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文化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305-02
教师应根据化学教学的目的,研究教材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以期能从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品德、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等方面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可以结合我国在化学、化工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谦虚谨慎、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通过介绍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化学的重要应用,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关心环境、决心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高尚情操的教育。此外,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各地区有关的科技和生产成就、发展现状和远景,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教育。
2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备课、课堂讲授和活动、指导学生自学、实验、练习、复习以及成绩考核等环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备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准确地制定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将教材的知识体系转化成适宜于学生学习的教学顺序。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为了搞好课堂教学,教师应以教学理论为指导,并借鉴一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国内外教学经验,认真贯彻教学原则,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并注意对他们进行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课堂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教学,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除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自然现象外,还应充分利用实物、图表、模型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录像、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要研究使用录像、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加强对课堂讨论、课题研究、实验设计和动手做实验的指导以及组织参观、考察、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重要一环。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练习和复习。要使学生通过练习和复习,能在新的认识水平上理解和掌握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综合应用。
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正确处理平时教学与总复习的关系,合理分配课堂教学与总复习的时间比例。反对不顾教学质量、压缩平时课堂讲授和活动的时间,而分配过长的时间用于复习的错误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改进和创造适应形势需要的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高中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技能有密切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一定的能力又是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前提,是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观察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自然现象和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及时、如实地做记录。通过观察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激发他们的思想,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化学事实、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从而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对于帮助他们学好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通过实验教学、有关的课题研究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引导他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一些实验设计和解答实验习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和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学习,但不能忽视参考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展览等其他信息渠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其他信息渠道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养成自学的习惯。
上述各种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他们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综合表现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注意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4 加强实验教学
【关键词】消费型影视文化探析;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新思路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期,各方面制度还不完善,人们的思想状况也处于浮躁的状态,就影视文化来看消费文化对影视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不容小觑。消费文化中消费主义思潮所表现的重视觉感官享受、追求庸俗消费理念和享受快乐生活的态度导致消费型影视文化应运而生。
一、消费型影视文化的产生背景
1、流行的视觉文化是其推进器
视觉文化注重视觉愉悦与的特点正为消费型影视文化的萌芽做好铺垫。当今的文化不再是以往那种注重文字欣赏的形态,人们开始进行各种各样图像的搜索与观看,“读图时代”的到来不仅表现在书籍中漫画篇幅的比重增加,电影电视剧中的画面也越来越美轮美奂。古典名著被无数次的修改翻拍为电视剧,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就连我们日常用语都开始时髦起来比如“坑爹”、“傲娇”、“酷”、“元芳,你怎么看?”这些都是我们通过视觉观察与记忆然后内化到自己的语言体系里面。近年来国产电影大片取得不俗的成绩,《人再囧途之泰囧》描述了“三人行”跨国远赴热带风情浓郁的泰国,一路遭遇“敌人”狙击上演泰国冒险传奇的爆笑故事。仅仅上映十几天票房已突破7亿,我想这不仅仅是由于故事情节的搞笑复杂,更因为它带来的视觉享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尼古拉•米尔左夫说到:“视觉的事物瓦解和挑战着任何想以纯粹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文化的企图。”视觉文化提供的视觉愉悦享受服务推进了消费型影视文化的形成进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道道丰富的视觉大餐。
2、庸俗的消费观念是其催化剂
影视文化作为视觉文化的一种艺术形态,在消费型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地作用。影视文化反映有三种文化形态:一是反应现实生活的日常现状,对国家大事、老百姓身边发生的见闻如实报道,真实反应社会动态。二是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譬如电视广告中极速奔驰的豪华轿车、实用耐看的家用电器、奢华的服装秀满足了观众对未来奢华生活的向往。三是被符号化的生活,这种符号化形式将人们过去、现在、将来发生的事件通过脑海中的潜意识唤醒,进而加以反思与理解。影视文化中的电视文化作为消费社会的引领者,比电影文化具有更大的优势。它不仅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广泛的影响力和高效的即时性,同时吸取了消费主义的庸俗化特点。观看者不是为了自己的喜好选择电视节目,反而是人云亦云。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导致毫无节制的金钱欲望和庸俗化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明显的渗入到人们精神与物质生活领域。视觉文化充分发挥其助推器的作用越来越注重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需求的欲望创新与发展,但沉浸于视觉文化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庸俗化,这种庸俗化的消费理念唤醒了消费者内心的本能欲望和浮躁心理。正如施拉姆所说:“传播媒介一旦出现,就参与了一切意义重大的社会革命。”
3、腐朽的享乐主义是其生长的温床
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机械复制的技术,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并及时传达世界各地的实时动态以促使大家了解祖国山川面貌,但自从享乐主义观念渗入其中人们追求感官刺激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事物背后的价值拷问越来越空洞乏力。人们的思想变的世俗、势力、经验与感知能力慢慢变得贫乏,以至于在节日出游或是朋友聚会时都体会不到本该有的快乐与自然的和谐。现在的我们很少关注书本、四大名著、经典小说、唐诗宋词被抛在一边,为了所谓的金钱与生活放弃了对自身思想的充实与升华。消费型影视文化就在这样一种以视觉文化为基础的消费理念和享乐主义氛围下迅速的发展。比如好莱坞电影常常令我们叹为观止,尤其是科幻大片带来的视觉冲击相比于传统文化有非常显著的对比。这些视觉形象被抽象化、故事化、情节化,加上一点娱乐色彩就成为一种原创性的真实。消费型影视文化让我们看清楚生活环境不再处于本真自然的状态,通过的不断地包装与打磨产生一部部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在这种以消费文化为前提的视觉生活环境下,消费型影视文化应运而生。
二、消费型影视文化的特点
消费型影视文化是影视文化在其漫长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汲取西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思潮所形成的一种为了消费而消费,影视内容世俗化,叙事过程欲望化,刻画形象平面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追求视觉感官享受乃至于主流意识形态逐渐消解的影视文化形态。全面了解消费型影视文化的特点,对于正确理解与把握消费型影视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创造消费神话
消费时代的电视引领着大众潮流,制造着时尚盛典,我们在电视中熟悉了欧美文化、韩国美食、泰国风情,了解了麦当劳、百事可乐、兰蔻、香奈儿等国际品牌。电视向我们促销着丰富多样的产品,把消费文化传播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示范效应。现在的流行音乐,文学书籍可以归为思想的流行;服装、护肤品是物的流行;而电子游戏、滑旱冰属于生活方式的流行,这些流行观念和方式首先都是通过电视画面的宣传而普及。音乐丰富了电视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时尚流行的美感。通过音乐我们消费其衍生的附属产品,如音乐CD。其中的明星代言恰恰为音乐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人气效应。音乐电视正是通过对明星的时尚包装和精心打造使其呈现于观众面前,成为商品化、消费化时尚的代言。受众关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娱乐性远远高于其本身的内。爆红的《泰囧》创造了12.4亿元的票房神话,《西游降魔篇》也达到10亿的高票房。这两部片都是以独特的人物造型,夸张的人物性格以及通俗的流行言语来渲染故事情节,注重电影的娱乐性和喜剧色彩,但是电影本身似乎缺乏了一种灵性,一种内涵。
2、领跑“三俗文化”
消费型影视文化是基于西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思潮基础之上的影视文化,因而在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消费主义思潮的世俗、庸俗和媚俗习气。世俗化的现象很普遍,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为大家都是凡夫俗子,不可能事事都做到遗世独立,置身事外。在消费型影视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能够体会到当代电影、电视剧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平民化,世俗化。如2006年胡戈制作的网络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电影《无极》进行深刻解读,将剧情演绎成一起对扑朔迷离连环杀人事件的侦破,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迎合大众的消费趣味。庸俗是指事物的平庸和粗俗,应用到消费型影视文化可以解读为影视作品内容的粗俗,趣味的低级,与高雅艺术格格不入甚至于反其道而行之,庸俗是世俗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深层次表现。影视作品带有世俗化色彩不足为奇,但是如果仅仅靠哗众取宠、低级趣味、毫无内涵,无疑使整个影视作品的层次水平降低,观影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庸俗与经典只是一瞬间的转变。现在大多数影视创作者在创作剧本、编排节目时注重迎合大众口味,媚俗化倾向严重,各种文学经典被改头换面,瞎编乱造,人物感情纠葛复杂,历史经典毫无严密的考究。模仿、抄袭、浓厚的商业化氛围致使影视作品,娱乐节目毫无新意,沦为商家赚钱的工具。
3、礼赞本能欲望
当代影视作品越来越倾向于对人的欲望的直白书写而不带任何文化意图,也不带任何价值拷问目的。荧幕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对白和情感抒发十分夸张。叙事欲望化,强调的是过分的欲望诉求;情节纯粹化导致影视剧没有亮点和值得耐人寻味的内涵,这都是影视投资商过分追求影视剧的商业价值带来的不良后果。影视剧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加工、提炼、改造,它的欲望化叙事形式也不完全都是低级趣味没有一点可圈可点的优势,毕竟人们处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想由单一逐渐丰富多彩,但如果只局限于一种表现模式,未免过于保守刻板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发展,最终被社会主流所淘汰。因而对影视剧内容描述的欲望化、纯粹化现象只要不是过分夸张都可以为大众所接受。许多人应该对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很熟悉,剧中巩俐扮演的四太太在其他三个太太和丫鬟雁儿的勾心斗角和算计之下最终疯了。剧情描述一目了然,不算复杂,无非就是封建大家庭下的女人为了争风吃醋,闹出的一系列故事。张艺谋对剧中人性的批露和情节刻画恰到好处,在那样的封建大家庭中必须要遵守规矩,不能有一点争强好胜和反叛的念头,否则很可能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这对于颂莲这样的知识新女性来说很痛苦,无法忍受自己的命运像草芥一样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剧中对于人物的刻画体现了恰当的欲望化形式。
4、消解主流价值观
消费型影视文化吸取了后现代主义的差异性与不确定性,无中心化的特点,勾勒出一幅多元化、模糊化、散漫化、浓厚反叛色彩的复杂文化形态。消费型影视文化主旨思想的多元化有利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现今影视产业发展良莠不齐,一些不良的思想价值观念模糊了受众思维的整体性、确定性,让他们对未来产生不确定和怀疑态度,这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西游降魔篇》这部电影就诠释了消费型影视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消解,虽然它是《大话西游》的续集,仍然以感情线索为主线,但是剧中的爱情桥段处理的不够到位,没有令观众感动。故事的质量明显不如当年的《大话西游》,更多是尝试用3D和特效来充实妖魔鬼怪的现实主义造型,有部分雷人和恐怖的场景,会对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有一定笑点,但是故事情节十分拖沓,人物形象干瘪无力。时空的错乱无厘头、人物背景缺乏铺垫、猪八戒吃人肉等重口味画面,还有毫无深度的娱乐性调侃对话让这部片的喜剧成分显得单薄虚弱。主流价值观被进一步的颠覆,对于人生的思考不够深刻导致这部片沦为消费时代下的消费品,也体现了消费型影视文化的主流趋势。目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方式多样化,但是消费型影视文化探析这一新思路没有被过多注意。消费型影视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可谓是越来越深入,很多学生无形中被消费型影视文化中的错误价值观误导,从而深陷迷惘的泥潭。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该另辟蹊径拓展新思路,努力完善德育工作的方法,争取良好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86.
[2]周笑冰.消费文化及其当代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2):122.
[3]胡敏中.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1):78.
[4]刘文良.“媚俗”与当前影视文化的生态失衡[J].中州学刊,2007(05):101.
事实上,影视大片的生产,从一开始制作及传播的整个过程都与引发旅游经济因素密切相关。成功的影视作品及其文化能刺激消费者的旅游动机,能为旅游目的地创收经济效益;同样,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宣传广泛影视作品及其文化,并为之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这促使影视文化的发展不断与旅游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为影视产品的投资回报打开全新的渠道,影视旅游成为产业融合的聚焦点是时势使然。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好莱坞环球影视城,作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景点,为业界提供了成熟的世界影视衍生品生发的典范。人们发现借助成功的影视旅游及相关影视基地或产品开发,可以将本地的资源和美景推销出去,可以带来影视业、旅游业的繁荣和产业链的滚雪球效应。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的十几年间,国内从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等,跟风建设了一批‘类好莱坞’影视城。然而,许多新兴的影视城,模仿了形式却并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盈利模式,前来拍片剧组、旅游的游客寥寥,不少都处于亏损状态,难以收回投资,更诓论盈利了。笔者认为,从大文化的角度而言,无论影视文化,还是影视旅游都应立足于地域特有的文化基础之上,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文化产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影视文化到后影视产品,即影视旅游,它们都离不开成功的影视作品及其蕴含的深层历史文化内容。因此,从本文结合国内少数民族史诗这一巨大的文化资源,探索现代影视旅游文化的建构问题,力图为现代影视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提供文化参考。
一、 荷马史诗改编电影《特洛伊》的得失启示
史诗是一种古老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通常用诗歌记录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及神话传说等。它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或民族文明的象征,在其国家民族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文化影响力,如荷马史诗、印度史诗等。史诗中叙述的故事,不仅情节跌宕起伏,战争场面宏大浩荡,而且刻画的神话人物和英雄人物形象动人心魄,以至于使它成为电影艺术表达的香饽饽。2004年好莱坞史诗大片《特洛伊》就是根据荷马史诗中著名的特洛伊战争改编的电影。它由美国时代华纳公司,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强大的明星团队创造的,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和高额的利润,在国内外影视界形成不小的冲击,影响巨大。好莱坞熟练地利用古希腊古罗马丰富的史诗文化资源,运用诸多现代电影技术手段对荷马史诗原作进行改编、改造和重述,生产出各式史诗电影。它通过新奇幻化的景象,塑造出一批典型的美国英雄形象,不仅形成了好莱坞典型的电影叙事模式,也向世人传递了西方国度的核心价值观。
荷马史诗作为西学经典文学的宝库,一直受到西方影视界的重视和利用。总览西方百年电影史,仅围绕着荷马史诗中古希腊时代的特洛伊战争,上个世纪以来,欧美国家通过影视来叙述特洛伊的故事,各种版本的大片生产了数十部。如1911 年意大利《奥德赛》( Odissea) 、1924年《海伦》( Helena) 、1955年美国派拉蒙公司出品《奥德修斯》(Ulysses)、1956年华纳兄弟公司与意大利两家公司联合制作《木马屠城记》、1961年意大利《埃涅阿斯传奇》( La Leggenda di Enea)、1971年迈克尔・柯杨尼斯导演的《特洛伊的妇女》( The Trojan women ) 、1973年英国电视电影《尤利西斯回故国》( The Return of Ulysses to His Homeland) 、1997 年安德烈・康察洛夫斯基导演的《奥德赛》(The Odyssey)、2003年约翰・肯特・哈里森导演的《特洛伊的海伦》(Helen of Troy)等,一直到2004年沃尔夫冈・彼得森导演的《特洛伊》(Troy)以及 2008 年泰瑞・英格莱姆导演的《奥德赛与迷雾之岛》(Odyssey: The isles of Mists),由荷马史诗改编影视剧的历史达到了巅峰,直到今天,改编与制作仍在继续。
在以上这些影片中,好莱坞华纳公司制作的《特洛伊》投资最多,达1.75 亿美元,当年全球票房累计高达 54.3亿美元,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这种成功与好莱坞电影产业高投入高回报的生产运营模式分不开。电影公司作为商业单位,也有生产制作和发行推销的重要过程。好莱坞的许多电影公司都非常舍得投资,对于拍摄技术和特级镜头、明星演员的选取都敢于下注。一旦影片制作好,就立即进入市场营销环节。好莱坞惯用新闻、广告投放、明星宣传、媒体评论、专题研讨、衍生产品、国际推介、异地推广等全方位、多层面的立体营销手段,进行密集的轰炸式宣传,形成强大的视听冲击效果,整体系统推进,电影《特洛伊》就是如此进行推介。当然,电影发行之后,如果在电影院放映的票房效果不理想,还会采取其它辅助措施:如把电影制作成录像继续推出、刻录成DVD/VCD进行销售或租借,或通过电视台点播放映等,总之,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手段确保高额回报。以至于中国电影界在引进好莱坞分账大片时,不得不屈服于象超级抢钱“机器”一样的欧美大片。
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欧美电影产业整体陷入低迷期,不少电影公司举步维艰,好莱坞环球影视城仍能积极突破困境,改变以往规模生产策略,而采取精品路线,提高制片的技术质量,并首次把环球影视城作为好莱坞的一个旅游中心向广大旅游者开放。这些举措使之不仅获得了成功,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电影制片的生机,也引发影视旅游的兴起。此后,西方各国各地的影视城纷纷打开大门,强化它的旅游功能,并逐步演变为最受大众欢迎的一款旅游产品,带动欧美电影产业走出低潮,迎来了史诗影视剧辉煌的时刻。好莱坞电影成功的商业经营模式启示我们,影视业、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取得,必须把握好产业链之间相互联系与影响,形成自己营销策略,不断创新谋发展。由此,好莱坞电影成功的商业经营模式,使他能够在全球传播商业上与文化上取得双赢,这为中国电影界提供了极好的经验借鉴。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好莱坞电影改写经典史诗,主要考虑的是票房价值和商业利润,以及能否迎合观众的喜好和情趣。那些进口的好莱坞影片,从电影文本到后期影视文化必然体现其文化主体性,如美国精神、消费主义文化、娱乐主义文化等不仅大量裹挟其中,还通过个人英雄主义、冒险精神、自由主义观念来加以阐释、强化,不断引发电影在全球的大规模需求。据《中国电影年鉴》《进口分账大片十年票房分析》等网络资源显示,新世纪前后1994-2011的十几年间,中国引进的好莱坞大片达200多部,其中的个人英雄主义主题约占40%,冒险精神主题占36%,两项共同占到了六成以上。这不仅令人担忧其娱乐至上、利润至上的消费文化,对中国电影、电影文化、观众的观影行为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好莱坞大片,正如电影史学家托马斯・沙兹曾指出:“越来越以剧情为驱动,越来越成为本能的、运动的和快节奏的,越来越倚重特效,越来越离奇古怪,并且越来越集中地针对更年轻的观众群体”。[2]毫无疑问,好莱坞影片是受商业利润驱动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来确立自己的文化主体内容。电影《特洛伊》中,从阿基琉斯到赫克托耳都成了积极抗争人间专制强权与俗世观念的英雄人物,他们通过视死如归的英勇战斗来维护自我尊严、证明自我价值,他们褪尽了诸神光辉的笼罩和命运掌控,勇敢直面现实,为国、为家、为爱积极抗争,让遥远的史诗英雄通过电脑特效、强大的视听影像,拉近了与观众的现实距离。很明显,影片彰显的文化意识是一种后现代语境中反传统、反中心、反意义的现代阐释。电影《特洛伊》(Troy)、《奥德赛与迷雾之岛》(Odyssey:The isles of Mists)通过个人英雄主义及冒险精神的阐释,使宏大的历史以片段形式呈现给观众,波澜壮阔的重大战争成为一种景观,以此迎合观众心理需求,满足其利润最大化的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好莱坞电影在引导全球消费,攫取高额回报时,并非所有影片都能取得跨文化传播的理想结果。国内引入的史诗电影《奥德赛与迷雾之岛》《角斗士》等,突出露骨的美国价值观,散尽了史诗本身具有的跨越千年的气势和情怀,大众对此评价褒贬不一,史诗片愈发不受观众和业界青睐了,近几年进入国内的好莱坞大片主题也开始多元化了。可见,在利用古代史诗文化资源改编电影时,迎合现代语境中的大众消费的道路上不能走得太远,现代阐释不能过度,更不应放逐宏大史诗本身所有的严肃性,忽略史诗厚重的历史感及其整体性,以片段历史加上浪漫改写,随意戏说经典;要尊重传统文化,正确引导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理解,获得大众的文化认同。电影《特洛伊》中,阿基琉斯的愤怒更像现代人的争风吃醋!骁勇善战他竟死于自私懦弱的帕里斯箭下,也只因一时儿女情长!而在原作中他是被太阳神阿波罗射死的。尤其是影片中,诸神形象统统被遮蔽,却凭空添加阿基琉斯公开侮辱和挑衅诸神的情节,他不仅斩断了太阳神阿波罗的头像,还破坏了特洛伊王宫中所有的神像,这样的改编过于荒诞。类似处理和改编,明显影响了受众对好莱坞近几年生产的史诗大片的文化认同。
由此,笔者认为影视旅游文化的传播,其成功的要素除去电影本身制作传播外,最根本的问题一定解决其文化建构:不仅要满足受众的文化期待,还要实现受众的文化认同;不仅要体现文化深度,还要挖掘有价值有意义的厚重文化,体现出影视相关的文化色彩,展示拍摄地的地方特色文化,表现影视文化思潮和影视技术及其叙事等。毕竟,影视旅游事实上就是一种文化旅游,对影视相关文化体验和消费的过程,亦即影视中所涉及或说着重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及民族精神等内容,这是那些因影视而旅游人群的主要消费指向。当然,这些会通过附加的物化产品形式来延伸,如饮食、医药、服饰、工艺品、纪念品、图书音像、体验项目、分享活动等一系列产品。影视旅游对文化强烈的依赖性使其内容的表达不能脱离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诉求。没有了文化的依托和支撑,无论是从电影到旅游难以获得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可持续性发展。总之,好莱坞电影叙事与商业模式有利有弊,模仿或移植应慎重。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文化资源丰富,然而影视作品寥寥,打造本民族的史诗电影,建构具有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现代影视旅游文化显得十分紧迫。
二、 打造少数民族史诗影视产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与西方众多流传悠久的史诗相比,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掘、收集起步较晚。在中国南北各民族地区众多族群中,流传着上千种史诗,近几十年才陆续整理出版了各族早已存在的英雄史诗、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及复合型史诗数十部。其中北方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有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美誉。藏族的《格萨尔王传》比经典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印度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还长,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数百年来,它一直为多民族共享,不仅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也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在南方的众多民族中,也广泛流传着风格古朴的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南方彝、哈尼、纳西、白、拉祜、傈僳、羌、普米、景颇、阿昌、德昂、傣、布依、水、苗、瑶、侗、土家、壮等各民族中,都流传着本民族或本支系的创世史诗。如彝族的《梅葛》、白族的《创世纪》、佤族的《葫芦的传说》、土家族的《摆手歌》、侗族的《起源之歌》,水族的《开天立地》,苗族的《苗族古歌》、瑶族的《盘王大歌》、黎族的《追念祖先歌》《五指山传》等等,共同构筑起了令人瞩目的南方史诗群集现象。[3]这些蔚为大观的少数民族史诗,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和发掘,不仅国人所知有限,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有限。以至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中断言:中国没有史诗。
现在,随着国家的重视、收集、整理和保护,这些少数民族史诗不仅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景观,也是令中华民族自豪的精神财富。然而,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文化资源丰富,但影视作品屈指可数。久远的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五朵金花》《阿诗玛》等,都曾经在全国引起过重大影响,至今不绝。1984年拍摄的藏族动画《格萨尔王》、电视剧《格萨尔王》影响有限。不过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10月13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在京启动。该工程旨在为每一个少数民族拍摄至少一部电影,同时填补20多个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题材电影的空白,推动民族电影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电影项目规划在列。2014年11月3日,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编委会。该项目旨在抢救我国濒危的史诗资源,对活态的史诗演述传统进行摄录,采用高质量影音技术手段,全面记录史诗传承发展状态。项目涵盖了南北16个民族的史诗调查与抢救,涉及不少经典的英雄史诗或濒危的首次发现的民族史诗。这些举措表明,中国民族史诗正在归来,电影也在期待民族史诗的归来。
笔者认为,民族史诗从内容到形式都隐含电影叙事的多种可能与先天条件。从内容上看,少数民族史诗具有民族独特性,充满各族特有的广阔历史文化空间。如英雄史诗《玛纳斯》以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的英雄业绩为主线,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民的英雄主义精神。史诗中涉及了大量的古代柯尔克孜族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历史、哲学、美学等内容,展示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同古代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同样,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已出版的傣族的《兰嘎西贺》、纳西族的《黑白之战》、彝族的《铜鼓王》、羌族的《羌戈大战》、傈僳族的《古战歌》等史诗作品,其中也都充满了各民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格言等丰富的历史文化。笔者认为,这些史诗纵横巨大的时空,文化底蕴厚重,为创作史诗影片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为旅游文化的开发带来经济效益。这些内容饱含少数民族同胞素朴的民族情感与精神,配合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音乐舞蹈等具体元素,深化在影视作品中,增加其文化底蕴。而且民族地区气候、地形、地貌千姿百态,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为影视作品提供异彩纷呈的背景和场景,进一步加深影视作品的民族意味。此外,民族习俗节庆文化有助于英雄故事、民族祖先故事的开展,帮助影视作品主题的彰显与深化,增强影视文化的民族气韵。
从史诗的形式上来看,史诗作为文学最古老的文类,不仅是人类最早的百科全书,也是族群文化认同的载体和具体对象。不少学者不约而同地指出:“史诗抒情、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复合性文体,不仅符合早期人类的审美需求与观感,也可以说它汇集和孕育了各种后世的文体要素与特点。”[4]“史诗在文类上具有多元的特征,不单有语言的,还有书面的、音乐的、绘画的、舞蹈的,将来还有电影的。作为一种多元文化的载体,可以说它呈现出现代文化的灵感源泉的特质。”[5]也就是说,史诗叙事形式具备跨媒介叙事的潜质,这为史诗改编影视剧提供了保障。古老的史诗如何关涉跨媒介叙事,在这里我们稍微展开一下。
跨媒介叙事是叙事研究前沿理论。简单地说它是指不同艺术媒介跨界整合叙事,其中涉及各种艺术媒介的融会贯通。亦即,跨媒介叙事可以文本内部文类之间互文,也可以在文学艺术与科技、媒介之间跨越边界并进行整合,它可以围绕某一题材,整合多媒介完成一个或多个叙事作品,可以利用最新科技,进行电光影像声色多元整合,打造印刷、音频、视频,数字媒介联盟,应用不同媒介连续演绎、改编重构、延伸拓展文学作品,以形成多重意义。[6]耐人寻味的是,史诗百科全书式的性质,内在地具备了各种媒介符号的叙事特质,使之能够在影视文本、影片叙事、影片推介的整个过程中,维持多重相关人物及其故事的复杂的虚构世界,并为影视文化的树立、相应价值观的确立都提供了便利和基础。毕竟,影视作品需要给人以视听上的享受,制作者必须竭力将声、光、色等发挥到极致。史诗本身又具有口述表演性质,需要有听众配合和反应,这与电影追求视听效果具有内在一致性,对史诗进行改编,用镜头语言叙述史诗故事,存在无数可能。同时,也令我们恍然开悟,为什么好莱坞一直不舍得放弃史诗大片的打造。
少数民族史诗蕴含着千姿百态、异象纷呈的民族文化样态,一直是文化旅游的聚焦点。有研究者发现,不同职业人群对影视中的异域风情,或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民俗、宗教等社会景观,具有较高的兴趣,并且在所有影视旅游产品中,对该类产品的偏好处于高位态势。[7]可见,少数民族史诗文化通过影视传播,能够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加强旅游者对其文化内容的认知。毕竟,现代语境中的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不仅是满足旅游对象静态的欣赏,还有主动参与旅游项目或产品的互动体验需求。少数民族史诗文化中丰富的各民族、民风民俗都可以通过生动活波的项目或活动来展示,不仅能加深旅游者的文化理解,也能为之提供亲身体验的过程,有利于消除彼此之间的文化误解,增进民族地区影视旅游活动异质文化的赏析与交流。在此意义上而言,这对于少数民族史诗的保护与现代传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许多人没看过纸本的四大名著,但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后,人们反复观赏品味,甚至出现阅读名著的。依此理,我们不妨乐观地预见,通过创作成功的少数民族史诗类影视作品,也可能引发少数民族史诗阅读潮现象,这对于少数民族史诗的收集、整理、保护及现代传播将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推动。少数民族史诗影片的创作、出版和发行,客观上对涉及的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民俗风情起到宣传、渲染的作用。恰当利用少数民族舞蹈、民族歌会、赛马会、摔跤、骑射、民族节、民俗礼仪活动开发系列影视旅游产品,将会因影视传媒的迅速扩散而经增加魅力,利于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利用少数民族史诗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影视旅游文化不仅可能,也显得十分必要。
三、 少数民族史诗资源的利用与影视旅游文化的建构
影视旅游,有国外学者称之为“电影电视诱导的旅游”。[8]亦即,影视旅游关涉影视业与旅游业,是一个交叉产物,属于影视产品的后期衍生产品,主要为了满足人们的旅游应运而生,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旅游。一般而言,影视旅游体现出来的是与影视相关的文化色彩,因此它不仅表现影视文化思潮、地方特色文化,同时还表现影视科技、影视历史等。影视旅游涉及到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而旅游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生产、购买、消费的过程,只不过影视旅游与传统旅游方式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不同而已。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对于影视中的民族文化、武林文化、宗教文化,还有影片有的民族生活文化,都有很高的兴趣。在国内外,真正吸引观众的正是其中丰富的精神文化思想,也是令游客神往、吸引游客前来观光的重大诱因。[9]我国少数民族史诗资源丰富,流传的省区广泛,如云南、贵州、、新疆、青海、海南等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样,存在较大的影视产业发展空间。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影视旅游文化建构思路。
(一)影视旅游文化建构的路径
1.利用少数民族史诗文化资源创作优秀的影视作品。编写影片剧本时,尽可能保持各民族史诗故事的完整性,既要突出英雄史诗的民族特色,也要保留创世史诗的神幻色彩,迁徙史诗的历史文化底蕴等。在遵循电影创作的自身规律基础上,在利用史诗中反映的自然、生态、人文、民俗等文化资源时,突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样态,以一种大历史、大民族视角,使作品具备向世界人民开放的品质和气度,引导想象与穿越时空的梦幻体验向往,发挥其积极的文化影响。
2.在少数民族地区南北,打造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影视城或史诗电影外景主题公园。尽管现在国内影视城林立,但根据少数民族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少而精的民族文化影视城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影视城高效利用场地,可拍摄多部影视剧,又可向旅游者开放。人们对于影视拍摄现场的观光也有偏好,了解越多越容易亲近。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选择性建造史诗影视外景主题公园,或影视博物等厚重型旅游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消费人群的旅游需求。
3.组织史诗片影视节庆与当地民俗文化节相结合。现在,国际性影视节庆活动如奥斯卡颁奖典礼、各类电影节、电影交易会、电影展非常多,而且很受大众欢迎。这些影事活动常常有明星助阵,又集影展、评选、交易活动与一体,具有经济贸易、影视潮流、旅游玩乐等多种功能,对于广大影迷和旅游者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组织史诗片影视节庆与当地民俗文化节相结合,把民族节庆、影视赛事活动的举办有机结合起来,使古朴热烈的民族自然生活与时尚流动的人文景观同时呈现给广大游客、影迷,为他们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与享受。
4.培养专门人才,加快影视教育产业的推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不仅需要国家出台相关制度政策来支持和保护,更需要专门人才的合力推进。史诗专门研究人才与高素质的影视人才需要相互支持,从影片剧本创作、制作规划、影视管理、发行、推介等环节,进行密切合作。史诗的跨媒介创意要求创作者具有广阔视野思维,博学多才,具备高超的创作技巧;既需个人有跨界思维面天赋,也需要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创作出精品。我们建议为史诗研究人才提供机会进入影视界,了解摄影技术、科技手段、媒介传播等的特点,影视人才也专门进行史诗文化学习,共同推动史诗影视及其文化的建构与发展。
另外,在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也要相互借鉴,避免雷同。注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展示及交流,形成一种氛围,不仅具有新奇民族风情与地理文化体验,也要认同其中的内在民族文化精神,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
(二)建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有鉴于好莱坞影视文化和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给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利用史诗文化资源进行影视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创作史诗影视作品不要过度现代阐释,避免好莱坞史诗电影叙事模式的弊端。影视文化是一种现代视听艺术,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它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手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在跨文化传播中,不知不觉影响着甚至重新建构人们的文化认同身份。好莱坞电影文化中突出个人主义思想、娱乐至上以及消费主义等文化意识并不完全适合中国,过度迷恋或模仿好莱坞电影模式,容易造成主体身份的缺失或文化认同的分裂,都会导致电影传播的失败,影响少数民族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少数民族电影产业中的主导文化价值观,阐释和解读古老的少数民族史诗应保持其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一致。
2.建设相关影视基地或主题公园时要重视系统性和参与性。在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山水林木优势,或现有风情景区,不要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而要有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远见。影视的拍摄对于拍摄地――未来的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至关重要,相应的项目开发与建设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大工程。怎样才能既满足拍摄需要又不破坏自然风景,又为随后的影视旅游提供相应的文化期待?这就要求影视拍摄一开始就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影视拍摄结束后要及时维护,为游客提供影片内外相一致的风景和文化,提供高质量的影视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
3.开发影视文化旅游时要照顾和尊重当地居民的原生态生活和习俗。通常,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影视拍摄的初期,拍摄地的居民由于新奇、由于经济原因、功利主义动机,一开始会很欢迎,但随后成为影视旅游的目的地,面对不定期的外来人口潮流、不同的外来文化冲击、媒体的频频曝光爆料等,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本民族习俗时,会对游客、对接踵而来的影视拍摄产生抵制感甚至排斥。因此,在推进影视文化旅游的整体过程中,始终都要照顾和尊重当地居民的原生态生活和习俗,引导民族旅游地的良性循环发展。
4.引导大众理性消费影视旅游文化,树立正向价值观。《特洛伊》拍摄利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手段,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成千上万人的厮杀只是利用了几百人争斗场面进行技术复制而已。所以,当游客感受的实际拍摄地文化和景色与影视作品中不符合时,应加以适当解释,提高旅游者的深度文化理解,避免因文化期待反差太大的失望和负面的情绪。笔者认为,在影视拍摄的过程中要适度合理宣传,要符合影视形象,既突出当地特色又不失真实性,避免不切实际的虚夸造成严重的“期待悬崖”。可以开发象横店影视城《怒海争风》类似体验项目,让游客了解影视拍摄技术、声光电技术、影视特技合成技术的奥秘,给游客留下强烈震撼的同时,也理解影视旅游产品对科技的利用与依赖。
此外,我们主张设立影视旅游文化宣传小站,结合史诗影片进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习俗、禁忌的宣传、宣讲,避免其影视旅游文化的价值异化。制作必要的民族传统习俗与禁忌、、哲学道德、民族心理等知识手册,设置免费义务宣讲点宣传材料,主管部门适当控制拍摄计划和调节拍摄频率,避免过度的功利主义导致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被外来文化侵蚀而异化、庸俗化等。只有尽力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意性和生命力,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价值,影视旅游文化的建构才有意义。
结语
好莱坞通过上演一系列《特洛伊》《奥德赛》这样的史诗大片,令荷马史诗在世界范围内享誉盛名。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史诗文化也应为全世界人民共享。面对好莱坞史诗电影的一轮又一轮的国际冲击波,利用少数民族史诗中古老的人文素材和文化资源,拍出有价值、有艺术魅力的民族史诗电影势在必行。在借鉴已经比较成熟的或成功的影视旅游商业运作模式,围绕史诗影视作品开发指向旅游的“后电影产品”,进行相应的影视旅游文化的建构时,以文化为主线、以文化为主题,突出民族文化的世界视野,营造吸引人、打动人的影视旅游文化氛围,放大理想的“影视经济”效应,实现影视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森.影视传播概论与技巧[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12.
[2]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M].白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3]巴莫曲布嫫.南方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的群集特征[J].中国民族文学网,2005-05-11.
[4]张清华.“类史诗”・“类成长”・“类传奇”――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叙事的三种模式及其叙事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
[5]俞灵.电影,期待史诗归来[J].中国民族,2014(4):38.
[6]凌逾.跨媒介叙事刍议[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32-38.
【关键词】高等院校 艺术教育 文化建设
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地研究艺术教育与高校文化建设这一重要命题,本文将其分解为以下三个理论层面,分层次进行研究与解读。
一、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育的重要意义
艺术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美育上。众所周知,对人的教育,主要是德、智、体、美四大方面的教育,对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早就达成共识,并给出十分明确的阐述。18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席勒在他所著的《美育书简》中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①这和我国当前教育方针中的培养德、智、体、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基本一致,只是四大教育要素排序不同而已。二者的目的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美育乃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艺术教育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成为美育的核心,广义的艺术教育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欣赏和交流,来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增加艺术交流的方式,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完善人的道德和开发人的智力也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它既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又可以发展人的感知力,既可以加深人的理解力,又可以增强人的创造力,最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要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音乐的耳朵”与“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即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则是美育的核心。
(二)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意义
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所谓“文化”,又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②由此可见,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艺术素质自然也是文化素质的重要元素之一。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学生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促进、增强其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提高文化品位的重要意义
高校进行艺术教育,可以直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品位,而文化品位的提升,又是高校自身整体品位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进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文化建设。
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许多高校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并将艺术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文化建设之中。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十分强调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该校开设了许多艺术类课程。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综合大学,也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在全国率先实行艺术公选课学分制,带动了全国许多高校都相继成立了艺术学院、艺术中心。一个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文化建设正在全国高校中兴起。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内容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也是一切事物的支撑与核心。高校艺术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上得到切实的落实,并收到理想的效果。
具体而言,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
(一)影视文化教育
影视文化是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大学生欢迎。因此,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在艺术教育中凸显影视文化教育。
(二)戏剧文化教育
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极受大学生欢迎的艺术。尤其是近年来戏剧小品的流行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眼球。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也必须在艺术教育中加强戏剧艺术与戏剧文化教育。
(三)音乐文化教育
音乐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贴得最紧、连得最密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同样必须在加强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教育的同时,使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融为一体。
(四)舞蹈文化教育
舞蹈作为人体艺术之一,虽然只凭动作而无声音,但它却“此时无声胜有声”,成为人类表达情感的最高手段之一。所以,高校的文化建设,理应在进行舞蹈艺术教育时,强化舞蹈文化教育。
此外,还有文学(语言艺术)、美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现代设计等)等,也都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所进行的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高校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内容得以落实的载体与依托,也是保证。只有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具体而言,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艺术教育的必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普遍形式,通过艺术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能力,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因为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考量,艺术的创造工程包括一度创作(作家为主体,文本为客体)、二度创作(表演者为主体,舞台艺术或银幕、荧屏艺术为客体)、三度创作(欣赏者为主体,艺术作品为客体)。学生作为三度创作的主体,在欣赏过程中要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这自然会提高其审美创造力。
(二)艺术活动
艺术活动包括各种艺术形式(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各种活动形式(演出、比赛等)。
(三)艺术创作
包括文学(诗歌、小说、散文)创作、戏剧(话剧、歌剧、舞剧、戏曲、小品等)创作、音乐创作、舞蹈创作、美术(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创作、曲艺(相声、二人转等)创作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艺术教育与高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532199。)
注释:
①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90.
②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858.
参考文献: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录取政策与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重庆工商大学。
第三条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第四条 批准成立时间和批准单位:于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第五条 办学性质和层次: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
第六条 办学层次:本科、研究生。
第七条 学校代码:11799。
第八条 学校办学基本条件: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是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政府管理为主,被国家确定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重点支持高校。
学校有70余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是重庆市“十佳园林单位”,占地面积273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45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386份。
学校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近800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教师近12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5人。
第九条 颁发学历证书: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颁发国家承认、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重庆工商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颁发重庆工商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条 学校有教育部2006年核准的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外综函〔2006〕59号文件):国际商学院(教育部颁发的许可证编号为MOE50HKA02DNR20000002O)和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教育部颁发的许可证编号为MOE50NLA02DNR20030001O)。
第十一条 学校地址:南岸校区(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江北校区(重庆市江北区董家溪)。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纪检监察、招生就业处、教职工代表、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本科招生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招生录取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学校设本科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教育部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的贯彻执行及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学校纪委、监察部门负责对招生工作进行全面监督,维护广大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五条 学校根据事业发展、办学条件、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等情况制定艺术类生源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报教育部批准和备案后,由学校招生办公室在规定时间内报各省级招办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六条 我校2016年投放到各省的艺术类计划请以各省级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第十七条 考生外语语种不限,在读期间公共外语只以英语授课。
第四章 美术类录取原则和专业成绩要求
第十八条 美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联考成绩均应达到省级招办规定的相应控制线。
2.我校组织专业校考的省份,对出档考生按综合分[(文化成绩÷文化总分)×40+(校考专业成绩÷校考专业总分)×60]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我校未组织专业校考省份,对出档考生按综合分[(文化成绩÷文化总分)×40+(联考专业成绩÷联考专业总分)×60]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3.综合分相同的情况下,依次比较语文、英语和数学成绩,分数高者优先。
4.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等两个专业的外语高考单科成绩要求60分及以上,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摄影、动画等专业的外语高考单科成绩要求50分及以上(150分制,外语非150分制的情况下,折算为150分制)。
5.省级以上招生管理部门对部分专业的录取有强制性特殊规定的,以相应的规定为准。
第十九条 校考
我校在各省设立的校考考点只允许该省考生参加考试,不接收其他省份的考生在该考点参加考试。
1.我校专业考试科类为素描、色彩,其中素描、色彩各为150分,总分为300分。
2.参加我校美术设计类专业校考合格的考生,我校将向考生本人寄发《重庆工商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成绩合格通知单》;校考不合格的考生,我校将不再单独寄发成绩通知。考生可以通过学校招生网查询专业成绩。
第五章 编导类录取原则
第二十条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录取原则:在文化、专业分别达到省级招办规定的相应控制线的基础上,对出档考生按总分(文化成绩+统考专业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总分相同的情况下,文化成绩高者优先。
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专业联考成绩均应达到省级招办规定的相应控制线。
第二十一条 我校在各省未设立编导类校考考点。
第六章 收费标准、健康要求、新生入学奖等奖助学金
第二十二条 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为18000元/年,艺术类其它专业学费10000-11500元/年。收费标准以重庆市物价局核定为准。
各专业收费标准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计划及新生入学须知上公布。如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实际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二十三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按教育部规定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按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我校设有国家奖学金、校长荣誉奖、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多项学生奖学金,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建立了以“奖、贷、勤、助、减、免、补”为主体的助学体系,为学生提供大学生实践经营(集团)公司、学生助理等学校创业实践和勤工俭学岗位平台。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学校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400067
学校网址:ctbu.edu.cn
招生办电话:023-62769696023-62768134(传真)
监督电话:023-62769741
录取结果公布渠道:acgozs.ctbu.edu.cn(招生网)
第二十七条 我校未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从事招生工作。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自之日起生效;本章程解释权属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
艺术类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与施工等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掌握家居装饰的设计方法,制作施工图、效果图能力,综合预算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引进实际项目开展课题教学。学院建立全新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校内外设立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专业公司见习实习以及参与设计与工程项目的机会,实现学生培养与社会需要零距离接轨。
专业特色:办学思想明确,专业设置完备,新颖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模式,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理论扎实,技术娴熟,精心施教。
主要课程:室内景观设计、居住空间设计、数码三维辅助设计表现(3DSMAX)、展示空间信息传达设计、展示道具造型设计、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私家别墅花园景观设计(含施工图)、私家别墅花园景观设计(含施工图)、综合构成及应用、设计制图、空间快题设计等课程。
专业名称:产品设计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产品设计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设计、审美、沟通、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从事设计部门、专业设计公司、产品设计研究(所)院等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形成以“开放、实践、创新”为特点的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广泛与国内国际企业交流与合作,创造较好的设计实践基地。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与工艺、模型技术、设计工程学基础、产品调研方法、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产品系统设计、产品语意设计、产品策略与开发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前沿、版式设计、工艺美术史等。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合从事较高层次创意设计工作及整体设计策划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专业教育人才。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将主要从事平面媒体设计、印刷出版物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系统等视觉传达设计工作。
专业特色:应用性强,涵盖面广,综合知识的覆盖率高是本专业最突出的特色。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个方面的培养,创新创造为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并重是本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图形创意、图案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印刷与版式设计、包装设计、数字图形设计、数码图像技术、书籍形态设计、商业插画设计、标志设计、品牌形象推广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导视与图表设计等。
专业名称:摄影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影视摄像、影视创作、图片摄影等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将主要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从事编导、摄像、编辑等工作,以及在报刊杂志、网络媒体、文化宣传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摄影、摄像、影视制作、文化宣传等艺术创作工作。
专业特色:与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深度合作、应用性强、适应性强、知识面广是本专业突出的特点,在理论和技能实践教学上,运用“讲”、“练”、“评”、“看”的方法,加强案例教学。
主要课程:影视制作技术、影视造型、摄影技术、照明技术、图片摄影、影视编导、数字影视合成、影视编辑、摄影造型、纪实摄影、专题摄影、广告摄影、影视广告、暗房技术、纪录片创作。
专业名称:服装与服饰设计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美学、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和综合能力,能从事梭织、针织成衣服装的设计、平面和立体裁剪以及箱包首饰等服饰配件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将主要从事大型企业从事服装及纺织产品设计、时尚产品设计等工作。
专业特色: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教学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开拓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以设计企业的模式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裁剪Ⅰ、Ⅱ、Ⅲ、服装基础手工艺、服装基础工艺、服装CAD、中西方服装史、服饰设计学、女装设计、男装设计、创意服装设计与制作、箱包设计、首饰设计、鞋子设计、针织装设计ⅠⅡ、品牌与市场策划、服装买手训练等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采用开放式的国际化教学培养模式,构建合理体系与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表现能力,注重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培养具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品牌传播机构、媒体单位、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由重庆工商大学与荷兰国际科教文基金会联合办学。办学思想明确,专业设置完备。新颖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模式,专业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中外籍教师数量达到1/3。
主要课程: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装饰与图案、视觉形态设计基础、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设计、互动式社交媒体、公共图像与标识设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专业名称: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把握时尚潮流及预测方法,能从事服装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化服装设计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由重庆工商大学与荷兰国际科教文基金会联合办学。专业设置完备,新颖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模式,专业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技术娴熟,精心施教,拥有先进服装生产及计算机辅助设备的专业实习资源。
主要课程:服装原型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Ⅰ(手工)、服装CAD、服饰图案设计、立体裁剪、服装色彩研究、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服装结构设计、成衣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创意设计、服饰品牌设计研究、服饰包装形象设计(双语)等。
专业名称:动画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影视动画制作团队、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专业特色:校企深度合作,工作室实战项目制教学模式,秉承技艺双修培养理念,具有具备丰富行业和市场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
主要课程:中外动画史、动画概论、动画造型基础、影视原理、动画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摄影基础、动画策划、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软件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动画后期合成、定格动画、动画项目推广、动画周边产品等。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编导
学制:四年层次:本科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电影折射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与伦理观。当下,人们越来越依赖感性形象,“电影艺术家仍然忠实于美学的原始意味和主题。用运行于时间中的光影,他们把视觉所得转化成电影艺术———不仅仅是被看的艺术,而是看的艺术。”全球化时代,电影在艺术层面的审美与启悟功能,在思想层面上的教育与励志功能,在商业层面上的消遣与娱乐功能等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电影文化研究内涵与其他文化构成一样,包括文化主体、文化本体和文化客体,其主体就是与电影有关的人———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电影文化本体是电影作品本身,电影文化客体就是传播的方法与途径及接受者的接受效果。在后殖民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本土文化策略即为地区性审美文化建构,“超越边界和移居的典型剥夺感和兴奋感成为后殖民地时代艺术的主题”其目的就是要打破媒体统一的文化格局,挣脱媒介把世界拴在一起的绳索。
国内电影文化研究综述国内电影文化理论包括大陆、台湾与香港的电影美学、艺术与技术评介、中外优秀影片评析、电影的历史描述与文化传播研究等。
(一)初始阶段(1960-1979):政治与文化的变奏20世纪6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版电影研究专著,张雨田《中国电影事业论》(1968)与刘一民《中国电影前途的探讨》(1969)政治性较强,侧重于电影法、电影政策与电影事业建设及发展前途方面。中国大陆电影文化理论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西方电影理论被大量引入,对中国电影理论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正是借助于巴赞、克拉考尔的理论,中国电影界形成以第四代导演为代表的纪实浪潮,创作一大批“散文化”和“生活流”探索之作主要有《如意》、《沙鸥》、《青春祭》、《乡音》、《邻居》、《野山》,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丢掉戏剧的“拐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二)发展阶段(1980-1999):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织20世纪80-90年代,电影文化研究专著主要有李幼燕《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1986)论述电影语言、电影表现与现实、电影叙事学、现代派与先锋派电影理论与实践等。1988年,陈飞宝编《台湾电影史话》审视台湾电影与社会框架之间的互动关系。1989年,罗慧生《现代电影美学论集》将电影美学分为纪实性与分解性,研究电影的样式、思潮与哲理。1990年,胡安仁《电影美学》从电影的艺术审美本质、本体或非本体审美元素、审美形态、审美心理及思维等方面研究电影艺术的感性审美现象。
1991年,姚晓蒙《电影美学》论述苏联蒙太奇学派、电影心理学、巴赞理论、电影符号学、电影叙事学、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及中国电影理论等。1995年,孙沛然《影视文化导论》从审美文化、现代意识、西方电影与中国影视等方面建构学科体系。1998年,孟涛《银色的梦:电影美学百年回眸》阐述了现代电影的美学要素。
(三)成熟阶段(2000-):多元文化理论的对话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逐步与世界接轨,转向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理论,研究成果丰硕。2000年,胡克等主编《中国电影美学》、《当代电影理论文选》文化分析美国想象与市民喜剧、文明与文明的野蛮、认同危机与东方主义、历史虚构与民族想象等。还有张卫等主编《当代电影美学文选》、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颜纯钧主编《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等中外电影对比研究著作。2004年,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2005年,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胡星亮《西方电影理论史纲》、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应宇力《女性电影史纲》相继出版等。
2006年,彭玲《影视心理学》、叶永胜,张公善编著《电影:理论与鉴赏》等介绍民族文化、民族身份、心理学等研究视角。2007年,黄文英主编《2007台中学研讨会:电影文化篇论文集》涉及台语片受日本影片影响、客家文化、台中电影的未来等主题。2008年,黄琳编《西方电影理论及流派概论》、杨少伟《影像风景:电影文化要论》、秦喜清《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从不同角度阐释电影的文化内涵。
2010年,王海洲《香港电影研究城市、历史、身份》涉及观众学、民族性、本土化等理论问题。2011年,王志敏《电影美学形态研究》结合电影文本分析中外电影美学理论。[美]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剖析电影的民族主义、都市主义与泛欧洲主义等。2012年,徐志英主编《英语电影文化透视》透析东西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国内电影文化研究存在三方面问题:其一是集中在电影文本内容、改编理论及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电影方面,缺少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文化的关注,还没有独立的少数民族电影理论专著。其二是缺乏从电影文化学构建的角度对当代电影的总体梳理,当下,理论界已从多维视角观照当代电影创作实践,探讨其文化、政治、人类学、美学等学科价值与意义,但缺少生命美学、政治美学与生态文化研究视域。“第三个问题,依然与观众的期待视野有关,那就是必须处理对中国政治及其与电影的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民族;电影;音乐
现代电影音乐的发展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烙印,这一点在欧洲、印度的影片中最为突出,即使是好莱坞“世界风格”的影片也往往是借异域的酒瓶贩卖着盎格鲁民族的意识。电影音乐的民族性以及在民族音乐的宝藏中汲取营养是电影音乐发展的世界趋势。
一、电影音乐的发展要依赖民族音乐
(一)民族音乐可以恰当地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
音乐比电影产生得早好多,它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音乐和其他音乐含有相同的声音元素,融入电影中后就成为视听结构的一部分,对电影的整体效果产生作用。电影音乐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具体作用,在人物方面,它可以表现电影中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思想,揭示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变化。在环境方面,可以起到描写和烘托气氛的作用,表现各种环境事物的特征。导演还可以借助电影音乐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主观看法,展现画面内容,传达主题思想,甚至可以制造悬念,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电影音乐经常被用来展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音乐的形式、表现的内容、外在的风格也有所不同。人们往往有这样的感受:这首歌让我回到了过去,这就是歌曲所能表现的时代特色。例如,《城南旧事》中的歌曲《送别》,会让人很受到民国初年的情景,因为这首歌是当时在学校里被传唱的“学堂歌”。《骆驼祥子》是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所以电影中的音乐较多使用三弦、角鼓等传统曲艺乐器,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音乐以曲艺素材为主,表现了当时的曲艺繁荣的时代特征。电影《红高粱》《黄土地》以黄土高原为故事背景,所以音乐中吸纳了大量的陕北民歌,突出表现了强烈的陕北地域特征。
电影音乐还可以表现特定环境中的气氛,有时候它的效果要比环境中的具体事物、道具、服装甚至人物对话更生动,更富于表现力,在观众眼前再现故事的空间背景和时代特点。悠扬嘹亮的信天游展现了电影《黄土地》中陕北地区人们的淳朴民风和他们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神秘清纯的藏族民乐在电影《红河谷》中成功地表现了藏民的传统文化和高原地区的特色环境;“音乐”让人们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回到了那个让人思想扭曲、精神亢奋的特殊时代。这些电影中的音乐各具特色,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特征,成功地利用了民族音乐来表现民族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不同特色、种类丰富的民族文化,要想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就一定要和当地的特色民族音乐和风土人情相结合。选择用民族音乐来表现电影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原因在于民族音乐能够反映民族特点和它们自身的丰富多样性。在世界民族音乐史上,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当之无愧地排在第一位。中国的民乐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展示中国各民族的特色。如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影片中带有浓郁的北方乡土气息,《抬轿歌》《酒神曲》等歌曲生动表现了老一辈庄稼人的豪放性格和争取自由的抗争精神。《卧虎藏龙》在2001年摘得奥斯卡原创音乐奖,主要是借助了中国特色民乐,大量使用竹笛、鼓、阮、琵琶等乐器来演奏,曲调清新亮丽,感染力强,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的侠骨柔情。《霸王别姬》是引入中国传统戏曲元素而大获成功的典范,京剧的表现力让电影成为一部不同凡响的经典佳作。
(二)民族音乐符合中国电影的特点
音乐是一种文化形式,它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魅力,反映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容和社会生活。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运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现人们的特殊意识;对于音乐的体验能够让欣赏者体会到历史文化存在的特殊形式,是人们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随着时间的沉淀而形成的文化产物。所以人们能够在音乐中找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能够看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和情感上的喜怒哀乐,人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所进行的奋斗与抗争、所产生的梦想和期待,都能够被音乐清晰记录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集中反映。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华夏文明兴起、兴盛,民族音乐也随之蓬勃发展,生机盎然。厚重的文化底蕴给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反过来,民族音乐又是这种厚重文化底蕴的发展形式和集中体现。中国电影音乐充分吸收了民族音乐的养分,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影响下,数千年的灿烂华夏文明给电影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素材,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电影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场景,在这些内容的反映中,电影音乐有着独特的作用,它完美地把地域特色通过民族的音乐表达出来,使用多种民族音乐可以把文化、民族和电影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许多成功的电影音乐已经家喻户晓,直接影响了各阶层大众的文化生活和欣赏水平。民族音乐旋律简单明快,表意厚重深远,继承了地方的文化传统精华,是深刻展示人性美、颂扬民族英雄、歌唱美好爱情的最好形式。
西方文化表意直接,坦率自然,而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委婉含蓄,有许多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达到了较高的美学境界。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凝聚而成的精华,有深刻的文化印记,追求含蓄美是它从中华文化中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的电影音乐强调的是内在,这个和中国绘画、诗歌等传统文化形式有相似的特征,含蓄、深邃、表意自然是它们共同的美学追求。这样不仅仅是用简洁、抽象的形式来营造美的意境,同时还能补充电影画面无法仅凭视觉冲击来揭示人物内心的不足,使观众能够在情感体验上达到相当的深度,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有些电影中的歌曲,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典故、词句以及排比、对偶等修辞形式,向观众呈现了真实的诗情画意。可见民族音乐在美学追求上和中国电影有着广泛的相同之处,具有相同的中国文化特色。
二、电影音乐为中国民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民族音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凝聚了多种民族精神,为我国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素材和创作灵感,同样也是世界民族文化的瑰宝。弘扬民族音乐能够为国家进步、民族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可以培养公民的民族审美情趣,有利于唤起全体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门进一步打开,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伴随着物质产品的进口,大量的西方国家、日本以及港台的精神产品不断涌入内地市场,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使民族音乐面临巨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影成为我们对内对外展示宝贵的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媒介,许多优秀的影片中引入了民族音乐的元素,成为向全世界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北京的地方曲艺、嘹亮的陕北民歌、黄土高原的信天游都是通过电影被传播到了全世界。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电影具有很多优势,首先电影的受众广泛,传播范围广。民族音乐的教育只有高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而普通民众则很难接受到正规的、有组织的民乐熏陶,但是民族音乐的发展振兴不可能离开社会大众的参与,电影就很好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把只有在高校教育中才能接触到的其他地方的特色音乐带给全社会甚至全世界,在推动民族音乐走向大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电影在时间空间上比较灵活,用电影音乐来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形式活泼,不受特定时间的限制,在轻松的氛围中让欣赏电影的人学习到了民乐的知识,体会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弥补了正式音乐教育枯燥乏味、严肃拘谨的缺点。虽然电影不是系统全面地去表现民族音乐,但是它所具备的上述优点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伴随着电影的情景来演奏出的乐曲会更令人难忘。
三、用电影来弘扬民族音乐
当今世界全球化形势日益加剧,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中国向世界敞开了胸怀,中国的影视作品进入了世界观众的视野。于是我国的民族文化不断走向世界舞台,同时西方文化也在国内大范围传播,有些不健康的音乐文化也渗透入我国的文化市场,给我国的影视事业和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面对挑战,影视文化的发展开始迈出了大众化、商业化和多元化的步伐,坚持走民族化发展道路,全力弘扬主旋律。这里说的主旋律不是指电影的题材或表面形式,更不是指讲述故事的方式,而是指它的风格,指它所集中体现的思想精神。我们所要弘扬的主旋律,是指要让我们的影视艺术作品成为宣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文化工具,要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巨大的国际语言,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当今的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但是由于中国电影起步较晚,受到社会科技进步程度的局限,难以在发展规模、拍摄技巧等方面与好莱坞等大型国际先进电影制作公司抗衡,我们的电影更多依赖我们的特色文化而不是制作技术去参与国际竞争,所以只能通过人物造型、文化氛围和电影音乐上的民族特色来突出重围,依赖民族性去走向世界,去确立中国电影的世界地位。中国的电影首先应该是民族化的,它有义务和责任成为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中国第五代音像的执旗人”赵季的影视音乐作品在国际评奖中屡有斩获,正是因为他所坚持的民族精神和西部特色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他制作的电影音乐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无论是主题曲还是片头片尾曲中都充满了个性,极大丰富了电影音乐的表现方式,最大限度提升了音乐作品的文化品位,为电影的情节发展增强了感染力。同时,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源于基本的民族心理,使普通观众能够找到心理上的共鸣,使影片带有了自然的亲和力。
当然面对世界电影的挑战,我们的电影音乐人也不会只是固执地抱住民族文化的大树不放手,故步自封,放弃创新。我们的电影音乐要以民族为根基,博采世界文化之众长,做到扬长避短,洋为中用,在突出民族特色的音乐道路上,打造世界电影中的中国音乐奇葩。
[参考文献]
[1]王云阶.论电影音乐[J].电影艺术,1983(12).
[2]李南.影视声音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宋杰.影像与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关键词:《赵氏孤儿》;以人为本;艺术传播;现代化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69-02
一、关于传统舞台戏曲《赵氏孤儿》简介
《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大报仇》,或《冤报冤赵氏孤儿》。作者纪君祥,大都人,生卒年不详,与郑廷玉同时。
关于这部剧,从元朝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不断有人改编翻新搬上舞台,除了纪君祥外,还有明代徐元据此改编的传奇《八义图》,清末有京剧《八义记》等,秦腔,河南梆子,山西蒲州棒子亦有此剧目。甚至,著名法国文豪伏尔泰于1753~1755年对《赵氏孤儿》进行改编成为新剧本,名为《中国孤儿》,1755年8月20日开始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王国维说:“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后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乃处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由此看到,《赵氏孤儿》作为几百年来成为戏曲经典不断收到文人,观赏者的赞不绝口。
二、电影版以及现代化改版《赵氏孤儿》简介
中国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化经济飞跃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突破,西方文化的引进以及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在传统舞台戏曲的不断走向边缘化的局势下,依然有艺术家不断创作改编经典剧目,将它呈现观众眼前,使中国经典文化以新的形式得以传承。除了传统戏曲豫剧,蒲剧,川剧,京剧等不断搬上舞台,还有著名导演人民艺术剧院的林兆华和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分别创作了话剧版的《赵氏孤儿》,以及导演陈凯歌创作的电影《赵氏孤儿》等等。这些经过现代化舞美灯光,摄影,舞台等等一系列高科技现代化技术创作出的《赵氏孤儿》,已经完全和传统的《赵氏孤儿》判若两人,甚至面目全非,然而,现代化改版的《赵氏孤儿》却在市场上成为大众娱乐消费,受到人们大量的关注,其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濒临没落的传统舞台戏曲。
电影版的《赵氏孤儿》,则是在传统戏曲《赵氏孤儿》的内容基础上进行改编, 融入了很多现在人的思想,情节和矛盾冲突都有所改编,仇恨由赵氏孤儿及赵家改变成了程婴和屠岸贾之间,公主死前希望孤儿做普通人,忘记父母,而程婴因自己孩子的牺牲,借赵氏孤儿为自己复仇,整部戏情节更加复杂化,更加扣人心弦。
三、舞台戏曲和戏曲电影的比较
我们以传统舞台戏曲和戏曲电影《赵氏孤儿》做比较,从作品本身看当今审美取向等问题。
(一)有舞台艺术到银屏艺术,是立体到平面的转换
传统戏曲艺术是以舞台为依托的以程式化,虚拟性,综合性为特点的现场表演艺术,即舞台剧表演。而电影是运用高科技还有蒙太奇等技巧,通过摄影,提前将故事剧情都录制好,借平面银屏播放给观众看,即影视剧表演。其相同点:首先,都是综合性的艺术,包含了导演到表演的二度创作,舞蹈,音乐,灯光,场景,甚至绘画,建筑,雕塑等各个艺术领域的集合。其次,从演员的角度来说,都是演员扮演角色在虚构的场景下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演员村从“三位一体”的特点,即演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材料,也是艺术的体验者。而且演员都是在虚构的场景下进行表演。最后,从观众接受者来说,都是观看故事情节,体验生活化的艺术,如戏曲和电影版本的《赵氏孤儿》其实呈献给观众的故事内容都是讲述孤儿复仇的故事。
其不同点:传统舞台戏曲是当众表演的艺术,而影视版则是非当众的表演。一个是在舞台上现场表演立体艺术,另一个是呈现在银屏上的平面艺术。“舞台剧的演出,同台演员之间的距离,演员与观众的距离,都有实际的长度,因此演员表演的动作幅度,音量的大小粗细,语调的高低阔窄,疾走的强弱缓急都可以在现场表演中进行自我调节,……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与演员和舞台形成一个距离,看演出是散点透视,有多少观众便有多少个画面,观众不可能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演员脸部的表情上,他们或许盯住布景上挂着的一只鸟枪,或者瞅着演员的头饰发愣,并且这些行动又都是自行选择的。这就是构成舞台剧演出中观演之间的生动景象。影视剧表演由于没有观众当场表演因此也没有与观众的距离。……影视剧的观众,只有一个焦点,那就是镜头,镜头记录下来什么你就看什么,忽而一马平川,忽而一双大大的眼睛。”由此可见,舞台戏曲和戏曲电影呈献给观众还有很多差异性,相比之下,戏曲电影为观众审美做了更多的牵引作用,观众更喜欢电影直白的方式,以及刺激的视觉效果,光鲜的银屏图案,惊险的故事场景。
(二)传统戏曲表演写意的表现手法和戏曲电影写实的表现手法之间的矛盾
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是以唱做念打等程式化,虚拟化的动作表现,而戏曲电影表演艺术则是以生活化的动作来表现。所以,前者是注重表演的写虚的形式,后者则是注重叙事的写实的形式,所以戏曲中有折子戏之说,也就是戏曲截取的部分进行欣赏,而电影则讲究故事的完整性,情节冲突等。比如,同样是战场厮杀的情节,戏曲《赵氏孤儿》是拿着长鞭在舞台上甩动,伴随着鼓点声音,则显示着厮杀的场景,其中没有真的马,没有真的战场;而电影版《赵氏孤儿》则可以在真实的充满黄色沙土的战场上,一群将士骑着真实的匹马厮杀,格外的逼真。这种逼真的场景只有电影技术才能够拍摄下来。
(三)情节内容上的对比
同样是《赵氏孤儿》,纪君祥元杂剧则写的是以忠义为主线,为保护赵家唯一的孤儿,许多人(公主,韩厥,提弥明,灵辄,程婴儿子等)为此流血牺牲的,最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为死去的人报仇血恨,血债血还的故事。而电影版的则是更多从人性角度出发,讲诉人性驱使下充满犹豫,抉择又悲愤的复仇故事。这更多是现代人的解读,赋予更加刺激暴力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戏曲《赵氏孤儿》中,更多是折子戏,凸显表演,其内容思想表现的是至始至终的忠义,为忠而死,血债血还,一家的命要用一家的命去还,中意的背后显得更加血腥。而在电影中,融入了现代人的思想,比如结尾把原剧中赵氏孤儿复仇杀了屠岸贾全家人口改成了:赵氏孤儿因为屠岸贾养育之恩不忍杀他,而程婴怀着后悔让孤儿复仇,愿意替他挡剑,最后屠岸贾和程婴在相互悲愤乱箭中死去。这种改编是随着社会变化,人认识的意识形态改变而变化,如果按照原本的结局,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种立意则是人类道德标准的的倒退。再比如,原剧中公主死前说要孤儿为赵家报仇改成了让孤儿过普普通通的生活,不要告诉他父母是谁。这和春秋那个时代有仇必报的道德准则是相斥的。这样写是的整部剧的思想更贴近现代人的思想,引发新的思考。
四、借“以人为本”的理念传播戏曲以及传播方式
当今的艺术在高科技发展之下,形成的后现代艺术,其主要思想“首先消解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别,其次是消解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最后更是消解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真正推崇的是大众文化,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商品社会里,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下,后现代主义是大众文化更趋向于娱乐化和游戏化。……后现代主义追求的确是一种平面感,反对文艺向深度开掘,主张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追求感官刺激和文化游戏,是的文化进一步向世俗文化,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商品文化发展。”由此看到当今艺术接收者更多的是把艺术当作娱乐和消遣或者消费,这也进而看出,像电影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的原因。在这样一个文化大环境下,我们有如何传承中国传统的戏曲呢?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围绕“艺术创作者――艺术接受者”模式,借助各种媒介传播方式,尤为重要。
对于戏曲和电影未来的传播,我认为应该从三个部分进行解说,一度传播是舞台戏曲,二度传播是戏曲电影,三度传播是网络,vcd等其他媒介。
一度传播,舞台戏曲,一直是戏曲进行探索,实验最基础的环节,如果戏曲失去了原本的特征(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戏曲何以称作是戏曲?所以戏曲剧场将承载戏曲一直走下去的工具。当然也会棉铃一些问题,从演员来看,培养新生代的演员,精美的技艺尤为重要。从观众来看,培养新生代观众群体,尤为重要,其实,在这一层面面政治和艺术也是可以很好的嫁接的,如古希腊国王伯里克里用政治手段发票看戏剧,看戏期间停止一切商业买卖活动,用戏剧教化人,是的古希腊戏剧得意长远发展。从剧场问题来看,精美的舞台,舞美,等等都可以给欣赏者欣赏戏曲艺术中得以舒适的感觉。
二度传播,戏曲电影,是借发达的科学技术与戏曲嫁接,进一步传播,使得戏曲更加大众化,更加接近民众,使人们也可以像娱乐一样消费戏曲这门艺术,为戏曲边缘化减轻了很多负担。当然其中又有面临的一些困难。从演员来看,戏曲程式化,缓慢的动作,抑扬顿挫的唱腔,和当今影视文化中的高速度,银屏刺激感像矛盾,如何化解其矛盾是关键。所以演员在舞台以表演为中心,高难度的表演技巧已经慢慢退化,如像黎明这样的偶像明星也可以演戏曲(电影《梅兰芳》),传统戏曲中那些技艺高超的演员远没有偶像排演员受到欢迎,那么,传统高技艺的演员何去何从?从观众接受者来看,电影这样的新生科技可以让传统戏曲得以现代化转换,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然而对于戏曲原本的内涵的改编之后,观众很难在知道原本的样子。
三度传播,网络,CD,VCD等各种媒介传播。当今社会为满足商业社会的需求,通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大众传播媒介,突出“复制”的作用。“原则上,任何艺术品都能够被复制,人类制造的艺术品总可以被人复制,学生为了学习进行复制,艺术家为了传播他们的作品也进行复制。”iv正是这样一个复制的时代,我们想看或者收集资料,艺术作品极其容易。从观众着的角度,当他们不能在剧院现场看戏曲,又错过了电影院的戏曲电影,完全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部完整的戏曲,随时在任何合适的地方看视频。这给艺术接收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进一步为传播戏曲艺术做出贡献,但同时,这种复制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也失去了艺术的“原真性”。
文献参考: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2]程功恩.表演・导演基础[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关键词]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发展方向
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随着构建“国家软实力”战略目标的确立。中国电影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市场化、产业化使得中国电影从低谷走出,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而市场经济日益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的方兴未艾,给中国电影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考验。
电影发展到现在,不论你是赞美还是贬低,只要谈到电影,就必然要谈到好莱坞。纵观百余年的世界电影历史,好莱坞凭借着完善的制片厂制度、流水线的产业制作方式、明星制、经典电影叙述模式、广纳世界各国电影奇才、金融业对电影产业的投入等,长期居于国际电影市场的霸主地位。应该说,世界电影历史也是各国电影产业与好莱坞电影相抗争的历史。
中国电影产业始于放映业。电影诞生10年后的1905年,中国人开始了自己的电影摄制活动。回顾百余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同好莱坞霸权的一次次抗争。应该说,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处于低谷后的快速上升期。从2003年中国电影实施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和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有助于我们借鉴世界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探索抵御好莱坞霸权的途径和方法,寻找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占领国内市场进而进军国际市场的突破口,并逐步确立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成功模式。
一、产业化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取得的成绩
(一)电影产量、票房收入、经济效益逐年上升
自2003年产业化改革以来,电影界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实现了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全国电影产量逐年提升,2008年达到了406部,2009年全年故事片产量达到456部,居印度、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位。全国城市的电影票房收入在2008年增幅30%的强势基础上,又增长了42.96%,达到62.06亿元;全年电影综合效益106.65亿元,同比增长26.47%。尤为可喜的是,国产电影票房占全年电影总票房的56.6%,连续7年超过进口影片。2009年,中国电影在境外47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举办了99次中国电影展和专题电影活动,展映国产影片647部次。此外,全年累计有315部次中国电影参加了境外119个国际电影节,其中有68部次影片在26个电影节获得了80个奖项。
(二) 院线建设日趋成熟
中国电影实施产业化,特别是电影院线制改革以来,电影院线建设日趋成熟,沉寂一时的电影市场再度活跃。2002年全国城市影院银幕只有1 400余块,2009年,主流市场新增影院142家,全国城市院线总计达到1 687家。新增银幕626块,平均每天增加1.7块,全国主流院线总计达到4 723块。电影放映数字化程度也全面提升,2009年新建数字影厅500多个,约占新增影厅的80%,部分影院实现了全部数字化放映。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喜人态势。到2009年底,全国农村已组建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18条,数字电影放映队28 730支,共放映电影781.0334万场,观众人次达18.15亿,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此外,制片主体的增加、资金渠道的拓展、电影制片单位获得新生、国产片票房超过进口大片、海外销售收入增加等,也是产业化以来电影业的巨大变化的体现。
二、当下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
中南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的《2010: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对2009年中国电影的不足进行了盘点,主要问题在于“影片成本不断上升”“艺术质量总体水准欠佳”“电影海外销售未见大起色”等。
(一)电影产品整体品质亟待提高
历经10年的培育,贺岁档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最成熟、最具含金量的档期,2010年竟有50余部新片争夺贺岁档期。然而,在贺岁片繁荣的背后,是大量电影投拍后却没能与观众见面。2009年,能够进入电影院线上映的国产片只有83部;2008年,406部国产片中上映的也只有80部左右,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由此可见在飞速提高的电影票房背后,是电影产业的商业制作的畸形发展。体制改革后,电影业准入非常容易,拍摄电影的门槛几乎为零,但同时也造成了剧本把关的缺失和剧本质量的下降。电影人还没有把社会责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没有文化上的担当。而如果失去对现实的关注,失去对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就相当于在透支中国观众对电影的热情,缺乏文化内涵则很快会导致电影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更妄谈全面进军国际电影市场了。商业元素唤起民众观影欲望只是第一步,最终电影必须用广大观众认可的价值观来赢得和征服观众。
(二)观众人次、票房收入和影院建设有待进一步拓展
虽然中国电影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仍与电影强国存在差距。首先表现在票房收入和人均观影数量上。2009年全年法国电影观众人数略超2亿人次,而人口数量大大超过法国的中国电影观众也只是超过2亿人次。2009年美国每人每年平均看4部左右电影,而中国基本上不到0.34部。其次表现在一些硬件设施上,如影院和银幕的数量。网易娱乐2010年2月23日报道称“中国的银幕总数大约只占美国的1/8,全世界的1/30。”遇到大片上映,不少影院出现了排队购票甚至买不上票的局面。这体现了影院建设落后于观众需求的矛盾。
另外有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中国城镇居民支付每张电影票价相当于2.5%月可支配收入,是美国的9倍。从1985年至今的25年间,中国电影的最高票价涨了400倍,严重束缚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三)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电影产业虽然近几年平均每年增幅保持在25%~40%,但横向比较其他传媒产业,中国电影产业规模还显弱小。
目前,电影产业存在着总体融资规模不大、依赖国家的电影相关资助资金、缺乏专业融资机构、单一的盈利模式等问题。由于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偏小,融资风险偏高,使得众多投资人仍处于观望状态,一些大型跨国行业的产业集团不敢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产业化刚刚起步,金融中介机构对电影企业信心不足,因此难免踌躇观望。而电影产业要走上快速健康发展轨道,制片资金直接来源于资本市场、银行的占比要达到60%~80%。另外,由于电影成功与否主要依托于艺术家的创意,很难保证有可预测性的商业模式,加之相关风险评估和担保环节的缺失,这都极大程度地限制了专业投资机构对电影产业的融资积极性。并且我国电影产业的总收入中过于依赖电影票房,票房收入成为融资回收的关键,而在后电影开发市场方面相对薄弱。
三、结语: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拟议
全球化背景下的电影工业,世界各国对于电影市场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作为世界电影的霸主,好莱坞势必会一如既往地谋求稳定和进一步扩张它在全球利益范围。而近年来,俄罗斯、英国、巴西、日本等国家也纷纷通过立法、增加对国产电影的国家资助等方式,努力保全自己的国内电影市场并图谋在国际电影市场占一席之地。文化产业盛行的今天,中国电影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好莱坞。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本国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拓展并迅速占领有着极大经济利益和巨大发展空间的本土电影市场。这一点,也是许多电影业内人士的共识。2007年12月,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上,著名导演谢飞、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总裁王中军都认为,目前中国电影亟须开拓本土市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院长杰弗里•萨克斯在参加了主题为“全球经济动荡及环境挑战背景下的中国”的国际研讨会后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时说:“中国经济要想转型,就要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而不是仅依靠出口,因为我认为中国在增强国内需求方面比增强出口方面潜力更大。”笔者以为萨克斯的主张同样适用于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必须首先稳定并不断拓展、全面占领国内电影市场,然后再逐步稳妥地走向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必须从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出发,汲取世界各个先进国家电影产业成功的经验,不断创新,从而探索出一条中国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美]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4]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第1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5]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6] 贺雄飞.信仰与危机[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0.
[7]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现状与发展[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8] 倪震.改革与中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9] 尹鸿.宽约百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0] 尹鸿.2009:中国电影产业年度备忘[J].电影艺术,2010(02).
[11] 俞剑红,张琦.从北影到中影看中国电影制片30年[J].电影艺术,2008(04).
[12] 陆绍阳.中国电影实施产业政策以来成果研究[J].当代电影,2008(12).
[13] 杨俊蕾.华语大片的“文化斜视” [J].电影艺术,2008(05).
[14] 闻过.制片人,中国新电影的发动机――第二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高峰研讨会摘要[J].电影艺术,2008(01).
[15] 李天铎,卓珊.“功夫熊猫”踢翻文化创意产业梦[J].电影艺术,2008(06).
[16] 胡正荣,李继东.我们离电影强国有多远[J].电影艺术,2010(03).
[17] 周星,柳天星.中国大片的现状与问题的辨析[J].电影新作,2007(01).
[18] 郑涵,金冠军.战后欧美影视文化贸易透视[J].电影新作,2007(03).