者,对创新活动进行反思与评

判,调整和优化下一步的创新活动。

鼓励本科生的首创精神

1)尊重个性。创新活动关键就是求新思变,它需要创新的主体具有独特的个性,靠这种个性开展创新。

2)提供时间。给学生充足的创新思考时间,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提供科学合理课题进行学习研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创新活动。

3)倡导发现。从创新的基本规律可以得出,科学地提出问题是创新成功的第一步,学会科学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关键。

4)鼓励挑战。应该支持学生勇于怀疑,敢向权威置疑,向经典置疑,向标准答案发起挑战。面对挑战,引导他们在迎接挑战中,科学地进行想象、适当地进行否定。

强化本科生的成功心理品质 成功的心理素质在创新人格的培育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应该把本科生在创新实践中获得的成就感及时有效地固化为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将外部的尊重转变成积极创新的内在动力与成功的导向。为此,应该在创新课程中使本科生体验创新的成就感,有效地形成创新的自我激励,在心理培训的作用下进行创新的成功心理品质培育。

5 小结

创新能力培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系统工程,是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必须不断地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教育领域挖掘更新的理论和方法,以推动创新教育的实践进程。

参考文献

[1]韩颖,张飞燕.工科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3(13):160-161.

第3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关键词]无缝衔接一体化;严重创伤;急救护理

近年来社会高速发展,城市节奏加快,因意外事故导致的严重创伤的事故也日益增多,而创伤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急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创伤往往较为复杂,且对一些较为隐秘的损伤易出现漏诊,患者常因失血性休克和心脏压塞而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必须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救护模式,是集信息网络、现场抢救、入院急救、院内专科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信息化、整体化、环环相扣的新模式,该模式可以增强急救效率,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因此近年来获得医护工作者的不断报道和好评。本研究尝试性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应用于本院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ICU病房进行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147例,其中男87例,女60例,年龄25~68岁,平均(46.1±11.2)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24~52分,平均(33.5±12.6)分。创伤原因包括生产事故伤、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将147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66例。在观察组81例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25~67岁,平均(45.5±10.8)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24~52分,平均(32.7±12.0)分。对照组66例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25~68岁,平均(46.8±11.5)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ISS)24~52分,平均(34.1±13.0)分。创伤原因包括生产事故伤、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与分组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订家属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依医嘱进行救治,同时联系相关科室接收患者进行会诊。

1.2.2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急救护理管理网络、院前抢救、院内急诊科抢救、急诊科与相关专科衔接以及转运中的监测与生命支持等工作组成。(1)建立急救护理管理网络:首先成立一个急救小组,各个科室明确自己的职责,围绕急诊科进行救护工作。建立健全的急救护理网络系统,重点配备急救过程中必需的救护车、抢救室、手术室等,并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联系120指挥系统,设置信息预报系统,追踪救护车实时动态,定时将患者信息和车辆位置反馈至急诊科,急诊科根据系统信息及时做好早期准备和方案。(2)入院前抢救:120救护车随行的医护人员准确快速地评估患者情况,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急救中心;随后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生理盐水维持患者的生理基本需求并给予一定量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血浆等维持胶体渗透压;随时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并给予充分的氧气;控制患者的伤口,减少血量的流失与感染的机会,同时尽量固定患者,减少患者的搬动。入院前实施与院内同步衔接急救方案,有利于缩短患者到院内各环节的时间。(3)院内急诊科抢救:进入急诊科后立即实施抢救措施,工作人员分工明确,确保急救过程操作流畅。急救小组成员一般分为四组:①气道支持组:负责吸痰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②循环支持组: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路用药等;③体征监测组:负责生命体征监护与记录伤口止血包扎等;④联络组:负责科间联系安抚家属等。对患者进行抢救时,首先根据患者情况总体评估,随后各组分工合作。(4)急诊科与相关专科衔接:严重创伤患者在急诊科行x线、B超或CT检查后需转移至相关科室做进一步深入治疗,在转诊各个环节开通绿色通道,使检查会诊时间缩短,争取更多有效治疗时间。在转诊前应将患者基本信息、所需急救措施及用物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后,由急诊科直接转入急诊专科或直接送到手术室,从而简化了科室间转诊步骤。(5)转运中的监测与生命支持:转运途中携带相应急救仪器从而能够对患者进行急救并对伤情进行相应处理,同时也需要备有足量的急救药品及用品。同时也要密切观察患者,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包括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以及急诊到手术室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抢救成功率;对两组患者的急救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以及急诊转移至手术室时间等项目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如表3所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创伤是指外部因素导致皮肤黏膜损伤,组织器官损伤,局部或全身功能发生障碍。而严重创伤情况复杂,多发复合伤,伤情变化快、病情复杂,且对一些较为隐秘的损伤易出现漏诊,且易出现失血性休克、心脏压塞等引起患者死亡,必须及时给予科学有效的生命支持。大约有50%的严重创伤患者在创伤发生后的数分钟内就会死亡,主要原因往往是重要大血管的撕裂。因此临床上有“黄金1h”之说,在“黄金1h”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将决定着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不仅仅要缩短从院前抢救到院内急诊时间,同时更需简化科室间转诊步骤,提高急救效率,提高患者存活的几率。

传统急救护理模式是由急诊医师接诊,患者后行常规检查,据医嘱进行急诊救治,后再通知相关科室接收患者进行会诊及术前准备,再由专科决定采取住院观察治疗或手术抢救,这种急救护理模式容易出现配合不到位,分工不合理,从而使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最佳的治疗,同时由于科室间的交流不到位也易出现漏诊与误诊,无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的评价。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是一种集现场抢救、入院急救、院内专科救治、损伤控制性手术以及术后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信息化、整体化、环环相扣的急救新模式,相比传统的急救模式,该模式对各科室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缩短了转运时间,明显改善了不同部门之间协调度不佳的局面。急救小组分工明确,合作无间,效率提升,效果更好。

第4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交互,在计算机中的意思为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互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可交互性,是让学生在群体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帮助,让自己更好地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共同进步。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针对新世纪人才素质提出五个“学会”要求: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其基础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就是学会存活的本领。社会是由人与人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群体,社会中的人要想生存就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要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表达,要有阅读和理解的能力,要有探索推理和解决疑难的能力,要有获取、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要有创新的意念,要有开展研究的能力,要做到终身学习。这“八要”的核心就是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所以,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学校教育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等社会技能。

二、 阅读教学注重创新意识的可交互性

创新意识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即个人比较固定的创造特性。而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学习理解过程中的想象力、语言的感受力,培养较强的口头表达力等等,无处不体现着创新意识。因此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上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结构以班级教学为主,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因为班级学生多,学生性格气质有差异,同时又各有自身的优势,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个性之间的优势互相弥补差异,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这样就能较好地发挥交互的特点。

三、 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发挥创新意识的交互性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应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创造个性相互影响。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是一对一的单向反应,而现在却强调一对多、多对多之间的交叉互补。因此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意识的交互性,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首先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是参与群体学习的一员。其次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他们,对于那些胆小怕事的学生更应该热情鼓励、帮助。那些被认为学习有困难的调皮捣蛋学生的头脑中常常闪烁着创新智慧的火花。强调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展现的机会,有助于整个集体生动活泼地学习、思考,养成创新思维品质的好习惯,为学生之间的交互打下基础。

2. 教师在利用语言文字培养创新意识的同时还应创造使学生之间发生交互的条件。创造条件就要求教师既要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又要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抓住引发学生创新意识可交互的切入点,在学生的“悱、愤”之情境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的交互性

第5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第6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一、确立三种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位置意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把自己看成是管理者,还应把自己看成是被管理者。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发挥主要作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集体工作,善于听取群众的呼声,体现学生的需要,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如《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如果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会感到小燕子任性、不成熟;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会感到小燕子天真无邪、勇于叛逆,而这种性格深受学生喜爱,创新意识正是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萌发的。班主任确立在班级中的位置,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参与意识。在确立位置意识的基础上,班主任还应确立参与意识,即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只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活动,班主任才能真正体验班级活动的成功与不足,才能全面感觉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和德育工作的盲点;而只有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闪光点才能在各项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营造勇于创新的氛围,才能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同时班主任在参与过程中可科学驾驭各项活动,完善学生各种欠成熟的思路或作法,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3.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班主任应有意识地运用竞争机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竞争,进而学会创新。例如在我班每周有一个下午是竞赛时间。学生喜欢竞赛,即使是任何奖品都没有的竞赛,比起来也热火朝天。儿童、少年、青年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向上心理,这是一种心理优势,也正是教师可以调动发挥的有利因素。我先从一些小的项目开始,比如《春晓》一诗,给三分钟时间,大家比一比,看谁能背会。大多数学生三分钟内果然背会了,效率空前之高。是的,他们从中体验到了胜利、信心和喜悦。

二、树立三个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1.教育观念。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树立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为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如对男女生交往过度的种种危害,班主任往往教育过度。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处理此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即鼓励男女生交往,强调相互交往的好处,并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为其创造交往的条件,但应巧妙地限制其单独交往。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相互交往会使对异性的神秘感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真挚的友谊,会有效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2.发展观念。班主任应站在时代高度及时向学生传递各种先进信息,使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时代气息,都能体现跨世纪学生的风貌。如果我们能合理把握各类活动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衔接点、切入点,给传统的德育活动赋予强烈的时代气息,便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传统活动中有所创新、有所收效。

3.持久观念。班主任必须树立持久观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成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来抓。首先,要营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为创新意识的萌发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要使每项班级活动充满生机、充满新意,使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创新的喜悦、感觉创新的魅力;最后,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的不断创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坚持三种做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障

1.班级的各项活动以实话实说为基点。要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坚持实话实说、畅所欲言,才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忆。只有启动了学生的思维,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使学生有所建树、有所创造。班主任在每次搞完活动后,都应让学生针对这次活动实话实说,谈自己的看法、认识、感受、建议。这样,不仅能使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也能及时调整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一些做法。

2.班级的各项活动以体现时代特征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如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以往我们通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街道等场所进行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劳动观念。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视其为负担,是在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的,因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把义务劳动改为有偿劳动,并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安排,如利用课余或假日组织学生卖报纸、上门推销等有偿劳动,既可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也体验了生活,受到了锻炼,感受了市场经济对人的观念的挑战。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劳动报酬的再分析,引导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第7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一、提供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前提

认知心理认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温床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前提。

1.空间上的灵活性。在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幼儿划分好游戏场地:看书的围坐在图书角;搭积木的在结构区动手;下棋的在益智区落子……乍一看,似乎一切都有条不紊,可实际上却使幼儿的思维造成一种定势,不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首先强调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游戏内容自由选择游戏场地。

2.时间上的充裕性。足够的时间是满足幼儿自主游戏,培养其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当幼儿有了充足的游戏时间,他们才有可能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的有新发现,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解决新问题。

3.材料上的选择性。过去,教师总是将不同的游戏材料分门别类地投放在各个区角,在某种程度上又一次阻碍了幼儿创新意识的发展。事实上,教师只需让幼儿将游戏材料放于不同的箱子里,并在箱子上设计好相应的标记,每次游戏时按自己的需要取放即可,这样既节省了游戏材料放置的空间,又体现了“一物多玩”的宗旨,较好地达到了培养其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创设层次性的游戏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基础

皮亚杰强调:“教师应了解儿童,游戏要重视儿童的观点,要适合儿童的水平……”基于这个观点,我认为,游戏环境的布置应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就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将游戏环境分解成不同的层次,并配以不同的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充满兴趣地游戏,有效地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创造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小班。小班幼儿一般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且由于年龄小,想象的创造性还很低,主要依赖游戏材料,他们游戏时的思维是与对环境的感知及自身的行动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游戏主题和游戏情节基本上是重现生活中某些经验,创新意识才刚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小班应创设主题游戏环境,教师提供形象玩具和材料,同一主题、同一种类的游戏材料要有足够的数量,便于幼儿开展独立游戏和平行游戏,避免幼儿因玩具不足而争吵。

2.中大班。中大班幼儿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及语言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的创新意识有所发展,其想象开始含有一些创造性的成分,常常在再造想象的过程中加进自己的想法和内容,尤其是大班幼儿。因此,中大班幼儿的游戏材料从品种上应该增多,即注重向幼儿提供各种类型的半成品玩具,并准备一些经常使用的工具,将它们放置在便于取放的地方,由幼儿自行使用。这些半成品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建立可变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保证

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倘若游戏环境始终保持原状,不但会造成幼儿游戏兴趣的减弱,更不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游戏环境应以幼儿的兴趣和现实经验为基础,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只有当游戏环境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探索环境,并自觉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形成在某方面日益增多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发挥他们在这方面更加明显的创造性。由此可见,建立可变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保证。教师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游戏的深入,和幼儿一起有计划的投放新的游戏材料或更换材料、变换玩法,不断激发幼儿发展的新需要,从中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互动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关键

第8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学 创新 创新意识

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用好教材、搞好实验、组织好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创新性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正确理解科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意识是指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即应理解为凭借思想的自觉创造的心理活动,或创造新事物的自觉心理活动,或有意识的创造心理活动。创新意识即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是人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新产品的自觉主动的活动,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它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内在动力。

(一)对初中科学课的正确理解。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初中科学教学是集“理、化、生、地”与一体的综合性理科教学,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因为科学课本身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什么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天技术等,全都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事物的十分简单的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的。

(二)科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展望21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可以说初中科学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而言都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地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们大胆创新和构思,支持和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自主能动性,引领学生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二、科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不能让课堂教学成为简单的传授知识的平台。

(一)不要让科学教学脱离生活。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苹果落地成为牛顿万有引力的标志;沸腾的开水顶撞壶盖的启发成为瓦特发明蒸气机的灵感,等等通对这些简单生活现象的解释,都引导学生去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对生活现象本质的科学理解。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理解学生怀疑现象的心理,强调从怀疑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猜测。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了解创造者、发明家的研究历程,尽早走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

(三)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像科学工作者那样作研究,在此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中来,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义不大的问题或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的否定,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中正确合理的成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从新《科学课程标准》中选择,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地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探究的课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学科的探究兴趣的目的。另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使学生保持不断探究的信心。

3)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使每个学生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科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科学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要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学生会不会提问的能力,要远远胜过会不会回答的能力。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们自由创造的空间,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

(一)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善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新。

(二)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多向思维能力。创新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能力,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的表象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同时培养其多方向多角度思维能力,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份。独特的思维能从看似一般的事物中发现新东西,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积极引导、示范,并从学生作业中收集创新火花,再反馈给学生,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其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中学科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9篇:创新意识的体现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创新意识;实践活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特点是综合性强,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是全面创新教育,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已成为时代要求。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教育,更是语言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把创新意识巧妙、有机地渗透到体育与健康地教学中,才可能给体育与健康教育带来新地生机与活力。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地几种方法

(1)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创新意识前提。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育中,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力量源泉,是学生最好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前提,是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最重要手段之一。让学生在美熏陶中掌握了技能,让学生在想象、兴趣中培养了创新意识。老师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应正确看待自己教育对象,要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要求,树立现代学生观,冲破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和潜在创新意识,以二十一世纪全面发展合格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的学生主体观。

(2)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关键。体育与健康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巧妙地提问,启发学生从疑难中思索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要留给学生多一点创造空间,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统一问题。教与学互动关系告诉每一位体育与健康老师:只有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积极思维源于对所学知识理解、消化、吸收。老师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特点重视指导,处理好讲解与实践关系。善于发现学生操作中问题及时指导,这样易于学生克服运动中的薄弱环节,并不断体会知识点,从而增强学习信心与决心。在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现教学互动效果,启动学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让其创新思维不断地开发。

(3)让学生主动去寻求创新。体育与健康教育创新就是要求异,不要雷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积极、探索创造性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就是成功。我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思想,有自己设计风格,于是仔细观察学生在上课中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学生得到我表扬,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就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创作思想大胆了,也愿意亲身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体育与健康教育就会成功的道理。

二、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

(1)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渗透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努力去挖掘学生创新意识。主体性是学生内在属性,是与生俱来,而不是后天赋予。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而是我们压抑了学生主体性。传统应试教育中,老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收容器,老师教一堂课文常常是环环相扣,安排得滴水不漏。学生做练习,也是紧扣老师观点,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在学习上也习惯了。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去开动脑筋,提问质疑。然而我们教育应该是创新意识提高,而不是复制能力提高。体育与健康科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比较灵活,主观性大,我们应在教学中努力去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才是学习主体。学生敢于提问题,乐于提问题,真正成为学习主人,学生主体性才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天性才得以淋漓尽致发挥。学生学得开心,潜在创新意识也可以挖掘出来,让学生张扬个性,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每一个学生都有非常巨大发展潜能,老师必须要用动态发展眼光去看待学生,既要看到今天学生身上不足和不完美,更要看到明天他们不可限量前程,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特点和长处,我们应该为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在学生潜在创新意识被挖掘出来后,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激发他们创新意识,这需要老师努力去营造一个民主教学氛围。本着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地有关指示,真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养成,并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该充分张扬学生个性,以激发他们创新意识。如果学生个性被压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和对学习自信。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创新意识

(1)传统教育偏重知识传授而轻视体育与健康实践活动,我国中小学目前地体育教育方式,主动还是以被动接受为主,很少有学生自己从活动与实践中主动去获取知识,而现在新课程改革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是落到实处,体现人文关怀真正素质教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地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地有效保证。

(2)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核心是满足学生需要和重视学生地情感体验,粗精全面发展地社会主义 新人地成长。从课堂设计到评价地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老师主导作用地同时,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体育与健康课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